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宴会饮食文化;差异;交流
由于中西方在社会历史、地理位置、体制网络、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不尽相同,所以在此背景下的饮食文化也各有千秋。而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又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饮食文化研究在文化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着重论述中西方国家在宴会礼仪中的差异,剖析中西方饮食文化中宴会礼仪的具体表现及形成的原因。
一、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这就使得邻里乡亲生活联系更加的密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时他们喜欢就餐时有热闹的氛围,所以在饮食宴会上他们喜欢聚食制,这种用餐的方式就慢慢地流传下来,也是中华民族重视亲属血缘关系和家族观念在饮食中的体现。西方人是以肉为主的民族,是同各种野兽打交道,所以必须具备强悍的体魄和进攻性的性格,必须与自然相抗衡才能生存下去,所以他们喜欢冒险、开拓、冲突;而中华民族是以谷类为主的农业民族,其对象是土地和农作物,他们需要的不是进攻和凶猛,而是在耕作时的精心照料和耕作后的耐心等待,因而他们的性格必须倾向于平和闲静,他们必须与自然和平相处,所以他们安土重迁,固本守己。
(二)社会体制网络的原因。我们都知道,在一个国家政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政府下的各种不同的制度也会对一个民族的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中华民族是社会主义国家,他们看重集体的力量,所以在饮食上就形成了“饮食所以合欢也”的集体主义思想;而西方是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看重的是个人主义的力量,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竞争。这也为中西方不同的聚餐方式打下基础。
(三)价值观信仰的原因。在中国,自古流行以左为尊,古籍《易经》中就有“男为阳,女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而且加上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思想,即以君、父、夫、长为尊、为先,以臣、子、妻、幼为卑、为后,进而形成了贵贱有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的行为标准。总之,在中国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以左为尊作为安排座位的标准。在西方的基督教传统里,右具有积极主动的含义,左则是被动消极的:右意味着未来、善,左意味着过去、恶。所以在西方左边为偏座,按照男左女右之说,男士一般做女士的左边,而且人们通常将女士优先、尊重妇女作为宴会排座位的标准,同时也是宴会上其他行为的标准。
二、宴会差异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饮食内容的差异。西方人在饮食上多是肉类和乳制品,如牛肉、鸡肉、猪肉、羊肉、鱼以及牛奶、奶油、奶酪等,蔬菜和水果等则作为辅食或配料。而中国自古以农业文明占主导地位,在饮食内容上,以粮食作物为主,辅之以蔬菜和少量肉类,植物类菜品在饮食结构中占着主导地位.据植物学家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种, 比西方多6倍(万建中1995)。
(二)餐具的差异。由于中国长期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喜欢和平与安定的生活,反对侵略,而且喜欢使用热腾腾的食物,由此中国人采用聚餐制,所以只能使用筷子导热慢的餐具,而且使用筷子温文尔雅,极少出现一些不雅动作,对待食物是相当温柔。相反,西方国家由于受狩猎文化的影响,喜欢争强好胜和乐于冒险,喜欢实用肉类,所以必须使用刀叉等比较锋利的餐具。
(三)座次安排的差异。传统的中式正式宴会采用圆桌,因为中餐的上菜方式,圆桌可以更好的照顾到每个人夹到菜。座次方面,一般主人会坐在正对门的地方,为的是看到客人及时作出迎接的准备。通常最重要的客人会安排到主人的左手边,第二重要的客人则被安排到主人的右手边,以此类推。相反,在西方因为菜品不是很多样,多采用长桌,而且每人面前是同一份菜式。在座次方面,通常男女主人会分别落座在长桌的两头,男主人在正对大门或是包房入口的一头,女主人则在背对门的那头。男主人的右手边第一个位子为女性第一主宾客,而左手边为第一个位子为男性第二主宾客;女主人右手边的第一个位子为男性第一主宾客,左手第一个位子为女性第二主宾客,以此类推,男女穿插而坐,可以保证就餐时对面一定是异性,左右两边也是异性。
(四)出席时间的差异。准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普遍适用的概念,然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导致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也不相同。在参加宴会时,由于中西方文化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中西方人在出席时间上的差异也表现得较为突出。在中国宴会中,时间的多样化模式使客人更倾向于“迟到”,往往在规定时间的半小时之后到达。对于这种“迟到”现象主客双方都习以为常,并不将之视为对主人邀请的一种轻视或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在西方国家中,各种活动都会按照预定的时间的时间开始,宴会要求参会者准时到达,否则将被视为没有礼貌,是对主人以及其他客人的极大不尊重。
(五)进餐礼仪的差异。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和合”的精神。由于在中国人们喜欢坐在一起进餐,共同夹一个盘子里的菜,所以当宴会开始时,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嘴时,才表示宴会开始,即客随主便。而主人一般先给主宾夹菜,请其先用。当有新菜上来, 请主人、主宾和年长者先用以示尊敬。主人还要招待好客人,时不时要给客人夹菜,询问客人的需要还要劝酒劝菜,一定要使客人吃好喝好。
西餐进餐礼仪传达的是一种“美”的精神。西方人们习惯各点各的菜,即使是大家吃同一道菜,人们也会使用公共餐具把菜盛到自己碗中实用。在饭店聚餐时候人们认为是公共场合,所以整个进餐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交谈要轻言细语,不高声喧哗。而且在宴会上不但要衣着整齐,往往还要求穿礼服,并要求坐姿要端庄。其次,进餐时不能发出不悦耳的声音。
总之,研究中西饮食文化中宴会礼仪的差异,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的宴会饮食特点,同时也总结我们自己的宴会饮食特征,以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汲取一切先进的观念,摒弃我们文化中的糟粕,改善和提高我们的饮食品质。中国饮食应积极吸取西方饮食中合理一面,做到饮食结构合理,营养搭配均衡,同时在参加宴会时应该做到准时。
【参考文献】
[1] Chang K C.Food in Chinese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 [M]. USA: The Vail Ballou Press Inc., Binghamton, N.Y.,1977.
