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企业战略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酒店企业战略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酒店企业战略管理

酒店企业战略管理范文1

关键词:电力企业 项目管理 影响 完善

企业项目管理是为了保证企业能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有秩序的进行,使整个项目能够顺利完成并保证项目的质量。企业有效的进行项目管理,才可以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电力企业也不例外。

1.电力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

我国电力企业大部分属于国有性质的,招聘人员和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由于企业内部管理层人员缺乏管理相关的经验,导致电力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不但耽误了工程时间,人才招聘方面也有疏漏,导致员工专业知识掌握差,或者没有相关工作的工作经验。还有一些企业对招入的员工没有经过培训,导致项目的成本和费用超出预算,无法达到有效的质量保证。由于电力企业负责的项目对我国经济建设有重要的作用,关系着人民的用电安全和保障,对用电需求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电力企业在项目管理中的混乱使资源得到浪费以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项目管理的混乱是我国用电紧张的主要因素。如果我国电力企业没能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会造成更严重的资源浪费,影响电力企业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电力企业项目管理的混乱、浪费和效率是缓解我国用电紧张的主要原因。

2.电力企业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项目管理受到整个行业的重视,管理者不断的寻找新的思路,并从中找出电力企业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不完善

成本的控制是项目管理中的主要因素,成本管理的是否符合要求,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利润,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在成本管理中都存在着问题,效果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一方面是因为在电力企业进行项目管理中往往忽略成本的重要性,另一个方面是因为电力企业对项目成本管理的手段比较单一。

2.2电力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电力企业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阻碍着电力企业项目管理。电力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升较慢,大多数管理人员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很难与现代企业项目管理相符合,尤其是在电力企业购买设备上,缺少有效的管理,造成不必要的预算开支,浪费了资源。

2.3电力企业建设的效率较低

电力企业对于项目的前期工作没有做到位,事前对项目没有进行合理的分析,在人力的分配以及资源的采购中没有合理分配,所以耽误项目工程的进度。由于前期工作没有认真的完成,对后期工作也造成了影响,因此项目管理计划可以帮助企业在整个过程中提高企业的效率,保证项目能够在足够的时间完成,同时也保证了项目的质量。

3.加强电力企业项目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3.1完善项目成本管理

电力企业项目管理过程中,完善项目成本管理,要求电力管理人员转变传统的项目成本管理理念,与现代化成本管理相结合,发挥管理的权力,注重项目管理手段,使管理手段多元化发展。在项目管理时,根据环境的变化,要不断的调整成本,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对成本加以控制,不管哪个部门都要合理的控制成本,将成本与每个人的利益相联系,这样可以利用每个人的努力进行成本的控制。

3.2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电力企业项目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是项目的关键。电力项目管理的理念是以人为本,不断提高电力项目管理人员素质,发挥管理人员应有的职能。首先,定期开展电力企业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使项目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更好的为电力企业服务。其次,引进高素质管理人员,为电力企业项目管理提供帮助。

3.3利用项目管理提高企业建设效率

企业对项目管理是否到位,关系到项目的实施的全过程,所以在进行项目时,首先前期要对项目进行合理分析,对人力和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保证在工程开展过程中能协调进行,有力的进行监督,保证实施质量。因为前期准备工作进行的顺利,所以中期时也能顺利进行,一旦遇到问题,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良好的项目管理计划以及项目跟踪和控制使整个企业建设过程中的效率得到提高,保证整个项目能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同时保证了整个工程的质量。

3.4加强对电力项目的风险管理

目前我国的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对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电力建设过程是一个周期长,投资多,技术要求高,系统复杂的过程,因此需要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的每个阶段,对可能遇到的风险及实际遇到的风险进行动态的分析和评价,及时提出风险处理的办法策略。管理团队应对项目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源和风险因素加以判断、归类,并鉴定风险性质,找出风险之所在和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后果做出定性的估计。对电力工程项目来说,项目管理者所面临的问题是根据已经编制的风险应对计划,在回避、转移、分散、防范和自留等众多应对措施中,选择行之有效的措施。考虑是否需要调险管理计划以及是否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等,达到对电力工程整个项目的风险监督与控制。

4.结束语

电力资源是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必要的资源,所以只有稳定电力供应才有社会的稳定,居民才可以安定生活,企业才可以长远发展。如何提高电力企业项目管理是我国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任务,因此,我国电力企业要改变传统的观念,落实改善措施,从整个电力企业项目管理出发,更加有效的、有秩序的发展,合理利用资源,不浪费,保证我国经济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薛玉兰.电力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J].华东电力,2006(3).

[2]余翾.论电力项目建设管理模式对比分析[J].广东科技,2007(2).

酒店企业战略管理范文2

关键词 电力企业 绩效管理 考核体制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目前,电力企业绩效管理考核体制大多采用的是以扣减为主的惩罚性管理模式,考核体制相对比较粗放,不能充分调动企业内部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本文将从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存在问题,以及建立新型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的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为电力企业绩效管理体制的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建立新型电力企业绩效考核体制的重要意义

建立新型电力企业绩效管理体制对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是企业进行绩效管理的基础,合理化的绩效管理体系,不仅能够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而且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其次,科学合理的企业战略绩效管理体制能够有效的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可以有效的传达企业文化、经营理念,以及企业价值观,并将企业战略目标传递给员工,使企业发展同员工价值取向相统一,保障企业健康顺利发展。再次,企业绩效考核是连接企业与个体利益的纽带,是对电力企业目标的进一步细分,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制定出具体的绩效奖罚机制,将公司发展细分到企业员工发展目标上面,保障企业同员工利益的一体化发展。

二、电力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电力企业具备了基本的绩效管理理念和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但电力企业在构建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时,依然缺乏完整的考核系统和实用的考核体制,当前电力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依然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

