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机合成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字】 : 激发兴趣 形象比喻 任务驱动教学 实例教学 问题教学 条件迁移教学
目前中学算法程序设计是围绕 Visual Basic ( 可视化的 Basic) 展开的。从教师来说 , 本章的内容比较难教 , 从学生来说 , 我校绝大部分都感到难学 , 而从网上得到的其它市学校有进行程序设计模块教学反馈来看 , 程序设计这一部分内容是最难教学与掌握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 ? 我认为一方面在于程序设计本身的枯燥、严谨 , 比较 难理解 , 另一方面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所以 , 我们教师在组织程序设计教学中应 该更有针对性 , 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
一、激发兴趣 , 增强求知欲
在教学中我发现 , 由于很多程序设计都涉及数学知识 , 导致部分数学差的学生慢慢 对程序失去兴趣 , 最终退出学习 ; 我还发现 , 大部分学生可能对程序设计语言不关心 ,但当把他们大脑中的兴奋激活时 , 往往会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 从而主动学习 程序设计语言 , 并亲自在编程中验证问题 , 还会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查寻资料 , 扩大知识 面。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和积极的情感时 , 就会从内心迸发出向往和求知的强烈欲望 , 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 , 而是一种享受 , 一种愉快的体验 , 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兴趣。我们必须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 , 让学生成为 学习的主人 ,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 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 逐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 , 借助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 , 尝试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 , 才能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 从而圆满实现教学目标。尊重他们的个性 , 挖掘他们的潜能 , 激发他们的兴趣 , 使兴趣发展为能力 , 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二、形象比喻 , 贴近生活
信息技术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 , 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 特别是程序设计中的一些概念、算法。作为老师应有能力化繁为简 , 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 , 这需要老师多钻研教材和教法 , 在教学中巧用生活中的实例 , 形象比喻的方法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如 : 学生在理解变量的概念时 , 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 有两个瓶子 , 一 瓶子装了油 , 一瓶装了水 , 如何将两瓶子里的液体互换呢 ? 有的学生立即就能想到借用第三个瓶子的方法 , 与程序设计进行类比 , 就可以很容易理解变量的概念了 , 这样比喻学生容易接受不容易忘记 , 掌握了这个方法后 , 还可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 , 拓宽学生的思路 , 让他们有机会创新。 ( 引导方法 : 进行提示 , 用两个数据的和或差解 决问题 , 不需借用新的变量 )
又如讲到编写程序的步骤时 , 为了描述清楚传统的程序设计和 VB 程序设计之间的区别时 , 我举了个例子 , 传统的程序设计就像我们做一道菜 , 做菜所包括的工序 ( 买菜 一〉洗菜一〉切菜一〉下锅炒 -> 上碟等等 ), 描述了做菜的整个过程和步骤。传统的程序设计 过程是像做菜一样 , 描述的是模拟要解决的问题的过程。而 VB 程序设计则是面向对象的 , 是采用事件驱动的 , 就如做一道菜 , 里面有很多对象 : 菜、刀、锅等对象 , 它们都有着不同的属性 , 例如 : 菜的属性是叶绿、茎白 , 这些对象发生了哪些事件。 VB 程序 设计要描述的就是发生在某一对象的事件。这样进行类比 , 学生较易理解 , 也可加深印 象。
三、循序渐进、逐步过渡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著的中小学教科书《信息技术》初中版选修课本中有关 VB 程序设计方面的教学内容 , 像大多数教授程序设计的课本一样 , 一开始介绍诸如算法、 流程图的画法、对象、对象的属性、方法和事件等一系列的在程序设计中比较抽象难懂 的概念 , 然后介绍程序的建立和运行 , 最后介绍 VB 语言基础、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和数组 , 虽然从知识的逻辑结构体系来看 , 这样安排是合情合理 , 但是从一个初中学生的 认知规律考量 , 一开始就学习一些难懂的、晦涩抽象的东西 , 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并 且容易伤害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在组织课堂教学时 , 决定一开始先不讲基本概念 , 结合课本内容 , 采用类比、自然过渡的方法 , 通过介绍一些实例 , 让学生在做中自己直 观地去体悟这些概念 , 在操作的过程中 , 不用讲解每个概念的含义 , 学生通过完成任务 很自然的就能体会出什么是对象 , 什么是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 如何在界面内添加对象、设置事件等等 , 然后再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 就能很好地理解这些概念了。又如在和学生探讨 VB 软件的打开、程序的建立和保存、软件界面等方面的知识时 , 让学 生自己探索着找出 VB 操作和以前所学软件的异同点 , 由于学生们己经学过 Word 、 Excel 等应用软件 , 对这些相似的操作己非常熟悉 , 所以操作起来得心应手。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范文2
一、精心预设,为生成起航――课堂教学的基础和起点
(一)准确把握教材,预设有料“问题”。
教材是“大纲”或“标准”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但教材不一定完全适合教师个体的教和学生个体的学,因此,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而进行教学预设时,应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材进行适当改编或重组。如在利用Dreamweaver网页制作进行文本编辑时,我就进行了整改,设计了一些有料“问题”:能否在Dreamweaver网页制作中进行文本编辑时利用Word强大的文字处理功能,使Dreamweaver网页中的文本更优美,进而预设Word中的艺术字能否运用到Dreamweaver中?请学生实践操作。一旦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设计好学生感兴趣的开放性的问题,把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等都调动起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的“动态生成”呼之欲出。
(二)关注学生认知起点,预设弹性方案。
如《利用表格制作网页》这一课,我针对学生实际设计了一个弹性方案,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同一堂课中都学有所获。
层次一:对于低层次学生的要求,只需会在网页中插入表格,并在表格中输入文字和插入图片即可,对表格编辑不作要求。
