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跨文化交流的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跨文化交流的理论范文1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 跨文化交流 教材选取 课程建设 教学方法
中国经济的崛起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中对于如何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尽管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以英文专业背景为依托的课程设计并没有真正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笔者以琼州学院为例,通过对教材选取,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情况的客观分析,并提出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以促进非英语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
1 非英语专业《跨文化交流》教学现状分析
跨文化交流学最早起源于美国,在Edward Hall 1959年出版《无声的语言》后,许多有关跨文化交流的著作应运而生。同时,美国的一些大学开始开设跨文化交流课程[1]。而跨文化交流学在我国的历史很短,大致上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引起国内学术界的注意。
1.1 《跨文化交流》教材选取分析
首先,《跨文化交流》教材内容的选编不应以英文专业背景作为依托。以琼州学院大二酒店管理学生采用的英文原版教材为例,学生的英文认知水平与对英美文化的了解不能与教学目标同步,过难的英语词汇以及地域文化的空白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造成了比较严重的障碍,从而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教学内容的编排以输出“优等文化“为主,抑制了文化双向信息交流的本意。我国引进的原版或编著的教材中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概念、案例和话题具有鲜明的“舶来”特色,如老龄化、同性恋文化、性别歧视、社会阶层、个人取向系统等文化层面和社区动力学、大众传媒、计算机协助交流、关系交流、劝说、谈判、认知、判断、推理等交际学概念和理论。[2]提到异国文化,就会想到西方文化,一讲到西方文化,就认为是美国文化,讲到美国文化,便认为是时尚优等文化。然而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并不仅仅单一传递西方强势国家的文化与价值观,而是通过与本国文化的对比,提供一个多元化的视角去激发学生思考问题,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去接受世界的多样性,以促进本国文化的良好发展。最后,教材内容的选编不符合学生兴趣。例如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与国际争端的关注要远大于英文诗歌的起源。
1.2 《跨文化交流》课程设置分析
83%的高等院校将跨文化交流设置成为选修课,69%的院校认为最佳开课时间为大三第一学期,62%的院校认为此课应持续两个学期。超过一半的学校认为目前课时不够是教学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这说明大家普遍感到这门课程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3]。非英语专业的跨文化交流课程旨在从历史、地理、经济、政治、宗教、教育制度、文学、哲学、美学等各个方面,多角度、多侧面、深层次地发掘和研究目的语和本族语文化[4],同时又肩负着使学生熟悉中国文化传统,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能够以一种多元文化人的身份“开放、灵活、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任务”[5]。因此,仅将其作为一个学期的选修课,是很难完成从“跨越”——目的文化知识和交际技能的获得——到“超越”——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差异的宽容态度,对异文化成员的欣赏能力以及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观察和反省——的转变。
1.3 《跨文化交流》教学方法分析
93%的院校采用了文化对比,86%采用了案例分析,61%采用了文化讲座。这说明多数教师依然立足于单向传授与对比描述,而对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技能提高没有真正落实[6]。例如琼州学院跨文化交流课堂主要采取影音图像示范以及微型剧模拟进行角色冲突扮演,由于受到条件限制,无法带领学生运用项目教学方法(project based)进行社会实践深入研究,从而也无法量化评价教学效果。
2 非英语专业《跨文化交流》教学改革建议
2.1 教材选编应以“因材施教“为原则
阅读词汇的难易程度应符合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实际情况。我国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文水平处在英语四级至英语六级之间,少数优秀分子可以达到英语专业八级水平。英文教材的选编应以适应普遍性为主,过易或过难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内容的选取应从全球角度出发,冲出“英美即世界“的定格模式。同时适当引入社会以及全球的热点问题,如黄岩岛争端或苹果公司,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提高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
2.2 优化课程设置
高校应重视跨文化交流课程,将选修课改为必修课。英语应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日趋重要,而交际能力的高低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前景。
跨文化交流课程不仅仅是一本教材就可以真正达到“跨”的目的,它要求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与较深的认知水平。例如种族优化主义理论涉及人类发展学,战争史,经济学等;交际学概念涉及到社区动力学,大众传媒,判断推理等;而跨文化的研究方法又涉及到心里分析方法,辩证法和诠释法。所以为了保证跨文化交流的教学效果,高校应当考虑开设相关人文课程作为铺垫。
跨文化交流课程开设的时间也有待商榷,笔者认为开设在大三第二学年比较适合。大部分高校学生大一大二学年忙于基础公共课的学习,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和社会认知体系。通过大二学年末期的社会调查实习以及大三第一学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学生的批判思想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这段时间他们思维相对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态度也比较积极,而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也是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个多元化的视野,促进学生的批判学习能力,两者不谋而合。
2.3 教学方法改革
以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为依托,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实践教学。例如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与本校留学生混合分组作业,共同派遣到本地酒店进行实习调查,并提交英文报告同时进行组织课堂展示。
课堂组织模式应打破传统教师单向传授“静”的模式,给予学生“动”的权利。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将问题不断抛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观点辩论,将课堂主导权回归给学生,让学生在相互学习(peer study)中自觉提高交流能力,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陈词并由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笔记总结。
3 结论和建议
非英语专业的《跨文化交流》课程强调的以英语语言为媒介,通过对本族与异域文化现象的思考和讨论,增加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从教材选取,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学改革意见,下一步研究方向建议重点讨论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以及教学效果量化的体系开发以促进与完善非英语专业跨文化交流课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46-55.
[2]姚霖霜.美国大学跨文化交际课程大纲的文化特征分析[EB/OL].htt
p:///news/2008-01-31/70665.html,2012-3-10.
[3][6]邬姝丽,周英莉.高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外语教育,2010,3(2):61-69.
