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能源管理体系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推行能源管理体系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推行能源管理体系的意义

推行能源管理体系的意义范文1

通过对南钢目前能源管理现状的阐述,指出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并从实现国家节能目标、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改进能源管理水平等六大方面阐述了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对南钢能源管理工作的意义。

关键词:

能源管理体系;能源消耗;节能

近年来,南钢的能源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一套管理制度和方法,但与公司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相比,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能源管理工作还没有实现全流程管理,在工作方法上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管理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将会影响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规范,应用系统的管理方法对能源生产、使用过程予以控制和不断优化。

1南钢能源管理现状分析

南钢能源系统一直以挖潜增益为重心,推行能源精细化管理,加大节能项目推进力度,对标先进找措施,深挖节能潜力和管理漏洞,曾被省政府评为“十一五”节能先进集体。近年来,公司先后实施了煤气回收发电、干熄焦余热回收、TRT发电、烧结余热发电、能源管理信息系统(EMS)等100多项节能减排项目,同时利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进行了循环水节电改造、加热炉蒸汽螺杆发电、烧结余热发电、风机变频等项目的改造,并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全国冶金行业节能减排示范基地”、全国钢铁行业第一家“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单位”。“十二五”以来,南钢按照市委、市政府“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的全新要求,对照产业政策主动淘汰并不属于国家强令淘汰的小型化生产设施,积极实施技术升级与改造。2014年完成了转型升级改造,转型升级后的主要工艺生产装备达到大型化和现代化,能源利用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吨钢综合能耗、吨钢耗新水等重点指标进一步下降,其中吨钢综合能耗较转型发展前降低8公斤标煤。转型升级后的节能装备和技术措施等配备较为齐全,这为能源指标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物质基础。另外靠节能技改项目为主要支撑的节能时代已基本结束,后序能源管理工作将进入深度挖潜阶段,节能难度将越来越大,节能空间将越来越小,未来能源消耗能否大幅度下降完全取决于新一轮节能理论、节能技术和管理手段的支撑。

2南钢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2.1政府要求2013年3月,省经信委下达《关于印发江苏省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推进计划的通知》并下达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年度目标。2013年8月南京市经信委下达关于印发《南京市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推进方案》的通知,要求到“十二五”末,全市万家企业基本建立符合《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12)的能源管理体系。2015年4月南京市经信委再次组织全市万家企业召开了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2015年是“十二五”期间的最后一年,南钢势必年底前完成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

2.2能源、资源的压力能源、资源问题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而钢铁行业一直是能源、资源消耗大户之一。在国家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以后,国家与地方在减少能源消费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南京市政府也相应地对南钢下达了较为严格的综合能源消费、煤炭消耗总量控制指标,若南钢的能源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这两项指标将成为制约南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瓶颈。

2.3环境的压力为治理严重雾霾天气,环保部与31省份签“治气”军令状,并实行问责制,要求江苏省到2017年PM2.5下降20%,而近年来钢铁工业污染排放总量占全部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比例逐年增加,各级政府对钢铁企业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节能减排目标和要求,今后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任务必将十分艰巨和急迫。

3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对南钢能源管理工作的意义

3.1有利于南钢尽快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任务国家下达给南钢“十二五”期间的节能量为31.5万吨标准煤,“十三五”期间的节能目标可能更为苛刻。根据国外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经验,企业系统地实施能源管理体系至少可实现10%左右的节能量。面对国家严格的节能目标责任考核,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对南钢的能源管理工作将发挥尤为重要的作用,将有助于南钢尽快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任务。

3.2有利于提高南钢自身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南钢能源成本占总成本比例虽然在逐年降低,但南钢同其他钢铁企业一样面临着原料价格上涨、由于钢铁产量严重过剩且市场需要放缓导致订单不足的困境。另外南钢刚完成转型升级改造,原有的优势失去、新的优势还未完成形成。公司为摆脱生存危机也增加了品种开发力度、提高了质量保证要求,能源消耗量增加。这种形势下南钢迫切需要降低成本来增加利润空间、提高市场竞争力,而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将成为南钢能源降本的有利措施。

