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化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文化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文化研究

科技文化研究范文1

“生态文化”这一概念最早是出现在罗马俱乐部创始人佩切伊在1984年《世界动态学》杂志上发表的《21世纪的全球性课题和人类的选择》一文中。“人类通过技术圈的入侵、榨取生物圈的结果,破坏了自己明天的生活基础,人类自救的唯一选择就是要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那种文化革命,形成一种新的形式的文化,即生态文化”。而国内学者是余谋昌最早使用“生态文化”这一概念,余谋昌认为:“从狭义理解,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从广义理解,生态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生态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次质的飞跃,它突破了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以一种全新的视角从人与自然的各自本性研究出发,探讨自然本身和人一样是存在自身价值的,而不是因人的存在才有价值,从而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人们建立与自然共存共荣的观念。所谓“文化自觉”,是借用中国著名社会学家先生的观点:“文化自觉则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文化自觉不带有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它不是复旧,也不是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当下,生态文化作为时代的产物,生态文化自觉也是不容忽视的。而生态文化自觉就是对生态文化觉悟和觉醒,是人对生态文化的发展历程、价值取向、理论体系的一种理性认识和科学把握。即是以理性的思维自觉地观察、认识、把握生态文化,同时自觉地将生态文化付诸于实践。

2生态文化的理论自觉

墨迪说过:“我们没有认识到一切事物有在本质上相互联系。”这也许是当代生态危机产生的认识根源。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文化,其理论的自觉,首先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人主体意识的自觉。人类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古代人对大自然充满畏惧,将自然界尊奉为神,人被大自然控制,属于被控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模仿阶段,人们奉行“天命论”,开始认识自然界,顺应自然,效仿自然以求得自身的生存。第三个阶段征服阶段:在西方“天人分离”的思维模式下以及机械论自然观的影响,人把自然作为异己对象,开始借助科技的力量对大自然进行掠夺,成为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可以说牛顿一笛卡儿世界观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二百年时间里,人掠夺自然、主宰和统治自然的哲学基础。现在生态危机的日益严峻,人类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生态文化的指导下,人类以一种有机整体系统的角度来看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三者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整体。

它摒弃了自然本身无价值的观念,以尊重人、自然整个自然界所有物种生命的价值为主线。反思了人类中心主义,改变了人类自身的旧价值观,指导人类向生态价值观转变,从统治自然到尊重自然过渡,努力使人类与自然达到和谐的阶段。可以说,生态文化汲取各种文化精华的文化。它指导人类在探索自然和发展自身的过程中,积极调整人类的实践活动,对自身的能动性不断地进行反思,不再将人与自然视为主客二分,肯定了人与自然这对主客体是相互联系的。哈肯的协同学理论就表明任何生物与环境协调地相互作用是一种合作关系,而不是一种单向利用的关系。人类的诞生形成新的生物与环境的合作关系,亦即人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协同关系;潘光旦曾提出“位育论”,“位育论”源于《中庸》上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有个学者下注脚说:‘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即人类在大自然,无论个人、集体、整个民族都应该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找自己合适的位置,并在所属自己的位置上求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与固有的自然环境是相成而不相害的关系,对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价值观的生态文化的理论自觉,会使得天地万物在宇宙中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人类不再充当自然的征服者和主宰者来肆意破坏自然,而会在整个环境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使得人类本身和自然达到和谐共生。

3生态文化的实践自觉

从文化自觉的概念上看,文化自觉不单单仅是一个口号,一个理论命题,而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弘扬生态文化,功在实践。人类生存与发展,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维系生命的支撑系统——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人类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所有生产生活,都与生态文化直接相关”。实践中,要从浅层生态学向深层生态学过渡,学习自然生态智慧,摒弃现在掠夺自然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使现在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都生态化。生产方式方面: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整个生产模式为“资源资源——产品加工——绿色消费——产品废弃——资源再生”的反馈式闭合循环流程。整个过程在物质不断循环的基础上建立,实现了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可持续利用,使整个生产经济活动都生态化。生活方式方面:提倡人们简单、简约、简朴的生活即低碳生活。消费方式方面:转变人们的消费理念,提倡科学的、生态的消费理念,指导人类消费行为应将经济发展和自然保护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理性生态的消费即绿色消费。在制度方面,生态文化要改变传统以往的自发破坏环境的社会制度,建立人与自然的伙伴共同体,以及人类社会共同体关系的模式.从而使环境保护制度化。从生态文化中汲取生态智慧,努力创造出新的更适合施用在自然的技术形式。总之要实现自然价值、社会价值、人类自身价值的完美统一,必须将生态文化的理论自觉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上达到自觉,从而才能向人类的未来展现出一个和谐美好的画面。

