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范文1

【关键词】 心理健康 职高学生 心理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6-023-01

一、职高学生背景分析

现在职高生在校频繁发生与老师的过激行为,所以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应该对现代职高生的心理现状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我们不应该再用以前的老套的方式、教育目标来培养他们,我们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我们教育的成功与失败?用什么检验我们教育的得与失?笔者作为一线的教师,想对职高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总结,并根据职高生存在的具体心理问题加以分析,尽量寻找到解决的方法,给以后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以指导。

二、职高生常见心理问题

(一)厌学心理

造成职高学生厌学的因素有很多,家庭方面主要原因有家长过于爱面子,当自己的孩子读了职高之后,觉得特别没有面子,读了职高就是下了地狱,永远抬不起头来,对孩子彻底失去信心,时间长了,孩子也就没有信心,从而导致厌学心理。还有一种家长对孩子要求不高,认为读了职高能混张文凭就可以,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态度。学校方面的原因,职高学生本身就是学习上有障碍的学生,职高老师一味的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因为上课听不懂从而使厌学情绪更加明显,整个社会对职高学生带有偏见。

(二)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职高学生遭遇挫折后引起不满表现出来的一种反常心理,职高学生的自律性很差,如果老师的引导方法不恰当很容易造成学生逆反,当职高的学生认为遭遇老师的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会失去对老师的信任,时间久了会产生对学校的不信任。

(三)自立心理

职高学生特别想自立,因为他们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为人处事的原则,他们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想独立,不想总是依附家长,渴望自己成为大人,享受到大人的待遇,为了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会做出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举动,但是这个时期的职高学生思维方式还没有真正的成熟,遇见一些事情没有冷静思考的能力,考虑事情严重欠缺周全,所以导致很多打架斗殴的事情。

三、职高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一)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辅导室的工作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发挥心理辅导室的工作,可以使学生常见的各种心理问题,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协调影响和辅导中得以疏导和排解,

1. 学校营造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氛围。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深入人心。健康的意识包括,情绪稳定、积极乐观、阳光、开心,有爱心等等一些人性善的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全面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 组建学生社团,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自助、互助作用。可以采取心理社团,心理委员等方式,通过对学生中的骨干力量引导,然后由学生自己宣传与行动,产生辐射效果,把学校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们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

3.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搞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心理障碍学生的跟踪辅导档案,保证心理辅导的实效性。对学生进行UPI测试,对有辅导愿望的学生提供学习心理辅导。。

(二)通过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使教师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良师益友

教师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要充分信任、理解、尊重学生。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出语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

作为孩子的家长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全面了解子女的心理世界和思维特征,注重研究孩子的情感和动作技能等特点,要以自己健康成人应具有的心理素质和行为规范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为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尽力创造最优的家庭环境。

职高的学生也是一群天真浪漫的孩子,他们有着普高学生不具备的很强的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工作干劲。针对学生的厌学心理完全发挥专业兴趣,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培养自信心,现在的职高学生问题是个社会问题,只要我们学校、家长、和社会一起努力来关注职高学生的成长,我相信职高学生一定会发出更灿烂的光环,为整个社会贡献出能强有力的力量。

[ 参 考 文 献 ]

[1] 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编.职高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2010.

[2] 郑和钧.邓京华.高中生心理学.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 马卡连柯.父母必读.马卡连柯全集第4卷.北京:人教社,1957.

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范文2

【关键词】唤醒农村中职“问题生”

职业教育愈来愈引起国家的重视,这给农村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然而,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市场经济本身的功利性对职业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目前人们对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判断和取向,严重影响职校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职校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以至我们在肯定中职学生主流是好的同时,不容忽视中职校学生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农村职校“问题生”问题尤为突出,情况令人堪忧,值得我们深入分析与思考。

