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教育和智能教育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教育和智能教育区别范文1
所谓“工业4.0”,就是在数字空间中构建虚拟的工厂,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营销等整个过程都在虚拟工厂中设计好并模拟运行,之后再通过信息物理系统适配到物理工厂中,实现智能化的无人制造。整个生产运行过程是通过感知和映像来实现物理工厂的虚拟化,通过认知模型实现智能化决策和模拟,然后将最好的结果适配到物理工厂中组织生产、销售和服务。并且在实际生产过程和经营过程中,及时感知变化,动态做出生产与销售调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低市场风险,提升企业效益。而支撑虚拟工厂运转的是一套智慧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
由此可见,一个智慧系统应该具备感知、映像、认知、柔性和持续演化的特征。
基础教育云平台
我们已经认识到,智慧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 是支撑“工业4.0” 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系统。而支撑区域教育信息化新生态演化同样需要一套智慧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目前基于“大、物、云、移”技术发展的基础教育云平台正是这样一套支撑区域教育信息化新生态不断演化的智慧系统。
因此,智慧基础教育云平台也必须具有感知、映像、认知、柔性的特点,才能适应区域教育信息化新生态的协同演化。智慧基础教育云平台由感知层(智能感知层和网络通讯层)、映像层(计算与存储层和基础支撑层)、认知层(数据处理/分析/管理层)和柔性应用服务层等构成。
其一,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是智慧基础教育云的物理环境,包括网络升级改造、硬件设施及配套软件、数据中心环境建设三个方面。
市和区县都需要构建自己的数据中心,因此也需要配套的软硬件建设,但如果市教育局已经建成了全覆盖的教育城域网,则区县不再需要建设自己的城域网。而学校的内部校园网和智能教室是必须要建设的。
其二,基础支撑层,是保障基础教育云平台具有柔性架构的基础。基础数据库必须基于教育管理信息标准来建设;数据清洗与整合平台则负责为基础数据库收集分散在各个应用中的数据并保证数据的质量;教育云管理基础平台实现统一服务注册、统一插件接口、统一组织架构、协调租户访问;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统一账号管理、统一角色管理、统一权限管理和统一审计管理;统一信息门户平台实现门户的统一构建和灵活配置;柔性应用开发平台提供面向服务的开发框架、面向组件的开发框架、业务组件运行容器等功能,实现应用系统的柔性构造。
因此,市级、区级教育局都需要建立以上6大平台,形成柔性支撑架构,适应区域教育信息化生态建设的不断演化。而大部分的学校不需要建设基础支撑层,除非自建了一些特色应用。
其三,信息处理/分析/管理层。大数据必须以云技术作为支撑,通过伴随式数据收集实现数据的累积,既要收集管理数据,更要关注教与学的过程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在虚拟世界获得对现实世界教育教学的认知,再通过应用服务层反作用于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
其四,应用服务层。应用服务层为广大师生和教育工作者提供管理和教学的服务,包括教育管理、教育资源、智慧教室和学习空间等。
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根据本区域的地方特点,采用云服务模式,建成一批具有本区域特色的应用系统,不仅要避免与教育部的核心系统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通用系统重复,同时要做好数据对接工作。需要注意,“通用”与“特色”是相对具体层级而言的,市级通用系统对于上级而言是特色建设,对下级(比如区县或学校)又是通用系统。因此,各级都可以根据各自的实现需求建设属于本级的通用系统。
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采取云服务模式实现市区(县)校三级服务。各级平台能够独立管理本级资源,从而有利于建设各级平台的特色资源,各层级又紧密联系,可以相互推荐和分享,对于区域教师和学生可以访问不同层级的共享资源。
单纯的资源平台建设不能很好地发挥资源的作用,而适当的特色教学应用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在线组卷、翻转课堂、作业管理、互动答疑等功能的建设,实现课堂环节的延伸,加强课前、课中、课后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良好的机制是资源“活”起来的保障,从而引导资源共建共享。通过特色的积分机制和监测机制,可以对资源贡献者和使用者进行科学评价;通过个性化的推荐机制,让资源使用者能更好的获取到想要的资源;通过征集机制,有效调动下属成员的积极性,将优秀的资源贡献出来。
学习空间。在完成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基础之上,建设个人学习空间,形成学生空间、教师空间、个人资源空间和互动空间。学习空间要实现与资源平台和管理平台的有效对接,才能够发挥教与学的互动作用,否则与社交软件系统没有什么区别。
智慧教室。除了做好云端的建设之外,教学的终端――智慧教室建设也是区域教育信息化新生态不可或缺的。在智慧教室里,由可重组的协作式课桌和分界的教室功能区,构成了智能可变的教学空间;基于课堂交互系统,可以实现课堂多板教学、讨论式教学以及交互式教学;通过伴随式的数据收集,再集成学生和教师的成长档案,就可以实现教学辅助决策;通过电子资源库、学科工具,实现教学环境的虑拟化、功能化。
不同层级构造不同应用
这么多的内容必须坚持分层建设、协同管理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层级需要构造不同的应用。
智慧教育和智能教育区别范文2
【关键词】设计专业 智能培养 行业结构 升级 行业转型
我国设计产业发展很快,已经成为支柱性产业之一,现在正处于从传统的加工型向强调创意的创造型转型的关键时期。许多拥有设计专业的高职院校都强调如何培养技能型人才,对于人才的智能培养却很少提及。其实在我国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中,设计行业目前正处于结构转换的关键时期,既要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要强调人才的智能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为产业的发展和行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持,智能培养也必将成为设计专业高职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1 智能的内涵
智能的内涵有过诸多的阐述。亚里士多德就曾在《形而上学》中提到过知识、技术和智慧的分类问题。他认为知识注重的是解决思想问题,为统治者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来源;技术则侧重动手操作,是劳动者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手段;在知识与技术之间,还有一种,是通过思维的分析和判断,利用头脑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智慧,这里的智慧一词和我们提的智能很接近。
