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企业风险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能源企业风险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能源企业风险管理

能源企业风险管理范文1

关键词:低碳经济;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恶劣,各国政府纷纷推出新的发展战略,加强低碳技术创新,发展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以抢占未来世界经济的制高点。在低碳经济背景发展潮流下,各国也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促使新能源产业成为未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国“十二五”时期将新能源作为未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众多企业进军新能源领域,以降低碳排放量为企业发展目标,纷纷尝试寻求安全、可靠的可持续能源系统,但新能源产业具有技术要求高、研发难度大等特点,因而新能源企业在经营中将面临不可预测的财务风险。

一、低碳经济与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鼓励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最终实现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减少煤炭、石油等传统石化能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进而推动国民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新能源企业的特征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通过新技术和新资源开发利用的能源,是相对于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而言,如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等。随着科学技术地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中将广泛采用新能源,新能源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发展新能源产业对缓解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新能源企业是在新能源开发与使用的趋势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企业,相对于传统产业,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具有以下优势:1.具有产业发展优势。新能源产业是人类自身可持续生产及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高速迅猛发展促进的产业。2.具有大量潜在的资本与市场。新能源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资本市场中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财政资金、金融资金、风险资金等各种渠道都纷纷进入新能源产业。3.具有广阔的创新空间。新能源产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技术创新能力强。

(三)新能源企业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1.发展新能源企业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新能源企业具有清洁、干净、安全、可靠、且资源极其丰富的特征,不仅从事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还包括对新能源的技术创新和提供与新能源有关的产品和服务。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将减少煤炭、石油等传统石化能源的消耗,带动能源的低碳化,是推进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

2.低碳经济为新能源企业提供发展机遇

人类正常进化规律是从低等生物向高等生物进化,而能源的正常发展规律就是从使用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传统行业中碳排放量都是非常高的,而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的碳排放量很低,因此,开发低排放、低污染的新能源产业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能源发展向低碳发展的趋势迈进,再加上各国都将重视开发低碳能源,为新能源企业的发展提供机遇。

(四)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过程中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包括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经营条件等,从而导致企业的实际收益远远低于预期收益,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而新能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这些宏观因素会影响市场中新能源产品的供给与需求,进而制约着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再加上新能源企业资金技术密集,投资和运营成本高,这些不确定因素势必会给新能源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新能源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积极地应对企业出现的财务风险。

二、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一)新能源企业经营风险较高,容易导致经营危机

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和市场预测能力高低直接会给新能源企业带来经营风险。进行技术研发和人才储备是新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点,而现阶段新能源企业技术落后,如果经营者想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大新能源人才的储备量,这种行为将造成投入产出率较低,从而直接导致新能源企业现金短缺,引发财务风险。再加上新能源企业管理层财务风险管理理念中存在管理短期意识,过于注重眼前利益,忽视新能源企业不断创新的要求,将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管理层缺乏环保意识,缺乏在发展过程中对所用材料的环保处理,也会危机企业自身的生存。

(二)新能源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能满足风险管理的要求,风险防范意识有待加强

新能源企业要求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经常运用到软件技术,而新能源企业很多财务人员素质达不到风险管理岗位的要求。更为严重的是有些财务人员不能适应岗位职能的要求,也不能经常参加在职培训,不会主动去学习最新的财务管理知识,风险管理意识薄弱,职业道德缺失,进而会出现、泄露企业秘密的行为,这些都会引发危机,将不利于新能源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三)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有待完善,风险管理系统不健全

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风险管理系统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现金预算控制制度不完备。现金预算不合理可能会导致诸多危机的出现,如企业因资金不足带来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压力,或是因资金过剩导致企业经营中机会成本增多、降低收益。第二,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在新能源企业经营过程中因内部控制制度缺陷而导致管理人员出现、故意误解、等情况。第三,内部机构设置不健全,组织结构不完善。新能源企业缺乏专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没有明确的财务风险承担主体。

三、基于低碳经济理念下完善新能源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经营者管理水平,将低碳经济理念运用于新能源企业经营中

经营者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新能源企业抵抗经营风险的能力,因此新能源企业经营者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实力,在企业经营中不断改进自己,在各项决策中重视新能源企业的创新能力,将低碳经济理念运用于新能源企业经营中,以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新能源企业的财务目标。

(二)加强新能源企业财务人员定期培训,强化低碳经济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

新能源企业财务人员应强化低碳经济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密切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将低碳经济理念渗透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环节中。新能源企业应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职业和技术培训,加强对最新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新能源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把握其变化趋势及对企业的影响,适时调整财务政策,改变财务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

(三)完善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

新能源企业需要构建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来增强其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系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出发:首先,需要构建严格的预算控制制度。新能源企业首先要合理地制定预算管理目标,将低碳经济理念引入预算控制中,对新能源项目投资和新能源产品生产运营中所需的资源投入按照各阶段、分项目进行预算控制和考评。新能源企业应采用科学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对项目的整体成本投入和收益情况进行合理预算,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其次,需要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新能源企业通过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可以通过监测、掌握企业的经营信息、财务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及时发现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督促经营者在危机到来之前能迅速地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再次,需要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流程。新能源企业应建立明确的财务风险控制流程,完善财务风险控制组织框架的建立,通过财务预警系统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价、监测和预警,根据财务预警系统的结果执行相关控制措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做到责、权、利统一,减少因内部管理不健全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翁秀芳.浅析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及预警体系[J].经贸实践,2015(7).

