公共文化艺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文化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文化艺术

公共文化艺术范文1

1.结合地域文化

确定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目标和原则。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应深入挖掘邯郸城市文化主题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突出邯郸城市公共艺术的独特魅力。以高艺术水准原则、高环境效益原则、持久性原则、公众参与原则打造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邯郸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为邯郸留下了很多历史典故和名胜古迹。在邯郸市公共艺术发展研究中,可以赵文化,时代文化为核心主题,并向下延伸形成整体的主题构成。打造出体现和承载邯郸本地区的文化精神和社会心理,并具有邯郸地方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形式。建设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层次分明、标识明晰、环境宜人的高品位公共艺术空间格局。

2.结合城市规划

定位发展结构。在发展结构中,本着突出城市特色、紧密结合邯郸城市用地功能和城市空间景观系统、以点带面逐层展开、紧密结合城市生活。在结合邯郸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总体城市设计的基础上,将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结构定义为“六区、九带,多节点”的布局。这种布局结构将起到突出重点,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整体作用。总之,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结构应结合城市总体设计及总体规划,并充分考虑城市的人文生态与空间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以形成整体而又丰富的空间层次。

二、发展策略建议

在研究中从邯郸历史传统文化、公共艺术区域策略、提升艺术作品品质计划等角度对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进行了多方位的思考并参考多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策略研究,总结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策略思路为:

1.深度挖掘历史传统文化

使公共艺术作品能够体现邯郸地域文化,并通过公共艺术作品的公共性让民众能够感受到文化气息并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加强邯郸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域特点。对于公共艺术区的策略,以邯郸市城市发展规划为基础。在老城区突出传统文化,在新区注重传统文化和新区发展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同时,结合城市景观轴线和景观节点规划公共艺术品的设计。形成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策略。

2.公共艺术实施措施

公共文化艺术范文2

城市既是人类聚集的中心,亦是一种景观的集合,同时也是文化的发生场所,诚如刘易斯・芒福德所言: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公共艺术作为当今城市中一种日趋重要的文化形式,起着愈加彰显的文化载体作用,甚而成为独特的城市地标,并成为城市的符号与象征。我们可以将这些占据城市物理、心理空间中心,赋有形式美感和文化特性的视觉艺术称为地标性的公共艺术,这是融入城市脉络,与之共呼吸、同生长的视觉形态,以及打动人心灵的视觉符号。城市吸引人之处便在于此,它使城市显示出独此一处的魅力,不仅丰富了城市的视觉空间,也充实了城市的内涵。当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大,当城市的扩张超越了人的适宜尺度时,城市需要更多的地标让人们彼此心灵靠拢,让人辨明方位。

城市文化的“点睛”之笔

关于城市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人类学家怀特关于人类文化系统的理论对我们理解城市文化具有启发意义。他认为:在人类文化系统中,底层是技术的层次,上层是哲学的层次,社会学的层次居中,这三个亚系统相互作用,并从总体上构成人类文化系统。根据怀特对文化的分类,城市文化的结构可大致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次。城市物质文化是以有形的外在形式呈现的,如城市的建筑、街道、景观等等,其虽有物质化的形式,又兼具精神化的内涵。城市精神文化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通过物质载体保存的文化,其二是以观念形态存在的文化。艺术既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同时,又成为精神文化的载体,通过物化的符号形式承载历史、文脉及公共精神,由此,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看待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间相生相应、互为显现的关系。而城市制度文化是城市的“骨架”,它为前者提供制度保障,城市文化结构的各个层面互为影响,相互作用。

人们诗意栖居的理想,往往伴随着对文化的追寻,这就对我们生活环境的营造提出了更深层的需求,即在设计城市空间时多些点睛之笔,让人处处感悟到文化的存在。通过对城市文化进行要素的提炼,并加以艺术表现,能够使人通过公共艺术窥见城市最具特色的文化内核之一斑。公共艺术可以说是城市文化中一个最具感性外观的部分,且公共艺术的发展史也无不证明了,其可以成为城市文化的容器或载体。欧洲的城市及城市文化发展离不开其广为存在于公共空间的各类雕塑艺术,这既是一种风尚,更是一种传统,几乎每座城镇都设有雕塑,它们或提示建筑的精神与实质,或反映城市的历史与文化,甚而成为城市的骄傲与代言。即便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城,都会因随处可见的雕塑及多样的艺术形态而带给人独特的视觉印象与文化感受。上世纪60年代公共艺术在美国兴起,随即在全球风行起来,不仅改善了城市的文化面貌,也使城市环境的魅力得到提升,为当时的城市开启了一片新的视野。种种表象背后暗含的是公民文化权利、公众社会的发展。此间,美国施行的文化振兴政策使公共艺术得到长足的发展,而百分比法令又使得公共艺术的设置得到保障,美国城市文化及环境的发展离不开公共艺术对城市品质的提升所带来的一系列效应,而城市文化也因此成为公共艺术的重要语汇。城市文化以各种形式,各种面貌出现在公共艺术作品及观念取向中,这也表明了公共艺术不仅成为城市的美化者和装饰者,也成为城市文化的表达者。

