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

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范文1

影视作品是城市文化的极好载体。很多城市知名度的提高都得益于影视作品。如电视剧《上海滩》与上海,电影《唐山大地震》与唐山,动画《水漫金山》与镇江等。就青岛影视产业发展而言,已出品了不少以青岛历史为题材具有浓郁青岛特色的影视作品,如《青岛之恋》、《青岛往事》、《跑马场》、《风雨劈柴院》等。尤其是2009年4月青岛市委宣传部与青岛凤凰世纪传媒有限公司、北京九州同映国产电影院线公司联合拍摄的公益电影《寻找微尘》取得令世人瞩目的骄人成绩。影视动漫作品则有登陆央视的青岛本土动画《小牛向前冲》。这些影视作品对打造青岛城市文化品牌,促进青岛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相对而言,从青岛文学尤其是民间文学中取材的青岛影视作品却很少见。目前较有代表性的影视动漫是根据城阳区民间文学作品《童恢传说》改编而成的《不其清官童公传》。中国影视作品历来承继着从民间文学中汲取丰富题材资源与艺术灵感的良好传统。中国著名的民间文学作品几乎都进行了成功的影视改编。如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说》、《牛郎织女》等都被高频率改编成影视作品。鉴于此,笔者认为,青岛在打造影视之都的当下,在发展影视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既可以从青岛历史中选材,如电视剧《青岛往事》,也可以从青岛民间文学中寻找灵感,将青岛民间文学中较为优秀的代表性作品进行影视开发,制作成影视动漫作品。或者在制作影视作品的同时,创造性采用青岛民间文学元素,融入到影视作品当中。以电影《红高粱》为例,《红高粱》取得的辉煌成就与其成功运用民间文学元素不无关系,如民间故事叙述方式、民歌、民谣、俚语、谚语等都为影片《红高粱》增色不少。[3]这对青岛民间文学的影视改编无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青岛民间文学的影视开发一方面对青岛民间文学与文化起到宣扬作用,一方面对打造青岛影视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内涵起到很好的作用。与此同时,青岛有着良好的影视资源,作为影视剧组的天然摄影棚,青岛接纳了大量影视作品到青岛取景,如《恋之风景》、《美人依旧》、《盛夏晚晴天》、《海洋天堂》、《珠光宝气》等。青岛的都市丽景在这些影视作品中一一闪现,营造了独特的影像青岛的奇特景观。而青岛籍当红明星众多,如唐国强、林永健、黄渤、黄晓明、陈好、朱媛媛、白百合等。他们共同构筑了青岛影视产业的宝贵资源。比如,在著名公益电影《寻找微尘》中,有45位青岛籍演员同时出演,共同演绎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其他还有电视剧《青岛往事》邀请黄渤、林永健主演,《青岛之恋》则由黄晓明主演。

二、青岛民间文学影视开发的途径探析

1.与地方高校联手,制作青岛地域特色影视动漫作品在对青岛民间文学进行影视开发时,可与青岛地方高校联手,制作出具有浓郁青岛特色的影视动漫作品。地方高校在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播、影视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比如具有浓郁东北特色的《白山神》就是由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单位联合创作的。闽北首部原创动画片作品《大红袍传说》、《大王玉女之传说》则由福建武夷学院艺术系动漫专业师生挖掘武夷山本土文化,根据地方民间故事“大红袍的传说”和“大王玉女之传说”改编而成。具体到青岛动漫,目前很多青岛高校都设立了影视动漫专业,如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等,在这三所学校分别设立动漫文学创作中心、动漫科技研发中心和动漫培训中心。还有像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青岛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校落户青岛,以及中国动漫集团文化产业、中国传媒大学落户青岛开发区,华强科技文化产业园和中视动漫城落户城阳区都将对青岛影视动漫产业发展起到很好推动作用。目前正在制作的动画电影《崂山道士》就由青岛数码动漫研究院等共同打造完成。青岛数码动漫研究院由青岛农业大学牵头,联合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高校共同组建。

2.与知名导演、影视制作公司、动漫企业联手,制作青岛地域特色影视动漫作品

地方政府参与影视制作早有成功先例。动漫作品在传播地域文化方面占据先天优势。地方政府在宣扬与保护地域文化过程中,如能巧妙借助动漫艺术形式,往往会取得很好的艺术与社会效果。如中国第一部体现中华传统武侠的动画作品《虹猫蓝兔奇侠传》就是由张家界和宏梦卡通联手制作完成的精品,该剧的故事背景发生在风景秀丽的张家界。观众在收看《虹猫蓝兔奇侠传》之后,对张家界的山水风光都会留下深刻印象。再比如52集动画连续剧《盘瓠与辛女传奇》是由泸溪县政府与长沙殷氏卡通制作有限公司合作拍摄。2010年《盘瓠传说》已被列入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泸溪县政府为保护与传扬盘瓠与辛女古老的传奇故事和泸溪悠久的历史文化,借助现代动漫艺术形式,制作出专题画册、电视专题片、主题歌曲等,取得很好的宣传与保护效果。这种开发方式对青岛民间文学的影视开发无疑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在电影领域,有唐山市政府入股6000万,参与制作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在电视剧领域,则有福建莆田政府参与大型神话剧《妈祖》的制作。具体到青岛,青岛地方政府已经有成功的合作案例,如著名公益电影《寻找微尘》由青岛市委宣传部与青岛凤凰世纪传媒有限公司等合作完成。而反映青岛历史上第一代青岛移民的创业之路的电视剧《青岛往事》也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汇集了鲁剧创作精英,力图打造反映青岛历史与文化的艺术精品。

