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典音乐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典音乐分析范文1
一、古典音乐的演奏艺术风格
“古典”一词,源自古罗马上层阶级使用的拉丁语,原为谐调、高雅、持久、典范,即奉古希腊时代的艺术和文学为典范而加以模仿的意思。但就“古典”一词在音乐中的使用,又有它本身不同的解释:(1)人们常把严肃音乐或艺术音乐——包括属于不同时期、不同风格,如:巴赫、贝多芬、柴科夫斯基以至于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统一称为古典音乐,以别于通俗音乐。(2)我们从狭义上解释,也就是我们在这里要讲的古典主义音乐——专指维也纳古典乐派,即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大师及其同时代音乐家的成就为中心的时期。
交响曲作为古典音乐的一种演奏形式,即作为双排键电子琴的一种演奏艺术风格。它是一种由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套曲。源于17世纪意大利的歌剧序曲,但比序曲要宏大得多。维也纳古典乐派定型为四乐章的结构形式。它以四个乐章为常见的“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此时已进入了辉煌的阶段,占据了古典乐器音乐的中心位置,其规模和意义得以迅速的发展。
交响曲作为双排键电子琴的一种演奏艺术风格。它一般都是由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有了我们今天所谓的“一人乐团”——双排键电子琴,它完全可以代替一个管弦乐队。
我们在双排键上演奏《第五“命运”交响曲》,不但要演奏出古典音乐的艺术风格,还要通过演奏体现出双排键的演奏技艺。我们在演奏时,一定要运用我们配器的知识,合理的编配它的音色,这部交响曲主要运用了弦乐组和铜管乐组。在这里用了大量的弦乐,而弦乐组作为乐队的基础。从演奏技巧上看,它的技术性比较高,而且技巧多样灵活,无论是歌唱性的旋律,还是各种经过句、华彩、音阶、副旋律等均可胜任,并获得良好的印象效果。
再说管弦乐组又分为木管组和铜管组。在《命运》里主要采用了铜管组的圆号,主部扩展开来,一声圆号的召唤作为连接,引出副部主题,体现了它英雄的性格。铜管组没有弦乐组的技巧灵活,但是它可以使乐队奏强奏、全奏的音响丰满而有力,浑厚而强硬。而弱奏时则异常甜美、圆润、柔和。我们在模仿管乐时,为了在音响效果上更微妙,要注意它们的演奏时要受到呼吸延持力的限制,所以在演奏中总要有些停顿,因为它们要换气。
尽管双排键电子琴是我们现代高科技发展而来得,但是为了在音响效果上更微妙,我们必须要弥补双排键的不足。
二、现代音乐的演奏艺术风格
与传统和古典的西方现代音乐相比,西方现代音乐无论是在创作风格上还是创作技法上,都发生了许多亲的变化和创新。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的复杂而丰富对传统总体上的背离和新的创作技法,创作视野的开拓。
双排键电子琴的演奏风格也逐步的运用了一些现代音乐中的爵士音乐的音素。爵士乐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新奥尔良的一种流行音乐。双排键本身性能的决定很适合于表现具有较强节奏性、结构严密的、重复性较强的音乐语汇,这恰恰是流行音乐的强项。爵士作为一种流行音乐的演奏艺术风格,它的形成与发展与美国黑人民间音乐、非洲音乐、欧洲音乐等息息相关。
日本的洼田宏先生对双排键电子琴的演奏的研究,创作了《Break Down》、《Road Star》、《I’II Always Be》等很多现代音乐艺术风格的作品。在作品中,很多融入了爵士乐和摇滚音乐等风格,颇受大家的赞赏。
其中,《Road Star》最能体现了现代流行乐的风格特点。在音色声,大量运用了电贝司、电吉他等电声乐器以及一些用电声乐器合成的合成音色。在演奏风格上,即采用了爵士乐的音型,又能感觉到摇滚乐的痕迹。在音响效果上,为了达到真正电声乐队的效果,在演奏技巧上运用了触键音、滑音、颤音、触键颤音等。
在双排键上,触键音是要在一种乐器音的音量或音质整体上更丰富地,或者是说纤细的发挥表现力的一种效果,也可以说是乐器表现的灵魂般重要的机能之一,把这项功能有效的使用,就能够实现各个乐器所特有的微妙表达。
而颤音会使音色颤抖而给人温柔的联想,可以设定在每个音群。
触键颤音启动后,在演奏中因用力的按键而产生颤音效果,越用力的按键盘,颤音就会更深。
滑音(仅限于主导音色)可在圆滑奏法的音色上添加滑音,可在一个八度音程的范围内对主导音群起作用。
古典音乐分析范文2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主要目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审美体验倍受高中音乐鉴赏教学重视。但由于古典音乐大多年代久远,学生对其产生背景、反映的音乐形象缺乏应有的了解与认识,难以引起学生直接的情感共鸡。而且学生大多喜欢流行歌曲,对优秀的古典音乐缺乏兴趣,这给鉴赏古典音乐带来负面影响。对此,应为学生提供更多感受古典音乐的平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古典音乐。
一、建构合作探究式音乐课堂
合作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发挥,提高学生参与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古典音乐。在古典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的音乐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就某一古典音乐问题进行小组交流与讨论。教师可设计小组合作比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氛围中聆听。对于一些古典音乐作品,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表演的形式,如在小组探究之后,师生进行合作表演。如讲授《国之瑰宝——京剧》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用京剧伴奏乐器来为歌曲伴奏,把学生分成两大组,给每组学生发大锣、小锣、钹等乐器学念锣鼓经。并让其中一组学生随着伴奏手做兰花指走台步,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这种音乐教学模式中,逐步形成了参与意识,从而使古典音乐课堂真正焕发出创造活力。
