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能量管理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能量管理技术范文1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窃电
一、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内容
(一)电能计量装置所在计量点的性质。电能计量装置所在计量点的性质有很多,我们主要关心的一是客户类别,包括电厂上网关口、电网经营企业关口、供电企业关口等;二是计量方式,包括接线方式、单双向计量方式等;三是计量点的实际经常的负荷工况。
(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针对于电能计量装置中的电能表设备,电能表的附加误差主要是由于环境温度、电磁场干扰、辅助电源的质量等因素引起,因此对环境信息的收集与评价有助于对现场运行的电能表计量准确度的评估。
(三)电能计量装置的信息。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性能决定于电能计量装置中各项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应尽可能地选择适应计量点性质和环境条件的计量器具。电能计量装置中电能表、电力互感器的结构、型号、测量范围和基本误差或等级等信息的监督和管理,是对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度进行评估的基础,同时全面掌握和管理好这些信息,对于评估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的使用寿命和是否需要设备改造均有帮助。
(四)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度的评估。对电能计量装置在运行中的计量性能或计量准确度进行评估是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重要环节,正确的评估首先可以确定电能计量装置在实际运行中的计量性能是否在设计和规程规定的范围内,正确的评估可以使电能计量装置在正常的情况下使用时间尽可能地长,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二、电能计量装置配置要求
根据规程规定,电能计量装置的配置要求包含类型、规格、准确度、技术要求4个方面。计量装置的准确性主要与PT误差、CT误差、电能表的误差、PT的二次回路压降以及计量二次回路的负荷、功率因数、计量方式、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所以对计量装置进行改造时必须依据规程的要求进行规范配置。
(一)提高CT、PT和电能表的精度等级。对于负荷波动大的用户,改造中选用S级CT和电能表能更有效地提高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增大PT二次回路导线截面、缩短二次导线长度,或安装PT二次压降补偿装置以减少二次压降引入误差对计量准确性的影响。
(二)合理选用CT变比,确保用户正常负荷时CT一次电流达到额定值的30%以上,尽可能选择复式变比CT,同时对未使用的变比档实施防窃电措施,这样可根据用户负荷的发展情况合理选择使用变比,提高计量的准确性。根据电网一次中性点接地方式,将一次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用户计量方式由三相三线改为三相四线。
(三)合理选配计量装置中的CT、PT和电能表,使它们的合成误差最小。改善计量装置的运行环境,以满足计量装置使用说明书和规程中规定的使用条件,将环境条件引入误差降至最小。
三、加强计量装置的防窃电管理
(一)加强培训,提高抄表人员素质。随着电力系统计量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有机械表逐渐被电子表代替,自动抄表系统日益得到广泛应用。有些抄表人员素质不高,计量管理部门又没有重视再培训,导致不应有的电量误抄误计。同时他们对各种窃电方式现场查获能力不够,难以发现各种技术窃电手法。要加强对供电企业职工的培训,完善用电营销监督管理办法。
(二)定期审核抄表记录制度。抄表负责人应定期审查抄表员抄录的表示数和计算电量、电费等数据,必要时到装表现场检查是否正确。
(三)计量装置初装建档制度。初装或换装的电能表及互感器,必须写明表号、原电量计数、表倍率、互感器变比、地址及经办人等资料情况,以利有关的管理工作。实际工作中,曾发现因计错倍率导致电量长期少计的情况。
(四)电能计量装置的故障处理制度。高压计量装置出了故障,通常有两名以上专业人员就地解决问题,以规章为准绳,一般不易有偏差。撤回的事故电能表须经专业检定员,从表面外观到内部逐项检验。做出符合要求检验报告,为妥善处理所谓事故电能表提供依据。
(五)电能计量装置的保管和运输制度。电能表和互感器应在相应的条件下保存和运输(例如,表库的温度应在0~+40℃以内,相对湿度不超过85%,电能表应在其包装条件下运输)。