3.青岛名山民间文学与青岛影视产业开发

从青岛名山文化入手,选取与青岛名山文化相关的民间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具体到青岛名山文化,可以借鉴泰山文化的影视开发。根据泰山文化、泰山民间传说等创作完成的大型动画片《泰山》已于今年三月份在山东电视综艺频道首播。该片“意在用大型动漫系列片的形式,将泰山的景致和泰山文化做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呈现,影片把泰山文化中传播广泛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和相关史料,用动画艺术形式进行全新的演绎。”[4]相关影视动漫作品还有《泰山石敢当》等。青岛市内名山林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崂山,其次还有青岛市区的信号山、浮山、信号山、太平山、观象山、小鱼山,青岛郊区的山如即墨的马山,平度市区的大泽山,黄岛区的大小珠山,胶州市区的艾山,莱西市区的大青山等。纵观青岛市境内的名山发展历史,会发现几乎每一座名山历史积淀甚厚,有无数动人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名人佚闻或遗迹。比如平度大泽山与大泽山民间故事,胶南大珠山与大珠山民间传说,胶南琅琊台与徐福传说,即墨驯虎山与童恢驯虎传说,即墨小龙山与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即墨灵山与灵山老母的传说,胶州艾山与石耳争奇的传说等。以即墨马山为例,翻开即墨民间故事,会发现其中有很多关于马山的民间传说,在这些神奇的民间传说当中,又有很多是关于马山狐狸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构筑了马山独特的狐文化。如此众多的狐狸故事与瑰丽多姿的狐文化,无疑都构成了影视开发的极好来源。

4.青岛海洋民间文学与青岛海洋影视产业开发

青岛正在建设滨海文化名城,挖掘蓝色海洋文化内涵既是建设海洋文化名城之必需,也是其重要表现。作为青岛蓝色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海洋民间文学当中有大量关于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地理、海洋特产等的民间传说故事。它们广泛分布于青岛市辖属的七区五市的民间故事当中,具有浓郁的海洋文化特色。青岛海洋民间文学为青岛海洋影视产业提供智力支持。青岛作为知名沿海城市,应大力发展海洋影视产业。2013年年初在CCTV-8热播的大型海洋神话电视剧《妈祖》就是将海洋文学与海洋文化结合的成功案例。青岛海洋民间故事是一座巨大的题材宝库,有些海洋故事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好这些海洋故事,将大力推动青岛海洋影视产业的发展。在具体开发过程中,应着力于凸显海洋文化特色,包括故事的背景发生地,故事的主人公等都可以以海洋为主体,或创造或改编出与海洋相关的影视动漫作品。

5.从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选取代表性民间文学作品进行影视开发

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范文2

关键词:国产动画;民族化;回归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046-02

一、国产动画发展回顾及当前现状

对于动画这一艺术类型,在名称上,中国动画创作和理论界一直都称之为“美术片”,或“美术电影”,这一称呼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所变化,90年代开始业界统一改称为“动画”。本文亦统一使用“动画”这一名称展开阐述。

万氏兄弟1926年创作的《大闹画室》被称为中国第一部动画片,标志着中国动画艺术诞生。在世界动画领域,中国动画曾经以鲜明的民族特色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学派”。 那时,虽然还没有人明确提出民族化口号,更未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但在创作层面,却流露出了民族化的明确要求。这种要求集中在剧作层面,要求作品内容与民族情感紧密联系,表现民族时代精神。20世纪80年代之前,民族化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方向。学者们在理论研究中侧重于总结实践取得的成就,在民族化探讨中并未出现意见分歧。

20世纪80年代之后,国外动画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较早的一批有《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米老鼠和唐老鸭》等,这些作品与中国动画风格迥异,令观众眼界大开。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动画市场全面放开,国产动画和国外动画几乎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面对潮水般汹涌而来的国外动画,中国动画毫无招架之力,在悄无声息中陷入了低谷。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动画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逐渐由原本仅仅关注社会效益,只承担政治教化和道德启蒙的功能,开始向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消费文化的支配下展现娱乐作用的方向变化。同时,面对美日本商业动画的强劲势头,中国动画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进而开始吸收、模仿其中的各种元素。这种创作倾向在作品中表现出来,形成了这一时期特有的“仿日”或“仿美”的作品。如《宝莲灯》就是这种特殊环境下的产物,影片在广告宜传、前期对白和音乐制作、后期数码制作,以及邀请大牌明星配音和歌星献唱等方面,都与国际接轨,采用了商业动画通行的运作模式。其他作品如《喜洋洋与灰太郎》是对美国经典动画《猫和老鼠》的模仿;《隋唐英雄传》中的人物皆长发飘逸、服饰华丽,一副标准的日式动画中古装版时尚少年的装扮等。不仅如此,制作方在市场运作上也学习美、日,推出了同名小说、漫画、音像产品等多种衍生产品,利用在学生中招聘配音演员、大量播出片中的音乐歌曲、连载漫画等各种手段为作品造势,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但模仿只是学习的一种手段,而非最终目的。面对这一时期的众多模仿之作,质疑之声也开始出现了。

