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旅游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旅游现状范文1
关键词:生态旅游;对策研究;中国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128-02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是人类处于工业文明的后期,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机使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人类社会在过去的数百年的发展中一直表现为对经济高速增长的追求,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人类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森林资源减少、海洋资源的破坏、能源的急剧消耗、自然灾害频仍、化学物质的滥用、人口与经济的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面临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与矛盾,人类不得不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发展模式和重新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之间作出选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一是生态旅游首先要保护旅游资源,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二是在生态旅游过程中身心得以解脱,并促进生态意识的提高。加拿大生态旅游学专家戴维・A.芬内尔(David A.Fennell)在其著作《生态旅游》一书论述:“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可持续旅游形式,主要强调的是对自然的体验和学习,这种旅游经过有道德的管理,是一种低影响,非消费性和注重当地影响的旅游。它一般发生在自然区域,并能对这些区域的保护和维护作出贡献。”[1] 十几年来,生态旅游的发展无疑是成功的,平均年增长率为20%,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出现了一些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其中加勒比海地区和非洲野生动物园成为生态旅游热点区域。中国自1993年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到中国国家旅游局把1999年定为“生态旅游年”,短短的几年时间,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正在全球兴起。
二、中国生态旅游的主要问题
1.最不生态的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是判断生态旅游的决定性标准,许多地区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往往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缺乏对生态旅游的正确认识。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1982年,中国在湖南诞生了第一个正式命名的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森林公园以来,到1997年底,中国建立了926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鼎湖山、长白山、扎龙、神农架、西双版纳、武夷山和天目山等名山,这些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并没有使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得以较好的保护,反而使这些地方声名鹊起,引来游人如织,自然生态遭到破坏。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由于上游和周边森林大面积砍伐,使这里原湖泊水位每年降低6厘米~30厘米,致使黄龙钙华堤已开始退化、变色。如再不采取保护措施,这里的岩溶湖将会过早衰亡。湖南武陵源风景区中二氧化硫含量高达0.62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一级大气标准[2]68倍;树林大片枯黄,PH值达4.44并出现酸雨酸雾。张家界、南岳衡山大规模的路面硬化,虽然提高了可进入性,但造成了快餐式旅游的烦恼,以前需要两天才能游完的南岳,现在有观光车进入南天门,有观光电梯登顶,已经很难找到昔日还要在禅寺寓宿一宿的乐趣了,更不用说和方丈谈经论佛的荣耀了。另外,广大旅游者的生态旅游知识贫乏,欣赏水平低,环境保护意识差。在生态旅游区内,游人的踏踩、攀摘野花等不文明行为会造成土壤侵蚀,影响自然保护区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此外,许多导游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缺乏基本生态保护知识,不能把保护生态系统的意义等讲解给游客,达不到让游客认识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旅游地社区群众没有或很少从生态旅游中获益。
2.生态法制有待完善和健全。中国至今还没有一部生态旅游规章制度,缺乏从立法的高度对生态环境加以保护,只由开发者自觉自愿的保护,难免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虽然也指定了一些与生态旅游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关联的法律和法规,但是具体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却缺乏相关方面的法律制度的约束,尤其在旅游环境保护法律及规章制度的出台方面表现较为滞后。此外,对旅游景区环境质量的一些具体标准要求的条款大部分分散在别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中,这大大不便于旅游开发规划工作的开展和环境管理的改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保护区从结构上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一般也不允许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缓冲区内只许进行科学考察研究活动;实验区内可以进行旅游活动。有的保护区违反《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从事旅游活动,使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地域减少,它们的生活空间和养料系统也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这里的动植物死亡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中国开展生态旅游的对策研究
1.立法保护生态环境。1916年,美国通过了关于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法案,国家公园的管理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自1992年里约会议以后,日本制定了《环境基本法》。中国由于没有具体可行的生态旅游法案,致使有的风景区出于经济目的,热衷于旅店、餐馆的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修建旅游设施。以索道为例,世界各国在作为国家公园的名山上修建索道都是严格控制的,其中美国、日本是明令禁止的。日本富士山海拔3 776米,公路只修到2 000多米,游人再多,也是自己一步步登上去的。但在中国,有些名山上修建现代索道。索道在国家名胜中心区域的建成,不仅破坏了自然风景区的原貌,而且使游人大量集中于容量有限的山顶,导致景观和生态的破坏。随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热的掀起,保护区内脆弱的生态系统也遭到致命的打击。
