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能源管理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节约能源管理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节约能源管理办法

节约能源管理办法范文1

【关键词】学校;能源管理;对策

一、学校能源管理的状况

近年来,在我国政府大力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影响下,很多学校领导开始关注和重视学校能源管理问题,在探索降低学校能耗管理的过程中,学校师生的节能意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并付诸于实践。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学校能源管理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不良状况,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一)能源浪费问题严重

众所周知,我国能源十分紧缺,节约能源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为。作为能源消耗大户,我国很多学校能源用量十分庞大,有的学校对锅炉房、办公室等各个部门的水电消耗缺乏指标控制,学校“长明灯、常流水”等能源浪费现象突出,还有的办公室、实验室等不管有没有人在,空调、电炉常开,能源浪费问题严重。

此外,有的学校在建设和引进能源设备时,没有将长远的节能问题考虑进去,导致一些供水、供电、供暖等基础设施陈旧老化,甚至一些线路超负荷运转,能源在传输过程中浪费现象突出。

(二)能源管理制度不健全

制度是确保运行的关键,然而,很多学校都将学校管理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业管理方面,忽视了节能制度的制定。学校节能制度不健全,缺乏学校节能制度的约束,导致学校各个部门为了争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频繁增加各类电器等能耗设备,学校整体能耗增加了,并且学校能耗管理工作缺乏制度保障,能源管理难以为继。

同时,在实际的学校管理中,能源管理往往交由后勤部门负责,由于没有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后勤部门在能源管理中也仅限于抄表、采购、维修等方面,对于学校各个部门的能源供应和管理方面难以插手,能源管理缺乏实效。

(三)能源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下

就目前而言,我国多数学校都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能源管理人员,有的学校聘用本校教师家属进行能源管理,能源管理人员本身素质不高,再加上缺乏专业性的培训教育就上岗,多数学校能源管理人员对能源管理缺乏深刻理解与认识,更欠缺专业性的能效分析、节能挖掘、节能监管等知识,再加上学校能源管理工作量大,很多能源管理人员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入探求专业的能源管理问题。

二、学校能源管理的对策分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认识到能源是非常重要的商品,既然是商品,我们就应该将市场管理体制引入到现代学校的能源管理中来,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引导全校师生和工作人员树立起节能意识,能源节约从我做起,促进学校能源的合理运用。

(一)树立节能意识,杜绝能源浪费

能源是学校非常重要的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网站、校园广播、班会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节能问题的宣传和教育,使学校的每一份子都认识到节约能源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起节能意识。

首先,增强学校领导的节能意识。由于学校的很多设施的购置离不开校领导的批准,所以,要通过研讨会、播放节能宣传片等方式提高学校领导的节能意识,在一些能源设施的购置上,本着节能、环保的原则进行添置,避免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浅行为。同时,提高校领导的节能意识,还可促进学校供水、供电、供气等陈旧设施的更换与维护,减少能源在传输中的浪费。

其次,增强学校老师的节能意识。老师的节能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与之接触的学生对节能问题的认识,所以,可通过观看节能宣传片、写节能专题论文、部门能源用量控制等措施增强学校老师的节能意识,减少办公室、实验室等能源浪费现象。

最后,增强学校学生的节能意识。学生在学校中占据主体地位,学校节能离不开学生的广泛参与。我们可通过教育、引导等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能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节能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开始。

(二)健全管理制度,确保能源管理确有实效

要想实现学校能源管理的有效运转,必须健全能源管理制度,实现“以制度管人”的能源管理方式。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学校能源管理体制,从能源的采购、供应、使用,到能源的监督、清算,都应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并有专门能源管理部门和人员做好相应记录。

健全能源管理制度,最重要的是实现定额管理制度。不管是办公室,还是实验室,抑或教室、宿舍等,只要是涉及到能源的地方,都要在近期能源实际耗用量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定额限制,对于定额以内的部分,学校承担能源费用;对于超过定额的部分,可以制定合理的能源超额管理办法,由使用人员承担部分费用;对于长期未超额的部门或组织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长期超额的部门或组织给予警告或处罚。而对于公共场所的水电能源则可实行装表计量制度,按照既定限值合理使用能源。

