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范文1
[关键词]人工智能;财务机器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
0引言
正如会计电算化替代传统手工会计一样,随着信息化、智能化、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元素在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悄然到来。自2017年“会计证被取消”,到普华永道、安永、德勤等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纷纷推出财务机器人,这些举动在财务圈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中职学校会计相关专业的学生,担心基础核算会计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对未来颇感担忧。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6年的调研数据预测,到2020年,在全球15个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中,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崛起,将导致510万个就业岗位的流失,未来20年最有可能被机器人抢走饭碗的岗位包括低端制造业的生产、会计等[1]。2017年7月,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所以笔者认为,基于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将面临变革,在教学中应站在未来发展的高度,适应信息化发展,及时掌握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实现由传统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向智能化管理会计转型。
1人工智能的概念[2]
人工智能即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以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它是指由人工制造出来的系统表现出来的智能。目前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内,受到了广泛的发挥。在机器人、经济政治决策、控制系统、仿真系统中得到应用。人工智能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它已悄悄地改变着人类的各行各业。人工智能在会计行业中应用,促使会计由简单核算向管理方向变革,推动了会计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促使着中职学校会计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转变。人工智能取代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是一种趋势,但也是一种转变,自我提升的机遇。
2中职学校传统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3]
2.1课程偏传统基础核算类,轻参与、管理类会计课程
在多数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计划课程设计中,传统财务会计类课程占大多数,管理会计类课程设置单一或者没有。而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则能够替代大部分重复性、流程性基础会计核算工作。
2.2会计实操偏基础性会计技能,轻数据分析、挖掘
在实践教学及技能培养中,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点钞、传票的翻打、会计书写、凭证装订,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机械性录入等。在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背景下,可以让会计人员摆脱繁杂事务,重点放在会计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为企业决策提供服务。
2.3课程偏模拟操作,轻实际操作
无论是手工核算还是会计电算化记账,大多数实操是模拟一个企业一个月的业务,学生根据教材或老师给予的信息进行会计处理,过账,做报表。一学期就是这样反反复复练习。学期结束,虽然考试合格,但仍有很多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处理,特别在月末业务处理更加模糊不清,例如工资发放,计提税费、费用摊销、成本及费用结转等。还有绝大多数学生不知道真实环境如何计税、报税、纳税,只是理想中的学习,为了做账而做账。
3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中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4]
3.1由基础核算型初级人才向有思想的中级人才转变
人工智能在会计行业中的应用,会计核算软件中的基础数据录入、凭证录入与审核、记账、编制科目汇总表、材料的收发统计、报表的编制等操作很容易被财务机器人替代,但是也有一些是机器无可替代的,需要有思想的“人”来处理。例如:由于大环境变化,企业的固定资产有明显减值趋势,而财务机器人并不能分析与判断这个固定资产是否会减值或减值多少,如果财务上不及时做出处理,将可能导致企业少确认资产减值损失,虚增了企业的资产和利润,对于企业来说,这属于信息失真。在大数据时代,中级类型的会计人才储备相对较少,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育,需要培养的应当是此类会计人才。教学会学生不能只拘泥于看财务数据,还要学会合理利用有效的会计数据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2由传统的财务会计向人工智能环境下的管理会计人才转变
财务机器人的出现,替代了传统的财会人员进行基础数据的录入,日常凭证的填制、审核、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的生成;成本结转、折旧等财务处理;纳税申报等,这不仅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减少了传统的会计人员繁杂的日常账务处理工作,但同时也让传统的会计人员失去工作。作为会计的教育者,如何让学生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不被财务机器人替代,就需要学校适应时代趋势,教学重点由传统的基础核算向智能管理型会计演变。会计从事的活动,除了重复、机械、烦琐的事情外,还可以创造更多价值,比如:评估、判断、沟通、协作、建议等。管理型计人才就是通过智能机器人核算出的精确信息,对企业的未来做出评估、预判、建议等,甚至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
3.3由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员向人工智能会计系统的设计者转变
人工智能环境下的财务机器人,实质就是一种自动化运行的程序,这种程序的设计,需要设计人员既要懂计算机又要懂会计。而现在的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主要培养的是会计专业人才,操作会计核算软件,而很少在计算机方面进行教学。在人工智能环境下,懂得会计专业的人才只是人工智能会计系统设计的主导者,而计算机方面人才则根据会计法及相关规则进行系统设计,自动化处理会计业务需要想到协作,融会贯通。人工智能永远是基于系统的规则和大数据,如果规则发生变化,人工智能将无法起作用。在日常教学中,哪怕我们不能完全让学生掌握编写程序,但是应当教会学生看懂和读懂程序,对机器人“思想”进行修改,也算是人工智能的掌控者,而不是被替代者。
4人工智能背景下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应对策略[5]
4.1更新理念与改变教学计划
笔者认为,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在中职学校,会计及电算化专业办学理念中应加入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同时其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教学计划等方面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培养适应于人工智能时代复合型人才。例如,中职学校会计或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计算机方面课程开设仅有计算机应用及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课程,数据处理、编程类或人工智能课程几乎没有,这样的教学安排不利于学生对未来人工智能的应对能力培养,应当增加相应的计算机方面课程,财务管理、会计政策、法律法规等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课程,减少将来可能被财务机器人替代的会计技能课程。
4.2提高教师人工智能等相关理念和技术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虽然人工智能的出现解决了许多教育上的难题,但是教师在人工智能背景下还需要增强自身信息化能力,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理念,掌握人工智能相关技术。这就需要学校给予老师多点人文关心以及人工智能方面的继续教育。
4.3关注人文综合素质培养,让人工智能为我所用
财务机器人出现,会计人员有更多时间去从事财务机器人无可替代更具有情感类的工作,这些工作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因此,笔者认为,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学生人工智能动手能力,还要关注学生思想道德、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会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没有良好职业道德水平,即使掌握了人工智能技术,也将会破坏规则,让会计信息失真。我们不能教出人工智能的“奴才”,应当让人工智能为人类所用,做人工智能的主人。
5结语
总之,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又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将人工智能用于会计行业会也将会不断得到规范。对于人工智能这类新兴技术在财务行业的运用初期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恐慌、彷徨,认为学校教育无用。作为专业教师,要教会学生变革思想,提高其对会计价值的认识,提高其人文综合素养,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不断地完善专业胜任能力,把握机会,主动迎接挑战,那么人工智能就只是会计人员的好帮手,而不是掘墓人。
主要参考文献
[1]彭维.浅谈人工智能时代财务的变革与转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19):39-41.
