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就业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硬件就业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硬件就业前景

计算机硬件就业前景范文1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9-4521-03

1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现状

1.1《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曾经是热门学科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计算机相关专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是一个热门专业,深受学生的青睐,《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已成为许多职业学校的重要辅修甚至是主修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硬件知识,还可以教会学生独立组装及维修电脑,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其掌握一门重要技能。

1.2 课本知识更新较慢

计算机硬件更新较快,而课本知识更新较慢,使得课堂教学法与市场前沿技术有脱节。

1.3 课本知识面较广

该课程涉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知识,知识面涵盖较广,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

1.4 就业前景暗淡,导致热门不“热”

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日益暗淡。随着计算机的越来越普及,更多人都会用了计算机,学生也逐渐不再选择计算机专业,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低,认为只要会用计算机就可以。

1.5 考核、评价方式落后。

该课程注重实际,但我们的考核、评价一味地追求理论上的满足,一份试卷就决定了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忽视了本课程实用的特点,所以在对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上,完全失去了该课程的意义,那些为考试而死记硬背的学生,成绩再高但不会应用,在实践中也感到无助,无法正常的工作。

2 学生的现状概况

在实际教学中,越来越发现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好,课堂上的教学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出现偏差:

2.1 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

在计算机课程相关的专业中,虽然该课程具有很现实的实用性,但学生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学习动力与欲望极差,学习无从下手。

2.2 学生底子差,学习兴趣不高

该课程的技术是实用的,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困难,从而慢慢地失去了兴趣。

2.3 学习无成就感

在当今,“学习无用论”思想比较严惩,再加上平时学看不成自己的成绩,更加剧了“学习无用论”的论证。

因此,对能力本位的强调,在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做中学、学中做”的学习指导下,建立“做”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改革《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已势在必行。

3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目标和要求

3.1 课程目标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内容涵盖了硬件和软件的知识,学生学完该门课程后,要达到的目标是:

3.1.1理论目标

1) 了解计算机组成,熟悉计算机各组成部件;

2) 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技术指标、主流产品、选购方法;

3) 熟练掌握计算机组装的步骤、过程及软件的安装。

3.1.2 技能目标

1) 能够根据要求选购计算机主要部件;

2) 能够独立组装计算机;

3) 能够独立安装操作系统和使用常用工具软件;

4) 能够排除计算机常见的软、硬件故障。

3.1.3素质目标

1) 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

2)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3) 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具有一定的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3.2 课程要求

计算机专业从原来的“热”到现在的“冷”甚至专业生源的极剧减少,从原来DIY的第一帮手到现在课程的毫无兴趣,如何让学生重获对《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热爱,真正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并扎实动手操作……这些问题是紧要的,所以我们要改革,要深入的改革,破釜沉舟。

4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因课程的特殊性,《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需要不断学习及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老师应当与时俱进,充分利用计算机房资源,进行实验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采取学生“学中做,做中学”,老师“教中做,做中教”的教学模式。

4.1 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1) 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设置真实的教学场景,增加课堂信息量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一笔(粉笔)一桌(课桌)一板(黑板),难免使学生乏味,吸引不了学生学习兴趣。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老师可以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向学生讲授更多的内容。利用多媒体,可以简化教学程序,加快教学节奏,扩大教学规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注重实践教学,加快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能够自己动手,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设计教学内容,必须充分体现学生在“做中学”、老师在“做中教”的实践教学模式。

4.3 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验设计

根据笔者多年教学实践,对《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实验进行了重组,设计了如下实验项目。

实验一、认识计算机硬件

直接带领学生进入计算机房,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硬件和性能指标,然后学生分组实物看计算机的硬件,如主板,CPU,硬盘,显示器,显卡,内存等,对各种类型的硬件有一个外观的认识,同时要求学生课下利用网络,报纸,杂志等其他媒体写一份计算机硬件的的研究报告,可以写出自己将来所需要配置的电脑清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的欲望。

实验二、DIY计算机

我们是在学生已经熟悉了所有硬件的情况下,让学生对整机进行组装与拆卸。我们充分利用现有较早设备计算机房的资源,要求学生一要分组,二要明确目标、拆装顺序及个别注意点。每个小组成员轮流动手,使得学生既掌握了计算机组装的步骤,又培养了他们团队协作的精神。

实验三、常见故障的判断与分析

在拆卸或安装学生都很熟练的情况下,我们开始分析硬件故障并排除它。在这里,老师先预演一些常见问题,然后让学生作出假设并相互讨论,分析判断,再让学生相互讨论,判断分析,自己排错,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相互沟通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四、硬盘如何分区及操作系统的安装(Windows7)

借助于Format、Fdisk和Ghost等命令及工具,让学生对全新的电脑进行分区、格式化,使学生熟悉安装操作系统的前期工作,并能在教师指导下熟练安装操作系统(Windows7) 。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学会全新计算机安装操作系统的步骤。

