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能源管理导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业能源管理导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业能源管理导则

工业能源管理导则范文1

关键词:计量工作 能源管理 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发展速度的加快,资源紧张以及环境保护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其中能源作为人们生产生活所依赖的重要物质支撑,其管理工作不可忽视。计量工作作为能源管理强有力的抓手,能为节能降耗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撑,同时对保护环境与降低能耗具有重要作用,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计量工作在能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企业管理能源的过程中,计量工作以国家节能法律法规为依据和导向,通过对企业能源结构进行优化、提高能源的使用率及利用科学性来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经济效益,对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提高管理效益也具有重要作用。能源管理中的计量工作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的有效措施,通过对能源管理工作中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归类及综合分析等实现加强能源管理的效率。科学合理的计量工作能够将能源在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控制等各方面运行数据的作用全面发挥出来,从而达到为企业生产活动提供具有科学性、准确性指导的目的,同时有效降低能耗。

二、当前能源管理中计量工作存在的不足

计量工作在企业能源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部分企业对能源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导致计量工作的开展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企业管理决策者在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的过程中,未将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的作用发挥出来,未能意识到计量管理带来的隐性经济效益,企业经营过程中节能降耗的效率较低;其次,由于计量工作未得到充分认可,其管理基础不够扎实,计量基础数据缺失可靠性、真实性与准确性,无法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最后,计量管理工作的水平较低,多数企业中未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体系,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监督不严、执行不力等问题。企业中部分部门的负责人也未进行相应的配合工作,导致经济效益与节能降耗工作的效率得不到提高。

三、计量工作的具体内容

企业能源管理中的计量工作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生产经营的各项环节,生产资料的采购、入库以及实际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成本、能源控制等都需要计量工作的支持:首先,计量工作的基础内容包括对进出企业的原煤原油、天然气、水能、核能以及生物能等一次能源进行计量,同时还包括对进出企业的电、成品油、煤气以及焦炭等二次能源进行计量。其次,对进出企业的含能工质进行计量,如热水、压缩空气等,以及自产二次能源。最后,包括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能源及含能工质的加工、储运以及分配等各环节进行计量,此外还包括对生活及辅助部门的用能情况进行计量。

四、能源计量管理的主要方法

(一)完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

企业需要持续加强自身的能源计量检测能力,做好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工作,增强对于能源计量检测过程的控制质量,并严格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等相关国家规定,在生产过程中配置符合生产要求的能源计量器具。能源计量器具需要符合预设使用场景的要求,同时具备可进行一个分析的性能指标,例如,分辨率、准确度、量程以及最大允许误差等等。通常来说,能源计量器具的最大允许误差等于按照计量相关要求而得出的最大允许误差的1/4-1/10。此外,能源计量器还需要符合具体的工作环境的要求,例如,防震、温度、安全、防电磁干扰、照明、防尘、噪声以及大气压强等方面的要求。配备时还要考虑其准确度、稳定性、分辨力、适合使用环境的先进性和设备购置、操作、维护、保护、检定(或校准)费用等经济性。选择具有计量法律规定资质,在质量水平、后期服务能力及态度、价格等方面满足要求的供应商进行计量器具的采购。

(二)定期对能源计量器具进行管理和维护

对能源计量器具进行妥善管理并定期对其进行校准等工作是保证计量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对计量器具的存放、申领、使用等各环节进行严格管理,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档案库对各计量器具的校准周期、量值溯源等进行确定,还应对不同的计量器具进行标记,对不符合要求的计量器具进行相应处理。在对能源计量器具进行校准时,应由政府相关计量部门授权的合法技术机构进行操作,并制定相应的校准周期,定期对器具的精准性等方面进行检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也可以通过合法手段申请校准器具的权利并建立合格标准的实验室,自行对相应计量器具进行校准。加强能源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保养工作,对使用人员应进行必要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才准上岗,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必要时制订能源计量器具使用指导书。

(三)完善能源流向结构图、对能源计量点进行判断

能源计量点即各个生产环节、管理环节以及施工设备上的测量数据,能源使用企业通过以动态化、全过程的管理方式对其存储、加工、分配及消费各环节进行控制,并利用物理量、化学量的测量方式对各工序的测量控制点进行识别,从而形成完善的能源流向网络结构图。在选择能源计量点时通常以能源流向的中转位置作为关键点,例如能源进出的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以及用能设备等地方。同时,在对能源计量点进行测量和控制时应以GB/T6422《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15316《节能监测技术通则》为依据和要求。通过对能源计量点进行识别和判断能够有效将具有典型性的准确被测参数反映出来,同时能够满足检测仪表使用要求以及设备能量平衡测试的需求。在保证能源流向网络结构图的过程中企业应以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规模、作业人员技术水平的特征为依据,并且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要求,对各工艺流程以及施工设备的能源计量点进行设定。能源计量点绘制的级别在能源流向网络结构图中以能源的核算及统计需求为依据可以分为进出场、次级用能部门以及用能设备三级,同时对各个能源计量点及其相应的计量器具的唯一标识进行标注。每一种能源按能源进入用能单位后的流向分别绘制,并以点画线对其尽心划分,保证统一级别的能源绘制在相同水平框线内,并且能够明确地将能源计量的分级关系反映出来。

(四)对能源计量管理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为了提高企业能源消耗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应对能源计量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处理等各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并以能源计量器具的使用数据作为管理能源消耗工作的基础信息。在能源消耗计量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环节应做到有效管理,在对数据进行全面收集时应以能源计量器具显示的实际数据为依据,对数据进行修改时应符合修改说明要求并有根据地进行,还应及时进行记录。对能源计量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应对人员、时间以及收集路线进行统一规定,仔细复核校对,注意各相关能源计量器具之间的量值关系。通过对能源计量数据的分析,实施能源消耗定额管理,把握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对计量器具的量程、精准度、级别等的合理性进行全面分析,同时还应对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以及校准周期进行控制和安排,从而促进节能降耗工作的质量提升并对能源管理工作进行加强和改进,此外还能够为结算收费以及功能管理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在对能源计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时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方式对其实施管理,主要内容包括能源数据的输入、分配、转换、传输以及使用等数据。使得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成本核算工作以及能源平衡管理等能够充分利用能源计量检测数据信息化发挥的作用。依托MES系统等信息管理平台能够有效提高能源计量数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从而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生产工艺的水平进行指导和加强,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疏漏进行补缺,最大程度挖掘企业节能降耗的潜力,并有侧重点、针对性地对相应地方进行提高和完善。

(五)建立并完善相应有效地管理制度

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体系并不断对其进行维护是保证能源计量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制度体系的建立,形成由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等层次文件构成的管理制度。企业要组织全体员工学习能源计量管理的制度,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能源计量职能部门要加强文件实施的检查监督,结合专项检查、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工作的开展,提高管理制度体系的科学性、有效性。

计量工作不仅是能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实现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部分,它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任重道远,只有开始,没有终结。企业要发展、要进步,就必须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在企业能源管理中的作用,使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能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做到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 19022-2003 ,中国标准出版社.

