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渔业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渔业的概念

渔业的概念范文1

卡罗尔?吉利根(1964-),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标志她研究的里程碑式的著作是于1982出版的《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该书在西方世界被视为当代女性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在该书中,吉利根试图通过访谈的方式考察人们的自我概念和道德概念,考察他们对道德冲突和道德选择的体验,让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循着这些声音去描绘女性心理和道德发展的轨迹[1]。

本文将沿着吉利根的逻辑分析轨迹,剖析在男权社会,女性的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的缺失,即女性于这样的社会里所形成的道德发展的特点无疑打上了男权的烙印,探讨以吉利根为代表的女性主义对女性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的建构,并对这一建构做出一定的思考以及发现其中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的缺失

1.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概念的缺失

关于自我概念,即指个体把自己作为客体的整体看法和感觉[2]。哈佛心理学家詹姆斯第一个提出自我概念,他认为自我概念是影响个体行为的深层个性因素,人们的自我概念和自己的行为常常是协调统一的。然而,处于男权社会中,女性总是有意和无意地限制自己的声音,使得一种男性声音的文明永久化,一种基于同妇女分离的生活秩序永久化,因而,女性总是忽略了自我,总是透过男性安装的玻璃窗看待世界,由此导致女性自我概念的缺失。

而这种缺失,可以追溯到亚当和夏娃。上帝在创造人类的过程中,在泥坯的鼻中吹入生命的气息,由此创造出了有灵的活人――亚当。但鉴于亚当是孤独的,上帝决心为他造一个配偶,便在他沉睡之际取下他一根肋骨,用这根肋骨造成了一个女人――夏娃。在生命周期中,像在伊甸园中一样,妇女一直是偏离的[3]3。在社会生活中,男人们总是含蓄地采用男性生活作为标准,试图以男人的布料来装扮妇女,在著作中,吉利根通过阐述艾米的被访谈经历,来论证女性自我意识的模糊,她们很难听到内心深层次的呼唤,在很多场合有意和无意地运用他人声音去表达而不是表达出自己的内在世界。

自我概念是影响个体判断、选择以及最后行为的深层因素,人们的自我概念与其行为常常是协调一致的。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概念的缺失,必然会影响女性道德概念的建构,即女性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以及道德行为都将受到影响。

2.男权社会中,女性道德概念的缺失

所谓道德概念是对人与人关系属性的价值上的具体把握。就道德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而言,其内涵是对人与人利益关系的本质的应当性的把握,其外延则是所有的道德现象,它与“真”的概念、“美”的概念是有明显区别的[4]。同时,道德概念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处于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本质和美德被视为服从和温顺,她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依赖于权威。

回顾中国历史,从奴隶社会晚期,孔子在《论语》中明确讲到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到西汉时期,董仲舒正式提出“三纲五常”。其中“夫为妻纲”,即明确提出妇女在家庭中的从属地位。紧随其后,为了让妇女安于服从的地位,封建社会还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规范,主要表现为“三从四德”。直至宋朝,程朱理学提出守节观念,使得对妇女的要求更具体化与生活化。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女性的道德概念一直处于“男尊女卑”的基础上,直到近代,中国女性才逐渐发出自己的道德的声音。

同时,回顾西方历史,女性道德概念也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正如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认为的:“男人与女人共同的地方在于他们都具有人类的特点,他们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的性。”“我们用不着争论到底是男性优于女性,还是女性优于男性,或者两种性别是相等的,因为,每一种性别的人在按照他或她特有的方向奔赴大自然的目的时,要是同另一种性别的人再相像一点的话,那反而不能像现在这样完善了。”[2]前言3他由此主张女性的美德在于依附与顺从。

对此,吉利根通过访谈的方式,对于父权制社会下,女性道德概念缺失的状况进行了详尽地描述。吉利根通过案例访谈方式,发现妇女们对保护和维持自己生活的男人们做出的和强加的意见或判断采取一种服从的态度,而缺乏自己的道德判断及其道德选择,这便必然体现在她们的最终道德行为中。

二、以吉利根为代表的女性主义对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的建构

迄今为止,在历史上,女性的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所以,当代女性主义不断在努力建构女性本身的自我概念和道德概念。第一代女性主义在争取女性的就业权、受教育权等基本权利时,她们的价值观一直依附于传统的西方思想,并没有挑战二元论。第二代女性主义,以波伏娃为代表,率先提出了挑战。她在其经典著作《第二性》中,提出了“他者”问题。波伏娃认为,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只是“他者”。第三代女性主义试图打破男女之间的二元对立,主张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其中吉利根为主要代表。吉利根开始通过访谈方式考察女性的自我概念和道德概念,让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循着这些声音进一步考察女性心理和道德发展的轨迹。那么,以吉利根为代表的女性主义所建构的自我概念和道德概念分别是什么?她又是如何来建构的?

