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管理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公园管理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公园管理方案

城市公园管理方案范文1

【关键词】:施工管理;质量

[引言]: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城市中的园林绿化工程也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园林绿化工程能够满足城市建设和市民对起居环境的需求,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为了提高其施工质量,需要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施工管理,在园林绿化工程的准备、施工和养护等阶段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确保园林绿化取得较好的施工效果。

1、目前我国园林绿化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一绿化施工队伍参差不齐,大部分绿化队伍素质较低,为了追求施工利润,导致工程质量难以保证,最终景观效果无法充分体现设计意图。他们往往只看重最后的工程完工验收,对土壤、苗木、树坑规格等控制细节不是很重视,致使一些树木死亡,导致后期维护难度加大。 其二由于施工管理水平低 ,粗放式管理,根本不注重节,同时浪费现象严重。为了追求工期及利益野蛮施工,同时对外部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2、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

2.1园林绿化工程准备阶段的管理,做好准备工作,打好基础.

2.1.1 首先做好工程设计方案图纸,提供高水准的施工图

做好工程设计方案是园林绿化工程准备阶段中最重要的环节,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对园林植物的分布状况进行设计,实现其一定的艺术观赏价值,工程负责人要对设计方案中的工程范围、任务量、施工期限以及投资金额有一个明确的了解,这是一个工程负责人应具备的基本的素质而设计人员要具备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使园林工程在满足城市绿化覆盖率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艺术美,此外设计者还要提供完整准确的设计资料。

2.1.2 保证材料的质量,控制质量的源头

园林绿化工程的原材料包括原材料、设备、苗木、土方等材料,只有在施工过程中保证这些原材料的质量才能保证工程的总质量,所以要在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准备阶段严格检查材料的质量,确保各种管线等材料达到工程要求,全面控制工程投入材料的采购、取样以及检查等过程,保证原材料供应质量。原材料的控制是保证园林工程质量的前提,需要重视并切实依照规范要求保证原材料质量。

2.1.3 效仿基础设施建设投标制,须实行招投标

学习基础设施工程的投标制度,让具有绿化施工资质,有施工业绩并且真正具备实力的施工单位参加,让那些施工质量差,信誉不好的退出绿化施工行业。严格控制准入制度, 即便是小规模的绿化工程的施工,也必须要求有绿化施工资质,对于无园林工程施工资质者,不得从事任何绿化工程的施工活动。

2.1.4 效仿基础设施监理制,推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制

园林绿化工程也需要监理者监督施工过程,控制施工质量, 发现不合格材料、工序、产品责令施工方做到及时整改,保证了园林绿化工程每个环节不出问题,从而最终保证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制度是控制工程质量行之有效的工程制度,引入监理制度,会使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显著提高。

2.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阶段的管理

2.2.1理智选择和处理土壤,土壤是植被生长的基础

土壤是植被赖以生存的载体,植物对土壤的依赖性很大,所以处理土壤的要求很高。 对土壤进行选择的依据是园林植物的品种及其生长规律,在将适宜的植物移植入土之前,要对土壤各项指标进行实验,主要目的是检查土壤是否符合植被的生长需求。

2.2.2 加强苗木栽植管理,过程管理决定植被的生长好坏

苗术栽植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它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讲究艺术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科学合理的栽植次序、高低层次、互相辉映等等,所以在栽植过程中要掌握好时间及间距,使其整体的外观、配形与原本的设计方案中的风格相符。

2.3 园林绿化工程养护阶段的管理

养护工作是重中之中,前期的植被选择,土壤选择为植被良好生长建立了条件,那么之后就要加强植被的养护管理了。养护管理是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完成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养护管理首先需要较高的养护水平,不是粗放式的养护管理,要尽心呵护,用心管理,在充分了解植物的生长状况的条件下,实行科学合理的养护责任规划,对树术的生长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责任到人。

2.3.1 遵循植物生长规律,切不可本末倒置

任何植物都是有生长时节的,我们要尊重植物的生长规律,并予以呵护,这样才能获得好的园林景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与后期苗木的成活率有很大关系,工程中投入的苗木是有生命的,不同的绿化树木具有不同的生长规律,栽植季节和栽植时间也各有差别。必须遵循苗木的生长规律,在最适宜苗木成活时节内进行栽植,确保苗木成活,保证工程质量。

