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展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发展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发展趋势

科研发展趋势范文1

一、科技创新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当前中国城市发展正处于经济与社会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从中国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外部环境来看,科技创新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增强中国城市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动力,是中国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1.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来看,科技创新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成为令世界瞩目的新兴经济体。而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相类似,走的是一条低成本的发展道路,其快速推进主要建立在环境承载巨大压力之上,并过多地依靠扩大投资规模与增加物质投入,在带来经济总量快速提升的同时,也使得有限的自然供给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日渐削弱,引发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源短缺等一系列黑色发展问题。2011年,中国人口城镇化率在统计意义上已经达到51.27%,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正式进人城市主导型社会。保持现在的发展速度不变,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会达到10亿左右,城市数量将达到1000个左右。中国城市发展的需求结构、人口结构、劳动力供给及外部环境等各种经济基本面因素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单纯依靠生产要素数量扩张,高投人、高能耗、高污染但低水平、低效益的传统粗放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加快推进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而在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无疑将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通过提高科技进步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促进城市传统产业的绿色化发展,也可以促进城市新 兴绿色产业规模扩张和效益提升,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长期来看,对中国城市而言,支撑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资源可能不在于自然资源和物质条件是否丰裕,而在于城市是否具有不可复制的知识优势和创新资源。将科技创新作为整合和转化区域优势的主线,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通过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减少城市产业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消耗成本,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经济,实现从过度依赖“资源和能源红利”的低水平“要素驱动”转向依靠知识和信息的高水平“创新驱动”,将不仅是城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更将为城市长期可持续提供持之不竭的动力。

2.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科技创新是增强中国城市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动力。从全球范围看,城市国际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城市在国家乃至全球城市经济体系中的贡献与作用。在全球^市体系中,竞争力较强的城市一般都是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经济增长极,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经济活动生产总值规模大,产业结构合理完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总于全球城市经济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支配性地位和推进性的空间单元,对全球城市网络体系升级具有强劲的带动作用。而这种带动作用主要来自城市自身的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城市往往能够通过不断创新,保持和拓展优势领域,通过自身创新能力的释放在城市内部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发挥知识的生产、加工、传播和创新功能,在城市外部产生辐射效应,引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全球经济复苏继续减缓,各国都面临着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巨大压力,城市经济发展对于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求更加紧迫,世界各国城市把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突破口,全球城市已经进入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中国城市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只有紧跟世界科技革命和新兴产业发展潮流,加快创新驱动,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和集聚科技创新资源,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不断形成新的战略支点,提升既能反映中国城市竞争优势又能引领全球城市发展的创新能力,增强城市科技竞争力,才能在新一轮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凸显中国城市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中国城市发展的科技创新驱动系统

科技创新驱动城市发展是一项具有长期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系统工程。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应该是城市创新主体在特定的支撑条件和发展环境中运用创新资源开展创新活动、形成创新成果并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过程。对中国城市而言,要形成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必须立足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以人为本,以城市科学发展为目标,通过市场和政府的良性互动,不断优化配置自身的科技创新要素,优化服务,开放合作,激发城市经济发展活力,积极发展和自身城市体系和产业体系相匹配的分层次、有分工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能够支撑城市发展的科技创新驱动系统。

具体来看,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人为本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核心所在。城市科技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它们通过密切的相互协同作用,共同构成一个紧密结合的创新生态系统。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集成环节,在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中,企业是科技创新需求、研发投人、创新活动和成果应用最重要的主体。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等领域具有雄厚实力,是知识创造的主要来源,发挥着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和区域知识扩散的辐射作用,是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重要力量。而无论哪一类创新主体,从事创新活动的人是否能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创新主体能否有效实现创新目标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中,人处于最核心的位置,坚持以人为本,体现科技发展依靠人,科技发展为了人,是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核心所在。二是政府和市场的良性互动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必要条件。政府和市场在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发挥着为创新活动提供基本环境和条件的作用,这些环境和条件是科技创新活动必需而又难以由创新主体自行解决的。三是专业服务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重要保障。城市科技创新活动是一种昂贵的活动,需要大量的资本和人力资源投人,但单纯依靠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并不必然产生城市创新成果。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专门为城市科技创新提供的专业服务不仅能够为各类创新活动提供高水平的服务支持,还能够通过结构优化有效激活科技创新资源和提高科技创新投人的质量,把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发展优势,实现“资源静态”向“服务动态”的提升,是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重要保障。四是开放合作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基本要求。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既包括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开放、相互合作,也包括不同城市区域间的互动合作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密切交流。城市只有以开放的姿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融入科技全球化的潮流中,协同创新,取长补短,相互借鉴,通过频繁和深入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才能有效提髙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实现城市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的全面提升。五是城市科学发展是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发展的根本目的。科学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最高要求,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城市科学发展。归根结底,城市科技创新不在于用什么方式获得了多少技术,而在于通过科技创新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创造的价值。加快城市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一切举措,最终都要使创新贯穿于经济、文化、社会、城市、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各环节和全过程,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挥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改善、社会民生进步的支撑引领作用,增强城市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竞争优势。

