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之礼仪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之礼仪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之礼仪

传统文化之礼仪范文1

一、加强对大学生实施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大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

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对人才的竞争。21世纪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还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具有健全的人格。这不但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高校中开展的传统礼仪教育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着眼于大学的实际生活,把礼仪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并让学生在生活中把所学的礼仪知识表现出来。传统礼仪是拓宽大学生素质教育内容的要求,也是促进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随着时代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智育发展

大学生的智育发展和大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智力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时代需要的人才既需要有创新的思维方法,又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高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把传统的利益知识作为理论知识渗透到对大学生的整个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传统礼仪文化培训,丰富大学生的礼仪知识。通过对大学生实施传统文化礼仪教育,让大学生学会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说话、学会穿衣打扮,让大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学会利用传统礼仪文化来交际,和教师搞好关系,和同学搞好关系,学会合理分析和解决问题,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在人际交际中处处有礼,促进大学生智育的全面发展,为今后的职场生活奠定基础。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传统礼仪文化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也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大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礼仪的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文化水平。礼貌谦逊、为人诚恳、尊老爱幼等都是一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礼仪可以引导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表现出一个人得道德精神。礼仪处于社会公德的范围,包括了社会人的一切行为。通过对传统文化礼仪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到传统文化礼仪的真正内涵,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引导大学生在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传统礼仪文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二、利用传统礼仪文化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礼仪文化教学是一门集礼仪实践教育、文化教育以及思想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教学。要在传统礼仪教学中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让大学生喜欢上这一门学科,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综合性的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传统文化礼仪的课堂教学中来。同时,教师还要做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以及通过提问的方式等,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一些管理传统礼仪的视频和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

知识和行为的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效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传统礼仪文化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要想实现大学生知识和行为的结合,就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传统礼仪文化的知识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内容也纷繁复杂,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要遵循思想、文化以及礼仪三要素并重的原则。同时,教学内容的选择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的提高,道德修养的养成。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尤其是要针对面对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礼仪丢失现象,选择相应的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讲解,帮助学生矫正不恰当的行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其教学的内容还要体现出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的内容,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通过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教学内容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特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堂效率。

(三)注重对课程的建设

就目前来说,高校在实施传统礼仪文化教学的过程中,课程资源短缺一直制约着高校传统毅力文化课的开展。高校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鼓励更多有利条件的教师开设传统礼仪文化课程,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渗透到传统礼仪文化课程中,把传统礼仪文化纳入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在课时课酬、教学条件、教学设备上给予满足,并加大对传统礼仪文化师资团队的建设。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实时的组织礼仪文化讲课,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传统礼仪文化课程中来,也可以成立传统礼仪文化协会,加大对传统礼仪文化的宣传力度,让大学生在学院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传统礼仪文化的气息和魅力,从而让学生养成学礼仪、讲礼仪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利用网络培养学生的传统礼仪文化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今的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成为了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目前的高校来说,学生的宿舍、食堂、实验课,以及教学课堂等多个角落都有计算机的进入,对大学生的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开展对大学生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丰富传统文化礼仪教学的知识和内涵。当今的网络无处不在,具有及时性、开放性以及丰富性的特点,高校通过网络开展传统礼仪文化教育,更贴近当今时代的发展、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让大学生对传统礼仪文化有了更浓厚的兴趣。高校在对大学生实施传统礼仪文化教学中,可以在学校的网站内建立起与传统礼仪道德相关的主页或者论坛,教师通过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传统文化之礼仪范文2

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深远的凝聚功能

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虽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却不是起源最早的。但在世界所有古老的文化中,只有中华文化是从未间断过的文化类型,它历经数千年内忧外患,一直保存、延续、发扬光大到今天。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许多优秀的文化形态因为异族的入侵而中断。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沉睡了上千年;埃及文化则因入侵者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 曾一度希腊化,后又罗马化,再后又伊斯兰化。惟有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表现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原因上说,这是由于与外界相对隔绝的大陆性地域、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格局、宗法社会组织结构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但主要的原因则是源于内部,即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所蕴含的多样性的生机力、统一性的同化力、包容性的融合力、伦理性的亲和力、变易性的创造力和民族历史意识的延续力等,构成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之源。