[2] 周伟国,马国彬.能源工程管理[M].同济大学出版社.

工业能源管理导则范文2

关键词:电能;企业;合理利用;科学管理;技术改造

一、引言

目前我国能源紧张,主要表现为电力供应紧张,由于供电不足,致使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从我国电能消耗的情况来看,70%以上消耗在工业部门,所以工厂的电能节约特别值得重视。节约电能,不只是减少工厂的电费开支,降低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可以为工厂积累更多的资金,更重要的是由于电能能创造比它本身价值高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工业产值,因此多节约1度的电能,就能为国家多创造若干财富,有力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如何合理有效地节约使用电能资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要搞好工厂的电能节约工作,必须大力提高工厂供用电水平,这就需要从工厂供用电系统的技术改造和科学管理两方面采取措施。

二、搞好工厂供用电系统的技术改造

2.1 合理选择变压器

电力变压器在工厂企业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电气设备,由于它的容量大,而且成年累月地连续运行,所以变压器中电能的损耗还是相当可观的。为了减少其损耗可以从三方面进行。①要选择新型的节能变压器。②选择各种损耗小的变压器。例如现在广泛使用的SL7、S9、S11等低损耗节能变压器。③根据负载变动,严格控制投入运行的变压器台数,充分注意到最高效率的负载率。因为变压器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负荷的大小,当变压器的负载在其额定负载的70%~80%时,一般为75%左右,变压器铜损和铁损近似相等:pfe =pcu,此时变压器损耗最小,效率最高,变压器带负荷最高不超过80%,最低不低于30%,超过这两个限额都应换掉,当然更不能空载运行。如果空载则应退出电网停止运行。

2.2合理选择电动机

交流电动机是工厂企业消耗电能最多的用电设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合理选择电动机容量。电动机在运行中带满负荷时效率最高,同时功率因数也相应较高,所以要使电动机尽量在满载下运行。电动机最低负载不得低于40%,否则应换掉。要消除“大马拉小车”现象,当电动机出现空载运行时,应安装自动停车装置。②必要时应采取降压运行,改变感应电动机绕组的接线(如由联接改为Y联接)。③在条件允许时,用同等容量的同步电动机替代感应电动机。

2.3 改造现有配电系统,合理选择导线,降低线损

对现有不合理的配电系统进行技术改造,能有效地降低线路损耗,节约电能。例如将迂回配电的线路,改为直配线路;或将绝缘破损、漏电较大的导线予以换新;或在技术经济指标合理的条件下将配电系统升压运行。

同时,还应该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导线截面选择,应该符合投资少、运行经济及技术合理的原则。导线截面积过大,会增加有色金属消耗量,显著增加线路建设费用;而导线截面积过小,会造成过大的线路电压损耗和电能损耗,使负荷侧电压过低,从而会影响线路运行经济性。通常采用允许电压损耗法进行导线截面选择。

2.4 利用先进技术,加大技改投入

对于建厂时间比较早的工矿企业,有许多旧型号设备,低性能高能耗。为此,必须利用国内外先进新技术积极投入技改,逐步淘汰老型号、高能耗设备。以高效率的电气设备取代低效率的电气设备,这是节电节能的一项基本措施,其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以电力变压器为例,采用冷轧硅钢片的新型低损耗变压器,其空载损耗比采用热轧硅钢片的老型号变压器要低一倍左右,而现在有许多老厂中仍是采用老型号的变压器,有待改换。又如电动机,新的Y系列电动机与老型号的J O 2系列电动机相比,效率又提高了0.413%。再如采用变频调速替代原有的机械调速,这样既节能,又减少维修量,还能提高电网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由此可见,利用技术改造来节约电能,大有可为。

2.5安装补偿电容器,提高功率因素,降低损耗

由于工厂中使用大量电器都是感性负载。因此需要大量的无功功率,这是功率因数偏低的主要原因。功率因素偏低将使发、供、配电设备的容量利用能力受到限制,还将使线路损耗增加,因而应设法提高功率因数。我国电力工业部于1996年制订的《供电营业规则》规定:用户在当地供电企业规定的电网高峰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应达到下列规定:100kv.A及以上高压供电的用户功率因数为0.90以上,其他电力用户和大、中型电力排灌站、趸购转售电企业,功率因数为0.85以上。并规定,凡功率因数未达到上述规定的,应采取补偿措施。这除了供电部门采取一定经济手法加以限制之外,还可采用自然调整法和安装补偿电容器。

2.6加强照明管理,节约非生产用电

在工厂企业中照明占整个用电量的10%~20%,因此节约照明用电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首先要加强管理,除此之外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采用高效光源。②合理选择和布置灯具。③稳定电压。④采用节电的照明控制电路。⑤充分利用环境的反射光及做好照明系统的定期维护和清洁工作。

三、加强工厂供用电系统的科学管理

3.1 加强能源管理,建立和健全管理机构和制度

依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颁发的《节约用电管理办法》第九条:用电负荷在500千瓦及以上或年用电量在300万千瓦时及以上的用户应当按照《企业设备电能平衡通则》(GB/T3484 )规定,委托具有检验测试技术条件的单位每二至四年进行一次电平衡测试,并据此制定

切实可行的节约用电措施。第十条用电负荷在1000千瓦及以上的用户,应当遵守《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I'3485 )和《产品电耗定额和管理导则》(GB/I'5623 )的规定。不符合节约用电标准、规程的,应当及时改正。

对于工厂的各种能源(包括电能),要进行统一管理。工厂不仅要建立一个精干的能源管理机构,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而且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能源管理制度。能源管理的基础是能耗定额管理。不少工厂的实践说明,实行能耗的定额管理和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开展工厂节电节能工作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2提高能源利用率