智能是与技能相对的一个概念。简单的说智能即智慧能力,技能即技术能力。要了解智能,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能力。能力和知识相关,所谓知识,是客观事物的属性或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1]。而能力指的是能够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2]。显然,知识作为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是人认识世界的产物,它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而能力作为改造世界的产物,它解决的是“怎么办”的问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会促成人自由自觉的本质力量的实现,那么知识和能力就构成了实现这个目的的必要手段。在人类把握世界的过程中,知识和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能力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训练人身体的肌肉协调来完成某种任务的能力;一种是训练人智慧的意识控制,依靠某种规则或程序来完成任务实现目的的能力。前者通过反复的演练可以形成规范的行为模式,达到自动操作的效果,甚至不需要意识控制即可完成,如“游泳、骑车”等,这种能力的工作对象是物,是工具或器械等,掌握这种能力需要学会操作某种工具或器械的技术,需要学会操作这种技术的特定动作规范,这种能力就是通常说的技能;而后者的培养则不同,它离不开人的智慧,人的思维运作,这种能力也需要反复的演练,但即使是具有丰富经验的高手所操作的每一步也必须是在意识的监控之下,不可能产生自动化的效果。如:创意、设计等,这种能力的工作对象归根结底是人,是人的需求,是人的组织与管理等,而人本身是智慧的,人的需求,人的组织与管理更是智慧的,必然要求以其为对象的工作主体的能力也是智慧的能力,这种能力要随其对象化的人或人的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它通过特定的规则或运作程序的训练而形成或强化,它在实现目的的智慧运作中实现。
现实中也是如此,一个产品的外观与结构设计需要的能力,可以说完全来源于人脑的思维分析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通过设计效果图和设计样板表现出来,视觉观察到的是效果图和样板的绘制技术的表现,而往往忽略了它们对内容呈现的依据,现实工作中,基本上没有在学习中学过的现成式样,解决设计工作中的问题所需要的能力主要是智能。
综上所述,和技能相对,所谓智能指的是工作主体为完成某一任务,依靠某种特定的程序或规则,实现智慧地思维或意识的自我控制能力。社会愈发展,就愈在更高的层次上满足人的需要,愈为不断变化提升的人的需要服务,也就愈需要工作主体的智能。这正如著名学者卡耐基所主张的,“智能服务,愈来愈成为服务社会的必须,社会发展的水平就体现为服务的智能水平”。
2 智能培养的必要性
现阶段加强设计专业教育的智能培养,是设计产业发展,设计行业结构的升级及其所带来的就业结构的转换的必然要求。
2.1 智能培养是设计行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
经济越发展,生活越富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层次就越高,对设计行业发展的要求也就越高,而设计行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也必然会带来岗位分工和就业结构的转换。设计行业在向重创意、创造阶段转移的趋势中,必然带来对智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第一,企业品牌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需要更多智能型人才。现代企业载体特征是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资源资本依赖型企业再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企业逐渐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越往后,对技术知识的依赖程度就越高,产品和工艺中的智能成分就越高。之所以是智能而不是技能,是因为在工业化中后期,产品要迎合人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心理满足,需要更富于个性化的创新意识,要通过精彩的创意、设计和精心的策划、包装才能实现。而技能是靠规范、重复的动作,利用手工或设备仪器操作来生产模式化的产品,来满足人们较低层次的需要,所对应的更多是工业化中前期阶段的产品,因此随着企业品牌化进程的推进,富有个性的、更为人性化的设计、创意含量越高,就越需要智能型人才。这一点在目前的国际竞争中也得到了验证,即一方面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显示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而另一方面我国产品的档次不高,创意能力不强,没有个性,没有思想,产品的附加值低,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低下等表现也越来越突出,其矛盾的根源也正是产品的智能成分不高所造成的。
第二,现代设计文化的不断发展,需要大量智能型人才。现代设计已经成为了文化的一种载体,设计在社会上的表现都是以社会文化和个体文化为背景的,作为服务主体的人就必然成为这种文化的载体,而智能运作的产品设计是为了满足更高层次的享受型、发展型的需求而设计的,是更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社会越发展,经济越发展,人的需求就会越发展和提升,就越需要以设计和创意为特征的现代产业的发展,那么智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就会越有发展。因此说设计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智能型人才。
2.2 智能培养是实现基础课教学服务于专业课教学的必然途径
第一,区别于美术专业的基础课教学是实现转化的前提。长期以来,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与美术专业的基础课教学没有太大的区别,学生是为了画而画,在美术基础训练的过程中,由于脱离了本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没有培养学生通过训练达到一定专业课所要求的效果。只有通过教师在素描等基础课上的引导,而改变学生的训练意识,才能达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
第二,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是智能培养的基础。事实证明,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设计以及创意水平的强弱。文化课的学习可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人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并可以增强人对事物的情感体会。因此可以将文化课的学习融入专业课的教学当中。
3 智能培养的可操作性及思路分析
从知识、能力和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上来考虑。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和依据,行为是能力实现的目的和归宿。在知识理论指导下的行为才是正确的行为,而正确行为实现的关键是要具备足够的能力,因此能力是知识向行为转化的桥梁。高职的智能教育也是依据其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实现相应行为改变的目的,那么如何落实智能的培养就是问题的关键。
