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渔业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渔业的概念范文1
卡罗尔?吉利根(1964-),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标志她研究的里程碑式的著作是于1982出版的《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该书在西方世界被视为当代女性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在该书中,吉利根试图通过访谈的方式考察人们的自我概念和道德概念,考察他们对道德冲突和道德选择的体验,让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循着这些声音去描绘女性心理和道德发展的轨迹[1]。
本文将沿着吉利根的逻辑分析轨迹,剖析在男权社会,女性的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的缺失,即女性于这样的社会里所形成的道德发展的特点无疑打上了男权的烙印,探讨以吉利根为代表的女性主义对女性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的建构,并对这一建构做出一定的思考以及发现其中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的缺失
1.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概念的缺失
关于自我概念,即指个体把自己作为客体的整体看法和感觉[2]。哈佛心理学家詹姆斯第一个提出自我概念,他认为自我概念是影响个体行为的深层个性因素,人们的自我概念和自己的行为常常是协调统一的。然而,处于男权社会中,女性总是有意和无意地限制自己的声音,使得一种男性声音的文明永久化,一种基于同妇女分离的生活秩序永久化,因而,女性总是忽略了自我,总是透过男性安装的玻璃窗看待世界,由此导致女性自我概念的缺失。
而这种缺失,可以追溯到亚当和夏娃。上帝在创造人类的过程中,在泥坯的鼻中吹入生命的气息,由此创造出了有灵的活人――亚当。但鉴于亚当是孤独的,上帝决心为他造一个配偶,便在他沉睡之际取下他一根肋骨,用这根肋骨造成了一个女人――夏娃。在生命周期中,像在伊甸园中一样,妇女一直是偏离的[3]3。在社会生活中,男人们总是含蓄地采用男性生活作为标准,试图以男人的布料来装扮妇女,在著作中,吉利根通过阐述艾米的被访谈经历,来论证女性自我意识的模糊,她们很难听到内心深层次的呼唤,在很多场合有意和无意地运用他人声音去表达而不是表达出自己的内在世界。
自我概念是影响个体判断、选择以及最后行为的深层因素,人们的自我概念与其行为常常是协调一致的。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概念的缺失,必然会影响女性道德概念的建构,即女性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以及道德行为都将受到影响。
2.男权社会中,女性道德概念的缺失
所谓道德概念是对人与人关系属性的价值上的具体把握。就道德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而言,其内涵是对人与人利益关系的本质的应当性的把握,其外延则是所有的道德现象,它与“真”的概念、“美”的概念是有明显区别的[4]。同时,道德概念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处于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本质和美德被视为服从和温顺,她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依赖于权威。
回顾中国历史,从奴隶社会晚期,孔子在《论语》中明确讲到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到西汉时期,董仲舒正式提出“三纲五常”。其中“夫为妻纲”,即明确提出妇女在家庭中的从属地位。紧随其后,为了让妇女安于服从的地位,封建社会还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规范,主要表现为“三从四德”。直至宋朝,程朱理学提出守节观念,使得对妇女的要求更具体化与生活化。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女性的道德概念一直处于“男尊女卑”的基础上,直到近代,中国女性才逐渐发出自己的道德的声音。
同时,回顾西方历史,女性道德概念也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正如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认为的:“男人与女人共同的地方在于他们都具有人类的特点,他们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的性。”“我们用不着争论到底是男性优于女性,还是女性优于男性,或者两种性别是相等的,因为,每一种性别的人在按照他或她特有的方向奔赴大自然的目的时,要是同另一种性别的人再相像一点的话,那反而不能像现在这样完善了。”[2]前言3他由此主张女性的美德在于依附与顺从。
对此,吉利根通过访谈的方式,对于父权制社会下,女性道德概念缺失的状况进行了详尽地描述。吉利根通过案例访谈方式,发现妇女们对保护和维持自己生活的男人们做出的和强加的意见或判断采取一种服从的态度,而缺乏自己的道德判断及其道德选择,这便必然体现在她们的最终道德行为中。
二、以吉利根为代表的女性主义对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的建构
迄今为止,在历史上,女性的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所以,当代女性主义不断在努力建构女性本身的自我概念和道德概念。第一代女性主义在争取女性的就业权、受教育权等基本权利时,她们的价值观一直依附于传统的西方思想,并没有挑战二元论。第二代女性主义,以波伏娃为代表,率先提出了挑战。她在其经典著作《第二性》中,提出了“他者”问题。波伏娃认为,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只是“他者”。第三代女性主义试图打破男女之间的二元对立,主张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其中吉利根为主要代表。吉利根开始通过访谈方式考察女性的自我概念和道德概念,让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循着这些声音进一步考察女性心理和道德发展的轨迹。那么,以吉利根为代表的女性主义所建构的自我概念和道德概念分别是什么?她又是如何来建构的?
