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园林人才培养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园林人才培养方案范文1
关键词:农学专业;方案改革;分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089-02
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始建于1959年,经过56年的发展,农学专业已成为石河子大学优势特色专业。专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不吻合、实践教学模式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符合、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不足等问题。2014年,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申报了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复合应用型),并于同年9月获批。围绕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结合学校总体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总目标,制定了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目前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包括三方面内容:通识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中,通识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很难满足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培养的要求,缺乏灵活性的培养。此外,通识课程体系占了相当学分,使得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被压缩得越来越小,因而,借助选修课的设置,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但由于师资及教室等硬件设施的不足,导致学生主观自愿想学习的课程选不上,很多时候只能被动地接受安排的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性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环节在内容和时间上也表现出弱化现象,由于实践实习经费、创新创业教育经费不足及缺乏对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的管理和评价,导致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学内容不充实,过程简化,教学效果不佳。农学专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如果学生缺乏专业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技能的培训和训练,将会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就更没办法实现卓越农艺师的培养。
二、制订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原则
一是坚持教育的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按照大学生成才的普遍规律安排全班授课,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以学生的自主定位和发展需要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二是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经受锻炼,提高素质。
三是坚持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课外教育,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
四是坚持阶段性教育与长期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人才培养的连续性,既要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阶段性培养,同时又要坚持四年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始终,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中进行全面培养。
(二)施方案
1.建立分类培养的课程体系。根据“3+1+2”“3+1+3”创新人才和“3+1”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制定了“两阶段―三平台―模块化”课程体系。其中“两阶段”是指学科通识教育阶段和专业教育阶段;“三平台”是指专业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模块化”是指针对三个不同的平台设置模块课程,学生按照综合测评、英语成绩、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进行分类培养。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三种培养模式均做到了:(1)打通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增加认知实践课,适当前移专业基础课程,达到拓宽口径、了解专业、稳定专业思想,明确目标的目的;(2)缩减学时,按照“小型化”“综合化”和“精简理论、强化实践”的原则,重点解决以专业教育为主的传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课程内容重复过多、划分过细以及内容陈旧等弊端;(3)按照创新与创业两类方向设置选修课程,增加选修课门数,取消限选课,规定选修学分,加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保证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合理性;(4)实践强化,通过增加实践学分和实习时数,独立设置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实施小学期制,建设专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小学期是指在二年级第四学期、三年级第五、第六学期18―19教学周设置三期小学期,分别开设作物生理学研究法、作物栽培学研究法、作物育种学研究法和耕作学研究法。
