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措施范文1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4(a)-0118-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mergency measures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children with diabetic ketoacidosis. Methods 46 cases of children with diabetic ketoacidosi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all patients accepted the standardized emergency measures and nursing, and the changes of blood glucose, serum potassium and sodium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after emergency were observed.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 blood glucose, serum potassium and sodium levels of children were respectively (27.05±4.22),(3.23±0.33),(133.65±9.66)mmol/L, after treatment, the blood glucose, serum potassium and sodium levels of children were respectively (7.32±1.28),(4.13±0.64),(144.63±8.48)mmol/L, and the 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hildren; Ketoacidosis; Emergency; Observation on nursing; Comprehensive
小?禾悄虿?症酸中毒症(DKA)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小儿糖尿病并发症[1],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患儿恶心呕吐、腹痛、多尿、脱水等,且病情发展急骤,多不稳定,一旦未经有效抢救及护理干预,可伴发意识障碍、器官衰竭,造成患儿昏迷,有较高的致死率。由于患儿不具有完善的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且DKA初期的临床特异性并不明显,容易被家属所忽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该院治疗的46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展开分析,所有患儿均血糖、尿酮体检查诊断为DKA,尿糖阳性。其中,女17例,男29例,年龄5~12岁,平均年龄(9.2±3.3)岁,病程26 d~4年。发病诱因:27例感染、5例应激、5例胰岛素剂量不当、7例饮食不当、其他2例。
1.2 方法
1.2.1 抢救 立即对患儿开放静脉通路,给予0.4 U胰岛素溶解250 mL的0.9%的氯化钠,持续静脉泵注,定时检测患儿血糖、pH水平变化,如pH水平>7.3、血糖7.2后停止。期间给予患儿必要的吸氧、血氧检测等措施,并对感染患儿以抗感染治疗。
1.2.2 护理 ①心理护理:DKA患儿普遍存在治疗依从性较差的特点,对院内环境、医疗器械、针具的陌生感都会加剧患儿的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更应重视对患儿进行积极的人文关怀。可在病房放置卡通形象,通过亲切柔和的语言安慰患儿,以消除其紧张情绪,增进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提高治疗依从性。同时,安抚患儿家属的的情绪,并耐心解答疑惑,让其应以积极乐观的面貌去感染患儿,增进患儿安全感。②监护: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尽量不使用退热药剂,以防加重酸中毒或脱水症,以物理降温为准。并适当开展呼吸气丙酮检验。指导患儿家属学会观察、辨别患儿的低血糖症,如有异常即时通告护理人员实施抢救。③预防感染:患儿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取侧卧位预防肺部感染,由于DKA患儿机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抵抗能力较弱,细菌更易于在口腔繁殖,因此,护理工作需重视对其口腔清洁,以预防口腔感染;同时预防泌尿系统感染。④补钾护理:除常规补液后行胰岛素治疗外,更需重视对患儿的补钾。如患儿血糖值上升则易引发渗透性利尿,钾大量排出;临床应按照患儿的血钾、尿量、心电图等情况合理确立对患儿的补钾时间和剂量,给药滴速不可过快,严禁药物渗出血管外。⑤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控制是改善DKA临床预后的重要措施,护理人员需向患儿及其家属强调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告知其应遵循饮食计划进行。必要时,针对患儿病情及需求,制定个性化食谱,以避免血糖大幅波动,改善其胰岛素功能。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儿治疗前后的血糖、血钾、血钠的水平变化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在经治疗前,患儿血糖、血钾、血钠水平分别为(27.05±4.22)mmol/L、(3.23±0.33)mmol/L)、(133.65±9.66)mmol/L,经治疗后,患儿血糖、血钾、血钠水平分别为(7.32±1.28)mmol/L(t=1.37)、(4.13±0.64)mmol/L(t=0.96)、(144.63±8.48)mmol/L(t=1.45)。患儿治疗前后的血糖、血钾、血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小儿糖尿病的疾病分型多以I型糖尿病为主,遗传因素是DKA患儿的主要致病因素,加之其他外界因素如感染、应激等,发生患儿自身免疫反应,使得其胰岛细胞受损、破坏。酮症酸中毒是严重的小儿糖尿病并发症,处于该阶段的患儿,体内代谢发生紊乱,脂肪加速运动与分解,形成大量乙酰乙酸、丙酮、β-羟丁酸,导致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国内外均以控制与改善患者病情为治疗途径,以胰岛素为主要治疗对策[2]。因此,对DKA患儿的急救,在早期可采取积极的胰岛素治疗,以此来调节患儿血糖水平并纠正胰岛素抵抗现象。患儿出现DKA症状的临床生理变化主要为血钾、血钠指标降低,尿素氮升高[3],抢救工作需重点关注对患儿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预防发生低血钾、低血钠情况。该研究中,感染是DKA患儿的主要诱因,如未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往往难以充分纠正患儿的酮症酸中毒,严格遵医嘱采取抗感染治疗,对推动患儿病情康复有重要意义。
补液治疗是抢救DKA患儿最早、也是最关键的救治措施,旨在能够迅速恢复患儿血容量,预防疾病进一步对其心、肾功能造成损害。当患儿情况得以稳定后,胰岛素治疗方可充分发挥应有疗效。目前,临床一般以小剂量胰岛素治疗为主,能够让患儿血糖持续性下降。由于DKA患儿一般末梢神经循环存在障碍,肌注、皮下注射均疗效有限,胰岛素剂量也无法按患儿病情改善状况进行随时调整,因此,通常采取持续静滴的给药方式治疗。一般以每2 h检测1次患儿血糖,再根据其血糖水平相应调整胰岛素剂量。如患儿在用药期间存在低血糖症状,如频现饥饿感、心慌、手抖、多汗等,甚至发生惊厥、休克情况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将患儿取平卧位,口服浓糖水、糖果汁、糖块等,直至患儿清醒后再食,预防低血糖昏迷。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措施范文2
