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能源技术与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能源技术与管理范文1
[关键词] 图书馆员 网络信息 理念 技能
一、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
1、思想素质:图书馆员要热爱图书馆事业,以满腔的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读者,积极进取,甘愿为图书馆事业无私奉献,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做好读者的服务工作,使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发扬奉献精神,强化服务意识,忠诚图书馆事业,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2、扎实的业务基础和较高的专业素质 :传统的业务素质是文献信息化的基础,也是筛选整理、加工、开发和利用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的基础,网上资源及其庞杂,信息垃圾随处可见。读者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查找所需信息,有时甚至浪费不少时间仍一无所获。这就需要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的图书馆员在掌握信息站点的内容和特色的几乎上,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对信息扑捉的判断能力对网上信息进行分类标引及时清除垃圾信息,迅速准确的为读者检索到所需资料。
3、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新技术的应用能力: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图书馆工作人员都要不同程度的掌握现代化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日常操作,系统开发与维护、信息存贮技术、信息检索技术、网络技术特别是Internet实用技术,以保证馆员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顺利进行信息处理工作,数字图书馆时代的图书馆员,除了具备传统的图书馆学,和技能外,还应精通现代信息技术方法与手段,乳计算机编目自动标引、光盘检索等现代文献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方法;此外还应掌握先进的检索理论和检索技术,以满足用户高层次的信息需求。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出现,知识不断更新。
4、外语应用能力知识:英语也是二十一世纪图书馆的特征,在因特网上必须要有较高的英文水平,如果不懂英文就无法掌握网络信息,已是当前图书馆员必备的一种交流工具,同时还应不断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清晰、简明的撰写各种报告、总数、学术论文,才能及时使新成果、新见解得以交流和推广。因此,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以便能熟练查阅国外文献并准确表达和传递信息内容,能在互联网上与世界各地读者自由交流和传递信息,了解世界发展新动态。
5、具有心理学知识:图书馆是读者们进行信息搜索、资料汇集的场所,做为一名优秀的图书馆员还应具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可以随时了解读者的心理活动和需要方向,为他们提供新颖专深的情报知识。
6、主动热情的服务精神:一座图书馆的发展是要依靠图书馆员来实现其价值的。在现代化的图书馆中图书馆员要树立读者第一的思想,研究和分析读者的心理和阅读需要,虚心听取读者的意见,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7、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从事图书馆工作的馆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而且要有认真负责的服务态度,尊重每一位读者,向读者提供最大的方便,营造一种温馨的图书馆氛围使读者满意。
二、图书馆员应具备的能力
1、综合反应能力:馆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反应能力即观察力、想像力分析判断力、思考力、等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
2、专业知识的综合能力:为了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要求馆员利用各种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这时就需要图书馆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力为读者服务。
3、人际关系沟通能力:21世纪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的世纪,图书馆员应尽可能的与读者沟通,了解读者的内心需求。使读者和馆员之间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关系。
4、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1世纪是信息飞速发展的时期,馆员应掌握目前应用最广的计算机技术来进行信息检索、联网和图书馆书籍的入机管理工作。