1 农村中职校“问题生”的问题所在

笔者对所在地区几所农村中职校进行调查,并走访了一些学生,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问题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农村中职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多数是初中没学好,普高念不了,甚至有的学生是小学就没有学好、初中没念下来的辍学生、“双困生”、“问题生”。这些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偏差、社会的偏见,造成心理负担加重,甚至被扭曲,以至这些学生升学无望,自暴自弃,从而染上不良习气。通过与“问题生”的谈话,发现他们认为知道自己问题所在,但错不在己,他们也很无奈。

(2)中职“问题生”的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和思想品质上存在着较大问题。诸如懒惰、马虎、不求甚解、不遵守学习常规、怕提问题、怕分析思考、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不佳等等。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这些“问题生”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主要是由于原来学习成绩就差、基础知识薄弱,特别是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不知道来职校干什么,对职校抱有成见,来职校无非是混个文凭,以便将来打工方便一些,有些是家长逼着来的。

(3)通过与职校班主任的谈话调查,许多中职生常常在纪律常规上放任自己。对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学校规章、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熟视无睹、法制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不分荣辱、难辨美丑、缺乏自我控制和自觉管理能力。通过谈话调查发现,许多学生认为学校何必太认真,对学校班级的班周活动、纪律要求抱着“应付了事”的心态,甚至认为,职校与普高的纪律常规应该有区别,主要是职校应该在纪律上放宽要求,抽抽烟,喝喝酒没什么的,因此对学校批评和教育不当回事,甚至还有强烈的抵触现象发生,学生玩世不恭,老师痛心疾首。

(4)部分中职生思想上出现偏差,生活上追求享乐。来自较富裕家庭的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父母对其迁就,伸手要钱容易。因此,生活浪费、互相请客、过生日、买高档服装、化妆品、迷恋网络、互相攀比、虚荣心强。同时,在学校集体观念淡薄,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求索取、不求奉献;另一部分来自农村较为贫困家庭“问题生”常向父母提出超越家庭条件的过高要求,在平时消费上比不过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也会装阔、扮酷,行为更加乖张。

(5)心理上扭曲。中职学生年龄已十六七岁,喜欢独立思考问题,再加上来自农村,多少有一些危机感、自卑感。由于这些学生缺乏社会阅历,在观察事物和考虑问题时往往带有片面性、甚至脱离实际,流于空想,因此,他们的情绪表现为强烈、动摇不定,外来的东西不分良莠,性格怪异,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和自我控制能力,意志薄弱,易惹事生非,易结成小集体、哥们儿义气。通过与学生的交谈,发现学生还有抑郁、焦虑的情绪问题,甚至有认知上、心理上的障碍,有孤独、不安、退缩、敌对、冲动的心理现象,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以至易受不良因素影响,因此,有烟酒嗜好、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行为发生,甚至违纪犯法。虽然笔者非心理医生,但通过与学生的交谈,也同样强烈感受到农村中职“问题生”凸显的心理问题。

2 对农村中职“问题学生”不良行为成因的分析

(1)不少农村中职生的父母外出打工,自小就成为留守儿童,父母缺乏管教、不良习惯耳濡目染,部分学生父母的言行举止粗俗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父母从不过问孩子的思想和学习情况,有的父母以粗暴教育的方式教育孩子,严重挫伤孩子自尊心,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夫妻经常吵架甚至离婚,孩子得不到温暖教育,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灵创伤;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学习不好,去职校混混到成年,去打工算了,不必苛求什么,等等。家庭教育的缺失,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心态、久而久之,“问题生”产生。通过调查发现职校学生不良行为与庭教育关联,这是一个十分沉重的家庭教育的问题。

(2)“职校学生爱打架,不好管理”、“职校学生都是一些学习班上很烂的学生”,等等。对职校学生的定位出现偏差。以致学校老师心态也随之出现偏差。个别职校老师不能给自己准确定位,教育方法简单、易怒。认为学生的不当行为是成心捣乱、挑战自己权威。班级集体活动难搞,学生经常给自己添乱,要么对问题生穷追猛打,要么置之不理、放任自流,这样的教育,使得中职学生的问题更加突出,使之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进而出现恶性循环现象。笔者认为学生的问题, 相当有相当部分是老师教育不当造成的,甚至还出现“学生对老师有仇恨的现象,这不得不令人担忧。

