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卫生培训教育

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范文1

再夺湖北省职业教育培训课题

研究单位团体奖

文/特约通讯员 周大勇

日前,在2014年度湖北省职业教育培训课题研究成果评审中,荆门市技师学院陈卫民院长主持研究的课题《职业素养基本训练》获得省级省重点课题一等奖,彭彬林老师制作的课件《flash动画——制作逐帧动画》获教案、课件类一等奖,柴玉姝老师的《中职课堂师生冲突的校本研究》获论文类一等奖,学院连续五年获得湖北省职业教育培训课题研究单位团体奖。

近年来,荆门技师学院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围绕现代产业转型与升级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改革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加大了教研教改的力度,多举并措,教研教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一是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学院贴近企业生产岗位,引入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设计生产性工作任务,实现“教室车间化、学生员工化、课题产品化”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达到更好的教改效果,被确定为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单位。

二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手段。学院经常举办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等活动,积极倡导和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和仿真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主要通过视频、图片、声音、文字形象化地展现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传授给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是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引领教师成长。学院定期组织教育教学课题研讨会、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校际同行交流课,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讨、听课、评课及优质课评比活动,为全体教师搭建展示的舞台和研讨的平台,进一步激发了全体教师参与教学教研的热情,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营造了学习型、协作型的教师文化氛围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据悉,荆门技师学院今后将不遗余力地为教师提供更多交流学习的平台,展示才华的舞台,鼓励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打造一支教学教研水平都领先于同类院校的优秀教师队伍,为加快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山西交通技师学院:

获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和

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文/特约通讯员 赵启文

近日,山西交通技师学院机电工程系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公共管理系现代物流专业分别被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为山西省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两个项目共计获得省级财政支持资金400万元,项目资金将用于设备购置、教学改革、课程开发、教师培训、教学资源建设等内容。

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建设期为3年,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设期为2年。建设期间学院将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推进企业与学院共促专业建设、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步伐,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生学习对接,进一步加强专业实训条件建设,实现一体化教学设计,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强化实践育人。

重点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申报成功,为学院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升专业实训水平,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向山西产业发展和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奠定了基础。

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

举办意大利高级服装创意制版研修班

文/特约通讯员 李文胜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服装行业技术人员的制版水平,同时加快提升世界服装大赛中国赛区选手的技术水平与国际时装技术接轨,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作为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日前聘请了意大利服装创意制版大师卢西亚诺·迪纳尔多先生来校授课。卢西亚诺·迪纳尔多先生是意大利时装界权威的制版专家和资深的服装技术教育家,是著名时装大师费雷的专业老师,曾先后担任多家世界著名品牌制版总监。

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范文2

关键词:全科医学;社区护理;职业培训;继续教育

收稿日期:2007―01―07

作者简介:徐凯(1951―),男,汉族,辽宁省沈阳人,沈阳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院长、教授、硕士,任全国卫生管理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卫生法学会理事,多年从事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研究和管理工作。

我国在以科学的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为根本奋斗目标的前提下。伴随着新兴医疗体制改革和创立,医疗服务模式发生了根本转变。那么医学教育要适应医疗模式变革的内在要求,应将全科医学教育、社区护理学教育、全科医师的培训纳入以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统筹规划。建立全科医学教育和社区护理学教育的有效机制,逐步形成学历教育、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全科医学教育模式。

全科医学教育要适应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要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逐步尝试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将全科医学基本理论教育和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社区预防保健能力,卫生服务管理能力,纳入教学全过程,以适应社区管理的以医疗服务为主,转向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和基本医疗服务“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

国家教育部教字(2006)13号文件指出:“毕业后医学教育是全科医学教育的核心,是全科医师培训的主渠道。”作为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应当是全科医师培训的承担者,我院2000年以来先后在沈阳市举办三期社区卫生服务技术人员培训,对350名学员进行了培训,原卫生部部长彭玉同志专门到我院考察。2001年我院被辽宁省卫生厅授予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的毕业后教育和课程设置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一、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成人学历教育