此外,还可明确规定各种节约能源的具体行为,如必须使用节水龙头、节水型器具和节能灯具;必须配备水电计量设施;浴室必须实行IC卡计费系统管理,按实际用水时间计费;绿化必须采取节水灌溉方式;有条件的应当使用中水或雨水;景观用水不得使用自来水等取得了很好的节能实效。

(三)加强培训,提高能源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对在职能源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培训,提高在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学校能源管理人员进行全面考核,包括节能意识、能源管理能力、能源管理专业素养等等,针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不同的培训与安排,如节能意识强的工作人员可进行能源管理专业方面的培训,并安排监督管理学校各个部门的节能状况;能源管理专业强的工作人员可进行实际操作方面的培训,并采取各种措施负责降低学校能耗。

其次,招募节能意识强、专业素质高的专业性人才,为学校能源管理注入新的活力。招募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性人才进行能源管理,尽量减少教师、领导家属管理的情况,并可实行“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的薪酬制度,合理估算能源管理人员为学校节约的能源金额,将节约的能源金额按照一定比例奖励给能源管理人员,激励管理人员进一步提升能源节约空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能源管理中存在着浪费严重、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全校师生以及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学校的每一个人都树立起了节能意识,那么,资源节约型校园还会远吗?我们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树立起了节约意识,那么,资源节约型社会还会远吗?

参考文献

[1]陈彤宇.高等学校能源管理系统平台的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S1).

节约能源管理办法范文2

《重庆市节约能源条例》实施六年,已无法适应当今的节能形势,需尽快修订完善。节能奖励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目前重庆市市级节能项目奖励资金额度明显低于国家奖励额度,不利于提高企业实施节能项目积极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有待优化,目标的下达必须基于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方法对企业节能目标进行分解,才能使企业存在一定的节能空间。节能监察监测有待强化,相关标准需进一步制定修订。

2重庆市工业节能的总体途径

2.1强化分类指导的节能途径

按照五大功能区的发展定位、产业布局及资源禀赋,科学分解节能目标,实行分类指导。城市发展新区作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分解节能指标要考虑到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作为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要督促其通过转型升级,降低区域内能源消耗。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作为生态涵养和保护的核心区,要严格控制能源消耗量,明确限制发展的产业。

2.2完善统计监测预警的节能途径

依托重庆市云计算产业,运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及大数据技术,建设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实现对企业用能过程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精细化管理。加强预警预测,定期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数据公告,并在主流媒体上加大宣传力度。

2.3健全工业节能的市场化途径

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在火力发电、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及宾馆、商场等大型公共建筑开展试点工作。开展节能自愿协议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全社会对节能自愿协议的认识。深入研究基于节能量交易的许可制度、能效证书制度等指标分配机制,探索开展重庆市节能量交易工作。

2.4完善法律监督和标准体系

加快制(修)订《重庆市节约能源条例》、《重庆市循环经济条例》等地方法规和《重庆节能监察办法》、《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约能源评估和审查办法》等办法。继续制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扩大标准覆盖的产品范围,及时修订提高标准技术指标。开展节能服务产业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制定节能服务标准。

3加快推动重庆市工业节能的几点建议

3.1继续实施工业节能重点工程

以锅炉(窑炉)节能提升工程、电机能效提升工程、余热余压利用工程、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工程、污染严重企业环保搬迁工程、节能环保产业园区示范工程、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城市矿产”基地建设工程、节水示范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十大工程为重点,继续开展工业领域节能工作。

3.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三大优势产业,培育新材料、生物、新能源三大先导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重点支持对产业升级带动作用大的重点项目和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3.3积极推进能源替代工作

研究制定煤炭消费减量管理办法,实行目标责任管理。产能过剩行业耗煤项目实现煤炭等量或减量替代。逐步推行以天然气或电替代煤炭,鼓励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大力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加大对渝东南地区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在做好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有效利用风能资源,合理规划风电项目。积极推进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在秸秆、林木废弃物集中的区县布局一批生物质能发电工程。