实行计划用电,是缓解我国当前能源紧张状况的必要措施,实行计划用电,要采取必要的限电措施,各级都要加强用电管理,并通过计量,严格考核,加强管理,防止浪费。对于变压器,可以考虑换以较小容量的变压器。如果运行条件许可,两台并列运行的变压器,可以考虑在低负荷时切除一台。同样地对负荷率长期偏低的电动机,也可以考虑换以较小容量的电动机。这样处理,都可以减少电能损耗,达到节电的目的。

3.3 加强运行维护,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

节电工作,与供用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用电设备检修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检修电动机时要保证质量,重绕的绕组匝数、导线截面都不应该改变;气隙要均匀;轴承磨损严重的应更换轴承,以减少转子的转动摩擦,这些都能减少电能的损耗。又如定期检修电力变压器,及时排除可能导致铁芯过热的故障因素,就能降低铁损,节约电能。再如将接头接触不良,严重发热的导线或严重漏电的导线检修好了,这不仅保证了安全供电,而且电能损耗也得以减少。所以,要切实作好工厂的节电节能工作,单靠少数节能管理人员或电工作员是不行的,一定要动员全厂职工重视才行.只有人人重视节能,时时注意节能,处处作到节能,在全厂上下形成一种节电节能的新风尚,才能真正开创工厂节电节能的新局面。

3.4实行负荷调整,“削峰填谷”,降低电价,提高供电能力

所谓负荷调整,就是根据供电系统的电能供应情况及各类用户不同的用电规律,合理地、有计划地安排和组织各类用户的用电时间,以降低负荷高峰,填补负荷的低谷(即所谓“削峰填谷”),充分发挥变电设备的能力,提高系统的供电能力,以满足电力负荷日益增长的需要。工厂企业电网用电量呈现出的高峰期和低谷期,一般是8时至22时为高峰期;22时至次日早上8时为低谷电期。供电系统为了平衡电网峰谷用电差距,鼓励用电单位多用谷电,实行峰谷电差价计量电费。具体措施可以有:①错开各车间的上下班时间、进餐时间等,使各车间的高峰负荷分散,从而降低工厂总的负荷高峰;②调整厂内大容量设备的用电时间,使之避开高峰负荷时间用电;③调整各车间的生产班次和工作时间,实行高峰让电等等。因此,合理调整峰谷用电使用时间,能提高变压器的负荷系数和功率因素,减少电能损耗,提高电网的电压质量,也能降低工矿企业的平均电价,降低产品成本。所以调整负荷,“削峰填谷”,不仅提高了供电能力,而且也是节约电能的一项有效措施.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如何合理有效地节约使用电能资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若能认真贯彻上述几个方面的措施,则可达到合理利用并节约电能的目的。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工矿企业为了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一改过去要我降耗节能,变成我要降耗节能.

参考文献:

[1]蒲如兰. 照明系统电能的合理利用与节约[J]. 福建电力与电工,1999,(3)

[2]陈惠彬.浅谈工厂的电能节约[J].科技咨询,2008,(8)

[3]许太旭,王世荣,张贤哲,张华龙. 工矿企业降耗节能的有效措施[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1,(9)

工业能源管理导则范文3

关键词:南科大智能化;能耗管理;探讨;措施

Abstract: the 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system is mainly aimed a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campus power consumption, fuel consumption, quantity of heat to use up, cold quantity consumption and water consumption data collection, transmission and analysis management system. For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office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to provide a safe, efficient, low consumption basic guarantee. The combination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management system structure, data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release, optimiz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 were discussed and the research,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the measures, it has reference to the meaning of the future.

Keywords: south hkust intelligent; Energy consumption management; Explor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U111.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南方科技大学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28万平方米:包括实验楼、行政楼、科研楼、信息中心、会议中心、学生活动中心、 教师公寓、专家楼、书院、食堂、体育馆、游泳馆、风雨操场。

目前国家大力推广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南方科技大学校园能耗管理系统通过对冷源系统、配电系统、机电设备、照明系统、水资源消耗的综合监测,制定出合理的节能措施,实现建筑节能。

2. 设计目标

为满足南方科技大学教学性质、规模、管理方式和服务对象业务需求;适应教职员工对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学生对学习、科研和生活等信息化应用的发展;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办公和学习环境提供安全、高效、低耗基础保障。

根据《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等有关规定,南科大设置一套校园建筑设施能耗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对校园中电耗、燃料消耗、热量消耗、冷量消耗及水资源消耗数据等计量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实现对南方科技大学一期工程建筑综合能耗信息的集中管理。

系统基于以太网络结构建立集中管理平台,并支持向上集成。系统遵循分散采集、集中监视,资源和信息共享的原则,是一个工业标准化的集散型管理系统。

3. 系统设计

能耗监测系统由管理应用层、信息汇聚层、设备采集层的三层结构组成。

管理应用层提供管理应用模块:包括能耗区域管理、能耗数据采集、能耗分项计量、能耗设备管理、能效数据分析评佑、系统优化策略、能耗信息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支持灵活组合、自由升级、可扩展等特性,是绿色用能提供决策。

信息汇聚层采用专业的数据库管理和网络集成化技术, 将各用能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采集的能耗信息进行分类分析、处理、汇聚 ,并按照规则进行记录,创建相应的数据存储,实现对基础数据的管理。

设备采集层实现各子系统与绿色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的信息交换,将各系统的不同类型和格式的监测数据统一采集到数据库,同时可将管理信息传送到各子系统。在绿色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和各用能设备系统之间建立有效的信息通道。实现方式为建立通用的、模块化的模式。

系统将把各设备统接口协议制作为驱动模块,进行统一管理,并通过驱动模块将各系统的数据以规定的形式伟递给上层,并将上层的管理信息传递到相应的子系统中,从而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通过如RS485、MBUS、BACNET、LONWORKS、OPC、ODBC、TCP/IP等现场总线和网络数据共享技术实现开放性系统集成。

能耗管理数据中心设在学校信息中心,能耗监测系统服务器设置在信息中心汇聚机房内,管理工作站设置在信息中心一层消防控制中心内。

3.1、检测系统应用模块.

