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范文1
关键词:专业建设 市场经济 能力 经济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129-02
一、前言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也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和管理类各专业的10门核心课程之一。各高职院校,特别是经济管理类的高职院校虽然对这门课程的相对投入不是很大,但是从对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看普遍都很高。我校的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在经费与教学任务都很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手段或抽调相关专任老师进修深造以提高老师的学术水平,或去兄弟院校考察学习、交流经验,办法想了很多。但从笔者多年从事经济学教学的实践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我校的情况是这样,其他兄弟院校,甚至从全国范围看,高职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基本上也差不多。
从笔者最近做的教学实证调查也证明了上述观点:在对开设经济学课程的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抽样调查分析中,笔者发现90%以上的学生认为西方经济学很难、很抽象、很枯燥,不到10%的学生认为收获较大,满意度高;34%的学生感觉无效果,其中有一小部分学生一学期的学习下来竟然还不知道西方经济学是讲什么的;绝大部分学生,即使期末考核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只是停留在对西方经济学基本知识的死记硬背上。
正因为如此,很多的专家、学者以及一线从事经济学教学的高职老师就如何提高经济学教学质量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各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也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向学生回答高职有关专业为什么要开设经济学这门课程,或者说我们不能明确高职经济学的教学意义或目的,那么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可以这样说,对老师而言:只有明确高职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我们才能确定向学生讲什么,即确定教学内容;也只有明确高职经济学的教学目的,研究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才有含义。对学生而言,只有明确高职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学生才能明白学习经济学的意义,才有动力。
因此,高职经济学教学目的的研究是解决高职经济学教学中所有问题的关键,但是在高职经济学教学研究中很少有人专门探讨这个问题。下面是笔者结合多年的高职经济学教学实践以及高职各有关专业对人才的要求,谈谈对高职经济学教学目的的几点认识。
二、从专业建设的角度看,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设置其他专业课的基础,也是学生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科学,而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定位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一定位决定了高职高专教育就是一种职业教育。从这个意义上看,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科学,它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帮助并不是很大。但是其基本原理与基本概念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知识的基础,离开了它学生就不可能很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因此,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经济学这门课程绝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准备一个必须的理论基础,使之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应用性的专业知识或技术。
从教育部公布的高职高专专业列表看,经济学涉及的专业有财政金融类21个,财务会计类8个,经济贸易类7个,市场营销类6个,工商管理类12个,共计50多个专业。如果我们从高职这些相关专业的培养要求看,经济学在各专业中的基础地位表现得更加具体。下面主要是从上述专业大类的角度,对经济学的专业支撑作用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高职经济贸易类专业的学生在今后职业生涯中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从事经贸类业务,开展这类业务就必须要了解我国经济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企业的组织、经营、管理以及经济贸易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则;掌握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而一国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经济贸易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并且所有的经济贸易理论也是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因此,要想掌握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以及更好地了解我国经济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知识。此外,经济学里的一些经济学概念及原理是我们熟悉和掌握经济贸易规则的工具。可以说,不具备经济学方面的基础,就无法学好经济贸易类专业。就拿国际贸易专业来说,没有经济学作基础,国际贸易理论就学不懂,国际贸易政策就吃不透,国际贸易的一些术语就不好理解,国际贸易的规则就不好掌握,也就更不用说去开展与之相关的业务了。
其他几个专业大类也是一样,比如:学习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成本理论等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对市场营销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是必须的,特别是在进行市场调查、市场预测以及制定价格策略方面,这些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更显得突出。
财政金融类专业的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也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学生同样必须具备足够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才能吃透政策,更好地从事相关工作,比如: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我们制定财政、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如果我们不能掌握这些理论就不可能顺利地从事诸如银行计划、信贷、结算以及信托投资、保险、证券与外汇交易、融资、租赁等业务的操作,更不用说运用现代金融管理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财务会计类专业学生今后所从事的工作必须要具备会计和现财方面的专业知识,经济学中成本理论关于各类成本的论述是会计的基础、财务管理的基础,没有这些方面的知识,就不可能掌握会计和现财方面的专业知识,也就不可能很好地去从事诸如资本经营、制定财务战略和政策等方面的工作。
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今后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运用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分析和解决各类基层管理中的问题,因此,学生必须熟悉国家经济法律、法规及企业的基本运作过程,经济学中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而经济学中关于企业作为一个追求最大利润的经济人的认识,更是我们了解企业运作的基础。
综上所述,从专业支撑的角度看,我们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与必需的经济学理论的学习是不矛盾的。
三、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角度看,学习经济学对于学生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掌握其运行规律并有效参与市场竞争具有很大的借鉴和激励作用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科学,其基本原理从本质上讲就是一门市场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运行实践的经验概括和理论总结。它揭示了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解释了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中的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和经济现象,为制定经济政策和进行经济管理提供思路。
高职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部分从资源配置的效率出发,论证了“在任何一个经济社会,它的市场竞争越充分,其社会经济效率也越高”的道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客观上更有提高经济效率的需要,因此,我们现在也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部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也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个认识。不仅如此,还可以提高学生今后在参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
宏观经济学从整个社会资源的利用出发,提出了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并进行经济管理的依据,这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并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意义重大。
四、从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角度看,经济学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济学是科学,也是一个方法体系,学生在学习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同时,也在学习和掌握这样一个方法体系。经济学理论在推理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数学及逻辑推理的方法,比如:数理模型分析法、边际分析法、均衡分析法等等。虽然这些方法相对于学生而言确实比较抽象,并且绝大多数学生也是第一次接触和学习这样一个方法体系,学习起来有点费劲;但又是必须学习和掌握的,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今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更加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从提高学生素质的角度看,学习经济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一种经济意识即培养学生的经济头脑
学生通过经济学的学习还必须养成一定的经济意识,这种经济意识是一种包括商品经济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危机意识、风险意识和质量意识等各种意识在内的一个综合体。今天的学子是未来市场经济建设的参与者,也是市场竞争的主体。这种意识的养成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交换给我们带来的实惠和好处;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市场竞争存在的合理性、必然性并促进学生自觉地去维护和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的竞争秩序;也能够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经济行为即在经济实践中实现如何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并在市场竞争中如何有效地参与竞争。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改革课题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901]
参考文献:
1.王慧颖.应重视大学生经济学应用意识与能力的培养[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2.高鸿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学―高鸿业教授访谈录[N].北京日报,2004.10.11