(一)绩效考核单一,考核设计不当。

电力企业绩效考核设计主要体现在管理过程和管理内容两个方面。在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绩效管理体制往往只重视考核结果,忽略整体考核的深入分析,缺少绩效沟通、问题反馈及绩效评估维护等重要环节;在管理内容方面,电力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大多停滞在考核指标上,且指标又集中在劳、德、绩、勤等方面,对工作计划内容的考核设计比较匮乏。

(二)思维模式固化,缺乏体制创新。

电力企业长期垄断地位的影响,使其没有形成完善的战略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再加上企业没有管理方面的压力,进而对先进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的引进比较缺乏。其次,电力企业在组织形式及管理体制上比较固化,缺乏管理体制的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开展绩效管理体制比较困难;再次,电力企业传统“重生产,轻管理”的观念很难改变,客观上制约着绩效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

(三)任务规划不清,细分目标不当。

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建立统一的规划机制,对企业目标没有进行进一步的锌细分。甚至部分电力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企业规划部分,没有专一部门对企业下达的目标任务进行绘制、编排、分配、检查。虽然有总体目标任务,但没有细分下去,这就容易造成工作制定的目标任务无法细分分配下去,无法实现公司的整体目标,导致企业目标分化,最终出现劳而无功的情况,大大损害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利益。

(四)绩效指标不全,考核没有针对性。

电力企业经营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岗位、工作形式、工作内容、工作特点制定出不同的绩效考核体制和考核指标,需要对考核体制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对象设计出不同的考核指标,制定出具体的考核方案,这样才能加强考核的针对性。但是,现在电力企业发展中,考核体系比较单一,考核内容基本雷同,没有充分考虑到员工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和工作内容的差异性。

(五)偏离企业价值取向,不能激发员工积极性。

当前,电力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中,其考核指标往往偏离企业价值取向,不能将企业文化与企业价值有效融合。企业把考核目标更多的定位于生产安全和市场效率方面,而电力企业管理体制建设对企业自身发展起着重要意义,其绩效考核体系也必须不断进行更新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要将企业绩效考核同企业价值取向,员工利益有效结合起来,关注员工成长,引导员工学习,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将企业价值观同员工价值观有效统一起来。

三、建立新型电力企业战略绩效管理与考核体系的策略

建立电力企业战略绩效管理和考核体系需要具体根据电力企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多种途径,取长补短,将各种有效管理体制进行融会贯通,根据企业发展的内外环境,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绩效管理体系。

(一)完善企业绩效管理和考核体制。

完善企业绩效管理考核体系,首先要对企业目标进行细分,理顺企业管理思路,制定目标化管理体制;其次,建立绩效管理模式,重新考核企业内部体制管理,规范内部考核体制,改变企业传统意义上“重生产,轻管理”的理念,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再次,加强以产业价值链为本的战略考核机制,提升企业管理理念,让企业管理真正的为企业整体发展服务;最后,进行多种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转变企业战略绩效管理模式提供理论基础。

(二)建立企业战略发展目标。

建立新型电力企业战略绩效管理和考核体系,要求企业明确战略发展目标。只有制定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才能保障绩效考核的制度性建设,才能为企业发展进行时效评估、目标检测、任务监督,才能保障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企业价值同员工利益的相统一。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既要对公司负责,又要对员工负责,因此,可以根据模型建立起战略发展目标模型图,以此目标进一步的制定公司考核体制,对企业目标进行督促检测,保障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建立完善的企业绩效指标考核体系。

建立完善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对企业发展具有明确指导作用,能够保障企业目标的准确度,并且为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健全提供保障。

电力企业战略绩效指标分析可以分为部门级指标分解和企业级绩效指标分解两部分。在进行部门指标分解时,首先要对岗位进行细分,确定岗位目标和岗位职责;其次要对岗位内容进行规划,对关键点进行总结分析,从流程上进行把握,要明确责任祖逖,对整个流程进行监控。在对企业级绩效进行分解时,要从财务角度,创新与学习角度和内部控制及角度进行细分,构建以电力企业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指标分解体系。

(四)统一价值取向,协调企业指标与部门指标。

在建立电力企业绩效管理考核体系方面,要协调处理好企业指标和部门指标之间的关系,将企业指标落实到部门,部门指标落实到岗位。当然,企业分解过程往往运用平衡记忆卡方法,部门运用流程分析方法,二者在指标分解过程中有所不同,但部门指标是为企业指标提供支持的,二者根本方向上要保持一致性。协调二者的方法是采用价值树法,即将平衡记忆卡法同流程分析有机组合起来,实现二者价值的统一。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体制的日益完善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电力行业运营的日趋深入,建立新型电力企业战略绩效管理与考核体系已经成为电力企业提升自我管理的必然趋势。当然,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要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新型战略绩效管理考核体系,进一步推动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国网南平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刘青.浅谈电力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7.4

酒店企业战略管理范文3

2001年底的万达突然发生重大改变,当年万达沃尔玛购物广场在长春开工标志着万达正式向着商业地产的领域开始进攻,也开启的万达商业地产的跨时代开始。万达集团的重要业务构成分别为: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文化产业,连锁百货,旅游度假,成为一个以商业地产的企业。

【关键词】商业地产;订单式商业;成本模型

一、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企业战略是企业战略管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学者和战略家们历来都非常重视对企业战略的研究,在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发展中形成了众多流派,因为对企业战略概念的表述也不尽相同。它主要具有全局性、前瞻性、长远性、风险型、竞争性①主要特征,安索夫②认为,战略指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决策的规则。企业战略包括四个要素,即产品与市场范围、增长向量、竞争优势、协同作用 。

同时,在研究企业战略管理时 我们应该着重于企业环境 ,企业战略发展方法以及如何实施 实施后带来的成果等方面 。

二、 企业战略管理决策的主要影响要素

随着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大环境的大繁荣,科学技术所对企业发展所起到的影响也越来越不容忽视,对企业战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可以促使企业开阔新的市场 ,市场不单单指销售市场,还包括技术市场,潜在市场等;有助于对客户的多样需求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特别是因为高新技术的发展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云技术的应用,需求分析比以前要容易的多;最后一点也就是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通过优质服务来获得顾客。