三、中国城市发展的科技创新驱动路径

科技创新驱动城市发展是落实中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提升中国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需要立足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科学判断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准确把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科技创新驱动城市发展路径,通过以人为本带动城市创新要素集聚,全面优化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提升城市科技创新专业服务水平,开展城市全球化和区域化协同创新,促进城市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通过切实举措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

1.以人为本带动城市创新要素集聚。人才资源是城市创新的灵魂。发挥科技创新对城市发展的驱动作用,应积极改革长期以来中国城市科研投人重“物”轻“人”的理念,要髙度重视城市人力资本的积累,推进城市经济发展从物质资源支撑为主向人力资源推动创新驱动转变。以重点企业、科研基地、重大科研和项目为依托,培育有利.100?于城市科技创新的各类高层次、复合型和具有相关职业技能的专门性人才,集聚具有全球视野和较强创新意识的国际性专业人才和优秀企业家,最大限度激发创业者和科技人员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活力,并把城市科技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科技创业的产业导向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整体规划紧密衔接,增强人才结构、创业格局与产业转型升级的互动融合、相互促进,实现城市科技人才弓I领产业发展与产业集聚科技人才的良性互动。同时,深入推进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改革与创新,充分尊重企业、科技机构、高校科技人才的价值追求,探索科技要素资本化,积极做好政策、资本、市场、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服务,重点建立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结合、收人与业绩合理挂钩、充分体现人才价值和贡献的人才回报机制,切实解决人才的收人待遇、社会保障、住房等现实问题,完善人才开发、评价使用机制,完善人才中介服务、风险投资服务、员工培训服务、技术支撑服务等配套体系,健全人才创新创业支撑体系,为城市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

2.优化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环境。良好的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是发挥城市创新活动开展的前提和保障。总体上,中国城市应进一步完善创新导向的政府与市场关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应用促发展,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决策、研发投人、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建设创新友好型政府,积极营造开放、公平和创新导向的城市创新创业环境,实施政府对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不干预”政策,有计划、有重点地增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公共产品的投入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为城市企业或个人提供创新发展的稳定规则和预期,特别应重视发挥民营经济创新活力,弱化传统体制“重国有、轻民营”的惯性影响,加大对民营中小型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并通过公共采购驱动创新产品需求,通过强制性标准设定提高技术应用水平,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实现以政府推创新向以市场促创新的转变。同时,积极深化城市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以支撑国家创新战略目标实现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科技决策机制,加快建立符合科技创新活动规律的科技经费投入与绩效评价体系。此外,城市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隐性资源,是各项创新活动的土壤,是提升城市创新综合实力的内在基因。

3.提升城市科技创新专业服务水平。大力推动城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推动研发服务、设计服务、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和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培育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国际科技经营机构、高校院所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科技服务业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增强科技服务业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同时,应充分发挥技术市场在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上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城市技术市场服务体系,搭建技术、产业资本连接的桥梁和纽带,实现技术资本化、投资多元化、分配要素化。值得注意的是,科技与金融结合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现阶段,为适应城市科技创新活动的金融需求,应建立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机制,一方面以城市政府引导基金等发展为重点,创新财政投人方式,提高政策资源运用效率与质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和放大作用,为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金融资源向新兴产业配置提供更多有效的机制或载体;另一方面鼓励城市国有资本支持或参与重大技术研发和重要产业的投资,放宽行业准人门槛和管制,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向新兴产业聚集参与城市科技创新,建立完善包括城市科技创新活动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全方位、多元化的投融资服务体系。

4.开展城市全球化和区域化协同创新。20世纪后期开始,由于知识型人才的高流动性、知识和技术外溢、风险投资的发展,一些美国企业开始从“封闭式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向全球搜寻技术创新来源,多方式、多目的进行集成创新,协同创新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实践证明,城市协同创新能够跳出区域抓创新,跳出部门抓创新,使科技与经济、产业、金融等相互开放融合。中国城市应促进区域城市科技创新合作,重点完善城市经济圈和城市群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加强城市之间创新要素合作与产业创新协作,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网络化的协同格局,构建功能互补、分工合理的区域创新体系,加速城市创新要素聚合、裂变与知识外溢,发挥不同城市各类创新资源的协同效能,实现城市间创新要素和创新产业的高效流动与优化布局。同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城市应充分整合和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鼓励有实力的城市企业科技创新“走出去”,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国际化的海外研发机构,或通过国际并购获得发展所需的关键技术,并支持国际学术组织、跨国公司和国外研发机构在城市建立总部或分支机构,以创新联盟为载体鼓励产学研联合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前沿性技术预研、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城市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⑷。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全球化使各行业的技术供给普遍趋于多元化,各种国际研究机构、独立技术公司都面向国际市场开展业务,既相互交流又相互竞争’逐渐改变了一些行业的技术供给模式,城市创新更要突出技术来源的多元化,特别重视同独立技术公司、独立研究机构的创新合作,利用全球所有可用资源为城市创新发展服务。