跨文化交流的理论范文2
关键词: 跨文化交流、价值观、语言文化、行为语言、因素
“跨文化交流”一词译自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该词是由美国人类文化学者霍尔于1959年在他的《无声的语言》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跨文化交流从理论上说,是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群,由于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处事方式,往往会导致相互间对同一事件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因此需要对不同文化间如何充分发挥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进行深入的研究。
文化仿佛像空气一样,人们平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在实际交流中却处处离不开文化。它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通过不同层面的种种因素对交流产生影响。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人们通常把自己所熟悉的、习惯性的方式,当作是最正确的、理所当然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这种把自己的文化模式置于其它文化模式之上的行为,必然会削弱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妨碍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下面我们从观念、语言、行为三个主要因素来分析其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价值观的影响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人类的精神财富,如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等。”文化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社会制度、政治与法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习俗、道德、宗教、家庭观念等等。
从文化表面上的不同,我们可以把不同文化深层次的差异归结在不同的观念或称价值观上。所谓价值观,就是判断是非好坏的标准。对于隶属于某个文化的人来说,判断行为的好与不好,都是受这个价值观支配的。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差异促成了人们认识上的差异。当文化价值系统发挥作用时,它便产生激发力,影响着人们的感觉、态度、行为举止和选择标准。因此,相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就会产生类似的行为态度,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则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态度。
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往往是不同的价值观发生了对立。一般来说,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中国的文化传统历来强调群体意识,从国家到集体,最后才是个人。而西方则强调“个人主义”,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来约束,反对权威对个人的支配。
以中美价值观的差异为例,我们可以把中美价值观的本质差别归纳为:美国人突出个人,以个人主义为核心;而中国传统文化贬低个人,以家族主义为核心。曾经有位中国学者将中美价值观的具体差异归纳为: 中国人注重互动和相互倚靠,美国人注重自立和独立; 中国人讲集体至上,美国人讲个人至上;
中国人注重保住“面子”,不但要保住自己的“面子”,还力求保住对方的“面子”,美国人不讲“面子”,有时也许要保住自己的面子,但是想不到要保住对方的面子; 中国人注重亲密无间,美国人注重保持个人隐私; 中国人喜好共性,美国人喜好个性;中国人偏好人际和谐,美国人喜欢个人竞争。
比如“成熟”这个词,在西方人的观念中,其含义是能表述真实的自我,能摆脱他人的影响和限制,以及能独立面对他人和现实,因为这体现了西方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但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成熟”的含义则是一个人已趋向于与家庭、社会及工作单位的协调一致,体现了中国人集体主义、注重人际关系的价值观。
由于价值观告诉人们哪些行为是好的、有价值的、得体的,所以人们往往希望自己习以为常的文化规范能得到对方的认同。直到在交流沟通中发现一句客气的话竟使对方不快;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竟引起对方反感,才意识到什么地方出了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避免在交流中出现这些问题呢?概括的说,不同的文化之间只有差异没有优劣,而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卑不亢、以礼相待,谦虚好学,勿用自己的标准去评价他人的行为。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交流中注意以下方面:
学会尊重彼此间的文化。要学会客观地看待文化差异,尊重交流双方各自的社会价值观,了解各自的文化背景,尊重不同文化的社会习俗和生活习惯。
培养宽容心。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时,要具有接收不同事物的宽容心胸,应该尝试站在别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以适当的方式接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提出的建议。
避免思想的模式化。当你与不同文化的人交往与合作的时候,请记住他们也不愿意自己被你模式化。你要能透过模式化的表面,去发现对方独特的个性特征。
避免错误的思维定式。如认为自己正在用一种正确的方式去进行交流;认为在自己所处的文化中所学到的人际关系基本规则普遍适用于所有文化。这些错误的思维定式会大大阻碍沟通与交流的有效性。
其实,文化间的差异并不是件坏事。如果我们能够把文化差异转化为一种彼此交流的动力,那么我们就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并且有效的减轻观念差异给我们的交流带来的阻碍和影响。
跨文化交流的理论范文3
关键词:旅游;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交际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3--0101--03
引言
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空前发展,大众旅游蓬勃兴起,旅游业亦已成为全球性产业。人们的旅游动机已不再仅仅是为观光休闲或商务交流,而更多的是渴望能与客源地的人们交往互动,去感受异质文化体验异地风俗民情。通过旅游活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可以相互交流思想感情,增进相互理解,促进世界和平。基于此,可以说旅游活动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然而,由于价值观、社会规范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常会产生文化交流障碍,导致交流失败。因此,在旅游提供服务的众多工作中,导游员的工作显得尤其重要,他(她)不仅仅是一名服务者,更是一种文化模式的引导者和传递者。因此,在大众旅游兴起的今天,研究导游员对于跨文化交际的推动作用、培养导游人员在导游服务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策略极具意义。
本文在对旅游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导游员的跨文化交际职能及行为。并针对做好跨文化交际的实践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跨文化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具体的交流实践有所帮助,尤其希望对涉外旅游工作者能有大的帮助。
一、跨文化交际与旅游
“跨文化交际(Intere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Yos8一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生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研究中,我们将文化传统的分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每个人的文化背景都不仅包含民族文化,同时也具备着个属群体的亚文化。语言学家胡文仲曾提出了一个在跨文化研究中的顺序:主流文化―亚文化一地区文化一小群体文化(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群体的文化)。在本文中我们将主流文化以外的亚文化、群体文化等都视作亚文化。每个人由于所属的群体不同都有着各种亚文化或者说群体文化的痕迹,但在旅游文化交流中,我们主要分析其中所共有的主流文化部分,即首先考虑全民族或国家的整体文化。因为虽然每一个小群体之间也有着各种分歧,但总体说来,国家民族之间的差异更为明显,对人的感知和选择具有更多的决定性。客源地的旅游主体与目的地东道主两者文化存在之间的交流,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是不同地域间文化沟通往来的途径。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受教育程度、信仰、性别、年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及其它经历的不同。没有两个人有完全一样的文化背景。严格说来,任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都应该被视为广义的跨文化交流,交际行为都属于跨文化交流的范畴,因为没有两个人所属的社会文化群体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两个交流者具有完全一致的知识。
