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内外礼仪文化差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内外礼仪文化差异范文1
关键词 非言语行为 跨文化交际 中日商务
0 引言
众所周知,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是人的交际的两种主要方式,而非语言交际方式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自己国家、地区与民族的文化,也形成了自己国家、地区与民族的固有观念、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不同文化的人对于同一内容的非语言表达的具体方式是不尽相同的,并且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即使是相同的行为或动作,其所表示的意义也大相径庭。因此,了解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透析交际对象的非语言行为的深刻涵义对于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大有裨益。
1 非语言行为与文化差异
今年来,随着国内外对非语言行为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与之相关的近副语言学、身势学、近体学等新兴学科。美国著名的学者Samovar对于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内涵及所应包括的内容进行过精辟的论述。在他的论述里,非言语行为不仅仅是行为动作,它包括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类及周边环境所产生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都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根据Samovar的研究,非语言行为主要可以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身体行为传递的非语言信息,包括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目光、体触及副语言等,另一类是与环境相关的非语言信息,包括时间、空间和人际距离等。
在跨文化交际时,对非语言行为尤其是由身体行为传递的非语言信息的正确解读将会对推进异文化的顺利交流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化背景相异的交际双方,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不会正确读取、破译、诠释对方无意识地做出的非语言行为信息,这样就很容易产生歧义和误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为了减少或避免这种交际摩擦与冲突,促进中日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对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非语言行为尤其是三种具有鲜明特色的身体行为非语言信息进行分析并探讨它们所包含的文化差异性及其重要特征是很有必要的。
2 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2.1 目光语
目光语是非常重要的非语言行为之一,在跨文化交际别是传递细微情感方面具有丰富的表义功能,具有其它非语言行为所起不到的作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及目光语所传递的信息非常多,而且其表达的含义也大多因文化而异。文化对目光接触和眼神运用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不同的文化目视行为也不尽相同。在中国,与人交谈时需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是表达对讲话者的尊重与重视,是一种礼貌行为;而在日本,与人交谈时的目光一般落在对方的鼻子、颈部,直视对方被认为是一种失礼的行为。因此,与人交流时,目光放在何处,目视时间多长,这些因为文化差异的存在,其使用也十分复杂而又敏感。
日本民族因为其纤细敏感的民族性格,对他人的目光、眼神及表情都非常地敏感,他们认为谈话双方的直接对视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此往往会回避这种直视行为,对对方视线也采取回避行为。如果不了解这种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在中日跨文化交际时就容易产生误会。例如,面对面交谈的日本人通常是默默地低着头或者视线游移不定,但这并表示不友好也并不是害怕或没有自信和难为情的表现,而是日本人的特定的说话方式。又如在开会或谈判的时候,中国人往往倾向于一边注视对方的眼睛一边倾听对方的讲话,这是为了表示自己在注意倾听,同时也是觉得对视可以更为观察对方表情,了解对方的思想,从而促进谈判的有效进行;而日本人却会避免直视对方,常常低头闭眼,但这并不表示他们没有在听对方发言也不表示不同意对方的意见或见解,恰恰相反,这表示他正在认真地听取对方的发言,这是因为纤细敏感的日本人会认为一直看着对方的眼睛并不礼貌,是粗鲁、含有敌意和缺少尊敬的表现。同理,在道歉的场合,中国人一般会一边直视对方眼睛一边道歉,以表达自己的真诚歉意,而日本人往往会一边鞠躬一边回避对方的视线。这些不同的目光语表现正是因为文化的差异性,在日本文化的影响下,直视被认为是一种失礼的行为,由于自己犯了错误或者给对方添了麻烦进行道歉时,只有避免直视才能表达自己的羞愧或惶恐心情。更有甚者,日本人与人握手或者干杯的时候,也并不直视对方的眼睛,这对不了解其文化的中国人来说会觉得是一种失礼行为。因此在中日跨文化交往时产生误解是在所难免的,唯一的克服目光语交际失误的途径是设法了解、掌握交际双方彼此间的文化差异。
2.2 手势语
在中日跨文化交际中,手势可以说是身体语言的中心部分,是非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交流时,手势作为交流的辅助手段,可以更加形象表达话语的含义,使人印象深刻;甚至有时无需语言,仅仅手势就能传递信息,表达一定的含义。但是,由于手势语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具有明显的民族性特点,所以文化背景不同,其手势所表达的意义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了解中日手势的行为差别,洞悉手势背后的文化差异,既可以避免使用让人费解和产生误解的手势,又可以正确读解对方的手势语,这将会进一步推动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中日手势语有不少的异同点。比如最简单的手势动作――数字一到十,中国与日本一到五的手势表达基本相同,但是从六到十的手势不仅动作不太一样,表达的含义也略有不同。如果不了解这些手势语的行为差别及其文化差异,用自己本民族的手势向用对方表达数字,对方就不一定会理解,有可能还会招致误解。例如,在中国右手拇指与小指伸出是表示“六”而在日本是打电话的意思;在中国右手拇指食指伸出是表示“八”而日本是表示打枪的意思;中国食指弯曲代表数字“九”而日本则表示小偷、扒手。大拇指与小拇指在中国与日本所表达的含义更是大相径庭。竖起大拇指这个手势动作在中国是表示称赞、表扬他人的意思,但在日本则表示父亲、丈夫或男性之意;竖起小拇指的手势动作在中国是表示看不起对方、鄙视他人之意,而在日本则表示女性、女朋友、情人的意思。同一手势动作含义却相异是因为日本文化认为拇指是五指中最强有力的,而小指则是五指中最纤细、最柔弱的,而这正是男人与女人的性别力量的对比。此外,在桌面敲食指,这个手势动作在中国是用来向为自己斟茶倒酒的人表示感谢的意思,而在日本则是遇到困境感觉迷茫不知怎么办的时候使用这一动作。因此,中日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特别注意那些文化差异比较大的手势动作,了解对方手势语所包含的信息,避免交际过程中所产生的误解。
2.3 身势语
身势语与人的各种身体姿势行为相关,也是使用最频繁的一种非语言行为,包括坐姿、点头、握手和鞠躬等。 在中国, 人们无论是在外面还是在家里一般都是坐在椅子上的; 但是在日本,在外面是端正地坐在椅子上,而在家中则保持着坐“榻榻米”的传统习惯。 一般坐姿是把双膝并拢、双腿弯曲,跪在地上,臀部压在脚跟上端坐在榻榻米上,这被称为“正坐”,是最正式的一种坐姿。但是时间长了腿会发麻的。此外,也有较为随意、轻松的坐法则是男性的“盘腿坐”和女性的将双脚向侧面伸出的“横坐”姿势。其实日本的正座文化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后来一直被保持沿袭下来,这与日本的环境气候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日本是高温、湿气重的国家,而用稻草等天然素材制造的榻榻米具有保温、吸湿的作用,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作用,很适合日本的风土和气候。
除了坐姿之外,另一个颇具日本特色的非语言行为就是“点头”。在中国,点头通常表示同意之意,但在日本点头并不一定就是表示同意,而是一种习惯行为。在社会交际活动中, 在聆听对方说话的时候,日本人喜欢沉默不语,习惯随声附和,并且不住地点头,这是他们的一种行为习惯,是为了显示自己在认真聆听的习惯反应而已,并非表示完全同意对方的意见或主张。这与日本人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相关,他们认为这种非语言行为方式能够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可以维持谈话气氛、促进谈话顺利进行。而在中国则恰恰相反,聆听对方讲话的中国人一般习惯于默默地倾听,不会做出太大的反应,只有在表示赞同对方意见时才会点头表示同意,更不会像日本人那样随声附和,这在日本人看来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因此,中日交流中,我们需要了解日本人的这一特性,及时做出反应,也不要曲解日本人点头的本意,造成误解。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日本人的习惯恐怕还是日本人的鞠躬,它是日本人日常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中国,人们互相之间的问候一般是微笑点头握手。在日本,鞠躬除了表示问候之意外,请别人帮忙,请求别人做某事,向别人道歉,祝贺别人,向别人表示感谢等等许多场合都伴随着鞠躬。日本的鞠躬行礼有相应的礼仪规定,分有15度、30度、45度及90度的鞠躬礼,一般根据对方身份、年龄、地位、职位的不同及双方相识程度,相应地鞠躬的深度、时间和次数也就会不同。日常招呼礼仪的场合,对于同事、朋友只需15度鞠躬;而面对重要客户、上级长辈时则必须鞠躬30度。在正式道歉的场合,一边说着“对不起”,一般鞠躬45度,并且弯腰时间也要足够长,决不能含糊,以表达自己真诚歉意。而鞠躬90度的最敬礼一般不常见,只有在表示深深谢意及深刻谢罪的场合,以及在神前与佛前等宗教仪式场合才会用到。此外,正式的鞠躬礼仪还非常(下转第162页)(上接第157页)重视鞠躬的先后顺序及所持续的时间。年轻人、身份卑微者及女性一般要先于长者、尊贵者及男性行鞠躬礼,而且弯腰时间也长于后者。因此,在对日交往中,根据场合及对象行使不同的鞠躬礼有利于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3 小结
