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文学的艺术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希腊文学的艺术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希腊文学的艺术特征

古希腊文学的艺术特征范文1

关键词:希腊神话;英美文学;影响

一、希腊神话的来源和地位

神话作为早期各个民族的文化象征,不仅是早期文化的起源,也为后代文士创作文学提供了写作灵感和参照范本。每个民族的神话故事都凝聚了当代民族的文化特点和精神。神话虽然在文字叙述上粗陋,但是它的独有性往往展示了每个民族的文化价值和思想模式以及那令人叹为惊止的审美。其中作为西方文化源泉的古希腊文明与希腊神话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些与众不同的希腊神话很大一部分是出自于古希腊诗人荷马写《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巨作中。14世纪到16世纪在欧洲由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主阶级两大阶级进行了一场文艺复兴的文化运动。古希腊文化在这场伟大的文化运动中被重新搬上历史的舞台,开始再一次受人们厚爱。古希腊神话蕴含着童年时期自由自在的意念、自我的认知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其中人本意识是希腊神话的重要呈现,同时也是欧洲文学的关键所在。古希腊神话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文学史,特别是在欧洲文学史上,都据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希腊神话的特点

希腊神话之所以能在世界的文学史上占据着主要位置,并对英美文学产生深远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希腊神话自身所具有明显的特点和特有的文化艺术魅力。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人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设定神,并将神进行人性化,古希腊人将理想中人的完美形态赋予了神,让神具有人的一切情感和美好品德,神与人的最大区别就是神拥有永恒的生命和无所不能的能力,而人却要经历生老病死,人是脆弱的。人们将自己心中的向往寄托于神,开始崇敬神,以求得到神的帮助,在古希腊神话中,对于人类本性的弱点提出了批判,告诉世人正是由于人类本性的弱点造就了一些可悲的事情。虽然人们对于神十分的崇敬,但是人们只是将其当做精神的寄托,并不是过分的将其作为道德的权衡标准。从中不难看出,希腊神话中的人本精神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除了赋予神人性化外,从文学的角度出发来看,希腊神话也有着文学特点。希腊神话作为早期的文学表达方式,其写作手法、故事内容和审美角度都有着其独特的吸引力。通过将浪漫主义融入其中,并借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将神形容的有声有色。希腊神话中的神其实也是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完美而具有哲理的话语阐述着神化的现实,神话故事通过介绍人类的发展、神的存在和天上神们的日常与情感,为人们展示着这一个个鲜明生动的主体,有着极高的艺术含量,古希腊人通过自己独有的审美向世人讲述了神界的纷争和邪恶,同时也向人们描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希腊人对美的追求。古希腊人因追求美的极致创造了神,希腊神话将人和自然、精神和物质、遐想和实际等融为一体,这是人们那所独有的审美观所创造的,是绝无仅有的。

三、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在早些时候,人们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关注的是自己内在的感觉。出现的那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人们就通过各种各样的神代替解释,神因此被创造了出来。神虽然外形和人是一样的,但是神自由自在的生活,是人们所向往的。古希腊人借用神来实现自我的解放,神所具有美好生活和超能力都是人本位意识体现。在希腊神话中,也存在了较多与神一样的人类英雄,这些英雄的创造也是希腊神话的特点,就是人们对英雄的推崇。这些英雄人类为了荣誉、爱情和亲情与命运做着斗争,从这一点也表现出了古希腊人多人自然和个体性的尊重。古希腊人将人本主义和自我认知通过神和英雄表达的淋漓尽致,对英美文学的具有极大的意义。英美文学将人本认知和自由意念作为主要思想,为文学创作供应了无穷尽的写作素材,希腊神话中追寻自由和宣扬个性推动人们对于自身价值和意义进行探寻,欧洲的文艺复兴就是将人文作为主要思想,坚定以人为主,通过努力确定人存在的意义。文艺复兴活动就是对人性和人格的肯定和维护,倡导人人平等,反对封建思想,这种人文思想正是出自于希腊神话中人本主义和自我认知,其中还含有基督教的平等博爱。文艺复兴是英美文学的巅峰所在,将人文主义推向了最高峰,例如英国的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等作家通过希腊神话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小说。

古希腊文学的艺术特征范文2

论文摘要:本文在探讨希腊神话文学性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在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神话是关于神及神奇的故事,是远古人类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和社会所作的拟人化的叙述和想象,是对于事物的起源、远古生物与神们的行为,以及他们和人类的关系的生动的叙述和记录。希腊神话则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的成果,是古希腊人关于神的故事英雄传说的总汇,它艺术地概括了他们自然和社会的认识,集中了他们的经验和理想。作为西方文学源头的希腊神话。表现出了难以估量的艺术性意义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恒久地照耀在文学的星空。浸洗着一代又一代文人的心灵。 

 

一、希腊神话的文学性特征 

 

希腊神话作为一种初始性文学,有着独具的艺术魅力,在艺术表现、故事情节和审美特征都具有后世文学所无法模仿的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这就是希腊艺术的题材。” 

 

1、独具一格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艺术表现的手法上,希腊神话聚集了很多的浪漫主义元素,比如在奥林帕斯神系中,这些神的形象个性鲜明,甚至具有与人一样的爱、恨、情、愁的七情六欲。他们充满着善良友好,也充满着仇恨、容忍和斗争,这些形象真实地再现了人间生活的共性。神话中所运用的夸张、想象、浪漫的艺术手法,将每个神都描绘成一个丰富而独特的人的形象。宙斯是个残暴和花心的形象:普罗米修斯是个反对专制、坚强不屈为人类谋幸福的勇士:赫拉外表端庄但是充满嫉妒心;阿伽门农勇猛十足但是刚愎自用;雅典娜则是个美丽且有智慧的英雄美女。希腊神话中的神和其他比较发达的宗教中的神不同,他们和世俗生活很接近。希腊神话里的神很像氏族中的贵族,他们爱享乐,很任性,嫉妒心、虚荣心和复仇心都很强,好争权夺利,甚至贪图美色。 

 

2、富于哲理的故事情节 

在故事情节上。希腊神话既富于哲理又十分的唯美。这些故事包括了关于开天辟地、神的产生、神的谱系、人类的起源、天上的改朝换代和神的日常活动甚至情感和伦理故事。有的故事充满了仇恨和暴力,有的故事充满了正直和善良,有的故事则充满了忍耐和退让,这些故事情节生动鲜明,委婉曲折,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水平。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将众神的巨大情感体验转变成栩栩如生的具体形象。 

