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的内容与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审计的内容与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审计的内容与方法

审计的内容与方法范文1

【关键词】信息化 国家审计 组织方式 内容方法

一、信息化对国家审计的影响

(一)信息化条件下,审计风险呈现新特点

1.转型风险。传统的审计理念、审计方法、审计手段已经成为制约审计工作发展的“瓶颈”。比如在信息化条件下,被审计单位的手工明细账、日记账不存在了,记账凭证数据存储在磁性介质上,财务处理过程由软件自动完成,肉眼可见的审计线索大大减少,这无疑给审计人员带来了转型风险。

2.系统风险。比如电子化会计数据可能被滥用、篡改和丢失,电子化的审计线索易于减少或消失,原始数据的录入可能存在错漏以及不可预计的突发灾害、软硬件故障等都会给系统的可靠性造成严重危害。

3.控制风险。比如权限设置或职责分工导致约束机制失效,网络传输和数据存贮故障会使审计数据出现异常错误,审计软件对业务缺乏实时有效的控制手段等。

4.检查风险。比如会计软件的更新换代,增加了历史数据难以采集汇总的可能性。内部控制主要依赖软件本身,难以全面检查测试。

(二)信息化条件下国家审计发展的制约

1.审计系统的灵活和高度可扩展性面临的挑战。被审计单位业务的不断发展,监管条件的不断变化,审计系统的更新和升级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建设审计署信息系统时,需考虑审计系统的灵活性和高度可扩展性。如何将审计业务与IT资源有机的结合,如何利用IT系统促进信息化审计业务的发展,避免因IT系统架构上的缺陷制约信息化审计业务的快速发展,是建设高性能的审计信息系统的重心。这需要考虑引入系统架构方法论来构建审计系统。需要以审计业务架构为基础,业务架构包括审计所需业务功能、业务流程、业务组织等规划,用于引导信息系统数据架构、应用架构的建立,以数据架构(是指审计所需信息实体如何在信息系统中合理分布,以及数据在审计系统不同应用功能之间如何有效的流转、共享、整合、存储)、应用架构(指支持审计业务发展的所需信息系统应用功能组成,即构建信息系统)为支持,构建完整的信息系统架构,这给审计带来较大挑战。

2.审计业务水平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审计人员由于计算机知识的欠缺,很难提出符合信息化规律的审计需求,将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转换为计算机操作的语言需要较长磨合过程。虽然,审计署培养了大量中级计算审计人员,但由于多数属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缺乏深层次的计算机系统设计技能,与被审计单位信息化人员专业结构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很难完成较大的实质性信息系统及信息安全审计程序的实际运用与评价工作。审计人员的结构在短期内难以与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二、信息化条件下国家审计的组织方式和内容方法

(一)国家审计组织方式的发展

随着信息化进程,在现有的审计组织方式即实行“五个统一”和“六个结合”基础上,一些新的审计组织方式将随着信息化进程而不断创新和发展。

1.打破业务、行业界限,开展项目审计和建立组织机构。目前上级审计机关尤其是审计署各业务司工作重复交叉,人力也不能满足现有工作需要。发挥审计“免疫”系统作用,已不能停留在脚疼医脚、独立作战的阶段。大项目、综合项目逐渐开展,财政审计与金融、企业、经济责任、资源环境和涉外审计等各行业审计开始结合,在审计组织上,客观要求打破各司局界限。而要真正打破各司局界限,只能靠行政手段,调整原来的机构设置。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审计数据库的整合和数字化审计方式的推广,为审计组织方式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因而,审计署应建立一支强大而稳定的综合统筹指挥部,在此架构下,建立一支支数据分析非现场审计团队,以及分布在各地以现场审计为主的审计机构,形成“总体指挥――数据分析――延伸核查”的组织模式和方式。这对按行业设置部门、分行业开展审计工作将是一次革命性的颠覆。

在现有组织结构下,可以采取发挥综合协调部门的力量。如在开展财政审计大格局工作中,可进一步发挥财政审计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这将有助于打破司局界限开展工作和成果利用。在组织方式上,改变过去按派出局成立审计组,采取按财政部资金科目成立审计组,如成立教育资金审计组、科技资金审计组、卫生资金审计组、水利资金审计组、农业资金审计组、社保资金审计组、环保资金审计组、国土增值资金审计组等,确保每个审计组从资金源头到使用全过程的审计。发挥审计 “免疫”系统功能,只有打破传统的组织方式,才能实现有效整合,服务于两个大报告的需要。

2.非现场审计成为日常监督的重要方式。数据中心的建立、以及金审三期工程规划的5大应用系统的建设等审计信息化的发展,都为非现场审计提供了保障,非现场审计将成为国家审计重要的方式。非现场审计不仅可以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成本,能够弥补现场审计人手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将与现场审计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在审计组织模式上,将形成两支审计力量,一支是非现场审计人员,这将成为审计的主要力量和监督力量,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的实时、在线审计监督,发现问题线索;另一支是现场审计人员,以非现场审计人员发现的问题线索为切入点,到现场核实取证和延伸调查。

3.大型审计项目为主的审计模式。一是审计组织管理方式由“松散型”向“集中型”转变,实现了对各审计组审计全过程的统一指挥。二是审计质量控制由“事后监督”向“全程监控”转变,项目组长和质量控制人员不在现场也可随时查看现场审计工作情况,实时了解和核查审计查出的问题。三是信息资源管理由“单点分散独享”向“全面幅射共享”转变。通过审计专网,时时实现上下左右沟通、及时反映和掌握审计情况、汇总提升审计成果。

