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习心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教育学习心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教育学习心得范文1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这是韩愈的至理名言,也给我们阐述了学习、生活、工作需要严谨的态度的至理。一直以来,我把它引为我的座右铭,并时常用此严格要求自己,进而形成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促使自我在校本研修中收到实效,得以成长。

严谨治学之学而不厌。

夸美纽斯曾经指出:不学无术的教师,消极地指导别人的人,是没有躯体的人影,是无雨的云、无水的源、无光的灯、因而是空洞无物的。教师这一职业决定了教师一生将成为不断学习进取、学而不厌的一生。因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一缸水,甚至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也因而我潜心于阅读中并乐此不疲。我先后拜读过李镇西老师的《爱的教育》《做最好的班主任》,我也学习过《教育专业成长的途径》《不跪着教书》《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等名书专著;对《班主任之友》《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博览》《小学教学》等业务杂志更是爱不释手。在班级学习中,我和孩子们竞赛读书,比比每周谁读的书多,谁读书后体会更深刻。为了进一步提升自我,将本已中断的自修本科又续上了弦。对于他人课堂教学,更是舍得花时间去研摩,以取“他山之石”。也许是“腹有书香气自华”吧,同事们总夸我 “你说的话总觉很有哲理性”“我们都喜欢听你讲话、做报告!”“你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我们喜欢听你评课,你说的很在理!”等。也许同事的赞许有些奉承之意,但我确也觉得在书的世界里,我的心胸更宽阔,思维也更开阔了!撰写了《等待花开》《以学习促发展,为发展而学习》《班集体建设之我见》《为孩子的成长加油》等多篇文章在各级获奖。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成峻极。”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是靠勤学苦钻、学而不厌得来的。古今中外,凡是有建树的人,无一不是博学多才之士、勤奋好学之人。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前辈们勤学苦钻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人先进教学经验,取百家之长,才能在业务上做到源头有活水,汩汩而流,浇灌幼苗株株长大成材。

严谨治学之严于自律。

教育无小事,时时都育人。在孩子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所表现出的道德面貌,既是学生认识社会,认识问题,认识人与人关系的一面镜子,也是学生道德品质成长的最直观、最生动的榜样。青少年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又具有“向师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他们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仿效的榜样。

在我的工作与生活中,我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如课间操时,我总是和孩子们一起做广播体操,我对他们说:“向我这样做,比比谁的操做的更标准!”大扫除时,我也尽量和孩子们一起;平时走进教室,总会主动拾起地上的垃圾;上课时,从不迟到早退,即使有特殊情况,也总是说:“今天能给大家请个假吗?”遇到身体有病,只要不趴到床上,我总是按时走进教室,坚持站着上课。记得那次颈椎病又犯了,头晕的厉害,我趴在办公桌上怎么也不想动,可上课的铃声偏在这时想起,从办公室走进音乐教室已心慌气短,满头大汗,不得不张口告假:“今天晕的厉害,所以我把音乐放着,大家跟着学学吧!”话刚开口,不觉开始反省:平时不也要求孩子上课只要在教室就要有模有样吗?于是什么也没说,又开始了上课,一节课下来,秋衣都湿透了。但终也得到了孩子们的理解,“老师,您不用这样坚持的。我们知道您是不想因为自己影响我们!”刚下课,孩子们便围了上来,关切的问着。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教师必须保持贯有的严谨治学态度,严于律己,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成长,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严谨治学之深刻反思

职业教育学习心得范文2

论文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在职业学校教学中的地位日渐凸显。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者,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着更高的能力需求。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信息技术课的开展方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对师资队伍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应如何改善提高。

一、开展信息化教育的基础

要想开展好信息技术教育,首要因素就是要重视践行者——信息技术课教师。教师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者,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保证,他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规划组织、课程教学、教材编制、资源建设、教学评价、总结研究、合作竞争、榜样激励。通过这些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找准认清自身定位,勇于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崭新角色——终身学习者、学生学习的导师、同事、师生间的合作者、新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和开发者、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

信息技术课教师首先应该具有管理能力,包括对学习资源的管理和学生的管理。对学习资源的管理主要是指计算机房、教师机器、校园网、电教媒体等基础设施硬件的管理,这是促进信息技术应用的物质基础;对学生的管理主要指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等,这是促进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其次,为了提高其他教师和员工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还应具有宣传和组织能力。目前普通学科教师的信息素养普遍还很低,相当一部分教师现有的信息能力还不足以保证其在现代教学中游刃有余。他们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一方面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更需要信息技术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他们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善于组织,在全校员工中掀起学习之风,组建学习型组织,争取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信息技术教学应以培养能力为主