3.3明确了全体员工在能源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并将能源管理工作推进到每个用能单元在能源管理体系建立之前南钢虽然以“三级能源管理网络,能源四级考核指标”指导能源管理工作,之前的能源管理工作中三级能源管理网络(一级:公司级;二级:分厂级;三级:作业区、车间级)中的第三级能源管理工作涉及面有限,大部分是依靠各部门领导及能源管理人员开展能源管理工作,而这些人员的能力是有限的。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后明确了全体员工在能源管理工作中的职责,提高了全体员工的节能意识,全体员工将自觉地将能源管理工作融入到本职工作中去。南钢四级能源考核指标中一级指标包含吨钢综合能耗、吨钢耗新水、吨钢电耗等公司级综合指标;二级指标包含焦化工序能耗、烧结工序能耗等工序级能耗指标;三级指标包含吨铁电耗、吨钢转炉煤气回收等工序定额指标;四级指标包含各生产系统中大型耗能设备的主要能源指标,如加热炉热效率、风机效率等。在之前的能源管理工作中只注重了前面三级指标的完成情况,忽略了第四级指标对前面三级指标的影响,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后南钢将在装备提升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用能设备的能效测试和分析工作,确定主要经济小指标,进行动态管理,努力使公司的用能设备运行在设计和高效的范围内,并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后对四级能源考核指标体系的执行,将南钢的能源管理工作推进到基本用能单元中,节能效果将会显著提高。

3.4有利于节能工作准确地贯彻落实南钢之前的能源管理方式大部分是明确了某项节能工作的责任人,而该项工作如何完成、完成到什么程度并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节能工作的完成情况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通过能源管理体系建立一套科学、明确、可操作的规范,便能大大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同时,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人员对照相应的职责、制度、作业文件就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能源管理中“做什么”、“如何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保证了节能工作准确地贯彻落实。之前的节能工作中往往是该项工作刚开始推进力度较强,随后开始慢慢减弱,而且重复作业次数较多。而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后通过对节能工作以PDCA(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方式不断推进用能单位用能效率的改进,进而提高南钢节能工作的整体效率。

3.5有利于能源指标的精细化管理能源消耗指标是评价企业能源消耗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各钢铁企业均通过对标先进企业找措施,但单纯的横向对标有其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各企业的生产结构、装置配置、产品结构、原燃料质量均存在差异,所以片面地追求横向指标(如吨钢综合能耗)的先进性有一定的不合理性。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后对各个工序制定出能源绩效参数,通过分析各阶段的生产条件制定出能源绩效参数的基准值,将能源指标的完成情况与基准指标进行不断的比较、分析,找出其影响因素从而得到不断进步。在以前的能源管理中,对指标的管理没有将对其影响较大的生产技术、设备管理指标作为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要求进行控制(如高炉入炉矿品位、热风温度对燃料比的影响;加热炉热效率、热装比例对加热炉燃耗的影响等),从而难以发挥其他职能部门在能源管理中的作用。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后将改变能源管理单一的专业化模式,将能源管理内容融入到生产管理和设备管理中,形成能源指标的精细化管理,能源管理的绩效得到提高。

3.6有利于将日常的能源管理工作形成PDCA管理模式,规避了能源的事后管理目前,南钢能耗指标管理采用计划值管理,公司根据生产安排计划给各工序下达年度、月度能耗指标,月份结束时公司对各个工序当月的实际消耗情况进行统计结算,并与当月计划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这样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以事后管理为主。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后将对生产过程实施能源消耗的日管控,各工序将以计划指标为目标,对每日能源消耗的实际情况进行跟踪。当消耗异常时,及时查找原因并实施相应的管控措施,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以保证完成当月计划指标,能源管理工作从之前滞后的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管理、过程管理,也为公司节能目标的完成奠定基础。