(二)国家审计内容方法的发展

信息化发展,使审计内容和方法发生技术性革命,审计由传统的现场审计发展为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结合,以在线审计、实时审计为特征的联网非现场审计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由事后审计发展为事后、事中审计。审计方法中的检查、观察、询问、外部调查、重新计算、重新操作、分析等各种方法得到综合运用,尤其是对有关业务程序或者控制活动独立进行重新操作验证,分析研究数据之间的合理关系,对相关信息作出评价等重新操作和分析方法得以普遍使用。

1.全面审计成为可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快速、准确的特点,不仅能提高审计效率,而且能更加系统、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使得全面审计成为可能。一方面,审计人员利用审计软件进行查询、筛选,摘取审计疑点,寻找审计线索;审计人员利用审计软件的数据挖掘技术,高效、准确地收集各种电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抓住审计重点,审计效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的管理,便于审计对被审计单位整体进行分析、对照、比较,从宏观上、总体上、系统上去把握审计对象,总揽全局,结合在审计环节上设置疑点控制,实行实时全面审计。

2.跟踪审计成为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方面。我国经济运行方式、政府管理方法发生深刻变化,重大政策措施和投资项目的实施,战略性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处置等,具有周期长、敏感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采取传统的事后审计难以达到“免疫”的要求。跟踪审计能够在事前、事中、事后全程进行追踪,通过对资金的监控和对政策执行力度的关注,确保了决策的科学性、执行的有效性和资金使用的效益性。

跟踪审计常见的难题是资金和项目执行的分散,两者皆呈“扇形辐射”,如何确定重点,来保证审计的时效性、准确性,信息化条件为跟踪审计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审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进行数据分析,确定资金、项目、执行政策的审计重点内容。一是利用电子数据,沿着资金的流向、轨迹,对资金的收、支等环节及时跟进,查处各种违法违规问题,防范资金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浪费,提升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二是利用被审计单位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对项目的规划、论证到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的全过程进行动态跟踪。三是通过以资金为主线,以项目为基数,对权力运行进行有效的监督,促进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保证政策的可行性和连续性。在审计方法上,要充分利用好金融数据库与各行业数据库的结合,采用数据分析技术开展数据分析和跟踪审计。如结合好财政、投资项目数据和银行账户审计数据的结合,更多的使用计算机分析技术,沿着资金流向的轨迹开展数据分析。

3.国家审计在反腐倡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信息化一方面给犯罪分子带来了更为诡秘的犯罪方式,同时由于信息化的发展,也给监管提供更为广泛、系统而全面的信息资料。长期的审计实践表明,几乎所有的犯罪需要借助银行账户,尤其是一些高端犯罪离不开账户的运作。经济领域中的违纪违法犯罪活动一般都能从资金往来中查出蛛丝马迹。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运用独有的技术方法,能及时发现一些犯罪线索。在审计内容上,一是可以整合金融、财政、企业有效的数据,全面分析项目资金摆布,突出重点项目和资金的分析,注意发现可疑问题;二是整合银行间的数据,以资金异常流动为线索,分析账户的网络关系,重点查处违规资本运作的高端犯罪线索;三是可以结合审计发现的一些突出问题,围绕单位账户开展审计,设定一个金额界限,对账户之间的流转查深查透。在审计方法上,主要是运用数学算法对指标进行采集和分析评价,运用数据模型分析资金流动。

审计的内容与方法范文2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改革的迅速进行,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的内容和方法也在与时俱进地发生着改变,这些改变不仅仅是建筑工程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经济等其它各方面发展的需求。当然,我们已经看到,并且可以预见的是,这些内容和方法上的变化都是坚定地推动工程预结算合理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等各个方面的完善。由于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具有难度大、专业性强、灵活度大等特点,因而在实践工作中,在工程预结算上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将在介绍工程预结算审核内容的基础上,探讨其主要审核方法变化,并对此展开分析。

2、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的内容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是指在市场调查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分析等手段,来确定建筑工程和其内各个小部分(比如窗户、门等)的价格。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做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施工方和委托方的利益关系,而且还深远地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刚性等质量指标,进而影响到相关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此外,抓好工程预结算的审核还是国家科学合理地控制造价,避免投资流失或投资预算夸大等违法犯罪行为。由于工程预结算的审核往往涉及到金钱流失、滥用权利、等违法行为,因而预结算审核人员一定要严格贯彻国家和地方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实事求是地预先估算工程各个部件造价、材料价格和工程量以及在施工中的各种工程开销费用和其标准,既要在审核中注重工程质量的合理性,也要保证工程造价的公平性、合理性、合法性等。

总之,对于工程预结算人员,一定要实事求是、合法合理地开展工作,既要严格行使自己的权利,还要履行好自己的义务。而由于在工程实践中,建筑工程规模大小不同、繁简程度不同和预结算标准也不尽相同,因而预结算人员一定要善于根据审核的内容应用各种审核方法,来多快好省地完成审核工作。

3、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的方法分析

目前,比较常见的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的方法主要有:(1)全面审核法;(2)重点审核法;(3)经验审核法;(4)分解对比审核法[1]。下面将着重对这几种方法进行简单地分析。

(1)全面审核法

全面审核法是指审核的过程中,要全部按照施工图的要求,对工程中的每一个子工程子项目,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规律,一一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核,这样的方法叫做全面审核法,又被称为逐项审核法。它的计算方法和审核过程与编制预结算时的计算方法和审核过程完全一致。