5.促进城市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行城市科学发展,实现城市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因此,中国城市应加强对科技创新发展方向与重点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大力发展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研发服务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围绕城市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加强城市人口健康、环境保护、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社会治理、公共教育、交通管理等重点领域的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突出抓好发展基础好、产业链条长、技术水平髙、带动力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科技创新项目,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民生。同时,促进城市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需要构建畅通、便捷、高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换渠道,把工作重点从支持新产品开发转向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发展方式转变,从关注单个产品攻关转向支撑全产业链和全社会创新,将科技创新融人城市产业链和城市发展全过程,推动创新成果从产品向产业、从产业向市场发展的过程衔接,有机衔接城市科技创新的产学研用环节,使科技创新成果能够及时有效地向产品、产业和社会扩展,提高科技进步对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水平,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之不竭的动力。

科研发展趋势范文2

关键词:科研管理;优化;发展

随着高校科研水平和对科研的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高校科研项目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已成为高校科研工作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高效科学的管理机制,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对外可以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学校的现实生产力,是提高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提高高校科研实力的重要保证。

一、目前科研管理面临的现状

当前,国家相关科技管理政策正在进一步完善,新的计划类型陆续推出。但由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机制不健全,科研管理的服务职能在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过程中发挥不够,且与企业需求之间有效对接不够,科研成果转化率比较低,无法及时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科研管理空间优化缺乏的原因分析

(一)向服务主导型科研管理转型尚未完成。科研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上传,内容只是申报项目、费用和评价的常规管理,仍基本处于上传下达的状态,管理效率较为低下。面向服务的科研管理模式,科研管理部门要了解科研人员遇到的问题,对现有模式进行更详细、人性化的改善。而这种转型不完全管理模式,造成了科研管理人员管理多、服务少,不能第一时间了解到科研人员的问题。科研管理者可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没有对症需要,缺乏针对性,管理效率无法有效地提高。

(二)科研方向与企业需求对接不够紧密。研究人员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前端,但常常与企业需求对接不够紧密,并未围绕企业的需求开展相应研究,造成时间上的浪费,甚至会碰到科研成果无人问津的尴尬。科研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更好的产生真正的经济效益,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科研管理的最高效率,即在科研的初期,引导科研人员的方向,与企业的需求或市场无缝对接,而科研管理部门很难做到这一点,这也是科研管理效率低下的一个原因。

(三)实验技术队伍管理不到位。目前高校科研队伍中缺少实验技术较好的人员,加之管理和技术培训机制缺乏,考核晋升的内容与实验人员的期望存在矛盾。而科研经费不能用于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支出,导致实验技术队伍处于边缘化状态。这直接造成实验技术队伍的不稳定,也导致使用现代化的大型仪器设备的实验技术人员越来越缺乏,使科研人员无法得到更好的实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影响了科研的效果,更决定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四)科研设备利用不够充分。目前高校的科研经费特别是纵向项目的经费,根据项目的需求有一定比例用于购置专项仪器设备。设备购置后,课题组认为该设备是从本项目经费中支出购置的,往往使用权由本课题组主导,使用起来理所当然。而本课题组之外的科研人员很难利用,数据共享更o从谈起,无形之中形成了壁垒,较大价值的仪器设备要么长期被少部分人员占用,要么束之高阁,无法做到共享,严重地降低了大型设备的使用绩效,造成科研设备浪费。

三、科研管理的空间优化和发展方向对策

(一)加快向服务主导型科研管理模式的转型。科学的管理模式转型比较艰巨。一是由于转型时间较长,需要科研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相互磨合。二是科研人员的思维模式,不能很快的从过去进行转变。以往科研人员习惯于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导致自己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这更需要科研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之间相互信任。

为建立新的高效的科学研究服务管理模式,科研管理机构应提高主动管理、主动服务的意识,从目前科研管理的深层思维的转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及时了解国家相关政策,以便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政策指导。

(二)做高校与企业最坚实的桥梁。科研管理机构作为高校沟通的窗口,肩负着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任。科技企业有很多需求,科研的范围也非常广泛。作为科研管理机构,应做高校和企业最坚实的桥梁,广泛收集科研资料,多渠道筹措科研经费和社会需求。一是科研管理机构要先了解学校科研人员的方向,建立健全相关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来调查企业的相关需求。二是收集企业名单,可通过邀请企业参加展览或交流的方式,向高校和企业提供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机会。

(三)健全科研队伍结构。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实验技术人员是科研队伍的重要支持力量,是不可或缺的。应认真做好整体规划布局,结合实际,建立新型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管理体制,着力培养中青年实验技术骨干为重点,建设一支素质好、水平高、相对稳定、结构合理,能适应高校发展所需的专业化实验技术队伍,帮助其定好位,并注重培养和发展,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和晋升,稳定队伍,充分发挥实验技术人员在科学研究、先进仪器设备使用与功能开发等方面的作用。