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后,各级卫生医疗管理部门均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大批卫生服务技术人员,从医院的医疗服务机构走向社区。由于医疗服务模式转变,这批医护人员的知识结构亟待更新。以沈阳市社区分布情况为例。按《沈阳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中明确提出,原则上按照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3至10万服务人口,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居民15分钟步行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标准,补充设置服务站。按照这个标准,目前我市已有街道办事处112个,社区1290个。但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19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35个。医疗服务人员近2000人。但是这部分医疗人员学历结构依然偏低,亟待培养,以适应社区服务的要求。据有关资料证明,在全国社区医疗和护理的人员中,学历结构仍然偏低,本科学历占社区医护人员的12.5%,专科学历占社区医护人员的37.6%,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占社区医护人员的49.9%。职称层次也偏低,高级职称(副主任医师以上),占社区医护人员的3.8%,中级职称(主治医师以上),占社区医护人员的25.7%,初级职称(医师),占社区医护人员的71.5%。社区护理人员的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和医疗服务人员相比只能是更低,本科学历占极少数,职称普遍偏低。

医疗服务人员的学历层次,为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提供生源保证,随着全科医学的学科完善,职称评定畅通,随着国家逐步打开通向社区服务的医学毕业生的道路,这样形成了社区医护人员接受学历教育的生源群体,大批从事社区医疗和社区护理人员,将接受成人高等医学的学历教育。

二、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培训纳入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过程

国家卫生部已建立了卫生技术人员准入制度,国家卫生部职业鉴定中心,以逐步向社会公布了13行业的职业资格鉴定的标准。随着医疗服务模式的变化,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的“六位一体”的结合服务模式要求,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人员要逐步实施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社区中“六位一体”综合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结合服务内容决定了社区卫生技术服务人员职业要求。

从“六位一体”的六个服务内容要求,全科医学和护理人员要逐步接受相应的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

健康教育工作,可要求社区卫生技术服务人员参加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鉴定。预防、保健工作,可要求社区卫生技术服务人员参加防疫员的培训和鉴定。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工作的社区卫生技术服务人员可参加妇幼保健、护理的培训和鉴定,也可扩展社会人员参加护工的培训,有利于社区实施家庭病房建立后的护工的要求,缓解护士的人员短缺问题,逐步缓解“有市场、没人才”的局面。

三、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

大批医疗服务人员逐步要从事社区卫生服务,这批人员的知识结构急需更新。全科医师、社区护理人员在上岗前要接受系统培训,沈阳市有关资料证明(截止2006年10月),已培训了2048名医生,占全部社区医疗服务人员2238名医生的91.5%,已培训1642名护士,占全部2416名护士的68%,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86万余份。年均入户服务60余万次,使320万人次直接受益。“医疗服务进社区,卫生服务进家庭”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社区医疗和护理人员上岗培训工作十分重要,它是医学继续教育重要内容,知识更新、五种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团体合作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社区预防能力、卫生服务管理能力)的培养。均需要纳入岗位培训内容。

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范文3

关键词:师德师风;卫生高职院校;建设

卫生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卫生人才的基地。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对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卫生高职院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情况影响着教师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卫生高职院校的学生将来大多是工作在医疗卫生行业的第一线,这就要求卫生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修养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1 加强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

1.1 是全面培养高素质卫生人才的需要

随着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构建,社会对于高素质应用型卫生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培养过程应更加贴近社会需要和企业生产的实际,作为卫生高职教育实施的灵魂,卫生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为社会培养的卫生人才素质的高低。大学时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形成的关键时期,与学生密切接触的教师的思想作风、道德品质、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卫生高职院校必须有一支思想品德素质良好和专业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加强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对推动卫生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卫生人才有着重大的意义。

1.2 是卫生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国家对职业教育有着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规模已突破1000万,占整个高等教育的40%,高职教育迎来重要的改革发展机遇。在这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期,卫生高职院校要想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师德是教育之魂,教师的师德情况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师德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中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建设,是卫生高职院校发展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更是卫生高职院校的灵魂。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卫生高职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也是卫生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形成“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师德风尚,就必须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增强其自身修养和专业技能,倡导“最好的教材是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理念[1]。