4能源管理体系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能源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通过识别、评价、控制等手段,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能源消耗,在为企业实现效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为整个社会节约了宝贵的能源。然而,低能耗并不等于低排放。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既要考虑节能又要关注减排。虽然南钢在2006年6月29日与世界银行签署了转炉煤气利用发电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减排购买协议,是中国钢铁行业参与CDM活动的第一家企业,也是世界银行“碳融资”的第一个钢铁行业项目,但是目前南钢能源管理方面缺乏对公司整体碳排放的关注与管理。“十二五”末,国家将实现对全国重点用能单位的碳排放总量放权管理。为了实现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国家已经在全国七个省市进行了试点,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所,对企业进行核准碳排放指标,并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尽管江苏省不在试点范围内,南钢应尽快安排对企业的碳资产的管理和研究。“十二五”末很快到来,如果不未雨绸缪,碳排放权将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参考文献:

[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12)

推行能源管理体系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企业;能源计量管理;问题;建议

一、加强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的必要性

能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改善环境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也是缓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约束矛盾、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计量工作是企业实现从粗放型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从依靠经验管理到依靠数据实现企业量化管理的保障,尤其在节能降耗,减排增效中,能源计量管理是企业贯彻执行国家节能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合理用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建立和完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对于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企业在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误区

企业在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大中型企业虽然普遍重视能源计量工作,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但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能源计量数据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只有少数大型钢铁企业建立了功能比较先进的能源计量、统计、实时监控的计算机网络。其他行业能源计量信息化建设水平还比较低,远远不能适应目前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科学计量、节能降耗的需要。二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能源计量工作普遍薄弱,装备水平低、工艺落后、单位产品耗能高,又没有资金进行节能设备改造和能源计量。三是大部分企业了解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信息渠道不畅,对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可信性、可靠性缺乏有效判断,在选用节能产品时无所适从。四是大部分企、尤其是民营企业,缺乏熟悉计量工作的专业人员,企业计量管理水平不高。通过IS010012测量管理体系AAA认证的很少,迫切需要相关部门的引导和相关机构的服务。五是国产计量仪器仪表质量不稳定,不能满足企业能源计量工作的需要,企业不得不购买进口计量检测设备。而进口设备不但价格高,而且服务不到位、维修不及时,给企业在使用过程中造成许多不便,影响能源计量工作的开展。六是部分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能源计量工作重视不够,推行能源计量工作缺乏动力。认为能源计量工作是投入多、产出少的工作,没有认识到能源计量工作的基础保证作用。

三、加强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的建议

推行能源管理体系的意义范文3

一、指导思想

以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主线,以调结构、转方式、推进节能技术进步为根本,以机制创新、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为保障,以“五水共治”、“四换三名”为重点,以价格杠杆为手段,全面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通过能源“双控”倒逼机制,促进我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发展。

二、工作目标

全县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3年下降5%以上;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控制在5.73%以内;全社会用电增速控制在9%以内,实施“腾笼换鸟”优化用能2万吨标准煤;完成30个节能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完成5家重点企业的能源审计和2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任务;实施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20MW;完成合同能源管理项目3个。

三、主要措施

一、突出抓好用能量交易机制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

会明确提出了“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行节能量、碳排放等交易制度”。2014年,全县要以用能量交易为突破口,深化能源“双控”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能源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一是建立用能总量预算化管理。实施用能总量预算化管

理,改变过去敞开口子用能,对有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具有重大意义。2014年,我县将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出台用能总量预算化管理办法,根据“十二五”能源总量指标和年度节能降耗目标,核定各镇(街道)、开发区年度用能总量,通过用能登记、半年通报、年度决算、强化考核等制度安排、推动各镇(街道)、开发区完善用能预算管理、加大淘汰落后、节能技术改造、可再生能源推广等措施,确保实现区域用能总量动态平衡。

二是实施企业初始用能权核定。初始用能权的核定是实

施用能预算化管理和推行用能量交易的基础性工作。为此,我县将制定出台重点用能企业初始用能权核定指导意见,以年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为重点,根据“十二五”前三年的年度用能情况,按照“三公”原则,全面核定其初始用能权,并通过一定的渠道向社会公示,为开展用能量交易创造条件,进一步推动企业加强用能管理的内生动力。