[2]卞浩宇,高永展.论中西饮食丈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 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融合;当代餐饮空间设计
西方饮食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在时期的上海就已经被中国人所认知,但这种认知是国门“被打开”的无奈。纯粹的“拿来主义”,并没有让西方饮食和中国特色相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对西方文化以及饮食的认知,已经从原来“被动接受”变成现在的“主动尝试”。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变化对当代餐饮空间设计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的区别
①从烹饪角度上看中餐随性,注重口味与特色。西餐则要求精准规范,讲究效率;②中餐多兼具聚会的功能,是中国人交流情感的重要形式。而西餐宴会、聚会明确区别;③中餐注重阶级等级,就餐礼仪繁多,西餐则自由平等,没有过多礼节约束。④中国人在餐饮过程中注重情感的联系,在形式上采用聚餐的形式。西餐则分餐制。
2. 中西方餐饮空间设计上的差异
2.1在经营地点的选择上,西方人在选择餐饮经营空间时会科学地分析经营地的商业环境、潜在消费群、竞争对手情况、交通状况、采购环节甚至市政远景规划等等,也就是所谓的“立地调查”。 而“酒香不怕巷子深”老的经营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是很深的,同时中国人骨子里有的从众心理,往往喜欢“择邻而居、扎堆经营”。会自然形成成规模的餐饮群。比如遍布各地的美食街等;
2.2从空间布局上比较,“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西方餐厅设计时,注重空间人流走线的科学分析以及小空间的设计。而中国餐厅设计时,比较注重大厅的设计,座位安排上也会相对比较集中,方便在大型餐饮活动中人们相互交流。除了餐饮习惯不同导致的空间布局上的不同外,中国餐饮空间布局的另一特色就是传统“风水学”的影响,譬如店铺的朝向、楼梯的位置、卫生间的位置、炉灶的设置等等;
2.3在装饰上,西方餐饮空间装饰比较多元化,具体表现上的相对比较直白。中国传统餐饮空间多以字画和应景应节的装饰为主。讲究以少胜多,营造效法自然的充满文化底蕴餐饮意境;
2.4在色彩的运用上,西方人在餐饮空间色彩设计时则会常常使用色相和对比度差异很大的颜色。追求视觉上的刺激,刺激食欲。而中国传统餐饮空间的色彩则比较含蓄内敛。这是中国传统色彩观导致的。多采用材料原本的色彩作为装饰的主色调,间色装饰。有时色彩的象征性往往大于大的装饰性。比如黄色是皇族专属,古时候私用黄色是触犯律条的。在现代的餐饮空间中尤其是御膳类的空间色彩运用时就会大量使用黄色来象征其与皇家的渊源。
2.5在灯光运用上,就餐饮心理来说,从众而内敛的中国人则不太愿意在就餐时成为众人的视觉中心。所以中餐厅一般都会选用普遍的均匀光照,西方餐厅的灯光设计上注重局部照明的运用;
2.6在品牌展示上,西方人重视餐饮品牌的宣传,所以在餐饮空间装饰中随处可以看到品牌标识。相比较而言中国人则更重视消费者的“口口相传”,尤其是餐饮行业更是如此,以消费者的口碑来宣传品牌。
3. 吐旧纳新、融西和合
就像当年佛教传入中国,中国人对于外来的文化从来都不是一棒子打死,或者全盘接收的。本着“和合”的精神中国人会将其消化吸收然后载融合入自身的文化中来。
随着全球化趋势下的跨文化交流使得多样的饮食文化不断的互补与兼容。涮着火锅吃着印度飞饼这样不同国度不同地域的特色相结合的饮食模式已成为当下你我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
如何做才能即与时俱进又不失自身特色?我想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3.1对传统餐饮文化的扬弃:“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杯莫停。”李白的《将进酒》透露着酒仙诗仙的豪气,相互劝酒劝菜,从某种角度上体现了相互尊重与礼让。但是从卫生和健康的角度看也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中国餐饮过分讲究礼仪,发展到最后成为一种奢靡之风。在餐饮空间设计中也极尽奢华之能事。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现代中国餐饮空间的设计中应该对传统餐饮文化有所扬弃,在空间分割上保护个人隐私的保护;在装饰上回归简约。
3.2中西结合,以中为本:以传统“和合”的精神为指导。理性的分析具体空间的实际情况以及饮食文化的特征。既要尊重传统不抛弃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精髓,根据不同餐饮空间因“地”而制宜、因“菜”而制宜。
首先,在经营地点以及餐饮空间外环境的选择上。进行科学的“立地调查”。同时重视传统风水学,针对性的对选定地点进行具体分析并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法。其次,在空间规划和布局上学习西方科学理性的空间分析手段,对人流进行科学的引导。结合传统中餐聚合和西餐厅的开放。多采用屏风、罩或可移动的窗棂门扇进行划分。让这样的空间可分可合,亦大亦小,能够充分发挥空间的灵活性,提高空间的可变性。再有在空间装饰上迎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使用现代构成的手法将传统装饰图案和要素抽象再结构重组,并结合本土的特色成为新的装饰符号。这种装饰手法既提升空间的现代感,也在审美上得到了提高具有了更广泛性和设计感。
色彩运用上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餐饮空间对症下药。比如以红绫、纱幔、珠帘配以温雅的色系表现江南菜系和江南文化温婉儒雅的特质;采用大红大绿这些对比明显的“正色”。表现东北菜肴的奔放质朴。
灯光的使用上尊重中国人的饮食心理,在开放空间采用平均光照;在私密空间用局部照明来烘托气氛。在灯具选择上选用具有中国特色的造型灯具,同时注意把握装饰灯具出现的频率和数量,打造一种音乐般和谐的照明效果。
总而言之,在餐饮空间设计时应该从餐饮文化的角度去理解空间,融会中西方餐饮文化中的各自优势,同时保持住“中国特色”。设计出更符合时代要求的餐饮空间。
参考文献
[1]田颖拓《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
[2]胡自山《中国饮食文化》时事出版社.2006年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特征范文3
饺子与汉堡包分别是中西方的特色美食,是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通过饺子与汉堡包的介绍与比较,分析中西文化中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象征意义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各自民族的血统、生存历史和生存环境。