二、国产动画民族化遗失背后的原因

虽常闻动画产业是市场的宠儿、赢利的大蛋糕,但实际本土动画片向来以高成本、高风险,却不一定高利润的特性著称。从产业的角度看,动画片具有这样一些特点:(1)运作时间长,从策划到上映耗时多年,大片有时长达5年。(2)投资成本高,10分钟一集质量较好的动画片一般耗资12万上下,美国或日本片则在几千万至几亿美元之间不等。(3)回收周期慢,一部运作成功的片子,大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才能收回成本。影院片即使有票房赢利,也只能部分解决成本问题,大多还要加上衍生产品的长期经营,经过5至6年甚至更长时间以后才收回成本。(4)投资风险大:实际上,因种种问题不赚钱的情况国内外都时有发生。(5)回报时间长,这似乎是唯一乐观的一点:在片子好、经营善、环境佳的情况下,可以从原片票房、电视市场、续集制作、循环播放、音像碟片、卡通读物、衍生产品等各个市场逐步得到回报,国外理想的大片前前后后能慢慢受益近10年的时间,有的甚至获利丰厚。

上述的种种原因造成了我国动画产业结构的畸形。因为生存困难,动画片制作公司接外加工非常普遍。长此以往,产业就出现了所谓的“鱼型”结构,即中期生产发达,前期创意、策划和后期编辑合成薄弱。于是工匠型人员大大超过创制人员。我国成了动画片加工国,国产动画中的民族风格严重缺失!

三、国产动画的民族化回归可行性探究

完全照搬照套美、日动画的商业成功经验,这种复制更多学到的是“形”而非“神”。同时模仿之风的盛行导致中国动画的民族化创作方向陷入一种迷失方向。应该说,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未必能够为世界所接受,但能在世界文化中占一席之地的作品必然既具有各民族的共通之处,又有自身民族的特色与长处,如果说前者是民族之间交流的基础,那么后者则是交流的意义是对自身文化的肯定与自信。中国动画在模仿中学习无可厚非,但最终取得成功的原因不是模仿得像,而是在创新中找到自己的特色和定位。

横向比较借鉴而言,韩国的动画起步也较晚,曾与中国一样同为美日商业动画的加工大国。2003年的《五岁庵》不仅在画面上把《美丽秘语》的成就又往前推进了一步,将极具韩国特色的自然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而且在剧作上,通过对人物内心的精心挖掘、情节刻画的细致入微以及人文关怀的深刻表达,被称为“韩国式动画叙事确立自我风格的作品”。同样,在中国动画曾经创造的经典中,也可以看到,这种外来艺术形式是如何完美地融入到中国特有的文化之中,从而形成了富有民族独特韵味的艺术风格,产生了一批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作品,使西方逐渐看到了中国动画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独特性。可以说,任何国家在动画创作中的成功都与其民族特性的展现不可分割。

四、今后国产动画回归民主化之道

国产动画回归民族化要分别从内容和形式上抓起。一方面,内容上要弘扬我国民间文学的艺术魅力。我国民间文学为国产动画电影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动画艺术也具备表现民间文学的必要条件,作品中充满了神奇瑰丽的想象和幻想,这些内容难以通过真人电影加以准确的诊释,只有同动画电影相结合才能产生异乎寻常的效果。因此,民间文学这块肥沃的土壤成为了动画电影制作者们不断耕耘和挖掘的热土。国产动画电影诞生后的几十年间,民间文学不仅为国产动画电影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而且我国民间文学中所具有的夸张和幻想成分,不断地滋养着国产动画。

另一方面,在形式上要以意境美为艺术追求。这也是我国美学上的一贯追求。作为欲创民族之风的国产动画电影,也理所当然地将意境美作为他们的美学追求之一。在以假定性、想象性为特征的动画艺术中,传神、抒情向来被视为动画创作的瓶颈。国产动画电影中往往更注重主观假定性的表现,经过创作主体的主观体验,通过想象折射出来,并用写意手法来描绘,在水墨动画电影以及其他的一些作品中都有表现。因此,国产动画一般不会被客观现实所束缚,创作者以心运意,自如超脱。

参考文献:

[1]王功璐.动画片民族风格小议[J].文艺研究,1985(1).

[2]殷俊.民族化与中国动画的角色造型[J].文艺研究,2006(2).