确立建筑能源管理的实施需求后,配置模块所需的采集信息,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需求包括以下内容:

1)空调系统信息采集

总冷、热水回路流量,总供、回水温度,需独立计量区域的流量及供、回水温度。

各楼层的空调送风温湿度、回风温湿度和新风温湿度。

需独立计量区域的空调箱及风机盘管等末端设备,在冷、热水管上分别安装冷、热能计量装置。

对集中式空调冷热源系统的冷、水主管上设置冷、热能计量装置以及相关用电设备,设置电量信息采集装置。

对独立计量区域的送、排风机及空调末端设备设置电量信息采集装置。

对存在加水工艺的补水泵、冷却塔、储水箱等设备的用水信息。

2)给排水系统信息采集

给排水系统的水位、压力等装置信息

热水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压力、流量等信息。

需独立计量区域的供水流量、压力等信息。

相关用电设备的用电电量信息。

3)变配电系统及用电设备信息采集

建筑总用电、主要配电回路用电电量信息。

冷水机组、电扶梯、水泵等大型用电设备的用电电量信息。

建筑总用电、主要配电回路的电能质量信息如谐波等;电能质量调整装置的运行状况;变配电设备保护运行伏况;一般用电回路的电力参数信息如功率等。

对采用变频调节运行的风机、水泵等用电设备的变频器装置,除采集频率外,还应通过标准化通信接口 取其运行状态信息。

4)照明系统信息采集

建筑内不同区域、不同运行时段的照明或部分照明回路的用电电量信息。

建筑总照明回路的电压、电流、功率、谐波等电力参数;一般照明回路的电压、电流、功率等电力参数。

5)热力系统信息采集

采集锅炉排放参数、总供热量、各回路的热水供热状况和蒸汽供热状况、软水的补给状况。

对电、气、油、煤等能源使用状况进行计测和记录,体现各锅炉的实际运行效率。

6)可再生能源系统信息采集

对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风能发电系统等各种可再生能源,系统不同根据不,同设计要求,设置相应的信息采,集装置。

用户可依据不同层级的管理需求,删减有关的能耗数据信息采集要求,也可以增加某些特殊的数据信息,例如环境参数等。

3.2、能耗设备管理模块

对中央空调、给排水等系统中应用的主要机电设备进行独立的能耗管埋, 通过对相关采集信息的分析,对机电设备运行效率进行综合判定。包括:

对空调系统设备及环境监测系统运行工况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等。

对供配电系统、变配电设备、动力设备和照明设备的监视、测量、记录等。

对给排水系统设备运行工况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等。

对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的运行进行监视等。

对太阳能、地源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运行工况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等。

3.3、能耗区域管理模块

按照功能、楼栋等分类方法,将校园内需进行独立管理的区域进行划分,为能耗分析、评估提供对象范围,按照能耗类别的分类方法,管理各区域下能耗信息采集装置,为能耗统计提供计算依据。

3.4、能耗分项计量模块

建筑内的耗能数据是建筑能源管理的基础,采集建筑的耗能数据并有效地组织分析使之为建筑降耗升效服务。

具有满足对耗能进行分析的需要并以不同计量单位显示和转换的功能,应能耗量量换算成通用标准计量单位。

具有对冷、热负荷和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区域能耗统计等分析功能,同时具有根据系统大型机电设施设置和运行历史数据开发仿真分析模块的功能。

建立建筑整体数据模型,实现统一信息资源层次体系、统一数据元素标准和统一信息编码,对各类数据进行数据存储管理的集中优化整合。

确保所获取数据的计良精度和可靠性,并提供以直接读数、动态曲线或综合表现曲线等显示方式。

对耗能设备所集的各类信息宜包括温度、压力、电压、电流、功率、室内和室外空气温、湿度等实时参数;电量、流量、运行时间等累计参数;工作状态及报警、事件记录。

保存在就地采集装置内的历史数据等其他需要的信息参数。

建立数据仓库,为管理决策层提供有效的能效数据服务。实现联机分析处理,对建筑使用中的耗能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根据需要自动实现能源使用情况分析报表的生成,定期向管理部门发送。

3.5、能耗数据分析评估模块

采用多种分析和评估工具,对建筑或设备能耗统计数据进行独立的数学分析,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估,并实现对能耗状况的模拟仿真。利用分析评估数值,对建筑或设备的能耗状况进行判定,预测能耗需求。

具有以二次计算和统计分析工作方式能力,通过若干组件完成包括计算服务、公式和指标组态等,对用户设定的统计点进行指标计算,同时也包括各项其他公式计算点,来帮助管理者了解多关键参数变化情况。

3.6、系统优化策略模块.

提供可优化的策略方案,给管理决策主动调整建筑运行能耗的改善性措施和方向,实现建筑能源使用效率逐步优化的目的。系统提供对不同能源使用管理方案的能耗评估,不断完善最优能源使用路线。

按降低能耗管埋规程及提高设备能效运行程序,根据各分区、类别、时段及用户的需求,对耗能信息分别进行汇集、统计、记录等的同时,还能通过目动或辅助的分析模块,实现运行、设计限额比较分析,并在获取相关设计信息的基础上,自动或辅助人工优化或调整耗能计划。对耗能设备进行优化性能的提示及具有实时反馈运行限额、提示调整负荷分配的功能。

对各耗能设备运行的基础、分析及控制的买时信息,进行数据记录、存储及进行仿真分析的功能。

以实现绿色建筑的科学管理为基础,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建筑降耗及建筑生态节能体系为目 ,以不断完善的数学模型为依据,以优化的控制算法为核心,以带有自习功能的耗能趋势分析为运算参数,以客观的实际耗能为评价指标,以绿色建筑的多元要求为对照,不断地对原有系统持续优化研发,达到建筑节能减排更优异的绿色功效。

3.7、能耗信息模块

通过网站浏览和数据共享应用技术,实现能耗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采用必要的防火墙、数据加密等安全技术,实现系统运行的稳定和安全;通过可控的信息,向管理者和主管单位提交能耗指标数据。

基于B/S架构和浏览器技术,通过丰富的图形表示形式,快捷准确的为管理者提供良好的数据查询、决策分析等用户界面。

4. 结论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能耗管理系统的结构组成,数据采集、分析、、优化等相关技术进行了探讨及其研究,并提出建议的措施,以便以后具有借鉴之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志刚.建筑节能及新能源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工业能源管理导则范文4

 

1美国电力行业信息安全的战略框架

 