(四)管理好大型仪器设备,提升设备利用率。在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管理中,首先要做好可行性论证,避免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低下,确保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益。同时要求设备的各项指标必须具有前瞻性,使设备具有高性价比。此外,还应建立开放共享的实验平台,以确保学校的教学和科研顺利运行。

四、结语

在科研管理机制建设方面,应建立一套高效、科学的管理体系,减少中间环节,并提升科研管理者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实现科研管理专家化。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提高科研资源利用率,实现共享。同时,主动了解市场需求,确定科学的研究方向,提高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率,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科研水平稳步提高。

科研发展趋势范文3

>> 略论大学生素质教育系统化研究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论中国设计的系统化发展趋势 我国微课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外语微课与翻转课堂研究回顾及发展趋势分析 简述生化分析仪标准物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学结合研究热点领域和发展趋势的共词可视化分析 信息分析与预测课程发展趋势初探 高校图书馆读者荐购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客户服务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 动漫广告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 信息安全管理方案研究与发展趋势分析 煤矿设备技术与数字视频技术联用系统化分析 淘宝网店与微信网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现状、发展趋势及与APP的区别分析 主动配电网与微电网发展趋势研究 动物学Zoology主题研究发展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微电影广告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微博问政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微电网项目建设及发展趋势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4] .

[15] .

[39] 张金磊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12,(4).

[40] .

[45] .

[46] 桑新民等. 21 世纪: 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 开放教育研究,2012,(2).

[47] 樊文强. 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 远程教育杂志,2013,(03).

[48] Hattie. 可视化学习:800多个与成绩有关的整合分析汇总. 江南大学内部研究资料,2008.

科研发展趋势范文4

发达的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显著特征,也是衡量城市发展繁荣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区新的城市定位明确提出,xx是京津城市发展主轴上的重要新城,建设成为京津之间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加快提升我区城市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全区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服务业呈加速发展势头。

1.规模不断扩张,作用更加明显。20*年,全区服务业完成增加值57.7亿元,同比增长23.9%;占全区GDP比重由2*0年的34.4%增长到36.9%;从业人员16.4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31.2%,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同时,服务业在提升城区功能、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门类日趋齐全,结构逐步优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形成以批发零售贸易为主导,房地产、交通运输、餐饮住宿为支撑,信息中介、金融保险、社区服务等产业竞相发展的服务业体系。20*年,批发和零售贸易占服务业增加值的39%。在居民改善居住条件和会议培训等需求的带动下,房地产业、餐饮住宿业得到快速发展,超过服务业平均增速。20*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35.2%,占服务业比重11%。

3.大项目建设步伐加快,特色集中发展趋势显现。近年来,随着城市开发建设的加速推进,有力带动了现代商贸设施开发,服务业呈现大项目多、投资规模大、现代服务业投资比重大的新特点。目前全区列入市级29个重点项目中,服务业项目14个。服务业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逐年增加,由20*年的26.7%上升到20*年的54.6%。城区1*国道沿线京津时尚广场、优联第六城、华北国际工业品原料城等项目加快建设,商业商贸主轴带框架基本形成。国际保税物流园“两库”投入运营,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功能基础条件明显提升。随着开发区软体区、中国艺术家聚集区、大黄堡湿地开发等项目建设推进,文化创意、休闲宜居等面向京津现代消费需求的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但我区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一是总量规模小,发展水平不高。20*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36.9%,低于**市40.4%的水平,也低于全国39.3%的水平;人均服务业占有量略低于全国水平,不及**市的1/3和塘沽区的1/4。在服务业中,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偏低,真正代表现代服务业的现代物流、科技研发等新兴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影响范围广、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服务品牌还比较少。二是集聚度低,结构不尽合理。业态比较分散,产业不够集中,没有形成体现城市服务功能和形象的服务功能区,缺乏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产业结构不均衡,生活业比重大,生产业比重小,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配套和服务的能力薄弱。三是服务基础设施落后,服务业科技水平低。特别是会展场馆、影剧院、体育中心等文化休闲设施欠账比较大,现有旅游景点设施比较陈旧,接待能力差。服务业整体科技含量低,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现代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还不广泛,服务方式和手段还比较落后和单一。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宏观环境的改善和京津区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区现代服务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有利。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政策措施实施意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到战略任务的高度;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制定了专门意见,明确了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这为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营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二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目前,我区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由初级向中级迈进的阶段,工业生产规模加速扩大,产业结构加速升级,将有力带动物流仓储、商贸流通、信息科技等直接为生产服务的相关行业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xx新城开发建设的全面推进,将为服务业创造更多的载体和空间,同时进一步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集聚,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撑。三是京津同城化趋势显现。随着京津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受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制约,京津两地的服务产品价格相对较高,溢出趋势明显。xx作为京津重要节点和枢纽,具有明显的区位、交通和环境综合优势,有条件通过对接京津、服务京津,承接两大城市服务产业转移,实现服务业发展层次、规模和水平的提升。四是社会消费需求升级。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热点逐步转向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医疗保健、旅游休闲等领域,特别是京津两大城市现代消费需求潜力巨大,为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我区现代服务业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对其今后发展形成严峻挑战。一是在发展空间上,受京津两大服务高度发展城市的抑制性覆盖比较明显,特别是金融、科技、技术服务、咨询等辐射力强的服务业在我区发展空间有限;同时由于相似的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与周边地区在服务业上很难实现错位发展,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潜力大的产业面临激烈的区域竞争。二是在观念上,受传统思维限制,有的部门和人员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应有的信心和决心,服务业发展难以真正摆上位。三是在体制上,缺乏统一管理、统筹规划和协调推进,特别是对物流、中介等一些行业缺乏有效的管理、服务和引导,影响了服务业的规范和发展。四是在政策上,长期以来注重第二产业的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相对较少,带有导向性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还未建立起来,影响了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五是由于收入、创业成本、发展机会等方面原因,有些领域存在“自己的人才难留住、外地人才难引进”的现象,造成现代服务业所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紧缺。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重点