非语言交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别是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所表达的不同含义体现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性,而这也正是跨文化交际中应该关注的地方。因此,中日跨文化交际中,清楚了解中日文化在非语言行为上的差异体现,深刻洞悉交际对方的行为习惯,正确运用适当的交际策略,,有助于消除文化冲突,推动中日的深入交流。
参考文献
[1] 茨克著,潘亚玲译.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李庆祥.中日非语言交际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国内外礼仪文化差异范文2
关键词:商务英语 商务活动 商务文化 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并成功加入wto,英语学习已从单纯的语言交流走向多元化,对既熟悉国际商务又熟练掌握英语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商务英语是目前高校英语专业中较为热门的专业方向,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英语语言与商务专业知识的密切结合。
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蕴含着丰富的商务文化,包括不同国家的商务传统习俗,商务礼仪习惯等,使学生在掌握商务知识的同时,也全面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习惯,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商务英语教学应定位在对学生语言能力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上,以提高学生在商务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熟练运用外语,熟悉国际事务、懂得并遵守国际惯例和国际礼仪,具备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多元化社会中发展。
1、跨越文化界沟
1.1 文化是人的生存环境。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各国各民族文化都是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积淀,它们的形成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文化是人的生存环境并带有各自民族的特点,是一种人们共享的社会模式。但是,每一种文化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完善与发展的问题,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审视、吸收另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阐述文化,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可以折射出人们的生活环境及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顾嘉祖认为: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语言反映着文化的内涵、价值和精华。[1]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核心因素,商务活动是离不开语言交流的,语言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商务活动中的交际不单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跨文化现象。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给中西方文化交际活动带来巨大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就表现为语言差异。由于文化与语言的差异,任何跨文化交际都不能只从本国文化的接受心理去理解语言差异,而应兼及文化差异。随着商业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样性在商务活动中与日俱增,国际市场体现了文化的功能,在一定意义上对要开拓国际市场者来说,必须重视合作管理工作中异文化语言的学习和理解与这种语言密切相关的文化。
1.2 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2] 这个看似简单的定义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首先是文化和交际两个基本概念本身内容丰富;其次是文化几乎渗透到人们生存环境的各个层面,交际作为一个语言和非语言使用过程涉及个人的生理和心理,认识和感知以及社会文化环境,跨文化交际作为两者的结合所研究的内容也就更为丰富。
“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21世纪的时代特征,任何希望参加国际事务、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的国家、民族和机构都无法回避这一时代所提出的挑战。”[3]跨文化交际可以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个人之间的交际活动,其内容也可以涉及政策、政治观点、价值观、风俗习惯、礼貌、称谓等方面。
1.3 跨文化交际能力。“所谓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4]由于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而跨文化交际能力则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超越本族语与非本族语之间相应的具体文化的约束,了解不同文化环境中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进行跨文化学习与对比时能更准确、深刻地认识到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异同,跨越文化界沟,开拓视野,建立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商务英语教学中导入商务文化
2.1 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英语是国际商务的通用语言,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商务人才,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教学方法,又要注重学生文化能力的培养,商务英语教学不仅应包括语言教学,而且还应该包括文化教学,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下既得懂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还要通晓商务文化及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2.2 商务英语教学与商务文化的导入。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涵盖了所有学科,孤立地为语言而学语言的方法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而商务英语最突出的特点是英语语言与商务专业知识的密切结合,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商务英语教学与商务文化的导入是密切相关的,是在了解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思和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独特的优势。
商务文化是蕴涵于整个社会的文化中,商务文化中的任何变化都会在社会文化中体现出来,但商务文化并不涉及社会文化的每一个方面,它只包含对商务交易有用的部分。[5] 商务文化因素渗透在国际商务活动之中,并对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能否跨越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这是国际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导入商务文化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基本语言知识外,还应适时、适度地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例如:向学生讲解西方国家中称呼语、介绍、访问、宴请、告别等社会交往的文化因素,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形式的正确性,重视语言应用的得体性,从而逐步获得跨文化的敏感性。这样既做到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际文化的导入,使学生在掌握商务知识的同时,也全面了解外国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习惯,即可使文化的教学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应用及不断加深理解和认同的过程,也可直接影响着语言学习的目的--跨文化交际,从而使英语教学与实际应用不致于脱节,这是商务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
