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职业教育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质量职业教育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质量职业教育发展

高质量职业教育发展范文1

职业教育,不但要学生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还要从技能方面熟练地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因此,教学过程应体现面向职业,以能力为本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采用工学结合、现场教育,以培养能力为主,企业与学校合作等多种灵活方式进行的教学过程;以国家统一课业考核、学生就业为主,多种形式并用的教育质量评价体制。

一、加强实践教学

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以后生存之根本。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技能学习方面。学校应该以学生就业为目的,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整体社会认可度,从而再以教学推动招生,解决招生困难瓶颈。只有社会对学校培养的学生加以认可,才能真正摆脱社会对技校生素质低,水平低的错误认识,从而提高生源质量,使招生和就业工作走上正轨。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与社会发展需要同步的教学场地。随着社会的进步,世界主流技术也在快速的发展着。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求我们作为专业技术的培训机构,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让学生掌握主流的技术,真正做到与社会不脱节,与技术不脱轨。

第二,实行产教结合,建立校办企业,把教学实习延伸到社会,使学生得到实际锻炼。此外,与社会企事业等单位挂钩签约,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学生实习的需要。开展经常性的校内外竞赛活动,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竞争意识。

第三,注重能力考核,改革考试方法 。由于各门课程的特点不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所不同,因此课程考试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应制定一套旨在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多元制综合考试机制。这种新型考试,形式上采用闭卷与开卷相结合,内容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上采取考动笔、考动口、考动作相结合,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学生的基础理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全方位综合测试。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的管理,从严要求,严格考核和检查。对学生实行学历毕业证和专业技术等级证“双证制”,要求全体毕业班学生必须参加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等级考核。

二、加强建设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工作最前线的主要工作单元,承担着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现阶段的职业院校学生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二是学生差异性大,三是学生基础薄弱,四是学生功利性强,五是心理问题多。

对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从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去教导和关心学生,掌握学生自尊心强,模仿性强等特点,从学生中寻找并培养较为优秀的班干部,以他们作为榜样,推广开展一系列有利于学习,有利于团结的活动。以一个榜样为点,以他力所能及的范围画面,用一个点去影响其他周围的学生,起到以点画面的作用。

三、建设特色院校,打造特色专业

建设特色院校,打造特色专业,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是职业院校的必经之路。特色职业院校是指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特色鲜明,并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的院校,其基本特征是:标准高、水平高、影响大。

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确定自己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特色专业是建设特色院校的基础,没有特色专业就没有特色院校。特色院校是特色专业的具体体现,特色专业越多、越强,特色院校的特色就越鲜明。

四、创新职业教育道路

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改革办学体制和办学格局,才能有力推进教学改革。教育体制创新,关键是变政府包揽办学为政府统筹管理,下放办学自,对学校的人事制度、机构设置、招生计划、专业结构、收费标准全放开,促进职业学校面向人才市场,在竞争中依法自主办学,自我发展,逐步形成办学形式多元化、教育教学多样化、培养目标多极化,走政府、行业、企业、民间、中外合作的办学新格局。

高质量职业教育发展范文2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可持续发展力,设置量

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不断成熟的发展中,在课程的设置上,也体现出了时代特征,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指导下,相当数目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公共课和专业课的设置和取舍问题上,表现出不重视甚至抛弃公共课的情况。而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而不是单纯的技工。我们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在今天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在每年的毕业大学生总数中占到了相当的比例。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与一般本科教育的区别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强于一般本科学校的学生,在理论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上弱于一般本科学生。在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方面是学生的理论和文化积累优于中等职业学生。我们的毕业生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学生动手能力、理论知识、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的优加体。在今天绝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在公共课的设置和专业课的设置上量的把握上,直接会导致高等职业毕业生成为了一线工人,缺乏可持续发展力的基底。

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比对相对成熟的西方国家我们观察到的是: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演变过程,课程目标逐渐从原先单一的技能型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多元整合型发展,呈现出“学科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的发展总趋势。随着“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等观念的提出和深入人心,人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提升已逐步成为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新视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其个人品格,培养成功的劳动者与创业者便成为新世纪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因此,在国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公共文化基础课程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系使其课程设置与工作的匹配程度很高。但是德国“双元制”教育不降低对学生文化基础课程的要求,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学生公共文化课程的学习。