计算机的发展是迅速的,软件的更新换代也非常之快,而计算机的使用能力则是日积月累和需要下功夫培养的。因此,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应以教授知识为辅、培养能力为主。 信息技术是工具,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不应该等同于计算机课,课堂教学绝对不能演变成介绍某一软件技术的讲座。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应该侧重的是学生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来提高学习效率、与他人交流、合作研究、解决问题、创造知识产品,关注的是学生把技术作为一种学习工具,知道用技术能做什么和怎么做,而后运用于实践并有切实的成果。因此课本在编排中应多考虑后者,减少软件技术的教授内容,增加形式多样的练习,增加学生合作交流研究的内容,给学生合作创造知识产品的空间、时间,增加学生自我以及协作处理实际问题的内容编排等。

三、让学生学会综合使用信息技术

我们教授信息技术的目的不是学会使用软件,而是要有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包括外围的其他设备来提高自我的创作能力,弥补自我的技艺缺陷,促进自我的课程学习。所以我们应该增加综合利用信息技术的课程,让学生自己或合作完成几个作品或者几个工作,可以让他们选择网络、摄像机、照相机、扫描仪、书籍等等一切可以搜集信息的工具来协助他们。通过这样的教学,相信不仅能增加学习的乐趣,而且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使用和处理能力。

四、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课程整合

从目前来看,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关键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处理。教师在进行课程整合时,要关注它的学科交叉性以及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并能实现如下的基本要求:

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

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或真实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

在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应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参考文献

[1]解月光 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6)。

职业教育学习心得范文3

关键词: 职业学校英语教育 职业教育 创新思维

一、传统职业学校英语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传统职业学校英语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走两个极端。其一是教育教学目的存在很大偏差,过于注重职业技能的教学而忽视文化课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蓝领工人成了世界工厂的主力军,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开始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因此,从职业教育实施之初,就把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放在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上,而对起辅助作用的文化课则忽视不管。这样的教育教学目标的长期贯彻执行,使职业类学校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和底子都非常差,尤其在英语科目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从初中,到职业高中,再到职业技术类大学,每个学生学习英语都有些年头了,但事实上,绝大部分职业类学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根本达不到和外国人基本的日常对话程度,对于语言学习,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造成这样的结果,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很大部分的原因,我认为是职业类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存在偏差。其二,职业类学校英语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仍然沿用初中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师为了考试而教英语,学生也为了考试而学英语,这种不是因为提高英语应用能力而教学,而是为了应试而教学的方式背离了职业学校英语教育教学的初衷和目的。由于长期以来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足,使得好生源都进入了非职业类院校,而在中高考升学考试中被淘汰下来的后进生,多数因为没有可去的学校,才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所以生源普遍较差。这种非常现实的情况,驱使职业类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不自然地就偏向了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教学方式上,而且有的时候,有些英语课本内容很适合运用以应试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长期如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习惯了传统的以提高成绩为目标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使得双方都忽视了职业英语教学在学生职业技能学习和培训中的特殊作用。

二、当前职业学校英语教育创新思维的必要性

1.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必须进行创新,是我国职业教育与世界接轨的必然要求。中国处于发展中阶段,其科技水平和能力虽然在逐年的提高,但其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距离,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输入的大国,而有技能的劳动力资源的输入不仅能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还能学到外国的先进技术,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提高职业技术工人的英语水平,将能大大提高其竞争力,而职业学校的英语教育是提高其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因此,职业学校必须进行英语教育教学的创新。

2.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必须进行思维创新,是提高职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增加其就业机会的一个有效手段。当前社会对职业技术工人的素质已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再仅限于技能水平,而是加入了个人文化素质和文化内涵的内容,而个人文化素养的提高主要靠其英语和中文的学习能力。当前,英语已经成为一门职业技术工人必修的课程,无论是在校生,还是社会上的再培训人员,都必须加强自身的英语学习。基于以上两点原因,当前必须加强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思维创新。