吉利根将女性自我概念界定为具有社会价值意义的自我概念,试图通过联系、关怀和关系来认同自我。她借用了乔多罗的理论,并通过自己的研究经验发现,这种差异具体源于儿童时期,“母亲试图更像她们自己,以及延续自我那样地体验自己的女儿”[2]4。相反,“母亲把儿子作为异性来体验”[2]4,由此男孩逐渐将自己与母亲分开,并逐步削弱了“他们最初的爱以及移情联系的感觉”[2]4。因此,在吉利根看来,女性多站在“移情”的基础上定义自我,自我是一个联系的自我,与他人的分离将导致自我的消解。

与女性自我概念相呼应,吉利根将女性道德概念界定为“责任道德”,并描述了女性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第一水平体现为女性过分地关注自我。这是一种现实的涉及生存的关心。紧接着,吉利根开始权衡自私与责任问题,进入将善视为关怀他人,根据关怀和保护他人的能力来定义自己和声明自己价值的第二水平。最后吉利根开始审视内在的逻辑,重新思考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消除自私与他人的鸿沟,并以非暴力和不伤害为道德准则,进入到适当关怀自我和他人的第三水平。循着这一探索,吉利根建构了一条“关怀道德”路线,她认为男性道德为公正道德,女性道德则为关怀道德、责任道德。

三、吉利根对女性自我概念和道德概念建构的思考与启示

但不可否认的是,吉利根对女性自我概念和道德概念的建构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特别是对我国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1.注重性别差异,将性别视角贯穿于德育工作的始终

女性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的缺失,使得女性在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方面往往缺乏主体意识,她们有意或无意地循着男性的声音和男性道德发展的轨迹建构自己的思想,而忽略了内心真实的声音。因此,我国的德育工作应注重性别差异,将性别视角贯穿于道德准则的制定、实施和具体的道德实践过程中,以增强女性的主体意识,提高她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让德育效果在她们最终的道德行为中得以体现和检验。

2.关怀学生,注重德育中的情感因素

分析我国的德育教学与实践,知识的传授成为其中的主导。德育课堂上,教师多是讲授德育的概念、内容、原则与方法,介绍各国的德育状况以及列举古今中外道德模范的典型事例,而忽视了各个阶段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到底需要什么,忽视了传授的德育知识是否符合学生心理成长的规律,忽视了道德中情感因素的发掘、引导和培养。因此,走进学生,关怀学生,注重道德中的情感因素,成为当前我国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渔业的概念范文2

1功概念的来龙去脉

翻阅物理学史与相关研究文章可以发现,历史上功的概念的建立与其它物理概念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基于生活的需要――工业革命的早期,人们为了衡量蒸汽机的效率,迫切需要建立某个物理量.基于生活实践,人们逐步认同用机器举起的物体的重量与所举高度的乘积来衡量机械的输出,并命名为“功”.

这种需要在今天看来,与学生的生活几乎不存在任何的关系,因此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并没有将这样的历史需要作为功的概念的建立背景.而也正因为教材这样的处理,或者说因为教材并没有寻找到另一个具有替代意义的例子,就使得功的概念的引入与建立显得非常的与众不同,而学生也因此感觉难以接受.

再往后分析教材,可以发现功这一概念在功与能的知识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无论是分析能量的转化,还是到电学当中研究电流做功及功率等,均与功有关.因此,功可谓是能量部分知识的基础,如果学生对功的概念引入与建立存在理解上的真空,那么学生在后面的知识建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认知角度的障碍.

以上从功概念建立的历史角度与学生建构与功相关知识的角度分析,分别对功的概念建立的重要性作出了阐述.意在提醒同行,功这一概念的引入建立一定要重视.

2学生认识功的困难

为什么说教材上建立功的方法并不是最恰当的呢?不妨先来分析某版本教材的处理方法.该教材通过呈现三种做功的情况:水平面上一个水平方向的力推动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竖直方向上一个力拉着一个物体沿竖直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斜面上一平行于斜面的力推动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然后综合这三种情况的共同点,即用力作用于物体上,且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最后引入功的概念,并建立功的定义.

这样的概念建立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有什么样的困难呢?对此,笔者专门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设了三个问题:(1)学完本节后,你知道功是什么样的物理量吗?(2)你知道为什么要引入功这个物理量吗?(3)你觉得功在生活以及在物理学习中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调查结果表明,有高达87%的学生作出了否定的回答,即使另外的13%的学生,实际上也是云里雾里.

显然,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功的概念,不足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引入功这个概念.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即使学生通过顺应的方式接受了功的概念,他们在判断是否做功的时候也还容易出错.即使老师帮学生分析出不做功的三种情况,学生还是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三种情况下就不做功.

3功概念的引入与建立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初中物理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到建立功这一概念的意义.那么,具体如何实施呢?笔者在参照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如下思路.

3.1借助于物理学史,引导学生思考“功”的概念的引入

首先,通过图片或视频创设工业革命时代的情境,让学生认识到蒸汽机在那个时代所发挥的作用.然后向学生呈现不同能力的蒸汽机,让学生认识到不同蒸汽机的本领是不一样的.(这个过程不要少于5分钟,而原因就在于只有有了足够的时间保证,学生才会充分思考情境中形成的问题.)在呈现了相关的物理学方面的历史之后,可以提供学生身边的一些做功多少不同的例子,如背着轻重不同的书包分别爬上同样层高的楼梯,或者背着同一个书包分别跑上二楼与三楼,让学生去比较做功的多少.这个时候尽管学生没有功的物理概念,但根据生活经验,他们同样可以作出相应的判断.这个判断,就是功的概念建立的认知基础.

3.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问题可以设计成:如何描述不同蒸汽机干活的本领呢?(这里,“本领”是一个关键词,其一方面符合学生的基本经验,学生不至于在本领这一概念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另一方面当本领“移植”到机器身上时,学生会思考如何去有效地衡量机器的本领.)实际教学中,学生可能出现的猜想通常有:看蒸汽机的大小;看蒸汽机干活的多少;看蒸汽机一次干多少活;看蒸汽机一次能将干活的对象加工到什么程度等.实践表明,在这一过程中,只要教师的引导得当,学生的思维就会不断地向质量与距离两个因素靠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受到多方面的干扰,因此学生提出的猜想可能比较多,这个时候教师要做好分析与归纳工作,以让学生的思维集中到力与距离两个要素上来.