5、自我提高的能力:为了更好的服务于读者,馆员要具备较强的自觉能力,不断提高文化素质的修养,增强专业知识。以优质的服务服务于读者。
6、整理加工文献信息的能力:馆员对文献的存储要有预见性、及时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整理加工,为读者提供一个准确率高的检索系统。
三、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
在我国图书馆,每个馆员都面对信息观念和信息技术,是一种适应新的图书馆变化的动态。继续教育作为信息产物提供满足这种需要的可能。由此可见开展以业余为主,上班学习为辅的馆员继续再教育是不断提高图书馆员能力的必要途径。目前我国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现状。
1、观念陈旧:继续奇偶碍于是接受一定层次的教育后的一种多层追加型的教育,继续教育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为主同事提高人的素质和理解力不断开发人的潜力和创造力,是一种终身性的再教育。但是在我国很多从事图书馆事业的人,认为图书馆工作是一项简单而又重复的工作,只要经过培训,即可上岗工作。从而使得一部分图书馆员逃避继续教育。
能源技术与管理范文2
摘要:文章根据亚太电效系统(珠海)有限公司能联网的研发项目,对能联网应用及系统功能进行论述分析。能联网平台的建立是我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管控水平的有效措施,对促进整个社会能源研究和节能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并为企业节能增效和政府节能监管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能联网;新能源;能耗统计;能耗监测;管理平台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8-0021-03
1 能联网概述
能联网即与互联网、物联网并列的第三网络,是实现全社会(政府、企业、公众)能源智能化管理的多功能平台。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能联网,是基于市场变化而研发的具有行业颠覆性的节能新产品,起点远远高于互联网和物联网。能联网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利用RTU、工业控制网络、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全社会的能源监测与管理信息化系统,是一种全新的跨时代的节能技术。能联网系统架构分为监测系统平台、业务应用层、数据服务层和数据层四部分。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层面:
1.1 政府节能主管部门
通过该平台可实时查看辖市中各企业的能耗情况,基于能耗数据的统计分析,对能耗情况进行预测预警,对用能单位的能耗使用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同时,基于对全省、行业、市域所属监测单位能源数据的汇总分析和历史比较等宏观分析,为政府节能监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增强政府节能监管的决策能力。
1.2 用能单位
用能单位可以通过本平台查看本单位的能耗情况,并可基于历史能耗数据进行能耗统计分析,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本单位的能源使用情况和能源利用效率;接受政府节能监管和具体指导,明确用能单位能耗和能效两个方面在横向比较中的位置,确定能源管理的重点和节能降耗的关键环节,为用能单位提供具体服务。根据用能单位能源结构、产品结构、工艺结构、工序流程全方位地定制用能体系。从用能单位整体能源流向到单个产品(或服务)的能源消费构成分析,从抓基础计量入手,完善计量手段和计量数据填报制度,全面衡量用能单位能源管理水平,为节能改造项目节能分析以及评估节能改造项目效益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1.3 社会公众
一般社会公众通过门户网站查看节能方面的知识、定期的能耗数据等;另外基于平台丰富的数据,为充分实现数据的价值,可以为能源研究机构和节能服务专业公司服务,促进整个社会能源研究和节能产业的发展。
2 能联网平台系统功能
能联网平台功能包括能耗数据分析子系统、能耗预测预警子系统、能效对标管理子系统、节能潜力分析子系统、节能考核监管子系统、用能单位服务子系统,如图1所示。根据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发展,主要功能为:
(1)基础信息管理包括行业信息管理、用能单位基本信息管理。
(2)对能耗监测与用能数据分析进行动态比较,了解行业或区域新能源利用状况。
(3)节能考核监管包括:总量目标和单耗目标信息管理;行业、区域用能总量目标完成情况分析考核;用能单位单耗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分析考核;行业、区域单耗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考核。
(4)对标管理包括:能效标准管理;用能单位单耗分析和对标管理,掌握用能单位能源利用水平;行业对标完成情况分析管理。
根据各用能单位对标情况,分析行业能效水平状况,掌握具有相同对标项的重点用能单位在行业中所处水平。
(5)节能潜力分析:对用能单位节能潜力分析,根据用能单位实际单耗和行业先进单耗水平(或者指定的行业能效标杆)差异,结合用能单位相关经济数据,分析用能单位节能潜力。另外对行业、区域节能潜力分析,根据用能单位节能潜力汇总分析行业、区域节能潜力,并分析和找出重点节能行业、区域和用能单位。