(3)职校学生时常听到种种议论:农村职校学生是“三等公民”;“九年寒窗,初中收场,大学无望,前途渺茫”;“书又念到头,汗水已白流,外出找门头,职校没奔头”……这些社会舆论使得职校学生心理产生变异,对自己进入职校总那么几分不情愿,几分遗憾,百般无奈。在农村,对职校认可度低、很难感受到政府对职校学生重视与期待,更多是偏见。在农村职校,学生很难找到自身的社会价值,因此,影响到职校学生健康的学习环境、给不良行为的产生提供社会土壤。 通过谈话了解到部分职校学生,深刻体会到社会对其冷漠、忽视,产生了报复社会的心理,这让笔者产生难言的心痛。

3 农村中职“问题生”的唤醒教育

“唤醒教育”有诸多解读,在这里笔者仅就中职“问题生”施加“唤醒”方法,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激发他们“重新再来”的勇气和学习兴趣,以期激发他们有勇气戒除不良习惯,引向正常的教育轨道,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突出表现是沉迷,思想上深陷泥潭难于自拔、对问题所在自己也深感自责,无奈由于习惯的养成,心结难于打开,以至难于教化,因此,笔者认为应该要做法包括:

(1)结合“问题生”的心态,对其进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特别是要让中职“问题生”明确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当前现代化的迫切要求,使学生了解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现状,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是培养不同层次劳者的需要,国家不仅需要专家、学者,更需要千百万初中级技术人才。上职校不是低人一等,用不着自卑。进而突破“问题生”的心结,让学生充分认识职校学生同样有远大的前途,有广阔的就业前景,理想立足于现实,克服自身对前途和出路的担心与忧虑,“路在自己脚下,就看你怎么走”。这些“问题生”一旦解除这一思想疙瘩,对问题的解决就打开了一扇窗户。当然,树立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是一项系统工程,唤醒其尘封的心结,需要学校、社会、家庭齐心协力。

(2)坚持正确的唤醒教育。对学生的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一点十分重要,要深入了解学生问题形成的主、客观原因,了解学生的家庭及自身的苦衷,有针对性地运用最适当的方法进行教育,强化其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行为的责任感,自觉影响其德行;以说服教育为主,适当的奖惩方法相结合。学校以班主任、政治老师等为主,配合德育部门协同施加教育;问题特别突出且屡教不改的学生,可以与法制部门协同教育,增强其法制观念,令其自觉和不自觉地改正自身的问题,以期达到唤醒学生良知的目的。

(3)情感拉动与激励改正。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大多对老师有一些冷漠的情绪,思想工作难做,指导老师必须有强烈的爱与责任意识,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恩威并施,先恩后威。要求老师对学生要有“朋友式”的关怀,倾听其诉求,发现其心理问题,开展系列活动,让这些学生参与其中,并发现其潜能;与学生达成书面协议,敦促其改正不良习惯,可用行为进步积分方式激励学生,只要有稍许的进步,都要及时予以肯定,稍微的退步都要及时提醒。允许这些学生再犯一些错误,但一定要减少犯错的机率,勇于承担责任,并乐于改正错误,只要师生心灵相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心关怀,问题的解决只剩时间的等待。

(4)搭建家、校、社会联系平台,唤起中职生成才的希望。

农村职校学生除了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外,还必须紧密联系其家庭以及相应的社会协调配合。尽可能让社会关注有不良行为习惯学生的家庭状况,解决一些后顾之忧,能让家长把温暖及时传递到这些学生的身上。学生的进步家长要特别关注,并把欣喜写在脸上,让孩子能充分感受到;同时社会要积级营造氛围,既有对教育的重视,更有对职校学生的就业的引导,学校与政府联手,广开渠道,校校联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式培养、中职集团化办学,让学生学有所用。对中职学生就业前景进行设计并着力打造,让中职学生对前途充满信心,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解除中职学生家长担忧的心结,自觉配合教育的关键。