层次二:对于中层次学生的要求,先美化表格,内外边框粗细设置为0,背景添加颜色,适当加高加宽行高、列宽,然后在编辑好的表格中添加文字和插入图片。
层次三:对于高层次学生的要求,除了美化表格外,还要美化网页,使网页图文并茂,令人赏心悦目。
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三个方案进行练习,自主性大大提高,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和自己建构的空间。
二、不拘预设,为生成导航――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虽然课前我已经为自己的课堂进行了精心预设、合理安排,但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是无法预设的,因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活动中,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课堂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和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有时则与预设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教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教学预设,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应该让新的问题成为新的课堂的生长点,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富有灵性,彰显精彩。
(一)活用、整合预设,动态生成。
课前的多维预设为教学活动的展开设计了多种“通道”,也为精彩的课堂生成提供了广阔空间。如在Dreamweaver网页中编辑文字时,我预设的第一步是最简单的直接利用Dreamweaver中的文本编辑功能,第二步才是利用编辑文字,再把编辑好的文字“复制”“粘贴”到Dreamweaver中,但因为本身这段网页文Word字是从网上直接下载下来的,学生在实际操作时,发现连最简单的首行空两个字符都不太容易完成,而且编辑下来的文本预览下来没有什么实际效果,也就是说,编辑和没有编辑没有很大区别,怎么办呢?这时就应活用、整合预设,先把网上文字“复制”“粘贴”到Word中,通过Word强大的文字处理功能,编辑、美化好文字,再把此段落“复制”“选择性粘贴”到Dreamweaver中,就会发现网页中的文字变漂亮了,学生会觉得眼前一亮,既加深了Word的文字处理功能,又学到了Dreamweaver中的新知识,这样就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瞬间生成。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教学的新进展、新情况,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活动方案等,在脑中进行教学的二度设计。
(二)放弃预设,创造生成。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高技院校;触动式教学;人才培养
一、高技院校的旅游管理教育“触动式”教学法课程设计原则
1.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旅游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满足职业岗位需要的旅游管理能力和基本素质,能在旅游服务第一线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旅游管理人才。
2.重点对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力争体现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特征
在进行人才市场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一方面注意将旅游管理的核心课程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另一方面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开设课程顺序等进行重新调整,同时,根据各门课程的相关性,增加、删减和合并了一些课程,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课程教学内容重复,又力争使所设课程更加符合旅游市场需求。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为四个层次:第一是教、学、做,优化教学过程,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二是在导游培训室模拟导游,以小型独立项目教学为主,突出导游讲解等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三是校园模拟导游,成立校园导游部,以校园为景区,开展模拟导游实训,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第四是顶岗实训,构建了万绿湖旅行社大学城营业部和校外实训基地的顶岗实训平台,学生利用课内实训时间和课余时间实际带团,实施工学交替,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强化了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形成优良的职业素养。
3.以能力为本位,注意强化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教学
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实践性很强。为了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理论授课的基础上,我校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强化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以形成相对于理论教学之外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是课内专业教学实践;二是课外集中教学实践,即就业实习。
4.把握课程设置的相对动态性变化
旅游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在不断地变化,专业课程设置也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适时地加以调整,开设系列前沿性课程,并建立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的有效机制。使课程内容的更新体现信息化、综合化和动态化,使学生能及时了解世界旅游业最新的发展变化,开阔眼界,增强事业心和责任心,提高自信心和开拓能力,始终与旅游市场的发展相适应,也适应旅游产业对人才的扩张性需求。
二、高技院校的旅游管理教育教学设计内容
1.校内专业技能教学体系的设计
校内实践环节教学主要针对《导游业务》、《旅行社信息系统》、《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酒店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等课程,让学生在校内的实训室,在仿真的环境下进行单项的服务技能训练。这种校内的课程技能训练只能让学生掌握服务和操作流程的基本规范,而不必刻意将学生培养成熟练工。因为在仿真的环境中不可能培养出真实的对客服务能力,而且各旅游企业均有自己的管理特色和服务标准,所以校内实训没有必要把学生训练成所谓的“熟练工”。校内专业实训更强调的是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技能或操作流程初胚形成,技能的塑造和定型应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中顶岗实训来完成。在校内实训室建设方面,近几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建设了大量的仿真型的模拟餐厅、客房、酒吧、前厅等,但是酒店服务技能相对简单,学生上手也很容易,所以笔者认为在校内实训室建设上,酒店技能方面的实训室不必投入过多,应该把建设重点放在导游技能实训室、旅行社和酒店信息系统实训室上。
2.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