 

3、和谐统一的审美特征 

在审美特征上,希腊人对美有着极大的热情,以美为重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热爱生活、追求艺术的美学观在神话文学中表露无疑。可以说,希腊神话兼具精神与物质、人与自然、世俗与神圣、感性与理性、幻想与现实的统一所实现的和谐之美。希腊神话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众神混乱、恐怖、凶暴、邪恶的一面,也展示了自然界庄严美妙的一面。在民主自由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希腊人不仅发现、孕育和创造了美,而且也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加以肯定,神和人是同形同性。希腊神话也因此而具备着独具一格的中和之美,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境界,成为人类文化中最为值得珍视的遗产。

二、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西方人“言必称希腊”,西方文化的摇篮是希腊的文化,而希腊文化的摇篮就是希腊神话。在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希腊神话绚丽古朴纯美的艺术风格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以说,希腊神话是人类文学发展的源头之一。尤其是欧洲文学发展的基础,对英美文学的发展和进步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1、为英美文学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希腊神话是人类文学发展的源头之一,也是欧洲文学的发展的根基之一,希腊神话中故事不断出现在后来的荷马史诗及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及戏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中世纪诗人但丁、近代的欧洲的大批著名作家的作品中;赫西奥德的《神谱》是以长诗的形式系统叙述希腊神话的最初尝试;诗人品达罗斯等人和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们的作品中也叙述了神话故事。亚历山大里亚时代以后出现了一批编写和叙述神话的作家,产生了研究民间创作的兴趣。在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伟人的论著中也经常看到希腊神话的影子。 

 

2、为英美文学家提供独特的思维方式 

希腊神话所崇拜的、所赞美的,不是无所不能、严以律己的万能者,而是各具个性的众神,希腊神话创造出来的神或英雄形象常常包含着深刻的哲理,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比如尤利乌斯潜入特洛伊军营杀死色雷斯国王瑞索斯,他使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重新和好。尤其是后来献计木马,使希腊联军取得了特洛伊战争的胜利,在故事中,他的每一个重要行为中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希腊神话这种注重个性的写作手法深深的影响到英美文学的风格。欧洲文学中的热爱现实生活,积极追求自然和人性美,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力量等思想,以及不断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注重个人情感的渲泄。都能在希腊神话中找到它们的源头。 

 

3、为英美文学作品提供丰富的故事来源 

希腊神话中的人本精神,以动人的故事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讴歌爱情、称颂善与恶的斗争、赞美神奇美丽的大自然。颂扬英雄品质、刻画个人的痛苦与斗争,一直以来吸引了广大读者,发出惊人的力量,令人百读不厌,成为英美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源泉。甚至有很多英美文学家们都纷纷用神话故事为创作题材。 

 

三、结语 

 

希腊神话是希腊社会发展早期阶段的产物,是因为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而未能形成文字的一种口头文学艺术。对于英美文学而言,自文艺复兴以来,希腊神话受到英美文学家的普遍关注,作品中常常会出现希腊神话中的神、英雄和典故,不仅如此,希腊神话更影响甚至涤荡了一些作家的心灵,激发了他们的灵感,培育了他们的自由意志和自我意识,从而在作品中得以更奔放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丰富的哲理和曲折的剧情在文学史上划下了绚烂的符号。 

作为英语专业的教学人员。笔者发现学生在欣赏英美文学作品时,往往会产生语言和文化障碍。而要真正理解和欣赏英美文学,就需要深刻地了解希腊神话。提高文化素养。因此,在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希腊神话背景,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英美语言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郑敬高,欧洲文化的奥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刘城淮,世界神话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古希腊文学的艺术特征范文3

作为民族文化核心的哲学,和文学一样靠语言符号表达本意,二者也势必有着内在的关联。在中外文学史,尤其是外国文学演变的历史中,文学的样式几经变化,但其探求人、世界的深度、广度,却是很多经典作家坚持的永恒主题。语言的不同、修辞的变化、文体的求新求变,似乎都脱离不了一种哲学的思索和人文的终极关怀。尽管文学作品无力在作品中找到一个真正的答案,但不同的作家却用其独有的方式试图接近问题的实质。有的学者提出,哲学是使人快乐的学问。这看似简单的定义其实暗含深意。再看欧美文学历史当中的作品,不少其实并不让人愉快,有的甚至是一种含泪的微笑式作品。但即便这样,文学和哲学在各自的内心深处似乎都有一些共鸣的内容。本文拟就对古希腊神话和哲学的关系展开探讨,以求对文学和哲学关系问题的认识有所助益。

首先,古希腊文学对古希腊哲学是一种直接影响。这个开始反映在古希腊神话以其自身的哲理内涵为古希腊哲学的诞生奠定了文化土壤。虽然,后来的哲学家并不是都赞成神话中的观点,但这种对人和世界的哲理思考却启悟了古希腊人的哲学头脑。古希腊神话的哲理内涵围绕着左右人的行动、社会变化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层含义:第一,认为人们对利的追求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因此,侧重表现英雄人物对自我的肯定、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如神话传说中的阿喀琉斯为一个女俘虏和阿伽门侬争吵,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财产”,负气离开战场,给希腊军团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第二,认为另一动力是奥林匹斯诸神的和意志。古希腊神具有同人同性的特征。他们也有人的不足,具有好色、好嫉妒、好复仇等性格特征。神之间的斗争也是决定人、社会变化的原因之一;第三,认为高于前两者的决定因素是神秘不可知的“命运”。尽管如此,古希腊人对现实并没有屈从,而是顽强地反抗。如西西弗是敢于向荒诞世界反抗的荒诞英雄,俄狄浦斯则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英雄。