科技文化研究范文2

1912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了现代创新理论,第一次把创新这种非物质文化力量作为一种重要因素引入经济活动过程,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拓展经济发展视野发挥了重要作用。创新的关键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文化产业就是一种创新型产业,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926—1947年,文化产业的工业化发展阶段;1948—1997年,文化产业的产业化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文化产业发展的全球化阶段。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丰富拓展了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以及生产方式,也使文化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复制和传播能力。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创新型文化产业的发展更离不开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文化产品的质量与科技成果的物质转换效果是成正比的。科技创新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动力和重要手段。只有借助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才能使优秀的文化资源、文化创意转变成为消费者所认可和欣赏的文化产品,而且文化产品的存储、传播以及对文化产业整个运作过程的各管理环节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不断催生出文化消费的新需求和文化市场的新领域,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销售的成本,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原则,提高了文化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保定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状况

近年来,在保定市政府的大力推进下,作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的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2013年保定市拥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达1537家,同比增加206家;制造业法人单位568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近200万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85.1亿元,占全市GDP的3.43%,增加值总量位居全省第三,占GDP比重居全省第四。保定文化企业依托地域传统文化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了以工艺美术品生成、出版印刷发行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业态,同时将网络、数字、计算机信息等先进技术引入文化产业生成、制作、传播等领域,逐步形成了以影视传媒、游戏动漫、创意设计为代表的新型文化业态。在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同时,保定的科技创新也在不断增强。据统计,在高新技术领域,保定市2013年共获批省级以上项目18项、资金5.895亿元;政府投入科技经费1.02亿元,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23亿元;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21家,这充分说明古城保定具有强劲的创新活力。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应用于文化产业领域。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保定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融合程度还不够深入,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还不是很高,文化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优秀的文化资源的科技挖掘尚存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科技创新与保定文化产业融合的有效机制

1.以政策为引导,营造文化科技创新环境。为了推动文化科技创新,京津冀三地应从政府层面积极鼓励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科技创新,努力营造创新的文化环境,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在宽松、开放、积极向上的大环境下,保定市应以增强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制定文化科技创新与发展的保障措施和配套政策,通过健全和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基础条件等,为文化科技创新研究与应用提供支持和引导,不断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与文化产业的高效结合。同时,重点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文化产品,加大发展与高新技术密切结合的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将科学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文化产业发展及文化产品开发、制作、传播、流通的各个环节,从而提升保定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

2.以项目为引领,深入拓展产学研平台。目前,保定市正以重大项目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深入拓展产学研平台,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保定市已建成科技创新平台和企业孵化器23家,已拥有国家、省、市三级科技创新平台共120余家,将科技成果的研发、转化、交易、服务等功能集于一体。同时,依托当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助力文化创新。依托现有科技平台,不断拓展新的产学合作平台,实现文化产业与科学技术的“联姻”,从而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并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辐射效应和联动作用,带动保定文化、旅游、餐饮、物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科技文化研究范文3

关键词:竞争力;产业链;低成本;出版产业

中图分类号:G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2020)15-0-02

一、引言

时代的发展促使数字出版产业不断发展,合理地处理好文化与科技的相互融合,是当前数字出版行业的重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从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的完善,让传统出版行业具备了更好地市场竞争力。而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不但加强了出版行业的竞争力,也保障了文化的不断创新,提高了市场需求也使科技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技术只是一种技术,真正的推广使用与广泛采纳需要与社会文化的历史背景相结合。