吉利根将女性自我概念界定为具有社会价值意义的自我概念,试图通过联系、关怀和关系来认同自我。她借用了乔多罗的理论,并通过自己的研究经验发现,这种差异具体源于儿童时期,“母亲试图更像她们自己,以及延续自我那样地体验自己的女儿”[2]4。相反,“母亲把儿子作为异性来体验”[2]4,由此男孩逐渐将自己与母亲分开,并逐步削弱了“他们最初的爱以及移情联系的感觉”[2]4。因此,在吉利根看来,女性多站在“移情”的基础上定义自我,自我是一个联系的自我,与他人的分离将导致自我的消解。
与女性自我概念相呼应,吉利根将女性道德概念界定为“责任道德”,并描述了女性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第一水平体现为女性过分地关注自我。这是一种现实的涉及生存的关心。紧接着,吉利根开始权衡自私与责任问题,进入将善视为关怀他人,根据关怀和保护他人的能力来定义自己和声明自己价值的第二水平。最后吉利根开始审视内在的逻辑,重新思考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消除自私与他人的鸿沟,并以非暴力和不伤害为道德准则,进入到适当关怀自我和他人的第三水平。循着这一探索,吉利根建构了一条“关怀道德”路线,她认为男性道德为公正道德,女性道德则为关怀道德、责任道德。
三、吉利根对女性自我概念和道德概念建构的思考与启示
但不可否认的是,吉利根对女性自我概念和道德概念的建构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特别是对我国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1.注重性别差异,将性别视角贯穿于德育工作的始终
女性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的缺失,使得女性在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方面往往缺乏主体意识,她们有意或无意地循着男性的声音和男性道德发展的轨迹建构自己的思想,而忽略了内心真实的声音。因此,我国的德育工作应注重性别差异,将性别视角贯穿于道德准则的制定、实施和具体的道德实践过程中,以增强女性的主体意识,提高她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让德育效果在她们最终的道德行为中得以体现和检验。
2.关怀学生,注重德育中的情感因素
分析我国的德育教学与实践,知识的传授成为其中的主导。德育课堂上,教师多是讲授德育的概念、内容、原则与方法,介绍各国的德育状况以及列举古今中外道德模范的典型事例,而忽视了各个阶段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到底需要什么,忽视了传授的德育知识是否符合学生心理成长的规律,忽视了道德中情感因素的发掘、引导和培养。因此,走进学生,关怀学生,注重道德中的情感因素,成为当前我国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渔业的概念范文2
1功概念的来龙去脉
翻阅物理学史与相关研究文章可以发现,历史上功的概念的建立与其它物理概念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基于生活的需要――工业革命的早期,人们为了衡量蒸汽机的效率,迫切需要建立某个物理量.基于生活实践,人们逐步认同用机器举起的物体的重量与所举高度的乘积来衡量机械的输出,并命名为“功”.
这种需要在今天看来,与学生的生活几乎不存在任何的关系,因此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并没有将这样的历史需要作为功的概念的建立背景.而也正因为教材这样的处理,或者说因为教材并没有寻找到另一个具有替代意义的例子,就使得功的概念的引入与建立显得非常的与众不同,而学生也因此感觉难以接受.
再往后分析教材,可以发现功这一概念在功与能的知识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无论是分析能量的转化,还是到电学当中研究电流做功及功率等,均与功有关.因此,功可谓是能量部分知识的基础,如果学生对功的概念引入与建立存在理解上的真空,那么学生在后面的知识建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认知角度的障碍.
以上从功概念建立的历史角度与学生建构与功相关知识的角度分析,分别对功的概念建立的重要性作出了阐述.意在提醒同行,功这一概念的引入建立一定要重视.
2学生认识功的困难
为什么说教材上建立功的方法并不是最恰当的呢?不妨先来分析某版本教材的处理方法.该教材通过呈现三种做功的情况:水平面上一个水平方向的力推动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竖直方向上一个力拉着一个物体沿竖直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斜面上一平行于斜面的力推动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然后综合这三种情况的共同点,即用力作用于物体上,且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最后引入功的概念,并建立功的定义.
这样的概念建立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有什么样的困难呢?对此,笔者专门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设了三个问题:(1)学完本节后,你知道功是什么样的物理量吗?(2)你知道为什么要引入功这个物理量吗?(3)你觉得功在生活以及在物理学习中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调查结果表明,有高达87%的学生作出了否定的回答,即使另外的13%的学生,实际上也是云里雾里.
显然,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功的概念,不足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引入功这个概念.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即使学生通过顺应的方式接受了功的概念,他们在判断是否做功的时候也还容易出错.即使老师帮学生分析出不做功的三种情况,学生还是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三种情况下就不做功.
3功概念的引入与建立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初中物理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到建立功这一概念的意义.那么,具体如何实施呢?笔者在参照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如下思路.
3.1借助于物理学史,引导学生思考“功”的概念的引入
首先,通过图片或视频创设工业革命时代的情境,让学生认识到蒸汽机在那个时代所发挥的作用.然后向学生呈现不同能力的蒸汽机,让学生认识到不同蒸汽机的本领是不一样的.(这个过程不要少于5分钟,而原因就在于只有有了足够的时间保证,学生才会充分思考情境中形成的问题.)在呈现了相关的物理学方面的历史之后,可以提供学生身边的一些做功多少不同的例子,如背着轻重不同的书包分别爬上同样层高的楼梯,或者背着同一个书包分别跑上二楼与三楼,让学生去比较做功的多少.这个时候尽管学生没有功的物理概念,但根据生活经验,他们同样可以作出相应的判断.这个判断,就是功的概念建立的认知基础.
3.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问题可以设计成:如何描述不同蒸汽机干活的本领呢?(这里,“本领”是一个关键词,其一方面符合学生的基本经验,学生不至于在本领这一概念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另一方面当本领“移植”到机器身上时,学生会思考如何去有效地衡量机器的本领.)实际教学中,学生可能出现的猜想通常有:看蒸汽机的大小;看蒸汽机干活的多少;看蒸汽机一次干多少活;看蒸汽机一次能将干活的对象加工到什么程度等.实践表明,在这一过程中,只要教师的引导得当,学生的思维就会不断地向质量与距离两个因素靠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受到多方面的干扰,因此学生提出的猜想可能比较多,这个时候教师要做好分析与归纳工作,以让学生的思维集中到力与距离两个要素上来.