3.3教师进行引导

让学生的思维向力与力的方向上运动的距离靠近.在学生初步意识到蒸汽机的本领与质量和距离有关时,教师可以将蒸汽机干活的实际图景抽象成简图,然后从力的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蒸汽机干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蒸汽机对物体施加力,并使物体运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力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往往是一致的.因此功的概念就呼之而出了.当然,这里也不能忽视对学生所熟悉的事例的分析,比如说上面提到的背书

包上楼的例子,结合这个例子去分析受力与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也可以很好地建立关于功的概念的认识.

3.4分析不做功的情形

渔业的概念范文3

0前言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东北、山西为代表的煤炭资源型城市陆续出现了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居民收入、资源环境、社会就业等诸多问题。由于大规模、高强度的资源开发,虽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和资源支撑,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生命和后续发展能力的代价,资源型城市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投资基本依靠国家、城市的产业超重化且结构的单一性、国内和国际贸易结构以资源性产品为主体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具体来说,主要存在着内部循环、飞地经济、外部性、经济波动等诸多现象。煤炭产业属于典型的上游产业,因而往往受到市场价格变化的重大影响,在价格上扬时,煤炭开采初加工产业成为高收益的“短平快”产业,资金等经济要素一拥而入,经济建设“无暇他顾”,其他产业难以得到有力的扶持和发展;在市场条件不好时,与煤炭开发相关的产业全线“溃退”,经济要素全面“紧缩”,资金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经济建设“无力他顾”,接续替代产业培育同样难以得到应有的支持。而城市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人口流动、户籍管理、产业发展、社保就业、国土交通、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等各个方面,这些方面相互存在着时间、空间、逻辑等复杂的联系。这就要求城市领导者善于系统思考和学习,能够从局部看到整体、从表面洞察到其背后结构,进而认识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寻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和稳定。文中为此具体探讨了基于煤炭工业的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发展。

1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内涵

1.1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概念城市建设是城市形态的重要基础,是市民生活的载体,无论城市规划还是建筑设计,无论生态环境还是人文景观,无一不是城市风格与品质的反映。城市的发展与变化首先体现为城市外貌特征的改变上,比如建筑、街道、城市公共设施。城市建设有很强的专业性,但城市建设不只是竖几栋建筑,造几个房子,它决定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凝结着某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和精神风貌。城市建设不仅在当下被市民和社会评价,更会在城市史和社会生活史中被深层评价

1.2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原则(1)以人为本:伴随着城市建设的深化,城市变得更为亮丽的同时,其功能也不断提升,并趋于完备。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建设现代化宜居城市对于居民而言,无外乎良好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完善的商业服务配套设施以及发达、完备的基础设施,这是最基础的内容。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通过改善民生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城市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从整体布局到单体建筑,从建筑设计到环境设计,市规划局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普通百姓关心的住房建设规划到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建设规划,再到社区设施以及社区文化、医疗、养老、菜市场、公厕、绿地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管理,严格执行配套标准,确保配套公建按规划实施到位,均衡发展。这一系列规划,将进一步提升城市载体功能,大幅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2)合理布局,节能、低耗、无污染:在规划设计时,要力争做到布局合理,并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的要求。(3)强调整体效果,科学配置,完善城市生态的类型和布局,最大限度提高系统生态总量,充分提高整个城市的总体功能。

2当前煤炭工业城市建设设计与城市规划的现状

2.1空间布局分散首先是工业生产区的分散,由于一般矿产资源分布区域面积都有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平方公里,需要划分为若干个井田开采,井场间距一般在5km以上,从而形成一个个分散的采矿工业点;其次,在早期煤炭工业城市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要交通方式条件下,要求职工上下班单程时间不超过30~45min,这就使居民点必然随矿区呈现多点分散性布局。

2.2城乡交错分布对于大多数早期煤炭工业城市来说,由于城市空间布局的分散性,导致城市中心区与各矿区之间的空间距离较远,其间往往穿插分布着大面积的农田、水域、乡村等非城市化景观,形成城乡交错分布的景象。

2.3内部功能分区不明确部分城市规划中只注重地上形象工程,而忽视城市的公共服务功能。缺少城市安全保障的目标和措施、灾难应急方案、专项防灾减灾规划等,同时一些地方官员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改造可以提升城市品质,屡屡出现强拆现象,造成和群众的矛盾。同时目前政府对规划实施的力度还不够强,投入与规划有关人力、财力还不够多。规划不能停留在纸上,要确实加强规划落地能力。相关部门要加强规划的宣传,让市民了解城市发展规划,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建造城市经济增长级。

3基于煤炭工业的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发展措施

3.1总体原则一是实行产能控制,坚决淘汰浪费资源、缺乏安全保障的小煤矿,通过产业的升级优化和改造提升,巩固和增强煤炭生产优势。二是整合煤炭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改善市场秩序,支持大型煤炭企业发展壮大。三是实行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限制新上单纯的煤炭开发项目,按照煤-电-建、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等产业链群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煤炭的后续加工和相关产业,形成多元化的产业链群体系。四是重视煤炭开采利用的技术创新,创新煤炭技术服务模式和技术贸易机制,塑造煤炭技术和服务的新优势。