3、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3.1 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商务英语是用于商务交际的一种文体,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商务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成为从事国际商务领域的相关工作,与外商打交道,开展商务活动的现代企业人,这就使得商务英语教学具有"跨文化"性质。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按照英语语言文化的要求进行商务交际交往,也就是学会英语换位思考。经验表明,我们应结合语境,恰当地谴词造句,尽量避免因受汉语干扰而误用与当时情景不符的表达方式。同时,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策略,促进跨文化交流。”[6]这种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现代企业人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鉴于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3.2 商务英语学习过程转变成跨文化的交际过程。在全球化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面临着适应全球化形势新变化的挑战,借鉴“美国21世纪的外语教育目标归纳一下即为5个以c开头的单词,即communication(交际)、cultures(文化)、connections(贯连)、comparisons(比较)和communities(社区);如果把这些目标说得再具体一些,那就是:运用外语交际、体认多元文化、贯连其他学科、比较语言文化特性、应用于国内外多元社区,这5c的目标都体现了文化理解的重要性。”[7]所以,教师在做文化导入之前,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真应对学生存在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想象力、判断批判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有所欠缺;文明礼仪修养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文明修养有所缺失等问题,使得学生在商务英语学习过程中除了系统的学习语言外,还必须有机会的接触该语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克服"本民族文化至上"的观念,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能力的灵活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帮助学生学会客观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跨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
3.3 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商务英语教学不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唯一途径,但商务英语教学完全可以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应注重以下几点:
3.3.1 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这是在教学中进行随文解说,注意寓教于乐的文化导入,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商务英语教学中,也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注意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加强教师自身文化修养,注重中西文化差异比较,向学生讲述英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方面的差异。
3.3.2 夯实英语基础知识和日常英语交际能力。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既要培养出会用外语表达外国的事物文化的学生,也应会用外语来表达我国的事物、文化,向外国介绍中国的优秀文化,以达到在对外交流中的平衡发展的学生。所以,通过以内容为基础的商务英语学习,交际文化的传授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才能使语言和文化学习真正情景化、语境化,提高学生鉴别与鉴赏异国文化的交际能力,同时加深其对
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3.3.3 了解多种不同文化的特点和风格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是由于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在理论和认识上的局限,在语言课上对文化因素的导人缺少自觉性、计划性和系统性,把精力过多地倾注在语言形式上,而对文化问题重视不足,使得学生对中西文化在传统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行为等方面的差异缺乏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低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跨文化的内容,经过多渠道商务英语的视听接触,可以接收大量的商务英语题材的材料,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具备一种新的商务英语语言文化意识,加深对于商务文化的敏感性,培养积极的商务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3.3.4 文化教学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跨越文化障碍。这是由于在与英语国家的商务交际过程中,却因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了解,经常下意识地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来进行交际活动,频频出现语用错误,或是误解和冲突常常发生,使得人们对跨文化交际时常感到不安,在商务交际中语无伦次,局促不安,束手无策,或尽可能回避,因此失去体验跨文化交际实践过程的机会。所以,教师在授课时,通过对反映商务文化冲突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释,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各抒己见,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员身临其境,有时甚至有意让小组之间展开激烈的谈判。这样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复述者,学生则从听讲者转变为参与者,从理论的接受者转变为实践的创造者,能够使学生跨越文化障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语用错误,并增加对跨文化差异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培养商务交际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并成功加入wto,面临着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的时代,对既熟悉国际商务又熟练掌握英语,并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国际通用型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按商务英语专业特点设置跨文化教学课程及科目,使教学能更好的渗透文化知识,符合与时俱进的时展要求,最终实现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顾嘉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2]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 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p66
[4]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5] 顾曰国, 《跨文化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6] 李太志,商务英语教学与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5,4:p70
国内外礼仪文化差异范文3