2.3.2 园林植物验收严格,遵守规范

植物生长一段时间后,做好植被的验收工作。必须保证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此,在进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时,一定要坚持标准,严格检查,避免出现判断错误,依照规范规定的标准验收,依照验收标准对照验收,切不可马虎大意,放松验收标准。验收的结果必须是实事求是的,切不可弄虚作假。植物验收是园林景观施工质量环节的最后一关,切不可麻痹大意,放松警惕,必须在最后的验收阶段把好园林景观质量关。

4、结论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的施工管理需要注重各个环节,从准备到施工再到最后的养护验收,每一环节都很重要,只有注重这些环节,园林景观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园林绿化工程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美观,其建设施工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所以要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切实加强施工管理,把握好各个环节,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影响植被生长的因素,用心呵护,相信我们可以收获很好的园林景观。

城市公园管理方案范文2

一、问:在离婚案件中,当事人对公房的使用、承租问题发生争议,人民法院可否予以处理?

答:在离婚案件中,当事人对公房的使用、承租问题发生争议,自行协商不成,或者经当事人双方单位或有关部门调解不成的,人民法院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予以妥善处理。

二、问:夫妻共同居住的公房,在什么情况下,离婚后双方均可承租?

答:夫妻共同居住的公房,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离婚后,双方均可承租:

    (一)婚前由一方承租的公房,婚姻关系存续5年以上的;

    (二)婚前一方承租的本单位的房屋,离婚时,双方均为本单位职工的;

    (三)一方婚前借款投资建房取得的公房承租权,婚后夫妻共同偿还借款的;

    (四)婚后一方或双方申请取得公房承租权的;

    (五)婚前一方承租的公房,婚后因该承租房屋拆迁而取得房屋承租权的;

    (六)夫妻双方单位投资联建或联合购置的共有房屋的;

    (七)一方将其承租的本单位的房屋,交回本单位或交给另一方单位后,另一方单位另给调换房屋的;

    (八)婚前双方均租有公房,婚后合并调换房屋的;

    (九)其他应当认定为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情形。

三、问:对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公房,应依照什么原则处理?

答:对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公房,应依照下列原则予以处理:

    (一)照顾抚养子女的一方;

    (二)男女双方在同等条件下,照顾女方;

    (三)照顾残疾或生活困难的一方;

    (四)照顾无过错一方。

四、问:对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公房而由一方承租的,承租方对另一方是否给予经济补偿?

答:对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公房而由一方承租的,承租方对另一方可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

五、问: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公房能够隔开分室居住使用的,可否由双方分别租住?

答: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公房,如其面积较大能够隔开分室居住使用的,可由双方分别租住;对可以另调房屋分别租住或承租方给另一方解决住房的,可予准许。

六、问:离婚时,一方对另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无权承租的,可否暂时居住?

答、离婚时,一方对另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无权承租而解决住房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调解或判决其暂时居住,暂住期限一般不超过两年。暂住期间,暂住方应交纳与房屋租金等额的使用费及其他必要的费用。

七、问:离婚时,一方对另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无权承租而另行租房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如何处理?

答:离婚时,一方对另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无权承租,另行租房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如承租公房一方有负担能力,应给予一次性经济帮助。

八、问:在调整和变更单位自管房屋租赁关系时,是否需征得自管房单位的同意?

答:人民法院在调整和变更单位自管房屋(包括单位委托房地产管理部门代管的房屋)的租赁关系时,一般应征求自管房单位的意见。经调解或判决变更房屋租赁关系的,承租人应依照有关规定办理房屋变更登记手续。

九、问:对夫妻双方共同出资而取得“部分产权”的房屋,应如何处理?