三、新时期、新形势下职业学校英语教育的创新思维

1.转变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观念,明确英语教学目标。观念正确,目标明确能有效指导职业学校的英语教育教学的实施,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和增强教学效果。关于教育教学观念和目标,首先职业学校英语教师要以职业学校的长期教学目的为出发点来确立,在英语教学实施中,严格遵守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原则,为增强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教学理论。

2.职业学校英语教师要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增强和提高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当了多年的英语教师后,我们都认识到,合适的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不仅能节省教学时间和资源,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那么在职业学校应如何改进英语教学方法呢?首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去糟取精。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并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并不是都不适合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因此,需要职业学校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利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来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和手段。

四、当前职业学校英语教育创新思维的现实意义

1.能大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英语学习,不仅是语言的学习,而且包括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文化的学习,因此,通过英语学习,学生能大大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长期坚持,还能大大提高文化素养和个人的人文气质。

2.能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加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机会。当前社会对职业技术工人的要求已经不仅限于技能方面的水平,也开始关注起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好的职业技能人才,应该是技术和文化素养的双达标者,因此,职业学校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就必须关注自身的文化底蕴的积淀,而加强对英语的学习,是有效提高其人文素养的手段,而创新英语教学思维,能有效提高其英语学习效率和增强英语学习效果。

五、结语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职业技术工人的水平提出了新要求,而英语水平已经成为用人单位对职业学校毕业生衡量的一个标准,因此,加强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势在必行,而创新其教学思维,能有效增强英语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

参考文献:

[1]霍力岩.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M].教育研究,2009(9).

职业教育学习心得范文4

关键词:依赖心理;自主学习;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4-5860-02

在几年的职业教育教学中,学生的依赖心理一直给我很深的感受,这种依赖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老师的依赖:在课堂中遇到的任何一点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分析和解决,而是问老师。2)对课本的依赖:课本里面的东西掌握的很好,翻开课本看着书什么都可以完成,一旦脱离课本马上不知所措,不知如何下手。3)缺乏创新精神:只会照搬课本和课堂中的例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1学习中的依赖心理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

1)学生在自习过程中,无所事事,当问到学生为什么不学习,学生的回答是老师没有留作业或者是作业已经做完了。

2)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完成的很好,但是只要稍一改变形式,学生马上会觉得这是一个新内容,很难正常完成。

3)除了课本之外,学生可能没有再看过任何和这门课程相关的书籍。

4)下课之后学生可能不做任何的预习和复习。

5)课堂上,当我们向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之后,发现学生在不停问老师,而问到的问题很显然的发现,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没有进行过一点思考。

2依赖心理产生的根源

1)家庭教育的影响

现在的学生在家里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从小到大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父母包办的,缺乏自己锻炼的机会,很少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家里更多的是听从和问父母怎么办,久而久之就会磨灭自己的思想,遇到问题,更多的不是自我思考,而是向别人求助,如果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就会茫然不知所措,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依赖心理。这种心理在学习中的表现就是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自我解决,而是向他人求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学习方式的转变

依赖心理的产生还有一个根源就是学生在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中,都是学生都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只学要听懂课堂讲授的,完成课后作业就可以。况且这些知识多是一些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要求较低。慢慢的就养成了学生对课堂和书本的依赖。而忽略了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

3依赖心理在学习中的危害

其实我觉得在职业教育中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学生需要通过不断自主学习来巩固基本内容,丰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品。通过不断的动手实践,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操作中去,以达到实际应用的目的。较强的依赖心理在学习中不仅会影响学生不能自主的掌握知识,而且对知识的掌握也是很直观的,只是跟着老师做了一个简单的模仿,并没有体会所学知识的实质。

4如何杜绝学生的依赖心理

1)引导学生转变角色

要让学生明白职业教育中学习的方法和以前学习中的不同。在以前的学习中,教学的主体是老师,老师在完成讲授后,把相关的内容做成练习,布置给学生。学生要听懂老师上课的内容,然后下课完成相应的家庭作业就可以。而现阶段的学习中,教学的主题更强调的是学生,学生不仅要上课听好课,并且还需要自主完成大量的练习,通过练习来归纳总结自己所学的知识,课后还需要多看一些相关的书籍老巩固、补充自己所学的知识,要把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职业教育中的课程在表面上看起来要比初中是的课程轻松,但实质上要比初中的课程难度更大,它要求学生自主的完成大量的实践练习来理解、。还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专业书籍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但是学生过度的依赖心理造成了这两方面的欠缺。任何一门课程都只是掌握了最浅显的部分。