关键词 商务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不断增多,商务英语越来越受到英语教育者和从业者的重视。它不仅是要提高对语言应用的能力,还要提高在商务活动中生活和生存的能力。商务英语工作者在涉外商务活动中面对的不仅是与本国不同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及经济环境,还要受到很多语言交流上的、非语言交流上的、文化习俗与惯例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以及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 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国际商务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能在商务场景中自由、顺畅、愉悦地跟自己的团队成员以及合作对手沟通交流。在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学量的商务专业词汇、句型以及表达方式,能够自如地用英语交流磋商外,还要掌握大量的经济贸易的专业知识,并配合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形成浓厚的国际交流气氛。
2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现状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很多高校都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开设了商务英语相关课程,少数学校还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但是由于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起步晚,经验相对不足,经典教材缺乏,加上任教老师大多缺少涉外商务实践经验,在教学中很难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当前在我国高校商务英语的教学中基本上是按照:“英语+商务知识”的模式,即传统的英语专业基本课程附加一些商务方向的相关课程。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在具体的交际实践中,他们会不自觉地借助母语的语言规则、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不同的文化因素发生交叉与碰撞,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有时甚至直接影响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培养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战略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成为我国商务英语教学中面临的首要任务。
3 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
3.1 优化课程设置,引导学生感悟文化差异
在课程设置方面,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商务英语相关的课程;而是在低年级开设的基础课和高年级开设的综合课程中加入跨文化元素,不断地把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潜移默化地带入学生的学习中。在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中,口语课和听说课一般都是由外教任教的,这就给学生一个很好的机会,在跟外籍教师在日常交往和课堂教学中观察和感受中西文化差异,并不断总结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跟外国人相处、打交道。在高年级阶段开设的课程中,英美文学、英美国家概况、影视欣赏和英汉翻译等课程则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大量地阅读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对比中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不同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和等,可以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而跨文化交际、语言学等课程,则直接把学生带入西方国家的文化圈中,了解西方文化,进行文化渗透,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3.2 改进教学模式,培养交际能力
在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而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互动教学的方法,展现商务英语的交际特性,不断地让学生融入到跨文化交际的氛围中来。在实际教学中,商务情景模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手段,比如在学习初次见面、机场接机、餐桌礼仪、商务谈判等课程时,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搜索和图书查询,自学相关知识点,教学时结合一定的语言材料设置真实的商务情景,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感受文化差异在这些场景中的真实反映,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课堂教学中参与情景模拟和观看情景模拟的同学则都有一种参与跨文化交际的真实感受,提升交际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3.3 提高教师素质,正确引导学生跨文化交际
目前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师大多数都是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直接从教,自身对商务活动没有亲身经历,商务经验无从谈起,对跨文化交际仅限于书面的学习。所以在商务英语教师的引进中,应优先那些在涉外企业、跨国公司工作或者实习过的,和在国外生活过、工作过或学习过的应聘者。在职的经验缺乏的商务英语教师则可以利用工作之余、寒暑假到涉外企业或跨国公司进行兼职,积累商务领域的实战经验,使自己具备商务活动中所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还可以参加相关的研讨会、培训会,到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这种专业性的学校进修、访学,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学习专业的教学经验。还可以到国外进行长期或短期的学习、访学交流,甚至是到国外旅游,都可以让老师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实践,积累跨文化交际的经验,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3.4 扩充教学资源,拓宽西方文化视野
教师应向学生推荐一些网站、书籍、报刊等,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政治、地理、文化、风土人情,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互联网成了学生最方便的自学的教学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浏览一些国际商务方面的网站,及时增进对国内外商务动态的了解。在课余,可以通过专题讲座、设置主题与外籍教师座谈等形式进行较为系统的文化导入和交际能力培养。西方影视作品欣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跨文化交际的渠道。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原版的英文电影给学生进行视听说教学,还可以推荐一些与有关商务、职场的西方影视材料课后观看。这不仅让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得到了提升,还使得学生加深了对西方国家文化的了解,加深了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5 加强涉外商务实践,积累跨文化交际经验
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期在涉外企业、跨国公司进行实习、兼职,通过实际参与涉外商务活动,感同身受体会商务英语环境,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广交会、世博会等展会中担任志愿者、工作人员,通过工作实践接触真实的商务交流,并结识、结交国内外的商业人士,扩大交际圈。现在很多高校都开展了暑期国外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学生到国外进行短期的生活和工作,体会在不同国家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真实地感受文化差异,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大四的专业实习中,学校可以联系一些涉外企业,安排学生集体实习,并邀请企业里的优秀人士跟学生座谈,向学生传输商务交往的礼节、不同的商业价值观,共同探讨商务活动中如何应对文化差异。
4 结束语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国际商务往来日益频繁,商务英语的实际应用功能日益凸显。商务英语的学习者在掌握语言知识、商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应学习和积累文化知识,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对跨文化人才的要求。