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范文3

关键词:内容 原因 艺术价值

一、南北朝民歌的主要内容及产生原因

由于南北朝长期处于对峙的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差异十分明显。由自然环境等造成的不同民族习性,都体现在了民歌上。大致说来,南朝民歌清新且缠绵,更多地反映了纯洁的爱情,也可看出人们生活的安逸。南朝民歌在形式上最大的特点是短小精致,而北朝民歌则是粗犷豪放的,反映的是北方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以及在这之中人民坚定的生活信念。南朝民歌产生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裕,年轻的男女们生活幸福,自然易产生怀春之情。正如《读曲歌》中所唱:“初阳正二月,草木郁青青。蹑屐步前园,时物感人情。”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很多大城市已经发展起来,南朝民歌大部分就是城市中的产物,主要反映城市中下层居民的生活和情感。

北方民族多游牧,善骑射,他们锻炼出了强壮剽悍的体魄和豪放大气的性格。北朝经济相对不发达,人们生活可能并不怎么安宁,还有战乱也给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在北朝的民歌中,人们没有办法咏唱一些风花雪月的东西,倒是诉苦的比较多。《紫骝马歌辞》中的一句“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深刻地反映出他们颠沛流离的苦况和思念家乡的心情。很多象征虽是要表现悲哀的,但绝不像南朝的那样用一些清丽哀婉的意象,而是用大气雄浑的。生活的悲苦在各处各方面都有体现。

文学作品果然是对一定时期社会现实的体现,更何况这种在民众中口口相传的特殊形式。可由南朝和北朝民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了解不同的社会状况和人的思想感情。当然,由于种种现实原因,在看待现在流传下来的民歌时,不能将其看成是全部。南朝也有无数劳苦大众,为腐朽的统治者所驱使和奴役着。他们的命运同样让人唏嘘,他们在无尽的劳作中必然也唱出了自己的悲苦,甚至还暗含了对统治者的讽刺,但这些民歌不会收录在文献中。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南朝民歌自然是一片祥和浪漫。南朝与北朝的民歌在内容上各有特色,可以说是由多种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南北朝民歌兴盛的原因

南北朝的民歌兴盛,尤其是南朝,留下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民歌是在民间产生并流传的,人民有各种经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样才会产生那么多类型的民歌。北朝产生了大量的反映社会现实的民歌,但不能说是兴盛。北朝就是由于不安的社会造成了人民的苦难,也才有了这么多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对南朝来说,有着各方面的因素。从政治上来看,南朝的统治混乱黑暗,对文人迫害严重。民间的朴素的如口头文学一类的东西成长起来,且不涉及政治,反而可以安稳甚至大大发展。在自然环境方面,长江流域的山清水秀和富饶的水土让国民也富于情感。经济发达了,思想也跟着开放起来,可以多追求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三、南北朝民歌的艺术价值

目前能够用来研究的流传下来的南北朝民歌,它们的历史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可以透过这来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它们还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很多都是美文,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南北朝民歌在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上自然也有南北之别。

南朝民歌篇幅很短,内容却很精练,表达到位。《懊侬歌》便用寥寥十五字写出了一场悲剧的恋爱。又如《子夜歌》:“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短短的几句话,却跨越了时间和空间,融合了想象与现实。织布时,想起与爱郎初识时两个人共同的美好愿望,两颗心要始终如一。现在却理丝入机,始终不能成匹。此篇虽然字数很少,但字字珠玑,引人深思。

除此之外,南北朝民歌语言优美婉转,表达的爱情观几乎很少考虑到伦理因素。诗中的男女主人公,往往是“非礼”的关系:或是私相爱慕,或是冒犯世俗道德的,或是萍水相逢的结合,并且在文字的表现上更是大方。如《子夜四时歌》,整首诗就是一个“春”字,春林、春鸟、春风,再是人的春情。毫不避讳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

同时,在南北朝民歌中,也不乏运用象征手法的含蓄之作,如《襄阳乐》:“女箩自微薄,寄托长松表。何惜负霜死,贵得相缠绕。”这里的象征算是比较明显了,女子自比箩藤,寄托在松树的表面。哪怕被霜冻死也毫不可惜,可以相缠绕就是最珍贵的。

除了这些,还有一种重要的手法便是双关。有《攀杨枝》为证:“自从别君来,不复著绫罗。画眉不注口,施朱当奈何?”“画眉”即是语意双关,既是鸟名,又指描画眉毛。“不注口”则是语意双关,既指画眉鸣叫不止,又指下句的“施朱”,即不涂抹口红。

南北朝民歌全篇结构紧凑,层次井然,逐步深入,人物形象刻画鲜明。如《木兰诗》,该诗是北方叙事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按照时间顺序,木兰代父出征、征途思亲、十年征战、获胜辞赏和归家团聚。它的民歌风格非常浓厚,质朴的语调,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乐观主义精神。叙事详细,让观者能够有直观的感受;语言简练,表意丰富。同时对木兰的形象塑造是全方位的,包括了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

四、总结

南北朝的民歌由于其独特的历史因素,其风格的确是别具一格的。文学作品总会反映即时的社会现实,自然也受其影响。南朝和北朝不管是在社会经济还是文化氛围上都有很大差异,这直接导致了它们各自的民间文学的差异性。总体说来,南朝的偏委婉,多表现爱情;北朝的则多豪迈或悲壮,多反映不安的社会状况。还有从艺术性上来看,由于表现的内容不同,表达方式也有南北之别。这里面还有不同群体的性格关系,南北朝的民歌以艺术角度来看,各有特色,各有出彩之处。再考虑到南朝的一些特殊的社会现实,在推测时要谨慎,全面客观地理解当时当地的民歌。通过这样的对比研究,并加以一些具体的篇目,可对南北朝民歌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胡君梅,李如鸾.简明中国文学(上)[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2] 吴云.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3] 周国瑞.试论南北朝乐府民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J].孝感师专学报(哲社版),1984.