2)适度的拒绝学生

面对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一些问题可以适当的去拒绝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解决,或者只给学生一些适当的引导。通过让学生自己思考,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学生还是无法完成任务,则可以通过分析任务,讲解原理,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结果。长此以往不仅可以杜绝学生的依赖心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给予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对于课堂上任务完成情况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点名表扬、增加平时成绩或者利用教师机向其他学生展示其作品等手段对其进行表扬。并且我们可以鼓励这部分先完成的同学去帮助其他未完成的学生,这样不仅可以建立起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还可以在学生中间起到榜样的作用,让学生去影响学生。

4)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上课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出几个和本节课相关的练习,让学生自己看书或者查阅相关资料来解答,完成练习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通过长期的练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的好习惯。课堂中的很多内容也是没有唯一答案的,就像要完成一个实现特定功能的程序,不同的程序员有自己不同的风格,写出的程序也是不一样的,但实现的功能是一致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不需要把每一个练习都给一个固定的答案,可以让学生针对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解决,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5)鼓励学生多看专业书籍

职业教育学习心得范文5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 机电专业 信息化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这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对生产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相应地,对从事生产活动的工作岗位的技术要求和职业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也应积极面对挑战,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手段也要实现信息化。因此,教学资源开发研究是目前职业教育课程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一、信息化教学对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提出了迫切需求

信息化教学是在应用信息技术构建的信息化环境中,通过信息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以学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这对当前职业教育提出了教学资源信息化、电子化的要求,而教学资源信息化、电子化的关键内容是建设教学资源的数据库,由此,开展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成为必然。

1.转变学习方式

现在的社会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期,各类资讯呈几何级的速度增长,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也极大缩短。在这样的情况下,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校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必须紧紧跟随这些变化,而职业院校的教育通常滞后于现实。这就需要在教学目标的引导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有能力持续自我学习,使职业院校的学生成为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学习个体。因此,职业院校在培养过程中重视帮助学生掌握基于资源的学习方法,掌握获得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

2.扩大资源共享需求范围

实现资讯资源的高度共享,是当今社会知识服务发展水平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社会文明的水平。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网络化信息技术加快了这些资源的保存和传送速度,扩大了资源共享的范围与领域,延展了资源利用领域的广度。资讯资源共享的信息化,打破了传统资源传递的时空束缚,使资源的保存、交换、获得形式更为便捷和直观,现代信息的网络化环境为资讯资源的无限共享提供了可能。

3.推进终身教育进程

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资料表明,到202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将达13.5年,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要求职业院校更便利、迅速地提供更加丰富的专业学习资源,并且职业教育专业知识的呈现和技术技能训练的达成都需要在专业教学信息化的条件下实现,而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也为终身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载体。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下教学资源库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为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平台向“专业性、共享性、动态性”的迅速转变,全面提升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质量,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1.能力培养与知识掌握相统一

职业院校在进行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中,须确保既能帮助学习者掌握知识又能辅助其获得学习的方法,同时还不能忽视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对于理论知识的教学,我们多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形象直观便于理解。对于技术技能的培养,除了实际操作,还需开发模拟实训资源,将应用场景及现实技术虚拟再现。同时,通过计算机人人交互以及人机交互功能进行仿真实训,从而实现技术技能培养,达到能力提升的学习目标。

2.面向应用与面向职业相结合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生产实践,而且将影响扩大到了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各领域,教育信息化成为当前教育领域教学改革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专业教学资源不应依据传统的学科体系来开发组织,而是要面向职业岗位、针对职业能力。这样就要求我们以专业建设的规范要求为基础,以面向的岗位(或群)的技能要求标准为依据,职业院校通过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教学实施,来满足相应专业领域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要求。

3.主体与客体相统一

在以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媒介开展的教学活动中,我们需要将主体确定为受教育者即学习者,而客体则是所开发的教学资源。这样,就要求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开发者既要熟悉、掌握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又要熟知、了解学习者,尤其是要了解他们的理论知识基础以及性格特征。只有达到主客体的一致,才能保证专业教学资源的灵活运用。学习者一旦学活,兴趣将得以很大程度的激发,主动性也将得以大幅提升。在对两者做到充分了解、掌握的情况下,确保主体与客体两者一致,才能实现真正的“活的”教育。

