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范文1

一、树立为全体学生发展服务,为职业教育发展服务的意识。

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是初中毕业生面临的两种选择。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初中学校对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意识的培养疏于关注,导致不能进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中相当一部分未经职业培训就直接就业,成为低素质的劳动者。初中教育出口与职业教育入口衔接不畅,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发展能力的缺失,也使大量生源和职业教育办学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初中学校要从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认识职业教育对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性,建立为全体学生发展服务,为职业教育发展服务的意识,创新教育方法,积极引导不能进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

二、三步走培养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意识。

不能进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不少对接受职业教育缺乏兴趣。就学生本身而言,在对就业需要掌握基本的技能的认识模糊,对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了解少,接受职业教育的心理准备不足等众多因素中,接受职业教育的心理准备不足是根本原因。我校抓住问题根本分“三步走”培养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意识。

第一步,关注成材意识和操作技能兴趣的培养。第一步主要在七年级、八年级两年中实施。按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要求,教师挖掘各科教材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反复渗透“要做有用人,人人能成材”的信念教育;同时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培养学生对技术性操作的兴趣。为把第一步落到实处,学校每学期组织观摩教学,评课过程中,领导们对渗透成材意识和操作技能兴趣培养的亮点总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大加褒扬。对学生的教育也在改变着教师,老师们看待学困生再不是一无是处,恨铁不成钢,在他们眼里学困生可能是明天应用技术领域中的能工巧匠或农村的致富能人。

第二步巩固提高,家长和社会力量介入,实施导向。第二步安排在九年级第一学期。在这一阶段中学校要整合年级组、班主任、科任老师的教育力量,统一步调,统一舆论导向。年级组要多路径做好普通高中升学无望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把“成才道路万千条,掌握技术亦成材”的意识播进他们心中。自2009年以来,我校在九年级第一学期用专题教育报告、学生才艺技能展示、班级主题班会、班主任个别谈话等系列活动,落实第二步骤。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受到激励,也使不可能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群体接受职业教育的意识得到了有效培养。

巩固提高的后期,我校引进家长和社会力量介入,实施深入导向。一般安排一次当地名人创业经历报告会,两次家长会。第一次家长会面向全体毕业班学生家长,侧重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基本情况、学生在校表现和学业状况。第二次家长座谈会面向职业教育潜在生源学生家长。让家长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形势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动态、高新技术产业岗位需求旺盛而技术人才奇缺的事实,与家长一起探讨孩子的未来发展问题,引导家长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不可能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家长通过家长会,视野开阔了,看到了孩子的出路,对孩子接受职业教育有了心理准备。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范文2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材;初审;能力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从2003年开始接触职业教育教材的出版,工作内容涉及职业教育教材的选题策划、组稿、初审、编辑加工、排版、校对、复审、终审和印刷出版各个方面。十余年来,经历的稿件很多,各类层次学校的稿件,各种层次作者的稿件,可以说不计其数。近几年由于新入职的编辑很多,终复审稿件时发现有很多问题完全可以在初审时规避掉,但是问题延续到复审甚至终审层面才发现,不仅耽误了出版时间,而且返工费时费力,之前的工作都白做了。为此,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对编辑进行了多方面的教育培训,希望通过继续教育提升编辑的初审能力。

一、目前编辑继续教育时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教育内容与需求不对称

目前有不少针对编辑的继续教育内容陈旧,脱离实际,没有针对性。例如新闻出版总署针对编辑的继续教育网络课程中,有些课程已经是十多年前录制的了,内容非常陈旧,完全和现实脱节。或者培训仅仅流于形式,在未进行充分考虑和调研的情况下,就组织编辑参加各种培训课程,忽视了培训内容是否对编辑工作有指导意义。

(二)教育方式单一

教育方式单一,形式落后,编辑参与积极性不高,达不到继续教育的预期效果,对实际工作也没有指导意义,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增加出版社经营成本。编辑继续教育不只是参加培训,其实还有很多其他方式,比如一对一辅导、专家讲座、学术会议等。

(三)继续教育体系不完善

出版社的继续教育一般都是由人事部和质检部一起负责,缺乏长期性和系统性的规划,在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在制度上也大都不完善,重形式,轻考核,缺乏健全完善的继续教育效果评估体系,仅仅把继续教育当作一项任务。