无庸置疑,智能通过培养可以提高。智能可以通过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而提高,关键是要为智能提高找到合于规律的培养手段与载体。设计行业当中任何一种智能工作或岗位都有其内在的要求和相应独特的规定性,依据其各自的要求和规定性会形成相应的模式化的工作规则和操作程序。这种内在的独特的规定性实质上是专业知识的规定性,这种模式化的操作规则和程序实质上是实现这个要求和规定性目的的技术载体或手段。智能的本质正是创造性地运用专业知识按照行业规范或特定程序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能力,即在行业的规定性中综合地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是智能培养的根据。因此正是设计岗位特定的技术规范或操作程序为智能培养提供了具体的可以操作的现实载体。
因此,以设计行业岗位的需求为导向,为智能培养提供了现实方向;以设计专业知识为基础和来源,为智能培养提供了现实依据;以设计工作岗位的特定规则或操作程序为技术手段,为智能培养提供了可操作的现实载体;以各种实训经历加以不断的刺激强化,为智能培养提供了现实的方式方法;以促成最终的行为改变,为智能培养提供了现实的目的和归宿。这就为智能培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思路。
由此可见智能培养确是设计专业在教学中值得重视的一个课题,相信通过共同的摸索和努力,智能培养一定会为设计专业的高职教育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智慧教育和智能教育区别范文3
1.1事实(Facts)
作为整个信息链的起点,事实就是事物在人类视野(感观/逻辑)中的原始映像[1]。事实是事情的真实情况,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事情和局势及情况的变异态势[2]。事实也是人类知识的起源,人类全部知识的最初信息基础就是事实。
1.2数据(Data)
通常认为,数据是对事物纯粹的、客观的记录,是原始的未经解读的数字、文字、图像、符号、声音、计算机代码等[3]。而数据本身缺乏关联和目的性,但当数据结合一定的背景、规则、意义之后,就会形成信息。
1.3信息(Information)
作为整个信息链中的中心链环的信息,它的下游是面向物理属性的,上游是面向认知属性的。“信息”既有物理属性也有认知属性,因此成为“信息链”的代表称谓。
1.4知识(Knowledge)
知识来自于信息,信息只有同接收者的个人经验、信息与知识准备结合,也就是同接收者的个人背景融合才能转化为知识,它比数据或信息更接近行动。知识必须经过学习或研究以及从信息中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等加工才能够获得[4]。
1.5情报(Intelligence)
情报是为实现主体某种特定目的,有意识地对有关的事实、数据、信息、知识等要素进行加工后得到的产物。情报既包含有信息的成分,也包含有知识的成分。从信息层面看,情报所包含的信息是与人类社会有关的;从知识层面看,情报是与知识的利用价值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情报是知识的子集。1.6智慧(Wisdom)智慧是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人类基于已有的知识,是针对物质世界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根据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对比、演绎,找出解决方案的能力。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智慧是属于知识层面的,是人类大脑运用知识活动的产物———即运作和应用知识的知识。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但有智慧一定有知识。知识只有转化为智慧,才能显示出其真正的价值。
1.7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情报、智慧之间的关系
数据是客观事实的记录,信息是有意义的事实和数据,知识是系统化的信息,情报是进入人类社会交流系统的运动着的知识,智慧是运用信息和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由事实(Facts)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情报(Intelligence)智慧(Wisdom)层层递进,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信息链,见图1[5]。
2医学信息学的相关概念
2.1国外医学信息学定义的三种导向
2.1.1以信息技术为导向定义侧重于技术和工具,即通常强调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技术。“临床计算”、“医学中的计算机”、“医学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在医学中的应用”等认识比较常见[6]。
2.1.2以角色、任务或面向领域为导向定义侧重于组织内部信息人员的角色。例如,护理信息学、牙医信息学等通过医学信息学分支学科来定义。
2.1.3以概念为导向定义侧重于如数据、信息和知识这些概念在医学领域中的特定内涵。从总体上来看,国外医学信息学的定义是朝着形成基于数据、信息、知识的医学信息学定义方向发展的。
2.2中国医学信息学定义的两种倾向
2.2.1基于字面拆分后的概念解析
第一种拆分是将“医学信息学”拆分为“医学”+“信息学”(medicalinformatics)———偏重于方法论层面。把“医学信息学”定义为信息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同时确定医学信息学的范围是“医学”和“信息学”之交叉。前者指其应用领域,后者指其方法学。第二种拆分是将“医学信息学”拆分为“医学信息”+“学”(medicalinformationscience)———侧重于学科体系层面(即理论与技术方法统一的学科体系)。把医学信息学定义为研究“医学信息”的一门科学,即研究医学领域中的信息现象和信息规律的一门科学。
2.2.3基于国外医学信息学定义的翻译与重组
此类定义大多为将国外医学信息学的定义翻译成不同形式的汉语语言并且进行重组,与国外对医学信息学的定义无太大区别。
3医学信息学研究中的信息链
3.1“数据信息”链
这一环节的重点在于对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当下全球大量的公共卫生信息、电子病历信息、用药信息、住院信息、图像信息、管理信息、基因信息、医学知识库信息以及实验室数据等构成了医疗卫生大数据[7]。随着信息技术与卫生及生物医学日益紧密的结合,大数据对卫生及生物医学的研究与应用也将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大数据便成为信息技术与卫生及生物医学领域共同面对的挑战。大数据在医疗行业可应用于临床、研发、公共卫生和创新商业模式等领域,在健康领域的终极应用是疾病诊断和预测性治疗。虽然医疗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如火如荼,但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数据的存储、数据的整合、数据的挖掘利用和保护等方面都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也就需要我们在利用医疗大数据的同时,变革数据管理方式、建立完善的区域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积极探索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等等各种措施,利用创新的方法和模式,发挥大数据在医院行政管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卫生信息服务和疾病的控制预防中的作用和价值。