【关键词】 穴位贴敷法;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65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62-02
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高,病程较长,很多都是慢性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1]。尤其在老年群体中,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经成为多发病和常见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因此,要积极采取措施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进行治疗。穴位贴敷法是中医上一种重要的疗法,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可用来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文章对110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用穴位贴敷法治疗和护理的相关情况作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10例进行研究,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54例。患者年龄最大为79岁,最小为16岁。疾病类型:慢性支气管炎45例,哮喘33例,过敏性鼻炎18例,肺气肿11例,慢性咽炎3例。本次所选病例排除有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过敏体质患者、糖尿病患者、处于疾病发作期患者、孕妇。
1.2 治疗方法 入选病例均用“冬病夏治”疗法,采用穴位贴敷法,自制药膏,主要成分为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将其研成粉末,然后用稀释的姜汁做成膏状,每次取2g,先将患者背部的汗液擦干,保持背部皮肤清洁,因为腧穴是内脏主要的经气输注之处,因此要对腧穴按摩数秒,当患者感到麻、酸、胀的时候,将药膏敷在患者双侧心俞、肺俞、膈俞上。贴敷时间为每年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连续治疗3年。
1.3 护理方法 ①贴敷前护理:在穴位贴敷之前要向患者说明治疗的机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明确治疗中的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在治疗中会出现局部热、麻痒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水泡,让患者对此有心理准备。②贴敷护理:在整个操作中医护人员要坚持无菌操作,对患者病情密切监视,尤其要防止患者受凉。对于老年慢性呼吸道系统疾病患者来说,他们的身体机能下降,耐药性较差,在贴敷中应该严格全面考虑这些因素。③贴敷后护理:药膏贴敷后患者局部会出现烧灼感,如烧灼感非常明显,直接取下药物即可,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如贴敷部位烧灼感明显,出现水泡,要告知患者不能用手抓挠,小水泡切忌弄破,要让其自行吸收。当水泡直径过大,需要做特殊处理,首先要对局部消毒,然后采用无菌注射器将水泡中的渗液吸出,最后将止痒粉和湿润烧伤膏直接涂到上面,3-4d后痊愈。皮肤愈合后早期会有色素沉积,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色素会逐渐消退,不会留下瘢痕。④生活护理:在药膏贴敷过程中患者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1个月内禁烟酒,禁止进食辛辣、生冷的食物。在贴敷4-6h内不宜洗澡,局部不用肥皂。患者要注意保暖,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预防感冒。
1.4 疗效评价标准 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在冬季仍有发作,但发作次数减少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为无效。总的治疗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本组110例患者采用穴位贴敷法治疗,显效54例,有效48例,无效8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2.7%。8例治疗无效的患者主要是未坚持治疗。
3 讨 论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冬季发病较多,主要与气候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多数患者症状冬重夏轻,这部分患者属于阳虚性体质[2]。因此,治疗时间应该以夏季为宜,需要通过春夏养阳,改善患者阳虚体质,让患者阳气充沛,恢复到健康状态。在本组研究中采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方法对患者相关穴位进行刺激,使患者经络畅通,气血调和。此种治疗方法与其他给药途径相比,减轻了患者的不良反应,降低了对患者肝脏以及胃肠道的刺激,药物作用能充分发挥[3]。贴敷时间选择在三伏天,主要是因为三伏天是1年的阳中阳,而午时是1天中的阳中阳,在这个时候人体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贴敷药膏后,药物会通过穴位、经络等渗透到体内,产生较强的作用。
在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过程中,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优质的护理工作不仅能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而且能通过合理的饮食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疾病诱发因素,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陶香梅.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和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5):170-171.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措施范文3
【关键词】 健康宣教;呼吸科患者;护理
作者单位:635000四川省达县人民医院
近年来,根据我国的死因调查结果显示,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一直占据前三位。因此,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特点,研究防治对策,加强患者护理,已成为呼吸科护理工作者的重要课题[1]。健康教育是向人们传播疾病和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项社会活动,如果在住院患者护理中应用科学合理,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现将我院对住院的呼吸系统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呼吸科在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39例,其中男47例,女31例,年龄16~83岁,平均(43±10.2)岁,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治疗,试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和家属给予健康宣教,具体方法如下:
1.2.1 评估
由于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等的不同,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有所差异,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进行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宣教方式是必要的,否则会起到负作用,导致宣教失败,使患者失去接受知识的兴趣[2]。首先通过护士与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交谈,收集患者有关的各方面信息,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既往史、特殊嗜好、心理因素等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宜的护理预案对患者进行护理。
1.2.2 宣教内容 医院通过疾病知识讲座,发放教育手册,病房走廊设置宣教画廊,护士通过治疗、巡视、护理或其他时间对患者进行呼吸系统疾病健康宣教,以各种不同方式使患者对疾病深入了解,改变不良习惯,改善医患关系,积极配合医生参与疾病的治疗过程。并对患者家属进行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以及保护措施的宣传教育,使患者家属起监督、管理的作用。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大都有呼吸道刺激物的敏感性,如果患者居住的病房有呼吸道刺激物将不利于治疗,所以呼吸科患者居住环境要清洁、卫生。要经常开窗,使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的湿润、温度适宜,同时也要保持地面干净卫生。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消耗性疾病,通过饮食调理,适当补充营养, 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要保证患者每天食物热量的充足摄入,三餐定时定量,多吃新鲜瓜果和蔬菜,以确保患者对维生素的需求,饮食清淡,禁食辛辣、油腻和一些易致过敏的食物,多饮水,做到少量多次,使痰稀化,易于咳出。
呼吸科老年患者居多,加之病程长,且反复发作,患者易存悲观、忧虑心理,容易对康复失去信心,不配合医生的治疗,所以我们要注意和患者的进行心理沟通,多安慰患者,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安心休养,争取早康复[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依从性对比
通过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住院患者的依从率对照组仅为71.8%,而实验组的患者绝大多数积极配合治疗,依从率高达94.4%,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依从性对比
组别依从治疗例数总例数患者依从率(%)
实验组373994.9.*
对照组283971.8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率比较 对住院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为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护理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使患者的院内感染率降低到5.1%,减轻了住院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与对照组比较,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院内感染率比较(例,%)
组别院内感染例数总例数院内感染率(%)
实验组2395.1.*
对照组113928.2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健康宣教的目的就是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患者所患疾病的常识,以及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需要掌握的护理方法,让患者和家属充分信任医院,增进医患之间关系,提高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利于疾病的治疗及患者的康复。通过我院的探索发现,患者通过健康宣教后能够了解自身所患疾病的知识,合理应用膳食的方法,以及各种治检查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如各种疾病如何配合常规检查,如何留取标本,预防感染的措施等。健康宣教使患者正确对待病症,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以为人本服务理念不断深入,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现代化的医院应该摒弃传统的单纯性的机械式的护理模式,应该以人性化的护理手段为患者解决困难,健康宣传教育使医护人员站在患者的角度为患者考虑,为患者治疗和护理,既能更好的了解病情,又为医患关系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患者健康宣教的开展,提高了患者和家属对呼吸系统疾病认识的,同时我院的医护人员也意识到自身工作的价值,促进我们去不断学习, 拓宽专业知识,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医院管理质量及工作效率也有很大提高;健康宣教加强了医患信息沟通,建立了新型的护患关系,患者对我们产生了信赖感,我们也增加了对患者的爱心[3]。
参 考 文 献
[1] 金文喜.浅谈呼吸科临床护理体会.《中国保健》医学研究版, 2008,16(3):94-95.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措施范文4
【关键词】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人体各内脏器官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在呼吸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中,主要以慢性疾病为主。患者表现为:体质虚弱、病情反复、久治不愈等特点。在老年呼吸疾病的护理中,护理人员应结合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理特点、病程长短等,采取行之有效的规范化护理措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本文对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4月120例60岁以上的老年呼吸疾病患者的规范化护理进行分析,并作出总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4月120例60岁以上的老年呼吸疾病患者,男性73例,女性47例;年龄61-86岁,平均(69.5±1.7)岁。本组病例中,慢性支气管炎67例,阻塞性肺气肿39例,两者兼而有之14例。病程:慢性支气管炎15-34年,平均(20.6±1.2)年;阻塞性肺气肿6-15年,平均(8.3±1.6)年。同时,本组病例中合并冠心病25例,高血压18例,糖尿病8例。
1.2 实验室检测结果