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关乎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的成败。教育是百年大计,不是我们急功近利将教育分割成市场经济竞争的战利品。职业教育的公共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要体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教育要始终指向人的发展。经济发展正呈现出开放化、国际化的良好态势,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也要与时俱进,尤其要摆正公共文化基础课程的位置,要以人为本,结合时代、社会、地域等各方面的需求开设出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基础课程。公共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使课程在满足不同职业需要的同时,高度重视人的各种素质的和谐发展,如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公共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要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来衡量与评价,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改革朝着社会发展所期望的目标方向发展,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那种急于求成,一味强调市场需求,重技能、轻素质的做法是对教育的延误。

拓宽公共文化基础课程范围,开设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基础课程应开设哪些课程是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国民素质的提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全球化、网络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提高人文素质、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与竞争意识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因此,加大人文课程的分量,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各国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日本、韩国、美国十分重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学分在日本占28%,在韩国占30%,在美国占13%~25%。21世纪的新文化以融合化、网络化为特点,必然会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因此必须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发展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根据人才规格的要求设置课程,着力塑造学生的良好素质,为社会提供满意的服务。

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需要从实际和长远两个角度来思考。一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通常是3年。三年的时间是学生知识和实践积累的过程,也是学生思想升华和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头脑中人文知识 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和情商的结合,笔者在人才市场招聘单位的走访中了解到企业更看中学生的实力也就是学生的可塑性。学生的实力主要的涵盖因素是: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赖于专业和公共课程的学习。尤其是公共基础课程一般都包括大学语文、 英语、 礼仪、 政治和心理等课程。这些课程对于学生中西文化底蕴累积和情商的提升都有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是逐步提高的。在国家发展中,教育作为百年大计,职业院校在对自身定位上要有一个高度上的提升。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任何学生在对自己未来的定位上绝不是满足于成为一线工人,国家建设需要的是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遵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的原则,重新调整公共文化基础课程课时的比例学习年限,因而,要充分地调查研究,在了解新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确定文化课、基础课的比例,要遵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的原则,注意保持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均衡,这有利于学生形成创造性的、有个性的人格,可为学生学好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高质量职业教育发展范文3

(一)职业教育培训对就业稳定性的影响

就业的稳定性通常以某一工作平均持续时长来衡量,国际上通常以从事某一工作的时长是否持续6个月以上来判定工作的稳定性。在此,用就业的平均持续时间来考察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按照不同就业时长可将其就业稳定性划分为4个档次:就业持续时长1年以上的为稳定性良好,6个月至1年的为稳定性较好,3~6个月的为稳定性较差,3个月以下的为稳定性很差。据此标准,结合调研数据,统计分析如下,就业稳定性良好的占比为21.3%,其中51.8%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就业稳定性较好的占比为23.6%,其中48.2%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就业稳定性较差的占比为28.7%,其中31.3%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就业稳定性很差的占比为26.4%,其中仅有10.5%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从统计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职业教育培训对于就业稳定性的影响是相当显著的,二者存在正相关。就业定是劳动者专心从事本职工作,获得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其对劳动者和用工方都具有深远影响。研究表明那些不利于个人职业生涯进一步发展,而岗位经常变动且无成功可能的就业是较低质量的就业。劳动者获得长期稳定的职业,更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有利于在选定的职业中获得更高质量的就业。对于用人单位来说,稳定的就业环境和人力资本更利于单位整体水平的提升,从而促进本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工作的稳定性可以体现在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与职业地位方面。职业教育培训对其影响也是比较显著的。调查显示,农民工通过相关职业培训,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对劳动合同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相比未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劳动合同签订率显著提升。而且,通过访谈得知,参加过职前教育培训的人员对于劳动合同的期限、公正性、具体条款的表述更加重视,能够很好地规避一些恶意企业设下的“陷阱”。对于存在异议的合同条款,双方通过平等协商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公平。双方协商签订的劳动合同赋予劳动者更多应有的权利,能够保障劳动者参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决策、自由表达意愿,切实保障员工的民主参与和监督。然而,许多未参加过职前教育培训的农民工,由于社会经验缺乏、法律意识淡薄,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用人单位利用,从而陷入被动局面。此外,通过职前教育培训,可以促使劳资双方签订更加公正合理的劳动合同,保障各项条款准确翔实、指标细化、工资待遇合理、在劳动法规定的范围内确定合理的工作时长,使劳动条件和社会保障符合相关法律的要求。职业教育培训对于农民工获得稳定的职业地位,拥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高质量就业与职业地位息息相关,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出现了不同的社会分层,社会分层往往与职业声望、职业性质、权力、收入、学历、自由度、自主性等因素有关。分析这些相关因素可发现,不同社会分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与不平等,这种分层往往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相关调查研究人员发现,职业教育培训与农民工的职业地位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经过一定期限的职业教育培训与未进行相关教育培训及培训期较短的人员相比,前者往往能够获得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更容易获得稳定的、声望较高的职业。