3.2“信息知识”链
这一环节主要关注医学知识库的建立。数据库是计算机应用系统中的一种专门管理数据资源的系统,它有文字、符号、图形、图像、数字及声音等多种形式。而知识库是知识工程中结构化、易操作、易利用、有组织的知识集群,是针对某一(或某些)领域问题求解的需要,采用某种(或若干)知识表示方式在计算机存储器中存储、组织、管理和使用的互相联系的知识集合区别与联系[8]。知识库的概念来自两个不同的领域,一个是人工智能及其分支———知识工程领域,另一个是传统的数据库领域。人工智能和数据库两项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促成了知识库系统的产生和发展。建立医学知识库,需要一支多学科人才的专业队伍,并且要能够适应数字化医疗向智慧化医疗的转变需要,构建大型的一站式通用智能医学知识库。建立知识库,要以本体为建设思路和方法,不仅要构建西医学科的知识库,更要构建中医学科知识库,且重视与“大数据”医疗的整合,更好地利用临床信息,将有用的信息知识化。
3.3“知识智慧”链
这一环节的着重点在于智慧医疗的实现。2008年,IBM首先提出了“智慧医疗”的概念。早期的智慧医疗强调物联网的作用,设想把物联网技术充分应用到医疗领域中,以实现医疗的信息互联、共享协作、临床创新、科学诊断以及公共卫生预防。而未来的智慧医疗将是以卫生信息化和信息共享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以个性化、智能化医疗服务为核心的医疗服务体系[9]。智慧医疗包括了智慧医院、区域医疗、家庭自助健康监护等多种服务方式,它将成为未来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潮流。智慧医疗可以创建一个更加合理的医疗产业链,并且使用户体会到更加智能化和协调化的医疗服务[10]。
4医学信息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4.1学科体系的协同融合,加速了生物医学信息学的形成与发展
医学信息学(MedicalInformatics,MI)和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BI)虽然产生背景不同,但是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之后,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的边界趋于模糊,互相渗透和结合的趋势明显。其目的就是要提供新的生物医学知识的开发和共享框架。正是两者的协同融合加速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生物医学信息学(BiomedicalInformatics,BMI)。可以预见的是,基于相同的学科理论基础和彼此交叉融合的研究内容,生物医学信息学一定是医学信息学和生物信息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4.2学科研究向促进“转化研究”的方向发展
首先,在信息链的研究视角下,医学信息学的发展会更加注重信息链中的要素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链环转化;其次,在医疗领域,医学信息学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将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成果快速、可靠地转化为现实可用的临床解决方案。同时,医学信息学出现了新的分支学科,即转化医学信息学。转化医学信息学通常被认为是以转化医学中的相关信息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信息科学、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服务于转化医学的研究,其目的是促进基础医学研究成果顺利向临床应用转化[11]。转化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医学信息的标准化和医学数据的组织与存储等。它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加快基础研究变为临床应用,有力地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
4.3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提升
4.3.1个性化
个性化意味着卫生信息管理和卫生信息服务以用户为中心,围绕每个用户的状态、需求乃至兴趣爱好来采集信息或提供信息服务。可以设想,在未来每个患者都将拥有自己的个人健康中心。
4.3.2智能化
智能化意味着通过对既有信息的分析,挖掘其中的规律,利用获得的规律来处理新的信息,并给用户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4.4新技术支撑和引领着医学信息学的未来发展
在未来发展中,许多崭新的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和应用的发展。远程医疗(Telemedicine):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与医疗技术结合。移动医疗(MobileHealth):通过移动通信技术来提供医疗服务。健康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利用物联网进行健康和疾病的管理。健康云(Healthcloud):以SaaS的方式向医院和医疗机构提供医院管理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方面的服务。医疗大数据(Medicalbigdata):大数据技术与医疗行业结合,充分开发利用医疗数据蕴含的信息与价值。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建立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间更为直接便捷的联系。智慧医疗(Wisemedical):使用物联网技术打造健康档案和医疗信息平台,实现患者与医护人员、医疗机构和医疗设备的互动。
4.5我国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医学信息学最近几年发展很快,但学科研究体系不够完善和成熟、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比较薄弱、标准设置滞后、系统规划和人才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医学信息学的健康发展。
4.5.1亟需解决学科正名和专业名称规范化问题
