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范文1

[关键词] 世界贸易组织 高职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特色 创新

2001年底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入了全球经济化的新世界和知识经济的新时代,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市场运行机制也做出相应的重大调整。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巨大变革导致社会对各类职业人才需求呈现上升趋势,这些无不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新的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首先应该转变人才培养观念,通过观念的转换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使高职高专教学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进一步突出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笔者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育是一种知识传承式教育,也就是“学生围着老师转”,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的需求往往被忽视,学生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被掩盖在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下。学生逐渐变得无所求、无所望,甚至无所为。因为我国传统的观念崇尚经验,反对创新;崇尚权威,反对怀疑;崇尚中庸,反对超常。这种观念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数缺乏独立自主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是职业学生综合素质中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成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于教学计划、专业建设和实际教学中。例如,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采用“自我开发式”、“自我控制式”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没有教师直接帮助下达到学习目标。再如,在课程设置中勇于打破传统观念,开设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专业课程。

二、树立注重综合意识与综合能力培养的新观念

开放市场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承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要求高职教育不再是传统的“专才”化培养,而是培养能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外向型、整合型、实践应用型,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具备较强的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工作能力。

例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具有必备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现代国际贸易实践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外语听说读写,熟悉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精通国际贸易相关法规惯例。那么,在制定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计划时,应注意学科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特别是有关外贸知识和外语的交流能力。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培养“专才”的同时,抓好“通才”的教育,增强高职高专学生专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能力,以应对竞争带来的挑战。

三、创建有特色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

1.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积极结合本地支柱产业,设置订单式特色专业,并配合特色专业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实习实训直至学生就业等,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

2.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主动与相关部门配合,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范文2

工作的就业率比同专业本科、硕士、甚至博士毕业生相对要高,因此,高职高专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一直是各旅游行业的热门人才。近几年来,我国在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致力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并取得长足进步。很多旅游企业在挑选旅游从业人员的时候,往往看重的是其自身具备的良好的服务技能和实践操作技能,而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以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为主导,致力于本专业学生技能实践操作能力和行业素养等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不仅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要注重应用性与适用性相结合的原则,以解决我国的旅游教育界和旅游业界多年来的“供需错位”的问题。因此,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根据旅游行业的实际需求致力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二)注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培养(三)“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二、根据旅游行业的实际需求致力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旅游从业人员约800万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专业人才实际需求预计达到1200万人,由此可见,旅游专业人才缺口至少400万人。因此,如何有效、迅速地培养一支强大、高质量的旅游人才队伍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高职高专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应根据旅游行业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方向,确定本专业的办学特色、教学方法、课程体系设计、课程设置等,重视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主张更多地以社会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点。在课程设置上,必须注重专业课程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协调好专业基础课课、服务技能课与实习实践课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同时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例,覆盖知识面宽,致力于学生行业素质的培养。

(二)注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培养旅游行业属于第三产业,其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服务性、综合性和整体性。因此,旅游企业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较强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求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根据旅游企业对旅游专业学生六类素养排名的调查显示,被调查的旅游企业认为,对于旅游专业学生应重视“旅游管理和服务的基本技能”,有35.8%和28.4%的被调查者将该项分别放在第一位和第二位,可见重视程度之高。同时这也是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需求的主要能力和素养的诉求。拥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充分体现在学生要具有扎实的旅游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业务知识、完善的经营管理知识等专业知识素质和良好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决策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素质上。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自身良好的综合能力及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到旅游这个服务行业的经营成败。因此,要求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较强的心理素质等全面的综合性素质,这也是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

(三)“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形成旅游产业与旅游专业对接、企业岗位工作内容与课程对接、企业实训信息与学校教学信息对接的新型“校?企?社”三位一体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理念的必然结果,更是高职高专人才需求发生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进一步突出了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特色,实现了办学理念与模式上的突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的。主要体现在:在校内,主要通过实践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多媒体-网络教学法等教学手段来配合理论教学和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通过模拟导游等课外实践活动来完善创新基本素养的培育。建立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职业技能鉴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在校外,通过到旅游企业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校中厂、厂中校、厂校结合等模式来实现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还需要辅之以多种保障条件,如师资队伍建设等要素。首先,安排校内教师进入旅游企业考察见习,强化教师的企业管理能力及旅游服务操作技能等,进一步完成“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其次,请企业中经验丰富的管理层进入校园,参与旅游专业教学,如做报告、开讲座等,并定期安排校内教师到旅游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以此加强教师之间、教师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交流,建立在校教师和企业在职人员的“双向型”师资队伍。

三、结语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范文3

关键词:高职高专;“2+1”人才培养模式;调查;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010-03

