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亮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亮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亮点

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亮点范文1

根据局党组工作安排,7月7日晚组织大家对“重振雄风.十问当阳”进行了第一次交流研讨,对涉及的研讨问题本人建议如下:

推动城市工作迈上新台阶,必须从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一是要提高城市绿化档次,要有创建生态园林县城的理念。高标准规划、严要求设计,按照“多层次、多色彩、多树种、高密度”的绿化定位,在保证绿量的同时,注重精品、新品种的引进,突出色彩的搭配,品种的多样,观赏与适用兼顾,形成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四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整体效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景观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服务。

二是在市政设施的管养上做到精细化。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对市政设施养护维修工作的快捷化、精细化、规范化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市政设施养护可推向市场,由第三方市场主体负责,真正做到管养分离。市政设施管理部门制定相关规范标准体系,出台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标准,对每项管理内容的目标、标准、流程、分工、职责等进行明确要求,将管理的目标和内容予以量化和细化,做到管理责任明细、管理目标定量、管理措施具体、管理标准精准,覆盖市政行业的精细化体系,努力消除各种管理短板。市政设施管理部门成立专门考核检查小组,按照精细化管理标准要求对市政设施养管进行全过程的监督与指导,检查与验收,保证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长效化和常态化。

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亮点范文2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青海农信社;改革转型;思考

精细化管理是银行为适应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方式,通过周密思考、细心运作和细节控制对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进行严密细分、精确管理的科学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相比较,银行精细化管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管理形式上表现为定量管理,区别于传统的定性管理。通过细分工作目标、标准、任务和流程,对决策、控制、考核过程进行精确量化的管理,体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按绩效取酬的分配原则。二是管理效果上,其过程紧密、管理手段科学合理,相比传统模式更能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心,激发工作主动性和内动力。

一、农信社改革转型中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应对转型发展的需要

随着改革转型深入,农信社各项业务得到飞速发展,但与先进同业相比,管理模式还较粗放,特别是经济环境持续探底、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互联网金融快速崛起、监管约束更加严格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向内涵型企业转型,推行精细化管理是科学发展的要求,也是农信社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

(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近年来,农信社面临的竞争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除业务、市场份额方面竞争外,更突出表现为服务、客户、营销等“软”实力竞争,过度追求资产负债规模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时展,必须选择适当的资产负债管理工具,以低成本、高效益的精细化管理拓展市场空间。

(三)强化内控管理的需要

农信社治理能力和风控水平与日益严峻的内外部风控形势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信用风险持续暴露、违规事件屡禁不止,严重影响改革发展进程,必须通过精细化管理确保各项业务严格按照既定的流程操作和执行,从而推动农信社在业务竞争中获得最大效益,实现经营目标,有效防范各类金融风险。

(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农信社要保持业务领先和竞争优势,不仅需要对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进行科学系统的分解落实,更需要通过精细管理和提升执行力来支撑。精细化管理借助先进的系统管理技术和分析模型,对农信社经营行为和管理过程的各环节进行自动控制,提高管理层次和管理效率,使农信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青海农信社精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一)探索推进精细化管理

2015年以来,青海农信社按照“分层推进、循序渐进、打造精品、树立标杆、全面推进”的思路,积极探索和推动全辖系统精细化管理工作。1.模板引导,统筹安排。省联社将“精细化管理”确定为青海农信未来三年提升管理基础的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建立农信系统标准行社架构模板和以构架、岗责、制度、流程为主要板块的五套可落地执行的模板,将标准模板作为各行社精细化改造的范本和指引。另一方面,对公司治理三会一层、业务经营前中后台、风险防控三道防线进行架构设计和权责明晰,重新梳理了岗位职责,制定了《风险事件库管理办法》《轻微违规积分管理办法》和《风险经理平行作业指导意见》,开发精细化管理系统,为精细化管理工作全面推广打下基础。2.试点先行,示范推进。区分试点单位、农商行机构、农区牧区信用社在管理基础上的差异,渐次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选取三家代表性行社及时开展工作试点,推动实现精细化模板落地及相关制度本地化改造。试点行社在实践中通过创新和拓展,形成了亮点和特色。大通农商行金融市场部职责的梳理规整丰富了盈利渠道的多元性,“双基联动”、“精准扶贫”特色工作的专职化管理满足了监管要求及自身需求;门源联社建立层层负责、多层会商的工作机制,提升了决策效率,设立统计中心,实现了数据统计工作的集中作业和并口管理;同仁联社设立条线结合、条块结合的工作机制,设立档案中心对各类档案实现集中、规范管理。3.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精细化管理工作推进秉持了分阶段、分步骤循序渐进的原则,整个活动分为基础建设和持续改进两个阶段。在基础建设阶段,首先是理念灌输,使全体员工充分认识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了解掌握精细化管理工作各项内容,为工作的具体实施奠定基础。各行社对已经设计完成的精细化管理板块通过实践运行的方式验证其实用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推动模板不断完善。其次是全面总结精细化管理工作,通过考核验收等多种措施,对各行社改造情况进行全方位评比,兑现奖惩措施。在持续改进阶段,持续开展精细化管理的辅导、指导和督导,不定期开展现场检查,将精细化管理作为风险排查和内审检查的常规内容,实现长效机制。4.流程主导,因地制宜。青海农信精细化管理以业务流程为出发点,各行社一方面依据标准模板完成流程的本地化改造,并本着因地制宜、提升工作效率、防范风险的原则,对精细化标准模板中的流程进行优化,绘制能够覆盖本行社所有业务和管理工作内容的业务流程图。另一方面,对流程中所标示的风险点进行再梳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识。同时,制度的梳理也结合各行社实际情况,区分农区和牧区、城市和农村、大行社与小行社的差别,开展本地化改造,形成适用于本行社的内部规则库和外规库。5.明确目标,持续优化。青海农信通过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达到不断优化治理架构、持续改进工作流程、进一步厘清事权职责、提升内控运转效能、建立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和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等七个目标。这些目标任务的实现,需要根据农信社业务创新、发展状况、监管要求及各行社整体管理趋势变化等情况,定期进行流程梳理和再造,持续优化和改进精细化管理方式方法,在动态管理中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指导理念的科学先进。通过开展精细化管理,全体员工树立“精细化永远在路上”的理念,把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标准、要求、文化,持续融入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助推青海农信转型升级。