中华文化在这强大生命力的延续中,又表现出极强的同化力和凝聚功能。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类型的文化,伦理性是其基本特征。这种伦理性固然具有负面的消极影响,但深深地积淀在国人意识中的一些伦理观念,如尊师孝亲、修身自律、务实奋进、勤劳节俭等,无疑在铸造国人灵魂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发生着久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性所造就的认同感和亲和力,至强至深。这种认同感和亲和力体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越地域、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它使海内外华人能够产生“血浓于水”、“亲不亲故乡人”的共同情感。无论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都有“同根共祖”的民族观念。浪迹天涯的华侨华裔,许多人已在异国他乡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但他们没有被完全西化,他们的文化脐带,仍然与中华母亲血肉相依。在他们的意识与潜意识之中,未曾忘记自己是中华儿女,仍保持着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有着与国人相似的价值追求。这说明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及行为准则,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感召力,它代代承传,无时无刻不在制约和影响着炎黄子孙,在广袤的土地上展示了精神文化的共同性,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既是一种炽热的强烈的民族情感,又是一种自觉意识和冷静的理性思考。它使本民族的每个成员对自己民族、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对其前途和历史命运有深刻的认识和崇高的责任感,这激励着人们为民族和国家的强盛努力奋斗、无私奉献。

二、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强大的整合功能

中国文化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较早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考古资料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本土文化源于远古时代,从那个时候起,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汉字及其音义系统,而且还以方块汉字为载体独创了自己的哲学、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文化思想体系,形成了华夏民族独有的礼仪典章制度、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民族精神,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鲜明的特质。但中国传统文化又不是一个封闭的文化系统,而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融会贯通性的“多样一体”的文化,既涵化着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文化,又吸收着多种外来文化,是长期以来在同异质文化的碰撞激荡、选择融合、吸收借鉴、“和而不同”中发展起来的,是多种文化积淀的结晶。

在吸收各种外来文化时,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具有自觉的主动意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影响、改造对象。从历史上看,每当一种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大都逐步走向中国化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例如,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在隋唐时期达到了鼎盛,经过几百年的改造与吸收,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中国传统文化完全消化了外来的印度佛教文化,并吸取其思维方法而形成了崭新的学说――宋明理学。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对佛教的吸收与改造远远超出宗教的范围,广泛地渗透到文化的各个领域,如语言文字、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天文、医学、建筑乃至民俗等,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印度佛教如此成功的吸纳,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充分开放性、高度坚韧性和善于消化的能力,表现了中华民族强大而鲜明的主体意识,即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实现了成功的中外文化交流。

中国文化自其发生期始,就呈现出多样性和区域性的特点。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中国历史上的疆域极为广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化必然会呈现出多元化状态。其次,缘于中华民族血缘成分的复杂性。作为汉族前身的华夏族,并不是由单一的部族发展而来,而是在许多部族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既非单一,文化也就不会是单元的。民族血缘的复杂,是形成中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具有持久的精神激励性与动态的延续、创新功,能

传统文化之礼仪范文3

为了跟上时代步伐,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利用黑衣壮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小学体育中的开发和运用,更好地为学生的三维健康观服务。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有助于形成特色的体育课程,在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时,有的需要改造,不能拿来就用;有的则不需要改造。改造的目的是为了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案例1:“滚铁环”是壮族传统体育活动,参加者均为男子。比赛时,参加者手顶推一直径30CM的铁环,快步疾走,赛程为100―200米。疾走时铁环不能倒,以先到达终点者为胜。如果要把顶铁环作为课程内容,我把它改造为:参加者男女学生均可,赛程改造成50米-100米。(可根据学生年龄确定距离)、此项目较适合低年级学生活动,操作起来既简单又安全。