3.4加强节能评估与审查

对新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严格准入,新建高耗能项目能效水平未达到国家先进水平的一律不予通过节能审查。强化能评在控制能耗增量方面的约束作用,将节能评估文件和审查意见作为前置性条件,未经节能评估审查和未通过节能评估审查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和备案,不准开工建设;对建成后未通过验收的项目,一律不得投产。加强能评后期监管,对已建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措施落实情况和实际能耗、能效指标进行监督检查。

3.5严格落实目标责任

实行节能目标及总量控制目标完成情况的过程监管,对完成目标困难的区县(自治县)要及时启动预警调控方案,制订具体行动计划,确保目标的实现。实施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未完成节能目标区县的有关负责人不得评优树先和提拔重用,暂停对该区县(自治县)新建高耗能项目核准和审批,暂停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

3.6完善和落实财税优惠政策

完善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资金使用的跟踪协调,实行专款专用,确保资金的规范使用。完善市级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政策,根据合同能源管理推广情况,确定并及时调整年度奖励资金额度。结合五大功能区的划分,探索建立财政对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贯彻执行国家在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方面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对取得节能、节电、节水显著效果和从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企业、单位,依法依规给予税收优惠。落实节能服务企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3.7拓宽节能项目融资渠道

节约能源管理办法范文3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概念、技术手段,分析了国外电力需求侧管理可借鉴的经验,阐述了我国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取得的成绩,并给出了实施意见和建议。

1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内容

1.1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概念电力需求侧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以下简称DSM)指的是通过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和优化用电方式,在完成同样用电功能的同时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达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实现低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

1.2 DSM的管理措施目前,DSM的管理措施主要有技术手段、财政手段、诱导手段和行政手段。DSM的实施环境有政府的作用、电力公司的作用、能源服务公司类中介机构的作用和电力用户的作用。DSM的技术手段主要有:负荷整形技术和提高终端用电效率,负荷整形技术主要有削峰、填谷、移峰填谷三种。

2国外DSM的可借鉴的经验

2.1 完善的行政法规制定强制电力公司实施DSM项目的法规。美国在1992年就要求将综合资源规划、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入到《全国能源政策行动法》中。而许多国家在经过电力重组后,电力公司被强制性地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工作。颁布资金机制、电价设计等行政法令鼓励电力公司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计。

2.2 完善的资金机制和激励机制很多国家制定了促进DSM的资金机制,如系统效益收费和能源相关税收等。系统效益收费是指按一定比例附加在所有电力用户的电价上。

2.3 能源服务公司的作用能源服务公司(在国外简称ESCO,在中国简称EMCo)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指的是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按照合同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服务为客户实施节能项目的公司实体。在美国,50%以上的节能改造业务由能源服务公司完成,成为该国的节能领域最主要的推动力和运行机制之一。

3我国DSM的发展及建议

3.1 DSM在我国取得的成绩我国自实施DSM以来,有很多示范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效益。1992年,深圳电网在照明方面、空调方面、电动机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需求侧管理措施,至2000年实现年节约电量970GWh (占全市总用电量的3.9%),削减高峰负荷457MW(占全市峰荷电量的9.1%),需求侧管理仅用1/10的电力建设投资成本(约3.3亿元人民币)就避免新建一座600MW的电厂;1997年8月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与胜利油田管理局合作,开展了以企业为主体实施需求侧管理的试点研究与示范工程,实践效果显著,电力拖动示范工程削减峰荷1826kW,一年节电1447万千瓦时,直接节电效益564万元,“绿色照明”示范工程削减峰荷1670kW,一个季度节电96万千瓦时,直接节电效益67万元;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成为世界上利用太阳能发电量最多的建筑群之一,整套设备年节约电费高达4578000元,按设计使用15年计算,这套太阳能系统将节约13743万千瓦时电,节省电费6867万元。

3.2 对我国实施DSM的建议我国DSM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低效率、高电耗的生产能力和民用设施仍在迅速增长,我国终端用电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因此,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实施势在必行。