本文系2008年湖南科技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国内外礼仪文化差异范文4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EdwardT.Hall)于1976年在其著作《超越文化》(BeyondCulture)一书中首次从交际和文化关系出发,提出了关于解释人类交际活动受文化和语境因素制约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该理论的提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而且被广泛地应用于跨文化对比、文学、翻译、写作等领域。请柬(InvitationCard)作为实用文体的一种书面体裁,被应用于中美两国民族在各自的文化圈内交流和两国跨文化交际中,并发挥着传递信息的功能和实现礼仪交际的社会功能。请柬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非正式请柬是指用于亲戚朋友之间邀请信,其格式与书信类似。而正式请柬无论中文还是英文都有一定的书写格式和方法,主要用于招待会、举行婚礼、宴会、隆重仪式等正式场合。本文把该理论中关于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分类概念,国家文化在高低文化语境中的定位及其交际中的差别性特征这三个具体观点应用于中美正式请柬写作模式的探究,通过对选取源自1990.1.1-2010.12.31为时间跨度段的中美正式请柬作为语料进行对比研究,力求证明该理论对请柬写作结构和请柬写作策略有普遍的解释力以及对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
二、理论框架
(一)高低语境文化具有语境性及其分类
Hall(1976)在其著作《超越文化》一书中认为,人类交际(包括语言交际)要受到文化和语境的制约与影响。他在该书中提出“文化具有语境性,并将语境分为高语境(HighContext)与低语境(LowContext)(1976:81-83)”。Hall(1988:96)认为:“任何事物均可被赋予高、中、低语境的特征。高语境事物具有预先编排信息的特色,编排的绝大部分信息或存在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于交际者个人,仅有微小部分存于编码清晰的信息中。低语境事物恰好相反,大部分信息处在传递的信息中,以便补充语境中丢失的部分(内在语境及外在语境)”。
(二)国家文化在高低语境文化中的定位
WilliamB.Gudykurmt根据Hall关于高低语境的解释,“将12个不同文化的国家按从低语境到高语境的顺序排列依次为:瑞士、德国、斯堪的纳维亚、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希腊、阿拉伯、中国和日本”(cf.唐德根,2000:181)。基于不同文化的国家对语境排列位置,中国文化具有高语境特性而美国文化具有低语境特性。
(三)高低语境文化的交际性特征
M.W.Lustig和J.Koester把HC和LC文化及交际的差别特征概括(cf.贾玉新,1997:34)为8项(见表)。在本文中,笔者仅以前3项特征予以解读并运用于中美正式请柬的范例分析。通过表可以看出,高语境文化中,语境在意义传递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的传递并不完全依赖语言本身,而是更多地借助语境,并以含蓄和暗码的方式来传递;而在低语境文化中,语言的作用突出,交际信息主要是通过语言以直白和明码的方式来传递,语言在交际中处于中心地位。高语境中的信息编码和解码更多地依赖交际双方共享的文化规约和交际时的情景,而低语境中的信息的编码和解码则主要在语言中,交际信息对语境的依赖性与前者相比要小。
三、基于高低语境文化理论视角下的中美正式请柬写作模式的分析及其解释力
高低语境文化视角下,文化思维模式会影响语篇的写作模式。请柬作为实用文体的一种书面体裁,具有为实现特定礼仪功能的文体特征和相对固定的写作模式。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美请柬除了体现相同的礼仪功能外,由于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其写作模式各异。本文以高低语境文化理论为视角,利用文献中的中美正式请柬为语料进行比较、归纳和范例分析,从请柬写作结构和写作策略两个方面来证明该理论对写作模式具有普遍的解释力。
(一)语篇结构——中式请柬的螺旋型叙事结构与美式请柬的直线型叙事结构
1.中式请柬语篇结构分析
由于长期在儒、道、佛教的浸润下,中国文化积淀倾向于含蓄和中庸。基于这种倾向性,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螺旋型的。而中国文化积淀的倾向性和思维模式的螺旋型特点又决定了中式请柬语篇的叙事结构。笔者利用文献语料,选取1990.1.1-2010.12.31为时间跨度段中的35篇中文正式请柬,通过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总结并得出结论是:在中国高语境文化下,由于受中国文化思维模式的影响,中式请柬语篇的组织方式呈现出两类叙事结构,可分别表示为:(1)背景信息(包含暗示信息和明示信息)-宣布主题--暗示信息(可选)-发出邀请-确认邀请(可选);(2)明示性背景信息-宣布主题—暗示信息(可选)-发出邀请-确认邀请(可选)。具体到范例1,该请柬正文可分为4部分:“从盛世文明到以裹文事”是间接迂回的暗示性信息;“从谨定到宴会厅”是明示性的背景信息;“举行南方日报文艺部作者座谈会”是基于上文语境的宣布主题行为和“翘盼光临,千祈勿却”是发出邀请行为。由此看出,范例1的叙事结构是背景信息(包含暗示信息和明示信息)-宣布主题-发出邀请。从高低语境文化理论的视角来看,中式请柬的叙事结构蕴含了过多的语境信息,作者借助上文语境,以含蓄委婉的暗示信息来实现礼仪功能。而对语境的依赖度较高这一现象,却反映了高语境文化下的中式请柬的组织方式是受文化倾向性、语境因素和思维模式制约的。
2.美式请柬语篇结构分析
在基督教文化熏陶下的美国人崇尚独立,奉行“自我为中心(ego-centrism)的文化价值观”(胡文仲,1994:257),以个体性为基点进行直线思维,强调直述己见、明确具体的直线型叙事结构。笔者运用与中式请柬相同的语料检索方式和相同的语料分析方法(上同)对所收集的28篇英文正式请柬(不含以英语为中介语的所有英文请柬)进行分析,总结并得出结论是:在低语境的文化下,由于受美国文化思维的影响,美式请柬语篇中采用叙事结构有别于中式请柬叙事结构,并呈现出显著的特征,可表示为:发出明示邀请—宣布主题-背景信息(明示)-确认邀请(可选)。以范例2为例,该请柬分为3部分:“从LadyAmeliaJones到Dr.JohnMarkham”是发出明示邀请行为,“atasoireeathome”是主题信息,而“OnFridayevening,thethirdofMarchatseveno’clock”为明示性背景信息,“Pleasesendreplyto”为确认邀请的信息。由此看出,范例2的叙事结构是发出明示邀请—宣布主题-背景信息(明示)-确认邀请。根据高低语境文化理论,美式请柬的叙事结构呈直线型,作者以语言为载体,直截了当地发出邀请行为和宣布主题,而非借助语境信息来传递邀请这一礼仪功能,这表明在低语境文化圈内美式请柬的叙事结构同样受美国文化观念和直线思维的制约,但也表明叙事结构对语境的依赖度低。
(二)语篇策略:华而不实与朴实无华
语篇策略是Enkvist(1978)提出的术语,指语篇作者根据交际目的对语篇所作的总体决策和选择,是为一定的目的而对决策参项(decisionparameter)所作的权衡。在具体请柬的写作中,当语篇的构架及主题确定后,语篇的策略表现为作者采用何种手段来实现交际目的。本文通过中美请柬语篇范例的描写与对比分析来证明该理论对语篇策略的选择有普遍的解释力,即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选择恰当的语篇策略是服务于语篇结构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请柬的礼仪功能的需要。
1.中式请柬语篇策略分析
从言语行为来看:范例3实施了两项言语行为,即宣布主题(举行庆祝元旦“茶话会”)和发出邀请(敬请光临指导)。为实施言语行为所选择的策略:在中式请柬中,两项言语行为是借助于暗示性的背景信息(上文语境)来完成即通过间接迂回、含蓄隐晦的中国文化思维来宣布主题和发出邀请的。可以看出,中文请柬正文部分的写作策略是先从细节信息开始,最重要的信息置后,基于语境信息以间接迂回、含蓄隐晦的中国文化思维方式来完成特定的礼仪功能。从基调的角度来看:正式、庄重、礼貌和谦恭。为了彰显基调,作者选择的策略包括语言形式和非语言形式。在高语境下,信息编码和解码更多地依赖交际双方共享的文化规约和交际时的情景。作者使用的敬词和谦词如兹、敬、光临和敬礼等语言形式来显示礼貌,而频繁地使用这些词,既是中国文化积淀和文化传承的体现,也是在特定的书面体裁场合中为更好地实现请柬的礼仪功能的需要。而非语言形式是采用了线性的格式,但有别于美式的格式。
2.美式请柬语篇策略分析
从言语行为来看:范例4也实施了两项言语行为,即发出邀请(requestthepleasureofthecompanyofMr.HuWenzhong)和宣布主题(reception)。为实施言语行为作者所选择的策略:在该请柬中,两项言语行为是通过直抒己见,以明示的方式来发出邀请和宣布主题。作者在正文部分的写作策略是先从最主要的信息开始,明示性的背景信息置于主要信息之后,而且以直接的美国文化思维方式来传递特定的礼仪功能。更重要的是,美式请柬与中式请柬相比,对语境的依赖度要低,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明示性的语言来完成。从基调的角度来看:正式、庄重、礼貌。作者选择的策略也包括:语言形式和非语言形式。在低语境文化下,作者为了表达礼仪功能,注重语言准确性和明示交际,在请柬中未使用类似于中式请柬中含有隐含意义和文化色彩的谦词,仅限于使用常见的词汇request,pleasure,R.S.V.P.来显示礼貌,而非语言形式是采用了美国文化有的缩进式的线性格式。需要强调的是:中式请柬中存在着诸多敬词和谦词如令尊、敝人、寒舍以及常用套语、四字成语等,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礼仪功能的需要。事实上,正是这类词往往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空缺现象,容易引起交际障碍或误解。相比之下,美国人通常是以自身愉快的感受来显示礼貌,常用的词有pleased,pleasure等。
四、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建议