直接影响的另一种反映,主要是哲学对文学的引用;进行哲学思辨、探索、归纳方面。有的哲学家为了表明自己的理论观点,直接借用了神话中的语句。如《荷马史诗》中说道:“理性存在于头脑,激情存在于胸部,欲望存在于腹部。”古希腊哲学家用《荷马史诗》中的这一句话来说明了自己的观点,并用希腊神话中有关宙斯的故事去证明灵魂和身体结合这一堕落的必然。文学艺术作为哲学认识对象中的一类,也没有逃出哲学家的视野。尼采对古希腊的艺术精神进行了哲理式的归纳,并在《悲剧的诞生》中,用传说中的酒神和日神来代表希腊人的价值观:“酒神”象征悲剧和音乐的本质;而“日神”象征光明、限制,希腊悲剧是酒神和日神的综合。当文学恰当地借助于哲学思辨的力量时,其本身的说服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甚至文学本身会被研究者提到民族文化精神的核心层面来加以认知,这不能不归功于哲学的功劳。又如,斯多葛主义的学说主要是有关宇宙论和人类自由的,其代表人物是芝诺。他认为自然的过程是自然律决定的,自然起初只有火,然后才出现其他的元素,但随着宇宙的重新燃烧,一切又归结于火。但是,斯多葛主义者也指出,这一过程并不意味着自然界的终结,而仅仅是自然循环过程的一部分。克雷安德是芝诺的继承人,他的诗歌《宙斯颂》充满着后世的宗教味道。与此同时,毕达哥拉斯派则认为,所有的星包括地球不是环绕着太阳而是环绕着“中心的火”作圆形运动,他们叫“中心的火”为“宙斯之家”或“众神之母”。

其次,古希腊神话对现代欧洲哲学的影响主要是间接影响。由于哲学家对古希腊神话采取的是借用、发挥的策略,而这种影响较之直接影响作用并未减弱,甚至因为运用哲学话语充实、完善神话,进而发展出新的哲学理本文由收集整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的经典作家,在其论著中大量例举了欧洲的各类神话,既有古希腊的,也有古罗马和基督教《圣经》中的,而古希腊神话所占比例不在少数。众所周知,古罗马神话也是承袭了古罗马神话的。在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甚至于政治经济学领域中,古希腊神话常被经典作家们娴熟地运用,从而使很多艰涩的理论显得质朴、生动、活泼。有的神话还被他们作为论据充分发掘,如马克思著名的:“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事实上,也是深深扎根于欧洲文明之中的。无独有偶,神话被运用于阐发一定的哲学思想在中国也能找到。《庄子》中的寓言、神话不仅使人们对于道家思想有了更好的理解,这部作品还被当成文学作品阅读,足见其审美价值也是被人们所肯定的。在阐述哲学中的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曾引用不少关于古希腊神话的例证;此外,马克思、恩格斯的作品中也常涉及到古希腊神话,这种运用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用引申而来的内容。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对现代自然科学进行阐述时,曾这样写道:

“古生物学记录中的空白愈来愈多地填补起来了,甚至迫使最顽固的分子也承认整个有机界的发展史和个别机体的发展史之间存在着令人惊异的类似,承认那条可以把人们从植物学和动物学似乎愈来愈深地陷近去的迷宫中引导出来的阿莉阿德尼线。”

这里的阿莉尼德线就来源于古希腊神话。阿莉阿德尼是克里特王米诺斯的女儿,提修斯之所以能逃出迷宫,就是由于她提供的线团。后人常用“阿莉阿德尼线”来比喻能帮助解决复杂问题的办法。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作者更是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内容来说明当时社会的结构等诸多问题。在谈到“一夫一妻制家庭”这个问题时,恩格斯借用了《伊利亚特》中阿基里斯和亚加米农二人争夺女奴的纠纷事件,以及珈桑德拉被亚加米农作为战利品带回家的事件,阐述道:“正是奴隶制与一夫一妻制的并存,正是完全受男子支配的年轻美貌的女奴隶的存在,使一夫一妻制从一开始就具有了它的特殊的性质,使它成了只是对妇女而不是对男子的一夫一妻制。”在谈到希腊氏族关于“军事首长(巴赛勒斯)”的内容时,恩格斯用《伊利亚特》勇士的统帅亚加米农作为围城盟军的最高统帅事例,来说明马克思关于荷马时代实行的是“军事民主制”的观点。马克思认为:“奥德赛在这里并不是讲述统治的形式,而是要求服从战争中的最高统帅。对于在特洛伊城下仅仅作为军队出现的希腊人说来,人民大会是进行得十分民主的。阿基里斯在说到赠品,即说到分配战利品时,他总是认为应该由‘亚该亚人的儿子们’即人民来分配,而不是由亚加米农或其他某个巴赛勒斯来分配的。‘宙斯所生的’,‘宙斯所养的’这一类称号,不能证明任何东西,因为每个氏族都起源于一个神,而部落首长的氏族则起源于一个‘更显赫’的神,在这里就起源于宙斯。甚至非自由民,如牧猪人优玛士以及其他人,都是‘神的’,(dioi和theioi)这是在《奥德赛》所描述的情形,即在比《伊利亚特》晚得多的时期中发生的情形;在这本《奥德赛》中,“英雄”的称号还给与传令官木利奥斯和盲人歌手德莫多克。”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第三编 社会主义》中引用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话来解释关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机器这一缩短劳动时间的最有力的手段,变成了使工人及其家属一生的时间转化为可以随意用来增殖资本的劳动时间的最可靠的手段;于是,一部分人的过度劳动造成了另一部分人的失业,而在全世界追逐新消费者的大工业,却在国内把群众的消费限制到需要忍饥挨饿这样一个最低水平,从而破坏了自己的国内市场。‘使相对的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同资本积累的规模和能力始终保持平衡的规律把工人钉在资本上,比赫斐斯塔司的楔子把普罗米修斯钉在岩石上钉得更牢。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

转贴于

古希腊文学的艺术特征范文4

关键词:维纳斯;能指;所指;错时性;审美指向

维纳斯(Venus),从狭义上来说是古罗马神话中象征爱与美的女神;从广义上来看,她是象征人类心中理想美的艺术符号。符号,即能指与所指的二元关系。“维纳斯”美丽的形象是能指,象征爱与美的含义则是所指,两者相结合构成了“维纳斯”这一符号。

通过“维纳斯”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我们可以把人类历史上所有与爱和美相关的女神都统称为“维纳斯”,虽能指不同,但所指相近。例如史前有关女性形象的艺术作品往往会被赋予“史前维纳斯”之名,因为她们代表了所属时代的审美指向。从历史性的角度可以发现,自古罗马时代起到当代,“维纳斯”的能指与所指一直在不断更迭。由于古罗马人的荒无度维纳斯从女神变成了女人,在禁欲主义盛行的中世纪又堕为女妖,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才重新走上神坛,在17、18世纪的享乐主义中却又步入凡间,到19世纪新古典主义思潮的来袭中再次成为女神。往后“维纳斯”逐渐走向多元化,能指千变万化,所指相对稳定。