3.3教师进行引导
让学生的思维向力与力的方向上运动的距离靠近.在学生初步意识到蒸汽机的本领与质量和距离有关时,教师可以将蒸汽机干活的实际图景抽象成简图,然后从力的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蒸汽机干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蒸汽机对物体施加力,并使物体运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力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往往是一致的.因此功的概念就呼之而出了.当然,这里也不能忽视对学生所熟悉的事例的分析,比如说上面提到的背书
包上楼的例子,结合这个例子去分析受力与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也可以很好地建立关于功的概念的认识.
3.4分析不做功的情形
渔业的概念范文3
一、综述与分析:农村职业教育概念的多维度理解
关于农村职业教育的概念,许多研究者基于不同的历史背景综合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大都给出了综合性的界定。通过对这些综合性的概念界定进行分析,发现基本上都是对以下三个维度的综合:一是教育发生地域的维度,二是教育对象的维度,三是教育内容的维度。从教育的发生地域维度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界定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学者刘春生和刘永,他们认为,从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概念综合来看,农村职业教育可以理解为发生在农村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学者石伟平在其所著的《比较职业技术教育》一书中提出“农村职业教育是指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施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与城市及工业发达地区实施的工业、服务业职业技术教育相对的另一类职业技术教育”,他强调农村职业学校必须设在农村。以上观点立足于农村和城市在地域上的明显区别,旗帜鲜明地从发生地的角度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界定,即农村职业教育必须是办在农村的职业教育。从教育对象维度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界定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刘春生、王虹主编的我国第一本《农村职业教育学》(1992年)一书中提出“农村职业教育是指对农村广大的就业人员和从业人员所进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刘春生、刘永还提出“农村职业教育可以理解为发生在农村,以农村人口为对象的职业技术教育”。张力跃在《受教育者视界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困境与破解》一书中提出,农村职业教育“以农民子女为主要对象”。农村职业教育的对象就是农村人口,农村职业学校的生源都是农村学生,这是由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所决定的,符合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现实情况。从教育内容维度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界定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石伟平编写的《比较职业技术教育》中认为,农村职业教育主要包括农业种植、水产、果树栽培、畜牧、蔬菜、花卉、药材等内容。刘春生、王虹在《农村职业教育学》一书中提出,农村职业教育主要是种植、养殖、加工、运输、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从以上观点看,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基本上还是应当围绕“农、林、牧、副、渔”的大农业即第一产业来进行设置。尽管刘春生等学者认为应当设置“加工、运输、服务”等第二、第三产业相关专业,但总体仍然应当以涉农专业为常规的和主要的专业设置。农村职业教育内容的设置,最初是为了适应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的需求,以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职业技术水平。
二、嬗变与冲突:农村职业教育概念界定的现实困境
(一)生源枯竭使“办在农村”几近名存实亡
农村职业教育自改革开放至今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历经了从恢复发展到陷入停滞、从鼎盛时期到步履维艰的兴衰起伏,并从曾经多数人的“理想选择”沦落为当前弱势群体的“无奈选择”。其最突出的表现莫过于农村职业学校和生源从数量上由充沛到短缺、质量上由优质到低下、结构上由多元到单一的嬗变。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教育分流制度的恢复,在生源方面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应当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这一精神,扩大农村职业教育规模成为当时各地教育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1985年国家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劳动人事制度。在这些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加之市场需求旺盛,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增加最快、生源最好的时期,到农村职业学校就读也成为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生的理想选择。这一时期,全国农村职业技术学校数量由1979年底的2000余所发展到1992年的6900余所,几乎每县都办起了职业学校;农村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由1979年的23万增长到1990年的195.5万。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受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高校扩招以及农村中职学校自身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中职学校发展陷入停滞,生源出现了滑坡现象。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体制改革的目标,市场化成为企业改革的方向,严格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也开始被逐渐打破。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被推向市场,和企业实行双向选择,城市的中专和技工学校在户口、就业等方面的附加价值也随之消失。由于城市中职学校的地理位置、办学条件较之农村中职学校有明显优势,从而使部分农村初中毕业生流向了城市中职。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导致了“普高热”现象和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严重流失。从目前的地域分布状况来看,办在农村的职业学校数量锐减,县均只有2所左右,而现存的农村职业学校也普遍存在生源差、办学效益差等诸多问题,有些学校因生源枯竭甚至可能随时停办。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体制改革使城市职业学校附加价值消失,城市学生大都不愿意上职业学校,生源界限被打破,呈现出农村生源向城市中职学校单向流动的态势。这种生源的单向流动造成了两个后果,一是农村职业学校生源枯竭,难以为继;二是在所有的职业学校中绝大多数是农村学生,且占比90%以上。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不禁要问,职业教育还有必要办在农村吗?中等职业教育是不是已经成为了农村人的中职呢?
