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可行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教育可行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教育可行性

文化教育可行性范文1

关键词:中医文化;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5-0071-01收稿日期:2015-10-27

作者简介:梁攀(1979―),湖南郴州人,湘南学院临床医学系中医教研室讲师,湘南学院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治医生,南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

*通讯作者:朱伟群,湘南学院临床医学系中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一、中医文化的内涵

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积累,其包括中医文化的社会环境、中医文化的思维方式以及中医文化所包含的哲学思想。我国的中医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以中医阴阳学说、五行相克等理论为中医文化的哲学基础,从而衍生出中医所具有的独特的疾病观和治疗观,并创造出来了独特的经络学说、藏象学说。其中中医阴阳学说和五行相克原理与现代的哲学思想相近,是我国哲学思想的精华,通过将人体和外部环境进行辩证分析,用五行相克将人体的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阐述,并对治疗进行辩证的分析,从而构成了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疗体系。此外,中医文化还包含了“仁爱”“仁”等传统美德,是我国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其要求严谨,对于医生职业道德、价值观念都有严格的要求,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

二、综合性大学公共选修课设置现状

公共选修课是我国的高等教育院校设置的由学生自行选择的课程。目前我国综合性大学在公共选修课的设置过程中,课程内容过于单一,课程缺乏相应的体系,课程内容并没有从非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够使学生对课程有深入的理解,也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未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中医文化作为综合性大学非医学专业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的可行性

1运用中医“仁术”思想,培养大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

“医乃仁术”是我国中医文化所表现出来的伦理特征和道德追求,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突出了我国中医学的伦理价值,强调良医应该具有仁爱之心和高尚的道德,这也是我国中医文化发展过程中对医者的要求。将良好的医德医风作为中医文化的一本分,对综合性大学非医学专业学生进行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爱岗敬业、乐于助人的职业道德,并促使大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技能,以满足岗位的需求,促使大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

2汲取中医文化的和谐思想,构建新型人际关系

中医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通过选修课程对中医文化中和谐思想的挖掘,可以培养现代大学生新型的人际观念,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自然,促进学生之间和谐相处,增进学生之间的信任,构建和谐、团结的团队,形成宽厚友爱的人际氛围,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谐,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并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3借助中医文化独特思维方式,树立大学生稳固的专业思想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从小就接受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其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与中医相比较存在很大的差别。中医文化的思维方式与现代教育有所不同,通过中医文化的教育可以培养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加深对社会和学习的认识。同时中医文化独特的思维方式,可以促使大学生充分认识社会,增强学习的信心,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中医文化教育通过思维的转变,使大学生充分地认识自身,培养大学生崇高的职业道德,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观念的转变,构建和谐的校园,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国综合性大学应该加快对非医学专业设置中医文化教育,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文化教育可行性范文2

一 贴近生活,有趣味性

学习与生活密不可分,教师的教学要注重从生活中选取学生所熟悉的素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英语教材的趣味资源,寻找课堂提问的切入点,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引导性、启发性,且能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激发其好奇心,充分发挥其学习潜能,增强提问的效用。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学生清楚了解英语学习的途径,另一方面,学生对下面的阅读产生了兴趣,意识到英语并不是离我们的生活非常遥远,而且也很实用,从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同时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二 提问灵活,评价多元

1.提问方式的灵活性

教师可用多种方法来提问:单个回答、小组讨论、全班讨论。如在上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3 Unit 3 Reading Lost civilizations中的两篇短文时,可以穿插以下一些问题:(1)What happened to the the city of Pompeii and Loulan?(2)Why did the city of Pompeii and Loulan become lost civilizations?(3)How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 civilizations from being destroyed?

问题(1)属于事实细节题,只要学生通过快速阅读的方法就可以找到答案,所以采用了单个回答法;一些学困生也能回答出正确答案,这样就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

问题(2)概括性强,由小组讨论的形式回答这些问题,通过合作学习,同学之间的互助,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问题(3)则适合全班讨论。每个学生的思维会随着课堂的节奏而活跃起来,每个答案会不尽相同,这无关紧要,关键的是每个学生都要动脑筋想,开口说。同时,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在讨论中得到了加强。

2.问题的设计上要注意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教师对课前备好的提问,如在课内发现太浅或太深,要作灵活的变更,将已设计好的问题进行修改,或者补充辅助的子问题,调控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好在“学习发展区”中,体现教师是helper,coach,organizer,学生是center的学习氛围。以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4 Unit 1 Reading Advertisements为例,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课文内容不难理解,所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设计上,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What is an advertisement? How many types of advertisements are mentioned and what are they?(2)What’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advertisements?(3)What advice has the author given to us to follow?