经过本院实验室检测,本组病例中,末梢血液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高29例。在进行动脉血气检测的37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在进行血红蛋白检测的22例患者中,血红蛋白数量均用不同程度下降。上述几个病例的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祛痰、平喘、抗感染、解痉、镇咳、消炎等治疗与护理措施,患者均在11-23d内好转出院,平均住院天数为18d。
2 规范化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爱心和细心,这是对一个护理人员最起码的要求,由于患者年龄较大,甚至多年面对疾病缠绕,可能会出现脾气无常、容易发火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理解患者的心情,给予患者最大的宽容,始终以微笑来对待患者。要细心观察患者的生活起居,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并做好交流和沟通。由于部分老年患者有健忘和唠叨的心理特征,护理人员应予以谅解,并且以专业的护理知识和职业素养赢得老年患者的信任,尽量消除患者的不良心态和情绪。老年呼吸疾病患者在长期经受病痛折磨后,会产生消极、易怒、孤独等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家属多陪伴老人,使患者感受到亲人的温暖。因此,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心理问题,以调动老年患者最大限度的主观能动性,配合医护人员开展相关治疗与护理工作[1]。
2.2 呼吸道护理
当老年呼吸疾病患者在临床上表现出严重的呼吸道症状时,护理人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呼吸道护理措施。本组病例16例出现严重的呼吸障碍,护理人员迅速使用吸痰器,帮助患者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以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在使用吸痰器时,护理人员应注意吸痰管的及时更换,吸痰动作应尽量轻柔。
2.3 饮食护理
在老年患者的规范化护理中,饮食护理是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之一。应提醒老人饮水每天应在一千五百毫升以上,供给充足的营养,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少量多餐,应保持足够营养物质的摄入。同时,护理人员应注意调节患者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具有较强刺激性的食物[2]。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患者还应保持每日的饮水量在1500ml以上,以保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以及病变黏膜的自行修复。
2.4 用药安全护理
在本组病例中,患者普遍存在药物少服、漏服、用药过量等现象,为了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护理人员采取定时送药的护理服务措施,并监督患者在规定时间将药物全部服下,以免患者出现漏服的问题。另外,对于病情危重或吞咽困难的17例患者,护理人员将药物研碎后溶入水中,以便患者顺利服药。在患者用药后,护理人员密切关注药物的实际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
2.5 健康指导
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规范化护理的基本措施之一.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教会患者进行体力训练、缩唇呼吸法与耐寒锻炼等康复训练方式,以利于患者增强肺泡的换气功能,改善缺氧症状。护理人员在老年患者出院前应嘱咐他们或家属注意冬季保暖外套,严格预防感冒的发生,同时控制和减少空气中的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应用动物皮毛制品和接触温血宠物,包括啮齿动物和鸟类,因其产生的皮屑、唾液、尿液和粪便均能引起过敏反应。需要注意的是,患者一旦出现了呼吸道感染症状,以防止病情的恶化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 总结
据国内相关医学研究部门统计:老年人出现单一或多个内脏器官功能不全的几率约为85%以上,由此引发的呼吸系统退行性变,必然会导致患者出现肺活量减弱,残气量明显增加等症状[3]。由此可见,在老年呼吸疾病的规范化护理中,必须注重对于各种感染源的消除,以保障患者的呼吸畅通和生活质量。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中,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各类常见疾病的特点、症状等,及时制定行之有效的规范化护理方案。同时,护理人员应从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文化与环境需求等方面出发,加强护理干预措施的完善,从而提高老年呼吸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志芳,张碧红.浅议老年病人的护理和护理道德[J].工企医疗,2006,5(19):67-68.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措施范文5
[中图分类号] R563.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6(a)-0117-03
The effect of whole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 of respiratory failure
LIU Qiu-mei WANG Qiu-xia
120 Ward of Emergency Department,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gjiagang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Zhangjiagang 215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whol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 of respiratory failure. Methods 8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4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4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whole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routine nursing.The incidence rate of respiratory failure,related index of blood gas analysis and pulmonary function,compliance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respiratory failur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6.82%,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27.27%),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Respiratory disease;Respiratory failure complication