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范文4

[关键词]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6-0061-03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范围及保护意义

根据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口耳相传,诉诸视听而疏于记录和固态化,因而常常是转瞬即逝、不可再生的。一旦消亡或流失,在落后的记录手段和技术条件下,基本无法恢复或再生。这就意味着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丰富,但也很脆弱。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以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为民间文学类、民间音乐类、民间舞蹈类、传统戏剧类、曲艺类、杂技与竞技类、民间美术类、传统手工技艺类、传统医药类、民俗类10个类别。

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济、文化、风俗等各方面相互影响和渗透,形成了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生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许多种类为世界独有或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原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现代生活方式对它的消解以及灾害性破坏、建设性破坏,发掘整理和保护行动落后于它的消亡速度,都对其存在形态构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使得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消失或者濒临灭亡,成为无人能解的千古之谜,给世人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

为了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条例。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2005]18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正式以政府的名义启动了这项工程,同时也正式把名称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要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2005年12月,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二、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与分布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第一批公布的8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括天祝土族《格萨尔》等在内的民间文学7项,花儿、唢呐艺术等民间音乐8项,兰州太平鼓等民间舞蹈13项,环县道情、皮影等传统戏剧8项,兰州鼓子等曲艺8项,民间杂技与竞技2项,民间美术8项,兰州刻葫芦、天水雕漆等传统手工技艺13项,民俗类有夏河县香浪节、天水太昊伏羲祭典等16项。第二批共计10类、88项,包括环县陇东民歌等民间音乐9项,庆阳庆城徒手秧歌等民间舞蹈17项,正宁县木偶戏等传统戏剧在内的7项,兰州太平歌等曲艺6项,平凉崆峒派武术2项,西峰泥塑等民间美术10项,平凉纸织画工艺灯传统手工技艺18项,传统医药1项,兰州清汤牛肉面等民俗15项。

上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容丰富,遍布全省各地。

三、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由于抢救、保护工作起步晚,时间短,投入不足,力度不够等诸多因素,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家底不清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些为全国独有,但由于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地和传承人在偏远山区,鲜为人知;而文化部门对具体的种类、数量包括传承人的情况又了解不够,所以许多传统技艺陷入了濒临消失的境地,甚至出现人亡艺绝的现象。

(二)缺少必要的法律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还缺乏法律保护依据及相关政策法规、保护制度和保护标准,而现有的法律法规已不能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如对古代的科技、工艺、音乐、舞蹈、民族文物、民间文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没有科学的界定和权威的说明,也未能纳入文物保护法。

(三)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正确的认识,保护意识淡薄

大多数人对文物兴趣很大,幻想通过所谓的“收藏”能在一夜之间暴富,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模糊,认识不足。当代的年轻人中有一部分对网络游戏和国外的生活方式充满激情,却越来越远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学、大学的课程中几乎未提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内容,教育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严重脱节。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够独立存在,其无形性使得在对它进行保护、传承和延续方面都有一定困难。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僵死不变的,它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因为我们保护不当而不能延续和传承。

(四)抢救、保护经费缺乏,人才断档

从甘肃省文物局了解到,由于财政困难,用于抢救、保护的经费严重缺乏,所以相当一部分地方因为经费不足无法进行普查、建档等工作。有的地县至今没有专门从事保护工作的人员,保护力量明显不足,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此外,不少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不能适应保护工作的需要。现有的传承人普遍年龄偏大,有的体弱多病。许多传统技艺难度高、强度大、耗时多、收入低,很少有人愿意学;不少民间艺术大师面临无弟子或弟子太少的尴尬境地,加上绝大多数传承人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人,长期以来,他们的艺术创造得不到社会应有的承认与回报,生活困难,条件艰苦。如果政府不能给予有力的扶持和资助,仅靠他们的满腔热情维系的创作活动肯定难以长久,最终将会导致传承渠道中断。

四、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应当采取一系列相应的保护措施。

(一)全面摸清家底,普查是保护的前提和基础

抢救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应当搞好普查,以便能全面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甘肃省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了搞好普查的重要性,于2006年了《甘肃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切实做好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在普查的基础上,运用录音、录像及亲笔记录等方式,获取真实可靠的图像、实物、文本记录及其它第一手资料,再整理分类,编建档案,进而利用多媒体、数字化等高科技手段,建立资料库和数据库等,以便永久保存,并逐步做到资源共享。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编辑成文本,出版相关书籍。将稀少而又珍贵的实物和物质载体,如民间美术中的绘画、雕塑、手工艺品,民间戏曲中的剧本曲谱、乐器、面具等进行分类收藏、展示和研究,成立专题性博物馆等。只有做好普查,才能确定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才能有组织、有次序、分步骤地对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好的保护。