答:对夫妻共同出资而取得“部分产权”的房屋,人民法院可参照上述有关解答,予以妥善处理。但分得房屋“部分产权”的一方,一般应按所得房屋产权的比例,依照离婚时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公布的同类住房标准价,给予对方一半价值的补偿。

城市公园管理方案范文3

城市公园标志着城市公众生活景观的到来。它不仅是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居民休闲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展示城市社会生活与精神文明风貌的窗口,对城市景观的塑造和城市特色风貌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且,为城市的环境保护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生活建设等起到重要的作用。

2城市公园的作用

如今,城市公园已不再是少数人所赏玩的奢侈品,而是面向普通市民开放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其最突出的作用也就是具有公共开放性。可供广大市民使用,特别是随着公园景观的增加,还可以供外来游客使用。在措施得当的前提下,还可以重新组织构建城市的景观,使城市重新焕发活力。其次,城市公园具有大量的绿色植被,是城市绿地系统中最大的绿色生态场所,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3城市公园治理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当前,我国城市公园正处速发展期,据统计,国家每年投入城市公园绿化中的资金已达到100亿左右,约占整个城市建设资金的10%。目前,城市公园治理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3.1治理经费不足我国城市公园普遍出现了治理经费不足,且入不敷出的问题。我国大部分城市公园治理中,政府的拨款只能供专项维修费用和固定资产投资,其中的绿化等其他支出均是由公园自筹,且还要缴纳所得税,所以经费十分紧张。特别是近几年来,许多城市公园免费开放后,城市公园所承受的经济压力进一步加大,治理经费问题也自然变得更加严重。城市公园免费开放后,游客量猛增,游客对城市公园的硬件设施的需求加大,城市公园就必须相应的增加对这些硬件设施的投入。但到目前为止,城市公园由于投入资金不足,根本没有能力做这方面的改善,使得城市公园正常功能的发挥也受到一定制约。另外,城市公园的经费不足,也使得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下降,城市公园的建设受到一定影响,严重制约了城市公园的发展。

3.2治理手段落后目前为止,许多城市公园还在使用以往计划经济时代的治理方法,治理手段十分滞后。主要体现在,政府在城市公园治理中始终是指令者,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职责。同时,治理过程中,虚设的监督管理体制,也使得员工服务意识不强,导致公园提供的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市民和游客的需求。另外,一些市民和外来游客自身素质不高,导致公园内卫生环境不好,设施维护水平下降,影响了城市公园的整体形象以及正常运转。

3.3市民参与度较低城市公园是准公共物品,即供市民游览、休憩、开展科教文化活动及锻炼身体等活动的公共场所,园内硬件设施也是公益性设施。所以,市民应是城市公园的使用者,城市公园的建设与管理也应当让市民参与,并且要以市民的需求为主要治理依据。但是,目前几乎所有城市公园均是以政府部门的政策指导出发,并没有考虑到广大市民和游客的需求。据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其一,城市公园对治理人员专业技术的要求制约了普通市民的参与;其二,城市公园治理中涉及到很多利益方面的问题,而各种利益主体又难以协调,这也是导致市民参与度低的最主要原因[1]。

4新公共管理下城市公园的综合治理方案

新公共管理下,对城市公园进行综合治理就意味着要以一种新的方式,新的思维来有效治理城市公园。根据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城市公园治理中非政府组织机构担当的角色愈来愈重要,而仅仅依靠政府的作用早已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公园的发展。要达到有效治理城市公园的目的,就必须将政府部门,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群体三方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协调,共同治理,相互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市公园的和谐发展[2]。

4.1政府部门的职能根据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政府虽然不再是唯一的公共管理机构,但作为城市公园治理的专门职能机构,仍然要通过城市公园治理的政策以及服务目标、标准、原则的制定和监督,来保证城市公园综合治理质量的不断提升。政府应做到以下几点:

4.1.1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政府都对城市公园给子足够的财政支持,并在法律、法规上予以支撑。城市公园作为准公共产品,要维护公园免费开放的正常运作,其供给必然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持。比如,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扶持性的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和个体捐赠公益事业,为城市公园多渠道的筹措资金。由于近几年来,城市公园免费开放确实给政府财政带来一定压力,所以政府要坚持公共财政原则,强化公共管理意识。同时,政府财政的投入也应尽量保证城市公园公共需要。