旅游正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流活动。旅游和交际。尤其是和跨文化交际的密不可分是由旅游活动本身的性质一旅游的交流性决定的。首先,从主观需求上看,许多旅游者外出的目的就包含了与当地人交流的成分。美国著名的旅游学教授罗伯特・w,麦金托什提出的旅游动机有四种:身体方面、文化方面、人际(社会交往)方面、地位和声望方面。其中除身体外的动机均明显带有交流的目的。据调查,“英、美、日、德、法、澳等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其次,旅游者对新奇文化的追求是旅游具有“跨文化”属性的重要原因。目的地与客源地的差异性就是吸引游客旅游的重要因素之一。旅游的求异心理促使旅游者倾向于选择与自己文化相异的环境旅游。在自然、历史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人类文化的相互分化,产生差异,根据一定原则划分了具有不同功能,不同规模,层次的文化区域。
二、导游在旅游中的跨文化表现
(一)导游员的工作
旅游活动中由于旅游者对于旅游者在目的地的游览指导和生活服务活动等客观需要,必然存在着交流的需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从业人员的增加为旅游者更好的旅游提供了条件,从被动地接受旅游者的请求转为主动为旅游者提供服务,这就增加了更多的交流机会。而导游员的工作则是旅游交流活动当中的灵魂人物。
导游员(guide-interpreter/tour guide/tourist guide)是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导游资格证书和导游证,受旅行社委派,按照接待计划,从事陪同海外旅游团(者)或国内旅游团(员)参观、游览等事物的工作人员。”具体来讲,导游的工作是以旅游者为工作对象,以指导旅游欣赏,沟通思想为基本方式,以安排旅游这吃、住、行、游购、娱为主要任务,以增进互相了解和友谊,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的一种活动。从行业要求来看,导游人员在导游实践中除了要与旅游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外,还承担着沟通旅游者和旅游接待地人员的任务,而导游员、游客和旅游接待者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区或国家,所受的教育和人生经历等不同,所以他们都具有自身非常独特的价值取向、风俗习惯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周围事物的看法,这种独特性便构成了一地的文化,这正如人们常说的“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导游员带领游客游览旅游目的地、与当地人们进行交流、给游客介绍当地的风景文化习俗社会发展等便形成了一种跨文化的交流(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由于这种交流存在于不同的文化群体之间,或者是国内不同的省份或城市,或者是中国与外国,因此这一过程便形成了一种跨文化交流。在旅游活动中,导游员、游客和其他旅游接待者之间的交流便形成了旅游实践中的跨文化交流。
(二)导游的跨文化作为
一名优秀的导游,是集导游讲解、营销、管理三位一体的人才。在旅游活动中。导游扮演着为语言不通的旅游者和被访者之间交流交际的翻译角色。而一个只懂得对方语言,不知道对方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差异的解说者。是不可能让双方进行顺畅交流的。作为一名合格的导游,在接待来自异质文化的游客时是不能回避的,应该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必须首先意识到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在充分了解主客方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合理而尽可能主动地去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主客方的文化交流,从而让主客方文化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与共存。具体做起来,我们在具体带团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人手去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
1.在交流前做好准备,做到有的放矢。导游员在交流前应充分了解客源国或客源地的文化背景,有效地运用各种技巧更好地与游客交流。不要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于游客,要充分了解游客的心理需求。如一日本旅游团在结束苏州的行程I临别时,导游员给每一位团员赠送一块绣有荷花图案的丝质手帕,这些日本客人不仅没表示谢意,反而一脸的惆怅与不高兴。原来。日本人视荷花图案为祭奠,视手帕为生死离别。所以作为东道主的导游员,要充分了解客源地的文化习俗和文化禁忌,以免游客因文化差异而对其某种友好行为产生文化误解甚至招怨。
2.在整个旅游活动中保持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一般来讲,文化表层的差异很容易被交流者所注意,如中国人喜欢喝茶而西方国家的人喜欢喝咖啡,美国人用刀、叉吃饭,而中国人则用筷子吃饭等。但文化深层次的差异就很难看出来,有意识地培养这方面差异的敏感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求外语导游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理解他们说话的意图,做出判断,再确定该说什么的问题。如果有一英国游客在旅游巴士车上说,“It is getting really hot now,”如果导游跟着只是应和着回答“Yes,it is really,”那么其交流的结果应是失败的。如果这句话是在跟客人散步时作闲聊的寒暄语,这样回答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如果是在一辆闷热的旅游车上说出来,则游客说的这句话带有明显的施事功能,即实际上他是想让司机或导游员把空调打开。在弄清他的说话意图后,导游应这样回答,“Yes,it is,Would you like to tum on theair-conditioner?1 will d0 it 8t'lglee”。从这个例子我们还要指出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其思维表达方式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同样是说英语的英国人在提建议或要求对方做某事时一般要比美国人含蓄委婉的多,所以同样一句话在同一场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说出来,我们在意会时一定要多多考虑。
3.在跨文化交际中采取“宽容”的态度。导游在介绍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尊重他民族的传统习惯,各国文化的差异造成的误解往往带来比语言失误更为严重的后果,使旅游失去应有的效果。面对来自异质文化的游客,对于他们的饮食文化、宗教文化等这些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如穆斯林有不吃猪肉的饮食习惯,作为涉外导游员,不但应该采取包容的态度,而且还要尽量地为他们提供方便。作为导游员,应特别注意不要把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强加于游客。各族人民在交流中应,不但要承认文化差异,而且还要做兼容并蓄。
4.在跨文化交流中要注意调整游客的心态,让他们尽量做到移情思维。俗话说,“入乡随俗(Do as Romans do)”,追求异质文化是旅游者的终极目标。于是涉外导游员有义务在第一次沿途导游中就应该把本地区的风土人情、民族禁忌等讲述给他们,让游客们心理有所准备,促使他们加快适应异质文化的步伐,以适应当地的环境。因此,中国的导游用英语接待来自美国的游客,不能只坚持美国的御用规约,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中国文化环境的交际适当性,不应触犯中国的社会文化规范。
5.在遇到文化“休克”时,应多角度的对比交流,帮助游客换位思考。文化休克是指个体遇到不同文化时的体验。涉外导游员在导游的过程中,要使信息的编码尽可能符合译码者的文化背景,使信息更有效地传播。如可以用游客熟知的事物来对比陌生的文化,中国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方文学中也有“罗密欧与茱莉叶”特级导游顾晓祖就以故宫和凡尔赛宫对比为例专门探讨过对法国游客如何讲解故宫。总之,涉外导游员应该充分选择和吸收异质文化的特点,灵活把握本土文化的核心或本质特征,有创造性的对解说对象进行对比解读,使游客在文化换位中真正感受到人类相互交融文化的个性与共性的魅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旅游活动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活动,导游员在旅游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求他们在服务的过程中,要保持积极的态度、采取灵活的方式去应对文化冲突,保障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高素质的跨文化意识和技能的导游员,将有利于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导游人员,有利于加强不同文化间的积极交流,同时形成文化互补交融的良好氛围,提高旅游文化传播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达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们和谐共处的愿望。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1997:23.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理论・战略・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2.