实验五、应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该实验锻炼软件的安装或用哪种方式获得软件等的操作。

4.4 教学反馈提高

4.4.1 充分利用虚拟机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如果实验四和实验五我们都要做的话,需要等待很长时间,并不能达到每个学生都能够动手做,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引入虚拟机技术。

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在虚拟机的使用中又设计2个实验项目。

1) 利用虚拟机进行硬盘分区和格式化

在以往的教学,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机硬件的消耗是非常大的,同时增加了机房管理老师的工作。虚拟机技术的使用,学生可以不用担心硬件损坏的实践,提高教学效率。

2) 利用虚拟机安装操作系统

在实验4中,如果每一台电脑都需要安装光驱或每个人都要制作U盘系统盘,工作量无疑是非常大的或需要较长的前期准备工作,而现在的机房一般都没有安装光驱。实验完成后,还需要机房管理人员及时恢复验原有的实验设备而不影响其他课程,工作量非常大,所以直接用虚拟机加载镜像文件,模拟操作系统的安装更方便,同时减少了机房管理员的工作量,也大大降低了维修难度和次数。

4.4.2 考核方式的改革

1) “352”模式

通过以上的实验,学生动手做感觉到自己学到了东西,慢慢的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到了期末我们要进行课程考核,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一纸定输赢,即全部理论考试。这种方式来决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未免太片面了。所以我们在考核方式上引入“352”考核模式,即理论知识占30%,实践技能占50%,学生平时表现占20%。

2) 申请补做

如果学生在正常教学时间内完不成教学任务,可以由学生提出申请,在课作时间由实验指导教师或小组长负责,让提出申请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补做实验,达到教学目标。

5 结束语

目前,计算机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安装,熟悉计算机使用中出现的故障、检测方法及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已成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与时俱进,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事实证明,通过实验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营养一个较好的学习氛围,既培养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又掌握了一项技能。

参考文献:

[1] 柳青.计算机组装与维修[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陈国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M].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计算机硬件就业前景范文2

我所实习的地方是一家叫作联想1+1的电脑专卖店,店主首先让我了解各种电脑软硬件设施产品,认识不同品牌,不同配件的性能,帮他向顾客介绍一些品牌的优点与缺点,清楚的告诉顾客他们之间的不同,让顾客们明明白白消费,不欺诈,很坦诚的对待顾客,不在乎自己的利益,只想诚信待客,让人满意的来,满意的走。

实习第一天先了解了一下公司的规模,是一家中型电脑专卖店,不算大,也并不小,各种电脑配件非常齐全,品牌众多,适合不同阶层的民众选购,有很多种器件需要了解,主版品牌华硕,富士康,技嘉,英特尔,哪一种品牌适合哪一种类型的人群使用,显卡丽台,华硕,讯景,蓝宝石,声卡,硬盘,内存等,一一给顾客介绍,告诉他们应该首选什么,备选什么,了解了许许多多的计算机硬件知识,对计算机在市场的需求有了初步了解。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T人才的短缺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据保守估计,目前中国市场对IT人才的需求每年超过20万人。而国内目前的IT教育主要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电子、电信、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每年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约为5万,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IT技术人员的极度短缺,迫使许多公司不得不提供高薪才能聘请到符合要求的专业人员,而这些职位优厚的待遇吸引了很多非IT人员,于是许多人设法通过各种培训来获得这些职位 ,IT行业中职业的变化和更替也是最为频繁的,它要求从业者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保持这种持续工作的状态。同时一个人学习的技术越先进,掌握的技术越全面,那么这个人的事业发展前景就越广阔,工作选择的机会就越大。此外,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掌握过时技术的人员也不得不重新进行培训,以使自己能够与最新的技术同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各个企业对信息化投入的比例逐步加大,因此要求在职人员必须要学会操作微机。

我们这一代学计算机专业的,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计算机快速的发展让我们有点应接不暇,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需要有马不停蹄的精神与毅力去不断汲取专业知识,关于计算机行业,在我看来,的时候,计算机是作为工具来使用的,也就是说我们这一行永远不要只顾埋头拉车,我们的目标和发展动力,都是为别人服务。有时候不要抱怨,似乎通信行业在主导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大家想过计算机没有通信的功能他使用的价值还有多大,通信技术应该说时候只是计算机行业的一个方向,使我们在应用他们的通信技术,并应用到我们的行业中,应该说我们计算机发展的契机是因为通信技术在计算机上的应用。