3.2设计与发展措施

3.2.1工业区布局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要尽可能立足煤炭工业现实和城市功能及工业园区布局,搞好规划修编,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和专业规划。要做到规划适度超前,避免再修正所造成的浪费。要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做到规划出台后就不折不扣的执行,决不随意变更。要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对规划进行修编,坚决清理规划范围内的违章建筑。要合理利用土地,做到节约集约用地。要通过政府的投入和产业的发展来提升土地的价值,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如以建设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为战略目标,鼓励煤炭、电力与化工等相关产业联营,围绕发展大型坑口电厂、合成油、煤制天然气、聚氯乙烯等主导产业链,构建了以煤炭、电力、煤制油和天然气等为主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形态。其中,神华集团一期108万t/a煤直接液化项目已打通全流程;伊泰集团16万t/a煤间接液化项目已累计生产油品4.1万t,并在煤耗、催化剂等方面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在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方面,每年计划安排矿业权收益专项资金6亿元,对乌海市、包头市石拐区、霍林河市、鄂尔多斯市等8个资源型城市的13个矿区、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规划治理面积约120km2。实现了大规模开采与脆弱生态区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走出了一条资源保护性开采与生态环境治理相协调的绿色矿业之路,为全国建设同类型矿区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3.2.2居住区布局城市领导者要向书本学习城市发展管理理论。一要学习城市规划理论,合理布局城市空间,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强化城市规划的调控力;二要学习城市运营知识,广泛学习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调控、建筑节能、市政公用、建筑市场监管等行业业务,成为专家型领导,夯实领导城市发展的专业基础;三要学习现代管理理论,引入先进的政府管理理念和方式,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城市运行整体效率,保证城市公共服务质量。城市领导者要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城市发展实践经验。基层干部群众是城市建设发展的直接实践者,也是做好城市建设发展工作的根本动力。城市领导者应当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深入基层,真心倾听市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呼声,学结他们的鲜活经验。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市政设施建设运营、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调控等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上,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广泛吸纳民意、集中民智,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3.2.3市政布局一是依托煤炭资源,拓展企业转型发展空间。根据煤炭上下游产业的关联关系,按照产业链发展模式,发展前向和后向连锁的关联项目,或通过与具有纵向关联特点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实现纵向一体化。二是依托园区发展平台,明确“技术创新基地、经济增长点和城市化支撑点”三位一体的园区功能定位,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三是建立和完善资源型城市转型、煤炭企业转产的资金投入机制。在发挥煤炭、冶金、焦炭、电力等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大力扶持非煤产业,使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重心转向更具竞争优势的产业领域。同时城市规划不能仅重在安排城市的形体建筑、街道,还要注重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人口发展的匹配。当人口发展出现超预期增长时,规划部门应及时统筹考虑,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不能任由一个个排污口肆意排污。一个城市的水出了问题,带来的影响一定是全方位的,会给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的健康和舒适度带来严重的问题。

3.2.4生态布局一是实行绿色开发策略,推进外部经济内部化,促进矿区生态重建和环境保护。二是实行清洁生产制度,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支持企业生产清洁化。三是要制定和完善环保产品技术标准,定期淘汰落后环保装备。四是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强化企业的环境义务。五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水平。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扶持资源节约型产业发展。积极推行循环经济模式,促进资源再生利用,提高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六是要重点抓好共生矿、废弃物、污染物,特别是污水的再生资源化和综合开发利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利用园区和工程的示范效应,推进技术和工艺扩散,走资源可持续利用道路。

渔业的概念范文4

1一骑红尘妃子笑,谁人知是荔枝来之信息传播

信息元素可以说是网络最基本的元素,互联网自始至终都起着一个信息传播的做用,也是由此而产生的。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社会至少已经经历了四次意义重大的信息传播革命,每一次信息传播革命都把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一次信息传播革命是语言传播的诞生。第二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文字传播的诞生。第三次信息传播革命是印刷传播的诞生。第四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模拟式电子传播的诞生。

最新的一次信息传播革命,即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数字式电子——网络传播的诞生。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传统的相互关系正面临巨大的变化。人类进入了真正的信息时代。

网页设计以信息传达为目的,而传达的最终表现界面则永远也脱离不了媒体。媒体与网页设计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媒体既体现了设计,又给设计带来了局限性;设计既受制于媒体,又是新媒体产生的动力之一。

我们大家所共知的传媒方式有报纸、广播、杂志、电视等等,这些在现代媒体中仍然占主要位置。如果与互联系网络比较的话,它们这些传媒方式就显的相当单一。因此它们的先天缺陷也越来越明显,所以像这种单一的传达方式也使设计师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人们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像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一系列感官的综合使我们更加全面的去了解其他的事物。为了能使信息传达的更全面一些,一直在追求完美的设计师也在寻找着一个崭新的媒体来表达完善的设计。因此当今互联网络顺利的成为新生的、综合感官的、充满活力的新媒体,也为设计师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信息传达手段与途径。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它极有可能成为最完善的媒体。这应该引起每一个平面设计师的关注。网络的发展速度和力量是惊人的。

2横看成岭侧成峰之视觉效果

可以说网页是通过视觉元素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这里说的视觉元素包括文本、背景、按钮、图标、图像、表格、颜色、导航工具、背景音乐、动态影像等。无论是文字、图形、动画,还是视频,为了使网页获得最大的视觉传达功能,网页设计者所要考虑的是如何适应人们视觉流向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把它们放进页面这个“大展示窗口”里。由此确定各种视觉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和秩序。因此,设计时应该研究各种视觉造型元素之间的距离、位置、面积和视觉流程的问题。