2.制订发展计划和战略。在发达国家,都将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纳入社会公益事业,每年由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如美国在2000年有43亿美元用于国家公园,包括保护、科研、管理的开支。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国家公园局每年预算为1.148亿澳元,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拨款和市政税收,而公园本身经营收入仅0.1亿元。新西兰也是如此,国家公园内的一切设施,包括道路、野营地、游景道和游客中心等均由政府投资建设。就是韩国,每年也有相当于人民币6亿元的资金用于国家公园管理。这些国家都将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视为保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科研基地和公众教育和生态旅游基地,因而拒绝商业运作,不以盈利为目的。正是由于这种公益性质的正确定位,因此从规划建设到立法和管理,一切与基本目标相抵触的活动,均在禁止之列,以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自然属性,竭尽全力维持它们的自然状态。许多国家的国家公园法规定实行分区制:“山上游,山下住”,即功能分开,把旅游服务设施安排在区外,使区内保持一个完整的真实的自然文化遗产。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的国家公园内见不到宾馆饭店,有的只是供游人野营的古朴而简易的基地,高质量的游景道和各种向导性的指示牌。而且就是这些基本设施,也力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的干扰和影响,并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美国在1994年就制定了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适应游客对生态旅游日益增长的需求。澳大利亚斥资1 000万澳元,实施国家生态发展战略。墨西哥政府制定了“旅游面向21世纪规划”,生态旅游是该规划的重点推介项目。肯尼亚政府就制定了许多重要的国家发展策略,其别将生态旅游视为重点项目。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自然景观多姿多采。有壮美的大森林;有扎龙,神农架,西双版纳,武夷山和天目山等名山;还有列入《国际湿地公约》重要湿地名录的黑龙江扎龙,吉林向海,青海鸟岛,江西鄱阳湖和湖南洞庭湖等湿地;中国有60亿亩草地,约占国土面积的40%,其中83%的面积分布在中国西部。这些都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绝佳去处。
3.进行旅游环保宣传。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很多国家都提出了不同的口号和倡议,例如英国发起了“绿色旅游业”运动,日本发表了“游客保护地球宣言”。加拿大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推行生态旅游了,进入生态区的外国旅游者都会得到生态旅游导游册:“生态旅游是由加拿大林业部为作为旅游者的您准备的,旨在帮助您了解加拿大全国各地您所能看到的风景,包括对景区的自然和人文历史的描绘和说明。生态旅游线路将涉及各种主要的风景类型和生态区,每个生态区的图标上都标明了观光点(由序号标出)。大部分景色您可以驾车观赏,有些地方则建议您停车观赏。各观光点的距离都标明了公里数,如果要进入支路观光,在高速公路路口上都有路标标明距离。如果您能记录好旅行的距离并在达到每个观光点前阅读有关说明,您就能从生态旅游中获得最大限度的享受。”[1]这种生态旅游以跨加拿大的高速公路为中心,沿途划出几个生态区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在高速公路或高速铁路边划出若干个生态旅游区,把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联系起来,推动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4.多种技术手段加强管理。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许多国家都通过对进入生态旅游区的游客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不断监测人类行为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利用专业技术对废弃物作最小化处理,对水资源节约利用等等手段以达到加强生态旅游区管理的目的。澳大利亚联合旅游部、澳大利亚旅游协会等机构还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生态旅游的指导手册 。此外,很多国家都实行经营管理的分离制度,实施许可证制度加强管理。
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通过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使人类能到大“自然(Nature)”中,去缅怀人类曾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怀旧(Nostolgia)”情结,使自己在溶入自然中进入“天堂(Nirvana)”最高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戴维・A.芬内尔.生态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2]邓爱民.浅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BE/OL].省略.
生态旅游现状范文2
关键词:生态旅游 奉节 现状 建议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对自然和文化资源,有着特别保护责任的旅游发展模式,近年来在我国得到长足发展,其核心是强调环境的美化与优化,协调人地关系与人际关系,减轻环境压力。它是一种集观赏、感受、研究、洞悉大自然于一体,又不破坏大自然的旅游形式。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统计,在旅游业中,生态旅游年增长率达到20%―25%,它是世界旅游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尤其对于中国中西部蕴涵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的贫困山区,其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1.奉节生态旅游资源分析
奉节旅游景区幅员面积4099平方公里,总人口100万。奉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文化古迹众多,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首批国家AAAA级景区,重庆市最佳景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驰名中外。白帝城位于瞿塘峡口,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峡江两岸连峰崤峙,互斗峥嵘,江水汹涌,水势湍急,峡内古栈道、摩岩石刻、夔门古象馆、古炮台、赤甲楼等名胜古迹比比皆是,更增添了瞿塘峡迷人的魅力。正如郭沫若《过三峡》诗赞夔门曰:“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
绝世奇观天坑地缝风景名胜区北靠长江三峡,南与湖南张家界相通,东邻巫山龙骨坡古人类文化遗址。小寨天坑是世界上最大的岩溶漏斗,四面绝壁,直落千丈,宏伟壮观。地缝神奇迷人,是世界上最长的地缝式峡谷。景区还分布着众多的动植物资源,中科院科学家还发现了距今12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天坑地缝景区已列入国家申报自然遗产保护预选名录。
