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科学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技术科学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技术科学专业

建筑技术科学专业范文1

实践教学是提高工程应用能力的核心。我们在课程中设置各种实践教学,从来自课堂教学的实验课程、课程设计、认识实习到深入企业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让同学们自己组队、自己动手、自己发现问题。增加他们自主创造的意识和工程素质的培养。这样的实践过程培养的不仅仅是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也是培养了他们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的能力。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也可以考验他们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承受压力的能力,这些都对工程素质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建筑工程专业今后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都属于比较劣势的。学生们在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就要做好吃苦耐劳的精神准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这方面的培养,在实践环节中要让学生们真正的感受到艰苦的环境和高强度的任务,这样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重视学生个人素质培养

虽然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在大学期间主要由辅导员班主任来担任,但是作为一名专业教师也需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给予相当的重视。通过我们对在校学生的观察和用人单位反馈回来毕业生情况看来,当前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素质和认知能力较差

很多学生作风不踏实,总是想通过一些投机取巧的方法获得成功。同时缺乏对自身情况的认知,对工作的条件、环境、待遇却非常挑剔。缺乏冷静的思考和准确的定位。

(2)实践动手能力差

目前无论是在校生还是毕业生都拥有很多证书,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测量证书、施工员证、造价员等证书,但是到了实际操作的层面却往往无法胜任,明显表现出眼高手低的情况。

(3)团队合作能力差

建筑工程专业往往讲究和团队其他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可是现在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表现出各种性格特征。有些同学十分主张个性,不愿意向团队妥协。有些学生比较孤僻,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贡献出来。有些同学有点非主流,他们往往不关心任何事情,只想着把自己的那一部分做好就行了,不去理会团队的需求。这样的毕业生即使个人能力再突出,也会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的。那么作为建筑工程专业的一名专业课程教师,我们所能做的便是配合辅导员班主任首先在思想上要让他们做好准备,从一进入这个专业开始便告诉他们建筑工程专业的所有特点,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给他们一个客观的认知,让他们对这个专业做到真正的了解。其次,我们将帮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有个总体的规划和认知,专业课程类别很多,他们各自擅长的领域也不同,帮助他们找准自己所感兴趣的、能力突出的方面重点培养,扬长避短,让他们获得对自己能力的一个准确的估计也是我们需要做的。再次,我们所设置的所有实训和实习都尽可能的使用真实的工作场景,实训时间和任务的安排、实习场所学生各自遇到的实际问题等。这些也都能很快的提高他们应对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3综上所述,教育是我们民族振兴富强的基础

建筑技术科学专业范文2

关键词 认识实习 教学模式 建筑工程 技术专业

《认识实习》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通过专业认识实习,使学生直接接触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专业领域,建立一定感性认识,初步了解专业概况,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大部分的教学模式就是参观施工现场,这样并不能全面的发挥认识实习课程的作用,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生特点,做了更多更丰富的教学模式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实地参观

1.校内参观。校内参观的目的是在指导老师的讲解下,带领学生熟悉房屋构造和装修做法,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及应用,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积极利用身边已有建筑物,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和欣赏水平,积累实践经验。要求学生做好笔记,记录指导老师的讲解要点以及需要思考的问题。

2.校外参观。校外参观的目的是通过参观在建工程及阅读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比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识读工程图的能力。参观实际建筑,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建筑文化、建筑知识以及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认识,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通过实习,与工人和基层生产人员密切接触,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培养学生劳动的观点,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为今后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这要求学生做好笔记,记录现场工程师的讲解要点以及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收集1-2项著名建筑物资料

1.世界名筑的资料收集。为了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兴趣和收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去关注世界上非常有名的现代建筑,了解世界先进的技术、材料、工艺等,并收集整理自己最感兴趣的建筑物的效果图、工程概况和特点等资料,编辑出来,运用所学知识品评著名建筑的优缺点,作为实习报告的一部分。

2.中国鲁班奖项目的资料收集。这个环节除了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兴趣和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外,最主要的是了解中国建筑最高奖项――鲁班奖的由来和意义,以及关注国内先进的施工技术水平和先进的材料、工艺等,进行国内外的对比,提高学习积极性,争做国家栋梁人才,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收集整理自己最感兴趣的建筑物的效果图、工程概况和特点等资料,编辑出来,运用所学知识品评鲁班奖建筑的优缺点,作为实习报告的一部分。

三、课堂汇报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是面向施工生产一线的懂技术、会管理的应用型人才,所以语言表达能力和管理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并结合现阶段学生活泼、爱表现的特点,设计了这个环节。

学生依次上讲台,用PPT汇报自己收集的世界名筑和中国鲁班奖项目,汇报完成后,负责答疑同学们提出的疑问。学生在这个环节的表现是最积极地,为了尽善尽美,他们总是会很认真地做好充足的准备,不仅培养了对专业的兴趣,而且专注力也得到了锻炼,所以效果非常好。