“2+1”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近年来实行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应用于三年制高职院校,即学生在校三年中,前两年在学校学习,后一年在企业学习。它的最大优点是强化了教学的实践环节,使学生的学习与企业的工作联系紧密,既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缩短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

我们对高职高专院校教师、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在校学生、毕业生以及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全方位地考察高职高专“2+1”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认同度、存在的问题及实施效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期不断完善和改进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高职高专的教学质量。

调查方法与对象

本次调查涉及5个方面,依次为在校学生、毕业生、教师、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学生家长,共计157人。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电话调查方式,问卷有供选择的客观题和主观问答题,其中,以客观题为主。问卷共发放174份,回收有效问卷157份,有效回收率90.2%(见表1)。

调查结果讨论

“2+1”模式的社会认知度 93%的在校学生、96%的毕业生、97%的教师认为了解“2+1”人才培养模式,而30%的企业和27%的家长对其不了解。“2+1”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种,近几年在我国一些高职院校中开始实施。学校在实施此培养模式时,重视对教师和学生的宣传,却忽略了对企业和家长的宣传,造成该模式在校内认知度高、校外认知度低的两极分化局面,企业和家长的不理解,可能会影响其实施效果。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与企业和家长的沟通,取得企业和家长的认同与支持。

“2+1”模式的社会认同度 虽然学生和教师对“2+1”模式的认知度比较高,但认可度较高的恰恰是对该模式不了解的企业和家长。企业和家长的认可度高达95%和80%,而在校学生的认可度却只有52%。学生虽然了解,却并不太接受这种教学方式,造成认知度与认可度背道而驰。与此相反,家长却对该模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大学最后一年的学习方式时,67%的家长选择了让孩子去企业实习,30%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在校内学习,还有3%的家长不清楚怎么安排比较好。说明家长比较认可“2+1”模式,认为该模式可以实现学生由学校向社会的转变,能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专业技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

对教学质量的担心 学生不认可“2+1”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因之一就是担心缩短了教学时间。2/3的教师和1/2的学生认为缩短了教学时间会影响教学质量,学生无法深入学习理论课程,导致学生缺乏专业知识,会降低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障碍。学校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在缩短校内学习时间的前提下,应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对教学方式改革的态度 在前两年的校内教学中,54%的学生感觉学习压力较大,14%的学生认为完全不能适应。对于教学方式改革的态度,51%的学生认为“2+1”模式把3年的课程浓缩在2年内来完成是行不通的,应该延长学制或者按照正常的3年时间来上课;46%的学生认为应该压缩非重要课程的学时,持该观点的教师有69%。说明学生对目前的教学计划安排不甚满意,学习压力较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将目前人才培养的方案修改为“2+1”人才培养模式是改革的当务之急。

对劳动报酬的态度 学生、家长、企业一致认为,应该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劳动报酬,但对怎么支付有分歧(见表2)。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薪酬制度,以保证实习学生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也有利于调动实习生的劳动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签订劳动合同问题 42%的毕业生与实习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正在实习的学生只有10%打算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有33%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打算留在该企业工作,57%的学生还在观察中。从毕业生的情况看,他们对实习企业的认同度还比较高,近一半的学生选择留下工作,“2+1”模式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明显。但正在实习的学生由于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不清楚、对企业不满意、想再寻找更多的机会等原因,职业稳定性不高,实习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还不明显,需要企业、教师和家长继续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

对实习学生的监管 63%的家长非常了解孩子的实习情况,33%的家长不太了解孩子的实习情况,还有3%的家长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现在是在校内学习,还是在企业实习。家长不清楚学生的学习工作状况,这与部分家长不了解“2+1”教学模式有关。50%的学生和75%的企业认为应该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工作。校内指导教师与学生主要通过电话、邮箱、QQ等方式联系,每周至少联系一次,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教师不定时与企业负责人沟通,学生每月向教师提交一次实习日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教师可随时掌控学生的实习状况。企业也有专门的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实习,并负责与校内指导教师的沟通。电话访谈的结果表明企业对实习生感到满意。

“2+1”模式的推广 78%的教师对是否应该在高职高专中推广“2+1”模式持谨慎态度,认为不应该全面推广,要区分专业对待。有51%的教师认为自己任教的专业适合推广,44%的教师认为不适合推广,5%的教师不清楚是否应该推广。因此,在全面推行“2+1”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应充分结合专业特点、行业性质、市场行情等。

