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乡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

【关键词】新形势;县域;教师培训;改革研究

一、引言

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大多是以培训机构为主、以参培教师为次,这种培训模式在调动参训教师的积极性方面有很大缺陷,培训效果也会因人而异,甚至不太明显。在电子信息广泛运用的时代,传统教师培训模式逐渐突显不足,严重影响了培训的实际效果。因此,探索新形势下县域教师的培训模式成为必要。

教师培训模式指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指导下,由教育对象、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构成的教育教学组织过程的总称。新形势下县域教师培训模式是教育适应当前时代环境、符合县域当地实际情况的教师培训模式。

二、研究方法:经验总结法

通过对教师培训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归纳、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使日常工作上升为经验,并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能够全面推广。

从近几年的教师培训中,我们总结出了一下经验:

(1)培训前做到有针对性。

(2)培训中加强管理,优化内容。

(3)培后及时交流总结,撰写心得体会。

三、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在近几年的教师培训中,我们经过不断实践探索,总结了一些经验,下面我们介绍三种培训模式。

(一)远程培训

远程培训是以互联网通讯系统为基础,利用远程培训平台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的一种网络培训。2011年始,我县教师每年都参加河北省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全员培训的承办单位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201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也参与进来。培训平台培训为我们提供了全国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但此项培训属于完全线上,管理上相对比较难,针对性要差一些,需要参训者有较强、较主动的学习意识,甚至有关部门的行政干预也成为了必要。

2015年,我县承担了“国培计划”――河北省中西部乡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这个项目的承办单位是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以工作坊的形态进行,全程由承办方组织引领,坊主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研修计划,并分阶段逐步实施。工作坊的特点是线上线下相结合,针对性强,能够实现我县教师发展中心提出的精准培训的目标。2016年我县又承担了河北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坊研修项目,承办单位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组织形态和研修模式也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尤其是线下安排了集中面授,为教师答疑解惑和研修理论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二)磨课研课,同课异构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新形势下,教师如何掌控课堂,如何在课堂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实现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很多教师觉得无所适从。为此,我们在各种培训中多次进行磨课研课、同课异构活动。

进行磨课研课和同课异构的教师有的是基层学校推荐的,有的是我们在培训中选的。2015年特岗教师培训中,我们通过说课比赛,选出四名参训教师进行汇报课。参训教师和县域内同科优秀教师也分别听了课。课后,大家对课题和教学进行了交流研讨,帮助授课教师提高能力。

2016年我们和保定学院联合进行的名师送教活动中,先由基层学校选拔参加磨课研课、同课异构的参训教师,并提前做好准备。这些参训教师在专家一对一的指导下,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思路进行修改。几节课下来,参加磨课的几位学员都感到受益匪浅。

(三)“1+1”模式

“1+1”指示范课加讲座,即邀请名师先做一节示范课,然后进行学科讲座。这是一种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模式,通过课堂案例和课后讲座,解决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这种形式最受一线教师欢迎,尤其是在教学中有困惑的年轻教师。

这种模式的培训,参训教师可以从示范课中学到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方法,还可以从专题中学到备课上课甚至把握类别教学和学科教学的知识。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既要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又要有丰厚的学科专业知识。我们一般会从市、省级讲学团中遴选我们需要的名师,而且每次讲座之后我们都会安排面对面交流的环节,让参训者和培训者直接对话,并且互相留下有效的联系方式,便于今后继续交流。

示范课加讲座的授课教师均为来自教学一线的名师,他们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能从根本上把握课堂和学生需求。他们成为了竖立在我们参训教师面前的一个标杆,一个榜样。在我们举办的各类培训中,这种培训模式最受欢迎,效果也最明显。

有效的培训模式对提升教师培训的质量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致力于教师培训工作,寻求有效的培训模式,这是我们教师发展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提高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呢,我们总结了以下三点。

四、提高教师培训有效性的策略

(一)培训前做到有针对性

培训前,采用网上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式,广泛征求参训教师的需求和意见,了解教师教育教学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以此作为培训教师的内容依据。远程培训要在调研的基础上,由基层学校确定参训教师。专家讲座要根据参训教师的需求,确定讲座内容。1+1培训模式运用前要做好细致调研,了解参训教师的实际需求,提前和名师做好沟通,确定讲座方向和讲座内容。