[2]李月晓.建立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J].现代企业,2014(11).

[3]薛冰.浅议新能源企业融资的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1).

[4]贾莉萍.浅论新能源企业融资的财务风险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4(9).

能源企业风险管理范文2

关键词:企业风险管理;企业价值;路径

〖KH3〗

提升企业价值是众企业的一致目标。在最近20年里,随着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管理理论、Steward公司的经济增加值(EVA)观点,以及詹姆斯·迈天的价值流理论等价值管理理论的提出,企业价值增值已然取代利润最大化成为企业最为关心的目标,企业的所有经济业务活动都围绕这个中心目标来展开。企业契约理论告诉我们,企业内部环境属于企业契约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企业价值增值的实现。企业风险管理则是管理企业内部环境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企业风险管理是由内部控制衍生出来,而内部控制又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这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适应了当时企业内外部环境的需要,但是又随着环境变化而不断改进。近些年,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监管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企业价值增值面临着严峻地挑战。企业为了应对这种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已经从相对狭隘的内部控制理念向更为全面的企业风险管理思想转变。美国COSO委员会根据经济的发展情况于2004年了对全球企业产生巨大影响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取代了其在1992年,1994年增补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从更为全面的角度提出了风险管理的八种要素,这一变化反映出了国际机构对环境变化产生变化的认同和应对这种变化的态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要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目标,企业需要进行风险管理。结合美国COSO委员会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和中国企业的特点,本文认为我国企业风险管理提升企业价值的路径可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企业风险管理可以降低成本为企业增值

现代企业的一大特点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即存在委托关系。作为委托者的所有者因为时间精力有限、专业分工等原因将拥有的资源委托给受托者即经营者来经营管理,经营者经营着受托的资源,并对委托者即资源所有者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所有者期望资源经委托管理后获得最大化的收益,而经营者的期望则是获得更高的报酬,这种目标利益不一致性以及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受托者不可避免地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产生了大量的成本,影响企业价值增值。企业风险管理是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过程,涉及到企业各个职能机构和经营业务流程。企业风险管理可以识别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为经营管理者和股东提供准确、及时和可靠的信息,促进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这种全面的风险管理活动可以很好地缓解问题,降低委托者与受托者的信息不对称,降低成本,从而提升企业价值。

2、企业风险管理可以降低税收风险为企业增值

之前的学者研究表明,企业的税收函数不是一般的线性变动函数,而是凸函数。这种凸函数关系说明企业的应税收入与适用税率之间是非对称的,这种关系决定着应税收入与期望纳税额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企业风险管理可以稳定企业内部环境,适应外部环境,使得企业的收益在合理的范围内变化,降低企业收益的收益波动性。收益稳定性的提高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企业风险管理可以合理使用应税收入与期望纳税额之间的不确定性来提升企业价值。

3、企业风险管理可以减低财务困境成本为企业增值

所谓财务困境成本,指的是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在企业自身或股东价值方面产生的损失,一般来说,财务困境成本包括了三个方面:企业在困境时企业自身和股东承担的成本、企业债权人产生的损失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如政府、员工产生的损失。一个企业如果因为风险管理不善陷入财务困境,企业的声誉、股票的价格、债权人的信任、供应商的配合以及政府员工的支持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数量会相当巨大,企业价值必然降低。而如果企业风险管理得当,企业不仅不会陷入财务困境,而且会协调好与包括股东、债权人、政府等在内的相关利益者的关系,最终使得企业进入良性循环:风险管理的愈合理,相关利益者愈支持,风险管理地愈轻松,企业价值增加地愈顺利。

4、企业风险管理可以改进投资决策为企业增值

投资活动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活动,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一般来说,企业的投资活动包含了实物投资和证券投资两个方面。无论是实物投资还是证券投资,无论是投资选择是投资实施,都需要进行决策,这种过程都会产生巨大的风险,对风险进行管理保证投资目标的实现是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方面。对于实物投资来说,企业风险管理可以在项目招投标中的信息收集与分析、项目备选方案选择、项目实施过程监控等方面发挥作用,使得实物投资决策正确和项目实施顺利来增加项目投资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对于证券投资来说,企业风险管理必须不断地分析证券市场上存在的大量相关信息,采用证券投资组合等方式来降低证券投资的风险,在最合适的时刻进行证券的买入与卖出。证券投资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利用证券市场为未来发展所实施的普遍行为,证券投资收益在企业总收益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证券投资风险的有效管理可以为企业价值增值做出非常大的贡献。(作者单位: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赵燕.价值减损型企业风险管理策略探讨[J].财会研究,2012(9):64-65