“2+1”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在77份主动填写对“2+1”看法的问卷中(见表3),家长担心的问题集中在:交了三年学费只上了两年课;学生出去不安全;担心孩子对社会不了解,希望教师多指导;担心孩子不适应社会,在企业学不到东西。教师的担心集中在:学生管理难度加大;实践工作安排有困难;学生实习不认真;减少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担心的问题集中在: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只能学到皮毛;学校管理上有问题,学生经常要回校,不利于工作;过渡不好,学生很迷茫;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对学校提供的岗位不满意。

(一)精心设计,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学校要设计好“2+1”改革的整体实施方案,并从学生角度出发,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提供合适的实习岗位。从学生入学即进行“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宣传,除了需要提高学生的认知度,更需要通过两年的理念转变,提高学生的认可度。针对学生担心的教学质量、实习岗位、学校政策等问题,提前制定好相关的政策并做好宣讲,让学生认识到“2+1”对他们的作用,从而积极接受并参与,提高实习效果。

学校还需要通过打电话、寄邮件、写信等方式,让学生家长全面了解“2+1”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可请家长协助学校为学生寻找合适的实习岗位,监督管理学生的实习,保证实习得以顺利实施。

学校还需加大对企事业单位的宣传力度,以便企业能深入了解“2+1”的教学改革模式,取得他们的支持,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使教师、企业、学生、家长四方积极参与,实现“多方共赢”。在确定实习单位之前,学校应搭建一个企业需求与学生、家长需求交流的平台,通过单位选人,学生选择实习单位、实习岗位,满足企业用人要求和学生真实职业环境专业技能训练的要求,找到企业、学校、学生、家长四方利益的结合点,才能保证后续实习有效地进行,并逐步扩大“2+1”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力。

(二)课程改革,使学生专业知识更扎实

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时,必须将原来三年的课程在两年内完成,这就需要按照人才培养模式,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在课程体系改革上,按照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建立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以职业技能为核心。将课程体系分为基础模块、核心技能模块和拓展能力模块。整个课程体系要体现出“职业技能优先”、“注重职业素质和人文科技修养”等原则。

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按照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广泛运用情景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式以及案例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核心技术课模块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实现校内课程教学内容、技能训练与校外顶岗实习要求融通。

(三)实习形式多样,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定制班(订单培养)实习方式 由学校与公司制定合作计划,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进行选拔、面试,成立企业冠名的“XX订单班”,“XX定制班”。定制班的培养方案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前两年的校内教学以学校教师为主,企业专家负责指导,完成文化基础素质课程、专业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第三年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以企业岗位锻炼为主,校内教师负责指导,结合专业方向和岗位要求进行“特色”培养,最终完成结合实际岗位的“订单”式培养。在企业实习期间,学生集员工和学生两种身份于一身,在真实的工程环境和素质教育环境中学习做事做人的本领,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参与生产、经营实际,选择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项目,使学生形成动手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与企业共同开设了“用友ERP定制班”、“金蝶ERP定制班”、“SAP定制班”、“珠海天思订单班”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实习基地的实习方式 实习基地建设是学院、企业、学生“三赢”的合作模式。通过教学与顶岗实习交替进行的方式,企业充分利用高职教育的优势,培养应用型人才和专业人才,实现人力资源供应与需求的平衡。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行业的优势,通过学生在实训基地的实习方式,使学生的培养体制与市场紧密结合,使培养的人才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校学习期间,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实现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的结合,学生可以在学中做,做中学,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力。

单独外出的实习方式 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明确目标和职业规划的学生,在符合学校规定的情况下可以单独外出实习。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后,向学校提出单独实习的申请。首先,由教务部审核学生成绩,要求没有不及格科目,且平均成绩达到70分以上的学生,才能单独外出实习。对学生成绩的审核,是为了确保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成绩较差,特别是有不及格科目的学生,需要教师继续指导学习,因此,不能单独外出实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有较好的个人行为控制能力,可以单独外出。其次,由指导教师审核学生的实习岗位,要求有一定的专业相关度,企业配备专门的项目指导教师,能保证学生的实习工作可控,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再次,由学校、企业、家长和学生签订四方协议,明确各方的职责和义务,保证学生的实习安全、可控与高效。

项目经理的实习方式 由教师工作室或者SOVO的虚拟公司承接真实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项目经理方式完成这些项目。如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以项目组的方式,承接了网站制作、网上销售、网店维护等项目,并与企业签订合同,按时按质完成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难题,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学习效率很高,学习的内容可以马上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全程参与项目的接洽、签约、设计、实施、总结,积累了项目经验,提高了学生独立承接项目和担任项目经理的能力。学生很欢迎这种学习方式,对个人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

个人创业的实习方式 现在的学生创业意识越来越强,创业成功的例子也越来越多。结合社会创业环境及学生意愿,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在“2+1”项目中专门设立了创业班。由学校提供专门的“2+1”实训室,按公司格式装修,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学生可以组成虚拟公司创业或者开淘宝店创业,学校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

调查证明,“2+1”人才培养模式能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但“2+1”人才培养模式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坚守角色定位并实现特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对“2+1”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探索解决,才能将“2+1”模式更好地实施和推广,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珍刚.“2+1”人才培养模式在电子商务专业中的应用研究[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8,(4).