这是一个不错的公司,在老板精明的照料下越发强大,前景如同我们的计算机专业一样,如日中天,很有发展的契机,公司的管理井井有条,对于每一个员工首先进行诚信教育,从思想上教化员工,让员工有责任感,责任重于利益,这一点很不错,员工之间很有团队精神,相互讨论为顾客考虑怎样配备每一个元器件才最合适,实现了人性化服务,看的出来,如果要在外面找一份工作,首先要以人为本,应聘时用行动去感染对方,不光靠知识,也要靠自己的行为品德,从长远考虑而言,在一个计算机应用的公司里上班靠的不紧紧是过硬的技术,一个人的素质也很关键。

计算机硬件就业前景范文3

关键词:课程特点 学生素质 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

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几个十分突出的矛盾。一是课程地位的特殊性强,但学习的内驱力弱。根据就业市场的信息表明: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各项工作的基础,无论从事软件开发还是从事软件维护,该技术都占较重要的份量,尤其是就业前景较好的计算机维修师、网络管理、软件维护人员等,业内该课程所占的技术份量都在70%以上,甚至达到100%。但相当部分学生对这种重要性、特殊性的认识并不充分,并不把其作为主课看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二是课程技术的外显性强,学习的韧性不足。《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外观、性能指标、组装、测试、维护、常见故障及诊断等。对此,学生容易产生轻视思想,容易满足于"眼见为实",钻研不深,一知半解。三是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强,学习的运用能力弱。《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理论性、基础性、应用性相统一的课程,要学好,需要多方面的理论与技能素质的支撑。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从基本理论素养到动手能力都不相适应,知识运用能力弱。

因此,立足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树立“学教并重”“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以新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进行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发挥现代教学手段优势,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从信息论角度看,人的信道特性触觉信道带宽为1,听觉为100,视觉为10000,所以要交换信息,就要充分利用视觉信息。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它直观、形象、生动的演示功能,给学生带来多感官、多种类型的刺激,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具有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是一种适应21世纪素质教育要求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中,制作交互性强、操作性强、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结合展示台、VCD、录像机等设备进行知识和技术的讲解和示范,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加大了传递信息容量;通过图文并茂、视频动画以直观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利用人机交互,可以即时获得信息反馈,灵活控制教学内容,使其更加直观形象,更易于理解,提高讲课的效率和教学效果;弥补传统教学中语言、文字描述、实验器材的局限性,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的多元化。其核心是通过媒体的作用,实现教学信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动和互动;通过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实现教学相长。 二、引入先进的教学策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针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较弱的现状,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法,尝试进行建构性的教学设计,效果十分理想。这抛锚式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如在“软件系统安装前的准备及硬件系统检查”这一章节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⑴创设情境——开机启动中常遇到的故障:如插头插座、配件接触、致命性的硬件故障、非致命性的硬件故障。

⑵确定问题——引导学生遵循“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先软后硬”的原则,通过“看一看”(计算机显示的错误信息判断致命性的故障)、“听一听”(计算机发出的声音判断非致命性故障)的方法来确定故障的存在。

⑶自主学习——由学生通过掌握的故障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和信息资料,运用技术设备判断故障存在的原因,与同学或教师确诊并着手解决问题。

⑷协作学习——将“安装准备及系统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汇总,展开讨论、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⑸效果评价——教师针对学生解决故障的方法给予检测、评价和记录,然后归纳出最简单直接易行的方法,总结本次实验的学习效果。

三、加强教材建设,增强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计算机业界有一摩尔定律“芯片所集成的晶体管数目与功效每18个月翻一番”,说明了硬件发展之快。而我们所使用的教材的更新周期往往需要三至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与计算机技术发展相比严重滞后。因此,必须及时增补最新的硬件知识和装机技术,来提高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和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选择教材上首先应选择适合培养目标、教学现状和发展方向,在内容组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教材。其次,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材内容明显滞后、与现实脱节的问题,应尽量选择最新出版,内容最前沿,最实用、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教材。另外,课程责任教师或任课老师必须经常通过上网查询、翻阅其他最新文献等方式自行编写新教材,以计算机硬件和技术的发展为依据,确保教材内容的知识性、新颖性和开发性。

四、加强实践教学,增强教学的实用性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完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软件的安装和处理各种微机故障,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只能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教学去实现。因此,必须建立专门的计算机硬件实验室,制定实验单元的目标、内容和能力测评标准,使学生在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职业化的、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为最终具备计算机维修技术员的职业核心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我们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作为学生进厂、进企业开"工助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代岗实习,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用十分明显。

五、改革考核方式,增强教学目标的职业性

在考核时,应侧重采用职业技能鉴定、完成课程项目、编写项目计划等形式代替课程的考核。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有利于学生适应不同的需求、增加工作经验。考核内容必须结合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新要求,涉及该职业岗位技术所必需的核心能力、关键能力、基础能力,可进行专项技术或综合技术要求考核,为学生观念的更新、继续学习的方向、职业定位和选择提供保障。如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CITT)和职业工种鉴定等,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双证”或“多证”毕业,以此引导教、学双方按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需要,突出操作技能和实用技术的训练,全面实现人才培训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屹,祝智庭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 2002,(1):