[2]巩彦哲.人工智能在会计管理中的应用微探[J].财会学习,2018(20):86-87.
[3]卢映芝,黄静.人工智能与会计课程实操的结合探讨———VR技术的引进[J].现代商贸工业,2018(30):160-162.
[4]王立法.论人工智能环境下会计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及见解[J].财经界,2018(6).
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范文2
算起来,在线教育的争夺战是在三年之前开始的。2013年8月“学而思”网校正式更名为“好未来”,作为最早发力在线教育的一家公司,发展了布局相对完整的中小幼教育专业门户网站群――e度教育网,该网站由育儿网、幼教网、奥数网、中考网、高考网、留学网等多个网站构成。此后,新东方、学大网等一票传统教育机构纷纷发力于在线教育。
根据《2015年中国在线教育白皮书》数据显示,2011到2014年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增速均保持在17%以上,最高增速达到21.84%;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575亿元增至2015年的1171亿元,预计到2021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2830亿元。在线教育用户突破2亿人,在线教育项目数量已经超过3000个。
如今,BAT、网易等互联网巨头也争相跨界进入教育领域……
争相布局
10月,网易宣布其有道词典用户突破6亿。这意味着,网易的产品已经可以在在线语言培训市场占有一席之地。2007年推出有道词典以来,网易在互联网巨头之中率先“误入”在线教育行业,并逐渐形成有道翻译官、有道口语大师、网易云课堂等产品矩阵。
语文学习产品――有道语文达人,引进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等课程、推出网易云课堂企业版产品等等动作,都说明了网易在在线教育各个细分领域重度垂直、精耕细作的野心。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终于也按捺不住。在10月宣布启动“星火计划”,称未来将会大力扶持生产优质内容的个体老师以及中小型教育机构。比如调用周边资源,引入专业第三方扶持基金等,以此为中小创业群体提供高效的变现机制。
自去年12月成立教育事业部以来,百度在教育领域的布局正在加快。除了在传统的教师资源方面,百度推出了专为教师服务的互联网平台“百度优课”。百度在线教育的一大特色在于其教育信贷市场。百度CFO李昕曾在Q3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百度要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从教育领域进入互联网金融。
据百度透露的数据,在教育信贷领域,百度已与超过700家教育培训机构达成合作,学生通过在线填写信息,线下和教育机构确定培训意向,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百度有钱花”提供的学费贷款,实现分期交学费。
腾讯坐拥QQ和微信两大社交平台,其固有用户与在线教育针对用户重合度之高,不容小觑。去年,腾讯将这一优势应用于教育信息化领域――分别以QQ和微信为基础推出QQ智慧校园和腾讯智慧校园,为各类学校提供一体化互联网智慧解决方案,范围涵盖学校管理、教务教学、校园生活等方面。扶持优质内容方面,腾讯也不甘落后推出了名师计划,旨在帮助名师实现知识经济化,扩大知识生产力与传播力,同时提供标准化服务与资源扶持。
加之腾讯出手向来大方。今年2月,腾讯3.2亿元投资新东方在线,而目前新东方在线申请挂牌已经获批,将登陆新三板。按照最近一次股票发行的价格来算,新东方网的总市值达到了31.72亿元,而腾讯当初的投资金额也由3.2亿元升值到了3.9亿元,平均每个月赚了1400万元。
线上线下结合
近年来在线教育的项目虽多,但往往良莠不齐,真正实现盈利的更是少数。
互联网教育研究院在2015年调查了400家在线教育公司,结果显示,有70.58%的公司处于亏损状态,13.24%的公司处于持平状态,仅有16.18%的公司保持盈利状态。同时,其报告还指出,由于新进入的项目非常多,而且有一部分项目已经死亡,整体上盈利的在线教育企业预计不超过5%。
在这个资本的“寒冬”,包括老师来了、36号教师、轻舟网等在线教育创业项目,都相继倒下。一位多年从事在线教育的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分析:“一个项目从开端投入资金到逐步发展,进入盈亏平衡状态,至少需要3到5年的时间。”作为一个更重视长期发展循环的行业,在线教育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后期课程的制作、平台的维护以及产品的营销和推广,都需要团队极大的耐心和毅力。
随着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平台的竞争,已经从最初的野蛮走向有序,从跑马圈地走向深耕细作,优质的教育内容成为巨头们的抢夺焦点。还有一些业内人士指出在线教育的一些弊病,例如在线教育APP更多是单向机械灌输,缺乏线下辅导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做一个完整的梳理以及打通思维知识上的逻辑关联。
信天创投合伙人张俊熹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分析,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将会是在线教育接下来发展的趋势。以留学教育为例,“以前的出国留学只是在国内做一些语言培训,但是长周期的链条并没有被开发出来,出国后的实习、就业、移民、置业等等,有很多内容可以深入挖掘。”张俊熹说。
尽管在线教育市场前景广阔,但在创新工场投资总监张丽君的眼里,其实它每个细分领域的市场规模并不大。而且,与其他行业不同,教育行业的内容不能完全规模化复制,往往面对不同的时期和对象,都需要重新做,因此并不容易找到大的市场。
今年在线教育还有一个创新动作就是与AR、VR合力。正如李彦宏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的,人工智能是百度核心的核心。人工智能之于百度教育的重要性也不例外。
11月,百度教育“教育云”平台,宣布百度教育生态将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朝着内容化、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百度教育事业部总经理张高透露,人工智能在百度教育的布局分成内容的数字化、学习的个性化与交互的拟人化三个部分。不过,业内声音普遍认为,鉴于教育行业自身的慢热特点以及技术发展尚在初期等原因,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范文3
谁会注意不到呢?此前8年,Google I/O一直在加州旧金山充满商务氛围的Moscone West会议中心举行;而今年,会议挪到离Google总部办公室不远的Shoreline Amphitheatre。加州猛烈的阳光和澄澈的蓝天,配上这片露天场地,会让人觉得这里召开的不是一场给开发者的技术会议,而是一个露天音乐节。
但,最大的变化是,这一次Google I/O大会上Google CEO变成了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