为响应奥巴马政府关于加强丨Kj家能源坫础设施安全(13636行政令,即ExecutiveOrder13636-ImprovingCriticalInfrastructureCybersecurity)的要求,美国能源部出资,能源行业控制系统工作组(EnergySec*torControlSystemsWorkingGroup,ESCSWG)在《保护能源行业控制系统路线图》(RoadmaptoSecureControlSystemsintheEnergySector)的基础上,于2011年了《实现能源传输系统信息安全路线阁》。2011路线图为电力行业未来丨0年的信息安全制定了战略框架和行动计划,体现了美国加强国家电网持续安全和可靠性的承诺和努力路线图基于风险管理原则,明确了至2020年美国能源传输系统网络安全目标、实施策略及里程碑计划,指导行业、政府、学术界为共丨司愿景投入并协同合作。2011路线图指出:至2020年,要设计、安装、运行、维护坚韧的能源传输系统(resilientenergydeliverysystems)。美国能源彳了业的网络安全目标已从安全防护转向系统坚韧。路线图提出了实现目标的5个策略,为行业、政府、学术界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工作思路。(1)建立安全文化。定期回顾和完善风险管理实践,确保建立的安全控制有效。网络安全实践成为能源行业所有相关者的习惯,,(2)评估和监测风险。实现对能源输送系统的所有架构层次、信息物理融合领域的连续安全状态监测,持续评估新的网络威胁、漏洞、风险及其应对措施。(3)制定和实施新的保施。新一代能源传输系统结构实现“深度防御”,在网络安全事件中能连续运行。(4)开展事件管理。开展网络事件的监测、补救、恢复,减少对能源传输系统的影响。开展事件后续的分析、取证以及总结,促进能源输送系统环境的改进。(5)持续安全改进。保持强大的资源保障、明确的激励机制及利益相关者密切合作,确保持续积极主动的能源传输系统安全提升。为及时跟踪2011路线图实施情况,能源行业控制系统工作组(ESCSWG)提供了ieRoadmap交互式平台。通过该平台共享各方的努力成果,掌握里程碑进展情况,使能源利益相关者为路线图的实现作一致努力。

 

2美国电力行业信息安全的管理结构

 

承担美国电力行业信息安全相关职责的主要政府机构和组织包括:国土安全部(DHS)、能源部(1)0£)、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FEUC)、北美电力可靠性公司(NERC)以及各州公共事业委员会(PUC)。2.1国土安全部美国国土安全部是美国联邦政府指定的基础设施信息安全领导部I'j'负责监督保护政府网络安全,为私营企业提供专业援助。2009年DHS建立了国家信息安全和通信集成中心(NationalCyhersecurityandCommunicationsIntegrationCenter,NCCIC),负责与联邦相关部门、各州、各行业以及国际社会共享网络威胁发展趋势,组织协调事件响应w。

 

2.2能源部

 

美国能源部不直接承担电网信息安全的管理职责,而是通过指导技术研发和协助项目开发促进私营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能源部的电力传输和能源可靠性办公室(Office(>fElectricityDelivery<&EnergyReliability)承担加强国家能源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坚韧性的职责,提供技术研究和发展的资金,推进风险管理策略和信息安全标准研发,促进威胁信息的及时共享,为电网信息安全战略性综合方案提供支撑。

 

能源部2012年与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北美电力可靠性公司合作编制了《电力安全风险管理过程指南》(ElectricitySubsectorCybersecurityRiskManagementProcess)151;2014年与国土安全部等共同协作编制完成了《电力行业信息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ElectricitySubsectorcybersecurityCapabilityMaturityModel(ES-C2M2)丨6丨,以支撑电力行业的信息安全能力评估和提升;2014年资助能源行业控制系统工作组(ESCSWG)形成了《能源传输系统网络安全采购用语指南》(CybersecurityProcurementlanguageforEnergyDeliverySystems)171,以加强供应链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

 

在201丨路线图的指导下,能源部启动了能源传输系统的信息安全项目,资助爱达荷国家实验室建立SCADA安全测试平台,发现并解决行业面临的关键安全漏洞和威胁;资助伊利诺伊大学等开展值得信赖的电网网络基础结构研究。

 

2.3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

 

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负责依法制定联邦政府职责范围内的能源监管政策并实施监管,是独立监管机构。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EnergyPolicyActof2005)授权FERC监督包括信息安全标准在内的主干电网强制可靠性标准的实施。2007年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EnergyIndependenceandSecurityActof2007(EISA))赋予FERC和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ational丨nstituteofStandardsan<丨Technology,NIST)相关责任以协调智能电网指导方针和标准的编制和落实。2011年的电网网络安全法案(GridCyberSecurityAct)要求FKRC建立关键电力基础设施的信息安全标准。

 

2007年FERC批准由北美电力可靠性公司制定的《关键基础设施保护》(criticalinfrastructureprotection,CIPW标准为北美电力可靠性标准之中的强制标准,要求各相关企业执行,旨在保护电网,预防信息系统攻击事件的发生。

 

2.4北美电力可靠性公司

 

北美电力可靠性公司是非盈利的国际电力可靠性组织。NERC在FERC的监管下,制定并强制执行包括信息安全标准在内的大电力系统可靠性标准,开展可靠性监测、分析、评估、信息共享,确保大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NERC了一系列的关键基础设施保护(CIP)标准181作为北美电力系统的强制性标准;与美国能源部和NIST编制了《电力行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过程指南》,提供了网络安全风险管理的指导方针。

 

归属NERC的电力行业协凋委员会(ESCC)是联邦政府与电力行业的主要联络者,其主要使命是促进和支持行业政策和战略的协调,以提高电力行业的可靠性和坚韧性'NERC通过其电力行业信息共享和分析中心(ES-ISAC)的态势感知、事件管理以及协调和沟通的能力,与电力企业进行及时、可靠和安全的信息共享和沟通。通过电网安全年会(GridSecCon)、简报,提供威胁应对策略、最佳实践的讨论共享和培训机会;组织电网安全演练(GridEx)检查整个行业应对物理和网络事件的响应能力,促2.5州公共事业委员会美国联邦政府对地方电力公司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没有直接的监管职责。各州公共事业委员会负责监管地方电力公司的信息安全,大多数州的PUC没有网络安全标准的制定职责。PUC通过监管权力,成为地方电力系统和配电系统网络安全措施的重要决策者。全国公用事业监管委员协会(NationalAssociationofRegulatoryUtilitycommissioners,NARUC)作为PUC的一■个联盟协会,也采取措施促进PUC的电力网络安全工作,呼吁PUC密切监控网络安全威胁,定期审查各自的政策和程序,以确保与适用标准、最佳实践的一致性%