缩短现有商品的 生命周期③,提高新产品研发的速度。是相对于前文所提到的比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更容易对企业决策带来长期与根本影响的。

三、万达的商业模式转变之路

在房地产发展的道路上。2001年万达的开发路径还一直是集中在住宅上,赫赫有名的万达星海人家 、万达长春明珠、大连明珠、江南明珠、万达河滨印象等一系列上乘之作,都是那一时代的杰作,袈裟万达迄今为止任然延续着住宅开发路线。今日可能同样可以像与万科这样的王牌企业齐名。

2001年底的万达突然发生重大改变,当年万达沃尔玛购物广场在长春开工标志着万达正式向着商业地产的I域开始进攻,也开启的万达商业地产的跨时代开始。万达集团的重要业务构成分别为: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文化产业,连锁百货,旅游度假,成为一个以商业地产的企业。带来转折的主要三大产品分别为:订单模式,多盒子纯商业组合,城市综合体。

四、万达第三代商业模式发展战略SWOT分析

(一)前两代产品经验总结

通过前2代产品的开发与运营,万达开始自我调整,王健林先生总结出了八点关于开发商业地产的心得:1.资金的筹集与投放2.寻求合适的人才3.租售不一,主要是只租不售4.确定5.明确商业定位6.规划及设计7.商业物管8.承受压力

(二)第三代商业模式SWOT分析

1.优势

(1)多功能的城市开发(2)大型市民广场的开放(3)建造地标性的建筑(4)人才的供给(5)提供区域性就业岗位(6)员工之间的友好相处(7)主动承担环境义务(8)参与慈善事业

2.劣势

(1)资金压力(2)产业的方向太乱(3)与小商户的关系恶化(4)人才的不足和流失

3.机遇

万达的第三代盒子的实行,使他的转型取得完美成功。自此他的商业帝国初步建立,也可以被各大的企业所效仿。

(1)商户优势

众多的国际知名商业企业之所以入驻万达来自其独树一帜的“订单式商业”,主要的沃尔玛、美凯龙等不仅对万达商业圈消费人群的黏性有帮助,同时也进一步构成了万达商业广场的核心优势。

(2)政策优势

万达身为国内成熟的商业地产集团对其与各地政府之间关系的处理也起到极大的帮助。因此各地政府对于万达的入驻都变现出欢迎的态度,愿意给予较好的政策优惠来吸引万达进驻。以激活区域商圈,增加就业、增加税收、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3)房地产结构调整

近两年中国房价依然稳中有升,此态势在今后的10年内都会保持不变,主要是因为中国近来城市化的进程正在逐步加快,所以万达的资金链在万达第三代产品中的--住宅项目的良好销售结果下有了极大的保障。

4.威胁

(1)城市副中心、新区发展不确定性

(2)业态老化,被模仿、被跟风 。万达的商业其实是很容易被模仿的,如果他还不进行有效的战略管理,有一天他的地位说不定会被替代。

(3)市场空间有限,一个城市的资源能量是有限的,由此城市的市场发展也会受到限制,而万达的进驻初期可能会收获一定效益,但这并不代表这种效益会持续下去。

五、对万达集团企业战略管理的建议

鉴于上述对万达集团发展模式的分析,下面讲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有关企业战略管理方面的建议。

(一)科学理论

了解战略成本管理这一概念的重要性。首先就是要推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企业内部改革的共同进步,不光是要强调科学的理论,还要运用这一理论去推动企业内部改革的进行。虽然新兴互联网经济发展势头强进,多样化的信息平台不断更新,但这并不代表企业经营就不需要战略成本管理的指导和辅助,传统经济的逐渐弱化也并不是说传统的企业战略管理方法不再不适用,反而更应该去加强对科学管理理论的学习,这样不仅有助于经营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更为旧的企业形态的转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企业的战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至于企业体制改革,我们则更应该用一个全面的眼光去看待,懂得合理的运用企业管理策略,而这不仅适用于体制陈旧的传统经济,对于体制混乱的新兴经济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一个企业才能实现长远富足的发展。

(二)整体经济范畴

建立一个新鲜有活力的企业战略机制,发展新的经济联系。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超出我们的想象,传统经济正在逐渐的转型,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也正在催生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我们正处于转型的重要阶段。当前万达所面临的问题就在于如何讲自己的商业帝国长期的运营下去,他现在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如果不进一步发展,也很有可能就停滞不前。哲学史上的矛盾观 我认为很适合他的下一步发展战略。所谓的整体经济范畴的精妙之出也在这里,它一方面要求要符合整个社会的发展潮流,一方面又迫切要求个性的存在。我认为如果能够很到的做到这一点,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

六、结论

企业战略管理是一个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一个企业只有制定出符合本企业的战略发展模式,才能在竞争火热的市场经济中占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万达的例子相信可以给很多企业带来一些思考 ,从一个房地产企业发展到今天的万达商业帝国 ,正是因为它在发展中思考,制定出了符合时代也更是符合自己的企业发展战略。它的即时创新 ,果断又有谋略的行事方式,是他更够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

注释:

①五大特性

②[1918-2002]战略规划大师

③[1918-2002]战略规划大师

参考文献:

[1]王也.成本分析角度下的成本管理-----基于万达集团和淘宝案例的启示[J]. 2015.

[2]张慧. 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战略管理研究[D]. 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

[3]尹鹤松. 企业战略管理决策要素研究 [J]. 2013年.

[4]谭白英 熊莎莎 [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3年.