根据实践教学“系统性、整体性、循序性、全程性、平衡性”的特点,以培养“专业认知”+“专业实践”+“创新素质”+“创业精神”过程为主体框架,构建了实验教学中心―学科研究室―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人才机制,建立了农学专业“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人才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在实验教学中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在学科研究室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大型企业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业能力。同时,从组织、标准、制度和反馈四方面全程监控实践教学效果,建立实践教学监控评价标准,规范专业实践教学,做到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设分层次、多学科交叉的创新课程,从新生研讨、专题研讨到专题创新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创新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课外研学项目、各类竞赛、创新训练项目、创新作品展等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创新实践途径;依托专业教学实验室、学科实验室以及“双创”实训基地,学生接受指南颁布、选题申报、开题报告、中期交流、结题验收、科技论坛、成果申报等系统科研程序训练,形成从基础到前沿、从基本操作到探索未知的递进式实践育人过程,大力提高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构建“三跨交叉”的创业课程教学系统,即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的经济管理知识普及教育。开设“经济管理基础”课程、“电子商务”课程,组织校外创业实践活动,发动校内专职教师、学生社团、企业兼职导师、社会产业力量,构建创业训练、创业竞赛、项目孵化“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创业教学团队,一、二年级开设创业课程,二、三年级申报创业项目,三、四年级参加创业大赛,在项目训练和培育的基础上支持和提供学生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创业竞赛的机会,锻炼创业实践能力。
4.卓越农林人才课外培养计划。一年级专业启蒙教育包括校友归来谈选择(专业最初的选择和最终的坚持),了解农学院文化长廊、走进专业学霸的世界――学术之星的成长之路,“我的专业我做主”系列大赛(校园绿色知识认知大赛等),学术讲座。二年级专业认知教育包括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拓宽专业视野,加强专业认知度),走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深对现代农业今天和未来的了解),我眼中的现代化农业(国外归来话感受),“如何构思如何写”(应用文写作技巧,掌握工作总结、调查报告、申报材料的写作技巧),实践归来话感受(专业体验:暑期社会实践),科技写作,学术讲座。三年级专业实践教育包括专业技能大赛(昆虫标本制作和手绘大赛、作物形态特征手绘和作物管理技能大赛),教学和生产实习归来话感受,训练撰写研究综述,学术讲座。四年级专业职场教育包括职场新手上路的那些事,公司领导看员工――我眼中的职场优秀,来自基层一线的声音――教会职场新手如何待人接物、行政管理、销售管理、技术服务。将学科讲座与交流贯穿学生四年大学生活,全方位推进专业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三、特色
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呈现出五个特点,一是将人才培养方案目标细化到培养的各个环节,制定培B目标实现矩阵,实现培养目标的可描述,可区分,可测量,可评价;二是邀请教学名师、行业主管部门领导、企业家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新开了市场营销学、现代企业管理、电子商务、互联网+现代农业等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类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的研发、生产、销售、管理能力;三是基于创新型与创业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核心+方向模块+学科前沿”课程体系;四是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比例基本达到30%,通过开设专业系列研究法课程进行小学期创新训练,建立了“基础性、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三层次递进式实验教学体系和“生产体验―知识反馈―技能训练―创新设计”全程阶梯递进实习教学体系;五是进行创新创业培养的二、三、四年级学生邀请不同类型的校外和校内导师,开设教授、专家讲坛,开阔学生视野,设置课外学分,激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学生可通过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参加比赛、等获取课外学分,达到创新创业培养的终极目标。
Excellence in Agronomy in Local Agricultural Colleges of Agriculture,Forestry and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of Reform
JIANG Gui-ying,LI Lu-hua,LI Zhi-min,Paniguli
(Agricultural College,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 832003,China)
园林人才培养方案范文2
关键词:地方性院校 园林专业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59
园林专业是一门随着社会发展其内容不断更新的学科,尤其体现在设计理念、设计内容、设计方法、设计材料等方面。高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基地,担负着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作为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来说,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及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满足社会对其的发展要求,是地方性院校园林专业教师思考的重点。
1 地方性院校园林专业教学研究现状
地方性院校的发展主要依托地方经济的发展,其办学水平的高低与院校自身的发展理念和教学思路有关。大多数地方性院校,园林专业的办学时间不长,在师资队伍方面与省级学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表现出专业教师趋向年轻化,教学经验并不丰富,具有工程实践教师数量较小;在课堂教学方法方面,目前采用了情景教学法[1]、项目教学法[2]、岗位导向法[3-4]、“支架式”教学法[5]、案例分析法[6]、“迁移理论法[7]”等,强调了教师作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8];在实践教学方面,大多数院校提出了加大实践环节的培养力度[9],加强与企业的合作[10-11],重视实践考核[12];在培养目标方面,一些院校明确了以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为目标,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13];但是一些院校,也提出了该校在专业办学过程中的问题,如: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实践所占课时比例较小、学生兴趣不浓等[14],在课程的设置和安排方面,一些院校存在课程重复设置[15]、课程安排的先后顺序不科学等问题[16];部分院校也考虑到了教材的选择和应用[17]。总而言之,对于园林课堂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实践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应用型人才培养不止于课堂教学,而是一个系统性的体系,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思路、教学体系的建设、保障体系的建设、信息反馈等方面。因此,应对其开展多方面的探讨,逐步建立地方性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2 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