为使本课程的职业能力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培养旅游企业服务、管理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课程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和旅行社的资源优势,聘请旅行社专业人员参与教学方案的设计。选取教学内容的指导思想是:以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为此,本课程组与行业协会、旅游企业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合作,调查了导游服务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本课程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以导游服务的典型工作项目为主线,统筹考虑前导、后续课程内容,参照国家旅游局导游人员资格证、景点讲解员证等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等来选取教学内容,在将导游工作序化为教学内容的过程中,突出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培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要通过有计划地到饭店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业兼职、挂职或是带队实习等手段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要求讲授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景区管理、餐饮客房运作与管理、旅游电子商务等相关课程的教师到企业中去,收集案例、开展调查研究,培养“双能”学生离不开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管理水平。
4.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将学生导游服务能力的培养分为初级导游技能和高级导游技能两个层次。初级导游技能培养针对导游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通过导游实际带团过程三个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导游制定导游计划能力、创编导游词能力、熟练的景点讲解能力、才艺表演能力、有效地与游客协调与沟通能力、并能正确地处理应急事件与危机管理能力等初级导游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饮食文化、客家风俗习惯、相关景点地理知识及历史文化知识、交通知识、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和方法等知识。同时,培养学生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爱岗敬业的高尚的职业道德。
高级导游技能的培养根据实际能力的考核和学生的兴趣与潜力,利用校内的导游培训室,通过情景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文化专项能力、特殊游客护理能力、设计组织娱乐能力、外语导游能力等高级导游综合素质。
5.合理设计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
与旅游企业开展联合办学,通过产学相结合的方式,把课堂“搬”进企业,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实现教学方式的重大改革。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岗位并进行岗位技能培训,保证学生每周有两个半天的学习时间;学院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组织教学。顶岗实习结束后,按双向选择的原则,企业与愿意留下来就业的学生签定就业合同。这样,学生边上课边实践,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能使专业技能水平快速提高。同时,企业提前介入人才的培养过程,提高了人才利用效率。
三、小结
1.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风景区、旅行社的优势,调查旅游行业企业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工作岗位的能力、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以实际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以实际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突出学习任务的职业情境,保证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2.实施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本课程依托校内旅行社大学城营业部、校园导游培训室的教学资源,学生在导游培训室上课,课后把校园景点作为学生导游演练的舞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校内模拟导游和在旅游景区跟团带团”的实践,培养职业技能,构建导游服务的知识体系。这一过程将课堂与实习地点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3.采取“以赛促学,以奖促能”的导游能力培养手段
通过每年一次的导游风采大赛,促进学生全面提高导游综合素质。导游大赛邀请河源市各大旅行社、景区负责人、政府公务接待处等专业人员亲临现场,将学生该课的成绩评定与获奖证书挂钩,以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自主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范文4
一、关于目标的依据与叙写
在本文所涉及的八节录像课中,有四节课是教师一开始就通过课件给学生呈现了课堂学习目标,有两节课是教师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呈现了学习目标。其中,《〈钠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的学习目标包括四点:⑴能正确书写氧化钠及过氧化钠与水、与二氧化碳、与酸的反应方程式,并知道两者所属的物质类别;⑵能说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上的异同点,并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⑶学习运用观察、实验、査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⑷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提高思维能力与合作能力。《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题复习课则罗列了"高考化学知识内容表"中有关的全部内容和对应要求。其实,《钠的几种重要化合物》学习目标中有关"过氧化钠与酸的反应"是中学化学教学所不要求的,而有关"获取信息”和"敢于质疑”的要求在《钠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的教学中并不典型,而且不是一节课所 能实现的。对于《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题复习课,虽然教案设计的教学时间为两课时,但要在两课时内完成"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全部内容的复习教学任务还是很困难的,也是不需要的。所以,有关"学习目标的依据与叙写"以及学习目标是否有必要呈现给学生,是值得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思考的问题。