二、出版活动向低成本转化

出版技术的进步,在出版业中可以体现为三种实现,经济实现、政治实现、文化实现。其中经济的实现是最重要的实现。随着技术的进步,出版模式逐渐走向低成本、高效率,这种转化方式增加了社会财富的总量,并且提高了科学技术对于行业的应用,而随着数字出版的相关领域的不断扩展,技术的因素在出版活动中的地位也被强化,技术的进步也使出版活动向着低成本和高效率转化,这也为出版行业带来了生机和新的发展途径。而出版业一直在人类的文化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出版相关的领域由文化领域开始向着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的多方面产业发展,也能感受到科技的创新与文化融合的影响力与塑造力。

三、技术推动出版行业内部管理科技化

文化科技的融合也推动了出版界的内部管理的改革,随着技术的推进,出版信息管理系统以及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推进,让出版行业提高了内部管理、企业决策的准确性以及企业的竞争力。从另一方面来讲,出版行业的发展对于相关技术的进步也起到了推进和引导的作用,使得文化科技融合双方互相得益,而出版产业也随之发生了需求的变化,行业的需求使数字出版技术的社会需求增加,也使科技得到促进。

四、文化科技融合的出版商业模式转化

由于数字化出版模式的出现,对于传统的出版模式是一种冲击,这也促使传统出版产业转型,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进入到传统出版产业,新的数字出版的商品开始产生,电子图书、电子阅读器以及手机阅读产品等。这些产品的出现有效地减少了有形的原材料的消耗,掌握数字化的生产设备以及复合性人力资源,也开辟了全新的市场,数字阅读。目前的数字阅读企业也打破了传统阅读企业的垄断。随着商业模式的转换,对于出版产业来说,出现了全新的经营手段和盈利方法。战略定位的更改使出版产业的形象发生了转换,而业务网络的商业模式也使战略定位进行的各种核心业务和相关业务与客户产生联系。而核心的资源也使出版企业需要的各种资源能力,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以及各企业不同的差异化服务。

五、出版产业的产业链數字化转变

随着文化科技的融合,数字出版改变了传统图书的产业链,产业链也发生了转变,产业链的上端变为数字内容开发,而数字内容开发是数字出版的发展基础,而在数字化的产业链的上游,由数字出版的内容供应商为主体,将图书、版权等内容售卖,并且从销售中分成。而在产业链中游,是出版商的数字内容出版和对于用户的技术支持,并且同网络的运营商共享收益分成。而在产业链的下游,则是数字的终端生产,以及相关数字出版的平台和分销,当传统出版社实现数字化的转型后,要明确自身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并且进一步的开展数字出版的业务,在产业链中要成为传统出版企业向数字出版战略规划的立足和方向。

六、文化发展与出版产业转型的互动

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体现在文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借助体现群体的共有价值的方法,并令群体成员依此来进行经济生产的程序;第二,文化会影响群体的公平,影响在群体里的决策;第三,会对群体追求方向和社会目标发生影响。文化系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出版产业转型。数字媒体文化加速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也打破了出版的垄断,随着数字化出版的转型,出版不再是少数人的事业,目前的出版业已经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消费品,也对大众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这些数字出版作品,具有开放性、形式的结构性、内容的动态性等特征。文化价值可以引导出版产业的转型,而数字媒体文化的出现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媒体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且也融入了更多的文化,网络传播体现技术理性、工具价值,并在互联网上缺少相应的控制机制。也是目前在转型其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所需的重要要素。

文化冲突也揭示了当前出版行业转型过程中的困境。新旧文化冲突的诞生反映着目前物质生产力的提高,而目前的传统出版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受到了两方面的文化冲击,第一方面是技术革新,从侧面体现出了现代社会意识的进步与发展;第二方面是文化选择,经由增长方式的转型,文化的选择也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的双重问题,虽然数量不多,时间也不长,但是数字出版所创造的市场价值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出版企业,所以传统出版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极具重要性的。

科技文化研究范文4

关键词:科技馆;群众文化;发展;推动作用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9-0246-01