初审是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是三级审稿的第一级审查,在整出版流程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负责初审的责任编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出版流程以及图书质量和出版效率。所以,编辑应该非常重视初审工作,不论作者的地位高低、远近亲疏,都应该把稿件是否具有创新性、规范性、实践性、科学性等作为评审的客观标准,切不可马虎大意。编辑提升初审能力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对一辅导

这个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教育方式。终复审的老师可以针对稿件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对责任编辑进行一一讲解。尤其是在初审稿件是就应该能够发现的问题,一定要在开始的时候就规避掉。这类问题很多,诸如稿件是否完整,字数是否合适,内容是否存在抄袭行为,读者定位是否明确等。

(二)专题培训

1.避免照本宣科和高深莫测

培训时按照讲义照本宣科、平铺直叙、脱离实际地讲下去,听课的效果显而易见。还有些老师故意将内容讲得很高深,似乎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水准,让编辑感觉听不懂,华而不实。

2.避免当众批评和居高临下

老师在培训时尽量避免当众批评,否则容易造成尴尬局面,使编辑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影响日后工作。讲课方式避免居高临下,最好能够边讲边与编辑互动,加深编辑对培训内容的消化。

3.多用案例授课

案例授课不仅仅针对性强,而且有意义的案例可以使编辑记忆深刻,在日后的工作中会更加注意这方面的问题。编辑初审稿件时会发现很多问题。

一是书名不正确。大家可能会觉得有趣,书名能有什么错误?其实不然,刚收到的稿子,很多书名是有错误或者不合适的。教材的书名需要根据对应的课程名称确定,切不可以创新之由随便命名,哗众取宠。

二是目录不正确。根据目录可以直接看出全书内容是否结构完整,布局合理。目录有问题的很多,有的是逻辑上有错误,有的是缺少一部分内容,最严重的还有政治问题,一定要特别注意。

三是图片有问题。编辑要注意稿件中的图片是否清晰,分辨率至少在300dpi以上,图片要有图号,是否与上下文呼应?尤其更要注意地图、人民币等图片是否正确使用。图片要在排版之前一定要确定好,否则因为图片有问题后期再调换或者动版会非常麻烦。图中的内容也需要注意。

四是表格有问题。表格是为了直观比较数据、快速浏览项目、进行各种数据运算的一种书面表达方式。在职业类教材中表格的出现率非常高。表格处理应该注意“简单明了”“表达一致”“明晰易懂”这几个特点。尤其是“表达一致”,即表中各种平行的术语、数字、简称应该上下或左右统一,以免给读者造成混乱。

五是定义有问题。全文无自定义内容。作为教材,里面的定义必须是公认的,准确无误的。

六是文字有问题。编辑初审稿件时要通读全文,看行文是否流畅,语言是否简洁意赅,文字用语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口语化或者抒情散文式的写作方式是不可取的。另外,由于输入法的缘故,稿件难免有不少不规范的字、词和句子,这些除了编辑自己在通读的过程中发现,还可以借助专业的“黑马校对”软件纠正一些错误。

实际工作中碰到的此类案例非常多。培训的时候不仅可以用这些案例直接进行讲解,还可以和编辑互动,让编辑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还能提高学习质量。

(三)参加学术会议

作为一个优秀的编辑工作者,一定要深入了解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除了平时关注新闻媒体方面的报道和学术期刊论文动态,还要参加学术研讨会议,和行业专家多交流。这是一个极好的提高专业素养的途径。出版社多鼓励编辑参加专业学术研讨会。

(四)积极参加新闻出版总署的继续教育

新闻出版总署每年都要求责任编辑进行不少于72小时的继续教育,责任编辑要认真对待,不能敷衍了事。

新入职的编辑要积极参加编辑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系统的学习,提高自己业务能力。

(六)合理运用奖惩制度

每年安排至少两次质量检查,质量检查不合格的编辑,除了教材要全部下架重新修改外,责编还要受到相应惩罚。终审稿件是若发现编辑弄虚作假行为,也会根据规章制度受到相应的处罚。通过奖惩制度激励编辑提升初审能力。

编辑如果通过继续教育,初审能力提升后,稿件就能很顺利地进入出版流程,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从而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出版效率。

三、结语

初审是编辑工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做好初审工作是编辑的重要职责。稿件初审作为出版流程中,编辑应该在工作中逐渐掌握初审工作的内容和方法,通过继续教育不断学习和交流,逐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为出版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教材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汪继祥.科学出版社作者编辑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崔青峰.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创新[J].科技与出版,2014(2).