四、撰写认识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是反映学生对实习内容理解的深度,也反映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实习报告是评定实习成绩的重要依据。实习结束时学生应按实纲的要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及时写出实习报告。认识实习报告需要涵盖认识实习的所有环节,心得体会、收获总结以及参观时老师提出的思考题的解答。

五、答辩

认识实习按一门独立课程考核记分,认识实习成绩按出勤、汇报情况、实习报告以及答辩四项严格考核。考核成绩分配图见图1所示。

图1 考核成绩分配图

答辩环节是为了督促学生认真对待认识实习这门课程,根据学生自己撰写的实习报告,指导老师提出问题,学生闭卷解答,这是专门增加的一门考核手段。成绩的评定要按课程的目的要求,突出学生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的评定。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六、结束语

《认识实习》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实践课程,主要通过实践参观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专业领域,建立感性认识。本文在原有实践参观的的基础上,增加了收集著名建筑物资料、汇报、撰写实习报告和答辩等教学模式,更加丰富了认识实习的教学内容,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收集资料、语言表达以及写作等综合能力,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张宝,曹璇,郭华军.关于工科专业认识实习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

建筑技术科学专业范文3

关键词:中澳合作办学;建筑工程技术;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4-0061-05

随着建筑行业的国际交流合作与竞争日益增多,具备国际化视野及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在各类涉外建筑企事业单位从事施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逐渐成为稀缺资源。顺应国际建筑市场的发展需求,培养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具有专长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成为目前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土建类高职院校通过与境外职业教育机构的合作,大力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成为培养建筑行业创新型、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渠道。2012年,我院引进澳大利亚公立墨尔本霍姆斯格兰政府理工学院(Holmesglen Institute of TAFE)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开办了建筑工程技术专科专业,为建筑行业高职层次学生享受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开辟了新的途径。合作模式为“2+1”双专科联合培养项目,即学生在国内学习2年,第3年赴澳洲学习1年,完成学业后由中方颁发专科文凭,澳方颁发高级专科文凭。学生获得上述文凭后,在澳方合作大学继续学习1~1.5年,可获得合作大学颁发的本科学位证书。这种合作办学模式学习成本低且缓解了学生出国留学的紧迫感,同时为高职层次学生获得澳洲一流大学学位提供了捷径,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青睐。

作为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拟结合我院中澳合作办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过程,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对策,以期我院对合作办学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修正和优化,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一、中澳合作办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中所设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协调与补充,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院与霍姆斯格兰政府理工学院“专科文凭”层次人才培养方案均以培养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然而,由于国情及教学理念不同,中澳双方的课程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加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性、地域性特征明显,完全照搬澳方课程体系并非明智之举。我院合作办学项目的主管部门对国内合作办学项目进行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对合作院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走访,双方高层领导、主干教师对合作办学的课程设置、授课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多轮协商与沟通。经教育厅审批,我院中澳合作办学项目采用“学分认证+部分引进课程”的方式,由中外双方共同制定联合教学培养方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根据规定,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3个模块构成,三年共开设47门课程(总课时3 892课时,总学分209.5分),其中有28门课程由澳方引进,如建筑施工技术(Introduction to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建筑行业的安全工作(Work Safely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组织管理简介(Organization Management)等。这些引入课程主要由外方教师授课,在中澳两地实施教学。考虑到中外文化差异,公共必修课中除了国内要求的思政课程以及体现合作办学特征的英语课程外,将引入的外方课程“学习与交际”(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列为合作办学项目的重要课程,以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增加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对教学方式的适应。为弥补澳方课程体系中理论性课程偏弱的不足,在合作办学的课程体系中保留了国内较成熟的理论或技术课程,由中方教师在国内实施双语教学。

二、合作办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自2012年开始,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澳合作班已连续招收了5届学生,年招生人数在30人左右,每届约有半数的学生赴澳留学。中澳双方为合作办学课程体系的实施与完善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由于合作办学经验不足,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有:教学进度缓慢,教学计划变动频繁;双语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授课内容与课程描述不符,教材选择随意;教学安排不合理,实质性优质资源引进存在不足;学生后续学习适应性差,难以跟上澳方的教学进度。总体而言,中澳合作办学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与设定的教学目标之间仍存在较明显的差距,主要原因如下。

(一)办学定位不准、落实不力

中外合作办学的目标不应该是单纯的“走出去”,而应通过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国内也能接触到国外的先进教育,并以此推动国内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创新,提升本国高教育的办学层次。然而,目前我院的合作办学项目更倾向于向澳方高校输出学生,对教学资源引进、教学理念创新缺乏足够的重视,实际教学目标达成与合作办学目标定位之间产生了偏差,背离了国家关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的初衷。另外,教学质量监管不力,评价指标体系不全,管理观念落后,导致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缺乏有效的制度保证。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监控基本处于粗放状态,对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内容的可用性、学生学习情况等缺乏全面监控;严于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管理,疏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跟踪和评估。监控手段基本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监控模式,未体现出合作办学的性质与特色。