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精神文明的发展,作为精神文明中不可或缺的群众文化,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精神文明的不断完善之下,科技馆应运而生,承担起对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作用,同时,也逐步地成为社会文化发展大方向的指引。由此可见,科学馆发挥着非同小可的作用。本文对科技馆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件重要的阐述,并针对当前现状提出了科技馆今后的发展路径,希望可以给读者一些借鉴和参考。

1 科学馆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物质生活条件的满足更进一步的推动了人民群众对精神上更高层次的追求,所以,我们应当适应时代的需要,转变自身的生活方式,从而跟上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科学馆是一项公益机构,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提供更多的条件,主要通过各类文化活动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为进一步提高国民文化素养,建设文明国家奠定基础。与此同时,科技馆可以借助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更好的为群众服务,还能不断地激发群众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人民群众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2 科技馆对群众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上是十报告中明确提出的要求,由此可见,科技的发展在我国发展中的地位之重。科技馆作为一项公益设施,不管是在科学文化的传播和科普还是在对群众文化的推动上都发挥了重要的意义。科技永远是社会变革和人类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每一次科技创新的背后,都是人类社会以此巨大的飞跃。科技馆承载着发挥科技作用重要责任,科技馆是推进科技教育普及的重要媒介,不但能够满足群众对文化发展不断增长的需求,还能从根本上推动国家精神文化水平的进步。

3 促进科技馆更好的推动群众文化发展的路径

3.1 将科普工作落实到位,提升群众科学文化水平

虽然文化发展已经逐步的蔓延开来,但是,由于城乡的差距,我国的群众文化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地区差异问题。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导致农村及一些偏远地区的教育水平跟不上;二是经济水平的制约,在文化教育上没有足够的经济投入,更拉大了文化的差距;三是,落后地区的老派思想盛行,并且存在封建迷信思想阻碍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从根本上来看,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应当重视科普工作,尽快将科普工作落实到位,只有以此为保障才能更好地推动群众文化的繁荣和进步,不断提升群众科学文化水平。

3.2 利用科技馆的展览时效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科技馆应当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追随社会热点的脚步,以社会热点为依托举办一些临时展览,以此来增加群众文化生活的内容。对于临时展览的选择应当密切联系当前实际,并且紧密贴近群众的生活实际,聚焦公众的眼球,这样才能吸引群众都积极地参与到临时展览中去,引发群众对先进文化、科技活动的深切认识和探讨。这样不仅丰富了科技馆的活动方式,也为群众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途径,同时也发挥了科技馆的社会教育作用。对于科技馆的展览实效性的利用还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立足当下,不断培育潜在的资源和文化发展。

3.3 强化科技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适应群众的文化需求

宣传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是科技馆的主要任务。科技馆的主要布局就是有许多的展厅构成的,这些展厅主要就是用于对新型的科技产品进行展示和简介,群众到科技馆进行参观,并有工作人员进行讲解,甚至还可以近距离的去真实的体验科技产品,这就保证了群众更加全方位的去体验科学文化带来的感受。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科技馆的展厅功能应当不断地提升,内容也应该丰富起来,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时刻抓住群众的眼球,将最前沿的科技文化传授给广大群众。科技馆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对群众需求的满足,因此只有不断地强化科技馆的各项基础设施,适应广大群众的根本需求才能实现其长足的发展。

3.4 将流动科普融入到群众文化发展中

当代科技的发展进程中,流动科普也开始流行起来。在流动科普的众多形式当中,科普大篷车成为流动科普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兴起主要是由我国科学协会根据我国发展国情和基层科普工作实际问题创新而产生的。科普大篷车其本质就是将科技馆的展厅加以移动化,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这样一来,给不方便去科技馆的群众带去了便利,使更多的群众能够足不出户的学习到最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并更深入的了解到科学理论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流动科普的优点很多,其灵活性不但解决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问题,而且有效地缩小了落后地区和城市之间的文化差距,积极地促进了基层群众文化的开展。