 

3美国电力行业信息安全的硏究资源

 

参与美国电力行业信息安全研究的机构和组织主要有商务部所属的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及其领导下的智能电网网络安全委员会、国土安全部所属的能源行业控制系统工作组,重点幵展电力行业信息安全发展路线图、框架以及标准、指南的研究。同时,能源部所属的多个国家实验室提供网络安全测试、网络威胁分析、具体防御措施指导以及新技术研究等。

 

3.1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

 

根据2007能源独立与安全法令,美_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负责包括信息安全协议在内的智能电网协议和标准的自愿框架的研发。NISTf20102014发#了《®能电网互操作标准的框架和路线图》(NISTFrameworkaridRoadmapforSmartGridInteroperabilityStandard)1.0、2.0和3.0版本,明确了智能电网的网络安全原则以及标准等。2011年3月,NIST了信息安全标准和指导方针系列中的旗舰文档《NISTSP800-39,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丨叫(NISTSpedalPublication800—39,ManagingInformationSecurityRisk),提供了一系列有意义的信息安全改进建议。2014年2月,根据13636行政令,了《提高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框架》第一版,以帮助组织识别、评估和管理关键基础设施信息安全风险。

 

NIST正在开发工业控制系统(ICS)网络安全实验平台用于检测符合网络安全保护指导方针和标准的_「.业控制系统的性能,以指导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策略最佳实践的实施。

 

3.2智能电网网络安全委员会

 

智能电网网络安全委员会其前身是智能电网互操作组网络安全工作组(SGIP-CSWG)ra。SGCC一直专注于智能电网安全架构、风险管理流程、安全测试和认证等研究,致力于推进智能电网网络安全的发展和标准化。在NIST的领导下,SGCC编制并进一步修订了《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指南》(NISTIR7628,GuidelinesforSmartGridCybersecurity),提出了智能电网信息安全分析框架,为组织级研究、设计、研发和实施智能电网技术提供了指导性T.具。

 

3.3国家电力行业信息安全组织(NESC0)

 

能源部组建的国家电力行业信息安全组织(NationalElectricSectorCybersecurityOrganization,NESCO),集结了美国国内外致力于电力行业网络安全的专家、开发商以及用户,致力于网络威胁的数据分析和取证工作⑴。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EPRI)作为NESC0成员之一提供研究和分析资源,开展信息安全要求、标准和结果的评估和分析。NESCO与能源部、联邦政府其他机构等共同合作补充和完善了2011路线图的关键里程碑和目标。

 

3.4能源行业控制系统工作组(ESCSWG)

 

隶属国土安全部的能源行业控制系统工作组由能源领域安全专家组成,在关键基础设施合作咨询委员会框架下运作。在能源部的资助下,ESCSWG编制了《实现能源传输系统信息安全路线图》、《能源传输系统网络安全釆购用语指南》。3.5能源部所属的国家实验室

 

3.5.1爱达荷国家实验室(INL)

 

爱达荷W家实验室成立于1949年,是为美国能源部在能源研究、国家防御等方面提供支撑的应用工程实验室。近十年来,INL与电力行业合作,加强了电网可靠性、控制系统安全研究。

 

在美国能源部的资助下,INL建立了包含美国国内和国际上多种控制系统的SCADA安全测试平台以及无线测试平台等资源,目的对SCADA进行全面、彻底的评估,识別控制系统脆弱点,并提供脆弱点的消减方法113】。通过能源部的能源传输系统信息安全项目,INL提出了采用数据压缩技术检测恶意流量对SCADA实时网络保护的方法hi。为支持美国国土安全部控制系统安全项目,INL开发并实施了培训课程以增强控制系统专家的安全意识和防御能力。1NL的相关研究报告有《SCADA网络安全评估方法》、《控制系统十大漏洞及其补救措施》、《控制系统网络安全:深度防御战略》、《控制系统评估中常见网络安全漏洞》%、《能源传输控制系统漏洞分析>严|等。

 

3.5.2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NNL)

 

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是美国能源部所属的阔家综合性实验室,研究解决美国在能源、环境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最紧迫的问题。

 

PNNL提出的安全SCADA通信协议(secureserialcommunicationsprotocol,SSCP)的概念,有助于实现远程访问设备与控制中心之间的安全通信。的相关研究报告有《工业控制和SCADA的安全数据传输指南》等。PNNL目前正在开展仿生技术提高能源领域网络安全的研究项。

 

3.5.3桑迪亚国家实验室(SNL)

 

桑迪亚国家实验室是能源部所属的多学科国家实验室,也是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和发展中心。SNL的研究报告有《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网络漏洞评估指南》、《控制系统数据分析和保护安全框架》、《过程控制系统的安全指标》I1'《高级计量基础设施安全考虑》、《微电网网络安全参考结构》等。在能源部的资助下,SNL开展了关于供应链威胁的研究项目,形成的威胁模型有助于指导安全解决方案的选择以及新投资的决策hi。

 

4美国电力行业信息安全的运作策略

 

4.1标准只作为网络安全的基线

 

NERC的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标准(CIP)作为强制性标准,是电力行业整体网络安全策略的重要内容。CIP标准与电网规划准则、系统有功平衡与调频、无功平衡与调压、安全稳定运行等系列标准相并列,成为北美大电网可靠性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强制执行的是CIP-002至C⑴-009共8个标准的第3版。文献1丨6]提供了CIP-002至CIP-009主要内容的描述列表。C〖P第5版近期已通过FERC批准即将于2016年实施。第5版新增了CIP-010配置变更管理和漏洞评估、C1P-011信息保护2个强制标准。

 