简言之,公共艺术可以成为一个“点睛”之笔,凝聚城市特色、维系都市空间,并作为空间的节点起着起承转合的中心作用,既成为一个物理空间的限定和标志,也成为城市文化内涵的象征与符号,从而使城市空间因此饱满和更赋表情起来,而“点睛”所指的正是城市文化内核的显现。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多伦路总体公共艺术设计在文化情境的营造方面所达到的高度。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大批文化大家曾居住于此,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地段,其本身便是城市中一个重要的文化区域,而公共艺术的介入则将这一区域的文化特质通过更为直观和感性的方式呈现。漫步这一历史文化空间中,文化名人的雕塑遍布其间,或独自于一角沉思,或三五一群讨论,仿佛他们的脚步未曾离开,他们的精神更是常存于斯。而居住于此的人们仍旧延续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一如以往。来自全国的优秀公共艺术家们梳理历史文脉,保留城市记忆,力图展现文化大家们最真实的状态,以呈现一种亲和、对话的姿态,也实现与公众的情感互动。同时,总体的公共艺术设计也是一种新的尝试,裨益于场所感的营造和空间特质的存留,也使之成为上海艺术含金量最高的区域之一,在整个城市范围产生文化效应。如果说一个单体的公共艺术作为地标,其带来的文化效应足以激活一个原本平淡的空间,那么,作为一个空间整体努力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其所产生的空间文化特质更具辐射效应。

城市形象的凝练与彰显

城市形象包含多种要素,既有外在的形式,如城市景观及多种视觉艺术形式构造成的审美外观,又包含人们内在的感受与体验。大到一座城市,小到一个区域大都因自身的环境本身而形成区别于他者的形象。而地标性公共艺术是这样一类艺术,或凝练城市外在的形象,或体现人们内在的视觉印象,它与城市的空间结构与特质相符,是在城市文化环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共同构筑而成的形象基础上衍生的新的视觉形象。

场域的概念可以为我们理解公共艺术与城市形象的关系做注解。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1]场域即是反映、涵盖各种关系的一个充满意义的网,人类学家格尔茨则申明了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并把文化看作这些网,强调文化是符号和意义的领域。[2]在有意义的环境中许多感觉都会相应而生,与之相应的便是“有意义的形式”。城市空间同样也是一个充满意义的场域,其中已有的建筑、景观、空间布局等构成其人工环境;水域、地形、植被等构成其自然环境部分,它们成为场域中的构成要素,公共艺术也处于这个意义之网中,作为“有意义的形式”,新增的公共艺术需与其它要素之间对话与互动,与周围建筑风格与功能相呼应、与自然环境特质相对应、与人的各种心理与需求相适应,从而既呈现出一种整体的和谐与秩序,也成为场所精神或城市形象的表征,进而使得人们能透过公共艺术感受到最具特色的城市形象本身。这种融合与关联通过外在的物质形式和内在的心理暗示与关联显现,物理场与心理场的交互作用,营造出公共艺术与整个环境空间的融合与共生关系。欧洲一些老城,尽管其没有高楼大厦和豪华的街道,但其景观与建筑的配置、色彩与形态的安排、材料与结构的搭配无不透露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匠心独运的手法和以人为本的意识,这种整体连贯的语境能使空间更为有序,使空间更加富有意味,美感和意义从秩序中生发,而在有意义的环境中许多感觉都会相应而生。

在一个整体有序的空间序列中公共艺术往往是其中最具表情的一环,是对空间形象的概括与提炼。我们可以看到奥运地铁公共艺术在城市形象的凝练方面做出的尝试。奥体中心站入口处青砖、朱色屋顶的形象令人耳目一新,在设计风格大体相同的现代地铁空间中,这无疑是一抹亮色。如果进一步溯本追根,老北京胡同的意象跃然眼前,这一公共艺术设计正取意于此。青砖、灰瓦、朱色门楣和窗棂,这些传统建筑空间的构成形态和色彩元素很好地锲入现代空间中,或者说,这一现代公共艺术设计合理地置入古典的都城北京,与城市的建筑形态、色彩、氛围完美地契合。我们感叹设计者对城市形象的体察与独到的表现手法,将一座地铁站变为城市形象的展台,也因此成就了北京的一座新的地标。在此,北京的城市色彩及老北京的胡同意象融入空间设计中,作为提示城市形象的元素,或许这种元素很简单,但却是最具代表性和易于引人共鸣的。