(六)电能表和互感器的抽检制度。使用中的高压电能计量装置,一般均由专业人员定检不误,并且供电公司定期对其检查,一般不会有问题,就是出现问题也能及时解决。使用中的低压电能表和互感器的数量大,并且安装地点不集中,人均分担定检任务较多,出了问题,有时拖到两到五年定检才能发现解决,为此,有条件的供电公司可以针对低压电能表和互感器制订相应的抽检制度,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关问题,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七)电能计量装置的图纸管理和审核制度。电力部门对电能计量用的表板、表箱和计量柜都有相应的标准图纸要求,并设专业人员管理审核图纸,因此新装和改装的电能计量装置一般都能达到标准要求,为准确计量电能创造了有利条件。供电部门在审核图纸时根据电能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误差大小,优化组合它们,使它们的误差互相抵消到最小限度,收到计量电能更准确和电能丢失减少的效果。
四、计量装置管理技术措施
(一)计量方式的选择。对配电变压器容量150kVA及以上的大用电客户和特殊用电客户,如诚信度不高、有窃电经历者应采用高供高计,对其他客户采用高供低计,对城乡居民用电实行“一户一表”低供低计。对100kVA及以上用电客户,还应计量无功电能量。
(二)培养和建立一支思想素质高、技术过硬的计量安装队伍,实行专业化计量装置安装和拆换,并配备齐全装拆工器具和安全工器具。
(三)建立健全计量装置资料,主要包括电能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固定资产账、卡片和电能表、互感器装拆移换凭证。此工作凭证是最基本、最原始的现场计量装置装拆记录,应按项目规范填写,特别强调的是,“客户代表”栏必须由客户签名,真正体现公开透明服务,程序合法按章履行。还有,临时用电计量装置登记簿、计量事故处理单、缺陷故障记录等,都应认真规范及时填写、登记,并实行微机化管理,逐步推行计量资产条码标识化。
(四)计量装置的定期检查。检查人员应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熟练掌握发现问题的技能。特别是对技术性窃电行为的证据要有能力提取和鉴定。大客户每月不少于3次,一般客户每月不少于2次,城乡居民一户一表每月不少于1次,并根据季节性特点,结合用电营业普查,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统一检查。发现故障和缺陷,由供电所、大客户班配合计量所(中心)及时到现场查证,做好记录并报用电营销部及时处理。
(五)严格封印管理。封铅选用特制的具有编号、名称的新产品,封印由计量管理所(中心)、大客户班、供电所区分专用。电能表、互感器由计量管理所(中心)封印,计量箱外由大客户班、供电所10kV专责人封印,一户一表由供电所0.4kV专责人封印。相关人员领用铅封、封印必须登记。校验人员、安装人员和专责人员分别使用自己的专用封印。
(六)及时处理计量事故。对客户原因造成计量设备损坏,如电能表、互感器损坏的应追究赔偿,并追补电能量。对非客户原因造成的计量事故,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七) 对故意损坏计量设备的,对私自拆除、伪造封印、改动电能表(有功和无功)、电压、(电流)互感器或改变正确接线方式的行为,应先提取证据,再按《供电营业规则》规定给予处罚。对窃电性质严重者,交司法机关处理。
参考文献:
能量管理技术范文2
P2P让运营商苦不堪言
目前国内的P2P的流量占国内互联网带宽的60%以上,包括了普通P2P数据流量和P2P视频流量。且不论这个数据的准确性,但说明了一个问题:对于运营商来讲,P2P流量的泛滥已经到了一个不得不收拾的地步。
深度包检测“DeepPacketInspection”技术应蕴而生,可以通过流量特征字、应用层特征、行为模式来识别P2P流量、不同应用流量,并施以精确控制。部署基于DPI技术的系统可实现网络运营中的业务识别、业务控制和业务统计三大功能。
P2P类应用的爆炸增长让运营商左右为难,听之任之,会造成网络带宽消耗巨大,即便是不断扩容也无法跟上用户的需求;严格禁止那又会丢失一部分客户资源。最合理有效的办法无疑是有效控制。DPI(深度包检测)技术的出现就为运营商提供了这样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前不久,中电信总工韦乐平曾表示,基于P2P的VoIP已经开始明显分流话音收入,与此同时,P2P会大量、快速消耗带宽,在无法为运营商带来收入的同时还造成网络性能劣化甚至拥堵。在一些地方的城域网,P2P在白天的网络流量就已经达到了60%~70%,晚上的流量甚至达到80%~90%。他指出,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运营商大部分投资可能都是为P2P服务,这对运营商的运营和收益会造成不利影响。
DPI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Allot通信公司亚太区运营总监吴奕俊指出:“DPI技术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端跃性、流量方向、服务器对话以及个别用户来监控流量的种类和大小。有了这些特征之后才能对不同流量进行区分,并进行QoS保证。当流量穿越网络的时候,DPI对每个包进行深入辨别和检测,加上对应用程序进行流量管理策略的应用,这使得运营商可以同时区分和限制流量。”
在一个网络中P2P的网络流量使用了60%的带宽却不能给运营商带来同比例的收益,这是让人不能接受的。但如果运营商使用了DPI技术后,就可以把P2P的网络流量限制在20%以下。与此同时,DPI技术加上QoS控制可以让一条被动的带宽通道变成一个智能的服务网络,可以为不同的用户和不同的应用提供不同的服务。
能量管理技术范文3
【关键词】企业 能源 计量 数据 应用 管理