人才培养思路的定位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定位。对于地方性院校来说,服务定位主要是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辐射周边省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应当依照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及发展水平,应充分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和资源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
目前,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思路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人才培养保证措施、人才培养质量监督、人才培养的考核以及人才培养执行的效果。通过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的动态执行,不断地完善每一个环节,最终用人才培养的执行效果来检验人才培养质量。
表1 专业人人才的培养思路
3 地方性院校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建设具体措施
不同的院校类型、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学校的发展现状决定了必须制定适合自身发展建设思路及相关措施,实现培养目标。
铜仁学院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典型的西部地方性院校,面对经济欠发达、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有限、学生学习水平层次不齐的情况,如何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实现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社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为此,根据学院自身的发展,进行了专业建设方面的研究。
3.1 依据现实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
地方性院校尤其是西部地区,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有限,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上,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水平,制定适合本地区本专业的培养方案。铜仁学院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注重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行业基础工作,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全面发展
铜仁学院园林专业的办学时间已有6年,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修订了3次,每次的修订都注重学生人文思想及基础知识的把握,增加了专业基础课的学时。在培养方案中,把整个课程分为素质模块,即政治思想和道德品格培养模块、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模块、人文基础知识培养模块、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培养模块、实践运用能力培养模块、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培养模块、组织与协调能力培养模块、身心健康培养模块,每一模块设置相应的课程群,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3.3 采用紧贴实践的课堂教授方法,提高课堂内容吸收率
传统授课以教师为主导,以理论灌输为主的模式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对于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应当把实践的内容引入课堂,使得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容易理解。为此,从2010级园林开始,便采用项目驱动法、情景模拟法、案例分析法、模型法,结合现场教学,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回答,重点理论结合案例和项目讲授,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课堂评价,避免了一些同学犯同样的错误,此种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了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园林人才培养方案范文3
关键词 昆明 园林本科专业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Kunming Gardening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Status Research
PENG Wenming, NIU Laichun
(The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222)
Abstract This paper by comparing Kunming four undergraduate colleges gardening training program for professional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 set by the institutions that exist, suggest improvements to strengthen basic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mprove personnel training quality, and effectively play the role for the region's landscape undergraduate training.