(6)能耗预测预警包括:能耗总量预警值和单耗预警值管理:管理用能单位、行业、区域能耗总量阶段性预警值和阶段性单耗预警值。用能单位用能总量预测预警:根据用能单位月度综合能耗趋势分析预测用能总量,并且与预警值比较判断用能总量节能目标实现情况。行业、区域用能总量预测预警:根据行业和区域用能总量趋势分析预测行业和区域用能总量,并且与行业、区域预警值比较判断用能总量节能目标实现情况。用能单位单耗指标预测预警:根据用能单位月度单耗趋势分析预测单耗,并且与预警值比较判断单耗节能目标实现情况。行业单耗指标预测预警:根据各用能单位单耗指标预测预警情况,预测预警行业单耗指标变化情况。用能单位服务子系统:完成重点用能单位全能源能耗数据的在线填报,重点包括平台能效分析和对比管理需要考察的主要产品、核心工序或服务信息及其能耗数据;将用能单位监测数据、填报数据及其相关指标分析结果反馈给用能单位,将行业对标及节能潜力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用能单位,将用能单位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及其预测预警分析结果反馈给用能单位。
3 能联网系统平台技术方案研究
本系统采用B/S结构(Browser/Server)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C/S结构软件(即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分为客户机和服务器两层。客户机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能力,通过把应用软件的计算和数据合理地分配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两端,有效地降低网络通信量和服务器运算量。XML技术:系统平台的数据来自不同的能源管理业务系统数据库,都有各自不同的复杂格式,因此平台建设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共享其他系统的数据或者向其他系统提供数据,另外,系统平台作为城市节能管理的重要支撑平台是面向各级主管部门提供决策的支持系统,有些展现功能需要使用XML技术结合web 开发技术。
数据采集方案:本项目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实现对能源信息的采集,即手工填报、数据接入采集、在线监测(有线或无线)采集。现场数据采集方式包括基于互联网的传输方式、基于短距无线的传输方式、基于GPRS无线网络的传输方式。本项目中的数据采集和数据传输方案彻底解决了因传统的人工发送报表数据或发送邮件等方式而导致的数据滞后、数据量小、时效性差、工作量大、数据可靠性差等问题,促进对用能单位的能耗水耗基础数据的客观分析和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
4 结语
能源技术与管理范文3
【关键词】职业院校;技术服务;思考;规划
国际上公认的高等院校的基本职能有三项,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类型,其自身的类型特点更是强调必须大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而技术服务是社会服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技术服务能力的高低和技术服务水平是其办学水平的核心标志之一,这一点从国家骨干院校建设的指标体系上就能得到有力佐证。为了使我院的技术服务能力与学院办学水平相适应,必须大力进行技术服务能力建设。
一、技术服务内涵定义
技术服务是指我院单位及个人开展的科技推广(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规划、指导、论证、咨询等服务方式,把科学技术普及应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的活动等);与企业(公司)合作或受企业(公司)委托而独立进行的技术开发(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与改进、试制试验等);技术咨询(指学院就特定技术项目为外单位提供的项目论证、发展规划、可行性研究、技术预测、专题技术分析、分析评价报告等);技术支持与技术协作(指学院与外单位联合建立的产学研联合体、研发中心、研究所、工程中心、公司产品地区研发服务中心、中小企业技术承包等)等活动。
二、成立技术服务管理机构
为了保证技术服务落到实处,学院必须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全院的技术服务工作进行管理,各分院(处室)必须有对应的技术服务管理机构和人员,专门负责本单位的技术服务工作,责任到人。全院的专兼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在技术服务上归属相关教学部门,非教学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归属相应处室。为了使技术服务的奖惩客观有效,成立学院技术服务项目认定委员会,设立严格的委员任职资格。
三、建立技术服务保障措施
一是学院与各分院(处室)为技术服务项目成员提供固定专用工作场地,配备必要的设施。项目结束后如无后续工作可能的须立即交回,以供其他职工技术服务使用。
二是要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使技术服务工作能顺利展开并持续发展,为此,必须配套出台激励措施(根据确定的项目类别,分类进行科研积分,科研积分与奖励,资金支持且科研积分与奖励等)。鼓励学院和各分院(处室)的技术服务管理人员为学院和自己单位联系技术服务项目,协调和后勤支持的义务与责任。学院出台技术服务项目支撑团队建设的经费支持和激励措施,对有功人员进行奖励。