[2]罗集学赵斯宁中职生学习方法情况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0)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4)

[4]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J]教育传播与技术 1996,(3)

计算机硬件就业前景范文4

关键词: 虚拟化技术;vmware;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4-7890-02

计算机网络发展日新月异,就业前景光明,每个院校都开设了相关专业,并且是核心专业课程,教学意义重大。但是由于很多院校资金和技术方面缺口比较大,导致教学设备及实训室组建存在大量的问题。而虚拟化教学软件的应用,能够在一台普通性能的pc上虚拟多个操作系统,以及多台路由交换设备,从而做到一人一机,一机多用,达到实践教学的必需条件。笔者在实践教学中使用最多的虚拟机软件是vmware,主要用于服务器配置课程,该文将以vmware虚拟机软件如何组建网络实训环境来和大家进行初步的探讨。

1 虚拟化技术

1.1 什么是虚拟化技术

笔者认为在计算机领域中虚拟化其实是指一种比较抽象和逻辑上的计算机硬件资源重分配。比如在服务器配置实训中学生做cs模型实训时需要两台pc来配置环境,比较浪费资源。如果采用虚拟化技术,通过vmware就可以将物理主机的硬件资源分配给多个虚拟机,从而简化实验环境,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省实训经费。

1.2虚拟机软件工作原理

我们在使用计算机时实际上是通过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的底层硬件资源进行调用的,在这种调用的过程当中我们是通过指令来实现的。虚拟化软件在工作时必须要虚拟一些硬件设备才能实现虚拟主机的各种功能。它通过不同的指令集映射到物理主机上的真实指令集来实现硬件资源的重分配功能,从而达到在一台pc上创建多个虚拟机系统,并且能够像使用真实主机一样的资源访问。在实训教学中笔者用的比较多的是软件虚拟化技术,它的优点是部署方便,花费少,可以实现多网络及多系统的支持,构建实训环境简单。缺点是需要计算机操作系统支持,并且对物理主机的性能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比较大的性能损耗。

1.3 虚拟机软件简介

什么是虚拟机?它是运行在真实物理平台上由软件虚拟出来的计算机,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逻辑主机。从形态上来看它是通过软件虚拟出来的,但是它具有物理主机的一切功能,每台虚拟机同样有相关的各种硬件,如cpu、ram、hard disk、display card等。每台虚拟机都是一立的主机,它能够实现物理计算机的全部功能,同时它又和其他虚拟机及物理机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性,它并不清楚其他主机的运行情况,在逻辑上是绝对独立的,这样就可以让我们方便的构建灵活的实训环境。其实虚拟机技术早在10多年前就开始研究,但受到计算机硬件发展的因素,近几年才开始比较频繁的应用。我们要在物理主机上实现虚拟机的应用必须要安装相应的虚拟机软件。虚拟机软件的功能是通过软件对计算机物理硬件资源进行重映射,将物理计算机的cpu内存等硬件映射给虚拟主机,从而实现虚拟主机的正常调用。虚拟机软件有很多公司在开发,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微软公司的virtual pc ,sun 公司的virtual box,以及市场占有率比较大的vmware 。以上的虚拟机软件都能实现我们需要的各项功能,但从兼容性、系统调用、操作界面等综合因素考虑,笔者推荐vmware软件。

2 vmware 软件功能及特点

2.1 功能

1)兼容性:它兼容inter x86 架构,市面上的大部分工作站及pc都能运行。它支持多个虚拟机并行处理,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类unix系统。而且配置好的虚拟机镜像能够被其他vmware导入,在组建实训环境中十分方便。

2)用户界面:vm软件的用户界面比较友好,初学者很容易上手。它的主界面有多级子菜单,清晰明了。我们可以方便的新建虚拟机、增加群组、克隆主机。它的设置功能非常实用,用户可以通过设置选项卡对虚拟机的内存容量、磁盘读写、网络设定、增加硬件等功能进行设定,在实验环境中可以提供多种解决方案。

3)网络功能:vm软件网络功能非常强大,它能和物理主机通信,能够和物理主机相同网络的其他主机通信,同时也能和不同虚拟机之间通信,能够比较方便的定义实验物理环境。它的网络连接类型有以下3种:

① Bridge 模式 :(桥接模式)

这种模式是vm安装新虚拟机的默认模式,虚拟网卡编号为vmnet0。功能是将自己的虚拟网卡桥接在物理主机的网卡上。简单的说就是让物理主机的网卡实现复用的功能,能够被虚拟网卡调用,从而将虚拟机逻辑上接入局域网交换机,和同网段的计算机互联。虚拟主机可从局域网的dhcp服务器当中获取ip地址,可以同物理主机和局域网其他主机相互通信,也可访问互联网。如不能获取ip地址,需手动设置ip地址和物理主机同网段。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桥接模式不适合多台机器互联的环境下开展实训,因为实训时多台主机都配置了同样的网络服务,如dhcp服务,这样会造成实训结果验证问题。