2015年8月,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宣布新建一家叫作Alphabet的公司,好让那些充满创新但还没有盈利前景的业务能从Google中剥离出来成为子公司独立发展;而Google作为Alphabet旗下唯一盈利的公司,由桑达尔・皮查伊作为CEO管理。
在大会主题演讲上,桑达尔・皮查伊一开场就说,“我觉得我们处在一个关键时刻。”并用一堆数字说明现在和Google初创时期多么不 同。
桑达尔・皮查伊在这两个小时主题演讲中给外界带来的信号再明确不过:Google要进入一个新时期,人工智能是搜索业务的下一站,Daydream可以成为下一个Android。
无法确定在任命桑达尔・皮查伊之前,佩奇和布林是否已和他商量好了Google的下一步。但Google的一个问题依然存在了有一段时期―其过去成功的盈利模式在这些年遭到挑战。
Facebook和移动应用程序是Google最初的挑战者。它们令Google搜索不再成为互联网的唯一入口;它们分流走网络流量的同时,也相应分流走了可观的广告收入。
而最近,Facebook和微信这样的聊天应用也在动摇Google和苹果应用程序商店的商业模式:在拥有庞大用户群后,这些聊天应用开始为用户提供更多服务,让用户无需下载各种应用程序。事实上,Facebook的下一步,就是想让第三方能通过带有人工智能色彩的小机器人(bots)在Facebook Messenger上为用户提供服务(详情请见《第一财经周刊》2016年第16/17期合刊《小机器人要给你当管家,喜欢不?》)。
对于Google而言,如果Facebook们能通过bots对自己产生威胁,那它为什么自己不能做点什么―它恰恰在人工智能上有着诸多积累。
Google内部一直有着庞大的机器学习团队,而且,它早在2012年就推出Google Now。但Google Now一直是作为沉默的卡片躺在智能手机中,如果用户要使用Google Now,那就需要打开相应的应用程序,或者对着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机说“OK,Google”。
对于桑达尔・皮查伊而言,他要的不仅仅是一款人工智能产品,而是一个能像曾经的搜索引擎一样成为公司核心的产品―在2010年之后,佩奇就意识到,当Google变得庞大,能有一个将各种业务都整合在一起的支点产品极其重要。
在这次主题演讲中,人工智能助手Google Assistant是唯一一个由桑达尔・皮查伊自己宣布的产品。这个产品看起来也的确像是一个“支点产品”。他说,Google Assistant可以出现在很多地方,例如手机、可穿戴设备、汽车,以及人们的起居室中。 >> Google作为Alphabet旗下唯一盈利的公司,由CEO桑达尔・皮查伊管理。
为了实现这一点,Google甚至还了两款新产品。
一款是Google Home。这款音箱一样的产品可以默默聆听主人召唤,在主人口述时将一件待办事项放入清单,或帮助主人更改餐厅预订的时间。除此之外,Google将这款产品作为智能家居的中心,它可以用来控制不同房间的音乐和灯光,也能用来控制电视。
另一款产品是聊天应用程序Allo。用Allo聊天时,Google Assistant可以分析聊天内容甚至是图片,并提供回复让你选择,省却你打字的烦劳。它也能接入第三方服务,例如直接在对话框中向你建议餐厅,并帮你直接预订餐厅座位。
但Google没有像对手那样给自己的人工智能助手起一个人性化的名字,例如苹果的Siri,亚马逊的Alexa,微软的Cortana。Google只是将自己的人工智能助手朴素地称为“Google助手”(Google Assisstant)。如果你要召唤它,依然得说“OK,Google”。
Google期望人工智能助手能成为搜索下一步的愿望如此强烈,桑达尔・皮查伊在演讲中也许解释了这一点,他说,“(现在)将一些网络链接作为搜索结果给到人们是不够的,我们得真帮人们完成一些事情。”在他看来,Google的搜索和人工智能助手本来就不是两个产品,如果曾经人们想到搜索会想到“Google一下”(Google it),那他希望现在人们想召唤人工智能助手时也会想到“Google一下”(OK,Google)。
除此之外,桑达尔・皮查伊的雄心壮志也体现在虚拟现实(VR)上。 Google Assistant的合作伙伴 Daydream平台会成为下一个Android吗? 历届Google I/O的主要产品 Google的竞争对手
虽然Google早早推出了虚拟眼镜Cardboard,和GoPro合作推出了360全景摄像机Jump,并在YouTube平台上推出了VR频道360°Videos,但看起来一直在小打小闹。
而这次,Google所的VR平台Daydream看上去就是VR上的Android平台。VR团队的高级产品经理Brahim Elbouchikni在演讲时非常直接:“Google的决心是要把Daydream运营成相当于Android规模的平台。”
和运营Android类似,Google对支持VR的手机、头戴设备、控制手柄都给出了参考设计,并将一大批上下游生产商纳入到自己的生态系统中来,这其中包括芯片厂商高通、台积电,硬件制造商三星、华为、小米,以及内容提供者NBA、HBO等。
在Google内部,VR的部门非常独立,一如当年独立的Android王国,其负责人Clay Bevor直接汇报给桑达尔・皮查伊。这次Google I/O的日程安排也体现出VR在内部有多受重视:大量讲座和VR有关,内容包括Google对VR的看法,Daydream的设计原则、开发条例、商业化建议,以及Google对于自己在教育、电影等领域尝试后的经验分享。
即使如此,这次Google I/O在主题演讲中亮相的新产品并不能说多么让人眼前一亮,也不能让人确信Google的前景会比以前更明朗。
Google Home看上去和亚马逊的Echo非常相似。Echo在2014年11月,2015年夏天第二版,它最核心的功能是用户可以用Echo直接在亚马逊下单。其次,内置的助手Alexa可以回答用户关于天气、日期之类的问题,同时可以实施一些操作,例如调节室内温度、开关灯等。
Google说其人工智能技术能让Google Home回答更具情境感的问题,例如你问“谁是李小龙”,接着问“他演过什么电影”,Google Home能自然理解你说的“他”是李小龙。
但当用户需要通过支付来获得服务时,亚马逊就显得更有优势:作为北美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大量用户已在其系统中有现成的支付账户;而Google旗下的支付系统Android Pay一直没有推广开来。
Google Home是否足够成熟也令人怀疑。当产品经理Mario Queiroz在主题演讲中Google Home时,他甚至反常地没和Google Home来一段现场对话和演示。
新的聊天软件Allo也和Facebook Messenger的目标极其相似―期望你在聊天应用程序中通过与小机器人聊天做完一些事情,例如电子商务的小机器人给你推荐你最喜欢的衣服,你可以直接买下;或者直接让小机器人帮你预订一份比萨。
Allo要到夏天才推出,但Facebook以及其他聊天应用的用户数已经非常庞大,Facebook Messenger有超过9亿的月活跃用户数,微信有着6.95亿的月活跃用户数。Allo是否能赢得用户的心也未可知―在它之前,Google倾尽全力开发的聊天软件Hangouts现在用户寥寥无几。
在虚拟现实方面,Google看上去也是一个十足的迟到者。
HTC Vive在今年4月开始发货,Facebook收购的Oculus的产品Oculus Rift也在不久后发货。现在Oculus还宣布将和百思买合作,在线下实体店中销售Oculus Rift。