医学信息学在国内的学科地位的确很尴尬,主要表现在国内的三大学科体系(目录),即“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国家标准的学科分类与代码”(简称国标法)、“教育部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简称教育法)中均没有“医学信息学”的类名。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尽快确立“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名称及其在学科体系中的位置。医学信息教育在国内看似很火爆,其实是乱象丛生。此前教育部只批了中南大学、南通大学、徐州医学院的医学信息学专业,但国内很多学校都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后面加括号注明“医学信息学方向”,然后对外宣称是医学信息学专业。与此类似的还有一种叫“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显然这都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因此,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宏观指导与调控力度,规范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建设与专业教育。首先,在学科及专业目录上设立独立的“医学信息学”,既不要让“医学信息学”依托(附)于其他学科/专业,也不需要在别的学科/专业后面的括号内出现“医学信息学”。根据教育部2012年9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建议将“医学信息学”纳入到“特设专业”中的“1010医学技术类”。其次,成立全国医学信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指委),规范指导医学信息学的专业教育。再次,协调指导“医学信息”类的学术组织,整合医学信息学的学术研究力量和研究队伍,指引医学信息学的健康发展。
4.5.2加强学科课程的设置和培养目标的确立
我国医学信息学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比较落后,学科的课程体系不完善且专业教材缺乏,不同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差别很大,体现不出学科的重要性和交叉复杂性。故要求科学合理地加强学科的课程设置,正确处理好计算机科学、医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的关系,参照国外已有的教学方案并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去充实教学计划,扩宽教学范畴,使整个医学信息学的教育更加合理。4.5.3实现专业教育体系化,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由于没有认识到医学信息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医学信息学地位不高,所以学科的科研投入、教育投入和人才培养都面临难题,教材和师资的缺乏也导致了专业教育规范化和体系化不足。为此,要深刻认识到医学信息学教育的意义,推动专业教育向规范化和体系化迈进。医学信息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发展需要大批的高水平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在专业教育中实现,只有通过规范科学的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信息学人才,培养医学信息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和对在岗人员进行进修培训,才能适应医学信息学的快速发展。
5结语
智慧教育和智能教育区别范文4
加德纳超越了传统智力理论所依据的两个基本假设,即第一,人类的认知是一元的;第二,人类的智力是可以测量的。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在标准化测试中所得到的成绩。智能被视作是固定的、静态的实体,是天生的,伴随人的一生。
加德纳的智能理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创造具有某种产品的能力,超越了传统智能观念仅仅把使用语言和做数学题的能力作为构成智力的元素的误区,从而使智力得以走出书本和学校,而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相联系。
2、多元智能理论
(1)言语/语言智能。言语/语言智能是指用语言进行思维,有效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了解他人的能力。这种智能通常表现在诗人、作家、主持人、演讲者以及政治家等人身上。
(2)逻辑/数学智能。逻辑/数学智能是指能够将物体量化、对命题和假设进行思考和推理,有效运用数字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这种智能常常与科学思维或归纳推理联系在一起。数学家、会计师、计算机程序员、科学家、律师以及研究人员都代表性地展现出了逻辑/数学智能。
(3)视觉/空间智能。视觉/空间智能是指利用视觉信息和三维空间的方式来进行思维的能力,以及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等要素准确感受和表达的能力。航海家、飞行员、建筑师、制图师、画家、雕塑家通常表现出极高地视觉/空间智能。
(4)身体/运动智能。身体/运动智能是指灵活地操纵物体、调整身体,善于运用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和改造事物、创造产品的能力。演员、运动员、舞蹈演员、外科医生和发明家都就有较高的身体/运动智能。
(5)音乐/韵律智能。音乐/韵律智能是指对音调、音色、旋律和节奏进行敏锐识别、运用和表达的能力。歌唱家、作曲家、乐器演奏家、指挥家等人表现出高度发达的音乐智能。
(6)人际交往智能。人际交往智能是指善于理解别人,是以感知和区别他人情绪、动机、意向的能力为基础的,包括在小组里与他人合作和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我们可以在顾问、成功的教师、政治家、社会工作者身上看到这种智能。
(7)自我认识智能。指个体善于准确自我感知,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并以此来指导和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心理学家、哲学家和睿智的老者是具有高度自我认识智能的典型人物。
(8)自然观察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是针对传统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的,他认为智力并非像我们以往认为的那样是以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力。按加德纳的说法,每个人的智力=智能都是由10种互相联系却又各自独立的多种能力组合而成。根据该理论,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具有优势的智力领域和智力类型,传统仅以语言文字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来评价学生的优与差的理论是不正确的,因此学校里不存在所谓的“差生”,只是由于单一评价标准才出现了这一错误的名词。
读了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身为一线教师的我感触颇深,我觉得应该从下几个方面转变我们的观念,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做一些改变。
一、树立乐观的学生观,进行因材施教
应该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智力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即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不仅应该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对象而有所不同,而且还应该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领域而有所不同。对学生的评价应该从智力的各个方面、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我们对学生的评价确实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展示多方面智力领域,促进全面发展