1.指导思想。围绕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坚持改造传统服务业与引进培育新兴服务业相结合,发展生产业与巩固提升生活业并举,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培育市场主体,改善发展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创新服务业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进一步做大服务业总量规模,优化服务业结构,打造“借势京津、广域辐射、特色鲜明、集群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2.基本原则。一是处理好发展服务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加强服务业与其它产业特别是与制造业的分工合作,形成协同和协调发展的格局。二是处理好发展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的关系,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服务技术和管理手段改造传统服务业,使二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三是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各种经济成份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

3.发展重点。按照服务业发展规律,围绕发挥xx比较优势,优先发展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行业,集中力量在具有相对优势和发展前景的领域突破:一是现代物流业。发挥我区区位、交通优势,依托京津工业化大生产需求,通过国际保税物流园、华北工业品原料城、环渤海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等大型物流园区、配送中心以及运输枢纽和场站建设,形成规模合理、布局科学、功能齐全的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系统,引进和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建设辐射能力强、组织效率高、与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联系紧密的现代综合物流服务体系,使xx成为京津两大城市物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物流结点。二是现代商贸业。大力实施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商贸业态,形成高效畅通的批发经营网络和业态先进的零售商业格局。结合xx新城开发建设,以1*国道、前进道开发为带动,加快在建商业项目建设,引进一批新的商贸龙头项目;加快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市场和社区市场;进一步提升农村“三进工程”建设水平。三是文化创意产业。依托开发区软体区、中国艺术家聚集区等龙头项目,重点发展科技创意和业务流程外包、艺术品创意等产业领域,大力支持产业链延伸、产业配套和产业集群发展,逐步建成京津之间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地。四是休闲旅游业。发挥xx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优势,通过运河、湿地、森林公园、水库等开发发展文化休闲旅游,通过中国自行车王国、地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带动工业旅游,通过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观光旅游,形成旅游产业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发展格局。五是会展业。挖掘京津会展服务需求,积极推进会展场馆和设施建设,引进培育专业化的会展经纪、咨询、策划等服务机构,积极承接和举办各类论坛、展会,带动餐饮、住宿、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

四、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组织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区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强力推进。做实现代服务业工作机构,理顺工作机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搞好与市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为项目运作和企业发展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我区现代服务业统计体系,准确反映发展状况与变化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考核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的重要指标,调动各方面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积极性,形成发展合力。

2.制定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从我区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城市功能出发,尽快完成现代服务业布局规划,加快物流、旅游、商贸等产业的专项规划编制,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指导。按照分类聚集、适度集中的原则,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的各种功能区或专业街,推动产业集聚,扩大产业影响,形成聚集和规模效应。

3.营造良好环境。加大宣传力度,搞好干部培训,在全区上下形成重视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良好氛围。对重点领域和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促其尽快发展壮大。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对法律、法规、规章未禁入的行业全部放开,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自由进入,破除行政限制,降低进入门槛。在放宽入口关的同时,加大行业管理规范力度,搞好行业诚信建设,为产业发展创造健康、有序的环境。

科研发展趋势范文5

关键词:客户服务系统;人工问答;自动问答;语义网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5-8586-03

客服系统又称为“客户服务中心”或“呼叫中心”[1],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程,受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和大批运营商的影响,近十年来,国内客服系统已发展成专门的新兴产业。目前,大多数公司、企业也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咨询和服务,成立了相关的客户服务系统,用于解决客户对产品问题的疑问和咨询。

从市场经济角度出发,客户服务系统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动态,为市场营销工作的开展提供第一手资料;其次,通过客户反馈的问题,还能不断改进企业自身的工作[2,3]。从数据挖掘的角度看,基于客服系统,对大量相关业务数据进行抽取、分析、建模,挖掘有价值的关键性数据,为企业了解用户需求、提供决策性数据、制定政策等提供有力的支撑。

该文通过分析客户服务系统的研究现状,对其进行总结和分类,然后分析了当前客户服务系统研究存在的不足,最后对客服系统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和总结。

