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物保护机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物保护机制范文1
[关键词]文物保护;铁质文物;表面封护
[中图分类号]G2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4-0056-02
一、 铁质文物的腐蚀因素
(一)内部因素
铁质文物容易受到腐蚀与它的内部结构紧密相关,我国古代制造铁器通常使用铁碳合金,分为三种:其一铁素体。它的内部结构成海绵状气孔,许多有害离子很容易进入铁器内部,所以抗腐蚀能力较差。其二,铁素体+渗碳体。由于渗碳体在铁素体中分布不均匀,形成微裂间隙,故它的抗腐蚀能力差。其三,铁素体+石墨体+渗碳体。由于石墨结构为层状,层与层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它的抗腐蚀能力差。
可见铁器内部结构存在间隙,再加上铁器表面不同的金属组织,在地下埋藏或馆藏过程中很容易引起化学和电化学反应,这些都是造成铁器腐蚀的内部因素。
(二)外部因素
铁质文物无论在埋藏过程还是在馆藏过程中,影响它腐蚀的外部因素比较复杂,它们的腐蚀现象常常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其腐蚀的因素主要有湿度、大气污染物、尘埃颗粒物等。
铁器在保存过程中很容易在表面形成水膜,由于铁本身的物理不均匀性和电化学不均匀性,其表面上必然存在着大量的活性阳极,同时大气中的氧极易溶解到铁表面的液膜中,因此在铁表面很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其反应如下:
4Fe+2H2O+3O24FeOOH
Fe(OH)2+O22FeOOH
铁在中性或者碱性水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其阳极主要是溶解还原反应,其反应如下:
Fe2+ +1/2O2 +3H2O2(r-FeOOH)+4H+
化学活泼性相对减弱的羟基氧化铁(FeOOH)存在多种晶体形态如a-FeOOH 、 b-FeOOH、r-FeOOH等。根据学者研究,这种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首先形成r-FeOOH,以后再部分的或全面的变成a-FeOOH。①铁器腐蚀生成的都是疏松多孔的结构与铁基体,附着性差,而事实上腐蚀产物起到了一个储备水和氧气的作用,不具备阻止腐蚀的能力,此时主要发生吸氧腐蚀,腐蚀速度主要由氧气扩散至铁器基体的扩散速度控制。在潮湿的环境中,一旦腐蚀开始就很难停止下来。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这对铁质文物的危害日趋严重,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硫化物、氮化物、氯气、氯化氢等气体。它们都给铁器文物的保护带来了严重的困境。
大气中含硫化合物主要有SO2、SO3、H2S、硫酸盐等,这些含硫化合物在潮湿的环境下与铁质文物发生较强的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反应如下:
SO2+H2OH2SO4 H2SO4 +O2H2SO4
H2SO4 +FeFeSO4+H2 FeSO4+H2OFe(OH)2
FeSO4+H2SFeS+H2SO4 Fe(OH)2+O2FeOOH
在潮湿环境下,硫化合物与铁器表面发生上述化学反应,且不断循环反应直至铁器被完全腐蚀。
大气中的氮化物与硫化物一样属酸性气体,是一种强腐蚀性气体,在大气中与水和氧结合不断与铁器发生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反应如下:
NO2+H2OHNO3+HNO2
Fe+HNO3Fe(NO3)3+NO+H2O
生成的NO又与大气中的氧反应生成NO2,生成的NO2与铁器不断循环着上述化学反应。
在潮湿环境下,氯气和氯化氢气体首先与大气中的氧气在铁器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稀盐酸,稀盐酸进一步与铁器发生复杂的循环化学反应,反应如下:
CL2+H2OHCL+HOCL Fe+HCLFeCL2+H2
Fe+H2OFe(OH)2+HCL Fe(OH)2+O2FeOOH
当铁器存在着可溶性的氯化物时,腐蚀会变得更加容易和剧烈,■电负性小,优先于OH■,被铁选择性吸附。在腐蚀电池产生的电场作用下,■不断向阳极区迁移生成FeCL2,FeCL2容易水解,释放出■或者生成FeCL2,与水膜中的OH■反应生成Fe(OH)2,同时也释放出■,新的■又向阳极区迁移带出更多的Fe2+。如此循环反复对铁器腐蚀起到了催化作用和阳极去极化作用,促进了铁器的局部腐蚀,特别是当铁器表面存在结构缺陷和表面的水膜呈酸性时,容易形成点腐蚀的活性中心,在这种小阳极大阴极的腐蚀状况中,集中在小阳极的腐蚀速度会变得更加显著,孔内的电解液相对于孔外的电解液呈滞留状态。随着腐蚀的进行,一些腐蚀产物结垢在孔周围沉积,使得孔内外的物质交换更困难,■在点蚀部位被浓缩,这种浓缩的■溶液使孔内的铁保持活性状态。且由于氯化物的水解作用,孔内的酸性不断增加,使得阳极铁溶解速度进一步加快,再加上重力的作用,在铁器表面腐蚀成小孔,甚至锈蚀穿孔。
尘埃颗粒物主要是指活性碳粒,包括碳化物、氮化物、硫化物、硅酸盐等。这些尘粒沉降到铁质表面,首先,对铁质表面造成机械磨损。其次,活性碳和碳化物吸附空气中的SO2和水蒸气,使得铁器表面发生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从而加速铁器锈蚀。尘埃颗粒物也会在铁质表面上形成微缝隙,而这些毛细缝隙处易被水蒸气湿润,并发生氧浓差缝隙腐蚀。盐粒具有很强的吸湿作用,它能使铁表面湿润时间大大扩展,加快腐蚀速度。