从理论说起,视觉流程的形成是由人类的视觉特性所决定的。因为人眼独特的结构,造成只能产生一个焦点,而不能同时把视线停留在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地方。这样就使得人们在阅读一种信息时,视觉总有一种自然的流动习惯,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再看什么。视觉流程往往会体现出比较明显的方向感,它无形中形成一种脉络,似乎有一条线、一股气贯穿其中,使整个版面的运动趋势有一个主旋律。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一个平面上,上半部让人轻松和自在,下半部则让人稳定和压抑。同样,平面的左半部让人轻松和自在,右半部让人稳定和压抑。所以平面的视觉影响力上方强于下方,左侧强于右侧。这样平面的上部和中上部被称为“最佳视域”,也就是最优选的地方。

所以在网页设计中,重要的信息和标题栏通常在这个位置出现。只要遵循视觉流程和符合人们认识过程的心理顺序和思维发展的逻辑顺序就可以更为灵活的运用。在网页设计中,灵活而合理地运用视觉流程和最佳视域,组织好自然流畅的视觉导向,直接影响到传播者传达信息的准确与有效性。

3进化、发展之必要

网页设计这门学科是一门后期新兴的设计类与网络方面交叉的学科,在最近的几年也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它是以网络为载体,把各种各样不同的信息以最快捷与最方便的模式传达给每一位与之相关的人员,但是单单这种标准是不够的,人们也对在观看各类信息的同时逐步产生了视视美观的需求。然而每个人对美的追求是不尽相同的,网页设计也是同样的。因为要求了网页不光是把各类信息与事物放上去能看就行,这些对现在的人们已经是远远不够的了,这时设计师就要考虑如何使受众能更好更有效率的接收到网页上的信息。这方面就需要从审美入手了,如何制作出清晰、整体性效果好的页面。使人们浏览起来更方面,心情更舒畅,制作出清晰、整体性好的页面。使人浏览起来心情愉快,接收信息也会更加容易。网页设计的审美需求是对平面设计美学的一种继承和延伸。

我们经常所说的如变化和统一、条理与反复、对比和调和、均齐与平衡等,对网页中文字、图形、色彩的设计都是十分有效的视觉规律。首先,网页的内容与形式的表现必须统一和具有秩序,形式表现必须服从内容要求,网页上的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视觉流程,能自然而有序地达到信息诉求的重点位置。在我们把大量的信息塞到网页上去的时候,考虑怎样把它们以合理统一的方式来排布,使整体感加强同时又有变化。怎样使它们脉络清楚又富有清晰的视觉效果等等。这样使页面更丰富,更有生气,看起来就不感到枯燥。其次,突出主题要素,必须在众多构成要素中突出一个清楚的主体,它应尽可能地成为阅读时视线流动的起点。如果没有这个主体要素,浏览者的视线将会无所适从,或者导致视线流动偏离设计的初衷。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之构成效果

文字作为信息传达的主要手段目前也是网页设计的主体,文字是网页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也是网页中的主要信息描述要素,所以网页中文字将占据相当大的面积,文字表现的好与坏将影响到整个网页的质量。网页文字的主要功能是传达各种信息,而要达到这种传达的有效性,必须考虑文字编辑的整体效果,能给人以清晰的视觉印象,避免页面繁杂零乱,减去不必要的装饰变化,使人易认、易懂、易读。不能为造型而编辑,忘记了文字本身是传达内容和表达信息的主题。

网页文字编排与设计,重要的一点在于要服从信息内容的性质及特点的要求,其风格要与内容特性相吻合,而不是相脱离,更不能相互冲突。如政府网页其文字具有庄重和规范的特质,字体造型规整而有序,简洁而大方;休闲旅游类内容网页,文字编辑应具有欢快轻盈的风格,字体生动活泼,跳跃明快,有鲜明的节奏感,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受;有关历史文化教育方面的网页,字体编辑可具有一种苍劲古朴的意蕴、端庄典雅的风范或优美清新的格调;公司网页可根据行业性质、企业理念或产品特点,追求某种富于活力的字体编排与设计;个人主页则可结合个人的性格特点及追求,别出心裁,给人一种强烈独特印象。

在网页文字的编排与设计中,由于计算机给我们提供了大量可供选择的字体,导致字体的变化趋于多样化这既为网页编辑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对编排与设计的选择能力提出了考验。虽然可供选择的字体很多,但在同一网页上,使用几种字体尚需精心编辑和考虑。一般来讲,同一页面上使用的字体种类最多只能有三四种。由于文本字体的显示是需要本地硬盘字体文件的支持的,所以在互联网上使用过多的字体是没有意义的。文字在视觉传达中作为页面的形象要素之一,除了表意以外,还具有传达感情的功能,因而必须具有视觉上的美感,能给人以美好印象,获得良好的心理反应。

图片是文字以外最早引入到网络中的多媒体对象。网络可以图文并茂地向用户提供信息,成倍地加大了它所提供的信息量。而且图片的引入也大大美化了网络页面。可以说,要使网页在纯文本基础上变得更有趣味,最为简捷省力的办法就是使用图片。对于一条信息来说,图片对受众吸引也远远超过单纯的文字。