我国长期以来能源供给短缺与需求增长之间的存在着突出矛盾,节能任务十分紧迫。发电企业既是耗能大户,又是产能大户,也是排污大户。增强企业能源计量意识,加强能源计量数据的应用及管理,对企业提高节能、降耗、减排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建立资源节约、效益优良的现代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当今改善自然环境的客观要求。通过对能源计量数据的应用和管理工作在企业中重要作用的客观评价,及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的发展。
一、能源计量数据与各项工作的关系
(一)节能降耗、减排要以能源计量数据为基础
能源计量数据为企业节能降耗、减排政策和标准的制订提供科学的计量数据,为节能降耗、减排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在电力企业煤、电、油、水等能源的传输、转换、利用、开发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尤其在国家倡导的能源的综合利用等工作中都要依据可靠的计量数据、量化管理。节能降耗工作由粗放型转向精细型,就是要精打细算,要用能源计量检测取得的能源计量数据量化节能降耗、减排指标,用以评价企业的管理效果,让生产在能源节约经济高效的模式运行,实现企业的节能降耗目标。企业的用能流程、设备的配备、能源的综合利用、单位产品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等数据的获取,都依赖科学高效的能源计量手段,严格的能源计量管理。
(二)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对综合利用的作用
企业能源综合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的操作方法。目的是提高产量、减少能源消耗和浪费、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也就是提高企业的节能降耗水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对企业的各生产用能环节进行调查研究,能源计量数据是对企业用能对象进行科学性认识的依据,它可以反映出生产各个环节利用能源的全面数据情况。企业通过对能源计量数据的分析整理,可以发现生产中的各类用能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改善企业的生产状况,淘汰企业落后产能,促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升级换代,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生产消耗,减少能源和原材料的浪费,实现企业节能降耗目标。因此企业的能源综合利用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得到能源计量数据的数量和质量。
(三)能源计量数据管理与企业效益的关系
能源计量工作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准确的能源计量数据是企业直接经济效益的保证。进厂能源煤、水、石灰石、油等的计量,出厂能源发电量、低压蒸汽等的计量,是企业直接经济的基础计量;能源计量数据还能为企业产生间接经济效益,发电生产过程中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由能源计量工作提供有效计量数据,让发电设备科学高效运转、工艺流程完备合理能源高效利用、减少浪费创造的间接效益。企业的社会责任决定了它必须兼顾社会效益,能源高效利用、减少浪费,减少环境污染等,如节能降耗,能源综合利用,减少三废排放,降低粉尘、废气及其有害气体的排放浓度等。有责任的企业就必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这也是企业管理者道德水平的反映。
二、做好能源计量数据的应用和管理工作
(一)首先做好能源计量管理的制度建设
做好能源计量管理工作,领导的重视是关键、制度完备是保证、合格的计量人员是基础。首先领导要重视能源计量工作,熟悉国家能源计量管理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要有健全的能源计量管理标准化体系,及相应的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制度。能源计量管理标准化体系包括机构岗位责任制及人员职责制、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责任制、能源计量数据管理的责任制等规章制度;建立完备的能源计量人才队伍,加强计量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计量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以适应能源计量管理的要求。
(二)其次建立能源计量管理网络