Key words Kunming; gardening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云南园林专业最早由西南林业大学创办于1987年,近几年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云师大文理学院)也相继开设了该专业。随着当前城市发展和人居环境的诸多问题,园林专业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转变教育理念,构建课程体系,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参考国内外相关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通过昆明4所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比对分析(见表1),总结其优势与不足,以期增进校际交流,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基本情况
西南林业大学各教学模块课时总数为2752学时,共158.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为2152学时,共121学分,占课时总数的78.2%;实践教学为472学时,共29.5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7.2%;课外活动为128学时,共8学分,占课时总数的4.6%。在理论教学模块中,通识必修课时为1048学时,共58学分,占课时总数的38.1%;通识选修课时为128学时,8学分,占课时总数的4.7%;学科基础必修课时为176学时,共分,占课时总数的6.4%;学科基础选修课时为224学时,共14学分,占课时总数的8.1%;专业必修课时共为416学时,共22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5.1%;专业选修课时为160学时,共5.8学分,占课时总数的5.8%。
云南农业大学各教学模块课时总数为2928学时,共183学分。其中理论教学为2472学时,共154.5学分,占课时总数的84.4%;实践教学为456学时,共28.5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5.6%;无课外活动学分。在理论教学模块中,通识必修课时为816学时,共51学分,占课时总数的27.9%;通识选修课时为320学时,共20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0.9%;学科基础必修课时为648学时,共40.5学分,占课时总数的22.1%;无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必修课时为304学时,共1分,占课时总数的10.4%;专业选修课时为384学时,共24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3.1%。
昆明理工大学各教学模块课时总数为2860学时,共190学分。其中理论教学为2016学时,共126学分,占课时总数的70.5%;实践教学为844学时,共44学分,占课时总数的29.5%;设课外活动为320学时,共20学分,占学分总数的10.5%。在理论教学模块中,通识必修课时为512学时,共32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7.9%;通识选修课时为160学时,共10学分,占课时总数的5.6%;学科基础必修课时为576学时,共36学分,占课时总数的20.1%,学科基础选修课时为432学时,共27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5.1%;专业必修课时为336学时,共21学分,占课时总数的8.4%;专业选修课时为240学时,共6学分,占课时总数的3.4%。
云师大文理学院各教学模块课时总数为2795学时,共164学分。其中理论教学为2375学时,共140学分,占课时总数的85%;实践教学为420学时,共24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5%;无课外活动学分。在理论教学模块中,通识必修课时为854学时,共50学分,占课时总数的30.6%;通识选修课时为96学时,共10学分,占课时总数的3.4%;学科基础必修课时为525学时,共30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8.8%,无学科基础选修课时;专业必修课时为486学时,共27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7.4%;专业选修课时为414学时,共23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4.8%。
2 优势与不足
2.1 优势
(1)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属公办院校,建校时间较早,因此教学资源较为丰富,学科建设相对完善,而云师大文理学院属“独立学院”,建校时间短,底子薄,但拥有灵活的办学机制,因此可以根据市场需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2)通过图1分析,西南林业大学通识课设置比其它3所院校高出3.9至19.2个百分点,昆明理工大学学科基础课设置比其它3所院校高出13.1至20.7个百分点,云师大文理学院专业课设置比其它2所院校高出8.7至20.4个百分点,昆明理工大学教学实践课设置比其它3所院校高出12.3至14.5个百分点,昆明理工大学课外活动设置比其它3所院校高出6.6至11.2个百分点。
2.2 不足
(1)云师大文理学院和云南农业大学将生态学、建筑学课程设置为选修非必选课,昆明理工大学将生态学课程设置为选修课,云南农业大学将测量学课程设置为选修非必选课等。总体上,4所院校学科建设进展缓慢,课程体系构建滞后,削弱或回避了学科较弱的课程建设。(2)通过图2分析,西南林业大学必修课为2240学时,占课时总数的81.4%,选修课为512学时,占课时总数的18.6%;云南农业大学必修课为2168学时,占课时总数的74.0%,选修课为760学时,占课时总数的26.0%;云师大文理学院必修课为2285学时,占课时总数的81.8%,选修课为510学时,占课时总数的18.2%;昆明理工大学必修课为2492学时,占课时总数的87.1%,选修课为688学时,占课时总数的24.1%。4所院校总体上必修课比重偏大,影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3 构建措施
(1)夯实专业基础,加强绘画、工程制图、园林设计初步等课程的基础理论及应用能力教学。其中云南农业大学应增加绘画课程课时,各所院校应丰富园林设计初步课程的教学内涵,延伸“三大构成”与园林设计的关系及技能训练内容,并重视园林表现技法、园林模型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的开设。
(2)结合社会需求,补充新的专业基本技能内容,合理调整课型。其中云南农业大学应将测量学、园林设计初步、园林生态学调整为必修课,适当减少农业物理学、基础生物化学、定量分析化学等课程门数及课时比例;西南林业大学应将计算机辅助设计调整为必修课,将园林植物病害防治、园林植物虫害防治调整为选修课;云师大文理学院应将园林史、园林生态学、风景区规划等调整为必修课,将园林表现技法调整为选修课;昆明理工大学应将园林生态学、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城市规划原理、风景区规划、园林史、工程力学调整为必修课,将程序设计语言调整为选修课等。
图1 各院校课程体系构建情况对比图(单位:%)
图2 各院校必、选修课对比图(单位:%)
