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体系搭建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才培养体系搭建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才培养体系搭建方案

人才培养体系搭建方案范文1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一、协同创新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理念的提出

现如今,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但仍然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等问题。使得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计等脱离社会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需求,不能满足学生成人成才培养目标。因此,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面,如何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在协同创新理念下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是由不同主体参与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实质是采取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在各主体之间整合不同的知识环境、不同的能力侧重、不同的价值需求下,培养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基于“协同创新”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涉及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反馈机制等多方面的创新,需要政、产、学、研、用等各方的通力合作,是学生专业学习的对接平台和综合素质发展的舞台。

二、协同创新确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1、建立人才培养反馈机制。对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最真实反应是社会评价,这一评价并不是通过评价好坏起作用,而是借助于反馈机制做出相对准确的反应。人才培养反馈机制需要结合校内与校外,协同建立。通过深入政府、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及毕业生开展调研,获取人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情况信息,了解当前社会、劳动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深入同类型大中专院校、在校生中开展调研,分析本校学生的优缺点以及竞争力,了解学生择业兴趣与意愿情况。根据调研结果,建立人才培养反馈机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2、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利用人才培养反馈机制,分析专业对接产业(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专业职业岗位所面向的岗位素质和岗位知识能力结构,确定适应2-3个核心岗位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人文素质全、专业基础知识宽、专业核心知识精、岗位方向技能强。

3、明确职业资格证书。充分利用反馈机制,分析专业对接产业(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明确1-2个含金量高、能促进体面就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职业资格培养目标,实现“双证融合”,进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培训,推动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对接。

三、协同创新构建“点线面体”课程体系

1、“点线面体”课程体系的内涵。“点线面体”课程体系是指以培养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完整的人”为目标,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岗位方向课等四大模块出发,构建高职课程体系。其中:“点”代表岗位方向课,培养学生面对岗位时所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岗位方向技能强;“线”代表专业核心课,培养学生应用专业时所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专业基础知识宽;“面”代表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满足行业需求时所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专业基础知识深;“体”代表公共基础课,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高尚人文素质的,能够全面发展的个体,要求人文素质全。

2、构建课程体系的三级协同创新机制。课程体系的三级协同创新机制是指:1、构建院级协同创新机制,学院各教学职能部门与教学系部共同制订大学生素质培养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体),为培养完整的人服务;2、构建专业群协同创新机制,相关专业间共同制订以培养行业基础知识的专业基础课程模块(面),为培养岗位迁移能力服务;3、构建校企协同创新机制,由专业与企业共同打造专业核心课程和岗位方向课程(线、点),为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服务。

通过三级协同创新机制的,精细化构建“点线面体”课程体系,同时注重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在课程开设的时间、顺序上要考虑课程间的衔接,注意课程的前导与后置关系,在课程内容上进行合理整合,避免专业知识体系中知识环节的缺失现象与课程间内容的重复现象。

3、开展课程标准建设。围绕专业实施各类课程标准建设。通过与校内外专家对课程内容的增减及前导、后续课程关系的协同研究和研讨论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订课程实施方案,规范课程的教学过程,解决教学内容重复、多余、缺失与衔接问题,逐步形成完整的专业课程标准体系。

四、协同创新构建“训研创”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

1、搭建技能实训平台。搭建技能实训平台是要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点线面体”课程体系总体框架,构建适应学生专业认知、技能训练、综合实训为一体的创新型实训平台。通过平台训练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强化技术技能,从而满足学生技能训练和综合实践的需求。该实训平台既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应用,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实训任务;又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校外实训基地利用率;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支持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采取集训队模式的学生实践队措施,巩固技能实训平台,为项目研发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才培养体系搭建方案范文2

关键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4-25

一、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共性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脱离实际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时间不长,办学经验、管理水平、教学资源等方面与母体高校差距明显。多数独立学院在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时没有深入调查研究服务对象和自身层次定位,不顾实际,缺乏自主思考,盲目照搬母体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而举办独立学院的母体高校一般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研究型、教学科研型大学,以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为目标。独立学院作为教学型大 学,显然没有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的师资和能力。不切实际的培养目标必然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无法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及市场活力。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独立学院生源质量低于普通本科高校,更是低于其母体高校,因此独立学院设置课程体系应与其他高校有所区别。然而,大部分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不是直接照搬照抄母体高校的,就是随意嫁接其他高校的,不顾生源层次而趋同于其他高校课程设置,背离独立学院教育教学规律,必然造成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和人才培养的脱节,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发展后劲不足,致使学生理论知识不如普通本科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如高职高专生,在就业市场上高不成低不就。