二、创设审美化古典音乐情境
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离不开特定的情境,那么教师就应该创设合适的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目前,学生更多地接触和听到的是流行音乐,他们对我国乃至世界民族古典音乐了解甚少,对教材中必唱的歌曲或必听的古典音乐缺乏兴趣。如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时,很多学生表示“难于听懂”、“不感兴趣”,而只喜欢当下的流行歌曲。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审美情趣十分必要。由于学生对这支曲子不是十分熟悉,为了使学生能进入音乐,教师可以先简单地给学生讲解标题、分段及每段的大致内容,再让学生欣赏音乐,然后让学生谈谈感受,踊跃发表见解。学生通过该曲精荚的情景描绘,可以感悟到作者面对“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自然景物所发出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无限感慨。为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听一些流行歌曲,如周杰伦的《东风破》,欣赏过后教师让学生来分析流行歌曲中的古典音乐元素,让他们懂得古典音乐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喜欢上古典音乐。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高中古典音乐教学应采用丰富多变、生动活泼的形式。而多媒体元素的运用,可以促使课堂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对学生而言,体验古典音乐的美感显得较为艰难,这时教师可采用音画结合的多媒体方法。通过运用多媒体元素,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创设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使学生在视听享受的同时,自觉进入特定音乐情景之中,从而培养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心灵受到良好的熏陶。如以《阳关三叠》欣赏教学为例,教师先播放一段介绍“阳关”地方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那独特的地域风格,然后再播放《阳关三叠》音乐,让学生积极思考:播放的音乐描绘了怎样一幅情景?这是由何种乐器演奏的?这样在多媒体元素的配合下,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古典音乐的特色,通过多媒体元素在古典音乐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学习古典音乐。
四、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古典音乐课堂上,营造宽松、和谐的师生互动氛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互动”促使师生角色发生了变化,师生之问形成了真正的学习共同体。通过表演、创编、比赛等方法,使学生投入到互动的学习气氛中,在音乐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以提高其对古典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具体来说,音乐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做他们的好朋友。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针对古典音乐的美感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让学生们一起就一部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探讨。还可以利用师生身份互换,让学生成为鉴赏音乐的“小老师”,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古典音乐鉴赏课成为联接师生良性互动的纽带,共同探讨,一起进步,在充满乐趣的古典音乐课堂中自然生成。
古典音乐分析范文3
关键词:西方;古典音乐;欣赏
现代人过多地受到网络上流行音乐的影响,对于西方古典音乐表现出了一种置之不理的状态,认为古典音乐不好懂,也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缺少新鲜感。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加强人们对古典音乐的正确认识与理解,让人们重新建立欣赏西方古典音乐的热情,体会其中蕴含的魅力,回顾古典音乐的发展过程,这是当前西方古典音乐发展的重要课题。
1 西方古典音乐欣赏的层次
对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属于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在欣赏过程中人们主要会受到音响感知、情感体验以及想象联想等心理因素的左右,这些心理过程可以分为初级与高级两个阶段。[1]初级的欣赏阶段是通过音响材料为媒介出现的相应的情感体验与想象或者联想,属于对西方古典音乐的一种初步的欣赏时期,欣赏者可以根据音乐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感受做出相应的反应。例如,在欣赏比较欢快的《欢乐颂》这种类型的古典音乐的时候,自身的情绪会随着乐曲高涨,而在欣赏《葬礼进行曲》等音乐的时候则会感觉到哀伤与情感上的压抑的体验,这种感情上的变化不是人们刻意为之,属于一种自发的心理反馈,主要是音响材料作用的结果。
西方古典音乐欣赏的高级阶段是以初级阶段为发展基础的,欣赏者在对音乐产生出情感上体验的同时,结合自己对古典音乐的认知,对音乐中呈现出来的音响感知以及情感等感知更加的深刻、明确,属于这样的一个发展阶段。例如,在欣赏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悲怆》交响曲的末乐章的时候,欣赏者在初级阶段只可以体验到悲伤等的情感,高级阶段人们首先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可以对音乐中蕴含的19世纪俄国知识分子所表达的对人生以及社会发展的一种迷惘的情绪,使得欣赏的层次更加深入,主题更加细化。