(5)加强对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纠正其不良的心理问题。多数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的心理问题突出,学校应该与专业的心理教师建立联系,让心理教师定期与学生交流查找其形成不良心理的原因、消除其对学习冷漠、自卑、焦虑、挫折感,悦纳学生,坦诚相见。唤醒学生看到自身的心理问题,并告诉学生可以通过科学方法解除其心理疾病,心理健康问题得到解决,转化“问题生”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唤醒教育”对解决中职“问题生”思想问题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实施“唤醒教育”教育,已经在我国一些中职学校展开,笔者在所在学校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取了一些成效,当然,在实施过程中难免碰到诸多困难,但我坚信,只要努力去探索,把握国家重视职教的契机,中职“问题生”,终将不成为问题。

综上所述,农村职校“问题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常抓常新的问题,笔者的调查及“唤醒教育”只是一个偿试,关注并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仍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叶高炎.职业生涯设计与求职指导.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范文3

[关键词]建立;管理;价值

近年来,随着国际化进程加快和世界范围内实体经济的重视和发展,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形成了蓬勃发展的喜人态势,尤其是包括五年制在内大专层次的职业学校学生规模持续扩大。但勿庸讳言,由于社会价值的多元、五年制高职的学程特点以及学生生源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发生在少数高职校学生中诸多反常甚至有悖人伦的校园伤害行为是屡见不鲜,广见于报端。这些问题或现象的背后,如果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无不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关。

因此,在高职学校,关注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掌握其心理特点和规律,一直以来,都是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实践表明:建立一整套系统完整的学生心理档案,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预防和干预学生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使教育管理更具预见性和针对性。笔者从五年制高职学生自身特点、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的意义和策略等方面,略陈陋见。

一、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

与普通中学学生相比,五年制高职学生虽同是初中毕业升入,但其所在的初中时代,大多是老师眼里的“问题学生”:有的是学习方面存在不足,有的是行为习惯方面表现不佳,有的是思想品德方面亟待改进。因此在教育管理上,难度显然要比普通中学学生大得多。此外,五年制高职学生在校时间长,年龄跨度大,心理和生理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巨大的变化,无疑给教育管理带来复杂因素。五年制高职学生前三年为高中阶段,后两年为大专阶段,其学历层次比不上本科院校学生,自身能力也无法与其相提并论,这些无形中给就业带来困难,导致压力增大,心理状态更加复杂莫测。其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认可度低。由于初中阶段各方面表现不理想,这类学生经常会受到社会、老师、家长的忽视、轻视。

(二)自卑、自私现象严重。由于他们经常处于不被社会认可的状态,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存在自我评价不当现象。有的学生情感冷漠,把个人感受放在首位,很少尊重别人的想法,顾忌他人的感受;对同学态度冷淡,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熟视无睹,置身事外。

(三)情绪波动大,自控能力较弱。这部分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处理事情易冲动且缺乏理智。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同学发生矛盾,小至吵嘴,大至打架斗殴。

(四)心理承受能力差。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小学、初中时代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离开父母独立生活难以适应新的环境,耐挫能力差,他们听不进别人的批评意见,对于老师或是同学的建议不能虚心接受,甚至采取极端方式对待。

(五)厌学心理问题。因初中阶段文化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习积极性不高,目标不明确、对学习毫无兴趣、厌恶学习,不少学生存在一定的厌学情绪和倦怠心理。

(六)就业择业心理问题。因就业压力的影响,五年制高职学生普遍存在依赖心理、焦虑心理,不少学生在内心深处惧怕或不愿意自主择业,更缺乏创业精神和独立能力,是否能顺利就业成为许多学生的一大“心病”。

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意义

(一)从学生自身成长看:五年制高职学生由于自身角色和年龄特征,对自身认识易存在偏颇,产生消极心理,制约了其健康发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认识到自身人格特点及可能存在的心理异常情况,从而预防心理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从学校管理工作看: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有助于区分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心理方面还是品德方面。有助于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前瞻性。为学校管理和有关部门开展教育工作,制定了有关决策提供客观资料和依据。为客观评价学校教育工作成效,加大心理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改进工作方法提供帮助。