企业要对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整理、储存、传递、使用实施有效的管理,建立能源计量管理网络,要严格按照网络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及计量人员,各项能源计量管理工作也要按照网络实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这样才能发挥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在节能降耗、减排、能源综合利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作用,用科学有效的计量数据指导生产经营、成本核算,通过量化考核发现生产工艺中的缺陷、管理上漏洞及时纠正和完善并加以提高,挖掘生产技术潜力。这样才能发挥能源计量数据管理网络在生产中的作用。
(三)再次抓好能源计量数据的分析应用管理
对各种用能、耗能的能源计量数据,生产技术或统计核算部门应进行技术分析,首先应对能源计量管理系统完善情况进行分析,一方面是能源计量的器具配备率、检测率、准确率、及计量人员的配备情况、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确认其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是科学地利用能源计量数据对企业使用能源和供应能源能力与生产负荷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量化的标准或指标,用这些能源计量数据指导、评价、考核有关部门的耗能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用于管理生产和节能降耗、减排、能源综合利用工作,寻找潜力,提高管理水平。
(四)最后做好能源计量数据与各项管理的对接
能源计量数据既是企业能源需求和供应能力与生产负荷之间关系分析的基础数据,也是生产计划、经济技术指标、用能考核、财务能源费用结算等的基础数据,因此,要做好能源计量数据和节能降耗、减排,能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参数的关联,设备的耗能工艺技术参数和经济技术参数的关联,才能对能源的合理利用程度进行科学的评价,才能处理好与各工作的关系。使企业正确认识能源计量数据的全面性和受控性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作用,企业应将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纳入全面质量管理范围,从制度上保证全面规范的计量数据管理,做到数据归口统一管理,从而避免各自为政、各种数据相互矛盾等现象。
能量管理技术范文4
【主题词】技术性能 全方位管理 交通安全
车辆技术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本质安全,因此及时了解车辆技术状况,能有助于我们发现车辆安全隐患,尽早采取对应措施予以排除。日常车辆管理中,我们一直坚持从影响车辆技术性能的人机环管等方面来对车辆进行全面的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技能水平。
为了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转,造就技术过硬、服务到位的操作维修队伍,合理的使用、精心的维护车辆,能延缓车辆各部件的老化。开展以提高技术素质为主题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工作,提高驾驶员的操作技术水平,防止车辆的非正常损坏,是正确合理使用车辆的基础。
1.1“四懂”要求
要求驾驶员对车辆要做到懂结构、懂性能、懂原理、懂用途。对车辆各部分的组成和结构原理要做到心中有数,对重要部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要求要铭记于心。
1.2“三会”要求
会使用指熟悉车辆结构、性能和操作,正确地使用。会保养指会按图表的规定加油、换油,保持油路畅通无阻。会按规定进行一级保养,保持车辆干净整洁。会排除故障指能通过不正常的声音、温度和运转情况,发现车辆的异常状态,并能判定异常状态的部位和原因,及时采取措施排除故障。
2养修并重,预防为主
车辆的维护保养是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的有效手段,搞好车辆日常维护保养,能有效杜绝车辆管理中的跑、冒、滴、漏现象,提高车辆完好率。
2.1车辆定期维护保养,所需更换。
由于车辆行驶路况和环境各不相同,因此维护周期就会有所区别。比如:同样是依维柯工程车换机油的周期规定为8000-12000公里,但在尘土厚、路况差得陕北地区,换油周期仅为5000-9000公里,有时甚至会更短,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三检的实际结果灵活掌握。因此在实践中不断摸素车辆最佳维修周期,实现所需更换,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为了有效的利用最佳维修周期,开展预防维修,可建立“巡检、点检、专检”三层维护体系。即驾驶员每日出车前和保养时间对车辆进行巡检;维修人员对车辆关键部位定时定位点检,并对驾驶员发现的问题进行确认。“巡检、点检”通过眼看、耳听、鼻闻、手摸等传统手段对车辆的异响、异味等异常情况进行鉴定;技术人员定期进行“专检”,使用检测仪器对巡检、点检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确认,从而形成最后的检修项目。
2.2车辆维护保养流程清晰