4.1.2合理制定城市公园治理标准政府管理者应科学制定城市公园治理标准,这样不仅有利于政府对城市公园管理实施监督、指导以及协调,还能保障广大市民利益。另外,政府要依法治理城市公园,把城市公园的规划、管理、养护、游览等行为都纳入法制轨道上来,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规范各方行为,从而促进城市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治理城市公园过程中,政府应以监察者和指导者身份审视城市公园治理质量和效益,促进公民权益和福利的扩大。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城市公园法制管理,形成公民爱绿且护绿的意识。

4.2市场机制的运用新的公共管理模式下,城市公园的运行体制要做到管理层和作业层分开,就必须要求政府部门相应的缩减其管理职能,将其他经济职能,比如养护、保洁、保安等进行市场化运作。政府可以通过市场化招标,鼓励并吸引市场机制来运营、养护和管理,这样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激活城市公园的发展潜力。

4.2.1吸引市场捐助资金城市公园除了以政府财政补贴为主之外,还可以吸引多元化的投资。城市公园投资和保护的主体本应是政府,但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中国政府在投资和保护方面早已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必须把城市公园的投资和保护相应的推向市场,依靠市场投资来进行多元化市场融资方式。比如:可以出让城市公园的冠名权,动员社会力量来建设、经营等。

4.2.2吸引市场参与运营城市公园可以借助自身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等优势,面向市场,引资联办,吸引市场参与运营。比如,可以围绕城市公园的主题,不断完善公园内的娱乐等其他功能,以便迎合不同市民和游客的需求。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采购、合同外包的方式,将城市公园的日常管理经营交给市场,通过招标的方式引入竞争机制,给无效率的生产者施以市场压力。比如,可以对城市公园内的服务设施进行商业化经营,实现其附加值,进而为城市公园提供坚强的经济后盾。

4.3市民与社会组织群体的功能城市公园一旦缺乏社会组织参与,就意味着城市公园在治理过程中不能汲取来自普通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也就不能制定出让广大市民满意且适宜市民需求的治理方案,自然而然也就无法实现有效治理城市公园的目标。新的公共管理模式下,市民与社会组织群体可以通过反映民意与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来弥补政府部门与市场机制的不足,以实现城市公园的和谐发展。可见,市民与社会组织群体在城市公园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4.3.1反映民意与自我服务社会组织群体在反映以及收集民意上有很大的优势。城市公园作为准公共物品,就意味着应当更多的满足市民的意见和需求。比如,社会组织群体可以利用自身良好的社会信誉度来动员社会各界,然后运用这种资源来反映和满足市民和游客多层次的需求。另外,由于城市公园内的老年人占多数,所以市民与社会组织群体可以相应的建立一个老年学校,并组织在公园里长期晨练的老人参加该学校的各种学习班。这时,城市公园内的社会组织群体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为其他人提供医疗保健、家庭教育等各种咨询服务,进而把城市公园里原来自发、松散的群众团体都凝聚起来。

城市公园管理方案范文4

关键词:城市;公园绿地;管理;利用

中图分类号: G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公园绿地管理关系到公园的整体效果,也关系到公园绿地的生态功能。在对绿地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有可能遇到许多管理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根据科学的分析来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在公园绿地利用方面,要根据公园绿地自身的特点,合理利用绿地的优势,对绿地的地表径流进行收集,这样就能使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有效的解决绿地灌溉方面的问题。

一、公园绿地发展现状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工业化发展较快的城市中,城市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为了改善空气污染带来的空气质量问题,我国大部分城市都注重绿化建设。做好城市公园绿化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公园绿地的生态功能,为人们营造一个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环境。虽然各个城市都在积极加强城市公园绿地管理,但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公园绿地的建设和发展。

城市绿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由于绿地规划不合理,造成绿地养护成本较高;2.绿地质量有待提高;3.管理人员水平不高;4.管理模式不完善;5.养护资金短缺;6.群众意识薄弱;7.监管机制有待完善;8.管理中缺乏先进技术。