(二)用法律手段进行保护

从甘肃的实际出发,尽快制定更加完备的抢救和保护的法律、政策,科学、全面、系统地抢救和保护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做法是:以宪法为依据,参考其他省市的做法,制定《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尽快成立鉴定和评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查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分阶段制定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长远规划,传承保护本民族代表性的文化资源。倡导公民自觉、自主地去保护、传承、发展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教育下一代时加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认识,培养他们的保护意识。只有在法制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才能做到有法可依,确保保护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

(三)利用新闻媒体,切实做好宣传工作

目前,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民众对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明白,更不用说去保护它了,特别是年轻人认为这些都是没有用的、过时的东西。因此,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就显得非常迫切和至关重要。我们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如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保护知识,大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典型,及时曝光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及事件,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借助每年的“文化遗产日”,举办一系列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经常举办展示、论坛、讲座等活动,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在中小学开设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课程,“从娃娃抓起”,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还可以组织民俗学专家编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小册子,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大家到底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人们熟悉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历史价值,形成保护它们的共识,促进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

(四)加大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博物馆和高校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是不可再生性,它的精华是与传承人联结在一起的,以口传身授为延续方式,以声音、语言、技艺为表现形式,只有这些传承人以不同方式复述、表演或制作时,人们才会感受到非物质文化的存在。目前甘肃各地县的博物馆和文化馆已对珍贵、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进行了征集、收藏和保存,但还应扩大征集范围。西北民族大学等高校拥有一批长期从事民间文学、民俗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博物馆和高校的优势,同时与相关的机构联系合作,聘请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支持和理论依据,这样才能在短期内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步入正轨。另外,还应该积极发动群众,征集民间的影像资料,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将民间艺术列入大学艺术教育。在相应的高校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招收学生,其中包括本科生、代培生、进修生等。因为只有拥有一大批具有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的从业人员,保护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五)借鉴国外的经验

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与积累,国外有不少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逐步形成颇具特色的模式,尤其是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保护机制相对完备。无论是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还是保护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这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保护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政府、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和个人(志愿者)多方参与的运作机制。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在美国,保护经费每年由联邦政府拨发,同时鼓励社会各界投资。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的财政专项拨款和贷款,是英国保护资金最重要的来源。除此而外,非政府组织的捐赠和志愿者个人的捐款,志愿者的义务劳动、无偿提供房产和固定资产,也可纳入资助范围。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早在1950年,政府就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并且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无形文化财(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和保护办法。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以国家投资带动地方政府资金相结合,并辅以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及个人的多方合作。国家和地方资金分担的份额,由保护对象及重要程度决定。而对那些造诣很深、身怀绝技、被称为“人间国宝”的艺人和工匠,经严格遴选确认后由国家保护起来,每年发给他们200万日元(合人民币14万元)的特别扶助金,用以磨练技艺、培养传人。“文化遗产日”是法国人的首创,它大大推动和促进了欧洲和世界其他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另外,不少国家在民间成立了相应的保护组织

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范文5

2015年夏天,柯杨先生参加凤凰网《毕业歌》节目录制时,也有这样一段类似的开场白。

老校友柯杨先生和学生的交流很多,即使是退休后,也时常受邀回学校做讲座。在他的交流分享中,“花儿”以及传统文化,是核心主题。

“花儿”是流行于我国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西部省区的民歌。在柯杨先生的许多场讲座中,从“花儿”产生的时代,到这个名称的由来;从“花儿”流传的地域和民族,到演唱内容与形式;从“花儿”的艺术价值到文化传承的意义,他一讲便是几个小时。说到兴奋之处,他会提高声音,还会手舞足蹈,目光矍铄、老当益壮的模样总是赢来听众的热烈掌声。

这些内容,先生给文科生讲,也给理工科生讲;给中国人讲,也给外国人讲。他和年轻学子们打成一片,分享着与“花儿”相关的盛宴。

讲传统文化,柯杨先生非常认同先生的几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

农历七月初七是乞巧节,也叫七夕。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柯杨先生说,在甘肃省西和县,乞巧节过得不太一般,从农历六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到七月初七的晚上,七天八夜,是女孩子的节日。在那一天,“有舞蹈,有唱歌,乞巧歌,有各种活动,非常热闹”。

有人主张把中国的乞巧节改成情人节。柯杨先生表示:这个是不对的。“我们的乞巧节是女性的,而且是未婚女孩子的节日,这是我们的特点。我们不应当因为外国有个情人节,就硬要把我们的传统节日改造成外国的节日。”

不过,他并非一个坚决反对外来文化的老古董,在他心中,传统文化要保护,也要互相交流。

在《毕业歌》的结尾,柯杨先生在同学的邀请下现场唱了一曲花儿。满头白发的爷爷唱了一首“情歌”――

大河家街道里牛拉车,二梅花呀二呀牡丹,牛拉了松木的板了,你把阿哥的心拉斜,二梅花呀二呀牡丹,拉斜是你不管了……

这位“80后”的一曲《撒拉调》,唱红了我这个“90后”的眼圈。

看惯了黄河水车,听惯了花儿歌唱

“我出生在西北高原的重镇兰州,从小就看惯了黄河上转动的水车,漂浮的筏子,听惯了兰州鼓子和花儿的演唱。五泉山‘四月八’,正月里的社火,震撼人心的太平鼓,香辣可口的牛肉面,都在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样的成长经历,似乎很早就为柯杨先生选择民俗并为其捍卫一生埋下了伏笔。