关键词
饺子;汉堡包;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象征意义
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生活过程中通过符号活动创造、传承和共享的一切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1]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在两个文化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广义的饮食文化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中所创造并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饺子与汉堡包是体现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特色代表。通过对饺子、汉堡包及其历史的介绍,分析中西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象征意义三方面的差异,从而增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一、饺子与汉堡包的起源
(一)饺子的起源
饺子源于中国,已有2600多年历史,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是专门研究秦汉以前各种礼仪的论著,其中讲到:“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魏国的张揖在《广雅》一书中提到这种食品,隋朝的时候颜之推说馄饨的形状像偃月,偃月即半月形,正是目前饺子的形状。1968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的一座唐朝墓葬地里发掘出一个木碗,碗里盛的饺子和今天饺子的形状完全相同,这不但是中国最早的饺子实例,同时表明,在唐代吃饺子的习俗已经流传到少数民族地区。[3]
(二)汉堡包的起源
乔治•奥泽斯基(JoshOzersky)是《纽约》的美食专栏作家。在他眼里,汉堡包是美国文化的象征,是众多食物中的佼佼者。汉堡包的起源也很早,原始的汉堡包是剁碎的牛肉末和面做成的肉饼,古称牛肉饼。德国汉堡地区的人将其加以改进,遂以地名而称为“汉堡肉饼”。借助工业化时代的机械,查理•纳格林(CharlesNagreen)在美国的威斯康星州设立作坊,专门生产汉堡包,开创了美国汉堡包商品化经营的先河。[4]
二、饺子和汉堡包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一)生活方式
1.饺子体现的中国生活方式
中国人具有典型的集体主义思想,而包饺子正是大家齐心合力,集体完成的事情。而且,每道环节都有含义,剁馅儿是说碎碎(岁岁)平安,包饺子时说杂事都包上了,开锅时说喜事都开花了,饺子破了说粮仓都撑开了,盛饺子时说元宝入库了。[5]这些含义常常是家庭的共同体验。因此,吃饺子在很多程度上属于家庭行为。由此体现,在生活方式上,饺子与农业社会密切相关,农耕生产、自然经济的特点使中国人重视天人合一和整体性思考,喜欢大团圆,追求统一,形成一种有机的自然观,重视生命,热爱生活,追求均、安、合,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质。
2.汉堡包体现的西方生活方式
吃汉堡包讲究的是简单、快捷与营养。它注重效率与结果,把分散的、互不联系的个别生产过程,转变为互相联系的社会生产过程,把传统的餐饮业改造为具有专业化社会分工的行业,用机械代替手工,用流水线作业代替个体生产,让人们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以满足人们现代生活节奏和营养与保健的需求。乔治•奥泽斯基在《汉堡:吃的全球史》中讲述了汉堡从19世纪美国小贩出售的、工人填饱肚子的街头食物,到工业化世界、速食革命过程中最有权势的食物的历程。由此得知,在生活方式上,汉堡包体现的是工业化的特征。[6]
(二)思维方式
尼斯贝特在《思维的版图》中认为:“东亚人生活在相互依赖的世界中,自我是整体的一部分;西方人生活在自我是单一自由行动的人的世界中。”[7]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中对群体中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分析,美国偏向个人主义,而我国则偏向集体主义。
1.饺子体现的中国思维方式
饺子馅儿肉菜姜末等混成一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眼睛不容易区别馅儿的具体成分,只能靠味蕾来一一辨析,就像俗语所说:“瞎子吃饺子心中有数”。这种混沌状态与中国古人的宇宙观相连,正如老子在《道德经》第42章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8]
2.汉堡包体现的西方思维方式
做一个汉堡包所需要的材料是分别制作的,烘烤面包、煎炸肉饼、新鲜蔬菜,只有到顾客购买时,才把几样材料夹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汉堡包,里面的肉饼和蔬菜看得清清楚楚。这种饮食与西方注重分类的思维方式有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方人习惯从自我的角度,把对象与自身对立起来加以切割,分门别类,认为知识的本质就是区分,区分得越具体、越细微,对事物的认识就越深刻、越全面,对事物的把握就越明晰,认识就越正确。饺子的混沌与汉堡包的精确,在中国人与西方人性格上也多少有所体现。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一场十八相送,祝英台对梁山伯的一路爱情暗示,中国人会随着剧情的进展与其一同缠绵悱恻;而西方人则听得心力交瘁,不明白祝英台为什么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梁山伯真情实意的爱。如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男女主角伊丽莎白和达西,求婚与拒婚都干脆利索,而不是转弯抹角。[9]
(三)象征意义
饺子和汉堡包作为中西特色美食的典型代表,都有着浓烈的象征意义。一个小小的饺子和汉堡包都承载着较重的分量,但饺子的象征意义更强烈些。
1.饺子的象征意义