图片的位置、面积、数量、形式、方向等直接关系到网页的视觉传达。在图片的选择和优化的同时,应考虑图片在整体编辑计划中的作用,达到和谐整齐。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在页面图片的合理选用时,一要注意统一,二要注意悦目,三要注意突出重点,特别是在处理和相关文字编排在一起的图片时。

网页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种艺术品,因为它既要求文字的优美流畅,又要求页面的新颖、整洁,使用色彩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使页面更加生动。而且,浏览者在洲览网页时,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页面的色彩设计,它的好坏直接影响阅读者的观赏兴趣。因此,色彩设计在网页设计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网页的色彩设计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整个页面的色彩选择,确定一个主色调,可以有利于体现网站主题。我们现在看到的网页,一般以浅颜色为背景的居多,如浅灰色、浅黄色、浅蓝色、浅绿色。以浅颜色为底,柔和、素淡,配上深颜色的字,如黑色,读来自然、流畅,也有利于突出页面的重点,有利于整个页面的配色,更容易为大多数人认可和掌握。其他一些次要内容,如背景图片、线条适宜采用不抢眼的颜色,以免喧宾夺主。只有少量精心选择的元素,为了突出强调的需要,才采用明亮的色彩,这些彩色亮点就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但如果用得太多了,就会形成一种均匀的噪声,而达不到强调的效果。

其次,在背景的色调搭配上一定要注意不能有强烈的对比,特别是同时使用色彩对立的颜色。大面积颜色适宜采用低比度,因为过于丰富的背景色彩会影响前景图片和文字的取色,严重时会使文字溶于背景中,不易辨识。所以,背景一般应以单纯为宜。如果需要一定的变化以增加背景的厚度,也应是在尽量统一的前提下的一种变化。例如在制用标题时,为追求醒目的视觉效果,可用比较深的颜色,配上对比鲜明的字体。实际上背景的作用主要在于统一整个网页的风格和情调,对视觉的主体起到一定的衬托和协调作用,一方面吸引网民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有助于体现网站的主题。

5技术、设计之两手都

网络技术与设计创意的紧密结合,使网页的设计由平面设计扩展到立体设计,由纯粹的视觉艺术扩展到空间听觉艺术,网页效果不再近似于书籍或报刊杂志等印刷媒体,而更接近干电影或电视的观赏效果。技术发展促进了技术与设计的紧密结合,把浏览者带入一个真正现实中的虚拟世界。

技术与设计的紧密结合在网页艺术设计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渔业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广告语 隐喻 企业

引言

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其实隐喻并非简单的修辞手段,而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对隐喻认知特征的阐述最早、最明确、最系统的人是理查兹。理查兹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被认为是本质上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体验和感知另一种事物的手段。隐喻不仅仅是语言问题更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因此认识隐喻对于解决现实问题是十分必要的。而广告作为一种主要的传播手段,一种大众的信息交流,由确定的发起者运用大众传媒对一定的受众进到说服或影响的手段。这种作为推介某种商品、概念的行为也普遍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广告是以一句广告语为支撑,因此广告语的好坏对于广告宣传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广告语的基本要求是简短易记,突出特点。这也完全符合隐喻的特点,能将抽象的事物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从而便于理解与记忆。广告语的构思和制作具有一定的原则和策略,而这些原则和策略包括对隐喻性语言的运用。因此许多广告也倾向于在广告语中运用大量隐喻。这样不仅清晰地方便大众记忆又很有深意,不入俗套。让大众能够通过广告语很清楚的了解所要买的商品的特征和优点,从而购买商品。本文主要从概念隐喻中的本体隐喻、方位隐喻以及结构隐喻来剖析广告语,旨在使读者了解隐喻的知识从而能够恰当地运用隐喻和分析隐喻并且能将隐喻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一、广告的定义

广告的定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广告”一词最初来源于拉丁文,其含义是“注意”或“诱导”。十七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兴起,商业活动剧增,使得广告一词得到广泛应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才传入我国。

《辞海》(1979)对广告的定义是“向公众介绍商品报道服务内容或文娱节目的一种宣传方式。一般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招贴、电影、幻灯、橱窗布置、商品陈列等形式来进行。

广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广告包括非经济广告和经济广告。非经济广告指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又称效应广告,如政府行政部门、社会事业单位乃至个人的各种公告、启事、声明等,主要目的是推广;狭义广告仅指经济广告,又称商业广告,是指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通常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沟通信息的重要手段,或企业占领市场、推销产品、提供劳务的重要形式,主要目的是扩大经济效益。本文所指的广告主要是经济广告。

二、隐喻理论的概述

1.传统隐喻理论概述。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中对隐喻进行了阐释。他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现象,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两者属于一种对比关系。”

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德提出了“互动论”。他提出隐喻是人类思想和行为的隐喻性概念,并对隐喻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认为隐喻是本体和喻体相互作用产生新意义的过程。

2.现代隐喻理论概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从认知角度上看,“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仅仅是单纯的修辞手段。”

三、概念隐喻

1.结构隐喻。结构隐喻是一个概念来建构另一个概念,一个概念是以另一个概念隐喻为基础而构建隐喻的。

例如:牛奶香浓,丝般感受。(德芙巧克力)

丰田与你一起前进。(丰田车)

在上述这两个例子中,第一个例子是德芙巧克力的广告。用巧克力口感的顺滑来映射丝绸的顺滑的特点,恰到好处。能够使大众看到广告语时就能感受到巧克力的口感,这则广告是十分成功的。同时它也是结构隐喻中的实物隐喻。第二则广告是丰田汽车的一款广告。十分简洁同时体现了结构隐喻,体现了一种过程性,这个例子和“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具有一样的结构,有一种动态美。