[2]朱冬林.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应采取的措施[J].考试周刊,2010,(16).

[3]王秀云.物业管理专业“2+1”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子商务,2010,(10).

[4]许均锐.高职汽车类专业“2+1"订单培养模式探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5]杜卫新.高职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下顶岗实习的实施与管理[J].职业技术教育,2009,(20).

[6]何小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再思考[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8,(15).

[7]贺芳.高职“2+1”教育培养模式的新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0,(3).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范文4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高职高专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c)-0210-02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全国范围内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率为92%,通过对近几年来这一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会计专业已经远远超过全国平均就业率90.4%。数据还显示,毕业后继续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比例为87%,同样远超过其他专业平均水平。从毕业生就业半年后离职这一指标看,会计专业又高达42%,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毕业生就业半年后大多发现所学技能难以完成岗位工作,无奈离职。企业用工需求不断扩大,但高职院校毕业生无法胜任会计岗位的工作,这一矛盾愈发严重,从职业教育的角度看,就给高职会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现代学徒制度的概述

现代学徒制是在学校教育中加入传统学徒的一种校企合作的新型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将学校、企业、教师、师傅、学生、学徒等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各种资源的立体式、分阶段的传授,促进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根据产业需求完成专业设置,同时根据职业标准来设计课程内容,生产过程也就是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学生毕业的时候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也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最大限度地缓解企业用工难的问题。现代学徒制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更具有实际针对性。

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成为适应全国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从宏观角度看,高职高专职业教育采用现代学徒制是为了实现职业教育主动服务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建立健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平台,是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唯一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方法。

2 高职院校构建现代学徒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

2.1 明确不同利益主体参与者的职责任务

企业加入教育中,承担教育学生的职责,是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点。现代学徒制度中企业、学校各个组成部分的职责任务都相对明确。学校主要负责基础知识的普及和专业知识中理论部分的教育,而企业负责提供技师、操作环境,并根据企业实际岗位需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培养。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学校教育是基础,企业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升华,占有重要地位。

政府起主导作用,多举并重推动发展。与传统学徒制相比,政府政策的指导是关键,这也是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主要区别。

校企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将学生引入企业操作环境中,尽量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学徒,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断鼓励学徒自我创新,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提高学徒的专业技术水平,还给新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提供了硬件条件和软件平台,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2.2 改变教学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为某一产业提供特定操作技能培训的教育,由于有政府参与指导人才培养,使现代学徒制度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学生管理等方面都更加规范和科学,强调学徒应该具备扎实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为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飞跃打好基础。

现代学徒制度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学习空间在课堂与企业间不断转移,充分考虑了现代学生的教学空间的变化才能制定合理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现代学徒制度必须做到人性化管理,才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实现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现代学徒制度下,高职高专院校必须重新构筑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现代学徒制度下培养的学徒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更要具有文化素养,还能够为企业、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本着这样的思想,高职高专院校应该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定向输出转业人才,要将学徒培养成企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将市场上最紧需的人才作为培养对象,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将企业和社会需要的知识技能作为教学内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学徒的就业率。

2.3 开展校企双课程体系

在现代学徒制度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双课程”应运而生。“双课程”体系就是指在学校和企业的主导下,共同开发的既满足学校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又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课程结构体系。

通过长时间对会计实施现代学徒制教育后发现,双课程体系的开发做到“市场需求”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完美均衡、结合,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高职高专院校与用人企业共同参与协商。首先,应该根据行业标准、岗位需求和教学需求,制定课程体系开发的目的,明确学校教学方向和课程体系结构;其次,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探讨课程教学方向,明确专业课程体系的详细组成,从宏观角度进行设计,由专业负责人具体实施具体的课程标准和课程教学计划;最后,对于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根据学校和企业共同评价结果再次调整课程的教学方案,再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笔者认为,课程体系的开发思路分为3个层面:自然层面、职业层面、社会层面。首先,学生是自然人。从自然层面看,解决学生的未来生存必须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的问题,现代学徒制中从学生个人素质进行课程开发;其次,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是学生的同时也是职业人,这个层面上解决的是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进行课程开发时也应该从企业岗位群的角度充分研究;最后,学生毕业后总是要进入社会成为社会人,在这个层面上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合格公民的角度进行课程开发。需要指出的是,现代学徒制下的课程体系的开发必须遵循学生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