(二)培训中加强管理,优化内容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我们有了较为成熟的集中培训管理模式,比如一页纸管理。一页纸管理是将目标所指、时间安排、职责所在、课程安排、生活管理情况等以表格形式直观地展示在一页纸上。一页纸管理清晰明确,培训者和参训者对做什么和怎么做一目了然。

另外,针对集中培训中参训教师出勤情况不积极的状况,我们采取按学号就坐的方式进行组织管理。即训前给每一位参训教师编制学号,培训中要求他们按学号就坐。这样既便于迅速了解出勤情况,也便于管理。我们在百人以上较大规模的培训中,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方法,效果非常明显,保证了参训教师的出勤率和听课效果。

优化培训内容是提高培训有效性最直接的方式。尤其送教到农村的培训,选择优秀教师的优质课,观念很重要。教师培训要以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为导向,以提高教师实践反思能力和对实施新课程的适应能力为重点,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综合发展。在这种观念下,优化培训内容,让参训教师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三)培训后及时交流总结,撰写心得体会

培训后的反思总结很重要。参训教师对培训内容的内化吸收程度,是培训有没有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培训结束后应及时反思总结,及时撰写心得体会,使培训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每次培训结束后,我们会召开经验交流会,让学员说心得谈体会,使培训落到实处,使参训教师及时内化学到的知识,真正做到学有所获。

乡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Talk About the Growth of New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YE Suiwei

(Judu Primary School, Leqing, Zhejiang 325609)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new teacher in probation period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teaching cross the learning period and subject is multiply, they usually teach in areal complete primary school. They usually face the situations due to not adapt, are not familiar with teaching materials, so that, their education background don't match their teaching ability: their role conversion preparation is lack, education practice lack of guidance, teaching adaption is difficult. This paper base on these situation, start with teaching practice to construct a new mode of teachers training, give full play to rural central schools' advantages,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new teachers under the help of guiding teachers.

Key wordsrural primary teachers; new teache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growth of teachers

试用期是新教师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起步阶段及时对新教师进行培训,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新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缩短他们从一个师范毕业生成长为一名合格小学教师的周期,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城乡结合促协作

通过组建城乡教师集体,有效的制度和管理促进城镇与乡村学校之间的教师资源互助,帮助农村小学新教师的快速成长。

(1)组建制度。要以建立适合的团体作为以后进行研讨、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在组建过程中要依据地域、学校现状对城市乡村学校进行区分,组成学校管理体系,在这个基础上,组建教育行政干部、学科教师等不同的成长体系,引导新教师积极地参与活动。

(2)开展活动。活动的项目主要有:①举行集体备课。从现状看来,一般采取四周一次的集体备课,要以学科为单位在理论知识基础上研讨教学的思路、基本流程和疑难问题。②举行交流会。学校还可以定期举行观摩课、表演课、研讨课等开放课堂,以此提高农村小学新教师课堂实施能力。③参与研究课题。农村小学新教师对课题研究难度较大,理论认知不够,对此,可以让示范学校的优秀教师承担课题,其余教师参与研究,对课堂管理和教学过程中的许多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提高农村小学新教师的研究和认知能力。

2 紧抓课例促进沟通

我们应该重视新教师职前培训和入职培训,尤其是入职培训这一阶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反思是新教师教学生涯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入职培训将为新教师从职前教育到在职发展起一定的过渡作用,同时,它还扮演着“帮助教师进入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专业发展期”的角色。(1)选择课题范围。由于每个新教师工作的范畴大有不同,所以选择课题范围要贴近自己的工作性质,懂得在大量的教学课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课题,这就需要充分的考虑。(2)提供典型案例。进行课例分析必须提供有价值的、能让新教师力所能及分析的课例,由教研室提供的课例,学校骨干教师深入课堂发现的课例,新教师个人整理提交的在课堂上、批改作业中成功或失败的课例。(3)研讨探索方法。初级阶段应该采取观课例后提问题的方式帮助新教师确定分析课例的方向。第二阶段则通过开展勤读书刊和提供资料库的方式帮助新教师读书和查阅资料,并且,新教师结合有关资料和已有的教学经历自主分析。第三阶段以教师论坛、专题研讨、个人博客等形式交流个人的反思体会,促进教学的思考。第四阶段以专家进行点拨评析、专家课堂或讲课录像的方式,帮助新教师内化对课例的目标及理念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发挥课例分析在新教师发展和提升理念中的作用。