2 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策略分析
2.1 欣赏西方古典音乐的意境之美
不同风格的音乐中包含着作曲者不同的情感,音乐所表现出的意境也各有特色。在古典音乐的欣赏中,不一样的音乐会带给聆听着不一样的情感上的体验,如果欣赏者的心情比较低落或者伤感,那么在古典音乐中哀伤的音乐可能会更加引起人们的共鸣。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首柴可夫斯基创作的幻想曲就是根据悲剧故事创作的,能够将故事中不同情节所包含的情绪表达出来,可以说是代表莎士比亚悲剧的最为重要的一首作品。在欣赏的时候可以能够引起人的惆怅的情绪,使得那些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情感都通过音乐流淌了出来。在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中,聆听着的心境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部分,音乐表现的意境可以触动人的心境,而心境是体会音乐意境的一种感性基础。这两个概念在古典音乐欣赏中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涉及了整个的欣赏过程之中,实现了心境与意境的一种结合,达到音乐与人的情感相互沟通的效果,成为表达人们情感的一种特殊的媒介。
2.2 西方古典音乐能够震撼心灵、激感
西方古典音乐也常被人称作是西方经典音乐,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它久盛不衰、百听不厌,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帮助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境界。[2]西方古典音乐中蕴含的情感与道德两方面的力量是其可以持续传承下来的最主要的原因,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以及灵魂。当人们欣赏古典音乐的时候,会受到其中优秀的创作情感的影响,使得自身的道德水平以及思想境界等都得到升华。西方古典音乐对灵魂的塑造源于自身所散发的魅力,从古典音乐的知识理论以及创作技巧中就可以发现,音乐旋律的变化与奇妙的组合能够很大程度上引发人们情感的波动。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能够体现出作者的精神思想面貌,也可以体现出贝多芬在封建主义的禁锢之下始终大胆追求平等、自由的高尚的情操。他的《命运》则可以呈现给人们来自灵魂层面的震撼,走出软弱的境地,用更加坚强的心去面对未来。
通过众多音乐作品的呈现,能够给人们带来震撼的同时引导人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的挑战,从本质上去追求真、善、美,实现思想境界的提升。[3]也督促着人们追求真理的脚步更加坚定,将人们的灵魂塑造得更加清澈、美好,这是西方古典音乐不可取代的魅力所在。而古典音乐创作者自身的经历也会对欣赏者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样可以起到一种塑造人类灵魂的作用,西方古典音乐的创作者很多都是经历坎坷,他们具备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高尚的思想道德,能够不同程度上对人们产生激励作用。例如,贝多芬童年是在父亲酗酒以及被迫学习钢琴、小提琴的阴影之下度过的,青年时期又遭遇了母亲的离世、恋爱失败、耳疾加重等一系列的不幸,对他的生活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他甚至在最艰难的时候想要自杀,但是他最终还是在这些苦难之下坚强地挺了过来,他身上所表现出的坚强、百折不挠以及对音乐的热忱、崇高的人生信念等都对人们产生着积极的激励作用。因此,人们在欣赏古典音乐的时候,不论你是愉悦或哀伤、空虚或者充实,都能够在其中感受到灵魂上的洗礼与解脱。
2.3 西方古典音乐欣赏中永恒传承之美
西方古典音乐经过了几百年的洗礼,依然散发着无限的魅力,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时代、性别、民族不同的人,都能感受到它的美,从而引起心灵上的共鸣。[4]在欣赏维瓦尔第的协奏曲《春》时,可以在其中感受到来自春天的气息,充满着明媚的春光以及清新的空气,感受到一幕生机盎然的景象;在欣赏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时,可以在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其中呈现的意境充满了奇幻的色彩,这些不同风格的古典音乐成为了音乐教材一直流传至今。它是人们艺术发展的结晶,也是思想境界的一种升华,西方古典音乐以其优美、典雅的旋律以及高超的创作手法、多元化意境的表达使之成为了传世经典,是人们心灵语言的外化,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
西方古典音乐对人的身体及心理健康还具有治疗保健治愈的功能。在当今社会中,很多心理医生会运用古典音乐去对一些心理疾病进行治疗,通过聆听大量的悲伤、压抑、矛盾等类型的音乐去激发患者心中压抑已久的各种不良情绪,使患者内心中的不良情绪能够得到发泄,达到一种心理治疗的效果,从而重新获得了正能量。
3 结束语
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古典音乐通过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在其中散发着耀眼的光彩,对人们形成一种吸引力,有了古典音乐的装饰使得西方音乐更加丰富,提升了西方音乐的整体魅力值。在西方音乐的发展中需要重视欣赏方法的探究,也需要注重其音乐艺术魅力的挖掘,使其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可以在时代的发展长河中继续散发属于自己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陈旭.关于西方古典音乐在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中重要性的探究[J].北方音乐,2015(11):188-189.
