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关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经济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经济关系

劳动经济关系范文1

【关键词】 经济转型期 国有企业 劳动关系 和谐

现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纷纷引入市场经济,以市场为依托,促进企业转型,使得国有企业逐渐增加了市场比重。在这一过程中,夹杂其中的劳动关系十分重要,是国有企业经济转型必须解决和完善的一项重要内容。劳动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现代社会和谐与否的晴雨表、风向标。劳动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企业发展的前提。

一、经济转型期国有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

和谐的劳动关系有利于国有企业在市场运作过程中建立良性的劳动主体互动,协调企业与各自员工、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之间的矛盾,实现真诚合作,共同进退,互利互惠。只有推动企业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才能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调动不同利益群体和同一群体不同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加企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和谐的劳动关系主要解决的就是劳动薪酬与福利待遇问题,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为国有企业快速转型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经济转型期国有企业不和谐劳动关系原因分析

1、业务外包对劳动关系造成的影响

业务外包是以经济合同方式连人带事整体交付承包方完成,并向其支付相应费用的经济活动,是一种管理策略。业务外包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劳动者由用人单位——承包方直接管理,并对劳动过程直接组织、指挥、监督和管理,发包方不参与劳动管理。长庆油田面对突出的“快速发展用工刚性需求与严格控制用工总量”矛盾以及“实现5000万吨油气当量控制现有员工规模”的压力,将非核心业务及辅助或附加值低的流程交给外包服务提供商执行,实现了国有经济与私有经济的交汇融合,进行了国有企业市场化运作尝试。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最基层的生产直接管理者,对业务外包认识存在缺陷,放弃了对承包方的管理,而将承包方员工等同于国有企业员工,混淆安排工作,越过承包方直接管理其员工,造成在职员工与业务外包人员混岗,一人两岗、一人多岗的现象,久而久之,业务外包人员对油田企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同工不同酬、利益不对等等势必引起不同群体之间矛盾的激化,给劳动关系的和谐带来很大的潜在风险,不和谐的劳动关系将成为长庆油田发展的瓶颈。

2、忽略合同管理的重要作用

市场运作过程中,发包与承包双方签订《业务外(承)包合同》,以约束各自的行为,签约双方是一种经济关系,而非劳资关系,合同标的是“事”而非“人”,双方受《合同法》而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约束和调整。引入市场经济后,要求国有企业对参与承包的私有企业以合同为准绳,主管承包事务、并按实际承包工作量完成情况进行费用结算。但在实际转型过程中,大多企业并没有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对合同内容进行规范,没有对承包任务、合同标的、要求完成的具体工作量以及双方的责任义务、责任主体进行明确规定,合同费用及结算方式仍按“人”头计算。一旦合同双方出现经济纠纷,承包方即乙方在考虑其未来发展和市场份额的前提下,必然会将矛盾转稼给其员工。

3、缺乏足够的合同意识

国有企业在经济转型市场化运作时期,引进私有企业和私有经济,是传统与现代的拐点。私有企业受利益驱动,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不规范,劳动合同制度不健全,不及时建立社会保险,不按时发放劳动保护用具、不按时足额发放员工工资等现象突出。实际表现为劳动关系双方合同意识不强,企业和员工不能用劳动合同约束各自的行为,劳动合同流于形式的现象比较普遍。合同双方极易因劳动付出、薪酬等发生劳动争议,成为企业和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4、员工多元化的诉求无法满足

社会进步,国有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其自身固有的员工需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已从简单的衣、食、住、行等生理诉求和安全需要、社会需要上升到尊重的需要和其他更高层次的诉求,员工诉求呈现多元化。而业务承包企业,由于承包的是非主营、辅或低端业务,发包方在核定承包费用时其人工费用较低,承包方发给其员工的工资福利自然比不上国有企业员工,他们(承包方员工)劳动所得仅能维持个人衣、食等日常生活,结婚、住房、养家糊口难以为继,更谈不上社会需要,安全需要在承包方利益面前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两个不同的利益群体在同一环境中劳作,在利益不对等形成显著对比的情况下,给劳动关系不和谐带来严峻的挑战。

三、经济转型期国有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

1、建立健全科学的劳资危机管理机制

应对劳资矛盾的危机,企业要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第一,做好危机预防工作。有敏锐的洞察力,根据日常收集到的各方面信息,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危机的发生或使危机造成的损害和影响尽可能减少到最小程度。第二,进行准确的危机确认。危机管理人员要做好日常的信息收集、分类管理,建立起危机防范预警机制。危机管理人员要善于捕捉危机发生前的信息,在出现危机征兆时,尽快确认危机的类型,为有效的危机控制做好前期工作。第三,消除危机处理后遗留问题和影响。危机发生后,企业形象受到了影响,公众对企业会非常敏感,要靠一系列危机善后工作来挽回影响。

2、实现科学的监督与管理

国有企业拥有自身的劳动关系,专业化外包企业拥有另一种劳动关系,这两个劳动关系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劳动群体,这两种群体的工作出发点完全不同,但其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都希望获得较多的劳动回报,以维持和改善生活,并为未来的生活提供保障。因此,两个群体又具有统一性。国有企业在市场运作时,只有将对私有企业完成承包工作量过程的“直接管理”过渡到对私有企业的“监督管”、对业务承包“人员”的直接管理过渡到对承包“事务”的管理状态,通过对承包行为和承包方完成承包任务过程的监理,利用工程数量和质量来控制和调动承包企业的积极性,才能将矛盾化解在劳动群体内部。与此同时,通过监管手段,还能充分调动劳动群体的整体劳作水平和个体的创造性,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