在授课过程中,问题(1)和问题(3)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只要将文章阅读结束,就能轻而易举地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但问题(2)比较概括,学生回答时需要根据课文内容将语言进行重新加工,对学生的英语表达概括能力要求较高,对于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问题设计太难。因为问题本来较少,而且问题(2)是中间一问,问题难度一旦较大势必会导致整节课比较沉默。所以,我尝试将问题(2)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使之简单化。如,问题(2)进一步分成以下几问:(1)What’s the surpose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and 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s?(2)Do all the advertisements tell us the truth?(3)How much should we pay for the advertisements?

通过子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从两种广告所需要的费用、目的及真实性三方面来说出它们的区别,降低了问题的难度,而且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了课堂教学。

三 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课堂提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因人施问”和“因材施问”。

1.因人施问

“因人施问”,是指提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年龄特征、英语水平和英语接受能力。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因人而异,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如对于一些拓展性强的分析型或归纳型问题,可以让学优生来回答;对于一些what,where,how等词引导的理解型问题,可以让英语中等生回答;对于True or False、查找型问题,可以让英语薄弱生回答。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真正参与课堂,从而得到充分发展。

2.因材施教

“因材施问”,是指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从而选准重点、难点、误点来设计问题,或选择教学内容的对比处、细节处、关键处、联系处来提问。因此,所提问题要具体、明晰、表达清楚,学生一听就懂,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提问也一样,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实体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在“善问”、“巧问”的同时,还要善于导疑、释疑,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内驱力”,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最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有效教学的落实。

参考文献

文化教育可行性范文3

一、民族文化有效性教学的重要性

在实践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其次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最后要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这样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我们要关注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初中语文新课程与民族文化有效性教学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阐释了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以干瘪的思想取代文化知识中原本灵性飞扬的个性解释,而是要采取各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地接受本该拥有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实现有效教学。

二、语文民族文化教学的现状

长久以来大部分中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课堂上对涉及民风、民俗的学习内容不感兴趣。《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即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文化中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语文教学在让学生学会遣词、造句等一些基本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增强文化意识,增加民族文化知识的积淀。

三、民族文化有效性教学探索与实践

(一)实施“走近古诗文苑”工程,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吸收经典营养。

我们通过“经典民族文化知多少”的问卷调查,就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范围、阅读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具体针对薄弱环节设计教学方案。其中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是一个最普遍的突破口。

1.在诵读中品味。

诵读的过程不单是言语的实践。陈平原说:“所谓‘诵读’,其实也不仅是记忆,而且有理解,在抑扬顿挫中理解古诗文。一句‘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换几口气、变几个调,念得惊心动魄,腔调不一,则各具特色。”诵读外在地表现为朗读、吟诵、背诵,内在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是感知、理解、分析、体悟、意会、品味等种种心理活动共同作用的过程,是情感体验和智性玩索的过程,根本上是对人的“自得”、“自悟”的诉求。

2.在体悟中积淀。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讲:“唯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所以我们要肯定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心灵随着诵读的反思、深入安放到文本世界中,去自我体验、自我感受文本承蓄的情感、意绪,去自我发现、自我探究文本蕴含的真义、哲思。

学生的体悟与感受或许因其人生经验的匮乏而显得肤浅和片面,但却是他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体现了人的精神的无限开放和自由,这恰恰是教育的价值所在。但也要注意,当学生因没有积淀而无从感起,无法入悟,陷入一种混沌、焦躁的心理状况中时,教师应及时点拨,或“知人论世”,或旁敲侧击,促使学生与文本所写猝然碰合,如在茫茫夜海忽见灯塔,浩浩沙漠遽遇清泉,心境豁然开朗,情爽神怡。

例如,我们可开展“走近古诗文苑”学习工程,在开发方案中为学生开列书目,使学生自觉运作,并尝试采用以下对策帮助学生的诵读和体悟:

①每日语文课前学生轮流交流一首古诗文。

②每周利用课余时间诵读至少三首古典诗文。

③每周学校的读报写字课写一张以古诗文为内容的书法习作。

④争取每月开设一节有关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课。

⑤每学期结束进行学习成果小册子制作、文学作品阅读网页制作、心得体会写作等总结性比赛,并开设展览专栏。

实施“走近古诗文苑”工程,旨在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通过诵读含咀,熏陶渐染,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

(二)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现在的学生接收的流行事务占主体地位,他们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一种排外和蔑视,对外来文化十分崇拜。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些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本民族文化的魅力。