[2] 石蓓,张璐.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方法研究[J].大舞台,2012(10):53-54.
古典音乐分析范文4
关键词:《猫和老鼠》;古典音乐;儿童音乐启蒙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105-02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益创新,作为孩子家长越来越用科学严谨的视角来看待早期的启蒙教育的重要性,音乐启蒙更是家长们几乎必选的启蒙方式之一。音乐对人的智商、情商、记忆、认知等等方面都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正基于此,孩子的家长们在早期音乐启蒙中付出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就美国动画而言,声音主要的用途更主要用于增加角色个性的描绘,用音乐预示即将发生的事及控制情绪的转换。这样的作用,常常可以在迪斯尼动画电影或是动画片中看到。《猫和老鼠》又叫《汤姆和杰瑞》,它从1940年问世以来,一直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卡通之一,故事内容简单,基本没有语言,都是通过背景音乐来表达故事角色的思想活动。在《猫和老鼠》这部作品中,古典音乐与动画处于并列和相互的关系,不再是音乐服务于动画,而是两者合二为一,这使观众第一时间感受到视觉与听觉相统一的冲击力,对孩子启蒙教育影响较大。
一、古典音乐的内涵
古典音乐作为音乐形式中的一种,具有很强的文化影响力。从广义上看,古典音乐在西方很多国家发展得都比较快,而且有一些知名的作曲家,尤其是欧洲的创作艺术,更是在古典音乐的历史上增添了很多文化特色。一般来说,音乐按照发展的阶段来分有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两个大类。现如今,我们对古典音乐的定义一般是从中世纪的格里高利圣咏开始,一直到19世纪结束前所创作的音乐,我们统称为西洋古典音乐。一般人印象中的古典音乐往往会被认为是西方音乐的代名词,也有人认为古典音乐是经典和高雅的代表,这些看法并不全面。古典音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古典音乐指的是从西方中世纪格里高利圣咏开始至今,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包括了巴洛克音乐时期、古典主义音乐时期、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等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音乐;而狭义的古典音乐则指的是一种带有古典音乐风格的音乐,是以海顿、贝多芬、莫扎特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
古典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量古典音乐大师为人类留下的宝贵音乐作品在许多动画片中被引用。由于这些音乐的加入,使得原本枯燥单调的动画赋予生机,也使得虚拟的卡通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二、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的古典音乐
一般来说,在动画创作中的前期美术设计制定部分,尤其是角色场景的设计都会直接涉及到造型、色彩、声音彼此间的搭配,这些在当今的动画制作中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且被广泛认知和接受的部分。但如果考虑在前期结合一定的古典音乐,创作者很可能从心理学视角将古典音乐要素的色彩引入,进而体现出画面的音乐韵律感,甚至音乐的画面感。在影片中色彩的冷暖变化甚至同一个场景中不同色彩之间的搭配也是有节奏韵律的,角色造型、场景制作的高低胖瘦厚薄远近实虚,也是有节奏韵律的。《猫和老鼠》通过对各种交响乐和管弦乐的使用来表现剧情,而汤姆和杰瑞的动作也和音调的变化同步。没有任何语言,在通过画面编配的大量的背景音乐的衬托下,人们只需要根据汤姆猫和杰瑞鼠滑稽的表情以及夸张的动作,就能够被深深的吸引,从而尽情地感受每一集故事的幽默和风趣。
古典音乐在《猫和老鼠》中应用十分广泛。在动画片中,音乐的配乐是为剧情的需要服务的,它往往能够根据剧情的发展,场景的过渡,画面的转移,卡通人物的情绪变化来运用相对应的音乐元素,从而在揭示主题、渲染气氛、表达情感、塑造形象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如在名为《好莱坞音乐厅》的一集中,汤姆猫化身为交响乐团的指挥,身着燕尾服,手拿指挥棒,派头十足,而老鼠杰瑞这时也赶忙来凑热闹,也想来指挥这场音乐会,而汤姆猫对于老鼠杰瑞的到来却完全不欢迎,其恶劣的态度惹恼了老鼠杰瑞,从而老鼠杰瑞进行一系列报复行动,使得汤姆猫为了演出的顺利进行而疲于奔命,无暇顾及指挥,最后老鼠杰瑞如愿成功指挥全场而告终。在这一集中所用到的乐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所创作的《蝙蝠序曲》。《蝙蝠序曲》的序奏部分采用三部曲式,乐曲以一个速度为小快板的全奏开始,热烈而欢腾,而此时汤姆猫隆重登场,指挥范儿十足。在汤姆猫的指挥下,乐曲也逐渐舒展开来。在整个乐队轻柔的伴奏下,双簧管奏出充满生机的主题,流露出明显的喜剧色彩。老鼠杰瑞也适时登场。在交响乐团的演奏中,指挥是至关重要的,而在本集中,更引人关注的则是汤姆和杰瑞的激烈交锋,而它们之间的火花也与整首乐曲的演奏契合起来。当老鼠杰瑞决定实施行动来对付汤姆猫时,全曲进入最,在波尔卡舞曲的欢快节奏下,速度越来越快,情绪也愈加激昂,全曲也在这热烈的氛围中告终。