(三)从心理咨询部门角度看:开展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建立五年制高职学校学生心理档案,有助于心理咨询部门开展心理调研活动,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对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诊治。在普遍调查的过程中寻找规律,找出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对心理研究专家帮助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学习奠定了基础,为心理专家进行科学研究创造了必要条件。

三、如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心理档案工作规章制度

近几年各职业院校在国家的政策号召下纷纷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是目前一些职业学校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上级验收通过后,就闭门谢客,并未真正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有些只是单纯地依赖心理测试量表来对学生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并没有具体分析、跟踪调查,更没有建立系统完整的心理档案,以备查阅。近年来因心理问题自杀或自残的事件悲剧,从一个方面说明学校没有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咨询工作可谓徒有其表。因此学校领导和心理专家必须制定学校心理档案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责任,统一规定,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厘定明确、具体的心理健康档案内容

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范文4

【关键词】中职物理教学;常见问题;改进策略

中职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和专业型的技术人才,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发展,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中职物理作为理工科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在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中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

①对物理教学重视度不够。以往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出技能型人才,而不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忽视物理教学的重要作用,致使教师缺乏较高的教学积极性,如专业课程过多、物理课程少。同时中职院校结合企业人才需求,对专业课程比重加以提高,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继而减少物理课程的安排,导致物理教学处于尴尬的境地,教师教学的态度不积极。

②没有恰当选择和使用教材。当前许多中职院校在物理教学中都是采用陈旧落后的教材,或者是以学科本位教学模式为基础进行编写,虽然物理较为重视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物理知识,增强逻辑思维能力,但是难以充分展现中职教育的特色。当前中职物理教材与专业知识毫无干系,与实践严重不符,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没有意识到物理教学对其他n程学习的重要作用,更没有将物理教学和专业课程的学习相联系,严重降低物理教学效果。

③落后的教学模式。部分中职院校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学习物理知识,这样的方式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有些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程度,实践操作环节较少;同时教师缺乏较强的专业素质,部分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难以满足学生的专业发展,无法为物理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中职物理教学常见问题的改进策略

(一)高度重视物理教学

物理教学在中职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学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可以对专业技能的原理进行深入探索,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部分中职院校忽视物理教学,物理课程设置少,随意选择教材,师生缺乏动力,这就需要中职院校加强物理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步伐,使物理教学难度与学生实际基础相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此外,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实用的原则,将物理在所有学科中的基础性作用加以充分发挥,耐心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与发展。 (二)恰当选择教学内容

在中职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按照合理科学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实用性,使其与生活需求相符,更好地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要。当然要想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物理课程,必须要让学生感性认识物理知识,使其了解物理知识与社会发展、科学进步、自然等之间的关系,自觉主动探究物理现象,强化知识学习,继而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知识的过渡。如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用日常生活常见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鼓励学生对身边事物进行细心观察与独立思考,善于发表独特的见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创新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思想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效,在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的背景下,中职院校必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创新教育理念,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中职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进行正确理解,结合学生个性特点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如教师以学生之间不同的成绩、能力、学习态度等为依据,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由成绩好的学生带动学习差的学生,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全班学生的共同进步。总而言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科学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采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方法,继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促进物理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物理教学作为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物理教学的重视度不够、没有恰当选择和使用教材、教学模式落后等,严重影响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从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等方面出发,高度重视物理教学,恰当选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理念,从而激发学生的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创新意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更好地推动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永国.中职物理教学存在问题及措施建议[J].学周刊,2016.03:21

[2]张韬.中职物理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的建议[J].才智,2016.14:2