二、铁质文物的保护措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铁器的腐蚀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但是它的发生离不开氧和水的参加,②所以在铁质文物保护过程中,只要能做到除去其有害锈,阻止铁器与氧气和水接触,就可以遏制铁器的进一步腐蚀。具体措施包括除锈、脱盐、磷化、钝化、表面封护。
(一)除锈
在除锈之前,要对铁质文物进行详细记录:摄影、测量、X射线锈层分析。然后开始除锈工作,主要的除锈方法有:其一,机械除锈。借用刀、钻、凿、锤子、剔针等工具,用剔、挑、剥、凿或锤震的方法,去除铁器表面较厚的锈层或锈块。对于较厚的锈层我们可以先采用化学试剂剔除。其二,化学试剂除锈。一般采用酸性溶液配酸洗缓蚀抑制剂来处理,如10%的醋酸溶液添加少量铬酸盐溶液对铁器文物进行浸泡处理。
(二)脱盐
脱盐主要是对铁器表面和内部的污物附着物,如可溶性盐分、疏松锈蚀物、油垢等去除。这些附着物会促进铁器的锈蚀,是诱发腐蚀的重要因素。同时,附着物的存在对后续防护措施产生不利影响。在脱盐工作中,可溶性盐分中的氯离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腐蚀因子,许多清洗工作都是围绕着氯离子来进行的。脱盐方法有蒸馏水煮沸和碱性溶液浸泡两种,针对馆藏铁质文物的腐蚀和保存情况来讲,最好方法是采用蒸馏水煮沸方法清洗,清洗时水要浸过器物,反复多洗几次,在清洗煮沸过程中要不断的用1%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直到水中检验不出氯离子为止。清洗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干燥处理,以免铁器再次腐蚀。
(三)磷化、钝化
铁器发生钝化是在阳极电化学腐蚀过程中生成一层完整、连续的不溶性氧化物钝化膜而使得阳极电位升高,起到了阳极极化的作用,阻断了电化学反应的进程,这样铁几乎处于完全稳定的钝化状态,腐蚀速率趋近于零,钝化膜溶解和修复达到平衡。铁器钝化后再用碱金属的磷酸盐和磷酸混合溶液对铁器进行碱磷化处理,用硝酸钠作为催化剂,磷酸控制酸度。磷化处理过程中:随着铁锈溶解反应,会产生可溶性的二价铁离子,铁器表面的酸度降低,当达到难溶磷酸盐的溶度积后,则自然发生磷化成膜反应,最后生成不溶性的稳定的三价磷酸铁。一般钝化、磷化的常用试剂有亚硝酸二环乙胺、碳酸环乙胺、亚硝酸二异丙胺及氨水等气相缓蚀剂。③丁艳梅、许淳淳将有机胺A与乌洛托品以1:1制成一种新型的气相缓蚀剂,缓蚀效率达到96.5%,并用这种缓蚀剂对真实铁质文物进行缓蚀保护,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广西博物馆对汉代铁骑进行修复时,使用了苯并三氮唑作为缓蚀剂。④杨植震等以低碳钢模拟铁器文物,在3.5%的NaCl 溶液中用苯并三氮唑等缓蚀剂进行缓蚀效果比较,发现苯并三氮唑有较好的缓蚀效果。⑤
(四)表面封护
表面封护是铁质文物保护的最后一步,即将涂有缓蚀剂的铁质文物与大气隔离,使缓蚀剂发挥长久作用。表面封护也是关键一步,根据国内外封护材料的研究现状来看,可采用氟碳涂层,其具有良好的耐候性、抗腐蚀性,作为文物封护材料在氟碳涂料中添加纳米二氧化硅和采用复合涂层方法可有效长期的保护室外铁质文物,二氧化硅的加入提高了涂层的热稳定性,从而达到了铁器文物的保护要求。
三、结语
总之,造成铁质文物严重腐蚀现象不仅是由于其自身的化学性质决定,也与人为的保护环境有紧密关系。随着岁月的流失、环境的变化,铁质文物的品相越来越差,保存数量越来越少,很多铁器文物都不同程度受到腐蚀,如果再不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不久的将来这些珍贵文物最终腐蚀成一堆铁锈渣,失去它们应有的文物价值。
[注释]
①黄允兰、林碧霞、王昌涎、李京华:《古代铁器腐蚀产物的结构特征》,《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6年第1期。
②王惠贞、朱虹、宋迪生:《秦汉铁器锈蚀机理探讨及保护方法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3年第1期。
③魏书亚:《化学原理与方法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华夏考古》,1995年第3期。
文物保护机制范文2
关键词:纸质文物;损害;保护;修复
一、纸质文物的范畴及对其进行保护的意义
一般把以纸张作为载体具有艺术价值或历史意义的古代文物称为纸质文物。纸质文物包括古代文献档案、古代书籍、古代字画等,可以反应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艺术等信息,保存好这些文物可以给后人留下丰富而宝贵的文化财富。这些文物在时间的推移中只会越来越少,且无法复制,一旦丢失将无法复原,那么与之相关的文化、艺术、历史、精神价值也会随之消逝。所以说文物保护工作就是为了将这些代表着民族文化内涵的东西进行更为长久的保存,将一个文明古国的风采和内涵加以保护。
二、纸质文物受损的基本类型和成因
2.1虫害
虫害是所有纸张储藏损害中最为常见、发生最为频繁的问题,由于纸张在发明之初就是使用木材等材料制作,在纸质文物的装裱材料当中,通常存在有淀粉、胶质和动物蛋白,有部分虫类以此为食,甚至还有一些纸张害虫在啃咬纸张后还会在其中结蛹产卵,对纸张进行二次损害,另外也有害虫的有色排泄物也会对纸质文物中的文字、图像等珍贵信息造成损害。目前我国的纸质文物虫害中常见的害虫有:书蠹,竹蠹,药才甲、衣鱼、白蚁、烟草甲、短鼻木象、蟑螂、中华圆皮蠹、东方蜚蠊、谷粉虫等等。