课程教学的效果一般通过考核评价系统完成。现代学徒制度下课程考核评价应该由学校、企业共同参与。学校教师负责理论知识的考核;行业专家、企业师傅进行专业技术和技能的评价。考核与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在考核评价时可采用笔试、操作等方式,学校的理论课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学生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而企业的实习考试主要测试学习的实际操作能力,该部分的评价根据学生在企业工作期间的实际表现和工作能力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3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构建现代学徒制度人才培养模式路径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校内实训室企业化,是实现会计职业教育学徒式工学结合的基本方式。由于会计专业、会计岗位自身的特点,将会计业务从资金的筹集到材料的采购、从费用的分担到成本的核算、从工资的计算到成本的控制,让学生深入参与企业经营的所有会计核算环节,实现全面、深层次的工学结合学习,开展实质性的工学结合学习方式,实现专业能力与岗位能力的零对接。

会计专业教师到事务所进行实践锻炼,实时掌握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及业务动态,有利于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这样做,既避免了校外零星实习管理难的问题,也锻炼了教师,更重要的是真正实现了有意义的学徒式工学结合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小丹.“现代学徒制”再理解[Z].2014.

[2] 岑华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角下现代学徒制构建研究[J].职教论坛,2013(16):30-33.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范文5

【文章摘要】

在中国经济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国家对高职教育王婧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2011年,天津市教委《关于实施天津市高等职业院校提升办学水平》文件,并实施了“天津市高水平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财会专业一直是各高职院校的常青树专业,在上述背景下,科学设计并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培养财会类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选择合理的实施路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理实一体;双证融合;双元互动;人才培养

1 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涵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地处天津滨海新区,我们根据多年办学经验以及充分的企业调研,按照滨海新区区域经济中小企业会计的工作过程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逐步探索出“理实一体、双证融合、双元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指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企业与学校互动的基础上,通过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互通的教学形式,培养优秀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理实一体”,是一种教学模式,是将专业理论课与实习课进行组合教学,它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而且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甚至包含教学场所的一体化。这种教学模式对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设置提出了新的挑战。

“双证融合”则是指通过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内涵的衔接与对应,实现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融合及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合,达到学校会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接轨。

“双元互动”是指校企合作的模式,是指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利用学校和企业之间互动的基础上,开展、落实人才培养方案。

2 实践探索:财会专业“理实一体、双证融合、双元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案运行

2.1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完善

2.1.1目标

根据充分的企业调研,通过人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分析能力结构,并据以构建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进程,制订并不断完善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天津滨海新区中小型企业,培养具有良好会计职业道德,具备财会专业必备知识和较强实践操作技能,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会计咨询服务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从事出纳、会计核算、成本计算、纳税申报、财务咨询、审计及相关财务工作的优秀技术技能专门人才。

2.1.2 方法与措施

(1)组织教研室定期开展企业调研,了解会计人才总体需求特征及变化,从需求特征中提炼出会计人才培养规格和能力结构。按照专业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出财会专业标准,规范专业人才规格、能力模块、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实训项目和学习评价。(2)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载体,建立财经职教联盟,搭建学校与企业的“双元互动”平台。定期召开会计职教联盟论坛,开展会计教育教学改革及会计人才培养学术讨论活动,共同进行科研课题开发、教材开发、课程建设与完善等项目,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出论证、修订和完善。(3)建立毕业生信息平台,进行毕业生三年毕业跟踪调研,按照学生的岗位知识结构和岗位适应能力,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2 课程建设

2.2.1 目标

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按照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工作岗位模块化”课程体系。按照“把企业搬进校园”的思路,建设与会计岗位需求对接、符合岗位技能需要的有标准、有特色、有一定优质资源的核心课程,即优质课程。

2.2.2 方法与措施

(1)课程体系建设的方法与措施

1)组织教研室定期开展会计岗位群的调研,了解会计职业准入资格、毕业生的就业趋向以及职位发展与岗位迁移等,根据调研分析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并分解成会计专业人才成型平台四阶段能力:即通识能力、从业能力、初级能力和中级能力,在不同阶段设置相应专业课程。在通识能力阶段,要求通过课程设置,培养学生会计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在从业能力阶段,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设置会计证取证考试课程,保证学生在毕业时能够具备会计上岗的条件;在初级能力阶段,一方面,按照会计工作岗位,分岗位分任务,培养学生从事会计大类工作的核心技能,另一方面,引入初级会计师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帮助学生具备初级会计师资格;在中级能力阶段,重视学生的拓展能力培养,设置中级能力课程,同时将中级会计师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融入课程体系,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不仅仅培养熟练工,而是培养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能更多被社会所重用的会计人才。如图所示。