除此之外,奉节旅游资源还有世界级暗河――龙桥河;有渝东道教名胜――长龙山;有国家AA级景区县城后花园――天鹅湖;有历史文化名镇――竹园镇等风景名胜。三峡大坝建成后,白帝城瞿塘峡景区已出现“高峡平湖”壮丽景观,全县又将增添许多独具魅力的新景点,同时将大大缩短到天坑地缝的里程。
2.奉节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发展现状
三峡移民搬迁、西部大开发给奉节县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促进了旅游业的大发展。1992年,奉节县委、县府为振兴旅游作出了《关于加速奉节县旅游业发展的决定》,1997年县委、县府更加明确地提出“旅游富县”的战略决策,这使奉节县的旅游业发展进入到一个重要时期。1997年,游客人数达到50万人(含天坑地缝风景区游客人数),国外游客达到47100人,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730万元,旅游业收入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2.1%,旅游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奉节县城内较好的宾馆、酒店已达22家。2001年游客人数达55万人,比上年增长16.8%,旅游收入7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8.5%。2006年全年累计接待人数达11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8亿元,门票收入201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8.1%、60.6%和25.7%。
2.2 存在问题
2.2.1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奉节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危及植物植被。游人活动践踏草地和土地,使林下土壤板结,进而影响植物生长。2)惊扰动物的生活和生存。游人的活动使动物不得安宁,干扰了它们的捕食和休憩的生态环境,结果导致种群数量减少。3)受到一定污染。由于游人的增加,景区内的自用车辆和旅游用车越来越多,为满足游客吃住需要的餐馆饭店也逐渐增多,它们向环境中排放废气、废水、垃圾,增加了环境的压力。4)降低了山林的生态效应。不适度的发展旅游和大规模建设等,容易诱发边坡崩塌和水土流失。由于切断了地下水源,影响了水源对山林的涵养功能。5)部分建筑物破坏了自然美。
2.2.2缺乏环保意识,忽视先整体规划后开发原则
从目前来看,奉节生态旅游的规划缺乏系统性的整体构思,项目深度开发不够,尚未形成特色鲜明的拳头产品,导致目前的粗放型、低水平增长,旅游收入与接待人数的增长不同步。再是综合开发力度不够。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脱钩,没有形成子系统与总体规划的有机结合。目前,游览观光与其他功能设计结合不够紧密,无法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开发格局,造成游人停留时间短,游览方式单一(主要是观光旅游),难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2.3可进入性差
位于我国中西部的奉节,交通不够便捷,民航、铁路、高速公路不能直接到达,奉节地区的“不可进入性”阻挡了国内旅游者的长距离流动。
另外区内交通落后,从发展旅游业的角度看,对旅游景点的覆盖不完备。奉节相当多的景点,可进入性差,景点间跨度大,交通不便。如乘车往白帝城时在渝巴路、奉草路、照镜台等地段,草堂河等长江支流的岸坡一带不断有泥沙滑入江中。当地人讲述,这一带每逢雨季,道路非常泥泞,塞车是常有的事,甚至“泥沙俱下”且每天大量运煤车辆从此经过,安全隐患不言而喻。
2.2.5资金缺乏、观念落后
奉节为我国贫困地区,经济落后。薄弱的经济基础奠定了旅游基础设施滞后、投资环境差、投资效益低下的现状,从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不足,旅游点的景观建设薄弱,绝大多数处于潜在或半开发状态,没有完全形成现实的旅游资源。社会公众,无论是旅游经营者还是普通公民,受封闭的地理区位观制约,观念比较滞后,思想不够解放,缺乏发展生态旅游的意识,对旅游业发展前景认识不够;缺乏市场观念,对外宣传不够,缺乏国际国内竞争力。
2.2.6人才匮乏、管理滞后
旅游人才匮乏,而缺乏管理与经营的人才,缺乏科学知识与技能,真正的生态旅游则难以开展。此外,旅游管理效率低,决策随意化,各自为政。旅游市场混乱,服务质量低劣。
3.奉节发展生态旅游的建议
(1)确立“保护性开发”的主题
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对自然景观、文物资源的保护意识,加大政府投入;另一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要完整体现资源的自然风貌和历史原貌,同时要切实加强保护。开发建设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筹建旅游设施、筹划旅游线路时,应避免那些脆弱敏感的生态区域。牢记“保护性开发”的主题,切不可重蹈工业发展、城市发展的对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2)科学规划,加强监测
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任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强调规划、建设、管理、监测等多种系统环节。首先,旅游地规模设计应与资源的环境容量相适应。重点旅游项目必须先论证评估,后开发建设,不能超过其生态稳定性的阈限,以保持其有完全的更新能力。其次,把握生态环境承载力。科学分析旅游地的空间容量,限制游人数量。同时,要建立环保奖惩制度,健全职责范围岗位责任制。
(3)立足资源优势,面向市场需求,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在保护的前提下,重点发展白帝城和天坑地缝为特色的传统观光旅游。要进一步挖掘传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增强市场竞争力。针对国内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积极开发适合不同消费层次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要充分发挥白帝城、长江三峡、天坑地缝等旅游产品的世界知各度,发展森林公园、城郊游、农家乐等休闲度假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节日旅游,利用库区高峡平湖开辟会展旅游,发展水上娱乐旅游项目。
(4)吸引资金、重视人才,进行形象工程建设
拓宽投资渠道,完善资金投入方式和投资机制,建立环境修复资金的补偿机制。
人才是生态旅游开发成功的关键和保证。管理者、操作者的态度、能力和方法会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可调集、招聘或培养生物、农、林、渔、牧、环保等专门技术知识的人才,再给予旅游业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的素质建设和队伍建设。
加快通往部分著名景点的交通设施的改造升级力度,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把发展商业性的旅游业和旅游地生态旅游计划结合起来,帮助旅游地居民认识生态环境的价值,并有意识地组织起来去保护它,从而塑造一个重视旅游业、重视人才、思想解放的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形象。
(5)推出生态旅游产品,加强游客教育
生态旅游是高层次的旅游,要求旅游者有较高的欣赏层次和较强的环境意识。为此,必须加强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并规定旅游途中的允许操作行为,使其旅游行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有利于环境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和文化保护。要贯彻生态意识,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如餐饮结合本地物产,以地域产品特别是当地的绿色食品为主。
参考文献:
[1]李庆雷.房干生态旅游区存在问题及对策[J].人文资源网,2008.