第一,课堂中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教学应该涉及多个智力领域,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以调动学生的多方面智力潜能,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
智慧教育和智能教育区别范文5
关键词:平台建设;云计算;智慧化;外语教学
外语是一门区别于其他种类的学科,因此,在学习英语时不能完全按照其他学科的方法进行学习,外语学习更重视实践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外语情节同样是学习的对象,这是外语学习智慧平台可以发挥的最大功能。通过智慧平台,学生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但从外语学生智慧平台的建设来说,还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可质疑的是在未来的外语学习中,云服务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云计算在外语教学中的优势探讨
1.云端有利于分散信息的整合。以前的外语教学是各个高校自成一体,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封闭的教学环境,久而久之也离最正宗的英语越来越远,而采用云计算技术可将全国各高校的英语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这样可以做到信息的共享、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从各高校的英语教学实际水平来看也是层次不齐,个体的努力也很难使教学水平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对学习其他高校的英语教学模式,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云计算技术支撑的教学平台有利于教师之间进行专业的学术交流,众所周知,教学水平尤其是外语教学水平在地区之间是有很大的差距,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教学水平是很高,而很多山区和一些小城市则是非常落后的,通过云计算支撑的教学平台,比较落后地区的教师可分享发达地区教师的一些教学成果与经验,从而快速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达到平衡地区之间教学水平差距的效果。2.用户端的应用体验良好。不管是哪种教学模式、教育平台,检验其真正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水平的都是用户的反馈。采用云计算技术支撑的外语教学平台同样如此,只有用户也就是学生和教师才真正地发挥了其应有的价值。教师可将自己的教学视频上传到教学平台上去,这样可使更多的学生看到自己的视频自行学习,同时,教师也可通过观看其视频及学生的反馈来改进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通过这种视频记录的方式可将教师在课堂上脱离出来,更多的时间进行学术研究及教学方式的改善。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通过教学平台学生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打破传统教育中学习只能在课堂上的模式束缚,使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空间[1]。在实际学习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接受的,而通过教学平台学生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所以说,以云计算技术支撑的教学平台不管是从学生还是教师的角度都有很大帮助,对提高教学水平也具有重大意义。
二、构建以云技术为依托外语教学平台的建设意见
1.资源、信息共享模式的建立。依托云计算建立的教育新平台的一大主要目标就是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通过这个平台教师可将其讲课视频、教学资源等上传,从而,在整个平台内进行传播,平台内所有的用户都可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这种平台资源、信息共享可跨越地区上的障碍,让一些偏远山区、基层教育工作者、学生分享到全新、有效的资源。2.完善资源挖掘、教学效果评估。通过以云计算为依托的教学平台可将随时更新的教学资源、信息建立教学资源数据库,这样平台用户就可在数据库里获得最新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资源数据库相对应的就是建立资源挖掘工具。从理论上来说,这个挖掘工具并不是简单的搜集信息,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效果评估工具,只有达到一定要求的教学资源才能被挖掘出来,也就是能够进入到教学资源的数据库中去。这种教学资源的挖掘工具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只能通过考试方式进行的模式,让更多适应当前教育背景下好的教育模式被挖掘出来。3.创新师生之间的沟通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仅限于课堂上,这给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很多障碍,而通过教学平台师生可随时随地进行交流,打破了原有师生交流模式,学生将不懂的知识点及时与教师交流,解决其学习中的不足,教师也可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其教学效果,进而改善其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这种以云计算为依托的教学平台除了便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外还有利于社会上想要学习外语的人与专业教师进行沟通,给其创造一个便利的学习机会。
三、以服务为目标的外语平台优势的分析
1.创先教学模式与领域。面向服务的智慧化外语教学平台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可利用任何网络进行学习。更为重要的是智慧化外语教学整合了各个领域的英语教学,并不是单纯的局限于校园内的英语教学,社会上各个领域的专业教学资源也被纳入其中,社会上工作的人对于英语的某一方面有学习需要也可以进行学习,比如,各种考试、出国访问、留学、等级考试、英语日常交流、国际贸易等,尤其是一些比较专业的英语领域,通过这个教学平台可使更多有需求的学生来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2.实现多系统的教学应用。在面向服务的智慧化外语教学平台中,有教学效果评估、考试、语音识别、作业、交流、教学、资源共享等多个系统,这些系统集中了所有的教学资源,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多个系统不但有效地推动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资源的共享,而且打破时间空间上的束缚,能快速、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2]。如教学平台中的语音识别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学生可进行英语发音的学习,系统会通过对其发音的识别,对其错误予以纠正。通过教学平台上的考试系统,学生可进行自我学习效果的检测,系统在了解其考试结果后会智能的识别出学生哪个环节比较薄弱,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系统会更倾向于学生薄弱的环节进行学习。