目前配电系统没有强制标准,但NIST将C1P标准融入了智能电网互操作框架中。智能电网互操作框架虽然是自愿标准,但为配电系统提供了信息安全措施指导为系统性的指导智能电网信息安全工作,NIST组织编制了《美国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指南》,提出了一个普适性的智能电网信息安全分析框架,为智能电网的各相关方提供了风险评估、风险识别以及安全要求的实施方法。DOE编制的《电力行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过程指南》提供了电力行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5】。DOE与DHS合作编制的《信息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ES-C2M2)i6i,通过行业实践帮助组织评估、优化和改善网络安全功能,促进网络安全行动和投资的有序开展以及信息安全能力的持续提升。2014年NIST了《提高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框架》也作为电力行业网络安全自愿标准。文献f17]提到只有21%的公用事业采取了NERC推荐的预防震网措施,可见自愿标准的执行率偏低强制执行的CIP标准在大电力系统网络安全方面确实发挥了基础作用,然而网络威胁的快速变化以及每个组织面对的风险的独特性,强制性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企业采取超过但不同于最低标准的合适的防护措施。文献丨3]提出目前将强制性的解决方案扩展到配电网不是有效的方法,联邦政府也在考虑缩小强制性范围。持续提升网络安全水平不能仅仅依赖于标准的符合度,监督管理不能保证安全。电力行业的网络安全需要整体的网络安全战略,包括安全文化建设、共享与协作、风险管理等。无论是强制性的标准还是非强制性的标准都只是信息安全的最低要求'4.2安全文化建设成为信息安全路线图首要策略

 

对能源传输系统安全风险的认知缺失或识别能力的不足,缺少有效的安全策略和技术环境训练的人员,将阻碍能源行业的持续安全。安全文化建设已成为201丨路线图的首要策略,以提升电力行业网络安全运作的主动性。2011路线图提出重点从最佳实践、教育、认证等方面加强信息安全文化建设,以实现能源传输系统的最佳实践被广泛使用、具备能源传输和网络安全技能的行业人员明显增长等中长期目标'最佳实践传递的目标效果是网络安全实践成为能源行业所有相关者的习惯。相关国家实验室围绕各自研究方向总结了评估方法、漏洞补救措施、操作指南等一系列最佳实践。如INL根据其多年SCADA漏洞评估经验,编制了《能源传输系统漏洞分析》、《SCADA网络安全评估方法》等。PNNL编制的《丁业控制和SCADA系统的安全数据传输指南》,为工业控制系统提供了能及时发现并阻止人侵的数据传输结构。NIST将最佳实践融入了安全框架、指南和导则中,如《提高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框架》、《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指南》等。NESCO、NERC等通过电网安全年会等多种方式提供了最佳实践的交流机会。

工业能源管理导则范文5

关键词:建筑节能;工程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节能专项概述

中国目前通行的建筑节能专项通常是在民用建筑的可行研究、立项、计划、建造和运营进程中按照国家有关建筑节能的法令、法规,计划建筑节能专篇,优化建筑方法和结构计划,对建筑围护结构添加保温隔热办法,选用节能型供热、通风和空调技术,选用新式的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热的电气设备线路和采暖制冷设备设备,施工中抓好节能专项施工细节及保证工程质量,进步建筑物保温功能,减少建筑运用能耗。

二、建筑能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经过历年的建筑能耗调研以及有关信息(设备管理方法、物业管理的方法等)的调查与整理,我们能够总结得出建筑能源管理存在以下两方面的距离:

1、中国是从20世纪80时代中期开始试点,并广泛运用于建筑范畴。全体技术水平(节能技术水平、建筑施工水平)、工业制造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较大距离;建筑节能有关的规范处于相对低的水平上中国全体技术水平不高也是束缚建筑节能规范不高的重要缘由。在这里,我们无妨将此方面的距离理解为“硬件”方面的距离。

2、中国的物业管理、设备运转与管理水平严重滞后,首要体现在观念滞后、效劳目标紊乱、设备管理技术含量低、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等四个方面,这能够理解为“软件”方面的距离。这方面的距离常被我们忽略,或许常常注重但力度不行。实际上这方面的距离不但是能耗管理水平低的主导缘由,并且也是致使“硬件”距离进一步扩大,使得能耗更高、形成了恶性循环的缘由。在很多的问题中,我们力求寻觅最底子的制约要素。只要找到了问题的终究症结所在,我们才可能找到精确的应对办法,才可能为从底子上处理运转节能的问题找到良方。

三、建筑节能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施行

1、工程施工准备期间

在给予建筑节能工程施行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时,首要做好工程施工的预备期间的作业,该期间也是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将建筑节能作业功率进步,需对有关的管理人员进行训练,并选用一致的方法施行操作,尽量将他们的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是关于节能工程有关的监理工程师,则需加大执业门槛,即其必须具有执业资历,才能够开展作业。此外,建筑节能的监理人员在对工程施工施行详细监理的时分,全体参建人员必须做好施工图的会审以及交底工作,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依据有关节能工程施工的规范以及法规文件、会审意见及相关交底内容实施。

2、工程施工期间

在全部建筑节能工程管理以及质量控制中,工程施工期间的作业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也直接影响着节能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功率,所以有关作业人员有必要将该期间的作业做好。工程施工期间首要包含三个环节:保证原材料的有效质量;施工过程质量的有效控制和隐蔽部位、分项工程的验收、检验批等有关的质量控制。首要是将原材料出场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有关节能工程作业人员,需要对出场材料以及设备的外观尺度、品种包装规范等给予充沛的查看,一起按照计划文件给予再次核对,查看其达到需求与否;认真查看出场材料以及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中文说明书、有关性查能参数和出厂合格证等,意图是核对原材料供给的有关资料有没有完全,是不是到达有关的计划需求;依据相应的设备、原材料的验收需求和规则,节能作业人员对现场原材料进行抽样复验,且复验时,有必要按照建筑节能的有关规范规则的份额施行见证取样,也可以参照监理合同约定的份额施行平行查验等。

其次是将施工过程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对于工程承包商需进行严格查看监督,使他们在进行详细施工时,必须要依据计划文件以及施工组织计划、专项方案施行,且施工组织计划是经过审查同意的;但是建筑节能工程在运用新材料或新工艺、新技术时,则应当让施工方经过选用样板件或样板间的方法,在现场进行制造,一起经过有关人员承认可行后,如材料供货商、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才予以施行详细的施工;节能工程的管理人员加大巡视节能工程施工力度,关于热工缺点或产生热桥位置等问题,可组织一些监理人员给予监理,监理时应选用旁站式进行,给予施工质量供给有力的保障。