如果说Google更看中基于手机的VR体验,那么基于Oculus软件的三星Gear VR在2014年年末就已经发货了。最新的消息是,Oculus已售出超过100万个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其中绝大多数是和三星合作的Gear VR。
在内容探索方面,Oculus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内容制作团队Story Studio,并挖来皮克斯的动画团队。这个团队在今年的西南偏南互动大会上公开讲述Oculus Story Studio拍摄VR电影Lost和Henry的过程,前者在去年的圣丹斯电影节放映。
相比之下,Google一片空白。
没人怀疑Google的研发能力。
在人工智能方面,Google无疑是领先者。
几个月前战胜韩国棋手李世石的DeepMind可能是最广为人知的一个人工智能例证;而在这之前,Google Brain的神经网络曾在观看YouTube视频一周(自我学习方式)后学会辨认哪些是关于猫的视频;事实上,早在1999年,Google就有团队参与机器学习研究。现在Google X旗下部门Google Brain的负责人Jeff Dean就在1999年加入Google参与机器学习研究,而在主题演讲最后出现的能习得“手眼协调”地挑出玩具的机器人,就出自他的部门。
除了这些外界所熟悉的事情,Google内部ATAP(Advanced Technology And Projects Group)部门的Project Tango(现已并入VR部门)和Project Ara,在某种程度上,才代表着Google真正的“酷”。
你可以去TED上搜一下Johnny Lee,他是Project Tango的负责人,曾任微软Kinect主要技术负责人。他在这次Google开发者大会中展示了Project Tango的最新进展:当一个人拿着载有Project Tango的平板电脑走进一个大型商场,这个平板电脑可以实时描绘出空间模型;如果要在线购买一把椅子,想看它和自己的起居室是否搭配,可以将这把椅子的图片拖拽到起居室的图片里,以实物比例大小呈现。
还有Project Ara―这款模块化手机可能才是今年Google开发者大会上最亮眼的创新。工程负责人Rafa Camargo在大会一个分会场中演讲时说,Google想用这款模块化手机来解决现有手机的问题。现在它可以做到什么程度?Rafa Camargo对着演示的机器说了一句,“OK,Google,弹出摄像头模块”,手机应声而动。
但问题是,如何将这些转化成一款受欢迎的产品。Google一直面对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能集中资源,集各个部门之力来制造一款受人欢迎的产品。
2011年拉里・佩奇接替埃里克・施密特成为Google CEO后,他就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他砍掉Google内部大量通过“20%时间”创造出来的项目,好让优先级最高的项目能有更多的资源;他还试图将Google整合为一个整体,例如通过设计,让Google Maps和Google Now等产品看上去风格一致。
但这个问题显然很棘手。拉里・佩奇担任CEO时集合公司各种资源之力的Google+看起来已经失败了,这款产品融合了Google多款现有工具产品,一度Google让新用户也自动成为Google+用户。
而Hangouts这款集合全公司之力的产品看起来也失败了。在Hangouts之前,Google先后有Gtalk、Google Voice、Googleplus等通讯工具,做这些产品的工程师散布在Google公司的各个部门中。待Google开始做Hangouts时,它在事实上将各个部门的工程师集合到了一起。
待到时,这款产品能在Android、iOS和桌面端跨平台使用;依靠Google强大的云服务能力,无缝切换设备的体验比其他SMS应用程序更好。
但现在,结果已经很清晰。这款曾被Google即时通讯产品总监Nikhyl Singhal称为由“复仇者联盟”般团队创造的产品,用户少得可怜。现在它还多了一个来自内部的竞争对手:Allo。
正如很多想集公司资源之力终因整合失利而挫败的案例一样,桑达尔・皮查伊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是个十足的挑战。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这次后,许多产品在Google内部会有两个类似的项目同时存在。
聊天应用软件方面,Google本来有Hangouts,现在又增加Allo;智能家居平台,Google花32亿美元收购来了Nest,现在却增加了Google Home……就连地图也有两个,一个是Google自己的Google Maps,一个是收购来的Waze。
一位Android Auto的工程师告诉《第一财经周刊》,2016年Android Auto最大的更新是给系统增加了Waze,事实上Waze被Google收购后,其数据已逐渐被整合进了Google Maps,但两个产品依然同时共存的原因,这位工程师说是“因为用户提出要用Waze”。
Nest的处境更为尴尬。两年前,这家公司被Google以32亿美元高价收购,被视为一场Android级别的收购。但据Nest员工透露,由于收购后受制于用户对隐私的担忧,Nest并不能接入Google的全部数据,再加上Google在智能家居方面没什么大动作,Nest现在看起来更像是Google手中一个烫手山芋。一些媒体甚至调侃说Google应尽快把Nest转手卖掉。
而Nest负责推广的员工在Google开发者大会上告诉《第一财经周刊》,Google Home后,他们不断被人问到两个部门间是否存在竞争。“两个团队有交流,他们在硬件设计和软件方面都向我们学习过,不过Nest在Alphabet下是独立于Google的,而Google Home是Comcast团队做的。”据称Comcast所做的项目叫作Living Room,这和Nest智能家居的概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范文4
伴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计算机技术的变革推动整个计算机行业以及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提出“科技强国”的发展战略,并对计算机新技术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及更大的投入。然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可一蹴而就,需要通过研究人员不懈地努力,才能在计算机新技术发展的浪潮中取得突破和发展,才能保持我国科学技术的先进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1 计算机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针对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脉络,结合生产实践的经验,从3个方面简单地阐述计算新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1.1 网络化
21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取得了非比寻常的进步,并且应用于军事、政府、科研、商业等各个领域。在网络环境中,社会各行各业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信息传输和信息共享,有效地缓解“信息孤岛”的问题。尤其在当前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时期,以“互联网+”理念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便利百姓生活。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国家经济发展转换动力,对经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2 智能化