2)根据各工作岗位调研结果,明确会计相关工作岗位,并进行工作过程及任务分析,形成特色课程模块,将各成型平台进行整合,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工作岗位模块化”课程体系,并据以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如图所示。

3)从会计专业三年学制来说,首先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专业教育,要求第一、二学期课证融合,并从第二学期开始进行会计从业证书的考取,第三学期开始专业初级能力培养,第四学期开始专业中级能力培养,第五学期进行岗前能力综合训练,第六学期进行顶岗实习。整个课程体系表现为“理实一体、双证融合”,同时定期召开会计职教联盟研讨会,论证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2)课程建设的方法与措施

1)从系部层面建立教学工作委员会和教研室课程组,以课程组为单位进行优质课程建设,并由教学工作委员会进行课程建设指导与培训。

2)定期开展会计岗位调研,充分分析各会计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及过程,抛弃过去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把理论与实训融合在一起,学生边学边做,形成“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据此编写课程标准。课程开发主要包括“岗位分析、工作过程分析、行动领域提炼、学习领域提炼、学习情境开发”五个步骤。这个过程需要对老师进行指导性培训,通过培训开拓老师的教学思路。核心课程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如图所示。

3)在整个课程建设中,根据各种会计证书考试科目的要求,在一些课程内容的设置上需要偏向取证标准,并且采用取证教材,因此需要建立取证教学资源,尤其是会计从业证书。这里应该对师资能力有特定要求,需要有应试型师资,可以采用外包形式,与社会培训服务机构合作,聘请培训类教师授课,或者开设助学辅导班形式;第二种方案,可以培养自有师资,但是需要足够的培训基础,为教师提供充分的培训研究平台。

4)在课程建设中,通过教学积累,每个课程组应建立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包含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库等,与一些软件公司合作,将教学资源整合上升为课程教学资源包,并初步形成专业教学资源库。要求学生定期从专业教学资源库中进行学习,与学生真正进行网上教学互动。

5)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课堂应该做到“把企业搬进校园”,给学生提供“理实一体化”场所。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中心,对学生进行岗前综合素质训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工作和锻炼的机会;建立财会手工模拟实训室、财会综合实训室、会计电算化仿真模拟实训室、财税审实训室以及会计沙盘实训室等,对学生进行分项技能训练。所有“理实一体”课程都能够进入到相应场所进行,培养学生专业气质,锻炼学生专业单项和综合技能。

6)在课程建设中,一些课程应充分与职业技能大赛衔接。按照技能大赛的考点,设置课程考核与评价标准,将课程考核作为技能大赛的初赛并进行选拔,通过专业学生社团组织协办,并最终与院级大赛、市级大赛以及国家大赛衔接,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竞争意识,在大赛中有学习动力,并通过大赛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开设大赛可以根据成型平台进阶进行,包括会计手工核算大赛、会计电算化核算技能大赛、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财会专业技能竞赛、点钞技能大赛、小键盘录入技能大赛等。

7)在课程考核中,为了培养德技双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尤其对于会计人员来说,职业道德至关重要,而仅仅通过某一门课程的学习绝对是不足以的,因此从系部层面建立新生“全员社团化”制度,进行更好的专业管理,要求每位学生在第一学年至少参加一个社团,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以财会专业学生社团为主导,辅以其他相关专业社团,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培养学生沟通、协调、组织、合作等综合能力,并培养学生诚信正直、细心踏实的会计职业道德,在方方面面让学生感受到会计专业文化。

2.3 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化

2.3.1 目标

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抓手,通过学校教师与企业骨干“双元互动”,建设一支“专兼结合、身份融通”的优秀教学团队。

2.3.2 方法与措施

师资队伍建设在以下几方面展开:科研建设、实践能力培养、学术修养培养、基地建设、职业资格能力培养等方面。科研建设包括:教材建设、课程建设、课题建设等等,组织带领教师共同开发课题,服务专业建设,通过各种手段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主要通过顶岗实习、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进行;学术修养培养主要通过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各种教学培训、以及知名学院会计专业培训提示教师的学术修养;基地建设包括校内、校外基地建设及开发,通过该项建设提升教师的综合专业素养;职业资格能力培养包括鼓励教师参加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会计师、审计师等职业资格考试,提升教师的职业资格能力。具体建设培养措施应按照每位教师进行培养计划与自我发展的个性定制,以团队为基础,以个人为单位,按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以及兼职教师分别进行。通过建设,学校教师与企业骨干“双元互动”,相互衔接,形成一支与企业联系紧密、规模稳定、人员稳定、水平较高的 “专兼结合、身份融通”的优秀教学团队。