(二)职业教育培训与就业者社会保障的关联性

社会保障是高质量就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包括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并提供带薪休假等基本社会保障。这些社会保障,尤其是“五险一金”是国家强制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障基金,也是公民保障自身权益的重要基金项目。然而,现实中却有一些用人单位为追求高额利润,凭借自身在就业市场中的强势地位,减少人力投入资本,不为企业员工缴纳应有的“五险一金”,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基本劳动权益。要实现高质量就业,劳动者必须充分意识到劳动保障对自身权益保护的价值,认真了解“五险一金”的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基本权益。调研数据统计显示,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普遍偏低。养老保险参保率为15.8%,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占比为72.8%;医疗保险参保率为17.9%,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占比为65.3%;工伤保险参保率为25.8%,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占比为67.6%;其他保险参保率均不足10%。调查显示,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社会保障意识明显增强,未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对于社会保障的参保意识淡薄,未参加基本社会保障的比例相当大。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好多人对于企业克扣“五险一金”行为采取了默认态度,并未提出任何质疑和申诉。这反过来又助长了企业违规行为的发生,对于农民工实现高质量就业造成了巨大障碍。然而,劳动保险待遇的落实是就业队伍稳定的基石,是社会保障制度稳步实施的前提条件和可靠保证。因此,要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堵塞漏洞,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不断提高职工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水平,有效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二、职业教育培训与中观就业质量指标的关联性

(一)职业教育培训与劳动条件保障的关联性

劳动条件保障是否到位反映了企业基本保障制度是否健全,以及实施是否有效。劳动条件包括用人单位为员工提供的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条件。物质条件包括国家法律规定的工作时长、劳动保护设施、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满足要求的办公设施等;精神条件主要包括用人单位的激励机制、和谐上进的团队氛围、友好互助的团队精神等。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超过法定工作时长的比例为16.7%,其中,未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比例为78.9%;劳动保护设施满足工作要求的比例为96.5%,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占比82%;安全卫生符合要求的比例为91.2%,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比例为95.2%;办公设施满足要求的比例为85.6%,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比例为65.3%。调查显示,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更加注重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劳动条件保障状况,关注工作时长和节假日的安排是否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注重自身劳动安全的保障以及健康卫生条件的供给,更加重视团队关系的和谐与精神上的满足。工作环境安全与否事关农民工生命安危,卫生条件是否达标直接关系到农民工的身心健康,因此,高质量就业要求用人单位为农民工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条件。然而,现实状况令人担忧,我国每年因工伤事故、职业安全漏洞造成的伤残死亡比例以及职业病的比例依然很大,尤其是农民工所占比例更大。这与农民工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比例很低存在直接关系。

(二)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匹配度的关联性

为了降低人力资源的浪费,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在选择人力资源时,专业对口成为其选择的关键因素。调查显示,由于职业教育培训的针对性较强,尤其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许多职业教育培训是针对就业市场需求开办的,因此,经过培训的农民工更容易找到与所学专业匹配度较高的职业,其比例达71.7%。知识、技能、职业的广泛性决定了任何人不可能成为全能型通用人才,人力资本专用性较强的特点决定了人力资本使用的专业性特点,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只有在相匹配的职业领域方能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职业教育培训减少了农民工就业选择的盲目性,增强了其专业优势,使其能够找到更加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的职业角色定位。因此,只有通过职业教育培训,让农民工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并保障农民工持续社会化发展的需求,才能有利于农民工职业生涯的不断社会化发展,适应社会环境、生产条件等的持续变迁,从而跟上时代步伐,顺利实现个人的社会化发展。