城市性格的内在需求

城市性格可以说是由城市文化、城市形象等综合构成的一种气质。北京的沉稳大气、上海的时尚精致、深圳的年轻活力,这都是城市性格的表征,在城市的文化精神、价值取向及城市形象的基础上形成了城市的性格或个性,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面貌,是既能为居住其间的人们感悟到,也能为偶尔顿足的人所体察到的一种鲜明气质,这是城市文化、公众精神、城市形象等长期互动的结果。城市性格能使人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而城市形象危机催生人们对城市性格的渴求,城市性格标明的是城市的文化身份,凡此种种,无不透露出城市性格的重要意义。

具体到每个场所,其性格与表情都会为其打上文化个性的烙印。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各城市都在试图挖掘城市的历史文脉或环境特质,以期形成自己的文化性格,从水乡苏州,到瓷都景德镇,到冰城哈尔滨,这些城市都已形成或正在探寻自身的性格,及相应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彰显城市性格的意义之所在。一些国际大都市莫不如此,法国巴黎通过立法保护众多历史建筑及其外墙色彩,因而使城市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深邃的历史感。同时,巴黎又是最现代的都市之一,历史与现代的汇聚碰撞出巴黎城市多元化的性格,其在公共艺术探索上也以多元与新锐为特色。拉德芳斯新区汇聚了一批来自全球的艺术大师个性鲜明的作品。而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则是一座未来主义风格的杰作,看上去犹如一座被五颜六色的管道和钢筋包裹起来的庞大化工厂,在巨型透明的筒状管道中,自动电梯载着参观者忙碌地迎来送往。这座原本备受非议的“庞大怪物”,如今却成为巴黎的地标,也标明了其独特的城市性格。

由是,公共艺术可以成为标明城市及场所性格的文化事物,换言之,一件能称之为城市地标的公共艺术作品,它有可能以其对城市性格的凝练与彰显为特征,并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塑造城市的性格。

公众需求的艺术显现

公众希望栖居环境不仅赋有外在形式上的美感,同时也具有文化内涵,在生活中处处遇到美,感受美,也体验文化,感受文化。当今社会,日常生活中的设计艺术及设计现象通常是公众获得审美体验的首选,通过对公众精神的观照,地标性公共艺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与公众之间建立互动、对话的关系,从而使其对于所置身的城市、建筑、景观等不再茫然,而是能够以审美的眼光和自觉的意识去体验和感悟,继而对公共生活和公共事务建立自觉自省的意识,从而与自身所创造的“第二自然”之间和谐共处。这对于提高整体的公民素质有所裨益。曾经有人一语中的,我们期待着科学家像爱因斯坦那样懂一点音乐,也希望艺术家像弗兰克・盖里那样会盖房子,更希望普通的大众会以发自内心的掌声来回报他们的工作。[3]这是对城市设计者们所提出的要求,同时,当公众对城市中的公共艺术能够产生共鸣,并由衷地感叹时,既是作品本身的成功,也标明着公众素质的整体提升,具备可进行对话的基础。

美国纽约街头的公共艺术,一套巨型的桌椅,由艺术家Robert therrien设计,它带给人们更多关于童年时光的怀旧和物理方位的短暂迷失,当人们年幼时,目之所及可能就是如此的景象,这件作品仿佛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不仅给人亲切感,也带来一种打破常规的神秘感。这个高达3米多的作品,人们可以自由的在下面穿梭和漫步,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观察人们再熟悉不过的日常生活,或让日常生活呈现出一种夸张的面貌,从而生发出与众不同的体验与感悟。艺术家发掘了公众潜在的需求,创作了这样一件轻松有趣,却又耐人寻味的作品。

伊里尔・沙里宁有句名言曾经为无数人所引用,“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 一座城市的景观最终反映的是居于其间公众的意识与心态,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城市中人的价值取向与审美标准。

结语

城市中的公共艺术比比皆是,而能够称得上是地标的少之又少,或许公共艺术的发展方向或终极追求正是努力成为城市的骄傲与代言,和人们心目中城市意象的中心。由是,它们不单体现本体的内涵,还需更多赋有文化的意义,它们或彰显着城市的文化特质,或凝聚着城市的形象与气质,或凸显城市的性格与个性,或承载公众的理想与需求,最终积淀成为一座城市的符号与象征。

注释:

[1][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

[2][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王铭铭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公共文化艺术范文3