2.2霉害
纸质文物的载体――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一些害虫的尸体和排泄物成为菌类的营养源,进而形成纸质文物的霉害状况。当菌类在纸张上长期生存后会对纸张造成两种损害,一种是菌类分泌的霉对纸张的染色以及侵蚀,另一种是菌类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将纸张中的纤维素和蛋白质等一些维持纸质文物强度和耐受性的成分作为养分来吸收。
2.3自然因素损害
纸质文物在自然因素下受到的损害主要为温湿度和气体的损害。纸张的长期保存需要维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纸张在保存时通常应当将环境温度维持在16 -18°C,当温度过高时,容易造成纸张过速老化,温度过低,则可能使纸张中的游离水结冰,影响纸张的韧性。纸质文物所处空间的空气湿度也要控制,过于潮湿的环境会引发纸张的霉变。对于气体损害来说,纸张主要容易受到一些溶水后产生酸性的气体影响,由于纸张内含有少量的游离水,如果空气中的酸性气体过度,很容易被纸张所吸收,与其中的游离水相结合,容易产生腐蚀性很强的碳酸、硝酸等,这些腐蚀性较强的无机酸会促进纸张中纤维的水解速度,加速纸张的氧化,导致文物无法被长期有效的保存。
三、纸质文物的保护方法
3.1低温灭杀虫害
纸张的虫害防治需要以“防”为主,在进行收藏之前,首先对纸张进行特定的处理,通过条件控制来抑制虫害。建议在实际的收藏中采用低温存放的冻杀技术,低温冻杀符合纸质虫害的防治要求,通常只需要将温度维持在零下20度左右,在此温度下四至五天即可杀灭虫害,这种短时低温的灭虫方法对纸质文物的负面影响不明显,但对虫害的预防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2通过纳米防腐纸进行防腐处理
纳米材料本身的耐受性较高,目前在纸质文物保护领域也出现了纳米防霉纸,这种防霉纸内的无机纳米添加剂不易挥发,不会对原藏品造成较大影响,无机添加物也不适宜于菌类的生存,这种材料还具有耐老化、耐腐蚀等特征,通过这种材料的包覆能够对原作品起到很好的防霉效果。目前常见的防霉处理方式过于传统,其处理方式与虫害的处理方式大致相同,但是具体处理时的标准又有所差异,这就使得文物要经过两次甚至多次的重复处理,这很容易导致文物在处理的过程中出现损害。纳米防腐纸则大大降低了防腐处理的难度,相对的保护投入更低,其处理和更替更为方便。
3.3保证纸质文物收藏的标准环境
在纸质文物保护的环境控制方面,要做好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和通风处理。纸质文物的收藏环境,温度必须控制在纸张强度不受影响,杜绝过高和过低温度。湿度必须控制在纸张菌类不易滋生的环境湿度,当然干燥程度不能过高,还应避免强光的直接照射。管理员要经常性的对收藏空间进行通风处理,还要定期对空气中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尤其是收藏馆附近有厂家排放有害气体的,更需要进行频繁检查,如果通风也无法控制有害气体的就需要通过科学的空气净化设施来保证储藏空间的气体质量。
四、纸质文物受损后的修复策略
4.1纸质文物的信息修复
纸质文物的保护包括了纸张本身和纸张载体内所记载的信息这两个部分,具体的修复也要从这两个部分着手,其中信息修复最为困难。在具体的信息修复之前,为了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要建立一份档案文件,其中有纸质文物的图像信息、文字信息、规格、以及保存要求,在编制成文后备案并收录到收藏文献条目当中,以保证今后在进行修复工作时能够得到全面的原始信息;在收藏的过程中,当纸质文物出现损伤后,收藏馆可以结合实际的收藏条件以及对文物的研究结果出示一份修复处理建议书,建议书中结合各自的经验对其修复方案、程序以及所需使用的技术进行诠释,特别要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划分与排序,指出哪些损害是需要优先处理的,以求尽可能的保留最有价值的部分。
4.2纸质文物的记录及纸张的修复
中国传统的纸质文物修复方法主要有装裱、复制等方式,而如今的修复技术则更为科学和全面。在具体的修复过程中,可以制定以下的修复流程:(1)从收藏目录中找出文物收藏之初所编制的备份档案,与已经出现损害的现有文物进行对比,找出损害的区域和状况,包括虫害、褶皱、出现损毁的图像轮廓等等;(2)进行试剂检查,比对文物收藏时所记录的初始资料,检查纸张的保存状态与原始状态之间的差距;(3)对文物进行清洁,在具体的修复中可以使用干性的清洁工具火山胶海绵或软鬃毛刷等对文物表面的灰尘等污渍进行清理;(4)对纸张进行脱酸处理,对纸质文物的脱酸可以选用非水性脱酸剂,使用这类试剂脱酸后纸张干燥较快,且不易起褶皱,但是某些脱酸试剂会导致纸张变色,因此具体的使用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来调整;(5)对损伤部位进行修复并补全残缺,比对原始资料,找出损伤部位和残缺部分的大小,通过材料覆盖纸等进行补全或修复,材料要与作品的纸张厚度颜色以及纤维素等的化学结构一致;(6)进行修复后,还要进行二次检验,并对原始编制档案进行补充,以留作未来的修复参考用。
参考文献:
[1]郑利平,席周宽,武仙竹,王运辅.重庆地区馆藏木质文物病害调查与保护[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