酒店企业战略管理范文4

关键词:经营机制竞争战略孙子兵法

一、孙子竞争战略选择模式

在兵战中,如何运用智谋,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效益,这是孙子竞争战略模式选择的核心问题。在孙子看来,兵家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理想境界,并不是要求指挥员在军事上“百战百胜”,而是要求他们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孙武指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篇》)即认为不经过兵战而能使敌国、敌军完全地屈服于我,这是兵战全胜的上策。《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以兵战消灭赵国后,听取赵国谋士李左车之计,以谋伐燕。李左车对他分析说:你连克魏、代、赵三国,将士十分疲劳,若再以疲劳之兵攻燕,燕国凭险而守,恐于将军不利。不若挟灭赵之威,陈兵于燕国边疆,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进攻架势,再派一名能言善辩之人,对燕王晓之以利害。燕王在韩信重兵压境的情况下,见到他的书信后,即表示同意归降。这样,韩信未费一兵一卒,只凭一纸书信,就顺利地降服了燕国。事实证明,“以谋伐燕”是灭燕的最佳战略选择。孙子根据兵战的直接对立程度和费用效益比值大小的状况,还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之策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竞争战略选择模式。他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孙子兵法•谋攻篇》)意谓用兵之上策是以谋伐敌,即以智谋而不以兵战迫使敌人屈服。所以把“伐谋”称为上策,一则“伐谋”是一种非直接对抗性竞争战略,有可能采用非进攻性谋略取胜,二则不花多大费用即可达到全胜目的。

“伐交”次于“伐谋”,是因为这种竞争是一种非对抗性竞争战略,采用各种非军事手段以孤立对手的办法,所花费用也不大。“伐兵”这种“硬战”方式,是一种直接对抗性的竞争,以武力战胜敌人,费用高而效益小。“攻城”则是一种直接暴力对抗性竞争战略,不但费时、费力,而且牺牲大,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故为下策。根据以上四种竞争战略模式的分析,孙子做出结论说:“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谋攻篇》)在他看来,善用兵者,是不以“伐兵”、“攻城”胜敌,而以“伐谋”、“伐交”迫使敌人屈服。如果万不得已而攻城,亦不必采取硬攻的办法。即使以武力灭人之国亦不可旷日持久,应当速战速决。这样,就可以通过全争达到全胜的目的。故张预说:“不战则士不伤,不攻则力不屈,不久则财不费,以完全立胜于天下,故无顿兵血刃之害,而有国富民强之利,斯良将计攻之术也。”根据以上分析,孙子竞争战略选择模式,主要包括战略选择目标、战略选择标准和战略选择方式三部分。在“伐谋”、“伐交”、“伐兵”、“攻城”四种竞争战略方式选择上,孙子是以“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为战略选择准则的。根据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灵活地交替使用这四种竞争战略方式,以争取全胜。一般说来,军争为利,则采取主动出击战略;军事为危,则采取被动反击战略。只有善于选择与运用孙子竞争战略选择模式的人,才称得上是一位善于兵战与商战的人。

二、“上兵伐谋”与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

“不战而屈人之兵”,既是兵战的最高目标和理想境界,也是商战的最高目标和理想境界。这一战略目标要求企业家以最小代价得到最大效益,即把耗费尽可能降到最低,效益尽可能提到最高。在企业经营中,一定要考虑所需代价,只计获取不计耗费的做法是不明智的。所谓企业效益,一是经济效益,力争获取最高利润;二是社会效益,即办企业必须有利于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把提高企业利润与提高人民生活,发展社会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

办企业、搞建设,只有把“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最高目标,才有可能创造出企业的高效益;只有创造出企业的高效益,才能服务于社会和民众。如果耗费太大或得失相当或得不偿失,虽有高产量也是不会算的。只有那种低耗费、高利润、利国利民的发展战略,才是企业全胜的经营战略。如黑龙江肇州,过去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只注意单一地抓农业,结果农业也没搞上去;后来搞工农业并举;又互相脱节;经济效益也不大。

根据“上兵伐谋”的代价最小、效益最大的伐谋原则,不但要求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善于综合利用各种竞争手段,因为商战是竞争各方的政治、经济、外交、天时、地理和领导素质诸因素的全面较量,一切决定商战的因素皆可成为制胜的手段,而且还要求企业决策时要准备好上、中、下三策,争取上策,保证中策,力避下策。在市场竞争中,要想战胜对手,不仅取决于企业的雄厚资金、高科技人才、商品的规格、质量、价格等硬性条件,也取决于企业的经营与形象、服务与决策等软性条件。在这些因素和条件中,应选择最佳的竞争方式。“兵战”中的“伐谋”、“伐交”手段,在商战中也是不可或缺的竞争手段。

在市场竞争中,以“伐谋”手段来促进企业发展,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集中地体现在“以名求利”的竞争战略选择上。“以名求利”,既包括名牌产品效应,也包括名人、名节、名胜、名店效应。名牌产品是人类智慧和企业信誉的象征,也是一种无形的社会财富。四川省乐山市既不沿海也不垂边,但是智慧的乐山人把乐山大佛、峨嵋山、三苏祠和郭沫若故居等风景名胜转化成经济优势,响亮地喊出了:“让乐山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乐山”的口号,通过乐山的名胜效应,使乐山市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文化和科技合作关系,兴建三资企业200多家,并在全国各地创办了164家窗口企业和131个贸易窗口,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每年经济贸易额高达15亿元以上。

“咸亨酒店”原是浙江绍兴一家只售黄酒、菌香豆、豆腐干的小酒店,只因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一文中的生动描绘而成名店。中国改革开放后,绍兴市政府决定重新修复“咸亨酒店”,海内外游客纷纷慕名而来,生意十分红火。绍兴人还借助“名牌延伸”,相继推出“咸亨牌腐乳”、“咸亨牌霉干菜”等系列产品,又兴修了“咸亨旅游城”,成立了现代企业集团—咸亨集团。“咸亨”这面酒旗已成为绍兴人对外招商引资的重要招牌。可见,名店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