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范文2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社会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262-02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类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特别是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基础必修课程,他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对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当代国际经济学的发展状况有所了解,并能结合实际中国际经济状况,对现实中的国际经济的具体事件进行分析与应用,为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对于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的理论素养和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设国际经济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国际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般规律,进一步理解国际经济现象,从而更好地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国际经济学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状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中国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贸活动变得日益频繁,对外开放度越来越高。企业需要大量的精通国际经济知识,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掌握贸易谈判知识和技巧的专业人才,而科研院所等研究单位对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各种分析工具,了解现实国际经济状况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不同的单位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不一样。总体而言,国际经济学专业学生需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1.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无论学生将来从事科研工作还是具体的外贸工作,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都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够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现象进行条分缕析,从而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表面的经济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深刻原因。这方面对于准备考硕、考博,有志于科研工作的学生而言尤其重要。
2.精确的外贸方面的专业知识。学生应该熟练掌握各种国际贸易术语,各种解决纠纷的国际法律等外贸方面的专业知识。国际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应该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公司开展国际贸易,发展国际市场,确定公司的国际化战略,选择公司产品的销售地区,定价策略等。这些工作都要求学生能够将基础理论知识和外贸方面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并灵活运用。
3.使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流利的英语是从事国际贸易行业的基础。所以国际经济专业的学生应该熟悉各种术语在英语中的表达方式,通晓如何用英语和外商谈判,如何用英语解决贸易纠纷等。另外,由于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中国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密切,所以掌握日语、俄语等小语种的人才也比较受欢迎。
4.团队合作及沟通能力。国际贸易的复杂程度较高,往往需要团队共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工作时能够迅速融入团队,善于与同事交流,共享信息,互相帮助,能够帮助团队提高运作能力。
5.数理分析技术。不管是将来准备到科研院所找工作,有志于科研的学生,还是将来准备从事外贸实践工作的学生,都应该掌握一定的数理分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数理分析技术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对一些经济现象看的更深,想的更远,从而有利于他们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6.论文写作能力。即使是不准备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也应该掌握一些论文写作的技巧,熟悉论文写作的规范,这有助于他们撰写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和会议纪要等文件。同时,这也是对他们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
7.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已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国际经济专业的学生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能够对计算机进行简单的维护、使用,能够熟练掌握一些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互联网的使用技巧,熟知一些数理分析软件的安装,使用和维护。这些能力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在工作中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提高工作能力。
8.实践与工作经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比较抽象。很多从事外贸实践工作的学生在刚毕业时往往难以很快地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当中。
从以上分析可知,社会对国际经济专业的学生要求很高,必须是具备上述各种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够适应社会需求,这为《国家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二、当前国际经济学专业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1.仅注重基础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实践能力的锻炼。重理论、轻实践是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大部分学校都侧重于对绝对优势理论,相对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等经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及购买力评价、IS-LM-BP模型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经典国际金融理论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清晰的理论知识。但是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与《国际贸易实务》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相结合,也不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经济现象的能力,造成学生在学习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其结果是学生仅仅是机械地掌握了这些理论知识,但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现象时,无法作出正确判断,从而错失机会甚至造成贸易方面的损失。
2.仅注重本课程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训。虽然国际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时需要外语交流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多种技能,但是大多数学校在本课程的教学上都仅仅进行本课程知识的教学,忽视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学生难以仅仅通过英文课的学习掌握本专业的专有词汇,常见的外文表达方式与表达习惯等。
3.所用教材老化,难以反映国际经济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目前常见的《国际经济学》的教材主要有五种,分别由佟家栋,高乐咏(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李坤望,张伯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华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袁志刚,宋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和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等人编写,但是这些教材出版的时间较早,难以反映最新的国际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例如保罗・克鲁格曼提出并因此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区位理论就没有被所有的教材收录,而此理论全面整合此前全异的国际贸易与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深刻揭示了自由贸易与全球化的影响和全世界范围城市化背后的驱动力等问题,是国际经济学的最新成果。
4.教学模式僵化,使得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还存在教学模式僵化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教学方法单调,讲授手段不灵活,虽然大部分学校采用了PPT等先进的教学工具,但基本上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记笔记,考试前突击背诵的形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以教师讲述为主,讨论和实践环节的学习较少,学生缺乏思考,考试方法与内容比较传统,使得学生普遍觉得本门课程术语和定理较多,内容枯燥,难学,难应用。这种教学情况必然造成学生“平时学没兴趣,考试前靠突击,考试后全忘记”的结果,无法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和创新能力。
三、对《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1.注重案例分析,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开展情景模拟教学,注重案例分析。在教学时可以进行若干国际经济方面的情景假设,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案例分析,作出经济决策,然后全班同学进行讨论,教师最后进行点评。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用权威教材,并随时补充国际经济领域的新成果。虽然《国际经济学》本科阶段的教学目的是使得学生掌握国际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般规律,能够进一步理解国际经济现象,但是在教学中补充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他们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加深他们对基础理论的理解。
3.在有条件的班级开展双语教学。使用英语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听力,还能够通过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或者回答问题而提高英语交流技巧,而且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但是这种教学方式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只能够在英语水平较高的班级开展。
4.注重开展课堂讨论,开展小论文教学的方式。可以布置学生写一些和本课程相关的小论文,然后再课堂讨论。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理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必定要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手段查询资料,这对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是一种锻炼。但是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时间,因此不能经常采用,建议一学期不超过两次。
5.注意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化工具在教学、课后辅导和考核中的作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化工具已经普及,给使用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能够也应该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不仅在课堂教学时应该采用PPT、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教学工具,还应该在课后辅导、答疑、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时采用,甚至可以采用电子化的考试方式。教师的讲义等学习资料也可以制作成电子格式,方便学生的传阅与学习。这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是一种锻炼。
四、结束语
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使得社会对国际经济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必须考虑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转变教学思想、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宗旨,并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择更加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邢淑清.经济管理基础课程改革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7).