民谚云:“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时候。大年三十吃饺子是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过年的习俗。剁菜时间越长,说明包的饺子越多,象征日子富裕兴旺。饺子的形状也颇具象征意义。“元宝”形的饺子摆在盖帘上,象征着遍地财宝,金银满屋;麦穗形花纹,象征着新的一年会五谷丰登,屯满仓粮。但更多的包成几种形状,预示着来年事事如意,生活蒸蒸日上,日子丰富多彩。[10]饺子作为一种特别的吉祥食品,与人们的整个生活过程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从生到死,要经过若干的重大礼仪礼俗活动,饺子也由此成为某些礼仪内容的祥瑞之物和馈赠亲友的佳品,成为一种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载体。婚礼是人生的重大礼仪活动之一,在这个气氛热烈的活动中,人们同样用饺子作为传达某些愿望的工具。在我国北方地区,有一句人人皆知的俗谚,即“上轿饺子下轿面”,说的就是饺子在婚礼中的重要作用。上轿前吃的饺子,多少不拘,但必须是偶数,常见的是只吃一对,预示着喜事顺利圆满,成双成对,永不分离。闹洞房后,新郎新娘吃饺子时,二人要相互交换,意为百年好合,永不变心,这习俗体现了人们对传统婚姻的态度。而借饺子之生熟以喻新婚夫妇生儿育女的意义,正反应了中国传统的子嗣观念。[11]
2.汉堡包的象征意义
汉堡包中的肉以牛肉为主,而牛在西方文化中是财富与力量的象征。此象征源于古埃及,依照《圣经•出埃及记》的记载,以色列人由于从埃及出奔不久,尚未摆脱埃及的习俗,就利用黄金打造了金牛犊,当作耶和华上帝的形象来膜拜。在西方文化中,牛也象征直率和毅力。西班牙则是将牛当作冒险娱乐的对象,如专业的斗牛与常民化的奔牛活动。在现代饮食文化中,牛排或牛肉是很重要的饮食西化指标,有时甚至会用来当作衡量经济贫富的象征,如希特勒曾提出他的愿望:让德国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有牛排与面包。汉堡包中的面包也有深厚的宗教含义。面包象征着耶稣的身体,其意义在于,耶稣以自己的牺牲代人类赎罪,上帝就不消灭人类了。
三、结语
饺子与汉堡包的不同反映了中西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象征意义。如今,享受中西方特色美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饺子越来越受到西方人的喜爱,我们在大街上也随处可见肯德基、麦当劳等外来饮食。随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随之不断变化。我们在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适应着时展的要求。
作者:闫安 王永祥 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姚燕.跨文化态度———一种跨文化交往的伦理[J].中美英语教学,2009,(12):18-24.
[2]杜丽,姚辉.中国饮食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2.
[3][4][5][9]陶黎铭,厉琳.中西文化聚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5.4.3.8.
[6]周惠民.汉堡包之美[J].世界博览,2014,(17):88.
[7]理查德•尼斯贝特.思维的版图[M].李秀霞,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29-40.
[8]邵光学.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展望[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0-93.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李安;电影;文化冲突;传统文化
李安作为著名的华人导演,其所导演的电影之中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因为李安在西方的生活经历,又让其极具中国传统味道的电影融合了西方文化的理念和思想。中西方文化在李安电影中得以交汇、融合,中西方文化的与众不同在李安电影中也予以充分展现,让人们看到了李安导演深邃的思想内涵,更让我们看到了通过电影所反映的中西方文化差别。也正是这种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和融合,才让李安导演的电影独具魅力,深深吸引我们跟随其脚步不断感知事件背后的深刻含义。
一、李安眼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冲击
李安作品对于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深入剖析,其在对西方文化价值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思考,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并对两种文化的融合给予了积极探索。由此可观,李安导演的作品从某一个方面来看已经成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传统文化优良传统进行展示和弘扬。李安电影是对文化价值的内涵所进行的探索,也是对儒家哲学及家庭道德的精髓的高度弘扬。这表明了李安在对文化的认识上具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其认为传统文化应当挖掘其深层次内涵,让其中的文化精髓不断予以发扬与传承。比如在《推手》作品中[1],其所表达的是家庭的深刻含义,通过妻子与父亲彼此之间的文化沟通和理解,达到了两代人关系的改善。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让一种全新的文化融入到生活之中,既说明了李安对传统文化的支持,又说明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比如在《饮食男女》中,从父女等角色中分析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母亲的去世,父亲双重角色的担当,以及父亲渴望了解女儿内心,女儿渴望与父亲心系沟通但是无法实现的纠结。父亲的欲言又止,女儿的心思抽离,梁母与锦荣的同桌异梦,都让整个家庭呈现出支离破碎的痕迹。但是李安所给出的欧亨利式的结尾,则更加让人意味深长,展现出了中国式节奏欲望压抑之后的爆发,从而达到一种平衡的追寻。
二、电影的文化属性
电影既是世俗的艺术作品,包含审美意识形态,也是商业利益空间的攫取平台。从这两点来看,健康的中国电影,应当包含了代表票房利润的商业性指标与代表文化精神的艺术指标两个方面内容。商业性与艺术性相互依存,没有商业性作为基石和保障,就无法完美体现其艺术性;没有艺术性的引领和升华,其商业性就无法得到保障。与此同时,电影蕴含两种力量,一种是表现为电影的产业形态,产生经济效益,叫做经济力量,是一种硬力量;另一种则表现为电影的文化身份,诸如文化属性、意识形态等内容都被囊括其中,并被称为重要的文化力量,相比较“硬实力”来说,其可以被称为“软力量”。当中国电影成为一种产业、变成一种经济力量时,要想坚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体系范式,就必须在电影行业竞争中坚守文化艺术的身份,坚守自己的文化品牌[2]。当前,经济的全球化与文化的全球化,使得电影的语境不断冲破本土化的语境范围,民族电影的发展要想得到推动,一方面要坚持其电影的创作能够极大地吸引观众对文化价值、人性予以聚焦和反思,另一方面还要注重让本民族的电影文化身份得以保留。此外,文化的全球化为中国电影文化走出国界、融入世界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中国电影应当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异族文化中最大程度地吸取可利用因素,扩大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性,以整合世界范围内的不同文化,增加中国电影发展的可持续性。中国电影文化创作只有努力探索,充分利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碰撞来增加文化的流动与交换,从而走出一条文化自觉和文化先觉的特色之路,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播。