[2]张畔枫.唐代图书档案的修复[J].兰台世界,2011,(12).
[3]张晓彤,王云峰,詹长法.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传统与现代[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7,(01).
文物保护机制范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汉绣;博物馆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独特的记忆,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人们对祖先的文化进行瞻仰和传承,它会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对一个国家的影响也是深刻的,因此加强保护文化遗产是我们对文化传承方面能够做到的最大贡献,而博物馆则当之无愧地来承担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让汉绣艺术生动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我们通过研究汉绣的艺术设计来完成民族文化的传承,借助于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提高民族自豪感和上进心,能激发和鼓励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让信息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1博物馆在汉绣保护中的作用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整合,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隐藏在民间的大众文化,渐渐地让我们感到陌生与模糊。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公开。自2006年以来,国务院公布了国家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高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研究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博物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小到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大至北京故宫的数字化管理,我国通过信息技术保护濒危遗产,为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人们的思维里,博物馆的主要责任是收集、保护、研究和展示样品。随着时间的变化和知识的要求,我们又赋予了博物馆新的内容,在今天的条件下,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现代化手段逐渐应用于博物馆中的展览,各种先进仪器甚至可以让人们体验到触觉信息,而一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不断衰落,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接近现实生活,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对它们的保护也相对困难一些。汉绣艺术是在劳动人民的文化生活中提取出来的特征,与物质文化遗产有机结合,博物馆必须承担起保护文化遗产的功能,为了充分反映汉绣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技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充分挖掘汉绣的文化内涵,不能仅限于生活中枯燥的知识,更多的是要宣扬汉绣的艺术魅力(图1、2)。
2汉绣保护与传承的思路设计
中国传统刺绣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汉绣与其他刺绣艺术有着明显的区别,汉绣拥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在东南亚国际博览会上曾经荣获金奖,还有登上人民大会堂的荣誉,然而遗憾的是,由于的影响和,汉绣艺术也遭到了破坏。但幸运的是,自2008年6月以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一直在开展,汉绣位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单上,汉绣的美丽也为人们所认可。汉绣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点c得以广泛的宣传,极大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注入新的元素,如今的汉绣已经逐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2.1与物质文化遗产材料结合展示汉绣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基于载体材料的娱乐、宗教、工具和技术应用产品的遗产。