[4]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3号)[Z].
跨文化交流的理论范文4
关键词 案例教学 跨文化交际 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可以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差异的存在,你在和外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和如何得体地去交流。
在当今社会,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速,整个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各国之间的商务活动交往日益频繁。由于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生活习惯、民族风俗等,各国各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也越来越明显,因此提高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经济效益在某种程度上会直接受到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影响。
全球化的这种发展趋势也加速促进了商务英语教学的发展和复合型经贸外语人才的培养,他们不仅要具备跨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跨文化交往的技能。根据对一些有着涉外业务的用人企业进行的人才需求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英语能力、经验、专业知识技能、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几个方面是他们对商务英语人才的主要需求,而且对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出了直接要求的企业数量超过了半数。
当前,加大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力度已经成为外语教学发展中的一个主要方向。在我国,从总体情况来看,跨文化商务交流在相关专业的教学中比较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怎样把跨文化交流理论与商务活动实践相结合,怎样把国际商务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怎样在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教学的同时加强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等,都还是难题。
1 案例教学法的使用
美国教育学家John Dewey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
尽管国内外许多经贸类大学和专业都开设了跨文化商务英语交流课程,相关教材也纷纷出版,但大多以理论阐释为主,而仅靠看书本知识去提高交流能力是不现实的。对于广大学生而言,想要扭转缺乏实际商务经历和经验这一劣势,想要真正地理解、体会和掌握跨文化交流的原理和技巧,就必须通过不断的实践操作总结去不断地积累提升。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顾名思义,就是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案例,也叫个案或者实例,一般是一种真实的典型性事件,其中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二十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的法学院和医学院将案例教学法真正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进行了使用,之后,随着其内容、方法和经验的不断完善,它被广泛、成功地运用于商业、企业管理学MBA、法学和医学等领域的教学和培训之中。由于案例教学生动、实际,具有仿真性、启发性和吸引力,能够使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以有效地提高。
2 案例分析是进行案例教学的有效方式
案例分析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大优点就是它的现实性。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经贸人员需要突破常规思维的藩篱,利用已有的信息或资料进行仔细地甄别、分析并作出判断。
想要分析案例时做到得心应手,我们就需要加强对案例的分析能力的锻炼和增多处理案例的经验,因此大量的练习必不可少。而在练习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进行案例分析,即学会案例分析的方法至关重要也甚为有效。一般来说,案例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三个主要阶段:
首先我们先要对案例进行阅读,从而了解它的内容和具体情况。一般我们会先将其浏览一遍,了解它的一个大致情况,之后再进行详细的阅读。在快速浏览阶段,我们要做的只是理解案例内容,不要进行任何的思考和分析,看完之后就把案例先放到一边;在细读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案例当中的事实和观点,对资料进行总结、整理,可以从冲突双方各自的角度以表格或是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列出表现或事实。只要找到了其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那么就可以进入下一个分析阶段了。
在作案例分析时我们要注意弄清楚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实。案例中的观点陈述的一般是一种因果关系,而这种因果关系来源于某种行为和其产生的结果。验证这种因果关系的合理性就是我们需要做的。某一特定因果关系所暗示的原因对于解决案例揭示的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许多因果关系本身就是事实。但是,大多数的因果关系想要被证实是不太容易的。
除此之外,案例分析的角度问题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一方面,我们要站在案例中当事人的立场上对问题进行观察与思考,体会他们当时身处的情境,而不是完全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去给予“纯客观”的分析和评价。这样我们才能对案例的情节有更真实、更确切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达到分析的目的。另一方面,想要对问题进行更全面、更综合地分析和解决,我们还需要从案例中主管者的角度出发,更好地对全局进行把握。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之上,我们建议要解决文化冲突、加强文化沟通。跨文化商务交流既有着冲突的一面,又有着融合的一面。对于案例分析学习者来说,其关键就在于研究如何去跨越文化差异的障碍,在两种文化的结合点上,寻找和建立一种交往模式,这种模式又是双方都能认可和接纳的、能够发挥两种文化优势的,从而去避免或减少以后类似的文化误解或冲突再次发生,更有效地达到交往的效果。
当然,案例教学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一些缺陷,由于我们通常都是随机从一个或几个案例中概括出某此一般性的结论,并且对案例的分析、研究结果也很难通过实践去进行验证,因此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有限,对实践的指导和借鉴作用也是相对的。
3 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
作为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和一种重要形式,如何能让课堂讨论教学有效地进行,一直以来都让广大教师倍感棘手。笔者在跨文化(商务)交流的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案例教学的方法,建立了一些案例档案,将国外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规范的的操作理念及模式与适合中国教育特点的案例教学模式相结合,借此弥补教学当中的不足之处。我们一般以班组为单位来进行课堂上的讨论,在此我们以小组讨论为例,探讨有效的案例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某个专题相关的基本理论、学术观点和争议问题,借助学院的多媒体教学网络平台,挑选一个案例给学生,让他们课后仔细阅读,并且可以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在学生了解案例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分组讨论,一般讨论的内容包括分析案例当中出现的疑难和冲突、有哪些解决办法、决策的标准是什么、制定什么样的的实施计划以及如何实施、整体评价该如何进行等等,讨论结束后学生先对讨论结果作出汇报,而后学生和教师一起作出概括和总结,进而发现案例中的关键点以及在该案例讨论中存在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一个与专题相关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组员分工合作,收集资料、数据,进行调查,集体讨论并从中得出结论和建议;