为了实现“上兵伐谋”的战略选择,企业家在高层竞争中,就不能囿于一种产品、沿着一条道走到黑,应当推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战略决策,即应当延伸已有的生产能力,开辟新的产品群,也不能囿于一种产品规格和型号,而应延伸自己研究能力,开辟更新系列产品,也不应局限于一种经营模式,而应延伸自己的销售能力,开辟多种经营和连锁经营。如陕西咸阳偏转集团公司的是改革大潮中涌现出来的新型电子企业。企业领导认识到,要想使偏转集团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尽快地改变“走钢丝绳”的单一产品结构,推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经营之道,形成多品种、大规模的发展格局。正因为它采取了“多条腿走路”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决策,使偏转集团呈现出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态势,成为中国电子行业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新星。

市场如水,企业似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市场的变化可以为企业提供机遇,也会带来预测不到的风险。依据“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指导思想,精于谋略设计,克服“市场不适应症”,采取与市场变化相应的战略决策,这是企业能否成功的决窍。兵无常势,企业经营亦无定势。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具有适应于市场变化需要的“绝招”。不管是哪一种“绝招”,都是企业家的智慧的产物,都是企业家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后的一种理论升华。这说明,“上兵伐谋”是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

三、“上兵伐谋”与企业经营机制的选择

在企业经营机制上,不管是引进竞争还是采用联合,都是达到代价最小,效益最大的全胜手段。从八十年代以来,在西方管理学中,充分肯定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片面地强调竞争手段的重要性。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将自己的著作命名为《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际竞争战略》等,就是这一管理思想的集中反映。但是近年来,在企业经营中,由于引进了中国古代的“以和为贵”的管理思想,开始认识到片面强调竞争的思维定式有许多缺陷。服务顾客、服务市场的共同目的,决定了企业联合的可能性。

为了获取企业的最高效益,推进企业向前发展,企业应当与供应商、用户和竞争对手建立和谐的战略伙伴关系。在市场竞争中,各企业之间,应当寻求和睦相处的可能性,并将各自的优势联合起来,努力开拓与扩大市场空间,并分享其利益。根据企业之间建立合作战略伙伴关系的新的思维方式,在目前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将是从内部管理到市场营销的高水平、高技术、系列化、集团化的超级竞争。在这种新的形势下,走联合之路,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不同地区之间的联合,也可以达到优势互补。“京津冀联合,共建京津大经济圈”的构想,进入实际运行阶段的所呈现出的良好发展态势,就是一个有力证明。联合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合资经营(即不同企业共同投资建立新的合资企业,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共同创办新联合汽车公司,双方各拥有50%的股份)、持有股权(即企业通过互相购股或单方购股进行合作)、合作协议(包括许可证合同、供应合同、销售合同、生产制造合同、技术交换合同和联合开发协议)等。联合的领域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研究与开发技术的联合,市场开拓的联合,产品生产的联合,用户或供应商的联合,售后服务、人力资源开发、财力资源的联合等。

如何正确地选择企业联合形式与联合领域,是企业家根据市场运行规律和自己企业的实际需要而加以决定的。在这里,“上兵伐谋”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联合形式和联合领域选择得好,即可从联合中获得降低交易成本,分摊开发与生产成本,利用互补资源,降低经营风险,创造规模经济,顺利进入市场等好处,达到代价小,获利大的战略目的。在企业联合中,联合伙伴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应当选择价值观与联合动机较接近、具有高信任度的战略伙伴,使双方沟通变得容易,利益容易协调,保持互信的友好关系。如果联合伙伴的选择是不理想的,也会给自己的企业带来损失。在联合伙伴选择上,也需要企业家的高度睿智与超群的辨别能力。

为了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的,市场竞争是一种重要手段。市场竞争也有过度竞争与适度竞争之分。在这两种竞争中,适度竞争为上策,过度竞争则为下策。从宏观上看,适度竞争不但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社会资源更多地流向效率高、成本低、效益好的企业,有利于促进企业努力降低成本和价格,提高服务质量,而且也有利于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经营之道的创新。但是,过度竞争则会由于重复设置而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使各竞争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从微观上看,适度竞争可以使企业赶走原竞争者,防止潜在竞争者的进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和较高的利润率。但是过度竞争也可能使企业为了占领市场而放弃自己的原有市场优势和优势产品,使企业分散资金,忽略基础研究,甚至有可能走上两败俱伤的道路,使潜在竞争者或替代很容易地进入本产业市场,不但使整个行业受损,自己的企业也会遭殃。

在理性消费时代,由于物质不很充裕,消费者首先着眼于产品是否经久耐用,较多考虑的是产品的质量、功能和价格三大要素,以“好与坏”作为评判产品的标准。进入感性消费时代后,物质比较充裕,多数国家已是买方市场,物美价廉已不再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唯一标准,而是更多地关注所买的商品能否给自己生活带来活力、充实、舒适和美感,而且还要求企业不断地完善服务系统,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要求。于是评判产品标准成了顾客“满意与不满意”。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开发出令顾客满意的产品,必须提供令顾客满意的服务。只有在产品质量和顾客服务上下工夫,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所以,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李维特指出:“新的竞争不在于工厂制造的产品,而在于能否给产品加上包装、服务、广告、咨询、融资、送货、保管或顾客认为有价值的其它东西。”

在竞争方式选择上,无形竞争优于有形竞争;在有形竞争中,顾客服务和产品竞争优于价格竞争和广告宣传。所以,明智的企业家在竞争方式上,以选择“无形竞争”、服务竞争和产品竞争为上策。在竞争者的选择上,对于有利于自己企业发展的好的竞争者,采取鼓励扶植,允许其存在的方针,而对那些坏的竞争者,则采取沉重打击的态度。只有选择合理的竞争方式和合适的竞争者,才能达到代价最少、获利最大的战略目的。在竞争方式选择上,孙子最推崇的是通过“伐谋”、“伐交”手段,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并非都是豁出老本拼个你死我活。在不得已而“伐兵”、“攻城”时,也要根据竞争双方力量对比的实际情况进行战略选择。《孙子兵法•谋攻篇》指出:“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如果把这六种“伐兵”战术应用于商战,要求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要善于根据竞争双方力量的对比,进行恰当的战术选择。当我有十倍于对手的绝对经济优势,就可以采取“围困制胜”的战术;当我有五倍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就可以采取“主动进攻”战术;当我有一倍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就可采取“分而食之”战术;当我于竞争对手力量相当时,就可设奇谋以胜之;当我力量小于竞争对手时,就可以采取“主动退却”战术,即应逃匿兵形,不令敌知,设奇伏以待之,设诡诈以疑之,诱敌深入,各个击破;当我方的各种条件均不如竞争对手时,就可以采取“避免冲突”战术,以保存势力,等待时机。如果我方力量不如竞争对手却要坚持硬拼,就会失败,成为强手的俘虏。所以,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家必须学会谨慎地选择竞争战术。如果过于轻视竞争对手而盲目骄傲,在商战中没有不失败的。