(二)市场化导向使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日趋“离农”
改革开放之后的十余年,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恢复发展和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多农村中职学校开设了农学、种植、水产、果树栽培、畜牧等和第一产业密切相关、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熟悉农业生产规律、具有一技之长的合格毕业生。1984年至1992年,农村职业学校共培养毕业生430余万,这些毕业生大多留在家乡工作,并成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和农村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从1993年起,由于受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效益低下等因素的影响,农村职业学校的总体吸引力大大降低,涉农类专业的招生出现了严重困难。为适应新的形势,很多农村职业学校相继开设了面向二、三产业的专业,如计算机类专业、数控机电、电子商务、宾馆旅游、服装设计等。然而,由于办学资金、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大多农村中职的新设专业不能提供足够的实训设备、实习场所和优秀的专业教师,这自然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的毕业生往往达不到市场所要求的标准和规格,造成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因而这一阶段的农村职业教育没有能够很好地实现“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始终坚持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服务”这一目标。1999年的高校扩招政策客观上推动了“普高热”,加上长期以来社会上轻农离农思想的影响,以及农村职校毕业生出路较差的现实,使广大农民认为让孩子读高中、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不少农村职业学校纷纷开设普高班来吸引生源、维持生存,还有一些农村职业学校则被迫停办或者转型为普通中学。进入21世纪之后的农村职业教育从总体上看是比较失败的,也未能实现“职业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教育目标。
三、反思与展望:“农村职业教育”的概念何去何从
渔业的概念范文4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业设计还是个挺陌生的词。不少人都把它等同于产品的包装设计或机械设计。其实,工业设计远远不止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包装、外观的改进,其内涵比这大得多。现代工业设计20世纪初起源于德国,它是以产品设计为核心,将工业产品的技术功能和外观美术设计结合成一体的一整套理论和操作体系,被称作是企业创新与发展的灵魂。
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自1957年成立以来,加强了各国工业设计专家的交流,并组织研究人员给工业设计下过两次定义。该联合会即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在1980年举行的第十一次年会上公布的修订后的工业设计的定义是:“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做工业设计。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工业设计师应当在上述工业产品全部方面或其中几个方面进行工作,而且,当需要工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问题的解决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视觉评价能力时,这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按照该定义,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的核心内容,视觉传达设计是工业设计的重要内容。
工业设计是一个很系统的工作,它涉及两个领域。一个是技术领域(生产制程;材料;结构等),为企业产品提供应用环境的解决方案;另一个是美学领域(风格;流行趋势),根据人们的文化背景审美趋势(市场定位;价格与价值;体验行销),利用人体工学(认知;人机界面;安全),围绕技术设计产品。这时消费者直接享受的不是科技原理,而是从科技走向艺术的产品。随着工业水平的发展,设计已经渗透在从产品研发、制造到销售的整个产业链中。由于工业设计在各个国家发展经历有别,工业设计所覆盖的区域在各个国家也有所不同。如英国把染织服装设计、平面设计、陶瓷与玻璃器皿设计、家具与家庭用品设计、室内设计、机械工程产品设计都归入工业设计的领域。对于美国人来说,其内容更为广泛,他们把所有关于人与物品发生关系的设计,都称作工业设计。但是,较为越来越通用的工业设计的主要领域,是我们在定义中所表述的,专注于批量生产的产品之美与有用性的设计,即所谓的产品设计(product design),这是正业设计的核心内容。有专家把工业设计的主要目标定为:良好的使用功能、简洁美观的造型、精湛的加工技术、特殊的表面处理、廉价的大工业生产和高额的工业利润。
二、工业设计提升产品价值
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要想提高产品附加值,有三条道路可以选择:靠科技进步,增加产品中的技术含量;靠工业设计,增加产品的魅力价值;靠营销技术组合,提高市场实现价格。美国的一项权威研究表明:对工业设计每投资1美元,带来的利润约为1500美元。根据日本日产公司的统计,他们每千亿日元产值中,工业设计所起的作用约占51%,难怪工业设计会被誉为“打开21世纪大门的钥匙”了。据日本的相关调查显示,在开发差异化产品、国际名牌产品、提高附加值、提高市场占有率、创造明星企业等方面,工业设计的作用占到70%以上。
500美元的时装采用的生产技术也许不比500美元的先进,但在设计上肯定是大大超出的。一件设计超群、做工精细的时装可以卖到天价,而一件用料考究却毫无个性的衣服只能赚取些微的毛利;路易威登的旅行箱设计非常精致,可以说考虑到旅行者的种种细微需求,但是价格不菲,数千美元一个;在美国,科尔奥齐公司推出300多种统称为“厨具”的商品,其中包括“天生”一副“笑脸”的意大利面条叉,长“眼睛”的冰淇淋勺和“蒂母”餐具刷,虽然价格比同类产品高出数倍,也被人们从货架上抢购一空。