计算机智能化技术通过模拟人的大脑的思维方式,从而使计算机具备“高智商”的工作能力,计算机智能化技术是现阶段广大研究者努力的方向。
智能化发展要求计算机能够像人脑一样能够完全独立地思考、工作,同时具备逻辑推断能力、能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考证,做出相应的决策,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人工智能机器人作为智能化技术的代表,有效地体现了计算机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具体体现:AlphaGo与围棋世界冠军对弈,并以大比分赢得比赛;谷歌自动驾驶汽车,能够实现完全地自动驾驶模式;智能问答机器人等等。上述实例都表明计算机技术的智能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只有智能技术理论的不断发展,才能够逐渐地实现计算机技术智能化。
1.3 人性化
现如今,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工具。为了使计算机给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实现更加有效地人机交互能力,研究者需要推动计算机技术向着人性化方向发展,并且在计算机技术的设计过程中更注重考虑人性化的元素,从而为人们带来更大的工作和生活便利。
2 教学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新技术讲座”的教学对象一般是本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
(1)通过三年的大学学习,学生初步具备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针对新技术讲座的课程而言,倘若仅仅只有课堂理论教学方式,教师满堂灌输理论知识点,不仅对教学效果提升有限,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2)通常情况下,“应用型”、“教学型”大学的学生思想活跃、且动手能力强,但还是普遍存在学习自?X性不高、单纯凭兴趣学习的观点弱、刻苦精神差等问题。因此,在课程设计环节需要考虑上述因素。
3 课程教学的定位
(1)利用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学生求知欲望强的特点重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兴趣。
(2)“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读懂学生是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我们应该根据以上特点来组织我们的教学活动。
4 课程教学方法的分层设计
在新设计的教学框架中,“新技术讲座”包括课内进行的“课堂讲座”和课外完成的“课程报告”两部分。
4.1 启发学习兴趣,加强教学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创新的教学方式,对于计算机新技术的讲解,以实例为入口,突出知识点,如此结合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理解记忆枯燥的知识点,明确学习的目标。鼓励学生创作作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教学互动,完善课堂教学的互动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切记不可唱“独台戏”,需要增加与学生互动的环节,营造一个活跃地课堂气氛,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思绪。
4.2 完善课程报告设计,创新教学形式
完善课程报告内容设计,期望学生通过因特网,探索性地自主学习当前计算机前沿技术。期末考核通过完成课程报告,表达自己对前沿技术的理解和认识,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创新教学形式,有效地解决学校所学知识与社会应用结合等问题。
4.3 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作为计算机专业高年级课程,其课程定位在于能够充分地向学生介绍当今计算机新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本课程采取分小节的形式授课,并且课程之间的知识点前后没有必然联系,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没有任何背景知识的支撑下,了解计算机新技术的内容,同时通过结合实例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机新技术的概念,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如表1所示。
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范文5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教育技术;知识价值链
知识管理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逐渐凸现出来,它关于知识及与知识相关的资源和过程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技术可以为教育技术实现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的拓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一.知识管理与教育技术概述
20世纪90年代初,知识管理的概念首次出现在管理学领域。知识管理是对组织知识的生产、分配、交流、整合、内化、评价、改造的全过程管理,其目的在于实现知识共享,增加组织的知识总量,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从宏观角度来看,知识管理关注整体,是对一个组织系统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及相关资源的管理,任何一个管理过程都应考虑组织整体效益的实现。组织还应有与外部环境交换知识的通道,从而保证知识来源的丰富性。组织成员通过共同努力,更新组织的知识,提高组织的知识总量。知识管理的目标定位是实现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提升组织的竞争力。