生态旅游现状范文3
为实现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崛起,也为推动鄂西地区经济开发,2008年省政府提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为切入点,全面发展区域经济。2013年省政府调整区域发展战略,将“两圈两带”即汉江生态经济带、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长江经济带作为湖北省重要发展轴线。借助全省平衡发展的机遇,鄂西地区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打破束缚与界限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当前分析研究鄂西生态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对区域经济战略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生态旅游的涵义
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最早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 1983年提出,他主张到较为偏僻没有污染的地区观赏自然风景、寻找野生动植物、考察当地文化的旅行。目前对生态旅游的涵义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1990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给出的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保护环境并提高当地居民福利的一种旅游行为;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是自然旅游的一种专项形式。结合多方观点,360百科给出的最新的定义是以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它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1]。虽然概念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所有的生态旅游概念都强调了两个要点:一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即旅游者、当地居民和旅游经营者都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二是回归自然生态,在天然的环境中陶冶情操,享受舒畅。
近几年生态旅游以每年超过15%的增长率迅速发展壮大,掀起了一股“生态旅游”的热潮,在物质和精神财富都丰富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更自由、经济、悠闲的旅游方式,开始亲近自然,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鄂西地区以山岳生态和森林生态为主,借助“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机遇,用绿色旅游经济带动湖北区域经济,给旅游者带来特色生态旅游体验。
二、鄂西生态旅游的概况
目前,鄂西地区生态旅游的范围包括随州、荆州、荆门、襄阳、宜昌、十堰、恩施、神农架8个市州(林区),其人口总量、版图面积分别占全省50%和70%,据统计,鄂西地区拥有 2个世界文化遗产:十堰武当山、钟祥明显陵、1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2个国家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6个国家地质公园、以及35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自然生态资源方面“鄂西圈”的森林覆?w率占全省54%,林地、山岳景观资源尤为丰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神农架和武当山,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是中纬度地区唯一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有“物种基因库”的美誉;武当山属于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相融合的名胜景区,还有规模宏大的木制结构的古建筑宫殿,除此之外耳熟能详的生态景区还有武当太极湖、恩施大峡谷、三峡大坝、炎帝故里、神农架大九湖等[2]。这凸显了鄂西地区强大的旅游资源实力和在旅游市场的主导地位,经过9年的创建,鄂西区域生态旅游得到跨越式发展,知名度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收获显著。
三、鄂西生态旅游市场发展进程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市场发展进程分析
1. 改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旅游产业链。生态旅游是现代都市人放松压力的主要休闲旅游方式,景区除了具有观赏价值的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背景以外,配套的基础服务设施也在更新换代、完善齐全。鄂西圈经过9年的建设与发展,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都相继开工建设并顺利完工,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路况方便游客的出行;景区内的特色美食街、中西餐饮店、各种档次的旅馆、农家民宿、购物中心、休闲娱乐设施等服务产业也相继建成,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的全方位的服务,将旅途时间缩短,延长游览观光时间,真正实现“快旅慢游”的目的。
2. 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带动山区脱贫致富。鄂西的生态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老、少、山、穷、库”的地区,贫困县占到全省67%,贫困人口约占全省70%,环境相对封闭,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了脱贫致富,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各级政府通过“旅游扶贫”的途径,招商引资开发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创办旅游经济实体,创造就业岗位,让旅游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通过旅游的消费需求创造发展契机,生态旅游是带动鄂西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力促进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收入的提高。比如武当山景区在最近几年知名度不断提高,游客数量逐年增加,丰厚的门票收入和旅游消费产品收入使得2016年的旅游总收入突破40亿,武当太极湖的建立体现休闲旅游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郧阳区樱桃沟村是最典型的依托旅游发展致富的小乡村,公路交通方便,村落依地势修建,樱桃树种满道路两旁,景色宜人,春天踏青赏花,初夏采摘樱桃,秋冬是烧烤、朋友聚会的最佳场所,装修风格各异的咖啡馆、酒吧、农家乐、休闲垂钓、特色民宿等配套服务设施齐全,给当地的居民带来颇丰的经济收入,既增加了地方政府的税收,也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3. 旅游市场需求扩大,经济收益显著增加。截至2015年年底,鄂西圈接待游客23769万人次,占全省旅游总人数46.6%,实现旅游总收入1695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39.3%,相当于圈域地区生产总值的13.5%,宜昌和十堰领跑鄂西圈,旅游总人数双双突破4000万,成为圈内新的旅游增长亮点。随着游客的增多,圈域景区景点品质明显提升,5A级景区达到8家,4A级景区达到26家,旅游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00万人次(数据来源:《湖北统计鉴》2016年),鄂西生态旅游圈以“一江两山”为基础,在市场整体发展布局中,以生态为依托,休闲度假为主题,将旅游产品创意凸显,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景区,实现将自然优势转化成经济实力的目标。
(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鄂西地区新开发的生态旅游景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自然生态、古朴文化、新奇科技等手段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虽然游客在逐年增长,经济收益在年年攀升,但是审视发展现状,我们不难发现有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是运作模式与现代旅游发展不匹配;二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速度与保护的力度不相称;三是旅游宣传力度不够,人才短缺。
1. 运作模式与现代旅游发展不匹配。国内一流的旅游景区,全部采取现代化的市场运作模式,用先进的管理手段跨部门整合资源,而鄂西地区的旅游景区大多数还是官办体制,由政府机构牵头管理,涉及林业、水利、宗教、文化等多个部门,以至造成政出多门的管理乱象,管理手段落后也是鄂西旅游景区目前存在的大问题,在游客高峰期,无法发挥科学分流的良好效应,经常发生游客长时间等待与滞留的现象。简单粗放的发展模式已经落伍,现代化旅游运作需要科学管理合理运营,在新的市场需求上不仅要关注景区设计规划,还要关注服务品质和细节,这是现代旅游的新趋势。现在鄂西圈的旅游产业运作模式,显然存在着很多要学习改进的地方。
2. 旅游资源开发的速度与保护的力度不相称。生态资源富集对鄂西地区发展旅游产业是优势,可以少投入,多收益,但旅游业是把双刃剑,有利必有弊,人们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大肆新建餐饮业、宾馆休闲场所,盲目的过度开发当地资源,不进行合理规划,高负荷的接待游客,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旅游区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超过生态系统自身调节和承载能力,风景区将恶化成“生命荒漠”,很难恢复原貌[3]。各级政府要改变重开发轻保护的思想,积极引导资源开发企业履行生态保护的义务,让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生态保护的工作,转变思想,改变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减轻对资源环境的依赖,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将保护工作落实到位,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防止水土流失,地方政府还可以提供资金支持来保护生态资源和原生遗迹,开发与保护需要平衡。
