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审计在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审计在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内部审计;医院;内部控制;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局面日益严峻,这使得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困难重重。对此,医院应当加强内部控制,保证医院内部良好运行,紧跟市场发展趋势,同时良好的治疗和服务患者,如此才能保证医院持续健康发展。当然,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强化内部审计在医院内部控制的作用,以便对各个科室和业务进行审计,提出修改意见,优化调整医院内部,保证医院内部运行良好。由此看来,医院内部控制中内部审计的有效实施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参考相关方面的资料及医院内部审计的工作情况,确定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为:
(一)对医院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与估测,确定重点业务和重点科室
医院内有效实施内部审计,则是参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结合医院具体情况,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与估测,进而确定重点部门,如财务科、医学工程科、基建科、药剂科、人事科等,确定重点业务,如预算业务、收支业务、固定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等。
(二)对重点科室和重点业务进行排查,找出关键控制点
出于保证医院内部良好运行的考虑,内部审计的实施,还要找出重点科室和重点业务的关键控制点,以便有效控制重点科室和重点业务,避免科室或业务上出现差错,给医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损失。而要想找出重点科室和重点业务的关键控制点,需要各个重点科室自行排查内部各项工作程序可能存在的风险,确定风险点,进而以此为依据来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便重点科室人员能够规范化、合理化工作,避免出现工作差错,引起风险。而内部审计人员则是对各科室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加以合理的评价与分析,进而提出相关修改意见,以便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适用性[1]。
(三)对内部控制制度加以评价,不断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
考虑到医院内部控制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医院运行是否良好,所以在具体执行内部审计的过程中还要对内部控制制度加以合理的评价,即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授权审批、岗位分离、执行效果等方面,以便明确内部控制制度不足之处,进而提出具体的补充意见,以便内部控制相关工作人员能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良好的补充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二、医院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的确,按照以上内部审计流程来展开具体的内部审计工作,可以使内部审计的作用充分发挥,为使医院良好运行创造条件。但对某些医院审计部门工作执行情况予以了解,确定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审计效果不佳。
(一)医院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比较欠缺
首先提出这样一个案例,即某医院出于保证内部运行良好的考虑,决定独立设置审计机构,由院长作为审计机构的分管领导,同时为其配备三名审计人员,其中两名是财务专业出身的,另一名是其他专业出身的,主要负责医院审计的相关事宜。在具体规划医院审计各项工作的过程中,院长应从医院中脱离出来,真正作为审计领导,但实际情况是医院领导难以真正做到正确定位,合理规划审计工作,而三名审计人员因完全服从院长,执行各项审计工作,这导致医院审计工作不佳,更多情况下是迎合管理制度的要求。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我国一些医院存在的一种现状,即医院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真正站在客观的角度去审视和审计医院,进而有效控制医院科室和业务[2]。
(二)内部审计制度在设计层面上比较不完善
内部审计就相当于医院的免疫系统,主要的目的是对医院各个方面加以防控,避免医院运行不佳。当然,要想使内部审计可以充分发挥作用,需要有健全的、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予以支持和约束。但就目前我国医院内部审计制度实施情况来看,不难发现内部审计制度的缺陷,即内部审计制度在设计层面上缺乏系统性,也就是没有对医院各个方面加以详细的、深入的了解,进而合理的设计内部审计制度,导致内部审计未能贯穿于医院内部各个方面,相应的其作用也未能充分发挥[3]。
(三)内部审计制度在实施层面上存在缺陷
除了内部审计制度在设计层面缺乏系统性之外,在实施层面上还存在诸多缺陷,具体表现为:其一,缺乏事前评估与事中监督,如此内部审计的实施只能在医院重大项目结束后进行审计,这使得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风险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其二,未能对业务进度加以控制,致使内部审计在实施与业务执行不能同步进行,相应的内部审计对业务的控制,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其三,内部审计制度的条款制定不够全面,未能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予以全面的、合理的、有效的约束,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内部审计不到位的情况。
三、强化内部审计在医院内部控制中的作用的对策
(一)强化医院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因医院内部审计需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评估和分析各科室、业务,进而合理的调整和控制各个科室、业务,如此才能保证医院内部运行良好。基于此,在优化内部审计之际,应当注意提高医院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也就是将内部审计部门从财务部门分离出来,这其中包括职能。在基础上,结合医院内部运行情况及内部控制情况,合理规划内部审计工作内容,以便内部审计人员能够独立自主的执行各项审计工作[4]。另外,医院还要为内部审计部门授权,使之有权利、有力度对医院内部各方面加以审计。
(二)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因
目前一些医院中内部审计制度或设计层面不完整、或实施层面存在缺陷,致使内部审计制度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所以,在完善内部审计之际,应当注意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也就是详细了解医院内部的实际情况,对内部审计工作执行情况予以分析,明确内部审计不足之处,进而科学、合理的制定内部审计制定,明确内部审计标准、说明对审计工作行为标准、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内部审计工作落实程度、内部审计部门的构成等等,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全面的、合理的、有效的予以约束,使之规范化、合理化、标准化的实施[5],保证医院内部控制实施到位,使医院内部运行良好[5]。
(三)优化医院内部审计工作