能源企业风险管理范文3

中国行业信息化标杆企业奖

行业信息化领军人物奖

■获奖点评

迪博首创性地推出以“IT+咨询+知识开发”交互驱动的创新业务新型模式,IT、咨询和知识开发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既相互支持又独立运营,塑造了极具迪博特色的运营模式和企业文化,开创了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领域的先河。IT系统运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咨询服务和知识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并将其成果固化,为提高咨询服务的质量和知识开发的效率搭建专业性极强、信息量极大的技术软件平台;咨询服务为IT系统提供系统设计的框架的同时也为知识开发部积累实践经验;知识开发为IT系统提供基础数据和方法论支撑,为咨询服务提供理论支持,成为咨询服务和IT系统间的桥梁。

深圳市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迪博)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本土成立的第一家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现已在深圳、北京、武汉、上海四地设立办公室,主要致力于为上市公司及大中型企业提供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的软件、咨询和行业风险数据库等高端产品及服务。

高瞻远引领内控的发展

在大多数人对“内部控制”这个名词还很陌生,不知实施内部控制体系的价值何在时,迪博董事长胡为却已前瞻性地预料到内部控制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本市场规范运作的重要性,率先跨入了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领域的研发与创新工作之中,带领迪搏团队成为该领域的领军者。

胡为民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现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兼职导师、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培训中心讲师、2010年财政部高级会计师命题组专家成员,曾参与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五部委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起草与审定;主持及参与了多项关于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的专项的课题,包括:财政部全国重点会计科研课题“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投资者保护”、财政部课题“信息技术内部控制指引及典型案例研究”、“关联交易内部控制指引及典型案例研究”和“企业并购以及对子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与典型案例研究”;主持研究2008、2009、2010、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白皮书,并著有《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实务操作指南》、《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观案例与评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务》、《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等书。

创新内控解决方案模式

十年如一日,迪博公司专注于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领域的研究与创新,并在2009年获得“双软”(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的认证,2011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公司的“IT+咨询+知识开发”既可以为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整体解决方案,也可以依据企业客户的需求提供针对性高、实效性强的独立产品与服务。到目前为止,技术开发部已成功搭建IC-ERM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平台,其中包括IC-ERM构建系统、IC-ERM系统、IC-ERM评价系统、IC-ERM审计系统、IC-ERM优化系统、IC-ERM预警系统和PD建模软件。对此平台,客户赞誉有加,该平台被广泛使用。

咨询事业部为客户提供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合规咨询、流程建设、流程优化、尽职调查、专项报告、业务持续性管理、系统安全和系统审计等专业服务,现已帮助逾百家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优化了内部结构,完善了公司治理,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其专业的业务技能与良好的职业素养得到客户的高度评价。口口相传下,美誉度不断增加,与客户的合作项目都得到了很好的延续性发展。

知识开发部的团队由多个领域的资深专家组成,现已研发出国内外的行业风险数据库,连续四年了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白皮书,并首次公布了反映我国所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与风险管理能力的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该指数的不仅弥补了国内关于内部控制定量评价研究的空白,在国际上也属首创,由此标志我国内部控制步入量化时代。

目前,迪博已为高端制造、建筑、能源、军工、矿业、地产、交通运输、电力、金融等多个行业提供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服务企业近百家。已提供服务的客户中约10%为世界500强企业,约50%为中国500强,其中包括高端制造行业、综合建筑行业、能源行业中等。

IC-ERM内控信息化落地

迪博现已完成的DIB IC-ERM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简称:IC-ERM))是致力为中国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提供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软件。它基于《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框架体系,总结大量领域专家实践经验,采用先进的SOA体系架构和Java EE技术架构,实现了涵盖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评价、审计、优化、预警六大核心业务系统,同时提供一系列工具软件和知识类插件应用,为企业提供一体化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的IT解决方案。

针对目前我国企业风险管理中内容和流程不完善、不规范,风险决策分析构建系统缺乏科学技术方法,造成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管理混乱,IC-ERM提供了内控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评价、审计、优化、预警一体化解决方案。

系统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过程中各个阶段(比如构建、评价、预警、优化、审计)建设成果展现的业务系统。评价系统是对企业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全面监督,跟踪缺陷整改,形成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业务系统。审计系统是第三方审计机构对企业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提供所需证据,出具管理声明,披露审计报告的业务系统。

能源企业风险管理范文4

关键词:自保公司;财产保险;巨灾风险债券

一、青岛黄岛化工区爆炸事件

2013年11月22日凌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青岛黄淮输油管线输油管道发生破裂事故,造成原油泄漏。7个小时之后,在抢修过程中,管道破裂处起火,并发生爆炸,因爆炸地处在闹市,附近有还有公交车经过,因此爆炸造成的人员伤亡十分严重,共造成62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发生事故的这条黄岛至潍坊输油管道今年8月份正式投用,总投资13亿元。管道全长176公里,年输送能力为1500万吨,将在黄岛和潍坊滨海区及周边地区形成运转快捷的跨区运输大动脉,每年可节省运输成本4亿元。受事故影响,以总股本计算,在爆炸发生后的首个交易日,中石化A股市值蒸发233.2亿元。

事故发生后,青岛市多家保险公司第一时间进行排查估损,截至11月26日,包括12家人寿保险公司受理报案60件,赔付额达到259.6万元;18家财产保险公司累计受理报案220件,估损金额1202.1万元,其中企业财产保险16件,估损金额854万,车辆保险148件,估损金额318万元。事故中受损的输油管道,保额可能超过10亿元。这也引发对能源行业高风险保障体系的关注。