通过对“维纳斯”历时性的梳理可以发现不同时段的审美指向对“维纳斯”的能指与所指有着不同的影响,一个时代的“维纳斯”往往是对前一个阶段“维纳斯”的否定,其能指与所指是以跳跃的方式进行升华,因此以错时性的方式对“维纳斯”的审美指向进行研究存在内在合理性。本文试图从母性化、古典化、世俗化和符号化四个审美维度分析不同时代中“维纳斯”的能指与所指,探究人类审美意识所呈现出的多样性、交叉性与上升性。

一、母性化的描摹

“维纳斯”的母性化一直是艺术家们热衷于描摹的对象,各个时代赋予其不同的审美特征,使其具有不同的能指与所指。因此本文通过历时性研究选取相对极致的两个时代中的“维纳斯”进行对比研究,即史前夸大生殖器官的“母神”与中世纪取维纳斯而代之的禁欲“圣母”进行审美指向的错时性研究。

众多“史前维纳斯”形象,即能指被尽可能地概念化了,其中以《威伦道夫的维纳斯》(图1)最为典型。的身体,硕大的,隆起的腹部,显眼的女阴等性特征都被细致地刻画和夸张,其面部的五官却被忽略了,可见女性的生殖器官才是当时人们主要的崇拜对象。人们对“维纳斯”母性化的崇拜衍化出多产即为美的生殖信仰,其所指具有生殖与丰饶的象征含义。

在中世纪,古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被打上与浪荡的标签扔进地狱之中,从女神变成了女妖,遭到社会审美导向的封杀。取而代之的是以处女之身诞下耶稣的圣母玛利亚,她代表了当时基督教所倡导的女性美――贞洁、禁欲与母爱,成为了另一种审美意义上的“维纳斯”。性感的女性不见了,“维纳斯”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相传古埃及神话中的伊希斯和荷鲁斯(Horus)是圣母子的原型,她给其子喂奶的形象是经常出现在壁画上的艺术题材,后被基督教徒引用用以描绘圣母子的形象。其中西方绘画之父乔托笔下《圣母子》(图2)最为生动形象,有别于中世纪大部分圣母呆板、程式化的形象,其能指显得更加人性化。

史前“维纳斯”是象征着生殖繁衍的偶像,中世纪“维纳斯”是禁欲克制的代言人。一位是由于人类对生命崇尚的本能而产生的“母神”,一位是因为宗教的统治而诞生的贞洁“圣母”,虽然两位的能指与所指皆处于对立面,但是作为被崇拜的女神,她们同样都被神圣化、偶像化以及母性化了。

二、古典化的追求

对于古典化的追求,从历时性的角度可以发现这一审美指向一直以跳跃的方式串联于“维纳斯”的发展过程之中,难以进行研究,而以错时性的方式探究这一指向即可迎刃而解。其中以古希腊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维纳斯”最为典型,虽然她们之间存在着长达近一千年的时代断层(中世纪),但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的承接关系。她们的能指都追求古典的站姿、严谨的构图、干净的线条以及典雅的造型,所指都强烈地推崇着古典化的审美理想和理性化的美学主义。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艺术文化的源头,其审美意象倾向于理想化与唯美化,例如“维纳斯”相关艺术品之中的典范――《米洛的阿芙洛狄忒》(图3),她本身就是一枚耀眼的符号,其能指象征着世间纯美。其安详的面部,庄重的神态,古典的站姿完全体现了古希腊艺术所倡导的静穆、纯美、和谐以及典雅的审美理想。德国著名的美学家温克尔曼称赞她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实在是再适合不过。

历经中世纪的黑暗时期,文艺复兴高举古希腊文化中古典以及规范的审美理想为旗帜开展了对艺术和文学的复兴。其中“以人为本”的世界观正是古希腊艺术中所尊崇的“神人同形同性”观念的蜕变与升华。波提切利创作的《维纳斯的诞生》(图4)正是这种审美理念下的产物,其笔下的维纳斯充满了诗意的古典美。神态忧郁而惆怅的维纳斯脚踩贝壳从海中升起,其体态苗条却不失丰腴,神态羞怯而不失妩媚。

虽然古希腊人民信仰的是天上的神明,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重视的是人与自然,但不论是古希腊文明中理想化的审美趣味,还是文艺复兴中所追崇的人文关怀,他们都对古典化的“维纳斯”都有着虔诚而真挚的信仰。

三、世俗化的诱惑

世俗化的审美倾向同样穿插于“维纳斯”的发展历程之中。古罗马时期的“维纳斯”是较早时期带着奢靡享乐的典型世俗女人,而17世纪巴洛克主义下的“维纳斯”则是近现代中凡间妇人的范例。从错时性的角度将两者进行对比,可以明显看出“维纳斯”随着时间的流逝所呈现出的世俗化趋势。

古罗马的艺术传承于古希腊的文明,不同于古希腊人民富有幻想的能力与浪漫的天性,古罗马人冷静务实的性格使他们的艺术文化偏向世俗化与写实化的方向。庞贝古城中遗留下来的《维纳斯,战神以及丘比特》(图5)便是典型的例子。画中描绘了富有享乐色彩的世俗生活场景,而“维纳斯”被描绘成了一位的贵妇。她倚靠在战神的身上,其面部的五官与丰腴的肉体被深入的写实刻画,抬起的手臂与斜倚的身体呈现S形,身姿妖娆妩媚,极具个性化色彩。

通过文艺复兴时期所建立的“以人为本”的世界观的熏陶,“维纳斯”逐渐富有了人间的活力与气息。在17世纪的巴洛克绘画风格中“维纳斯”更是成为了走向市井之中的妇人,例如经典作品《化妆的维纳斯》(图6)中“维纳斯”被描绘成了一位健硕而粗犷的贵妇。其圆润光滑的面庞,白皙润泽的肌肤以及金黄柔顺的秀发散发着青春的活力。而其强壮结实的体态,更是展现着一种有别于纤细动人的彪悍之美。在这里,与其说“维纳斯”是一位女神,不如说她是一位带着世俗气息的性感妇人。

在不同的时空中,虽然“维纳斯”同样被世俗化了,但是如果说古罗马艺术中“维纳斯”带着奢侈的味道,那么在17世纪巴洛克主义中则是偏向于人世间的激情与浪漫,世俗化的审美指向呈现出多样的变化。