3.教学资源匮乏

教学资源包括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等。独立学院由于知名度不高,很难吸引高水平师资,在办学初始主要依赖母体高校的师资,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积淀后,开始从社会各行业及其他高校招聘兼职教师,并组建自己的专任教师队伍。然而,由于兼职教师一般是优先完成本职工作后再去高校兼课,而独立学院又疏于对兼职教师的管理,兼职教师在独立学院兼任教学的质量很难保障。独立学院虽组建了自己的专任教师队伍,但因学校福利待遇不及公办学校,人员流动大且教师队伍年轻化,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水平不高,这必然限制教学质量的提升。此外,独立学院不同于公办学校,是民营运作的高校,在资金使用上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教学设施很难一步到位。

4.监督管理与反馈机制不完善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经验不足,教学管理还在不断摸索改进中,监督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反馈机制不够完善。具体表现为人才培养方案变动较为随意,尤其是新增专业在出现专业师资不足时草率调整课程设置,甚至因人设课,扰乱课程间的逻辑性和衔接性;且人才培养方案变动后不能及时反馈给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过程缺乏有效的监控,对执行结果缺乏及时的评估和考核,这必然影响人才培养方案既定效用的实现。

二、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科学确定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关键。《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应是适应社会市场需求,为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结合《关于全面推进广东省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和学院实际,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广东珠江三角洲,辐射全国乃至世界,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既可与国际教育接轨,又能立足本土实际的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基本原则

(1)基础性原则。坚持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坚持知识、能力协调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2)应用性原则。遵循教育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切实丰富实践教学学时和实践学习内容,注重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产学研用的结合;强化教学改革,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面要求和经济社会建设对人才的基本需求。

(3)协调性原则。优化知识体系,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合理确定必修与选修课程的学分比和学时比;注重整合学院优势、教学资源,建设相近学科的课程互通平台;突出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将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全面协调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

(4)特色化原则。各专业既要遵循规范化的专业课程设置要求,又要突出学院专业的自身特点,融合地方文化,结合各专业的行业调研结果和毕业生质量反馈,在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应突出以培养社会需求的特色人才为主线。

(5)协同性原则。加快校地(地方)、校企、校际和国际合作办学,把行业准入标准和要求、合作培养课程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积极引进,重点培育,有效利用优质办学资源,探索学院与行业、企业、政府合作共建、合作育人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

3.课程体系架构

该院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包括全院公共类课程和专业课程。

全院公共类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是按教育部有关规定设置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类课程、大学英语、体育、创业与就业指导等;公共选修课程主要体现专业知识的延拓性和相关专业知识的互补性,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特长来选修课程,以扩大专业知识面,组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其分为四种类型:通识课程(涵盖社会科学素养、自然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类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应用技能课程、“三创”(创意、创新、创业)素质课程。

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要求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类设置,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科及专业基础知识;专业选修课程又分为专业限选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专业限选课程旨在保证专业必修课以外的重要课程的开设,专业任选课程要求从专业特点、专业知识构成、专业特色形成等方面出发,明确列出若干门适合本专业(或方向)的任意性选修课程,以利于补充和完善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构架体系。

该院的课程体系架构如图所示。

4.制订过程

第一阶段为启动阶段,由学院教务部门起草拟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教务部工作人员通过学习国家教育部及省教育厅有关人才培养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文件精神,结合学院近几年的教学改革成果,形成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初稿,经分管教学副院长反复修改后,上报院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方形成定稿,揭开修订工作的序幕。

第二阶段为调研修订阶段。各专业组建修订工作小组,认真学习修订意见,“开天窗、接地气”地开展调研活动。“开天窗”即以国内外同类专业中办得出色的学校作为标杆,引进其先进的教学思想和优质经验,比较分析相似专业的课程设置,扬长避短;“接地气 ”即深入社会调研,了解国家、地区、珠江三角洲等各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修订小组深入用人单位调研人才培养满意度,开展毕业生座谈会、在校生座谈会,听取、吸纳用人单位及各类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借鉴国内外“标杆性”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使培养方案更具针对性。

第三阶段为答辩论证阶段,分三轮开展:第一轮为校内答辩,各系将修订初稿提交至教务部,教务部进行形式审查,组织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并邀请相关学科专业专家教授召开汇报答辩会议,由各系负责人汇报新方案的编制思路,专家反馈新方案的不足之处。第二轮为校外论证,各系根据意见修改并提交修改稿,由教务部统一邮寄给校外同行专家予以评审论证。第三轮为校内论证,各系根据校外同行专家的评审意见再次修改方案,教务部再次组织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对再次修改稿予以论证审议。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的人才培养方案方可公布执行。

修订工作历时近一年,通过多方参与,多类调研,多次论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使得培养目标更切实际,培养模式更为科学,培养方式更为多样,课程设置更趋合理。