这些物品本身是有形的,而文化则是无形的,非物质的动态艺术展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展示意义,汉绣服饰用于京剧艺术活动,还有宗教活动等。用于表演艺术的服饰则可以在博物馆中展示,两者有机结合,使传统的艺术借助于有形的物质向人们展示它的魅力。丝绸刺绣在继承遗产中代表国家的历史,汉绣是武汉著名的传统艺术,其生产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武汉城市也可以制作一个汉绣纪录片的文件,从源头上解释汉代刺绣的最初形成到继承发展的今天,通过提供文献和继承人的口述历史展示汉绣传奇。汉绣博物馆作为展示、研究和保护汉绣等文化遗产的科研机构,其中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可以时刻处于激活状态,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案,以提高参观者的兴趣和加强汉绣的宣传。
2.2通过活动扩大汉绣艺术的民间影响力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无形的文化仍在延续它的影响力,师徒相传的传承形式延续了上千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要将这些技能在博物馆做现场展示,往往能够带来较好的社会影响,同时也受到公众的支持,还会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让观者亲眼看到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来到博物馆参观的游客都会受到教育,所以我们要大力推广这种做法。
汉绣博物馆有一个开放的实验区是一个很好的保护规划,汉绣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多数人对它的认识逐渐模糊,博物馆工作人员可以邀请专家到现场进行知识宣讲和开展保护组织的论坛。去年6月11日,汉绣在江欣苑社区公园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T台秀热烈上演,吸引了大量热情民众的参与;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黄鹤楼更是组织数以百计的姑娘展开汉绣绝艺的比赛,她们独特的刺绣手法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汉绣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这一系列活动,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汉绣的认识,同时也促进和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武汉这座国际大都市更加有义务保护这个中华民族的瑰宝,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图3、4)。
此外,据了解博物馆体验区的管理人员应邀请到汉绣继承人组织汉绣技能培训班,学员现场进行操作,给游客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吸引点燃热情和兴趣的公众参与。这些活动极大地扩大了对于非遗保护的宣传,还增强了武汉人民的自豪荣誉感,对于非遗保护的顺利进行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高杰,陈明珍.浅谈汉绣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山东纺织经济,2009,26(04) :101-102.
[2]黎亚梅.从“西兰卡普”看土家族人服饰审美观――巴人服饰文化探索[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3(05) :47-51.
[3]陈爱香.现代家纺设计中传统吉祥寓意图案的融合运用[J].艺术科技, 2014,27(02) :251-251.
[4] 黄蕾.汉绣非物质文化品牌的设计和推广[J].知音励志,2017,18(03).
[5] 王振艳,高玉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问题的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3 (01) :97-99.
[6] 冉红芳.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家族织锦文化研究综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 (01) :22-25.
[7] 岳占君,彭玮.楚韵悠悠――试述汉绣的文化流源[J].大众文艺,2011,56(13) :192-192.
[8] 王永桂.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保护体系的三维构架――地方政府、地方社区组织、地方居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01):107-110.
[9] 邱红.探寻即将消失的民间艺术――“汉绣”[J].装饰,2006,49 (12):119-120.