制定学习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作。一般来说,学习目标的依据主要包括政策要求、学情基础和教学实践等几个方面。其中,政策要求主要包括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教材和考试说明等文本材料,政策要求决定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和规定性;学情基础是指学生的个人背景、已有知识基础和学段关联知识要求,学情基础强调教学目标的差异性和个性化;教学实践主要包括教师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具体教学实践尝试,教学实践检验教学目标的操作性和持续性。所以,"教师只有经过对政策、学情和实践等多重依据进行研究,打通政策要求、学情基础与教学实践的联系,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而又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限于篇幅等因素,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相对比较笼统,如就"钠的重要化合物"而言,没有单独的条目,而是与铝、铁、铜等金属及重要化合物合并描述,具体为"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所以,教师首先"要学会分解课程标准,即如何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学生与资源等具体情况,将课程标准特别是内容标准部分分解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学习目标"。为了防止教师个体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差异可能导致的教学结果明显不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一般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都组织相关专家对课程标准作了初步的分解,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指导意见或教学要求。在江苏版的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中,有关"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要求有"了解钠……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了解氧化钠……分别与水、酸等物质反应的情况”,"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溶解性、热稳定性、与酸的反应,初步学会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以及"通过……|性质的实验探究,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对……转化关系的比较和归纳,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等,另外在教学建议中还指出,"过氧化钠与水、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可在过氧化钠特殊用途中列举"。
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意见等政策要求的语法结构主要是"行为表现"或"行为条件+行为表现"。完整的学习目标通常需要清晰地回答谁来学、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到什么程度等四个问题,所以学习目标的基本要素就应该包括"行为主体、行为表现、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其中,行为主体就是学习者,规范的学习目标的句式应该是"学生应该(能)……”,不过书写时可以省略。行为表现包括希望学生完成的任务或达成的结果,叙写学习目标的行为表现可以陈述学习成果,也可以陈述学习任务。行为表现通常又由行为动词和核心概念(名词)两部分组成,行为动词用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核心概念(名词)是行为动词指向的对象。行为条件是指由学情基础和教学实践等组成的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或完成学习任务的特定限制或路径。表现程度是指学生达成目标的最低表现水准,可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关于"钠的几种重要化合物",分解学习目标过程中所涉及的行为动词、学情分析、行为条件、行为表现及程度等有关要素如表1所示。由此制定的学习目标为:⑴通过与氧化钙的比较了解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等反应的性质;⑵通过实验探究和与氧化钙的比较了解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等反应的性质,并知道两者性质和类别的差异;⑶通过对比实验以及与碳酸钙的比较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溶解性、与酸反应、热稳定性等方面的异同以及两者的转化关系,初步学会根据性质的不同鉴别两者的方法;⑷通过有关的探究实验,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从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和形成结论等方面发展科学探究能力;(5)通过对钠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的学习,知道观察、实验、比较等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主要方法。《有机合成》
卤素原子、羟基、羰基或醛基、羧基等官能团的常用方法。⑶逆合成分析法。研读课本第66页,体会"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用"逆合成分析法"分析二乙酸乙二酯的合成,并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合成机理。全部学习过程仅用210个汉字进行设计,而且除了"知识回顾"以外,"有机合成"中的问题与教科书第65页"思考与交流〃中的问题基本相同,"逆合成分析法”让学生阅读教科书后所要分析的合成机理与指定阅读范围内例题的思路完全一致。161《原电池》学案中的学习过程包括:⑴知识梳理。"同学们,你对原电池已有哪些了解呢?请回顾整理。"⑵随堂练习。将反应"Cu+2AgN〇3=Cu(NO3)2+2Ag”设计成原电池,画出装置图并写出相应的电极反应方程式。⑶科学探究。从两极材料、蔬果种类等方面控制相关变量"探究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如果不是学习目标中有"认识盐桥的作
综上可知,学习目标的制定和叙写,既要综合考察政策要求、学情基础和教学实践,又要全面考虑行为主体、行为表现、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这样才能使学习目标既具有可操作性又具有可测量性。由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必须依靠教师教学实践的预设与调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体性的发挥也受到教师预设与调控的限制,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就给学生呈现学习目标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如果一定要给学生呈现学习目标的话,可以安排在课堂教学结束时,这样一方面便于学生自我检测与修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获取有关知识的路径,并实现学习能力的同步提高。
二、关于学案的编制与呈现
现在的各级各类公开教学活动几乎都要使用学案,本文所涉及的八节录像课也无一例外。其中,仅凭学案中的学习过程很可能被误判为化学2中原电池的第2课时,而不是选修4。所以,关于学案的编制又是一个值得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思考的问题。