2.方位隐喻。方位隐喻不是通过一个概念去构建另一个概念,是以不断发生的经验为特点而是用人体的基本空间方位去构建隐喻概念,如上-下,前-后,里-外,中心-边缘。人们通常把积极向上的情感跟“上”联系起来。反之,“下”则与消极、失落、失望等词联系起来。

例如:质量至上有夏普。(夏普)

第一流产品,为足下争光。(上海鞋油)

中华永远在我心中。(中华牙膏)

第一个例子是以“上”为方位词来体现方位隐喻的。主要是宣传夏普的质量好,产品过硬。因此一个上字就能感觉到质量的好坏。第二个例子是“下”字,但并不是不好的意思。是以方位词“下”来构成方位隐喻,指的是脚上穿的皮鞋。第三个例子用中心-边缘来隐喻,中华是一款牙膏的名称用谐音“中华”更能引起人的共鸣。很有创意。

3.实体隐喻。实体隐喻源于人类以自身经验和生理实体为基础,把行为、事件、情感、思想等抽象概念转为实体。

例如:好吃看的见,统一方便面。(方便面)

把美味和营养带回家。(面条)

让梦想接入现实。(中国电信)

这三个例子中都是将抽象的无形的事物隐喻成具体的有形的事物。十分的形象生动。第一个例子是统一方便面的广告,把抽象的味觉感受放到了具体的方便面上。第二个例子是一款面条的广告,将美味和营养这种抽象的事物具体到一种能够带回家的事物,十分巧妙,也表现出了面条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丰富。第三个例子将梦想这种抽象的名词具体到一种网络连接上。

四、结论

隐喻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在我们的言语表达中要用到隐喻,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也充满着隐喻现象。因此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思维认知方式。现在信息传播速度很快,商业广告也层出不穷。商业广告作为大众传播手段之一,已经占据我们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我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广告包围着。隐喻具有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的特点,这完全符合商业广告所追求的特点。因此广告商运用大量的隐喻在他们的广告语中,隐喻性的表达也已经成为广告商常用的表达方式,也体现了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研究广告语中的隐喻现象对于我们研究隐喻的知识是十分有用的。因此本文从广告语中分析隐喻也有助于我们了解隐喻和学会运用和区分不同的隐喻。

参考文献:

[1]George,Lakoff & Mark,Johnson.(2003/1980).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Wells,W.Burnett,J.& Moriarty,S.(1999).Advertising principles & practice.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4]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李瑛.名词表数的认知隐喻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2):292.

渔业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产品;产品整体概念

我们将职业院校为顾客提供的课程、学位、就业准备以及其他的服务和好处视作教育产品。这些课程既源于市场、经验,也来自于教育目标、宗旨与任务等。职业院校提供的教育服务既包括有形和无形的成分,如教室、教学媒体、书本、课桌、实习、实训设施和场所以及其他形式的辅助服务,也包括诸如期望、服务、观念、价值等一切顾客乐于接受的无形的消费利益[1],并将它们依次划分为核心产品、形式产品、期望产品、延伸产品与潜在产品五个层次[2]。

一、产品整体概念的层次

1.核心产品。核心产品是产品整体概念最基本的层次、是顾客真正需要的基本服务或利益、是产品能够为顾客提供的基本效用、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目的之所在,是职业院校存在和发展的理由。核心产品可以通过学校的办学理念、宗旨、目标等表现出来,更需要通过教育的功效,即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广泛地传播,通过学生填写入学志愿的一刹那得以确认,通过学校对社会的承诺得以表现,通过学生的表现而广泛流传。

例如,珠海市理工职业学校(原珠海市第三中等职业学校)强调核心产品的功能、效用,坚持以“自强不息,德技立身”鞭策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有一颗爱国心、说一口普通话、写一手漂亮字、练一副好身体、有一项好专长、懂一门外国语、考一个中级证、做一个文明人”。始终强调培养零距离、高素质、复合型中初级职业技术人才,使学校成为具有鲜明校园文化和专业特色、较高教育教学质量,在省内起示范辐射作用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2.形式产品。形式产品是职业院校为顾客提供的各种有形、无形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由职业院校提供的教育课程、娱乐课程、发展课程、医疗服务和未来规划课程与服务。其中教育课程包括由学校提供的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习和实训课程等;娱乐课程包括诸如音乐、舞蹈、体育等活动设施;发展课程包括职业院校为顾客提供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等;医疗服务指的是为顾客提供的医疗部门和身心健康的服务;未来规划课程及服务主要指的是学校为顾客提供的就业咨询、职业规划等。职业院校的有形服务同样包括以下特征:质量、特色、品牌与包装等[3]。

珠海市理工职业学校的形式产品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着力搞好专业建设,打造学校品牌。在专业设置上,以“国际趋势,市场需求,学生需要”的指导思想,合理设置专业;在专业定位上,形成包括文化基础、专业基础和实训技能在内的完整课程体系,并每年适时根据技术市场发展需要进行滚动修改,不断完善。在实习实训上,根据各专业定位和一体化教学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花大力气搞好实训室的建设,各专业实训室的建设理念和设备配置都居省内同类专业技术领先水平。在专业指导上,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专家做顾问,为专业建设与发展出谋划策。在实训环节上,为学生创造生产现场模拟训练和真实训练的实践环境,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和训练,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流程,熟悉行业主要仪器设备和基本工具,掌握企业生产工艺、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提高创新与创业能力。