再如在名为《猫的协奏曲》的这一集中,汤姆猫化身为钢琴演奏大师,为我们倾情演绎着弗朗兹·李斯特的《升C小调匈牙利狂想曲2号》。在汤姆猫进行演奏的同时却无意中吵醒了置身于琴箱中安睡的小老鼠杰瑞,从而展开杰瑞的一系列报复行动。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具有浓烈的匈牙利民族特点,饱含着李斯特对于祖国的深厚情感。在汤姆猫和老鼠杰瑞的斗智斗勇中,乐曲由开始的沉重压抑逐渐进入欢快跳跃的部分,乐曲的速度越来越快,力度也越来越强,仿佛带领着我们进入了一场狂欢派对。一如既往的是汤姆猫不敌老鼠杰瑞,在一番征战中,汤姆猫已无力招架,整场表演则在一派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在《猫和老鼠》中还有许多很经典的古典音乐作品。比如在名为《飞行猫》的一集中,汤姆猫为了捉住金丝雀和老鼠杰瑞无意中学会利用裙伞做成了飞翔的翅膀,当他得意且悠然地飞起来时,我们耳中能听到欢快的圆舞曲调,这时我们听到的乐曲,正是“钢琴诗人”肖邦所创作的《降E大调华丽圆舞曲》,这首身心都在跳跃的圆舞曲在此时为汤姆猫插上了翅膀。这些悦耳的乐曲和生动有趣的画面吸引着孩子们,潜移默化,并伴随着孩子们的童年,成为孩子们音乐启蒙的第一课。
三、《猫和老鼠》中古典音乐对儿童音乐启蒙的效果
(一)听觉注意力的培养
从一定层面上来说,动画对儿童启蒙的影响不仅仅因为其中画面所具有的吸引力,也不能小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在《猫和老鼠》这部作品中,对儿童听觉注意力培养的影响非常明显,能让儿童感受到来自视听两个层面的艺术冲击。例如,在《猫和老鼠》作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汤姆拼命追赶杰瑞的场景,而在这一场景里面少不了急促的钢琴声、猛烈的鼓声和响亮的锣声,再配合频繁的色彩变换和场景切换,能让儿童对动画片有种别样的注意,尤其是能跟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产生感染,增强儿童的听觉注意力。
古典音乐中不同作品、不同场景、不同乐器都可以产生很大的听觉差异,对于儿童启蒙而言,好听的音乐对于儿童以后的教育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音乐美感的认识与判断。在《猫和老鼠》这部作品中,不同的乐器种类以及各种乐器的不同演奏风格等等,都在刺激着儿童的听觉,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影响着他们的心灵,这就是音乐启蒙的魅力。
(二)音乐形象的初步建立
儿童对音乐的认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音乐启蒙教育时期音乐的熏陶作用、规范性等都会对儿童音乐形象的建立产生很大影响。相信《猫和老鼠》对儿童的影响范围应该是以亿为计量单位的,这种影响绝不仅仅是杰瑞和汤姆之间的斗智斗勇,而是其中近乎完美的声音效果,尤其是二位主人公与背景古典音乐之间的契合度非常高,高兴时、搞恶作剧时、悄悄做事时等等场景灵活生动的音乐,能让儿童听到音乐,即使不看画面也能想象到会是怎样一个场景。这就是音乐产生的效果。
音乐形象属于哲学中的美学范畴。我国儿童音乐启蒙教育与欧洲国家存在很大差别,其中之原因也少不了宗教音乐背景的影响差异问题。在《猫和老鼠》的作品中,音乐是作品的灵魂部分,其作用甚至超过画面的效果,汤姆的出现经常有种“伪绅士”的感觉,而老鼠杰瑞的出现常有一种明星闪亮登场的范儿,音乐贯穿于作品之中,儿童通过其中的音乐能产生情感的变化和对美的认识,建立良好的音乐形象。
(三)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音乐对于儿童启蒙时期的教育非常有帮助,能有效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一般而言,儿童年龄到3岁之后就开始识别不同旋律之间的差异,4岁之后就有音乐的节奏感,5岁之后就能分辨声音的响度和美感,6岁之后就能有音乐的欣赏和协调能力,7岁之后的韵律感和节奏感都进一步完善,9岁之后对音乐的美感认知基本形成,并具有一定的音乐辨别和判断能力。因此说,不同阶段的儿童对音乐的认知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启蒙时期的音乐教育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猫和老鼠》的作品中,实现了人物形象与音乐虚幻的完美融合,人物的喜怒哀乐都与背景音乐相协调,让儿童在观看的时候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置身于动画之中,去学习、思考、领悟其中的音乐与动作之间的关系。在儿童音乐启蒙时期,对于音乐的感觉以及对于肢体的协调性的控制都是在发展的,儿童的注意力和兴趣都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变化,能在心灵上产生想象力和感染力,并逐渐形成抽象思维,产生有意识的心理动机。
四、结语