3、针对不同利益主体实行不同的结算方式

国有企业转型进入市场经济以后,就得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费用结算。业务外包后,外包的是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不能等同于劳务派遣,按“人头”结算费用。私有企业承包工作量后,为了完成合同标的,达到合同要求,具体使用劳动力即人的数量,是私有企业内部事务。业务承包费用的结算,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和质量才是唯一的依据,国有企业只有改变过去传统的按私有企业自己安排的“劳动力数量”、“人头数量”结算承包费用方式,才能减少私有企业员工个体与国有企业的摩擦。同时必须采取有效手段,将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两个不同利益群体各自员工划定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工作范围,实现不同的工作目标,彻底解决两个利益群体不同个体之间混合交叉、共同合作完成同一工作任务的现象,避免在不同群体中的不同个体之间出现攀比,使劳动关系和谐。

4、促进劳动合同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从企业发生的大量劳动争议案件来看,企业经营者的劳动法律意识淡薄和企业违反劳动法的行为,是造成企业劳动争议的主要原因。要通过企业经营者的劳动法制教育,使他们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法受到国家保护,任何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都是不能容许的。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才能实现企业和劳动者的双赢。同时,加大劳动监察的执法力度。目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监察不力现象,要加强劳动监察工作,及时查处企业的劳动违法行为,促进企业自觉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促进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当前劳动监察应集中在社会保险、劳动基准、劳动安全等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强制性义务,即那些可能危害社会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对违法违规现象应采取各种方式,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依法加强劳动监察,优化企业劳动环境,是预防和减少企业劳动争议、构建和谐企业劳动关系的有效举措。

5、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念,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企业通过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职工的知识能力、技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使其主观能动性和自身的劳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第一要转变观念,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企业以人为本就是要以职工为本,全心全意地依靠职工来管理企业、经管企业,努力把企业建成温馨、和谐的职工之家。第二要充分体现对职工的尊重和信任。重点做到尊重人、教育人、关心人。尊重人就是尊重每一个职工的人格和权益,重视和重用人的才能;教育人就是要利用多种教育形式,使职工树立热爱本职热爱企业的思想;关心人就是从生活上体贴、工作上支持、思想上关怀。第三要稳步提高职工收入,注重职工的发展进步。目前职工的第一需求就是以工资和奖金为主的经济收入,这一需求并非一切向钱看,而是保证能够生存的基础,这一基本的需求必须予以满足。同时企业应努力提高职工素质,打造好发展的平台,进一步激发职工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和谐劳动关系。

四、结语

经济转型期间,国有企业可以将部分非关键业务进行专业外包,实现市场运作。此时,为了更好地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需要转变工作方法,在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的同时,处理好劳动关系,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完善劳动合同。要以劳动法制化为依据,建立科学的奖勤罚懒机制,从劳动群体、劳动个体的基本利益出发,转变管理内容,实现以监管代替直管,以管事代替管人,以实际工作业绩代替按人头核算的薪酬结算方式,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为国有企业发展贡献力量。国有企业也因此可以有效化解转型期间不和谐因素的滋生与漫延问题,更好地规避不和谐的劳动矛盾,为成功转型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巨涛:浅议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J].中国经贸导刊,2011(13).

劳动经济关系范文2

近几年,围绕劳动价值论的讨论从未停歇,话题不断更新,层次逐渐深入,气氛愈加热烈。这是一场政治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念碰撞,体现了政治经济学在新形势下要重新定位的努力。其中或众说纷纭,或针锋相对,种种纠缠不清的争论,多因两大理论体系相对独立,概念语言不通的缘故。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一味辩论的结果只能是似是而非,欲理还乱,无果而终。只有站在更大范围的经济学比较的基础上,才能看清这场争论的实质和意义,从而理清思路,得到有价值的成果。

以最近争论的焦点“服务业是否创造价值”为例。其实这已经不是一个辩题了,因为学界已经基本上肯定了“服务业创造价值”的观点。大家争论的只是,这个观点马克思已经说过了的呢,还是马克思没说但可以从他那儿引申出来的,还是马克思根本就是反对的。由此引发的另一个比较热闹的辩题,就是我国的私营业主是否存在剥削的问题,大家都认为我国的私营业主是应该存在的,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争论的只是他们是否在剥削,这种剥削如何定性和定量,于是又去马克思那里寻找根据加以印证。

总之,学界对命题的态度基本是一致的,与目前的经济学大方向并无二致,差异的只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态度。这个态度,总结起来,又不外乎有三种:一种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完全正确的,现在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的疑惑,都是源于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不够深刻的缘故,所以应该加深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一种认为劳动价值论的确有不足和偏颇之处,应该被发展和革新,其内涵和外延都应该进行新的拓展;一种则认为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坚持劳动价值论会走回阶级分析的老路,不利于生产力发展,所以它应该被否定或是束之高阁。