二、公园绿地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质量。管理人员要坚持良好的服务态度,明确自身的管理责任。从公园绿地管理的领导者,到基层的管理员工,都应该树立管理方面的责任感,做好公园绿地管理工作;在绿地管理方面,要不断完善人员制度、技术规范和养护操作等方面的制度,并做好管理工作计划的制定,定期进行评估和考核,这样才能提高绿地管理的质量。

(二)加强绿地设计,增加管理的科学性。在绿地设计中,要尽量选用本土植物进行种植,要尊重各类植物的生长规律,并引进能够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进行栽培。还可以利用公园有的地形和地貌来对绿地进行设计,这样不仅能够让绿地的植被更加有层次感,也能使绿地的原生态效果展现出来。在公园绿地中,可能会存在天然水系,在绿地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水系来增强整体景观的效果,也可以利用水系来进行绿地灌溉,从而缩小绿地的资金投入。

(三)增加管理资金的投入。城市公园绿地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要想使公园绿地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需要对公园绿地进行有效的管理,这就需要适当的增加管理投入,例如人员开支、公园绿地面积扩展费用和绿地养护费用。这就需要公园管理部门和政府通力合作,共同为绿地管理的资金投入尽一份力。

(四)加强群众的管理意识。在加强绿地管理的过程中,有关部门要加强绿地管理的宣传力度,让群众自觉的树立爱护绿地的意识,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绿地破坏等问题,也有利于维护公园的环境和美观度。例如,在植树节可以鼓励人们进行植树活动;平时做好新闻媒体宣传;在公园内部和周围设置保护绿地的宣传标语。

(五)加强绿地监管力度。在加强绿地监管的过程中,公园的管理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制度和规定来约束绿地管理人员,并定期组织监督和检查工作,在遇到绿地管理问题时,要立即进行整改。在对绿地管理进行考核和评估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采用奖罚制度,对于管理不到位的行为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城市执法部门和检查部门以及管理部门要密切配合,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加强城市公园绿地的监管,这样就可以增强绿地管理的有效性。

(六)增加技术力量,提高绿地的管理。在公园绿地管理方面,可以定期组织绿地管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这样能够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在绿地养护管理方面,可以引用世界领先的管理技术,这样才能提高绿地管理的工作效率。在选择先进的管理技术时,可以根据公园绿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例如选用绿地养护管理设备、管理工具、绿地修剪设备和灌溉设备等;组织科研队伍进行绿地管理研究,例如对绿地除草技术的研究、绿地病虫害研究、绿地施肥研究等。通过加强绿地管理的技术力量,可以有效的减少绿地管理方面的人员投入,并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增加绿地管理的整体效果。

三、公园绿地的利用

在遇到较大强度的降雨时,公园的绿地会产生径流。在对公园绿地进行利用时,可以考虑将绿地径流用于灌溉,这样不仅能使公园绿地保持整洁,也能使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用水量的增加,水资源短缺问题已将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在城市公园绿地管理中,如何解决水源问题已经成为公园绿地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利用绿地资源,我国多数经济较发达城市都将绿地雨水径流的利用当作绿地利用的重要内容。在遇到降雨的情况下,一部分雨水会流向城市公园绿地的土壤,而另一部分会集聚在绿地的表面,从而形成绿地径流。大部分城市公园在处理雨水径流时,都会将其排入到排水系统中,这种做法使水资源受到严重浪费。为了使城市绿地得到有效利用,就需要将绿地中的雨水径流进行收集并加以重新利用。在利用地面径流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增加绿地的蓄水能力,另一方面要合理的收集地面径流。由于城市公园绿地的面积较大,在利用绿地进行雨水收集时,可以增加雨水的收集量,收集后的雨水可以直接进行利用,这就缓解了城市公园绿地灌溉用水短缺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绿地径流的排放,从而降低了城市公园绿地管理的成本。

总结:

城市公园绿地的管理和利用是公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公园绿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绿地管理问题的具体措施,这些管理措施能够使绿地管理更加便捷和高效。并根据绿地集水的特点,对地面径流进行收集,从而使公园绿地得到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城市公园管理方案范文5