①加大宣传,转变观念。DSM的概念引入我国较晚,对于大多数居民用户来说,并未普及。首先,相关的电力监管部门应该增强服务意识,服务于大众、企业、社会,主动了解、分析电力市场,从政府纵观全局的角度制定出综合资源规划方案。其次,在我国,能源观念相对来说较淡薄,作为政府,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人们树立良好观念。DSM是需要全社会参与的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因而,增强社会民众的节能观念,是DSM成功实施的基础条件。再次,应大力宣传环保,我们做的许多公益广告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人们的环境意识还远远不够。

②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相关法律和法规,是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有效进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一些节约能源的法规,并将于2011年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但还缺少相关的法律制度。我国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规定,明确需求侧管理的实施主体、工作原则,使需求侧管理在我国逐步法制化、规范化。同时,各相关部门应贯彻执行《电力法》、《节约用电管理办法》等法规,逐步促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③制定有效地激励政策。建立公益性的专项资金可以为需求侧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资金可通过适当渠道解决。积极发挥电价的杠杆作用,可以扩大峰谷电价、丰枯电价、季节电价的价差以及实施范围,可以研究制定分时电价、可中断可减小负荷电价、超电价以及尖峰电价等。产业政策方面,可以适当鼓励节电、调荷产品和设备的开发和应用。④加大研发新技术,作好终端节电。我国的终端节电潜力巨大。我国的钢铁等耗能高的企业,应优先选用处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节电新技术、新设备;我国很多大型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都有可供回收利用的余热、余汽,加强能源梯级利用有利于提高企业能源综合利用的水平;企业应采用先进的照明技术和照明灯具,采取对原有照明设施改造等一系列措施,减少企业用电量;在大型企业中,采用企业电力能源管理系统对企业内部各用电点负荷状况实现实时监测,为企业内部达到电力负荷平衡提供技术支持,为进一步提高能源动力系统运行安全性、可靠性,提高能源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提供保障。

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意义深远,在我国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强和完善,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制定出适合我国发展需要的管理体系,在更广泛地区域,更完善地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使我国电力能够持续、稳固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曾鸣.电力需求侧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2]国家发改委美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培训团.美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培训报告[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8,10(4):1-5,12.

节约能源管理办法范文4

一、公共机构节能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节能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统一的宏观协调管理体制

多年来,公共机构对节能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重发展,轻保护,重宣传,轻管理,重使用,轻利用,能源综合利用效益过低。对能源的综合利用特别是能源节约利用工作中,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监督管理,没有统一的能源消耗定额和支出规划,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章和法规制度,更没有严格的考核监督和奖惩处罚机制,导致能耗总量偏大,能耗增长速度较快,加之能源消耗统计不健全,浪费逐年增长,日益严重。

(二)用能设备能效水平低,节能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不够

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推广使用效率太低。太阳能等高效新型能源利用率不高,节能灯具推广使用比例低,自备供暖锅炉普遍存在“大马拉小车”的现象。部分公共机构设施设备采购盲目追求高科技、新型号、多功能,致使很多功能闲置,使用效率不高。个别单位重使用,轻维护,对设施设备管理保养投入不足,造成设备不当使用,寿命减损;缺乏相应的鼓励政策,对节能新技术、新产品采用热情不高,尚未完全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新机制。

(三)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工作的落实和监督不到位

对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落实,没有形成对相关部门用能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贯彻落实力度不够,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体系尚不健全,责任主体不明确,对超过定额能源消耗情况严重的公共机构监督处罚力度不够。众多公共机构没能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及时向社会公布本单位的能源消费状况,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同时,对于公共机构节能发明创造、节能挖潜革新、节能管理工作成绩显著的,没有形成表彰奖励机制,节能积极性不高。

面对各地方在政府公共机构能源使用方面暴露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改制的途径及基本思路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要求,按照科学化、市场化、法制化要求,高起点设计政府公共机构节能方案。逐步建立起符合政府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的机关后勤管理体制和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服务运行机制,以形成科学化的管理体制,法制化的保障模式。