(二)课程体系缺乏深度融合

我院中澳合作办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属于嫁接型模式,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由中澳双方共同制定,所有课程经过专家评估认证,学分互认,然而,在合作双方课程的有效衔接和融合细化方面,还需做进一步的磨合和探讨[1]。与其他行业相比,建筑行业表现出更强的“地域性”,如建筑规范、标准具有国家或地区性的特点,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受到各国资源状况、政策导向、工程习惯做法的影响等[2]。如果缺乏对双方原有课程内容的深入协调和对知识点的有效衔接,则容易造成在课程教学中国内外课程基本内容不符或脱节的现象,因此,合作双方教师的交流和沟通不可或缺。由于缺乏合作交流的渠道和平台,我院中外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很少,对对方的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缺乏足够的认知,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缺乏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这种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上“各自为政,互不干涉”的做法,导致中外课程教学的连贯性缺失以及学生学习上的困惑,加大了学生后续课程学习的困难。

(三)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

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学生毕业后的选择各不相同,除部分学生能够出国外,其余学生选择在中国本土就业或深造,因此,合作办学的课程体系需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基于上述原因,前两个学年我院合作办学课程体系在大幅增加英语课程并引入部分优质外方课程的基础上,仍保留了大部分较成熟的中方专业课程,但是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课程学习基本以必修为主,导致学生的学习科目过多且杂。事实上,从第三学期起,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已开始出现分化,但是在自主选择课程上仍然受到诸多限制,学生不能根据现状及自身将来的发展目标自由地选择课程。学习科目太多使得学生疲于应付,学习兴趣大减,严重影响了学习内容的消化吸收和课程教学的深化。

(四)双语教师能力不足

中澳合作办学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中方教师,特别是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的双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专业教师屈指可数,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明显滞后于人才培养的步伐。大部分教师对双语教学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锻炼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意识欠缺,教学方式与合作院校对教师的要求差距明显。学院缺乏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长远考虑和规划,对双语教学师资的选拔、培训及考核较为随意,双语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条件有待改善。

(五)教学资源建设滞后

合作办学课程体系中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要求相距甚远,与教学资料引进不齐全、教学资源建设落后不无关系。国外的课程教学除了教师发给的讲义外,一般都有配套的教学辅助资料,如教学案例、网上资源、教学网页等。学生在课堂上难以消化吸收的知识,可于课后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去图书馆或相关网站查阅资料进行自我完善,通过自主学习及与教师的互动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锻炼自学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受我院办学条件所限,学生在国内的学习阶段尚不能根据课程的教学需要随心所欲地查阅相关的外文书籍和资料,而双语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严重滞后,任课教师能够提供的与双语课程匹配的教学资料非常有限,导致教学资源无法获得保证。

三、优化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的途径与策略

针对我院中外合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管理体系、提高中方双语师资力量等方面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更新理念,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

1.精简和优化国内课程

合作k学项目的中方课程中,英语课程、思政课程及体育课等公共基础课程的比重偏大,大大挤占了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这些通识教育基础课亟待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便为构建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时间上的保证。例如,目前合作办学课程体系中包含了高职英语、雅思英语以及专业英语等不同的语言课程,但是这些英语课程之间的教学相互割裂和孤立,虽然英语课程的学时数比例偏高,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基础英语教学为双语教学服务的作用没有得到凸显。为了保障学生有足够的实力通过雅思英语考试,真正具备运用英语从事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应推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相结合、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相协作的教学模式。高职英语应分阶段引入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内容,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基础英语的听、说、读、写训练中即可逐步增加对专业词汇、专业术语的讲授和探究[3];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增设专业英语课,在双语教师的指导下开始专业背景下的英语学习,侧重教授英文专业文献的阅读和课业报告的撰写技能,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与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的能力,增强学生在后续双语课程教学中的适应力度。需指出的是,该种模式的实行需要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加强合作和沟通,专业教师应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对外语教师的教学内容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2.推行弹性化的课程方案

推行模块化教学,增强学生选修课程的自主性,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将核心课、必修课和实践课划分成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围绕几门核心课程设置不同的选修课程,通过模块课程间灵活的搭配,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和学习需求。院方应在对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专业课时总量进行统筹并合理分配课时比例。为了让不出国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拓宽对专业领域的了解并开阔国际化视野,应在模块中增加在国内授课的外方课程的比例,或定期举办外方教师的专题讲座和讨论。同时,可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选课咨询服务,指导他们根据自身情况在模块间自由选择课程,增强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4]。