关键词:传统文化;公共艺术;建筑;和谐

一、公共艺术的出场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广义的公共艺术及其概念,公共艺术最早浮出的是经济和社会文化较为发达的东南部一些城市。而公共艺术可以出场有几个条件:一是,依赖于国家的政治和文化自由开放的大背景,再加以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以及引进。二是,依赖于国内城市的文化与经济的长足发展。再则,公共艺术吸取了相关学术界的知识,得到的推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人们逐步开始重视公共艺术这门新兴学科。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传统与文化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传统是内在的精髓,文化是外在的表象。中华文明历史久远,每个民族的文化符号都拥有自身独一无二的特点,自然而言的也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它们是中国民族引以为傲的财富,也是任何其他国家无可取代的瑰宝。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丰富多样,如甲骨文、汉字、传统装饰图案、刺绣、瓷器、陶器、民间剪纸、传统建筑、传统服饰等等。这些民族元素的产生都伴随着每一代民族的感情与信仰,随着时间推移,将这些拥有时代感的民族元素运用于艺术创作当中,将民族与当代碰撞所擦出的火花想必也是无与伦比的。

三、传统文化和公共艺术设计的关系

首先是传统文化,由传统和文化组成,是一个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的,能够代表本民族特点的精神面貌,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等精神成果汇聚的总和。其次是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是一种观念,不是某种艺术流派,公共艺术的关键在于公共,需要与大众的参与和互动,当代艺术中公共艺术或是装置艺术越来越注重大众的参与度。艺术是桥梁,连接四面八方,艺术将逐渐被人们所遗忘的传统元素带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大众与之参与的同时学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当代公共艺术是紧密相连的。千百年来传承的儒家、佛教、道教思想造就了中华文明多种多样的文化艺术特征。现在我们身处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为了放慢人们盲目追逐信息时代的脚步,空间当中就需要拥有艺术作品让人们回归实地,不忘初衷。每个中国人的脑海中都有独自偏爱的传统文化形象,优秀的艺术作品一定是建立在我们国家自身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出不同文化时代的特色与当代艺术的语言。

四、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公共艺术是艺术与社会、环境、民众之间的桥梁,它所起到的社会效应会高于它自身的艺术效果。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与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开放、自由的公共艺术是一个发达城市的象征。随着公共艺术的广大传播,在众领域都有所涉及,户外广告、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都与公共艺术相融合,从而更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使中国建筑、广告领域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扩大了公共艺术的发展范围。1、一亿颗陶瓷瓜子作品是艺术家艾未未所设计,由一亿颗由陶瓷烧制,颜色与花纹都极其相似却又独一无二的仿真葵花籽构成。我们不去评论这件作品深层次的含义,单从作品的表象层面说,构成这件艺术作品的元素—葵花籽,是中国传统零食,具有很强烈的中国元素符号;艺术作品的材质是陶瓷,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很好的代表;两者元素联系在一起,使这个艺术作品及其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艾未未的这件作品中有很多可以解读的东西,“他用日常的‘小吃’、用纯手工制作,如此大的规模产生了不一样的含义,也产生了震撼的效果,“这些瓜子每一颗都不同,每一颗都是独立的,值得用最耐心的方式创造,每一个生命都很宝贵,不能淹没在尘世中。”2、地铁站壁画设计地铁做为一个城市的窗口,已然在艺术领域成为一种城市文化的元素存在,地铁文化也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北京地铁站内一副壁画设计选材立意新颖。它以中国古典军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孙子兵法》进行提炼,将艺术化文字处理,嵌于墙体内部,形成丰富的空间组织变化。很巧妙的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公共艺术相结合,并以印刷术的形式展现出来,直观的以展现出中国的历史文化特色。

五、传统文化元素对公共艺术的展望

随着时展,在设计领域中未来建筑与绿色建筑最热潮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只追求或者照搬西方的思想。而在中国,从农业社会转到工业社会的步伐太过仓促,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则一点点被淡忘。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置入公共艺术作品中,可以体现艺术的文化传承性,公共艺术设计则需要通过继承这些传统文化来显示其独特性。每一个设计都是设计师在讲一个故事,设计师只有用自己的阅历讲自己的故事,那作品一定是有生命的。所以设计师所具备的责任不仅要从功能与外观满足人们的审美,还要带领人们回归内心,回归传统。传统文化对一个国家尤为重要,我们应该更加系统的了解我们国家的悠久文化,把理念更好的融入设计中,为现代公共艺术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向世人展示中国艺术作品和中国传统文化巧妙融合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公共文化艺术范文4