1.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境。

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短时间内产生共鸣,有利于学生自主走进文本。如《故宫博物院》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教师在教授这篇说明文时可用精美的图片和录象再现那恢弘的场景,使学生得到视觉上的满足后有兴趣阅读、探索文本。

2.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

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文化特质和特殊的审美倾向,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掌握,使之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例如,民族精神文化特质大体包括文天祥《过零丁洋》、陆游《示儿》中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文化情怀;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建功立业的创业精神;屈原《离骚》、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坚韧乐观的不懈追求;陆游《卜算子・咏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天人合一、悲天悯人的崇高情怀。另外,民族审美倾向中的“月亮”、“雨”、“杨柳”、“梅花”、“春草”、“落叶”、“浮云”、“鸿雁”、“长亭”、“羌笛”等这些自然万物已经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自觉深入地阐释传统的精神特质和审美意象系统,对中学生的个体文化心理构建,对民族情感和人文情怀的强化,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探索“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新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是新课程赋予的新内容。在学习课文前,应要求学生主动搜集、理解相关文化知识,在搜集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在自主的前提下鼓励、引导学生集体参与问题的讨论、共同编订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学会探究古汉语的词法、句法;探究课文中蕴涵的思想美和情感美;探究课文中的民俗风情、民族情结。

只要我们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课文中具有文化气息的内容,那么新教材中那“庄周梦蝶”的浪漫、“塞翁失马”的哲思、“夸父逐日”的执着、“五柳先生”的洒脱、“紫色丁香”的愁怨、“大江东去”的奔放和“弃医从文”的愤懑,都能透过一堂堂氤氲着文化精神气息的语文课展现出来,在充满“语文味”的课堂里,学生可以穿梭时空,跨越国界,与人类的文化大师们进行思想的交流和情感的拥抱,在主体间性的澄明而敞亮的生命对话中,使自身的个性获得张扬,灵魂得到“诗意的栖居”。

(三)创建语文民族文化研究性学习平台,加厚文化底蕴,提升文化素养。

据调查,大多数学生都想读文化典籍,却没时间和针对性的阅读材料。为了消除这个弊端,依据新语文课程理念,我们可以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借助乡土教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创建专题网站等,增加阅读量,激发阅读兴趣,从而加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文化熏陶的新时空。

1.开发校本课程。

本课程要以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知识内容,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我们生活的城市的历史和人文资料,立足于学生的文学积累、情感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品味。

2.开展语文学习交流班会。

每周开展一次语文学习交流班会,交流读书心得,深入对作品的研究。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影视资料,针对同一话题在班会中展开讨论。例如,在教学《杨修之死》时,播放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易中天品《三国》”,很能激发学生阅读整部《三国演义》的兴趣,加强学生的解读文本的能力,又为学习交流打下基础。

3.创建专题网站。

文化教育可行性范文4

一、学生

1、尊重主体,灵活教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张扬个性的场所。以学生的学来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是有差异的,我们必须承认,问题在于对这种差异,如何变不利为有利。如果能利用这种差异,去开发不同层面学生的多种智力,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学生就会自主地与老师合作,去探究问题,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 “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即把全班学生看成同一个性,同等水平对待,其结果造成了有的学生“吃不饱”,而的有的学生“饿得慌”,影响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个性化教学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都是平等的机会,使“培优帮差”分类推进变成现实。

2、调动学生,引发思考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因此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以引发学生的富有个性的思考问题力作为己任,而不以强调答案的确定性为目的。让课堂充满民主平等的和平气氛,积极调动学生的各种学习因素,尤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调动。现代教学观认为,不应将学生视作容器,而应将其看成有思想的人。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苛勒(Wohgangkohler)认为学习包括知觉经验中旧的结构的改组,以及新的结构的豁然形成。因此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知识重构机会,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教学情景当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自己的学习兴趣与教学目标统一起来。

3、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课堂教学中要强调因人施导,因材施教。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这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智能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他还说:“少之时,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这是孔夫子对人们道德修养方而的论述,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分年龄段实施教育的论述。这都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语文教学中,针对不同的个性施教,在施教中让学生的不同个性得到自由充分的拓展,也是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要根抓每个学生的实际能力,自主地选择布置相应层次的练习。要使所有学生都学有所得,充分发挥个性。

课堂提问设计应有层次性,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都能“跳起来摘到苹果”。

二、课堂

1、创设情景,展示个性

创设情景,有机教学,给学生展示个性的最佳时机。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设置好内容,让学生上台作演讲,给有表现欲的学生表现一番的机会;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材的知识点,进行迁移和发散思维,点燃学生头脑中储存的生活表象,使他们的多种智力得以发展;可以结合课文意境,让有绘画天赋的同学施展才华……通过情景的创设,使学生们各自的个性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既调动了积极性,又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语言以外的其他智力,从而在老师的点拨下顺利地解决疑难问题

