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礼仪文化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礼仪文化的认识范文1
1.从关注环境影响到开始关注经济文化的影响
国际法对旅游利用认识的发展演变,首先是从关注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开始的,然后慢慢的过渡到关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共同影响。旅游开发作为文化遗产地的主要利用与发展方式,对遗产地有多方面的影响,可以分为经济影响社会文化影响和环境影响等。国际法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的越来越多的关注保护措施与旅游利用对社区带来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从关注遗产保护逐渐发展为社区发展和游客的体验需要
国际法对旅游利用认识的发展从原来的保护遗产本体的完整性到逐渐过渡为保证社区的发展和游客精神的体验需要。对遗产本体的原真性与完整性保护一直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法的主旨与核心内容,也是国际法对文化遗产深刻的认识,而现在对遗产地社区发展和游客精神的需要的保护是国际法发展的表现。
对礼仪文化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235-01
一、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对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重视不够
医院管理的中心环节是医疗,各方面力量的投入都可以给医院带来效益,然而对于人事档案的管理一直作为医院管理的辅工作来对待,所以这种工作并未引起重视,再加上档案本身就含有轻易不能外泄的信息。由于上述原因,对人事档案的宣传力度不够,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就不充足。当前,有很多领导意识不到人事档案给医院管理带来的经济效益和人事档案信息化对医院管理的重要性,对人事档案信息化的利用不够熟练和充分,所以造成了对这种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就无法显示信息化的作用。这种信息资源停滞,导致了信息建设的缓慢发展。
(二)档案管理软件较落后
目前,大多数医院关于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设施落后,医院的人事档案信息都需要人工来操作,虽然有些医院配有计算机,也有相对应的人事档案系统,但是由于计算机的系统落后,不能对人事档案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和维护。而这些医院所掌握的信息都是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不能保证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和详细性。这种信息数据的不完整,造成了信息查阅工作的不便,影响了医院对人事档案管理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三)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制度不完善
虽然《档案法》已经公布实施,《全国档案系统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也予以颁布,但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远远达不到国家档案局的标准。当前,国家并未针对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定专门的指导性的政策、实施细则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当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仅流于形式。
二、改进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医院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关注。所以,要想搞好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增强领导关于此方面的认识并加大宣传力度,使他们努力做到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全力支持和配合。一方面,主管此工作的部门领导应该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将这项工作作为重要日程纳入到平时工作中去。把人事档案这项工作当作和其他工作同样重要来对待,做到定期检查,及时更新,尽快使人事档案管理步入正轨,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责任意识。而另一方面,从事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对于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并不断强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自身对于人事档案管理体系的认识,使这种信息化健康发展,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工作热情。把这种管理由封闭式改成开放式管理。管理人员要主动更新和开发信息,使人事档案工作能更好地为医疗、教学等方面做出贡献。
(二)建立一套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人事信息系统应用软件
要想成功建立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人事信息系统,首先要对基本框架加以规定,即各种资料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录入,快捷的网络系统等,为了节省时间,这几个步骤可以同时进行。对于这项工作来说,准确采集信息资源是关键,也是本项工作的基础环节,并将信息采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信息资源的完整直接关系到整个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生命,所以应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其次要加大投入,对整个系统进行完善,补充和改进,提高此工作的整体性。工作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相互讨论。
(三)健全档案信息系统维护制度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如果想发挥作用,首先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培养信息化、现代化意识。录入的信息要准确和完整,并对数据库进行定期检查和及时更新。在此基础上,要对数据库的安全加以监控,要确保人事信息不外泄,软件正常使用和网络健康运行等。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对工作纪律加以明确,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思想政治素质。针对不同的人群,设置不同的检索权限,规定范围和内容,这样既保证了数据库的安全,也方便了医院查找信息,最终也就提高了医院的经济利益。