三、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措施

1.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载体,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最终要通过课程来实现。优化课程体系应:①合理设置课程结构,积极探索实践学分制培养。将课程结构分为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个性化教育模块。探索公共基础课程改革,适当缩减公共基础课程所占比重;精简、优化、整合专业课程,避免内容的重叠;探索学分制培养,加强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引导,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②整合教学资源,共享优质课程,积极建设学科专业平台。③合理安排教学, 避免前紧后松、头轻脚重等现象。④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健全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2.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手段,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法的有力保障。学校应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开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学方法改革。摒弃“照本宣科”“照屏宣科”“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倡导PBL(Problem-Based Learning)、TBL(Team-Based Learning)、翻转课堂、四段式教学等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MOOC学习平台和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利用互联网开拓教学方法;组织教师开展录播课活动,为教师搭建研究、交流、改进教学方法的平台。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已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学校应积极构建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校企、校地、校际和国际的合作,打造协同育人平台;探索产学研用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产学研用合作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倡导分类培养,开展辅修、双专业、双学位等,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探索启动订单式培养,为企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方案的最终执行者是教师,培养应用型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加强学科建设,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校内开展学术讲座,为教师和知名专家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应用性培训、研修班、交流访学和去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等,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出台各种吸引人才的政策,加大力度引进极具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发挥人才的群聚效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为教师营造积极向上、宽松和谐、公平公正的教学氛围;提高福利待遇水平,留住人才,让教师教得有尊严,无后顾之忧,从而专心致力于培养人才。

5.健全监管评估机制

将培养方案执行到位是体现培养方案价值的重要途径,教学管理部门需加强对培养方案实施过程的监控,强化培养方案实施效果的评估。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对培养方案的执行过程进行密切监管,严格把关培养方案的落实,规范培养方案变更程序,建立奖惩机制提高培养方案执行效率;构建培养方案评估体系,从教师教学评价、在校生信息反馈、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等方面评估培养方案的质量和实施效果,以保障培养方案的制订和执行。

人才培养方案从制订到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输送人才的艰巨任务,需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独立学院应当结合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及办学条件,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发挥自身优势,制订出体现自身特色的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何晓媛,黄 珊,丁振源.以就业为导向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2(6).

人才培养体系搭建方案范文3

关键词 企业学院;岗位关键能力;三阶段螺旋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2-0023-03

在我国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制造”正走向“中国智造”,产业和企业亟需与职业岗位变迁升级相适应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而职业教育也迫切需要创新校企合作的方式,构建切合实际的校企合作平台与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一、企业学院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动因与背景

(一)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短板分析

作为一个宽口径专业,高职院校培养的自动化类人才在就业时却往往因为职业针对性不强、岗位贴近度不高,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无法实现“零距离就业”。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脱节。市场随着行业的转型升级,不断更新对自动化类高端技能人才岗位能力的要求,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往往缺乏前瞻性。二是实训教育的功能简单化,无法满足职业岗位技能综合化的要求。自动化技术是与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紧密相连的,而实际生产过程复杂,校内实训基地难以仿真再现。三是课程教学滞后于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发展速度极快,高职自动化类专业教育在吸收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更新教学内容与实训设施方面受到人、财、物等因素制约,相对滞后。实现高职院校自动化类学生“零距离就业”的关键在于提高他们的职业岗位关键能力,而职业院校目前的资源条件无法实现学生职业岗位关键能力培养。

(二)企业学院的内涵和意义

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依托由政校行企四方共建的区域性职教集团――嘉兴市欣禾职业教育集团,积极探索以“四个合作”为宗旨,企业深度参与举办职业院校的新型校企合作形式――企业学院。

企业学院是校企为了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双方以职教集团为依托,以相关专业为载体,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招生、课程教学、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和文化建设及就业等方面开展交融式合作,联合培养(培训)学生(员工),以提高企业生产能力、经济效益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而在集团内举办的产学研一体化的联合学院[1]。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职业院校与嘉兴电气行业龙头企业浙江正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资产为纽带,共同出资570万元建设正原电气学院,以解决校企合作中存在的表面化、浅层次、低水平、松散型问题,企业学院为培养自动化类高端技能型人才岗位关键能力提供了新平台。

二、“三阶段螺旋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

(一)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自动化类高端技能型人才“岗位关键能力”由岗位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和岗位创新能力三部分构成,据此制定“三阶段螺旋递进式”岗位关键能力培养模式,见图1。

一是制定基于“岗位关键能力”的“三阶段螺旋递进式”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依托正原电气学院资源,分析自动化类高端技能人才所应具备的岗位关键能力,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适合嘉兴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的自动化类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

