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

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范文1

关键词:资源环境城乡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01

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简介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所涉及的专业比较广泛,对于学生的相关专业的基础性知识要求较为全面。在新时代的强烈要求下不仅要求学生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这两个大方面的知识有全面的掌握还要求学生对环境学和地理学等等相关知识有目的的学习。

由于本学科存在着交叉性强的特点,就要求学生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各个领域有所了解并能够及时地掌握部分技能。由于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也不可避免地使学生们提高自生的实践能力,为更好的服务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这个领域。创新性,是适应时代快速发展不可忽视的时代要求和人们生活中的需求,本专业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创新性。

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现状分析

由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科交叉性强,就导致了不同大学之间存在着不同模式的办学方法。在我国最常见的办学模式是与测量工程学合办,为以后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发展提供一个更为现实的基础,代表学校是武汉大学;还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与地理学合办,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理论基础,为将来的工作做好技术支撑,代表学校是南京大学;与环境生态学合办,主要是此专业设立于环境学院,目的是培养城市规划性和环境保护性人才,代表学校是河海大学;与城市规划合办,利用知识的相互联系性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进行整体把握,培养实践类人才;与工程管理学合办,作为综合性学科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可以更好地与工程管理合办,原因如下:工程管理也是一门管理学、经济学和工程学的综合性学科,管理学的知识体系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同样的适用,方法和手段也大体相同,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更好地吸取国外工程管理方面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

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存在的不足和相关问题

1.对专业的定位不明确。由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新兴的专业,一些大学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十分的明确,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切合。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仅需要学生对专业方面的掌握能力,还对要求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没有使学生们对自己以后工作的发展进行全面的了解,不能激发他们对知识有选择性的具体学习,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常常导致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用人单位在招生时找不到适合的学员。

2.泛而不专。本专业的综合性太强和交叉性明显的特点就使得学生们对本专业的知识有一种多而不专的感觉。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加大专业知识的广度,对与之相关的学科也开设较多的课程,使得学生们接触的知识太广太杂,最后导致学生毕业时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硬性能力。然后,这样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质量不能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石,使他们有一种迷茫感。

3.实践能力不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就为严格,对于在学生而言,长时间的理论学习使得他们的实践能力不足。

4.深造专业模糊。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毕业就去工作的传统模式早已不复存在,对于知识的向往和为了得到一个更高的就业平台,一大部分学生会继续深造。然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没有明确的硕士学位学科,如果学生想进一步深造,只能选择不对口的其他专业,这就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为学生的深造造成了不可避免的麻烦。

5.社会认可度不高。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已经存在了几年,然而一些中小型企业并不知道或者熟悉这一专业,这样就导致了没有社会需求引起的就业难题

四、创新立体化模式的优势

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更新换代,当代中国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立立体化的创新办学模式是不可避免的时代潮流。创新立体化模式有着这样的几个优点:1.使得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培养创新性人才;2.多元化教学的应用,更好地培养综合性人才;3.符合时代的需求,进一步加快我国的城市化建设。

结语

总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作为新时代的产物,是在资源、环境和城乡建设等多方面存在矛盾的情况下建立的具体学科,存在着学科多元化,学生综合性强等先天优点;再加上创新立体化模式的应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城市化发展方面将会有很大的

参考文献:

[1]胡和兵.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实践教学探讨——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0,24(03):131-133.

[2]周晓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6):178-180.

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范文2

1.1研究对象

在互联网上检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将2009~2012年的文献摘取出来,将检索到的文献按照文献性质、字数、内容、发表时间、发表单位进行统计分析,经过数据分析可知,期刊类文章23篇,会议议论文章12篇,专业类文献40篇,这40篇文献全部下载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本文以40篇专业类文献为研究对象,研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教学进展情况。

1.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数据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40篇专业类研究文献进行数量、文献来源和研究议题方法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