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范文5

笔者就针对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过相应的调查,在调查表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心中最大的困惑是什么?学生的答案可大致归结为三类:第一类对前途不明确,对职业学校的认识不足,导致学生对学习没有多大的兴趣。其中有个学生就是这样写的“老师,我们职校和其他学校为什么不一样其他学校的学生说我们的职校是一个很不好的学校,不知道为什么,对于我来说学校也是个学校,都能学习到知识,我真不明白,他们为什么看不起我们学校,真不明白。”其中学生提出的这些疑惑基本上能够占到50%,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数还是比较有上进心的,学习的积极性也是非常高的,对自己的前途也是非常关注。只是由于对上职业学校的认识不准确,导致了他们处于短时期的迷茫阶段。但是,如果学生的这种问题不及时解决的话,会影响到他的整个中职求学阶段。

第二类是恋爱问题。恋爱问题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也是比较大的。我在这举一个学生给我写的她心中的困惑(为方便起见,本文只摘录部分片段):我叫他不要分手了,可现在好了,他们变得好亲密,跟我远离了,我现在该怎么办,他怎样才能回到我这儿,我现在真的要疯掉,我根本没法学习。考试快要到了,我该怎么办?从这个学生的描述可以看出,她现在已经处在非常困惑的阶段,而且这种困惑已经影响到自己的学习。虽然自己很着急,但是凭借自己的经历又不能跨越这个障碍,所以这时就急需要对这部分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才能帮助他们从困惑中解脱出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第三类是学生和家人会闹一些小矛盾,或者和自己的朋友闹一些小矛盾,这些在调查的结果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小,只有少数。而且,这些矛盾基本上不会在学生中留下什么阴影,基本上过一段时间就过去了。所以本文就不着重讨论。

这两个问题的存在,有其自身的原因。第一,生源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在我们国家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来上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都是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上职校是他们最后的一条路,也就是说,如果有其他的高中去读,他们断不会来职业技术学校的。那么就可想而知,学生的学习状况如何。第二,社会普遍对职业技术学校的认识存在偏见,认为上职业技术学校的小孩没有出息,将来也不会有好的就业机会。以上这些原因导致了职校的学生学习劲头不足,对自己的行为也不加以约束。社会的这些歧视目光也导致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所以,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从我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如何破解影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难题,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人根据自己平时和学生的谈心、接触,总结出一些解决方法,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一,配备专业的心理医生和专门的老师进行心理辅导与咨询,让心理咨询形成常态化,而且可以对个别问题比较严重的建立个别心理健康档案。

我校现在已建立了心理资讯室,但是去的学生很少。究其原因还是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是一项特别专业的工作,学校的教师虽说对学生的各种问题了解的比较清楚,可是在具体解决时往往缺乏专业的知识,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目前,我校的心理咨询大多是班主任在充当着这份责任,导致心理咨询不专业、不系统。所以,要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必须要有专业的师资队伍。其次,必须纠正心中一些错误的观点: 向心理咨询师求助,就不是正常人了,就是心理有病了。而且有的学生还担心,我给咨询师说的这些悄悄话老师会不会告诉个别人?如果学生有这些想法,那肯定是不愿意走进咨询室了。要想让学生坦然地走进心里咨询室,必须打消学生心中的这些顾虑。刚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把负责心理咨询老师的手机号码留给学生,方便学生匿名咨询。而且要告诉给学生,心理有问题和身体生病同样,是非常正常的。而且有必要对一些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如此的话,可以长时间的了解这个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第二,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用“心”来抚平学生受伤的心灵。

我们说,一个优秀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反之,一个自己心理都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的危害也是长期的。但是,个别教师在对待学生态度上存在很大问题,如对学生的偏见、猜疑、侮辱等,这严重影响了和谐、融洽、信任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散漫、不专心或呆板,讲的不深不透,表现出厌烦等,这都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畸形发展。所以,要想学生的心理健康,当务之急应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如何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呢?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政策,请一些校外的心理专家为我校老师开展一些心理辅导、咨询课,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平。消除对心理咨询的一些认识误区,认为去找心理医生的就是精神病、心理问题等等诸如此类。一个人的身体过一段时间会生病,那么心理也是如此。心理方面过一段时间有些问题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有教师切实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到了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才会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往健康的方向上走。