四、结语

以上粗略地介绍了《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在现代企业竞争中的应用。《孙子兵法》的内容十分丰富,还有许多原则、方法、谋略可供企业领导者借鉴,也等待我们去开发、研究。但是,兵法毕竟是兵法,并非所有的原则、谋略都可以用于企业竞争。因此,我们在运用兵法于于现代企业竞争时,绝不能生搬硬套。而应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刘红松:《企业战略管理新思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徐康宁:《现代企业竞争战略》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项保华:《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4、李相银:《企业战略管理模型》,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版。

5、金占明:《战略管理——超竞争环境下的选择》,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徐二明:《企业战略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7、康敏:《现代企业市场竞争策略的选择》,《财会研究》2005年第12期。

酒店企业战略管理范文5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1)商业地产的发展环境

1998年下半年起,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沿用余年的福利分房政策取消,从此,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式进入市场经济时代,随后我国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扶持发展政策,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政策导向使得有效需求在短期内爆发,我国房地产市场——主要是居民住房市场开始出现井喷。房地产市场短短年间,就迅速走过了起步、成长、爆发直至过热的几个阶段。2004年起,国家开始对房地产市场降温,几年内“国八条”、“新八条”、“国六条”、“国十条”、“限贷令”、“限购令”等政策不断出台,“物业税”不断试探性出现,但是调控效果不佳,直到2008年,调控的结果都是“越调越高”、“越调越乱”。08年以后,更严厉的紧缩措施相继出台,政策利剑的高悬,再加之国际国内金融环境的变化,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银根的紧缩等终于让开发商感到了寒意。住宅地产市场出现震荡,房地产商们幵始把眼光转向了一块未开发的宝地——商业地产,不少地产开发商由住宅开发转向住宅和商业地产共同开发。

随后,中国大中城市纷纷出现了商业地产开发与建设的热潮。商业地产具有高投入高产出”,“共性个性”,“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其发展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行业前景广阔。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发展,我国商业地产建设规模己经赶超了许多发达国家。但是,一窝蜂式的开发又带来了更多的问题,空置面积开始不断增加,一些不适应市场的项目开始走向死亡,商业地产的营销模式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成都的房地产的发展与其他大中城市一样,经历了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从各种混乱的自有产权式商铺到共有产权式物业到商业街、大型再到城市综合体,发展速度呈明显超越居住型房地产项目的趋势,这是本文研究成都市商业地产的背景之一。

...................

1.2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1.2.1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通过对成都市商业地产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了目前成都市商业地产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出了当前成都市商业地产市场中三种典型的营销模式,并对几种营销模式分别进行了分析和阐述,通过案例分析对成都市商业地产营销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解析,最后对成都市商业地产的营销模式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1.2.2路线结构

(1)研究路线(见图1-1)

.......................

2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房地产营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我国房地产市场不断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在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根据不同的环境、市场、企业能力等不同因素,都存在不同的营销方式的选择,这也能反映出当时房地产市场的成熟度。而随着市场与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学术界、企业界等对房地产营销的认识不断加深,房地产营销手段也在不断深化、不断创新。因此房地产研究的相关理论也在不断创新,因此,对国内外房地产营销的相关理论的梳理对于本文的研究就十分必要。

2.1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探索整合营销是一种综合化、系统化的营销工具和手段,并具有动态性、创新性、适应性等特点。企业与目标客户之间平等的交换,实现共赢,获得利益及价值的共同增长,产生协同效应。整合营销以消费者为核心,重组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更有效的达到广告传播和产品行销的目的。企业整合营销通过高度的一体化营销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整合营销过程、营销方式、营销管理以及企业内外的商流、物流及信息流等,全过程讲求系统化管理、强调协调与统一、注重规模化与现代化管理手段(如信息科技、互联网等)。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由“整合营销传播之父”唐舒尔茨(创立。他认为整合营销传播应包括:①精确区隔消费者——根据消费者的行为及对产品的需求来区分;②提供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利益点——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诱因;③确认目前消费者如何在心中进行品牌定位。④建立一个突出的、整体的品牌个性。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营销传播组合由种传播工具组成,包括广告、销售促进、公共关系与宣传、人员推销、直接营销。营销者需要贯彻和有偏向的分析、寻找需求缺口、确定传播目标、建立传播渠道、确定促销组合决策、衡量战略的有效性等。

..................

2.2综述

根据上述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的理论回顾,上述理论对本文的研究主题——商业地产营销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2.1传统战略管理理论认为,中小企业战略模糊、战略缺失的情况十分严重,甚至根本就没有完整的战略思路和战略目标,而大中型企业则不同,要获得发展,必须具有较完整的战略管理体系。在我国,房地产企业经过了多年的市场整合及优胜劣汰以后,房地产行业,特别是有能力对商业地产进行开发和经营的大型企业,一般都具备一定的市场规模和雄厚实力。因此,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对于商业地产的相关企业就有了重要的意义。市场营销战略是企业职能战略的一个分支,其所包含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以及目标客户定位(等内容对于商业地产营销提供了足够的理论支撑。

在商业地产企业战略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的全过程中,和客户的沟通——包括主动性的启发式、引导式营销到被动地树立形象等待目标客户(包括所有目标群体,如个人投资者、企业投资者、商家、战略合作伙伴、金融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伙伴等等利益先关着)的选择,这些都需要以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知识来支撑。以保证企业对商业地产项目的内容进行整合、对企业自身资源进行整合、对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沟通进行整合。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理论知识与实

践之间的不断磨合与整理,才能为本文的研究目标建立一个全面的理论体系,才能为本文最终结论提供坚实的支持基础。 ................