三是要建立技术服务工作的考核机制,技术服务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基层单位任期考核的重要指标。
四、技术服务建设的思考与规划
目前,技术服务在各个高职院校都处于初级阶段,是个薄弱环节,主要是因为该项工作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滞后。目前,我国正实施产业转型和升级战略,对人才的规格要求提高。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高技术的工作招不到人才的局面已经出现。技术服务工作已不是一项可做可不做的工作,而是一项必须做而且必须做好的工作。以下以两年为限,提出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实践规划。
第一阶段:成立机构,出台文件,各单位动员,分配两年内各单位的技术服务指标,理清技术服务思路。各单位制定第一年技术服务年度规划和完成任务的措施。
第二阶段:跟踪本年度技术服务规划执行过程,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照第一阶段制定的指标,检查本年度技术服务完成情况,做出总结。制定下年度工作计划。修订完善技术服务管理文件和激励相关文件。
第三阶段:通过本年度技术服务规划和完成任务的措施,跟踪技术服务规划执行过程。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案。结合第一阶段制定的指标,检查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提出下半年改进计划与措施。
能源技术与管理范文4
第一条学院成立培训部。培训部在院务会领导下开展工作,代表学院专门负责对内、对外各种非学历教育的培训服务的计划、组织安排、运行管理、收费办法制订等工作,并行使相应的职权。
第二条培训部设主任1名,管理人员1~2名,主任及管理人员均为兼职,由学院院务会任命,不定行政级别。培训部主任负责培训部的全面工作并向学院院务会负责。培训部管理人员在培训部主任的领导下开展日常辅工作。
第三条学院可根据培训部在培训工作方面的业绩在年终对培训部主任及管理人员予以适当奖励。此外,学院在申报科研项目、职称晋升、岗位聘任、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等方面对培训部主任及管理人员予以适当的政策倾斜。
第四条培训工作是学院建设与发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院教职员工均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并在培训工作上服从学院及培训部的领导、工作安排与协调。
第五条理论课培训核算学院教学工作量,工作量计算参照学校相应理论课的计算办法计算,对初次参与授课教师的工作量按开新课计算,并在年度和聘期考核时与学校工作量同等对待。此外,学院对理论课培训工作量暂按每当量学时10元给予现金补贴。
第六条实践环节培训核算学院实践教学工作量,工作量计算参照“工学院教学实验室考核及工作量计算办法”计算,对初次参与实践环节培训指导的教师的工作量按开新实验计算,并在年度和聘期考核时与学校工作量同等对待。此外,学院对实践环节培训工作量暂按每当量学时10元给予现金补贴。
第七条培训收费标准与收费办法由培训部根据培训成本并参考社会培训收费标准制订,经院务会审核通过并在必要时报请市物价局审核批准后执行。对校内学生培训收费给予适当优惠,具体优惠数额视培训性质与培训内容酌定。
第八条培训部为更好地开展培训业务,可以将部分培训收入用于公关和广告宣传等,但公关和广告宣传的支出需控制在培训利润的20%以内,且需事先报院务会审批。
第九条为调动全院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对介绍社会人员接受培训的人员予以适当的介绍费作为奖励,介绍费暂定为每名培训学员培训费的10%。
第十条在培训收费总额中去掉培训工作量酬金和现金补贴、公关和广告宣传支出、介绍费支出、资料费支出、材料费支出、考证费支出等,余额即为培训收入。
能源技术与管理范文5
关键词:散粮运输车;粮情数据;远程管理;Web应用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6)10-00-02
0 引 言
目前,国内粮食物流[1-3]行业正处于大力发展阶段,但在粮食物流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国内现有散粮运输车[4]对在运输过程中的粮情状态缺乏监控,不能保障粮食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而具备在线管理功能的智能散粮运输车远程管理系统可有效解决无法监控粮食运输过程及粮食状态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粮食运输的安全性,出现突发状况时可及时通过掌握全盘信息并采取对应措施来减少损失。
1 系统组成
整个智能散粮运输车远程管理系统包含多个设备,从下到上依次为底层数据采集设备、智能终端和Web系统服务器。所有底层数据采集设备安装在散粮运输车的车厢内,负责采集各种粮情数据,包含粮食水分、粮堆温度、车厢内外空气温湿度。每台散粮运输车上都装有一个与Web应用系统通信的智能终端,智能终端收集车厢内各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打包,Web系统服务器上的应用系统通过该智能终端获取车厢内的粮情数据和行车数据,并进行相应的显示。用户通过使用连入Internet的计算机上的浏览器即可访问智能散粮运输车远程管理Web应用系统,查询相关数据。智能散粮运输车远程管理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
2 Web应用系统功能模块及软件架构
2.1 系统功能模块