对礼仪文化的认识范文3
1.提高对礼仪教育的认识。
礼仪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礼仪是人类社会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它属于道德体系中社会公德的内容。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难免要同别人打交道,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某种形式的社会交往活动,这不仅是人类的主观意愿,而且是人类生活的客观需要。对每个人来讲,礼仪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礼仪教育是落实德育必须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的需要。礼仪教育虽然不是德育教育的唯一内容,但却是德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德育教育的内容很多,诸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劳动观点,法制教育等等;但各项内容都体现着共同的本质。我们教育培养的目标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2.礼仪教育实施方法。
要使礼仪教育取得成效,就必须把礼仪教育当做一门学科来对待,而不能将其看成短期行为。要有教材,专职教师,还要有课时安排及教学计划,并辅助于考查的手段。教师一方面要讲授礼仪教育的本质,即“真、善、美”的教育,同时也要进行礼仪行为的模拟训练,即感性的,直接的,艺术的教育。学生通过学习仿效,使“知”与“行”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浑然难分的整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纠正那种认为礼仪只是外形的摹仿的肤浅认识,使学生体会到礼仪的实质是内容的表达。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某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如果延续多次成了一种习惯,往往成为下意识(潜意识)的行为。为此班里要有礼仪规范监督员来监督同学日常的礼仪规范。每周一的升旗、集会,课上起立,课下活动,都要有人监督检查,班与班之间开展评比。因为群体的礼仪行为是社会的行为,通常是先有了群体礼仪规范,然后每个人在执行规范过程中去提高自己的认识,以适应礼仪规范的要求。总之,把学礼仪,用礼仪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教育与约束相结合,使之养成习惯,自成方圆。
3.思想品德、文化艺术的修养与礼仪教育的内在联系
对礼仪文化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 礼仪教育;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作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118-2
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而高职礼仪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作用和重要性日益显现。近年来,虽然各高职院校在礼仪教育方面进行了诸多的尝试和改革,但其效果不尽如人意,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因此,找到合适的实施途径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开展礼仪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礼仪教育的现状
(一)对礼仪教育的重视不够。高职院校由于其办学的特殊性,学校更为注重学生的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对于礼仪课程,学校除了专业的缘故需要开设商务礼仪、酒店礼仪和秘书礼仪等以外,对于其它专业的礼仪教育安排甚少。有的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礼仪教育课程,但是由于高职生在校时间短,因此安排的授课时间也短,礼仪教育只是流于形式,教学质量不容乐观。同时,很多高职院校只重视专业礼仪教育,忽视了日常礼仪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礼仪的时候非常生硬。
(二)对礼仪的内涵认识不到位。礼仪是对他人表示尊重的一种形式,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礼仪教育只注意了对礼仪表象的学习,忽视了礼仪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这是对礼仪内涵的狭隘理解。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礼仪中蕴含的文化,其礼仪修养就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三)礼仪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很多礼仪教师只重视对学生礼仪知识和礼仪文化的讲解,却忽略了自身的行为对学生礼仪素养的影响。在教学和生活中出现上课迟到和着装不够端庄等行为,这些不符合教师礼仪规范的行为都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很多礼仪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在教学中没有意识到礼仪教学的特殊性,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应用相互脱节,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礼仪教育的课堂效果。
二、礼仪教育在高职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由此可见礼仪规范对于社会的重要性。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生源复杂,入学起点低,学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因此高职院校加强礼仪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懂礼仪是社会发展对高职学生的基本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求职者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掌握基本的利益是高职学生可以立足职场的前提条件。高职院校开展的教学内容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但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礼仪,才会懂得如何与人和谐相处,具备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以及良好的职业精神和道德修养,满足社会和企业虽自身素质的要求。