4.系统性与问题中心相结合

专业教学资源库中的学习资源的开发,需要我们围绕学习者需要解决或提出的问题进行组织。每个项目之间的联系要反映学科内部的逻辑关系,且各项目在学科整体及与整体的相互关系都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反映。最终,通过对学习资源的掌握,不但解决了其早前提出的问题,而且还获得了比较系统的知识。这也就是说,学习者围绕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资源所进行的学习,获得的知识不会是孤立的、零散的,而是典型的系统的。

三、基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过程与技术路径

在明确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后,浙江信息工程学校与课程专家、企业技术专家密切合作,从机电专业课程建设顶层设计,开展了以工作岗位任务分析为基础的、基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机电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工作。具体的开发过程和实施步骤如下。

1.制定机电专业课程标准

在现代职业教育“教产结合,工学交替”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由学科本位转向工作本位。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观强调,课程不再是以静态的学科体系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为主,而更多着眼于动态的行动体系的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由此获得的工作过程知识,不仅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部分,而且也包括具体的知识形成过程方法及其所承载的价值观。

杜威从他的实用主义哲学观出发,主张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建立与真实世界的关系,实现学生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到一个积极的实践者的转化,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逐步形成对世界的认识,充分体现学与做的结合。“做中学”的教育理念贴合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岗位能力课程实施的要求。

在“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理念和杜威“做中学”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学习内容的开发与编排跳出学科体系的围墙,帮助学生获得最受企业关注的“工作过程知识”和基本工作经验,以满足企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市场的需求。如,以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机电专业“装备制造与安装”方向课程建设为例,浙江信息工程学校由11位企业技术专家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对工作岗位任务进行分析,划归出该专业包括图纸识读、物料准备、部件组装等10个工作领域,对应50个典型工作任务,包含125项职业能力。学校专业教师根据这125项职业能力,整合了机械识图、机械基础、机械设备安装与调试等6门核心课程,并从职业能力要求出发,确定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等,明确学生学习该课程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即建立起各课程标准。

2.设计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的设计是构建“做中学”课程的关键,学习情境是教学的载体。学习情境包含工作任务,它的设计根据前面制定的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来确定,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情境过程中完成一种具有可见价值的学习。通过设计系列的学习情境形成涵盖整个课程的教学项目体系。

机电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岗位能力课程的培养目标与职业综合能力相对应,课程特点体现:知识应用为主;能力训练为主;以完成工作项目为载体;以过程评价和任务完成评价结合作为检测。根据职业能力要求,“做中学”学习情境在设计上应做到“三位一体”,即每个项目都应包含职业岗位认知、基本知识与技能、专业思维方法的融合,各方面可以有所侧重,但三维不能有所或缺。

此外,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技术知识和职业能力,学习情境的设计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设计的学习情境必须能清楚表达能做什么和达到什么要求,便于学生理解,要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二是学习情境能将一些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有机结合,具有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三是学习情境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的关系,对工作步骤有详细的分析,写出具体怎么做,并能激发学生兴趣。

四是学生可独立或合作在一定时间空间内自行组织、安排学习行为,并自行解决在学习情境中产生的问题。

五是学习情境中的任务应具有适合的难度,既能使学生通过应用已知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任务、解决实际问题,又能在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六是在情境学习的最后,可让师生共同评价工作成果、学习方法以及工作体验,学生在学习时能获得成功感。

七是每一个学习情境内容的设置不宜过大,所包含的知识容量也不宜过多,以免导致教学组织上的困难,每个学习情境以2~4学时为宜。

3.信息化教学设计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机电专业课程教学围绕杜威的“问题五步”展开信息化教学设计,从学习目标出发,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学习任务与学习问题,学生通过完成和解决具体情境中的真实任务和问题来达成学习目标。因此,除了分析教材、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策略外,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对学习情境的教学组织实施设计相关资源,以便助教和助学活动的开展。以机械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中“V带传动的安装、张紧和维护”学习情境的教学为例,助教和助学方案设计如下。

(1)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方案的设计,侧重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教师设计“V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和“V带传动的张紧装置”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并结合教材自主学习知识要点,完成学案。

(2)学生协作学习活动方案的设计,设计三个实操活动,即拆台钻中的V带传动、选择V带和装台钻中的V带传动部分,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生间相互协作完成活动任务,共同提高实操能力,学习并加深理解知识点。

(3)教师指导性活动方案的设计,教师设计制作台钻V带传动部分拆装微视频,课堂示范操作台钻V带传动部分的拆装,以近距离更直观地展示学习要领,并配以微视频演示,学生可以有重点、反复观摩。