[2] 朱正伟,刘东燕.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1).
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范文3
关键词:创新创业;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141-2
1 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1.1 时展的需要
21世纪是创新和创业的时代,创新与创业活动作为科学技术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1]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将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纳入大学专业课程体系之中,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西方经济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核心专业课程,其教学实践内容有必要遵循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战略规划的要求,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有助于高校将专业知识传授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从单纯注重学习知识向更加注重应用开发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转变。
1.2 教学改革的需要
在全球高等教育日益竞争的背景下,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已经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尽管各高校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和努力,但在西方经济学这种专业课程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并不多见。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创新创业理念为导向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及时响应,也是对大学生需求的理性反应。[2]当今西方经济学教学所承担的基本使命已经远不止于传授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而是在此基础上以经济学思维和创新创业思想为指导,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不仅有利于西方经济学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也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还满足了大学生成长的需要。
2 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2.1 紧密结合现代教学理念
西方经济学主要介绍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对个体、团队和组织的决策有很强的影响作用。创新创业教育正是需要学生具有完整的经济学知识结构和经济学的素养,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重要举措。而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只注重理论的堆砌,将理论知识的接受作为唯一的考核内容,教师很少开发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联系的教学内容,学生也很少有机会做这方面的思考和表现。要达到打开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能力的目的,就必须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即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在学生整体结构培养中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与和谐发展,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强化素质为基本教育目标,旨在全面开发学生的诸种素质潜能,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孕育提供平台载体。
2.2 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
西方经济学是在一系列假设前提下,得出相应的经济模型和基本原理。这些基本理论很容易被学生盲目地全盘接受,而忽略了前提假设。为了能准确和通透地认识所学的概念与原理,结合经济实际就显得格外重要。经济实际一则来源于学生亲自参与经济活动,二则来源于用自己或者身边参加经济实际的案例来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无论是哪种途径获取的实践经验最形象的莫过于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实例,因为它与学生的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最贴近也最感兴趣。例如,在机会成本的介绍中融入创业机会的选择,在边际和弹性的概念介绍中阐述创业产品的定价和销售策略的制定,在宏观经济政策的论述中描绘创业环境和分析创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效应。
3 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途径
3.1 完善教学内容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但多数教科书的概念和模型阐述过于理论化,结合实际应用的案例分析和热点经济评论非常欠缺,这不利于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不利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因此,真正学以致用的教育应当是融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其教学内容需要不断补充完善,一则弥补一般教科书的不足,二则遵循理论实践并重的教学改革思路。①融入创新创业案例库。也就是在精简原来西方经济学基本内容模块的基础上,补充创业家们灿烂的创新思维与国内外丰富的创业实践案例,将西方经济学的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做很好的穿插融合,不仅加深对经济知识的理解,也完善创新创业知识结构。例如,将西方经济学的产品理论、要素理论和国民收入理论与创新创业的机会抉择、资源获取、产业选择等内容结合起来讲解,在西方经济学案例讲解中有意识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创新创业案例。②动态更新教学内容。鉴于经济现象变化多端,创新创业的实例也层出不穷,而教科书内容更新较慢,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上要及时更新,结合经济全球化的最新形式和最新格局,有针对性地选取最新的创业家思想和创业家实践,不断引入经济学家从不同视角对创新创业分析研究的精辟观点。
3.2 调整教学方式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是完全的课内理论教学,而在当今的高校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资源。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成为组织者、服务者、咨询者、协调者和促进者,在教学方式调整上做努力。①组建学习团队。课前按照一定的原则将学生组建成不同的学习团队,并根据各章节的经济学知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设计并分配各团队的活动主题。课堂上首先由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经济学思维的状态,阐述要讲解的经济学专业知识的内容和意义,遵循专业课程的特点,辅之以鲜活的创新创业经济案例,激发学生探索、交流的欲望,给予学生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实际上也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动力。接着,为学生团队创造一个能有效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邀请与本次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团队上台,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活动主题做展示。展示要体现出学习团队成员的共同协作与努力的结果。这期间的交流与讨论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最后,任课教师点评团队成果,点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将团队学习中获得的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串联起来,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提升教与学的效果。②拓展无边界课堂。西方经济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学不仅局限在课堂的三尺讲台,更应该拓展到课外,搭建课程实践教学基地、设计网络教学平台等等,让学生看到更多的现实呈现,有更多的交流对象,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无边界课堂能让学生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地获取专业知识,从而更高效地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培养协作技能、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3.3 改善教学评价
随着教学评价越来越多地受到不同方面的影响, 教学评价的尺度将从知识本位或能力本位的一元化樊篱中解脱出来, 走向更合乎教学实际和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多元化阶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评价正是基于这样的价值取向展开,教学评价改善的关键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完善评价内容。教学评价内容除了考核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知识的情况,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创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注重考查学生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创新的思维,学习的方法是否科学,还有考察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是否达到经济学课程的要求, 同时发现和挖掘能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其他内容。②完善评价方式。以往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主要依据卷面考试结果来评判,这种评价方式侧重于课本内容的检验,是仅仅针对知识教育结果的考核。而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的探索、试错、创新等的行为无法评价。由此,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评价方式除了保留原有的试卷评价外,还可以开发创新评价表,评估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知识之后的创造力和影响效果,体现对方法教育和态度教育结果的考核。创新评价表的成绩同卷面考试成绩一样权重,由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三部分综合而成。