二、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建设工作的具体建议

(一)健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管理体制,做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规划和组织实施

为了有效地贯彻实施节约能源法关于公共机构节能的规定,必须自上而下建立起层层负责的组织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有关部门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中的职责,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切实做到有人抓、有人管。一是,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主管全国的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在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导下,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国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二是,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在同级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导下,负责本级公共机构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三是,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系统各级主管部门应当在同级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指导下,开展本级系统内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二)进一步增强公共机构工作人员节能意识,切实降低公共机构人均能耗

⑴ 做好节能宣传工作,提高资源节约意识。要把节约型机关建设活动列为机关规范化建设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能源节约体验日”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体工作人员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倡导“五少五多”的节能新理念:少开空调,多用自然通风;少用照明,多用节能灯具;少乘电梯,多做步行运动;少用纸张,多用电子文稿;少用耗材,多做修旧利废。努力形成“思想上共鸣,工作上共振,效果上共享”的资源节约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将资源节约的制度要求细化到每一个管理环节、每一道操作程序、每一个工作时段,形成“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管理机制。最后,要实现量化管理,形成资源节约的长效机制。先进的节约理念,科学的量化标准,严格的管理制度,是抓好资源节约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增强资源节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研究分析各个工作环节的节能降耗,合理设置资源节约考核指标,制定具体的节约管理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和考核奖惩力度,将资源节约落到实处。

⑵ 做好公共机构能源管理工作,切实降低公共机构人均能耗。一方面要抓好公共机构节水、节电工作,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积极推广应用节水器具,采用中水利用技术等方法,推进污水再生利用、雨水利用,提高办公区水资源利用率。尽量减少电梯使用 ,公共机构办公场所三层楼以上(含三层)原则上停开电梯,非高峰时段减少运转台数,短距离上下楼层不乘电梯。严格控制室内空调温度,公共机构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摄氏度。公共机构办公场所应关闭不必要的夜间照明,除重大庆祝活动外,一律关闭景观照明。提倡公共机构夏季用电高峰时段每天少开一小时空调、晚开半小时电灯,尽量使用自然光照明,随手关灯,杜绝长明灯,及时关闭办公设备和减少待机能耗。另一方面做好公务用车节能工作,逐步压缩公务车辆规模,加强公务用车的日常管理,将车辆纳入节能产品政府采购范围,加强成品油的使用管理。积极推动公务用车改革,完善政府机构公务车辆配备配置标准与管理办法。

(三)推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和建立政府公共机构能耗合同能源管理等新机制

一是把好耗能产品入口关,进一步落实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完善政府采购节能认证工作,公共机构应当优先采购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扩大政府采购节能产品的范围,不得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实施政府采购统计工作,构建节能产品政府采购管理网络平台,开展政府采购人员培训。二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针对不同建筑特点和能源消费类型,对既有建筑围护结构、中央空调、采暖、照明和用电设备等进行节能改造;加装节电设备,实现用电系统整体优化,提高电效;更换照明、办公等高能耗产品和设备,积极推广绿色照明;开展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清洗和改造、调试工作,降低空调能耗;三是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新建大型办公建筑开展节能综合评审试点,并对施工、调试、竣工验收、运行管理实施全过程的节能审查和监督。四是建立公共机构能源合同管理机制,公共机构应当结合本单位用能特点和上一年度用能状况,制定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采取节能管理或者节能改造措施,保证节能目标的完成。公共机构应当实行能源消费计量制度,区分用能种类、用能系统实行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并加强对本单位能源消耗状况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纠正用能浪费现象。五是积极推广使用新型环保能源。全面取缔传统燃煤锅炉、液化石油气燃灶等设施设备,改用天然气或太阳能等新型环保能源,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四)抓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落实和监督工作

从公共机构用能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出发,以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有针对性地细化节约能源法的有关规定,有关制度和措施相对从严,以促使公共机构节能真正走在全社会的前列,充分发挥其在全社会节能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注重制度和措施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各项规定明确、具体、有力,同时又切实可行,便于操作。坚持约束与激励相结合,既明确规定公共机构节能的法定责任和义务,又确立节奖超罚的激励措施,增强公共机构节能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节约能源管理办法范文5