四、符号化的演绎

自诞生人类艺术史诞生以来,“维纳斯”的创作与应用就存在符号化的演绎。例如《威伦道夫的维纳斯》身上被夸张的生殖器官便是象征着母性、繁衍与丰收的符号,《维纳斯的诞生》中的贝壳是象征着生殖器官的符号……在当代,审美理想的符号化倾向变得更加多元化,具象和抽象并存。20世纪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的《带抽屉的维纳斯》(图7)便是一件以各种符号并置与重构的经典作品。达利以经典的文化符号――《米洛的阿芙洛狄忒》为原型,将胸部、腹部和膝盖的部位掏空,装上象征着窥视、隐私以及对女性掩饰的符号――抽屉。而维纳斯本身又是一枚象征爱与美的特殊文化符号,这些不同的符号被深化和演绎,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符号系统,拥有崭新的能指与所指,成功的表达了艺术家个人的情感。

此外,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达达主义代表杜尚的《带胡须的蒙娜丽莎》以及波普艺术家沃霍尔笔下的《玛丽莲・梦露》等经典艺术作品都是通过将元素符号化并进行重构而形成的。因为符号化的艺术作品往往更加容易表达作者内在的情感,反映时代的特征。而且创作者的个人艺术特征更容易被展现,具有标志性符号的艺术家也更加容易被认同。此外,“维纳斯”符号化的特征更适合未来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西方艺术的审美理念与表现手法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作为西方艺术史上永恒的题材,“维纳斯”的生命经久不息。各个历史阶段“维纳斯”们的能指与所指必然会存在差异性和相似性,从历史更迭的客观规律来看,直接承接的两个时展阶段一定是相互否定的关系,而相间隔的两个时展阶段通常有着否定之否定的关系,从而产生艺术的传承。因此,仅通过历时性研究往往会难以理清头绪,而通过错时性研究寻找“维纳斯”所指的相似性,才能理解“维纳斯”的实质性演变,从而发现艺术审美的内在发展规律,为当代及未来的艺术创作提供明确的方向。(作者单位: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平远.维纳斯艺术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2]陈醉,李成贵.维纳斯面面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3]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古希腊文学的艺术特征范文5

通常情况下,文学史的叙述往往会面临相互纠结的三个层面的问题:作品研究、作家研究和思潮研究。文学思潮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思潮影响下形成具有某种共同思想倾向、艺术追求和广泛影响的文流。对此,人们一般可从4个层面来对某一文学思潮进行观察和界定:(1)往往凝结为哲学世界观的特定社会文化思潮(其核心是关于人的观念),此乃该文学思潮产生发展的深层文化逻辑(文学是人学)。(2)完整、独特的诗学系统,此乃该文学思潮的理论表达。(3)流派、社团的大量涌现,并往往以运动的形式推进文学的发展,此乃该文学思潮在作家生态层面的现象显现。(4)新的文本实验和技巧创新,乃该文学思潮推进文学创作发展的最终成果展示。在此,笔者主要从文化哲学与文学传统的角度,谈谈西方文学课堂教学与教材编写中坚守人文传统与思潮流派这两个关联性元素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文学是一种审美生命形态。文学史应该通过学科内外部关系的谐和,把握学科品格的核心特征。文学史教学必须讲述文学与传统的关系,这里既有文学自身的传统,也有文学赖以置身的文化传统。从概念到概念的历史叙述是无法回到当年的理论框架中去的,必须着眼于发现历史的相关性,并在既定的文学史与概念的反思中探索主体如何在叙述中回归历史或最大限度地切近历史。就西方文化和西方文学来说,如果不能抓住“人”或者“人文观念”这一红线或母题,我们就不能很好地把握西方文化之精髓,也无法找到进入西方文学殿堂的钥匙。“人”之文化属性,彰显的乃是“人”之精神存在。人之精神自由的前提乃是精神独立,人的自我意识的真正起点在于发现自身的本质是灵魂。就西方文化而言,正是灵魂之于肉体的独立所生出的个人的精神自由,开启了人之无穷的猜测――实验,西方人才创造了辉煌的科学;开启了人之无限的想象――反叛,西方才创造了丰饶的艺术;开启了人之无尽的怀疑――思辨,西方才有了深刻的哲学;开启了人之无比的敬畏――虔诚,西方才有了博大的宗教。虽然生命哲学和现象学哲学兴起之后的当代西方文化自身内部发生了一些微妙调整,但总体来看,不同于中国文化“天人合一”式的一锅煮,西方文化强调灵与肉、个体与群体、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对立。“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乃是西方古典文化言说方式的基本特征。对立的双方既分立冲突,又互补共生,并最终统一于激越丰沛的生命意识与厚重丰富的人文精神,这正是西方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展开的内在逻辑机制。

“认识你自己!”这是写在古希腊太阳神阿波罗神庙上的一句名言。这一名言正好体现了西方文化精神的本质特征:把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不断探寻人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种执著的探寻精神,乃西方文化演变的深层动因。受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西方文学也自始至终回荡着人对自我灵魂的拷问之声,蕴含着深沉而深刻的生命意识和人性内涵,从而形成了绵延不绝的人文传统。自文艺复兴始,西方文学先后出现了人文主义、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现象,形成了思潮流派更迭相继的独特发展模式,而贯穿这些思潮流派的恰恰是人性探索、灵魂拷问的人文精神和人本传统[1]。

学术界向来认为,古希腊―罗马文学与希伯来―基督教文学(简称“两希)是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然而,对这两大源头在文化内核上的异质互补特性却缺乏深刻的认识。在西方文学的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中,对这两大传统在西方文学中如何延续与发展,更是缺乏深入阐释。尤其是对这两种异质文化传统如何影响近代西方文学,并在西方文学中既对立又互补地得以延续,没有作深入的阐释。

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其间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童年时期那的天真、浪漫的人性,蕴含着一种放纵原欲、个体本位、肯定人的世俗生活和个体生命价值的世俗人本意识。作为西方文学的另一源头,希伯来文学中虽无古希腊文学那样的对自然人性的与张扬,却有一种内敛式的人性追寻。它重视对人的精神、理性本质的追求,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蕴含着一种尊重理性、群体本位、肯定超现实之生命价值的宗教人本意识。古希腊-罗马文学体现了原始初民无穷的生命活力,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既抑制人的原始生命力,又表现出对人的理性本质的追寻,既有人的主体性的萎缩,又有人对自我理解的进步与升华。理性与原欲是人性中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原欲型的希腊-罗马文学和理性型的希伯来-基督教文学,因各自蕴含着人性中既对立又统一的双重内涵而成为既冲突又互补的异质文化范畴。“两希”文学对人性追寻的这种对立与互补,构成了西方文学人性探索的基本价值核心,也是西方文学贯穿始终的人文主题。