(二)存在的困难

1.外部经营环境对经营发展提出新的挑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稳健、快速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行业间竞争趋于白热化,农信社根植于农村牧区的传统比较优势逐渐缩小,这些问题对其经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精细化管理工作推进中必须高度重视。2.内部管理质效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由于起步晚、规模小,青海农信社在内部管理上尚有许多不足,全面风险管控体系尚未健全,内部控制有待完善,服务手段和水平有待提升,金融产品缺乏创新,员工竞争意识不强、创新意识不强、风险意识淡薄,普遍存在着人才匮乏的矛盾,特别是高精尖人才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业务的开拓和发展,影响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深入推进。3.精细化管理理念意识淡薄。精细化管理作为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涉及所有部门条线、所有业务板块和全体人员。部分行社、部分职工对精细化管理理念并未深刻掌握和理解,接受新知识、新制度、新手段的能力不足,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容易造成工作中满足于应付上级行安排、检查、考核,而不能真正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外化于形、内化于心、落在实处。4.违规操作屡禁不止。部分行社在追求发展和保证安全的理念上仍存在偏差,经营不审慎、内控管理薄弱、审查监督未尽职等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忽视执行力建设,工作力度不够、有效对策不多、反馈评价机制不畅通,造成简单化执行、被动式执行、表面化执行、递减式执行、抵触式执行和选择性执行等问题大量存在,致使违规操作屡禁不止。在实际操作中,习惯性、经验性的操作较普遍,难以将日常工作与精细化管理很好地揉和起来。

三、精细化管理促进农信社转型发展的进一步思考

(一)稳步推进精细化管理模板无缝落地

一是按照标准模板,加快完成各行社本地化改造。结合实际持续不断进行流程和制度的本地化改造,努力将精细化管理工作做精做细。二是加强经验总结。认真总结分析工作中发现的漏洞或不合理环节,及时对制度、流程及风险点进行完善。三是完善岗位配置。以完善各项精细化管理制度为主题,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主体、责任内容,切实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形成专职专岗,使各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能按照岗位职责、制度要求,优质高效地完成工作,促进各项工作专业化、职能化、精细化。四是通过学习,巩固精细化试点成果。充分利用精细化管理系统平台组织学习活动,以考试形式检验培训效果,使全体员工学习、理解、掌握和执行新的工作流程、作业标准,自觉规范工作行为和操作方法。五是通过交流,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开拓视野、取长补短,使管理更精细化、业务更合规化、发展更科学化。

(二)重点推进基层操作的精细化

农信社经营管理的特殊性和网点多、分布广、链条长的特点决定了基层操作风险问题多,隐患大,因此基层操作必须精细化。一要严格业务操作流程。按照《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各环节责任人要履职尽责,员工要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程办理各项业务;要结合全系统正在开展的“操作风险三年专项整治工作”,加强操作环节的检查指导,适时开展审计督导,加大对违规操作的处罚力度;强化会计主管实时现场监管、远程监控和监管员事后监督的制约作用,从监管层面强化员工遵守制度、精细操作的意识。二要严格重要凭证、印章、机具、密码及枪支管理,严格手续流程,确保不出问题。三要严格现金管理。进一步严格落实大额现金存取逐级审批制度,实时监测网点库存现金变化情况,实时关注柜员现金箱余额变化情况。四要培养全体员工自觉意识,逐步实现精细化操作由强制到自觉自愿的过渡。

(三)深入推进信贷管理的精细化

信贷是农信社最重要的业务,要在强化信贷管理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信贷管理精细化。一是推进“阳光信贷”向标准化、专业化、产品化转变,实现对农户和小微客户领域的有效覆盖。二是在信贷业务流程持续优化的基础上,采取风险经理平行作业、批量化快速处理等措施,有效提升效率、防范风险。通过完善电子化信息资料的传输及在线审批机制,使营销、申请、调查、审批、放款及贷后等各个环节实现标准化流水作业,形成信贷业务标准化批量处理模式。三是在信贷风险管理上,探索建立贷款“三查”标准化模板,明确“贷前查什么、贷中审什么、贷后管什么”。

(四)持续推进内控管理的精细化

一要进一步梳理业务流程,提升标准化水平。把各个业务环节流程控制作为精细化管理的切入点,通过再造业务环节流程来控制细节,做到每一项业务的操作都能按照精细化的管理要求运作,努力解决以往工作质量、操作程序因人而异、因网点而异的问题,形成科学、有效的运营流程管理体系。二要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制度执行落地。加大对各行社及基层营业网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做到常规与专项检查、现场与非现场检查相结合,并实行后台部门联动检查,进一步增强员工内控风险防范意识和制度执行能力。三要树立全员、全程内控理念,建立前、中、后台分工制约机制,明确各部门内控职责,将责任分解到人,建立起清晰的追踪路径。四要依托科技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加大信息系统建设投入,逐步搭建和完善实时风险预警系统、远程授权系统、远程监控中心等,不断提升系统软件的“硬控制”作用,坚决杜绝各类案件发生。

(五)探索推进营销服务的精细化

客户营销和服务是农信社业务增长与持续发展的关键,改革过程中要不断探索营销服务精细化。一是对客户进行深度调查,了解客户的背景、现金流量、内外债状况、信用社开户情况、报表数据的真实性、信用状况、产品的生命周期以及对信用社产品的需求状况,甚至企业法人的喜好等,为高效营销赢得主动权。二是持续积累有价值的客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切实分析客户差异,把握客户需求特征和行为爱好,实施客户分类管理,有目标地为客户提供快速、周到、个性化的优质服务,以培养客户的长期忠诚度。三是提升客户开发效率。在人员、网点和费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对业务流程全面、细致、科学管理降低成本,并将有限的资源用于高价值客户的营销维护和体验提升,深入挖掘客户价值,从而实现低营销成本、高营销效率的目标。四是强化客户管理和维护制度,坚决杜绝客户管理失职行为,严格执行贷款质量问责制。五要针对不同种类的贷款及客户,简化不必要的操作流程,运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增强调查、审查、审批的科学性,提高业务运作的科技含量。对存款和结算客户,要根据业务性质、业务量的大小、业务发生的频率分别设计服务手段和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韩英:《全面开启青海农信转型发展新征程》[J],中国农村金融,2016.6。

[2]罗鸿雁:《农商行流程化管理长效之路》[J],当代金融家,2016.4。

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亮点范文3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4年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3年工作,部署2014年任务,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在新的一年开好头,起好步,为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再创辉煌!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局广大干部职工以筹备“十二运”为契机,真抓实干,奋发争先,五大战役同时打响,多条战线合力攻坚,为全运盛会胜利召开提供了坚强的环境保障,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以科技文化为依托,创新工作有声有色。充分调动全局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围绕解决城市建设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应用技术研究,以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为依托创新了管理手段,深入开展了优良乡土树种繁育、绿地基质覆盖、两陵古油松养护、检查井安装调整消声、桥梁伸缩缝降噪、除雪剂使用减量化等课题研究,高性能沥青快速修复料、SBS、SMA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得以广泛应用,在解决工程质量通病、提高行业维护管理水平上取得明显效果,项目攻关、科研创新蔚然成风。

(二)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有质有量。高标准完成南二环、大街、大路等8条市本级道路整修和东西快速干道、公和桥、沈海立交桥、西南高架桥等27座桥梁加固改造工程;北海高架桥加宽段、小什字街跨线桥全运会前竣工通车,建成崇山路儿童医院、医大四院两处过街天桥,进一步完善了中心城区市政设施功能。突出设施维护完善,全年累计完成道路维护108万平方米,调补边石40万延长米,清洗桥梁162.6万余平方米,清掏窖井10万次、管线1800公里,保证了全运会前全市道路桥梁呈现全新设施形象;及时预警,完成主汛期9次强降雨的城市防汛指挥调度工作,全力保障了城市安全度汛。