最后,各组向全班汇报各自的调查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通常会以形式上较为生动活泼的表演、多媒体课件、讨论等来呈现相关内容,之后各组均接受同学和老师的提问和评价后再对课题作修改,完成最终的调查报告,从而完成一项案例分析任务。
以上的基本步骤中融合了案例教学法和任务式教学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最困难的还是好案例的缺乏;以上教学模式的各个阶段、步骤如何更紧密地衔接、更合理地安排,如何弥补案例教学的不足等,也有待继续探索研究。
实践表明,一旦把学生们活动的热情激发出来,结合学习到的文化交流理论知识,他们就能够主动去发现并找出很多中西文化差异的实例,并对它们中的冲突进行分析研究且给出对策和建议。他们会用各种生动的汇报将这种案例——任务教学法的效果表现出来:采用电视对话节目的形式报道“记者”对中外雇员的采访录、小品表演、模拟商务谈判等等。通过对案例主动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学生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作为文化中最深层、相对稳定的一部分,价值观对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动起着支配作用。师生分享各组的学习实践成果,相互间进行评价打分,老师最后作点评,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学习研究方法的掌握,也使得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互动沟通得以加强,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们的交流合作能力。
4 结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而鉴于大多数师生都没有在西方国家生活、工作经验,仅靠课本知识去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是完全不够的,而跨文化交际案例教学则正好对此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弥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跨文化冲突发生的原因,增加对非语言行为的敏锐度,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对待异文化的适应能力,使得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在目前缺乏目的语语境的情况下,文化差异实例分析虽然不是唯一的手段,但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我们跨文化交际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提升,更多、更好的符合我国实际的教学方法一定会不断涌现。
L鼙疚氖俏浜荷涛穹裱г呵嗄晗钅靠翁猓骸渡涛裼⒂镒ㄒ笛缥幕患誓芰Φ呐嘌芯俊罚?011Q010)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Davis.LDoing Cultur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187-217.
[2] 张爱琳.跨文化交际[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跨文化交流的理论范文5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育 中国文化失语 现象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27-01
高校英语教育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英语语法,也要将英文文化、英语的语言背景等一并传授给学生,以使学生真正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但在此过程中,多数高校英语教师并未重视中国本土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价值,加之高校其他课程对我国本土文化教育的忽视,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成为被动接受信息和文化的一方,而无法成为主动输出文化和信息的一方,最终造成“中国文化失语”想象。
1.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分析
跨文化的交际是一种双向交流,学习和了解文化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认同中国文化,以保证跨文化交际的平等互动。但目前,高校在进行英语教育时,多将重心放在语言知识、英语文化的教育上,而忽视了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进而导致许多大学生扎实的掌握了英语词汇、语法,具备良好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了解英语文化背景,却不能平等、主动地参与到跨文化交际中去,更无从谈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外语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掌握表达方法,更重要的是实现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在跨文化交流中,一旦中国文化失语,就意味着中国语言影响力的降低,长此以往将威胁中国文化的地位。因此,积极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是高校英语教育改革工作的当务之急。
2.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解决对策
2.1树立端正的语言文化观
在跨文化交流中英语文化并不应影响中国文化的地位,而只有树立了端正的语言文化观,才能真正学会理性的看待和吸收英语文化、中国文化。为了引导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语言文化观,高校英语教育中应有意识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将端午节、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文化,以英语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表达方法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并鼓励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保持平等交流的姿态,并积极传播和弘扬中国本土文化精髓。
2.2培养学生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于特定文化历史内的人,对其自身文化有一定的自知之明,并充分了解自身文化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能够使他们在学习英语、接纳英语文化的同时不断联想、了解、反思本民族文化,进而减少“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发生。对此,高校英语教育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在多元文化中的特殊性,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优势,并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将中英文化结合在一起。
2.3优化英语教学大纲
为了在英语教育中积极渗透本土文化,应将中国本土文化内容纳入高校英语教育大纲,在教材选择过程中,不应一味选择全英美文化的教材,而是应增加、补充包含中国文化的英语教材。对此,我们在教材编写或日常教学中,一方面应继续将英美文化类的课文或阅读材料作为教学素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应积极搜集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节日、中国历史、中国经济等相关的英语文章,并将其作为课文或阅读材料。若现有材料不足,则可组织专家、教师通过编写、翻译等方式丰富中国文化教学素材,进而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语言文化氛围,增加其对本土文化的认知水平。
3.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英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跨文化交流和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均十分不利,积极剖析和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于提升高校英语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们可从转变教育观念、培养文化自觉、优化教学内容等手段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进而减少和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使学生在掌握跨文化交流的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够形成独立的文化人格,具备局良好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陶霄.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失语现象探析[J].山西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1):216-217.