本文在分析中美文化思维模式差异及其如何影响请柬语篇组织和策略选择的基础上,对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提出的建议为:首先,应用文写作不仅是单纯地考虑语法正确性,也要考虑适切性问题。D.H.Hymes(1971)指出要培养学习者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中学会使用恰当的语言形式(cf.胡壮麟,2001:357)。具体到应用文体裁来说,其写作是一种交织着浓厚的社会文化观念的语言思维活动。其次,应用文写作还要考虑框架结构和段落安排问题。在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了解本民族与目的语民族的文化思维模式差异和语篇组织方式差异的基础上,进而培养学生以目的语文化的思维模式来谋篇布局。最后,应用文写作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语言对比的能力。RobertLado(1957)在其著作《跨文化的语言》中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并指出了对比分析的重要性(cf.ibid:377)。基于对目的语和母语的应用文范例的对比分析,来引导和加强学生应用文写作中的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意识,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锐性,并逐步提升写作能力及其策略。
国内外礼仪文化差异范文5
[关键词]: 家庭教育;教育方式;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40-012.9]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家庭喜剧《Growing Pains》(《成长的烦恼》)在美国国内摄制播出,于90年代引入中国,受到国内外众多观众的青睐。2006年堪称中国版的《成长的烦恼——中国家庭情景喜剧《家有儿女》在各电视台陆续播出,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纵观两部喜剧,我们发现两者能够取得收视长虹的傲人成绩的共同点主要有两个,其一为选题,均选用群众日益关心的家庭教育主题;其二为戏剧表现形式,均采用了明快幽默的家庭喜剧形式。然而,两部喜剧反映的家庭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又有所不同。
一、两部家庭喜剧教育方式的异同
(一)家庭德育
学校教育一直以智育为主,因此实施德育的主要场所是家庭,且德育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决定着人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关系其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因而,中国家庭和美国家庭都重视德育。中国家庭的德育主要包括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家庭美德教育,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是对个体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包括诚实、谦虚、勤劳、善良;养成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即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的礼仪和为人处事的原则;美国家庭德育中,宗教发挥着重要作用。基本的文明习惯如餐桌礼仪等除了家庭的传统,更多源于对于“上帝”的信仰。由于美国文化的核心是个人主义,父母也注重培养子女的爱国道德情感,但并没有强烈集体主义情感,因而子女可以有选择价值观的自由。
(二)智力和能力的培养
对于智力和能力的联系一直是教育界讨论的热点。简单说来,智力是认识活动的范畴,能力属于实践活动的范畴,学习的本质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对于某一方面的重视体现了不同的教育目的。中国家庭更偏向于智力的培养,培养知识型人才;美国家庭更偏向于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性人才。由于中国人才选拔制度历史悠久,对于人才的考核主要是通过成绩的考核,从传统的“学而优则仕”到现在的高考的“反拨效应”,大部分中国家庭还是单一的以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孩子优异与否的标准。很多父母甚至从胎教开始,就注重子女智力的开发。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和教育机会的差异性,就会出现各种“兴趣班”“辅导班”热背后父母的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和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美国家庭父母更注重子女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激发学习兴趣,不过分苛求孩子的奋斗方向,更多培养子女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哲理。孩子会根据自己能力分担一定的家务,参加社区活动,很多高中生或大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社会活动实践,锻炼社交能力,为未来职业规划做准备。
(三)身心健康的发展
健康不仅是身体机能的正常运作,还要具备心理健康和较强的社会适应力。中国家庭比较关注子女的身体健康,注重饮食的均衡性和适度的运动,从小培养孩子多锻炼,不挑食的习惯。但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对待青春期的情感困惑时,中国的家庭往往采取的是回避策略。美国家庭更加注重身心的全面发展。在周末时,父母常常陪同子女参加户外运动,他们也常常关心子女在处理人际关系和情感方面时出现的困惑,在孩子遭遇问题多采取沟通策略,耐心引导。
二、两种教育观和方式的根源
上述的事例是家庭教育某些方面的缩影,但从一定角度折射出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又植根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借助特兰迪斯的文化差异维度理论我们可以分析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性的根源。
1.特兰迪斯的文化维度理论
特兰迪斯按照层层递进的关系,将文化的维度分为三个方面:即文化的复杂性、文化的严厉与宽松、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的复杂性(culture complexity),是从文化内部的复杂程度对文化进行比较,特兰迪斯认为,文化内部内群体的数量与功能是文化复杂性的一个重要标志,群体数量的多少影响到群体对个体的约束力和个体对群体的忠诚度。文化的严厉与宽松(tightness and looseness),即文化中同质性和异质性程度的差异,影响到群体对于个体的规范程度。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指个体如何处理个人行为目标和集体行为目标的关系。个体主义即个人目标助于群体目标之上,态度是比规范更具威力的社会行为指标;集体主义即自我与群体相互依赖,规范是比态度更具威力的社会行为指标。
2.以特兰迪斯的文化维度理论分析中美文化差异
从文化的复杂性来说,中国的文化复杂性较低,美国的文化复杂性较高。中国虽然民族众多,但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汉文化几千年来一直处于主流。血缘文化、农业文化、宗法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三个方面,随着历史的演变,相互之间渗透紧密。中国人讲求“中庸之道”,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宇宙的和谐,因而注重内部的和谐。从一定程度讲,美国文化延续了欧洲文化。但美国属于移民国家,作为一个“大熔炉”,又融合了各种不同的文化,因而范围广泛,内容复杂,差异明显。作为一个融合各种异质文化的统一国家,就需要较高的自由度和容忍度。因此,流动性大,选择性也多。从文化的严厉与宽松度来说,中国文化同质性高,美国文化异质性高。贯彻到家庭教育中,中国关注的是“家庭本位”,要求子女遵守所属家庭、团体的规范,行动的原则度较高。而美国家庭教育关注的是“个人本位”“儿童本位”, 欧美家庭父母不认为子女是其“从属”,而是独立的个体,有选择的权利,且作为家庭的一员,对家庭事务有话语权和发表自己的意见。无论是中国传统封建社会还是当下的社会主义,其思想核心是集体主义。而美国的思想核心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更强调集体的目标,有明显的圈内(in-group)和圈外(out-group)的差别。群体间强调成员之间的依赖。贯彻到教育目的上便是“社会本位”。 西方文化属于商业文化,从强调人性和理性欧洲文艺复兴到探索新大陆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注重个人的努力和竞争,强调个性的发展,自我价值立于集体价值之上。
三、中国教育的发展思路