参 考 文 献
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范文4
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中曾经是一枝独秀,特别是在高校教育中一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改革滞后,加上学生个性不断彰显,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进入了一个“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尴尬境地。为了破解上述难题,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本文认为问题导向式教学更有利于提高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质量。首先,政治经济学属于规范分析,解答的是“应该怎样的问题”,所以课堂教学很容易落入“说教陷阱”,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而问题导向式教学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有利于消除学生在价值判断方面对授课内容的质疑,这对于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互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政治经济学是逻辑严谨的科学体系,课堂教学过程要求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而问题导向式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每位从事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教师都知道,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随着研究视角的拓宽揭示的问题越来越深刻,而每一部分内容的学习都需要前面的知识作为基础,这就需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并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在问题导向式教学中,一个个鲜活的问题在引出新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将新旧知识有机联系起来,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而且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再次,政治经济学理论性很强,相对比较抽象,实际教学只能以教师讲授为主。因此,如何对传统的讲授方法进行边际调整成为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从这个角度而言,问题导向式教学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是因为:首先,在问题导向式教学中,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设计多少问题、在哪一章节设计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模式进行问题导向式教学都由教师掌控,所以问题导向式教学适合于对传统教师讲授法进行边际调整。其次,在问题导向式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改变传统讲授方法中学生被边缘化的弊端。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推断问题导向式教学是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最佳选择。因为在原有教学方法不能进行根本调整的情况下,问题导向式教学是最佳的边际调整方案,它的改革成本最小,对原有教学方法弊端的弥补作用最强。而且,问题导向式教学也符合政治经济学规范分析、逻辑严谨、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等课程特点的内在要求。
二、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不同的课程特点不同,因此实施问题导向式教学不能完全一个模式。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进行问题导向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要点问题。
(一)问题创设
问题导向式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问题的质量。如果问题的质量较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不仅能够顺利地引出所要讲授的内容,而且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如果问题的质量较差,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成为画蛇添足的败笔。针对政治经济学的课程特点,本文认为应该突出理论争论方面的问题创设。这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是失业、经济危机、两极分化等复杂的经济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的理论研究很多,各经济学派的解释千差万别,如果在争论中创设问题可以彰显政治经济学的独特魅力;二是政治经济学应用的是规范分析方法,回答的是应该怎样的问题,如果不介绍其他的理论解释,从教材中来,到教材中去,有说教嫌疑,让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产生质疑。如果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其他主要经济学派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介绍政治经学的解释,学生不仅会从比较的角度理解政治经济学,而且会减少学生对政治经济学规范分析和价值判断的抵触。
(二)问题包装
问题包装是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又一重要环节,如果问题太直白或太枯燥,很难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也就很难取得预期效果。那么如何进行问题包装呢?就政治经济学而言,本文认为应该突出理论背景方面的包装。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讲授的很多内容涉及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而古典政治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产生的标志,一个学科从无到有显然有很多理论背景可讲,因此问题包装的素材取之不尽。其次,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所讲授的内容主要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在人类历史上同样从未发生过,改革每前进一步学者们都进行了激烈的理论争论,因此从理论产生背景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包装可以取得引人入胜的效果。比如,在讲授劳动价值论时,我们就可以借助该理论的产生背景对“为什么1件上衣等于2把斧头”的问题进行包装。通过经济史的学习我们知道,最初学者认为,1件上衣之所以与2把斧头相交换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但经过争论学者们发现,供求关系只能解释交换价值的变化,却不能解释最原始的交换价值。于是,有的学者提出了使用价值决定论。也就是说,1件上衣之所以等于2把斧头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但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比如亚里士多德从理论抽象的角度指出“:没有等同性就不能相交换,没有可同约性就不能等同”,由于使用价值不具有可通约性,因此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亚当•斯密则从现实角度对使用价值决定交换价值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他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了,然而它不能购买任何东西,也不能交换任何东西。相反,钻石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但它却往往可以交换到许许多多的其他商品。”通过上述包装,1件上衣为什么等于2把斧头的问题就变得特别耐人寻味,学生有强烈的愿望想知道答案,此时讲授劳动价值论往往事半功倍。
(三)模式选择
根据学生参与程度的不同问题导向式教学可分为“学生主动型”问题导向式教学和“学生刺激型”问题导向式教学。“学生主动型”问题导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以自主学习的形式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刺激型”问题导向式教学以教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教师自问自答的形式引导学生,刺激学生学习兴趣。问题导向式教学的两种模式优缺点各异。“学生主动型”问题导向式教学的缺点是要求学生有更高的参与热情并且占用的教学时间较多,优点就是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刺激型”问题导向式教学正相反,它对学生的参与热情要求不高,占用的教学时间也不多,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不足。本文认为,在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刺激型”问题导向式教学为主,理由主要有三点:首先,政治经济学的课时不足以支持“学生自主型”问题导向式教学。目前各大院校政治经济学的授课学时一般都被压缩了,完成教学任务已经非常紧张,没有更多学时开展“学生自主型”问题导向式教学。其次,政治经济学的授课对象是新生,他们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查阅资料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实施“学生自主型”问题导向式教学难以取得预期效果。最后,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向式教学其目的主要是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因此“学生刺激型”问题导向式教学更适合。