二、石油石化企业高风险保障体系现状

由于能源企业在生产、运输作业过程中具有高风险性,所以目前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建立了风险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企业自保、企业购买商业保险两部分。

(一)、企业自保

近些年来,随着企业规模的普遍性扩大以及对风险控制能力的加强,一系列创新型保险产品因用而生。如果一个企业在通过对自身及产品所可能面临的风险通过科学地评估后,选择自己来承担部分或者全部的风险。这种形式,我们就定义为自保。目前现行的自保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项的安保基金来专门对口负责风险补偿

安保基金的来源是所有的参保企业按照一定比例每年或季度向基金上缴相应的额度。究其本质来说,此类安保基金仅是企业内部本身的一种风险预备基金。而国际上目前公认企业内部安保基金并不具备保险的实质性,因而并不能享有税前抵扣的任何优惠政策。这种基金的最大缺陷是管理层有挪作它用的可能性。

2、成立企业内部自保公司

内部自保公司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纯粹自保公司。通常是企业对未来一定时期将会发生某种灾害而造成损失的预估,此时企业自身预先提留一定数量的货币,以此对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损失进行补偿的预留基金。此种形式对于可预期性的小损失较为适合,在发生大型灾害时,会给财务造成极大的不稳定性。偿付能力有限成为自保基金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之一。

3、成立专业自保公司

起初的专业自保公司是由母公司发起并持有所有股份,专门为母公司及其附属机构进行承保的保险公司。随着发展,目前现行的专业自保公司往往还包含着对第三方所提供的承保服务。一般情况下,保费数额较高的企业通常会选择这种形式。目前,国际上普遍并不认为企业的内部自保本质上是保险,而专业自保公司则属于企业外部自保,即实质性的保险性质。所以专业自保公司可以享受税前抵扣的政策福利,从而增加公司的现金流。相较于企业内部自保而言,专业自保公司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个体。但同时应考虑到企业自保后会大幅减少根商保公司合作的项目,因而将无法得到商保公司提供的风险评估和防灾防损等一整套风险管理服务。

(二)、商业财产保险

目前,我国大多数能源企业均参加了商业财产保险。商业财产保险是企业风险管理、降低风险损失的有效方案之一。企业投保商业财产保险主要分为两类,企业财产综合保险和公众责任保险。

企业财产综合保险是以各类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存放在相对固定地点,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企业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与企业经济利益有关的财产为主要保险对象的一种保险。参加保险就是以缴付一定的保险费用支出,把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一旦发生灾害事故的损失,能够及时得到经济补偿,从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和经济效益的实现。此次爆炸事故中的输油管道于2013年8月建成,建设总投资13亿元,中国石化青岛分公司为其投保财产保险,保额将超过10亿元。由于企业参加了财产保险,使得企业在此次事故中的损失额大大下降。目前,我国的大型企业都投保企业财产保险,但是近年来企业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占财产保险总保费收入比重不断下降。

〖KH*2〗〖JZ〗〖XC徐婷婷1.TIF;%100%100〗〖TS(〗〖JZ〗〖HT7.H〗2003年—2011年企业财产保险、公众责任保险占〖JZ〗财产保险总保费比重统计图〖TS)〗〖KH*2〗

公众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的公众责任为承保对象的一类保险。公众责任是指致害人在公众活动的过错行为导致他人的人身或财产遭受损害,依法应由致害人承担的对受害人的经济赔偿责任。在此次青岛爆炸事故中,受害人因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输油管道爆炸导致的人身伤害或者死亡,就是企业应当承担的公众责任。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需要通过投保公众责任保险来转嫁其责任风险,这样可以使受害人的到合理的赔偿,同时减轻企业的赔偿压力。由于责任保险有其不可替代的风险保障作用,使得近年来,我国责任保险发展迅速。自2003年至2012年,保费收入增长233%,赔付额增长185%。

虽然近年来,企业综合财产保险和责任保险发展迅速,但是企财险和责任保险占财产保险总保费的比例较小,尤其是公众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保费收入不足财产保险总保费收入的4%。很多企业忽视公众责任保险的投保。如此次青岛爆炸事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报告有公众责任保险的覆盖。企业忽视保险投保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企业投保公众责任保险保费较高,增加运营成本。第二,巨大损失不常发生,所以企业为控制生产成本存在侥幸心理。同时,由于公众责任保险的赔付额较大,保险公司对于公众责任保险的承保也比较谨慎,相关保险产品较少,亦是导致财产保险投保率低的原因。

三、完善石油石化企业风险保障体系的建议

完善石油石化企业风险保险体系,应从能源企业、保险公司、政府三方面做起。企业主要通过建立自保公司实施风险自控;承保保险公司通过保险证券化分散风险,减轻偿付压力;政府通过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加强能源企业财产保险监管以达到风险保障体系的完善。

(一)、完善自保公司管理体系

由于管理层挪用自保基金的可能性难以避免,所以成立专业自保公司将是未来企业自保发展的趋势。企业成立专业自保公司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实施。