3.循序渐进推进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中外合作办学的特色,应予以充分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薄弱,可采取“分阶段”双语教学模式,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调整。例如,在入学初期,由于学生掌握的专业词汇量有限,可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汉语讲解的方式;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专业基础后,可采用“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即在课程开始阶段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英语+汉语的讲解模式,随着学生理解、消化和吸收能力的提高,逐步过渡到全英语授课[5]。对于由外方教师授课的专业课程,建议在教学初期配备一名中方专业教师担任助教,协助外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情况提供一定的中文讲解。一方面,中方教师可以作为外方教师了解中国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状态的一个窗口,促进外教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最大限度地降低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对学习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中方教师全程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深入了解外方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及对教学过程的处理,深化对外方教学理念的理解和借鉴,促进教学模式、方法的改进和完善。

(二)弥合差异,促进双方课程的衔接和融合

1.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

中外合作双方课程的顺利衔接对于合作办学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要使教学内容的总体布局、课程之间的衔接科学合理,需对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梳理分析,摸清双方课程教学内容在各自教学体系中的分布状况,理顺双方课程内容的融合点。在确定合作办学课程特别是模块内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后,改变各门课程由双方教师独立制定大纲的方式,促进中外合作教师共同参与教学内容有相互关联的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使所有课程既做到相对独立,又存在内在联系,发挥相互呼应、相互促进的作用。中方双语教师应在对澳方后续教学内容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大纲要求选择授课教材或资料,制定合理的授课计划,避免出现教学内容的重叠或断档。

2.加快教学资源的引进和共建

由于教学体制不同,中澳双方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在引进优势课程时不能单纯地只引进教材,而应该对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等进行全方位引进。首先,为了避免引入课程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有必要结合中国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对引进资源进行本土化改造。其次,应加大中外合作开发课程的建设力度,与国外的合作高校共建教育教学资源。中方教师可根据澳方提供的大纲要求,收集和整理用于教学的相关资料,同时借鉴国外课程包和国内行业标准开发课程教学案例,编制具有本土化特色且能与后续外方课程进行有效衔接的教辅资料。可借助现代网络技术的优势,建立合作课程教学资源库,确保学生既可接触到国外专业核心知识和领域前沿理论,又能掌握国内就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实现专业优势互补和中西文化融合。

(三)加强监管,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体系

课程实施成效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中外合作办学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教学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合作办学的过程及考核的监督评估。例如,定期召开任课教师教学交流会,将课程描述、课程意见反馈表等相关教学文件分发给任课教师,强化任课教师按照课程描述授课的观念和意识,将是否达到课程描述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纳入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真正实现教学内容国际化及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双语教学的听课与观摩制度,每学期对双语教学的课程进行听课抽查,记录听课情况,并及时通报有关教学情况及整改意见,了解师生双方对教学与教学管理的反映;制定包括评教等各种专项评估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为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制度保障;对合作班学生进行后续跟踪,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修订。

(四)统筹安排,加大双语师资培训力度

培养能够正确把握双语教学理念、灵活驾驭双语教学语言且具有开阔视野的专业教师队伍,是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证的关键。因此,应加强双语教师的选拔并拓宽双语教师培养的渠道,建立健全双语师资培训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特别要对专业能力突出、教学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分批对教师的英语语言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与提高;要利用与外方合作的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分批派送教师去国外合作院校进修和学习,采取跟班听课、观摩各类教学活动等近距离学习方式,消化、吸收其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并学习课堂授课技巧,锻炼中方教师的外语实际应用能力;要安排双语教师定期下企业进行技术实践并参与企业项目,打造专业素质及实践能力过硬的师资,为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此外,应制定具体可行的双语教师激励政策。同样的课程,双语教学的备课、授课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在教师的考核和评估方面与非双语教学没有区别,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很难长久维持。学校应给予政策的引导和支持,用特殊的评价和管理机制调动双语教师的积极性,譬如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出国进修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双语教学。

(五)搭建平台,促进中外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合作教师的定期常态化交流是提升中方教师的国际意识、实现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1]。应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交流,可定期举办双方任课教师的观摩课或研讨交流会。有益的交流有助于双方教师在专业知识上互相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合作教师既是参与中外合作教学的一线工作者,也是研究外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主要责任者,双方应有计划、经常性地互派教师到对方学校访问、学习,探讨教学经验并交流相关教学资料,促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碰撞与融合。此外,应鼓励中外教师合作进行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作为一种新兴办学模式,合作办学项目在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改革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应从学校层面创造机会和条件,建立稳定的双语教学研究梯队,支持中外双方教师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交流,实现双语教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应搭建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与外方合作院校科学研究合作平台,鼓励双方教师共同进行学术研究和项目合作,推动两校在合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广东省属于经济强省,未来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建筑行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逐渐增加,合作办学项目的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但也面临巨大挑战。依托与霍姆斯格兰政府理工学院合作办学的契机,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际化人才培养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双方专业培养计划、教学大纲的整合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教学理念、方法的研究和借鉴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目前,我院的合作办学项目尚存在较多需要改进整合的地方。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才能摸索出一条适合合作项目发展的道路,推动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金石.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课程体系架构的研究[J].前沿,2013(22):179-180.