三是完善节能降耗目标考核。按照“十二五”能源“双控”工作要求,修改和完善我县节能降耗考核办法,把用能总量控制目标完成情况、用能预算化管理制度建立、企业初始用能权核定管理、用能量交易实施情况一并纳入对各镇(街道)、开发区2014年度能源“双控”考核内容,推动全县用能量交易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积极发挥体制机制的倒逼作用。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的倒逼作用,推动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一是实施差别电价。结合运用工业绩效评价成果和差别电价认定权限下放的有利时机,加大对“”高能耗行业中淘汰和限制类工艺、设备以及确定的C类企业实行差别电价政策。

二是实施惩罚性电价。国家和省共颁布实施了67个行业能耗限额标准,几乎涵盖了高耗能行业和部分非工领域。今年要开展对高耗能行业和部分非工领域的行业能效对标考核,对超能耗限额1倍以内的,加0.1元/千瓦时,超1倍以上的,加0.3元/千瓦时。

三是实施用煤总量控制。2014年,省、市政府分别制定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我们要按照上级的的工作部署,确保到2017年实现煤炭消费负增长。一方面,倒逼热电企业加快锅炉改造,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倒逼非电用煤企业加快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广运用。

三、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实现能源“双控”目标任务的根本所在和重要途径。2014年,我县要主动有为,强化推进,狠抓落实。

一是着力推进“机器换人”。按照“机器换人”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机器换人365”工程,努力形成“机器换人”政策激励、重点特色项目推进和行业服务平台推进机制,着力推广以生产环节换人、单台设备换人、生产线改造换人、智能改造换人和组织管理改造为主的五种方式。实施“机器换人365”专项行动,力争实现“机器换人”项目150项和减少企业一线劳动力6000人的工作目标。

二是着力推进退低进高。进一步深化工业绩效调查结果的分析运用,建立健全全县工业企业用地、用能,用电、排污、税收“五本台账”,并按照《县提高工业企业亩均产出促进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对A、B、C三类企业实施差异化政策,以此推进“腾笼换鸟”、“退低进高”工作,全年腾退低效工业用地1300亩以上。

三是着力推进淘汰落后。按照“改造提升一批、转型发展一批、兼并重组一批、有序转移一批、整治关停一批”的总体思路,结合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和工业企业绩效调查,以造纸、印染、化工、电镀、织造、粘土砖瓦窑等为重点行业领域,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通过分期分批,切实淘汰一批高耗能、重污染和不具有能源利用优势,产品附加值较低的相对落后产能,确保完成国家、省、市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实现年节标准煤2万吨以上的节能量。

四、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进一步加大重点行业的节能技术推广,发挥企业在能源“双控”中的主体作用。

一是加强节能新技术推广。继续加大对印染、造纸、化纤、化工、冶金、建材、电力等传统行业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推广力度,通过节能新技术推广会、交流会等形式,把工业锅炉(窑炉)改造技术、余热余压利用技术、电机系统节能技术、能量系统优化技术等节能适用技术向行业推广,不断提高行业整体能源利用效率。

二是深化非工领域节能。在做好工业领域节能的同时,不断深化建筑、交通、商贸、农村、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建设部门要按照建筑节能的要求,以太阳能光热技术、地源热泵技术、太阳能光伏技术、LED等绿色照明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重点,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和路灯LED改造规模化水平,完成一批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和项目。交通部门要继续加大公路、水路运力结构调整,引导运输车结构向重型化、厢式化、专用化率方向发展,淘汰高耗能的车辆,提高燃油利用效率。同时,大力推进公交优先战略,完善运力配置,引导人们绿色低碳出行。商贸部门要以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为重点,强化以节电为主要内容的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和运用,推进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农经部门要以秸秆等生物质能利用为重点,建设一批沼气利用示范工程。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以公共机构能耗统计信息平台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构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长效机制,发挥公共机构的示范引领作用,继续开展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创建一批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