3商业地产营销模式的概念及内涵...........13

3.1房地产的基本概念及内涵...........13

3.2商业地产的概念、特点及发展.........14

4成都市商业地产发展现状...

4.1成都是商业地产发展的环境分析..........29

5成都市商业地产营销模式分析...........42

5.1蓝光香槟广场简介及营销模式研究........42

5成都市商业地产营销模式分析

5.1蓝光香槟广场简介及营销模式研究

5.1.1蓝光香槟广场简介

蓝光香棋广场位于春熙路商圈,红星路与东大街的交汇处。距离盐市口商圈、天府广场地标广场仅有10余分钟的路程。蓝光香槟广场周边的知名写字楼、大型百货、购物中心、广场等众多,商业聚集性很强。大型商场百货包括太平洋百货、王府井百货、百盛、摩尔百货等等,写字楼、酒店等包括时代广场、第一城、正熙国际、喜年广场、群光广场以及正在兴建的银石广场和九龙仓、铁卿门等。商业配套和生活配套都很齐全。香槟广场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成熟的配套设施,交通便利,位于多条交通线站点,未来会有两条地铁线交汇于此,蓝光香模广场是一个商业综合体,包括购物、餐饮、娱乐、写字楼、居住等等不同业态,涵盖内容广泛。

蓝光香槟广场的定位充分参照了春熙路商圈多元化的特色商业形态,主要形式为:一层的步行街区式独立商铺,二三层休闲小广场为中心的独立式商铺。立足于成为春熙路精品购物的延续、青年路服装批发的补缺、力图成为“后春熙时代”的领跑者。项目以精品商业购物中心,服饰批发与零售,高档化妆品、皮具、饰品类等为主。

蓝光香槟广场的客户群主要为香港、欧美、广东等品牌服饰的西南商、春熙路步行街的精品名店客户、泰华、万紫、金开等流行精品服装商以及盐市口商圈零售客户等为主。

由于采用了全出售型的商业地产营销策略,因此针对不同客户,如大型的商业客户以及投资式散客,制定了一系列的招商政策,使项目能够尽快完成销售、实现货币回笼。

.....................

总结

商业地产的长期运营性质决定了商业地产项目需要一个详尽可行的规划、一套周密的市场营销计划、一个长期的市场培育期,需要长期的收益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商业地产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地产本身的使用价值和带动力。

首先,规划创新。商业地产模式必须在不断探索适应本地发展的营销模式中努力创新。成功商业地产有三个重要环节,一是前期的规划,二是中期招商,三是后期的经营。首先要从前期的规划开始就要与商业业态的发展变化、人们的需求行为等相适应。从项目定位,包括功能、选址、业态、租售比例等因素的确定等方面需要科学规划与合理设计,最大限度地满足商业运营的需求。

酒店企业战略管理范文6

1.高校酒店的特点

高校酒店在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称谓:如国际交流中心、培训中心、会议中心、接待服务中心、校园招待所等,一般主要负责高校餐饮、住宿、会议、客运等服务性资源的经营与管理,定位多为服务兼具经营功能。因此,高校酒店既具有市场化运作的经济职能,同时也具有高校特色的特殊的事业属性。

2.高校酒店管理的特殊性

(1)服务为主经营为辅

高校酒店的有形资产多为高校所有,因此为学校、教职员工、学术会议、各类交流活动提供服务保障是其主要功能,客源相对单一、稳定,因此针对客户的服务内容与要求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2)管理体制局限束缚运行效率提升

由于体制改革不彻底,定位的双重性,高校酒店的管理体制往往不够明确,既有行政运行的色彩,又有企业运作的形式,因此,多重标准或者是指令不明确往往导致运行机制效率比较低。

(3)人员结构复杂加剧管理难度

高校酒店一般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因此人员结构与校外的商业酒店相比,结构要复杂的多,一般有校内事业编制人员、聘任制人员、劳务输出人员等。不同的“身份”的员工往往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因此极大地增加了人员管理难度。

(4)外部市场拓展空间巨大

随着市场的发展,相对一般的商业酒店,高校酒店除了客源较为高端,还拥有独特的品牌资源优势,因此服务功能日益多样化,这为高校酒店大规模拓展校外市场提供了保障。而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高校酒店面临改制的趋势日益明显,但是优先服务与学校的职能不会被替代。

二、平衡计分卡在高校酒店管理中的应用

1.平衡计分卡在高校酒店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方面,高校酒店具有社会上服务行业的共性,如人力资源、硬件水平、服务水平是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之本;另一方面,也有自身的高校属性,如客户群的相对单一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内部人员构成复杂、管理既有行政特色又有企业性质等。基于以上特殊性,如何满足高校酒店既要确保经济效益又要完成学校公益责任的战略需求,提高核心竞争力,成为高校酒店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战略的平衡计分卡在优化高校酒店绩效管理方面的优势逐渐凸显。

2.高校酒店管理应用平衡计分卡的框架

3.高校酒店管理应用平衡计分卡KPI指标的选取

(1)财务方面

高校酒店在财务方面要对学校负责,强调要从学校的立场出发,满足学校的期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才能取得立足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利用平衡计分卡,高校酒店的KPI指标可以选取为:第一,酒店的营业额。营业额可以反映酒店的运营情况,平衡计分卡要求建立几个关键财务指标,营业额对酒店的短期和长期财务结果都有影响。第二,营业收入利润率与增长率。营业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总额*100%。该指标反映了利润额与营业收入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这一指标的变化及趋势分析,可以了解酒店在创收节支增效益方面的工作质量和水平。第三,总资产利用率。总资产利用率=利润总额/总资产平均占用额*100%。该指标反映了总资产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大小,且反映对总资产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因此根据这个指标对酒店进行利润考核与分析,改进经营管理工作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第四,应收账款回收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实际到账收入/当期营业收入总额*100%。基于高校酒店内部服务功能,校内各部门在本校酒店消费往往以校内转账的结算方式为主,因此,应收账款回收是一项重要工作,往往直接影响酒店的营业收入和利润额。