2我国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研究进展分析

2.1研究文献数量分析

文献数量不仅可以反映研究内容的研究热度,还可以真实体现出相关专家学者对研究课题的关注程度,自1999年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设的十多年之间,每年平均会出现7篇相关研究内容的文献,并且最近几年,相关研究内容文献的发表数量呈上升趋势。通过对上表数据进行分析可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研究热度一共分为三个阶段:①起步阶段,专业研究初期,其工作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心仍未确立,每年研究文献的发表数量很少;②成长阶段,随着城乡规划建设的发展和完善,相关专业研究课题也逐渐增多;③发展阶段,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开展力度在逐渐加大,其教育资源和教学模式发展相对完善,研究成果颇丰。

2.2文献研究议题方法

研究议题方法不仅可以反映出研究专家对研究内容的掌握情况,还能体现出研究内容的科学知识深度,传统研究方法是停留在文献资料查阅,这种文献资料查阅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各研究议题的研究内容,但是其查阅工作量非常巨大,其研究效率很低。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普及,研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方法逐渐变得多元化、信息化、智能化,通过对各研究文献的统计,将其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更加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案。

2.3研究内容

通过对40篇专业类文献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可知,大多数专业文献研究的内容主要围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四个方面,很多文献的关键词都会出现“课程体系”,可见构建科学、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是提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教学重点,集中体现在教学实践、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各报刊发表的专业研究文献的研究方向可以体现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向。

3结语

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范文3

【关键词】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框架

1.前言

“两型社会”是在传统的社会形态基础上,通过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新型社会。该社会主要从环境以及建设方面,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及充分利用,以此建立可持续发展和谐的社会体系,根据“两型社会”的相关研究资料,在城乡规划体系中,将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及其的可持续发展性作为目标依据,建立科学的“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有效地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两型社会”的指标体系

根据《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两型社会”的指标体系,可以概括为社会环境及建设基础设施指标,生态环境指标两大类,从生活环境、人文环境方面出发,参照城乡规划的交通规划、建设结构、社会资源与社会经济的标准,将绿色建筑、居民健康、交通运输作为生态环境指标的目标要求,将空气质量、自然资源、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等指标体系,作为制定“两型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指标。“两型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引导型以及控制型,“两型社会”的指标体系没有具体指标值,可以根据各地实时情况,制定该指标体系的量化工作。该体系应以城市资源指标作为总体规划编制层面,倡导城市资源的节约使用及充分利用。目前我国对于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应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在不同的城市规划中,规划指标的标准也不一样,规划指标作为建构城乡规划指标体系的标准,应通过系统的梳理与修正,对各地城市的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标准进行完善。以我国公布的香港地区的城市规划指标为例,按照城市规划的规范要求,在管理应用中,灵活变通城市规划的滚动性及法定性,参照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作为城乡规划指标体系的建构参考。其他国家对于城市规划标准的研究,十分丰富,相关资料表明,国外城市规划标准,包括场所营造、技术分析,技术实施、建筑、环境管理以及规划制等方面的内容,包含了城市规划标准的角度、城市规划标准的各个规划层,在环境资源与土地开发方面,制定了具体的法规以及城乡规划标准。目前关于总体规划指标体系,以及城市规划标准制定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作为建构“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的重要参考。“两型社会”综合指标体系主要体现在建设特征以及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覆盖率上,覆盖范围主要包括制度、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内容,并阐述了该体系的关联性与具体意义。

3.“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整体建构理念

3.1“两型社会”的城乡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

根据“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的编制,以及城乡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从资源利用以及环境管理等方面,实现能源、水资源以及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立和谐友好的社会环境,通过提高“两型社会”城乡规划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该指标体系的建设,将物质资源的利用合理化。“两型社会”的城市规划体系主要包括城市建设、交通规划、用地规划等主要内容,将城市规划体系的主要内容进行细分,确定城乡规划的具体指向,“两型社会”的城乡规划指向,是“两型社会”城乡规划实际应用的关键。

3.2“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的筛选

我国目前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建立在“国家生态建设”、“生态城市环境”、“两型社会”三个方面的内容上,该体系具有宏观性以及系统复合等特点,过多地在社会及社会经济指标体系上进行虑,忽略了城乡规划建设在实施方面的具体指标。我国政府在行政方面的运作,具有立足于事权体制的特点,应根据“两型社会”的整体规划,针对城乡规划的可操作性以及系统性,制定相应的规划指导体系。参照相关的研究资料,对城乡规划指标体系的综合性进行对比,将“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筛选出来。“两型社会”综合指标体系的基数指标,包含经济方面的相关指标和社会指标,而城市资源环境建设的相关指标,是“两型社会”综合指标体系的重点指标,将综合指标体系,结合“两型社会”城乡规划内容,对“两型社会”城乡物质规划的各项层面指标,进行指导。