对于优化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笔者从良好方面来说。其一是审计人员方面。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主体,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工作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均会影响审计工作。要想优化医院内部审计,应当注意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也就是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审计人员进行审计专业知识的培训、对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相关标准的培训、对审计人员进行相关素质教育等,以此来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水平,同时还要注意结合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实际情况,合理的设置奖励机制,以此来激励审计人员,使之高度重视审计工作,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标准化、合理化的、有效化的落实各项审计工作[6]。其二是审计方法。在当前我国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不佳,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应当高度重视内部审计的优化,也就是应将医院日常运营中的关键点和敏感点作为内部审计重点关注的环节,详细了解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同时进行内部审计方法的分析,选用适合的审计方法,以此来提高内部审计水平。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参考相关标准,制定健全的、完善的内部审计评价制度,以便有效的约束内部审计评价工作,公平公正、合情合理的评价内部审计工作,进而明确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优化调整内部审计,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使其在医院中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内部审计的整体水平。
四、结束语:
强化内部审计在医院内部控制的作用,可以对各个科室和业务进行审计,提出修改意见,优化调整医院内部,保证医院内部运行良好。基于本文的分析,确定强化医院内部审计,应当强化医院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优化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希望本文所阐述的建议能够对于优化医院内部审计有所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丽.论内部审计在医院内部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总会计师,2014,(7):148-149.
[2]陈丽妍.内部审计在医院内部控制中的作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7):151-152.
审计在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高校发展 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
审计是国家体制运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整个体系由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三个部分构成。内部完善内部审计,对于国家审计的实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高校内部审计,是指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通过对学校与资源利用有关的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查,并进行确认、评价、咨询,旨在促进完善管理控制、防范风险、创造效益,从而促进学校事业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实施内部控制,维护高校的财经纪律和合法权益。为了加强高校廉政党风的建设,提高办学资金的使用效率,开展高校内部审计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校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
根据《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规定,高校内部应当设置审计机构,教职工人数超过3000的大规模高校还应该设立单独的内部审计机构。
文件中还规定,高校内必须有足够的人员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具体的审计人员数目应当在总教职工人数的千分之二以上。高校的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合格的理论基础和从业资格。
二、高校内部审计的原则
高校内部审计应当对学校的资源多加关注,对高校的资源使用情况、业务开展过程和绩效成果进行严格审计。财务活动和业务活动的审查相结合,实行财务审计和业务审计有效结合的综合管理审计。审计控制需要和审计评价结合,并根据业务的实际情况,在业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都组织审计。高校审计工作应当根据学校内部的具体环境和审计资源,合理的制定审计计划,把握重点。高校内部审计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设立的,应当对机制建设有促进作用,并与有关部门合作,促进高校的发展。
三、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通过制定制度、执行程序以及实施措施等方式实现控制目标,管控和防范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有:资产的安全有效使用、提高服务质量、保证经济活动的合法性、防范舞弊腐败、财务信息真实完整。
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贯穿整个经济活动,才能全面控制经济活动中的决策、执行和监督过程。重要性原则。在全面控制的同时,需对重要的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中的风险问题重点关注。制衡性原则。在职责分工、部门管理和业务流程等方面,内部控制应当形成单位内部的相互制约和监督。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前提下,根据单位内部的实际情况,应当不断调整和修正。
四、高校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与监控等五个要素构成了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保证高校控制措施有效运行。而高校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部控制的各要素中都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控制环境。在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中,内部审计是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之后的再控制。高校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各个部门都有联系,涉及业务流程的所有环节与内部控制的每个层面。通过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可以促使各种制度措施的落实,对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由此保证高校控制目标的实现。
风险评估。全面的风险评估能够直接提升高校运作效率,对已实现高校的发展目标十分重要。而内部审计人员熟悉本校的情况,信息资源相对丰富,对于内部控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有着非常高的敏感度和针对性,在评估组织未来风险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和丰富经验。
控制活动。高校内部审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适时检查和考核业务流程中的内部控制执行情况,也可以在整个业务范围内自主灵活地选择内控审计的内容和时间,深入审计整个业务环节与管理流程,以便为管理者提供适时的信息,使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的到有效增强。
信息沟通。高校内审人员本身就是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一部分,能够提供及时的信息报告和解决办法,对于建立高效率的信息沟通系统有督促作用,使得信息追踪和反馈沟通畅通,内部控制水平和管理效率明显提高。