3. 市场宣传乏力,人才短缺。在市场营销方面,鄂西圈内各州市的旅游宣传各自为阵,没有整合资源,不利于区域特质的凸显,使得主题不清、形象不明、营销乏力、效果不佳,而且广告宣传资金有限,宣传的方式除了报纸、旅游杂志、广告、电影、电视之外,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用新意、创意吸引大众的眼球,提升知名度和品牌;在旅游人才方面,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在景区餐旅业尤为突出,行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游客不满,矛盾加剧;景区内讲解员、导游很多未取得资质,专业人士很少,而且工作辛苦,越是节假日越忙碌,导致员工流动性大,人才离职率高,需要加大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优秀人才的引进。
四、鄂西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一)发挥政府引领作用,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
鄂西生态圈涵盖湖北8个市州,旅游资源整合牵涉到不同行政主体的管辖权与收益权,政府牵头进行跨区域协调有利于推动旅游资源整合成功,若实现资源整合,将推动“鄂西圈”一体化发展[4]。鄂西地区旅游业的规模都不大,都是各自为政,游客人均消费在一千元以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扩大市场提升核心竞争力,就要加强区域合作,打破界限,发展跨区域旅游经济,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联合与共享机制,避免恶性竞争,开发特色旅游路线,拉长产业链,挖掘和创新鄂西圈内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合作,统一规划,发展大旅游,提高鄂西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平衡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保护与开发是一对矛盾体,在旅游产业发展的早期,为了快速脱贫致富,开发过度造成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以致山体滑坡、水土流失,这些深刻的教训提醒我们保护的重要。在2008年省发改委编制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就坚持“优先保护”的原则,是在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遵循自然规律,循序渐进的开发利用资源,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矸⒄孤糜危?这一理念指导鄂西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的保护,把旅游开发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之内,对自然生态和原始文化遗迹妥善保护,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润,不急功近利,重质量,轻数量,稳步发展经济,改变鄂西地区经济落后的现状,各级政府也要加大保护的力度,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行政管理监督机制,使生态旅游、经济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5]。
(三)打造品牌,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鄂西地区的旅游企业对品牌意识不强,没有特色,致使产品单一,服务品质成为空话。要真正做到游客进得来、吃得好、住得舒服、行得方便、购得放心,先要加快交通建设,构建公路、水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便利的交通网。然后是规范旅游景区服务管理,以人性化服务为前提,以顾客满意为宗旨,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具体到单一景点要保障秩序井然,道路干净整洁,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景点门口有统一的游览地图、解说牌、指示牌、引导牌、警示牌,还有完善的自驾游服务体系,方便拓展服务功能。最后是开发旅游特色商品,购物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商品是旅游经济的自然延伸,游客对旅游商品的消费直接影响着该区的旅游服务品质[6]。鄂西地区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三国文化、荆楚文化、道家文化、土家族民俗文化等都发源于此,交相辉映,将文化与民族特点融合开发纪念品,要做的精致有意义,吸引顾客购买。以当地的自然风景和人文环境建设特色旅游品牌,宣传鄂西的茶艺、美食和手工艺品,打造鄂西旅游特色标记。
(四)创新投资渠道,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旅游区的开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融资是关键,虽然很多重点旅游项目是政府在投入,国家资金在支持,但后续的开发、维护、营销、设施的升级等也需要大量资金,所以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实现资本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加强对旅游产业的帮扶力度[7]。
(五)大力培养和引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加强人才储备
省内大专院校结合鄂西圈建设需要,可以对专业设置和建设进行相应修改,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新增特色专业,培养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加大生态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的培训、交流、引进力度,重点培养和引进高端创意人才,用灵活的人事管理机制招贤纳士,全省每年从专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在林业、文化部、旅游部遴选一批优秀的专业管理人才到地方短期咨询服务,推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圈内各地政府及企业建立资源共享、合作研发、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8]。
生态旅游现状范文4
一、贺州市生态旅游开发优势分析
贺州市有着优良的生态环境,其生态格局可简单归纳为:两山(姑婆山、大桂山)、两江(贺江、桂江)、两水(龟石水库、合面狮水库),以及多条水系。贺州市山岳景观丰富,分布广泛。其中以姑婆山、大桂山、十八水、滑水冲、七冲等山岳型综合自然旅游地最为突出。全市森林面积达85.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2.46%,绿化程度达90.5%,境内山脉绵延,山青水秀,常年绿树葱盈。且地处北回归线附近,气候宜人,长年可以开展旅游活动。江河纵横,溪泉瀑布众多,水域风光丰富多彩;姑婆山有瓦窑冲瀑布、仙姑瀑布等大小瀑布近10余处;大桂山也分布着五马、玉带、珠联璧合瀑布等20余处;滑水冲自然保护区、七冲原始森林等处蕴藏着丰富的瀑布资源。温泉资源丰富,主要有路花温泉、大汤温泉、水楼温泉、培才温泉等。生物景观主要集中在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桂山风景旅游度假区、滑水冲自然保护区、七冲原始森林等地。这些地区森林繁茂,植被保护良好,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景观丰富。贺州境内的乡间村舍,随处可见成片的、清新秀美的田园风光,令人心旷神怡。最为突出的为钟山荷塘十里画廊,景区内无数座石峰拔地而起,峰峦叠翠,千姿百态。溶洞景观有紫云洞、碧水岩等。还有昭平将军峰茶园、富川脐橙基地、黄田农业田园风光、黄洞月湾旅游休闲度假区、贺州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众多有待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总之,贺州市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原始生态雄奇秀幽,民俗文化古朴淳厚”。
贺州市位于广西的东部,与粤湘相邻。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网络日臻完善,开发潜力巨大。如果把贺州放在整个珠三角城市群的背景下分析,广贺高速公路现已贯通,贵广客运铁路建成后,贺州进入大广州2小时的生活圈内。发展生态旅游依托的交通网络有207国道、323国道、洛湛铁路、桂梧高速及其连接线,广贺高速、贵阳至广州的高速铁路等。这些众多的交通网络为发展贺州生态旅游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位居湘粤桂三省(区)交界的贺州市在生态旅游开发上拥有大量潜在的客源,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二、贺州市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贺州市生态旅游开发,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断断续续的进行,到九十年代末有目的、综合地开发,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更是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来抓,把发展生态旅游作为经济重点建设项目来抓,开发正逐渐走向正规化、规模化,经济效益也正逐步显现出来。入境旅游连续多年位居广西各市前列,成为广西入境旅游重要目的地之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据统计,2012仅姑婆山森林公园接待游客达33.97万人次,门票收入1110.5万元,旅游总收入达4100万元;在生态旅游的强力拉动下,餐饮、住宿、交通、土特产经营等相关行业的旅游总收入达36.5亿元,全市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达27.5%,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一些生态旅游景区已比较成熟,如以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十八水景区和昭平桂江生态、玉石林、富川秀水状元村等自然山水风光。但贺州市还是新兴的旅游城市,生态旅游业发展仍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大部分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尚待进一步完善开发建设。一些颇具潜力的生态旅游资源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开发,处在深藏闺房人未游的状态。