4.“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整体框架的建构

4.1建构原理

采取针对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以及可拓展性原则,对“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整框架的进行建构。我国政府的行政运作存在事权体质的限制,该指标体系根据“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针对建设环境友好及资源节约等相关指标,使该体系应用到“两型社会”城乡规划的指导及编制中。该指标体系应具备可比性、可测性定性指标以及具体的量化手段,定量指标应有明确的指向、具体的所属领域。

4.2关于“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整体框架建构

“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整体框架的建构的关键,在于城乡规划编制,应精简城乡社会、经济相关指标,强调物质规划相关指标,以此作为“两型社会”城乡规划的重要指标,采取矩阵结构方式,建构出该指标体系整体框架。

4.3“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的落实

“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属于城乡规划过程中的技术标准层,针对“两型社会”城乡规划编制,结合相关政策法规,将“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在管理以及指标规划编制方面的指导作用,进行进一步的提高,使城乡的规划管理相衔接,将指标具体落实到各个规划层面上,使相关开发控制符合相关政策法规。城乡规划编制实施需具备科学的城乡规划指标体系,将“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中的各个备选方案,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出从优方案,该方案在规划编制的实施中,根据“两型社会”规划指标的客观比较,对该指标规划方案进行优化,这个步骤是“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在规划编制的应用中的创新手段,从而实现指标体系的科学化。在目前城乡规划编制当中,不能根据容积率指标、绿地指标、建筑密度及高度指标等,对“两型社会”城乡规划内容,进行有效的实际应用。在节能减排方面、碳排放控制方面,制定“两型社会”宏观指标的具体落实方案,应对“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进行具体的操作以及指导,针对可再生能源、能源结构等方面的使用比例,提出具体的指标要求,利用具体的建筑设计,对“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各个层面进行落实,根据控规编制将分解的指标逐步落实到城乡规划的街道及地块层面上。

5.结束语

本论文借鉴了目前国内外关于“两型社会”,以及生态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结合城乡规划标准的相关内容,对“两性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的基础框架,进行建构,该框架对“两型社会”城乡规划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两型社会”城乡规划中的的具体规划指标,针对具体化指标的可操作性及其针对性,将总体规划层面作为基础建构,针对各个城市在城乡规划指标上的实际应用,进行调整并加以完善,建构“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框架。【参考文献】

[1] 任绍斌,吴明伟.可持续城市空间的规划准则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 2011,12(02):230-231

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范文4

关键词:城乡建设;城乡规划;价值;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城乡规划的理念与特征

城乡规划理念的提出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且随着每代人的不断完善和修改,让现今的城乡规划理念不仅越来越独立,也完美的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完美结合到了一起。城乡规划的实施者是政府部门,因此城乡规划的规划前提是能够符合基本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具体的城乡规划过程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城乡规划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体现在对空间布局形式的规划上,同时对人口密度,经济发展和城乡未来经济蓝图也有很大的调控作用。可以说城乡规划就是为城乡建设的基础规划服务,合理的城乡规划能够帮助城乡建设达到最优化发展。城乡建设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与城乡民众的生活也息息相关,城乡规划的质量还需要靠公众的积极参与和严格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府部门能够严格按照最优化城乡规划实现对城乡建设的合理布局。

2城乡规划在城乡建设中的价值

2.1对空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城乡规划法明确规定,城乡规划要能够实现改善人居环境、协调空间布局、加强规划管理、带动城乡经济与社会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改善目标。从上条法规中可以看出城乡规划不仅是城乡建设的基础,同时又是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保证。过去的城乡规划通常都是通过加大城市化规模的方式来提高城乡GDP增长,但是规划配置的欠合理性往往让城乡规模建设不能很好的与城乡发展相协调。且政府对地方土地的过度重视也让目前城乡规划的实际效果与规划本质完全背道而驰。为了实现城乡的合理建设,保证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资源配置的城乡规划建设对城乡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解决城乡两极化的最佳途径