3.5 加快数字科技馆的建设

21世纪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拉近了整个世界的距离,更多的人通过网络来进行沟通、交流和学习。在如此先进的信息时代背景之下,数字科技馆的建设也被提上日程。数字科技馆就是利用网络向广大群众进行科技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普及,相比较传统的科技馆而言,熟悉科技馆存在着许多的优势,其一,数字科技馆的投资更少,利用网络建立的数字科技馆,不需要展厅和实物作支撑,而且更容易去维护,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开支;其二,数字科技馆没有时间和地点的任何限制,真正实现了不分地点部分时间的文化知识科普和传播,不管是谁,不管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数字科技馆带来的便捷;其三,数字科技馆能够带给群众更立体直观的感受,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做到对实物的模拟和还原,着给群众带来了更加直观的立体感受。因此,普及和建设数字科技馆的意义非常重大,应当得到我们的重视。

4 Y语

群众文化的发展逐步成为我国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科技馆又是影响群众文化发展的主要方面。本文通过对科学馆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地位、科技馆对群众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简要的分析,更进一步地说命了科技馆对于我国今后科技文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并提出了将科普工作落实到位、利用科技馆的展览时效性、强化科技馆基础设施建设、将流动科普融入到群众文化发展中以及加快数字科技馆的建设这几个促进科技馆更好的推动群众文化发展的路径,来更好地规划科技馆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理论结合实际,不断地开拓创新,才能更大的发挥科技馆的重要作用,促进科技馆对群众文化发展更大的推动。

参考文献

[1]应健.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浅谈创新文化与企业深化改革[J].现代国企研究,2016(16).

[2]马小华.依托特色民俗文化加强城市群众文化培育的现实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9).

科技文化研究范文5

一、会计科目类别的变化

在旧的准则下会计科目的类别分为五大类,即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科目。而在新准则下,除了以上的五大类科目外,还增加了共同类科目。该大类科目个数不算多,是以科目的余额方向判断其是属于资产,还是负债。若余额在借方便形成资产,若余额在贷方,便形成负债。

二、新准则下资产类会计科目的变化

(一)名称调整的会计科目

在资产类科目中,原“现金”现改为“库存现金”;原来的“物资采购”现改为“材料采购”。这些会计科目的名称发生了变化,但其核算内容却和旧准则下的规定相同,没有变化。

(二)删除或增加的会计科目

按照新准则的相关内容,取消了“短期投资”、“短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债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减值准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分别由“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三个科目代替,若发生减值,则“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中。

在对存货核算的科目中,取消了“自制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增加了“周转材料”这一科目,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成为“周转材料”下的二级科目,本科目可按周转材料的种类分别在“在库”、“在用”和“摊销”进行明细核算。其具体的账务处理和原“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核算相类似,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原“自制半成品”核算的内容转入“生产成本”中进行核算。

增加了“业务”科目,核算企业不承担风险的业务形成的资产,如受托理财业务进行的证券投资,受托贷款等。企业受托代销的商品,可将本科目改为“受托在销商品”科目。增加了“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核算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包括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应当按照投资性房地产类别和项目分别以“成本”和“公允价值变换”进行明细核算。增加“长期应收款”科目核算企业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款项和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产生的应收款项。增加“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核算企业应当分期计入租赁收入或利息收入的未实现融资收益。增加了“未担保余值”科目,核算企业采用融资租赁方式出租出资产的未担保余值。未担保余值发生减值的,应在本科目设置“减值准备”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也可单独设“未担保余值减值准备”科目进行核算。删除了“待摊费用”核算科目。

在对无形资产核算中,增加了“累计摊销”科目,核算企业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作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土地使用权的累计摊销,也通过本科目核算。本科目应按无形资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企业按月摊销无形资产价值时,旧准则下借记“管理费用”,贷记“无形资产”直接冲减无形资产的原值。而在新准则下,借记“管理费用”,贷记“累计摊销”不再直接冲减无形资产的原值。另外把商誉从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为其单独设置了一个科目“商誉”,核算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才会取得的商誉价值,企业应按企业合并准则确定的商誉价值,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三)其他

有些会计科目的名称虽未发生变化,但其核算方式却较旧准则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材料购入到月底若结算单据仍未到,在旧准则下采取的是“月底暂估入账,下月初红字冲回”,而在新准则下,却不是“红字冲回”,而是做相反的分录来冲回。再比如结转材料成本差异时,若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数时,旧准则的分录为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金额用红字,但在新准则下却是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即借记“材料成本差异”,贷记有关科目、金额用蓝字,在上面两个例子中所用科目的名称虽没有改变,但核算方式却发生了变化。