三、结合李安“家庭三部曲”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对比
1.社会背景文化的对比
李安往往将东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使用带有“文法符码”特征的行为来表现。其《家庭三部曲》中充满了太极拳、中国书法、中国饮食文化、婚宴民俗等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体现得非常深刻[3]。在《推手》的开篇场景中,以不懂英语的朱老气定神闲打太极来体现中国文化符码;以同一房间内,不懂中文的美国媳妇心浮气躁地打电脑来体现美国文化。通过这种语言不多、情节简单的生活场景的对比,使观众清晰而深刻地将中西方文化间的巨大差异印入脑海。在朱老儿子晓生的身上集中了《推手》矛盾的焦点和冲突的过程,他心中的矛盾同时也是中西方两种文化冲突交点的体现。影片将传统文化的特征赋予每个具体的人物载体,在同一个复杂多样、文化异样的环境中,这些载体之间必然产生冲突和矛盾。而晓生对妻子和父亲之间的矛盾似乎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调解,阳光中一对老人茫然孤寂的身影定格就成为《推手》最后的一幕。老人无法介入儿子晓生的世界,同时父辈们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无法延续到在西方文化环境中生活的儿孙一代身上。《饮食男女》中,[4]通过对郎雄内心深处悲苦的心理描述,一方面体现了其父女之情的压抑,即自己无法与三个女儿进行沟通;另一方面体现了其男女之情的压抑,即自己生命与情感的孤独。其通过三个女儿的心境展现了与父亲之间的隔阂。比如,在对大女儿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展现了其身上所肩负的孝道责任,同时也不断给予自己借口,进而逃避其所期望遇到的爱情。这样的一种情感纠结正是凸显了中国文化中隐忍和压抑的特点。而在最后周老师的出现,则成为家珍的最好救赎,尤其在欢乐颂音乐响起时候,家珍的愿望得以满足,其心结也逐渐打开,从而让整个文化的平衡寻找到归宿。这两部影片均是李安“家庭三部曲”电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人性被“压抑”过程中所产生的痛苦,渴望“释放”的内心情感。同时也向我们揭示了即使文化、伦理、地域、时代有所不同,但是人性内心的挣扎与渴望释放的情感则是一样的。
2.家庭观念上的对比
李安的家庭三部曲,主要以“家”为故事背景,通过对家庭中各种错综复杂矛盾的描写,突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妥协与宽容,多角度地反应出现代文明对中国传统家庭模式,以及传统伦理观念所造成的极大冲击,以及在此冲击下所形成的人物性格,所面临的困难,可能做出的选择,以及人物的命运走向。中国社会极为注重家庭概念,家国同构可谓是其典型特征。中国更加重视家庭生活而缺少集体生活,在集体和个人之间有所选择时候,往往以集体理念为重,同构伦理来对社会进行相应组织,也正是因为此,我们国家被称为“伦理本位”社会。与此相反,西方社会则更加推崇个性发展,坚持以个人作为发展的根基,国家的形成则更加注重契约的作用。西方人比东方人更为注重集体生活,但是对于家庭的概念则相对淡薄,通过宗教来对个人形成威慑、凝聚社会,来确保个人的独立地位与自由权利,所以被称为“个人本位”社会。“家庭三部曲”主要对危机四伏、即将分裂的家进行了重点描述。传统中国家庭理念中,家庭一旦出现裂痕,甚至走向分裂,父亲的核心地位就会受到质疑。《推手》中,以太极大师朱老为主人公,通过“推手”的内涵来揭示其家庭权威代表观念中中西方之间的差别,让我们从全新的价值观、人格角度来审视“父亲”的角色。《喜宴》结局中以父亲无奈地举起双手,表明了父亲在家庭伦理观念出现冲突时候,父亲所作出的妥协。发展到《饮食男女》时,以父亲自己打破家庭结构,震惊最亲家人来表明父亲对传统家庭观念冲突的主动接受[5]。
3.个人情感上的对比
受社会传统观念制约、不能自由发展的爱情在李安作品的感情中占多数。例如,《饮食男女》主要表现的老少恋和《喜宴》中的同性恋。李安的电影离不开一个“情”字,通过家庭中“情”的美好情愫的演绎,来体现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东西方文化的冲突等,展现了李安完整的中国文化品格,也让更多的中西方观众沉入其中,让中西方观众都能够从影片中寻找到自己的心灵栖息地,达到了心理上共鸣,更加彰显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包容。在李安的《家庭三部曲》中,细致地描述和刻画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其作品从全球化的高度出发,通过对生活中各种矛盾的演绎,提出一个“我们应该如何去爱?”的问题,李安在情感方面更趋同于父辈。父母和儿女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生活,其矛盾的出现不可避免,这些问题被李安影片中的老人所逐渐理解,并日渐接受,最后形成了文化的融合与统一,达到了家庭的和谐构建。总之,李安的“家庭三部曲”影片所表现出的家庭情感、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受到中西方观众的喜爱与好评。
四、结语
中国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西方文化的发展也同样具有自己的魅力,当两种文化融合在电影之中,难免会产生诸多冲突,也正是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冲突才让李安的电影如此具有魅力,才让李安能够独具慧眼地将两种文化的精髓之处予以融合,让我们在进行电影观看的同时,不仅是在感受电影本身的独到之处,也是在感受中西方文化的与众不同。我们需要通过李安的电影感受李安的精神世界,感受李安对于中西方文化的认知和价值内涵,尤其需要深入到其影片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中华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之中不断寻求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时雨.评电影《推手》中西饮食文化中饮水的差异[J].北方文学(下旬),2017(04):262-263.