第三,学校可以经常开展一些关于中职生就业状况的讲座。

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范文6

【关键词】能力本位;高职;内科护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07

一、课程改革定位

《内科护理》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的桥梁课程,涵盖医院各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操作技能。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卫医政发〔2012〕30号)印发,护士职业岗位任务分六大块:健康评估、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心理护理、执行医嘱、护理操作。高职层次以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传统的教学以“知识+技能”为主,重点突出“知识体系”的完整,有悖于高职培养目标。护士职业技能性强、动手能力要求高,更要求高职护生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充足的知识积累也以熟练的技能作为外显形式,改革应以“熟练技能+必须知识”为目标,技能训练、能力本位教学应是《内科护理》课程改革的突破点。

二、 课程改革设计理念和思路

1、课程改革设计理念

在《内科护理》课程设计上,应围绕当前的行业标准和护理执业需求进行。首先对学生的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调研,并据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立以“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满足学生岗位能力的需要,获得护士职业资格,及学生工作后的可持续发展打基础”作为教学理念。

2、设计思路

通过行业调研、护理毕业生的岗位调查和护理专家的座谈及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卫医政发〔2012〕30号)印发,提到的责任护士的职责,确定内科护理的典型工作任务和流程,并据此总结和提炼出内科护士的职业能力。再把职业能力转化为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改革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能够识别内科患者常见的症状、体征,识别病情变化,具备对危重患者做出应急处理的能力、具有实施内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常用检查配合、常用诊疗器械的应用能力、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具有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和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等。

2.知识目标 应知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应知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标准、需要护理配合的治疗要点、应知与内科护理操作相关的理论知识,联系临床实践等。

3.素质目标 树立“生命至上”职业意识,具有认真负责、虚心好学精神、具有关心、爱护、尊重护理服务对象和认真、严谨、热情、勤快的工作作风、具有与患者及家属和谐沟通的能力、具有人文关怀精神、具有热爱护理专业、乐于奉献、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及团队合作精神、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

四、课程内容设计

该课程分为九个模块,分别是呼吸内科护理、心内科护理、消化内科护理、泌尿内科护理、血液内科护理、内分泌内科护理、风湿内科护理、神经内科护理、传染病护理。每一模块又分成若干个任务,将学习活动融入在工作过程中。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的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内科护理岗位必需的专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五、教学方法设计

以能力为本位,突出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对接,设计积极有效的教学实施。

1.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励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开阔学生思路,然后按照提出问题的思路进行讲授,使学生通过思考,按照问题思路构建基本知识。

2.PBL教学法 将学生置于临床个案中,学生对个案分析,提出假说,然后寻找资料,分析假说,最后在课堂上集体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如何去查找有关问题的答案,记录各学生的表现,以便了解不同学生的弱点所在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3.案例教学法 ①病例准备: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准备2份或3份临床病历资料,并拟定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问题要有一定的启发性和诱导性,有利于病例讨论、深化所学知识、经历解决问题的系统过程。病例选择可以是单一的典型病例,也可是综合病例,如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全心衰,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体现疾病知识的相关性和连续性。②课堂实施: 在每一个模块讲授结束以后,引入病例讨论,总结该模块所学的内容,把所学的东西前后串联起来。首先,老师用多媒体展示病例资料,学生分组讨论,讨论该病例的初步医疗诊断,并根据病例资料分析其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诊断,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内容。然后,每组推举一名学生代表发言,阐述本组的观点和思路,其他成员进行适当的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讲评,完整准确地概括知识要点,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补充遗漏之处,分析错误原因,使所学的知识完整确切。

4.“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法 将教学场所设在实训室,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法: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的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基本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每个大教学情景能够支持学生进行持续的探索,学生能够在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时间内从多种角度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持续的求解。

六、考核方案设计

课程成绩形成(比例分配):本课程在原有 “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考核方法上增加形成性考核方式,注重学习者课程学习成果的阶段性成绩,对学习者学习目标进行阶段性测试,把职业素养、社会能力、学习态度等列为《内科护理》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内容,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职业素质等多方考核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