(三)以生态美丽为目标,绿化建设管理有章有法。如期完成一、二环路绿化恢复提升、城区百条主要街路行道树景观提升、百里环城水系二期改造等重点工程,加强浑河、运河沿线景观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生态景观系统;实施了街路沿线、场馆周边、城市出入口等重点部位的花卉栽摆,给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强化相关管理部门对绿化成果、植物生灵的保护意识和敬畏之心,以提高园林绿化水平、提升绿化景观为主线,开展了精细化管护、抗旱保绿等工作,特别是为保障全运会召开,进行了百日会战,建立迎全运园林绿化精细化保障体系,打造了最佳的城市绿化形象。

(四)以优化环境为牵动,综合整治有条有理。继续强力推进30条街路“五位一体”扫保作业和垃圾上门收集工作,统一更换了环卫服装、保洁工具和车辆,小街小巷、街办市场等环卫死角和薄弱环节整治效果明显,全运会期间发扬环卫战线连续奋战的精神,按预定方案,超常规抓作业、抓监管,实行24小时保洁作业及垃圾清运,圆满完成了环境卫生保障工作;加强门前责任区管理力度,完成精品街路及场馆周边牌匾改造提升和28条重点街路及中山广场、浑河两岸等节点景观照明建设,成功举办了迎全运科技灯光秀,营造出流光溢彩的沈城夜景观;广泛开展“清洁”活动,全面实施无烟全运战略,有序推进病媒生物防制,组织协调11个相关区,全方位治理33个全运场馆室内外及接待宾馆、定点医院、铁路沿线、重点窗口单位、旅游景点、商业街等场所卫生环境,确保了全运场馆及周边环境卫生达到最佳状态;坚持阶段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突出强化了迎全运172条环境整治重点街路、桥梁及场馆周边的城市基础设施综合巡视监管,综合巡视累计发现并跟踪督办大小问题2.6万件,确保及时发现、快速处理,处置道路塌方等各类应急突发事件109件,完成市容环境综合政务保障工作45次,有力保证了全年特别是全运会期间城市的安全稳定运行。

(五)以民生城建为根本,城乡人居环境建设有力有效。从百姓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入手,加大了办实事工作力度,加快道路渠划、港湾车站、过街天桥建设,完成积水点改造160处、安装检查井防坠网38000余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农村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焚烧发电、农村改厕等工程建设步伐加快,不断提升市民满意度,便民、利民、惠民的民生理念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财务计划、劳动人事、行政审批、市场造价管理、监察审计、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双进双解、节能减排、信用建设和稳定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较大成绩。

同志们,过去的一年,全局上下锐意进取,通力合作,付出了辛苦,获得了领导和市民的高度赞誉。在此,我代表局领导班子向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地感到,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狠抓作风,全体干部职工立足基层、携手奋进,各级领导班子管理重心下移,靠前指挥、一线作战,经受了全运大考的洗礼,展示了过硬的作风,锤炼了脚踏实地的优良品格;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狠抓创新,以“依托科技文化、打造生态美丽”为主线,全面实施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培养了锐意改革的高昂斗志;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狠抓质量,将基础设施建设与建筑工程、装修工程看齐,要“面子”更要“里子”,严把招标关、市场关、材料关、施工关和现场管理关,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今年青年大街改造、北海桥加宽段、崇山路两座人行天桥的设计、建设和施工组织,充分体现了项目建设精心组织、统筹实施、注重细节、以人为本的严谨态度,成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成果,打造了精益求精的建设项目;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狠抓管理,以“管理上水平、市民得实惠”为目标,强化工程管理、行业管理和城市综合监管,建管并重、管理优先、同步提高,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全面优化,确保了高效有序的城市运行;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狠抓安全,牢树“安全第一”的意识,制定了严密的《全运安保工作方案》,在重点项目建设中健全责任制度,实现了“平安全运”,确保了质量安全和人员安全,形成了平安稳定的良好局面。这五个“始终坚持”,既是我们在筹办全运会过程中取得的基本经验,也是我们继续前进、再创辉煌的宝贵财富。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一以贯之、毫不动摇地坚持。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各行业的精细化管理仍有缺失,标准化水平不高,全运成果制度化还需进一步完善。二是重建设轻管理,靠突击整治解决问题的现象依然存在,常态化管理未能得到有效落实。三是一些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技术含量较低,难以“求精”,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四是有些干部还存在工作落实不细、主动性不强等问题,更有一些干部不能真正深入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2014年工作部署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在正确分析当前城市建设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基础上,准确领会和把握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对我们的新要求、新期待,积极探索和实践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新机制、新办法、新途径,确保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力度不减、效果不降,努力实现后全运时期城市建设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

2014年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根本,以依托科技文化、打造生态美丽为主线,突出“精管理、促发展、强队伍”主题,深入开展精细化管理年活动,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全面提升市政、绿化、市容、环卫、爱卫、综合监管等行业建设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城市建设管理事业新辉煌。

(一)始于精心,在科技文化建设上做足文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现代化城市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水平是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柱,要进一步深入推进全局的科技文化建设。一是长效推进各行业科技文化创新。要结合实际和资金安排,组织好2014年科研计划的编制。各相关单位要按照行业特点,分别侧重科研、设计、管理、养护等职能,加强城市管理应用性科研项目研究,加快成果转化,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数字技术,建立城市管理数据库,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工作的实时监测与动态控制。同时,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二是遵循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做好项目设计和施工组织。相关的设计、项目管理单位在2014年实施的项目中要坚持方案优化、设计深化、管理科学、措施有力的原则,设计人员要深入现场,全程做好技术服务工作,多做设计交流,注重设计细节,管理单位要动脑筋、想办法,在施工组织上探索更为合理的措施,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成于精致,在工程项目建设上下真功夫。2014年的城建计划已经确定,要充分做好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是加快推进重点市政项目。全面启动二环二期、怒江北街下穿三环及裕虎铁路桥工程,年内完成沈抚桥改造、文化路立交桥二层环岛改造、二环高架隔音屏建设。二是精心组织园林绿化项目。继续对金廊沿线,市府广场、北站广场等重点广场以及黄河大街等重点街路进行景观提升改造,实现重要景观街路“三季有花、秋季观叶、冬季观果、四季常绿、五彩缤纷”的绿化景观形象;组织好市人大培训中心三期、武汉园博会园、东北两陵监控系统改造等工程。三是加快垃圾处理一体化建设步伐。明年环卫实施项目较多,要加快推进老虎冲垃圾场渗沥液处理建设、餐厨废弃物处理场建设和垃圾焚烧项目,确保如期启动;144座环卫工人休息室建设已列入政府工作安排,要不折不扣地组织完成。四是做好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总体上看,2014年的项目建设较往年较少,这更需要我们将质量管理作为项目建设的核心工作集中精力抓好抓实,要按照今年上半年抓道路整修质量的思路、经验和力度,举一反三,从责任制度、原材料使用、施工组织、施工工艺等方面,将质量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和程序,绝不允许因出现质量问题而造成不良影响。