监控。高校运行环境和发展状况是不断变化的,这就需要对内部控制的执行实施跟踪监控。内部审计能够完成对内部控制的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而且,高校内部审计对于业务流程更加熟悉,很容易发现日常管理中的弊端,从而找到解决的入手点,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强。
保密优势。内部审计是加强高校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是为高校本身服务的,不应该对任何的第三人承担责任,审计结果一般也不对外公开。
五、结束语
高校内部审计作为加强高校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在高校的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内部审计,可以提高办学资金的利用效率,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可以有效防止腐败现象,使高校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参考资料:
[1]滕晓东,王民.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研究[J].财会通讯,2012,(6).
[2]邓雪玲.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发挥作用的对策探讨[J].现代商业,2009,(12).
审计在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范文3
一、财务报表审计中内部控制评估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对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进行整合的过程中,通常以此作为基础对二者在内部控制方面的作用进行评估,现阶段,内部控制审计在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应用范围已经非常广泛。其中在研究中发现:随着内部控制在不断地恶化,审计调整也在逐渐地增多,这就使得审计调整对利润表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内部控制评估阶段分配中审计资源在不断的提高审计的效率,这样就降低了审计的成本,最终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评估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之间的关系
1.审计的程序中进行分析。作为审计单位而言,不管是针对内部控制审计,还是针对财务报表审计,都需要在审计体系中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作为注册会计师而言,应该对财务报表编制方面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及测试,总结出内部控制设计的可行性,最终给出审计方面的意见与建议。通常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发现了内部控制问题,这就可以为内部控制审计提供有效的证据。
2.内部审计取证的方法研究。在内部审计取证方面,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审计结果,需要在审计意见中寻找有用的信息,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中主要是通过询问、观察、检查以及穿行测试等方法来获取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审计的证据,在会计体系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全面的运用询问人员,在测试中提高内部审计运行的可行性。
3.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不同。不管是何种审计形式,都体现出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评估与内部控制有关的风险,从中来评判风险的结果,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以及范围,为制定有效的审计证据做出有效、充分、全面的准备,在审计方法方面,注册会计师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当然不管是采用何种方法,在风险到西安审计理念的影响喜爱,都是在财务报表层次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也就体现出了在内部控制整体风险方面,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并且将具体的措施放在层次控制中,做出报表具体认证,因此在内部控制审计以及财务报表审计中都体现了风险导向,这些基础都是为将二者整合做准备的重要依据。
由于这二者的目标不同,但是部分相同的审计程序以及审计方法中,就会产生一种知识溢出效应,其主要是指:知识外部性的效应。然而知识溢出效应产生于范围经济,其中范围经济具体表现在:知识的溢出,是指两种或者多种不同服务间因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带来的成本节约,还有契约型范围经济,主要是在降低成本中来获取契约型范围经济。
三、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重要性
将二者在整合中,能够促进审计证据的有效性,并且相互之间可以利用审计结果,在整合审计程序中,大大地降低了审计的成本,最终实现了各自的审计目标。因此将二者整合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一是有效的降低了审计的成本。具体采用的是协同效应,在将资源共享之后产生的产品数量在增加同时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最终促进了资源的有效整合,这种状况下注册会计师就可以承担比单一审计要高的成本,收取两份费用的同时,完全符合成本效益,审计的效率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二是审计目标的实现。尽管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在审计目标上有所差异,但是其共同的目标都是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所以,将两种审计形式整合在一起,在审计资源整合、审计程序整合的过程中,审计目标也就变得比较明确的。三是审计质量的提高。不管是内部控制审计,还是财务报表审计,都需要注册会计师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状态进行全面的了解,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审计人员,需要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发现,及时的做到规避风险或者是有效的加强薄弱的会计环节,倘若能够在将二者进行整合,这样注册会计师就可以利用一种审计中的结果来为作为判断另一种审计的重要依据,通常在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工作中,审计师可以在内部控制审计的过程中发现会计事项中的重大缺陷,决定财务报表审计实行性的测试结果。另外审计师在对财务报表中发现了重大的错报、漏报现象时,这就足够的说明内部控制审计中存在着质量问题,因此这两种内部审计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只有将这两种内部审计进行科学的整合,发挥最大的效益,这样才能在企业会计领域的运行中及时的发现问题,最终做到降低审计风险,达到提高审计质量的结果。
四、二者整合对提高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影响
对于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来说,存在知识溢出效应,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内部审计的时候,必须要对内部控制相关知识进行了解,才能够对风险进行准确的判断与控制,才能做出科学的评估,从而提高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效果。研究表明:在审计工作中,在将二者整合的前提下,这就产生了知识溢出的效应比较大,在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中能够具体的体现出整合的程度,最终可以采用相同的审计方法或审计程序,实现对二者审计的目标。还有在整合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时间间隔来表示的,其时间间隔越短,二者的整合程度就越高。反映出该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审计质量就越高。在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进行整合的同时,该年度财务报表审计的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整合的效果对于财务报表质量的提高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审计在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范文4