(二)高职学生有学习礼仪的愿望。很多高职学生已经意识到礼仪对于自身融入社会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虽然他们学习礼仪知识的主要目的是工作的需要,但是很多学生还是觉得学校应该开设相应的礼仪教育课程,对礼仪教育有着强烈的需求,希望在社会交际和工作中用恰当的礼仪展现自己的修养,从而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同。同时,很多学生认识到不仅学校要负担应有的礼仪教育,而且社会和家庭也同样负有礼仪教育的责任,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共同完成。
三、礼仪教育在高职素质教育中实施的途径和策略
(一)对高职礼仪教育要给与足够的重视。高职院校要加强对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注重专业课程建设的同时,充分认识到礼仪教育对于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高职院校要将礼仪教育融入高职院校的德育课程中。礼仪是道德的外化,道德是礼仪的内容。礼仪修养与道德修养的作用和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将礼仪教育纳入高职学生的德育课程是可行的,不但有利于实现礼仪教育和德育教育功能的互补,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内在道德修养,规范学生礼仪行为。高职院校要开发校本礼仪教育课程。校本礼仪课程体现了社区文化和学校文化的结合,以及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结合。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学校专业特色、地方风俗礼仪开发校本课程,将礼仪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和礼貌行为,从而提升高职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内涵。高职院校要保证校本课程的层次性,在重视专业礼仪的基础上,也不能忽视日常礼仪的教育。例如对于刚入校的高职学生,学校要重点开展日程行为礼仪教育;而对于高年级学生要开展专业型礼仪知识教育和面向社会的礼仪教育。
(二)努力提高礼仪教师的专业素养,塑造礼仪教师专业形象。礼仪教师的职业形象是教师内在素养和外在形象的结合,体现了教师在礼仪教育中的示范作用。因此,礼仪教师加强内心道德修养,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对于礼仪教育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礼的核心是敬,孔子在论语中曾强调”修己以敬“,将修养好自己的品德作为尊敬的对待一切事物的基础,因此,礼仪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礼仪的举止行为和技巧,更要传播道德,传递敬意,培养学生的礼貌行为和文明意识。例如学生见到教师要主动问好,与人交流时用文明用语,不随手扔垃圾等。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是学生综合素养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内涵。礼仪教师要有深厚的知识底蕴。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华礼仪与西方礼仪相互融合,形成了现代礼仪。因此,礼仪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国外礼仪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从而探索出符合中国特色的礼仪教学。而且礼仪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公共关系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礼仪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能在教学中做到生动形象,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认同。礼仪教师要有优雅的仪态风度和仪容服饰。礼仪教师良好的仪态和仪容是最直观的教学示范。因此,礼仪教师无论是在言行举止上,还是在穿着打扮上,都要体现出自身的教养和品位,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以自己的一举一动诠释良好礼仪规范的教育价值和无穷魅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礼仪教师在教学中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而要将自己处于与学生同等的地位,采用互动的教学方式,理论联系实际,以案例说明礼仪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的对学习礼仪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注重实践教学,给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教师可以设置各种场景进行模拟训练,让学生将礼仪从知识迁移到实际的行为中。例如教师可以模拟电话礼仪、介绍礼仪和求职面试礼仪场景,让学生运用礼仪知识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学生可以从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汲取教训提高自己的礼仪认识。教师要借助各种校园平台,加强礼仪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开展礼仪讲座、进行礼仪征文活动等,讲礼仪知识和礼仪教育广泛普及,增强高职学生对礼仪教育活动的参与度。学生也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园报刊杂志等弘扬文明礼貌之风,做好礼仪知识和礼仪行为的宣传工作,让师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滋养。
总之,礼仪教育作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学生的个体成长和完善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意自身的职业形象,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真正的讲礼仪教育落到实处。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普及和深化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配合,最终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满足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俊琦.试论礼仪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论坛,2013.
[2]王雪飞.论礼仪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12.