中世纪的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与文化直接地接纳了古希腊―罗马理性哲学精神的影响,体现了两种异质文化的融合与人文性的互补。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与文学引导人放弃自我努力、放弃现实而追求超现实世界,这固然有重神而轻人,使人的主体性萎缩的一面,但这种文化与文学在抑制人的自然原欲的同时又把人提升到精神层面,这是人对自我理解的一种进步与升华,合乎人的理性之本质,因而也有其人文性。中世纪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与文学的这种宗教人文传统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

文艺复兴是西方社会重新选择文化模式的时期,这个时期“两希”传统在经过了冲撞与互补之后形成了新质人文传统。文艺复兴前期人文主义主要是古希腊―罗马人文传统的“复兴”,呈“原欲+人智”形态;后期人文主义则吸纳了希伯来―基督教人文传统,呈“原欲+人智+上帝”的形态。可见,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并非古希腊―罗马传统的简单“复兴”,同时还有中世纪宗教人本传统的弘扬。因此,文艺复兴与中世纪在人文传统上并非断裂的而是延续与发展的。

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对“古典”的崇尚侧重于古罗马文化与文学,汲取了其中的政治理性意识。这种“政治理性”投合了当时欧洲人的“王权崇拜”心理,它在科学精神催化下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加深了人对宗教宇宙观与世界观的怀疑。古典主义文学中的“政治理性”体现了这一时期人对“人间上帝”的追寻,也体现了“两希”传统的新形态。

18世纪启蒙文学借助“自然原则”张扬了古希腊―罗马的人本传统和近代科学理性,同时又从道德意识的角度使宗教理念世俗化,使古希腊―罗马式的人本意识在希伯来―基督教人本意识的牵引下向着道德理想的方向提升,从而形成了基本稳定的“两希”人文传统的现代构架:既张扬自我,重视个体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又寻求道德律令对自我的约束,寻求理性与原欲、灵与肉、个体生命的自然欲求与社会道德律令之间和谐统一的“自由”境界。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近代“人道主义”范畴。这说明,“人道主义”乃“两希”文化传统融合之产物,其中蕴含着古希腊―罗马世俗人本意识,也蕴含着希伯来―基督教宗教人本意识。

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的文化价值观念总体上属于近代范畴,但已孕育了现代文化基因。浪漫主义文学表现了对人的自由生命的热切向往,“回归自然”的境界乃人的自由观念与生命意志之寄托。浪漫主义文学在自由精神的鼓舞下张扬个性、肯定自我,揭示了人的丰富而纤弱的情感世界,塑造了充满扩张意识的“自我”,表达了现代人要求摆脱传统理性束缚的个性主义愿望,使西方文学的人性意蕴与人文传统拥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主体意识。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人”充溢着被文明压制下的人的自然欲求和生命意识。同时,浪漫主义文学的自由观念和生命意识带有非理性色彩。

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力图通过文学创作细致地展示物化社会人的生存现实,深入地解剖物欲驱动下人的心灵世界的千奇百怪,从而警告世人:不要在“物”面前失去人的自尊和人的天性。在现实主义文学中,人总是既被物化又反抗物化,他们犹如处在物质世界的“炼狱”之中,在经受心灵的磨难之后,有的向“天堂”飞升,有的则向“地狱”沉落,人性处在高扬与失落的十字路口。在这些“人”身上,既有强烈的自然欲望和生命意识,追求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又始终受制于道德理性的规律,灵魂深处蕴积着灵与肉、善与恶的冲突而生的心理张力。

在自然主义文学中,为现实主义作家所疑虑的人的“动物性”被看成既定的科学事实,生物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被用来解释人的私欲、“恶”以及永恒的破坏力产生与存在的原因,以前文学中那高贵的“人”的形象,从神圣的理性殿堂跌入到动物王国。

20世纪文学,特别是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把传统文学业已表现的理智与情感、理性与本能欲望、灵与肉、善与恶等二元对立的母题推向深入甚至走向极端,蕴含着一种非理性人本意识,表现出对传统的以理性为核心的人本意识的一种反拨,也显示了西方文学在“人”的观念和人文传统上的新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20世纪的作家都是非理性的崇拜者。特别值得重视的是,20世纪50年代后的许多作家又热衷于追求一种更高意义上的“理性”与“上帝”,表现出西方文学中人文传统观念的又一新趋向。这是传统人本意识在更高意义上的回归[2]。

历史是断裂的碎片还是绵延的河流?对此问题的回答直接关涉到“文学史观”乃至是一般历史观的科学与否。不用说,国内学界在文学史乃至是一般历史的撰写中,长期存在着严重的反科学倾向,在西方文学史教学和教材编写中也不例外,一味强调“斗争”而看不到“扬弃”,延续的历史就被描述为碎裂的断片:20世纪现代主义与19世纪现实主义是断裂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是断裂的,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是断裂的,古典主义与文艺复兴是断裂的,文艺复兴与中世纪是断裂的,中世纪与古希腊―罗马是断裂的。这样的理解脱离与割裂了西方文学史发展的传统,也就远离了其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土壤,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把握住西方文学中人文传统与思潮流派深度关联的本原性元素。其实,西方文学因其潜在之人文传统的延续性及其与思潮流派的深度关联性,它的发展史便是一条绵延不绝的河流,而不是被时间、时代割裂的碎片。因此,从人文传统和思潮流派的更迭演变入手解说与阐释西方文学,深度把西方文学发展的“红线”与“基脉”,就切中了西方文学的精神实质,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与“创新”也就有了学理的前提与根基,而这恰恰是我们所缺乏或做得不够深入的[3]。

参考文献:

[1] 蒋承勇主编. 外国文学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古希腊文学的艺术特征范文6

尽管雅典奥运会非常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希腊历史的悠久和古代科技文化的发达,但在人类历史上。希腊文明是较晚出现的文明。四大文明古国是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这里面没希腊,整个欧洲在世界上都曾经是落后的。落后的欧洲,凭什么后来居上?