融资租赁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形式。

从某些形态上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与融资租赁有一些形式上的相近或相似之处,如设备提供、资金分期回收、约定合同期、合同期满后设备转移,但是从实施的主体、标的物、提供服务的范围、合同期的义务、回收的资金的性质等方面有很大的本质区别。

1.实施主体的不同

融资租赁公司是实施融资租赁的主体,按照《融资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第二条的规定,金融租赁公司,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以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合同能源管理实施主体是节能服务公司(EMCo Energy Management Corporation)),在国外称为(ESCO Energy Service Corporation),是一种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化公司。节能服务公司为客户实施节能改造,较多承担客户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融资和执行风险,参与分享项目实施后的节能效益来获得投资回报和滚动发展。

2.标的物及其所有权不同

融资租赁租赁的标的物仅限于设备,虽然合同期内所有权仍然属于出租人,但是实质上,所有权上的实质内容已归于承租方,其中最明显的特征是设备的“累计折旧”是由承租方提取的。

EMCo所承揽的不仅仅只是原材料及设备,还包括服务在内,标的物是整个改造项目,在合同期内,整个项目设备所有权上的实质内容也完全归节能服务公司。在项目的合同期内,EMCo对整个项目拥有所有权。客户以节能效益分享的方式逐月或逐季支付项目费用。在根据合同所规定的费用全部支付完以后,EMCo把项目交给客户,客户才拥有所有权。

3.合同期限不同

融资租赁的信贷期较长,租赁期往往和租赁物的经济寿命相当,至少是设备生命期的75%。而合同能源管理是EMC公司帮助相关企业实现节能改造,在合同期后项目的投入(包括土建、原材料、设备、技术)全部要交付客户,客户最终将获得高效能设备和节约能源成本,合同期相对于设备生命期来说较短,是设备寿命期的1/3甚至更短。

4.设备采购中扮演的角色及承担的义务不同

融资租赁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像承租人交付此标的物,出租人并不保证出租设备的使用效果,且承租人履行占有租赁物期间的维修义务。

节能服务公司的设备采购是基于对客户所做的节能设计,设备的型号、规格、名牌等均是节能设计中已经明确了的,而且以技术为依托的节能服务公司往往是由自己提供节能设备,不需要采购环节,且不是像制造商或供应商那样提供某种单一的设备,而是节能改造所需的全部技术、原材料及设备。

另外,能源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保证节能效果,只有保证达到合同中所确定的节能量时,双方才能实现效益分享,节能服务公司当然要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负责,承担在合同期内出现的非因客户违规操作而导致的设备故障的维修义务,以及必要的保养、改造,为客户培养设备运行人员,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保障节能效果。

5.服务的范围不同

融资租赁中,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出租人对承租方只能提供出租这项服务;在合同能源管理中,对项目的全部投入,包括能源审计、设计、原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土建、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培训和系统维护运行等都是由EMCo提供的。

6.回收资金的方式不同

融资租赁中每次收取的资金成为租金,包括租赁资产的原价、利息和租赁手续费,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将各次支付的租金按照一定的利息折算为现值,是一个确定的数额。

EMCo每次回收的资金是与所达到的节能量挂钩的,只有达到或超过合同规定的节能量才能如数收回合同中的金额,节能量的预测不确定,而且因为客户生产量能、市场需求变化、气候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回收金额的变化。

7.投资的性质不同

融资租赁对承租人来说是一种金融服务,但对于出租人来说,其本质是一种投资行为,是一种债权性质的投资,是租赁物的所有权、处置权的租赁债权为基础的投资行为。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则具有期权性质,把企业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行动,视为期权的持有或创造。节能服务公司对客户的投资就像购买了一份期权,节能服务公司通过向客户投资从而拥有一定获益的权利,在节能改造后通过分享客户的节能收益获得投资收益。