二是开发基于“岗位关键能力”的“三阶段螺旋递进式”专业课程体系。按照企业实际生产流程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设置课程体系,推进以“岗位关键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建立相应的以岗位关键能力为核心的课程,加大实践教学学时比重,编制相应的课程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配套进行基于正原电气学院工作现场的项目化教材建设,适时推进自动化类专业建设改革。在课程开发方面,围绕一定的实训项目进行:提出项目――分析项目――项目实施――项目拓展――项目评估。

三是重构基于“岗位关键能力”的“三阶段螺旋递进式”自动化类专业课堂教学方式。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与企业的岗位能力要素对接,共同组织实施教学计划和内容,结合岗位能力培养设计项目化课程教学方案,开发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的项目化课程教学资源。

四是重构基于“岗位关键能力”的“三阶段螺旋递进式”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学生职业岗位关键能力培养,确立以能力考核为重点的工学结合评价方式方法。建立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实践和作品考核、结业测试等新的课程评价考核方式,考核方法中倾向由企业教师参与或以行业企业评价标准为主[2]。

五是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通过企业学院搭建产教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平台,在培养学生的同时更重视选育教师,积极开展师资共培互育,校企互派人员,双向兼职,双重身份,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的组合优势,搭建企业学院师资培养的平台和机制,完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开展教师任职资格评审认定,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

(二)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一是依托教学培训车间,完成自动化类岗位基础能力培养。在大一的专业基础课程如《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认识实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学培训车间通过递进式的项目任务,完成元件测试、模块装配调试、整机装配调试岗位训练。元件组件整机的渐进装配测试流程,使学生掌握工艺岗、装配岗、测试岗的基本能力。

二是依托中试车间,完成自动化类岗位核心能力培养。在大二的专业课程如《机电产品电气控制》《单片机技术》《专业实习》等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中试车间通过渐进式的项目任务,完成机电产品电气维修、生产设备维护与维修、仪器测试小软件开发的岗位能力训练。由产品、设备的维修递进到软件开发,使学生掌握工艺岗、装配岗、测试岗(维修岗)的核心能力。

三是依托研发测试中心,完成自动化类岗位创新能力培养。在大三期间的专业课程如《自动线安装调试》《EDA技术》的学习和毕业实习中,通过企业内部考核选拔学生在正原技术研发中心跟随企业导师和教师参与有关项目与课题的实施与建设。同时通过参与项目管理与课题研究,熟悉并掌握企业的项目管理流程与研发工作流程。由产品软件开发递进到项目管理流程,使学生掌握工艺岗、装配岗、测试岗的技术应用创新能力。

三、基于实践的成效

(一)校企协作育人向纵深发展

自企业学院搭建以来,合作培养学生规模增势显著。正原电气学院2014年完成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顶岗实习,共7个班,合计253人。2015年上半年完成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数控技术专业和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电子电气实训》课程,共6个班,合计224人。学生、学徒在识岗、跟岗、轮岗、顶岗的过程中,与师傅、教师建立了良好的师徒关系、师生关系,企业对学生形成全方位了解,为学生就业和后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教学改革红利全面释放

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形成渐进式实岗育人模式,切实增强学生“岗位关键能力”。企业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提供培训团队和传、帮、带师傅,负责实岗育人期间的学生管理和学习组织。实施“1-3-2-6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学徒制的课程体系,探索基于学徒制的小班化、分层分类教学改革。预计每年可为嘉兴地区培养自动化类高技能人才500名,毕业生首次就业对口率达80%以上。

(三)“双导制”“双师型”队伍逐渐形成

每个学生都有两个导师,三阶段都要在企业学院实践,师生在校企间流动、师徒互动成为教学新常态。教师即师傅,师傅亦教师,形成了产学全程合作育人的格局。青年教师分三批赴正原电气股份公司锻炼。公司开放总经理助理岗位,并将青年教师分配到项目研发组,提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进企锻炼教师作为校企共建课程的课程讲师,负责“小班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负责编制校企合作的校本教材、教学大纲、设计教学内容、实施小班化教学。下企锻炼的教师担负企业学院教学场所、企业研究院实验中心的筹建工作,完成车间和实验中心的生产流程、管理流程、修理工艺卡的编制工作[3]。正原电气学院还向专业教师开放了52个产品研发项目,为教师的专业提升提供了平台。教师与企业联合申报市级以上科研课题21项,专利48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

(四)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

采用“面对面”的教育方式,教师及师傅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因材施教。徒弟和师傅一直处于同一问题和情境之下,学生的学习疑问能及时得到解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注意和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效果和学习意愿达到最强。学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国家级二等奖4项,省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2项。获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6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参 考 文 献

[1]刘桂林,沈建根.企业学院:概念、内涵与机制[J],天津:高等职业教育,2013(1):15-18.