2 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得到明显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业务素质明显增强,教师梯队结构逐渐趋于合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明显增强,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无私奉献,成为这支队伍的主流。随着社会的迅速转型,高职院校教师的思想状况也在发生变化,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师德失范现象,政治观念淡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育人意识淡化;师表意识弱化;敬业精神不强、急功近利心切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大量的青年教师迅速的充实到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中来,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主力军。有医学院校研究发现作为高校教师主力军的青年教师在思德思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有育人意识淡薄、学术功利化、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合作创新精神不强、自身表率作用欠缺[2]。

3 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当前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其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样的,多因素的。从主观因素来看,教师教书育人意识淡薄是师德师风特别是青年教师师德师风问题出现的一个主要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卫生高职院校生源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等诸多原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卫生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的热情;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卫生高等院校毕业,有较强的专业素养,但是未受过严格的系统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职业道德等教诲,有时即使参加岗前培训有涉及此部分内容,也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在短时间内突击完成学习,教师全方位的师德师风及教育教学理论仍需持续学习;再一方面,卫生高职院校的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包括教学、科研以及专业实践等方面,同时还要兼顾家庭,这些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主动投入教学的热情。调研表明,绝大部分教师都知道和理解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教师行为规范,但在践行这些文化传统和基本规范方面存在一些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是真知力行、知行合一的问题[3]。从客观因素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部分教师受到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敬业精神不足,工作上不愿意进取,没有起到教师该具有的“德高”、“身正”、“尽职”的师德师风表率作用[4]。在教师的引进、培养和考核等环节中,部分学校或部门注重对教职工专业素质的考核,忽视对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的考察,虽然高校等以文件等形式对教师师德做出了一定规范,然而在具体时间中,这方面内容形同虚设,加剧了青年教师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了自身道德素养的长效建设[5]。同时虽然在教职工考核、职称晋升等过程中明确提出师德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可量化的考核标准。

4 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途径

4.1 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多形式开展学习培训

卫生高职院校需加强统筹规划,把师德教育纳入教师发展的全过程,纳入教师专项培训管理体系;同时需加强教育培训课程建设,开发教育培训资源,整合教育培训内容,创新教育培训形式,强化师德师风的日常学习,制定教师政治学习计划,采用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研讨、专家辅导、实地考察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培训。要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结合不同岗位的教师职责,开展不同的师德主题教育与培训,把教师职业道德、学术规范、法规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列为培训的重要内容,使教师牢记从业规范和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轮训制度,加强对与学生密切接触的辅导员、班主任的师德师风专题教育。要把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列入首位,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其中,利用思想政治研究会、党建研究会等学术团体,对教师的师德教育进行专门研究,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师政治学习计划。

4.2 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青年教师的师德素养水平和精神风貌决定着卫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卫生高职院校应把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来抓,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将师德教育作为青年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新教师的师德师风培养,可通过组织参加师德相关理论课程的培训和岗前业务培训,通过与优秀教师代表进行面对面地交流,聘请高校专家进行师德师风专题报告,使新教师明确教师从业规范和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同时要对每个青年教师成长提高提出明确目标,可结合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度,从思想品德到业务能力,全方位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培养工作。

4.3 完善规章制度,严格师德师风评价考核管理

卫生高职院校要认真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健全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如《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师考核方案》等,规范教师行为,使师德师风建设有章可循,促进学风、教风、校风的建设,完善师德建设机制。同时,还需严格师德师风评价考核,建立师德建设考核制度,制定相应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考评办法,把师德建设作为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作为对各部门负责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在教师绩效考核中, 将师德放在首位,注重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和贡献,科学有效地实施教师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分配的主要依据。把教师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聘用、教师职务聘任和晋升、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的必备条件,对师德行为考评不合格的教师,在岗位聘任、职称评审、进修提高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对师德行为表现优秀的教师,在多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4.4 构建师德师风社会评价监督机制