2.4 “双元互动”校企合作模式建设

2.4.1 目标

通过构建“双元互动”的校企合作模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通过学校与企业“双元互动”,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就业,同时兼顾学校和企业利益双赢的局面。

2.4.2 方法与措施

(1)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可持续、规范地坚持校企合作办学,需要构建相应的合作机制。包括运行机制、指导机制、动力机制、情感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反馈评价机制和保险社会化机制等。建议从学校层面首先进行顶层设计,设置校企合作合作教育办公室作为工学结合的组织机构,全面管理与协调学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沟通学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促进校企紧密合作。从专业层面,建立财经职教联盟,建设内容应该分项设计,包括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阶段顶岗实习、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教师顶岗实习、兼职教师管理等问题,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形成了规范高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工作机制。

(2)学生企业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安排

社会实践分三步进行,一是理论教学阶段的教学实习,二是暑期阶段性企业实习,三是毕业前的生产实习。教学实习能提高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和专业认识,是专业认同和专业教育的有效手段。暑期阶段性企业实习能巩固学生在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情况,同时又为后面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承上启下,工学交替。毕业前的生产实习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检阅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双证书”培训和提前到企业顶岗实习,确保毕业生就业畅通。

(4)学校与企业外联

具体措施包括:①学生走进企业(校外实训基地),利用企业的设备、人力、生产管理手段来帮助学生提高技能,企业走进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利用学院的设备、师资、文化环境来帮助企业提高员工理论修养,有效地增强了学校的培训能力。②增进人员往来、技术交流。不同企业财务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规范,财务软件存在各种各样的功能闲置,很多财务软件在企业只停留在使用层面,更深层的技术问题处理,一是靠财务软件公司的服务,二是靠企业自身的技术人员。但有些问题靠技术人员或操作人员是很难解决的,这就为校企之间的技术交流、提供服务打下了基础。校企合作中形成的经验、教材以及技术革新成果等双方共同利用,双方共建教学基地,开展企业参与指导的技能大赛,并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办学,开展证书培训服务,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共享,做到学校出人才、企业用人才、学生成人才。③签订协议。校企联合,涉及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具体事项,要通过协议等方式来明确。

2.5 学生考核评价体系设计

现行的职业教育评价方法单一,高职财会类专业学生评价体系的改革,需要增加过程性、实践性、适应性的考核,按照“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内容,设计考核内容,评价内容除了知识、技能外,还包括态度、情感等。按照岗位模块,根据工作内容设计课程考核指标与考核项目,课程的评价标准应是学生今后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具体考核方法有观测、现场操作、第三者评价、证明书、面谈、自评、提交案例分析报告、书面答卷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相比单一的试卷考核,更能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在评价体系设计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师与企业的能动性,一些课程可以通过开发考核软件来进行。

3 结束语

职业院校任重道远,示范校建设对于高职院校的建设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探索创新适合区域发展的人才培养路径,通过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培养出更多被社会重用的财会人员。

【参考文献】

[1]何洁,秦万忠.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J],继续教育研究,2013(5):115-117

[2]洪永铿.“三方联动,双证融合”:高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7(7-8B):118-120.

[3]李艳,谭太平.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J].保山师专学报,2009(28):103.

[4]郭彧.高职一体双元互动式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论坛,2012(11):149.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范文6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伴随着经济越来越快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对于新型农村和城市的建设规划中环境规划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对于生活以及工作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现代社会对于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量是空前的,因此给高职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相当多的高职院校都为此开设了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专业。

1 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及现状

环境艺术设计学科最先是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随后逐渐受到各国的关注。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学科是1985年起步的。随后在1987年,《中国美术报》专门召开了座谈会,主要讨论的就是环境艺术设计专题。1989年,由中国环境艺术学会举办的“中国80年代优秀建筑艺术作品评选”产生了空前的反响。

目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学科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公认的相对科学的行业规范,因此仍没建立起我国的环境艺术企业的资质等级规范。

2 现代高职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

虽然很多院校都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但是一方面因为经验不足,另一方面因为该专业对于学生有很高的要求,包括对于环境设计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等,这对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是很难培养的。为此我们做了一项问卷调查,共发放了300份,其中收回291份,回收率达到了97%,数据统计如表1和表2。