1 客服系统现状

我国的客户服务中心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开始,旨在通过客服中心改善服务质量,密切与顾客的关系,如咨询、投诉和查询等[4]。典型的客服中心不仅能够处理客户的信息查询、咨询和投诉等呼入业务,此外还能进行客户回访、服务调查等呼出业务。当前电信、保险、银行、旅游、交通、商业、电子商务等行业都建立有自己的呼叫中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的,如:移动客服10086、银行客服955、400热线客服等。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应用于各个行业普遍为人们接受,尤其是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兴起,信息化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呈现越加深入、专业和精准的要求,信息化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5]。为此,我们需要结合现代企业的服务理念,采用先进的服务手段来满足客户不断转变的需求,结合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与互联网技术,建立适用于公司、企业的网上客服系统,为解决公司现有呼叫中心不足提供必要措施。

基于QQ、MSN、雅虎通、旺旺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客服系统迅速发展,并为企业大量使用,客户在线或离线进行服务咨询,同样客服人员也可以在线或离线处理服务。此外也涌现了一批基于网页的问答客服系统,该类客服系统以网站作为载体,综合电话呼叫中心、网页、多媒体、信息检索的功能,为客户提供即时客服。在线客服系统不仅可以很大程度降低企业成本投入,缩短服务响应时间,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也能挖掘潜在的客户,加大用户黏度。从表现形式上,在线客服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在线客服应答中心[6]

模拟现实中的电话呼叫中心,借助网络平台,以文字、音频、视频的形式替代电话交流,实现客户与客服之间的信息交互,该类系统以网络平台替代现实中的电话中心,通过网络通信交互,如CNTV在线客服 、讯通客服 。

2)IM(即时通讯)客服系统[7]

运用即时聊天工具进行人工客户服务,客户和客服人员通过即时聊天工具进行信息交互,如常见的:QQ客服、阿里旺旺、MSN客服等。该类系统以其友好的交互性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成本投入。

3)在线客服机器人[8]

以客服机器人代替客服人员,将我们熟悉的FAQ(常见问题解答)收录到知识库,利用中文句法理解,自动抽取答案用以回答顾客提出的相关业务问题,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机器人小图 ,南航客服助理 。

4)在线自动问答系统[9]

在客服机器人基础上发展形成,系统中用户以自然语言方式输入请求问题,综合知识表达、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等技术进行处理后,返回简洁而准确的答案[10]。相比于传统的搜索引擎来说,以友好的用户交互体验,在满足用户检索需求的同时,找到用户需要的满意答案,充分体现了友好、高效、快捷、方便等特点,例如哈工大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研发的客服在线系统(http:///tr/chatbot/chatbot.php)。

归纳上述客服系统,从应答方式区分,前两种类型采用人工应答,用户提出问题后,系统通过客服人员进行人工作答的方式进行反馈;后两种类型以电脑自动应答,用户提出问题后,系统通过对用户问句的处理,然后结合知识库的检索等操作自动为用户返回最优答案。从交流方式区分,可以将其分为文字交流与音视频交流两大类客户服务系统,分别以文字和音视频作为信息载体,以在线系统为平台实现客户与客服间的交流。

2 目前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电话呼叫中心仍然是主流的客户服务系统,从企业角度,与客户的直接交互,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提高服务质量、收集用户意见和建议,从客户角度,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比人与电脑之间的交互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然而规模较大公司的电话呼叫中心均存在以下问题:

1)呼叫中心的客服人员太少,会导致很多客户得不到服务,因此必须在客服人员的数量上投入大量的经费,而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导致了高成本;

2)人工客服数量有限,客户有时候经常得不到及时的服务,需要在线等待很长时间;

3)客服知识有限,有时不能很好的解决用户问题,常常需要查找知识库后才能做出相应回答;

4)客服热线需要进行语音菜单选择,按下人工服务键后到最终接通的时间有时候需要漫长的等待;

5)电话客服流程复杂,大量语音提示,客户使用极其不便。

在线客服系统的出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的投入;互联网平台的无缝沟通,为企业主动营销、精准营销、知识储备提供了可能,有助于增加销售机会和巩固客户关系;对不同的客户进行快速应答,节省了客户时间;友好的交互形式,体现了企业服务的专业性。但在线客服系统同样也存在相关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在线客服应答中心和IM(即时通讯)客服类型的客服系统来说,企业还是需要投入不少人力进行客户问题处理,企业人工成本投入太高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2)一些人工作答的客服系统,因为系统原因、客服原因以及客服应答流程复杂等关系,导致客服系统的效率得不到提高,有时候需要访问多次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3)自动问答客服系统由于知识库有限及用户问句的多样性,还不能很好的理解用户意图,从而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顾客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4)客服系统易用性、友好性以及客服质量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用户体验差,用户对客服系统存在不满意,容易导致客户从平台上流失;