[3]王军伟.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教材规划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3(25).

[4]吴晓.职业教育教材设计与编写策略探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3(10).

[5]刘洪涛,汪立亮,杨小军,冉磊.当前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通讯,2012(3).

[6]王佳家,裴燕.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发展现状及策划思路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2(15).

[7]夏建军,郭飞,王学军.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教材出版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编辑之友,2012(9).

[8]尚云东,高建华.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质量探讨[J].科技信息,2011(23).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范文3

关键词:作业基础预算;作业成本管理;整合

一、引言

作业基础预算与作业成本管理同属于企业管理控制工具,二者均是在作业成本计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同时它们各自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管理控制闭环,二者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通过对二者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作业基础预算和作业成本管理在发挥作用的区域上既有交叉又有重合,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应用上的互补性,因此有必要将二者整合起来,以有效发挥二者的作用。

作业基础预算(Activity-BasedBudgeting,简称ABB)是“建立在作业层次上的一种管理过程,以达到对成本和经营业绩的持续改善”。ABB模型通过预测计划期生产、销售产品或劳务的需求量,在此基础上预测资源的需求量,并与企业目前的资源供应量进行比较,使资源配置更加可信客观。作业基础预算采用作业分析法,分辨出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对预算进行有效的控制,并根据预算结果进行考评,因此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的预算不再单纯是对资源的预测,对企业未来的计划,而是上升到企业管理的层面,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是建立在现代企业观基础之上的全新的成本管理制度,它以成本动因理论为基本依据,对产品生产或经营过程中成本发生的动因加以正确分析,选择“作业”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费用,进而达到控制和节约成本的一种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相结合的全面成本管理制度,是一个有机的成本管理系统。

二、作业基础预算与作业成本管理的联系

1.二者功能相同。作业成本管理是利用作业成本核算的信息,引导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成本发生的原因即成本动因上,使得作业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因此,作业成本管理在本质上是一种成本控制和企业管理手段。作业基础预算是指从企业的整体出发,通过科学预测,以货币或数量的预算形式明确企业预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达成手段,从而对企业及各业务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可以看出,作业基础预算是一种综合全面的内部控制管理方法。

2.二者的目标相同。作业成本管理的目标主要有两个,即价值增值目标和提高企业核心能力目标。价值增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从外部顾客的角度出发,尽量通过作业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价值指顾客就企业提供给他们的产品或服务所愿意支付的金额)。二是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尽量从顾客提供的价值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在实现价值增值的同时,企业从战略的角度分析其成本产生于哪些方面,了解产品成本结构,再根据行业、市场和产品等三个不同层面的定位分析,确定企业应该采取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还是重点集中战略,从而确定成本管理的方向,并进行成本动因分析,从战略上找出引起成本的因素,然后寻求降低成本的战略途径,以配合企业的竞争战略和核心能力培植。作业基础预算通过分析组织的资源是否有效地被利用、现存的作业流程是否通畅来判断现存的作业、流程是否带来了增值,通过不断消除非增值作业、流程,直接为股东、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增加和创造价值。同时,该目标为预算管理过程中的决策事项提供了一个基本原则,即企业价值最大化。

3.二者以作业成本计算为基础。作业成本法的最基本的理念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成本法从成本对象与资源的关系着手,创建了以作业为中介的全新的因果分析方法,“作业”概念被引入到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取代“部门”成为企业管理的最基本单元,并创建了以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为媒介的成本计算公式。作业成本管理将管理深入到“作业”层次,利用作业成本计算的有关信息,通过作业分析,确定成本管理的目标,并据此进行成本控制。同样,作业成本计算作为一个明细、动态的信息系统,通过对作业这一核心进行追踪,进行动态反映,可以为改进和完善企业作业链提供所需的信息。由于作业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活动,作业覆盖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生产经营以作业为“始”,也以作业为“终”。因此,作业成本计算也不断提供信息贯穿作业基础预算的始终。

4.二者以作业作为核算对象。作业成本管理认为企业是由一系列作业组成的集合体,企业不再以“产品”或“市场”来定义,而是以其所发生的“作业”来定义。企业通过对企业作业的管理来满足顾客的作业。作业基础预算则是建立在作业层次上的一种管理过程,首先预测产品产出量,再预测产出消耗的作业量,最后预测作业消耗的资源量,作业在作业基础预算中居于核心位置。