学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是20世纪90年代从基础教育的实践领域兴起的。虽然有学者对学案持否定的态度,但由于学案在促进学生明晰学习目标、形成知识结构、优化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巩固学科知识以及在促进教师智慧共享和专业成长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目前学案在基础教育各科教学中的运用已经非常普遍。2011年2月和11月,《化学教学》编辑部分别在上海市和江苏省扬州市主办了有关学案的专题研讨会,就学案的内涵、意义、功能和任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不过,学案至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格式和规范。一般认为,学案只要能体现"以生为本""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遵循主体性、适切性、丰富性和选择性等原则”,并包括"学习目标、知识结构、学习资源、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问题探究、学业检测等"内容,就能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上文所提到的《有机合成》和〈〈原电池》的学案就存在着相对单一和不够完整等缺陷,对学习活动起不到应有的引导作用。
与课前、课中及课后相对应,学案有预习案、课堂案和巩固案之分。[91《有机合成》和《原电池》的学案中虽然都有知识回顾和反馈评价的栏目,但都是在课内完成的,所以它们实际属于课堂案。《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的学案明确地分为两个部分:⑴课前学案。包括知识链接(金属的化学通性)、新课学习(阅读课本第49-51页)和科学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三个部分。⑵课中学案。包括探究钠与水的反应、探究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探究铁与水的反应和小结金属与水反应的共性与差异性。《乙醇》学案也由课前学案(旧知回顾: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机理;新知学习:常用的几个概念--烃的衍生物、官能团、羟基、有机物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初步认识乙醇--物理性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被酸性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的氧化、生活中的用途)和课堂学案(活动1:实验探究乙醇与钠的反应,认识乙醇的分子结构;活动2:实验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活动3:梳理有关乙醇的知识框架,指出乙醇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时各自的断键位置等)两个部分组成。所以,《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和《乙醇》的学案都包括预习案和课堂案两个部分。《钠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的学案中有"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学案"和"课后拓展"等三个部分,虽然这些内容只有_张八4纸的容量,但同时包括了预习案、课堂案和巩固案。
在八节录像课中,没有给学生分发学案的镜头。但从学案的结构可以判断,由于《钠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的学案中有"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因为只有一张A4纸的容量,所以只能连同"课堂学案"和"课后拓展"一起在课开始前或上课前一天分发给学生;而《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和《乙醇》的"课前学案"和"课中学案"或"课堂学案"是分开印制的,所以可以在课开始前或上课前一天给学生分发"课前学案”,课开始前再分发"课中学案"或"课堂学案";其他的学案都属于课堂案,应该都在课开始前分发。有时实际情况并不如此,许多时候笔者观摩一堂公开课,学生课前已经在学案上书写得密密麻麻,也就是说,不管是预习案、课堂案还是巩固案,教师都一并事先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进行预习,也就是所谓的"先学后教"。其实,教学这门艺术也是讲究时机的。"教学最佳时机是由时间、空间、内趋力及要害问题四大要素构成的,其呈现出临界点、关键契机、枢纽部位和重要关节四种表现形态。教学最佳时机具有必然性与偶然性、内隐性与外显性、易逝性和可重复性、发展的多向性与个别差异性等特征。"M教学最佳时机的形成是由多个方面决定的,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不得其力、不得其问题之要,都不能构成教学最佳时机。把握教学最佳时机,则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失去教学最佳时机,则事倍功半,甚至一事难成。所以,学案的呈现时机也是值得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思考的问题。
从教学最佳时机的角度考察,并不是所有的学案都需要在课开始前或上课前一天分发给学生,特别是像"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方法""乙醇分子结构的推导"等实验方案或探究程序,不应该通过学案向学生在事先和盘托出或明确提示,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设计,并在师生的讨论中不断完善而"生成",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因为探究是学生与生俱来的需要,否则他们会对提前公布的"食谱"由于缺乏"探究性"而失去"期待"或"食之无味"。另外,像《有机合成》《原电池》等只有粗略教学流程的学案(有的可能是隐藏了关键的实验方案或探究程序留给课堂"生成"),也没有必要分发给学生,因为那最多只能充当"课堂笔记"或"答题纸"之用。
三、关于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化学教学由于受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教材和考试说明等政策要求统一性与规定性的限制,以及学科对象、方法等所具有的客观性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已经没有太大的空间,而主要的权力是教学内容的组织。但从八节录像课以及笔者所见的其他课堂教学来看,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仍然是值得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思考的问题,其中,理解课程标准的政策要求、理解教科书的设计意图以及理解学科知识本身是教师进行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的重要前提。
(一)教师要理解课程标准的政策要求
《原电池》的第三个学习任务是从两极材料、蔬果种类等方面控制相关变量"探究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教师提供了"黄瓜、西红柿、猕猴桃、土豆、锌片、铝片、铜片"以及"检流计、导线、小刀"等材料。学习活动包括在教师的引导下猜想可能的影响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实施方案并形成结论等。开始不到三分钟,学生就猜想出了蔬果的种类(教师纠正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电极材料、电极插入的深度(教师纠正为"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电极之间的距离等四种可能的因素。最后形成的结论是"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大,电流越大;电极材料活性差异越大(负极越活泼),电流越大;电极之间的距离越小,电流越大;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越大,电流越大"。整个过程耗时约十六分三十秒。一节课共设计三个学习任务,其中一个学习任务占用1/3左右的时间,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应该思考的是这个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在选修4中,课程标准对原电池的要求与电解池合并描述,具体是"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111。