[2]陈启辉,周学军,吕明英.中澳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构建[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和实践――第十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

[3]方春生,付晓春.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4):604-605.

[4]李欢庆,谭晓荣.中外合作办学生物类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教育,2011(9):44-45.

[5]张蕾.高职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引进问题研究[J].陕西教育,2015(8):62-63.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Curriculum System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of Sino-Austrian Cooperation Project

LIU Fen-tao

(Guangdong Technical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Engineer,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5, China)

建筑技术科学专业范文4

关键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现场总线;教学改革;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0-2286-03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Reforms in Fieldbus Technology of Building Electrical and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YANG Ya-long

(School of Electronic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Hefei 230022,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ersonnel training plan, analyzing the speci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urse of fieldbus technology in Building Electrical and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and exploring the teaching reforms. Based on experiment and training center and skill competition, an experiment simulation platform is developed and the practical teaching is strengthened.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i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the teaching quality have been improved through the reforms.

Key words: Building Electrical and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fieldbus; teaching reforms; engineering design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建筑业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是大势所趋,从业人员需要掌握更高要求的建筑智能化专业知识。为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2006年教育部和原建设部共同审核并批准了智能建筑新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该专业一经批准设置便得到国内高校的广泛关注[1]。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是首批开办此新兴专业的高校之一,旨在为我国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行业培养专业人才。现场总线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数据总线技术,它主要解决工业现场的智能化仪器仪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现场设备间的数字通信以及这些现场控制设备和高级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广泛用于过程自动化、制造自动化、楼宇自动化等领域的现场智能设备互连[2]。因此,“现场总线技术”课程是机电、自动化、测控、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它具有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工程实践性强、知识内容庞大、知识不断更新等特点。2011年,按照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专业指导小组新制定的专业规范我校重新修订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培养计划,现场总线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也做了大幅度调整,使其更加符合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学的特色。

1改革教学内容,适应专业发展

教学内容改革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现场总线技术发展迅猛,常用的形成标准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现场总线有几十种,而且每年还在不断地递增[3],因此,现场总线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更新很快的课程,包含内容十分广泛,课堂上除了介绍现场总线技术的基本原理,也只能选择几种最有代表性的现场总线加以学习。值得注意的是现场总线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行业特点,不同行业常用的现场总线标准不同,例如CAN总线主要应用在汽车领域,Lonworks总线主要应用在楼宇控制领域等。现场总线技术是自动化专业传统的专业课程,目前教材大多针对自动化专业学生培养而编写,因此对于代表性现场总线的选择并不从行业特色出发,大都讲解应用最广泛的总线技术,如CAN总线、Profibus总线、Lonworks总线、FF总线、HART总线等。然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具有非常明显的行业特色,它培养智能建筑相关人才,目前应用于楼宇控制的主要现场总线是Lonworks总线、BACnet总线和KNX总线,CAN总线与工业以太网也有部分应用。由于现有教材内容与专业需求不相符,如果只按照教材教学,会出现有用的知识学生接触不到,而学到的东西有部分对本专业没用的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培养。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迅速将国内外总线技术的发展动态、国际、国内和行业新规范、新标准整理归纳到教学内容中去;其次,注重教学目的性和适用性,根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减少不相关总线技术的讲解,增加并重点讲解BACnet、KNX等与行业密切相关的总线知识;再次,根据专业规范,剖析专业培养的能力结构,形成合理的教学内容构架,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掌握现场总线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工程设计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创新、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是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总和。“教必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针对本课程涉及知识面宽、 内容复杂且理论知识多等特点,讲授时不断注意变化教学方法,在课前充分准备、精心组织设计。

2.1联系实际,合理采用多媒体教学

《现场总线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传统的板书授课模式下,老师只靠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方法,完全是纸上谈兵,不仅费时费力,学生也很难懂,教学效率低下。如果结合建筑施工现场实际进行教学,虽然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在目前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情况下,难以完成教学内容。为使学生能在有限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合理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增加图片与多媒体资料。一方面可以在限定的学时内增加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与质量;另一方面,通过观看建筑施工现场的操作录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现场氛围,远程捕捉现场总线在智能楼宇中的施工方法。

2.2结合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每门课程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它们的教学方法是不一样的,要根据课程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4]。现场总线技术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很多,比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学、做”一体教学法、行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易位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利用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信息反馈,现场总线技术课程不同的教学章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解现场总线理论知识的时候,注重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在讲解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时,采用案例教学法;在讲解常用现场总线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时,采用项目教学法等。另外注重学生信息的反馈,采用多种方式与学生讨论、交流,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效果。