案例2:“抛绣球”是黑衣壮体育活动不可或缺的项目。抛绣球是在宽广地里互相扔打。为了让绣球穿过上方小圈洞,须做奔跑、跳跃、投掷等动作,达到增强体能,培养意志能力的目的,根据人数分成相等的若干队,以绣球穿越上方小圈洞的次数多少定胜负。因学校没有精美、价格不菲的绣球,我在进行此项教学时,把“绣球”改造成轻便、不伤人的小球如:沙袋、纸团球、毛线球、海绵球等,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自制教具,这样通过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投掷技能技巧,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案例3:“黑枪舞”是黑衣壮民族体育活动项目。参加者人数不限,分两队排队报数,每个人记住自己的号数,然后两队围成一个圆圈坐在地上,圆心放一把黑缨枪,选一人站在圈外喊号,喊号后,两队同号者一起跑向圆心抢黑缨枪,其余的人拍手唱歌,抢到黑缨枪者沿圆圈快速奔跑,未抢到者在后面紧追。如果在唱歌结束前,追上了,就将黑缨枪交接过来给被夺者,夺枪者得1分;如果在唱歌结束后还追不上,则抢到黑缨枪者得2分。然后各回自己的位置坐下来,循环反复进行,最后以得分多的队为胜。此项体育活动,深受少年儿童欢迎,不需要改造。

我认为通过开发和利用一些地域性民族体育项目,开展传统体育教学活动,既可以展现不同民族的个性风貌,又有利于学生了解“本土体育文化”,参与民间体育活动,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学生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进而可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精神,开发和利用这些项目,既具特色,又具有独创性,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传统文化之礼仪范文4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诗经》中多次出现鹿的形象,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内涵。《诗经》形成的时期,鹿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象征意义的图腾,主要隐喻了婚恋与生殖等社会现象,反映了原始先民的生殖崇拜情节。

关键词:《诗经》;鹿;象征性;婚恋;生殖

根据研究者统计,《诗经》中出现的动物可分五十余大类,细分又有一百一十五种。这些动物在《诗经》中的表现形态丰富多样,往往被赋予各种含义,在文本结构中主要起到比兴作用。而鹿(包括鹿科、麝科、麂科)在《诗经》中出现的频率亦是达到九次之多,在非驯养类动物中出现次数与狐类并列第一,篇目分别是:《周南・麟之趾》、《召南・野有死》、《豳风・东山》、《小雅・鹿鸣》、《小雅・小牟》、《小雅・吉日》、《大雅・灵台》、《大雅・桑柔》、《大雅・韩奕》等。纵览《诗经》中的鹿,其名称包括麟(长颈鹿)、(獐)、鹿(梅花鹿)、(母鹿)等,多次被赋予了婚恋与生殖的象征意义,这种传统也被后世视为文学上经典的象征组合,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雅・灵台》中将鱼、白鸟、鹿三种动物放在一起描写,《小雅・小牟》则将鹿与各种鸟类放在一起。闻一多证实鱼图腾和生殖崇拜的关系,鸟图腾也早已被证实是是先民信仰中的生殖崇拜,三者在这首诗中被并列描述,我们可以提出如下猜想:鹿和前两者一样,在当时人心中代表着生殖和婚媾。

我国原始社会以鹿隐喻女性的朴素思维第一手资料仍被保留在部分岩画中,如内蒙古白岔河畔岩画、内蒙古阴山岩画、新疆呼图壁等。内蒙古白岔河畔岩画被部分学者认为是商王朝的源头之一。其中第九组岩画画面上方有一太阳神面具,其下一只母鹿呈奔日状而另一母鹿呈分娩状。再下是交媾的男女,女人一手挽幼童,这无疑表现了我国原始人类对于太阳、生殖与鹿的信仰,印证了卡纳在《人类的性崇拜》中的理论:“人类的崇祀最原始的企求,不外乎是‘繁息’。而繁息与太阳是分不开的,所以生殖崇拜与太阳崇拜,永远勾连在一起。”商周时期鹿的形象在生殖崇拜、婚媾仪式中的象征意义由此可知。鹿的形象之所以能够在生殖崇拜中被供奉,和它近似女性的人文意蕴有关,鹿的驯良温顺、丰腴婉约,神似女性的丰满安详等美好状态。《灵台》一歌描写鹿悠游的状态,无疑也是国王在祭祀中祈求上苍,希望国家风调雨顺、人口增长,落实到个人就是对婚姻和生殖的强烈渴望。