最终是隐蔽部位、分项工程的验收、检验批等有关的质量控制。监理工程师在进行现场验收时,必须以确定的图像材料、计划以及隐蔽工程报验申请表等作为依据,这些依据均是经过承包商抄送而得的自检成果,只要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到达需求;关于有关自检陈述与各项验收记载,给予全面的材料核对及现场查看,其间的查验记载是来自于承包商上报的检验批、分项工程查验、隐蔽查验等,意图是使其满足验收规范;在材料核对与现场查看的过程中,当发现某种问题时,需将通知单当即下达,并让承包商整改,关于整改的成果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查。由此可见,保证原材料的有效质量;施工过程质量的有效控制和隐蔽部位、分项工程的查验、检验批等有关的质量控制,在工程施工期间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3、工程竣工验收准则

3.1质量验收的区分通常来说建筑节能分部工程包含10项建筑节能分项工程,假如民用建筑工程的工程量较大,则能够将其分成若干个检验批进行验收,无法区分节能剖析或检验批的时候,可以由三方进行协商。

3.2验收程序应当分成检验批,再对分项工程进行验收,接着是分部工程,最终是单位工程,假如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的质量查验不合格,就不能够对单位工程进行验收。

3.3专项验收准则的完善通常都是经过数据监测关于建筑节能作用进行评估,因而其精确与否都有赖于数据。关于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检查,需对其外墙节能结构进行现场实体试验,在监理人员的监督下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组织施行,依据国家有关规则关于不满足节能需求的建筑工程不得交付运用,应当在竣工验收期间合格后方可进行运用。关于民用建筑节能工程的验收需依照相关专项办法,依据工程实际情况,一起进行专项验收与竣工验收,验收应当满足有关的程序要求,履行规范也应当尽可能的精确。

结束语

活跃发展节能建筑是发展"两型社会"的必定需求,也是建筑行业向前发展的趋势。当前,节能建筑在发展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怎么做好节能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也变成当时很多作业者面对的一道难题,这篇文章仅仅略作概述。期望广大作业者们共同携手,一起推动中国建筑节能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园园,张鹏.建设部出台《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J].广西城镇建设.2012(03)

工业能源管理导则范文6

(1)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比重大(约33%);

(2)高耗能建筑比例大,加剧能源危机;

(3)既有建筑能源利用效率低。伴随城镇化建设,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继续逐年上升,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因此建筑节能是关系建筑材料、建筑设备等生产制造领域与工程建筑领域多方面的建设低碳经济、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1建筑现状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指对建筑中的围护结构、空调、采暖、通风、照明、供配电以及热水供应等能耗系统进行的节能综合改造。针对南北方不同气候特点及用能形式,国家分别出台了北方采暖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实施意见、技术导则和资金奖励补贴办法。无论是资源、环境的现实压力,还是百姓对居住环境舒适度的迫切要求,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势在必行。我国既有建筑面积约430亿平方米,大型公共建筑面积近22亿平方米,能源资源消耗占社会总能耗约为1/3,其中缺乏有效管理的建筑多于90%。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每年新建房屋面积甚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每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建筑能耗迅速增长,其中照明系统占20%~30%,采暖、空调能耗约占60%~70%。每年的新建建筑中,已逐步开展“节能建筑”的设计与施工。

2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

建筑节能的话题常谈常新,建筑耗能总量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份额已逐渐接近30%,因此无论是资源、环境的现实压力,还是群众对居住环境舒适度的迫切要求,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建筑节能今后将朝着绿色生态友好型建筑的方向发展,其中涵盖室内环境质量、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具体来说,节能改造可以通过能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实现能源效率管理系统部署能源计量分析与管理;建筑节能主要针对照明、中央冷热源和能源站系统,能源设备更新和优化,针对不合理的用能设备进行更新替换等。

2.1主动式、被动式节能产品技术的广泛应用———感知的可视性技术

我国绿色建筑将朝着大量主动式、被动式节能产品应用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例如:围护结构保温材料、节能门窗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同层排水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智能遮阳系统、PM2.5空气进化系统、室内新风系统、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等。主动节能也就是直接节能,比如大型公共建筑的主动节能包括中央冷热源系统、照明系统、动力等;而提高能效实现节能,同时离不开维护结构的保温等,即被动式节能技术和产品,也就是间接节能。绿色建筑知识普及的创新办法也有很多:开发推广让人民群众能够认知、熟悉、监测、评价绿色建筑的手机软件;把宣传推广的着重点放在绿色建筑给人民群众会带来的实际利益方面上,比如节能减排的经济性;绿色建筑在设计中注重性能的可视性;绿色建筑的可视化物业管理也将成为一个新兴的庞大产业。

2.2绿色建筑+互联网

今后,建造房屋如同生产汽车一样,全面实行工厂化预制生产,装配式建筑成为工程建设的主流方向。国务院近日《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绿色建筑+互联网的新模式将成为未来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绿色建筑+互联网,在设计中注重性能的可视性。(1)设计互联网化;(2)新部品、新部件、绿色建材、新型材料、新工艺互联网化。实现高强度、隔热、保温、自动调节光线、冬季与夏季性能反差等等,甚至有些玻璃还可以产能、储能。未来的绿色建筑设计互联网化,由用户与设计师合作来精心设计自己的家园,通过信息3.0时代的大数据深度挖掘各项科技软件,实现对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调试、运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用户参与。

2.3生态友好、人性化的绿色建筑

伴随绿色建筑+互联网的发展,绿色建筑设计将可视化与可比化,人们未来每天一打开手机,一起床或者一出门就在社区一个小电子屏幕上看到自己生活或工作环境的绿色建筑的节能、节水、雨水利用、空气质量情况处在同类建筑的对比现状,有哪些改进余地。研究表明,仅仅是由于节能、节水的可视性,就可以将节约程度提升5%~15%以上。绿色建筑已经延伸出新的理念,在建筑中利用建筑的余能、余水,以及建筑所产生的垃圾,可以做到与动植物共生,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模仿大自然的微循环。城市消耗了80%的能源,但是如果能够通过绿色建筑、物联网、分布式能源站智能电网,把一切可再生能源资源充分利用,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空间。未来的绿色建筑将更多地利用互联网,把最新的虚拟空间技术与精心设计的建筑实体空间各项主动节能、被动节能技术的系统综合性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绿色建筑要走出设计室,重视大众创新。这样就能够全面实现节能、节水、节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全面地提升绿色建筑的质量,实现全系统、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互联、互通、协同,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与效率提升实现节能。由于在这个过程中增加了民众参与、互动和可视化因素,也就使得绿色建筑更加生态和人性化。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