智能散粮运输车远程管理Web应用系统包含多个功能模块,如数据收发及处理模块、系统登录模块、车辆地图实时监管模块、历史数据查询模块、车辆管理模块、日志记录模块、系统设置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和角色管理模块。
2.1.1 数据收发及处理模块
系统持续监听所有由散粮运输车上的智能终端发起的TCP连接,并记录该连接,当系统轮询数据的时间间隔到时,系统向所有已连接的智能终端发送轮询命令,智能终端收到Web系统的轮询命令后,将收集的数据打包发送给Web应用系统,系统收到数据包后根据相应的通信协议解析处理数据,并将解析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存储和显示。
2.1.2 系统登录模块
用户使用系统时需要输入用户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方可进入系统使用各功能模块,否则提示错误,如用户名或密码错误、校验码错误等。
2.1.3 车辆地图实时监管模块
Web应用系统根据经解析处理的智能终端上传的经纬度信息,在地图上显示对应散粮运输车的位置所在,并显示对应粮情数据,当接收到新的位置数据时,在监管界面自动更新散粮运输车的位置,点击每台散粮运输车的图标还可弹出对话框显示该车辆的详细粮情数据和行车数据。用户通过该模块可随时掌握所有散粮运输车的实时动态。
2.1.4 历史数据查询模块
使用该模块可查询任一车辆的粮情历史数据和行车历史数据,对查询出来的粮情历史数据绘制对应的参数曲线图,包括粮食水分曲线、粮堆最高温度曲线、粮堆最低温度曲线、粮堆平均温度曲线、空气温度曲线和空气湿度曲线,通过查看曲线可掌握粮食在运输过程中的状态,为以后运输工作的优化提供一些参考依据。通过查询行车历史数据可以监控运输员的驾驶过程,对疲劳驾驶可以进行有效监督,提高行车安全,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失。
2.1.5 车辆管理模块
使用该模块可增删改查需要管理的散粮运输车,方便对所有散粮运输车进行统一管理,还可对车辆所属单位进行增删改查。
2.1.6 日志记录模块
该日志记录模块可记录对车辆基本信息的修改以及用户使用系统时的各种操作。
2.1.7 系统设置模块
该模块可设置影响系统运行的参数,例如轮询时间间隔,还可对粮食种类和环控策略进行增删改查的管理操作。
2.1.8 用户管理模块
该模块可对系统的用户进行增删改查,记录用户的用户名、密码、角色等基本信息,每个用户还可修改自己的基本信息。
2.1.9 角色管理模块
使用该模块可对系统的角色进行增删改查,可修改角色使用系统功能模块的权限。
2.2 系统软件架构
智能散粮运输车远程管理Web应用系统采用java语言和ssh框架开发实现,为四层B/S架构,包含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和实体层。
(1)实体层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提供支持,该层包括车辆所属单位实体、车辆实体、车辆采集数据实体、用户操作日志实体、系统维护日志实体、参数实体、粮食种类实体、环控策略实体、用户实体、角色实体、功能权限实体。
(2)数据持久层为业务逻辑层操作数据库提供支持。
(3)业务逻辑层为系统业务处理的核心部分,该层包括多种支持系统的业务服务,如数据收发及处理服务、账户验证服务、车辆实时监管服务、历史数据查询服务(包括粮情历史数据查询和行车历史数据查询)、车辆管理服务(包括车辆所属单位管理和车辆管理)、日志记录服务(包括用户操作日志和系统维护日志)、系统参数设置服务(包括系统轮询时间设置、粮食种类管理和环控策略管理)、用户管理服务和角色管理服务。
(4)用户与表示层交互,表示层负责传送请求和接收响应,并通过Struts将请求委派给相应的业务服务处理。
3 Web应用系统对所有散粮运输车进行远程管理的方法
智能散粮运输车远程管理Web应用系统的目的在于实现对所有在途的散粮运输车装载粮食的状态和行车状态进行远程监管,以方便运粮主管单位集中、有效、方便的监管其下运输车辆,提高工作效率。系统采用定时轮询的方式与所有连接上系统的散粮运输车进行通讯,获取散粮运输车的实时粮食状态和行车状态,具体的远程管理方法流程如图2所示。
3.1 数据初始化
首先在系统中初始化所有散粮运输车的基础数据,包括车牌号、车辆所属单位、安装在散粮运输车上的智能终端ID等基本信息。
3.2 启动系统及各种设备
启动Web系统所在的服务器和智能终端以及底层数据采集设备,让整个系统及其硬件设备正常工作。
3.3 智能终端发起连接
智能终端通过GPRS网络向Web系统发起TCP连接,系统持续监听并记录保存所有智能终端的TCP连接,并向对应智能终端回复注册成功命令。
3.4 定时轮询
系统根据设定的时间间隔,定时向所有连接上的智能终端发送轮询命令。
3.5 数据解析及处理
系统收到智能终端回复的数据包后,根据对应通信协议解析数据包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并将相关数据显示(包含实时的粮食状态和行车状态数据)在车辆地图实时监管界面中。
3.6 维持连接
智能终端定时向系统发送心跳包数据以维持TCP连接,系统收到心跳包数据后更新智能终端的最后通信时间并进行相应回复。
4 Web应用系统实现
智能散粮运输车远程管理Web应用系统实现后包含多个界面,如登录界面、车辆地图实时监管界面、历史数据查询界面、系统参数设置界面等,其中车辆地图实时监管界面如图3所示。
5 结 语
智能散粮运输车远程管理系统不仅实现了对所有散粮运输车装载粮食状态的实时监管,还可实时掌握所有车辆的行车状态,方便运粮主管单位集中管理运输车辆,并降低粮食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的可能性,提高了对运输过程中粮食品质的监控,对现代粮食物流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增凯.我国粮食物流发展概况及建议[J].粮食流通技术,2013(3):1-3.