[2]王德易.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3):16-17.
跨文化交流的理论范文6
关键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教育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高等学校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不断发展。以2003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为标志,中外合作办学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健康发展轨道,有力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中外合作办学产生之初至今的20多年时间中,伴随着中外合作办学事业的发展,针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亦日益深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纵观目前国内影响力较大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办学理念、运行模式、管理体制、政策法规、主权问题、经济驱动以及与WTO的关系等宏观机制层面,对于中外合作办学中相对微观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教育理论的研究显得比较薄弱。
笔者认为,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由于教育主客体的多元化、教育环境的多元化、信息来源的多元化、思维方式的多元化以及社会习俗的多元化,其人才培养的过程必然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由此,研究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的跨文化教育意义重大。本文从分析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其对跨文化教育的影响人手,依托跨文化教育理论,对适应中外合作办学的跨文化教育进行有益的探索。
二、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现状
中外合作办学是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产物。20世纪中叶,发达国家通过向其他国家提供“国际教育援助”,努力扩大其政治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全球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和跨境教育时代逐渐来临。在WTO乌拉圭谈判缔结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将教育界定为12个服务贸易领域的第5个领域,同时又将教育领域划分为5个分领域,对全球教育服务的基本模式进行了规划。改革开放初期,小平同志即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从此,中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与交流蓬勃发展,逐渐走向开放。1986年9月,经过国务院批准,中国成立了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南京大学一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2003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进入了崭新阶段。
中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基本形式主要有4个方面:互换留学生、专家学者互访、教育和学术交流、教育项目合作。中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总体特征呈现规模逐步扩大、地域分步宽广等特点。
实施中外合作办学20多年来,对于引入国外先进高等教育思想,不断提升和优化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引进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构筑培养国际化人才平台,提高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能力;拓展和丰富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和资源,不断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的能力以及积极的文化输出,不断扩大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进而不断扩大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领域合作与交流的空间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三、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模式
纵观中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形成了多样化的办学模式,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学者张星渝认为中国中外合作办学逐渐形成了3种主要模式,即融合型模式、嫁接型模式、松散型模式。融合型模式包括4个主要环节:首先,引进对方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相关教学手段;其次,聘请对方教师讲课,派遣我方教师去对方进修;第三,引进对方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实践环节、案例教学;其四,以双语授课。嫁接型模式又可分为2-2模式、1-2模式、3-1模式,即在国内国外分学期学习,互开课程,互认学分,互发文凭和学位。松散型模式就是通过聘请国外教师来我方讲学,我方教师去国外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学生去国外短期学习、实习等手段,实现教学和国际接轨。
从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和资源共享的角度,学者周文婕认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可分为开放与远程教育;引进国外院校项目并设立分校区;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合作办学等3种模式。
从合作办学机制体制的角度,学者杨辉认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可以分为合作模式和办学模式两大类。合作模式可以分为:一对一合作和一对多合作;校校合作与校企合作;独立机构与非独立机构;单方投资与双方投资;局部合作和整体合作;外方教师为主和中方教师为主等5种类型。办学模式又可以分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单校园与双校园;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引进合作与非引进合作;单文凭与双文凭;计划内招生与计划外招生等6种模式。
四、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文化差异
在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接受同一文化背景的教育,或者同一文化背景的个体接受不同文化背景的教育,不管是施教者与施教者、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还是施教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必然存在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各种差异。从教育学的观点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一)价值取向差异
所谓教育价值取向,是主体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教育价值进行选择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意向或倾向。从近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问题的研究成果分析,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政治价值取向、经济价值取向和科技价值取向。不同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之中,由于受到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呈现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具体来讲,即教育政治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科技价值在受教育者的教育价值取向中有着不同的权重,以至于受教育者在选择、接受和评价所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和表现出不同的意向。一方面,受教育者的教育价值取向对于教育实施的全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施教者的教育价值取向也对受教育者教育价值取向的形成和教育实施全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思维方式差异