文物保护机制范文4
[关键词] 植物保护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079-01
一、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园林实施植物保护是非常必要的。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乃至世界的自然环境也受到严重破坏,威胁到了人类生存,绿色植物的大范围推广能够不仅能够减缓环境的恶化,还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污染。
二、植物保护的必要性
植物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树冠的截流、地被植物的截流以及死地被植物的吸收和土壤的渗透作用,减少或减缓了地表径流量和流速。还有防风固沙的作用,树林的迎风面和背风面均可降低风速,以背风面降低的效果最为显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植物以其美化、绿化、净化环境等功能受到人们的重视,植物在具有遮阳、降热、防尘、净化空气等功能,而植物常因病虫害、日灼、冻害等损伤致使其无法发挥其功能,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保护,不仅会丧失植物应有的功能,还会给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应深入调查植物保护现状,并根据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策略,确保植物充分发挥其功能。
三、目前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面临的新问题
1. 耕地资源减少给粮食增产带来了压力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加之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从而使得我国房地产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这导致我国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尽管大量推广选用优质品种、先进的种植技术等,确保粮食产量,但是,却增加了农作物发生病虫害的频率,加大农作物的防控难度。
2.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
目前,植物保护专业的实习有三种,分别是生产实习、课程实习和毕业论文。这些都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创新性和创造性能力培养的平台。可是现在内容越来越过于形式化和任务化,包括:形式单一,看和听是主流,缺少动手的机会;二是教师实践技能缺乏,不能全方面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三是学生实习时间不能与整个农业生产季节相匹配;四是经费过少,学生往往只能在生产一线参观而不能长时间去参与生产实践;五是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常把自己的科研项目与学生毕业论文结合起来,造成理论研究内容过多,与实际农业生产脱节。
3. 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有了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在“豇豆问题”出现之后,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也为人类敲响了食品安全警钟。除此之外,世界各个国家提高对进口农产品指标的要求,所以,当前世界农产品进出口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由此看来,我们必须要大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才可以在国际市场中站稳脚步。
4. 农业生产与农民就业形式要求彻底改变植保服务的方式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使得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最初的分散方式变为规模化经营方式,这样一来,使得我国农业生产趋于规范化生产。现如今,我国农村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大多数年轻人都进城打工,然而,剩下的主要为生产能力非常弱的成员来管理农业生产,但是,这些人接受新事物能力偏差,再加上对植保防控技术认识存在不足,从而严重阻碍了植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四、植物保护的对策
1. 培养植物保护专业人才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新型农业体系的形成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特别是植物保护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需要:植物保护的目的在于通过有效地控制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危害以保证农业的增产增收,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我国传统的植物保护体系在农业生产中的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受到化学用品的毒害,现象严重。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提出培养人才的方案来培养人才解决问题;我国基层农技队伍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基层植物保护人才严重匮乏,知识老化,断层严重。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存在植物保护人才需求与供给的巨大矛盾,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才能增加为农民提供科学技术服务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2. 绿色植保技术
绿色植保技术指的是对生态环境一作物没有任何副作用,并且满足绿色食品生产需求的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新技术。但是,在实践过程,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禁止使用那些含有高剧毒的农药,而是要积极推广使用不破坏环境、高效、低毒的农药;第二,应该回归到大自然中,建设多样性的农田,换言之要建造一个品种、种植与景观多样性的农田。
3. 有害生物的生态治理
在病虫害防控过程中,我国传统防治对策主要以化学农药为核心,这样一来,能够有效控制某个单一有害生物,但是,此种防治对策,又会杀死有害生物体的天敌,污染环境,此外,还会使病虫害抗药性增强,进而招引更多有害生物的繁殖,这直接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安全、质量安全、环境安全等工作。
4. 强植物保护方面的科研工作
首先,进行测报防治。在植物保护工作中,应该结合病虫害发作的规律,另外,还要结合天气、土壤、植物生长情况等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只有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才可以更好的掌握植物保护趋势,进而对其进行科学的预测;第二,实行档案管理。构建植物保护方面的技术以及信息档案,总结归纳常见病虫害病例,以便在后续工作中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加强实验室建设。对常见病害虫进行实验研究,以便提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法;第四,实行市县乡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的网络构建。
五、结束语
植物保护工作是一个相对复杂并且长期性的工作,我们要着实做好这一项基础而艰巨的工作。提高植保成果的利用率,并树立起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加大力度发展绿色植保技术,切实加快由粗放型农业向精细化农业的转变,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雁华.城市园林植保的现状与防治对策及新技术展望[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6):27-30.
[2]陈恩祥,甘国福.发展“绿色植保”的障碍因素与应对措施[J].甘肃科技,2011(11):19-21.
[3]梁萍.植物保护教学中应用病虫害新鲜标本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2(14).
[4]安长富.园林绿色植物保护的相关问题研究[J].现代园艺,2012,(20):148.