② Nat 模式 : 也叫网络地址转换,在传统的网络应用中主要是为了节省ip地址资源和屏蔽隐藏内部网络。在这种网络模式下,虚拟主机的虚拟网卡编号为vmnet8。虚拟网卡通过物理网卡可以访问internet等资源,但自己的虚拟网卡被设定成了内部网络,并且地址也被屏蔽,所有局域网主机都不能看到被屏蔽的虚拟主机,所以不能访问虚拟主机。

③ Host only 模式

这种模式是一种隔离的方式,当我们配置虚拟主机host-only模式时,物理主机网络属性下会新建一个编号为vmnet1的虚拟网卡,虚拟主机挂接在vmnet 1下,并且ip地址同网络主机不在同一网段。在这种网络环境下不同虚拟主机之间处于同一网段,可以相互访问。笔者认为在网络实训时host-only是一种比较方便的实验环境,通过将多台虚拟主机指定到同一网段,可以进行dhcp,DNS,www,ad等网络服务的实训,同时由于虚拟机网络被隔离,不会造成网络服务冲突的情况。

3 vmware实训课程应用

虚拟机依存于物理计算机,但是虚拟机系统发生故障时,并不会造成宿主机故障。同时我们对虚拟机下所有的应用,如对虚拟机bios进行设置、安装操作系统、对硬盘格式化、组建阵列、以及配置各种网络服务都对物理主机没有影响。而且vm软件部署十分方便,在机房和多媒体教室上安装软件和虚拟机系统镜像即可。建议安装windows 2003 和linux redhat两种镜像系统。笔者通过实践教学 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应用环境:

1)课程: 《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vm软件可以让我们在单台计算机上开启多个系统镜像,并且可以将它们设置为cs模式,同时具有灵活网络环境设置,可以将服务器和客户机互联。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服务器上配置多种网络服务(dhcp、dns、www、ftp、mail、ad)等,并且可以用客户机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

2)课程: 《网络安全》这门课程实训中要用到多种的黑客工具,而这些工具会危害到计算机的系统安全,造成计算机系统故障,给机房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我们通过虚拟机实训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3)课程: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这门课程也是会对计算机造成故障的一门课程,学生在实训时要设置主板bios、格式化硬盘、安装操作系统、数据恢复等操作。同时在某些实训,如磁盘阵列组建时还需添加硬盘,增加实训成本。而用虚拟机实训时可以任意添加虚拟硬件,零投资,同时不会因为学生操作虚拟机而影响宿主计算机,完美的解决了以上问题。

4 虚拟机对实训教学的促进作用

虚拟机对高职学校实训教学工作的帮助是巨大的。学校可以避免由于资金和实训条件不足带来的学生动手能力低下的问题。笔者总结出虚拟机在实训教学上的以下几点创新:

1)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实训条件缺乏,教师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毕业后缺乏动手能力。虚拟机广泛应用到教学后,教师可以通过虚拟机教学,学生一边学一边练,极大的提高了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在考核方式上也可以更加灵活,可以选择上机实训考试,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2)减轻了实训室资金负担和管理难度

在实训室组建过程中服务器等设备价格昂贵,让很多学校望而却步。同时很多课程对计算机的破坏性让机房管理者叫苦连天,增加了管理难度,并给其他课程的实训带来了影响。虚拟机系统应用后及时的解决了以上问题。

5 结论

虚拟机软件在实践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是革命性的。对于学校来说它的应用解决了学校资金和实训条件不足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它灵活的配置满足了各种实践课程网络和硬件环境的要求。对于学生来说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实训的平台,可以让学生放心大胆的实训,不用担心搞坏机器,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加强了学生实践的能力。对于各种公司来说,它给企业带来了合格的人才,能够为企业发展起到推动性的作用。综上所述,虚拟化软件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值得我们在实训教学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计算机硬件就业前景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3-0144-03

一、转变教学理念,重构较为科学的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目前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各高校应主动转变教学理念,建立较为科学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厚基础”就是使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牢固、能力突出、个性鲜明;“宽口径”就是加强通识教育,使学生有很强的多行业适应能力和宽广的就业前景;“重实践”就是使毕业生通过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具备在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工程等多个领域和岗位就业的专业实践能力;“求创新”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途径,坚持整体优化、学科融合、创新性和个性化的原则[1],充分体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培养过程。