柯杨先生回忆童年的经历,在一个冬夜,一群劳动者在兰州盖房子,晚上就在唱花儿。“那个声音非常凄厉,悲惨。我听着听着就很想掉泪。他们唱的什么我当时不懂,但是,在对我的心灵深处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那时,深夜的兰州街头会有人唱起太平歌,每唱两句敲几下筒子鼓,一声一声,敲到了先生的心里。

1958年,柯杨先生毕业,留校任教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民间文学作为教学和科研方向,而“花儿”,就此一路相随。

在近60年学术人生中,他最钟意的始终是花儿学,并一直致力于将花儿这种西北独有的民间艺术,推向全国、推向世界。他指导的美国和德国的两名研究生以“花儿学”长篇论文分别获得美国印地安那大学和德国特里尔大学的博士和硕士学位。

之后的日子里,柯杨先生不仅参与了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筹建工作,还兼任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积极参与“非遗”项目的评审及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尤其在“花儿”成功进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工作中功不可没。2002年,柯杨先生出版了《诗与歌的狂欢节――花儿与花儿会之民俗学研究》,2004年8月该书荣获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帅爷行走江湖时

执教四十余年,总是一副温文尔雅、平易幽默的模样,柯杨先生被学生们爱称为“帅爷”。哪怕退休多年回校讲座,依旧有着座无虚席的号召力。不过,“帅爷”不仅帅在讲台上,“行走江湖”的日子,更是尽显文化行者的笃绝风采。

柯杨先生始终认为,搞人文科学,尤其是搞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学科的人,必须要把田野作业抓紧做好。这个田野作业有个原则,就是必须深深地“挖井”。挖深井不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而是深入地挖掘,一次又一次地走访、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家世,了解他们创作的才能之所由来。不断地深入,才能够把你要研究的学问搞深搞透。”

不过,民间调查往往很苦很累,当然,收获和乐趣自在其中。

在几十年的悠悠岁月里,柯杨先生不但率领本科生和研究生深入以莲花山、松鸣岩、二郎山为中心的花儿流传地区,对花儿歌手、花儿会和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反复调研,而且陪同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过十多次深层次的专题考查。

曾经,他带领四个学生在临夏州的东乡县做东乡族的民间故事和民歌的调查,当时正值生活困难时期,四十天的调查,“顿顿吃洋芋,一顿面都没见过”。刚开始,大家是胃受不了,觉得难受,酸酸的。一个星期后也就适应并习惯了。先生和四个学生坐在炕上,围着一个炉子,把煮好的洋芋皮一剥,蘸着盐吃,印象最深的一次,装洋芋的大脸盆,主人一共端上四次。

在皋兰县的石洞寺,柯杨先生和学生访问之余,还会帮着农民起沙、背沙。“一人发一个背篼,背篼里面用大铁锹满满一铁锹(还是湿的)一倒。虽就一铁锹,但是很重的。我们就从远处的挖沙地方往地里头背,一天劳动下来非常累。”

辛苦之余,也会有“走心”的收获。

柯杨先生曾遇见一个姓吴的老太太,年轻的男女们都聚在热闹的地方唱歌,唯独她一个人坐在一棵树下面,离大家唱歌的地方很远,她一个人在那里悄悄地唱。先生觉得很奇怪,就过去听她唱什么,她的唱词是这样的:

石磨平了重錾哩,

骡马老了倒换哩,

钢刀老了重磨哩,

人老了咋活哩?

这是不识字的普通农民的即兴创作,真实又极具个性化的用词,让柯杨先生很佩服。

柘壤锤鲎晕医樯埽本人姓柯名杨,杨者,杨柳树之杨,而非飞扬跋扈之扬。

我是兰大的毕业生,跟你们一样,在这里上过四年大学。

一九五四年,我考进兰州大学中文系,一九五八年毕业。今年八十一岁,是纯正的臧肆愫螃搿&

这个八零后老爷爷是柯杨先生,这是他在二零一六年夏天,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他给工学生讲艺术的讲座上的开场白。

这位璋肆愫螃樯音响亮,中气十足。

柯杨先生还曾讲起过,有一个农村的老太太,临终的时候,

一反常规地不要和尚、道士给念经,指定她年轻时候的歌友,

在她的病榻前给她唱花儿。

杷愿意在花儿声中合上眼睛,可见这一种民歌,

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范文6

关键词 关联理论 少数民族史诗英译 文化缺省 翻译补偿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1少数民族史诗简介

史诗是世界各个民族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学样式。史诗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融入大量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内容,一部史诗是一座民间文学的宝库,是认识一个民族的百科全书。中国少数民族史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中国少数民族史诗是由历代少数民族所创造的,包含有文字类和无文字类两种,即口头史诗和书面史诗。各少数民族史诗几乎都使用本民族语言或文字,反映了本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思想、感情和愿望。二是中国少数民族史诗是中国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文学离开少数民族史诗是不完整的。