不仅在服装、家具、皮具、灯具、首饰、塑料制品等行业,设计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在通信产品、电脑、汽车等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工业设计同样是竞争的利器。
联想从1999年推出一款外型别致的具有海洋风情“天禧”电脑,它除了漂亮的外观,在一些功能的设计上“天禧”的表现更是卓越,还针对当时用户上网的便利开发了“一键式上网”的功能,这款产品从整体上把用户的体验、文化、商业考虑了进来,是软件和硬件协同几乎完美的体现。至2000年为联想创下37.5亿元的产值,从而使联想在1999年第三季以8.5%的市场占有率登上亚太市场个人电脑销量榜首、,跻身全球十强。同时,良好的业绩也带动联想在香港的股价同期飙升了100%。
三、工业设计是中国企业新的竞争利器
(一)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日益个性化
我们的物质环境已经有了很大进步,这使得人们作为观众在鉴赏物质景观的时候变得更加苛求,而且人们也更愿意对物质生活提出自己的意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高档化、个性化。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不能只靠技术进步来实现,工业设计在其中的作用将更大。彩壳电视的诞生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当电视机还是普通家庭不多见的“大件”时,人们是不大会关心它的外壳颜色的。而现在,如果每个家庭装修得漂漂亮亮的新居里都摆着一个或几个一模一样的“黑盒子”,那该多扫兴!用户所期待的产品价值不仅是用产品来完成或改善某项工作,重要的是希望产品能够丰富、增进他的生活体验,并且能够联系到个人的梦想。我们已从信息时代进入感受的时代。消费者期盼被产品的体验所感动。激情和情感将带给普通设计一些特殊的东西。
(二)企业已经进入全方位竞争时代
由于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益激烈。在经历了长时间激烈的市场竞争之后,某些行业,生产技术基本上差别很小,生产的日趋集中使得每个行业内几大“巨头”在规模、品牌、质量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这种同质化反映出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以颠覆性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竞争的突破已经变得越来越难,同质化的竞争趋势导致产品正在从技术导向转入用户需求导向。正如索尼公司前总裁盛田昭夫所说:“我们相信今后我们的竞争对手将会和我们拥有基本相同的技术,类似的产品性能,乃至市场价格,而唯有设计才能区别于我们的竞争对手。”2001年,美的推出“迷你博士”饮水机,当时在行业人士看,是整合了以往饮水机的优越功能和特点。该系列饮水机全部采用食品级材料,从塑料到不锈钢,再到硅胶管,与水接触的零部件全部经过国家卫生部门检测;双重防干烧安全保护装置、采用高性能发热管等等;同时以全心独特的外观设计,给人以时尚潮流的感觉,极具创新品味。在家电商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美的通过工业设计使那些在技术、质量和价格上相差无几的商品拉开了档次和差距,扩大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销售价格上拉开了与技术过时、款式陈旧的商品之间的距离,也是工业设计为美的产品创造出“高附加值”。
(三)工业设计是国内企业的比较优势
渔业的概念范文5
【论文关键词】行为;行为理论;客观条件;控制或应当控制
不同的理论与理论上相关的不同概念之间是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我们不打算稍稍讨论一下不同类型的理论概念,而贸然着手研讨主题,那是不明智的.特别是在社会科学中,许多根深蒂固的谬误的根源就在于概念的不科学所致。大陆法系在刑法行为论方面停滞难前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对行为本质的认识有一定的不足。在我国刑法理论界中,只有极少数学者就行为概念进行过研究。基于这种考虑,笔者期望借鉴过去的和外国刑法理论中的行为概念,结合客观实际的认识需要.分析行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而提出一种比较合理的行为概念。
一、西方传统行为理论的回顾和反思
刑法学人精心擘画,创立法则,建立了精致缜密的行为理论,包括因果行为理论、目的行为理论、社会行为理论和人格行为理论。
(一)因果行为论评
这种行为理论又被称作为自然行为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是由意志支配的(有意的)人的态度,它在外界产生特定的后果,这一后果要么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行为犯,Taetigkeitsdelikte),要么是造成外界的某种结果的一种身体运动(结果犯,Erfol—gsdelikte)”川持这种观点的有贝林格、冯·李斯特、冯·韦贝尔、梅茨格等等。其中,李斯特用肉体和精神相分离,但和结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表达,认为行为应该是某种内容的任意行动对结果(特别是对法益损害)的惹起。
但是,这二者惹起的因果关系靠什么来判断。判断标准是什么却没有客观统一的标准.可能会导致无止境的循环往复,这样,犯罪行为很久以前的行为都可能成为因果要素,比如,一个人去买了一把刀,准备用来切菜,但几个月后的一天,买刀的人用这把刀去把仇人杀死了,那么从因果关系来看,买刀与杀人行为是有因果关系的。我们还可以想象:这个人如果没有出生,那么,他的杀人行为也就没有出现的可能,因此,行为人的母亲生育与杀人行为也就具有因果属性。因果行为理论在这种可以无限遐想模式下突显了它的局限性。在因果的概念下.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维方式神思遨游.使因果行为理论失去了客观性和科学性。同时因果行为理论忽视了人作为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的能动性,忽视了人在实行行为的时候对整个行为过程的控制力量和支配力量,这就导致意志和行为的断裂,从而不能解决未遂犯。同时,该理论强调行为到结果,由行为引起结果这种关系.所以也不能对不作为自圆其说。
(二)目的行为理论的不足
目的行为论者认为.人的行为不单纯是由意志支配的因果过程,而是有目的的活动。威尔泽尔倡导了目的行为理论,后来盖伦发展了这一理论。追捧者有德国的韦伯、默拉赫,日本的木村龟二、平场安治、福田平等。威尔泽尔认为行为是“意义的表达”,盖伦认为行为是“向外界的态度决定”。