三、结论
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范文5
教学方法改革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冠以理论经济学的字样,就是特指理论经济学学科下设的两门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法改革问题。长期以来,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我国财经类院校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作为理论经济学的两门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名词概念、逻辑结构、理论体系、所代表的意识形态以及对经济本质和现象的不同层次的关注等方面的差别,决定了两者是理论范式截然不同的课程。由于课时量以及教师认知水平的限制,大多数教师对这两门课往往进行了毫不相关的老死不相往来讲授,甚至出现教政经的教师排斥西方经济学,教西经的教师排斥政治经济学的局面,这样的课堂教学状况对被教育者的影响是深远的。由于这两门课所依托的理论是针对同一现实经济问题所给予的不同解释,如果教师对这两种理论解释不加以分析、鉴别以及有比较的讲解,就会使学生不是对经济学理论的可信度产生怀疑,就是对其中一门产生没有鉴别的盲目崇拜,造成学生世界观的混乱、知识结构的残缺、综合分析能力低下的结果。这种结果影响了理论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妨碍了教学目的贯彻,背离了人才培养的目标。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对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这两种理论范式进行比较的学术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而把比较研究的学术成果渗透到本科教学中尤为必要。这种渗透带来了理论经济学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这种改革对于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增加理论经济学的课堂教学魅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理论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内涵分析
(一)教学方法改革乃是内容和形式改革的有机统一
一般而言,人们对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解大都停留在教学形式、教学模式改变的层次上。从早先的启发式教学到现在流行的翻转课堂等等,大都是仅仅注重教学方法本身的改革,很少有人认识到无论是启发式还是翻转课堂式的教学方法改革,都应该是以教学内容充实为依托的改革。尤其是在理论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不充实授课内容、提高所授内容的理论思想魅力,所有花样翻新的教学形式改革都达不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目标。因而,从本质上看,教学方法改革应该是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的改革。仅仅注重教学形式而忽视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难以达到教学方法改革的预期目标的。
作为理论经济学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和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是两大不同范式的理论体系。我国财经类院校把这两大不同范式的经济理论提炼为两门专业基础课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安排在本科生的一、二年级开设。一般情况下,教师对这两门课程的内容进行毫不相关的、一般性的、程式化的讲授,学生在第一学期学完政治经济学,第二学期再开始学习西方经济学。由于这两门课程所授内容出自两种不同范式的理论,因而两者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任务、诸多原理以及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评价等方面都具有截然不同的解释。如:对于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的解释是研究生产关系的学问,西方经济学的解释是研究资源配置的学问对于研究方法,政治经济学解释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的科学抽象法,西方经济学解释为边际方法、均衡方法;对于研究任务,政治经济学主张揭示经济规律,西方经济学则主张寻找效用和利润最大化的点在具体原理方面,政治经济学主张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价值理论,西方经济学主张价值取决于人的主观感受的效用价值理论另外,政治经济学有资本积累理论,西方经济学则有经济增长理论政治经济学认为借贷资本供求决定利率的理论,西方经济学则认为货币供求决定利率的理论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矛盾体,西方经济学则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和谐体似乎在所有的知识点上,这两种范式的经济学理论都有着截然不同的答案
如果对这两门课程不加鉴别、不加分析的程式化的讲授,会给学生造成不知信谁、无所适从的印象。学生更经常的状态是,在第一学期学习了政治经济学,第二学期再学西方经济学时,如果教师没有比较没有鉴别的讲授,那么先学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就会在头脑中逐步淡出,后学的西方经济学原理在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则相对比较深刻。放任这种状态的最终结果就是,学生对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全部遗忘和放弃、对西方经济学理论不加鉴别的全盘接受的这一极端结果。因此,对理论经济学的两门课程不加鉴别的程式化的讲授会造成两个不利的后果:一是使学生认识不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深层魅力,更认识不到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深层缺陷,最终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结构的完善;二是不利于理论经济学的课堂教学魅力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无法唤起学生对理论经济学的学习热情。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教学改革所要达到的最直接目标。作为理论经济学两大范式的政治经济学与当代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为我们充分运用比较分析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也为理论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不同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的特殊任务,就是把比较分析方法充分运用到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达到理论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预期目标。
前边强调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仅局限于形式上的,更应该是实质思想内容方面的。因此,可以把比较分析方法看成是由比较研究方法和比较讲授方法两方面构成,也即前边强调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统一。也可以说,比较分析方法的成功运用依赖于比较研究方法和比较讲授方法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首先,比较研究方法关注于两大范式理论的深层实质内容的比较,是属于学术研究的层面;其次,比较讲授方法关注于比较研究成果之精髓在课堂讲授中的展示,是属于教学层面。可以说,没有第一方面理论内容的比较研究,就没有第二方面课堂教学的比较展示,两方面工作的有机结合才能体现比较分析方法的充分运用,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
通过对比较分析方法的两个方面的解析,可以认识到这一方法的成功运用对授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有高超的讲课水平,更要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宽广的理论视野以及坦荡的理论胸怀。所谓深厚的理论素养,就是要求无论是讲授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的教师,自我的理论素养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对经济学原理的掌握这一基本层面,要牢记给人一杯水要自有一桶水的道理,要深挖原理背后的理论根基,广泛阅读各种经典著作,要有讲课不息学习不止的探索精神;所谓宽广的理论视野,就是不要静态地理解和讲授经济学原理,而是要厘清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坚持理论基本内核的前提下完成理论的与时俱进任务,提高理论经济学的课堂魅力;坦荡的理论胸怀在于能够实事求是地、一分为二地对待不同学派的经济学理论,避免主观回避甚至故意的排斥,能够做到对不同范式的理论进行全面的比较与深刻的认识,解决好批判与继承、借鉴与坚持的关系。总之,对于一个合格的理论经济学教师,这三方面的理论素养缺一不可。也只有具备这种深厚理论素养的教师才能够在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课堂上,充分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把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潜移默化地传导给学生,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完善学生们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经济学的教学质量,无论在授课内容还是在授课形式上完成理论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任务。