首先,引进专业化自保管理公司。自保公司的监督与管理必须依靠建立在对系统风险的科学评估及合理的再保险的基础上。专业自保公司在我国还属于是新兴事物,我们对自保公司的运营及管理的经验比较欠缺。因此有必要引进国外发展较为成熟的专业自保管理公司,对我国的自保公司提供专业化的管理和培训业务。同时,我们也可以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培养出我们的自主管理能力。中海油的自保公司在初期引进了AON经纪公司的专业风险管理队伍,事实证明这样运做是比较可行的。

其次,成立自保再保险公司,将自保再保险与商业再保险相结合,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多分流风险的选择,这样可起到优化风险管理的效果,防止风险的过度集中于自身。同时,自保再保险公司的存在也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传统的商业保险市场与再保险市场的发展。

(二)、实施保险证券化

企业成立自保公司以分散高风险的同时,承保保险公司亦可推出保险证券,再次分散风险。由于保险事故的发生使承保的保险公司面临偿付压力,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保险证券化再次分散风险,以减轻偿付压力。保险证券是一种可转让的有价证券, 它与具体的保险业务相联, 募集来的资金用于补充特定险种的损失,其回报率由特定险种的盈利水平来确定。这样巨灾风险便由保险市场转移到金融市场,比单纯的用再保险来控制风险成本低,而且更加有效和有巨大的消化能力。从繁到简,巨灾风险证券化大体可以分为巨灾债券、巨灾期货、巨灾期权和巨灾互换等。所以面对高风险行业的巨灾风险,可以尝试推出巨灾债券以分散风险。产生和引入巨灾债券大大增强了保险业的承保能力,为巨灾风险提供了可靠的转移方式,为损失补偿提供了可信的资金来源,也为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提供了风险小收益高的优良投资工具①。

与其他资产证券化一样,巨灾债券的参与主体由保险公司(发起人)、巨灾债券发行机构(特殊目的实体)、投资者和信托机构组成。巨灾债券的运作流程如下:

通过发行巨灾债券,保险公司可以分散风险、增加偿付能力,力求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有效的巨灾风险保障。相对于传统的再保险产品,巨灾风险债券的存在影响了再保险的需求结构:巨灾债券所提供的风险保障对于大额损失来说代替了再保险。通过对比巨灾债券和再保险的风险转移效率,发现发行巨灾风险债券相比于无任何避险和传统的再保险产品能有效降低破产率,延长公司寿命,从而具有更高的风险转移效率②。

因此,承保石油石化企业财产保险和公众责任险的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发行巨灾风险债券进一步分散风险,以保证在巨额损失发生时减轻偿付压力。偿付压力减轻的同时,保险公司可以设计更多的产品,扩大石油石化企业的承保范围,从供给市场上,为能源企业在风险管理提供更多的选择。

虽然目前国内市场上并没有巨灾风险债券的发现,国际市场上巨灾风险债券的发行大多针对飓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但是石油石化企业风险事故也具有发生概率低、损失巨大的特性,也属于巨灾风险的一类,随着我国保险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政府监管、税收的外部环境的支持与配合,以及保险公司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能源企业风险管理意识的加强,关于石油石化企业的巨灾风险债券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必将成为能源企业风险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强制公众责任保险

目前,此次青岛爆炸责任事故发生后,对第三方受害人提供的补偿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输油管道的所有者即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应对事故受害人进行赔偿,但此次事故损失巨大,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赔偿压力;二是政府财政,政府财政提供带有社会救质的赔偿,其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但由于财政资金具有计划预算性质,因此可用于突发性事故赔偿的资金量有限;三是保险赔偿,即在企业投保公众责任险后,一旦发生保险事故,受害人将在保险责任范围内获得赔偿。由于保险基金基于精算基础,因此可以保证赔偿资金及时性;如果企业选择了足够的责任限损,则给予受害人的补偿也就相对多一些。

综上,利用公众责任保险作为其事故的补偿机制,可以保证补偿资金的及时性;在保险金额足够大的条件下,也可以实现补偿资金的充分性,是以上三种补偿机制中相对较好的一种形式。同时政府有必要强制实施公众责任保险。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公众责任保险具有准公众物品性质,因此完全依靠市场自发运行会产生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参与调节供求。

第二:公众责任存在负外部性,政府必须进行纠正, 实施公众责任强制保险正是纠正市场失灵的举措之一, 可使经营者的潜在风险成本显性化。

第三:生产经营者对小概率、高损失风险的感知不足,存在侥幸心理,如任由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会导致公众责任保险需求不足,市场失灵在所难免。

基于以上三点原因,目前公众责任保险市场已经出现市场失灵状况,政府就有必要干预。政府应通过完善法律,强制企业投保公众责任保险,与此同时,给予企业一定的投保补贴,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四、结论

通过分析能源企业目前财产保险投保现状,提出完善石油石化企业高风险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包括企业成立专业自保公司、保险公司发行巨灾风险债券,以分散风险降低保费、政府强制公众责任险矫正责任保险市场失灵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完善现有石油石化企业高风险保障体系。(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研究生)

参考文献

[1]田玲.巨灾风险债券运作模式与定价机理研究[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1—47

[2]叶桂君.自保公司在石油石化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分析——以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为切入点[J].保险研究.2010,(8):74—78

[3]马强.自保公司在石油石化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经营管理.2011,(3):83