三、新准则下负债类会计科目的变化

新准则下负债类会计科目变化最大的当属原准则下的“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合并为新准则下的“应交税费”,这两个科目的合并也使得原来计提税费时需编制的复合会计分录简化为了一借一贷的简单分录。需要注意的是印花税、耕地占用税仍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而应交土地增值税分不同的情况,又有不同的承担者,在具体的核算中应视不同的情况,对“应交税费”进行不同的核算。

原准则下的“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合并成新准则下的“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但“应付职工薪酬”核算的范围较原来的“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的范围要大,其核算范围包括:一是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二是职工福利费;三是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费,是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四是企业按照国家《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五是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六是非货币利;七是其他职工薪酬。以上7项中的后5项在旧准则下核算为借记“管理费用”,贷记有关科目,而新准则下的核算变为先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再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银行存款”或其他科目。

新增加了“交易性金融负债”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新增了“递延收益”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确认的应当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补助金额。新增加了“应付利息”科目,核算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包括吸收存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而这些项目的利息的提取在旧准则下的核算是借记“财务费用”或有关科目,贷记“预提费用”支付时借记“预提费用”,贷记“银行存款”。新准则下,用“应付利息”科目代替了上面会计分录中的“预提费用”。“预提费用”的核算范围越来越小。

四、新准则下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及成本类科目的变化

(一)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的变化

新准则下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下一级科目的变化不是很大,但有些科目的明细科目变化却很大,例如资本公积在新准则下其明细只有“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两个明细账户。在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中新增加了“库存股”科目,核算企业收购,转让或注销的本公司股份金额,企业为减少注册资本而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库存股”,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成本类会计科目的变化

新增加了“研发支出”科目,该科目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而增设的核算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在旧准则下这些研究开发支出一律进入“管理费用”,而新准则下,这些研究开发支出在“研发支出”中设置的“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两个明细科目中进行核算。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产生的研发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等科目。期末将费用化支出转入当期损益,即借记“管理费用”贷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如果研究开发项目有望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借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等。形成无形资产后再从“研发支出(资化支出)”转入“无形资产”,即借记“无形资产”,贷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五、新准则损益类科目的变化

首先“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改为了“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改为了“其他业务成本”、“营业费用”又改回了原来的“销售费用”。“所得税”改成了“所得税费用”,而和所得税有关系的“递延税款”也分别由“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所代替。

其次,新准则将政府补助计为利得,在“营业外收入”中核算,删除了“补贴收入”科目。除此之外还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而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贷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借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没有余额。(即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时,借记或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新增加了“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该科目核算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可按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在旧准则下,企业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是进入“管理费用”,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委托贷款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进入“投资收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设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进入“营业外支出”。而在新准则下所有提取的各项减值准备均进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期末该科目转入“本年利润”,结转后该科目没有余额。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固定资产盘盈在旧准则下是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报经批准后再转入“营业外收入”科目,而在新准则下,固定资产的盘盈作为前期差错处理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算,不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和“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初级会计资格——初级会计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科技文化研究范文6

高职教育主要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虽然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不管是从规模还是成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归根结底,主要是在课程文化的建设方面较为落后,实践性较强的机电类课程更是如此,在教材编写、课程目标设定、课程设置、考核体系、校企合作等课程文化建设方面还不够科学和完善。目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机电类课程在课程文化方面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教材编写方面,过多的偏重于理论方面的知识,知识较为陈旧,虽然有一些项目化、任务驱动方面的教材,大多也是流于形式,没有能够融入目前较为新颖的技术和设备。能够真正融入企业生产的教材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编写教材的老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没有真正地走进企业,融入企业的实际生产。课程设置方面,理论课程较多,实践性的课程较少,理论课程中实践的比例较少,很多的实验实训都是为了完成任务,真正起到教学和培养学生技能的作用较小。能够按照就业导向培养学生技能的课程较少,课程设置多年不变,不能跟随企业和技术的革新而改变,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缺乏相应的技能,缺少创新力。在教学方面,我们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没有真正结合企业需求进行教学改革,没有以就业为导向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虽然有些课程进行了部分的教学改革,但也是形式多过实际,或者教改内容较少,没有形成课程体系,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校企合作方面,我们虽然和一些企业进行了一些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比如增加企业的实训基地,引进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教学,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编写教材,让学生更多地走进企业进行实习等。由此可见,我们的机电类课程文化在很多方面还需要改进和完善。