[2]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91.

[3]赵亚静,王艳舫.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及政策体系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72.

On the Construction of“Three Stage Spiral Progressive”Talent Training Mo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 Institute

――The Case of Automation Specialties of Jia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ou Ping, Zhao Yuanyuan, Wu Xianglian

Abstract The automation specialties of Jia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based on enterprise college platform set up by Xinhe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develop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automation specialties based on“post key abilities”, reconstruct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and curriculum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explore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and perfect the design for talent training scheme, promote the students’post key abilities, make the“double tutor”and“dual-quality”teaching staff formed gradually.

人才培养体系搭建方案范文4

关键词:职业教育;应用科技大学;旅游管理;启示

2014年,国家教育部出台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按照《规划》中的说法是“要逐步形成以应用科技大学(学院)为龙头,高等职业(专科)学校为骨干,一般普通高等学校参与,与专业学位研究相衔接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体系。”因此,应用科技大学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应用科技大学联盟首批成员单位,黑龙江东方学院领先一步,始终致力于“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此次《规划》对学院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应用性专业的代表,从《规划》当中也得到了很多启示。

应用科技大学有七个方面的内涵和特征,即应具有为区域经济或行业发展的服务面向;培养目标是面向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办学模式是开放的;课程体系应该是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注重实践的培养过程;拥有多元化的教师队伍;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造自主选择、多样选择的学习环境。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就是以此为着眼点和落脚点的。旅游管理专业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将学生培养成为理论够用、外语过硬、专业技能扎实、综合素质较高、极具竞争力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专业+外语”的学科建设理念;创新性地构建起能力培养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环节;探索国际化办学思路,目前已经初步构建起“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 深入走访、调查,了解企业用人需求

旅游管理专业以企业、毕业生、在校生和兄弟院校为调研对象,调研方法主要采取实地走访、调查问卷、座谈会、搜集资料等方式。

主任教授带领本教研室教师实地走访用人企业进行深度访谈,走访的企业多达10余家。这些访谈,一方面深入了解了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和要求,另一方面也为建立各专业稳定的实习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实地走访外,还采取了行之有效的问卷调查方式。我们使用了“问卷星专业在线问卷调查平台”,根据本专业特点,分别对企业、在校生和毕业生设计了三份调查问卷,然后将问卷广泛到企业邮箱和在校生及毕业生各班的QQ群中,对于收到的问卷,软件自动统计,显示统计结果。这就大大加强了工作的实效性和客观性。

2 提出优化每一门课程内涵建设的设想

“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方案不仅仅是在搭建一个框架,更应该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其内涵。 我们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在搭建好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基础上,优化每一门课程的内涵建设。每门课程不仅仅是一个名称、一个符号,更应该具有深刻的内涵,涉及到课程学时、课程大纲、授课方案、理论知识学时与实践学时的分配、授课方法、考核方式、教材编写、双师型教师培养等一些列问题;并强调:一门课程的建设实际上是一门系统工程;我们要踏踏实实地将每一门课程规划好,经过主任教授审核后,方可开课。

3 构建能力培养体系及能力培养的落实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在全院开创式构建了能力培养体系,明确了旅游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三大能力,即饭店服务技能、旅行社管理及导游服务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与此同时,制定了能力培养的落实方案,将学生需要具备的三大能力逐一落到了实处,保证了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现。

饭店服务技能通过《饭店服务学》的实践课程环节在旅游模拟实训室中,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并将实际操作作为考核的方式和标准。

旅行社管理技能通过使用“金棕榈”旅行社管理软件,配合《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对学生进行实操训练。本课程的授课教师是有10余年旅行社管理从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导游服务技能通过《现场导游》课程,对学生进行现场导游的模拟及训练,还原真实的导游场景,使学生能够熟练并有个人风格地讲解哈市的各主要景点,了解实际带团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包括稳定的专业思想、养成教育、职业礼仪、个人修养等多个方面。我们通过入学教育、“着装月”、优秀毕业生与在校生座谈、企业家讲坛、导游之星大赛、读书计划等一系列活动,以及开设礼仪培训、旅游美学、演讲与口才、摄影、音乐赏析等一系列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

4 不等、不靠、不要,积极主动突破校企合作瓶颈

在总结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亲自布置教务和学务两方面的力量,挖掘一切社会关系和可以利用的资源,经过两年艰苦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