卫生高职院校可建立师德师风问题报告制度,积极鼓励学生、家长和有关方面对教师职业道德状况进行监督和评议,形成师德师风建设监督网络,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学生评议、家长反映、院长信箱、监督电话等多种形式,时刻了解,把握教师遵守师德规范和教书育人情况,做到防微杜渐,预防在先。对师德师风有严重问题的教师,需严肃处理,对不能履行教师职责的教师可调离教师岗位。应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加大依法处理的力度,对有违教师形象的言行要给予批评教育、及时劝诫、责令改正,对严重违背师德要求的教师要依照有关政策、法规给予处分。

4.5 树立师德典型,强化师德师风引导机制

卫生高职院校可加强对师德高尚和教书育人成绩显著教师的宣传表彰力度,定期开展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等评选活动,树立师德模范、教学名师等典型,予以表彰和奖励,以评选典型为契机,表彰那些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充分发挥激励的导向作用。通过开展师德教育主题活动,召开师德师风专题报告、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报告会,广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积极倡导“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师德风尚,激发教师的职业责任心和荣誉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挥校内宣传媒体的作用,营造师德建设舆论氛围,通过学报、广播、网络等校园多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师德规范和要求,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4.6 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卫生高职院校要大力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不断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师心理状态,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注重教师的身心健康,加强教师心理疏导,帮助教师减轻心理负担,提高教师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卫生高职院校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快乐愉悦的精神面貌,不断提高对学生的亲和力、影响力和感染力。

教师的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的核心,是教书育人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卫生高职院校应不断加强教职工的师德师风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廖志平.推进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考量[J].教育与职业,2016(3):73-75.

[2]汪蓓,高秀玲,陈莹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初探[J].经济师,2013(12):149-151.

[3]贾积身.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23-25.

[4]李雯.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思考[J].师资建设,2015(3):18-19.

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范文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82-02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职业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劳动者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根据相关统计,我国每年新发尘肺病人1.5-2万人,全国每年报告各类急、慢性职业中毒达到数千人;重大恶性中毒事故时有发生。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职工健康知识知晓率的低迷,职工个人自我保护、自我防护意识、能力不足所致。只有人们对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危害性以及如何防护等知识有了了解,具备了相应的职业病防治知识,才能在工作实践中按照规程进行操作,自觉使用防护用品及设施。

为了解不同行业人群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以及提高不同行业人群对职业病防控能力,探讨行之有效的职业卫生教育方法,现将我院开展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对象主要集中在工作过程中可能接触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规定的如高温、中毒、噪声、电焊烟尘、苯系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不同行业的职工共计686人。调查采用调查表的方式,共发放调查表686份,收回调查表686份。经分析,剔除填写不合格的调查表16份,有效调查表共670份。有效率为97.7%。被调查对象年龄在23-55岁之间,平均年龄43.2岁。调查对象年龄在35岁以下的共有329人,35岁以上的为341人。工龄5年以下的88人,5年至10年的为206人,10-15年的为231人,15年以上的为145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的为83人,中专383人,大专以上的204人。

1.2 调查内容 主要包括:受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种类、职业健康监护措施、职业病危害防护、职业病防治知识获取渠道等。

2 结 果

2.1 不同年龄职工对各项相关职业病的了解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距 见表1。

2.2 不同工龄对职业病的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统计 按照统计学原理,在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有关内容的了解方面,5年以内工龄职工与5-10年工龄职工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其余各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距。在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方面,10-15年工龄职工与其他工龄职工之间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距外,其余各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在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的了解方面,15年以上工龄组与其他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在职业健康监护知识的了解方面,各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距;在职业危害检测知识的了解方面,各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距,见表2。

3 讨 论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不同行业人群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不一,对职业病的防控、消除,保护自身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方面做的还是比较薄弱。因而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1],关注人类自身的健康需求,确保人们有能力、有时间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保证职工能够掌握职业病防控方面的知识是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的。所有人都应知晓与自己所从事的岗位相关的职业病的防控知识,并在工作实践中身体力行,因此对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关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要求,对职业病防治知识进行普及。