节约能源管理办法范文6

关键词:企业;能源统计;能源管理;节能

在当今世界发展的大环境之下,企业要发展,能源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能源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能源的价格也持续不断的走高,世界对能源的需求也逐渐变大,对于企业来说节约能源就是就是节约成本,能源就是经济效益。另外,国家也在提倡节能,对能源的管理有相应的要求与规定。所以,能源统计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耗费能源最大的生产企业来说,如何做好能源统计管理工作不仅是国家的要求,也是企业的内在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一、企业开展能源统计管理工作前的准备

企业的能源统计管理工作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准备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着能源统计管理工作将会取得的实际效果。具体来说,这些工作前的准备是:

1.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教育

在能源统计的管理工作当中,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是管理工作得以完成的保证,所以要加强对相关的管理者和负责人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对这些管理人员、负责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是必要的,有的还必须要取得相关的资格考试证书。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管理水平的高低,只有提高管理者的水平,加强能源统计的意识,才能在实际的能源统计管理工作当中取得管理实效。

2.组建符合自身情况的能源管理机构

企业要改变过去不重视能源统计管理的工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组建符合自身情况的能源管理机构。企业的能源统计管理工作不仅是生产管理的统计工作,还包括企业管理当中很多方面的统计工作,所以企业要建立一个专门的能源管理机构,这个机构要有专人进行管理。最好是争取企业的上层管理人员的支持,建立一个分工明确,有组织、有纪律的能源管理机构,以负责企业能源统计管理的日常工作。

3.对能源统计管理制度进行细化

在企业日常的能源统计管理工作当中,要在大的管理制度之下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度相应的管理制度,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企业的能源统计管理涉及企业的多个部门,而各个部门的职能、目标以及管理原则都不一样,所以要对能源统计管理制度进行细化,找到适合各个部门的管理办法,建立比较完善可靠的管理制度,做好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各个环节才能为能源统计管理提供真实可信的数据,真正做好能源统计管理工作,达到节能的目的,降低成本的目的,提高效益的目的。

二、建立科学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

根据能源统计管理的相关的规定,企业要及时的将自身能源统计管理报表上报给相关部门。而得出这些能源统计报表的前提是必须要包含几类基础数据:

1.需要包含财务、生产、经营方面的能源数据

企业能源统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企业的各项能耗进行管理,而得出能耗指标的前提是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指标进行核算,包括企业的产销量、外购及自产互供原料、工业增加值以及固定资产等的能源数据。所以,在企业的能源统计管理工作当中,要对财务、生产、经营方面的能源数据进行认真细致的核对。全面而准确的考虑到这些方面的数据,在企业的日常生产当中可以发挥较好的指导作用。

2.需要包含能源消耗方面的数据

企业能源统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能源消耗的管理,所以必须包含能源消耗方面的数据。企业的能源消耗主要有总量指标、平均指标以及其他相关指标。对水、电力、天然气、煤炭以及柴油等消耗指标是总量指标,不同类型的企业,对能源的消耗不同,所以对能源消耗的计算方法也不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平均指标是体现企业竞争力大小以及效益大小的指标,计算的是单位产品的能耗问题。除此之外,在企业日常运作当中还不可避免的涉及其他的能源消耗,在进行能源统计管理的时候要进行全面的核算。

3.对能源消耗进行统计分析

对能源消耗进行统计分析是能源统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企业对能源进行管理是为了明确能源消耗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相关的解决措施,以降低能源消耗,节约成本。对能源消耗进行统计分析是一种积极的管理措施,它主要涉及企业现在与过去能耗的比较,企业与同行其他企业能耗的比较,企业与国际标准能耗的比较,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可以全方位的了解企业的现状,找出改进的措施策略。

三、总结

能源统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做好能源统计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还能降低企业发展的能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节能不仅是国家提倡的,也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关注的,通过能源统计管理工作,可以为国家、社会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志学 赵 丛 黄 锋:我国能源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完善途径[J].中国能源,2010(09).

[2]陈 莹 张世则:能源统计在企业能源管理中国中的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