(二)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接待水平低。主要在硬件设施少,功能不全;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综合服务不规范,接待档次较低。
(三)缺乏参与性,文化娱乐设施未跟上,基本无特色,因此,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不够,只有单纯的观光特征。
(四)生态旅游形式单一,缺乏互动性活动,交通不便,没有旅游专线,成为制约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旅游环境保护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健全,往往一个旅游区分属几个部门主管,旅游、林业、环保部门多头领导、各自为政、互相扯皮的现象较为突出。
三、贺州市生态旅游开发分区构想:据特色分区,“”
根据贺州市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及地域分布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地方资源特色,挖掘地方文化内涵,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多样性,结合贺州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客源市场的特点,笔者认为,有必要将贺州市分成以下六大旅游区进行重点、有序地开发,以形成突显的生态旅游品牌,为建设华南生态旅游名城添砖加瓦。
姑婆山生态旅游区。以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为龙头,与贺州温泉、里松温泉、十八水、玉石林形成互补优势。该旅游区优美的森林景观,优良的温泉资源和生态环境,奇特的石林景观,形成贺州旅游品牌。发展成集旅游观光、生态保护、科考教研、休闲度假、保健疗养的森林绿色景观生态旅游区。
贺江生态旅游区。以贺江为纽带,将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临贺故城、玉印浮山和铺门石城有机地连成一条旅游带,以清秀的山水景观、悠久的古城风貌、优良的森林生态,开发成江河游览、林木保护与科考访古寻奇的旅游区。使游客在欣喜和体验秀美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返濮归真”的乐趣。
滑水冲生态旅游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的滑水冲自然保护区,以山区生态林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支撑,优质的地热矿泉资源的大汤温泉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瑶族皇太后墓为主要景观,开发为森林探险、科普考古、疗养健身的生态旅游区。
十里画廊生态旅游区。以钟山十里画廊、碧水岩、公婆山、花山水库为主要景区,将喀斯特峰丛地貌景观与山水田园景观相结合。打造地质地貌景观生态游。
桂江生态旅游区。以优美的自然山水风光和浓郁的溪水渔村民族文化以及七冲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景观、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建设成探险漂流、科普与保护等功能的旅游区。该旅游区通过桂江支流----七冲河将桂江小三峡景区与七冲生态旅游示范区连接起来,进行资源的互动开发利用,营建桂江—七冲旅游形象,建成集山水生态、漂流探险、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大景区,加强资源互补,形成整体优势。
黄姚古镇生态旅游区。充分利用影视文化的宣传影响,继续打造黄姚古镇的旅游品牌,以黄姚古镇、将军峰茶园、周家水库为主要景区,以岭南特色的古镇、古桥、古街、古树与山水风光结合,形成休闲观光、学术研究、艺术创作等功能的历史人文景观生态旅游区。
四、贺州市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环境、资源、经济和决策支持系统,需要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和积极参与。根据以上原理和贺州市实际,笔者对贺州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一)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
区域旅游产业要有一个大发展,就必须在各级领导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由于大多数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旅游资源的开发离开了政府的统筹规划,容易造成资源的低层次开发甚至是破坏性开发。因而贺州市各级政府要在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下主导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市场主体培育、旅游产业链培育、旅游市场的营销、旅游产品的推广旅游宣传的推介和旅游区域合作等方面进行主导和协调。
1、推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经营”模式,强化政府主导作用。贺州市作为大桂林旅游圈的一个部分,有这么美丽的山水风光,这么高品位的历史人文景观。关键就是如何落实,一要积极完善,严格实施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按照市委关于加快建设华南生态旅游明城的工作要求,结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推动森林旅游业优化升级上合理开局。二要加大引导性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引导社会民间资本的投入,推进林业生态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提升现有六大生态旅游区建设水平,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和企业运作相结合的旅游投资机制。三要加强特许经营权的管理,要提高特许经营权准入门槛,核心景区的所有经营项目和建设必须实行准入制,坚持“有效保护、永续利用”原则,以保证生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2、运用法律手段来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把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纳入法治的轨道,是促进贺州市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到目前为止,贺州市专门针对本地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的适用的地方法规较少,以至于无序开发及许多破坏资源的现象无法得到及时的惩治和制止。因此,当务之急是政府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法,同时,应尽快制定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的地方政策法规,明确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旅游行业组织及旅游者在保护旅游资源方面的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二)坚持保护性开发原则
生态旅游同传统旅游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生态旅游必须具有促进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特点。生态旅游的开展就是要树立保护第一的意识,尽量减小甚至避免旅游开发和经营以及旅游活动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周围环境造成的破坏,使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共同推进。在现有技术、资金条件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达不到维护生态平衡要求的情况下,必须停止开发,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留给子孙后代,而不是开发殆尽、破坏性地消费。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贺州市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只有坚持对旅游资源保护性的开发,才能使旅游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要坚持突出重点,科学有序的开发。在开发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保护要放在首位,如目前,八步区南乡滑水冲自然保护区、昭平七冲自然保护区、大汤温泉的开发条件已成熟,应科学合理地保护性开发。同时,在生态旅游目的地设置一些解释大自然奥妙和保护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自然标牌及喜闻乐见的旅游活动,让游客在愉悦中增强环保意识,使生态旅游区成为人们环境意识的天然大课堂,坚持将旅游和自然保护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完善森林和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教育功能,拓展森林旅游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