全面审核法的优点在于它对于整个工程的所有项目都做了详尽的预结算审核,因而结果全面、细致,可靠性高,更接近真实水平,但是,由于其工作量太大,所耗的时间和精力也是特别的大。一些简单的工程,在全面审核的过程中,光图纸就需要几十张,预算结果往往有几十页;而对于一些复杂的工程,如果采用全面预结算审核的方法,其施工图纸可多达几百张甚至上千张,预算结果更是可多达几千页。

因而,当投资规模较大,工程量庞大,而又审核进度要求较紧的情况下,这种细致预结算的方法往往是不被采用的。而对于一些工程简单,规模较小,审核进度要求不是很紧的建筑工程,采用全面预结算审核的方法就可使预结算审核结果更细致、详尽,可靠性更高。此外,一些施工方或委托方为了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也会选择这种全面预结算审核的方法。

(2)重点审核法

重点预结算审核法是指只抓住建筑工程中工程量最大、造价最高的子工程或子项目进行着重审核的方法。在实际工程中,除了工程量最大、造价最高的子工程子项目之外,造价容易发生差错或者修建标准严格受到控制的部分也常常成为重点审核的对象。与全面预结算审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于工程中造价较低或者规模较小,不会出现大的差错的环节(比如工程中普通装饰项目、零星项目),重点预结算审核法常常对此有意忽略不计,来加快审核的进度和效率。

然而,建筑工程重点预结算审核法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其忽略了非重点部分,因而虽然其审核所需时间短,但审核结果粗糙、不精确,可靠性较低,与建筑工程实际花费相差可能偏大。但是,一个科学、合理的重点预结算审核是不会与建筑工程实际开销偏差过大的,准确的重点审核往往会代表着真实开销的大概水平。

(3)经验审核法

经验审核法是指根据类似建筑工程的实际开销并结合审核人的审核经验和一些通用公式来评估,并给出所要审核的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结果的一种方法。比如,某地去年修建一栋框架结构的5层大楼,开销120万,因而可据此并结合当地建筑经验预算出今年将要修建的1栋5层类似结构和装修质量的开销将为100—140万元。

在审核时,审核者应根据经验,并结合重点审核法着重审核一些不容易对比,而容易出现差错的项目,如楼地面、墙面各种抹灰是否重复计算、砌筑和抹灰砂浆标号及配合比、属于建筑工程范畴的给排水设施、毛石钢筋混凝土基础T形交接重叠外是否重复计算以及平整场地和余土外运的核增或核减项目的预结算。

另外,由于,缺乏现场施工经验和施工常识,一些初学者常常犯有一些诸如完全按照理论尺寸机械计算工程量之类的错误[2]。因而,在应用经验法进行预结算审核建筑工程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并且结合施工经验,参照重点审核法,单独考虑不容易对比和容易出现差错的环节。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合理地对建筑工程进行预结算审核,来准确计算工程量、工程造价,科学确定定额基价,以达到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目的[3]。

(4)分解对比审核法

分解对比预结算审核法是指当某两座或多座建筑物的用途、建筑结构和标准都相近,尤其是当工程建筑图纸都完全一致时,那么其造价预算也是比较相近的。比如,同一栋楼的2单元与6单元两套建筑,其造价预算结果必然是在一个档次。

采用分解对比预估算审核法对建筑工程进行审核时,应当遵循一定的审核步骤:[4]

全面审核某种建筑的定型标准施工图或复用施工图的工程预算,审定后作为审核其它类似工程预算的对比标准;

把已审定的定型标准施工图的工程预算分解为直接费与间接费两部分,再把直接费分解为各专业工程和分部工程预算,分别计算出它们的每平方米预算价格;

把拟审的同类型工程预算造价先与上述审定的工程预算造价进行对比。如果出入不大,就可以认为本工程预算问题不大,不再继续审核下去了;如果出入较大,譬如超过或少于已审定的标准设计施工图预算造价的1%或3%以上,再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分解,边分解边对比,哪里出入较大,就进一步审核哪一部分工程项目的预算价格。

4、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建筑工程预结算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作为审核人,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审核方法,对建筑工程进行预结算审核,既要符合工程工期要求,又要力求精确,节省成本。当然,审核者在审核的过程中,还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客观事实,公正公平地进行预结算审核。

[1] GB50500-2008,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S].

[2] 蔡韬.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法[J].四川建材,2009,35(6).

审计的内容与方法范文3

【关键词】 审计学; 教学; 问题; 建议

审计学是一门专业性、交叉性突出的应用科学,审计学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审计的需求也渐趋扩大,对高素质、高技能型审计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加,所以如何适应环境变化和审计实务发展需要,在既有的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优化审计学课程,培养审计人才,是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目前审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审计学应系统讲授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专业审计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它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目前审计学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审计学教材编写体系不完善,内容繁杂

目前审计学教材没有统一的体系框架。在教学中只注重对各知识点的介绍,缺乏审计的整个工作程序的系统阐述。教材中理论内容多,学生学习教材后,对审计实务过程仍旧不甚了解,不知审计工作具体做什么,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审计学课程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突出审计实践教学,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实践环节薄弱

审计学的基本内容就是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理解审计基本流程,对审计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完成阶段有深刻的感性认识。如果对审计单位(比如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过程没有足够的认知,就无法真正理解学习审计学课程的重要性,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中也不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审计工作实践,这对学生积累审计实践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尤其不利。

(三)与考证内容、其他相关课程衔接不够

目前中级审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中均有审计、审计理论与实务等考试科目,如何将这些课程的内容融入审计学课程内容中,增加该课程的实用性应成为教学中需考虑的问题。另外,审计学课程与审计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其他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关,比如基本法律、会计、财务管理、计算机知识和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但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