5.二者均采用作业分析法。作业基础预算和作业成本管理都是以“作业”为管理的重点,进行深入的作业分析,辨别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低效作业和高效作业,在此基础上消除非增值作业,减少低效作业,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同时进行成本动因的分析,尽量消除无效或低效的成本动因,促使浪费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实现优化作业、持续改善生产过程的目的。

6.二者与企业战略息息相关。企业战略管理是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和可取得资源的情况,为求得企业生存和长期发展,对企业发展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作业基础预算通过战略目标指标化,并为这些指标的实现确定行动方案、分配资源。各行动方案和其所分配的资源是用以协助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并非其本身的目的,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将预算与企业长期战略联系起来。作业成本管理同样是为企业战略服务的,强调成本管理的战略性,从一个较长的时期关注成本的变化,谋求在提高企业竞争地位的同时,追求成本的持续降低。

三、作业基础预算与作业成本管理的区别

1.二者的本质不同。作业成本管理的本质是作业成本控制,通过对企业的生产前期设计准备成本、生产成本以及后期销售和服务成本的控制,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同时,通过提高单位成本的产出,以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价值增值。作业基础预算的本质是对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的全部生产活动的规划,并依据该规划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以实现经营和财务平衡。

2.二者的立足点不同。作业成本管理是基于财务成本信息的管理,即借助财务会计的成本资料,运用管理会计的信息处理方法,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成本的数额与形态进行控制、分析、评价。作业基础预算提供的信息不仅包括财务信息,而且还融入了非财务信息,诸如检验次数、调试时间等非财务成本动因,这些非财务信息的提供把控制深入到了业务水平,使预算差异更易解释,有利于预算控制的实施。

3.二者的理论基础不同。作业成本管理属于成本管理的一种方法,其理论基础为战略成本管理理论和精益成本管理理论。作业基础预算作为预算管理的最新阶段,有着丰厚的理论基础。它的理论基础主要由行为科学、理论、契约论、制约理论、控制论等理论构成,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

4.二者的控制过程不同。作业成本管理主张对成本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控制。事前控制即制定成本控制的目标,以作为成本控制的标准和分析差距的依据;事中控制即检查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及时揭示成本差异,进行信息的反馈,以保证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事后控制就是将实际执行情况与成本控制目标进行对比,全面分析差异并落实责任。作业基础下的责任中心对生产经营过程的自我控制,更加侧重于事前而不是事后的控制。作业成本预算目标的制定是建立在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基础上的。在作业成本预算事前控制中,主要是制定作业成本预算目标,将企业战略及经营理念量化为各种可以考察、衡量的分阶段目标。

5.二者的程序不同。作业成本管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进行作业分析,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2)分析成本动因,找出非增值作业的根源,并设法消除。(3)建立业绩评价体系以分析评价业绩。作业基础预算的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预算的编制,制定企业战略目标和业绩目标。(2)预算执行过程的分析和控制。(3)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价和考核。

四、作业基础预算与作业成本管理的整合

1.作业基础预算与作业成本管理整合的必要性。作为新的成本管理方法,作业成本管理虽然能够提供比较真实的成本信息,但是它并不是一个成熟的信息系统,它所提供的信息是不完全的,仅限于财务信息而忽视了非财务信息。作业基础预算则是一个比较完整、成熟的管理框架,当预算的编制工作完成以后,就可以通过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数据的比较分析,进一步为作业成本管理、作业分析提供有益的信息。通过将作业基础预算与作业成本管理有机地整合起来,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提供”与“管理控制”功能,有效地提高其对内部经营活动的经营协调力、管理控制力、价值增值力。

2.作业基础预算与作业成本管理整合的可能性。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作业基础预算与作业成本管理有相同的目标并采用相同的分析方法,而且成本管理的对象和重点也是一致的,这些共同点构筑了二者整合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作业成本管理与作业基础预算在局限性方面具有互补性,作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和优势在于成本控制,但提供的信息却仅限于财务信息;作业基础预算能够提供全面详细的信息,但成本控制不够全面。整合这两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控制工具,可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这两种管理工具的先进性。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范文4