旅游管理专业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即三年在校学习,一年到旅游企业实习。我们已经与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提前实现了专业实习与就业的无缝连接的目标。尤其是,我们与国内最大民营企业――万达集团旗下三家企业实现了紧密型合作。联系两年相当一部分学生专业实习后直接就业,并已经进入到管理岗位,或成为后备干部,就业层次空前提高。此外,我们与世界500强“万豪国际集团”签约合作(该集团在大陆现有64家五星级酒店,2016年将达到125家),合作主要内容包括:

a.成立我校第一个真正的订单班――“万豪班”,每年接受35名学生,并免费为学生提供制服;

b.获得“万礼豪程”基金支持,免费提供国外先进的酒店管理和酒店英语等教材;免费提供部分专业课程;免费提供教师挂职培训等。

目前,已经签约有“万豪班”、“万达班”、以及将要签约的“嘉华班”,可以安排120~160名学生实习就业。明年可以真正实现定向招生。这标志着我校“开放式”办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欧美标准的应用技术大学的雏形已经出现。

5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和海外实习项目

人才培养体系搭建方案范文5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

[作者简介]李苏强(1979—),男,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江西南昌 331700)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以实现师资共享、资源共享、利益共享。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是指学生入学后,由校企双方共同确定合作培养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1]。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自身发展的特色和亮点。

一、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课程设计——项目化:采用基于协作的项目进行课程设计,针对一个课程组设计一个综合项目,知识点包含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再对课程分解出分项目,让知识点融于项目之中。通过再现项目,以案例驱动的模式实施教学,以较为完整的实训项目,尤其是综合实训项目,来提高和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2]。

课程组织——团队化:在项目化的课程设计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学生则通过听讲、小组讨论等途径,进行应用,可充分地质疑、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和方法。

课程实施——生产化:课程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采用课程与项目相融合,适当加大主干课程课时量,集中在实训室上课,模拟仿真环境,更加适合学生集中时间和精力完成作品。

课程评价——多元化:在课程“教、学、做”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种层次的职业技能竞赛;采取“以证代考”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考证紧密结合起来,比赛成果和认证通过率都可以横向比较教学水平与效果,并籍此找出差距,调整教学。

二、课程体系构建方式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沿着职业分析—工作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的路径开发课程标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面向岗位都以中小型企业网络构建和管理能力为核心技能。以企业生产活动和岗位职业能力为基础,实行“企业+学校双主体”方式共建专业课程体系[3]。以行业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制度为依据,打破学科体系界限,把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作为核心教学内容;坚持“职业能力,综合素养”并重的原则,改革基础理论课程教学,重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案,加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并根据产业需求、就业市场信息和岗位技能要求组建课程群。

三、以企业应用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推进“教产对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产对接”即教育与产业对接,包括专业对接地方产业及教学条件对接企业工作环境。“工学结合”是指学校和企业按照“课堂教学和岗位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制定、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评价人才。

1.教产对接

(1)专业对接地方产业。加强专业发展与地方产业发展结合的体制机制建设、合作平台建设和重大项目合作,有效推动宏观层面的校企合作。构建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为主线的专业建设与改革,促进微观层面的多元课程改革的深入,该层面的对接以人才培养和岗位需求为校企合作的结合点,落实在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中,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领导和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或修订工作;在专业课实践教学中,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指导;在实训环节中,以校企共建的仿真实训室为基地;在顶岗实习环节,以合作企业为基地。

(2)教学条件对接企业工作环境。以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为校企合作结合点,按照企业实际工作场景和软硬件要求来配置。如与上海大数集团共同搭建全国首个针对高职学生的企业项目承接虚拟仿真网络互动平台,模拟企业项目实训实习环境,演练项目技术经验,打破时空的限制,实现线上线下的校企实时互动[4]。

2.工学结合

(1)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人才需求与市场调研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都离不开校企合作,双方要共同协商制定培养目标,讨论并确立课程设置,特别是实践课的设置、学生教学实习的时间和内容、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和内容以及学生就业渠道。

(2)校企共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校企合作要做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外聘教师、实训指导教师的选聘;二是调整安排外聘教师教学内容与时间;三是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总体评价;四是学生教学实训、顶岗实习的具体运作;五是对学生能力素质等评价[5]。

(3)校企共同评价人才。建立校企联合管理、评价与考核机制。实行校内与校外评价相结合,企业专业人员与学校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将评价方式由百分制考核改为以工作业绩综合评定为核心的校外顶岗实践成绩考核,针对学生的工作业绩、项目成果及工作表现,按校企共建的评价体系与标准进行综合考核。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并在吸纳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行业专家、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反馈信息基础上,建立社会综合评价系统,监控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6]。

四、教学手段

围绕“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多种教学手段(如图1所示),全面提升学生能力。

五、结束语

通过以应用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开发为依托,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动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其创新意识、自主学习精神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也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蒋洁.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探索[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4).