目前国内城乡建设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城乡两极化严重,这种两极化主要体现在城市用地市场化和农村用地自给化两方面。简单的说,城市在自身土地规划建设过程中已经逐步向着统一化和整体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农村在土地资源利用上却较为随意,很多规划计划都难以实施。这种两极分化不仅延缓了农村经济建设,同时也加大了城乡发展的差距。因此合理进行城乡规划,尤其是土地方面的规划不仅能够协调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使两者的土地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2.3为宏观调控提供支持

新城乡规划法中进一步强调了城乡规划的作用和法律地位,并要求所有单位和个人均需按照法律批准的城乡规划进行建设,听从统一的规划管理。从新城乡法规也可以看出现今的城乡规划建设已经消除了城乡建设中一系列不稳定因素。例如以往政府因更换人员而对城乡建设部署进行大范围调整使各种资源无端浪费的现象就不会出现,因为新法规中明确指出,只要是程序的正常规划,就不能随便修改,即使需要修改,修改程序和修改制度也异常严格。

过去城乡法规的制定与执行者都是政府,过去的城乡法规只侧重行政权力与管理方法的维护而忽视公民与法人的权益保护,这导致旧城乡法规出现监督薄弱,专制性强的特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城乡法规在修改过程中加强了监督制约行政权力的内容,着重强调了社会公众、立法机关、上级部门对规划权力的监督。同时也将群众参与、职能部门参与和定期评估总体规划等多个事项列为法定程序。这种监督机制的强化为城乡建设中的合理规划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上级政府对城乡规划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支持。

3提高城乡规划质量的措施

3.1扩大城乡规划的“广度”

扩大城乡规划的“广度”是强调规划中的多视角切入。多视角切入不仅可以从多元因素考虑规划的合理性,同时也能够切实统一多学科的与多价值观之间的合作,从而为规划提供更宽广的思路和更科学的规划方法。另外城乡规划影响到城乡发展中的经济发展、伦理建设、生态环境、空间布局等各个方面,若单纯以规划的角度进行城乡规划不仅不能够统筹城乡建设全局,同时这种狭隘的规划思路也会影响到城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多视角切入的规划方式能够对规划目标与规划难题双管齐下,结合城乡的现实发展为城乡建设提供更科学、全面、周密的规划思路。

3.2突出公众的监督权

城乡规划的主导和执行者都是政府,但是单体的思想和规划很难保证规划的合理性和协调性。另外城乡规划中牵涉到的不单单是政府,还有公众、开发商等多个主体,要想让各主体在目标导向和主体利益上能够达到协调统一,城乡规划建设之路还应当靠社会各阶层的积极参与和交流。因此城乡规划中政府应当集思广益,鼓励群众和社会各基层积极参与进城乡规划的过程中,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原有城乡规划中专制性强、监督薄弱的问题,同时公众的参与也能够减少规划中不同利益阶层的利益分歧,减少规划实施中的矛盾激化。

3.3重视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

过去的行政规划的城乡规划制度的研究仅将焦点聚集在规划部门本身,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获得的权限也仅限于特定的行政组织结构,这直接导致城乡规划编制仅为规划部门“服务”而忽略了其他部门的职能利益。因此很多城乡在规划在实施时往往只是规划部门一头热,其他职能部门都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这使城乡规划的综合性过弱。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调动其他部门参与的积极性,城乡规划制度还应当积极做出调整,注重多部门的利益协调,通过主动引导,明确各部门职责的方式让与规划有关的部门都能够各司其职认真积极的参与进规划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让规划真正发挥对城乡经济建设的统筹和综合调控作用。

3.4重视规划的政策属性

规划编制是技术与公共政策的双重结合,且规划成果不仅是城市建设的未来蓝图同时也是城乡建设管理的依据。规划编制的过程不仅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建立规划目标、指导实践规划政策制定的过程。为了真正实现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规划过程中还要加大对落实配套政策实施和实践保障措施方案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城乡规划的可操作性。

4结语

城乡建设中分歧最严重的是土地问题,城乡规划中最重要的突破口也是土地。因此在城乡过程中政府应当抓住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这一关键点,从改变土地结构、居民生活环境、住房环境等多个方面实现对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巍.王迎节.城乡规划在城乡建设中的作用.建材与装饰.2012.(19).