关键词:城市公园;绿地;管理与养护

中图分类号:S6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12-0030-00

1 引 言

公园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中人类自己创造的最佳生活境域,是公众游览、休息之地[1]。城市公园是随着近代城市的发展而兴起的,是城市中的“绿洲”和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城市公园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文化休息以及其它活动的场所,也为人们了解社会、认识自然、享受现代科学技术带来了种种方便[2]。在全国掀起的创建“国家园林城”、“国家文明城”、“国家卫生城”、“人居环境奖”热潮中,公园建设迎来了欣欣向荣的局面。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努力把公园办成群众喜爱的游憩场所,公园必须保持花木繁茂,整洁美观,设施完好。”建设良好的园林环境,使城市保持生机活力和持续发展,成了新世纪城市公园的使命。城市公园在改革中正迈开大步向前发展,同时,在公园管理中,一些不和谐的因子正侵蚀我们的园林成果,阻碍着公园的发展。

2 城市公园管理中的两个薄弱环节

2.1 公园的管理队伍薄弱

近年来,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可持续发展,城市园林绿化有了巨大的发展,公园的绿化景观在这几年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2004年8月,国务院了《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各省、市也相应出台并实施了相关公园管理规定,这些法规、政策、条例的颁布、出台,在很大程度上让公园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道路,公园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得以改善。但是由于种种的原因,在执行公园绿地监管能力上仍与需求相差较大,尤显不足的是绿化监管的队伍。目前,大多数公园以公园本身的管理人员作为绿化监管的队伍,或以绿化管理养护人员兼管,在管理的程度上、处罚的力度上弹性较大,很难强有力地进行规范管理。同时人员队伍、监管力度、装备等很难与免费开放后公园所面临的全天候、开放式管养相配套,在长效管理上造成较大压力,侵占绿地、噪音扰民、违规排放、乱拉乱搭等现象不能彻底清除,破坏公园绿化成果、影响公园景观的行为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公园的发展和整体形象。

2.2 公园绿地养护机制落后

回顾公园的管养历程,从1950年开始,就出现了“以园养园”、 “绿化结合生产”等等颇具时代特色的养园方针。养护工作在不断摸索中进步,养护方式从上世纪60年代一人带班集体合作,渐渐演变成分段分区工料包干、半包干的方式,一个承包再分包负责制和到目前的多种形式并存的养护管理模式。在不断完善模式中,机制和理念的不完善,导致人、财、力的不平衡发展,成为制约养护管理发展的主导因素。如机制还不完全适应开放公园的发展要求,还有相当一部分职工养护管理创新意识不够强,工作上比较安于现状,不能用新的思维去研究和解决开放后公园的管养问题。又如受体制和资金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养护人员对存在的问题存在畏难情绪,不愿突破现有的养护运行机制。再如制定绿地管养细则、评分标准、考核验收标准的目的是管养分离,提高公园的养护水平和养护人员的积极性,但这一成果没有能更好地科学发展下去。一方面管理部门对细部工作干预较多,影响管养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养护人员在实施养护中方式循旧,主动创造性地完成的内容少,对管理部门的依赖较重,在触及问题时摆主观客观原因。不以管养为目标,过分强调追求低投入高产出,养护管理畸形发展,导致重复性投入多、绿化养护水平上不来、景观效果达不到。

3 科学管理提升景观水平的措施

3.1 加强宣传,提高行政执法力度

《公园管理暂行规定》中明文规定了公民游园的行为规范,同时也对公园建设方面做了一些规定。我们要想方设法动用社会的积极力量,发动机关、团体、人民群众,在公园、社区广泛发起“做文明游客,建文明绿色家园”活动,把爱绿护园活动长期、有效、扎实的开展下去,用舆论营造氛围,长效管理。同时,加大对绿化的监管力度,配备强有力的专业执法队伍,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维护绿化成果,使公园的绿化成果特别是绿化养护的成果能够得以保护和延续,努力在社会形成种绿、护绿、爱绿的良好氛围。

3.2 制定科学合理的管养机制

在我们的工作中,要坚持遵循科学管护的基本原则,全面推进养护工作的科学发展,把公益性、以人为本、三个效益、生态景观、科技兴园、依法治园、精品、节约、创新、网络和系统等十个科学管护原则切实融入到公园的实际管理中,使公园的管理从现行的粗放型阶段、经验型阶段向科学型阶段延伸和发展。