对于《周南・麟之趾》表达的含义,学术界主流观点源自《毛诗序》:“《麟之趾》,《关雎》之应也。《关雎》之化行,则天下无犯非礼。虽衰世之公子,皆信厚如《麟之趾》之时也。”傅斯年认为《麟之趾》是“称颂之辞,以麟为喻.颂公姓盛美。”闻一多另辟蹊径地证实《麟之趾》是周代婚仪“六礼”之一“纳征”的歌曲;同时又依先秦礼学研究探明麟即“纳征”之礼物。《麟之趾》一歌中残留着上古人民生殖崇拜的余韵。远古初民对两性生活机理并不了解,他们中有履迹生子的传说,认为足蹄代表某一特定的图腾动物,接触这类事物就会有感而孕。《史记・周本纪》:“姜原出野,见巨人迹,……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称周人之祖是感天而生。皇甫谧《帝王世纪》亦云:“有大人迹出于雷泽,华胥履之,而生包牺”。而鹿角一直被视作嫁娶之礼,契丹神话中也有用鹿角做媒的传说。从以上这两个角度看来,在《周南・麟之趾》中被反复强调的麟趾、麟角等,无一不由象征生殖婚恋的意义,而这首诗歌也和两性、生殖有关联。

商周时期鹿代表生殖和婚恋亦可以在《小雅・鹿鸣》得到印证。《诗序》曰:“鹿鸣,宴君臣嘉宾也,既饮食,又以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这一观点得到古往今来大部分传统治《诗》者的认可,都称此诗是帝王用于教化臣民、鼓励团结、敦促大家为国尽心尽力的诗篇。然而这之中也有质疑的声音,《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曰:“鹿鸣者,王道衰,君志倾,留心声色,内顾妃后,设酒食嘉肴,尽礼极欢,形见于色。”这段话带有很强的封建统治思想和汉儒的伦理道德立场,我们并不足以全取其观点,我们确定的是《鹿鸣》所表现的场景是周王在祭祀场合与女宾们的宴享欢乐。司孕育生殖的以女神为主,弗雷泽在《金枝》中解释了女祭司的神妓身份,认为这一类人除了履行司仪等职责之外,还作为神媒与祭祀者结合,作为女神在人界的化身,“沟通”人与神。在我国早期也存在类似制度,《汉书・地理志》曰:“齐桓公令国中民家,长女不得嫁,名曰巫儿,为家主祠,嫁者不利其家,民至今以为俗”。这里讲到齐地献祭长女为巫儿的风俗,很可能就是一种神妓制度。《诗・鲁颂・宫》曰:“宫有恤,实实枚枚,赫赫姜女原,其德不回。”这里所说的“宫”是祭祀周人女祖姜女原的神殿,这种神宫的构造往往采用前殿后寝,男女在此休息,所以上古又名“合宫”,这里的女祭司和《鹿鸣》中的女宾又有很高的契合度。综合上述,《鹿鸣》很可能是写一次通神的交媾仪式或者生殖崇拜祭典,而再此诗吟唱《鹿鸣》之歌,其所含的意义不言而喻。