呼吸衰竭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有研究报道显示,护理干预能帮助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有效避免呼吸衰竭的发生[1],本院在对44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4月~2014年1月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88例,经过胸部X线片、CT、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查后诊断为呼吸系统疾病,其中男61例,女27例;年龄49~78岁,平均(55.7±3.4)岁;原发病为肺源性心脏病21例,支气管哮喘1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5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平均病程(3.8±2.1)年。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及原发病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根据病情进行常规的抗感染、扩张支气管、氧气支持、强心、利尿、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等治疗[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干预。首先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并保持舒适安静的环境,加强护理巡视,然后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3]。①认知干预: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的宣传教育,开展知识讲座,鼓励患者积极学习、沟通;②心理干预:患者承受了对疾病的担忧和经济负担,往往会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焦虑、恐慌的不良情绪,耐心和细致地开导、鼓励患者以平和心态积极面对治疗;③呼吸肌使用护理干预:保证呼吸机的正常使用,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鼻面罩,或者采取固定,并积极预防使用呼吸机可能出现的胃肠胀气、局部皮肤受损、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④用药干预:指导患者自行用药,详细讲解药物用量、时间及药物原理和不良反应,并叮嘱患者随身携带呼吸系统急救药;⑤饮食干预: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多补充维生素及高蛋白、低脂的食物,降低食盐摄入量;⑥行为干预:鼓励、帮助患者适当地进行康复训练,禁烟禁酒。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护理工作中的依从性,护理前后的血气分析和肺功能评价,并记录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其中依从性分为:优良为积极主动配合;中为基本配合;差为说服后配合或者不配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呼吸衰竭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出现3例(6.82%)呼吸衰竭,对照组出现12例(27.27%)呼吸衰竭,观察组的呼吸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6,P
2.2 两组护理前后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相关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的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相关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相关指标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
2.3 两组依从性的比较
观察组的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依从性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呼吸衰竭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的严重障碍,无法有效地进行气体交换,导致缺氧,可能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并引发机体代谢和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组综合征。呼吸衰竭患者的病程较长、治疗困难,反复发作,且具有较多的并发症,因此死亡率较高[4],同时呼吸衰竭除了原发病常表现的临床症状外,还表现为急性缺氧和二氧化碳潴导致的功能代谢紊乱,会逐步对心脑功能产生影响[5-6],因此,应当及时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干预,防止呼吸衰竭的发生[7]。有研究显示,通过控制感染,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营养支持、改善心肺功能、合理氧疗等全面护理干预,能在延缓病情发展时缩短住院时间,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8]。
护理干预越来越多被用于各个科室的护理工作中,护理干预是现代护理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较好地维持患者病情的稳定,显著改善患者预后,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9]。本研究对观察组采用了全程护理干预,不但对疾病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进行预防护理,而且从心理、饮食、用药、行为等各个方面进行鼓励、督促及引导[10],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呼吸衰竭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相关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护理干预过程中的依从性显著好于对照组,不但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措施范文6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真菌感染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经痰液真菌培养后确诊的38例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患者,采用真菌培养的方法了解真菌种类,并对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真菌感染的基础病比例最高的是慢性支气管炎,占42.11%,其次分别为肺肿瘤26.32%、肺源性心脏病15.79%、肺气肿10.53%、肺炎5.26%。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最高的为白色念珠菌,占68.42%;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与年龄、抗生素应用、病程均具有明显关系,年龄越大、抗生素应用滥用、病程越长,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几率越高(P