三、职业教育培训与微观就业质量指标的关联性

(一)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收入水平的关联性

劳动报酬是职业收入的外在表现。职业收入水平是劳动者能力、价值以及对所属单位贡献值等内在属性的外在表现。当然,这种衡量标准往往因时、因地而异,涉及较为广泛的社会因素,也反映了该职业地位的被认可程度。由于不同职业的收入存在一定的差异,诱导劳动者对自身利益和收入水平的更高追求。调查显示,农民工的职业收入水平普遍较低。月收入水平在3000元以上的仅占15.6%,其中66.3%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43.6%的农民工月收入低于2500元,其中,51.2%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30.3%的农民工月收入不足2000元,其中,33.5%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此外,还有10.5%的农民工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比例仅为19.6%。可见,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收入水平呈正相关。调查显示,农民工实现职业收入水平增长较为便捷和有效的手段就是通过职业教育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较为典型的案例就是通过职业教育培训获得更高级别的技术职称,例如,高级工、技师等,这些更高级别的技术职称与劳动者职业收入水平的提高呈正相关。此外,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可获得相应职业的从业资格,而这些职业往往是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具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和相对可观的职业收入。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收入水平呈正相关,二者具有良性的互动效应,彼此相互促进与提高。

(二)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满意度的关联性

调查显示,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农民工有73.8%找到了满意度较高的职业。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满意度呈正相关,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农民工往往能够找到符合自身意愿、具有一定职业声望的职业,工作环境、方式、状态、挑战性等更容易满足自己的期望,往往就业压力适度、人际关系和谐。声望越高的职业要求劳动者的职业素养越高,劳动者只有不断进行继续教育才能满足职业的要求,形成了劳动者素质与职业声望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因此,若要实现高质量就业,劳动者就需要不断通过职业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便在劳动力市场中谋取更高的劳动报酬,获取更优质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承担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等,提高职业满意度。此外,劳动者的职业满意度还体现在劳动者的利益表达和自身权益维护,以及自由决策方面。调查显示,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农民工,更善于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在此情境下,政府和用人单位只有不断调整和完善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才能实现各方利益群体的和谐发展。调查显示,经过专业教育培训的农民工,往往更自信,能够更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个人决策力和执行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此情形下,若用人单位能够为员工提供自由的决策空间,就能够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员工潜能的充分发挥,使其创造更大的劳动价值。调查显示,员工参与所从事职业的某项决策后,会增强其使命感,使其更加努力地为实现决策目标而奋斗。根据管理学家道格拉斯的Y理论,对人的激励主要来自工作本身的内在激励,让其承担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参与更多职业决策,承担更多责任,发挥更大潜能,做出更大业绩,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管理制度上给予员工更多的自,实行自我控制,让员工参与管理和决策,并共同分享权力。因此,只有通过以上手段,赋予员工更大的自和决策空间,才能满足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因此,建议企业采取激励手段,尤其是提供员工免费职业教育培训的机会,促进员工高质量就业,实现企业、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发展的关联性

劳动者个人职业发展是高质量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公平的晋升机会、个人发展空间,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单位内部流动以及向上一层次发展的机会等,高质量就业要求打破阶层封闭固化的局面,保障社会合理化流动。调查显示,职业教育培训为农民工职业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参加过职业教育的人员相比之下职业发展更为顺利,晋升和自主改变现状的比例更大。尤其是对新入职的员工来说,处于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职业发展进步的热情和动力更高,职业教育培训则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农民工通过职业教育培训,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自身内在储备,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大的职业发展机会。由于职业差别,不是所有用人单位都能为劳动者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劳动者需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获得并胜任高质量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参加专业教育和培训,是提高自身胜任力的有效途径,若不能通过专业教育和培训来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即便获得挑战性的工作也很难胜任。调查显示,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更容易获得具有适度挑战性的工作,更容易激发劳动者的内在工作动机。职业教育培训助推劳动者结合工作实际,发挥自身最大潜能,从而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满足。

四、结论

高质量职业教育发展范文4

【关键字】和谐;师生关系;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5-155-01

我国社会经济的增长,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职业教育培养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因此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职业教育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因此师生之间互动关系的和谐与否对于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发展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不论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和能力不高。这些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信心普遍不强,有的甚至会产生自卑的心理。因此,如果不能帮助他们心态,那将会影响他们在职业教育中的学习,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丧失学习动机。当今的求职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面临毕业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同的挫折,如果心理抗压和承受挫折能力不强的学生,也会埋下心理疾病的隐患。其实不难发现,许多职业院校的学生都有着无比的激情与追求,但由于他们还没有和社会有过多地接触,因此心智尚未成熟,在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事件的辨析和处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理想特征,对于问题的分析如果与自身的分析发生不一致时,容易产生过激的想法。这一现象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中尤为突出。因此,教师欲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首先充分了解学生的心智特点,这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二、构建职业教育和谐师生关系的方式