5)系统的设计中缺乏良好的知识库组织结构,致使设计出的系统在处理客户问题时不尽如人意。

针对客服系统所存在的上述缺陷,对于人工应答客服系统,一方面需要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降低服务成本,减少资源投入;另一方面还需要提高客服人员工作效率以及质量,增加知识储备和培训,更好的引导客户进行服务;此外需要从体制上进行完善,以更加及时有效的方式解决客户问题,挖掘潜在的市场资源。对于自动应答在线客服系统则需要从系统平台、知识库两个角度提高系统性能,友好的交互系统有助于增加用户黏性;从语义角度更好地理解用户问句意图,才能明确用户到底需要哪方面的客服解答;另外对于领域知识,必须具备良好的组织结构,从而能够处理用户大部分的实际业务需求。

3 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

客户服务系统几乎涉及售前、售中、售后等商业活动的整个过程[8],能够完成广告、营销、客户服务等多种工作,为此,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客户服务系统,为实现各行业的信息化、自动化而努力。客户服务系统当前研究内容与方向主要如下:

1)扩大适用人群:一方面采用简单、方便、快捷、精准的服务,使得一般用户都能够使用;另一方面提高客户服务系统的知识范围,能够满足更大范围的人群;

2)统一服务接口:当前的大多数客户服务系统提供多个服务接口,如售前接口、售后接口、咨询接口等,若能够提供统一的接口,这样用户不需要进行选择或切换,就可以使用统一的接口享受服务。

3)更好的语义性:在线问答客服系统通过自然语言进行问答,系统能够很好的理解用户的上下文语境和语义,做出相关的应答,当前优秀的问答系统虽然能够对单个语句的语义信息进行理解,但是上下文信息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

4)语音识别:传统的问答客服系统的问答方式一般为文本输入以及文本输出,是将网络上大量的相关信息而不是准确信息提供给用户,供用户自己进一步去筛选。基于语音识别、智能搜索的语音问答客服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语音自动搜索出结果,并且将结果以语音返回给用户。

5)更强大的知识库:无论是线上问答客服系统还是线下的电话客服中心,普遍存在知识匮乏的问题,构建一个强大的知识库满足客户的需求尤为重要。

6)智能化:随着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终端越来越为人们更多的接触,通过手机终端、电视终端等,以友好的接口以文字或语音进行提问,系统经过处理返回相关答案。

7)社区化:以灵活交互的特点,满足客户获取和分享知识的需求。客户将其信息需求以问题的方式提交给系统,并等待其他用户给出答案。其他客户或客服人员根据个人兴趣、知识水平,选取适当的未解决问题来回答,实现知识的共享;然后客户对得到的答案给出评价并选择最满意的一个作为最佳答案。

8)个性化:结合用户信息和用户在客服平台的问答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和特点,挖掘用户感兴趣的问题,以个性化方式向用户提供服务。

4 总结

随着服务营销理念和当前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企业对客户服务系统投入越来越多的人力和资源。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构建一个良好的客服系统已成为企业现代经营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客服系统为企业和客户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得深入研究和完善目前的客服系统具有深远的意义,使客服系统能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和客户,创造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孟凡博,刘进江.基于客服系统知识库的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信息,2007(2):235-237.

[2] 冉斌.服务企业的生产率与绩效改进探析[J].经济纵横,2010(1):109-112.

[3] 余珍珍,龚玉梅.浅析不同工资形式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贡献[J].当代经济管理科学,2010.

[4] 宋俊德.从传统呼叫中心到现代客户关系管理系统[J].电信快报,2001(3).

[5] 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R].2011.

[6] 徐华峰.高速公路客户服务中心规划设计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7] 杨俊.即时通信客服系统智能化的应用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0(8).

[8] 王树西,刘群,白硕,等.基于动态知识库的问答系统研究[C].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2003.

科研发展趋势范文6

关键词:微课 认识误区 健康发展

“微课”运动已经轰轰烈烈了三年有余,但是人们对“微课”的认识至今仍存诸多偏差,既影响了人们对微课相关理论的提炼和归纳,也阻碍微课实践的健康发展。大致归纳起来可以有如下六个方面。

一、把“微课”看作是赛课

这种误解较为普遍,我们从不少官方文件中就可以直接看到他的影子。比如有的官方文件明确提出要求往届各级各类教学大赛获奖人员参加“微课”大赛。有的单位甚至直接把老师们集中在一个时间段进行现场教学比赛。这种误解是由于没有把握“微课”的本质属性而导致的。“微课”的本质属性就是一种学习资源,虽然目前来看其主要的呈现形式还是教师的授课,但是其制作的过程和教学比赛的过程是全然不同的,“微课”中的教学过程是可以被“编导”的,是可以运用影视“蒙太奇”来构建甚至是创造教学效果的。可见,微课与赛课并无直接的相互关联,一个是新型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形态,而另一个则是教研活动的表现形式。这也同时澄清了另一个相关误解,那就是有的实践者认为只有那些优秀的教师或者行业专家才适合制作微课,而实际上能主讲“微课”的人员,和是否是教学名师没有必然关系。原因很简单,微课的制作并不要求直接现实性,制作一段微课资源,可以进行多次打磨,甚至还可以人为的对素材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处理,创造出新的效果。