这种理论在解决故意犯罪中是具有说服力的,也看到了人类的能动性.较之因果行为论有巨大的进步。但这一些理论也不能解决很多问题,比如行为目的论不能解决不作为犯中的目的,因为不作为犯并没有进行“操作”从而不可能具有目的行为,所以目的行为理论不能成为所有行为的上位概念.威尔泽尔企图用“行态”和“潜在的目的性”来走出这一死角,但是这种辩解并没有使理论走出困境,因为这样的解释,只是把在说明带有目的的行为这一个分支,或者是人的行为只是“人的行态”的一种方式,只是目的的行为’或者‘人的行态’为其上位概念。已经失去做为‘行为论’的意义。”嘲也不能解决过失犯罪,威尔泽尔为了自圆其说,借用了“法所要求的目的性”来证明,认为在社会中,为了保护一定的法益.法律就要求行为人有目的性的实施一定的行为.也就是“法所要求的目的性”,而过失行为的主观方面.不应该从目的性而应从仅仅产生其态度的主观心情上来求得,所以这种解释与行为自身的目的相去甚远,毕竟行为的目的与法律所要求的目的不是同一个概念,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所以这一理论对于过失行为是不适合的,也就失去了作为刑法体系的基础性因素。
(三)社会行为理论的旨意和漏洞
德国学者修密特在20世纪30年代从社会出发,提出了社会行为理论:“刑法上的行为概念必须把社会和刑法纳入其概念之中。”这一理论是德国行为理论的通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恩格休、麦霍夫、耶赛克,日本的有佐伯千仞、吉田敏雄、西原春夫等。
该理论认为,行为概念与一个社会有密切的联系,“行为是对社会有意义的人的态度。”那些不具有人的态度的行为,如“条件反射”.“不可抗力”等就被排除了,而只有把刑法中的行为和社会性联系起来,从社会中去把握行为,重视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属性,这样才可以使行为世界变得可以理解。此理论也并非完美无缺,“社会性”、“价值性”、“行为人态度”都是范围很广的概念,并没有具体的统一的标准。如果仅仅根据社会性和价值性来界定一个行为,忽视了行为在存在论上的意义,也未免过于宽泛,“失之太泛,是这一理论的根本缺陷,因为它用来确定行为范围的标准(社会意义)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过分倚重社会的规范评价。完全脱离行为的物理基础,也会使行为概念泛化。消解行为的界定功能。”嗍这些弱点也就是该行为理论没有界限功能。
(四)人格行为理论之简评
日本的团腾重光首先提出人格行为理论:“人的身体的动作与其背后的其人的主体的人格态度相结合,被认为其人的主体的现实化的场合一只有这样的场合——才被认为是行为。”也就是说,刑法中的行为是主体人格的现实化.这就排斥了反射行为和绝对强制的行为。而主体的人格不仅仅可以表现为作为还可以表现为不作为,可以表现为过失。人格不是单纯精神要素,也包括生理要素,是精神和生理要素的统一体;同时人格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所以格兼具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等特点。
但是人格行为理论受到了平野龙一、内腾谦、川端博等的原因,没有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首先主体是谁不明确,如果把社会性和生理性、主体性因素都纳入行为理论,未免使行为理论太过于庞大臃肿,无法凸现行为的本质。人格本身就是一个很难界定的词语,更多的是要考证行为人的精神境界,要从这一要素来勾勒行为,为我们的行为理论铺路,这就为我们的取证提出了更加苛刻和严格的要求.在客观上加重了行为理论本身的负荷,是不现实的。“人格行为理论尽管具有相当的理论张力,但它同时存在外延过宽和适用过窄的问题,即主要适用于解释那些主观恶性较深的犯罪人的行为,例如惯犯、累犯行为。对于偶犯、初犯行为的解释力就差一些,除非把人格理解为对于本人的行为是否可以控制。显然,这种理解已经与人格的意蕴相去甚远。”is!用此说,标准也不确定,对于什么是反社会的人格,也难以界定。“将行为视为行为人人格的体现.或将行为视为行为者人格的‘表征’,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可能导致将定罪的重心从行为转向行为人人格的形成过程.并最终将行为人的生活方式作为定罪依据的危险。”
二、新的行为理论的提出和分析
(一)新行为概念的提出
行为理论华丽的袍本身所具有的暗伤,使我们在面对诸多的问题,并不能找到完美的解答。这就为行为理论提出新的挑战,需要对行为理论重新立论.开启新的论点。这是刑法在面对新的问题上的一种使命。虽然行为理论地位是至尊的,行为殿堂也巍然耸立,但随着新的挑战的出现,进行新的修补或锦上添花却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相反,会使我们行为理论的至尊地位更加牢不可破,迎接更多的新的挑战:更何况,不合适宜的固步自封也等于对进步的放弃。
在反思传统的行为理论和抽象行为本质的基础上,以刑法为范畴,笔者认为,行为是指行为人利用控制或应该控制的客观条件作用于刑法所保护的人或物的存在状态的过程。这一概念体现了行为的四个基本要素,同时兼具存在论、评价论和规范论的立场。
(二)新行为概念的分析
刑法中行为的四个要素的分布:主体性一行为人;有体性一刑法所保护的人或物的存在状态……过程;有意性——(应)控制,是考察主观方面的“意识”和“意志”;结果性一刑法所保护的人或物的状态的改变。在这个四个要素中,“主体性”是没有必要花费笔墨,主要是指刑法中的行为是指的人的行为。而不是动物或其他物体的行为:下面主要就行为的“有意性”、“行为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的过程”、“结果性”,以及“行为人利用的客观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其一,“(应)控制”一意识和意志即“有意性”解读。行为人如果根据其最好的意志也没有避免客观的构成要件的实现的话。就不能因其行动对行为人进行谴责。在我们分析传统的理论的时候知道.将所有的意思要素完全除去的结果是使行为概念的内容变得空虚,使行为论的有用性受到了质疑和批判。而作为“原因”的意志一定能使人的行为与单纯的自然现象有所区别,也正是这种“意志”一在意志支配下的对客观世界的控制性或应当控制的这种“控制性”,使自然力所导致的结果和人的犯罪行为所导致的结果明显地区别开来。
以存在论看行为概念时,是人类内在的判断过程。但是作为刑法上的行为概念.在应考虑存在论的同时,也要考虑刑法理论的需要,因为刑法的归责是要靠“罪过”来判断的。行为人通过对客观条件的控制状态或者应该控制的状态,从而改变刑法所保护的客观对象,如果一个行为人没有这种控制能力.出现的有危害的想象超越了行为人意志的控制局面.那么刑法的归责从一开始就无从谈起.那么这样的行为或者是行为人的运动就应该从刑法中的行为概念中分离出去。“由于刑法是一种用强制手段进行社会控制的工具,因而无法想象这种控制能够及于完全不是出于人的意识的行动(如癫痫发作或处于被催眠状态的人的行动);或完全不是人出于人的意志的举动(如因不可抗拒的狂风所引起的身体移动);企图用法律来控制这种举动,那是显然有违背理性的要求。”