文物保护机制范文5
【关键词】徽州;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K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071-02
一、徽州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条件
谈徽州文化,我们必须要先大概了解一下徽州。徽州位于黄山脚下,古称新安,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建徽州府,遂得名。范围包括今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屯溪区、徽州区及黄山区的一部分,以及现属于安徽省宣州地区的绩溪县、属于江西省的婺源县。而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被誉为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
(一)徽州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
可以说,一切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属徽州文化范畴,通常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精神文明,即口头和非物质文化。
而徽州文化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包括:民族语言、服饰、饮食、风尚习俗以及民间仪式、节庆、竞技活动;各种地方戏曲和相关的面具、道具以及服饰制作工艺;各种明见文学、民间美术、传统工艺、手工艺,如织染、刺绣、雕刻、陶艺、漆器、剪纸、年画等等。
(二)徽州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1.地域性
徽州口头和非物质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因为它具有宗族文化和儒商文化的地域特色。时至今日,在徽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仍能领略这种遗风余韵。
2.多样性
徽州口头和非物质文化具有遗存丰富、形态多样的特征,具有文化“活化石”的价值,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民间文学分布广泛,题材多样;民间音乐历史悠久,长盛不衰;民间舞蹈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传统戏曲唱腔古老,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祭祀、节庆也联系甚密;传统工艺源于生活,反映了徽州民间审美情趣与文人审美情趣的结合;乡风民俗亲切淳朴,自发形成,显示了徽州民间的传统生活方式。
3.整体性
徽州口头和非物质文化具有自然与人文、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的整体性特征,独特而集中。
4.标本性
徽州口头和非物质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悠久,具有汉民族文化的“标本”价值。在各种文化遗存的背后,儒家思想观念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所谓“千年之冢,不动一柸,千年之族,未尝散处;千载谱系,丝毫不紊。”(清赵吉士)儒家思想观念通过宗族传递到民间,进而渗透到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之中,使得徽州文化拥有了汉民族文化的“标本”价值。
5.时代性
徽州口头和非物质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可供继承和吸收的精神资源,在今天仍然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古徽州的大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存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信息,不仅能够让人重温历史,而且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从而能够在发挥民族凝聚力方面起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组成部分。
二、徼州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徽州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以保持其原生态,保持其按内在规律自然衍变的生长过程为前提的。有些具有不可再生性,必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一)徽州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
目前针对徽州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方式,可以归纳为具有抢救性、扶持性、生产性、整体性等特点。根据资料显示,现有的徽州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大致可归纳为下列几种方式:
1.整体保护
就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整体保护。
2.活态保护
将非物质文化融入生活,使文化以原生态的面目存留于世。比如:结合岁时节日等民俗活动进行保护;通过特色节庆进行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
3.整理保护
各地公共文化机构对调查收集到的资料,本着“原汁原味”的原则,进行加工、整理,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编目,建立档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知识体系化,妥善收藏,以供陈列展示和学术严究。
(二)徽州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取得的成效及意义
徽州非遗保护工作最大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就是《徽州记忆》的问世。书中有对各种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表现形态、传承区域、传承现状等的介绍。为历史、哲学、民俗、语言、社会、宗教、文学、艺术、医学等学科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也为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带来了相当大的便利;
同时,文化部2008年1月8日在安徽黄山市为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这对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总之,现阶段的非遗保护工作,使我们建立起了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局观,完善了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树立了整体保护观念,加强了对徽州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建设。
三、徽州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一)究竟谁是传承人,评选标准亟待统一
掌握着传统技艺的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的核心与纽带,那些年事已高的民间艺人,他们所处的环境和传承技艺的条件十分艰辛,许多老艺人已失去传艺的可能。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徽州非遗的保护工作虽然也已认识到此间的重要性,但是情况并不乐观。最大的问题就是,究竟谁是传承人?
目前这个问题全国都尚无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细致严格的程序。在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工作中,如何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严格细致的机制,杜绝、弄虚作假,需要有关部门深思之。
(二)保护与开发“两难”困境
目前房地产和旅游开发是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破坏的另一重要问题。许多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文化价值的古民居正逐渐消失,随之一起消亡的还有传统民俗与生活方式等非物质文化。同时,各种以民俗风情为卖点的旅游项目比比皆是,他们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使许多民俗走形变味。这些过度的开发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严重践踏和扭曲,如何掌握好保护与开发的平衡点,也是一项难题。
(三)别让“开发”制造“伪民俗”
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业已消失,如果强行恢复,最终只能是制造“伪民俗”。目前,一些消失已久的古徽州祭祀活动陆续恢复,但是这些活动往往只有传统的形式,而缺乏传统的内涵,很容易造成人们对于徽州文化的误解和误读。
(四)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化夹缝中生存
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如何适应现代社会?随着时代变迁,已经有太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的被现代化所改变甚至消灭。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很大的反思。
(五)民众才是文化的主体
在目前的徽州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民众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如何增强民众的自发性和自觉性是个大问题。而要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是在青少年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根本。
参考文献:
[1]汪良发.徽州文化十二讲[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李仲谋.徽州文化综览[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3]卞利.徽州文化遗存的文化内涵与学术价值[J].探索与争鸣,2004(8).
[4]赵懿梅.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价值——兼评《徽州记忆》[N].黄山学院学报.
[5]吴丽蓉.浅析徽州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发展[N].黄山学院学报,2009(8).
[6]傅谨.新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著[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杨果.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M].黄山书社,2008.
[8]张鹏水.浅谈徽州文化特色及其保护[z].安徽群众文化网,2011-04-29.