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范文5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产学研结合;实践教学体系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education scheme of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planning specialty base on university-industry-institute

Yang Liguo, Zou Jun, Deng Xin, Li Qiang, He Wei, Chen Chi, Yuan Jiali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Hengyang, 421002, China

Abstract: We investigate the practical education system from the practice education scheme, practice education base and practice education mode under national long-term talent development program an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in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planning; university-industry-institut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由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而来,目前,该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知识与应用分离的现象,应用能力的缺乏已成为该专业学生就业的瓶颈。只有将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结合,才能培养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人才,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提高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关键环节,利用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才能提高地方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对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赵小凤、邹家红等对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1-4],陈健、许光泉、俞晓莹和宁晓莉等从实践教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5-8],邓琳、钱红胜和秦艳等从模块的角度提出了实践教学的体系[9-11],陆佩华、王英利从课程实践、独立实践的“双主线”角度探讨了实践教学体系[12],姚志强、胡海文等从保障机制角度探讨了实践教学[13],这些研究主要涉及学科专业特点、毕业生就业分析和学校发展背景。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产学研结合,能够密切联系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因此,开展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具有前瞻性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1 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依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教学、科研和生产三者结合的实践教学过程,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强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专业。如何才能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合理地结合起来,培养重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专业人才是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目前,本专业普遍重理论教学,轻视学生专业思考和应用能力训练。为改变这一现状,高校应合理制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强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及校所合作,在联合培养人才、共建实训与实习基地等方面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建设完善、切合本地区学生和生产实际,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2 学校所在地区特点与学生特点分析

目前,全国约有100所高校开设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综合性大学依托其生源质量和学校实力,主要培养从事城乡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研究工作的人才。我校由原衡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学院和湖南第三师范学校三所学校合并而来,是典型的师范学院。学校坐落在地级市衡阳,具有浓厚的地方性特点,地理学科是优势学科。我校属地方二本院校,2008年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就业,只有极少数学生有继续深造的需求,毕业生主要从事村镇规划、小区规划和景观设计工作,尤其是古村镇方向,学生主要面向的市场是县、市级规划设计院(公司)以及县、乡级规划管理。

3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3.1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根据我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我校所在地域的特点,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和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把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专业实验、项目实验和产学研实验三个层次,建设了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规划工作室、创新训练中心和实践教学基地五个平台,分为实验教学、毕业论文和快题设计、科技创新、科研训练、课程设计和实习实践七个模块。为“一目标、三层次、五平台、七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一目标,即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融合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于一体,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始终,企业、学校和实践教学基地联动培养。

三层次,即将实践教学由低到高分为专业实验、项目实验和产学研实验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平台,对照三个层次的实践能力培养,专业实验需要借助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项目实验需要借助规划工作室和创新训练中心,产学研实验需要借助实践教学基地完成。

七模块,对照五个平台可以将实践教学内容分为七个模块,在基础实验室完成实验教学,在专业实验室完成毕业论文,在规划工作室完成毕业设计,在创新训练中心完成科技创新和科研训练,在实践教学基地完成课程设计和实习实践。

3.2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建设持续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是产学研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教学保障。只有产学研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实践教学基地的持续稳定,才能使学校和基地双方互利共赢合作关系得以建立。

我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有三个:衡阳市城乡规划设计院、衡阳地源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南岳区规划局。第一阶段的生产实习在衡阳地源评估咨询有限公司进行,实习时间在第四学期。该实习基地主要开展土地评价业务,需要大量人员参与调查,可以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土地评价的关键技术。对生产单位来说,实习学生参与调查可以减少劳动力的雇佣成本。同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开展与生产相关的科研训练项目研究,为生产单位的土地评价提供技术保障。例如:2010年,2008级学生以“衡阳市城区居住环境调查”为科研训练项目,在实习过程中开展社区环境调查,发现了城区社区建设现存的问题,为衡阳宜居城市建设提供参考。第二阶段的综合教学生产实习在衡阳市规划设计院进行。2012年,衡阳市开展“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我校有5名学生的科研训练项目也以此为题,并参与相关工作,有效地保障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学校和基地双方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合作,使教学、科研和生产能够紧密结合,互相促进。