(四)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偏低

由于我国审计教育起步较晚,审计教师资源严重匮乏,审计主讲教师大多是由讲会计的老师兼任,某些教师在审计理论和实务的理解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审计教师虽然审计专业理论知识、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均较强,业务能力较强,但均缺乏审计专业实践能力,这样在教学中会侧重于理论教学,不利于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

(五)学生学习方法的欠缺

在学习审计学课程时,大多数学生主要依赖教师讲授,以“教”为中心进行学习,比较被动。由于审计学课程与“会计知识”相关联,所以学生应视自己原有会计知识学习的程度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无视自身的特点盲目选择不适宜的学习方法,比如基础较差的和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不能都停留在解决应知应会的问题,而应有所区别。另外,学生们在学习中不能做到事先预习,事后总结、发现问题,不能将老师讲课的重点记录下来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优化审计学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审计学课程教学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充实、完善:

(一)统一审计学教材体系

1.审计学的内容体系应以审计程序及其方法为核心内容

审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审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审计实务部分和其他相关业务等。

2.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有机结合

审计理论的论述应简明易懂,审计实务的操作鲜活生动。教材内容应突出实用性。一方面应以具体实例为载体组织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审计方法力求讲解详尽,分析全面,提高可操作性,以方便指导学生审计工作实践,突出教材的实用性。可在教材中增设审计学专题拓展内容,结合当前改革实际,融入新信息。如应以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及其指南、企业会计准则为指导,充分吸收国外经典教材的优点,并结合现代审计理论和实践的新成果。另外,对审计学最新热点问题也可纳入其中,使教材内容常换常新。

3.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坚持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

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处在辅助地位。这样可对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相关内容进行知识储备。

4.教材表现形式多样化

电子教案、电子图书通过数字化使得教材的内容得以无限扩张,使平面教材更能发挥其提纲挈领的主要作用。CAI课件把动画、仿真等技术引入了课堂,让课程的难点和重点一目了然,通过文字、图形、形象化图示、图标、图表、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各种形式,增强可读性,教材真正的“活”了;以真实的审计案例为主线实施教学,使学生把握内容主干,加大内容培训力度,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处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阐述,笔者认为可以将审计学教材体系划分为两个层次,即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具体内容见图1。

(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是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要搞好实践教学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发挥案例(讨论)课、实训课、课外作业的作用

一是要重视案例(讨论)教学。教材各章节内容均可采用案例导入的形式,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审计情景。随着章节内容的逐步展开,将揭示所导入案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二是要重视实训课,强化学生对信息的识别、挖掘、分析技能的训练。三是要重视课后作业环节,作业力求做到少而精,突出重点,难度适度,知识覆盖面广,同时题型多样化。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2.深入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参观实习

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具体的审计单位进行学习,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知,学会审计实务操作的具体方法,积累相关经验。实习可由浅入深,分步完成。第一步,做好取证、复印、核对等工作,这些都是审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取得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复印并与原件核对;输入或抄写有关数据资料,编制明细表等工作底稿;有关账表之间数据的核对;报表之间勾稽关系的核对等。这些工作是比较枯燥、重复,但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职业习惯。第二步,做好监盘、观察、函证等工作。可在审计人员的指导下,负责具体科目某一部分的审计,如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监盘工作,往来款项的函证工作等。学生必须认真对待,严格履行规定的程序。第三步,做好抽查、详查、计算、分析性复核等工作。在主审人员的指导下,学生可深入到具体科目进行审计,如销售收款循环专项审计中“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详查等。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可从“管理费用”等科目的付款凭证抽查开始,掌握抽查的重要性、相关性原则,学会分析性复核等方法,从而进入比较“高级”的阶段。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学生会逐渐养成善于观察和分析、勤于思考和总结的职业习惯,培养自己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考证内容、其他相关课程内容相融合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掌握专业知识和能力尤其重要。目前,在职称和认证考试中,审计学是重要的考试科目。所以应将审计学课程内容融入考试内容中。比如可将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中《审计》中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环境与职业道德守则、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等内容纳入专题拓展内容体系中。专题拓展,指因限于篇幅等原因不能在教材中展开的知识点。大学的教学除了知识的传授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清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对有更高学习要求和能力的学生可以将当今前沿性的以及与考证相关的知识、本学科的发展趋势等内容以在审专题拓展的形式加以引入,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在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审计理论与实务》考试科目中的效益审计、审计管理等内容融入教材体系中,另外在教学大纲中要开课程或讲座,融入审计专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例如宏观经济学中的财政政策分析、货币政策分析内容,财务管理中的企业筹资、投资、利润分配、财务分析及评价内容,企业财务会计中的会计核算内容,相关法律、法规中的审计法、行政法、财政法、预算法、税法、公司法、票据法和证券法等内容,使学生在获取证书、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能够培养自身职业道德操守。

(四)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审计本身就是一种操作性强、技能成分占比重较大的实用性学科。为了确保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切实抓好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一支业务过硬、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尤其重要。

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可采取以下步骤及措施:

1.培养专职的审计学任课教师

审计教师不应由讲会计的老师兼任,鼓励教师参加目前社会上针对审计热点问题、最新审计发展动态、审计新准则、制度等内容相关联的培训学习。

2.鼓励审计教师从事社会兼职

每年利用寒暑假时间或业余时间去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工作或实习,这既可以丰富教师的审计实践经历,增强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还可以对实际工作中的案例进行加工总结后用于教学,弥补实践教学资料之不足。教师在从事兼职时要注意收集以下两类审计案例:

一类是探索性的,展示不同的事例,重在展示审计工作过程,这类案例更适合教学,它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审计经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另一类是成功的、归纳性的范例,重在展示审计工作结果。

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案例教学常与讨论法相结合,所以教与学双边互动性强。实践证明,案例法贴近实际,对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3.鼓励教师搞科研

针对自己讲述的课程内容,提出自己的研究课题,自定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教师要利用业余时间查资料,分析、整理资料,精心思索,认真研究,学校领导对教师付出的艰辛劳动要给予极大的支持、尊重和鼓励,使“教学实践—查找资料—撰写论文”这样一个实践、学习、提高的过程循环往复,保证教师的教育工作充分建立在科研的基础之上。通过科研活动,拓宽教师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研究能力,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五)改进学生学习的方法

学习审计学课程,学生要从把握审计学课程的特点出发,选择适宜的学习方法。学生应主动学习,好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学到知识,增强技能,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选择学习方法应充分考虑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水平等情况:

1.根据学习内容选择学法

对理论性、知识性的学习内容,比如审计教材中的基础理论体系,应当运用讨论法、研究法;而对应用理论体系,应当运用观察法和操作法。

2.根据学习形式选择学法

大学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四种:课堂学习活动、自学活动、创造性活动和相互讨论、启发的学习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3.根据学习水平选择学法

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上首先要解决好应知应会的问题,着力培养基本职业技能;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应在培养基本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管理技能与职业判断技能,使自己的专业技能达到较高水平。

总之,随着社会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社会对审计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这就要求在审计学课程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建立一套统一的审计学教材体系,在课程内容中融入考证内容和其他相关课程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不断改进学生学习方法,教学相长不断完善审计学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 刘圣妮.审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李洁.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级)[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审计的内容与方法范文4

(一)保障审计项目科学管理的重要工具

审计项目管理主要包括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审计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和审计项目信息资源管理三个方面:

1.目前审计机关的审计项目大多是行业性审计,项目大,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参加的审计人员多,收集或编制的审计资料繁多,如何对审计项目科学管理变得越来越突出,在手工条件下,审计人员对这些庞大的审计项目的管理显然有些力不从心。主要表现在:审计实施方案编制不能细化,普遍存在内容不具体,审计目标不明确,针对性不强,审计重点也不突出,审计人员分工混乱,导致现场审计盲目性大。有的是先审计后补方案,有的是审计工作调整了而审计实施方案并未调整,审计计划的指导、规范和控制作用根本无法保证。利用审计项目管理系统就能很容易地实现审计项目的计划管理,为审计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

2.在目前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人员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审计机关领导及项目负责人更加重视对审计人员合理调配。利用该系统可以掌握各审计人员的审计成果及进度情况,并及时按照审计重点调整审计力量,使审计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在目前审计工作要求规范的情况下,文档编制整理工作更加占用审计人员的大量时间,据有关部门研究显示,审计人员有超过50%的时间是耗费在制定规划、编写工作底稿、复核工作底稿及准备报告上。该系统的文档编制功能可以使审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缓解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之间的矛盾。

3.目前审计机关审计成果的利用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信息渠道不畅通,审计信息资源不能有效共享。而通过审计项目管理系统,审计人员可获得自己所需要的项目信息或上报自己的审计情况;审计组长可对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协调,并掌握审计进度情况;专职复核人员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可对审计项目进行监督复核;本级审计机关领导对审计项目进行查询、指导和监督。上级审计机关领导可对辖区内的审计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和查询,并能便于领导掌握第一手的材料。还可对项目审计的全部资料进行归档,形成历史资料,完成信息资料的积累,便于审计机关在以后的审计中利用其成果,尤其是被审计单位连续审计时,对其以前年度审计资料的利用。

(二)落实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手段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李审计长指出提高审计质量一是靠审计人员的素质,更重要的是依靠审计工作的规范化。自1994年审计法颁布以来,先后了38项审计规范和15个审计准则,其中一部分规范对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并未能严格遵守审计质量控制规范,其审计行为随意性很大,如: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前未进行系统的审前调查,审计实施方案的内容不具体,审计实施未严格遵照审计实施方案进行,审计工作底稿与其相应的审计证据关联性不够,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的要素填写不规范、不完整,审计报告与审计工作底稿之间的内容不一致等等。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在信息化条件下,将审计机关的审计质量控制规范,通过审计项目管理系统加以控制,确保了审计人员规范审计行为,提高了审计质量,防范了审计风险。

(三)为充分利用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和工作经验提供平台

1.手工条件下,审计项目的组织管理主要依靠项目负责人,审计项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项目负责人的经验,而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各审计人员之间的业务水平又参差不齐,这也必然影响了审计项目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审计风险很高。而将某些成熟的审计程序和审计人员的先进工作经验或按照某行业的审计操作指南编制成模块在审计项目管理系统中加以运用,用于指导项目负责人组织开展审计项目,指导审计人员对具体的审计事项进行审计,一方面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保证了审计工作质量。

2.当前我国的审计工作也正在发生变化,由帐户基础审计向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过渡,内部控制测试、审计抽样、风险评估、计算机审计等一些先进的审计技术与方法也应在审计工作中加以应用。但在实际审计工作中除计算机审计辅助审计开发应用多一些外,其他的审计方法缺乏自觉的推广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审计人员对这些新的审计方法还不熟悉,其次是这些审计方法在手工条件下比较烦琐,效率不高。在审计项目管理系统中可以将这些审计方法编制成模块,按照审计实施方案中计划的审计步骤与方法,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加以应用,通过审计项目管理系统可将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和工作经验与项目审计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切实提高审计工作的管理水平。