突破思维定势,改革传统的培养学术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特色,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特色教材建设,提升教学内容的创新性,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为目标,构建较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优化课程体系,实施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针对计算机学科教学内容缺乏前沿性、教学模式和手段缺乏多样性、教学资源缺乏实用性等问题,按照计算机专业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的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合理配置,资源共享”为标杆,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的授课、实践等教学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优化,融合各课程的内容,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2],使学生能够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重点内容,理解课程间的连续性。

(一)核心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改革

对各核心课程的安排顺序、授课内容、授课重点、授课计划等按照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入学大纲的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整合,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弃旧扬新,使教学内容与技术发展和行业需求相适应。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遵循以“教为主导,学为主题”的授课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中,采用综合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设计[3],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并将课堂讲授与参与式、提问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相糅合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

利用Web教学服务平台、FTP服务平台、实验教学网、毕业论文管理平台,实现核心课程之间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在线指导。在这些平台上提供了各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实验指导、试题库等教学资源,从“授前、授中、授后”三个环节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另外,为了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可邀请国内知名院校的教授、博士开展新技术论坛,介绍国内外学科前沿及最新技术,这能极大地开拓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认真学习知识的兴趣。

三、夯实师资培养,通过“科研引领教学”创建高水平教学团队

要注重师资队伍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研水平。

(一)组建核心教学团队,形成合理的教学梯队

根据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形成以课程体系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在职称、学历、年龄、教学经历、科研能力等方面自然形成梯队形式,通过成员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提升团队业务素质

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教学研讨,鼓励中青年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攻读博士学位、出国访学,提高团队整体素质;加强校企合作,选派中青年教师进入企业,学习实践经验技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以满足本科生“双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营造“以科研促教学”的学术氛围

积极引导教师树立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水平教学的发展观念,组织教师参与新教材编写;教师紧跟科技前沿的发展动态,将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和新成果融入课堂教学[4],促使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保持教学内容的学科前沿性,增强教学的深度和拓展教学的广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将自己的科研与学生的毕业设计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并吸纳优秀学生进实验室,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鼓励团队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做到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通过开展一系列教研、评优、评奖活动,增强了优秀“老”教师和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快速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壮大优秀青年教师队伍。同时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提升中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以满足对“双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实现团队梯队发展,最终形成一个基于课程体系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四、强化实践教学,推进“过程式多元化”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构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5],采取“过程式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法,建立“课程实验、实验课程、校外短期见习、校内单项实训、校外综合实训实习”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并结合科研训练、创新实践、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和创业实践等课外实践,让实践训练贯穿整个培养过程。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综合改革

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仅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这是本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只有将实践和理论紧密结合,互为补充,才能使学生尽快掌握课程知识,并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此,坚持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协调发展为根本,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除了课程实验外,针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实行实践教学单独设课,开辟新实践领域,扩大综合型实验的比例,与理论课程的教学进度相配套,通过预习报告、讲解演示、上机实验、分析总结和撰写实验报告的方式,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重视实习和实训环节,实行校外短期见习、校内单项实训、校外综合实训实习的多元式实习实训教学,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第三,将科研训练、创新实践、学科竞赛贯穿到大学四年的教学过程之中,着重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第四,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社会实践和创业实践,增强学生的业务能力,为将来进入社会实际生产生活领域的工作做充分的训练与准备。

(二)实验教学内容的融合重构

对于课程实验和实验课程,实验内容由基础型、设计型、综合型和研究型等四个各具特色的模块组成。各模块侧重点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接受和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基础型实验重在加强对本课程内的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设计型实验强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综合型实验充分考虑课程间的可融性,渗透多个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并突出以项目训练为主的教学实践;研究型实验是培养部分学生以科研项目为支撑的实践能力。

(三)实训实习环节的双轨交叉

把实训实习工作进行分解,分成校外短期见习、校内单项实训、校外综合实训实习等几个环节,在校内和校外进行双轨交叉。通过校外短期见习开阔学生视野,在见习中理解专业理论和技术,增强实践动手意识。通过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专家进入学校,利用学校开设的大实践课程时间,集中对学生进行校内单项实训,增强学生应用专门技术的能力。通过校外综合实训和实习,让学生深入企业和应用部门,在校外实训和实习导师的指导带领下,完成完整的项目设计和应用部署,增强学生完成综合项目和应用的能力。

(四)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与课内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思想为指导,推行学科竞赛制度化,创新训练常规化,支持学生参加机器人、智能车、电子设计、创新创业等各类学科竞赛,鼓励学生主持或参与学校、省厅、教育部和企业创新创业类等科研课题,理论联系实际,强化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6],注重对学生过程式的培养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采取“过程式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法,通过基础型、设计型、综合型和研究型模块化实验内容重构课程实验和实验课程,通过校外短期见习、校内单项实训、校外综合实训实习,施行校内校外双轨交叉式实习实训教学,建立“课程实验、实验课程、校外短期见习、校内单项实训、校外综合实训实习”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能解决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脱节的矛盾,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强化以“项目+竞赛”驱动的创新训练模式,形成“实战”性的项目开发,形成“以赛促学”和“学以致用”的学习氛围,通过本科生进实验室及参加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等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五、结语

课题组通过改革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夯实教学团队、强化实践环节,探索创新应用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并在实践中检验各项举措的效果,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获得安徽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杨,许勇,赵传信,等.高师院校非师范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新途径[J].计算机教育,2010(8):4-10.