要构建职业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构建合理的教育教学关系。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师”与“生”是“教”与“被教或学”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各自不同的身份、地位、权利、义务等使得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往往形成的是一种单向的知识的授受关系。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据着权威性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只能作为一种被归训的对象。现代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应是双主体,教学的发生,不仅只发生在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递,更应是教学相长的共同成长的过程。第二,构建平等的人格关系。人们之间的情感是维系社会正常运作的重要纽带。在学校中,师生的情感也是维护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崇敬感都会让教师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存在。同样教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鼓励、对学生的教诲也能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树立在学生中的威望。相反,如果教师不是用一颗真诚之心去对待学生,而是不断地苛责和给予不公正的待遇,那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只能是空中楼阁。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水平。有研究表明,如果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爱,学生甚至会去学那些他没有兴趣的课程。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就应该和学生建立一种民主、互信、互尊、平等的关系。教师要善于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体验学生的真实情感,对于学生的奇思妙想给予充分的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觉得教师是可靠的、安全的、更是思想开明的,渐渐地师生关系在不知不觉中愈走愈近。第三,构建共同成长的道德关系。学校即社会,师生关系其实也就是一种社会关系。学生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与教师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教育不仅是授之以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是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然而学生品德的养成,不是靠课堂教学所能形成的,需要靠教师春风化雨般的影响,需要教师以自己的人格和师范去影响,需要教师。只有具备了健全人格、高尚品德的教师,才会真正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同样,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自己的道德行为的评价,反思自己的处事、处人的方式,通过不断地反馈与调适,从而促进自身的道德成长。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性发展

师生在学校中的关系其实就是社会关系在学校中的一个缩影,它体现了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往的师生授受关系,师道尊严等观念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学生的个性化和社会化应统一,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因而需要革新性的采用各种现代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基点就是高质量的教学。因此,新时期的职业教育,需要以现代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本着“以生为本”的宗旨,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他们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关注他们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对他们道德品质的塑造。学生是学校的“产品”,高质量的产品自然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会使学校获得良好的声誉。而高质量教学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稳定、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之上。所以,只有使学生身处于轻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之中,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结语

没有和谐师生关系的院校是没有可持续性发展可能的学校。因此,职业院校应充分重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而作为我们教师更应该树立科学、合理的师生观、学生观,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和校园氛围,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周启.对职业院校师生关系互动性的研究[J].成人教育,2007(9).

高质量职业教育发展范文5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教师 科研 考核 责任

本文系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2011年度立项课题“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构建与教师科研工作考核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引 言

高等职业院校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高校,肩负着培养大量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责任;高等职业院校又是目前我国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肩负着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竞争力的历史责任;高等职业院校还是社会组成单元,是师生员工的家,肩负着发展自身、学生成长成才、成就教职员工事业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高等职业院校怎样才能肩负起对学生、教师、学院自身、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国家等等这些许多的责任呢?

实施教师科研工作考核,肩负起对教师的责任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是由中专学校改制的,其专职教师队伍基本上由原中专学校教师和新聘大学生、研究生等年轻教师两部分教师组成。中专学校的教师科研意识淡薄,新聘大学生、研究生等年轻教师还没有形成科研意识,科研能力非常有限,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成长,阻碍了教师的发展。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肩负起对教师的责任,采取强有力措施,促进教师形成科研意识,养成科研习惯,自觉参加科学研究。因为,科研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科研不仅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而且能极大地提升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促进教师的发展,成就教师的事业。首先,教师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探讨理论、钻研技术,参与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既提高了专业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又丰富了实践知识和经验;其次,教师通过教育科研,学习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掌握教育规律,丰富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学业务能力。总之,通过科学研究和教育科研,不断自我完善,增强能力,为教师的发展和成就教师的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实施教师科研工作考核,肩负起对学生的责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中规定,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015年达到1390万人,2020年达到1480万人。正在征求意见的《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行动计划》在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计划中对高等职业院校寄予了很高的期望,预期在高等职业学校中遴选确定100个职业培训与社区教育基地,完成1000万人次培训和继续培训任务,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学校要实现年培训人次达到本校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的2倍以上。那么,高等职业院校就必须肩负起对这些众多的全日制在校生和短期培训生的责任,保证培养与培训质量。首先,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其次,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技术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奠定基础;第三,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成功奠定基础。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科研创新能力是高职生的基本素质之一。毋庸置疑,教师队伍是保证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实施教师科研工作考核,