[2]胡非凡,吴志华.中国粮食物流回顾与2014年展望[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4,39(2):5-8.
能源技术与管理范文6
高温多雨季节,为避免果树各种病害猖狂发生,给果树生长造成危害,建议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
1 搞好夏剪
及时拉枝、处理背上旺长新梢,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害发生。
2 排除积水
完善排灌设施,及早修好排水沟,大雨过后及时排除积水。
3 及时追肥
受涝害的果园,在及时排水的基础上及时追肥补充营养,可叶面喷肥(0.2%~0.3%的磷酸二氢钾和0.2%~0.3%的尿素混合液或其他优质叶面肥)。根系受害严重的果园,以叶面喷肥和树干涂氨基酸为主。
4 适时清园
如果果园中发生了病、虫害,此时雨多、水多,高温多湿,病原最易传播也有利于梨小食心虫等害虫的发生危害,要随时清园。将果园中的病叶、病枝、病虫果清除出园,深埋或焚烧,降低病虫基数;并及时清除果园中的杂草以防交叉感染,并适时进行树盘及行间中耕。
5 正确喷施农药
(1)雨前喷施保护性杀菌剂预防病害发生,大雨过后喷施内吸性杀菌剂,如果雨日多应注意雨前抢喷。
(2)高温季节为避免产生药害,应选择优质、安全、高效的农药,且不要随意加大用药倍数。
(3)降雨之前切勿喷洒波尔多液。雨前喷了波尔多液,降雨后冲掉了果面上的石灰,却留下了铜离子,就会刺激果皮层,产生药害,形成果锈,影响果品外观质量和商品价值。
(4)不要在干旱,高温天气下喷药。一般农药适宜的温度20~30℃,最高不超过32℃,所以在上午10时以前,下午3时以后喷药相对比较安全,多数农药在天气过于干旱,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喷施,水分蒸发快,容易使农药浓度增大,加之果树吸收药液快,生理机能代谢强,而抵抗力相对降低,因而容易产生药害。
6 预防日烧
由于夏季气温偏高,阳光直射暴晒果面,果面局部温度在40℃以上,容易发生日灼。可在下午1―3时温度高、阳光直射暴晒时,向树体的阳面,尤其是树冠西南向喷清水,可降低局部温度,避免果实日灼。也可进行果实套袋,选用质量好的水果专用纸袋进行套袋,可避免或减轻果实日灼。果园夏剪不可过重,疏枝数量应以树下的投影面积为依据,疏梢后花影系数一般保持在30%左右,否则易发生日烧。
闫淑侠(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科站 131300)
桃树采果后的修剪不能忽视
桃树本身具有生长旺盛、发枝量强、枝条生长量大和分枝多的特点。多数果农在桃采收后(特别是早、中熟品种),不重视采后修剪,导致徒长枝增多、树冠郁闭、通风透光不良,影响花芽分化,病虫害发生严重,造成翌年产量和品质下降,出现“春季花满树,夏季叶满枝,桃儿挂得少,都在树枝梢”的现象。
桃采收后,要加强修剪。初结果的树骨干枝角度小的,要拉枝开张角度、新抽生和生长旺的枝条,长到30厘米时,进行摘心。疏除过密枝、细弱枝、下垂枝、病虫危害枝及上部无利用价值的直立枝。对衰弱的老枝组,适当疏剪纤细枝,减少营养消耗,改善树冠光照和通风状况。适当回缩重叠枝、交叉枝及一些衰老的结果枝组。短截结果枝上端的结果枝段,靠近基部的枝应尽量保留,留做预备枝。疏去上部强旺的枝梢部分,然后在基部扭枝,控制长势,促其结果。对内膛有改造价值的直立旺枝,选择基部枝,在生长较弱副梢处短截或扭梢别枝,缓和长势,促其结果。对竞争枝可以进行剪伤或扭梢下压,控制生长,使其形成结果枝组。树冠内膛枝少的桃树,将主枝角度尽量拉开,近水平状,增加内膛枝量,也可以环刻,促其萌发新枝,在落叶前对新梢摘心或扭梢,促其成为枝组,增加结果部位。