【关键词】普通教育 基础 职业生涯 人才标准

我国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翼,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各个层次,成长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各个阶段。我们这个教育体系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更好、更科学、更完善的教育,使学生有知识、有能力、有思想、有纪律,进而适应社会,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世界作出贡献,同时也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更完美、更辉煌。而在这个体系中,普通教育是根基,是职业教育的强大后盾,更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一生只从事一种职业,也许一生中从事多种职业,而每个人都希望找到一个相对稳定、适合自己的职业,但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实际上却是千差万别,有的顺风顺水,一路高歌猛进,做什么都很容易成功,事业做得有声有色;有的却一路坎坷,职业换了一个又一个,却是这个不能胜任那个又做不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一片黯淡。如何规划、影响,进而成就自己的职业生涯,往往受学识、爱好、机遇、责任心、自信心、自我表现意识、情绪稳定性、社会影响力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而这些只有在各个阶段的普通教育中有针对性的去培养、去历练,完成“原始积累”,才有能力打开自己上行的空间,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

况且,21世纪的人才标准是这样的:1. 融会贯通。就是需要知识丰富,又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自学和自修,并可以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和工作实践,懂得做事与做人道理的人才。2. 创新与实践相结合。从根本上说,价值源于创新,但创新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力。以创新推动实践,以创新引导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研发出卓越的产品,才能创造出极大的物质财富。3. 跨领域的综合人才。21世纪是各学科、各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世纪。现代社会和现代企业不但要求我们在某个特定专业拥有深厚的造诣,还要求我们了解甚至通晓相关专业和领域的知识,并善于将更多领域的技能结合起来,综合应用于具体的问题。4. 智商、情商、灵商均衡发展。高智商不仅代表着聪明才智,也代表着有创意,善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情商是认识自我、控制情绪、激励自己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参与团队合作等相关的个人能力的总称,情商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已经远远超过了智商。高情商代表有正确的价值观,能分辨是非,甄别真伪。那些没有正确价值观指引、无法分辨是非黑白的人,其他方面的能力越强,对他人的危害也就越大。5. 性格积极乐观,与人善于沟通合作。积极乐观的人更能适应21世纪的竞争环境,更能接受失败和迎接挑战,同时经济全球化也离不开人与人的沟通和合作。

综上所述,一个人要想获得通达的职业生涯,适应现代社会,必须通过教育去改善、完善和塑造自己,使自己符合“标准”。而普通教育恰恰是承担了这项任务,21世纪“人才的标准”就是我们普通教育的准则,通过普通教育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培养出上述优良品质,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才能如鱼得水,而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更应尤其注意。

一、育德

一个品德有问题的人、缺乏正确价值观的人、无法分辨是非的人,他的智商越高,其他方面的能力越强,对他人和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他的职业生涯肯定也就越失败。所以我们要时刻把德育放在首位。

学校、家庭、社会要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方法进行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法律基础知识教育;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创新精神的教育;理想信念教育 ;保护环境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二、启智

我们要用一流的师资队伍打开学生迷蒙的心窍,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传授古圣先贤的文化理论和现代的科学技术,完成他们职业生涯最基本的知识储备;教会他们如何学习,怎样学习,以便他们日后能根据现实情况,与时俱进地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本领,不断地增添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获得各项能力。

我们要用先进的硬件设备和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开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应在普通教育阶段开设内容广泛的职业课程,即是对将来有可能进行职业教育的衔接,又可以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念和独立生活能力及谋生能力。

三、健体

学生只有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有精力去学习、工作,才能克服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学校各项体育运动的开展除了强身健体以外,也能激发同学们的进取心和培养顽强的斗志。

四、塑美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范文5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职业能力 专业英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Employment-oriented, to Achieve a Combination of Vocational Basic

English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English Teaching

ZHANG Lixing, ZHANG Mei, YANG Jinling

(Heilongjiang Forestry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011)

Abstract Realiza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target needs combination of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courses and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each course must be based on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improve. Vocational English curriculum reform to employment-oriented, established English training objectives; competency-based, select the content of English teaching; take students as main body to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of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professional english

高职教育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全面就业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从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跨越“就业鸿沟”,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并为整个职业生涯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于2000年11月颁布的《高职高专教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木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规定:“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一定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能力,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强调了高职英语教学的基础性、适用性和自主性,突出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1 以就业为导向,确立英语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各门课程必须立足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突出其职业性和实用性,高职英语课程除体现英语共性外,还要突出其实用性价值,强调能力化,增加实践性材料等等,以就业为导向,确定英语课程培养目标,职业岗位对岗位人员综合素质及英语能力的需求就是我们课程的培养目标。我们应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出发,为其精确定位,紧密围绕行业和企业对外语技能的要求,强化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强调应用性。