【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 真菌感染; 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5-0013-02
近年来,随着临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恶性肿瘤放化疗、激素的滥用、患者年老体弱、慢性疾病以及免疫能力低下等因素的影响,真菌感染已成为呼吸系统疾病的突出问题。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真菌感染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并导致气道严重病变,从而对临床诊治造成极大的困难[1]。本研究就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经痰液真菌培养后确诊的38例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患者,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32~81岁,平均(62.3±8.4)岁。其中肺炎2例,肺源性心脏病6例,慢性支气管炎16例,肺气肿4例,肺肿瘤10例。
1.2 真菌培养方法
1.2.1 标本留取 所有患者在进行痰液采集的清晨起床刷牙后,用清水进行3次漱口,将气管内痰液及下呼吸道分泌物用力咳出,并采用一次性无菌容器采集,护理人员将采集到的痰液放入盛有15~20 ml的灭菌等渗盐水试管内,然后在10~60 min内送入检验科检验[1]。
1.2.2 真菌培养 挑取标本可疑部分,将其制备涂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到一些视野,然后再将其转到高倍镜。若看不到扁平细胞,则表明该标本已被污染,需要另留取。以常规方法将标本接种于沙促罗培养基上,控制培养温度为35 ℃,经过24~48 h的培养,真菌鉴定是将分纯菌落在VITEK细菌生系统YBC试卡接种,系统内度数鉴定,采用的质控菌株为ATCC60193白色念珠球菌菌株[2]。
1.3 真菌感染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留取的痰液真菌培养均进行连续2次或2次以上的检查后为阳性,且鉴定结果为同一真菌,则可结合临床表现确诊患者属于真菌感染[3]。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咳嗽黏液胶胨样痰或白色黏液丝状痰或浓痰,严重的患者甚至痰液中存在血丝,或呼吸困难、咯血等。
1.4 相关因素分析
统计患者不同年龄段、抗生素应用不同时间、病程长短等因素下真菌感染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的种类
本研究中,真菌感染的基础病比例最高的是慢性支气管炎,占42.11%,其次分别为肺肿瘤26.32%、肺源性心脏病15.79%、肺气肿10.53%、肺炎5.26%。同时发现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最高的为白色念珠菌,占68.42%,见表1。
2.2 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与年龄、抗生素应用、病程均具有明显关系,年龄越大、抗生素应用滥用、病程越长,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几率越高(P
3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会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并导致气道严重病变,从而对临床诊治造成极大的困难。尤其是白色念珠菌会对细胞免疫造成抑制,同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能够造成患者病情急剧恶化,甚至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本研究中发现,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的主要真菌就为白色念珠菌。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与患者年龄、抗生素应用以及病程均具有密切联系。因此,临床对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应当加强对真菌感染的预防,同时给予有效的实验室检查,具体如下:(1)临床医师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大部分临床医生在应用抗生素时存在采用试验性用药、经验性用药或患者自主性用药等错误,严重破坏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这极易导致真菌感染的发生,因此,临床药师必须加强对抗生素使用指征的掌握,在对患者治疗中,应当根据各项辅助检查结果给予准确合理的抗生素,并指导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2)临床医生必须重视细菌培养,大部分医师在临床治疗中,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时,仅仅考虑可能是抗生素使用种类不正确,而反复更换,没有给予感染菌谱的检验,从而导致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增加。因此,临床医生在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应当积极给予感染菌谱检验,从而明确抗生素使用[4-6]。(3)加强对激素的应用指征,目前,一些基层医疗单位因盲目追求治疗效果,而在临床治疗中任何疾病均给予激素类药物治疗,导致激素成为常规用药,因此,在临床中,必须加强对激素的应用指征的掌握,坚决杜绝激素滥用的出现[7-8]。
总之,老年患者、慢性病及抗生素滥用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临床应当加强预防,在诊断时给予积极有效的辅助检查措施,杜绝药物滥用,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确保治疗疗效,避免真菌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赵丽平,范洪,刘静.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23(9):123-124.
[2]范洪,刘静.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真菌感染的病例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21(2):145-146.
[3]刘彦,张爱荣.临床真菌感染的回顾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26(1):137-138.
[4]袁彦丽,王静,冯羡菊.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85例临床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3,12(1):167-168.
[5]修连喜,林建红,罗腾火,等.我院院内真菌感染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2012,34(9):45-48.
[6]杨晓霞,王治国,林燕青.医院内真菌感染临床观察[J].实用全科医学,2012,44(4):45-47.
[7]邓乃梅,马晓鸥.医院内真菌感染81例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2012,33(6):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