(3)根据专业方向及个性化发展特点,合理设置必、选修课内容及比例。其中云南农业大学第1、2、3、4学期化学、农学等课程设置偏重,第6、7学期必修课较少,应加大专业必、选修课内容建设;西南林业大学必修课比例设置偏大,应按专业方向加强专业模块课程建设;云师大文理学院第2、3、4、5、6、7学期选修课较多,应加大专业必、选修课内容建设;昆明理工大学必修课少且单一,应在选修课平台中加强学科建设,丰富选修课内容,加大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遵循专业能力培养的内在规律,适当调整部分课程开课顺序与时间。其中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制图课程应考虑在第2学期开设,植物学、绘画应考虑在第1学期开设,园林树木学应考虑在园林规划设计前开设;西南林业大学测量与地图学应考虑在园林设计1前开设,园林建筑设计、园林设计1应考虑同学期开设,风景区规划应考虑在第7学期开设;云师大文理学院计算机辅助设计1、计算机辅助设计2应分别考虑在第6、7学期开设,测量学应考虑在园林规划设计1前开设,园林工程、园林工程概预算与施工管理应考虑在第7学期开设;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制图应安排在第2学期开课,建筑结构与构造应考虑在第3学期开设,建筑设计应考虑在第4学期开设。
(5)适当削减理论讲授时间,增加实验课内容。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园林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决定了园林专业基本技能课程教学应适当调整理论讲授时间,增加实验教学内容,延长课程教学实习,昆明各院校园林本科专业实验教学需要推进实验课时低于20%以下的课程设置改革力度,加快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全面提升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素质。
4 结语
园林专业是交叉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基本技能课程的种类繁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累加性工作,需要持之以恒,长期努力,不断实践。通过分析我省4所院校园林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完善,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注释
① 西南林业大学园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0级),云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0级),云师大文理学院人才培养方案(2010级),昆明理工大学园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0级).
参考文献
园林人才培养方案范文4
关键字:交互式教学高职园林专业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1.交互式教学的基本状况及发展趋势
交互式教学(interactive teaching)最早由Palincsar于1982年提出。区别于传统教学法的以教师为中心,交互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和互动。
交互式教学发展至今已经有了近30年的发展历史。这种教学形式教学信息内涵丰富,精减课时,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效率,它将成为21世纪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由于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为交互式教学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致使这种教学模式在全国各大院校得以广泛开展,尤其是近年发展更为迅速,为此交互式教学模式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对远程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使教与学真正的实现无障碍沟通。
2.高职园林专业开展交互式教学的目的及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从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AL(计算机辅助学习)发展到了IITC(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出于时代的高速发展,目前应用于专业教学的媒体种类繁多,各种实用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为了专业教学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的紧密联系,为了专业教学更具针对性、实用性。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的专业特点,开发建设一个较为系统的交互平台,便是为学生和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学科研单位与生产建设单位、人才培养机构与人才市场之间构建一座可以无障碍沟通的桥梁。
目前计算机网络化发展非常迅速,大容量、高速度、多媒体的网络为交互式教学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交互式教学就是以多媒体CAI网络化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活动,为园林专业教学创建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利用多媒体编制各类CAI课件、由计算机,声像设备和电子投影设备进行交互式教学活动,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生动形象、主动灵活、因材施教、资源共享等特点。能根据学生的经历、学习风格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并能根据反馈信息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教学形式从面对面的教师教、学生听的单一课堂教学方式,变成个别化学习和协同式学习等多种教学形式,真正的实现了课堂教学适应时展的变革。
3.高职园林专业开展交互式教学的主要内容
3.1专业网站的开发建设
开展交互式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制作园林技术专业网站,这是利用信息技术为交互式教学的研究与应用建立的一个关键性的教学环境。为高等职业教育园林专业交互式教学开辟第一个交互平台。
网站建设过程中要以教学为主,突出实用性。研究制定好网站的结构,确定好网站的具体模块。建设好论坛,充分利用网站论坛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专业研究与建设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3.2校园网络系统FTP服务器数据库的建设
利用学校的校园网建立专门的园林专业FTP数据库,广泛发动师生搜集学习资料、设计软件、设计资料等及时上传,适时更新,为学生的学习、师生的设计提供最为先进、全面的资料保障。
3.3交互式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组织相关专家、园林专业资深教师、园林行业人士在原有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根据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制定新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4多媒体CAI课件的制作
组织专业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力争3年之内实现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课程教学课件全部上网。