[4]田玲、刘帆.巨灾保险产品设计相关问题探讨[J].保险研究.2013,(7):49—56

[5]曹红欣.浅析我国企业财产保险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财税金融.2011,(12):107—108

注解

能源企业风险管理范文5

关键词:国际煤炭工程项目;开展模式;风险研究

在我国现代煤炭能源需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国际煤炭工程项目的开展能够有效缓解我国煤炭能源紧张的局面,并通过技术输出、矿权开发权的取得等,使世界认可我国煤炭开采能力及技术。在国际煤炭工程项目的开展中,科学的项目开展模式是保障项目可行性、保障项目利润的关键,是实现国际煤炭工程项目目标的关键。在我国近年来的国际煤炭工程项目中,多数项目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在实际的项目工作中,预期目标不明确、影响项目因素分析与控制不足、项目开展中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等,造成了国际煤炭工程项目风险的存在,制约了我国煤炭集团企业国际项目的开展。因此,加快对国际煤炭工程项目开展模式的分析、强化对国际煤炭工程项目风险的研究是目前我国煤炭集团跨国经营的基础。

1 国际煤炭供需形式及项目风险控制必要性

在2013年的煤炭国际交易中,各国对煤炭需求不断提高,从煤炭需求的发展趋势分析可以看出,全球对煤炭的需求呈持续增长状态。在各国煤炭开发能力不断提高的今天,澳大利亚、印尼等国家的出口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其出口目标也逐渐向中国转变,未来我国国际煤炭进口渠道将得到极大的拓展。在我国动力煤价格不断回暖的今天,煤炭价格的上涨造成了国际其他国家煤炭供应价格的增加。这一现象使得国外二三级煤矿得到了发展的机遇,制约了我国煤炭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因此,我国现代煤炭行业应采取有效措施一直煤炭价格的上涨,以此降低国外二三级煤矿的发展空间,进而为煤炭开采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为长期煤炭采购等工作得开展奠定基础,为我国煤炭供应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2 国际煤炭工程项目开展模式及风险研究

2.1 国际煤炭工程项目开展模式

在现代国际煤炭需求总量不断提高的今天,煤炭工程项目的开展模式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种为全授权开发开采,其利用我国跨国企业的技术优势及管理能力等对煤炭资源进行开采,并在附加条款中增加有限供应中国煤炭等条款,满足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对煤炭资源的需求。另一种是采取技术支持等方式,对煤炭资源国家进行技术支持,其主要集中在南非、哥伦比亚等技术发展较慢的国家,以技术为切入点赢得我国有限采购权。针对目前我国国际煤炭工程项目开展的现状及基础、针对国际上技术较低国家对技术需求,以技术为切入点增加优先采购权限,满足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根据国际化煤炭工程项目发展的需求,我国煤炭集团化企业应在正确认识自身开发能力的基础上,确定国际项目工程的发展模式,并充分分析项目风险,降低国有资金使用风险,提高经济发展中煤炭能源的供应能力。

2.1.1 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团队

针对国际化煤炭工程项目开展的需求,我国煤炭企业国际化项目工程的开展前应加强对自身项目管理团队的建设。通过完善项目管理团队,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及风险预测能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这一过程不仅需要企业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培训,同时还应积极引入新鲜血液、引入新的管理理论及风险控制技巧,以提高企业项目管理能力为基础,开展团队建设与提高活动,降低项目风险。必要时借助社会专业机构及单位,对企业项目管理团队进行培训工作。通过提高团队能力,促进企业项目管理能力。

2.1.2 国际煤炭工程项目开展的主要模式

根据煤炭资源国家发展及开采的现状,我国国际煤炭工程项目主要集中在两种类型。一种是通过矿权获得方式,得到煤矿的矿权及开采权,进而利用我国煤炭开采技术及能力实现煤矿的开展,为国内输送更多的煤炭资源。另外一种是通过技术合作方式进行煤炭的开展,以技术入股方式为基础、以有限购买权为重点,满足国内煤炭需求。在这两种模式的运用中,煤炭工程企业应及时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改进谈判策略,保障国家煤炭需求及企业利益,促进项目的顺利开展。

2.1.3 国际煤炭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在目前主要应用的两种项目管理模式中,应有限选择矿权控制方式。这一方式能够将矿权及开采的各个环节控制在企业的手里,进而降低煤炭资源所在地政府对项目开展活动的影响。对于技术入股等模式,也应在合同签订前分析项目特点及实际情况,尽量争取有利于我国煤炭进口的条款,为保障我国煤炭能源需求奠定基础。

2.2 国际煤炭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

在我国具备国际煤炭工程项目的企业项目风险管理调研中发现,我国煤炭开发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的不足。风险管理体系的不足、人员被配备的不足、方法运用的不当等严重影响并制约了国际煤炭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力,进而造成了投资风险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现代国际性煤炭开发企业应注重相关风险控制理论的研究。借鉴国际贸易、国际进出口条款及相关信息,切实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从保障企业利益入手,以保障我国煤炭能源进口能力及利益为重点,合理利用我国煤炭开采技术优势及国家优势,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及预控能力,降低项目风险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3 国际煤炭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重点