车辆日常检查环节:坚持车辆的回场检验,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的一日三检制、管理人员的巡回检查制,关键部位的重点检查制度以及定期维护保养相关制度等,一律采用流程图的方式,让所有人员都知道车辆维护保养应怎样一步一步完成。
2.3车辆维护保养内容具体
加强车辆三级维护保养工作,按周期按内容认真搞好车辆维护保养作业。做好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将提高车辆技术素质,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将“三检”作为驾驶员每日必须完成的日常性工作。坚持回场检验制,无回场检验合格证的车辆,坚决不得安排行车任务。回场检验及时发现问题,排除故障,为安全行车提供可靠保证。
3基础管理与风险管理并举
3.1夯实基础管理
3.1.1完善制度管理,提高车辆管理水平
完善的制度及强有力的执行是提升车辆管理水平的关键。为了保证制度的完善、执行的到位,应分别制定车辆调派、使用与维护保养、以及回场检验等车辆使用前、中、后三个时期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建立相应的实施、检查表,将制度的执行标准化、规范化,保障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到位,从制度上对车辆使用全过程进行管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可提升车辆管理水平。
完善车辆档案管理。建立全面的车辆档案,包括维修中的经验与案例,这些可为后期维修和培训提供指导;建立关键部件更换档案,摸索更换周期,为预防维修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节约车辆的维修成本;对故障率较高的车辆,召开专题分析会,总结经验与不足,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对现场车辆进行反复不断的跟踪调查,运用统计技术找出车辆各主要部位的更换及维修周期和工艺参数,并纳入车辆管理制度当中。通过这些基础工作的开展促使车辆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道路。
3.1.2管理责任细分,实施全员管理
车辆管理工作的内容繁琐,涉及许多岗位和广大员工,只有建立起管理技术、专业维修和岗位操作人员都参加的全员车辆管理体系,实现专业管理和员工管理相结合,将车辆技术职责按照年初质量目标细分至各个岗位、每个个人身上,并严格考核;使“自上而下”的规范同“自下而上”的主动创造有机结合起来,从车辆技术管理的基础抓起,才能真正搞好车辆技术管理工作。
3.1.3车辆维护保养过程控制管理
车辆维护保养过程管理资料的建立,能为后期车辆技术状况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依据,能让我们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找出车辆维修保养的规律。
车辆运转记录是进行车辆维护保养的依据,是了解车辆运行状态的基础资料来源,因此认真如实填写,可为寻找故障来源提供依据。
3.2车辆风险提示准确
车辆运行环境复杂多变,存在风险也相对较多。如何有效地规避这些风险?保证车辆技术性能完好,安全设施配备齐全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实行每月车辆性能评估和安全设施配备制度,从车辆的管用养修进行全方位评价。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解决。消除隐患对车况的威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地削减了车辆风险。
我们的车辆经常行驶在沟壑纵横、险道不断、城市高速公路行驶区间多、安全通行能力差的矿区道路,周围经济相对落后,民众交通安全意识车等路况条件下,车辆行驶路况对车辆技术性能影响较大,因此就要求驾驶员根据不同路况合理选择行驶速度,在高速公路上要避免超速行驶,在山区道路上要注意谨慎慢行等等。
能量管理技术范文5
Abstract: Both the power supplier and customer hope the electric energy metering device to be reliable to avoid bad effects. But the fact is that under the present technology condition, the electric energy metering device can control error at the most extent though, it cannot avoid error. Therefore, focusing on the electric energy metering device error,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technology measures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to reduce the composition error in hope of being helpfu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use ability and level of the electric energy metering device.