(2)客户方面

客户对酒店而言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本。因此,在日常运营中要充分体现“以客户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可选取的KPI指标:第一,客户保有率与获得率。考核期内与老客户交易关系的比例、新增客户的获取数量或比例。这个指标可以衡量通过酒店客户数量方面的变化来实现长期的经营绩效。第二,客户满意度。即客户对酒店提供的设备设施、产品、服务等的满意程度,可以通过函询、会见等方法来加以评估,最有效、便利、准确的调查方式一般采取设计一份“客户满意度调查表”问卷,定期统计、汇总、分析、评价。

(3)内部流程方面

要实现酒店的财务指标、客户指标,完善的内部运行流程至关重要。高校酒店的内部流程KPI指标可以选取为:第一,创新成果。主要包括业务技能的创新、服务水平的提升、服务产品的创新等。酒店通过不断地创新,可以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起到保有老客户、吸引新客户的作用。第二,营运过程。主要包括服务专业化程度、各部门、各班组之间的协调机制与沟通流程、服务差错率、投诉率、重大活动贡献率、服务设备设施的完好度。酒店通过高效的内部管理流程、规范和专业化的服务质量标准、减少差错率等措施维护好酒店的硬件设施、提升酒店的服务水平。第三,售后服务过程。主要包括:对服务故障的反应时间、客户回访率、客户内部转账的回款时间等。通过不断完善酒店的售后服务,可以有效促进客户满意度、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经营业绩。

(4)学习与成长方面

第一,关键、核心、紧缺等不同岗位人员的流动率。关键、核心、紧缺人员的流动率=关键、核心、紧缺人员离职数量/酒店员工总人数*100%。鉴于校园酒店的服务特点,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酒店最紧缺的是一线服务人员和有管理能力的中层管理人员。酒店应明确哪些员工是酒店发展的核心力量,明确这些员工的考核标准和奖惩,做好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一旦发生离职,认真了解这些员工的离职原因和去向,从而发现管理中的不足或是漏洞,及时调整和完善。第二,现有员工的培训率与培训质量。酒店行业是服务行业,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是酒店生存的基本的软件条件。而酒店行业一般流动性较大,人员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应变、创新能力不足,因此,有针对性的培训至关重要。第三,客户、员工合理化建议采纳率。平衡计分卡的实施强调全员参与,而客户和员工的建议尤其对酒店的规范管理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绩效考核中,鼓励客户和员工为酒店提供合理化建议。第四,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为确保酒店实现其战略目标,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战略必不可少,因此,通过帮助员工实现职业目标、确定职业发展道路,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使员工的贡献最大化,使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与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相一致,从而促进酒店与员工的共同进步和发展。第五,酒店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水平。信息化的建设与完善现代酒店管理系统的基础。数据库、网络技术、操作系统等信息系统硬件的建设水平、客户或内部员工使用信息系统的覆盖程度、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和反映了一个酒店的管理水平,同时对完善内部工作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最终影响酒店的营业状况都有直接或间接地帮助。以上四个维度的指标所构成的指标体系可以对高校酒店绩效进行全面考核,既考虑到了酒店运营的核心目标(长期与短期财务目标),又兼顾了完成核心目标的支撑因素(客户、流程、学习与成长),从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高校酒店绩效指标体系。

4.高校酒店应用平衡计分卡应克服的障碍及对策

(1)技术上的障碍及对策

第一,除财务指标之外其他指标的创建和量化。很多非财务指标需要在不断探索中总结,有些重要指标很难量化,如员工的培训质量、受激励程度等。可采取的对策主要包括细化考评标准、加强多种形式的问卷调查、工作检查等。第二,如何体现学习与成长。该指标的行业特性较之其他指标更为明显,能否通过平衡计分卡告诉管理者和一般员工要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掌握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对应用平衡计分卡的效果有重要影响。可采取的对策主要有建立充分而有效的沟通机制、加强企业文化的培训和宣传等。第三,如何实现组织考评和个人考评的衔接。平衡计分卡的方法模型更多针对组织,并不适用于个人,因此如何解决平衡计分卡的这一“缺陷”是酒店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可采取和其他考评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如岗位胜任特征指标、工作态度指标等考核工具。

(2)管理水平的障碍及对策

第一,组织与管理系统方面。由于高校酒店行政色彩,较之社会上的商业酒店,在管理和运行过程难免存在行政会议多、效率偏低、过多关注处理业务运作的改善问题,而忽视战略及其执行问题。可采取的对策是加强对星级酒店管理模式的学习,提高运行效率;加强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战略性思维和理念的培训;加强员工执行力的培训等。第二,信息交流方面。平衡计分卡的编制和实施涉及大量绩效指标的取得和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信息的管理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完善,将会成为高校酒店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又一障碍。因此,要提高对信息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同时加强对信息系统管理和使用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更新和完善信息系统,提高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第三,对绩效考评认识。由于高校酒店人员结构的复杂性以及酒店行业员工学习层次和知识水平偏低、流动性大等特点,不同层面的员工和不同“身份”的员工对绩效考评的认识和接纳程度,直接影响着实施平衡计分卡的效果。因此,高层管理者首先提升对平衡计分卡战略意义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考虑到高校酒店的特殊属性,通过制订相应的政策、办法加强对不同“群体”、不同“身份”员工的利益平衡,促进团队的理念融合;通过提升组织聚合力提高员工对绩效考评的认识。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