(1)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加快构建良好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在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中,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信息化逐步带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我国现代化企业的客观需求,尤其是在近些年以来,我国能源企业会计信息核算和财务管理以及业务系统管理的系统化和网络化,只有通过建设数据高度密集性管理系统,逐步开发更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各项功能,才能进一步实现能源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在另外一方面,就是要求能源企业管理者必须要能够从企业自身的情况出发,逐步推进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在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可以结合自身地区的发展特点,开发一些具有行业特色和地方特点的网络信息系统,从而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
(2)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在我国的内部审计机构中,必须要改变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地位低下的局面,就必须要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使其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企业管理部门。同时,审计的根本特征就是独立性,如果能源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缺少独立性,那么,这就很有可能会成为无本之木,也就没有办法达到相应的审计目标。而想要提升内部审计的实施效果,这就必须要使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增强。同时,能源企业还应该要对审计人员的权利义务和内部审计做出明确的解释,使其必须与区别于企业一般管理部门,在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保持职业道德和适当的独立性,从而能够确保公司的经济利润,还应该要能兼顾国家和集体间的利益。
(3)更好地完善能源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从我国能源企业的内部审计中,内部审计机构一般是对董事会负责的审计安排,这样就能够有效控制内部控制现象和董事会弱化的局面出现,这是因为在能源企业的治理实践过程中,一般的决策机构是董事会,而董事会是肩负着保证公司治理行为可信性和合法性的职责。
(4)进一步转变能源企业内部审计职能,扩大内部审计范围
一方面,要能够进一步转变能源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同时扩大内部审计职能的范围,有效提升能源企业内部审计控制效率。在对能源企业的控制框架中,内部审计职能要进一步拓展,并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价,提供和完善能源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议。而在另外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要能够不断给自己大脑“充电”掌握更多更加广泛的管理知识,积极地参与到能源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另外,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也对我国能源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还要学会利用计算机技术跟踪审计外,还要切实保证能源企业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样才能提升内部审计在能源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而在内部审计职能范围的扩大上,还要对各个方面的职能权利范围进行不断探索,所以说,能源企业内部审计是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切实改变传统内部审计监督范围仅仅限于财务管理,要能够根据能源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发和拓展内部审计的各种功能,尤其是要使得内部审计控制节点和对风险分析评价功能有效地融入到能源企业整体信息化的系统中去,这样就能二次开发能源企业的管理潜力。
2结语
审计在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控制评价;作用
一、引言
自2007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全球性金融风暴及经济危机的蔓延,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在2008年发生的金融业最大的职务舞弊案例---法国兴业银行舞弊案,其主要原因便是兴业银行内部监控机制的“严重缺失”。观察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近年来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也是一浪接一浪,远期的有琼民源、银广夏等,近期便有三鹿集团、中航油等。这一系列问题的不断涌现,除了我国资本市场自身存在的问题外,重要的另一个深层因素就是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严重的问题。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已不单单是企业管理层的关注重点,而已成为政府等相关各方关注的焦点。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二、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关系
1.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涵义。由2003年国际内审协会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得出内部审计为:内部审计应用来帮助组织机构评价其重要的风险因素并且不断改进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同时评价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促进内部控制不断的改善,以达到帮助组织保持有效地控制;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采用1992年美国内部控制研究委员会COSO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其认为内部控制包含五方面的要素,分别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2.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同一性。1986年最高的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的声明中就明确的表明内部控制制度包括: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及内部审计。自此,内部审计便开始列入内部控制的重要要素之中了。