知识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显隐知识的转换。在这一转换过程中,个人首先通过摹仿习得他人的隐性知识;接着将这一部分隐性知识经过思考表达出来后,外化成为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再与先前的显性知识组合,成为一个新的整体,在组织内共享;最后组织中的成员将其内化为个人所拥有的隐性知识。在实际的转换中,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即隐性知识社会化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外化为显性知识、显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重新组合、显性知识内化为隐性知识,这四个转换环节是知识转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并由此形成一个循环上升的知识增值系统。
从微观角度来说,知识管理的实质就是对知识价值链的管理,清除影响知识价值链形成的阻碍因素,加快价值链的形成速度,使组织的知识在运动中不断增值。通过对知识管理定义与管理过程的分析,知识价值链可以具体化为如图1所示的K9知识链。
在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知识管理又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环节,即知识生成管理、知识应用管理、知识交流管理,由此又形成诸多知识管理工具。网络技术、人工能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在知识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较常见的专家系统、数据仓库等都在知识管理中得到了应用。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教育技术在发展中注重创造新的资源和过程,重视技术手段的运用,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既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也关注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同时,教育技术一直是抱着一种开放的态度来促成自身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每一次飞跃发展都能带动教育技术的进步,其他学科的理论创新也能引发教育技术的关注。知识管理对教育技术的发展意义也正是如此。教育技术关注较多的仍然是可以传播和表达的显性知识,未能对价值更大的隐性知识进行有效地开发与利用,也未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而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隐性知识比显.陛知识更能创造价值。从这点出发,教育技术可吸收和借鉴知识管理关于隐性知识的管理理念。
二、教育技术借鉴知识管理理念的可能性分析
如前所述,知识管理与教育技术虽然分属于不同的学科范畴,两者却存在着诸多相同或相似的方面,这就为教育技术借鉴知识管理的理念提供了可能。
1.知识管理与教育技术都具有整体观
知识管理与教育技术所需实现的都是组织的整体效益。知识管理关注的是提高组织的知识总量与核心竞争力,组织的知识储存量直接影响到组织的后续发展潜力。教育技术服务于整个教育系统,注重提高系统的绩效,并且一直致力于去寻找能够完成这一使命的方式方法。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等在教育技术领域中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即可说明这点。归结起来,两者有着共同的目标,即提高个人和组织的知识和学习,进而提升个人素质,组织智慧。
2.知识管理和教育技术都具有相同的知识观
知识管理通过对知识的一系列开发过程,实现和完善自身的管理理念,达成管理目标。教育技术则从关注信息转变为关注知识,通过对知识进行整体研究,实现教育组织中知识的发现与再创造。而两者最终都需创设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平台,增进组织成员的相互交流,同时需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促使知识流动系统的形成。
3.知识管理和教育技术都倡导人本主义的思想
以人为本的思想既存在于知识管理中,也存在于教育技术领域。知识管理认为只有组织中的人才能创造知识、更新知识、利用知识,因此对知识的管理最终须体现在对人的管理上。教育技术也一直强调人本主义思想,即不仅要关心学习者学习目标的实现,还要积极倡导为教育者提供一个再学习的平台。
4.知识管理与教育技术在技术手段上的相同点
两者在技术层面也有着共同之处,即两者都运用了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由这两种技术还衍生出来许多新型的交流和学习方式,如Blog、网络社区、电子邮件系统、知识资源库等。知识管理和教育技术可以相互借鉴彼此在应用这些技术手段时的经验和成果。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构建学习平台,营造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学习,提高教育组织的绩效。管理知识的过程实际上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教育功能的实现,吸收知识管理的理念,也是教育技术为完成这一任务而进行的一次努力。
三、利用知识管理,创新教育技术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分类思想、知识转化理论、知识价值链的形成等理念,均可以引入到教育技术中来。通过借鉴这些理念,教育技术可以为学习者营造更为有利的学习环境。学习者或者教育者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面对面交流、网络社区等直接或间接共享到他人的经验、技能等,从而最终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教师的工作能力,进而提升整个教育系统的组织智慧。
1.知识分类思想对教育技术的意义
知识管理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胜知识,而且更关注隐性知识。教育技术在多年的发展中一直致力于将显性知识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学习者,并为学习者所熟知和掌握。学习者对更加重要的隐性知识的学习则处于一种未知的状态。在面对面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或多或少能够通过一些亲身体验的方式学习到隐性知识。但是在非面对面的教学过程中,这种隐性知识的学习就被完全忽略知识分类思想提醒教育技术相关人员应该更加关注开发和利用隐性知识。
2.知识转化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启示