3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工程能力

3.1结合技能大赛,提高工程能力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学生学习现场总线课程旨在让其学会合理选用不同类型的现场总线连接各种智能化设备,实现楼宇智能化。因此,在工程实践中主要是结合楼宇的某种智能化要求,进行项目设计,画出设计图,选取适合控制要求的现场总线类型,然后进行安装、网络连接与调试。楼宇智能化监控的上层计算机一般选用组态软件与总线网络进行连接,通过组态界面、接口程序的编写,实现远程计算机监控,满足智能化要求。因此,开展工程实践,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现场总线控制网络设计能力、电气设备控制设计能力和组态软件编程能力等,是对学生所学软硬件知识的综合考验。

图1楼宇工程实践模拟平台

为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我校结合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目前全国最高规格的大学生技能竞赛“亚龙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开展实验实训教学。竞赛在如图1所示的楼宇工程实践模拟平台上进行,要求学生以模拟平台作为智能楼宇对象,给出楼宇智能化子系统,如智能照明子系统、视频监控及周边安防子系统等的设计方案,按照设计方案合理选择器件在平台上安装,同时利用组态在计算机上编程实现远程监控,设计中会用到Lonworks总线等现场总线的软硬件知识。目前我校现场总线技术课程的教学与竞赛紧密结合,学生学完相关知识后,在课堂上进行分组,每组4-5人,组成一个设计团队,每组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题,按照课题内容设计楼宇智能化子系统中的现场总线系统,然后在课堂集中讨论各组设计的优缺点,并进行指导和评比。学生修改设计方案符合要求后,让其按照设计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实际在模拟平台上操作,按大赛的评分标准打分并计入实验成绩,设计与操作成绩优秀的同学优先推荐加入竞赛的选拔。这样的教学方式下,竞争与协作并存,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学生已连续两届夺得了“亚龙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特等奖,更证明了教学方式的可行性与先进性。

3.2注重实验教学,增强课程实训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实验训练,可以使学生强化所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仪器设备基本操作方法,提高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现场总线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现场总线课程依托我校省级“楼宇控制与节能优化实验实训中心”现场总线技术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目前课程开设的项目有:现场总线认识实验、串行通信接口实验,CAN总线智能节点设计实验、Lonworks智能控制网络设计实验、BACnet总线控制系统设计实验等。此外,实验教学 还开设了楼宇控制相关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目前,现场总线技术实验教学在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存在硬件设备不齐全、较落后且实验台套数不够的问题,这是由于现场总线设备价格较高,开设现场总线技术的专业多,因而学生人数较多的原因。我校同样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为此笔者利用组态软件开发了一套面向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现场总线实验仿真平台,如图2所示。利用该平台,学生可以先进行现场总线系统的仿真搭建,熟悉现场总线如何应用于楼宇控制环境,后再在硬件系统上实际动手操作,这样软硬结合的实验教学方式,既缓解了实验室硬件设备难以与学生人数匹配的问题,又锻炼了学生软件编程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图2现场总线技术实验仿真平台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安排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加强学生设计与工程能力的培养,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现场总线技术课程的教师,我深切感受到对于多专业适用的课程,只有切实分析各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区分度的进行教学,注重实验实训,才能有的放矢,真正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专业指导小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规范[Z].2011.

[2]阳宪惠.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建筑技术科学专业范文5

关键词:CBL;PBL;建筑电气;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225-02

我校是浙江省首批应用型本科试点示范高校,如何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建设,是一项重要的课题之一。改革和构建建筑电气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和工程设计相结合,突出“工程”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建筑电气技术课程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必然方向。本文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以案例为引导的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建筑电气技术课程中的探索应用。

一、CBL和PBL教学模式

C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和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索的过程,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案例,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情景中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在CBL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解决真实案例,透过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PBL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觉学习动机,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PBL由于其在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联系方面的教学优势突出,在教育领域迅速得到推广[1]。

PBL教学法具有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其教学模式可适用于其他寻求实践能力养成、专业素质培养的学科与专业。作为全新的教学方法,PBL虽然始于医学教育领域,但它的理念与方法同各专业实务课程却有着内在的高度契合性,在对学生的实务能力及专业素质培养要求上,医学的课程教育同工学的建筑电气技术课程教育是一致的[2]。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高校都或多或少的采用了PBL教学模式。并且除了医学教育,其他学科也越来越多的开始采用PBL教学模式。但国内外高校PBL教学实施方式却各有不同。而在PBL教学模式中引入CBL教学模式是目前为数不多高校的研究热点之一,且处于探索阶段。