中国家庭教育历史悠久,著作丰厚,思想底蕴深厚。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儒家文化的“合”“和”思想,还是道家思想的“人性自然”,都体现了一定的合理性。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爱国主义思想和集体主义的荣辱观仍具有时代意义。以道德教育为例,历史已经说明过分的强调个人主义和个性的自由的严重后果。反观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的嬗变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六七十年代的自由主义和个性解放的运动在反对机械式的灌输教育方面的确有进步作用,但是抛弃旧的传统美德的直接后果便是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不承担后果的。美国1990年时代周刊一个名为《漠不关心的一代》的报告曾指出:美国18岁至29岁的青年人对社会、对政治几乎一无所知,只有体育竞赛和少女堕胎才能使年轻人激动。[1]由此反映出的是一种个性与共性、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矛盾和失衡。在网络环境下,道德遭受的困境不断显现:不考虑经济能力对于名牌奢侈品的过分追求;青少年“炫富和畸形价值观的主导;快餐文化影响下的急功近利心理和享乐主义。正如《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所说:“正当西方重新发现非西方的方式时,这种价值观却在产生它们的发展中国家常常遭到贬低”。[2]现代家庭中,由于妇女地位的提高,父母双方均参加工作的机会和现象也逐渐增多,由此导致的父母职责缺失和定位的偏离现象也不容忽视。传统教育强调父母教育职责的不同,“严父慈母”的教育定位对于性别特征的形成仍有积极影响。当然,由于中国处在社会的转折期,逐渐步入国际轨道,在与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吸收西方教育思想的精华。民主思想可以深入到家庭教育方面,亲子关系应该从传统的“家长制”向更加平等的亲子对话发展。在智能发展方面,应多注重子女兴趣的培养,将动手和动脑相结合,促进能力和智力平衡发展,使其成为有个性有思想的独立的人。我们应该看到,发展中的家庭教育不应局限于某一种教育模式,而是应该具有国际化的视野。教育的方式是可以变的,并且是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完善的,但是对人类最有力的教育法则则是不能变的,如何取长补短才是未来家庭教育发展的趋势。
四、结语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作为文化实力的一部分作用日益凸显。西方国家中的先进教育观念值得我们去借鉴,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根据具体国情,保留传统教育观念中的精华,接受性批判性地使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型创新型新型家庭教育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刘长龙,《当代中美核心价值观教育比较之启示》[J],学术论坛,2008,9
[2] 王文延,世界教育主题的转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
[3] 王化雪,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究中西方教育的差异[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1)
国内外礼仪文化差异范文6
关键词: 文化移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
一、引言
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经济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正在促进不同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跨文化交流成了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自从1972年Hymes提出交际能力观以来,跨文化交际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当前,国内外语界已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许多著名学者都在这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如胡文仲、邓炎昌、刘润清、高一虹等,他们有效地解决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要教什么,以及如何教的问题,并强调教学中的文化对比,注重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文化差异概念的构建及实际交际能力。
国内外学术界对于文化移情能力(cultural empathy competence)的高度关注,是跨文化交际学从表层研究进入到深层研究的转折点和重要标志。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质量、效果和进程的关键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于文化移情能力的教育和训练,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内容。
二、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重要性
1.文化移情能力的概念
“移情”首先是西方美学中的概念,是指主体在主观意识中将主体的精神情感赋予客观物象,使客观外物的映象负荷和主体情思成为主体体验的情感表现。移情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是指通过对情感的知觉而自身产生与他人的情感相接近的情感体验,这相当于情感的共鸣。日本语言学家库诺(Kuno)最早把移情的概念移植到了语言学领域,按照库诺的说法,所谓移情就是说话人与其所描写的事件或状态的参与人或物的关系的密切程度。何自然(1991)首次在国内学术界提出了移情的概念,认为语言习得者应该理解、感受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并设身处地在对方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语言的学习和运用。
关于文化移情的概念,众多学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Samovar & Porter (2001:284-286)认为文化移情涉及两个层面:其一是感情基础,要肯定自己的积极感情并能够以积极方式驾驭自己的感情,避免对他人采取偏见和刻板化的态度;其二是认知层面,包括译解和区分自我与他人的逻辑、意图、思维方式、批判思维,以及修辞可能性。顾嘉祖(2000:220)在界定了多种多样的移情概念后认为:“对移情的界定应该分为两个方面:知觉技能和交际技能。移情不仅指觉察和认识他人的情感、情绪状态,而且还包括对他人情感、情绪状态的正确反馈或反应,两方面都不可偏废。”高永晨(2005)将文化移情视为交际主体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为了保证不同文化之间顺利沟通而进行的一种心理体验、感情位移和认知转换,即有意识地超越民族本土语言文化定势的心理束缚,站在另一种文化模式中进行思维的心理倾向。笔者认为,文化移情通俗地说,就是交际主体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在交际中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的俗套和框框,摆脱原来自身文化的约束,置身于另一种文化模式中,如实地感受、领悟和理解另一种文化。即在跨文化交际中站在对方的文化立场上与之交际,从而保证双向沟通的实现。跨文化交际中的移情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层面是语言语用移情,指的是说话及听话人从说话人的角度准确领会话语的用意;另一个层面是社会语用移情,是指交际双方要设身处地地尊重对方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话语的用意(2008)。
2.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内容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项综合性的能力,表现为一个内容丰富、构成要素复杂而多样的能力系统。Ruben(贾玉新,1997:474―476)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是具备一种与某一环境中的个体为了实现其性格、目标及期望所应具备的同样的独特活动的能力,一种可以达到人的基本要求,满足其性格、实现其目标及期望的相对的能力。他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分为七种要素:一是向对方表示尊敬和对其持积极态度的能力;二是采取描述性、非评价性和非判断性态度的能力;三是最大限度地了解对方的个性的能力;四是移情能力;五是应付不同情景的灵活机动能力;六是轮流交谈的相互交往能力;七是能够容忍新的和含糊不清的情景,并能从容不迫地对其作出反应的能力。如果我们进行逐项解读,就可以发现Ruben的有效七要素,归根到底即交际者要尽量站到对方的立场来进行交际,从这个意义上说,Ruben七要素下的交际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移情下的交际过程。文化移情能力是影响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关键因素。无论是著名交际学Gudykunst(1984:181-183)的有效交际能力的三要素理论,即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理论,还是贾玉新在上述基础上又增加的语用能力和情节能力的五要素理论,都突出了文化移情能力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总而言之,不具备文化移情能力或者文化移情能力低下,其他交际能力决不可能有效形成并发挥积极作用。
跨文化交际过程实质上就是文化移情的过程,跨文化交际能力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文化移情能力,它是文化沟通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任何社会集团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由于社会制度、民族传统、地理环境、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在交际中就有着各具个性的语言模式、文化模式和交际模式,这种模式由于产生的背景不同,有时会出现绝然的反差和根本的对立,常常具有不可通约性。因此,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要想取得交际的成功,就必然要进行文化移情。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对于文化移情能力的教育和训练,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内容。为此,只有遵循和熟谙文化移情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外语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文化移情,从而熟练地掌握所要学习的语言。