科学的实践已经证明音乐启蒙教育对于儿童的成才至关重要,音乐会影响到儿童的智商、情感、思维、能力等等很多方面,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对儿童进行音乐启蒙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启蒙音乐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潜移默化的影响,注重对儿童音乐审美的培养。首先,《猫和老鼠》中的古典音乐能影响儿童音乐启蒙的整体意识。其次,《猫和老鼠》中的古典音乐能影响儿童音乐启蒙的节奏意识。再次,《猫和老鼠》中的古典音乐能影响儿童音乐启蒙的欣赏意识。最后,《猫和老鼠》中的古典音乐能影响儿童音乐启蒙的审美意识,一些经久不衰的曲目带给儿童足够的美感,视听效果通过神经传递到孩子的心里,能引导孩子客观理解音乐的整体性美,达到音、心、形的完美统一,使儿童确立正确的音乐审美和世界审美。
参考文献:
[1]谢嘉幸,徐绪标.音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刘冬昕.古典音乐在迪斯尼动画片中的运用[J].电影文学,2012(01).
[3]王晓璐.动画片中音乐的艺术魅力[J].艺海,2010(09).
[4]李刚,孙丽娟.动画与古典音乐的联姻[J].文艺争鸣,2010(18).
[5]闫飞.论古典音乐与青少年艺术修养的提升[J].新西部下半月,2010(08).
[6]陈斌.在多元化的交融中凸显民族个性——新时期中国动画电影音乐发展的思索[J].当代电影,2011(02).
古典音乐分析范文5
【关键词】初中音乐;欧洲古典音乐;中国古典音乐;赏析
一、“纯音乐”欣赏
“纯音乐”欣赏的含义就是对音乐美的欣赏,它是把音乐当做一种流动的音响形式来欣赏的。音乐作为“美”的听觉艺术,是其构成内容主要有两部分,即形式美与内容美。形式美作为外在的音乐美,体现在音乐创作时所采用精美流畅的结构形式以及在表演时所传递的优美动听的声音。
人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要全面的感知音乐中所蕴含的要素,如音色、音高、力度、音乐结构等等。正如古代论中所说:“六律具存而莫能辩者,无师旷之耳也。”要想更好的感知音乐之中存在的美以及理解音乐所蕴含的思想启示,音乐音响与形式的欣赏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作为音乐的外在美,它往往以简单易懂的直接因素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即使是对非专业的人员外,其美的欣赏也不是神秘的、遥不可及的,相反,“纯音乐”欣赏方式往往能最有效、最直接的去感受音乐中所具有的别样美。
“纯音乐”的欣赏方式不仅构成了对音乐形式美的欣赏,而且为听众带来了听觉上的享受以及心灵上的舒畅。但是“纯音乐”欣赏只是基础中的基础,单一的“纯音乐”欣赏并不能全面、有深度的懂得音乐,它应该与想象联想、自身经历与社会状态等要素向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音乐欣赏的完美境界。
二、情感体验式的欣赏
情感表达是所有艺术作品素要体现的重要内容之一。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在自己的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音乐中的情感表现包括甜蜜的、伤感的、回忆的、安静的、激情的,这也是音乐独特魅力的所在。
三、欧洲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是一个独立的流派,艺术手法讲求洗练,追求理性地表达情感。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古典音乐家的音乐作品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真挚的情感,或宁静、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欢喜、快乐,或悲伤、惆怅……说到欧洲古典音乐,我们不能不提到中世纪伊丽莎白时期,格里高利时期的音乐,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宗教音乐。当时的人们对基督的信仰与崇拜,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的政治与音乐,当时的音乐只有纯粹的宗教用途,只限于在教堂中演唱,没有乐器,但是,对今后的音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欧洲音乐开始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因为当时的欧洲政治不稳定,教廷的威信与势力开始衰弱,资产阶级开始出现,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的新思想,音乐开始宣扬以人为本的思想,所以在各个领域里都开始了文艺复兴运动,不得不提古典音乐的奠基人――亨德尔。即使你不认识亨德尔,也绝对在圣诞节或万圣节听过庄严的《哈利路亚大合唱》,这首由万人齐声同唱、人人都能朗朗唱出一小段的曲子,正是亨德尔所谱写的。从1600年开始,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巴洛克时期,那时候不仅产生了像巴赫、亨德尔等伟大的作曲家,而且歌剧、协奏曲、奏鸣曲等题材相继被创造发展出来了。
1750年巴赫逝世后,欧洲复调后继无人,乐风转向简洁实用的主调,那时候,出现了三位音乐大师:“乐圣”贝多芬,“神童”莫扎特,以及“交响乐之父”之称的海顿。音乐的主题也从延续几个世纪的宗教音乐,逐渐变成富有丰富哲理内涵的古典音乐。在1827年贝多芬逝世后,结束了严谨的古典主义时期。当时的欧洲正在接受浪漫主义的洗礼,当时的作曲家把作曲当做抒发内心情感的手段,对音乐的审美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炫技等音乐表现手法,如当时的帕格尼尼、李斯特等就是红极一时的演奏家。音乐表现、风格也日趋丰富,出现了一些以民族音乐语言进行创作的民族作曲家,如芬兰的西贝柳斯,挪威的格里格,俄罗斯的五人强力集团等,都是民族乐派的伟大作曲家。