(1)教授内容难以契合岗位需求。很多学生在就业后甚至对所学的专业还不了解,不知道怎样将学习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同时因为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不到位,甚至出现了教学与工作需求脱节的现象;院校开设了很多的课程,但是在这些课程中难以分清主次,使得课时平摊,无法突出重点,与高职教育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理念相背离,削弱了高职学生的岗位培训能力。

(2)师资力量不足。很多高职学校为了生源仓促中设立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但是师资缺乏、教学设施不够齐全等原因使得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安排很混乱,像在校教育的内容和实际教育的课时数不符;课程间的内容相互重叠、遗漏等现象时有发生,使得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3 对于正确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工学结合

针对于现代高职学院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存在的不足,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其中最具有指向性的培养方案便是基于所学与所需相结合,学习与实践同时进行的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这种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对于人才培养的定位。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就是对人才培养的正确定位,只有先确立一个正确的培养方向,才能针对这个目标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培养教育。然而要想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前提是对当今社会该行业的前景和需求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教授学生相对应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与岗位相适应的人才。例如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大方向中的景观设计行业,针对这一方向学院应着重培养学生在景观工程设计与施工方面的能力。

(2)构建与该行业相适应的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该按照社会中环境艺术企业对于人才的规格要求,按照能力、岗位以及课程的流程,确定相应的教学课程,以环境艺术行业的岗位所需的能力为目标,例如针对景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和会展设计等不同的岗位,针对这些岗位所需要的能力,通过专项项目的训练,将设计的定位构思、设计效果的表现、工程的管理等环境艺术设计流程编入课程中,构建出“基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工作流程”的课程体系。

在该课程体系中,突出的将“教、学、做”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与岗位的契合度,使得学生避免了刚刚步入工作时的茫然,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体现了“工学结合”培养方式所追求的将职业知识与职业能力融为一体的目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过程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推行多样的考核方式,包括操作考核、团队作品展示、理论考核、现场展示等多种考核形式,评委可以由来自企业的工程师以及高职院校教师组成,以充分反映出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3)建设强大的师资队伍。徒有正确的定位和全面的教学体系,没有强大的师资队伍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强大的教师团队是培养艺术环境设计人才的关键。针对该专业,教师队伍主要应由专职教师和企业中聘用的兼职教师组成。这种教师队伍的组成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学校的专职教师主要是教导学生专业的文化知识以及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而聘用企业中具有丰富的项目实施经历的工程师作为教师一方面是因为企业中的工程师实践能力更强,可以弥补专职教师在实践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聘用企业中的工程师,可以使企业更加了解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可以针对社会中的实际需求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向提供一定的指导。

(4)完善教学条件。针对工学结合的教育方式,除了强大的教师队伍,还应该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首先,学校应该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学习到知识后能够立即通过实践加深印象。其次,学校应该加强与社会上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提供场地和基本设施,从企业引进技术、实际项目以及人力资源,同时配套引进企业的内部管理和运作机制。学校和企业可以采用多种灵活的方式通过协调实现对该工作室的共同管理,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更全面的培养专业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又可以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在学校里为企业“量身订做”所需人才。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应鼓励骨干教师带领学生组成工作室,真正的融入市场,在以市场培养锻炼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同时,为学生的实习提供了最直接的渠道,真正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

4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人才培养方案是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高职院校的教育连通起来的桥梁,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对于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研究,最终得出了以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人才的方案,这对于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水平以及社会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1)增加学生就业机会,提高学校影响力。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而是作为一名环境艺术产业的公司员工来培养的,学生不仅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可以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生存能力,让他们更好的对自我定位,提高对岗位的适应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使得学生在就业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更有可能得到企业的青睐。同时,大量优秀人才在社会得到肯定,无形中就提高了学校的声誉。

(2)与职高办学目的相契合。高职院校的存在就是为企业提供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与企业资源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让学生通过接触企业的真实项目任务,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实现了将工作任务向学习任务,学生设计的作品向企业的产品转化,最终达到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

(3)满足当地经济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从市场的角度来说,连续不断的经济增长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产业的潜力也逐年提升,具有相当优越的前景。而通过这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出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不仅仅具有丰富的知识,同时还有足够的实践经历,恰好可以满足市场对这类人才的需求。

5 结束语

近年来,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专业人才在社会上的需求量一直很大,而高职院校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是一个很复杂系统的工程,它的优化最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关系,只有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革创新,才能够培养出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书贤,梁秀山,赵艳娜.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 式改革与实践教学平台构建[Z].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

[2] 马雪峰,田跃辉.高职院校工学结合途径的实践与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