(三)工于精细,在重点行业管理上有所创新。要把加强行业管理将作为2014年工作的重头戏,努力实现“标准规范、长效常态、不留死角”的精细化管理目标。一是市政设施管理上突出一个“实”字。要完善一年四季动态维修养护制度,形成预防性、周期性、及时性维护相结合的良性运行模式,重点解决维护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并提前做好排水设施的维修养护工作,确保城市安全度汛。二是园林绿化管理上突出一个“美”字。要保护好街路、广场、公园、运河等绿化成果,重点解决重建轻管、后期养护精细化程度不够的问题,做好行道树档案完善、苗木储备、病虫害防治、庭院绿化、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工作。三是市容景观管理上突出一个“靓”字。要在完成亮化建设的基础上,做好巡视维护工作,保证夜景观质量,同时加强广告、牌匾设置和门前责任区的管理。四是环境卫生管理上突出一个“全”字。要紧紧围绕巩固全运会环境卫生工作成果,推进环境卫生科学化、精细化、标准化改革,全面加强精品街路保洁、生活垃圾收运、公厕保洁、环境卫生执法、农村生活垃圾和城市除运雪等工作;特别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已列入2014年政府办实事项目,必须严格按计划任务推进落实,确保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0%的目标。五是爱国卫生工作上突出一个“新”字。要创新“清洁”和建设系统义务劳动活动形式,健全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支撑和监测网络,建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推进卫生创建和公共场所控烟工作,确保通过全国灭四害先进市复检。六是综合监督管理上突出一个“早”字。要切实落实网格化巡视制度,明确责任体系,重点解决巡视不到位的问题;同时完善属地管理制度和市区联动机制,建立起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机制,确保各类问题有人发现、有人处理。七是安全管理上突出一个“稳”字。要全面强化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加大安全设施投入,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要特别加强项目现场、作业现场、公园及运河、浑河、铁路沿线等重要部位的安全管理,确保做到全年零事故。

(四)善于精通,在干部队伍建设上花大力气。队伍建设是实现精细化管理年目标的重要保障,要不断历练作风、强化能力。一是强化全员责任意识。广大干部职工要守岗有责、主动作为,“担重任、挑大梁、走前头”,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在全局掀起全面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精细化水平的新。二是推进岗位练兵。要坚持训练通用能力和训练专业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在市政设施维护、植物修剪与绿地管理、市容亮化管理、环卫扫保、病媒生物防制、综合监管、应急联动等方面,按照不同岗位分工,有层次、有针对、有节点地开展灵活多样的练兵活动,实现“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练什么、练什么精什么”的目标;同时,立足平战结合,在一线岗位、大战中培养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本领。三是强化能力建设。要始终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城市建设管理事业的长远发展,加强业务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重点提高规划设计、精细管理、项目组织、经营创收、应急保障等五种综合能力,力争全面提高全局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四是提高决策水平。要坚持顶层设计和公众参与相结合,在提高市政、园林、市容、环卫等工程建设的设计和施工能力的同时,通过召开咨询会、论证会、通气会等方式,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丰富全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方式和途径,把公众意愿真正纳入到决策中,实现精英决策向公众参与决策转变。

三、保障措施

2014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进入状态,抢先抓早,争分夺秒,团结奋战,攻坚克难,用高昂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紧紧围绕既定目标,全面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一)坚持改革创新。创新是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深层动力。要始终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强基固本工程来抓,归纳好、总结好全运会筹备期间形成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建立一套系统、规范、具备可操作性的制度体系,确保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全运成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要在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工作模式上狠下功夫,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法,进一步优化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建立整体联动机制,努力破解制约城市建设管理的瓶颈,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二)强化落实责任。关键时刻要敢于负责,重大问题要敢于担当。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事业为重、工作为本,坚定必胜信心,保持发展激情,牢牢咬住目标不松口,抓住重点工作不动摇。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紧紧围绕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盯热点、解难点、扫盲点、显亮点,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决不搞形式主义,决不做表面文章。要狠抓督查督办,健全和完善督查督办机制,强化经常性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三)转变工作作风。作风决定我们城市建设管理事业的成败。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工地,尤其要到困难大、问题多的地方去,直面矛盾、靠前指挥,掌握一手情况,搞好调查研究,实施具体指导。要强化工作执行力,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和部署,快速执行、高效落实,力求上级要求不打折扣、各项工作无遗漏。要强化协作联动,加强部门和部门之间、市局和区局之间的协调配合,做到工作合拍,步调一致,形成各方联动、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

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亮点范文4

数字城管运用3S(GIS、RS、GPS)空间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无线电通信及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对城市管理对象的数字化,以一万平方米为一个单元,将城市划分为若干个管理网格,整合管理资源,建立城市管理新模式,使信息采集、问题处置、监督评估成为完整的管理链,形成“闭合回路”的管理新体系。

数字城管自2004年在北京东城区推出以来,在住建部的推广下,在全国各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较之其对推动城市管理的各方面影响,而发现问题的创新是关键性的变革之一。可以说,主动、及时发现问题是数字城管的生命所在。

围绕发现问题,各地进行了积极探索。根据发现问题的主体,大致有两种模式:一是政府成立专门的机构,设置专门的编制,吸纳专门的人员负责问题的发现工作;二是把发现问题环节从政府职能中剥离开来,引入第三方机构来承担。其中,杭州市积极推行发现问题的市场化,走出了一条新路。据悉,在数字城管最初的试点城市(区)中,已经有部分城市由原来的政府自主发现问题模式向市场化模式转变,而后期数字城管新上线的城市(区)大多是采用市场化模式。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的数字城管上线城市(区)中,采用发现问题市场化模式的有30多家。

一、数字城管信息采集的基本特点

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具有采集环境的复杂性、采集行为的实时性、采集内容的多层次性等特点。

(一)采集环境的复杂性

数字城管的诞生推动了“市级统一受理、层级协同指挥、按责处置问题”的城市管理工作新机制的形成,整合了市区各级政府、各部门及社会的管理资源和力量,信息采集在数字城管系统运行中不仅要采集源头信息,而且还要核查问题是否最终解决,督促责任部门限期整改落实,已成为数字城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信息采集数据也是考核各区政府和部门管理绩效的重要依据。一旦牵涉到切身利益,各城区和部门对信息采集工作的态度也变得更加敏感和复杂起来。

(二)采集行为的实时性

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十分庞大的工作,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从天上到地下可以说包罗万象,而城市管理问题的采集工作同样如此,因此数字城管对信息采集队伍的要求几乎是全年无休,遇到重大节庆、活动或者异常天气情况时更要求加班加点。由此才能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同时,信息采集员还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对上报问题的解决情况实时核查、反馈,确保第一时间处置和解决问题。