有意志就有行为,行为是在意识基础、意志控制下完成的.这并没有违背物质决定意识。对外部环境刺激人的时候,行为人就会产生一定的意识,人和客观环境相互作用,不只是做出反映,而且体验结果,通过观察,形成一定的信念,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并形成决定性因素,明显地或潜在地决定了行为方向。这是客观世界对人的思维或精神的决定,决定了人的意识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同时。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对客观世界的刺激又会产生反作用。行为人又会对客观世界的刺激产生一定的主观态度.促成生产一定的对待客观事物的“意志”,从而通过这种“意志”去作用客观对象,体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决定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方式。所以这个概念是符合这种双向作用论的。
其二,行为人所利用的客观条件。前面论述了行为的“心素”,我们知道这个要素是行为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如果没有客观条件,这一个要素要对刑法所保护的对象产生影响,是十分困难的。所以这客观条件在刑法的行为理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刑法社会关系的后面反映的是社会利益的一种紧张或者强烈的博弈,“利益从静态构成来看,包括主体、需要、资源三要素。这三要素的结合,即利益的实现,要依靠人的行为。个体为了追求自己利益的实现、追求自己需要的满足去做出各种行为,构成了各种社会关系和利益实现的形式。”这就是行为产生的源泉。而要在这种利益博弈中取胜.则行为人就要利用外界条件来改变客观世界,并且从根本上说。所取利益能否真正实现,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也只有这种客观条件才能决定行为的可行性,也才能决定刑法中行为存在的重要意义。如果没有这种客观条件,那么行为和结果就没有一个媒介,结果的产生也就没有了依据,且产生一种“圣灵怀胎”之感,虽然浪漫,但不现实。
其实。刑法中的行为同其他行为一样。是行为人和客观世界交流的一种结果。客观条件是一个交叉点,或者连接点。刑法中的行为也就成了行为人一客观条件一刑法所保护的人和物的转变的过程。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为人控制或者应该控制的指向犯罪对象的客观条件有:(1)行为人自身的条件,如举拳伤人、用语言侮辱人;(2)行为人外部的自然条件,如开枪杀人、投毒杀人;(3)他人的行为,如教唆犯、帮助犯利用被教唆者.实行犯的行为。研究行为人利用的条件对于说明犯罪行为的客观性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不作为只不过是一种利用他人的行为或外部的自然进程为表现形式的行为。”对于任何行为科学来说,非主观的过程和物体都不是被完全置之不顾.而是作为人的行为的机会、条件、结果等等。所有的行为,都是行为人以外部环境中事物和他人的行为等等为条件,再通过合理的衡量和合理的追求一也就控制或者应当控制,作用一定的对象的过程.行为人在这个过程中利用一定的条件在冲突中获得优胜的利益。
其三.刑法的行为是一个变化过程。刑法中的行为必须包括从决心经由意志表现到发生结果这一过程的所有现象,其表达必然是一个过程,例如在杀人罪中.子弹上堂、扣动扳机、子弹射出、被害人中弹、被害人倒下.这就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个行为要使刑法保护的对象发生变化也必须有一个过程,即从心素——(应)控制客观条件一结果的过程,这是典型的故意犯罪的过程;而在过失犯罪中,也是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行为人利用一定的客观条件作用一定的客观对象来引起外界的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行为人对客观条件进行控制或者应该控制的意志伴随过程。
在刑法中,与刑罚相结合的是有意志自由的、自我决定的主体。“行为就是主观意志的客观化、是意志的实现。也就是意志的‘表动’或‘表现’,但是这些词有被误解为单纯表示意志内容的危险。‘表示’也是行为的一种.但行为一般不单纯是表示。另外,按照所谓的主观说.犯意的成立能够被确认时,才有实行行为。但这恐怕要陷入惩罚犯意的立场上去。行为一刑法上的行为一必须是意志的客观化、行动化和实现。”那些只是纯意识的表达“表示犯”,有的那种思想本身,乃至意志本身,都不是刑法的对象。
也就是说,行为是心理的物理的过程,它是由主观意志引起的外界变动。并产生客观世界改变的结果.也就是说.意识一意志一客观世界变化的结果.三者的结合的过程才是我们刑法所需要的“行为”。但仅仅有意志的支配,与目的论没有什么两样,所以我们还必须有行为的第三个要素——客观t!f界的变化。这与刑法的任务一防止危害人类生活的事件的发生一相协调。这也体现了行为必须是一个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动”的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主观肇事转向客观变化终结的这么一个过程。而且这种客观和主观是不能分开的,认识它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客观和主观的角度去认识它,行为是二者的综合体,行为都是整体性的,无论是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都是为了让其成为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具体行为而言的.所以,既使是分析讨论,最终还是要以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整体性来加以理解和认识的。
其四,行为的结果性。结果性是行为的一个要素,这从存在论出发,也是不可以回避的。当然,结果是否是行为的要素,这有争议。德国古典刑法学者贝林格持否定的态度,把行为当成分析其他因素的出发点,明确表示结果不是行为的概念之内。我国有学者认为:行为作用于一定的客体,从而导致发生一定的后果。因此。结果也是行为事实的重要内容之一。陈兴良教授把结果看成是行为的事实内容.把行为和结果进行区别,行为的范畴中不应该包括结果。持肯定说的林山田认为.刑法学上所谓行为乃指生于意思所主宰支配之人类行止.且此形诸于客观可见行为与静止,必须引致外界发生具有刑法重要性之后果。根据林山田教授的这种论述,那么结果应该是行为的一个要素。笔者亦认为,“结果性”是行为的.要素,正如前面所论到的,“心素”是行为的必不可少的要素。这体现行为的主观性:而“结果性”恰好体现了行为在客观方面的表现。这样更能体现行为的主观客观的统一,避免的传统刑法理论中有此去彼,有彼去此的博弈。