在具有国际煤炭工程项目资质企业的风险管理中,应首先对目标国家的政治动态、社会形式等进行调研分析,降低社会动荡等因素对项目开展的影响。另外,还应派遣企业勘探队伍,对项目的储煤量、开展条件、难度等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以此为基础降低外部因素对煤炭工程项目风险的影响。另外,企业还应对外派人员的基础情况进行了解,保障外派人员稳定性,避免临时换人等情况对工程开展的影响。从多方面分析入手,结合项目风险管理的重点,保障企业及国家利益,实现国际化煤炭工程项目开发、开展的目的。

3 国际煤炭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及应用

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煤炭资源是各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基础,是影响社会稳定及生产活动的关键。因此,世界各国加快了对国际煤炭能源开采及供应的调研与分析。针对目前国际煤炭能源需求的现状,我国国际化煤炭企业应加强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应用。总结我国多年国际煤炭项目开发的经验,结合目前国际煤炭开采开发的现状,以国际贸易企业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以矿产起源开发开采理论为重点,分析总结出复核当前形式的煤炭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及应用重点。同时,完善企业风险控制部门的建立,以风险控制专业人才为基础,提高企业风险控制能力。

4 结束语

在现代能源需求日益提高的今天,国际化煤炭工程项目是我国煤炭开发开采企业寻求新发展空间的必要途径。针对目前国际形式变换及国际煤炭能源需求的现状。我国煤炭企业国际化项目开展前应进行项目模式及风险的评估,以保障投资基础收益为切入点,完善项目开展模式及风险控制体系,保障企业经济效益及企业利益,满足新时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需求。

参考文献

能源企业风险管理范文6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195-02

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内在联系

1.1在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的观念下,风险管理将成为组织发展的关键

随着风险管理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内部控制的工作重点也发生了变化,现代内部控制除了关注传统的内审之外,更加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在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的观念下,风险管理成为组织发展的关键,促使内部控制的工作重点不仅是测试控制,而且包括确认风险及测试管理风险的方法。由于内部控制的自身特点,其参与风险管理拥有一定的优势。内部控制机构和人员熟悉本单位情况,对企业面临的风险更了解;内部控制机构和人员是企业内部成员,其利益同企业发展、兴衰密切相关,对防范企业风险、实现企业目标有着更强烈的责任感;内部控制机构的独立性使其不同于其他风险管理部门,作为高层次的监督部门,其风险评估意见直接报告给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足以引起管理当局的重视。内部控制的独立地位还便于其充当企业长期风险策略与各种政策的协调人,通过对长短期计划的调节,调控、指导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各种风险因素增多,内部控制工作在改进风险管理和完善企业治理机构等方面将发挥更加积极作用,同时,内部控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责和使命。近年来,在美国发生的财务造假案导致了安然、世通等跨国大公司的破产,同时也导致了安达信这样一个有着90多年历史的世界级会计师事务所退出了历史舞台。在我国也曾出现“银广厦”、“蓝田股份”、“亿安科技”等坑害中小股民的事件。所有这些事件的发生,在全球引起了各方对民间审计机构诚信问题的探讨,同时也触动了人们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进一步思索。企业制度的发展演进与风险相关。有限责任制度的确立是企业组织从业主制或合伙制走向现代股份公司制的关键步骤,它使股东的家产与企业的财产及企业的经济责任相互独立,股东的变换不再影响企业的信用能力,为股权交易扩大了范围并增加了流动性,从而降低了投资风险并促进了企业融资,造就了今天巨型的股份公司。

1.2风险管理是对内部控制的自然发展

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的根本作用都是维护投资者利益、保全企业资产,并创造新的价值。Fama&Jensen(1983)分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下董事会的内部控制职能;Jensen(1993)进一步分析了美国公司董事会在内部控制方面失效的表现与原因。从理论上说,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在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条件下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机制。其目的就是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防止经营层操纵报表与欺诈,保护公司的财产安全,遵守法律以维护公司的名誉以及避免招致经济损失等。内部控制的历史起源更早,其要求更为基本,更容易或适合上升到立法层次。企业风险管理则是在新的技术与市场条件下对内部控制的自然扩展。COSO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谈到风险管理的意义时是这样论述的:“企业风险管理应用于战略制定与组织的各层次活动中。它使管理者在面对不确定性时能够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发挥创造与保持价值的作用。风险管理能够使风险偏好与战略保持一致,将风险与增长及回报统筹考虑,促进应对风险的决策,减小经营风险与损失,识别与管理企业交叉风险,为多种风险提供整体的对策,捕捉机遇以及使资本的利用合理化。”COCO在解释广义的控制与风险时论述道:“‘领导’包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作出选择。‘风险’是指个人或组织在作出选择后遭受不利后果的可能性。风险正是机会的对应物。”显然,这些论述已经认识到企业的存在是为股东或利害相关者(针对非盈利性组织等)创造价值的,而价值创造不仅是被动的资产安全等,还应包括机会的利用。另外,对股东价值的威胁也不仅来自经营者会计舞弊等内部因素,还包括来自市场的风险等。