[2]郭子君.李安电影中西文化元素融合的主体思维构成[J].电影新作,2016(03):118-121.
[3]杨翥鹏,梁春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论李安《家庭三部曲》的文化内涵[J].戏剧之家,2014(18):350.
[4]吴素青.李安电影《喜宴》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大众文艺,2014(02):203.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特征范文5
在中国,不管是私人或家庭聚会吃饭,还是因为公务、商务、婚礼等而举办的宴席,大家都围坐在一张圆桌前,这可以从形式上营造一种礼貌、团结、共享乐趣的氛围。而放在圆桌上的佳肴美味,既供一桌人欣赏品尝,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席间,人们相互敬酒、让菜,人与人之间相互体现了礼让、尊重的美好品德。这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的“和”文化,以及普遍追求“大团圆”的心态。而在西方的宴会上,尽管食品和酒很重要,但是主要还是作为陪衬。举行宴会的核心是交际,在席间通过主客之间的交谈,达到增进友谊的目的。与中国饮食方式存在的更为明显的差异是,西方一般习惯于自助餐,即陈列出所有的食物,以便于大家各取所需,而且吃饭时也没有固定的位子,主客人可以自由走动,这样方便人们相互之间交流感情,这也是西方人尊重自我、尊重个性的表现。综上所述,增进友谊、交流情感是中西方宴会共同的目的,其中的差别只是中式宴会体现更多的是全体宾客的友谊,而西方宴会体现出的交谊更多的是在个别如相邻宾客之间。
(1)中国人强调和谐,注重和合与整体。中华民族向来追求“和”与“合”的境界,体现到烹饪方面则为调和“五味”,在食物烹制的过程中,在保持原料自然味道的同时,遵循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调和“五味”,从而达到食物的美味可口。因此,中国菜在烹制时都要选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同时选取多种调料来进行调和。因此,中国饮食往往以其味美而独具魅力。
(2)西方人追求自由,注重个性与分别。中西饮食文化的特征明显的差异是中国重“和合”,而西方重“分别”。在西餐中,正菜的各种原料互不关联,通俗地讲:鱼就是鱼,鸡就是鸡,烹制时绝不相互搭配或与其他原料搭配,即使有搭配,也只体现在盘子中。例如:“土豆烧牛肉”这道菜,不是在一锅中烹制土豆和牛肉,而是牛肉烧好后再搭配煮熟的土豆。这充分体现了西方“重分别”的社会文化。
2在饮食对象方面存在的差异
在西方人看来,菜肴主要用来充饥,因此往往是大块吃肉、整块吃鸡,而中国往往随意性地使用烹调原料,在西方人看来没有利用价值的原料,在中国可能都是极好的;西方厨师觉得没有办法处理的原料,而在中国厨师的手中却具有神奇的功用。西方人更重视合理地搭配营养,如他们的罐头、快餐等食品,尽管都是一成不变的口味,但是具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节省时间,所以西方人往往拥有比中国人普遍健壮的身体,个高、腿长、肩宽,肌肉发达。因此,针对具有明显差异的西方饮食对象,有人认为中国人是植物性格,而西方人属于动物性格。除此之外,中国人一般是一日两餐或三餐,而西方人一般是一日多餐。
(1)西方坚持科学规范地进行烹调。西方在菜谱中都以“克”进行原料计量,而且他们往往喜欢带着菜谱去买菜、烹饪菜肴。但是在复杂的工序面前,他们常常是无能为力,这直接致使西餐缺乏特色。例如:肯德基在烹制炸鸡时,不但要依据配方进行配料,而且还要严格按照规范控制油温和炸鸡的时间。因此,肯德基在全世界的味道都是相同的。除此之外,烹调的规范还要求配料的准确、添加调料时要以克计、烹调的时间要以秒计。因为西方过于强调规范化地制作菜肴,导致烹调变成一种机械性的工作,从而连机器人都可以代劳。
(2)中国推崇烹调的随意与特色。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烹调不讲究精确和规范化,反而显得很随意。在中国的菜谱中,对于菜肴原材料的准备量、添加调料的量常常描述得非常模糊,一般都表述为“少许”、“半碗”、“一汤匙”等等,而究竟是多大的汤匙和碗,“少许”的量究竟是多少,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在中国的烹调中,各大菜系的特色和风味都是不同的,哪怕是一个菜系里的同一菜品,也会由于不同厨师的爱好特点,而选择不同的配菜和调料。甚至于一名厨师烹制同一菜品,也往往会根据季节、场合的不同,用餐人不同的身份、口味和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中国烹调的这种随意性的特点,使中式菜肴的菜式丰富多彩。
3在饮食习惯方面存在的差异
中国人在烹饪的过程中,喜欢添加醋、姜、蒜、葱、辣椒等佐料,其作用是消脂、杀菌、刺激食欲、促进消化等;西方人在进行烹饪时不喜欢添加味精,主要是因为味精中含有钠,过多地摄入不利于身体健康。中国人大多喜欢每天出去购买新鲜的食材进行烹饪,而西方人常常是一周内一次性地把食品购全存放在冰箱里,每天就是吃冷冻食品,而且所吃的罐头以及腌制品的数量分别8倍和6倍于中国人所吃的数量,而这些罐头以及腌制品较多地含有防腐剂和色素等,往往不利于身体健康。在饮食结构方面,中国人每天吃的蔬菜要远远多于西方人,而西方人每天吃掉大量的蛋白质食品,反而由于食用纤维素太少而影响肠胃的功能,因此与中国人相比,他们的消化系统患病、患癌的比例要高得多;中国人往往相对地吃粗粮,而西方人常常喜欢面粉等细粮,实际情况是,粗粮的营养物质多于细粮;中国人偏爱使用植物油烹饪菜肴,而西方人则喜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而且每天还摄入很多的黄油。