其一,是个体艺术与群体社会艺术之间的关系问题。一如我们所知,社会从来就是由个体的组合和支撑所形成的。没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的集成和相互认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在艺术方面也是这样,没有个体在艺术上的相对独立和个性化的创造,就不可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这就是说公共艺术的实施与发展并非与个体的生活经验、精神诉求及个体的艺术语言的实验相对立或疏远,而公共艺术的建立和发展恰恰与艺术家个体的生存经验及生命精神是相通融的。

从历史上看,在艺术的现代性和当代性涵义中,艺术家个体精神和个体经验的显现与张扬,成为其显在而重要的部分。可以说,自西方15世纪文艺复兴启始,由于摆脱了神学中心主义在思想和精神生活上对于芸芸众生的束缚,人的尊严和自由的信念得以抬头和光大。随之,在艺术作品中逐渐从表现神及超经验世界转向表现人世上独特而重要的内容,即人的日常生活和感情生活,从而成就了大批富有人性和个体特性的艺术作品。在19世纪中期20世纪前期,现代艺术的精髓在于高扬精英主义和历史进步论的旗帜,强调现代精英艺术对传统艺术及美学价值理念的反叛与颠覆,在一定意义上说,它同样强调了艺术中个体经验及思想情感的重要性。一如当代法国著名学者皮埃尔・亨利・塔瓦洛所言:“这种从传统中解脱出来,摆脱了等级制度的束缚,甚至摆脱了社会束缚的个体思想,在此不论是一种成果、一种展望,还是一个幻想都无关紧要,它为‘现代性’的出现作出最具感染力的解释提供了线索。”,但相对于当代艺术的特点而言,现代丰义艺术属于由精英主导的艺术革命及启蒙运动,它关注的焦点是具有绝对性及终极性价值理念下的艺术本体及其形式语言问题,以及在线性历史观之下对艺术远景和人类理性的憧憬,它虽然重视和肯定艺术家个体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但这些还不是该时期艺术及艺术史普遍关注的对象本身。而当后现代文化和艺术来临之际,由于人们对包括艺术史在内的线性史观、进步论、精英主义及其绝对性价值的怀疑,使得人们从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及语言学等角度来认真地关注艺术作品中个体的因素、作用和价值地位。形成此现象的原因很显然,当一个时代或社会被某种非人性化的势力或思想所支配,个体的生存经验及生活感情被某些强势话语所忽视和排斥的时候,或当艺术创作与交流被权力和金钱所支配的时候,个体的存在与显现,个体的自觉与反思以及个体的创造与个性在艺术的大潮中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珍贵。正如人们所感知的那样,艺术作为人文的一部分,它的形式语言及思想情感的鲜活性、真切性和差异性――恰是艺术的永恒魅力和价值所在。

在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中,由于高度的权力化、知识专业化和商业化,无论是普通大众还是艺术家都面临着不同的矛盾和压力。在当代社会中,艺术的创作无论是在形式语言上还是在文化观念的诉求上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各类强势力量的挤压或裹挟,弱小的个体的思想和创造力势必会遇到各种难堪的境遇和压力,乃至作出不情愿的妥协和放弃。这不能不说是当代艺术现象中的无奈和悲哀。无论是从社会历史形态的角度还是从观念形态的角度上来观察我们所处的当今中国社会都可以看到,这是一个由“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文化形态同时并存的时代。它从传统的知识及单一的价值信念逐渐走向了由知识精英为社会开辟的现代变革之路,随着后现代文化的到来而呈现出文化价值及发展方向的困惑以及空前的多元化形态。因此,在艺术的文化和社会观念以及美学观念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和矛盾性,加上权力和金钱无所不在的影响,艺术家个体真诚的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生存就必然会面临多种问题。我们在中国近20年来的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可见,在中国近20年来的城市化及其制度化发展之理性进程中,在公共艺术建设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上也呈现出许多不良的现象,如在公共艺术方案的规划、征集及作品的遴选与实施过程中,由于过于行政化和表面化,片面理解和强调了公共艺术的社会属性而忽略了发挥和尊重艺术家个体的创作意向及艺术个性,使得许多所谓“城市雕塑”显现出缺乏应有的文化深度和精神内涵,缺乏应有的时代意识和艺术品质。形成这种状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政治学的角度看便是在势如大潮的现代化进程中文化艺术体制的官僚化及其管理模式所带来的弊端,造成了工具行为(政绩时效及利益时效至上)的膨胀而致使价值思维及道德判断的放弃。在公共艺术的实践过程中直接带来的后果便可能是压抑r作为个体生存并独立创作的艺术家的精神思维和创作的自由。其实,这在世界范围内的公共艺术实践中,艺术家个体与社会化的艺术制度及行为方式之间会经常发生矛盾和冲突,这正如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之间呈现的差异和矛盾一样。而我们的政府和专家机构以及公共艺术舆论批评的职责,在相当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在把握公共艺术的创作和实施过程中,如何在激励和尊重艺术家的真实情感及个性精神的同时,激励和协调社会化和民主化的公众参与,使得公共艺术一这一公共领域的艺术方式――成为艺术家和社会公民在精神文化和行为方式上相互交流、共同协作和自我教育的良好途径,而不至于使得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和艺术性成为完全受权力或金钱操纵的牺牲品,而失去了它应有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当然,在艺术介入公共空间时,由于社会各种利益团体的介入和制约,艺术家与政府机构,艺术家与社会方面的沟通以及必要的妥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其最高原则应是运用社会资源(如纳税人的金钱和共有的公共空间等)而需有益于社会的整体利益,自然,这其中也包括了艺术家个人的权益。