(二)教学方法改革必须依托于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通过前一个问题的分析,我们深切领会到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是形式上的、更是内容上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深化问题。如果政治经济学或西方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仅仅满足于两大范式互不相涉的经济学原理的泛泛介绍,满足于简单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永远也达不到提高理论经济学的课堂教学魅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的效果,不仅比较分析的教学方法改革难以得到贯彻,也更实现不了提高理论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最终目标。所以教学内容的深化问题就必然涉及对政治经济学与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两大理论范式之间的比较的学术研究问题。所以说,教学方法的改革问题不仅仅局限于教学领域,更多的是涉及学术研究领域的问题。因此,教学方法改革的贯彻以及获得的预期效果就必须依托于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不同于其他科研机构的研究工作,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肩负有双重使命。一方面,高校科研的成果可以直接服务于社会,起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的作用;另一方面,高校的科研成果更多的是起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潜在的社会劳动生产力,增强创造社会财富能力的作用。作为社会科学组成部分的理论经济学,其科学研究工作主要是肩负着培养人才、提高潜在的社会劳动生产力的作用,这就决定了理论经济学的科研工作必须与教学工作紧密联系,肩负起为教学服务的学科使命。所以,理论经济学的教学与科研之间更多的应该是相互促进的互补关系,而不应该是一种顾此失彼的替代关系。但是,近年来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实行了追求数量、速度排名的评估机制,造成了教师职称晋升也仅仅关注科研成果而忽视教学成果的倾向,导致了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严重分离与脱节。教师为了科研而科研,很少考虑科研与教学之间的互相促进问题,即使考虑到了也是处于无暇顾及的状态,所以根本谈不上科研成果在教学中渗透、提高理论经济学课堂教学魅力等方面的作为。这种状况在本科教学中尤为明显,教师上课就是为了完成既定知识的介绍,学生听课也是为了完成学分的积累,造成课堂气氛沉闷,老师讲解照本宣科、学生听课兴趣索然,课堂教学质量直线下降的这一普遍后果。其中,政治经济学的课堂普遍给人以教条、刻板的印象,西方经济学的课堂尽管有一些图表、方程等形式上的花样,但也经不起深层问题的推敲。更重要的是,学生们搞不懂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种理论到底谁对谁错?有什么关联?为什么对同一经济现实的分析竟然有这样截然不同的解释?如果这些问题在学生们的头脑中搞不清楚,学生们就会进行选择性遗忘。先学的政治经济学知识淡出大脑,被后学的西方经济学知识所替代;即便是两门课程同一学期开设,学生们也会受到到底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谁说的对?[2]等这类问题的困扰。
因此,要解决上述问题,理论经济学的教学与科研必须紧密结合。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完整的知识结构,首先能够做到对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具备一定的比较分析与研究,然后才可能把分析研究的成果渗透到教学中,并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方法,对两大范式经济学理论的知识交叉点进行画龙点睛的讲解。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全方位分析问题的思辨能力的任务。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两大范式理论的比较研究和比较讲解会使同学一分为二地对待不同范式的经济学理论,使学生体会到,任何经济学理论都是对现实社会所进行的不同角度的研究,不同出发点的观察,并且代表着不同阶级集团的利益;同时,更要让学生认清,任何经济理论都不是绝对的永恒真理,都包含着优点和缺陷。
目前,在学术界存在着一种倾向,就是过于关注政治经济学的缺陷,而对它的优点和贡献视而不见或者有意歪曲;对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缺陷有意忽视,过于夸大其优点甚至是全盘接受。这种倾向也深刻地影响了教学领域,造成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当代西方经济学不加辨别的盲目崇信,对政治经济学给予主观的排斥与回避,这也是造成政治经济学被边缘化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发扬理论经济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优势,充分运用比较研究与比较讲授的方法,挖掘政治经济学的精髓,揭示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缺陷,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理论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措施分析
(一)教师主动引导带动学生自觉学习
任何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是围绕着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为最终目标的,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行为主体永远是教师。目前教学改革提出了很多眼花缭乱的措施,如教学理念从以教师教学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转变、人才培养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发展的转变、教学方式从课堂单向转播向网络多边互动的转变①,等等,这些都属于广义的教学方法改革。但是,无论如何改革,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
首先,以教学理念从教师教学为中心向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转变为例,在这种转变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更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如果不发挥教师的主动引导作用,学生的自学时间很容易被碎片化的知识所瓜分。而这些貌似非常丰富的知识,由于其杂乱性、多样性很难在学生头脑中自发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学生获得的大都是过眼烟云、蜻蜓点水式的暂时性知识。因此,这种向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转变必须以教师的主动引导为基础。
其次,以人才培养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发展的转变为例,能力的发展不能同知识传授截然分开,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所谓学生的能力,就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是在大学时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是走上社会后逐步锻炼出来的。就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而言,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知识传授、言传身教的主动性引导而实现的。
最后,以教学方式从课堂单向传播向网络多边互动的转变为例。在网络信息大发展的时代,这种教学方式的改革意味着教学空间的转移和授课对象的非固定化,更重要的是师生双边互动的教学相长行为更加方便和快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主导性引导和启发作用就愈显重要和突出。
由此可见,任何形式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师的主动引导都是第一位的,而课堂教学又是教师发挥其主动引导作用的主要场所。在具体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教师通过自身的学识、素养甚至是人格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把这种求知热情发散到课外带动学生的自觉学习。理论经济学的两门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在研究对象、基本原理以及所代表的意识形态等方面具有强烈的对比性特点,是教师充分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主动引导和启发学生求知热情,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能力的示范典型。
(二)课堂讲授启发带动课下自主学习
与上一个问题相类似,这个问题也是探讨教师课堂教学魅力的发挥问题,只不过在此着重强调的是,教师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来带动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问题。面对浩如烟海的理论经济学知识和有限的讲授时间,政治经济学或西方经济学的授课教师一方面要完成本课程基本原理的讲授任务,另一方面要把比较研究思维和成果渗透到所讲的内容当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就对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授课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既完成本课程基本内容的讲解,又画龙点睛地对两大范式理论的知识交叉点给予比较与分析,这对教师的理论素养、讲课技巧、教学经验、责任心甚至人格魅力是一种综合检验。这种检验合格与否,与启发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热情密切相关。一个合格的教师会运用有限的授课时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把这种求知欲转化为课下的自主学习热情。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利用学生被激发起来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发地组织课外学习小组、自拟讨论题目,自主钻研感兴趣的知识领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可见,教师课堂讲授的启发作用非常重要,是带动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关键。近几年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大大缩减了理论经济学的课时量,增加了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时间;与此同时,又实行了各种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典型如翻转课堂的实验,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发性。在我看来,无论用何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有限授课时间内所起的主导性作用不应该被忽视,而且在课时一再缩减的情况下,教师的课堂主导性作用越显稀缺和重要。