(4)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设计操作考核表,从V带传动的张紧、安装及6S管理三个方面对学生的操作顺序是否准确、操作是否规范、有无误操作或漏操作等设计评价表,以此对学生学习效果做出评价。

以上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参与、探索,教师作为引导、帮促,教学形式灵活多样。设计时注意学生要具备独立或合作学习的时间和可能性,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否体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过程。

4.形成教学资源数据库

基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呈现的成果形式是教学设计资源包,包含静态资源和动态资源。静态资源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方案电子文本、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活动设计的导学案电子文本、ppt图片、知识卡片、学习过程评价量表、实物教具参考清单及学生作品等。动态资源主要包括操作示范微视频、多媒体教学课件、视频文件、音频文件及包括链接多媒体网络资源等在内的学生学习参考资源等。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类静态资源很容易得到或制作,一般可以自主设计与开发,也可以采用对已有现成资源的选取与整合、修改与编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但学习情境所需的动态资源非常稀少,特别是一些相关知识与技能操作结合的教学微视频必须由教师按照教学设计自行制作或请专业公司制作。

教学微视频是机电专业资源建设的重点,可以分为情境引入视频和教学内容辅助视频两大类。情境引入视频一般通过走访企业录制或来源生活场景拍摄;教学内容辅助视频可以制作Flas、操作过程录像等。一般操作示范微视频,教师可以事先设计并拍摄自己的工作过程,实操任务书、课堂训练案等教师可以参照企业岗位作业任务单编制而成。

一次次课的教学设计资源可以汇聚成一门课程完整的教学资源。笔者学校机电专业教学资源数据库是由6门核心课程、12门专业方向性校本课程和25门职业能力训练选修课程的相关教学资源组成的。以其中的机械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为例,设计了“三位一体”的教学项目18 个,制作完成课程数字化资源教学视频50 个,教学PPT 42份,教学设计 42份。同时,学校机电专业在专业教师和学校网管中心的合作下,建立了涵盖比较完整的动态教学资源库及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四、对基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及教师的辛勤努力与付出,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机电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已初具规模。与此同时,专业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课堂教学能力各方面也取得长足进步,学生学习效果明显提升。在今后的建设中,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思考与重点研究。

1.建立一支适应课程建设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也应是课程的设计者,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教师。在以往的课程改革、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确实暴露出有些教师理念不清、知识面不广、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今后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拓宽知识面,提升专业水平。同时要不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和谐、对话、合作的师生关系,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能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探究,创造有利的条件,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2.加强针对教学资源建设的评价与改进工作

后续在资源库建设的使用与完善过程中,应进一步对教学资源进行评价,以利于资源的完善,利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同时,在依托资源库开发教材时,应把教材的叙述方式由陈述式变为对话式,并把知识学习、实践操作、问题反思、自我评价等多种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而在专业教学资源库应用的同时,需大量创设实践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利平.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改革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6).

[3]Jaquith,Ann C.The creation and use of instructional resources:The puzzle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State of California: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2009.

[4]韩光辉.刍议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0).

职业教育学习心得范文6

高职体育教育,主要是将更好的培养中小学的体育教师作为目标的师范教育。如今,随着中小学课本的不断改革,在教学内容上面,人们将越来越关注青少年能否在健康快乐的氛围中成长。所以,要把在让孩子在体育游戏中获得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变成首要任务。

【关键词】

体育游戏;体育教育;体育教学

在体育教育中,游戏教学法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在游戏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竞争的快乐和游戏的趣味性。但是,由于学生在不同阶段身心智力发展会呈现不同的状态,体育教学也要随着学生的变化而调整,如何对体育游戏调整也影响到高职体育教育的好坏。

1 准备体育游戏教学

1.1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体育游戏

选择合适的体育游戏对学生的创造能力的提高、身体素质的增强、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体育游戏具有娱乐性、创造性和趣味性的特点,而正因为有这样的优点,假如说体育游戏对体育教学有着辅助的作用,那么在游戏内容上要选择与教学有关的,不能只注重游戏的娱乐性,而忽略教学的目标。体育游戏本身具有趣味性、竞争性的特点,因此体育游戏可以让学生在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为了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更感兴趣,教职人员要尽可能发挥游戏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游戏开始前就能够很快的进入游戏状态。因此游戏趣味性极高的教学内容选择是极为重要的。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教师也要注意体育游戏和教学内容的时间合理分配。