[2] 陈付龙,齐学梅,罗永龙,等.创新能力驱动的层次化计算机硬件课程群构建与实施[J].大学教育,2013(4):40-42.

[3] 孙丽萍,程婧,罗永龙.翻转课堂在数据结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5(24):71-74,77.

[4] 沙超,黄海平,孙力娟.以创新型科研项目提升本科生综合技能[J].计算机教育,2011(23):34-37.

[5] 付龙,齐学梅,罗永龙.四维一体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3(3):50-53.

计算机硬件就业前景范文6

关键词:商务日语 实践 课程开发

近几年,实践课程正在逐步进入各大高校日语专业课堂。日语专业的实践类课程以模拟的商务场景为依托,进行商务活动演练。这种课程除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传统课程也能培养的技能之外,还能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办公软件知识进行Word、PPT、Excel、Outlook等的制作。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日企商务活动的基本流程以及商务礼仪等社会常识。但是目前,能够用于商务日语实践课程的教材较少,质量良莠不齐。如何进行商务日语专业实践课程及其配套教材的开发,成为多数高校日语专业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较为常见的实践课程系列教材有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日语专业的实践学期系列教材,包括《商务日语场景实训》、《商务日语流程实训》《商务日语综合实训》三本教材。市面上常见的还有李雪梅的《日语综合技能特训》、陈访泽等编著的《日语听解指导与实践》、丛惠媛主编的《商务日语综合实训》、还有刘卫红主编的《商务日语听说实训》以及各种翻译实践教材。由于大多数高校还处于自编自用的阶段,所以公开发售的实训教材还处于短缺阶段。未来三至五年,将会出现一批较为实用的商务日语实践类的系列教材。

一、商务日语实践课程的开发

商务日语实践课程首先要定位课程目标。商务日语主要是为了培养与时俱进的应用型商务日语人才,日语学习者在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知识的基础之上,还应对日本的社会文化、计算机知识、软件应用上具有一定的了解。只有复合型人才,才能够胜任日新月异的BPO、软件开发、在线贸易、呼叫中心等业务。其中,日语只不过是个媒介,是用来学习新知识、与他人交流的工具。实践课程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培养其自学以及充分利用日文网络的能力,这对于即将离校的大四学生尤其具有积极的意义。他们可以将在校期间还没有了解到的内容通过这个过渡时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在培养路线上,应该遵循“国际化、多元化、实用化”的专业特色,继续发挥外语系应有的国际化特色,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教授学生实用化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在踏出校门后,能够利用自己4年来所学的专业知识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在华日企的数量比网上流传的企业名单要多得多。2012年,日本在华投资的企业位居第一,共有6091家,占日本海外投资企业的24.2%,是第二名美国的将近2.7倍。此外,中国每年向日投资金额都在逐渐增长,2012年增加了47.8%,由此可见,即使是日本企业在华投资减少,但是中国企业在日投资有增加趋势,这同样也能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所以日语系商务日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仍旧较为乐观。

在实践课程设置方面,应该考虑目前就业所需的技能和学生的日语水平以及计算机硬件软件方面的接受能力而定。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商务日语实践课程可以设置如下。在教科书选取和授课内容选取时,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调整难度和考核要求。

表1中,大三的“商务综合项目实训”课程可以根据本地区的日企行业配比情况进行行业设定。有必要时,可以邀请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讲解行业背景及行业现状等内容,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大四的“面试技巧”是实践课程的收官课程,主要是针对日企的录用习惯和面试流程进行授课,在日本这类的参考书籍和网站非常多,而且每年都在更新,国内教师可以参考。特别重视实践课程的学校,可以自己创建公司,主要运营者为教师,主要业务执行者为大三大四的学生,这样虽然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培养人数、教师精力和实际业务洽谈等方面会受到很多限制,目前实施起来仍较有难度。经历过上述实践课程的培养,毕业生具备了就职的基本技能和常识,在面试和刚进入公司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可以说,实践课程是可以提升毕业生起跑线高度的课程。

今后,教育的趋势应该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瑞典的教育学家托斯顿・胡森在提高教师发展能力方面提出的FD(Faculty Development)理论,在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获得高度认可,其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在教学发展和专业发展中提升自我。而促进实践教育、开发实践课程与教材则是其具体体现。例如,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学部公布的教师自我检查与评价报告中指出,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的改善将会作为教师评价的标准。由此可见,实践课程与教材的开发是符合科学教育方法、顺应教育发展需要的做法。