劳动价值论是分析命题的理论武器。现在大家对命题的基本态度一致,却对分析命题的理论武器的态度出现差异,这只能说明对理论的整体把握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出现了分歧。在实际争论过程中,争论的核心也的确不断地追本溯源,大家都感到不搞清楚一些基本的概念就无法再讨论下去。于是如“什么是价值”、“怎样的劳动创造价值”、“非劳动生产力是否创造价值”、“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分”等问题又重新被提了出来,但是进一步的争论却没有结果。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这是把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基本范畴和理论出发点相混淆的缘故。把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和手段直接用来分析西方经济学的命题,自然要出问题,反之亦然。二

劳动价值论虽然博大精深,但它的核心就是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这个“劳动”还有许多的规定,比如“抽象劳动”、“生产性劳动”等,这个“价值”也有自己的定义,它的经典表述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我们就来看看实际争论中的一些情况。

首先是关于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问题。

有的学者说:

在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实际上不再把劳动分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在他看来,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存在,劳动是计划分配的……也就不存在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过去我们没有注意到马克思这方面的论述。……而西方国家却从实际出发,不拘泥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认为第三产业也创造国民生产总值……使第三产业得到空前发展,所占比重已超过70%。……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与国际惯例接轨,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也采纳了三次产业的分类,也承认第三产业创造国民生产总值。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已经跳出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凡是对社会有效用的劳动。都视为生产劳动,都创造价值。[1]

这段论述的逻辑是: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三产业属于非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但实际情况是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扩大,所以第三产业也是生产劳动,也创造价值。首先,这个逻辑的因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并不一定意味着它就创造价值。在马克思严密的理论体系中,这只能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第一、二产业的效率提高,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并且第三产业分割价值的比重增加了。其次,“国民生产总值”是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它从来都是以具体的货币来表达的,无法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来衡量。第三产业创造了国民生产总值,并不能说明它创造了价值。最后,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与马克思所设想的也不一样,以之佐证,颇为牵强。这是想证明劳动价值论仍然正确的。再看另一种论述:

从今日展望,停留于原来的劳动价值论,已不能充分解释新的经济现象、市场现象与企业现象。在新经济条件下,传统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等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以及资本和传统技术不再稀缺,稀缺的是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经营创新及其载体或称人才。……仅从第三产业的不断成长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渐居首位看,所谓非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创不创造价值,多年来引起争论,确有其时代意义。否则,就劳动价值观,生之者寡,分之者众,主客易位,道理上说不通。[2]

这是想说明劳动价值论需要发展的。但是他的理由却很奇怪。难道某种东西“稀缺”了就会引起它的质变吗?技术不“稀缺”,就不创造价值,“稀缺”了,就创造价值了吗?“稀缺”是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它仍然无法与“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直接相联。再看一个:

劳动价值论辩论之透析

我国学术界一致认为党政部门的劳动属于非生产性劳动,主要理由是党政部门属上层建筑领域的范畴,它们并不参与价值的创造。现在看来,这是忽视了社会主义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及其经济职能,其实党政部门为此而付出的劳动,理应属于生产性劳动。这种劳动不仅创造价值,而且创造高倍数的价值。[3]

“为人民服务的性质”以及“经济职能”就可以证明一种劳动创造价值了吗?前一个证据明显与结论无关。“经济职能”也是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它指的是对经济运行发生作用。影响了经济为什么就是创造了价值,还“创造高倍数的价值”?论者没有交代。就笔者所知,在马克思那里,非生产性劳动也对经济产生影响,可是它不创造价值。

可以看出,上述说法的逻辑漏洞都出现在同时使用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概念之时。并不是说不可以在两大理论体系间做沟通工作,只是做的时候要慎重,不能拿来就用,直接组接。否则,这样的理论探讨不仅不令人信服,而且没有意义。

其次,关于生产要素问题。如有的学者说:

我们要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的源泉。和传统的把其归结为人的抽象劳动,即与人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体力和脑力支出不同,我根据我的价值定义认为:价值源泉一方面是人和自然界的结合,白手是不会起家的;另一方面是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并且,各种生产要素在不断增加,它们之间的比重和作用在不断调整。最初由土地和劳动起主要作用,到资本、经营管理加入价值创造,再到二十世纪中期科学技术又加入,并且成为第一生产力。从而在新经济环境中我要提出生产要素价值论或财富论。我认为这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根据我对价值及源泉的重新认识,我进一步认为这些要素的作用不是平等的,在不断变化,从而我们又说新的意义上的劳动是价值主要源泉,这就是我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4]

论文劳动价值论辩论之透析来自

从生产要素的“比重和作用在不断调整”到“加入价值创造”的推理,也就是数量可以改变性质的推理。为什么比重大一点,它的性质就会变化呢?很简单,因为这“比重”和“性质”属于不同的理论范畴,正如作者把“价值论”混同于“财富论”一样。在两个理论中,生产要素的“性质”本来就不一样,这与“比重”的变化无关。我们看到,为了确立数量可以改变性质的推理,作者不得不抹杀历史,提出资本、经营管理、科学技术以前从未“加入”的说法。这是想要改革劳动价值论的。

再次,关于我国私营业主的剥削问题。

有的学者倾向于不存在剥削或是剥削很少。如下列文字:

生产资料或资产作为商品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虽然不是同劳动相并列的价值源泉,但在商品价值的形成中也不能说毫无作用,至少它可以代替人的部分劳动,发挥着同它所代替的劳动相似的作用,因而它的使用也会带来一定的价值。所以,在现代条件下,所有者的投资所带来的回报,并不全是剥削,其中包含生产资料这种物的社会使用所带来的增值。……过去我国公有制经济内部的“投资饥渴症”、无数损失浪费等等,都同否认资产能够带来一定回报的观点有关。大量事实已经证明了这种观点的谬误。[5]