三、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文化移情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训练培养出来的。文化移情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而是通过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刻苦努力,逐渐积累形成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及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文化移情完全是可行的。培养学生的文化移情能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
首先,要通过文学作品赏析和影视鉴赏,学习自然地道的语言表达方式。目的语文学作品的阅读也是一种学习外国文化知识的重要方法。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品是该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是传统文化的积累,是学习者无尽的语言源泉。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主要人物作本质性的分析,使学生准确把握作品内容,增加知识,扩大视野,自觉地了解西方文化,对比中西文化的异同,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接受能力。观看英文原版影视作品就是将学生置身于欧美人的语言、思维、习俗、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慢慢浸泡。一部好的英文影视作品往往涵盖语言学习中的语音、语调、节奏、用词、思维、感情等几大要素。通过观看这些影视作品,学生能直观地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习俗和礼仪、思维方式及价值观等,从而培养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应具备的跨文化意识,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和电视片,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情况:各阶层人们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样的房子,如何与朋友交往,进行什么娱乐活动,什么节日对他们最重要,在节日如何庆祝,以及说话的表情、手势等。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传授文化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对比,培养其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讲授文化相对性的规律,在教学中不断增加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与传授,注意文化导入的三个原则:实用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和适合性原则(1996)。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发现使学生母语和目的语语言结构与文化的异同,从而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如在英美等国家,人们举行葬礼时一般穿黑色礼服,表示庄重和对死者的哀悼;而在中国,人们多穿白戴孝表示对亲人死者的怀念。这种文化的对比观察,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排除民族文化差异的偏见,以期达到语言、情感上的沟通。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应该从教学的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寒暄、问候、致谢、祝愿、抱歉、礼让、委婉、禁忌等都带有一定的受民族文化制约的固定模式。如:中国人在日常交往中该说“不”的时候往往用不置可否或模棱两可的说法来搪塞,因为我们的交际模式认为拒绝朋友的邀请或请求常常会导致友谊破裂,因此中国人宁可许诺也不愿直截了当地拒绝。但对于英美文化来说,这却意味着违背诺言,背弃所承担的义务。了解了这些,学生在听读的语言输入学习过程中,就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理解对方的讲话意图,领会篇章的语意内涵;学生只有自觉地进行文化移情,在心理和情感等方面超越本土文化的羁绊,做一个多元文化人,才能减少文化磨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最后,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来增强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实践。英语教学可以超越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为学习者创造各种各样的语境。交际能力不只是语言能力与文化能力的简单相加,更是大量实践的结果。实践是获得文化知识、进行文化移情的主要途径。英语教学可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行文化移情。如:开展竞赛活动――举办英语演讲、英语文艺节目、英语征文等;文艺活动――观看有关英语录像片、学唱英语歌曲、做游戏、练习英语书法、背诵小诗歌、举办英语晚会、外语节等;新闻媒体――开设英语广播节目、英语手抄报、英语板报等,使学生天天耳濡目染,置身于英语知识的氛围中;组织外语沙龙、辩论会、专题讲座,使学生完全沉浸在目的语的文化环境中,文化讲座可以将支离破碎的文化信息重新整合构造,是系统地说明一个整体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同时可给学生提供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还有社会参与,如组织英语角、邀请外籍教师来校指导、任教,与外国友人会晤、交笔友、上网聊天等,使学生将所学的语言以多种形式进行操练、巩固提高,感受外国文化的氛围,置身于异国文化的生活中,提高自身的文化顺应能力。
四、结语
“达到移情的理想境界”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心理适应和行为认同的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因此决定了文化移情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但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对待文化差异,冷静地剖析文化成因,在坚持和弘扬本民族文化的同时,更多地变换视角来理解、尊重既已存在的文化差异,在中逐步增强对异国文化的宽容和吸收,就能培养出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复合型人才。但是,我们在注重培养学习者文化差异意识的同时,不能一味强调文化之间的区别而忽略了人类基础之大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强调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同时,也必须重视人类共性的东西,在强调本质一致的同时,可以把重点放在解释不同的原因上面。我们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跨文化交际人才,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既具备理解他国文化的能力,又有文化移情的意识,能正确地理解对方并表达自己,同时又不会过度移情从而丧失自我,做一个既有情感意识,又不会迷失自己的成熟的交际人。
参考文献:
[1]Gudykunst,W.&Kim,municating with Stra
ngers: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New York:Random House,1984.
[2]Samovar,L.A.& Porter,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M].(4thedition),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2001.
[3]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赵桂华.语言・文化・外语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4):134-136.
[6]陈二春,袁志明.文化移情能力与跨文化意识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5):138-140.
[7]束定芳.语言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人问题[J].外语界,1996,(1):45-47.
[8]何自然.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4):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