2确定职业能力为课程目标

从培养目标来看,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实用型管理型人才,要求所培养的学生具有直接适用某一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毕业后能很快顶岗作业。所以高职课程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标准而非学术标准。我们机电类课程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机电类职业技能,以就业为导向,能够适应相关机电类企业的职业需求。因此,在课程教学中,结合企业的工作情境,教师不再主要是传授技术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展职业技能。我们学院的机电类课程在目前的教学中,很多课程的教学目标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较多的偏重于理论,没有真正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但是我们学院机电类课程文化在某些方面也有一些成绩是值得肯定的。比如,在MPS和GEPAC的教学中,我们的老师结合工厂生产线的工作情况,在实训室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以工厂实际生产为教学情境,做中学,学中做,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还成立课外兴趣小组,老师带学生进行拓展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技能。目前,很多的技能大赛也是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工厂需求的工作技能进行比赛,通过我们的一体化教学和兴趣小组的培训正好可以与比赛进行衔接。近两年,我们机电专业的学生在各项比赛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都离不开课程文化奠定的基础。当然,我们还有一些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需要进行课程文化方面的建设和完善,比如课程目标是否可以重新审视,教学方法是否可以更加符合职业技能需求,实训设备是否更接近目前企业的生产情况等。所以,只有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课程目标,才能形成更好的课程文化,培养出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也要上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要在培养学生专业特长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而这些方面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落实到课程文化中。职业能力不光包含职业技能,还包含职业素养,因此在按能力结构设置课程的时候,既要加强专业技术课程,也要开发选修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等。我们学院在机电类课程的设置中也非常注重这一点,比如我们开设了一些非常有针对性、能够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的选修课,像《三维创新设计》《机构创新》等机械设计类课程,除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还注重让学生自己进行创新设计,提高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在《制造业车间管理》课程中,我们结合企业的车间管理文化,让学生提前接触企业文化,掌握企业的一些管理文化,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在技术教育中,知识教育不可缺少,技能与能力的训练更为重要,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获得是要经过长期的技术实践活动来完成的。一个技术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各种知识、理解与技能,并需要把它们有机地融为一体,这种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高度综合化,比如我们的课堂教学,经常要以任务的形式让学生来解决问题,这中间可能会结合前面所学的专业知识。我们的课程设计,还有毕业设计都需要学生综合多门专业课程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无形中也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产学结合的课程实施方式

高职课程文化有自身鲜明的特色,突出表现为企业文化对它的渗透,师生所受到的企业文化的熏陶。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我们学院非常重视和企业的合作,尤其是对我们机电类课程的教学来讲,近几年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的13机电班和富士康科技集团签订了富士康订单班,企业和学院共同培养学生,富士康集团每周都会有技术人员来为学生讲解专业课,比如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电气控制与PLC等课程,讲课内容都是结合生产一线的技能需求,针对性非常强,企业的工作人员还为学生讲解企业相关文化,带领学生去富士康参观实习,让学生提前接触企业生产,感受企业文化。目前该订单班学生已经全部进入富士康进行预就业实习,既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也增加了学生就业选择,企业、学生、学校三方实现了共赢。我们也和很多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学生在平时的专业课学习中可以更多地进入企业参观实习和实训,比如我们在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课程学习时会带领学生去一些齿轮厂、减速机厂进行参观实习,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企业的生产,这样在学习专业知识时能更快地融入教学情境。同时我们也增加了一些校外的实训基地,学生的就业实习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我们机电类课程实施的最好的方式,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强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尤其注意建立与现代生产管理同步的实训体系,让学生真正掌握先进的、实用的实践技能。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