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的影响下,中西方思维方式也存在巨大差异。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式的,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环式的。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往往形成西方人“直来直去”和中国人“委婉含蓄”的行为习惯。当然,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这两个极端中的程度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最直接的影响表现在沟通与交流过程中的障碍。也正是这种障碍的存在,使得中外合作办学的实施过程复杂而困难。由此,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必须通过培养施教者和受教育者的“跨文化素质”,尽可能克服思维方式的差异,将沟通的障碍最小化,以使中外教育合作与交流能健康有序开展。
(三)环境影响差异
广义的教育环境影响主要包括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生活环境;狭义的教育环境影响主要包括校园环境、教学环境、教育管理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等。这些环境因素无论对于施教者还是受教育者,都会带来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在跨文化的条件下,几乎所有的教育环境影响因素全部发生变化,无论从物质意义上的由好变差还是由差变好,都必然会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带来巨大陌生感、距离感。在强调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的现实条件下,如何正确引导不同文化背景的受教育者对不同环境的适应。也成为中外合作办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四)语言交流差异
语言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最重要手段,在跨文化教育过程中,必须处理好语言交流差异问题。语言教学作为中外合作办学最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但是目前的语言教学存在一个误区,施教者往往仅仅简单把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来加以审视,强调受教育者语言能力或技能的形成,而忽视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语言可以看作是文化内涵的影射,是文化内涵的载体。通过语言教育,能够引起受教育者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注意,逐步体会交际中语言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达到实现跨文化教育功能的目的。
基于上述分析,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办学基本模式以及其存在的文化差异,使其具有显著的跨文化教育特征。笔者认为,从教育学研究的观点看,随着中外合作办学交流跨度和频度的不断提高,跨文化教育越来越成为影响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目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首先应当解决好跨文化教育的问题。
五、跨文化教育理论综述
跨文化教育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国家,虽然在发展的背景、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各有不同,但总体来看,跨文化教育的发展仍然存在其共通的规律。
(一)文化变迁论
文化变迁论主要包括文化人类学派的观点和心理人类学派的观点。前者的观点认为文化是一个具有“自律性的体系”,因而文化变迁是“通过两个以上的自律性的文化体系的结合”而产生的变迁。此外,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当来自另外文化基团的排斥威胁过大时,会产生与同化恰恰相反的“撤退”,从而对自身文化基团的诸多文化形态产生更强烈的认同感并予以强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反向适应”。后者对文化变迁的研究更加侧重于不同文化接触过程中的个人认知、适应途径、行为方式以及人际关系等范畴的定量分析,并且采用心理测定法对文化变迁的程度进行测定。同时提出,变迁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往往出现程度上的差异性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行为进行类型的划分。
(二)文化同化论
其核心理论是以帕克和巴杰斯为代表的研究者提出的“民族同化周期说”,也称为“接触理论”。该理论认为,民族同化的周期一般包括接触、竞争、冲突、调整、同化等几个阶段,最终被支配集团的文化所同化。
(三)文化融合论
“融合”与“同化”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其核心思想是主张不完全排除各少数民族固有的宗教及文化背景,提出在相互吸收其他民族,包括非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同时,部分地放弃或修正本民族的文化,将各民族文化相融合,从而共同创造一种综合的、创新的第三文化。
(四)跨文化适应论
该理论主要从个体的角度,研究在对待异文化适应中的心理反应和变化过程。其中包括个人的文化态度、思维方式、信念、动机、民族归属感意识、文化摩擦、人际关系、文化调整、文化交际能力等诸多因素。心理学家博瑞根据该理论,在跨文化适应方面将人群划分为4种类型,即文化迁移型、拒绝型、平衡型和放弃型等等。
(五)跨文化交流论
文化与交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从某种意义上看,文化即交流,交流即文化。以此为基础,研究者提出跨文化交流是在某种文化的信息输出者和不同文化的信息接受者之间进行的,是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当中通过信息传达所进行的一种文化交流过程。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分为3种类型:一是不发达民族向发达民族之间的交流,有“文明开化”的特征;二是发达民族向不发达民族的文化输出,有“文化侵略”的特征;三是平等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即所谓“文化相对主义”。第三种类型的文化交流是目前世界所倡导的文化交流形式。
(六)跨文化理解教育
此观点不是一种简单的对对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尊重,而是作为一种完整和可操作的教育过程,包括知、情、意等各个方面。首先,必须了解不同文化的异同,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来增加有关的知识和信息,即所谓文化的认知过程;其次,是情感的转变及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逐步学会心胸宽广和平等对待不同文化;最后,将这些知识和情感在跨文化交流中付诸实践。
(七)多元文化论与多元文化教育
两种观点均属于“文化的多元主义”范畴,伴随着反对文化同化和文化融合的运动逐渐发展。两种理论的核心是重新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尊重各民族的独自特征和民族感情,实现社会的多样一体,逐渐成为多元文化主义和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理念。后者,在强调文化的多元性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在多民族国家中,如何保障少数民族和移民子女的平等教育,以及如何在平等教育中保持多种多样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属性。
六、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教育
分析上述跨文化教育理论,跨文化教育理论研究从关注外化行为到注重内部心理,从部分理解到整体把握,从结果取向到过程取向,从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充分反映了跨文化教育理论不断走向成熟、日趋完善的过程。但是这些理论的产生、发展和逐渐成熟的过程有着本身深刻的社会变革背景,这些社会变革背景中所蕴涵的文化因素并不完全符合目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现实需求。因而,深刻反思和全面总结跨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对于正确解决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跨文化教育问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基本原则
人类的跨文化实践告诉我们,各种积极的文化心态观念,有利于跨文化交往。因此,跨文化教育必须坚持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谨慎等基本原则,消解固步自封、妄自尊大、歧视、偏见、狭隘等消极的跨文化态度。因此,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实施跨文化教育,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开放的原则
开放即敞开,是双向的敞开,既是主动地走出去的敞开,也是欢迎走进来的敞开。开放性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形态和人的本质特性,同时,也是人的生存需要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外合作办学是世界不同文化广泛接触的过程,对异文化的开放就是对世界的开放。同时,对世界的开放也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