资本对商品价值的形成“有作用”就说明不全是剥削,这也是一连串看不懂的推理。首先,“有作用”为什么就是“带来一定的价值”?后文说的清楚:“带来的回报”--这就对了,不是“价值”,而是“收益”,那是西方经济学的概念。马克思早就澄清过,此与“价值”无关。其次,资本“代替人的部分劳动,发挥着同它所代替的劳动相似的作用”,因为劳动可以带来价值增值,“因而它的使用也会带来一定的价值。”依此推理,如果全部使用资本,没有劳动,价值创造照样进行。资本和劳动属于不同的生产要素,要是它们之间存在这么简单的替代关系,那就不是两个不同性质的要素了。倒是西方经济学中大量的理论假设是基于资本和劳动可以相互替代。最后,“大量事实已经证明了”的是资本参与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是资本本身可以“带来一定回报”的“观点”。

有的学者认为存在剥削: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二重性的理论,同样适合于对我国私营企业的分析。

随即作者在引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我国的私营业主的劳动进行了分析之后,承认存在剥削,于是说:

经典作家曾多次讲过: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剥削。……现阶段允许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企业剥削的存在和发展,显然不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长远目标,但它却可以成为我们实现目标的手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也存在一定范围的剥削,但它并不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漫无边际,而且这种剥削还受社会主义国家的引导、监督、控制和调节。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公有制经济占统治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制度不会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的剥削,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不能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制度同日而语。[6]

看起来作者十分正确,但细想却不知道他的目的何在。如果想说明这种剥削应该存在,那么那是我国的政策如此,不是劳动价值论证明如此。作者运用劳动价值论的结论只是承认了剥削的存在,所谓目的好,规模小,这些都不属于劳动价值论。整篇文章最后的结论是劳动价值论正确,剥削也应该存在。我可以接受这两个结论,但不能接受这两个结论之间有因果关系。没有因果关系,这样的研究又有什么意义?理论研究的目的应该是指导实践,现在变成了实践指导理论,生拉硬扯,结果只能是牵强附会。

劳动价值论辩论之透析

以上只是择其要者,篇幅虽少,但其代表的态度却具有普遍性。为什么出现这些现象?我认为这与理论界的躁动情绪有关。政治经济学遇到了挑战,的确需要应战,但也要首先弄清自己的角色与性质。政治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从来就是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不同的理论分工,更有不同的独立的理论框架和体系。政治经济学是规范经济学,西方主流经济学是实证经济学,前者探讨的是公平问题,是人性的解放,后者探讨的是效率问题,是财富的增加。两者各有作用。以政治经济学指导营销,恐难如意,以西方经济学争取人类的自由平等,也是无力。三

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里,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而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非生产性劳动的报酬是从生产性劳动创造的国民收入中再分配而来的,即从生产性产业工人创造的价值中分割而来的。可是马克思并没有说非生产性劳动分割生产性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有什么不正当。从理论上说,即使分割的比重到了90%,也与它是否正当毫无关系。既然如此,大家为什么要急着给非生产性劳动正名?

这是因为大家都感觉到了“价值”这个概念所包含的社会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创造的价值比分割来的价值似乎更优越。所有接受的人都有这种意识,那是因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里的确贯穿着这种意识。

换个角度来看。既然在理论上创造的价值与分割的价值同样正当,那区分它们还有什么意义?直接研究价值分割后的形态不是更简洁了当吗?马克思在年青的时候也曾试图像他人一样如此表述价值,但是他之所以后来发明了“劳动二重性”理论,又区分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都是为了导出剩余价值理论。没有劳动价值论就没有剩余价值论。在马克思看来,如果不从价值的本质而是从价值的现象开始研究,以价值的最终呈现状态为研究依据,就无法区分劳动与剥削。换句话说,剥削的部分将很容易与非生产性劳动所得混淆在一起。西方经济学就是这么做的。当时的经济学家们对这一点也很清楚。马克思曾转引一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话说:“关于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的学说,看来既是错误的,又是危险的,因为它不幸给一些人提供了把柄,他们可以断言一切财产都属于工人阶级,别人所得的部分仿佛都是从工人阶级那里抢来和骗来的。”[7]当然劳动价值论并没有断言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也没有断言一切财产都属于工人阶级,但在这个理论中的确突出了生产性劳动的地位,从而特别反衬出了工人所受到的沉重剥削。

因此,劳动价值论是一种特别从社会公平价值角度进行判断的理论。与之相反西方主流经济学是特别从增加财富的角度进行判断的理论。现在学界很多人在争论的问题,是要用劳动价值论去谈增加财富问题。这也不是不能谈,只是不能移花接木地谈。在马克思那里,公平与财富的问题是他早在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解决的问题了。在他看来,资本主义可以高效率地增加财富,但人不是机器,工人仍在怠工,因为他们的人性得不到实现,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会充分发挥。人类只有自由了,完全可以实现对象性的人性了,经济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那时研究如何提高经济效率的经济学才会真正起作用。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公平和平等,要求劳动创造的价值与报酬相当。因此,界定剥削和剥削量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区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