这就有必要从另一个视角来要求我们的艺术家,应尽可能具备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文化觉悟和使命意识。也就是晚,当自己的作品有机会进入公共空间的时候,应使自己的生活经验、精神理想和艺术创造力与自己所处的社会进行真诚而具有建设性的对话,以自身“小我”看到并关联社会之“大我”。与此同时,肩负起社会批评与文化反思的重要职责。毕竟公共艺术的社会功能并非仅仅是纯形式的视觉美化及环境装饰,它必然还要担当起社会反思、警示和批判的文化使命。事实上,作为以“反思”“祛魅”和“启蒙”为特性的现代艺术的历史使命并没有真正完结。正如西方当代哲学家哈贝马斯所论及的观点,“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启蒙工程并未失败,它仍有 理由得到我们的改造。改造的关键,就在于交往理性的建设,……更不能把文化紊乱的责任,完全推到文艺现代性的头上。”:显然,在公共艺术的职责中也理应包含思想、道德以及社会交往准则方面的启蒙与批判。而在这方面,当下中国的公共艺术创作尚有较大的欠缺,大多数作品流于一般性或雷同化的环境装饰、景观美化或文学故事性的描述。实际上,社会的现代化正在于科学理性、道德理性和艺术理性的自觉与协调,这需要我们这个正处于现代转型时期的国家和民族在个体性的艺术和公共艺术方面起到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的作用。因此,我们对于个体性的艺术实验和公共艺术这两个不可或缺并且相互影响的艺术范畴,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理解和宽容。若这两个艺术范畴都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们的艺术文化和社会生活将被证明为更具有活力、自由与和谐。就中国当下的艺术情形而言,我们希望能够有较多的具有当代思想性、艺术个性及社会关怀的艺术作品进入公共艺术的领地。

其二,是公共艺术的资源与社会方式的整合和利用问题。实际上,当代艺术融入公共空间或使艺术资源进一步的社会化、公益化,就需要使艺术的社会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主要是指艺术博物馆(美术馆)、各类艺术的公开展览、艺术学院的开放式教育与艺术培训活动。应该说,除了长期固定于开放的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如雕塑、壁画、装置及影像作品)之外,艺术博物馆的社会福利制度及开放性的展览与艺术讲座;各地艺术院校的艺术教育改革与艺术的社会参与及艺术服务活动,都是当代公共艺术建设与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因为,社会大众需要通过更多不同的机会去接触艺术和享有艺术,建立起公益化及平民化的艺术展览机制,适当地加大艺术的普及教育与开放式办学,都将有利于建立起综合的、立体的公共艺术体系,服务于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艺术需求的社会公民。也就是说,首先重要的是明确和树立公共艺术的价值观念和公益的艺术制度,以求现有的艺术资源更多地为全民社会效力。因而,有围墙和没有围墙的展示空间,长期的和临时的艺术展览,文凭化的教育和非文凭化的艺术教育,都可以成为实现公共艺术之文化精神及社会目的的方式和载体。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公民大众有更多机会介入艺术或直接进行艺术的鉴赏和创作,以培育其公民的人格和聪慧、自由的心性。

公共文化艺术范文5

关键词:公共;文化设施;艺术教育;作用;实践

公共文化设施,如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宫等蕴含着巨大的信息资源和知识财富,并肩负着社会教育功能,利用它既可拓展少年儿童课外学习的空间,又能补充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署前路小学地处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署前路东山口繁华的文化圈内,这里有“五分钟文化圈”———三馆(东山图书馆、东山艺术馆、陈树人纪念馆)、一宫(东山少年宫)、二中心(省文化艺术中心、区文化艺术中心)和“十分钟文化圈”———三馆(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广东博物馆)、一厅(星海音乐厅),公共文化设施林立,教育资源丰富,为学校开展艺术教育提供了资源保证。