高职英语教学应融学习于使用之中,面向市场,将“基础型”英语教学转向“应用型”英语教学。教学中既应加强专业基础知识,更应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加强实际应用的能力对于英语课程来讲,不同职业岗位所对应的专业所需的英语能力有共同的部分,同时也有专业的特殊要求。共同的部分可以作为所以专业的共同培养目标来完成,这是英语教学目标的重点,即主干内容,其对各专业适用,突出通用性特点,同时突出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培养目标既体现不同专业的共性又强调专业自身的个性,即专用性特点,如文秘等文科专业的学生在将来的职业岗位中,面临最多的是与客户在电话、网络、商务会谈中面对面地直接交流。要求毕业生有较强的英语听、说、写能力。类似于模具、电气等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是有关产品说明书、技术指导、维修指南等书面文字,职业岗位要求就业者在业务资料阅读和翻译方面有所擅长。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与策划专业可以根据其专业特点在共同培养目标基础上增加专业所需的个性培养目标。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可以增设导游口才、古今中外与自然、人文景观关联的经典之作等。市场营销与策划专业可以增设广告文案、营销口才、汽修、机电、建筑等专业可以增设阅读获取信息能力方面的知识如:产品说明书阅读等。

高职英语培养目标可以细化为以下内容:第一,口头获取信息、口头传递信息能力、具备交际沟通能力;第二,阅读获取信息能力,书面文字处理能力,写作实际职业工作中所需文书能力;第三,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开拓能力;第四,继续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及其就业弹性。(下转第30页)(上接第19页)

2 以能力为本位,选择高职英语教学内容

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职业能力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组成。有些学者将高职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细分为六大部分:动手操作能力、市场竞争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可以通过英语课程中听、说、读、写、赏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来实现的。总之,要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只有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才行。

选择高职英语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和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体现高职英语特色。高职英语教学内容应分为三个方面:(1)夯实英语基础,提高英语素养及英语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和终身学习需要的内容;(2)与专业相关、与学生职业能力及职业素质有联系的内容;(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文化素质、健全人格、审美情趣等)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五种能力模块:一般性阅读、词汇、交际听说、交际写作、CAD英语专业性阅读。高职教育因专业不同,对英语教育要求区别较大,高职英语教学既要考虑到主干内容对专业均适用,又要考虑到各专业的特殊性。

3 以学生为主体,加强高职英语教学实践性

加强高职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就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树立“大课堂”教育观,教师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及从业人员基本要求进行英语教学项目设计,根据不同模块进行内容找准与专业知识学习相关联的契合点,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网络、走进社会,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在提高学生职业英语能力同时,促进其职业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3.1 模拟仿真教学,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

其一,教学中创设学生参与的职业言语实践交际情境;其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言语交际任务;其三,提供在具体的职业言语环境中展开言语实践的机会。

模拟求职应聘会,创设真实情境,可以采用项目活动式训练,做到教学练一体。一名学生担任用人公司经理,一名学生为公司秘书,多名学生作为应聘者轮流应聘。公司秘书介绍公司的情况、所要招聘的岗位及人员要求,应聘者自我介绍、阐述自身优势,展开真实环境中的招聘及应聘言语训练。

3.2 结合专业实训,提高学生交际沟通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导游员工作岗位可以到旅游景点进行讲解训练,旅游社外联工作岗位可以到旅行社实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及游客沟通协调能力;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学生利用木博会召开之契机,在产品博览会客户商洽的氛围中实训。

3.3 完成项目任务,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应用文因其实用性的本质属性,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具有较强写作能力的毕业生拥有更大的就业与未来发展空间。

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项目设计,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中,训练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同时专业能力也得以提升。强化高职英语教学实践性,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1)既要遵循英语教育自身规律,又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教学中融入实践要素;(2)借鉴专业课常用的行动导向教学法等实践教学,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3)课内教学实践活动与学生课外间接学习实践活动及直接学习实践活动相结合。(4)根据不同的高职英语教学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注:本论文属于“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内容衔接的对策”阶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515166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范文6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loyment rat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described. The threshold regression analysis of China's panel data from 1991 to 2013 shows that there is a threshold value of the proportion of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in GDP, and the threshold is 3.95%. The increase of the employment rate under this threshold value significantly promotes the economic growth. Finally,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 就业率;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门限回归