再进一步说,马克思所关注的对象比普通的经济学更高更远。他本来就是从哲学研究转入经济学研究的。他的哲学研究的是人性为什么受到压迫的问题,他的经济学也是为了揭示这个问题。他之所以要研究经济学,是因为他在研究哲学和政治的过程中发现,人性受到压迫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要揭示的是在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剥削和压迫的问题,剥削是经济问题,是生物性问题,压迫是政治问题,是人性问题。工人们被剥削走剩余价值,不仅仅是吃不上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性压抑的问题,是做人像做动物的问题。所以相对于贫穷,马克思更重视的是异化--人于动物性。之所以要反对剥削,因为那是异化的根源,是人性的大敌。

我们都知道,经济的发展并不能解决人性解放问题。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最终关注是人性的解放,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最终关注是经济的发展。所以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两个不同导向的学问,即是不同社会价值判断的学问,不能直接互通。

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确有冲突,基本理论相悖,但那是因为它们分别处在不同的研究领域里,对基本的社会价值判断不同造成的。他们的关系并不是同一个窝里的死对头。他们之间的争论,只能是一种基本价值判断的争论,如讨论财富增长重要还是公平重要,或者剥削的标准和意义等等,而不应是各自理论体系中的某个具体问题,更不应用一种体系的概念理论解释另一种体系的概念理论,或是干脆相互混杂,因为从它们各自的理论范式中去看,对方的理论都大谬不然。

西方经济学的蛋糕理论就是说把蛋糕做大是至关重要的事,财富增长是第一位的,在此基础上再去兼顾公平,而他们同时又认为效率(增长财富)与公平平等是永恒的矛盾,所以是否存在剥削不是他们要讨论的问题,只要财富增长就完事大吉。政治经济学则是首先把公平问题放在首位,研究生产中的人与人的关系是首要的,而经济增长以及如何增长则不是它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因而不管我们是搞何种经济理论的研究,必须能沉进去也能浮上来,只有我们跳出了圈外,用更高的眼光看待学科的立足点和局限性,才会更深刻地发现它们各自的意义,珍视它们各自的价值。

劳动价值论辩论之透析

劳动价值论在当代是否还有用?当然。是否需要发展?当然。只是,讨论归讨论,发展归发展,但要沿着它本来的轨迹讨论和发展,不要僭越身份,否则只叫。劳动价值论既然指向的是剥削问题,研究的是公平标准,目标是人性的解放,那么在当代,在改革开放突飞猛进的今天,需要研究的事情还少吗?就像服务业是否创造价值的命题,实在没有什么意义,需要我们研究的倒是服务业所得到的价值是否合理,有多少合理。像私营企业是否存在剥削的问题也是早有定论的,需要我们研究的倒是剥削了多少的问题。而且,我们需要的是像马克思那样的量化的研究。至于剥削是不是对经济有利,也不是我们的课题,我们可以像马克思恩格斯那样说一声“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然后大声疾呼反对剥削。实际上,不仅是这些具体的研究十分必要,就是基本理论的推展也十分必要。但推展也要沿着原来的方向推展,研究在当代人性是如何受压迫的,为什么经济这么发达,人们仍然感到不自由?隐藏在那些丑恶和荒谬的社会政治现象背后的是什么样的经济根源?经济的不断增长为什么会带来新的异化现象?所以,我们要继承的是马克思在过去做过的工作。

社会需要各方面的理论,反对不平,关注人性是我们的任务。在我国,西方经济学可以用来指导经济,当然还需一边研究和创新,而政治经济学是我们用来把握整个国家方向的理论,因为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国民的幸福和未来的发展当然是比经济的增长更远大的任务。

注释:

[1]何伟《重新认识劳动价值论》,《经济学家》2002年第1期第12页。

[2]沈立人《劳动价值论的理念创新与政策整合》,《经济学家》2002年第2期第23页。

[3]何炼成《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经济学家》2001年第6期第47页。

[4]晏智杰的论述,张兴明《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探索--访经济学院院长晏智杰教授》,《北京大学校报》2001年12月。

[5]董德刚《如何看待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前线》,2002年第2期第13页。

劳动经济关系范文3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劳动力流动;关系探讨

一、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增长效应

劳动力流动对于劳动力流入地区或流出地区都具有较强的区域增长涵义。对劳动力流入地区来讲,劳动力的流动首先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生产要素,同时,由于劳动力的流动本质上是人力资本在区域之间的转移,而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企业及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资源,也是企业及区域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劳动力及人力资本的流动所产生的外部效应使得区域能够在劳动力聚集、企业聚集及产业聚集过程中获得递增的收益与经济增长。劳动力作为经济增长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其投入量及投入结构的变化必然影响到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而劳动力的流动必然影响到流入与流出地区的劳动力供给状态进而影响到流入与流出地区的经济增长。

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增长的来源决定于两个条件:一是专业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劳动者数量和质量的变动。大卫·李嘉图也认为社会财富的增长取决于劳动数量的扩大与劳动力生产力的提高。当然,由于该时期处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扩张的阶段,其所面临的是劳动力供应不足问题,所以,他们关注的是劳动力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变化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危机时期的到来,出现了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有效需求及就业不足的劳动力、就业、产业之间的关系理论,这时,人们重点考虑的是为促使劳动力的充分就业,需要怎样的产出水平与劳动力生产率水平。也即怎样的总需求水平及容纳一个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平均需求额。