江苏版的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具体为"通过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探究活动,了解原电池工作原理,能正确书写简单原电池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及电池反应方程式"[121。可见,"探究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不是高中化学的学习任务,虽然人教版教科书在原电池部分设置了"科学探究"的栏目,也只是局限于"用不同的金属片设计、制作原电池并进行实验"[131。当然这并不是说,高中化学教学就不可以组织学生去"探究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但在课堂教学中用这么多的时间来探究一个非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问题是不适宜的。如果让学生在课堂上用不到三分钟的时间提出猜想,课后再实施具体的探究,应该是一个更好的处理方案。所以,理解课程标准的政策要求是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的一个前提。
(二)教师要理解教科书的设计意图一次笔者应邀参加初中化学教研活动,执教教师提前发来了《溶液的形成》的教案,其中,关于溶液概念的教学设计了四个活动:⑴初步认识溶液。由蔗糖、食盐溶于水的实验,建立溶液及溶质和溶剂的概念;由蔗糖溶液、稀硫酸、稀盐酸认识溶质的状态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⑵探究影响溶解的因素。由碘和高锰酸钾分别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实验,认识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也不同。⑶证明乙醇能溶解于水。由乙醇溶于水的实验证明乙醇能够溶于水。⑷说说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笔者没有初中教学的经历,对其中安排"证明乙醇能溶解于水"学习活动的原因百思不得其解,为此,找到了一位特级教师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的同题教学设计(获得全国一等奖第一名),其中也有"酒精能否溶于水"的探究活动,看后更加重了笔者的疑虑。《溶液的形成》是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的课题1,从教科书来看,几个关于溶液实验的设计意图如表2所示,其中在"蔗糖溶于水"基础上的"乙醇溶于水"实验,主要是用以说明溶质的状态可以是液体,而不是为了探究乙醇能溶于水的性质。"硫酸"则在教科书中"溶液"之后的第10单元,学情基础表明学生并不能准确说明硫酸的状态,平时实验中所见到的只是硫酸溶液。原来这个不符合教学逻辑的设计,是教师没有理解教科书的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中有关溶液实验的设计意图,特级教师的课如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因此,理解教科书的设计意图是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的又一前提。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范文5
苏霍姆林斯基说: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化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化学教学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如今,有机物的应用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究乙醛的结构、性质及应用等有关知识,并掌握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苏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专题4第三单元第一部分《醛的性质和应用》。从学科结构意义上看,醛在整个有机化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可引入羟基又可引入羧基,在有机合成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教材处理上,这部分内容分2课时完成。学生在必修2中对乙醛有了一些简单的了解,所以第1课时以典型的乙醛作为代表物,重点学习乙醛的性质和应用。而甲醛在结构上比较特殊,在第2课时中学习。甲醛的学习既是对第1课时所学乙醛知识的巩固,又能使新旧知识联系,使学生能自然地从已掌握的乙醛的性质方面进行扩展,由易到难学习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学情分析
(一)知识储备
在化学1专题2中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在化学2专题1中第一次简单认识了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在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专题2中再次深入学习了同分异构体。在化学2专题3中了解了乙醇氧化成乙醛,乙醛进一步氧化成乙酸,并出现了甲醛和乙醛的资料卡。在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专题1中学习了通过核磁共振谱图来分析有机物的结构。
(二)实验技能
具备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能力。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醛的组成和结构特点;通过乙醛的性质探究,了解醛的性质及其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汇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增强相互协作能力。通过观察、分析对比、控制变量等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热爱科学、严谨务实、努力探究的科学品质。对学生进行事物间相互转化及转化条件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
五、重点难点
(一)重点
乙醛的化学性质(重点是还原性)。
(二)难点
乙醛与溴水反应的探究;银镜反应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六、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通过回忆再现、对比分析、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探究、实验验证,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引课:使学生感受醛跟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环节一:分子式推结构环节二:结构预测性质:突出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环节三:实验探究乙醛的还原性;增加乙醛和溴水反应的探究(设计意图:1.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碳氧双键与碳碳双键的加成有所不同,巩固乙醛的加成反应,同时扩展学生的思维。2.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评价及优化)总结:乙醛的化学性质:强化记忆、巩固知识
七、教学过程
(一)教师活动
引课:自然界许多植物中含有醛,其中有些具有特殊香味,是十分重要的香料,如香草醛、龙葵醛、紫苏醛、百合醛、洋茉莉醛等。醛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
投影:图片—含醛植物如香水百合、龙葵草、紫苏、洋茉莉、兰花等。
过渡:以乙醛为例探究醛的性质。
[环节一]:分子式推结构
投影:1.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4O,你能写出它所有可能的结构式吗?2.已知乙醛的1H-NMR谱图,请写出乙醛分子的结构式?