各单位务必定期举办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聘请专业人士向职工讲解专业性的卫生知识,在培训过程中,要坚决杜绝走形式、走过程的形式主义思维方式,杜绝只重视安全知识培训,不重视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的弊端,通过连续的、职业的、不间断的培训,使职业病防控知识知晓率达到100%,并将防控知识自觉的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

各级卫生管理、监督部门,也应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投入到职业病防控宣传、普及方面上来,利用电视、宣传手册、夜校等手段对职工进行相应的卫生健康教育。卫生部门还应使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定期组织相关专家编写通俗易懂的职业病防控知识宣传培训教材,更新相关职业卫生知识,为各单位培训一批熟悉职业卫生健康知识的管理人员,人大部门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保证各企事业单位配备熟悉职业卫生健康知识的管理人员,并可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监督检查的方式,对不开展职业卫生健康教育、没有配备职业病防控器材的单位予以处罚。

职业卫生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下列两个方面:①企事业单位主要管理人员的教育。在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健康培训,并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对负责人不仅要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还要进行劳动法规和卫生监督教育,提高企业全员职工的法律意识,有力的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②对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教育,主要应包括普及职业病防控知识教育、强化职业卫生自我保护知识 教育等内容,确保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使劳动者在工作实践中,自觉遵守各项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最终实现减少、预防职业病发生的目标。

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范文5

眼下,“邓州护士”以其过硬的自身素质、丰富的临床经验、高超的实战技能,深受用工单位的欢迎,正成为河南省对外劳务输出的一个金字招牌。截至目前,获得“邓州护士”资格证书的已达3.15万人,他们分布在国内20多个省份,成为一支活跃的“劳务大军”。

面向市场办学、面向学生就业、面向社会服务,打造“邓州护士”金字品牌,这是邓州市最初的发展思路。该市以邓州市卫生学校为依托,在邓州市区各医院、乡镇卫生院建立网络式的“教学圈”,发展了30多个半工半读教学点;在专业设置上,该市积极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30多家国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共同协商合作,针对市场需求设置护理、中西药剂、卫生保健等8个卫生行业特殊工种,并建立长期的人才供需机制;在师资力量方面,该市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办法,定期组织教师到省级医院、高校进修学习,并参加省级、国家级的骨干教师培训班,使新知识、新理念及时融入教学当中,在此基础上引进一批名医名师来校施教。

如今,“邓州护士”与新乡海员、漯河食品已成为河南省三大新兴特色职教品牌。目前,邓州正在筹建占地510亩的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后每年将向劳务市场推出“邓州护士”3000名以上。

广西:开展职教攻坚

助推产业发展

近年来,广西自治区教育厅围绕北部湾经济发展战略、广西打造“14+10”千亿元产业集群,指导职业院校主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调整更新优化专业设置和布局,规范专业建设,设置了与石化产业、港口物流、汽车制造、现代物流等与新兴产业配套的70个专业及一批专业群。

广西职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教学、生产、技术攻关等环节,不仅为学校培养和打造了一大批懂技术、懂管理的教师和技术能手,也为当地企业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提升了企业适应地方产业升级发展的能力。此外,广西还通过实施职业教育扶贫工程、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工程、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重点工程、实施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双证书”同步工程等“七大工程”,有效地推进民族地区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重庆城市管理职院:推行企业兼职教师资格认证培训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从2012年6月开始推行企业兼职教师资格认证培训。学院构建了以教育学、教学法、高职教育理论等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兼职教师资格认证培训课程体系,开展五期共计130多人的企业兼职教师培训,其中80人获得认证证书。

据介绍,对参加认证的企业兼职教师,首先集中授课培训,每期共44学时。授课内容主要围绕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现代教学方法手段掌握及运用、课堂授课内容选择、经验技能优势如何转变成教学优势等进行。兼职教师完成培训后,至少承担一个学期50学时的教学实践,并经过指导教师一对一的现场教学跟踪、学生教学效果反馈等,最终通过认证。鉴定认证意见60%来自学生。

如今,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已有不少专业课程教学采取分段式教学模式,由专任教师和企业教师一起授课,实战部分由企业教师承担,而理论部分则由专任教师承担。