(三)多种生态旅游产品相结合
贺州市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因而要多种生态旅游产品相结合,以充分发挥多种资源的优势,适应客源市场需求的多样性。
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建设。要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大力完善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引导旅游企业抓好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和档次的提升工作,着力打造以姑婆山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生态旅游。另一方面,贺州市土地肥沃,植被茂密,生态环境较好,各种地形俱备,农业生产方式多样,农作物种类繁多,是珠江三角洲农产品主要供应基地,农业优势明显,具有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潜力,应着力抓好农业生态旅游。如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钟山十里画廊——黄姚古镇——昭平茶园风光游,富川秀水状元村——白牛生态村——脐橙果园生态游等。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丰富了贺州市的生态旅游产品,也极大地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贺州旅游经济新增长。
(四)开展生态旅游教育和人才培养
要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必须摈弃传统粗放式的大众旅游发展模式,采取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实现当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生态旅游形式。然而,生态旅游要真正为旅游者、开发经营管理者和各级政府所接受却不是容易的事情,因而必须加大对生态旅游的宣传力度,加大对相关人员的生态伦理教育,使全体公民,包括生态旅游开发者、管理者、经营者、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都了解生态旅游的内涵,都认识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家肩负起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共同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贺州市本来就缺乏旅游人才,更不用说生态旅游人才了。因此,要重视生态旅游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提高、建立一支与生态旅游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要用政府职能部门召开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形式及引进人才、派出学习等办法培养大批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员,加强对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为贺州市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生态旅游现状范文5
(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摘要:为了适应循环经济的要求,对于环境方面我国应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让它作为一种绿色旅游消费,从而达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目前的生态旅游遭到了严重破坏,阐述生态旅游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循环经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2-0238-01
生态旅游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罗斯·拉斯科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1]。生态旅游有两个要点,一个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一个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该遭受到破坏。由于对生态旅游的模糊化,生态旅游的实践并没有真正的体现它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生态旅游的实践中出现了很多与它的基本内涵背道而驰的现象,严重缺乏管理和规划,因此许多的旅游景区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
一、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倡导在物质不
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模型,从而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2]。循环经济的建立依赖于“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这三个行为原则。
循环经济能够把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三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是一种“三赢”性经济,注重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相互结合。使资源获得了可持续的利用,并有效的解决了环境问题;它能使社会生产从物质增长到服务增长发生一个由数量型到质量型的转变,来促使经济发展;它能使生产链拉长,增加就业机会,从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生态旅游是现代文明标志之一的旅游产业,它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已经是世界最大的产业。由于我国的生态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因此大多还停留在初期发展阶段。总的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旅游资源缺乏规划,盲目开发
纵观我国许多新开发的生态旅游地,我们存在问题有很多。其中没有规划与规划和建设不合理的问题尤为突出,成为生态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首要因素。有不少的开发商、管理者,他们将景区的“精品化”建设误解为多盖建筑物,其结果造成了很多景区的“城市化”。
2.风景区生态环境的日益退化
一些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它们希望通过旅游业的收入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它们缺乏管理和经营人才,在对旅游资源认识不足的情况之下,采取掠夺式开发的手段,来追求明显的短期效益,使得景区的管理显得十分粗放。这种发展模式严重的毁坏了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造成了旅游质量严重下降,景观严重衰退的结果,使得真正的生态旅游难以开展。
3.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科学的管理
生态旅游景区的多头管理现象严重影响了其科学的管理。例如:水利风景区归水利部门管理、森林公园景区归林业部门管理、生态观光农业园区归农业部门管理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管理体制,会降低旅游开发难度。然而在多头管理之下,各部门会相互推卸责任,因而利益冲突等问题频繁出现,冲突多于积极合作,自然环境必然会成为它们的牺牲品,风景区也不能真正做到有效管理。
三、推动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
1.进行旅游区空间规划
怎样从整体上来保护生物和濒危物种的多样性,不仅仅要合理的设计好自然保护区,还要考虑到不同的栖息地之间物种的交换与迁移,考虑到它们与周围区域的生态联系。要求若干的功能相同的保护区的保护从散点状走向网络状,从孤岛式开发转向开放式经营,协调景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4]。
2.加强领导,建立管理体系
加强和完善市政府、市委对生态工作的重视。将生态旅游业列入全市经济的发展计划,来保证生态旅游业的积极健康发展。将生态旅游作为主导性旅游宣传,搞好政府基础性和引导性的投资。加强林业部门和旅游部门对生态旅游发展的综合协调、督促检查、指导服务、审查把关等职能。
3.科学开发,促进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开发、有效保护、永续利用”为基本原则,处理好有效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促进生态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相互统一。强化人们对生态的保护意识,克服建设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倡导绿色生态旅游、文明生态旅游,改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生态旅游的开发与经营应充分调动公民、个人机构和政府机构的积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满足当地居民对就业、生活等方面的需要,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质量,防止因为贫困而造成的对生态资源的破坏和掠夺。
参考文献:
[1] 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J].经济地理,1996(1):20-25.
[2] 冯久田,尹建中,初丽霞.循环经济理论及其在中国实践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2):2.
[3] 杨桂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四维目标模式探析[J].人文地理,2005(5):36-38.