2、营造氛围,质疑问难

传统的语文教学,偏废学生个体心理需求和课程基础的差异性,必然本能地视学生为被动、单向接受知识的容器,以致学生思想依附、灵魂萎缩、个性压抑。语文新课标确立了多元、个性的课程观,这就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积极营造浓厚的现代民主氛围,在批判继承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联想比较,鼓励学生探究问题、质疑问难、多维发散、系统组合、悦纳异己,使之跳出或超越复制性思维的禁锢,充分地释放其多向探索的潜在激情和突破陈规旧习的思维个性,优化其语言思维品质,发展其自主独立、求新求异的思维能力。多角度的思考方式,独特性的思维方法,是个性发展的最高境地。

3、巧设问题,张扬个性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智力得以多元发展?巧设问题,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可以通过讲述故事,设置问题让学生去探究,还可以将问题具体化,交给学生去讨论、交流,发表意见。只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得当,巧设问题,不但课堂教学任务能顺利完成,而且还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张扬他们个性的目的。

4、 课堂生成, 留有空间

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指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进行的,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使教师、学生和教材互相碰撞,而产生的新的教学内容。个性化教学强调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因而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构建生成性的课堂教学,而不是对学生的突发奇想置之不理。体现教学过程的生成性,首先要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使师生之间达成沟通,学生介入学习。其次,教师在备课时要给学生留有生成的空间。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他们对同一问题会产生小同的看法,这样在教学中就会生成很多有用的教学资源。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调整预设。在教学中遇到突发问题时,不能置之不理,应适时调整预设,随机应变,顺应学生的思路,关注学生的问题和需要

三、评价

1、评价问题,重在激励

教师应善于利用主观性,多义性的语文材料,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一位教师在讲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一位学生对历来被奉为通感手法经典之作的那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出异议,认为作者把荷香比作歌声似乎并非最好,因为文章通篇的意境都极为宁谧,除了作者,没有一个人出现,而这样的比喻会破坏整体效果。

2、评价学生,因人而异

评价具有重要的激励、导向功能。在个性化教学中,要实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考虑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别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以统一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而应使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同学积极主动,很活跃,有的同学处于被动状态,在课堂上很沉默。因此,教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应实施不同的评价。对于处于被动状态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即时性的评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对自己有信心。对于中等生的评价教师既要肯定又要指明不足,激励其前进。而对于优等生,教师要严格要求,提高标准,使他们不断超越自己。多样化的评价不仅能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取得进步,更重要的是张扬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品质。

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没有读完就经营电脑公司去了,从自手起家发展到拥有几百亿美元的个人资产,靠的也不是文凭,而是特长。社会不要求我们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科学家,但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个个学有所长。如果我们用多元发展观,重新审视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爱好和特长,不拘一格,让学生各领,那么,我们就能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支撑下去设立崭新的育人观念,施展育人才华,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生机勃勃。

3、评价教法,

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思维与个性.才有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至理名言。才有了“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众生形象。抛开教参,使自己成为你自己,才能教出你自己的个性,讲出自己的心得。放开学生的手脚,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爱因斯坦说:“让每个人都作为个体受到尊重而不让任何人成为被崇拜的偶像。我自己受到人们过分的赞扬和尊敬既不是自己的过错,也不是自己的功劳,而是一种命运的嘲弄。”因此,对于同一教学内容,我们应允许有不同教法,不能要求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我们的优质课在制定评分条例时,应该把展示教师个性美的因素考虑进去。任何站在讲台上的教师,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教师。一个教师不能两次踏进同一课堂.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个性美,这是一种稳定而自由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

[2]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阎承利,《教学最优化通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4]朱菊芳,《师生关系与教学质量》,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学论》,1987年第7期

[5]谢利民、郑百伟《现代教学基础理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版

文化教育可行性范文5

一、注意言谈举止,激发兴趣

教师是学生仿效和学习的榜样。孩子们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脑”,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脑”里并储存起来,然后指导他们的行动。这就告诉我们: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儿童心中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因此,教师讲课时态度和蔼可亲,表情诚恳热情,姿态优美大方,朗读抑扬顿挫,都会使学生心情愉快,增加学习的兴趣。我在教学中严格要求自己,让每一个动作,每一种声调,甚至每一个眼神,都能引起学生的极大注意,点燃他们兴趣的火花。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倍增。