(三)采集内容的多层次性

数字城管是一种定量化、精细化的现代城市管理方法,较之传统的城市管理,数字化城市管理先进的管理理念、灵活的运行机制以及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之在实现精细化管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主要体现在:一是管理内容的精细化。通过城市管理,事、部件全面普查建库,做到了管理权属的一一对应。二是管理要求的精细化。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管理对象的不同处置要求,数字化城市管理进一步细分管理对象的材质、属性、问题性质及处置要求等,突出了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动态诉求的精细化。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及时捕捉市民对城市管理的新诉求,进一步扩大管理的范围,不断提升和细化处置的标准,逐步提升城市管理的水平。

二、数字城管信息采集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一)采集标准的细化和扩大

信息采集的范围涉及到城市问题的方方面面,依据管理的重要程度将采集巡查范围设定等级,等级最高区域2小时巡查一次,次之4小时巡查一次,依次递减,信息采集对象和分类标准按《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立案、结案规范》执行。杭州数字城管在几年来的发展中,事、部件类别已从上线之初的122类拓展至205类,绿化积尘、街面油污等起初不作采集的问题都被纳入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如此高的采集频次和分类复杂繁多的采集对象,迫切要求一支责任心强、专业化程度高的采集队伍来承担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工作。

(二)采集标准的透明和更新

公开透明的标准不仅是数字城管问题处置的刚性依据,也是衡量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尺。数字化城市管理不仅制定了各类标准,而且这些标准公开透明。例如,杭州市制定了《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立案、结案规范》、《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处理期限》、《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市场化管理规范》等规范标准。这些规范标准向全社会公开,做到标准透明,对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三)监督考核机制的公开和中立

数字城管的强力推进得益于杭州市政府①将数字城管运行绩效纳入对城区和部门的效能监察体系,由此带来考核方与被考核方之间的一系列不信任事件。因此,要求引入第三方进行数字城管信息采集的呼声强烈,该方应立足于政府和市民之间,它不隶属于政府行政管理体系,也不单纯反映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诉求,能够公正、客观地进行数字城管的信息采集工作并对城市管理的效果进行监督,由此得来的数据才能毫无异议地作为城市政府对城区和部门进行考核的依据。

(四)管理理念的突破和创新

城市管理手段的高科技化和综合化推动了城市管理理念创新。与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相比,数字城管更加精密高效。可以说,它实现了城区范围内的、每一个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部件的全覆盖。要发挥数字城管的这种独特优势,管理者就必须迅速从过去“发现问题靠举报、解决问题靠批示、处理问题靠突击”的固有思维中解脱出来,将注意力从对城市主要干道和主要事件的宏观管理逐步转移到更加注重精细化的管理上来。这就要求必须充分运用数字城管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数字城管目标,而首要的发现问题一环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三、数字城管信息采集的主要模式

数字城管问题的信息采集范围、信息采集标准化体系、监督考核机制、技术环境等因素影响了数字城管信息采集模式的选择,目前国内主要存在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信息采集模式。

(一)封闭式信息采集模式

各地对于信息采集员队伍的建设,一般都是以政府自己“养人办事”的方式进行的,这是政府内部循环的“封闭型”,即政府在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设置信息采集管理人员和信息采集员的编制,一般为事业编制和合同编制,列入机关的编内或编外人员。监督中心自己组织人员,进行采集员的招聘、培训、上岗、管理,这种方式也被称为“自主管理式”。目前,大多数城市都采用这种方式进行信息采集工作。

(二)开放式信息采集模式

开放式信息采集模式与封闭式相对,即把信息采集工作从承担数字城管日常管理的政府部门中剥离开来,引入第三方参与,第三方可以是另一个政府部门或是政府部门的下属企事业单位,或者是通过招标确定的社会企业。这支采集队伍人员构成多样,既可以在政府内部循环之中,又可以在循环之外,政府既可以“养人办事”,也可以“花钱办事”。

(三)市场化信息采集模式

市场化信息采集模式也是一种开放式的信息采集模式,是采用政府与社会互动的“开放型”模式开展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工作,即政府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购买信息。由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提出信息采集的需求和目标,由政府采购中心组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若干家专业的服务公司承担全市的信息采集工作,每个公司负责一个或多个城区。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是确定信息采集的需求、目标、考核评价、质量监控,不承担信息采集员的日常管理责任,以合同要求、考核评价的方式来保证信息采集的质量和数量,这种方式也被称为“委托管理式”,属于一种“开放型”的政府管理模式。

在“开放型—委托管理式”模式中,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针对目标提出具体的采集时间、采集区域、响应时间、上报数量、采集密度、覆盖率、失报率、误报率、核查率等质量要求,而不再具体关心到每个员工的招聘、考核、排班、薪酬、福利等,可以减少大量管理人员和繁琐细微的日常管理工作,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的方式确保信息采集的质与量。

四、杭州城管信息市场化采集的缘起、发展和推广

信息采集市场化以第三方角色参与城市管理的监督行为,第三方服务商中立于政府和市民之间,它不隶属于政府行政管理体系,也不单纯反映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诉求。一方面,它通过合同受制于政府,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它以市民利益代表者的身份,监督政府行为。这就要求企业始终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以客观、全面反应城市管理现状为最终目标,任何有意识的偏袒都将造成政府和市民其中一方的不满。信息采集第三方服务商公正、中立地监督问题的处置和解决情况,推动了城市管理工作与市民需求的逐步贴近与融合。信息采集市场化实际上是政府部分权力向社会的转移和公众对政府部分职能的参与过程,“这一过程本质上是民主化的一种表现,有利于社会民主进程的发展。公民或是通过直接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或是通过协商、听证、公决、质询等形式影响公共决策,这不仅能推进民主化,而且能形成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

(一)市场化采集的缘起

信息采集市场化伴随着杭州市数字城管的诞生而同步出现。在杭州市数字城管系统上线之初,杭州市城管办信息中心就数字城管项目有一个详细的规划,规划中有一个以自建管理模式测算的人员单量和经费投入。如果数字城管信息采集采用自建管理模式,则城管系统就必须自建一支监督员队伍,以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然而,在杭州市现有管理状况下,兼及数字城管实施后一系列软硬件的需求等因素,通过运用科学手段对人员单量和经费投入等内容进行的测算表明,如果自建一支监督员队伍,与市场化模式相比,政府投入有天壤之别。

以杭州市第一阶段四城区试点为例,需要监督员数量为756人,年薪以1.8万元计算,同时需要5%的管理人员,约38人,年薪以4万元计算,加上794部信息采集器“城信通”成本,以每部成本5000元计算,政府投入共需1860万元。在实施信息采集市场化模式后,也以第一阶段四城区为例,信息采集招标分三个标段,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招聘了三家采集公司,招标金额共计392万元。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投入管理人员10人,年薪以4万元计算,另产生超额费用67.5万元,三家采集公司实际使用采集器160部,上述三项内容政府投入共计579.5万元②。