Key words: employment rate;expenditure of educational expenditure;threshold regression

中图分类号:G4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3-0017-03

0 引言

步入21世纪,教育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教育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无法替代的作用,为了抢占经济增长的制高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将目光投向教育领域。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增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2亿元到2015年的676708亿元。伴随着经济增长,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所占比重逐渐增大,从197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仅为93.8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57%到201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到26420.5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5%。我国对教育方面的大力投资,体现出我国对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

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国家迫切的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无论是重新振新第二产业,还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都需要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来实现。分析现在发达国家的情况,无不是将资金大量投入教育领域,才使经济实现真正以上的腾飞。但对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幅员辽阔的疆域,复杂多变的地形,积重难返的历史,不平衡的经济发展形势都阻碍着教育水平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教育领域的投入需要很长的周期才能产生。因此,教育领域的资金投入必须要有长远的计划,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求出最优的财政性教育支出比重。

教育经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热点。与此相关的研究国内外一直都有涉猎,舒尔茨(1960)在美国经济年会上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创新性地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他对1929-1957年美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定量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各级教育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17%,教育投资增长带来的收益是劳动收入增长的70%,教育投资增长带来的收益占国民收入增长的33%。他认为,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人力资本的积累,教育使社会分配趋于平等。丹尼森(1985)[1]对1929-1982年间美国的经济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知识进展解释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66%。由此丹尼森得出以下观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就是知识进展,且管理知识和技术知识一样重要。Helms(1985)[2]利用美国48个州1965-1979年数据回归发现,增加教育支出可以提高以个人收入表示的经济增长;Easterly和Rebelo(1993)[3]也发现公共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正相关。

关于教育支出和经济增长关系的莅临研究国内也有不少。王俊、孙蕾(2005)通过构造预算内财政教育支出和GDP的VAR模型,从动态角度说明GDP预算内教育支出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效果。结果发现,从短期来看,增加教育支出将使GDP的增速降低,但从长期来看,预算内教育支出促进GDP增长。王延军(2007)通过改造罗默-卢卡斯模型,建立联立方程组,研究我国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后者每增长1%能够带动前者增长0.694%,前者每增长1%能够带动后者增长0.367%。陈文虎、周凌光、褚晓静(2012)指出,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育支出增长对投资结构,人力资源结构产生的效应及教育自身的外部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二是教育支出作为消费的一种表现形式,教育支出的增加可以刺激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虽然国内外于此相关的研究有很多,但多集中在研究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上,关于教育支出、经济增长、就业率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实践表明,就业与教育投入之间的联系密切相关。

因此,这三者需要有机的结合来分析。我们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构造教育支出、经济增长和就业率的门限模型,求解最优化的教育支出比重,以此为基础,对国家经济政策提出建议。

1 数据选取

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1991-2013年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单位:亿元人民币)、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人民币)以及社会就业率(单位:%)。数据来自于《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本文研究数据之前,首先利用eviews将年度数据转换为半年度数据,方便后文的回归分析。

2 关系检验

建立经典数学模型的基础是变量的序列是平稳的。所以为了避免虚假回归,在建立数学模型之前,需要对变量平稳性进行检验。本文首先利用单位根检验就业率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平稳性;其次,利用协整检验检验就业率与国内生产总值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协整关系;最后,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就业率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利用Eviews8.0软件进行相关检验,来充分验证就业率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确切关系。

2.1 单位根检验

在建立门限回归模型之前,为了避免伪回归,本文首先对转换后的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第一步利用eviews8做出两个变量的时间序图,由图1可初步判断两变量为非平稳序列。

第二步观察两变量的自相关图,以此来判断变量的平衡性。由图2,图3可以看出,随着k的逐渐增长,两个变量的其自相关系数rk不是很快的趋于零,即缓慢下降,再次表明两个时间序列均是非平稳序列。相应的就业率与国内生产总值的自相关图如2、图3。