二、商务日语实践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商务日语实践课程目前主要有三缺,“缺少复合型教师、缺少专业教材、缺少合作企业”。某些院校的商务日语实践课程是日文演讲比赛、日文歌曲大赛、日本插花课程、日本茶道等类似内容,而笔者所指的商务日语实践课程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第二课堂,这种实践课程需要学生20%参考教科书中的理论,20%听取教师指导,60%进行自我锻炼与学习。他们可以进行日文快速录入、日文PPT制作也可以根据行业背景用日文开展具体业务、计算报价、进行商业谈判等。而这些内容需要教师、教材和企业的支持。

首先,大多数的高校日语教师都是从一所学校毕业后,到另一所学校工作,没有社会上日企等公司的从业经验,更没有处理过具体的业务,所以他们虽然有很高的日语语言水平,但是如果将这种语言依托在企业的日常业务之中,很多人也许连业务文件本身见都没见过,又何谈用日语来说明呢。教师的培养是做好商务日语实践课程的第一步,只有培养出复合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复合型的人才。

其次,由于缺少复合型教师,所以很难会编写出专业的教材。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翻译实践教材基本都是机场接送、酒店入住、商务谈判与签约、旅游向导等较为常见而又笼统的场景,较为欠缺专业性和场景细节。如果使用这类教材,学生仍无法对某个特定行业有成形而又具体的了解,而且知识不具有系统性。作为改善措施,教师应该积极参与横向项目、校企合作等项目,或者直接到合作企业中实际参与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切身体会到行业的工作流程,积累了这些行业工作经验在授课时才不会只说空话、套话和连自己都没有把握的纯理论性的内容。当然培养出复合型教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学校和企业的配合,也需要时间去积累和磨练。教师应该讲将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在企业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进行消化和整合,最终形成以实践为基础的有机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保证实践课程的质量。现阶段虽然没有专业教材,但是学生可以通过国内和国外的网络查找专业知识,并对中日业务的异同点进行对比。这些对比结果可以作为今后教材编写的参考材料,注意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与整理的教师,一定会写出具有商务日语专业特色的实践教材。

在实践课程当中,需要让学生切身体验企业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企业、工厂参观是个非常好的方法。在这方面日本有非常成功的企业、工厂参观模式,在服务业、造纸业、传媒行业、运输行业、化学工业、政府机构、环保业、机械工业等20多个行业都有特设的参观路径。例如,众所周知的丰田汽车、三菱电机、朝日啤酒、札幌啤酒等,都设有参观工厂。而中国目前企业、工厂参观的运作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参观内容还是参观路线以及安全问题都未得到良好的解决。学生很难实地了解到各个行业的工作内容及现场环境。因此,目前我国需要大批的各行各业的企业和工厂以及各级企事业单位,敞开大门,迎接需要参观学习的人群,这类人群主要以学生为主,这为他们今后树立正确的工作观、价值观以及了解社会常识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今后商务日语实践课程的发展方向

作为今后商务日语实践课程的发展方向,将会是以教师指导为辅,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加以企业、工厂参观和专题讲座等内容,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业务处理能力和商务日语交流能力。为学生讲解专业知识的人不一定是站在讲坛上的专业课教师,有可能是企业的主管也有可能是工厂一线的工人,还有可能是从事翻译工作的自由工作者。他们的知识与经验将会通过实践课程的课堂传授给学生。学生经过4年专业课的培养,在具有专业日语知识同时还略微懂得计算机硬件及软件技术,并且能够熟练运用日文办公软件进行业务处理。对于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及其工作流程和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对社会某个行业有系统性专业性的了解,掌握了终身学习所必需的自学能力和方法,懂得面试技巧及作为日企新入员工的工作常识等内容。

教材方面将会出现系列教材,从大一至大四都会有与学生日语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相符的课程设置。在商务日语实践课程发展的同时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改革教学方法的过程。教师通过企业实践和理论学习具备了较为专业的行业知识和更加具有实用性的商务日语应用能力。校企之间通过合作,互惠互利。一方面,企业可以接受教师实践、学生参观及实习;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优良的毕业生人才。通过学校、企业和教师的三方支持,商务日语实践课程将会发展得更具有实用性和就业指导意义。

当然,实践课程不是万能的,商务日语专业的学生首要的任务是学好日语,只有夯实了日语基础知识,才能进行实践训练。在课程安排时应该兼顾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大三大四的时候逐步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和难度。

参考文献:

[1]海外M出日系企Iの酉颏摔膜い.|南アジアビジネスサポ`トデスク.2014.

[2]ジェトロ世界Q易投Y蟾嬷泄.2013.

[3]中井俊洌中u英博.れた授Ig践のための7つの原tとそのg践手法.名古屋高等教育研究第5号.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