劳动力流动对流入地区所产生的增长效应还表现为劳动力流动所导致的贸易效应上。贸易被称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劳动力的流动不仅改变了劳动力流入及流出地区的区域产品、区域产出结构,同时也改变了区域贸易的结构,这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而区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便是要素或者说自然资源的禀赋差异,即空间异质性与生产要素某种程度上的不能流动性。瑞典经济学家俄林指出,个人在职业上的专业化与区域在地理上的专业化具有相似性,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能力禀赋,而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其具有不同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基础,使其具有生产某种产品的相对优势。如果要素能够完全流动,那么,真正流动的可能是要素而不是商品与服务。所以说,劳动力的流动必将区际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尽管说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商品的交换,使商品及生产要素的价格趋于均等,也即生产要素价格的地区性差异将逐步缩小,从而减少了要素在区域间流动的必要性,也即商品的流动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要素的流动。但是,商品的交换并不总能使要素价格均等,地区间的差异仍旧存在,并且在要素价格差异大到足以克服各种障碍时,就会导致生产要素的流动,这时要素流动成为商品流动的替代物,通过要素的流动则直接作用于生产要素价格,间接作用于商品价格,最终使价格均衡化趋势得以进行。

二、劳动力流动与区域联动发展

劳动力的流动不仅对自身的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同时还对资本、技术生产要素流动,进而影响到劳动力流入地区与流出地区的区域发展模式。由于落后地区的收入水平较低,必将引起劳动力向发达地区的流动,这既包括了技能劳动力,又包括非技能劳动力,这样便形成了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同时,由于落后地区人均收入水平较低,进而导致落后地区本身的资本供应不足,这样只有通过引进外部资金、技术及设备,来改变落后地区的技术落后及资本供应不足的状况,同时因引进资本技术与设备相关联的劳动力流动也就成为落后地区知识技术传播与产生外部性经济的主要来源,而新技术的引进及相应人力资本的流入将促进落后地区新产业的形成。并由于外部效应促使相关产业发展,进而导致新产业区的形成,而这必将使落后地区产品市场(包括区域内与区域外)扩大及收入水平提高,同时使得购买力提高,从而形成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对于发达地区来讲,由于积累了资本、技术及劳动力生产要素,同时也积聚了新产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那么,发达地区在劳动力流入及人力资本的集聚过程中,促使自身的产业进行结构转换,一是传统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换为主,同时,发展为工业及周边区域服务的第三产业,进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高科技产业的聚集,实现老工业的改造与复

兴与新产业区的兴起,这样便形成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经济联动格局,并从专业化分工中获取区域经济增长的收益。当然,这种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发展模式可能仍保留着核心的二元区域经济结构,而对于区域差距的缩小而没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说,劳动力的流动不仅对企业的区位选择及相应的产业聚集产生作用,同时也对资本、技术要素产生效应。尽管资本要素的流动决定着技术要素及劳动力的流动,但劳动力的流动同样会反作用于资本与技术要素,并且,体现劳动力内涵的人力资本流动甚至将会成为生产要素流动的核心。在落后国家或地区,由于资本作为最重要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其在生产要素的流动起到决定性作用,使得其对劳动力、技术要素占主要地位,但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发达及资本的日益丰富,作为非物质资本的人力资本或者说劳动力越来越显现出生产要素外部效应的重要约束条件,也是产生技术外溢效应的人力资本保证。所以,劳动力生产要素的流动对于两区域的经济发展将有重要作用。

劳动经济关系范文4

一、引言

劳动力是影响经济增长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劳动力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给予了很多关注,有关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的研究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储藏量极为丰富。但一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却受其制约,同时经济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因此我国的劳动力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劳动力参与率的基本含义

劳动力参与率一词是由英文“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翻译而来的。它一般被用来反映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劳动力市场的活动水平和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程度。

由于劳动力参与率反映的是一国或地区的劳动力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程度,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劳动力指年龄在16岁及以上,正在工作或正在积极寻找工作,或暂时失业而等待被召回的人口。因此可以用劳动力人口总量占16岁及以上人口总量的一定百分比来表示,即:

劳动力参与率 =

三、劳动力参与率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的计量模型分析

分析劳动力参与率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就要从两个方面考虑:①劳动力参与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②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

1.劳动力参与率及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理论分析

根据上述的劳动力参与率的定义与公式可知,劳动力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占1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明显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参与劳动的人口数越多经济增长越快。因此劳动力参与率从理论上讲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

2.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参与率的模型分析

(1)指标选取

①使用1978年―2005年统计年鉴数据,其中包括GDP(以1978年为100,以后各年为其定比)和LFPR(劳动力参与率 %)。具体可见附录。

②由于只考虑GDP增长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所以只选取GDP一个作为解释变量。

③劳动力参与率作为被解释变量。

(2)模型设计和回归分析

为简单起见,各指标采取对数形式。建立模型为:

LnLFPR = β0 + β1lnGDP + μ

运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得:

LnLFPR = 4.602 - 0.040lnGDP

(240.270) (12.328)

R2 = 0.8539D.W.= 0.66058 括号内为各估计量的t统计值

由回归结果可知,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R2 = 0.8539,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得很好。从截距项与斜率项的t检验值来看,均大于5%显著水平下自由度为 n 2 = 26的临界值t0.025(26)=2.056。GDP和LFPR显著相关,而且呈现负相关。即GDP每提高一个百分点,LFPR将降低0.04个百分点。但是其D.W.= 0.66058 较小,存在自相关。因此将原模型添加滞后项,建立新模型为:

LnLFPR = β0 + β1lnGDP + β2lnGDPt-1 + μ

运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得:

LnLFPR = 4.601 - 0.220lnGDP +0.183lnGDPt-1

(242.421) (2.765) (2.275)

R2 = 0.867D.W.= 0.752 括号内为各估计量的t统计值

由回归结果可知,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R2 = 0.867,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得很好。从截距项与斜率项的t检验值来看,均大于5%显著水平下自由度为 n 3 = 25的临界值t0.025(25)=2.060。GDP和LFPR显著相关,而且呈现负相关。即GDP每提高一个百分点,LFPR将降低0.220个百分点。

由上述回归模型可知,GDP增加将会引起劳动力参与率的降低。根据我国著名统计学家邱东的研究,中国劳动力参与率对经济增长起正向的推动作用,并且中国的劳动力参与率水平先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渐上升,后又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下降,这便与本文在理论分析中的观点相似。这里出现了一个矛盾,本文认为产生该矛盾是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

①当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 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 经济的较快增长推动就业增长, 工资水平和就业率水平提高, 劳动者的劳动力参与倾向提高, 劳动力参与率也随之上升;而当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相当高, 达到一定水平后, 经济的较快增长伴随的将不再是劳动力参与率的上升而是下降。因为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高的国家或地区的劳动者来说,劳动力参与所带来的收入增加产生的效用低于闲暇产生的效用, 因此他们选择更多的闲暇, 从而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劳动力参与率水平下降。如图:

②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也明显提高,知识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从模型1中却看到,教育在我国表现出影响经济增长水平下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育水平的提高意味着较多的年轻人离开劳动力队伍加入到教育和培训行列,造成自愿失业增加,劳动力参与率降低。

③我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阶段,产业结构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移。但是我国产业结构主要还是劳动力密集型,所以劳动力参与率的增加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经济的增长会促使产业结构的转移,使得一部分劳动力不得不被淘汰或者退出劳动大军。这样便呈现出当劳动力参与率的提高会促进经济的增长,而经济的增长会降低劳动力参与率。这样便和本文的两个模型相吻合。

④我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大都在从事农业生产,这样便形成了所谓的“隐性失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隐性失业逐步被释放,使得我国劳动力参与率水平不断下降。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自身生产力的提高,促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这样便解释了模型2以及其图形。

四、劳动力参与率的问题及其对策

1.劳动力参与率的问题分析

根据邱东等人的研究,当前我国劳动力参与率问题的难点和本质在于适度劳动力参与率问题。劳动力参与率与劳动力供给密切相关。在人口总量和劳动力资源总量一定的条件下,较高的劳动力参与率意味着提供较多的劳动力供给,而降低劳动力参与率则意味着提供较少的劳动力供给。同时劳动力供给与失业和社会保障密切相关,在较大劳动力供给总量的条件下,过量的劳动力供给不能被社会需求所吸收,其结果将造成较大数量的失业;当大量劳动力退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参与率较低,劳动力供给总量较少时,社会上会存在大量的非劳动力人口,加大社会保障的压力。因此,在研究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数量关系时,寻求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适度劳动力参与率,具有重要意义。

邱东等人认为所谓的适度劳动力参与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理想的劳动力参与率,在适度劳动力参与率条件下,社会上将存在最适度数量的失业人口和非劳动力人口,失业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和非劳动力人口造成的社会保障压力将达到最低程度,社会将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用公式表示为:①

GDP = MAX ①

1- LFPR = MIN②

LFPR- 就业/人口 = MIN③

式中,GDP代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式表示社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1- LFPR代表非经济活动人口率;式表示非经济活动人口率最低,非经济活动人口对社会保障的压力也最轻;式则表示失业率最低,失业的社会压力和负面影响也最低。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劳动力参与率即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适度劳动力参与率。因此,要解决劳动力参与率的问题就应该从上述几个方面着手。

2.对策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见, 目前我国劳动力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各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转轨时期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这一特殊关系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在短期内通过大力提高劳动力参与率来推进经济增长。为此, 今后一段时间内, 不应以大幅度提高劳动力参与率为政策取向; 相反, 应努力采取各种措施, 适当降低劳动力参与率, 同时统筹考虑失业、社会保障等各种问题, 以求更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高,发展教育事业可以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为社会积累人力资本,而且在短期可以降低中国劳动力参与率。因此,在当前中国的现实条件下,发展教育可以推迟青年人口的劳动力参与、降低劳动力参与率,同时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保持我国经济的持久发展。

(2)扩大劳动力输出

我国劳动力然丰富,成本较低,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很小,远远低于印度、巴基斯坦等近邻国家,因而劳务输出的潜力很大。扩大劳动力输出,对于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中国来说,可以缓解当前国内的就业压力和提高边际劳动生产率。

(3)适度经济发展带动劳动力参与率问题的解决

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失业率和实际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而经济增长的快慢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就业状况的一个最重要因素。经济增长太慢不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和现有经济资源的利用;经济增长速度过快虽然可能在短期内有助于扩大就业,但从长期来看,急功近利的经济过快增长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发展失衡,其结果反而也会不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参与率和就业问题,就要保持经济的适度发展。

五、总结

根据上述本文的理论分析可知,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增长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理论分析和模型却得出的相矛盾的结果,则表明了我国现阶段在劳动力参与所体现的问题。产生矛盾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这种矛盾是经济转型的代价;另一方面是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原因。当对两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可知这两个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结果却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劳动力参与率要适度。对此,本文给出了三大点对策。①大力发展教育事业;②扩大劳动力输出;③适度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邱东等著.劳动力投入与经济增长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

[3]韩泽渝.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青岛市为例 山东经济 2006年第三期.