三是强化重点企业的节能。深入开展重点企业能源体系建设试点。2014年,全县要开展能源体系建设示范企业的创建,引导重点用能企业逐步建立高效运转、持续改进、节能成效明显的能源管理体系,进一步夯实企业的能源管理工作,继续加大对重点企业的能源审计力度。2014年,确保完成5家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审计任务。要把清洁生产作为贯彻落实省、市大气环境治理和“五水共治”的切入点和主抓手,以节能、节水、减排为重点,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2014年,确保完成20家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目标任务。

五、大力实施重点领域节能工程。节能工程既是落实能源“双控”工作举措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能源“双控”目标任务的主要途径。

一是实施重点领域能效提升工程。组织实施一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全力推进完成30个重点节能技改项目建设,力争实现年节能6万吨标准煤。在锅炉窑炉改造中,重点推进锅炉煤改气、煤改生物质、窑炉油改气等技术。在电机效能提升中,重点推进50千瓦以上落后电机的淘汰更新。在绿色照明推广工程中,重点推进路灯、企业车间照明LED替代。

二是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要按照国家、省、市有关加快合同能源管理推广相关政策要求,加大政策宣传、财政奖励、指导培训、备案服务等举措,鼓励县内外有实力的节能服务公司在我县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开展业务,对符合财政补助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优先安排节能专项资金。确保全年实施3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同时,落实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创造条件,帮助节能服务机构争取国家、省级合同能源管理财政资金奖励,提高企业自我发展能力。

三是加大可再生能源推广运用。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不断调整和优化我县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用能增量。2014年,抓推进、抓并网、抓运行,确保完成20兆瓦的建设目标。

六、进一步完善能源“双控”长效管理。能源“双控”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项目准入机制。当前,面对新一轮企业投资体制改革,我县将制定出台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对于清单外企业投资项目,政府将不再审批,而是实行立项备案、前置审批按准入标准自主承诺、竣工统一验收、事中事后“零容忍”监管制度。在确保实现“十二五”能源“双控”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尽快制定我县项目能耗的准入标准和项目竣工节能验收管理办法,强化事后监管和相关整改、处罚等措施,进一步规范项目准入。

推行能源管理体系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侧重企业类型:机械加工;铝制品熔炼;国有

1、现代企业的环保和节能现状

尽管煤炭企业现在都拥有一些环境污染方面的治理设施,可是调查才知道,多数的治理设施都存在处理量或处理效果没有满足规定的要求,有的治理设施不能正常的工作,不会进行维护环保设施等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设施消耗了巨大的资金,又阻碍了环保工作的发展。

2、目前有哪些管理创新

2.1领导重视

环保事业和别的产业不同,前期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但是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到收益,环保工作的效益体现在社会与环境效益中。而上级领导对环保事业的重视程度决定了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道,还是为求短期政绩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道路。

由于企业领导要计划安排所有的工作,每天都很忙,所以就难免有些疏忽。而开展煤炭企业的环保工作由于时间不长,导致了企业领导重视度不高。因此,企业领导除了要加强自己的环保意识以外,还要为企业的长远利益考虑,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只有从自身做起,环保工作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与作为。

2.2环保工作人员要求发挥推动作用

作为环保工作人员,面对企业环保工作上的问题,对环保工作要变被懂为主动,变不动为能动,多和领导交流沟通,多宣传环保,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渐渐让领导了解环保工作,认识环保,理解环保,支持环保,为领导想办法解决问题,做领导的好帮手,这样将会推动环保工作被越来越被关注。

2.3要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紧扣着经济的发展,煤矿企业要让职工们体会到企业的环护工作给社会带来的效益及给环境和经济带来的效益。企业的简单投入的环保工作转变为效益型的环保工作,这样做将使人人都产生要自觉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将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像有些煤矿企业把工业污水都排到了他们承包的荒山上,他们找人在荒山上开荒,种植树木,畜牧,养鱼,这样不仅减少了下岗员工的人数,还给企业的环保带来了希望,企业在经济上收到效益时,还让环保事业得到了肯定与支持,为企业带来了美好的前景。