二、设计审计项目管理软件的功能特点

(一)全程控制,规范行为

以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为依据,将质量控制点部署于整个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由系统自动控制或提示的方式予以实现;并通过用户权限管理,分级实施质量控制。

(二)调控进度,整合资源

根据审计实施方案规定的审计事项,进行分解和分配审计任务,明确审计项目进度计划,掌握实际进度,进行评估,并提示调整人员分工和项目进度。

(三)记录轨迹,落实责任

提供审计日记功能,与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相结合,全员、全过程记录审计实施轨迹,清晰反映审计步骤和方法,落实责任。

(四)强化复核,保证质量

提供审计现场组长、业务部门和审计机关专职复核机构的三级复核子系统,使审计质量复核制度得以现场同步实现。

(五)多维查询,决策支持

提供快捷、方便、灵活的检索、查询功能,审计机关领导和业务管理部门可以对审计项目进展、审计人员工作情况进行多角度的检索、查询,及时掌握一手资料,及时监督、指导审计工作,实现审计决策支持。

(六)统一归档,信息共享

系统对审计项目全部资料进行管理,建立审计项目数据关联,统一打包归档,便于审计成果的利用,实现审计资料共享。

(七)制作模板,审计指导

根据审计操作指南及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将各行业的审计内容及其相应的审计程序与方法制成模板,以便于审计人员在以后的审计工作中加以利用,切实指导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实现具体审计目标。

(八)提供平台,方法调用

将内部控制测试、审计抽样、风险评估、计算机辅助审计等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编成程序,通过该系统,根据审计事项调用不同的审计技术和方法,灵活多样地实现审计目标。

三、审计项目管理软件的主要功能

本系统是对审计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适合于审计中各种角色的审计人员的使用。系统分为三大功能块:现场审计子系统、领导查询子系统和专职复核子系统,满足不同角色的工作人员的需要。系统根据用户的角色赋予不同的权限,从而实现对系统中不同操作的限制。其主要功能介绍如下:

(一)审计现场管理

此项功能主要体现在现场审计管理子系统中,根据现场审计执行的每一步骤分别实现相关的功能。新建一个审计项目,录入项目的相关内容,确定审计组长及参加项目的所有人员。

为审计项目准备资料,收集被审单位信息,确定审计重点,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另外在审计实施过程中还可以对实施方案修改以形成补充方案和修订稿。根据审计实施方案中的审计内容与重点、审计范围等信息,编制审计任务,分配审计人员,确定任务起讫日期,任务负责任人。

任务分配完毕后,审计人员选择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必须将每天的工作记录于审计日记中,包括工作的内容,工作的方式。对当天未写日记的审计人员,系统将予以提示并提供自动生成工作日记的功能。

审计人员将在审计实施的过程中发现与事项有关的问题及主要事实和情节记录下来,编制审计证明材料,证据管理提供添加,修改等编辑功能。

根据系统提供工作底稿界面录入工作底稿的相关内容,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控制,工作底稿管理提供查看证据,查看工作底稿内容,修改工作底稿等功能;可根据审计事项对工作底稿进行汇总。

根据工作底稿编写汇报材料,为编制审计报告作准备;编辑审计报告;查看审计文书的执行情况及执行的相关证据,并对其行情况进行控制。

本系统还将提供归档的资源树让工作人员选择相应的需要归档的文档和编制统计台帐。

审计组组长和业务处长可将编写的工作底稿逐一复核,填写复核意见。

(二)领导查询

这项功能中主要是为领导查询项目的进展情况服务的,可根据项目的年度,行业等信息进行查询,将查询所得的项目基本情况用列表的方式体现,同时用柱状图来显示每一项目的进展情况;也可打开统计台帐的EXCEL文件查询各项定性数据,并提供根据定性内容反查相关的工作底稿,证据,附件等内容,从而实现责任源头;还可通过资源树展现当前整个项目的文档情况。

(三)专职复核

这项功能是单独为专职复核人员提供的一个子系统,它为审计专职复核提供了很好的管理和质量控制。

专职复核人员检查与确认复核资料的完整性,在复核实施中的每一项复核事项都需要检索查看相关文档,包括目标落实复核﹑事项事实复核﹑结论依据复核﹑处理处罚复核和审计程序复核。

复核结束后进行复核底稿汇总﹑复核意见书初审﹑符合意见书征求意见和复核报告修改功能。对复核意见书签署意见并审定,然后自动发送至业务部门和分管领导,最后将复核过程中编写的文档进行归档。

(四)文档管理

在审计过程的每一阶段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文档,若将这些文档散落在各个阶段中则显得比较杂乱。在本系统中我们采用类似于windows中资源管理器的形式,用资源树的形式来管理这些文档,该资源树囊括了审计项目中使用的的所有文档,包括从审计立项到归档过程中全部的现有文档。包括立项资料﹑审前准备资料﹑审前实施资料﹑审计终结资料﹑复核资料和其他资料。

审前调查文档资源树用于记录审前调查需要的被审计单位信息的相关文档。

归档资源树根据归档的需求,将项目文档资源树中的相应内容归入相应归档文件夹中。

(五)系统维护

这部分主要维护项目的一些辅助的功能与操作,包括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法规、用户、数据字典、文档模板等信息的维护。