二、把“微课”限制于“微视频”

这种误解也大有人在,有的专家甚至直接指出“微课”就是视频。尽管如此界定微课的初衷是为了明确微课概念,但是如此界定对微课的深入发展和追根溯源并无积极意义。实际上“微课”的产生是这个时代造成的,是教育对时代被动适应的结果。信息的极大丰富直接导致了我们对待信息态度的改变,人们很难再回到对信息反复“推敲”的状态了。加之信息获取渠道的便捷性,人们对新信息产生了“免疫”,自动将很多有价值但是没有足够吸引力的信息屏蔽掉了。学习者已然如此,教学者无法不去及时调整自己的支持手段和支持方式。于是,人们开始把教学信息变短,变得更加吸人。人类学习的内容以间接的经验为主,在人类学习所依赖的经验中,视频是一种较为直观高效的经验呈现形态,正是因为视频比较适合传递间接的经验才在教育资源领域备受重用,但并不是说间接经验的传递只能由视频来完成,其他信息传播形式依然可以在适当的场合和条件下发挥作用。实际上在传统的关于学习者学习风格或者认知风格的研究中得到了侧面的印证,学习者在物理环境、信息加工、学习动机、归因方式等多个方面都是存在差异的。

三、把“微课”教学过程等同于课堂教学过程

这种误解依旧屡见不鲜。微课不同于课堂教学,微课所关注的往往是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而不是一个知识单元。一段微课往往是具有良好的相对独立性的,可以无障碍的运用到不同的教学情境之中。另外,微课的本质是学习资源(教学资源)的一种形态,内容相对固定,主要目标是完成对知识点呈现或者教学环节的完成,并不考虑在具体教学应用中的生成性。但是实际上有相当多的评审专家在点评过程中时刻体现出了微课等于课堂教学的这种思想。

四、用“课件”设计与开发的规律指导“微课”

这种误解是一种典型的拿着方法找问题的表现,也颇有刻舟求剑之像。我们在设计和开发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曾经总结了一些基本规律。于是有人把这些规律生搬硬套到了“微课”身上,并且振振有词。比如,在一些微课作品中使用了动态背景,有人就指出这么做不和规范,会影响学习者的注意力。多媒体课件有这个要求,那是因为多媒体课件运用的场合是在正规的教学环境中,具有充分的学习时间的保证。但是我们使用微课,往往是在一些非正式的学习场合,要克服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此时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的要求提升到了首要位置。只有达到了这个目的,才有可能进行知识的有效传递。

微课从本质上可以归纳为课件的一种特殊形式,因为课件的本质就是提高经验转换效率的工具,只有可以在学习者的经验转换方面提高了效率的计算机程序才可以被称作是课件,而微课产生之初就是为了让微课所呈现的经验更容易被学习者关注,更容易引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更容易降低学习者的认知负荷。但是微课毕竟不同于传统的多媒体课件,微课在应用的场合,积极依赖的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独特性。

五、用传统教学设计指导“微课”教学设计

这种误解也很普遍,这种认识是前面对微课本质认识错位的一种延续和具体表现。微课资源是教学资源的一种,对其进行教学设计无可厚非。但是对微课的教学设计不能继续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加入“快乐”的元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微课的亲和力。比如我们可以进行故事化的教学设计,用承载着教学内容的“故事”来展开叙述,通过一个个的小“故事”来讲述一个个的大“道理”。而讲故事的技巧就是首先做足铺垫,在抖完包袱后戛然而止,留下足够思考空间。这些都是我们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很少涉及的,老师们需要适应,更加需要改变。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的“快乐”元素应该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肤浅的“娱乐”。这里的“快乐”实际上是指代微课资源本身需要承载的一种强烈的“吸引力”或者“认知粘性”。正是因为对微课的这种特殊要求,也从根本上把微课的教学设计从传统的教学设计中明确出来。传统的教学设计更加强调的是学与教的基本原理,本质是根据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者的特点,依据学习者的学习心理,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来组织教学活动。而微课的教学设计作为教学设计的子集,既继承了这些特性,同时还在“快乐”方面提出了新的设计要求。

六、“微课”产生于广东,或者产生于美国

这种误解是因为偷换了概念,“微课”这个词可能产生于广东,或者美国,但是“微课”所代表的内容早已有之。适合在短时间内学习的资源在网上比比皆是,而且早已存在。我们不能因为重新起了个名就说这个事物刚刚诞生。

上述六种误解已经成为“微课”健康发展的拦路虎,从各级各类的微课大赛的评价中就可见一斑。评价者尚且如此,我们普通微课大赛参赛者或者普通的微课实践探索者的观念就更加可想而知了。

参考文献:

[1]曹殿波,薛苏秦.“微课”实践中亟待厘清的四个基本问题[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05):495-498.

[2]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13-14.

[3]Philip Guo,JohoKim,RobRubin.How Video Production Affects Student Engagement: An Empirical Study of MOOC Videos[C].Learning at Scale,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