无论是什么行为。其发出以后.必然会有结果.这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客观存在。作为意志的表现效果,发生符合行为人目的的外在的变化.这是结果.刑法原则上以结果的发生为必要。反对意见主要来自举动犯、行为犯等.因为从表面上.有些犯罪是没有结果的。这主要是误解了结果概念所附带的相对性,也只是拘泥于表面看问题的方法。在行为犯、举动犯中.意志表现和结果之间的时间上的区别不明显.所以好象是没有什么结果。意志的表现本身就是严重结果.所以我们在界定行为时,必须承认结果和意志表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事实。所以没有外界的变化是值得商榷的。
也只有通过这种客观的结果.才能证明行为的存在。违法判断只有根据以外界变动的事实要素为前提才可能进行。行为概念为了承担违法判断这一价值,就把外界变动这一事实作为概念要素来要求。如果没有结果加以佐证.那么行为的存在将是很飘渺的。
三、结语
行为概念不单是一个学术术语,对刑事立法、司法还具有导向作用,也为构成要件的行为、犯罪行为等提供一个基础。新的行为概念能弥补传统行为理论的不足.能够解释作为和不作为.能发挥排斥不具有刑法意义的行为,如山洪爆发、反射行为、没有意识的行为.特别是能为“原因自由行为”、“忘却犯”在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个判断的标准。
原因自由行为是指行为人在具备责任能力的状态下决意的或者在该状态下能够预见的、但在丧失行为能力或者责任能力才实现的行为。原因自由行为.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醉酒的人实施犯罪行为。我国刑法中对于在醉酒的时的犯罪行为是要受到刑事追究的,但我们也可以看出,此时的犯罪的实行行为已经没有“罪过”了.也就是行为和罪过不同时存在,也可以说行为人在实行犯罪行为时已经没有刑事责任能力了.但是刑法的基本原则是“罪过和行为必须同时存在”.这样就出现了巨大的冲突——犯罪人要对没有罪过的实行行为或者要对没有罪过的行为负责任。其实这里之所以出现这种矛盾,关键在于传统的行为概念和行为理论本身的瑕疵和社会发展中出现了传统的行为理论本身不能包容的具有危害行为所引起的。要解决这种问题,利用这一个新的理论是完全可以起作用的。首先,在原因自由行为时,行为人应当知道或者预见喝醉酒后可能失去控制做出对社会不利的行为,但是,行为人却没有控制这种行为,那么后来喝醉酒的后的犯罪行为,只不过是行为人利用自己本身的行为作为“客观条件”从而刑法所保护的人或物施加影响而已。
渔业的概念范文6
我对企业战略概念的思考一直是在企业战略基础理论研究和企业管理咨询实践工作中寻找着定位和方向。在最初涉及企业战略问题的思考中,我总是在那句老话“我们在哪里、我们到哪里去、我们怎么去”中不断摸索。在为企业做管理咨询的过程中,每每谈到企业战略问题,大家似乎讨论总是约定俗成的开始讨论企业战略目标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到哪里去”的问题。但是每到这个时候就会在战略目标的认同上产生很多纠缠不清的情况。在我们咨询过的客户中,就有这样的企业案例。我们在为一位企业客户提供企业发展战略咨询的过程中,这家企业的管理者始终不能就我们提出的战略咨询方案提出决策性的意见。尤其是在战略目标这一问题上,客户始终不能确定在战略目标的方案设计中存在哪些问题,同时却又不能下决心确认某一项战略规划方案。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需要我们从企业战略的理论研究中寻找解答。
我们知道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界有两种观点,常规性战略思想和自发性战略思想。常规性战略思想就是一些战略研究专家定义研究企业战略的方法是常规性方法,这些战略研究专家认为企业战略实质上就是直线式和理性的过程,就是从“现在我们在哪里”开始到为企业未来制定新的战略。常规性的企业战略通常就是事先定义好目标并且在实施战略之前确定好战略的主要要素。简单的说,常规性战略思想就是以企业发展目标为中心定义企业战略发展的其他要素,最重要的是要先确定“我们到哪里去”,然后才是“我们在哪里和我们怎么去”的问题。在常规性战略思想中,企业战略分析、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是按次序联系在一起的。这就要求先进行战略分析,然后选定战略,最后实施战略,企业战略都是事先规定好的。
自发性战略思想是另外一些企业战略研究专家定义企业战略的方法——自发性方法,这些战略研究专家认为企业战略是要适合人们的需要,并随时间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它是发展的、递增的以及持续的,因此不易被总结为一个再付诸于实施的计划。企业战略的自发性观点使得最终目标模糊不清,并且随着战略的实施主要要素也在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自发性战略思想是以企业战略定位为前提的企业战略研究,首先定义了企业战略定位然后再定义企业战略发展的其他要素,更关注确定“我们在哪里”,然后才是“我们到哪里去和我们怎么去”的问题。自发性战略思想认为企业战略分析、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是交织在一起的,由于需要不断的进行战略分析以确定战略定位,因此很难将战略分析和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截然分开,这就导致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的界线难以划清,他们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并且受彼此结果的影响。
在以往所接触到的战略思想和理论中,一直是常规性战略思想比较占主导,但是持自发性战略观点的理论家们认为长期常规性战略只具有有限的价值。他们认为传统的常规性战略观点通常把战略家看做设计者或智者,生在智慧的基座上向他人传授充满智慧并可供实施的战略。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更多的情况是战略研究和决策的环境在不断的变化,很难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做出完全正确的战略目标决策,而是应当不断的定义当时的企业战略定位,然后不断的调整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