《鹿鸣》象征婚恋的另一个佐证是:《鹿鸣》与《关雎》等同列四诗之始,《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其中《鹿鸣》与《关雎》同为春祭歌。“四始诗”是一年中两大重典之乐歌,是原始时期周部族最重要的乐歌。笔者认为,《关雎》即有求偶之意,《鹿鸣》与其同为“四始”,二者之间必有一定关联,又皆为春祭歌,则有很大可能都在春情方面有所象征。《召南・野有死》一诗,我国学者中相当多一部分人斥责为诗,也有不同观点者如闻一多《诗经新义》中曰:“古人婚礼纳徵,以鹿皮为贽”。《召南・野有死》的成诗年代正处于社会变革的初期,是礼仪道德与传统风俗互相冲突和并存的时代,一方面人们尚未摆脱原始人类自由婚恋的习俗,一方面又受到新兴的礼仪的约束,因此就表现为诗中的“符合礼仪的野合”,而这样的野合之所以符合礼仪正是因为鹿是纳采、纳徵的婚礼之物。虽二人先生非礼之念,但有代表婚礼纳徵的关键性之物的鹿出现,人们便也不能再非议什么了。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鹿在婚恋中的突出地位。这种礼仪不但没有断绝,反而在后世得到了继承和发展。《通典》卷一百九十九记载铁勒族都波部“婚姻,富者以马;贫用鹿皮及草根为聘礼。”《礼记・月令》云:“按世本及谯周古史,伏牺制以俪皮嫁娶之礼,用之配天,其尊贵先媒,当是伏牺也。”这里提到的用来充当嫁娶之礼的俪皮就是鹿皮。《仪礼・士婚礼》亦将婚礼的纳征所用之礼定为俪皮。可见鹿和鹿的组织、器官等作为婚恋和生殖象征,在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已经不可分割了。

纵观《诗经》中的鹿诗,多与生殖、婚媾有关,其中有些直接说明鹿作为婚恋之礼,有些则作为生殖崇拜的暗示和象征。这种信仰是源自原始初民的朴素崇拜,同时开启中华文化经典的一种象征,组成和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传统文化体系,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项目名称:浙江师范大学实践教学成果(201129)。指导老师:首作帝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之礼仪范文5

随着市场改革的深入,传统思想的义利观念受到很大的冲击。为了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了能够扩大自身所能攫取的利益,越来越多的商家加入到一味追逐自身利益而不顾消费者死活的队伍,越来越多的商家泯灭自己的道德和良心,为了利益而奔波。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应接不暇,坑蒙拐骗现象屡禁不止。

在这样的一个生活环境中,学生很容易受到这种不好的社会风气的影响,或者变得见利忘义,或者面对利和义变得茫然无措。传统伦理道德对于利和义做出了很好的诠释,提出了“以义制利”的利义选择原则。“以义制利”也就是说当利益和道义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要选择义,而后再考虑利。对于不义之财不能贪图它的利益而接受,对于有利但不符合道义的利益,要避而远之,不可违背原则赚取。

在学校的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把握传统伦理道德“以义制利”的原则,将我国传统文化中能够遵守道义,而不贪图不义之财的人作为学习的榜样或者将见利忘义的人作为反面教材对利义的选择问题加以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讲解,以此使学生能够在面对利义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借鉴传统伦理道德,完善学生的人格

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然而,很多人的内心为物欲所占据,气节、人格都成为一种腔调,一种说辞。若要在物欲纵横的环境下出淤泥而不染培养健康的人格,就必须做到自尊、自信、自强不息,就必须能够不被物欲控制灵魂,能够清晰的明辨是非,并坚持自己正确的立场不被外界的各种不良因素诱惑。传统伦理道德中关于气节的观念,不仅有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强不息精神的养成。因此,在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将传统伦理道德中的气节观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以古为镜端正自己的行为,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借鉴传统伦理道德,教会学生礼仪

孝悌之礼本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俗话说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孝敬父母不仅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荣耀,善待将自己辛苦养大的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在传统美德缺失的今天,没有工作能力的父母被视为儿女的负担,成为儿女的累赘,虐待父母甚至对父母的生死置之不理的例子举不胜举。

还有一些人为了自己的事业,只是给予父母足够的赡养费,使得年迈的父母虽然在物质上得到满足,然而却因为长年累月不能见到自己的儿女,忍受相思之苦造成精神上得不到安抚。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让学生学会孝悌之礼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而传统伦理道德中就有有关孝悌之礼的观念,古语中有这样一句话“百行孝为先”就是说的孝悌之礼。在学校德育的过程中,即可以结合我国古代的孝子典范来渗透孝悌之礼,也可以通过古语和典故来教育学生学会尊敬和善待父母。