生态旅游现状范文6
关键词:生态农业;旅游;“三农”
一、生态农业旅游概念
生态农业旅游是指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以利用内涵为主题而开发出的主要包括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及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等内容,具有极大参与性的一种旅游活动。
生态农业旅游有着狭义和广义上的两层内涵。其中仅用来满足游客观光需求的农业行为属于狭义上的;而广义上的生态农业旅游涵盖了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业自然景观以及农村人文文化资源的范畴,通过以旅游为载体的内涵式规划、设计与构建,把农业建设、高效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科学布局,让广大消费者充分领略现代生态农业旅游及生态农业文化的独特情趣与魅力。
二、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现状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生态农业旅游以观光、休闲为主要功能的,包括观赏、美食、购物、亲身务农体验、乡土文化交流等;二是生态农业旅游与传统旅游业相结合,开发传统旅游景点周边的生态农业区域,使其成为景点的一部分;三是观光性农业分布多数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地区以及特色农业地区。
一方面,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在遇到新机遇的同时,由于开发者和消费者是通过外在干扰的手段进行开发和经营,因此,一旦生态旅游管理不当或者干扰程度超出农业系统本身所能承载的阈值,则会对生态农业系统本身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农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其自身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为此,文章从适应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出发,总结当前中国生态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前景。
1.开发者对生态农业旅游认识模糊
目前,我国许多开发者对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相当模糊,有的乡村旅游开发者和政府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认识不够,他们仅仅从效益观入手,盲目花大本钱改造硬件设施,大规模改造自然农业系统设施和环境,过于粉饰农村房屋,添置娱乐设施等。这不仅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使原有的乡土气息消失殆尽,更会让广大追求原生主义的消费者失望,本质上扭曲了乡村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而有的地方仅仅把生态旅游作为独特的亮点参与市场竞争,而不考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这种模式只是为了让广大消费者走进大自然,领略大自然,本质上却让乡土文化与生态环境貌合神离,忽略了生态农业旅游的深层次含义,效果得不偿失。
2.特色不明显,产品过于单一
生态农业旅游有着其本质上的独特性,其“农趣”“农味”、乡土气息就使得它区别于其他旅游产业。但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多集中在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上,如观光果园、森林公园、垂钓中心等,许多地方都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屋”,产品雷同,过于单一,品位不高,并没有形成特色系列旅游产品,导致游客滞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有的甚至落入了“春季看花,秋季摘果”的套数。由于地方特色不明显,未形成产业化发展系统,开发的种类、广度、深度都不够,因此,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明显。
3.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政府政策却制定不到位,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出台,或缺乏执行力;同时,缺少相关的质量评价标准、卫生许可、从业资格认证等制度法规出台来起指导和规范作用,导致生态农业旅游开发项目上的盲目性发展和低水平发展,生态环境得不到切实保护。而生态农业旅游的微观管理方面,由于大多数开发者都是私营民间资本,因此在行业竞争、标准划定、科学布局、有效管理等出现混乱局面,这严重影响到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4.负面影响日益严重
在乡村生态农业旅游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原本闭塞的乡村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乡村原有的清新、自然及带着泥土气息的空气质量伴随着正在涌入的游客以及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而日益下降。游客随意丢弃废弃物,自身经营者造成的生活垃圾,开发商抛弃的建筑垃圾在旅游区的河面、路边、田间随处可见,严重破坏了农村旅游地的环境卫生,影响了当地农民的正常生活环境。缺乏合理规划建设、娱乐场所、游客随意破坏旅游地植被和采摘农产品,都是破坏生态农业旅游环境的罪魁祸首。在乡村生态农业旅游逐渐发展起来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日渐严重,主要表现在:乡土文化可能被游客带来的文化所同化;传统文化可能会被裸地商品化、舞台化;乡村朴实的民风和生活秩序也会遭受破坏,这些都将会阻碍生态农业发展的进程。
三、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前景分析
我国是农业大国,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可以缓解多方面的压力,对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协调城乡经济健康循环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虽然我国生态农业旅游起步晚、底子薄,但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引导“三农”问题,且我国农业资源丰富,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前景广阔。
1.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薄弱环节。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党执政兴国的首要任务。传统粗放型道路显然已不再适应现代“三农”问题的发展,而是要有效利用资源,加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农业旅游以其与自然贴近、低耗能、低污染的特点,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旅游产业。从大多数成功经验看来,生态旅游和农业资源的结合,效果显著,由于生态农业旅游一般位于城市近郊且交通便利的地方,该类区域在发展中引导消费者由城市到郊区,同时消费也会倾向这些地区,使农民收入发生结构性变化,非农业产值就会上升,生态农业旅游带来的副业和农产品也会一起协同发展。
2.利用丰富的资源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多姿,气候多样,物种繁多,各地区生态环境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形成了景观各异的生态农业空间。从南到北,有热带雨林、江南水乡、中原大地和北国风光;从西到东有西部高原、中部盆地和东部海滩。我国农业文化源远流长,产生了十分丰富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农业文明和文化,如传统的牛拉犁、水推磨、石舂米等,不论对外国人还是国内消费者都颇具吸引力。此外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乡土文化、特色美食以及古老建筑等都以独特风格吸引着广大消费者。
3.优化农产品市场
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可以就地取材,建设成本低;另外,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建设周期短,能很快产生经济效益,其中就包括农业生产值和旅游收入,而两者的结合使得其本身优于传统农业。比如,产品在采摘、观赏、销售等旅游活动中就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此过程中就免除了运输、加工、上市等成本,同时其价格本身也会高于市场价股,为农民朋友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生态农业旅游作为一项低成本生态农业和高消费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物,发展前景巨大,只要广大开发者和参与者能深刻挖掘其本身的独特内涵,分析需求,充分利用生态农业资源,根据自身区域特色开发建设,就能在旅游业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熊丽辉.长沙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
[2]张攀攀.福建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