展示:乙醛分子的结构模型。
设问:乙醛有哪些物理性质?
投影:乙醛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20.8℃,易挥发,能与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环节二]:结构预测性质
设问:根据乙醛结构,推测乙醛可能具有什么性质?
小结:实验事实证明,乙醛在加热、加压和有催化剂如Ni存在的条件下,乙醛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在化学上把在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强调:碳氧双键的加成不如碳碳双键容易,在通常状况下,不能与X2、HX、H2O加成。
[环节三]:实验探究乙醛的还原性(与强氧化剂的反应:重点探究与溴水的反应)
设问:乙醛可以被还原为乙醇,乙醛能否被氧化呢?
对比分析:从结构上分析乙醛与氧气、氢气的反应有什么区别?
小结:有机反应中加入氧原子或失去氢原子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设问:工业上可以用氧气氧化乙醛,那么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用哪些常见的氧化剂氧化乙醛?
演示实验1: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入几滴乙醛溶液,紫色立即褪去。
演示实验2:向溴水中滴入乙醛溶液,溴水立即褪色。
设问:乙醛使溴水褪色的原因是什么,请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评价。
设问:这样的实验方案好不好?
引导:学生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
追问:能不能用其它途径直接对产物进行分析?
继续追问:可是我们实验室条件有限,没有设备,同学们能否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反应原理?
引导点拨:刚才我们分析乙醛使溴水褪色,为什么产生了3种不同的预设。溴水中有溴分子、氢溴酸还有次溴酸,同时受到这3个变量的影响。
设问:能不能把这三种物质的影响变成一种呢?
实验事实:乙醛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环节四]:实验探究乙醛的还原性(与弱氧化剂的反应)
过渡:氧气、高锰酸钾溶液、溴水中的次溴酸的氧化性都比较强,那么弱的氧化剂能否氧化乙醛呢?
投影:
1.银镜反应:①配制银氨溶液步骤;②银镜反应:向银氨溶液中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将试管放在热水浴中加热。
2.与新制Cu(OH)2反应
①配制Cu(OH)2悬浊液步骤;
②与新制Cu(OH)2反应:向新制Cu(OH)2悬浊液中加入0.5ml乙醛溶液,将试管放在热水浴中加热。
交流与分析:某学生做乙醛还原性实验时,取1mol·L-1的CuSO4溶液和0.5mol·L-1的NaOH溶液各2ml,在一支洁净试管内混合后再加入0.5mL40%的乙醛无红色沉淀,试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设问:上述两反应有什么用途?
归纳小结:银镜反应、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现象很明显,是醛类特征反应,用作醛基检验。这两个反应都说明醛基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而碳碳双键是不能被弱氧化剂氧化的。
引导总结:乙醛的化学性质:
课后作业:
1.上网查找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醛类物质?