1.2体育器材的使用和游戏场地的分配

合理的选择体育器材用具在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游戏场地的选择是体育游戏更好的开展的条件,选择适合的游戏场地才能达到教学活动的预期目标。在选择室外游戏场地时,尽量选择整洁、平坦的场地,选择室内游戏场地时,要将采光性、通风视为首要条件,场地要减少影响学生自由活动的障碍物,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在游戏场地上要根据游戏内容划分固定的界限,例如投掷区、跑步区,要在规定的游戏位置设立醒目的游戏标志物,在器械的规格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购,选择相适应的体育用具。

2 体育游戏的教学策略

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要想达到人们的游戏预期效果,就要在游戏项目的选择上做好和游戏教学内容相关的充分准备,这是做好体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同时,做好合理的引导也是十分重要的。

2.1示范和讲解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起着具体示范和讲解游戏内容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游戏教学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开展游戏活动,教师要运用语言技巧对与游戏内容和规则进行充分讲解,让学生对游戏内容充满兴趣,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体育教学的目的、方法以及游戏的规则技巧等。在讲解地点的选择上,最好是在游戏场地上对学生进行游戏的讲解,使学生听到游戏的规则和技巧,看到教师所示范的内容。如有游戏需要分组活动,则应该细致的划分各个小组,争取让各个小组成员实力相当,这样才能体现游戏的竞争性。教师在小组成员进到指定位置时要再次讲解游戏规则并进行示范,节省学生摸索游戏规则的时间,提升活动效率。在讲解示范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掌握游戏方法和规则,并做到讲解游戏规则的准确性。在讲解时候,语言要准确、流畅、简洁,示范动作也要到位,姿态优美、生动形象,教师可以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在示范中了解并掌握游戏规则,学到所需要的东西,当学生真正理解游戏内容时,再开始游戏活动。

2.2引导和组织

在游戏活动中,老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游戏。如果在游戏中学生出现错误情况,老师应该给以指导和纠正,并教其正确的动作,如果出现了学生违反游戏规则的情况,为了保证游戏的公平性,老师要及时的阻止违反规则的行为。在实际游戏活动中,老师要做好引导学生的工作,并实时观察游戏场地学生活动情况,及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要做到在游戏出现安全问题或其他难解决的问题时,及时调整游戏,或者喊停,让游戏效果达到最佳化,在游戏活动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让学生变得更加积极向上,从而形成融洽的学习氛围。

3 体育游戏教学总结

在教学控制论中提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信息反馈进行调整。因此,教师就要对游戏中的效果及时做出相对应的反应,收集不同的反馈信息,让教学结果和预期结果更加接近甚至一致,培养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情绪的变化、动作达成情况及课堂纪律变化的观察力,对收集到的信息认真分析判断,必要时候调整游戏组织方式。

3.1分数制或优劣评价制

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采用分数制或优劣评价制对游戏作出合理的评价,根据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的个人表现和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准确的评价。对于分组活动,教师应对各个小组的变现情况及整体成绩做出相应的评价,及时指出小组在活动中是否遵守游戏规则,对于游戏中表现出色的小组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同时,也要对游戏中失败的小组要给予鼓励,对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指导。

3.2教学总结的意义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发现游戏中的漏洞和不足之处时,要及时加以完善,发挥教师组织和引导作用,在评价游戏的情况中,出现失误和差错,要敢于进行自我批评,成为学生的榜样,确保下次活动的评判公平性,对于评价较差的学生要给予正面鼓励,在改进中为下次活动顺利进行做好准备。总之,及时评价活动,对活动进行总结是极其重要的,在评价中不仅能充分了解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能够反映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情况,在评价后,学生也能体会到游戏活动的价值性,并学会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体育素质。

4 结束语

学生在不同的游戏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大部分的游戏也是集体性的。在游戏中,学生分工合作各尽其能,培养了学生的集体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学生的思想品德在不知不觉中就得到发展,体育教学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张扬个性,体验快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在体育教学中有极其必要的作用,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五平.体育游戏课程“大游戏”教学理念的实践研究―― 以成都体育学院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7):79-82.

[2]陈向航,游信喜,姜星华.浅析中学体育游戏教学[J].内江科技,2011(9):180,192.

[3]林晓滔.对体育游戏教学改革的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