山东寿光:出资千万招揽高技能人才

近日,山东省寿光市为引进培养高技能人才出台文件,并明确资金的分配方法。一是对采取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等形式输送高技能毕业生的技职院校和在合作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分别给予高职院校、毕业生个人每人1000元的奖励。二是对员工进行岗位技能提升培养,使员工取得高级工、技师或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企业,按每人1000元标准发给企业培训补贴。三是对在该市定点培训机构培训,取得高级工、技师或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后在该市企业就业满6个月的,根据所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证书,分别给予个人不同等级的培养资助。四是对初次来该市就业的高级工、技师或高级技师,给予个人1000元的奖励。五是对优秀高技能人才给予津贴,每年评选出首席技师、有突出贡献技师和技术能手,并按不同标准给予津贴,管理期为3年。六是对举办承办大赛的单位和技能竞赛获奖人员实施奖励。

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范文6

一、分析中职卫校当前面临的困境

1、来自于社会方面对中职卫校教育的偏见与误区。许多初中毕业生和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只有成绩较差的学生才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是无奈的选择。在社会上,中等职业教育的声誉远逊于普通教育。部分人认为其学历低,工作难找,前途渺茫。这种认识误区和偏见影响着初中毕业生报考中职卫校的积极性。

2、因缺乏教育经费导致办学条件较差。医学教育是一种资金和技术密集型教育,对其所需的医疗专业设备和专业人才的需求较高,设施的投入和聘用人才的费用都比较大。中职卫校在教学中需要开设大量的实训课程,实训消耗材料开支较大,教学设备价格高、更新快,导致实训实习成本高。但中职卫校财政拨款较少,造成经费短缺,导致学校实验设备老化或缺乏,学生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教学滞后于临床。

3、中职卫校招生难且生源质量下滑严重。由于大学迅速扩招,普通高招录取率大幅提高,家长和学生青睐普通高中教育,总是想尽办法,甚至不惜重金让孩子上普通高中,然后考大学,不得已才上职业学校,导致中职卫校招生困难。由于招生困难,中职卫校招生取消了入学考试,招生时基本无分数要求,并可招往届生。导致生源素质急剧下滑,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4、中职卫校毕业生对口就业较难。国家对医疗行业实行准入制度,不具备规定学历、规定素质要求的人员不得从事医护工作,要想从事医护工作首先要取得执业资格证书。中职卫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达到国家对这些执业资格认定的要求,中职卫校有关医疗专业如社区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现已停办。部分学生家长把学生送到卫校,想让学生今后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开办诊所成为不可能。在毕业生就业上,乡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比较愿意接收大专以上层次的毕业生,城市医院需要的是更高层次的人才。由于行业门槛不断提高和毕业生素质不断下滑,中职卫校毕业生对口就业异常困难。

二、探讨中职卫校走出困境的改革措施

1、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消除社会的偏见。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使社会公众及媒体消除对职业教育的歧视和偏见。中职卫校应通过新闻媒体、报刊和招生宣传等多种途径着力宣传职业教育的意义、解释有关职业教育的概念、常识、优势及国家优惠政策,推介中职卫校优秀毕业生的成功经验。通过宣传教育使公众不断地提高对中职卫校的认识,形成崇尚技能、尊重技能的人才观念,在全社会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等风尚。

2、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以及经费的投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要依靠国家的职教政策,离不开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政府要加大对中职卫校的科学指导、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在土地使用、学校升格和人才流动等方面给予中职卫校政策倾斜。各地卫生厅、局主管部门要促进学校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为本地区中职卫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中职卫校的投入力度,确保财政性经费和生均经费逐年增长。国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如通过减免税收的方式,鼓励和促进医药卫生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或直接承担部分培养成本。对学生的临床实习工作,当地卫生局要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医院承担中职卫校的实践教学任务,禁止医院随意收取实习费,加重学生的负担。学校筹集资金也不能等、靠、要,要通过多形式、多渠道联合办学多方筹集资金,或通过银行信贷、后勤服务社会化引进社会资金,加大学校投入,推进学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