两者对比,显而易见,数字城管建设中,仅信息采集一项就为国家节省费用1280.5万元③。

(二)市场化采集的发展

杭州市对信息采集巡查时间规定为7:30~21:00,无节假日、双休日,并要求其对数字城管覆盖范围内所有涉及道路、街巷按照重点区域一天不少于4次,主城区范围一天不少于2次,一般区域一天不少于1次,城郊结合部一周不少于1次的巡查频次,通过全时段、全覆盖的巡查采集,能够在不同的时间、地域发现、总结出不同的城市管理现状和规律,从而为数字城管全面掌握全市城市管理情况提供了一手数据。仅2012年一年,杭州市数字城管共立案交办问题156.94万件,问题解决率为99.98%,问题及时解决率为97.27%,其中主城区数字城管问题及时解决率为96.86%,滨江、萧山、余杭及五县市为97.74%。自2006年上线运行以来,杭州市数字城管共发现、解决问题600余万件④。

此外,信息采集员还承担了专项普查工作。由于信息采集员遍布杭州全市,可以方便地进行一些城市管理的专项普查工作。由信息采集员对各自工作区域内的专项普查对象进行拍照和文字描述,上报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由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进行汇总统计,可以方便、快捷、高效、节俭地完成专项普查工作。

(三)市场化采集的推广

杭州市数字城管系统自2006年3月上线运行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是首创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市场化模式成为其中的一大亮点。该模式的实施,确保了街面城市管理问题的第一时间发现,充当了政府综合管理的“千里眼”与“顺风耳”,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信息采集市场化对于数字城管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转变政府职能、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政府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推进了社会民主化进程,并且形成了一支信息采集的专业化队伍。

五、结束语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一种将政府垄断职能与市场竞争行为进行整合的复合型制度安排,两者取长补短,是一种较为高效的政府职能履行方式。从数字城管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采集工作是数字城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信息分析处理的源头、基础和前提。信息采集环境的复杂性、采集行为的实时性和采集内容的多层次性等特点都决定了信息采集市场化模式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注释:

①数字城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市长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通常设在市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承担数字城管的日常管理和对城区和部门的考核工作。

②数据来源:杭州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内部数据,2006年。

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亮点范文5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贯穿“精细化管理,优质化服务,立体化整治,专业化维护,市场化运作,人性化执法”理念,发挥数字化城管平台功能,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致力改善人居环境,完善网格化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二、目标与任务

(一)围绕一个目标。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照创建标准,落实创建责任,提高工作标准,实现创建目标。

(二)紧扣一个主题。即“服务市民、改善人居、促进发展”。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为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整洁、干净、清新、舒适的环境。

(三)统筹二个关系。处理好管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牢固树立“管理执法就是服务”的理念,通过依法执法维护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通过严格管理创造优美的宜居环境,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处理好预防与强制的关系。坚持疏导结合,教育劝导在先,实行“首违免罚”,做到预防与强制的有效衔接与有机统一。

(四)突出三大重点

1、扎实抓好日常管理维护

(1)以街面洁净、空气清新为目标,提升环卫保洁水平。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推行24、18小时清扫保洁制度,提高机械化作业率,着力解决城郊结合部垃圾问题,继续加大“牛皮癣”的专业整治力度。

(2)以路面平整、下水畅通为目标,提升市政维护水平。注重细节、查漏补缺,高标准维护市政道路、疏浚下水,实现市政维护“路平、沟通、水畅”。

(3)以花香草绿、四季常青为目标,提升绿化维护水平。推广园林立体绿化和绿化带护栏建设,塑造区园林特色,实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50%以上。

(4)以提高市民满意度为目标,全面推进社区物业化服务。提升已实施物业化服务小区的管理水平,打造物业服务市级示范社区10个,大力推进破产改制企业居民区和农民安置小区的社区物业化服务工作。

(5)以提升城市形象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城市亮化管理维护水平。打造亮化管理示范街2条,加强区投区建亮化设施的日常管理维护。

(6)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稳步推进城管维护作业市场化、专业化。枫林三路、雷锋大道、潇湘南大道、区科技产业园的维护作业实行市场化运作。

2、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1)组织开展“渣土管理巩固提升年”活动。切实加强日常监管,及时覆盖黄土,从源头控制污染;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加强渣土运输的管理,力争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4%以上。

(2)进一步落实防违控违责任。严格落实街道(乡、镇)为第一责任主体的控违责任;健全控违预警机制,实行新建违法建筑动态拆除和“零指标”管理。以服务重点工程、片区开发等为重点,全年拆除各类违法建筑20万平方米以上。

(3)全面清理整治违章户外广告。以实施《长沙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为契机,加强宣传教育,落实目标责任,拆除各类违章户外广告6万平方米。打造银盆南路、枫林一路户外广告、店招规范示范街2条,加强新修道路招牌设置的规范指导。

(4)加大违章占道行为的治理。严禁新增并坚决拆除违章占道亭棚,保持人行道整洁有序;加大破路、损绿毁绿、损坏城市公共设施行为的管理执法力度;继续加强流动摊担、早夜市、疏导点的管理,新增早夜市疏导点和社区便民点8到10个;全面开展环保噪声、油烟污染行政执法,创建金星路“绿色餐饮”示范街。

(5)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按照“管理先行,执法跟进”的原则,实现“门前三包”由主次干道向背街小巷和社区延伸;继续开展“十佳”、“十差”社区、路段和门店评比,定期评选星级门店;继续开展周未卫生大扫除,实现单位、门店责任人自觉清扫率和参与率达98%以上。

3、深化行政审批改革。

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程序,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审批时间;加大网上审批的范围和数量,实现网上审批办结率100%。

(五)实施五项工程。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为目标,全面完成民生工程年度建设计划。

1、完成区山景区周边65栋房屋的“平改坡(绿)”工程。

2、打造雷锋大道特色景观街。

3、建成桔子洲街道天麓苑等社区公园6个。

4、完成3个社区和10条街巷的提质改造。

5、完成枫林宾馆前坪等地危旧房屋改造。

(六)打造五大亮点

1、打造城市基层管理新亮点。继续推广咸嘉街道城管社区服务站“家门口服务,零距离执法”管理模式;全面推广桔子洲街道组团式网格管理模式。

2、打造城管联动新亮点。继续完善与高校联动机制,扩大大学生城管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高校周边市容秩序整治。积极与驻区单位、企业、中小学校建立“三联”工作机制,全面构建大城管新格局。

3、打造垃圾分类收集新亮点。继续推广咸嘉新村环卫垃圾收集“四色分类”模式,提高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构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实现垃圾四色分类普及率50%以上,无害化处置率达100%。