关键词: 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技术措施;管理措施
Key words: electric energy metering device;composition error;technology measure;management measure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3-0071-02
0 引言
对于现代意义上的电力企业而言,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实施与开展过程当中,电能计量管理无疑是最关键性的环节之一,该环节的工作质量不单单关系着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水平。若无法保障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则可能会导致电力客户与供电企业之间出现矛盾进一步激化的问题,受到不公正、不精确电能计量数据的影响,导致电力客户的利益受损,最终也会反过来影响供电企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实现。结合相关的实践工作经验来看,造成电能计量装置产生综合误差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电能表因素;②电流互感器因素;③电压互感器因素。为此,通过对技术措施以及管理措施的进一步强化,最大限度的减少电能计量装置误差。
1 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产生原因分析
①电能表的配置与使用不够合理:结合现阶段在电能计量过程中的相关要求与规范来看,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需要严格依据电能计量装置所对应的计量电量规模大小、以及所计量对象的重要性水平,加以区别性的管理。②电流互感器的配置与使用不够合理:相关实践操作经验表明,在整个电流互感器装置的使用过程当中,二次侧严禁处于开路运行状态当中。③电压互感器的配置与使用不够合理:若在整个电能计量装置的使用过程当中,出现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短路的运行问题,则将导致负载阻抗水平瞬时性归零,由此所产生的短路电流、短路电势将导致互感器的计量误差更加严重。
2 减少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技术措施分析
2.1 针对35kV电压等级以上电能计量装置而言,其中所涉及到的电压互感器装置对应二次回路应当取缔常规隔离开关辅助接点,同时在二次回路当中增设熔断器装置。对于PT二次回路而言,若在双母线供电状态下,电能表电压需要电压在电压切换继电器装置完成接点切换动作的一类情况下,需要通过采取多接点并联连接的方式,避免接点直接,甚至过多的与电阻相接触。还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为了避免在电能计量装置的使用过程当中,出现计量数值瞬时性误差较大等方面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对二次回路保险管质量的控制,确保保险管自身质量可靠,保障保险管具有良好的接触性能,从而达到控制计量误差的目的。
2.2 通过对接线方式的合理选取与改良,同样可以在减少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方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合理的接线方式,能够避免与电能计量装置相关的电能表、电压互感器、以及电流互感器装置出现运行方面的失效问题,从而达到提高电能计量精准性的目的。首先,对于与电能表相连接,并流经电能表的电压而言,要求控制其处于正向相序状态;其次,确保电压安装相位与电流安装相位的一致性;再次,确保电能表所对应电流极性与电流互感器所对应极性的一致性;再次,对电能表相对应的电压引下线进行单独性的接入处理,在接线上将电压引下线与电流线独立开来。
3 减少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管理措施分析