一、走进文化场馆,了解岭南文化的神奇

学校充分利用临近的东山图书馆和陈树人纪念馆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走近岭南画派》美术学习专题。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岭南画派等知识。当学生了解到“岭南三杰”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和“当代岭南画派四大画家”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时,都为岭南文化的神奇感到自豪。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观陈树人纪念馆,在参观活动中通过欣赏名家名画,了解岭南画派在作画中的色彩和不同表现风格。通过专题学习和名画欣赏,学生掌握了岭南画派的风格特点。经过专题学习活动包括到纪念馆临摹名画、上图书馆查阅资料、浏览网站以及分析技法等,化枯燥为有趣,对孩子未来的美术学习相当有帮助。丰富多彩的美术学习活动,提高了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如学校举行百米长卷绘画活动,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要求孩子们相互合作,一起创作一幅美术作品。在此类活动中,孩子是活动主体,主体性、能动性及创造性将会得到深入发掘,将会对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学校美术教育硕果累累,已连续五届荣获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组织工作先进集体奖;参加第十届广东省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荣获省一等奖,在广州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荣获多个奖项;教师美术课例在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评审活动中获基础教育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二等奖;美术课件获得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评审活动优秀奖、区特等奖等。

二、走近艺术中心,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

当前在校学生休息时间和放假时间都已延长,一年之中,双休日和节日有115天,再加上寒暑假,每年的假期平均为160天左右。令人担忧的是,不少青少年不知道如何有效而合理地利用自己的休息和放假时间,以至于不少人因沾染了社会上不良风气而走上犯罪道路。丰富的校外教育活动能充实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抵御不良风气影响,加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因此,学校主动与文化馆和艺术中心拉手,建立艺术教育实践基地。平时邀请这些机构的艺术专家来学校给学生授课,传授民间艺术技能,假期让学生免费到艺术教育实践基地向艺术家学习民间艺术,使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剪纸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艺术宝库中一种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体现着中国的本源哲学。它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学校把剪纸与书法、中华经典诵读等优秀传统文化一起整合到学科教学和德育活动之中,研发校本课程,从小培养学生们对国学经典的热爱。广东省文化馆是我校的艺术教育实践基地,他们为学校推荐了广东省非遗专家、广东省剪纸高级工艺美术师叶润生老人作为学校艺术辅导员,每年都要来校举办一两次别开生面的剪纸展览。省文化馆、越秀区文化艺术中心和东山艺术馆有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粤语讲古、剪纸工艺、通草画、陶艺等艺术深受学生喜爱。越秀区文化艺术中心的通草画、东山艺术馆的陶艺馆、广东省文化馆的粤语讲古等都是学校的校外艺术教育实践基地,都是学生校外艺术学习的主要场所。

三、探索“宫校一体”育人模式

公共文化艺术范文6

香港政府推动公共艺术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时值城市面貌沧桑巨变,维港两岸高楼笋立,博物馆、文化中心等文化设施相继竣工。此时香港公共艺术之发展,显得步履迟缓,尤乏点睛之笔以彰显城市风采。1989年,民政局下属之香港美术馆新馆举行户外雕塑比赛,6件作品获奖,是为第一次通过政府牵头征集公共艺术作品。同年,九龙公园内安置展示雕塑作品23件。1994年,市政局举办雕塑展,为又一大型公共艺术项目。1995年成立之香港艺术发展局,致力于资助各类香港艺术项目,包括公共艺术以及公共艺术教育。1999年,“公共艺术计划”正式启动,定期举办,征集全港优秀公共艺术,安置于各种类型的城市空间中,以此鼓励各类机构、商业公司、个人参与支持公共艺术品之创作,以丰富城市景观。2001年,政府“康文署”下设艺术推广办公室,专门从事城市公共空间艺术风景的设计。此外,政府之房屋署、市区重建局等亦有结合各类建设项目,委任艺术家创作置于公共空间的雕塑作品。非牟利文化组织,如香港公共艺术、香港社区文化中心、“艺术在医院”、“文化葫芦”等亦积极参与。开发商及私人公司则以太古集团、香港地铁最热衷于公共艺术的发展。2003年以后,文化创意产业被列为香港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公共艺术亦进入政府视线。2004年完成之《香港公共艺术研究》报告,是首份针对香港的公共艺术现状及发展的政府委托之专门研究,对当时香港的公共艺术作了普查,并对今后之发展提出展望。该报告指出,香港缺乏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议今后将公共艺术纳入学校正规教育中,并推行广泛的教育活动,以提高公共艺术的创作与欣赏水平。十年来,政府推动公共艺术初见成效,虽仍未形成城市艺术风景线,但亦妙作迭出,悄然点缀于街头巷尾,增添空间趣味,营造文化氛围。作品题材大都贴民生活,抑或包含纪念意义,阐释人文与地方之联系。例如,市区重建局于中环街市外墙所绘之“漫游中环”壁画,中有一巨型偃卧之漫画人像,寓意中环为香港之金融政治中心,驱车驱马,过客匆匆。然而,生活本当有张有弛,何不浮生半日,偷闲一刻?另外,艺术推广办公室在旺角上海街一历史公共厕所外墙绘上装饰性传统图案,颠覆了公共厕所的传统形象。另一方面,香港一向具有中西包容的开放城市心态,以及高度的民间文化自觉性,因此也出现了表现手法前卫、内容富有争议的公共艺术作品。这类作品大多出现在雕塑展览中,部分亦活跃于社区空间里。前者如2013年,西九龙充气雕塑展中展出了数件作品,其中PaulMccarthy的“狗屎”将一堆真实的狗屎放大250倍,且表现逼真。虽此作品非开“狗屎”主题之先例,但仍因其外观不雅,成为众矢之的。另一件作品,以“烤乳猪”为艺术表现形式,令游人穿梭“猪肚”。社区艺术典型者,有在社区收集旧物,将其转变成所谓艺术作品。围绕这些作品,往往疑云重重,意见不一,从而引发公众对于香港公共艺术的思考。例如,如何理解公共艺术?外观丑陋的作品是否是劣作?民间自发与政府主导的公共艺术差异何在?社区文化的发展需要哪些条件?政府当如何支持社区艺术之发展?香港的公共艺术管理体系是否完善?这些疑惑一方面反映出公共艺术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另一方面亦显示公共艺术教育之不足,相关知识有欠普及。