2.了解甲醛的结构、用途、对人体的危害及居室中甲醛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学生活动
倾听,观察图片,感受。写出分子式为C2H4O的可能的结构式,根据乙醛的1H-NMR谱图,确定乙醛的结构式。观察乙醛样品,闻味等,总结乙醛的物理性质。
小结:醛基官能团中有碳氧双键,碳氧双键的内部结构和碳碳双键有类似,碳氧双键应该能发生加成反应。
总结与碳碳双键加成的常见试剂有:H2、X2、HX、H2O等。
回忆:在必修2中学习乙醛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能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乙酸。观察、讨论、分析:分子中加入氧原子,碳氧双键仍存在,双键没断开,不是加成反应。回忆:必修2中学过乙醛的一种制备方法,就是乙醇去氢氧化成乙醛。观察实验,得出结论:高锰酸钾这种强氧化剂能氧化乙醛。分组讨论、汇报:
1.可能的反应类型有:
①由于乙醛分子中有不饱和键,乙醛可能会发生加成反应;
②由于溴水有氧化性,乙醛会发生氧化反应使溴水褪色;
③醛基中的氢有可能被取代;苯酚和溴水能发生取代反应,甲基受醛基的影响,甲基上的氢可能被取代。乙醛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2.设计的实验方案
①用硝酸银溶液检验反应后溶液中是否有溴离子,若无沉淀则为加成反应。
②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酸性,若酸性增强,则为氧化反应或取代反应,若无明显变化,则为加成反应。
③通过实验测反应前后溶液导电性的变化,若导电性增强则为氧化反应或取代反应,若无明显变化,则为加成反应。
3.分析评价得出结论
①用硝酸银检验,只能判断是不是加成反应,不能确定是氧化反应还是取代反应。
②测反应前后溶液的酸性、导电性的变化只能判断是不是加成反应。
③实验中还涉及到溴水的量的问题,溴水过量用硝酸银不能判断是加成、氧化或取代反应。
4.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
方案:测定反应前溴水中n(Br2)和反应后n(Br-)确定其发生哪类反应。
在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溶液,假设测得反应前溴水中n(Br2)为a mol。若测得反应后n(Br-)=0mol,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加成反应。若测得反应后n(Br-)=2amol,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若测得反应后n(Br-)=amol,说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
思考、汇报:采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对产物进行分析确定反应原理。
领会、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
对照实验:乙醛能否使溴四氯化碳褪色。
对照分析、得出结论:溴水与乙醛反应褪色,是因为溴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溴酸氧化乙醛的缘故。
回忆:在必修2葡萄糖的学习中,接触过有机化学中两种重要的弱氧化剂。银氨溶液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以及它们的配制方法。
分组实验探究,汇报实验现象。
根据实验步骤及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讨论、分析、总结:
乙醛与新制Cu(OH)2的反应需NaOH过量碱性条件下;反应需加热。
讨论后小结:
(1)均可用于检验醛基;
(2)银镜反应:用与工业制镜和热水瓶的内胆(一般用葡萄糖作还原剂);
(3)与新制Cu(OH)2反应:医疗上用于检验尿糖。
对学习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醛还原成醇,氧化成酸。
(三)设计说明
1.创设情境、激发思维。使学生直接感受醛跟生活密切联系,醛类物质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确定有机物结构的现代分析方法。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突出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初步感受碳氧双键的加成与碳碳双键的加成不一样。
3.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进行回忆与整合,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增加乙醛与溴水的反应的内容探究,让学生深入理解碳氧双键的加成与碳碳双键的加成确实有所不同。巩固乙醛的加成反应,同时扩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评价。引导学生从定性分析自然过渡到定量分析。考虑溴水量的问题,讨论甲基上的氢被取代,只考虑一个氢被取代。感受现代仪器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利用乙醛分别和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反应进行对照实验,使学生了解在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可以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4.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进行回忆与整合,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将乙醛与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都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体验的更多,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对乙醛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条件认识更加深刻。适时理论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学习化学的热情。强化记忆、巩固知识。既呼应前面内容、又为下一节学习甲醛埋下伏笔。
八、板书设计
■
九、课后反思
这节课整体教学非常顺利,达到设计的目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乙醛与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反应都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亲身体验。
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就是增加了“乙醛和溴水反应的探究”这个内容。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碳氧双键和碳碳双键的加成不一样,碳氧双键的加成不如碳碳双键容易,既巩固了加成反应,同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在探究乙醛与溴水的反应时,关于溴水褪色的原因,课前预设只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分析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这两种情况,没想到课堂生成时学生把苯酚和溴水的反应进行了知识迁移,还想到了取代反应。在实际的教学中,用简单的测反应前后溶液的酸性变化,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引导学生从定性到定量分析。考虑到反应中溴水量的问题,所以在讨论甲基上的氢被取代时做了限定,只考虑一个氢被取代的情况。最后又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使整个探究的内容层层深入,丰富多彩。
附: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马志成教授点评:
1.该课例设计具有以下特点:①体现新课程理念和目标;②体现绿色化学理念;③运用探究教学;④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
2.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划分合理,确保乙醛化学性质的完整呈现,并且注重新旧知识的前后联系,以及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的内在联系。
3.本节课特色鲜明,与以往偏重对醛的知识进行系统性介绍的教学设计不同,更注重对新情境下醛与溴水反应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严谨的科学态度,这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现代教学观认为:当学生遇到问题和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够自由的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
参考文献:
[1]王祖浩.有机化学基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