中国的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史诗传统,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特征:第一特征是口头流传的活形态。中国缺少早期以文字记录的书面文本,史诗基本上是以口头形式流传于我国边远的少数民族的民众之中。第二特征是英雄诗歌特点突出。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各民族的史诗表现出多元、多层次的文化史的内容,创世神话、早期史诗和原始信仰关系紧密,关于氏族复仇、部落征战和民族迁徙的史诗又与世俗化的英雄崇拜联系起来。第三特征是我国各民族史诗的类型多种多样。北方民族以长篇英雄史诗(heroic epic)见长,南方民族的史诗则多为中、小型的创世史诗(creation epic)和迁徙史诗(origination epic)。

2少数民族史诗英译的重要意义

史诗是古老而源远流长的叙事文学样式,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史诗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和文明的丰碑,它不仅是认识一个民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一座“民族精神标本的展览馆”。举世闻名的“三大史诗”――藏蒙史诗《格萨(斯)尔》、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内涵丰富,情节曲折,结构恢宏,气势磅礴,皆为几十万诗行的鸿篇巨制,当之无愧地跻身于人类最伟大的英雄史诗之列。除“三大史诗”外,在中国的北方和南方,学界还至少发现并记录了数以千计的史诗或史诗叙事片段,而且大多至今仍以活形态的口头演述方式在本土社会的文化空间中传承和传播。

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孙宏开等人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现存的132种少数民族语言中,有20%的语言已经濒危,有40%的语言已显露濒危迹象或正走向濒危。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少数民族史诗一定要从脆弱的薄冰上抢救出来,我们必须使这些死亡或濒危语言写成的民族史诗不再是天书,我们要使这些从远古走来的民族记忆再次激发出生命活力,我们要以英语为语言工具,以典籍翻译为桥梁,将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史诗整理并翻译出来,把少数民族文化推向世界,传播给世界;让全世界听到我们的史诗。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的英译以及对外传播,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对弘扬中国各民族的先进文化,加强民族团结,提高我国的国际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3少数民族史诗英译中的文化缺省及翻译补偿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翻译是借助语言在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交际活动,是一种三元关系(即原文作者、译者和译语读者)之间的双重明示――推理过程。然而,由于认知环境的差异,译语读者在欣赏翻译作品时,记忆中缺乏相关的图示,无法将语篇内信息与语篇外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从而难以建立起理解话语所必须的语义连贯和情境连贯,导致话语理解上出现困难。

文化缺省是指译者在与其意象读者交流时对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但在翻译中,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原作者与原读者间基于相同文化所形成的默契不可能自然地存在于原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所以,原文中为了提高交际效率或修辞效果而采取的文化缺省策略往往会造成交际中的障碍。少数民族史诗中文化意象丰富,例如人名、地名、习语、格言、宗教以及隐喻等等,这些文化意象的存在大大地丰富了少数民族史诗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它的艺术价值。然而,这却给译者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将这些独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意象准确又不失文化特色地传递给译语读者,无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3.1文外做注:即文内直译,有关文化缺省的说明则放在注释之中

此种译法优点在于能较好地体现原作者的艺术动机和原著的美学价值同时可以利用注释相对不受空间限制的特点,比较详细地介绍有关的出发文化的知识,并有利于引进外来语;读者通过注释解决了意义真空点,沟通了与上下文的关联,从而建立起语篇连贯。可以说文外做注是用以解决文化缺省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处理文化缺省比较密集的语篇,如少数民族史诗。

阎王爷听了额伊库勒也库勒!

派遣丁鬼额伊库勒也库勒!

抓了魂额伊库勒也库勒!

带走了额伊库勒也库勒!

( 满族史诗:《尼山萨满》)

Eilule yekule Ilmun Han① heard this.

Eilule yekule He sent an underworld minion

Eilule yekule who seized his soul,

Eilule yekule taking it way.

Note①: The Load of the Underworld who acts as the judge of the dead.

3.2文内明示:即文内意译,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不借助注释。

此种译法的优点在于能使读者迅速建立起连贯,阅读的兴奋惯性不会受到影响。缺点是文内可用于语篇外文化介绍的空间有限,此外,原文含蓄的审美效果也会因译文透明式的处理方式而被削弱。

说完,萨满神智不清了,神从其背部紧紧附体。

(满族史诗:《尼山萨满》)

As she spoke, the shaman entered into a state of trance and god ‘weceku’, the holy spirit of her ancestor, descended on her from back and began to possess her body.

4结语

汪榕培曾指出:“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其前提一是保持民族特色,二是要译介到世界上去,没有‘译出’,就没有世界性可言。”少数民族史诗英译的目的是更好地保存、传介少数民族文化。忠于原文,充分传递原文中的文化信息是翻译时必须遵守的一个前提。文化意象是少数民族文学典籍中重要元素。因此,研究少数民族史诗英译中文化缺省现象的翻译补偿策略意义重大。译者要多方研究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等,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英译,尽量呈现给目标语读者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经典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 Gutt,Er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 Oxford: Blackwell,1991.

[2] Sperber,D. &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Oxford: Blackwell.,1985/1996.

[3] 林克难.关联翻译理论简介[J].中国翻译,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