二、香港的公共艺术教育

在此背景之下,近年来香港公共艺术教育有所发展。提供公共艺术及相关课程的教育机构与课程包括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中文大学文化管理课程、中大继续教育学院文化管理课程等。其中,理大设计系与中大艺术系,培养公共艺术创作人才。学生作品在香港艺术展中屡获佳绩。中大继续教育学院文化管理课程则从公共艺术历史及评论的角度,教授学生观察及评论公共艺术的方法。因该课程针对副学士学位学生,理论程度相对较浅。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管理文学士课程于2012年成立,旨在配合政府的文化及创意产业政策培养人才。其中,“公共及社区艺术”一课为该课程三年级选修课,阐释公共艺术之含义,介绍公共艺术评估之方法,引导学生以文化批判之眼光审视公权力与纪念雕塑之关系,并培育学生策划公共艺术、管理公共艺术,为公共艺术设计场地,以及设计扶持社区艺术政策之实践能力,实为跨学科、系统教授公共及社区艺术之课程。该课程的另一亮点,是课程设计力求寓教于乐,形式生动,并且融知识与实践于一体,创造性采用虚拟场景、实战演练之新颖教学方法。课程围绕一个虚拟项目展开:假设香港政府决计于2020年前,拆除目前除立法会大楼外所有建筑,重建中环。香港艺术推广办公室受命,规划并发展新中环之公共及社区艺术,委托三家咨询公司从事研究,提供咨询报告。在2013年秋季课程中,学生自由组合,成立三家公共艺术咨询公司,分别取名PaisanoCultureandDevelopmentConsultancyLtd.,HashtagCulturalManagementCoLtd.,以及APlusCulturalManagementConsultancyCo.Ltd.,担当为政府提供咨询之重任。各组成员扮演不同专业角色,包括项目研究兼公司总裁、公共艺术规划咨询师、公共艺术管理咨询师、城市设计师,以及公共或社区艺术家等。课程分两部分,完成前五讲后,各组前往中环,展开中环公共艺术之调研,鉴别艺术品之类别,评估艺术品之公共性(publicness)及有效性(effectiveness)。在此基础上,发觉不足,从而提出新中环公共及社区艺术发展之目标。课程后半部分,配合各专题,公司成员各司其职,逐项完成公共及社区艺术规划、管理之咨询、城市设计,以及艺术品之创作。课程亦包含设计软件技术培训,学生学会运用Sketchup8基本功能,完成设计,并制作艺术品模型。课程于期末报告会上达到,学生基于课堂知识,提出不少有益于启发本港公共艺术发展之建议,例如,创设公共艺术规划办公室、设立艺术家道德保护法、改革赋税以资公共艺术项目、建设香港雕塑公园和公共艺术长廊等。本课程与“项目委托方”艺术推广办公室合作密切,艺推办官员于期中亲临课堂,介绍业务,并出席学生期末报告会,聆听学生所提咨询方案。期末报告会与会者另有小区艺术家、表演艺术家等多人。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