文物保护机制范文6
Abstract:The author further studied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nvention, summarizes the four major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s of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nventi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ts application in our country.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实施机制
Key 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convention;implementing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D91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6-0124-01
0引言
2003年10月1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大会上通过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它标志着在国际法上一个全球统一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正式形成,同时也将国际法和各国国内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极大地促进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本公约主要包含以下实施机制:
1确立各级保护措施机制
公约主要规范了以下两级即从国家级和国际一级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1.1 在国家一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①制定一项总的政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并将这种遗产的保护纳入规划工作;②指定或建立一个或数个主管保护其领土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构;③鼓励开展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技术和艺术研究以及方法研究;④采取适当的法律、技术、行政和财政措施,以便促进建立或加强培训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构以及通过为这种遗产提供活动和表现的场所和空间,促进这种遗产的承传;确保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享用,同时对享用这种遗产的特殊方面的习俗做法予以尊重;⑤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机构并创造条件促进对它的利用。
1.2 在国际一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①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了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提高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和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角度促进对话,委员会应根据有关缔约国的提名编辑、更新和公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②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委员会编辑、更新和公布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根据有关缔约国的要求将此类遗产列入该名录。委员会在极其紧急的情况下,可有关缔约国协商将有关的遗产列入公约所提之名录。
2设立各类主体职权机制
2.1 设立缔约国大会和各委员会建立缔约国大会,下称“大会”。大会为本公约的最高权力机关。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常会。如若它作出此类决定或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或至少三分之一的缔约国提出要求,可举行特别会议。大会应通过自己的议事规则。在教科文组织内设立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下称“委员会”。在本公约规定生效之后,委员会由参加大会之缔约国选出的18 个缔约国的代表组成。在本公约缔约国的数目达到50 个之后,委员会委员国的数目将增至24 个。
2.2 委员会委员国的选举和任期委员会委员国的选举应符合公平的地理分配和轮换原则。委员会委员国由本公约缔约国大会选出,任期四年。大会每两年对半数委员会委员国进行换届。大会还应选出填补空缺席位所需的委员会委员国。委员会委员国不得连选连任两届。委员会委员国应选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领域有造诣的人士为其代表。
2.3 委员会的职能①宣传公约的目标,鼓励并监督其实施情况;②就好的做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提出建议;③按公约规定,拟订利用基金资金的计划并提交大会批准;④按照公约的规定,努力寻求增加其资金的方式方法,并为此采取必要的措施;⑤拟订实施公约的业务指南并提交大会批准;⑥根据公约的规定,审议缔约国的报告并将报告综述提交大会;⑦根据委员会制定的、大会批准的客观遴选标准,审议缔约国提出的申请并就以下事项作出决定:列入公约述及的名录和提名;按照公约规定提供国际援助。
3开展国际合作与援助机制
3.1 合作的目的国际合作主要是交流信息和经验,采取共同的行动,以及建立援助缔约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机制。在不违背国家法律规定及其习惯法和习俗的情况下,缔约国承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合人类的整体利益,保证为此目的在双边、分地区、地区和国际各级开展合作。
3.2 国际援助的目的保护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按照本公约的精神编制清单;支持在国家、分地区和地区开展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计划、项目和活动;委员会认为必要的其它一切目的。
3.3 国际援助的形式①对保护这种遗产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②提供专家和专业人员;③培训各类所需人员;④制订准则性措施或其它措施;⑤基础设施的建立和营运;⑥提供设备和技能;⑦其它财政和技术援助形式,包括在必要时提供低息贷款和捐助。
4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机制
4.1 基金的性质和资金来源建立一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下称“基金”。根据教科文组织《财务条例》的规定,此项基金为信托基金。基金的资金来源包括:缔约国的纳款;教科文组织大会为此所拨的资金;以下各方可能提供的捐款、赠款或遗赠:其它国家;联合国系统各组织和各署(特别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及其它国际组织;公营或私营机构或个人;基金的资金所得的利息;为本基金募集的资金和开展活动之所得;委员会制定的基金条例所许可的所有其它资金。
4.2 缔约国对基金的纳款在不妨碍任何自愿补充捐款的情况下,本公约缔约国至少每两年向基金纳一次款,其金额由大会根据适用于所有国家的统一的纳款额百分比加以确定。缔约国大会关于此问题的决定由出席会议并参加表决,但未作本条所述声明的缔约国的多数通过。在任何情况下,此纳款都不得超过缔约国对教科文组织正常预算纳款的百分之一。凡拖欠当年和前一日历年的义务纳款或自愿捐款的本公约缔约国不能当选为委员会委员,但此项规定不适用于第一次选举。已当选为委员会委员的缔约国的任期应在本公约规定的选举之时终止。本文作者深入研究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内容,总结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以上四大主要的实施机制,以期给该公约在我国的适用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