四、实践教学与平台功能的结合
1.教学平台设备进入课堂。现在的课堂教学应是创新的教学,将智慧化外语教学平台引入到现代的教学课堂中去,实现传统教学与新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备相结合。从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趋势及国际教育大环境来看,先进设备进入课堂教学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将智慧化的外语教学平台引入到课堂中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3]。智慧化外语教学平台适用于课堂的系统有智能翻译系统、识别发音系统、等级模拟考试系统、考试评估系统,通过这些系统可使学生更好、更快进行英语专业化学习,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提高其英语水平,而教师能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板块进行辅导,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2.实践教学与平台的统一。在实践教学与教学平台统一探讨中,本文以同声传译系统为例进行了探讨。在智慧化教学平台上有一个同声传译综合实验室,在这个平台内可自主地进行英语发音学习。在与传统课堂的结合中,学生进入系统内仿佛置身于国际会议现场,进行同声翻译,这可以说对学生的同声翻译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这种模式可快速提高学生同声翻译能力。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系统会对其发音进行录音,而完成同声翻译后,教师可针对学生的翻译录音进行点评,将其不足之处指出,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有效的改善。
五、结语
总而言之,从以上分析来看,构建面向服务的智慧化外语教学平台已经成为国际英语教学的大趋势,也是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通过智慧化的英语教学平台可打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使师生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在交流中教师可提升自身的英语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我国整体的英语教学水平。
作者:张银帙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参考文献:
[1]严斌.面向智慧旅游信息系统构建的旅游数据整合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智慧教育和智能教育区别范文6
关键词:智慧交通;研究视角;信息技术;交通运输;智慧城市建设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7-0009-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7.005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涉及交通、安防、政务管理、安全应急、公共服务、医疗、教育等城市运营管理的各个系统。其中智慧交通既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政府有效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因而对智慧交通的研究也成为我国城市交通治理和建设中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梳理,归纳近五年智慧交通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对当前针对智慧交通研究的成果加以总结评价,指出其不足及未来研究发展趋势,以期推动智慧交通研究的发展和促进智慧交通建设的完善。
1 智慧交通的概念
智慧交通系统(Smatr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STS)是智慧城市的核心部分,是整合能源、环境、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曹小曙、杨文跃等,2015)。目前,我国对STS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未形成标准的定义。王庆滨提出,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将信息监控数据导入地面信息管理系统中进行管理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王庆滨、钟荣华,2015)。然而,陈琨提出,智慧交通是智能交通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智能交通是通过非常先进的通信和控制技术,以解决各种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对信息技术本身的运用,而智慧交通是智能交通发展的更高阶段(陈琨、杨建国,2014)。智慧交通与原来意义上的交通管理与工程有着本质的区别(蔡翠,2013)。智慧交通更强调如何将交通系统全面融合到城市总体发展和建设中,不局限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现有功能,而是将海量交通信息进行挖掘、分析,强调系统的实时性、人机交互性和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张盈盈、陈燕凌等,2014),强调以人为本、智能化决策分析(李础⑼跗缴等,2014),促进交通向更先进和谐的方向发展(张轮、杨文臣等,2014)。
从上述文献所反映的情况看,目前智慧交通的概念主要是从城市建设角度出发,包含所应用的技术、提供的服务和服务对象。其不足之处在于:一是智慧交通所要运用的技术概念理解不清,将不同层次的技术归并在一起,理论知识体系较混乱;二是服务对象不全面,受益主体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三是智能化、智慧化无严格界定,客观上造成概念混淆。
2 智慧交通研究的重点领域
智慧交通是在国家大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提出的,其研究的对象主要涉及:一是与交通运输密切相关的执行层,如客货、交通基础设施、运载工具装备以及智能公路、车辆的运营管理等;二是政府的宏观决策层,如综合统计、规划与设计、建设、市场秩序管理、交通秩序管理、票务与支付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和安全应急等。
2.1 与交通运输密切相关的业务