3.1 需要在电能计量装置正式投入运行之前,展开有关综合误差的计量以及分析工作,包括电流互感器以及电压互感器在内所形成的合成误差,以及由电压互感器装置二次回路所引发的压降误差进行数据统计,通过一定的计算,形成相应数据示意表。进而,在运行维护工作人员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定期检验工作的过程当中,可以以该数据表当中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与规律,指导对电能表运行参数的相关调整以及优化工作。配合对电能计量装置电能表、电压互感器、以及电流互感器装置自身的周期性检验,以确保电能计量下的综合误差能够得到最为有效与可靠的控制。
3.2 结合现阶段所推行《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中所提出的相关要求与规范来看,从电能表选型的角度上来说,为了能够使有关负荷计量的数据在精确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得到保障,就要求所选取的电能表过载水平高于设计水准的4倍及以上。同时,针对经过电流互感器或电压互感器方式,接入电能计量系统当中的电能表而言,要求对其电流数值进行合理的控制。具体的控制标准应当为:接入电能表电流标定数值≤30%*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同时,接入电能表额定电流max数值≤120%*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同时,在有关电能表的选型工作当中,还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由于在整个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过程当中,可能出现三相负载不平衡方面的问题。为了避免因该电流对功率造成的消耗,以及综合误差的加大,就需要优先选取三相四线电能表进行电能计量
作业。
3.3 结合应用环境,对电能计量装置中,有关电能表以及电压互感器、以及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进行严格的管理。一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准确度等级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则需要加以及时处理。针对Ⅰ~Ⅱ类别装置而言,有功电能表准确度等级应当确定为0.2s或0.5,无功电能表准确度等级应当为2,电压互感器装置准确度等级应当为2,电流互感器装置准确度等级则应当在0.2或以上;针对Ⅲ类别装置而言,有功电能表准确度等级应当确定为1,无功电能表准确度等级应当为2,电压互感器装置准确度等级应当为0.5,电流互感器装置准确度等级则应当为0.5s;针对Ⅳ类别装置而言,有功电能表准确度等级应当确定为2,无功电能表准确度等级应当为3,电压互感器装置准确度等级应当为0.5,电流互感器装置准确度等级则应当为0.5s;针对Ⅴ类别装置而言,有功电能表准确度等级应当确定为2,无功电能表以及电压互感器装置准确
度等级不做考量,电流互感器装置准确度等级则应当
为0.5s。
4 结束语
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电力事业取得突飞猛进进步的背景作用之下,社会大众对于电能商品的需求呈现出了显著的扩大趋势。无论是对于供电方,还是对于用电方而言,均特别关注电能计量方面的问题。可以说,电能计量作为反应在一定时间范围之内,用电方所使用电量,供电方所提供电量的最主要手段,与两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本文围绕了减少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中的相关技术性、管理性措施展开了详细分析与探讨,望引起同行人员的特别关注,并将其应用于后续的实践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1]李正强,郑荐中,方杰等.标准电能表电能误差数据合理性判定初探[J].中国计量,2011(2):71-73.
[2]郭琳云,尹项根,张乐平等.基于高压电能表的计量装置在线校验技术[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29(12):79-82.