二、课程设置

建筑电气是我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专业方向之一,建筑电气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性课程,是我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核心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建筑电气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相关规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及电气设计与施工的能力,并懂得电气设备与建筑、结构及给水排水和暖通等专业间的配合关系,从而设计出适用性和经济性强的电气图纸,及在工程项目施工和管理中更加规范化与科学。

CBL和PBL教学模式的探索是在我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2013级学生中实施的。本课程安排的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只学习了为期两个学期的电工电子学,电工电子学分为两部分即电工部分和电子部分,分别在两个学期进行。因此,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学生相比,我校学生在相关电气方面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如何在电气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的前提下有序、有效的开展建筑电气技术课程的教学至关重要,这关系到是否能够完全实现教学目的。

建筑电气技术一种“应用型”课程,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使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具备建筑电气设计和施工及管理方面的相关能力,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建筑电气技术课程在教学上采取CBL结合PBL教学法。采取CBL与PBL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在增强学生的查阅规范图集的意识基础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实施

我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2013级有两个班,实行小班化区教学,选择1班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选择2班实施CBL和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此外,该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积极性、学习认知等方面的程度基本相同。

1.传统教学模式。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2013级1班的教学过程中,对建筑电气施工图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系统进行以专题形式进行讲解。在讲解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过程中,穿插讲解最新的国家标准规范、地方标准规范和相关图集等。并针对各个系统布置纸质作业。

2.CBL和PBL相结合教学模式。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2013级2班的教学过程中,以“某养老服务中心电气施工图设计”为导引,并如何以相关电气规范为准绳完成该工程的照明配电系统、动力配电系统、消防电气系统等电气系统设计贯穿整个课程的教学。

某老养老服务中心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总建筑面积6794.8平方米,地下面积283.2平方米。建筑层数为五层,建筑高度为22.9米;本工程为框架结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上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课程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照明配电系统设计、动力配电系统设计、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设计,及消防电源监控系统设计、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防火门监控系统设计等。

本课程在CBL和PBL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以每个系统设计任务为导向设置专题进行讲解,在此过程中穿插讲解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最新的国家标准规范、地方标准规范和相关图集等。并在每个专题讲授过程中,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自主能动性学习为第一出发点,布置系统设计任务,并让学生按时完成,授课老师及时为每个学生做出批改。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出现错误,在错误中收获知识。

四、教学效果

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并进行了课程设计答辩。在课程设计结束后进行了期末理论考试。最后,进行了统计学上的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结果表明:CBL与PBL相结合的模式,在自主学习、设计、查找规范过程中使学生的知识系统性、实际与理论相结合性,及工程实践创新意识、设计能力等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实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五、结论

CBL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不仅解决了对于专业性极强的课程,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难题,而且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规范性意识,提高学生为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及适应新,并最终提高学生的应用型能力、综合素质,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建筑技术科学专业范文6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0-0019-04

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较高层次,其人才培养也应将职业标准作为课程开发的主要依据。《建筑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涉及施工员、质检员、建造师等职业岗位培训、鉴定、考试的核心内容。基于职业标准开发《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既要遵循教育基本规律与原则,又要突出技术本科教育特色,强化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和技术实践能力培养。

一、《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目标定位

技术型人才作为一种人才类型,其工作职能主要是解决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技术性问题,以保证生产、制造和工程项目顺利进行。随着技术理论发展和岗位工作内容调整,技术型人才特征也随之发生变化,总体上呈现出如下特点[1]。

一是知识结构上突出主导性与复合性。技术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以技术学科中某一专业领域的技术科学知识体系为主, 除具有本专业的技术科学知识外,还具有形成该技术科学知识所必需的基础科学知识、该专业的工程科学知识以及与工作岗位或工作对象有关的其他学科知识。

二是能力特征上体现出智能性与综合性。技术型人才既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又具备较高的技术应用能力、设计能力与开发能力,其能综合利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技术难题或进行技术及工艺创新,表现出很强的综合与创新能力。

三是情感态度上体现出务实性与伦理性。精益求精的精神是技术人才在技术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实践性品质,而作为技术的发明者、设计者或应用者,如何合理利用技术造福人类,也是技术型人员必备的重要品格,因此较强的务实性品格和高度的技术伦理责任感在技术型人才素质结构中不可或缺。

基于对技术型人才的特征分析,结合土木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确定《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现行的有关施工规范、规程的应用;掌握一般建筑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常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包含的原理;掌握一般建筑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必要计算方法;熟悉一般建筑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常见质量、安全问题、安全验收规范;熟悉先进建筑工程施工安装顺序及所需配备的设施和设备。

能力目标: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选择和制定常规工程的合理施工方案;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查找资料和完成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编写一般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在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能根据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方法及验收规范进行常规工程的质量检验。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伦理道德、职业道德和主体意识、超越意识、契约意识;使学生养成科学规范的工作模式和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工作能体现出思想性、建设性和整体性。