第三步进ADF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由表1得出x和y在不进行差分前,在1%,5%,10%三个显著水平下,单位根检验临界值都小于DW临界值,表明两序列为非平稳序列。对x和y进行二阶差分后,检验结果表明两个序列均为平稳序列。因此表明就业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均为二阶单整序列,即可初步判断它们之间可能为长期均衡关系。

2.2 协整检验

根据单位根检验的结果知就业率、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序列均为非平稳序列,在经过二阶差分后均变为平稳序列,即均属于二阶单整,所以需要进一步进行协整检验判断是否为长期均衡关系。为确定就业率、国民生产总值指数之间的关系,运用EG(Engle-Granger)方法进行检验。第一步,利用最小二乘法借助eviews8.0估计回归方程,进而得出残差序列,第二步,对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

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到的样本回归方程为:

y=35264989-35442740x

p值:(0.000) (0.000)

R2=0.814837 F=21.5207 DW=0.665624

p值代表的是回归系数,由p可以看出x对y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该回归方程残差公式为:e=yt-(35264989-35442740x)

对残差序列e进行平稳趋势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单位根检验临界值为-4.252879小于DW临界值-4.054670,表明我国就业率与 国民生产总值的回归方程的残差是平稳序列。即就业率、国民生产总值为长期均衡关系。

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表明就业率、国民生产总值为长期均衡关系。为了确定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还需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利用Eviews8.0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选择滞后期为1、2、3和4的检验结果表明滞后期为2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x不是y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即x是y的格兰杰原因:3阶和5阶滞后期检验结果在5%的水平上拒绝了x不是y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因此表明就业率与国民生产总值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可以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

3 门限回归模型

接下来,本文确定门限值,具体方法如下:通过观察1991-2013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的统计规律来设置虚拟变量。将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按升序排列,以0.05为步长,等距划分。在该期间,我国省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最小值为0.23%,最大值为4.32%,考虑到样本的分布情况,我们用于测试的虚拟变量为2.1%、2.15%、……4%,共39个。 那么每个虚拟变量都将对应一个回归方程,之后再根据t统计量的显著性检验、及R2的比较进行筛选。R2值表明模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其值越高,说明模型对样本数据拟合得更好。我们进行计量经济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依据现有的样本数据去研究总体的规律性,那么相应的检验也应当对总体进行,而R2的高低仅代表模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并不能说明总体当中变量的显著性。现实很难做到所抽取的样本真正来自于你所研究的总体,而这又是判别模型的一个潜在的假设。所以在现实中我们一般不太关注R2值的大小,而更看重t检验的结果。

因此,将t统计量的显著性检验按升序排列。由此可得,门限值是在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95%处。可得门限回归方程为:

y=-25118968x+25084913i?燮3.95%-69393367x+68549443i>3.95%

4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国就业率水平过低并未达到合理值,且还在持续下降。经济社会就业水平一直维持在过低水平不利于经济发展。

针对我国当前国情,政府应该在维持稳定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基础上,提高就业率,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①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提高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对于教育经费的分配应该关注于学生的就业实训,对于高校的教育经费同时也要进行有效的监管,增加的教育经费也要合理的分配和应用。

②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对于创造就业岗位的企业降低税收,大力支持,通力扶持,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另外也要通过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市场建设,开辟更多的就业岗位,这样不仅有助于社区的繁荣更有助于社区的发展。

③完善和落实鼓励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研究制定一系列鼓励再就业的政策,创造条件,简化手续,减免收费,方便下岗职工求职登记、档案管理、接续社会保障关系。建立健全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检查制度、社会举报监督制度。

④加强再就业培训。跟踪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下岗职工转变就业观念,不断提高下岗职工的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对于开展培训的机构相应的减免收税,提供支持,同时也可联合当地的相关高校,请相关高校的老师进行培训,也让相应的高校教师熟悉就业的市场,从而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更有针对性。

⑤健全再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和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在再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规范职业中介活动,健全就业服务网络,及时搜集和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在当地的就业市场,人才市场,人力资源网络平台大开窗口,及时的更新信息,及时的相应的信息,将反馈做好,将意见收集好,让用人单位和再就业人员能够很快的得到信息。

⑥筹措社保基金,完善社保体系。社保体系的改革不应只关注已就业的人员,对于未就业的人员也应该一视同仁,让未就业的人员没有后顾之忧,踏踏实实的去就业,安安心心的去就业。

参考文献:

[1]Eward Denison, Trend in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 [J].1929-1982,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 Institution,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