[2] 游贵荣.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探[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8).

[3] 李志梅.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8,(6).

[4]刘利强.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12).

人才培养体系搭建方案范文6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辽宁葫芦岛125105)

摘要:针对进一步提高软件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质量,提出充分利用工作学期,与国内著名软件企业开展“5+2+2(学期)”联合定制培养,探索软件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阐述如何通过校企联合、企业定制的软件人才培养实践,提升学生工程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提高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卓越人才;企业定制;感知企业;一体化管理

文章编号:1672-5913(2015)15-0054-05 中图分类号:G642

基金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软件工程专业卓越人才‘企业定制’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UPRP20140076)。

第一作者简介:曲海成,男,讲师,研究方向为软件架构技术、高性能计算技术,quhaicheng@lntu.edu.cn。

O 引 言

依据国家中长期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规划,教育部于2010年6月出台重大教育改革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该项目致力于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按预算和进度,实现满足用户要求的软件产品定义、开发、和维护的工程或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工程实践性非常强的工科专业。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未来5年我国信息化人才需求可达2000万人,而每年至少需求80万人以上的软件人才,我国软件高级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未来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鉴于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及对软件人才的强劲需求,国家高度重视软件人才的培养,国内有200多所高校先后设立了软件工程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紧缺的软件人才。但是,一般高校在专业教育上往往注重学术研究,更多关注课堂教学效果而忽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毕业生的工程能力弱、岗位适应能力差,使得软件人才的培养同软件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产生了较大错位。一方面,培养的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层次较高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软件企业常常招不到高质量、符合企业需求的员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要。这样的矛盾也造成了我国软件人才体系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软件产业的落后。因此,“卓越计划”要求高校必须改革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机制,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多层次的、面向应用的、高质量的中高级软件人才,这也是当前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亟须解决的大问题。

1 卓越人才“企业定制”培养模式

1.1 培养目标

“卓越计划”具有3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之一,从2002年创办之初,便确定了“工程型、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早在2006年,软件学院便与国内外著名软件企业开始合作,以项目实训的形式率先在省内高校开展合作教育,为学生搭建高质量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就业平台。2011年开始,软件学院通过与著名软件企业联合培养,实施企业定制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以知名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强化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深层次校企合作为载体,以优化培养方案与改革教学方法为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面向软件企业的开放式办学体系,提高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为社会尤其是软件企业培养大批能力型、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素质、国际化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2 “5+2+2(学期)”培养模式构建

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及校企合作教育的要求,软件学院充分利用著名软件企业的项目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依据企业需求及软件产业特点,开设企业定制培养班,探索面向软件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实践教育培养模式,提出了“5+2+2(学期)”联合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整个培养模式面向4年制本科生,共分9个学期(包含2个暑假工作学期)完成。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企业定制”培养模式侧重于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参与教学,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整个学生培养模式分校内培养和企业培养2个阶段。校内培养阶段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工程基础为核心,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课程综合训练项目(项目来源于企业真实项目)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企业培养阶段,学生利用1个工作学期(大三暑假)加1个学年(大四1学年),在企业完成项目实训、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学习,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最后,校企双方联合进行毕业设计指导。

2 实施方案

自2006年以来,软件学院在近10年的校企合作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公司选择、方案评审、过程监控、成绩考核、就业管理等一整套机制,在此基础上按照“卓越计划”培养要求和特点,充分挖掘与著名软件企业深度合作的潜力,先后与东软睿道、大连华信、文思海辉、甲骨文等国内知名软件企业进行专业共建,结合学校工作学期的有关要求,创新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工程实践基地与就业基地一体化建设的路子。

2.1 定制人才培养流程

“企业定制”联合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流程如图2所示。

整个流程由前期准备阶段、联合培养方案制订、学生选拔、企业培养和入职指导5部分组成。前期准备阶段通过走访实训基地、明确企业用人需求,确定校企合作定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初步框架,签署校企合作战略框架协议。由企业全程参与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实验、实习、综合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制订,解决高校课程体系与行业及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为“企业定制”培养模式奠定框架基础。学生选拔环节,实行双向选择,学生首先会到企业进行短期参观实习,了解企业文化及技术发展动态;企业在四年级上学期到学校进行宣讲、笔试和面试,达成共识后签署三方协议。企业培养环节,结合企业需求和学生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开发能力培养以及团队协作开发能力培养。企业培养后期侧重人职培训,职场礼仪、职场沟通、职业发展规划等专项学习都在这一阶段完成。