教育技术必须关注隐性知识对学习者的作用,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创设一种能让学习者感觉到这种知识的存在,并且学习和使用这种知识的环境。知识转化理论详细阐述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并且强调隐性知识只有被转化成显性知识才能被认识,而显性知识在被学习者学习并内化为隐性知识后才能达到提升个人素质的目的。教育技术已经能够成功地将显性知识利用信息技术转化成各种产品,然后传递给学习者,学习者也能够利用这些产品来促进自身的学习。但是教育技术还未能创造出一种有效的机制去利用隐性知识。教育技术通过借鉴知识转化理论,思考利用隐性知识的途径,创设能促进隐性知识转化成能被学习者利用的显性知识的环境教育技术还应该具备合并显性知识和显眭知识的能力,以及鼓励学习者与教育者将自身的知识拿出来共享。
3.教育技术对k9知识价值链的借鉴
K9知识价值链的对象是知识,如前所述包含有九个过程。教育技术在AECT94定义中则划分为五个范畴——设讥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其对象界定为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相比之下,K9知识价值链更具有操作性,同时还揭示出知识在传递过程会不断地增值。教育技术可按照K9知识链的划分方法,将实际开发知识的过程细分为获取、开发、利用、管理、更新和评价知识。此外,教育技术还应该要创造出具有增容性的学习环境——能支持知识的螺旋上升,提高知识的总量和价值。
4.知识管理环节的划分对教育技术的启迪
知识管理通过总结k9知识价值链,得出知识管理包含四个过程:知识生成管理、知识积累管理、知识应用管理和知识交流管理。从这点出发,教育技术在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时,首先必须解决的是明确教育知识的来源:应该包括已经被认识到的可以拿来学习的知识、还掌握在少数教师、专家、学习者头脑中不能被传播的知识以及新创造的但还未纳入到教育领域中的知识。其次,应该运用一定的鼓励机制和技术手段识别、提取和组织这些知识,使之有序化、系统化。当拥有了大量的知识之后,教育技术可以利用教育资源库、专家系统等手段将这些知识积累起来,并进行管理。学习者和教育者可以通过教育资源库获取大量的知识,同时又可以将自身独有的知识拿出来供所有人使用。知识通过交流和共享获得增值,这也为产生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了前提条件。
5.教育技术在技术层面上吸收知识管理的成熟经验
知识管理运用了诸多先进的技术手段。教育技术可以吸收这些技术在知识管理中应用的成熟经验,来促进自身技术能力的提高。教育技术和知识管理一样都很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利用网络可以整合组织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创设组织成员的交流平台,还能利用其中的群件技术为学习者和教育者提供知识共享的基础通讯设备。知识管理应用的另一核心技术就是人工智能。教育技术已经在实践过程中尝试使用人工智能,如专家系统、机器学习等,但还处于起步阶段。教育技术可以尝试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使用人工智能。
知识管理为发现、分析和管理教育信息资源提供了一条综合的途径。教育技术可以吸收和借鉴知识管理的很多东西。何克抗教授在其主编的((教育技术学》一书中,甚至将知识管理视为教育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教育技术相关人员已经开始试着去研究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中应用知识管理的途径。
四、知识管理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现状
1.校园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
建构校园知识管理系统是知识社会对于教育技术提出的要求。教育技术通过构建校园知识管理系统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知识源和知识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校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和校园网工程后,为信息的获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途径,但由此也引发了赢息垃圾、信息冗余和信息无序化等新问题。教育技术利用技术手段建立校园知识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对校园中存在的信息如学生信息、教学信息、教育资源、头脑中的知识、知识行为、知识资产等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促进校园内知识的共享,同时也可以利用教育者和学习者的集体智慧完成创新知识的目标。
2.远程教育中的知识管理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借助互联网进行在线学习、在线培训已经成为远程教育的新特征。然而,在远程教育领域,存在着一对亟待解决的矛盾:一方面网络信息膨胀,另一方面学习者迫切需要精炼的知识。教育技术可以通过借鉴知识管理的理念来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是知识管理可以为远程教育的核心——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理念和技术。资源库建设的目的是要达到教育资源配置的最佳化、教与学效果的最优化。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其实质就是一个知识流的过程,即知识如何以最佳方式和最好的效果从教育者传播到学习者的过程。另外,深度标引技术、知识挖掘技术、知识关联技术等知识管理技术也可以应用于资源库建设。
其次,远程教育的另一核心要素就是卜学习者和教育者。两者均可借助个人知识管理来提高个人的知识总量,完成学习和工作的目标。个人知识管理的实质在于帮助个人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信息,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知识,准确地表达知识,提升工作效率,提高个人的竞争力。在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和教育者是分离的,但是通过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可以让任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心得都能在自我思考的基础上外化为一个学习组织可以分享的知识,教育者也可以针对这些情况做出最为恰当的指导。
五、结论
知识管理对教育技术的发展究竟有多大的推动作用,到目前为止,是无法得出结论的。但是可以肯定地说,知识管理能够促进教育技术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深入。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预测教育技术今后将关注的焦点:关注整个教育系统。传统学校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教育形式都应纳入到教育系统这个整体中来。教育技术应该从整体出发,探讨系统利用教育知识的方式。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应该能够使用公共的教育知识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教育系统的效益最优化。