1.3技术的发展推动内部控制走向风险管理

技术及市场条件的新进展,推动了内部控制走向风险管理。在先进的信息技术条件下,会计记录实现了电子控制、实时更新,使传统的查错与防弊的会计控制显得过时。然而,风险往往是由交易或组织创新造成的,这些创新来源于新兴的市场实践,如安然公司将能源交易大量发展成类似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加强,都强化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若一有不慎,企业就可能遭受来自商品市场或资本市场的惩罚,表现为企业的品牌价值或资本市场上的市值贬损。因此,企业需要一种日常运行的功能与结构来防范风险,包括遵守法律与法规,确保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信任以及保证经营效率等。因此,从维护与促进价值创造这一根本功能来看,风险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在新的技术与市场条件下,为了更有效地保护投资者利益,需要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发展更主动、更全面的风险管理。

2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外在联系

2.1它们都能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风险管理的目标有四类,其中三类与内部控制相重合,即报告类目标、经营类目标和遵循类目标。但报告类目标有所扩展,它不仅包括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还要求所有对内对外的非财务类报告准确可靠。另外,风险管理增加了战略目标,即与企业的远景或使命相关的高层次目标。这意味着风险管理不仅仅是确保经营的效率与效果,而且介入了企业战略(包括经营目标)制定过程。

2.2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有五个方面是重合的

(控制或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这五个方面都是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这些重合是由它们目标的多数重合及实现机制相似决定的。风险管理增加了目标设定、事件识别和风险对策三个要素。重合的要素中,内涵也有所扩展,例如,内部控制环境包括诚实正直品格及道德价值观、员工素质与能力、董事会与审计委员会、管理哲学与经营风格、组织结构、权力与责任的分配、人力资源政策和实践等七个方面。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除包括上述七个方面外,还包括风险管理哲学、风险偏好(risk appetite)和风险文化三个新内容。在风险评估要素中,风险管理要求考虑内在风险与剩余风险,以期望值、最坏情形值或概率分布度量风险,考虑时间偏好以及风险之间的关联作用。在信息与沟通方面,风险管理强调了过去、现在以及关于未来的相关数据的获取与分析处理,规定了信息的深度与及时性等。

2.3风险管理提出了风险组合与整体风险管理(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的新观念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借用现代金融理论中的资产组合理论,提出了风险组合与整体管理的观念,要求从企业层面上总体把握分散于企业各层次及各部门的风险暴露,以统筹考虑风险对策,防止分部门分散考虑与应对风险,如将风险割裂在技术、财务、信息科技、环境、安全、质量、审计等部门,并考虑到风险事件之间的交互影响,防止两种倾向:一是部门的风险处于风险偏好可承受能力之内,但总体效果可能超出企业的承受限度,因为个别风险的影响并不总是相加的,有可能是相乘的;二是个别部门的风险暴露超过其限度,但总体风险水平还没超出企业的承受范围,因为事件的影响有时有抵消的效果。此时,还有进一步承受风险,争取更高回报与成长的空间。按照风险组合与整体管理的观点,需要统一考虑风险事件之间以及风险对策之间的交互影响,统筹制定风险管理方案。

3从内部控制走向风险管理

有一种争论,即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或内部控制包含风险管理。笔者认为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并不十分重要,最重要的是明确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有重合与联系的地方。谁的范围更大,可能要随着时间、技术、市场条件、法律以及监管实践的发展而不同,例如,在内部控制发展的早期,市场上风险管理的工具与技术条件都不充分(如计算机系统、统计学理论、数量模型、对冲工具与保险等),这时内部控制包含(替代)风险管理功能是很自然的。即使在同一个时代,不同的行业各自的侧重点也可能不相同,例如,在监管严格的金融业或涉及人民生命健康的制药与医疗行业,风险管理的迫切性更强,企业以风险管理主导内部控制可能更方便。而在另一些企业,为了符合信息披露中内部控制报告的要求,企业以内部控制系统为主导、兼顾风险管理可能更适合。

笔者认为,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是密不可分的。在规则制定或立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是范围与管制的强度,范围越大,管制的要求就会越弱。对于其核心问题,如财务报告的准确可靠,最适合以立法的形式来约束,而其他更宽泛的内容则可能更适合于规则及指南。在企业内部的不同层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主导性相对次序也可能不同,例如,从企业的战略风险依次到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最后到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相对重要性应该各有不同。在战略风险方面,风险管理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内部控制起到配合作用。这一角色逐步逆转,到财务报告层次,应该是内部控制发挥主导作用,风险管理起到配合作用。

尽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有内在的联系,但现实中的或代表目前应用水平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还有不少的差距。典型的风险管理关注特定业务中与战略选择或经营决策相关的风险与收益比较,例如,银行业的授信管理或市场(价格)风险管理如汇率、利率风险等。典型的内部控制是指会计控制、审计活动等,一般局限于财务相关部门。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低水平、小范围,只局限于少数职能部门,并没有渗透或应用于企业管理过程和整个经营系统,因此,有时看上去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还是相互独立的两件事。随着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的不断完善和变得更加全面,它们之间必然相互交叉、融合,直至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光远,刘秋明.公司治理下的内部控制与审计[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6.

[2]周兆生.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文版)[R].华融资产管理公司,2007.

[3]朱荣恩,贺欣.内部控制框架的新发展-企业风险管理框架[J].审计研究,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