3.3 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为了解决实验和生产实习教学不能满足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我们探索了几种实践教学模式。

(1)一体式区域调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规划与设计课程有大量的实践内容,目前,集中实践实习与课程实验脱节现象严重,学生的负担很重,教师指导时也难以找到基础数据,不能有效地将调查数据与后续规划设计课程结合。在区域与城市课程认识实习中,专业教师先列出调查选题、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和要达到的成果要求,然后,学生带着任务深入实地调查、测量,获取建筑、用地等测绘数据和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在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起到组织、引导、答疑、指导修改调查报告的作用。最后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和评比。

(2)分散型实习。遴选合适的企业作为实习单位。实习前一周,邀请企业负责人来校与实习学生进行双向选择,既增加了企业对学校和学生的了解,也加强了学生对企业的认识与信任。在双方同意的前提下,学生还可到实习单位完成毕业论文,由一名学校教师、一名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对毕业论文进行指导。

(3)研究型实习。研究型大学的开放实验室和各级城乡规划研究机构是非常好的实习资源,它们具备优秀的指导教师和先进的设备仪器。我校选派有深造意愿的学生前往这些机构进行研究型实习,既为他们提供了选拔人才机会,又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搭建了平台,一举两得。

4 结束语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是关键。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加强专业实习,是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我校结合学生和地区特点,建立了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基地,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强化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了应用型、创新型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赵小风,那玉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阴山学刊,2008(1):107.

[3] 郭文炯,王玉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2):77-80.

[4] 邹家红,袁开国,刘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110-113.

[5] 陈健.非GIS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试验教学研究初探[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6):21-22.

[6] 许光泉,陈要平,李小龙.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的探讨[J].资源产业,2005(4):85-88.

[7] 俞晓莹,王春兰,董力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63-64.

[8] 宁晓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7(3):25-26.

[9] 邓琳.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5):124-126.

[10] 钱红胜,王磊.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3):86-88.

[11] 秦艳.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法制与经济,2012(2):112-124.

[12] 陆佩华,王英利.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J].宜宾学院学报,2010(10):102-104.

[13] 姚志强,胡海文.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5):2214-2215.

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范文6

关键词:新专业;培养模式;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地理学从开始之初就具有与其他学科许多显著的区别,表现出独特的学科特征。①地理学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从古代地理学到现代地理学,他更加注重实验性,其知识成果表现出更强的实践性,并能够很快地被国家各级规划、生产部门所使用。当前,新学科的蓬勃涌现和新技术新手段的大量应用为地理学的发展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支撑。②但是,中国的高校长期以来传承沿袭着传统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把这些新技术应用到地理学当中成为本文所要探讨的焦点。

一、当前地理学新技术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介绍

当前,地理学受到大量新技术的冲击并与之相融合,逐步形成了自己特色的专业方向。这其中主要有:

(一)计量地理学出现。该方向大量运用了数学统计的方法来解决地理的问题,更加侧重于地理学的定量表达,从而为地理学从更高层次上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

(二)遥感。遥感的出现彻底解放了地理学家,从资源获取到实验室分析,遥感都为地理学家提供了主要的数据信息。随着这种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大量的地理问题都直接或者间接借助于遥感进行解决。

(三)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使得地理学家有了更加便利的工具来分析和挖掘自己拥有的地理资源和信息,从而在获得知识的知识。

(四)测量学和数字地图制图。测量学和数字地图制图让地理研究工作者摆脱了繁重的地理数据获取和分析的工作,并且对地理数据的分析和标准化都产生了影响,也成为地理学方向的重要产业之一。