治理超限超载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张新从顶层设计角度,提出科技治理超限超载的6大系统:监督考评监测系统、源头末端监测系统、重点路面监测系统、检测站监测系统、行政执法及电子监察系统、智能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张新,2014)。
陈向东、杨斌分析了智慧轨道交通中“更透彻的感知”的发展方向与趋势,从“敏锐”“快捷”“可靠”“高效”“全面”和“智能”多个角度探讨了如何在智慧轨道交通行业运作和智能轨道交通系统中实现“更透彻的感知”(陈向东、杨斌,2012)。曾华觥⒅旎撤继岢隽恕爸腔酃斓澜煌ㄏ低臣芄埂保对智慧轨道交通系统理念、技术内涵及其构成进行了探索和概括(曾华觥⒅旎撤迹2012)。王健通过分析公共交通现状,对智慧巴士系统的运用和推广进行了介绍(王健,2012)。石文先提出了智慧空管系统总体框架,该系统主要由感知层、基础设施网络层、应用服务平台层、专业应用与决策支持层组成,并对系统所需的关键技术、支撑平台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石文先、朱新平,2013)。杨静指出将互联网技术引入地铁,在发挥地铁载客、聚客功能的同时,让乘客在运动中与城市各类信息交流、互动,为乘客呈现运动中的城市全景图,另外实现轨道交通媒体价值增值、转型,是轨道交通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方向(杨静,2015)。史晓平、李华光以上海为例,分析了港口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上海港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对策建议(史晓平、李华光,2015)。
黄敏以深圳为例,提出要以大交通为依托,以大数据为基础,以大监管为主线,以大信息为核心,推动智慧型、效能型、服务型交通运输部门的建设(黄敏,2015)。陆荧洲等对道路监控系统在城市智慧交通建设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陆荧洲等,2015)。
2.2 政府宏观决策层面的研究
智慧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智慧交通顶层规划上,我国主要是独立建设模式和数据大集中模式两种(李吹龋2015)。赵俊钰等提出了一种可落地的智慧交通总体架构建设思路(赵俊钰、刘芳玉等,2013)。
在智慧交通系统开发与设计上,徐蔓青、张滔、尹克坚、王雅琼等对智慧交通所依托的大数据平台的开发进行了研究,谭晓琳、顾慧、梁展凡等对智慧交通应用软件技术进行了研究,王峰、韩丽、徐波、马士玲等则从物联网角度对智慧交通系统设计进行了探究。
在公共信息服务上,信息安全应是智慧交通建设的前提(陈楠坪)。目前,我国智慧交通信息服务主要有四种模式:针对政府的交通管理系统平台,用户车联网(企业及个人),导航地图、打车软件等APP(企业及个人用户),智能汽车制造(个人及企业级用户)。但是,信息如何与业务实现深度融合才能发挥信息服务核心价值(阮晓东)。因此,孙斌提出了利用三维业务模型来促进智慧交通信息化建设。刘源设计出“智慧出行”系统架构,并可实现GPS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信息推送与语音播报、动态信息融合实时处理以及车辆协同交互优化,会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提升城市智能交通的水平。张志宇、阮永华提出利用号牌识别技术、RFID电子车牌技术相结合的交通信息采集与服务系统方案,对城市交通信息采集点的布设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在安全应急管理上,陈龙、樊博将物联网相关技术和管理学中相关理念相结合,提出了智慧城市交通安全监控管理的构架。
3 其他领域的研究
在其他方面,主要集中在对北京、上海、广州、南宁、镇江、扬州等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智慧交通建设的实证研究,对二、三线城市如何推进智慧交通平台的搭建甚少,另外对国外智慧交通建设比较成功的国家或地区的研究也还不多。
另外,在对智慧交通人才培养方面,赵竹以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为例,就专业如何对接智慧交通产业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进行了研究,丰富了高职课程理论体系和智慧交通建设人才的培养方向。
4 评价和启示
综上所述,近五年,交通运输业界和学术界对智慧交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技术的研发与设计领域:一是交通信息网络平台,如地址匹配技术、车联网技术、交通传感网;二是动态车辆智慧化管理与服务,如车辆识别系统、行车引导系统、智能停车与诱导系统技术、智能公交系统、智能交通监控与管理系统;三是静态车辆智慧化管理与服务,如智能停车场、位置服务等。但对智慧交通建设的相关技术研究未形成鲜明的层次结构。总之,目前对智慧交通概念体系和应用价值体系的研究较少,缺乏全面、标准的理论体系。
另外,从研究的领域来看,目前对交通运输密切相关的公路、轨道交通、城市公交关注较多,而对航空、海运交通智慧化管理研究较少;对政府宏观规划与建设、信息服务、交通秩序管理关注较密切,而对智慧交通大数据的综合统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秩序的管理、票务和支付服务、安全应急研究、人才培养研究不多。从人本管理角度,目前对技术应用研究较多,对居民的出行需求、法律环境等的研究甚少。
因此,未来对智慧交通的研究还可进一步开拓和深化:一是强化理论研究,完善相关理论体系建设,对智慧交通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做更深入的探讨,为智慧交通实践提供有效指导;二是加强对智慧交通建设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创新研究,进一步探讨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三是扩大智慧交通研究视角,关注居民出行需求;四是加强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对接智慧交通产业的研究,重视跨学科人才教育。
参考文献
[1] 曹小曙,杨文越,黄晓燕.基于智慧交通的可达性与交通出行碳排放――理论与实证[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4).
[2] 王庆滨,钟荣华.智慧交通与城市发展研究[J].城市道路与防洪,2015,(6).
[3] 陈琨,杨建国.智慧交通的内涵与特征研究[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4,(9).
[4] 蔡翠.我国智慧交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建议[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6).
[5] 张盈盈,陈燕凌,关积珍,等.智慧交通的定义、内涵与外延[A].2014第九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4.
[6] 李矗王平莎,张春辉,等.国内智慧交通总体架构建设模式分析[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4,(2).
[7] 张轮,杨文臣,张孟.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J].科学,2014,(66).
[8] 张新.基于智慧交通的治超模式研究[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4,(9).
[9] 陈向东,杨斌.智慧轨道交通――更透彻的感知[J].计算机应用,20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