3.5具体课程交互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制定
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研究建立交互式教学的具体办法。
4.园林技术专业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4.1园林技术专业交互式教学基础建设
1)交互式教学互动平台建设
①专业网站建设
网站结构设计;网站内容建设。
②FTP服务器建设
2)校园网建设
4.2.园林技术专业交互式教学内容构建
1)交互式教学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2)课程建设
①教材建设
②教学讲义建设
3)课程标准建设
4)多媒体CAI课件建设
4.3园林技术专业交互式教学方法构建
1)网络论坛的建立
在专业网站上设立专业论坛,可以使传统的课堂问答变成更为开放互动的信息交流。
2)建立专家博客
为学生和著名专家、教授、行业人士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掌握先进的专业技术,了解最新的设计思想和专业发展动态。
3)设立可以自由上传下载资源的更为开放的数据库
为专业建设积累信息,为师生设计提供丰富的设计资源。
园林人才培养方案范文5
1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就业岗位的分析,园林专业需对接园林企业,培养具备园林工程专业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适应各类园林绿地设计、施工、预决算以及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应用以及管理等现代园林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六会”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六会,即会说:清楚表达、有效沟通;会画:方案设计、图纸表现;会算:预算决算、成本控制;会做:图纸放样、园林施工;会养:植物栽培、养护修整;会管:工程管理、项目监理。
2确定“递进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根据调研结果,基于当前高职园林的教学特点及学生的学习特点,确定了“递进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第一阶段为“认知阶段”,安排在第一学年。此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园林基本理论的培养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同时,聘请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企业的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来学院,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授专业方面的新技术、新知识;第二阶段为“项目实训阶段”,安排在第二学年。此阶段主要以课程教学为主要形式对学生进行各单项项目的实践技能操作训练,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掌握。第三阶段为“专业综合实训阶段”,安排在第五学期。由教研室牵头,所有专业课老师参加,学生在模拟真实工作的情境中进行实训,实训包括方案设计、预决算、招投标、模型制作、放样和工程施工等阶段。学生通过综合实训,可以接触到实际的工作情境,了解实际工作过程。第四阶段为“企业顶岗实训”阶段,时间为半年。此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特长选择相应的企业(包括“校企共建”企业)进行专业技能实训。在这一阶段主要强化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锻炼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在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学院亦注意不间断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尽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双优型人才。同时积极寻求与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力求“校内园林生产演练,校外预就业顶岗实习”,做到真正的工学结合培养专业人才。2005年,学院与宁波海通公司合作开办“海通班”,并派遣专业老师到企业为一线工人授课,开始了“校企合作”的探索;2009年与森禾公司合作,开设“森禾班”,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011年6月,与浙江百花园林集团公司合作,开设“百花园林班”,以订单形式培养学生。该班招收了30余名园林专业在校生,接受企业培训,毕业后则将被择优录取到“百花园林公司”。目前,学院已与14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有力地促进及支持了人才培养。
3以“能力”为主线整合课程,搭建课程框架
根据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学习CBE理论(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和DACUM方法(课程开发方法),专业课程体系废弃老三段(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传统做法,构建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1]。根据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归纳为三条“能力”主线:(1)园林绿地的设计能力。包括园林美术、园林制图、设计初步、园林硬质景观设计、绿地系统规划、植物造景和园林规划设计等课程包含的技术与技能。(2)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能力。包括园林制图、园林硬质景观设计与施工、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预决算与招投标、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等课程包含的技术与技能。(3)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能力。包括园林植物学基础、园林植物识别、草坪与地被植物、植物病虫害防治和植物栽培养护等课程包含的技术与技能。由这三条“能力”主线,以及涉及的“知识”与“素质”构建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包,整合课程,压缩课时,编制教学计划及相应的教学文件[2]。
4实行“五化”教学模式
4.1教学内容项目化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4.2教学方法工作化教学方法要尽量体现真实的工作场景。在教学实践中尽量少用讲授法,多使用能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方法,特别是要采用“做中学”的方法,倡导参与性、自主性、探究式及合作式学习。
4.3学生学习主体化采用“任务驱动”模式,尽可能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教学目标即内容要尽可能细化、具体化、可行化,使学生有兴趣也有能力作为主体去实现。