3、怎样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企业服务

3.1对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

3.1.1把好工艺选择和设备订货关

当今社会目前对环保产品还没有一个相应的准则,就市场上的一些环保产品来说,种类很多,但是专门为煤矿企业设计的环保产品却不多,有些商家为了经济利益将一些环保产品的性能夸大,更有甚者为了销售他们公司的环保产品对煤矿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进行贿赂。所以说煤矿企业不应该盲目的选择商家,应该根据企业本身的情况,调查了解产品的性能,效率,最好多找几家公司进行比较,比处理效果和技术含量以及运行成本与价格。如果有关于技术工艺方面的问题不懂的话还可以向环保部门或环保科研机构对有关技术工艺方面的专业问题进行咨询和请教。最后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最适合企业的工艺和设备。

3.1.2加强治污设施的运行管理

煤炭企业中治理污染的设施处理效果没有满足预期的理想状态与企业自身管理不善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为相关管理人员对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不够完善,也没有正确使用污染治理设施,对环境保护没有太强的责任感,没有高的素质等因素,造成设施大多数时候是随机或定式的工作,而且没有对治理污染的设施进行相应维修和必要的检查,所以总是机器依旧运转,污水照旧排放,相关费用照缴,没有达到治理的效果,反而还要多出钱。

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并且不断在实践中完善它,必须使用行政与经济相互结合的手段,加强管理人员对相关环保事物的责任感,以及遵守相关规则的自觉性。接着可以通过业务培训的方法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以及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还可以通过合理的建议和革新活动,群策群力来达到最好的效果。

3.2加强结构调整,推行清洁生产

对环保工作来说煤炭企业体制改革不仅是个挑战,而且是个机会。对产业的构造和产品结构的研究表明, 企业能够除去一些污染比较重,消能比较高的产业和产品,重新选择资源节约型、科技先导型、轻污染或是无污染的新产品和产业,从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发展, 从治理污染逐渐向减轻污染方向发展,由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企业的负担。煤炭企业要不断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理论、新材料、新方法,加快环保科技成果的转化。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企业要尽量做到变废为宝,形成良性循环,进行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清洁生产,以废治废。

4、不同创新的优势和后果(图表数据对比)

合同能源管理效益分析

4.1采用合同能源管理,业主初投资将减少3050万元

4.2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在生命周期内节约6500万费用

4.3较常规空调系统可节约能源35%以上,年节约用电量20万kWh

4.4减少天然气消耗量47万m3

4.5年节能量折合标煤约3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6800吨/年,4.6节约用水量约15万m3/年

4.7采用合同能源管理,专业能源服务公司将为园区提供更专业、可靠、便捷的服务

5、今后创新的发展方向

在当前以经济为基础的状态下,要做好环保工作首先要有稳定的经济投入,然后要集中治理污染的资金,在矿的安排下,一年治理一到两个污染比较严重的污染源,循序渐进的搞好煤炭环保工作,走长期持续发展的道路。

6、结论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企业要尽量做到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形成良性循环,实现清洁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贺廷礼,李玲,陈清林.石化企业节能方法探讨[J].节能与环保,2008年07期

[2]苗广宙.常用的压缩空气站设计[J].广东化工,2007年09期

[3]边习棉,朱银惠,李辉.精馏过程的节能途径[J].广东化工,2007年11期

[4]王新元,李桂平.催化装置低温热的回收利用[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8年12期

[5]钱新华,孙晓静,王克峰,董宏光,姚平经.基于模拟分析技术和随机搜索算法的化工过程能量集成方法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6]黎志为,莫燕丽.能量品位性的判据──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意义[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11期

[7]黎志为,苏育志,宋建华,张建华;物理化学教学引入热力学函数有效能的意义[J].广州化工,2002年04期

[8]潘永泽.甲醛生产过程热能优化的清洁生产改进[J].广州化工,2008年03期

推行能源管理体系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企业计量;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029-01