二、从学生内需中激发兴趣

要创设一个和谐的课堂,首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有自己合理的要求,满足学生的内部需要。例如:在习作教学中,我总是让学生自主写作,让学生喜欢的方式写作。如让学生练习写人物,我让他们先为同学、老师、家长或想象中的人物画一张像,画好了再写一写。除了写外貌,还可以写一写他的性格,爱好。这样把画画与习作结合起来,形式生动活,比较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如让学生摆动物玩具编童话故事,学生就得根据动物的性格特点,如狮子凶猛,狐狸狡猾,豹狼凶残,小鹿温训等编排故事情节。显然这是一个充满足创造性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走进了童话世界,跟小动物们同喜共忧,会感到其乐无穷。

三、利用评比竟赛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具有求知欲望,事塑性大,好胜心强的特点,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总希望自己比别人强一点。所以,教师只要正确利用儿童这一心理特点,必能激发兴趣,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字、词、句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常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 开一朵组词花,看谁开得多,开得美。

(2) 首尾接词,看谁脑筋动得快。

(3) 想一想,看谁想得最多。

(4) 找朋友,看谁找得又对又快。对最早做出正确答案的学生给予热烈的掌声。这样寓知识于趣味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的智能潜力。

文化教育可行性范文6

[关键词]语文教学 对话 平等 多元理解

在我国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讲课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学生不能自由的表达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被剥夺,虽然现在一直倡导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师生关系,但试问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真的是民主与平等的吗?学生由“客体”变成“主体”,不过是在身份上认同、人格上内化了处于控制地位的教师角色而已。对话教学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对话教学提供了迫切性与必要性,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又为对话教学提供了可能性。对话教学把教师与学生都看作是有着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有自由意志和特殊需要的人,把文本也看作是有着丰富情感的召唤主体,从而突破了主客体单一的主体认识论模式,走向“教师主体――文本主体――学生主体”相互作用的交往实践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使对话教学理论走进了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不同于传统的语文教学,语文对话教学它强调教师、学生、文本都是独立的主体,认为语文学习的实质就是学生通过与文本、与他人及自己的对话式沟通,完成自我主体的建构和生命的成长过程。所以说,语文对话教学它不是机械重复活动,而是新的知识与理念不断生成的过程,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创新性。

1 从“主导――主体”教学实践走向“消解中心”的关系性实践

对话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主体间的互动与交流的特点,突破了“主体――客体”单一的主体论模式,走向“教师主体――文本主体――学生主体”相互作用的交往实践模式。把教师与学生都看作是有着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有自由意志和独特需要的人,把文本也看作是有着丰富情感的召唤主体。读者与文本,互为因果,互相发现,互相制约,意义有一个生成过程,是不确定的、相对的、因人而异的。它要求我们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以为只要在课堂上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提要求学生讨论,就是实施对话。

2 对语文教材内容的积极“重构”,促进有效对话的生成

要进行对话,就必须围绕一定的话题,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问题。而问题的形成以及问题的有效性主要决定于教师对语文教材的积极“重构”。确立问题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对话活动能否广泛而深入性开展。那么如何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巧设话题,激发对话呢?

2.1 营造学生文化氛围,激起学生的对话欲望。我们教育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教育所展现的世界是成人的世界,在这种世界中,学生是从属于成人的,而学生只有在属于自己的世界中才能敞开心扉,真诚地交流、积极地应对。语文的特点要求语文教学要有一个人文的环境,营造一种符合学生自身的文化氛围。

2.2 淡化教师的角色意识,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在和谐的对话环境里,教师应当是对话的激发者和参与者,不能凌驾于教学过程之上。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师要放下架子,将自己的经验、思考、体验与学生分享。

3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对话情境

有效生动的对话情境涉及到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在宏观层面上,主要是要消除权威,如教师权威和书本权威,归还教师和学生的话语权;在微观层面上,对话主体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能力,也就是说平等的观念、安全的场地、丰富的学习资源是构成有效对话的最基本的条件。它首先要求教师教学意识的转变,教师是最好的倾听者和交往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4 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有效回应与机智协调,将对话教学推向深入

教师对学生的有效回应也称为教师的情境教学智慧。一个教师能否具备这样的能力与智慧,主要取决于其自身各方面的修养,首先教师必须具备民主平等的思想,“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其次,教师必须要有宽厚的语文素养和知识面。倘若一个教师具备了以上两个方面素质,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有效的运用对话教学并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回应呢?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选择对话教学的时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选择适合的文章进行对话教学,一般要选择教学内容丰富,有争议、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指导学生注意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来展开对话;注意捕捉学生心灵变化,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对话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