四、中国古典音乐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我们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了古典的魅力所在。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独特的音乐形式,如今在民间十分流行的是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我国的音乐大家创作了用唢呐表演的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等堪称经典。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我们加深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和对祖国的爱。
在当今的乐坛最受年轻人欢迎的音乐形式是Rap,其中周杰伦便是一位代表。在他的音乐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传统的音乐元素,如《台》,这首曲子结尾用我国云南的传统乐器葫芦丝演奏。
五、教材简析
1.选择教材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俄罗斯民歌。它的速度徐缓,旋律朴实,为b小调调性,适合男低音演唱。基本格调为忧郁、深沉。歌中一再重复的劳动号子动机:“53630|”在力度变化上很有层次,采用了(pppppp)哎嗨哟嗬的处理方法。全曲深刻揭示了在沙俄统治下劳动人民的痛苦和向往光明的理想。
《黄河船夫曲》由著名诗人光未然作词,人民音乐家洗星海作曲,创作于1939年3月,为《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的第一个乐章,是一首混声合唱曲,全曲快速、高昂、激动,表现了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体现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的抗战决心和必胜的信念。
2.教学思路
本课从学生创编、感知“劳动号子”的特点入手,继而欣赏与分析讨论具有“劳动号子”风格特点的两首民歌,通过学生的感受、体验、探索、想象和鉴别等多种方法,深刻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及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力和表现能力。
3.教具准备
VCD、投影、磁带、黑板等。
4.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感受、体验两种不同的情绪;
(2)欣赏伏尔加流域的风光图片,感受人们的美好生活;
(3)提问:被俄罗斯人民称为“母亲河”的是哪一条河流;
(4)播放VCD。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语言,感受、体验两种不同的情绪,为新课教学作好情感铺垫。
5.出示列宾的油画《伏尔加纤夫》,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并且大胆表现作品
(1)视觉启示:看图讨论画面所描绘的内容、色彩、人物的面部表情及劳动状态,以及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有声音表现画面情景:①让学生创编劳动号子,表现船工们的劳动;②老师创编,引出动机。
(3)引出“劳动号子”概念。
设计意图:让学生创编“劳动号子”,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通过感知劳动号子的特点,总结归纳出号子概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人从事古典的音乐创作,有人从事现代的音乐创作。每一种音乐都有它的听众群体,没有高雅或低俗之分。但今天我们依然要学习和研究古汉语、文言文,为什么?要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为今天所用,但更多地还是要学习现代语言,使用现代语言。音乐其实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我们对待音乐也应该像对待语言一样,可以欣赏古典音乐,研究古典音乐,然后取其精华,创作出更好的、符合更多现代人口味的现代音乐。
参考文献:
古典音乐分析范文6
[关键词] 古典音乐 电影配乐 有机结合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3.011
古典音乐作为电影配乐,相比于其它的电影配乐有着很多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古典音乐的创作年代、创作背景以及主题内涵有着很大的关系。古典音乐与电影艺术的有机结合也会使电影艺术的叙事产生质的飞跃,本文将对古典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使用价值进行分析。
一、深化电影主题