四、总结

传统文化之礼仪范文6

关键词:礼仪教育;观念淡薄;原因;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6-0098-01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以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现代文化气息冲击着我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礼仪观,西方文化的注入也严重了影响了当前我国的小学礼仪教育,因此在小学教育中也普遍地出现了所谓的文明礼仪观念淡薄的现象,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人生旅途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的礼仪教育势必也将影响人的一生,因此礼仪观念淡薄的现象必须得到剔除,普及礼仪教育也势必成为了这一时期小学教育中的一件头等大事,而笔者总结了当前小学生礼仪观念淡薄的现象,从社会、学校等多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剖析,并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大众文化、多元化文化的冲击。在我国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礼仪教育的重要内容,譬如从我国当前小学的礼仪教育中就可以挖掘出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仁爱孝悌”、“见利思义”、“诚实守信”、“仁爱友善”等传统人伦观念也都成为了影响我们当前小学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是随着改革开发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文明与我国传统的文化产生着激烈的碰撞,加之网络文化与全球化的加速,人们的思想观念势必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而小学生作为最为敏感的一类人群,他们对于文化的辨别力较低,因此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渲染,因此而使之礼仪观念也受到了重创。[1]

其次,学校教育的不重视。学校是传播文明礼仪的一个重要场所,尤其是在普及文明礼仪教育、传播现代文明、增加学生的伦理教育、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当前学校从事的基本教育状况来看,学校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基本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及文明礼仪教育,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更是将礼仪教育排斥在外,这些行为势必造成了当前小学阶段的礼仪观念淡薄现象,也将严重地影响小学生的礼仪教育。

最后,家庭教育的失败。家庭教育作为小学生礼仪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以及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小学生思想品德、人格以及文明礼仪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由于社会等各种复杂的原因,家庭教育也陷入困境,尤其是在一些单亲家庭、留守儿童以及父母离异的家庭中,家庭关系的失败从根本上也为家庭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弊端,因此这些家庭教育的缺失就在学生的礼仪教育上有了缺失,从而也导致了学生文明礼仪观念的淡薄。[2]

从以上笔者所剖析的小学生礼仪观念淡薄的原因来看,社会、文化以及学校和家庭的原因都成为了我们礼仪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面,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礼仪教育与学科教育同等重要,一个学生如果不懂得基本的文明礼仪观,即使他再优秀,他也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学生。小学教育尤其是人生教育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因此教育者们应当加强重视小学生的礼仪教育,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养成学生文明礼仪观。

1.建设学校礼仪教育主阵地

学校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乐园,学校教育担负着培养学生成为四有新人的主要任务,因此学校教育应当全面地将学生教育落实到实处,尤其是其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更应当成为当前小学阶段教育的主要内容。文明教育必须有章可依,在小学阶段,小学生行为规范必须成为学生基本礼仪的指向标,而学校风气和班级风气也必须做到良好的创建,由此来影响学生的礼仪观念的形成。教师需要将礼仪教育作为学生教育日程中的重要环节,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由近及远,由小到大,将礼仪教育始终贯穿学生教育的全部过程之中。因此在完成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的目标之后,德育教育更应该成为另一目标,譬如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需要围绕“家庭”、“社会”等关键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礼仪教育,并由此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礼仪观。

2.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互动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得益彰,二者互相弥补,缺一不可。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人格品德和文明礼仪上,家庭教育的好坏更是当仁不让地决定了学生思想品德和礼仪教育的成败,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当携起手来,内外结合,共同地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上做出应有的贡献。首先从家长开始,教师需要与家长及时地取得联系,通过与家长的良好沟通来为学生的礼仪教育建立一个良好的指导,通过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

3.实现学生礼仪教育观的人性化

在传统的小学生礼仪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死板地恪守着硬性教育的板面,尤其是在文明礼仪以及思想品德教育上缺乏人性化、呆板、保守,这些教育方式都影响了礼仪教育的成效。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成为当前教育的中心主旨,因此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之下,小学礼仪教育也应当呈现出其人性化的一面,教师可以通过软性、灵活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保护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和自尊心,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总之,礼仪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任务,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小学礼仪教育需要教师、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只要坚持不懈,并予以正确的引导,才能逐步地化为青少年内在的要求和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