肩负起对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责任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1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没有科研就没有职业教育的质量,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非常重要,况且职业教育的许多领域在理论上尚属空白,所以必须把职业教育的科研工作搞上去”。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而言:首先,质量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命线,没有质量,高等职业院校就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更谈不上发展;其次,科学研究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基本任务之一,没有科学研究,高等职业院校就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不进行科研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就不完善,就不可能协调、快速发展;第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以及相关部门组织的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对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如果不能达标,高等职业院校不仅会失去国家投资,而且会严重影响其社会声誉,失去发展机会,甚至被淘汰。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首先,高等职业院校是目前我国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力量,所以,没有高等职业院校的质量和发展,也就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其次,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虽然其规模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其教育质量和竞争力还远远没有达到高等教育的要求,而且高等职业教育的许多领域在理论上尚属空白,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综上所述,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加大科研投入,强化科研建设,积极实施教师科研工作考核,加强科学研究,加强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科研中的引领作用,肩负起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责任。

实施教师科研工作考核,肩负起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基本任务,也是高等职业院校担当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责任的基本方法手段。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水平等关系到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以实施教师科研工作考核为抓手,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不断提升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高等职业院校才能有效肩负起推动社会发展、民族进步、国家兴旺的责任。

结 语

高等职业院校必须积极实施教师科研工作目标考核,建立科研长效机制,造就高质量职教科研型教师团队,为全面有效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重大责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G].教高[2006]16号文.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EB/OL].

高质量职业教育发展范文6

一、重要战略维度

1.高职教育发展的定位问题。正确定位是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首先是学校办学方向的准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首先是大专层次的教育。其次是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下得去、留得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第三是要科学地确定学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投入方式和力度问题。高职院校教育经费的投入普遍紧张,教学设施相对落后,教材建设滞后,相当多的院校学杂费收入只占学校正常经费的50%左右,经费缺口较大。为了保证高职教育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应当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社会积极参与、学校多方筹资等多元化的投资体制。

3.产学研结合的问题。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首先,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逐渐拓宽内涵,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面向社会开展培训,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为全社会培养和培训更多更优秀的实用型人才。其次,要引入社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增强学校办学活力,使学校教育跟上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第三,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社会劳动准入制度的实施。产学研结合不仅指学校与产业的结合,还应包括学校与地方政府的结合。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是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倡导开展订单式培养,实现校企双赢。

4.就业问题。从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来看,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就业的结构性问题上。专业特色不突出、人才规格不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等方面存在主要问题。

二、基础维度1

1.教育教学问题。首先专业结构布局尚未脱离学科体系的窠臼,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大多是本科模式的压缩型。其次是课程设置和培养规格缺乏高职特色,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在培养模式上既不能借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又不能照搬中等职业教育的方法,必须形成具有高等教育基础与职业教育特征相融合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体系。

2.“双师素质”问题。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群体结构与个体素质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尤其是具备职业教育特色的“双师素质”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严重短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水平仍不理想,总体上结构不尽合理,教师自身动手能力不强,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原则也就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

3.关于教育质量的问题。提高质量是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核心。提高质量首先必须推动专业建设。提高质量还要把教材建设推向深入,此项工作各地、各校开展不均衡。提高质量更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是加快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学位水平和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三、基础维度2

1.办学特色问题。高职教育要有自己独特的东西,没有特色就没有活力,就没有生存发展的空间。要在特色中体现高职教育的水平和质量,这是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走向。对每个学校来说就是要突出重点,突出特色,不要盲目照搬。所以每个省市的高职高专教育要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学校也要有自己的亮点。

2.学制问题。当前高职教育普遍实行的是三年学制,在学时上与四年学制本科教育很接近,这在客观上使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忽略了改革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出现本科压缩型现象,造成当前一些高职高专院校中存在定位不准、盲目升格的现象。实际上,应该根据职业技术和行业特点需要设置更加灵活的学制。彻底打破传统的学科教育模式,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培养模式。高职教育学制改革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3.双证书问题。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对于增强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用证书可以更好地推动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从根本上推动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目前学生获得双证书的渠道还不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