欧洲最早的文明,如今公认为是克里特文明,开始于公元前2000年,而埃及和巴比伦文字的发明约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克里特文明约在公元前1450年左右被毁,此后的迈锡尼文明约在公元前1100年崩溃,史学家把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00年这段时期称为爱琴海区域的“黑暗时代”,即衰亡的迈锡尼文明向尚未诞生的希腊文明的过渡期。

早先的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都有各自不同的线形文字,后来都随文明的毁灭而终止。这一时期,希腊部落从荒芜的山地移向平原,移向爱琴海诸岛以及小亚细亚沿岸,希腊在这个“黑暗时代”摸索着发展。中国甲骨文可以证明中国在公元前16世纪的殷商时代已有学校,但“没有任何决定性的证据可以证明希腊人在公元前10世纪以前是会写字的(英国哲学家罗素语)”。

有轮子的车辆约5000年前已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出现。埃及出土的一艘约4700年前的木船,船体长达47米,这足以让后来看见它的希腊人惊叹不已。中国浙江出土的一批丝线、丝带和一小片没有碳化的绢片,经测定为4700年前的丝绸织品。它证明,当世界上许多民族驯化出牛羊时,中国人还把一种昆虫驯化为“蚕宝宝”。开始取丝织绸。

在人们印象中,希腊的数学、几何、天文学是相当发达的。然而不能忘记,世界上最早的阳历由埃及人发明,最早的阴历是巴比伦人和中国人发明的。数学是伴随着生产、交换,以及建筑、天文学计算等方面的需要而产生。公元前1800年左右,巴比伦神庙的书吏就使用了乘法和除法表以及计算平方根、立方根、倒数和指数的表格。我们今天仍在沿用的一天分为两个12小时,每小时60分钟。每分钟60秒,就是巴比伦人的创造。

埃及人则最早把圆分为360度,最早注意到所有圆的圆周率都是一样的,并发明了计算圆柱体和半球体体积的方法。至于埃及的金字塔,本身就是神奇的几何图形,凝聚着至今令人惊叹的几何、数学和天文学知识。印度的数学成就甚至被认为更辉煌,他们运用十进制,发明了极其重要的“零”,被全世界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就是印度人的发明。

希腊的哲学是从泰勒斯(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开始的,欧洲的史学著作均说他到过埃及,并说是他最早把埃及的几何学带到希腊。稍后的毕达哥拉斯(古希腊数学家)也被认为到过埃及和两河流域。罗素说:“他(毕达哥拉斯)的大部分智慧是从埃及学来的。”

发源于中亚大草原的赫梯人在公元前1595年摧毁了巴比伦。到公元前14世纪,赫梯人开始了制造和使用铁器。希腊在“黑暗时代”,农业、冶铜、冶铁、纺织以及建筑等关系“衣食住行”诸方面的技术,都从埃及和西亚汲取而获得进步。

所以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首卷开篇就这样写道:“在全部的历史里,最使人感到惊异或难以解说的莫过于希腊文明的突然兴起。”何以说突然兴起?因为“构成文明的大部分东西,已经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存在了好几千年”。

我以为更让人惊叹的恐怕还是,欧洲人不但善于向亚非其他民族学技术,就连信仰方面也善于向其他民族学习。

譬如“希伯来信仰”不是欧洲人所创,创造了“上帝”的是亚洲希伯来人。希伯来人源于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人在此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的粮、油、酒容器已标有私人财产的印记。公元前2300多年,这里的乌鲁卡吉那国王的政令。已有取消债务奴役,借贷不准以人身作抵押的规定。希伯来人是从这一区域移居到迦南,后来有一部分人再从迦南进埃及。沦为埃及人的奴隶。公元前13世纪末,摩西率领不愿在埃及做奴隶的希伯来人返回迦南,他们在重返家园的跋涉中赋予了“上帝”崭新的意义。

他们说人类都是上帝之子,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正是这些不愿做奴隶的希伯来人创造出“上帝”,为自己在人间谋求“人人平等”的地位。后来希伯来信仰发展成基督教。公元4世纪基督教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此后被欧洲广为吸收。对欧洲的影响是深远的。譬如“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联系着后来法国的《人权宣言》和美国的《独立宣言》。西方人也可以不信上帝,但“人人生而平等”的意识在世俗社会中成为被普遍接受的文化。

如此,“希伯来信仰”使欧洲人认识到人人生而平等的权利,“希腊理性”则使欧洲人认识到人人都有认识世界改变命运的能力。由于“希伯来信仰”和“希腊理性”对西方的影响极为深远,西方学者把它们列为西方文明的两大基础。

你是否注意到,这两大基础,都首先基于向亚非其他民族学习。

我看西方文明还有一大基础,即古希腊时期就相当发育的商业文明。

希腊多山多岛屿,土地贫瘠农业资源不足,希腊人就在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和黑海沿岸以及西西里跟意大利南部等广大区域发展起海上贸易。约在公元前4世纪末及其之前的两百年间,希腊通过发展航海贸易促进了手工业发展,并产生了一个凭借商品和货币而不是凭借土地去获取财富的希腊商人阶层。

这是值得格外留意的。雅典由此成为希腊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的中心。如果说中国奴隶制时代是由于铁耕出现,生产力发生重大进步而引发重大社会变革,我看古希腊是由于贸易发展促进了生产力进步引发社会变革。教育也在希腊腾跃出显著发展,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就相继出现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上。

然而,苏格拉底、柏拉图使用的文字从哪里来?这仍然要追溯到――希腊人的航海贸易,也是从西亚的腓尼基人那里学来的。

腓尼基在希腊兴起之前,工商业和航海业都很发达,掌握着地中海的航运霸权。经商的需要,使他们在公元前13世纪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套字母文字,后来,希腊人在与腓尼基人做生意的过程中不但学到了经商,而且直接吸收腓尼基人编创的22个辅音字母发展出希腊字母。再后来,又由希腊字母发展为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成为后世欧洲各国文字的渊源。

我写下这些,是因为我们听得很多的是关于西方的发明创造,我们的教育每天都在教导孩子们要像科学家、发明家那样善于发明创造,我们听得不够的是欧洲人首先是非常善于向别人学习的模范。我们应该看到,要产生一项发明和发现,是极其不容易的,要学习和认识已有的发明和发现,则容易许多。

“黑暗的中世纪”一词,曾广泛见于各种书籍。其实,欧洲在中世纪有许多重要进步,最重大的首推发展教育。

虽然希腊时期就有过柏拉图学园、亚里士多德学园那样的学院式私人学校,也有过斯巴达那样的国家军事学校,但直到8世纪,除了教堂在传教士中传授文化之外,欧洲民间并无教人读书识字的学校。