4结语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 中式菜肴 交往行动理论 英译策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中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一方面,许多国人走出国门,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带去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国餐馆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美食文化提供了重要窗口。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观光旅游,有的还会长驻中国学习、工作。为方便外国友人点餐,很多饭店和餐馆都提供英语或汉英对照的菜单。然而,许多菜单的英译名都存在问题,有些翻译不够准确,有些错误百出,闹出不少笑话。例如,“童子鸡”译为“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还没有性生活的鸡)”;“醉虾”译为“Drunk Shrimp(喝醉了的虾)”;“木须肉”译为“Wood Mustache Meat(木头胡须肉)”;“夫妻肺片”译为“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 (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口水鸡”译为“Slobbering Chicken(流口水的鸡)”。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翻译不仅不能为外国友人点餐时提供帮助,反而可能引发误解,严重的还会将客人吓走。
中式菜肴英译不规范、混乱的现状引起不少译者的关注,他们开始讨论菜名翻译的原则和策略。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联合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组委会办公室编写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对规范、统一中华美食的英译名起到很大作用。但是,这本书局限于对翻译策略的探讨,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因此,某些菜名的译法还值得商榷。笔者将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的指导下讨论中式菜肴英译策略。
一、交往行动理论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翻译研究大致经历了重建作者原意的作者中心论范式、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文本中心论范式和读者接受反应的译者中心论范式(陈大亮,2005:4)。然而,无论是作者中心,还是文本中心、译者中心,反映的都是狭隘的个体主体性,忽视人作为主体的社会性一面,因而不是主体间本真自由的存在方式(同上:7)。
当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主要代表人物哈贝马斯提出交往行动理论,主张通过主体间的交往、沟通而解决主体性的困境(杨春时,2004:382-383)。哈贝马斯指出,交往行动就是指参与者能毫无保留地在交往后意见一致的基础上,使个人行动计划合作化的一切内在活动(1993:386)。他认为,交往的双方或多方都是平等的主体,在交往中应建立以相互尊重、相互接受为基础的交往理性,通过对话和沟通达到理解与和谐。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突破了主体性哲学研究中主客体的二元对立,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念和研究路径。许多翻译学者开始将交往理性的概念引入翻译研究中。他们认为,翻译活动的各主体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主体间性关系。翻译活动不再被看做是一种孤立的语言转换活动,而是一种主体间的对话(许钧,2003(7):290)。译者一方面要和原文作者沟通、交流,准确理解作者意图和文本意义,另一方面要与目的语读者进行对话、协商,让译文符合读者的期待。
二、中式菜肴命名分析
中式菜肴品种繁多,根据陈金标的研究,其命名方式可分为写实命名法、虚实命名法和艺术命名法(2001(3):16)。
(一)写实命名法
写实命名法指菜肴名称开门见山,直接如实介绍菜的基本信息,这种方法让人一看菜名就大概知道菜肴的内容和特色,如反映原料和制作方法的冬虫夏草煲乳鸽、茄汁菠萝鱼;传递盛器和主料信息的砂锅豆腐、竹筒腊肉;说明原料和味道的怪味牛腱、糟香排骨;传达创始人或发源地信息的杭州风鹅、成都钟水饺等。
(二)虚实命名法
虚实命名法是就菜肴某一方面特征进行美化的命名方法,其名称由实指词汇和虚指词汇组合构成。其特点是:实中有虚,看菜名即知其原料,同时还有几分雅趣。其中,美化菜肴色彩的有翡翠、白玉、珊瑚、芙蓉等;美化菜肴形状的有凤尾、虎皮、蝴蝶、松鼠等(同上:15)。例如,“干贝水晶鸡”中“水晶”表示汤的颜色明如水晶,这是对色彩的美化;“油拌佛手海蜇皮”中“佛手”则是对海蜇皮被切后形状的一种美化。
(三)艺术命名法
艺术命名法不直接反映菜肴的特征,但高雅的名称能增强菜肴的艺术感染力,引起人们的兴趣,增进食欲(同上)。例如,“荷塘月色”来自朱自清的同名散文;“火烧赤壁”则出自《三国演义》,炸成金黄的黄鱼和铺在鱼下被浇上白酒点燃的韭菜会让人想起当年赤壁大战时的壮丽景观。
三、交往行动理论视野下的中式菜肴英译策略
在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观照下的中式菜肴英译活动中,译者首先要与菜肴命名者进行对话沟通。然而,不同于一般文体翻译的是,绝大多数菜肴名称都没有一个固定的原作者,因此译者与原作者的交流就是要弄清菜名的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首先,他要判断菜肴是如何命名的,对于写实性命名的菜肴名称,直接照实译出即可。对于虚实结合命名的菜肴,在如实翻译实指词汇的同时要弄清虚指词汇的真实含义并用英语表达出来。对于艺术性命名的菜肴,则应尽量忠实地传达菜名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其次,译者要与菜肴英译名读者,即外国客人进行交流、协商,了解他们的期待、饮食习惯及对某些食物的禁忌,妥善处理中西饮食文化差异,避免误解和文化冲突。例如,中国菜的原料十分丰富,蛇、青蛙、甲鱼、牛羊内脏甚至生殖器都可以作为食材,然而这些东西对绝大多数外国人来说都是不可食用的。笔者曾经在一次婚宴上看到一群外国友人盛赞刚喝下的汤,可当他们看见汤盆里露出的甲鱼脑袋时都大惊失色,懊悔不已。因此,译者在翻译菜名时应译出菜的原料、配料等真实信息,为外国客人选择菜肴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音译