4.4教师指导精细化减少理论授课时间,增加实践课比例,同时增加教师“一对一”指导的时间与数量,并对此进行量化考核。
园林人才培养方案范文6
关键词:园林 风景园林 人才培养 课程设置
吉林农业大学校1997年设立园林专业,2011年设立风景园林专业,目前同时有园林和风景园林两个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的迷茫和不理解:这两个专业什么关系?两个专业有什么区别?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所以探讨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首先从专业设置入手。
一、园林与风景园林
1.学科专业设置
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2012年颁布执行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同时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关于园林和风景园林两个专业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分类如下:
园林(Landscape Gardening,专业代码090502,原专业代码090401)隶属于农学门类(代码09)下林学类(代码0905)的本科专业[1]。从学科分类角度来讲是农学类(代码09)林学(代码0907)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2]。
风景园林(注:可授工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Landscape Architecture专业代码082803),取代原景观建筑设计(专业代码080708W)、景观学(专业代码080713S)、风景园林(专业代码080714S)三个专业,隶属于工学门类(代码08)下建筑类(代码0828)的本科专业,与建筑学(代码082801)、城乡规划(代码082802)平行设置[1]。从学科分类角度来讲是工学类(代码08)风景园林(代码0834,可授工学、农学学位)一级学科(共13个学科门类和110个一级学科)[2]。
从上述专业设置和学科分类来看,“园林”和“风景园林”相去甚远,那么二者是什么关系又是是怎么定义的呢?
2.园林学与风景园林学的关系
关于“园林学”,《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提出:“园林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景物规划三个层次。传统园林学包括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建筑等分支学科;城市绿化研究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确定城市绿地定额指标,规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大地景物规划是把大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当做资源,从生态、社会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三方面评价,合理利用土地进行规划。《中国大百科全书》明确地将园林学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作为三个并驾齐驱的学科[3]。
关于“风景园林学”,“风景园林学”是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的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户外空间营造,根本使命是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风景园林与建筑及城市构成图底关系,相辅相成,是人居学科群支柱性学科之一。学科外延涵盖包括:①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②自然遗产、文化景观、保护性用地的规划、设计、保护、建设与管理;③传统园林的鉴别、评价、保护、修缮与管理;④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参与“园林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⑤旅游与游憩空间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⑥各种附属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⑦风景园林建、构筑物与工程设施的设计与建设;⑧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研究与评价,医疗康复环境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⑨园林植物应用[4]。
从上述对“园林”和“风景园林”两个学科的描述我们不难看出,“园林”和“风景园林”的内涵是一致的,只是在外延上有了变化,“风景园林”的外延似乎要比“园林”的外延更加广泛,更加现代,也更加与国际接轨。所以说“风景园林”是社会发展至现代对“园林”的丰富,只是在名称上发生了变化,就如同“园林”是“风景园林”的曾用名,其实质是一个事物。
造成园林和风景园林在专业设置和学科分类上不同的局面,应该是其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性质[4]造成的,其基础学科主要有建筑学、生态学、植物学、美学,分属于关系较远的学科门类。同时也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受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历史较短的美国等国家的影响所致。
二、吉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我校15年的办学经验,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和能力,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5]及《高等学校风景园林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讨论稿)》[6]为指导,在社会调查基础上,借鉴同类院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吉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1.专业定位
园林(或风景园林)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所涵盖的知识非常庞杂,主要内容包括认知和实践2个层次,可设5个二级学科或方向: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园林与景观设计、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4]。上述专业及其相关知识安排在一个专业、4年学习是不现实的,于是在两个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上有所不同或侧重。经过研究和论证,明确了我校两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在基本保证学科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基础上,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侧重培养园林植物及其应用的能力,兼顾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工程与管理;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侧重培养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能力,兼顾园林植物及其应用和园林工程与管理。