2.2 教学体系构建

在整个“企业定制”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卓越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相对于传统课程体系,新的教学体系由公共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专业限选和专业实践4部分构成(见表1)。整个教学体系学生需要修满188.5个学分才可以申请毕业答辩。其中公共基础教育(包括数学、英语、思想政治等)课程方案由基础教学部和软件工程系联合制定,由基础教学部负责具体实施。专业教育和专业限选课课程方案由软件工程系和合作企业联合制定,软件工程系负责具体实施,面向对象程序设计、.NET框架程序设计等应用性较强的课程由校内老师和企业导师联合讲授。

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强调与企业深度合作,双方共同实施。“定制培养”注重特色与个性化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也相应具有开放性、实用性和创新性特点。学院与大连华信合作的实践教学将4个实践教学层次与大连华信教育基地充分融合,缩短在校学生与企业职业人的距离。4个层次的合作培养模式分别在4个年级中开展,其中:第1层是一年级认识实习(职涯点亮),了解行业和企业的概况;第2层是二年级开展专业实训(课程设计类实践),深入掌握软件开发技术;第3层是三年级开展项目实训(综合项目实习类实践),让学生达到软件开发领域的“基础层”水平;第4层是四年级学生实训、实习(企业级应用类实践),全面提高职业竞争力,保障就业质量的提升,达到软件开发领域的“工作层”水平。

2.3 人才定制培养模式质量评估与运行保障

人才培养质量决定于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效果。培养质量由学生和就业单位来评价。定制培养过程中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参加项目开发与实施,用感知、体验的方法,增强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而不再把获得相关课程的及格分作为学习目标。定制培养过程中,学校须随时对各定制企业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对定制培养方案的每个细节进行动态监控;另外,对学生毕业流向进行跟踪,并对用人单位进行实地调研,把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纳入人才定制培养模式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多角度全方位对“企业定制”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程跟踪与监控,不断根据企业和市场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调整培养方案,有力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项目实施保障方面,依据国家教育部等5部委联合提出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010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正式推出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合作教育纲要》,全面启动合作教育;同年,学校被列入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第二批试点高校;2013年软件工程专业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3批学科专业。学校给予软件学院和软件工程专业在师资培养、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设备投入等各方面优先支持,先后投入专项资金200余万元,有力地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学院也专门成立实习实训部门,负责卓越人才培养项目的启动、运行、监控、考核、评估等工作。为了更好地与企业定制培养接轨,学院先后在2011、2012、2013年的暑期分3次,共派遣12名青年教师赴东软集团、达内教育集团及甲骨文公司学习软件新技术,为项目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

此外,学院依据行业需求动态设置前沿课程,邀请软件企业派出项目经理、工程师指导学生课程设计及实习,安排学生在企业进行素质拓展训练,安排顶岗实习岗位,举办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报告、讲座,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了解企业需求、掌握主流开发技术等。上述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卓越人才“企业定制”项目的实施。

3 实施效果

2011年软件学院依托现有的校外实训基地和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始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011年12月12日,学院与国内规模最大的软件企业——东软集团签订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一东软集团战略合作协议书”,开启了“企业定制”人才培养的大门;先后又与中软、大连华信集团、文思海辉、甲骨文等著名软件企业进行专业共建,实施卓越软件工程师联合培养计划,联合搭建工程实践平台,联合进行课程建设和建立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制定企业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及标准,创新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高质量工程人才。仅在2013应届毕业生中,已有65名学生入职东软,24名学生入职文思海辉,23名学生人职华信,18名学生人职中软国际,11名学生人职文思创新公司,在国内著名软件企业(营收前5名)的入职率达到了38%,使软件学院应届毕业生达到了较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用人企业对新人职员工满意率达到95%以上。

4 结语

为有效解决当前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工程实践能力弱,对新岗位适应能力差,软件人才培养同软件产业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产生了较大错位的问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在校企深入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工作学期,与国内著名软件企业开展“5+2+2(学期)”联合定制培养,探索软件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定制培养合作教育实践教学内容,形成卓越人才定制培养合作教育效果考核机制,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全面提高执业竞争力。

校企联合、企业定制的软件人才培养实践,让学生在软件开发领域由校内的“基础层”水平达到“工作层”水平,真正提升了其工程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切实提高了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出了一种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定制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林健,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进展评析(2010-2012)(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 1-12,

[2]骆斌,葛季栋,丁二玉,等,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创新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23): 9-13.

[3]周秀珍,李家坤.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4(29): 253-254.

[4]张兆印,陈超,曲晓峰,等.软件工程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计算机时代,2012(2): 43-45.

[5]李万龙,郑山红,赵辉,等,多样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14): 1-4.

[6]郑国桂,我国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J].铜仁学院学报,2014(6): 149-153.

[7]陈思宏,基于校企合作的定制式课程体系实施方案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7): 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