(三)特色教材带动课外阅读的延伸
在理论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教材的编写与选用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无论是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目前在我国出版了三类教材:第一类是按照政治经济学或西方经济学各自的理论体系和结构而编写的教材;第二类是打破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原有界限,互相吸收借鉴并把两者融合到统一的体系和结构之中的教材;第三类是在坚持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原有体系和结构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两种范式理论在一些关键知识点的交汇,每一章正文后边都添加对两种范式理论进行评述或比较的结束语或附录。对于理论经济学的教学方法改革而言,采用或编写何种教材也是一种关键的选择。第一类教材过于传统、略显平淡;第二类教材适用于已经具备一定知识积累的研究生,却不利于初始知识结构形成阶段的本科生;第三类教材对于理论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而言是非常适用的。这类教材在保证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各自理论内核及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对两种范式理论进行比较的创新思维。这类教材不仅适用于课堂教学,而且也适用于学生的课下自学,对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在国内这类教材编写的典范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微观),已经发行到第五版。
这部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在保证西方经济学原有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内核的基础上,能够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对西方经济学采取批判和借鉴的态度,在每一章的结束语中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进行全面的点评,这些点评对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种范式理论的比较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启发作用。另外一本很有特色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丁堡骏主编的《现代政治经济学教程》。本教程在尊重马克思《资本论》的逻辑并系统地阐述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基础上,每一章都恰如其分的添加了独立的一节针对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有关理论进行批判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坚定政治经济学的信念,揭示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缺陷具有重要的贡献。第三本特色教材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石晶莹主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本书就是为了完成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比较研究成果在本科教学中运用这一教研项目而编写的。其主要特色在于,在坚持政治经济学原有结构和理论内核基础上,增添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典型原理的比较以及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些难点问题的解析两方面内容,这两方面内容的添加极大地提升了本书的理论魅力,加深了读者对政治经济学科学性的认识,提高了读者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辨别力,对于构建学生完整知识结构,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此可见,特色教材的编写和选用是理论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实施和贯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之一。除此之外,这类体现理论经济学比较研究成果的特色教材的编写,参阅了诸多文献。通过这些参考文献的引用,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的延伸和探讨学术的乐趣,培养其自学热情,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教学方法改革的最终目标。
四、理论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制约因素分析
通过分析得知,理论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实施主要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又受到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制约。
(一)制约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观因素
作为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主体和实践主体,理论经济学的授课教师必须具备理论深度、理论广度和理论胸怀等三方面素养。从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角度看,不具备这三方面的素养,就不可能对政治经济学和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给予深刻理解和把握,更不可能对这两种范式理论给予全面的比较与公正的评价。从比较分析方法的实践角度看,不具备这三方面的理论素养,也就不可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这种比较分析思维并把两大范式理论的异同点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做到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然而,授课教师理论素养的直接表现就是其自身理论经济学的知识结构是否完整的问题。
近年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忽视通识教育,注重分门别类的专业化培养。理论经济学的授课教师大都是某一学科专门培养的专业化人才,其知识结构的单一性是通病。比如一些西方经济学专业出身的教师接受的是系统的当代西方经济理论的熏陶和研究方法的训练,对政治经济学具有一种固有的意识形态偏见,或者对政治经济学虽有一些正确的认识,但又屈从于长期以来流行的习惯与偏见,不敢涉足政治经济学或有意排斥政治经济学;一些政治经济学专业出身的教师长期接受系统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训练,形成了特有的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式,也养成了一种只顾此山景、不屑他山玉的习惯。这种专业割裂、知识结构单一的状况极大地阻碍了比较思维在教学中的运用,限制了教师本身的知识视野和理论胸怀,最终也会影响其学术研究的深化。如果说单一的知识结构对于专门的学术研究影响不大,那么对于本科教学任务尤其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等问题的影响是深远的。一个知识结构单一的教师,他的课堂教学魅力极为有限,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学习热情的调动也极为勉强。因此,在现有的专业化研究的基础上,应该提倡教师的交叉学科研究,积极鼓励交叉学科研究项目的申报,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达到以科学研究带动教学水平真实提高的效果。
(二)制约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客观因素
尽管课下指导也是教学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还是依赖于课堂教学。课堂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战场,而有限的课时量以及课时量在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门课程之间分配的不均衡,是制约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客观因素。
根据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有关《经济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修订稿2014)的文件,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门课程被列为经济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只不过在课程的设置中,西方经济学拆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部分。致使理论经济学的两门主干课程被划分为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三门,在课时安排上这三门课平均各占48学时。这种安排已经造成了西方经济学的课时量是政治经济学课时量的两倍这一结果,更何况近年来个别高校进行的教学改革,大大削减了政治经济学的课时量,由原48学时削减到32学时、直至28学时,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理论经济学教学阵地全部让位于西方经济学。这种不均衡的课时分配以及对政治经济学课时量的缩减,直接造成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无法充分展开,理论魅力无法充分展现,人为地造成教师与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轻视、对西方经济学的盲目崇拜,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政治经济学没有教好和学好,也影响了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与理解,更谈不上比较分析方法在教学中运用、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等目标的实现。