4、打造亲民城管新亮点。以开展“点名办案”为重点,规范执法程序;实施城管民生工程“三问三公开”(即: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公开征求意见、公开设计方案、公开实施监督),实现市民满意度达98%以上;继续落实定期走访企业制度,组织城管干部与违章当事人的“一对一”疏导服务;组织青年志愿者和义工服务队伍,开展扶贫帮困活动,树立城管队伍亲民爱民的形象。

5、打造“城管示范岗”新亮点。在全区重要场所、学校周边、农贸市场周边设立城管示范岗,实行定时、定位、定责,保持良好市容秩序。加强特色景观街和社区公园等主要节点和重点部位的管理维护执法工作,确保管理维护与建设同步。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

进一步创新宣传内容、形式和手段,全方位、宽领域、多角度加强城市管理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介宣传。在采取社区、单位、学校社会宣传与发放宣传单、宣传手册日常宣传相结合的同时,适时开展城管体验日等主题活动。强化城管职责、法律法规、典型案件等内容的宣传。实现城管宣传工作的日常化、常态化、基础化,提高城管工作的美誉度和支持度。

(二)加强财力保障。

继续健全城市管理投入机制的制度化,努力提高城管一线干部职工待遇,加大维护设备装备的投入,加快城管维护基地建设。

(三)提升数字城管。

扩大城管数字化覆盖区域,将含浦镇和区科技产业园纳入数字化案卷采集范围;继续加大数字化案卷处置力度,缩短处置时间,减少发案数量;加大数字化城管工作的精度,实现管理对象空间上、时间上和责任上的精确定位,逐步实现城区城市管理、维护、执法精细化。加大数字化城管考核力度,实行严格、透明、公正的运行机制。

(四)完善责任体系。

进一步完善全区城市管理责任体系,落实基层城市管理责任。按照“干管分开、监管分离”的工作模式,构建管理、维护、执法相结合的责任体系,明确职责、细化责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落实格局。

(五)严格督查考核。

以督查考核为抓手,以市民满意为前提,以客观、公平、公正为原则,完善考核办法。继续执行日检查、周通报、月排名的考核奖评制度,每月兑现奖惩。对检查考核所发现问题不重视、不及时整改或考核不达标的单位和个人,严格按行政问责办法予以追究责任。

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亮点范文6

关键词:城市农贸市场业种配置经营管理精细化管理合力治理

在我国城市中进行农副产品交易的集市被称为城市农贸市场,在城市集市进行农副产品交易是中国最古老的交易形式,同时城市农贸市场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的补充。农贸市场是我国普及城乡各地的农产品批发和零售的市场,它与城乡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承载力的重要支点。它与农村的集市贸易不一样,不是农产品生产者彼此交换为主的市场,而是以农民自产自销与城市居民、小商贩的批发和零卖的形式进行交易的。城市居民、集体单位和酒店餐饮业作为买方,农村、农场和农民作为卖方在农贸市场进行交易。可以这样认为:城市农贸市场管理的发展和创新是生产力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其发展进度已成为衡量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它的发展和存在有助于改善城市的食品供应状况,还可以使城市居民的购买力转移到农村、农场,使农民的经济收入有所增长,所以说,城市农贸市场在城市居民和农民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城市农贸市场的发展和创新能推进我国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能帮助我国人民早日实现“中国梦”和促进伟大中华民族复兴的前进步伐。发展和创新城市农贸市场管理还能加快城区市场繁荣,保证城乡产品买卖交易持续稳定,保障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进社会安定团结,更进一步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笔者就职于河南省濮阳市市场发展服务中心,耳闻目睹了城市农贸市场的建设、改造和一步步发展壮大。笔者欣喜地看到:目前,城市农贸市场服务已成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城市经济增长的亮点,特别是在网络营销和知识经济的推动下,城市农贸市场的经营管理、业种配置、市场环境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服务形式更加新颖多样,服务内容更加拓展延续。但是,城市农贸市场管理在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城区农贸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城市农贸市场的农产品是自发调整的,市场价格不是长期不变的,它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要求城区发展服务中心对农贸市场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遵循国家对市场管理的方针、政策,使城市农贸市场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但是,一些农贸市场由于存在规划布局不合理,而且设施陈旧落后,市场管理简单粗放、行业监管不得力等问题,使得城市农贸市场管理的发展和创新受到严重制约。

1.农贸市场建设落后,设施利用率较低。

目前,由于大部分城区面积迅速扩张,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务工,使得城市人口急剧增长。这就需要城市的农贸市场建筑面积迅速扩大,市场设施快速更新,以保证农产品交易成功率大大提升,这样才能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稳定提高。但是据笔者调查所知,许多城市的农贸市场建设仍旧滞后,设施利用率仍旧低下。按照国家规定的“城市居民15分钟可满足购物”的市场建设要求,很多城市小区仍然达不到这个要求,目前很多离城市较远的小区购买生活用品时需要开车购买,往返需要近一个小时。由于农贸市场建设滞后、场地狭小,使得市场内部颇为拥挤,买卖肉食的区域又脏又乱、污水横流;买卖蔬菜的区域杂乱无章、烂菜叶发出一阵阵令人作呕的气味;市场内经常发生争吵、斗殴现象,同时也给小偷造成了偷窃机会,消费者丢钱包的事件时有发生。由于市场在初建时期建设规划比较保守,在设施上没有投入较多资金,所以市场地面坑坑洼洼,上下水不通畅,市场大棚锈迹斑斑,公厕内臭气熏天,这样的环境怎能吸引众多的消费者到此消费呢!

2.上级部门监管力度不强,市场管理粗放。

业内同行都很清楚,对农贸市场的管理涉及到多个行政部门。其中有工商、农业、城管、公安、消防、林业等,这种形式的管理给农贸市场的监管带来了诸多不便。首先,在检查、收费、监管等方面,各个部门都有一套自己的管理和检查方法,经营者要接受这些部门的各项检查,经常是这一拨的检查人员刚走,下一拨的检查人员又来到。由于一些职能部门没有深入到农贸市场进行驻场管理,缺乏常态监管机制,只是过一段时间走马观花地检查一下,使得好多农贸市场出现无照经营、不配备消防器材、食品加工经营户没有“三证”或“三证”不全,市场内乱搭、乱建的现象。上级有关部门监管不得力的后果造成市场管理粗放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划行规市不科学、不规范,蔬菜区域也有卖水果的摊位,水果区域内干鲜水果摊位混杂在一起,肉类区域生肉、熟肉一起卖,炒货、小吃点乱摆乱放,农产品检测项目、市场信息、复秤设备更是没有健全,公厕无人清扫、苍蝇满天飞,粗放管理使得农贸市场环境“脏、乱、差”,布局乱七八糟。