付芸菡(河南省偃师市林业局 471900)
梨木虱防治措施
梨木虱繁殖快速和强的耐药性让果农头痛。春季集中新梢叶柄处危害,虫态整齐划一;夏季则多居叶背取食世代重叠,分泌黏液,影响药效,叶片受害光合效能降低,引起早期落叶;果实霉污长不大。笔者摸索出一套十分理想的防治方法,并在生产上推广试用,取得了显著效果。提出:‘压两头、狠中间’防治思路,效果良好。
1 压两头,突出早
(1)采果后药杀羽化的成虫。此时多栖息芽鳞等处,较暴露无黏液,药杀可降低越冬基数,减轻来年压力。可用敌敌畏、菊酯类1 000倍。
(2)芽前用药看天气。成虫出蛰受气温影响,2月中至3月中在2~3天暖和(15℃)的晴天。成虫活跃寻觅伴侣,开始交尾产卵。是越冬成虫出蛰盛期,也是第一代卵盛期。可用药剂:有机磷、菊酯类。遇到冷空气顺延。此次用药。对全年虫口降低效果显著。
(3)第一代羽化期,没有分泌物,叶片尚未长大,便于用药。药剂:AV烟碱+氨基甲酸酯。
2 狠中间 突出优
5月中旬后世代重叠严重,田间各种虫态出现,虫体潜伏暗处或瘿蚊、蚜虫危害的卷叶内,且分泌大量淡黄色黏液,两叶片常粘合藏于内危害,此时树上蚂蚁走动频繁。用单一药剂难以奏效,选用优秀药剂混配;另外梨木虱成虫迁飞能力较强,要联防联治。
王 农 张新琳(陕西省礼泉县果农协会 713200)
果园施用细菌农药应注意的事项
细菌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2,4-D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或者是通过仿生合成具有特异作用的农药制剂。细菌农药在果业生产中常常被使用,因其具有杀虫率高、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害、不诱发害虫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是目前果树无公害、绿色果品生产中重点推广施用的新型保护剂。其中苏云金杆菌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细菌类微生物农药,占全部生物农药使用量的90%,可用于防治小菜蛾、菜青虫、夜蛾、斜纹夜蛾、毛虫、尺蠖、棉铃虫、玉米螟、苹果巢蛾和天幕毛虫等多种鳞翅目害虫。由于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降低细菌性农药中的细菌活性,导致防治效果不佳。因此,必须注意使用时的天气条件。
1 要注意温度
细菌生物农药的活性成分是蛋白质晶体和有生命的芽孢。在低温条件下,芽孢在害虫体内繁殖速度慢,蛋白质晶体也不易发生作用。据试验,在气温25~30℃时施用细菌生物农药的药效比在10~15℃时提高1~2倍。
2 要注意湿度
细菌生物农药中细菌的芽孢喜潮湿环境,因此使用时田间湿度越大药效越高,尤其是喷施粉状生物制剂农药更应注意田间湿度。一般在清晨和傍晚有露水时喷施细菌粉剂,以利于菌剂较好地黏在果树叶片上,并促进芽孢繁殖,提高药效。
3 要注意阳光
据试验,阳光直射0.5小时,芽孢死亡率达50%左右;直射1小时,芽孢死亡率达80%。此外,紫外线辐射会使芽孢晶体变形降效。所以,喷施细菌生物农药应最好在傍晚或阴天进行。
4 要注意雨水
喷施细菌生物农药后不久,如遇中到大雨,会将喷洒在果树茎叶上的菌夜冲掉而降低药效;但如果在施药5小时后下小雨,则不但不会降低防效,反而有增效作用。
5 要注意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