(五)时间和空间分析。时间序列的分析来源于地理资料的长期积累,通过时间序列的分析为获得具有规律性的地理知识提供了可能。空间分析的概念来自于数学拓扑学和GIS。空间分析为地理知识的空间表达和地理迁移提供重要的思想依据。上述这些重要的地理学思想和方法都为地理学新的发展提供帮助,实践也证明了这些方法和思想是可行的④,同时在当前地理学发展状况也可以看出这些方法已经被大量使用,并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模式。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为培养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和中国城市建设的需要,信息化、市场化、

现代化的时展趋势,培养掌握区域城镇有关理论和方法的人才而开设的一个新专业。该专业主要让学生掌握制图、测绘、信息系统、区域规划、资源评价、经济地理和生态等方面的基本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从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该专业体系的形成主要基于以下几个专业:地理专业;规划专业;管理专业;测绘专业;生态专业;其他相关的资源专业(如水利专业、矿产专业等)。

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按照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为主线,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以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为主干学科,拓展城镇规划、旅游区域规划同时兼顾工程技术、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面,并接受城市规划、城镇设计、计算机应用及CAD辅助设计等基本训练,

熟悉从事城镇区域规划、旅游区域规划设计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开设的层次课程

(一)基础层次课程主要是让该专业的学生对专业有个简单的认识,基础课程为其他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前提,因此基础课程开设的种类对本专业的建设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基础层次的课程主要包含自然地理、普通地质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

(二)专业层次为整个专业的核心,该层次的课程决定了在本专业中的研究方向,因此对于这个层次课程的选取对于新生来讲尤为重要;该层次课程主要有:区域(中国、世界)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学、水文学、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产业布局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测量与地图学、土地规划、生态学、建筑学、遥感技术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

(三)技能层次为该学科的一个辅助,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整个学科的技术支撑;这个层次的课程有:高等数学、线形代数、数理统计、计算机图像处理、数据库基础知识、地学统计方法、统计软件(SPSS,STATISTIC)、CORELDRAW,AUOTCAD,GIS软件等。

从学科内部分类来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可以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含经济地理)、城镇规划、地图测绘以及其他方面(旅游等),这几个层次也代表了本专业当前发展的几个主要方向。自然地理学主要开展资源调查、资源评估等方面的工作;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为社会经济等方面;城镇规划方向主要开展城市体系、园林、住宅区、经济发展功能区、生态等方面的规划研究工作;地图测绘方向一般脱胎于测绘专业,并与工程测量结合到一起服务于政府等部门的基础测量工作,同时也为科研部门提供重要的基础地理数据。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作为新的地理学科之一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专业培养、学科设置、课程层次、技能培训等方法都大量依靠了新地理学技术的支撑,这些支撑使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成为地理学一个较为特殊专业,该专业既有了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的思想内核又有了工程学、技术科学的外在。本文在总结了大量高校该专业设置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的培养模式。

四、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

(一)资源环境评估和分析为主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侧重于自然资源知识的掌握,对水、大气、土地、地籍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学习。

(二)区域经济分析为主的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探讨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主要有国家的区域发展、地区经济区建设、城市化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人口和资源问题等。

(三)以地图和测量为主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来源于以前的测绘学,主要研究地图测量、工程测量等一系列问题。

(四)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主的培养模式。

(五)以规划为主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以城市规划学为主,并结合了经济地理和建筑学的一些知识而形成的。

从这几种模式上我们可以笼统的进行一下划分:第一种模式偏重于自然地理方向,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地质学基础和野外实习能力;第二种模式偏重于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要求学生的思维比较有扩展性和立体感,同时必须具备深厚的数学功底和统计学知识;第三种模式偏向测量,要求学生掌握的地图学和测量学的知识较多;第四种偏向于技术,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技能,数据库、编程等应该比较熟练,同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思考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第五种模式偏向规划,要求学生的基本知识较多,该种模式是这几种模式中最高的一层,它所涉及的知识面可以涵盖上述几个模式。

五、几点思考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开设和建设要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师资情况和所在区域的社会需要进行设置。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爱好进行有侧重的模式选择。这就要求学生在充分考虑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完整地审视这几种培养模式,选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当前,很多高校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都是依历史专业或者优势专业而建设的,这样在师资配备、实验室建设、学生课程开设以及整体专业定位上往往偏斜于历史专业或者本身的优势专业,造成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成为其他学科的一个附属学科,这必然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