3.马路菜市和早市问题十分严重。

笔者曾在一些农贸市场的周围做过调查研究,发现几乎每一个农贸市场周围都有马路菜市和早市存在。早晨城市居民都要出门,有的上班有的上学,但被熙熙攘攘的马路菜市和早市阻碍了出行道路。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汽车、电动车、自行车、行人拥堵在一起,喇叭声、自行车铃声与小商小贩的叫卖声和消费者的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使得农贸市场周围杂乱无章。市民的抱怨声此起彼伏,因为马路菜市和早市的存在,上班迟到被扣奖金,上学迟到被老师批评。城市居民曾大声呼吁取缔马路菜市和早市,但马路菜市和早市像春天的韭菜,被取缔一次过一段时间又死灰复燃了。只有从根本上取缔马路菜市和早市,才能保证农贸市场周围的交通通畅。

二、城区农贸市场管理的创新策略

目前,许多城市政府为加强城区标准化农贸市场的建设与管理,都制订了相应的总体设想和目标,比如,河南省濮阳市就针对农贸市场设立了“立足实际、方便群众、科学布局、精细化管理”的总体设想,并制订了“布局合理、结构协调、功能齐全与市民消费水平相适应”的建设规范化城区农贸市场的目标。笔者长期在城区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工作,愿意与业内同行一起探究城市农贸市场管理的创新策略,以美化城市、规划经营、方便群众、促进消费为目标,为广大市民创造一批环境整洁、宽敞明亮、消费安全、价格公平、买卖公正的农贸市场。

1.拓展农产品业种配置,创新农贸市场精细化管理。

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形式,加强对城区农贸市场拓展农产品业种配置,进行精细化创新管理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一是改造农贸市场的设施和环境。城区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应转变观念,遵守国家与市政府规定的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方针,统筹考虑农贸市场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对农贸市场进行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修建改造不合理的设施,科学布局、规范经营,将农贸市场修建的宽敞明亮;消费者的通道要布局合理,防水、防滑、防火、防拥挤;环境卫生要干净整洁;经营者要文明经商,礼貌用语;建立和建设农产品检测台、市场信息网络和复秤设备;这样做可以提高市场买卖交易成功率,实现市场信息、管理经验和市场资源共享。二是城区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应成立农产品采购配送中心。城市市场发展服务中心要与物流体系、农村、农场和农民形成一条农产品销售链,可以采用农产品配送的形式将农产品配送给城市的酒店、食堂和居民小区,这样做可以促进农产品渠道向新型化发展,缩短农产品流通流程,提高贸易效率,也可以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和价格,使城市消费者和农场、农村及农民的利益达到双赢。三是重新调整农贸市场布局,拓宽业种配置。笔者认为,应该对农贸市场进行科学、规范、合理的布局,将农贸市场销售的产品分为三大区域,第一区域为肉食、蔬菜、水产和干货类,可以将这一区域放在市场的中心地段,因为这一区域销售的产品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第二区域为粮油、水果、熟食和杂货类,可以将这一区域的产品放在市场边角地段,因为这一区域销售的产品消费者不需要天天购买;第三区域为绿色产品、本地特产和报亭、彩票销售等,这一区域的产品可以放在市场门口,吸引外地游客前来购买。这样的布局使农产品交易相互搭配、增加市场人气,还可以拓展农产品业种配置,创新农贸市场的精细化管理。

2.创新市场经营管理,营造市场和谐氛围。

笔者深深感到,要想创新市场经营管理,首先要营造和谐氛围。市场管理人员要更新服务理念,不能再以上级领导者的身份出现,市场管理人员的工作不再是到期收取租金、检查一下经营者的卫生状况、通知经营者一些注意事项就完成工作任务了,而是应该以市场经营者的朋友身份出现,切实帮助经营者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每一名管理人员都应该具备处理急发事件的能力,如:经营者与消费者发生争吵或斗殴事件,市场管理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内到达现场进行调解,并能做到公平、公正、以理服人;经营者之间发生了矛盾,管理人员应冷静分析矛盾发生的起因和经过,以谈心的方式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们化解矛盾心情愉快地经商。当经营者家庭遇到困难时,管理人员要伸出友谊之手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尤其是一些外地经营者,在本地没有亲戚朋友,遇到困难时常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迫切希望管理人员帮助解决困难。管理人员就要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热情地帮助他们。如:经营者的孩子入托难、入学难、看病难、租房难等实际问题,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和管理人员都应当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做可以使他们积极配合市场管理工作,有利于农贸市场管理的创新和发展,还可以营造市场和谐氛围,使市场很快繁荣起来。其次,创新市场经营管理。笔者曾学习了国内外同行先进的管理理论和工作经验,认为创新农贸市场的经营管理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是“批零结合”的经营模式。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应利用城区交通便利的特点,积极创造“批零结合”的必备条件,吸引外地批发商到农贸市场经营农产品,使农贸市场的零售和批发经营并驾齐驱,越来越红火。二是“农加超”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就是利用农贸市场和超市之间的差异化经营,使农贸市场和超市形成良好的优势互补,再加上其他业态的补充和完善,达到农贸市场和超市互利的双赢局面。只有打破陈旧的经营理念,才能将农贸市场的经营管理创新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完善体系建设,合力治理市场。

要想创新对农贸市场的管理,必须完善体系建设,合力治理市场。首先要完善对农贸市场的体系建设,因为对农贸市场的整治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应建立一套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相互谅解,一边抓市场的安全、整治,一边抓市场的经营、管理的农贸市场管理创新体系,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存在问题,随时随地掌握市场实际情况,使农贸市场管理的创新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一是成立市场经营户管理委员会,完善和推行市场经营户自律管理体系。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应牵头组织每年度的文明诚信经营户评选活动,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还可以在市场内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保持市场的正能量上升,以打击歪风邪气。二是市场发展服务中心与经营户签订卫生保洁承诺书,这样做可以保证市场的卫生清洁,还要定期公布市场违规违纪经营户名单,促使经营户自觉遵守市场规定,诚信经商、文明待客,使市场买卖交易次序井然。同时还要教育和要求管理人员以身作则、遵纪守法,决不能接受经营户的贿赂,要按照市场发展服务中心的要求经常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落实经营者摊位前的“三包”规定,有效防止经营户乱搭、乱建、乱停、乱贴、乱摆等违规行为。其次,各部门应尽其责、合力治理农贸市场。笔者希望涉及到管理农贸市场的每一个部门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市场发展服务中心要调动起各部门的积极性,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打造一个“秩序化、优美化、清洁化、规范化的农贸市场”,使市场成为布局科学合理、买卖井然有序、环境优美整洁、居民安然消费、新型的农贸市场。城市农贸市场既是城乡居民买卖农产品的集中交易场所,直接关系到民生发展的社会问题,又是一座连接城市、农村农产品贸易的桥梁。它关系着城乡人民的日常生活及生活水准的升降,还关系着社会安全、稳定与和谐。只有不断强化农贸市场服务功能,才能将农贸市场建设成为城市最鲜活的亮点。笔者希望业内同行不怕吃苦、不怕受累,脚踏实地、爱岗敬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自己管理的农贸市场更好地为城乡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吴一萍.我国城乡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经济问题,1996(5)

[2]李波.安康中心城区农贸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安康市发展研究中心,20141219

[3]钱强强.强化农贸市场监管,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江苏经济报,20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