2.平等的原则
尽管人类不同群体的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形态与特征,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历史与成就,但任何文化都是人类某一群体的生存方式。人类不同群体在人本本质上的平等诉求,决定了人类不同文化在本质上的平等诉求。在跨文化教育过程中,平等是走向人道交往的伦理前提。缺乏平等就会滋生各种形态的文化沙文主义,必然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形成文化冲突。
3.尊重的原则
对其他文化的尊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长期倡导的跨文化态度,因为这是和谐的跨文化教育的基础。对文化的尊重,首先是对呈现这一文化的人的尊重,包括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价值取向的尊重等。文化尊重的表现形式是对民族文化的充分关注,特别是与本民族文化有着巨大差异的异文化的尊重。进一步讲,真正的尊重还包括对与本民族文化相对立、甚至试图消灭本民族文化的异文化的尊重。当然,尊重不是放弃与妥协,而是强调多样性的存在。
4.宽容的原则
宽容是基本的文化态度,是跨文化尊重的必然结果,宽容的本质是对于不同于本民族文化以及所认同的异文化的公正的容许,特别是对与本民族截然相反的异文化形态的公正的许可,以及对这种对立性、否定性的接受。其基本要求是在尊重本民族文化的逻辑前提下,克服文化偏见、消解任何形态的文化冲突。在中外合作办学中,要通过行之有效的跨文化教育,将宽容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思维和行为,同时,要提倡双向、多向以及互动的宽容,宽大为怀、、共同发展。
5.客观的原则
客观对于实现跨文化教育中准确的认知和理性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客观就是在跨文化教育中能够摒弃自身的主观观点,而从异文化的观点,或者是从第三者的视角、全人类的视角,分析跨文化教育的实践,总结跨文化教育的经验教训,把握跨文化教育的方向。客观的原则要求在跨文化交流中不歧视、不偏见,不只是从自己的本位立场出发认知、反思和处理与异文化的差异。简而言之,客观要求跨文化教育的主客体在教育实施过程中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克服本位主义的思维。
6.谨慎的原则
文化是极其纷繁复杂的系统,因而,在跨文化教育中必须非常认真、细致、周全而不是简单、贸然地处理各种问题。对异文化的认识必然存在不准确的现象,想当然的态度往往会造成对异文化的不尊重。谨慎是以充分认知、深入思考为基础的。谨慎不是封闭,而是对跨文化教育过程的警示。
(二)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和素质培养,并使其能达到预期培养标准的一种相对固定的组织框架和运行方式。以此为依据,从跨文化教育的观点,笔者认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具有以下4个特征。
1.国际化的培养目标
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能力,主动参与全球竞争已经成为现代人才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封闭的本土型人才培养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全球人才竞争的格局。而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外合作办学,为人的成长提供了国际化培养的平台。国际化的培养平台必须要有国际化的培养目标与之相适应,同时,也只有清晰明确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
2.人性化的培养理念
现代教育要求以人为本,要求施教者必须满足受教育者个体的实际需要。中外合作办学的受教育者在跨文化教育的环境下,呈现出文化、思维、语言、环境的多元化特征。在此情况之下,要求施教者遵循人性化的培养理念,必须把受教育者作为整个教育实施过程的核心,围绕受教育者的需求展开教育过程。
3.科学化的培养方法
各国、各地区教育水平的差异性是勿庸置疑的。在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即是在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培养方法的科学性,努力将世界范围内所认可的现代教育手段实施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比如,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深入开展心理认知学领域的研究、拓宽信息技术的运用领域等等。
4.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人的个性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在其接受教育的认知过程中,受人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约束,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亦千差万别。施教者必须根据受教育者个体的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设计和实施更加符合个体实际的培养方案,甚至采取订单式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受教育者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潜能,为实现人的个性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
(三)实践路径
遵循以上的基本原则和人才培养模式,针对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跨文化教育实际,笔者提出如下实践路径。
1.专业教育传授跨文化知识
丰富的跨文化知识是跨文化教育的基础。然而,当前中国大学生的跨文化知识不管是从量的储备,还是从知识的系统性、广泛性、深刻性等层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这种不系统、不广泛、不深刻的跨文化知识储备,使得受教育者不能准确、敏锐地把握文化交流中的内因、外因以及决定因素。因此。必须在专业教育的传授过程中提升受教育者跨文化知识的储备,并进一步增强其知识储备的系统性、广泛性和深刻性。比如,可以通过加强针对跨文化理论的研究,建立有效的指导纲要,逐步形成自觉的教育实践规范;可以通过对课程体系的跨文化建设,把跨文化教育贯穿于社会、政治、经济、历史、语言甚至是工程类学科的教学之中,扩大跨文化教育的覆盖面;可以通过进一步提升教育者自身的跨文化素质,把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将跨文化素质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本质特征。
2.德育教育培养跨文化意识
合理的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教育的核心。养成跨文化意识就是要帮助受教育者养成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谨慎的跨文化心态和跨文化观念。笔者认为,尽管所有学科都必须承担跨文化素质培养的责任,但无疑德育教育是完成此项任务的最主要渠道。从跨文化的视角看,当前中国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比较严重的针对国外的泛民族主义情绪,这与德育教育的价值取向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跨文化视野下,高校德育教育内容的选择,一是要把握自己的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伦理文化;二是对异域、异质、异民族伦理道德的认知,应着眼于吸收可以同构的部分;三是对于与主导价值完全对立的伦理道德,应采取抵制的态度;四是对于不适应中国国情、具有特殊性质的异文化,则应当采取理解与宽容的态度。
3.综合实践提高跨文化能力
卓越的跨文化能力是跨文化教育的重点。跨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学会与外来文化的交往,并学习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跨文化能力包括跨文化认知能力、跨文化选择能力和跨文化传播能力。要实现跨文化能力的有效提升,一是立足课堂实践,充分挖掘跨文化教育资源。尤其是在语言教学中,跨文化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同时,语言教学的实践性特征也为跨文化能力提高提供了实践平台。二是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展积极有益的跨文化体验活动。教育者应积极引导受教育者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各种渠道来增加跨文化交流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受教育者自主体验来提高跨文化交流的实践能力。三是运用网络教育技术,拓展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领域。网络文化具有人、信息、文化三位一体特征,形成一个全新的文化领域。在这个领域中,网络文化克服主客观的分离,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相兼容,在实现文化信息全球一体化的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持各种文化的个性特征,使文化个性更加鲜明。同时,基于互联网的文化交流是全球性的,实现了传统意义上跨文化交流的时空跨越。因此,通过网络途径,受教育者能够直面多元伦理文化,为跨文化能力的实践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七、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