[4]李子奈等著.计量经济学(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

劳动经济关系范文5

关键词:劳动卫生;管理工作;市场经济;分析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带来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腾飞[1]。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劳动卫生事业的改革也需要进一步地深化。当前劳动卫生管理规定以及法律仍不完善,因而在预防一些问题,如企业转轨、企业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的过程中没有将劳动卫生工作同步上来[2],造成企业在劳动卫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些深层问题的日益突出[3]。本文结合近几年的劳动卫生管理工作的实践,对于劳动卫生管理工作如何适应新型的市场经济环境,进行一些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1劳动卫生管理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状与问题

1.1劳动卫生管理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状分析据2011年末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企业的劳动卫生管理工作在稳步发展,但在一些综合防治措施方面也遭遇了一定的问题,如某些企业作业环境尘毒浓度依然超标[4]。为了避免出现劳动环境恶化的现象,以及企业职工出现职业病等局面,企业及劳动卫生监管部门更需进一步加强劳动卫生管理工作[5]。

1.2劳动卫生管理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问题探究

1.2.1劳动卫生工作管理困难劳动卫生工作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出现了一些问题,很多农村劳动力在从事城市建设工作的同时并不能将劳动卫生基本知识和劳动卫生法制观念贯彻到自身劳动过程之中[6]。很多没有劳动卫生知识和法制观念的人进入到企业管理层干部队伍之中,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也埋下了安全隐患。

另外,职工的流动性过大,而工人的职前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工作以及体检工作均得不到有力保障,因此员工的健康也得不到相应的保护[7]。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面临着多方面的竞争与挑战,部分管理人员也不知其原料的毒性,盲目投入生产线,从而导致了一线生产员工的卫生条件不健全,影响劳动卫生监管部门工作的同时也为一线生产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不利影响[8]。

1.2.2劳动卫生工作法制不完善目前我国还未出台一部独立完整的劳动卫生法,还未形成独立、系统的职业病防治法体系,因此具备权威性、强制性的劳动卫生条例、标准、办法等的出台不仅能够对企业形成一定的管理约束力,从而使得一些需要使用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与处理的问题有法可依。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促进员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有序开展,这些都离不开良好的劳动卫生管理工作[9]。不过目前我国私营企业数量较大,对于劳动卫生监管部门而言,其工作量不仅巨大,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为一线员工的职业病发病率上升埋下了安全隐患。

1.2.3劳动卫生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不高目前由于卫生、劳动以及行业协会等部门都能够对企业的卫生工作形成一定的监管力,从而导致了企业的卫生监管工作存在一定的重复进行的现象。而有的企业对于一些重复罚款、收费现象也表现了强烈不满,因而拒绝正常的监管与监测工作的进行。

在劳动卫生监管部门进行卫生管理工作的同时,一支强有力的监管队伍能够很好地调整卫生监管工作与能力之间的失调现象[10]。现有的劳动卫生监督队伍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另外,由于政府对于卫生事业的支持经费有限,这也使得监督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受到了影响。

2劳动卫生管理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对策探讨

2.1建立并完善劳动卫生管理体系建立一支由卫生、劳动、企业以及工会等部门组成的劳动卫生管理队伍,能够促进劳动卫生监管部门和企业共同担起劳动卫生工作的重担。进而在劳动卫生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形成技术与技术的联合。

2.2完善劳动卫生法律法规为了更好地保障一线生产员工的健康,必须完善劳动卫生法律法规,健全职业病防治法体系,从改善工人的生产和作业环境入手,保障工人享有有效合理地劳动卫生工作权利。

2.3加强卫生基本知识的管理培训工作首先应当培训企业管理层职工,企业管理层人员能够更好地进行企业劳动卫生控制与监管工作,同时做好本企业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等的有效保护工作。加强卫生基本知识的管理培训过工作能够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劳动卫生素养进行整体性的提高,对于一些影响到自身健康权力的不良生产环境能够通过法律武器来进行合理地捍卫。

劳动经济关系范文6

读者:乔××

乔××同志:

公司的做法是有法律依据的。:2008年9月18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规定:“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应当办理退休。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所谓的劳动合同只能是用人单位与尚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之间建立的劳动合同,而达到退休年龄的老人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尽管你是再聘留用人员,但却不能适用原来的劳动合同规定。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无效。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开车撞伤老伴,保险公司应否赔偿/潘家永

今年五一期间,退休后的老耿带着老伴自驾游。途中,因车开至狭窄路段时陷入坑中,老伴遂下车帮助老耿推车。谁知,老耿在加油门冲出坑时未控制好,车子一下子撞伤了老伴。老耿认为,自己买有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保险公司应该赔付。谁知,老耿在向保险公司索赔时被其拒绝。拒赔理由是老耿之妻是“本车人员”,按规定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请问:开车撞了自家人,保险公司是否应赔偿?

读者:李××

李××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