(1)创新思路, 转变养护管理理念,把公园绿化管护工作做为一项持久战来打。 一是要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在工作中坚持建设与养护并重,做到建设、养护两不误。二是做好全面养护。一个良好的公园环境,始于养护建设的每一步。对于绿化建设与公园绿化养护之间的冲突应着力化解,对绿化管养工作给予更多的重视。在绿化管理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财力和人力,确保绿色资源得到保护。

(2)健全机构,规范标准,进一步加强绿化管养的队伍建设和装备建设。要加强园林绿化的基础工作和科技工作,推进绿化管理科学化。首先要把当前的养护工作作为一项研究课题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理性的直视问题的根源,然后制定合理适度切实可行的实施标准、方案、细则、评比方法、奖罚条例、问责机制、激励机制,并健全相应实施机构;最后就是公园从上至下,统一思想,下定决心,下大气力,真抓实干把养护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养护一线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养护能力和水平。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合理配置,充实生产一线。另一方面,尽快组织技术力量,在总结公园养护管理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借鉴科技创新成果,推动更具操作性的标准规范系统,不断提高养护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实行绿地保洁市场化、绿化养护专业化、工作目标具体化、检查考核精细化、管理制度科学化、才能全面提升公园景观效果。

4 结 语

公园是我们城市的花园,加强城市公园管理,会使我们的城市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也会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健康、美好。

参考文献:

城市公园管理方案范文6

【关键词】开放式城市公园;景观;安全性;设计;对策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开放性城市公园成为许多城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开放式公园作为现代城市中的基础设计,如因设计不当出现的安全隐患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及其财产安全。所以,在开放式公园的设计前期,充分地考虑安全性的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1.开放式城市公园景观安全性及存在问题

安全性开放式城市公园发挥出其基本功能的基础条件之一,包括为市民提供舒适的环境及休闲娱乐的场所、提升城市的品质等,因此在开放式城市公园景观的设计方面,需要着重考量整个公园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保障游客的身心健康。

2.开放式城市公园景观安全设计对策

2.1活动空间设计

开放式城市公园游客量大,地理位置良好的公园将会出现节假日中人流量超过公园的可接纳范围的可能性,在该情况下,游客并没有得到理想的活动空间,使得正常游园活动无法很好地进行,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并给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需要及时解决活动空间拥挤的问题,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种:①边缘空间利用 将开放式城市公园中的边缘空间全部利用起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包括公园入口、拐角、广场、草坪边缘、凹处、树木周围等,游客经常聚集的各类空间内。另外边界处于线型的展开线,能够有效的引导公共秩序,的设施能够强化安全性,边界闭合会构成合围的空间,提高人们的安全感[2];②少布置大面积的花坛或者花境 大面积的花坛、花境等景观,并没有实质的意义,该类景观应尽量少布置,不仅能够减少建设成本,也能够扩大游客的活动空间;③合理组织活动空间,对活动空间进行合理的组织设计,能够有效的消除环境中的安全隐患,包括密度较大的植物、暗淡的光线等,避免在该环境中出现各类犯罪行为;④重视场地的实际作用 场地的作用是为人们提供活动空间,应将活动场地设置的人们较为容易达到,并考虑气候带来的影响,包括夏天需要注意遮阳,冬天注意透光或者挡风等。设置休息设施应合理选择位置,且占地面积不宜过大,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其空间的面积;⑤扩大面积 可以选择构建丘陵起伏的地形,增加活动面积,或者大面积的疏林及耐践踏的地被植物,不仅能够有效的节约水资源,也能够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避免出现活动空间拥挤的情况。另外在空间照明方面,城市公园照明不但能够构建开放式城市公园优美的夜环境,还是保障游客安全的基本条件之一。合理选择位置,设置人工照明设备,城市公园晚间更加明亮,提高公园的安全性,避免出现意外事件,也能减少犯罪行为,提升安全性。