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范文6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财务管理型;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212-02
厚基础、宽口径培养人才曾是大多数高校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曾是被高等教育界普遍认同的一条人才培养的“铁律”。然而,笔者多次参加校企合作论坛,与用人单位接触后发现,用人单位普遍希望高等学校改变宽口径人才培养的思路,压缩不必要的课程,针对企业实际培养企业岗位设置所需的相关人才。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尺度归根到底是来自于社会。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依据主要是高校毕业生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经济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吸纳社会劳动力的主要力量,也是本科教学型经济类高校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这对高校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民营企业机制灵活、机构精简,往往要求一人身兼数职。因此用人上要求知识结构多样化。同时,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规模较小,无力承担较高的人力资源投入,因此用人上还要求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即“拿来就能用”。
在经济学专业毕业生需求的社会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社会需要具备经济学综合知识的高端人才。现实的困境是,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进入社会时因为没有必备的基础技能,尤其是财务技能,因而在就业时无法准确定位自己,用人单位尤其是民营企业也认为经济学专业毕业生不如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学生。然而,到了一定层次后,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遇到了缺乏扎实的经济学综合知识的瓶颈,无法上升到高端人才序列。为使以理论见长的经济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后具有实务动手能力,培养方案设计时应改革经济学教学内容,增加财务管理、会计方面的课程比重,提出了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建设方向。为使经济学专业的理论功底不因加入财务管理课程而减弱,我们提出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课内不足导师弥补。为此,我们提出了经济学专业改革的“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
一、改进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
“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以“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人才”为自己的培养目标。“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人才”作为复合型人才,在坚实的经济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拥有丰富的财务管理学知识,为未来能够成为企业管理团队中的财会专家奠定了基础。“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人才”应具备未来财务总监应具备的能力:制度设计能力、战略执行能力、价值创造能力、风险规避能力。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包括: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法学、数学、会计学、财务学、审计学、外语和人文知识,具备应有的社交能力。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决定着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要求改革传统的“理论型”、“宏观型”经济学人才培养方案,紧跟学术和实务前沿,构筑动态的“财务管理型”人才培养方案。在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管理学、经济学、经济法、税法等专业和专业发展课的基础上,逐步设学科入门指导、专业研究方法入门、专业案例研究、ERP软件操作、ERP沙盘模拟实验、税务筹划、管理咨询、财务分析、风险管理、财务危机管理、资本运作、资金筹划、公司治理、智力资本会计、作业成本管理、反倾销会计等专业知识与管理知识结合的选修课程,以此增强学生的职业实务技能。
二、开展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的在校课时是有限的。当财务管理类课程占据了大量的课时后,原有的经济学理论课的课时势必减少。为避免“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变成“财务管理专业”,我们认为,应该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来解决这一矛盾。一是加强多媒体授课频度,提高授课效率,减少各科的课时。二是课内不足课外弥补,对于可以通过自学的基础性、理论性科目,尽量采用本科生导师制这一教学模式来进行知识的传授。本科生导师制的引入不仅能有效夯实低年级学生的理论功底,也有助于这些学生进入高年级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跟随导师亦步亦趋地掌握实务技能。这就是我们所称的实务导师制。实务导师制保证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与导师联系,随时解决学校学习与实务前沿的结合问题。实务导师可以不定期、以不同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包括实习性指导、业务性指导以及创新性指导。实务导师制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务工作相结合,对所学的专业形成感性认识。学生可以应用专业知识协助实务导师做一些具体工作,协助解决一些具体业务问题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同时为保证教学质量,应在培养计划中设创新学分,鼓励本科生导师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各类经济管理方面的竞赛,开展“竞赛教育”。“竞赛教育”一方面促进参赛本科生的知识结构得以整合、优化,理论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使导师及时了解所指导学生的水平,完善导师对学生的培养。
三、管理与运行机制的改革
本科生导师制的导师同时也是学生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与导师的科研课题结合,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使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成为导师课题的子课题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与优秀率。导师应在学生入学之初,为所指导学生讲授专业研究方法入门,为本科生做好“写”的准备。在各科的课堂教学中,应推广“设问式”教学,改革以书本为主的灌输式教学。“设问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相关知识和非专业知识的整合和迁移,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充分发挥管理会计、课程综合设计等课程的知识整合作用。管理会计使学生利用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知识为企业的管理活动服务,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课程综合设计是将学生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相关知识和非专业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成为真正的“雄鹰式人才”。日常教学管理中应开展教风、学风调查与反馈,保证“教”、“学”关系良性发展。每学期开学第三周与第十四周进行教风学风反馈,能够及时发现教学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和促进“教”、“学”关系良性发展。为“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奠定良好的教学互动基础。
四、结语
本科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外乎服务地方、联系行业、面向全国,培养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的适应新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并具有较强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为了寻找适合该目标的培养模式与途径,解决高校大众化教育引发的种种问题,比如,经管类专业的毕业生对社会的感性认识不足,不能正确认识自身在社会中地位和价值,对专业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对工作岗位的动手能力较差等;我们结合经济学学科的特点与定位设计了“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该模式以经济学本科专业为对象,以“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开设学科入门指导、专业研究方法入门、专业案例、课程综合设计等课程和增设创新学分等为主要内容的培养方案改革,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推广“设问式”教学方式,开展竞赛教育。“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相对于只注重专业知识传授的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在专业意识、专业思维和专业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快速融入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培养真正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在低年级时,以本科生导师制来培育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宽口径”。在高年级时,以“财务管理型”定向深化经济学专业深度,并通过实务导师制促进人才培养应无限接近真实的市场环境。如此,“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促使一专多能不停留于浅尝辄止的“全才”,解决了人才培养宽口径与专业深度的矛盾,并使人才培养无限接近真实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