内部审计的主要作用和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审查和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系统设计和控制制度的健全性,监督内部控制系统运作的有效性,并且同时反作用于内部控制系统,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此外,内部审计工作及完整的内部审计机制又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手段。
3.完整的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有效发挥其作用的基础。内部审计是在对企业内部控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审计计划,接着通过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以确定审计的重点和实质性测试范围、时间及程序,再进一步修正调整原先的审计计划。只有建立在完整的内部控制之上的内部审计才能是有效地内部审计。因此,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二者在其产生原因、作用目的、理论基础假设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离不开内部审计的作用。
三、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评价实践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实践中,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推动促进力度不足,企业领导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评价发挥的重要作用,内部审计在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中还未发挥导向作用。
2.很大一部分企业尚未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没有专有的部门和人员负责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尚未建立动态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导致了企业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展,相应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并不能及时改进跟上企业发展的步调;尚未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制度,不能很好的发挥评价结果的警报作用。
3.企业员工素质有待提高,参与性、积极性不足。员工的素质不同,对问题的评判标准不同,影响内部控制评价的效果。
4.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监督考核不足,缺乏有关监督部门。
5.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手段落后,相关信息技术的利用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许多问题。
四、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评价中的作用及建议
1.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评价中的作用
(1)评价作用。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企业内部控制是否合理、完善及是否正确遵守做出系统的评价,继而确保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企业与其目标的实现;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完善则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找出内部控制的缺点漏洞,及时补救改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遵守性的评价则对于监督促进各部门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2)优化内部控制的环境。环境因素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基础,内部审计对其发挥着一定的优化作用。具体表现在:①有利于企业组织结构的完善。在薄弱或是无效的组织机构中,控制程序无法发挥其原本的功效,此时,内部审计者可以及时反映相关信息,提供改进方案措施,帮助完善组织结构。②有利于建立企业诚信及道德价值观。企业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建立后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有效性。内部审计者在企业管理者的的支持下可设计道德规范,评估企业员工及相关者的道德风险,进而维护企业的诚信及道德价值关。③对审计委员会的工作具有促进作用。同内部审计,审计委员会对于企业的治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依据内部审计委员会的审计战略,内部审计制定审计计划并将审计报告上交给审计委员会。方便了审计委员会的工作,也确保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及合理性。
(3)监督和再控制作用。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加复杂,需要一套完整的审计监督系统来控制各生产经营环节。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层为实现预期目标而采取的行为,在此过程中,内部审计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内部审计即具有可靠的监督作用,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企业行为的合规性进行有力的监督,促进企业遵纪守法,加强了对企业的控制。企业也应严格地挑选内部审计人员,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4)有利于信息质量的提高。强化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师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内容,二内部审计则可有效地检查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程度。在此过程中,内部审计主要是检查企业是否设立了科学合理的凭证生成、传递、审查系统及相关的账务处理和稽核制度等。及时纠正发现的错误,有效提高企业信息质量。
2.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完善措施
(1)要明确内部控制目标评价的本质是帮助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尽可能降低经营活动过程中的风险。实际上,内部控制目标和内部控制评价目标是相同的。内部控制评价的终极目的就是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使内部控制系统充分发挥作用,所以内部控制评价是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的再控制。总之,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很好的审查以确保企业最终目标的实现。
(2)要理清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最初内部控制评价的产生式为了解决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委托—的矛盾。通常我们所提的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是外部的注册会计师,但内部控制评价应该是企业全体人员特别是管理层共同参与的一项工作。因此,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应该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的合规性做出有效地评价。简而言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主题应该多元化,内部体包括审计委员会、监事会以及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同时包括外部主体如政府部门、注册会计师等利益相关者。
(3)要理清内部控制评价的客体,即内部控制的构成。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包括对其设计及运行有效性的评价。