对礼仪文化的认识范文5
在任何一个国家和时代,大学生都被视为高素质的特殊群体,是一种文化层次的体现,是一种责任的象征,是一个社会中先进文化和现代科技的领军群体。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生特别是地方高校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却不容乐观,与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如果这种现象不能有效改善,必将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影响到民族复兴大业的早日实现。
那么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作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地方高校如何改善这一现象,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礼仪素养,使大学生的礼仪行为带有内在情感的自觉性,使守礼成为一种价值观、一种高尚的人格力量,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呢?本文着重于从以下几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地方高校要更新理念,将礼仪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融入学校整体教育体系。
1852年,纽曼发表了著名论著《大学理念》,其中论述了人文教育与礼仪修养的关系:“人文教育反映在人的礼节规范上,言行举止温文尔雅,至善至美。但不仅于此,它使混乱的思维别致有形,就如同孩童的身体,从稚体长出形状并具有力量。大学教育的目的是把幼稚凌乱的心理和肢体有条理地编织、整理,建立结构、表征形貌,赋予标识……”[1]当前地方高校应切实转换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育人功能,改变片面强调科学素质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要深刻认识到“大学生礼仪教育是一个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把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道德实践的过程。它能使大学生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成为知书达理、言行合一的人,进而有利于大学生成才,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顺利就业和创业成功。”[2]“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提升学生礼仪修养是破解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难、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地方院校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打造学校品牌,在当前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赢得优势,提升大学精神的有力手段。”[3]
因而,地方高校应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明确当前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礼仪教育作为学科融入学校整体育人体系,“将礼仪教育作为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切入口’,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4]。重建高校教育与以礼仪为核心的人文教育的联系,实现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平衡发展,从而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其正确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要加强认识,将礼仪作为个人修身立业之根本。
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据报载,在人才招聘会上,言谈儒雅、服饰得体、仪表端庄、神态大方、礼仪到位的大学生更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会使与公众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大学生良好的礼仪素养“有利于塑造大学生个人美好形象,有利于大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从而增进其软实力,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和成功”[5]。
所以,大学生应纠正对礼仪的认识偏差,正确、深刻地认识礼仪的重要意义,强化礼仪意识,自觉习礼、用礼,形成良好的礼仪品质,从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地走向社会。
三、增设礼仪课程,将礼仪教育作为公共必修课引进课堂。
尽管礼仪的研究和教育在国内已经有所发展,特别是职业与礼仪的结合已是大势所趋。可是礼仪教育,还未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大多数高校还未开设礼仪课程。
大学生求知欲高、可塑性强,在这个成才的重要阶段,地方高校应该从社会责任出发,从民族大义出发,将礼仪教育引入课堂。在教学计划中专门开设礼仪课程,规定为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的公共必修课程,严格学习周期和学时保证,并将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纳入学校德育体系的整体规划。从而利用课堂这一礼仪教育的前沿阵地,对学生进行标准的礼仪训练,规范大学生的言谈举止,矫正粗俗、丑陋行为,以培养大学生良好形象,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成为知书达理、言行合一的人。
四、加强礼仪专业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礼仪修养。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的一切。”[6]强调教师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熏陶、启迪受教育者,是古今中外学者一致践行的传统。陈平原先生说:“大学精神之所寄不止是钻研高深学术之研究院,更在于教师之树立楷模与学子之自谋修养。”[7]礼仪教育是养成教育,教师的行为表率是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养成教育的有效方式,教师的模范行为是推进学生进行道德实践和行为仿效的榜样。