公元800年,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的国王查理曼由罗马教皇加冕,号为“罗马人的皇帝”。查理大帝与罗马教皇结为同盟,曾下令各主教辖区兴办初级学校,这个政令是不同凡响的。查理的时代还奖励学术文化,以至早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先,就有“加洛林王朝文艺复兴”之称。

美国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人编著的《世界文明史》记述,西欧在1050年左右,识字者只占人口的1%,到1200年后。民间有许多非教会办的学校发展起来,到1340年,佛罗伦萨已有约40%的人能识文断字,这是当时欧洲基础教育达到的最高水平。看到这些也就明白了,佛罗伦萨成为欧洲文艺浮现的发祥地,其教育勃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中国自孔子的时代后,国办与民办的教育一直存在,但整个封建时代,从未有任何一个时期,也没有任何一个地区,识文断字的人口达到40%。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此时站起来的90%是文盲,我们也由此窥见共和国建国之初的困难。

再深入去看,12世纪,佛罗伦萨出现了欧洲最早的手摇纺车,百年后佛罗伦萨的呢绒制造和加工有了梳毛、洗涤、纺纱、织呢、制毡、染色等20种分工,资本主义萌芽再次出现,西方最早的商业资本家也在此出现。金融业也在佛罗伦萨出现了欧洲最大最出色的银行家美第奇家族。如同希腊人曾经由于向腓尼基人学经商而发展出希腊字母,意大利人也由于经商发展所需而产生了学文化的巨大动力。识字者竟能从1%跃升到40%,那里发生了多么大的进步!

在欧洲全部的历史上,恐怕没有哪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比得上在人群中普及教育更能给欧洲带来好处。中世纪,仅仅由于数百年间教育的发展,就日益映照出欧洲人创造新生活的前程,就算不得那么黑暗了。倘若没有这种教育的发展进步,欧洲其他许多成就都是不可能取得的。

欧洲这一教育的进步,从扫盲识字开始。这里,制胜的王牌,只是学习。

英国是又一个后来居上的典型。

当古罗马统帅恺撒的军团渡过英吉利海峡,不列颠成为罗马帝国的45个行省之一,那时的不列颠(后来的英国)还非常落后。

英吉利民族是古老的不列颠居民和入侵的日耳曼人的融合体。基督教在6世纪才传入不列颠。7世纪这里建立了修道院,在中世纪前期欧洲大陆知识生活衰退的岁月,不列颠的修道院却成为传播知识的圣地。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在这里使男女混合的修道院也流行起来。修女和修士们一起抄写来自罗马的古代文本,这使古代文明得以保存和延续。这些修士和修女们甚至到欧洲大陆去建修道院,使许多北欧人皈依基督教。到9世纪他们才建立起在基督教基础上统一的英格兰国家,此后英国吸收欧洲各国的先进文化表现得日益突出。

英国虽然不是欧洲最早建大学的国家,但英国在1168年创办了牛津大学,1209年创办了剑桥大学。文艺复兴在13世纪才开始酝酿于意大利,英国已准备好大学来学习、研究和传播古希腊的文化遗产和英国自己的研究成果。

牛顿说他得益于“站在巨人的肩上”,那是什么意思?

那就是向巨人学习,先把巨人的本领学到手,才可能在一个高水平上谋创造。况且,牛顿是农民的儿子,父亲去世后家庭生活困难,他被母亲叫回家来务农,因老师到他家里去动员他母亲让他继续上学,他才返回学校。牛顿并没有多少家庭条件为他准备好很多知识,他如果不是善于学习,哪里有牛顿?

所以,学习就是捷径。

即使处在一个重大的社会变革时期,非常需要创新,最不能缺少的仍然是要去认真地汲取前人的智慧,去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才会创新。

欧洲的文艺复兴。极鲜明的特征就是首先致力于把古希腊的东西找回来,同时从东方汲取了火药、指南针、造纸等至关重要的技术。终于使欧洲在几百年间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历史性跨越,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地方。其中最善于学习别国先进事物的英国,成为工业时代的领头雁。

再看一眼中国从奴隶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变的时期,孔子编《诗经》,修《春秋》,倡导复礼乐,那是试图把被列国争霸的战争打碎了的“礼乐”找回来。礼,可用来规范人的行为,维护秩序。乐与诗。都是陶冶精神的东西。我相信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不仅是指读书温习功课。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哪一个不是汲汲于前人的智慧,从而“知新”的呢!

中国春秋时期和欧洲的文艺复兴,都是重大的社会变迁时期,这两个大历史时期都有一个显著特征,那就是首先汲汲于向前人学习,向先进学习。

在一切时代、一切地方,善于去学习别人已有的知识乃至知识体系,是最合算、最省力、最经济实惠的。人类的知识必有相通之道。所谓“国情不同”,更需要警惕的其实是科技落后,以至识别先进技术的先进性也尚有困难。

一个落后的民族,善于向先进学习,就是捷径。

一个孩子处在学生时代,去学习就是捷径。

如果一个学生厌学,那一定是教育者,是大人们,损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我国的教科书中还往往能读到,古罗马在科学和艺术等方面没有什么创造。我以为需要换一种眼光来认识。

建筑是集中地应用了数学、几何、物理等许多科学技术乃至艺术的综合性工程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总体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罗马在城市建设等工程技术上的成就是空前巨大的。今天我们说“要致富先修路”,罗马修大道的成就也是空前的,所以有“条条大道通罗马”之说。

我以为我们应该对古罗马应用古希腊的科学技术去从事建设留下深刻印象。罗马也通过条条大道把凝聚着古希腊成就的罗马成就传播到欧洲广大地域,为欧洲的崛起打下了辽阔的基础。

今天中国新科技新经济持续发展,但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还有广袤地域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相当落后,正是应用已有的科技力和已知的经营方式去建设新生活的广阔天地。学习和应用,就是捷径。

美国人最令人可畏的所在,不是他们今天已有的科技和经济。而是美国人把他们欧洲祖先善于学习、善于吸收世界上各种长处的特点更发挥到极致。

美国的教育,不仅在于培养美国学生,更通过吸收各国留学生,如同“收割机”那样,把各国教育培养的精华学生“收割”到美国去,从而把别国许多佼佼者变成美国的先进生产力。如果把美国精神用一句话翻译出来,就是“包容世界一切”。

世界上一切民族,如果不能把美国人善于吸收其他民族之长的这个长处学到手,要赶上美国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