2.2游乐设施的设置

城市公园内的活动设置一般是运动及娱乐设置,包括运动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其需要功能全面、外观和谐、交接新颖,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舒适性。考虑到适应各类器材的人群的特实行,包括老人、儿童等,需要做好安全措施,配备相应的防护设施。首先活动场地表面需要避免出现尖利的零件、设施及其他凸出的构件。选择可达性良好,阳光充足且较为平整的场地作为活动设施的地点,地面需要采用渗水性良好的且防滑的软性防护材料进行铺装,避免小朋友或者老人在活动中摔倒引起伤害。如果活动器材较为特殊,需要在较为显眼的地方设置安全标志牌,其内容应包括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适用人群等。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活动设施进行相应的管理及维护,在管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警示,禁止使用,并妥善维修。在游戏场地边周边,需要设置休息场所,更加人性化[3]。

2.3道路设计

2.3.1道路规格设计。城市公园的道路一般人群较为密集,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设计其规格,使得人员能够顺利的疏散,因此设计人员不必拘泥于各种规定中管理园林道路宽度的死板规定数据,如宽度在0.6~0.9m之间的小路,仅仅能够容纳一个人通过,其设置的位置或者引导区域,会在密集游客的踩踏之下,逐渐扩展,应该很据开放式公园的实际情况,将游步道扩展至1.2m左右,可以容纳两个人通过,如果步道长度较大,并将其中适当位置的空间扩大,设置休息点,使得游客能够更加舒适的进行各类游园活动。

2.3.2道路系统设计。在公园道路系统的设计上,需要注意其连通性合计安全性,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导向性简单 避免园路出现较为复杂迷宫的格局,需要其取向简单,且位置清晰。各个道路的拐弯处、不同道路的家差点或者终点,需要设置叫诶标志性的物体,包括植物、路牌、景观装饰物等,使之方向性较为强烈,辨识度高;②道路曲折幽深有度 园内的道路的曲折性及幽深度适当,避免出现安全死角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空间;③应急行车路线设置 园内需要设置经济车行路线,一点出现意外情况能够保障交通的便捷,如救护车、消防车等,节约行车时间,提高安全保障。

2.3.3安全标示的设置。温馨的安全标示设施能够让游人对于公园的各项要素、安全事务的了解及空间认知度更加深入。安全标示设施不仅是各项游园活动有序进行的基本保障之一,出现意外情况时,也能够使得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其正确有效的疏散群众。因此开放式公园应结合公园的基本情况,在各个位置设置安全标语及温馨提示,包括公园各道路交叉口、花坛、草坪等。如果公园中有较深的湖,河流等,存在安全隐患的环境,应在周边设置引导及提示标识等,约束游客的行为,引导其安全文明的进行游园活动,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2.4植物配置的设计

相较城市封闭式的公园,开放式城市公园的管理力度较弱,应选择成本较低,管理简单的造景材料,并合理规划公园的景观,构建经济型的开放式城市公园景观。各种植物的造景材料,需要较为经济适实用,安全性良好,且具有一定景观性的植物,最好是无毒无害,扬絮较少,没有尖的植物品种。在选择地被植物时,耐践踏的性能、维护成本低是需要重点考量的要素,不仅需要达到开放式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要求,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节约了公园建设的各项消耗,也使得城市公园绿化与更加和谐、更加人性化。在保障园林植物自身的安全性的同时,也扩展了游客的可活动范围,满足了人员游园的需要。

3.总结

对于开放式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其内容极为丰富,不仅仅包括工程设计、平面布置、景观构成、特色的造型及环境艺术等,其设计的核心理念是为城市公园的广大游客提供良好的空间,要求其具较高的安全性、良好的舒适性及与自然的和谐型,并将安全性设计融入到各类细节中,满足人们的各项需求。在实际的设计中还需要设计人员先掌握当地的情况,包括社会环境、文化内涵、自然气候、地形条件、经济实力等,综合把握,制定合理的设计设计方案,构建安全的公园环境,更好的发挥出其基本效能,体现出其景观品质,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带来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路毅,李硕,李彦雪.城市公园景观与文化的交融――以铁力市西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05):2966-2968.

[2]李东阳.浅析现代城市公园设计――以塘沽绿岛公园为例[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1(05):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