当代电影的题材可谓琳琅满目,特别是在社会意识形态越来越开放的今天,人们生活的社会呈现出异化的趋势,于是,描写血腥暴力、伦理犯罪,表现社会阴暗丑陋一面的电影越来越多,其中的很多还成为了电影界的翘楚。为了更好的描写这些题材,对观看者造成更大的心灵冲击,配乐者喜欢用最为严肃严谨的古典音乐对血腥暴力的场景进行配乐,这是影视剧配乐中对位的手法,即画面中演绎的内容与音乐所表达的情绪之间是一种对比的关系,以此使音画的结合产生更加丰富的表现层面,揭示更加深刻的内涵。
例如,由安东尼·霍普金斯主演的著名影片《沉默的羔羊》,讲述了一个充满了血腥、恐怖的罪案故事。影片男主角汉尼拔医生是一个变态杀人狂,处监狱但仍然具有强烈报复心理。在影片76分钟,杀人魔汉尼拔医生在杀死两名警察后,画面中的收录机中响起了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这是一首典型的巴洛克风格的音乐,采用卡农的对位方式,不断变奏。钢琴的旋律轻快,画面中,汉尼拔伴随着音乐如指挥家一般陶醉着打着节奏,眯着的双眼仿佛是在回味刚刚行凶的过程。音乐过程中不时伴有受伤警察的,两者极不和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二、提高影片格调
如今的电影市场繁荣发展,从恢宏巨制的好莱坞大片到小投资小规模的独立电影,浩如烟海,其格调当然也层次分明。并不是说投资越多的影片,格调就一定越高,小制作的电影就一定俗不可耐。一个影片的格调可以由很多方面决定,台词的深度、场景的选择、灯光的运用等等,音乐的配制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古典音乐因其旋律线条优美,和声对位严谨,曲式结构考究,又因其创作年代悠久,饱含历史感,因此无可厚非的成为音乐殿堂中最高雅的一类。运用到影片中,自然也会提高影片的制作档次,在观影人心中留下永恒的印记。
罗曼·波兰斯基拍摄的《钢琴家》,讲述了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魔爪。他在华沙的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他躲过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幸运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作为一部反映波兰犹太人在二战期间遭受德国人残酷迫害的电影,必然跟肖邦的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肖邦的作品华贵中透着凄美,旋律如泣如诉,娓娓道来,他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不满20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遭遇波兰亡国,在国外度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肖邦音乐中的内涵与《钢琴家》所要表达的主题惊人的吻合,二者的结合必然使电影的格调突显,成为同类作品中的翘楚。
三、增加剧情张力
电影世界里,仿佛不少边缘、异化人物都爱听贝多芬的音乐。最经典的莫过于《发条橙》中的亚历克斯,他爱死了这位古典音乐家,每天晚上,亚历克斯总是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为一天终结。于是,在影片中我们见到了一个被解构被颠覆的贝多芬的作品,男主人公喜欢在《第九交响曲》的伴奏之下,幻想着更刺激的暴力和犯罪,音乐带给了他进行犯罪的动力和。贝多芬的音乐传统意义上讲是高尚的、圣洁的,他的音乐可以被当作古典音乐中的权威。当男主角不幸被捕入狱,接受精神治疗时,医生让他不断的看充满血腥暴力的画面,听成为纳粹阅兵仪式背景音乐的贝多芬乐曲,这是导演的别具匠心,是对贝多芬的艺术初衷完全意义上的颠覆,这种做法使影片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用高雅的音乐为看似“低俗”的影片做噱头是一种冒险,倘若处理不当,未免会让导演陷入故意卖弄,华而不实的行列。但库布里克的冒险却让这部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一条情节副线。从热爱贝多芬的歌曲,然后在音乐的“灵感”之下放纵自己的行为,再到怕听贝多芬的歌曲,直到最后对贝多芬的歌曲没有感觉。影片中的角色因为贝多芬的音乐和好友闹别扭,因此埋下了祸根,最后被好友出卖,进入监狱。一切似乎就是顺其自然了。追溯到源头,似乎贝多芬的音乐就是这场闹剧的直接导火索。
四、丰富电影类型
为古典音乐专门创作的电影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一种电影形式,在古典音乐与电影配乐相结合的领域,这是一种很罕见的情形。因为一般来讲,电影创作中声音总是处于画面的依附地位,即画面第一,声音第二。然而此类影片正好与之相反,即音乐占据了主导地位,画面是为音乐而服务的,这类似于mv的创作理念。古典音乐在传统上认为是一种无语义的艺术门类,不同的欣赏者对于音乐内涵的理解与脑海中随之浮现的画面也会不尽相同。然而,此类影片的画面给欣赏者提供了一个联想的方向,画面在影片中是创作者对音乐意境的感悟的具象表现,影片剪辑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高度同步,影片的张力与音乐的起伏相互协调,完整统一的表达着同一个主题。
电影艺术与古典音乐的结合还是个新兴事物,还有许多不足之处等待去完善,许多空白等待电影人去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