包子、油条等中国独有的特色小吃曾被译为“Stuffed Steamed Bun”和“Fried Bread Stick”。这种归化式的翻译忽略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造成了部分文化信息的丢失。既然西方的食物能以音译方式成功进入中国,为什么独具特色的中国食品不能以音译的方式进入英语国家呢?花卷、馄饨、炒面、烧卖的音译名“Huajuan”,“Wonton”,“Choumein”和“Shaomai”,不仅可以保留中国的饮食文化特征,还可以丰富英语的词汇及表达方式。
(二)直译
写实性命名法如实介绍菜肴用料、色泽、刀法、口感、做法等信息,翻译时直接传达出字面信息即可。《美食译苑》上总结了一些翻译时可以套用的公式(赵会民,2011:1-3)。
1.如果菜名介绍的是菜肴的主配料,就可用“主料(名称/形状)+with +配料”翻译,如“海参锅巴”译为“Sauteed Sea Cucumber with Crispy Rice”;如果菜名中包含菜肴的主料和配汁,则用“主料+with/in+汤汁(sauce)”,如“红油鱼肚”译成“Fish Maw in Chili Oil”。
2.如果菜名中包含做法和主配料,就可以用“做法(动词过去分词)+主料(名称/形状)+ 配料”翻译,如“蛤蜊蒸蛋”译成“Steamed Egg with Clams”;如果菜名中包含做法、主料和汤汁,则用“做法+主料+with/in +汤汁”,如“豆瓣烧大黄鱼”译为“Braised Yellow Croaker in Bean Sauce”。
3.如果菜名中介绍菜肴的做法、形状或口感及主配料,则用“做法+形状/口感+主料+配料”英译,如“酥炸鸡胸”可译为“Deep-Fried Crispy Chicken Breast”。
4.如果菜名介绍的是菜肴的创始人(发源地)、主配料和做法,则用“做法+主配料+人名(地名)+Style”,如“苏州熏鱼”可译为“Deep-fried Salmon, Suzhou Style”。
(三)增译
1.音译+注释
当音译名不能满足外国食客对中国美食的了解需求时,译者可以用加注的方式对菜肴的原料、烹制方法、味道、形状等加以形象的补充说明,帮助他们更完整地了解这道饮食。例如,“锅贴”、“窝头”和“咕噜肉”可分别增译为“Guotie, Pan-Fried Meat Dumplings”,“Wotou, Steamed Black Rice or Corn Bun”,“Gulaorou, Sweet and Sour Pork”。
2.直译+注释
用艺术命名法取名的菜肴和某些虚实命名法中的虚指词汇如果采用直译的方式翻译,就能造成外国顾客对菜肴的理解困难,因此译者可以用加注的方法传达更多关于菜肴的基本信息,为他们选择菜肴提供依据。例如,“全家福”如果直接翻译为“Happy Family”,外国友人看后肯定就会迷惑不解,完全不知菜肴由何种食材制作而成,因此可在其后添加注释,“Combination of Chicken, Ham, Squid, Shrimps and Winter Bamboo Shoots with Brown Sauce”,帮助客人了解这道菜。
(四)转译
当直译菜肴名称不能完整传递信息或者可能引起外国顾客误解时,译者可运用转译的方法,对一些细节作出适当调整。
1.数词的转译
有些中国菜名里使用了数词或“双”等表达数字含义的缩略词,如“烧二冬”、 “拌三丝”、“五柳脆皮鱼”、“八宝粥”和“爆炒双脆”等。这些词可能实指主配料、调料或味道的种类数量,如“二冬”指冬笋和冬菇,因此可将其转译成“mushrooms and bamboo shoots”。此外,数词可能是虚指词汇,如“七彩”的本意是为了突出菜肴丰富的颜色,因此将其转译为“colorful”即可。
2.祝福吉祥语的转译
部分中餐菜名会使用表达祝福或象征吉祥喜庆的词语,如“龙凤呈祥”表达了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福;“步步高升”则寓意考生能够金榜题名、一举得中。这些菜名如果直译,就会让外国消费者茫然不解,因此可以采用转译的方式进行调整。例如,“龙凤呈祥”可译为“Stewed Snake Meat and Chicken”。当然,转译有时会不可避免地造成部分文化信息的丢失。
3.比喻的转译
用虚实命名法和艺术命名法取名的菜肴中很多都使用比喻手法,如“干拌顺风”中的“顺风”喻指“猪耳朵”;“芙蓉鱼片”中的“芙蓉”喻指蛋清,而“清蒸白玉”中的“白玉”则是指“豆腐”。这些菜名如果直译就会让外国客人无法理解,甚至会因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因此翻译时应从他们的理解程度和反应出发,将其还原为真实的原料。以上菜肴可分别译为“Pig Ear in Chili Sauce”,“Fish Slices with Egg White”和“Steamed Toufu”。
四、结语
作为世界认识、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窗口,中式菜肴名称的英译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着巨大的桥梁作用。在中式菜名英译活动中,译者既要与原文作者,即菜肴命名者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又要与译文读者,即外国进餐者进行协商和沟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中华美食文化在世界的推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陈大亮.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J].中国翻译,2005(2):4-7.
[2]杨春时.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西方美学体系的历史演变[J].烟台大学学报,2004(4):382-383.
[3]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M].洪佩郁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386.
[4]许钧.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7):290.
[5]陈金标.中国菜肴命名研究[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1(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