3.期望产品。期望产品指的是顾客购买产品时通常希望和默认的一整套属性和条件。顾客接受职业院校提供的服务时,往往在选择课程的同时希望该机构的课程体系能够与市场紧密衔接,最好能够实现“零距离”。并且,同时拥有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完善的图书资料、标准、完善的文化、体育设施,从而为自己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一旦机构不能在期望产品方面满足顾客的需求,其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受到严重制约。

2003年,珠海市理工职业学校抓住教育局把原市成人中专校舍划归该校的机遇,大大增加了学校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一举解决和改善了办学条件,大大增强了学校在师资队伍、文化设施、图书、体育设施等方面的吸引力、竞争力与选择余地。使他们能够按照一体化教学的要求,高标准、整体改造汽车专业实训室、电气专业实训室,从而为丰富学校的课程体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为扩大办学规模创造了条件。

该校还按照专业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培训专业教师。每年都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和相关高校甚至国外学习进修,学成归来后,把国外先进的理念带回学校。目前,该校专业教师中“双师型”的比例已达到86%,基本上形成了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老中青组成的梯队。

4.延伸产品。延伸产品也叫附加产品,指的是顾客消费时所得到的诸如贷款、免费送货、维修、保证、安装、技术指导、售后服务等附加服务和利益。职业院校可以在辅导、饮食、住宿、心理健康、招生咨询、新生接待、就业指导、就业保证、奖(助)学金、校企合作、困难帮扶、毕业跟踪等方面,设计有效的延伸产品和服务。这对于提升竞争力是有重大意义的。

珠海市理工职业学校的延伸服务主要体现在:(1)特别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和先进学校;(2)对学生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塑之以品,立之以行,规之以范”的教育,在坚信“孺子可教”的基础上卓有成效地转化后进生;(3)坚持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原则,搞好校企合作,努力拓宽学校的发展空间。先后与珠海欧亚笛威汽车公司、丰田公司、思科网络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

5.潜在产品。潜在产品指的是具有变化与改进潜质的产品部分,也就是最终可能会实现的全部附加部分和新转换部分。在知识经济时期,不能将职业教育异化成“技能教育”和“终结性教育”。这样做的后果是耽误学生终身的发展。因此,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关注与研究课程的宽基础与未来发展方向,关注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新岗位的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使他们既有一定的知识面,又有相当的知识深度,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近年来,珠海市理工职业学校积极响应广东省教育厅的号召,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得到珠海市劳动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支持,先后在汽车和电气两个专业进行高级技工考试试点。目前,该校正成为珠海首批全国示范性职业学校。

二、产品整体概念对职业院校的意义

1.建立产品整体概念,有助于体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观念,为职业院校带来全新的竞争思路。产品整体概念的提出,给企业带来了新的竞争思路,那就是可以通过产品的款式、包装、品牌、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创造差异来确立地位和竞争优势。而最能体现这种差异性的层次就是形式产品、期望产品与延伸产品。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产品的整体概念是市场营销观念的具体体现在营销观念的认知当中,按照顾客的要求来组织营销活动,是市场营销观念的核心或内涵。职业院校只有按照顾客的要求,从课程设计开始,就按照顾客的期望、要求进行课程设计,才能真正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2.有利于实现教育服务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的结合,通过不断改进,满足顾客需求,抵御竞争产品。职业院校对其教育服务产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应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功能,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同时还要保证课程开发的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无形产品也是学校产品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对于包括学生心理健康、招生咨询、新生接待、就业指导、就业保证、奖(助)学金、校企合作、困难帮扶、毕业跟踪等产品的无形特征也应予以充分重视。

3.有利于职业院校的教育服务差异化战略的实施。随着教育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在竞争过程中,职业院校可供选择的战略很多。通过对产品整体化的认识,能够使学校实施差异化战略。这种产品的差异性和特色是职业院校市场竞争的重要内容,这些差异化可以表现为:形式产品差异化、期望产品差异化、延伸产品差异化。

形式产品差异化可以通过教学质量、学生就业后的社会评价、课程教师的社会影响力、学校的办学口碑与竞争产品加以区别。期望产品差异化可以通过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不断开发新课程、提供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完善的图书资料、标准、完善的文化、体育设施来创新期望产品。延伸产品差异化可以通过差异化服务承诺、差异化的服务技巧与以具有个性化的校企合作为内容的服务合作化的形式来实现。

三、结论与启示

1.教育理念与市场观念有一定的相通之处。珠海市理工职业学校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学生至上”的教育理念,市场营销观念则要求以顾客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坚持“以需求为前提,以质量为生命,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求生存,以管理为保证”,实际上就是把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内化于学校的日常管理行为之中。

2.竞争:可以从不同的产品层次入手,形成在职业教育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情况下的差异化竞争策略。珠海市理工职业学校抓住把原珠海市成人中专校舍划归该校使用的历史性机遇,大大丰富了期望产品的内容。同时,大力完善形式产品的内涵,通过几年来的厚积薄发,奠定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做好延伸服务大有可为。职业院校的延伸产品包括的内容较多,可以选择的竞争手段自然也多。珠海市理工职业学校的延伸服务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就业保证、奖(助)学金、校企合作、困难帮扶、毕业跟踪,以及由此形成的学生高质量、高比例、高待遇的就业上。

参考文献:

[1] 菲利蒲・科特勒.教育机构的战略营销[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25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