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定意义上说,礼仪教育就是礼仪教师以自身良好的外在形象,高尚的人格魅力,广博的礼仪知识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因此,地方高校首先要加强礼仪专任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礼仪教师的社会使命感和专业能力,提升礼仪教师真诚和谐、言行一致的人格魅力,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增强礼仪课堂教育的实效。其次,地方高校也要注重提高学校教师整体礼仪修养。通过教师礼仪培训,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使教师认识到其内在的人品、情操和心理品质,外在的仪表、语言和举止风度不仅是教师个人私事,而且会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示范作用。从而增强教师礼仪意识,注重个人仪表。在品格上,要求教师讲求严谨笃学、自尊自律;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将日常礼仪教育贯穿其中,适时向学生渗透礼仪的理念,注重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转贴于
五、注重在实践中进行礼仪教育,创新礼仪教育实践形式。
地方高校学生礼仪教育不应仅满足于礼仪知识的传授,更应追求大学生对于文明礼仪的践行,达到知行合一,提高大学生文明礼仪的使用程度,所以必须加强礼仪教育的实践。
第一,加强礼仪模拟训练。礼仪教学任务不仅要让学生知礼、懂礼,清楚礼仪常识和礼仪规范,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行礼、用礼,使学生掌握并能准确地运用这些规则和规范。如最简单的站姿、坐姿、行姿等都需要反复的示范、演练才能让学生逐渐改掉生活中长期积累下来的不良习惯,也只有通过有计划的、系统的礼仪实训,才能实现礼仪教育的教学目标。
第二,加强礼仪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礼仪知识竞赛,加深学生对礼仪知识的理解;注重学生社团作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功效;将礼仪教育与生活德育糅合,在生活中提升礼仪素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学以致用,展示礼仪的文化魅力和大学生知书达理的风范。
第三,不断创新礼仪教育实践形式。将礼仪教育与先进性教育相结合;礼仪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礼仪教育与党、团员的民主评议相结合;礼仪教育与青年志愿者行动相结合;礼仪教育与重大节日活动相结合;礼仪教育与辅导员的工作相结合;礼仪实践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最终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知识灌输与养成教育相结合,使大学生在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中不断提升礼仪素养,保证礼仪教育取得实效。
六、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
首先,地方高校要修订和完善大学生礼仪行为规范,创造和谐校园。教育大学生从最基本的仪容、仪表、仪态、言谈举止做起,从日常生活、身边小事做起,树立强烈的礼仪意识,养成礼仪习惯;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融洽的心理氛围;树立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体现自己的文化层次、道德水准、审美品位。在此也强烈呼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制订专门的《大学生礼仪规范》,并在全国高校推行。
对礼仪文化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 中职学校校园文化 礼仪课程 现实意义 现代化礼仪课程模式 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中职学校校园礼仪能进一步树立校园文明礼仪的新形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调节心境、陶冶情操和塑造性格等德育功能。但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在部分学校也存在着不足,我们需要完善这种校园文化的建设。
1开设校园礼仪课程的现实意义
我校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证明,结合学生的实际,开设礼仪课程,加强学生礼仪养成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规范学生的行为,为学生的自主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持。
(1)礼仪特色教育有助于中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当前“普高热”的现状下,中职新生中有不少是因为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不尽人意而无奈选择了职校。由于礼仪特色教育能让学生既尊重别人、同情他人,又自爱自强、树立信心,同时可以推动学生之间的互助、互爱。因而礼仪特色教育在培养中职学生的健康心理,让其逐渐形成良好的秉性方面十分有效。
(2)礼仪特色教育有助于增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当前,校园礼仪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具有育人的基本功能,因此,校园礼仪文化也具有一定的育人功能。
(3)礼仪特色教育能让中职学生顺利就业、发展。实行礼仪特色教育,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能够提高学生融入社会和立足社会的能力,让毕业生都拥有一张“阳光、礼仪、责任感”的求职金名片,从而整体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礼仪特色教育有助于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开展。礼仪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自律水平,有利于学生思政教育和德育工作的开展。
2构建现代化礼仪教学模式
2.1加强认识,更新教学理念,以技能竞赛项目为教学导向