(4)要确定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模式。具体理清评价的目的、范围、内容、过程等。现代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大、风险大,因此需要将风险管理的概念引入内部控制评价之中。首先寻找相关目标实现的风险,继而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是否能够有效地应对风险,同时获取可应对风险的证据,最后找出控制的缺陷,判断其是否严重及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5)要重视定量分析的评价方法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中的作用。定性评价方法主观性较强,而定量评价则可科学量化、对比,可作出较恰当的评价。因此,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应充分结合二者的优点,合理评价。
五、结论
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也是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手段,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终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审计在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 内部会计监督 应用对策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内部经济行为的合法性及财务收支的监督行为。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在内部会计监督中应用的对策,对执行国家财经规范、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改善企业运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增加企业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1.统一内部审计思想,将社会责任理念嵌入内部审计和内部会计监督中
内部审计部门及其审计人员要统一并强化内部审计思想,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促进内部审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审计工作中将社会责任审计目标、内容等以规章制度的形式予以规范;审计人员职业道德中突出对社会责任理念和社会责任道德的教育与培训。
2.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督促企业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充分发挥内部会计的监督作用,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监督体系,首先,健全企业法人治理机制,这是企业内部审计得以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前提;其次,建立包括会计系统控制制度、预算控制制度、运营分析制度、财产保护制度、绩效审计制度、信息安全控制制度、风险评估制度等在内的内部会计监督体系;再次将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结合起来,将事前、事中与事后审计结合起来,改变以前的审计监督模式,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的内部监督体系。
3.重视内部审计部门建设,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重要力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的缺失是造成内部审计执行监督失控的主要原因。因此,首先每个企业内部应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与财务部门同级的、直接对董事会负责的内部审计机构,将内部审计机构与企业的财务部门分离、与企业的销售部门、行政部门等脱离,在设置上独立于其他各个职能部门,独立地对企业事务进行监督和评价;其次在内部审计机构内配置专职审计人员,采取不相容职位分离制度,明确职务分工,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有效保证内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组织上和业务上实质性独立;再次保证其内审机构工作经费的独立性,即其日常工作流程和开销申请应和其他同级部门走一样的流程,而不是置于财务部之内。内部审计唯有在机构、人员、职位、经费等方面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真正行使独立审计职权,不受其他职能部门和个人干预,保证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客观公正,才能推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全面可持续发展。
4.强化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聘用审计人员时,对候选人的背景进行适当的核查,以保证其审记独立性;将诚信和道德价值观作为业绩评价的标准,提升审计人员职业道德;鼓励审计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深入学习《审计法》、《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以强化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审计人员除了拥有熟练的审计专业知识,还要积累金融、证券、外贸等多方面的现代经济知识;不仅要了解本企业经营运行情况、行业所处的地位,还要了解经济周期、国家的政治和政策等宏观环境的改变将对本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培养敏锐的警觉和灵感,在审计中作到“看一燕来而知阳春至,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如此才能为企业建设一支品德合格、做事独立、作风顽强、业务能力过硬、结构合理适应内部审计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
5.增加审计服务内容,扩大内部审计范围
内部审计的侧重点和方向需要转变,不再仅仅局限于财务领域,其工作重点除了传统意义上提供的账项基础审计、遵循性审计、制度基础审计等保证服务外,还应该为企业提供物资采购审计、投资效益审计、市场景气状况审计、人力资源审计、后勤服务系统效率审计、“绿色”审计、社会责任审计等方面的工作。应该着重帮助企业挖掘使利润和盈余增加的潜力和资源,注重如何当好领导改进经营管理的参谋,发挥内部审计建设性的职能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发展的现阶段,开展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和信息反馈系统,可以深入了解各项业务的运营情况,要事前预测经济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准确评估风险可能带来损失的程度,制定风险管理方案,采取防范风险的各种措施。
6.积极开展审计电算化,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信息系统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要求审计也要电算化,从手工审计逐步向计算机辅助审计过渡,可以建立一个内部审计经验数据库,来指导和提升企业内部审计的执行力。电算化审计通过提高会计信息输入、处理、输出的速度,进一步削减审计人员的工作时间,充分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电算化审计的开展对审计理论和审计技术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使审计的具体目标、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促进审计的现代化进程。
由于风险审计的开展需要大量的企业内部控制以及运营的信息,而网络是获取这些信息最便捷的渠道。企业要想顺利开展风险审计,就需要设置风险审计审查小组,小组成员至少包括内部审计人员、风险评估人员以及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具体负责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营,以及及时处置可能的风险环节,定时检查和评价内部审计信息系统运行的情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