实现对知识最大程度的开发。教育技术需同时关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开发,通过创造学习环境,完成知识从获取到评价的一系列过程,实现知识共享与创新,帮助教育者和学习者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范文6
1德国教育
德意志民族一向非常重视教育。十八世纪,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Friedrich Wilhelm I,1688-1740)颁布学校教育法令,强制推行全世界最早的、免费的初级教育制度,确认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几十年后,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对德国教育实行全面的改革,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确立教育的三个“自然阶段”,即“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直到今天,洪堡的三阶段教育主张还被广泛采用。在德国,教育被视为国家之根本。有一次在内阁会议上,威廉三世国王(Friedrich Wilhelm III, 1770-1840)就对大臣们说:“正是因为贫穷,所以要办教育,我从未听说一个国家是因为办教育而办穷了,办亡国的。教育不仅不会使国家贫穷,恰恰相反,教育是摆脱贫穷和落后的最好手段”。所以,即使在历史上非常困难的时期,政府也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保证教育方面有足够的投入。
教育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是提高国民的素质,为国家培养了人才,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另一方面它是现有社会结构的稳定因素。在国家的教育体系里,高等教育是主要成分,发挥关键、重要的作用,为经济建设直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员,以及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人才。在某种程度上,高等教育体现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在欧美的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德国的高等教育有很悠久的历史,最古老的海德堡大学成立于1368年。十九世纪,按照“洪堡教育理念”成立的德国大学更是以其教学与科研统一及学术自由等特点被奉为欧美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楷模。洪堡主张把大学办成哲学、科学和学术研究的中心。毫无疑问,作为老牌的经济大国,德国的高等教育也是非常发达,学科门类完善。但不像美、英等国有所谓的一流或名牌大学,德国大学的水平大体均衡,不同的是一所大学在某一学科或者专业有公认的声誉。比如,在计算机领域,亚琛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和锡根大学等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德国现有各类大学一百多所(不考虑其他的高等专科大学),在校学生约两百万。学生有多种途径取得大学入学资格,基本上能够根据兴趣选择不同的专业。一般地,经过五年的学习,才能被授予德国的Diplom学位,相当于一些国家的硕士学位。但是,由于在德国大学里没有学习年限,且不需交纳学费,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校逗留时间超过六年。这种情况导致了至今未停歇的、轰轰烈烈的一系列教育改革大讨论。且为了与国际接轨,德国一些大学开始授予学生“学士”和“硕士”学位文凭。
2计算机教育
德国是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国家,德国人Konard Zuse(1910-1995)被认为是现代计算机的发明者。他在1936年建造出第一台可以编写程式的计算机Z1和后来更高级的Z3和Z4。然而,尽管是世界上计算机研制起步最早的国家,受二战后盟国政策的影响,计算机技术在德国属于受限制发展的范围。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德国计算机应用和技术的发展才开始,相关的计算机教育和学科建设才起步和推动。今天,德国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工业、媒体和生活等各个领域已经相当普及。
计算机普及和就业市场的旺盛需求推动计算机学科纵向和横向地朝各个领域快速扩张和发展。德国的情形也是一样,跟随各个行业信息化的浪潮,计算机的影响席卷科学、社会和经济的所有部门。每个人都以某种形式来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计算机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尤其在大学里,可以找到所有与计算机有关的课程和专业,可以授予计算机科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面对目前供不应求的情况,计算机毕业生炙手可热,大部分愿意早点时间进入就业市场,有些人在工作几年后再回来深造并完成博士论文研究。德国大学的计算机课程与电子电气课程在一个系里,不是彼此独立设置,这点给我深刻的印象。在德语里,Informatik其实是个来自法语的单词,表示计算机科学的涵义,与电气Electrotechnik或电子Electronik结合,意味着这一学科与工程的紧密关系。这点与德国人那种实践主义的精神很吻合,但并不就是说德国大学的计算机课程只注重工程方面的应用。
德国大学计算机专业设置与其他国家大体相同,有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和软件工程。也有像人工智能、多媒体、图形学、机器人和生物医学二级专业门类。计算机专业在德国能够吸引高质量的学生,大学能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在开始学习阶段,学的是学科和专业基础相关的课程,比如数学课程。到了后半段学习时间,学生才会深入接触专业课程。这些专业课程的选择通常与将来合作的教授的研究兴趣有很大关系,另外,学生的Diplom论文工作也与教授的研究项目有关。在德国的大学里,一个教授即是一个研究所,一个研究所一般也就一个研究方向,很少有超过两个教授以上的研究所。假使有两个教授的研究所,也是工作在同一个课题方向。德国大学的学生很容易接近教授的工作,这点跟我国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
3教学和科研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