0 引言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计量管理所使用的手工作业、人工实施的传统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计量管理工作的需要了。现代计量管理之中,由于技术以及管理信息的复杂性,信息传递环节的增多以及信息的纸质传递极度容易造成各个管理层的信息流通不畅,从而出现信息的利用率降低、共享率降低以及工作效率的低下,从而增加差错出现的概率,极大的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状况,针对这种情况,对企业计量进行信息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及迫切性。

1 计量概念阐释

1.1 计量概念

计量是保障单位统一以及量值准确可靠的行为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对一个国家的现代建设水平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是促进国民经济建设以及发展的一项重要性的基础性技术。[1]

计量分为三类,分别是科学计量、工程计量以及法制计量。

科学计量,指的是基础性、先进性以及探索性的计量科学研究。科学计量是国家相关计量科学研究单位的重要工作任务。比如说对于计量基准、标准、计量单位与单位制、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以及物理常数等

工程计量,也叫工业计量,是各种工程以及工业企业中的实用计量。比如说,关于能源、工艺流程的监控、原材料的消耗以及产品品质与性能的测试等。工程计量的涉及氛围比较广,是目前国内各行各业均广泛开展的一种计量。

法制计量,为了促进公众安全、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根据行政管理、法制以及技术的需要,由政府部门或者是官方授权制定相关强制管理的计量,包括对计量器具(特别是计量基准、标准)、计量单位、计量人员的专业技能、计量方法以及计量准确度(或不确定度)等制定相关规定与具体要求。[2]

其中,本文主要针对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的工程计量进行相关的探讨与研究。

2 企业计量管理的作用

计量是企业生存以及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性技术。在企业的物料检测、能源管理、环境检测、质量检验、工艺监控、经营核算以及安全防护等各个生产流程中均有涉及和作用。故而,计量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计量为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实现奠定技术基础,计量为企业产品生产的质量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计量为企业进行节能降耗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计量为企业进行经济核算提供重要的参考,计量为企业进行科研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手段。[3]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释:

2.1 提高企业的产品生产质量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现代企业的产品生产质量的保障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测量手段,而计量就是企业生产产品质量的基本技术保证。企业在产品研发、产品生产以及产品管理等相关环节,如果出现计量检测技能与生产组织管理不协调,计量检测的相关设备精准度不够以及工艺和设计之间关联度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将导致企业的产品生产质量不稳定以及产品质量事故频发。而科学合理的计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控制测量过程并为数据的精准获得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对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2 在生产流通环节中所起的作用

计量管理在生产流通环节中所起到的作用主要集中在生产各工艺工序的质量监测控制、原材料进厂的计量检测分析以及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等方面。在生产流通环节中的计量管理主要表现为计量的监视控制方法、计量的测试手段以及计量数据结果的统计等等。

2.3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企业及时而又充分的认识到计量管理的重要性,将计量管理工作作为强化企业质量管理、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性工作进行,有助于计量检测手段及其过程的完善,从而促使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降低对原材料的消耗,成为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手段。

3 企业计量的信息化建设

企业计量的有效运行,建立在全面而又科学的现代计量管理的基础之上。“管理体系立体化,管理网络层次化,管理过程程序化以及管理体制法制化。”是企业现代计量管理的四大基本特征。[4]计量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信息的高效式收集,信息的快捷式传递,信息的有效式利用。计量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计量管理自身与信息技术之间能够相互充分的适应,发挥出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最佳效益的发挥。计量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企业计量管理的必由之路。

3.1 对计量管理体系进行立体化建设

计量管理体系的立体化建设,主要表现为依托信息化的技术可以实现体系全面有效的覆盖。

为推进国内企业计量的信息化建设,国家在原有对企业计量管理进行推行的基础之上进行了计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ISO 10012:2003的引进,以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从产品质量、能源结算、环境监测、物料流通、经营管理、安全防护、以及效率提高等方面大大提高计量管理的基础作用。[5]与此同时,企业积极开展内部的计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3.2 对计量管理网络进行层次化建设