能量管理技术范文6
【关键词】墙体节能,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在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费约占社会总能源消费的1|4,并且呈逐年增长之势,因此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必须要处理好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切实做好能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和谐发展。新形势下,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很多方面都有必要进行能源的节约,尤其表现在墙体节能工程的节约上,要切实从多方面出发,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基础之上,最大限度做好各大项目的节能工作。
一、墙体节能工程的材料管理
墙体节能是建筑行业里重要的一点,它大致是采用多样化的施工工艺来实现的,在内部和外部的装饰过程中,需要采用内外墙的保温方式或者大板块的装饰方式,整体保温层的安装和混凝土保温工艺等来保证建筑的节能质量。但是我国到今天为止也没有一套系统完善的法规来探讨这一问题,再加上质量监督部门的工作做得不到位,也会给墙体的节能带来不利的影响,可见,建筑行业的墙体节能工程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制定为我国建筑行业墙体节能工作带来了新的曙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由于墙体的节能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专业的人员以及专业的知识才能完成,因此在做项目的时候,要加强工程的管理,切实做好施工流程、监督的方案。
墙体节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使用不同的保温材料完成的,因此要加强对保温材料的管理,尤其是聚苯板和挤塑板等材料。对于这些重点的保温材料要定期进行详细的检查,防止其出现质量问题,同时对于辅助材料的管理也不能忽视,包括锚栓、格布以及砂浆等,它们必须由专门的仓库来储存,还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监管,以保证安全。那么如何做到系统地对保温材料进行管理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要做好材料进场之前的检测工作。在材料进场之前,我们需要对材料进行检查,重点要检查材料的规格,看看是否满足工程的需要,然后做好档案的记录工作,方便后期的查找。
第二,做好对材料的抽样检查工作。针对进场的材料,根据相关的规定做好抽样调查,旨在从源头处控制好材料的质量。根据需要甚至可以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复查,保证节能材料的质量。
第三,坚持“三早”的原则。由于前期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为了不耽误工程的进度,必须要求材料早进场、抽样早进行、施工队伍早预定,各项工作都准备完成之后,等待大面积的施工。
二、墙体节能工程各方面质量行为的管理
墙体的节能功能主要体现在施工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图纸、资格审查以及方案的制定。工程前期,图纸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施工的基础,要提前画出来,对于施工的资质也要提前核实好,防止资质低的部门参与进来,对于施工方案的制定则要依赖于多方面的审核,保证其达到精准方可施工,以上这几方面都是做好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对图纸的审核工作要做到位,主要包括墙体保温材料的厚度、类型、密度等内容,要求其设计满足建筑节能的需要。根据相关文件的要求,建筑在变更节能技术时要经过很多道程序,首先要经图纸原机构进行审查,然后再办理设计变更手续,同时获得监理单位的确认方可执行。
第二,做好资格的审核工作,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审查好建筑节能工程的专业资质;另一方面审核好现场施工的各种技术指标。
第三,方案的审核工作要细致,重点对施工以及工艺流程、验收情况进行审核,保证其符合质量标准。
三、墙体节能工程的实体质量管理
墙体节能工程的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有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完成,第一,应该做好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升级培训,涉及到重点内容需要以书面的形式告知,同时还需记录培训的相关事宜,包括时间,地点,培训人以及培训内容等。培训采取逐级培训的方式,对体系、标准等进行详细培训,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第二,不断加强墙体节能工程的建设,应该采取样板的模式,当样板得到责任方的肯定之后,才可以全面施工。此时质量监督部门还要对保温材料进行检查,大致从“看”、“掀”、“量”、“称”、“点”等五个方面进行,同时作出保温材料的复试报告。“看”主要是查看样板间的保温材料拼接是否牢固,对拼缝的处理是否科学,窗口处保温板的组合是否合理,耐碱网格布的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规范等等。“掀”这一步骤主要是通过掀开样板的墙体,检查保温板粘结砂浆的黏贴率是否符合要求,对于墙体的基层是否作出了相应的处理。“量”、“称”很显然是通过度量的方式,在现场对保温板进行测量,从而求出其密度,把得出的数据和设计的数据进行对比。“点”即点燃,目的是测试出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
第三,为了不影响工期,在保温材料复试报告出来之前,在建筑单位或者是建立单位的监督下,可以进行小面积的样板施工,当复试结果出来后,不合格就立刻拆除。如果大面积的施工,必须保证所有材料复试都合格,并且配有系统材料的检验报告。
第四,事实上只有保证材料的质量,才可以保证墙体节能工程的质量。所以要具体做到材料进场通过检验和复试,过程要求严格,之后的验收做好详细记录,才能切实将墙体保温工程质量做到位。
结语:在建筑施工施工过程中,节能技术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节能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意义,为保证节能材料的质量做出更多的努力,同时还需要工作人员积极配合,本着节能的理念,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筑事业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