「内容摘要我国审计机关成立二十年来,审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从总体上说,我国审计工作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审计工作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在审计基础工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在当前的信息环境下,审计署驻南京特派办开发了审计项目管理软件,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审计管理的科学化。

审计的内容与方法范文5

审计实践教学的目标包括:首先,通过审计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理论教学中所学的知识分析具体的案例。学生应能够综合运用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学的知识来制定审计计划、制作审计工作底稿、发现问题、得出审计结论并编制审计报告。其次,通过审计实践教学使学生学会审计的手工操作。懂得实际运用各种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如抽查凭证、审阅凭证等。再次,通过审计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操作审计软件。能够懂得使用审计软件进行审计测试、发现问题等。最后,通过审计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审计实践教学策略

(1)审计实践教学的内容。具体包括课程实验、集中模拟实验、暑期社会实践。审计课程实验要求讲授理论课程的老师在讲完每一个知识点之后,对学生进行实验指导。例如,在讲授完审计证据之后,指导学生进行收集审计证据的实验。课程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指导学生制定审计计划,即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指导学生收集审计证据和分析审计证据;指导学生制定审计工作底稿;指导学生撰写审计报告;指导学生撰写审计工作总结;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审计软件操作。审计集中模拟实验就是在审计理论课程讲授完之后,专门安排一段时间在审计实验室中指导学生进行综合的审计模拟实验,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这是一种校内实习。集中模拟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复杂的审计案例;审计全过程的操作,熟悉运用审计软件;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评估;设计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在暑假期间,安排学生进行各种与审计有关的社会实践,例如到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和公司的审计部门实践。学生也可自己找实习单位。这样学生便能真正地步入审计环境,接触真实的审计活动,在实习中学习审计。

(2)审计实践教学的形式。教学形式是指教育活动的存在与教育活动得以运行的表现形式(胡海德,2006)。美国教学设计专家肯普(J.E.Kemp)提出了三种教学形式:集体教,学的形式、个别学习的形式和小组教,学的形式(袁振国,2005)。审计实践教学的教学形式应为小班教学、小组讨论、个别指导、学生动手。审计实践教学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这与理论教学完全不同,理论教学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在审计实践教学中主要是学生动手,老师只是在旁边指导,或者在进行实验前做一些指导,之后完全由学生自己安排时间做实验。个别指导在审计实践教学中很重要,老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一位老师指导学生做审计实验的学生人数直控制在20人以下。

(3)审计实践教学的方法。法国的德雷维伦(Drevillon)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严格的科学研究,提出了五种教学方法:灵活而主动的方法、系统而主动的方法、灵活而强制的方法、系统而强制的方法和混合方法(袁振国,2005)。审计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实验内容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审计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上。教师应不断的研究、尝试和创新,让学生在审计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地掌握审计的实际操作和分析实际问题的技能。在审计模拟实验中要运用演示法、观摩法和案例分析法等。要以案例、真实数据为基础进行演示、分析,让学生积极参与、积极讨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演绎、推理、归纳、渗透、分析和综合,训练学生的思维。

(4)审计实践教学的手段。教学手段就是教师通过何种载体将自己的意识传达给学生。一般来说,教学手段有听觉、视觉和触觉手段等。听觉、视觉和触觉手段又各自有不同的具体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发明新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可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以达到最有效地传达教师的意识。在选择教学手段时,要考虑该种教学手段传输信息量的大小、信息保真度和易接收程度。教学手段有很多,传统的如各种非言语符号系统、语言文字符号系统、黑板和各种活页资料等;现代的如幻灯机、录音机、投影仪和计算机等。审计实践教学采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是手工资料、计算机和投影仪。手工资料如一些模拟的公司账本、会计凭证和审计工作底稿等等,计算机主要是用于操作一些审计软件,投影仪用于演示审计软件的操作。当然,审计实践教学也用到语言文字符号系统和黑板,但这不是主要手段。审计实践教学也可使用电视机和录像带来传达审计的具体操作程序,如通过电视机观看现实中审计人员的操作过程。总之,审计实践教学的教学手段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教授对象等因素选择最优最有效的教学手段。

(5)审计实践教学的考核方法。审计实践教学考核方法是教学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考核就无法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没有考核就无法知道教师的教学效果;没有考核学生就不会认真地对待学习。科学的考核方法能够使学生巩固知识,能够使学生学得更好。审计实践教学的考核应该从一元的价值认知发展到多元的价值评价,应该注重考核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核内容主要有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审计证据收集计划、审计报告和审计软件的使用等。审计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可采用以下方式:重点考核实践成绩,卷面理论考试成绩与实践考核成绩的比例为3:7。或者完全采用实践考核;平时实验的考核,要求学生平时多做审计实验,教师定期检查学生平时的实验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打分依据;上机考试,要求学生使用审计软件完成某些审计活动;口试,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质疑,要求学生当即回答,考核学生对实验的熟悉程度和理解程度;暑期社会实践考核,要求学生在暑期进行审计社会实践,如到会计师事务所、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实习,或做一些调查,结束后将实践内容向老师报告,老师根据学生实践情况打分。

审计的内容与方法范文6

网上审计是指审计单位依托与被审计单位建立的可靠网络连接, 实时采集和分析被审计单位财务、 业务和管理数据,实现对其财政财务收支真实、 合法、 效益的实时监督, 做到动态审计与静态审计、 事中审计与事后审计、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相结合,为被审计单位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效益及时提供审计服务的审计行为。