计量管理网络进行层次化建设主要表现为依托信息化的技术有助于实现各层次之间的信息传递。一个完善且健全的企业计量制度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企业计量的良好实施和执行,需要在各个相关制度之间建立起清晰明了的结构分层,信息化在企业计量之后进行运用,有助于企业内部计量信息的流通以及统计工作。

3.3 对计量管理过程进行程序化建设

对计量管理过程进行程序化建设主要表现为依托信息化的技术有助于实现严谨且高效的工作流程。按照顾客为关注焦点,全员参与,领导作用,管理的系统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及与供方互利的关系,过程方法,以及持续改进这八项原则进行计量管理程序信息化程序的设定,切实促进计量效率的提升。

3.4 对计量管理体制进行法制化建设

对计量管理体制进行法制化建设主要表现为托信息化的技术有助于令行禁止的高效实现。企业积极完善计量管理相关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将其具体的落实情况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及时给予公开和反馈,让违反计量管理的行为以及人员得到曝光或者是一定惩罚,从而提高计量管理的执行与落实工作。[5]

4 结束语

本位在对计量概念进行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进行计量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对企业计量的信息化建设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促进企业计量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促使企业发展的进步。同时,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对于企业计量的信息化建设认识尚不够全面,还需要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工作之中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以及研究,切实促使国内企业计量信息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以不断创新的理念,持续推进计量信息化建设――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计量样品监管系统介绍[J].江苏现代计量,2015,06:12-15.

[2] 樟文.江苏省第二届计量检测机构信息化建设观摩研讨会在苏州召开[J].中国计量,2015,07:7.

[3] 郝芳.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及能源计量管理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6,02:119.

[4] 梁新亚,李铁钢.从冶金计量工作起步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J].中国计量,2013,02:56-59+64.

推行能源管理体系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 油田企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健全机制体制、技术革新、强化管理等措施,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彼此和谐。

一、油田企业推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1)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它是统筹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2)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成为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3)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增强油田企业发展后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油田企业大多处在勘探开发的后期,资源接替形势严峻,成本压力日益加剧,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油田企业节约降耗,减少资源消耗,挖掘潜力,增强发展后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意义。(4)发展循环经济是油田企业成为绿色环保企业的重要途径。

二、油田企业推进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1)建立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组织机构。发展循环经济由各油田企业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会同企业安全环保等有关部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经营管理现状,编制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展规划应当包括规划目标、适用范围、主要内容、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并规定资源产出率、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率等指标,并负责定期检查检测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对企业和经营者的绩效考核。(2)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为了最大程度实现资源经济的良性循环,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在污染防治方面,通过对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和操作管理的优化,实施污染物排放减量化和废弃物最有效利用,不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按照ISO14001国际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实施严格的环境综合管理,努力营造安全、环保、健康的生存发展空间。(3)以技术创新为依托,注重节能降耗,增强节约能力。始终坚持将节能降耗列入企业技改的重要内容。(4)注重成本控制,提高节约潜力。成本控制是企业经营的核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采购方面力争做到采购流程顺畅,从源头上控制采购成本,减少物资积压和资金浪费。在生产方面做好设备的改造和维护,提高设备产能和安全运行能力,努力降低消耗。在炼油化工方面,应进一步将原油再循环利用,开发出更多种类的副产品,实现原油加工增值的目标,使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排放物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实现产品增值和环保达标的“双赢”。(5)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激励与约束机制。设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专项资金,强化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能耗监督、监测工作体系,制定各级节能降耗相关岗位工作规范,制定工作评比奖惩制度,有效提高油田企业的节约能源管理水平。(6)搭建载体,组织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要把节约能源纳入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工会工作当中去。搭建平台,通过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等创新活动,组织引导广大职工发挥聪明才智,为企业节能增效贡献力量。(7)树立节约意识,倡导节约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