在课程总体设计上,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相互融合,尤其是情感目标蕴含于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达成过程中,通过理论探究、项目实施、案例反思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技术伦理精神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内容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从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土木工程发展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施工技术难度不断提高的趋势。应对这一趋势,各建筑施工单位必将提高施工自动化、信息化和绿色化水平。施工自动化是以精细施工技术替代粗放型技术,以机械化、自动化替代人工操作,同时对从业者技术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施工信息化是利用信息化设备和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承包管理效率,采用施工监测、施工控制等手段实现施工管理现代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计算机技术在建筑业的设计领域、施工领域、管理领域得以普遍应用,一些施工单位某些关键技术也都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施工绿色化是指注重节材、节能、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积极使用可再生的材料资源和控制在施工中抽排地下水资源等。作为涵盖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基本技术知识的核心课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在设计上也必须反映建筑施工技术自动化、信息化、绿色化的理念。

(二)课程内容选择

伴随模板、脚手架、预应力施工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装饰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创新,建筑施工部门的机械化、预制装配化、专业化施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对建筑施工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作为培养建筑施工技术人员的核心课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既要系统讲授传统施工技术,又要增加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内容一般包括土石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高层建筑的施工、防水工程、装饰工程等。根据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与企业人员联合开发课程,将最新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施工材料应用引入课程,以讲义或音像形式体现。如在钢筋下料中加入平法识图、构造要求及框架梁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在桩基础中着重讲解PHC管桩静力压桩、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等内容,在虚拟施工技术中加入Revit建模平台与专业仿真优化软件应用方面的内容。

(三)课程内容组织方式

依据施工员岗位职业标准,基于施工员岗位工作过程,以施工员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分析工作过程和阶段产品特点,围绕工学结合、项目导向、全真模拟教学设计,选择课程内容。本课程采用“项目+任务”的内容组织方式。结合各个项目对应的最新规范标准,注重项目设计与任务相匹配。项目与任务的匹配模式常用的有三种[2]:一是循环式。其核心特征是课程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以系列典型产品或服务为主线展开,每个项目都包括该课程全部任务所构成的完整工作过程,且其工作过程基本一致。尽管流程是重复的,但具体内容是不会重复的,因此随着项目的推进,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断提升。二是层进式。核心特征是,一门课程只选择一个大型的、完整的综合项目,它涵盖了该门课程需要学习的全部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界线,把这个项目划分成若干部分(小项目),学生按照工作顺序逐步完成各小项目,最终完成整个项目。三是对应式。即项目与工作任务之间是对应的,为学习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即设计一个项目。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实训要求来看,其项目和任务设计比较适合采用第一种和第三种。课程按“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序”确定工作任务,以“施工流程”为主线,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按照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设计项目,力图构建学生在校学习情景与实际工作情景的一致性。具体项目和工作任务设计见表1。

三、《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实施

在课程实施中,全面构建“岗课融合贯通,学期分段循环、能力逐级递进”的教学组织模式。将原来的一个学期时段逐步改革为“一长一短一长”3个学段,实现分段循环教学,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分层训练,逐级递进,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岗位技能,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现能力逐级提升。根据课程内容特点,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启发引导、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同时注重工程仿真模拟软件的应用,创建多样化学习方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技术活动,本课程更注重技术知识的习得,而技术知识中除了显性知识外,还包括了大量的默会知识。默会知识具有实践性、情境性、层次性、不可言传性、不确定性、非逻辑性等特点[3],建筑施工领域的工作经验、操作技艺等都属于默会知识的范畴,默会知识的掌握一定要由两个关键因子促成:一是“师傅”样本式的“手把手”传递,包括提示、反馈、示范和提醒等;二是“徒弟”不断地清晰表达所学的知识,用心体悟及其身历其境地“历练”。两者缺一不可[4]。为此,本课程强化综合型技术训练项目设计,编写《建筑施工实训任务书》和《建筑施工实训指导书》,并依托学校建立的校外实践基地,由企业施工技术人员当师傅,每4~6名学生为一组,全程跟踪一个建筑施工项目,采取半天上课半天实践的形式,同时结合“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等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各种典型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工艺流程、质量验收要点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法、建筑工程造价编制等。在此过程中,企业师傅和任课教师经常沟通,及时交流学生技术知识和技能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矫正方法。学生每周每组要填写施工周记,记载施工技术要点、工艺流程、学习心得等,学习结束后还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陈述和答辩,答辩通过才能进入顶岗实习环节。

参考文献:

[1]夏建国.论技术本科教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48-149.

[2]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186.

[3]吴言.师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的一个向度[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1.

[4]马连华.做实“工学结合”是加快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必经之路[J].教育与职业,2006(35):8-10.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urse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Institutes

ZHOU Shi-hui

(Wuyi College, Wuyishan Fujian 3543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