2.人才培养目标
园林(或风景园林)的学科性质是应用型学科,根据社会调研,在人才需求方面也是需要应用型人才所占比例较大,所以我们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3.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方面,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侧重园林植物及其生产、繁殖、应用的能力的要求,同时具备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的能力;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侧重规划设计和植物应用方面能力的要求,同时具备施工管理的能力。
4.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方面,两个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基本保证有较为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园林植物及其应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表现、园林工程与管理三个方面的知识体系,但两个专业各有侧重。知识体系中两个专业都强调园林植物应用,是根据我校条件和特点,充分发挥了我校在园林植物方面强于建筑类、艺术类院校的基础优势。
5. 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践教学,根据社会调查,毕业生及其工作单位反馈的信息,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制定当中,更加强调了实践教学环节,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分量。具体实践教学安排如下:
园林专业:植物分类学实习、园林树木学实习、花卉学实习、园林苗圃学实习、园林规划设计实习、园林植物昆虫学、病理学实习、园林工程实习、测量与3S技术实习、园林植物育种实习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设计、城市绿地规划课程设计、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设计、树木学、花卉学独立实验、园林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
风景园林专业:素描实习、色彩实习 、植物学实习、园林树木学实习、花卉学实习、风景园林建筑构造与结构实习 、测量学与3S技术实习 、园林工程实习、风景园林综合教学实习、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课程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设计、风景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设计 、风景园林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
6.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下面按照知识体系,把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如下:
6.1园林专业
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体育、军事理论、高等数学E、无机与分析化学B、有机化学B、大学计算机基础、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础生物化学B。
专业课:植物学基础、园林植物分类学、园林生态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土壤肥料学、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植物配置、花卉商品学、插花、干花与盆景艺术、园林植物组织培养、园林植物育种学、草坪与地被植物、园林植物昆虫学、园林苗圃学、园林植物病理学、实验设计与统计方法(以上为园林植物及其应用方面课程);园林设计初步、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美术、中外园林史(以上为规划设计方面课程);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工程概预算、测量学与3S技术(以上为园林工程与管理方面课程)。
6.2风景园林专业
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体育、军事理论、大学计算机基础、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数学D、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C、大学物理实验C。
专业课: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景观生态学、园林植物配置(以上为园林植物及其应用方面课程);画法几何、素描、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原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构成、城市规划原理、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中外园林史、风景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风景园林设计表现技法、风景区规划、风景园林设计初步、施工图设计、城市设计、环境心理学、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初步、色彩、阴影透视(以上为规划设计方面课程);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工程概预算、测量学与3S技术(以上为园林工程与管理方面课程)。
三、小结
吉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根据用人单位要求确定毕业生规格,在保证专业知识完整体系的前提下,两个专业各有侧重,同时利用我校条件,发挥我校特色。在教学环节上,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2012)[Z].2012.
[2] 教育部.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Z].2011.
[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9-2010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 3-5.
[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增设风景园林为一级学科论证报告[J].中国园林, 2011,27(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