网上审计并不是一种新的审计方式,而是计算机审计方式下作业模式之一,是一种非现场的计算机审计。网上审计的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分析方法并没有突破计算机审计的范畴。因此,按照网上审计模式组织的网上审计项目也应当遵循有关计算机审计项目组织和管理方面的要求。当然,由于网上审计项目与常规的现场审计项目相比,又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因此在网上审计项目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上审计项目的组织方式 网上审计项目采取日常监督、专项审计和系统维护相结合的工作模式,由现场审计项目对被审计单位的事后监督转变为一种对被审计单位的实时监督。因此审计单位应整合审计资源,组建网上审计中心负责网上审计项目的具体实施,由网上审计中心根据网上审计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实际需要,适当调配审计力量,组成日常监督组、专项审计组和系统维护组来分别完成上述工作内容。(1)日常监督组在日常监督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或采取其他适当方法及时掌握被审计单位在信息系统、财务核算、经营管理、国家相关法规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变化与调整情况。(2)专项审计组应按照法定审计程序组织实施专项审计,核实日常监督中发现的以及通过其他渠道发现的重大问题线索,并进行审计取证。(3)系统维护组负责在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以及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或财务信息系统发生重大变动时,根据日常监督组提出的需求,重新验证审计中间表规则定义和审计分析模型、风险预警模型的适用性,对不适用的审计中间表和模型进行更新完善,对网上审计信息系统进行维护与升级。

网上审计中心在日常监督和专项审计中发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和整改建议,经审计机关批准后向被审计单位出具管理建议书。网上审计中心按年度汇总日常监督记录和专项审计结果,撰写年度网上审计报告。

(二)网上审计项目的沟通机制 在网上审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当审计人员需要与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非现场沟通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通过网络视屏,听取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人员的解释,并检查相关原始证据;(2)通过电子邮件传送审计人员的问询清单和被审计单位的书面解释;(3)其他方式,如电话询问、传真或电话录音等。

采用非现场沟通方式时,网络视屏涉及审计证据有关的应当予以录像保存;电子邮件传送的文件与审计证据有关的应当予以保存;采取电话询问的应当对电话沟通内容进行记录保存;传真文件应当符合档案的基本要求;电话录音应当及时整理和存档。

(三)网上审计项目的保密与安全 审计机关的网上审计专用网络应当与其他网络物理隔离,采取的安全措施等级应等同于或高于被审计单位网络系统的安全措施等级。网上审计中心应加强对网上审计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的管理,严格遵守相关的保密规定,严格控制网上审计信息系统使用权限,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转和数据的安全。网上审计的所有数据和资料均应保存在网上审计信息系统中。审计人员下载、拷贝到个人计算机上的原始数据、审计中间表、数据分析报告等数据和文件,应当使用完毕后报告审计组长,由审计组长责成专人监督销毁。审计人员不得直接修改底层数据库数据。

二、建立计算机审计项目后评估制度

计算机审计项目实施完成后应及时对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估,提炼出好的做法和经验并进行交流,将审计人员的智慧结晶显性化,而对于项目的不足之处也要及时予以总结和分析。项目后评估内容具体包括开展项目讲评、撰写专家经验、提炼情景案例等。

(一)开展项目讲评 项目讲评是对计算机审计项目实施过程及结果的回顾和评价。项目讲评的内容至少应当包括:审计项目计划进度的合理性、审计中间表的总体质量、审计分析模型的合理性、数据分析报告对项目开展的指导性、审计实施方案落实的效果、审计质量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审计项目实现程度、审计成本控制情况等。

参加项目讲评的人不仅应当包括具体实施审计项目的人员,还应当包括计算机处、法制处、办公室等相关综合部门及其他业务处室的相关人员。

(二)撰写专家经验 专家经验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形成和积累,并已被证明有效的审计知识、技能、方法等,是对计算机审计项目中某一个具体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核查的思路、方法和模型。这个模型应该具有通用性,如果下一个审计项目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直接或经过修改后运行该模型。专家经验按照财政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等类别进行分类,主要内容包括经验描述、审计步骤、类SQL描述、适用法规、典型案例、资料参数等。

专家经验一方面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学习和提高审计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将一些具体问题的经验模型化,使得审计人员可以直接利用相应经验开展现场审计核查、进行网上审计预警,从而可以对被审计单位的部分问题进行自动检索,降低审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审计风险,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审计作业。

(三)提炼情景案例 总结案例用案例进行培训,是提高计算机审计水平的重要途径。计算机审计的情景案例,是针对在审计实务中遇到的一个个具体问题,再现具体情景,介绍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经验的案例,读来如身临其境,所以称为情景案例。情景案例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有针对性。情景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在审计实践中遇到过、解决过,而且在今后开展计算机审计过程中还会多次碰到的问题,应该是有的放矢的。(2)有指导性。从数据审计到信息系统审计,从创建审计中间表到构建系统、类别、个体分析模型,从把握总体到重点突破,情景案例应该涵盖计算机审计的全部流程或侧重流程的某一个方面,富有借鉴性和启发性,对读者学习计算机审计有很强的指导性。(3)立意较高。情景案例不能简单地就技术谈技术、就方法谈方法,而是应该站在主动应对信息化迅速发展对审计工作提出的严峻挑战的角度,从实例出发,用实实在在的成果说话,阐述审计方式创新、加大计算机审计推广力度的重要性、必要性,力争读后使人豁然开朗。

每个计算机审计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和结束后,都要有提炼撰写情景案例,并进行交流和培训。用案例培训、在实践中出新的案例、用新的案例再进行培训、在实践中再出更新的案例,是被事实证明的能提高审计人员业务水平对策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庆龙:《内部审计理论与方法》,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