目前,人们往往习惯于把礼仪教育看成一种后天的教育,即需要灌输的一种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记忆和再观,而中职学校学生对条分缕析的思想教化深感厌烦,教师的“一言堂”的教学形式不仅忽略了品德、礼仪层面的一些东西就潜伏在人的精神世界里、就潜伏在人性之中的事实,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变得模糊。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改变教师教、学生记的传统模式,特别是礼仪这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中职委推荐的任务教学法在我们这门课程就特别合适。现代礼仪课程教学将围绕完成一个竞赛项目为任务导向,有利于这门课程实现教行合一。例如:每学期举办一次礼仪技能节大赛,各个专业的学生均可参加。为了促进学生对职业礼仪内容的应用,针对护理助产专业设置“护理职业礼仪”竞赛项目、针对药剂专业设置“药品营销礼仪”竞赛项目等,对于老师而言,由于有明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把握上更加有的放矢,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对于学生而言,不但明确学习目标,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中掌握知识。
2.2教学内容突出专业化特点
现代礼仪课程教学内容强调突出专业化特点,根据不同的专业,教学内容的重点也有所不同。例如:护理助产专业的教学重点就应该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外型(发型、着装、化妆)和形体训练等;药剂专业的教学重点就应该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内在素养(礼节的运用、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当然,不管是哪个专业礼仪的基本礼仪都是大致相同的,只是某些方面更注重一些,目的都是为了配合将来的所要任职的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职业礼仪规范的要求。虽然这些都增加了老师备课、教学中等环节中的工作量,但是,这种教学模式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3以生为本,优化教学方法
礼仪作为课程融入学校教育,不是为传授专业知识,而是为了让学生认识礼仪的价值,培养礼仪素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礼仪是一个综合性和实践体验为主的课程,教学活动应强调“四个注重”。
(1)注重探究学习。通过探索性的认知和实践活动,获取礼仪知识和能力。如教师借助“素以‘礼仪之帮’”享誉世界的中华民族,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仍得不到他人尊重的残酷课题推动学生积极思考、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全方位引导学生探讨“钱与别人尊重从来不是对等的,真正赢得别人的尊重的是一个人从内到外的行为、气质、举止”和把握“自尊、自重、自觉、自省”的路径,促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自由探索、自我成长的习惯。
(2)注重体验学习。教学活动广泛组织诸如“站有站样、坐有坐姿”、“孝敬长辈”、“和睦同学”、“待人接物”、“要做什么事,怎样做事”等体验活动,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实际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更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内驱力。
(3)注重合作学习。如结合“母亲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组织感恩活动,以定期举办校园礼仪文化艺术节,礼仪形象设计大赛等活动为平台,有目的组织学生,共同探究、思考、发现、解决和创造的学习过程,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学生团队之间的合作、沟通、共同完成某项教学任务,使学生形成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和分享习惯。
(4)注重自主学习。结合课程,成立礼仪形象协会,搭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发表自己意见,并主动参与问题的解答,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活动中注重与体验实践、合作交流相结合,引导学生对自己负责,对自己所参加活动负责的养成。
2.4重视实训场地建设,为教学提供良好的硬件
礼仪课程教学要突出实践性特点这不仅仅需要任课老师的精心准备,还需要配备良好的实训场地。传统的课程考查是采用卷面的形式,现代礼仪课程采用实操形式,利用模拟实训场地展开表演,对此进行考核才更能体现学生理论运用能力。学习场地除了理论课使用的多媒体课室外,还为不同的专业设置了不同的实训场地。学生通过实训场地把自己所学的礼仪知识运用到几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既可以让礼仪知识更具体化,考核成绩更加真实准确,又能体现职业礼仪的规范化和普及化,从而时刻提醒学生礼仪的场合性和随时随地性。
2.5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关注人的内在发展、和谐发展。中职学校礼仪教学从内容和要求上和素质教育一脉相承,也是大德育观的具体体现。中职学校礼仪教学必须做到“四个相结合”:与学校传统教育相结合,让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把成人与成才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德才并进,全面发展。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定期开展以“企业需要怎么样的人”、“感恩教育”等为主题的专题教育,通过学生身边的事例,感动震撼学生,增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信念,让学生明白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只有通过讲究礼仪,才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得到帮助和被群体接纳。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礼仪教育,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定期举办校园礼仪文化艺术节、形象礼仪大赛等,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节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同时,增强自尊、自重、自觉、自省的优良品质。
校园礼仪无处不在,它就像是校园生活的剂,有了它,人与人之间就会变得更加和睦,校园环境也会变得更加和谐,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推动。
基金项目:江西省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论文,课题编号:16436。
参考文献
[1] 刘青.中国礼仪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