3 教师写作促反思

写作虽不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但通过自然流露的写作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大大加强了新教师教学中的自信。针对新教师时间与任务紧迫的现状,应该把引导新教师日常写作作为重点,同时不断提高写作的质量。

(1)教学日记。这种日常写作不要求新教(下转第83页)(上接第63页)师要有写学术论文和课题研究报告那样的格式与文采,但要有较高的理论作为基础,并且要求教师就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发生的真实事例、教育心得、教育语言的探索等未基础进行思考、总结。因此,教师写作的内容除了课例分析外,大部分是要求教师写好教育工作的札记、教学过程的实录和教学设计的分析思路等等。

(2)反思――评课先是执教者反思。反思的内容主要有:①备课中哪些环节的设计感到最满意,还有哪些疏漏;②教学设计与上课进程是否吻合;③课堂中哪些环节的教学最成功;④对某些突发事件处理得怎样;⑤学生的预期达标度与实际是否有差距,原因何在,怎样改进?然后议课。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改革等有关理论,对照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对本节课的是否体现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定立、教师的行为、学生的学习、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状况进行评析。通过议课,使听课与上课的教师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通过听课者与上课者的交流、研讨,对新教材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提高了每位参与新教师的教学实能力。在新课程培训中,充分发挥新教师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要求新教师面对新课程,自己设计成长目标,制订发展计划,结合新课程的实施开展“六个一”活动:读一本教育理论书、写一万字的学习笔记、设计一节课、上一节研究课、写一个教学案例、参与一个新课程的课题研究。让每位新教师与新课程同发展,与学生共成长。

4 档案管理促成长

农村新教师的教学经历是教师人生发展和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的发现、思考、困惑、探索,都有可能形成新教师的成长经验,变成促进新教师成长的无限动力。然而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而就是通过建立新教师个性化、专业化的成长档案管理,非教师写作与教学反思。通过新教师对教学的记录与反思,从经历转变成经验,从而转变成新教师的有价值的教育思想。

(1)自我成长记录袋。教师的成长记录袋就是农村新教师要懂得梳理自己的成长经历,阶段性的内容,时期性的感悟,还包括成长性的记录,参加各类教学活动的心得体会等记录并整理成册,设计成案。学会思考与自我反思,吸取优点。由于新教师承担的工作性质、教学的经历、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在档案的内容上反应的侧重点自然会各不相同,但最关键是新教师自我记录有效的、真实的成长历程。

(2)成长记录的形式。对于新教师成长档案的建立不下于考虑容易保存和善于充实内容,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档案夹的形式,把整年来所有积累的材料通过筛选,装订成册。另一种是档案卡片的形式,主要是对过程性材料的补充积累,以利于新教师随时更换添加、调整补充档案的内容,为新教师制作档案册创造条件。首先是编写成长档案目录,其次提供观摩样本,对骨干教师培训建立规范的档案模式,这样足以能够保证成长档案的质量。

(3)完善自我成长的制度。良好的新教师成长档案,一方面是新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记录,另一方面是实现新教师交流的有效资源。也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采取分层建立的方式,引导每位农村新教师都积极参与。要为县市级教学主力军和各学校业务骨干建立丰富,雄厚的档案。对于老教师可以不建立成长记录档案,但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以档案夹的形式总结教师个人的成长、心得。二是进行集中展出评比。通过展出不仅能够强化教师的成就感,也能丰富和互补教师交流的资源,通过评比、彼此的阅读、学习和欣赏,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农村新老教师的教育理念的提升。

当然,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工程,新教师培训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而深入,因此,进一步探索如何提高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实效性,道路绵远而漫长。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1.

[2]浙江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乡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

小班化骨干教师培训这已是第三次了,但作为学校骨干教师的我却是第一次。这并不是因为学校领导的不重视,而只是因为自己一向晕车严重,所以向来对这种远距离的外出培训不愿也不敢接受。当校长决定让我参加此次小班化骨干老师培训,我没有拒绝,因为我觉得作为学校的中层干部有必要参加这种培训,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一直对小班化教育还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知其然,更不知道其所以然。为了对小班化教育有一定的了解,我欣然接受了此次任务。

此次培训为期4天,队伍庞大,安排紧凑,行程较远,内容丰富,足以可见上级领导对此次培训的重视。

培训的第一天,管局长给我们作了简短而重要的讲话,他充分肯定小学阶段的研究呈繁荣趋势,同时也指出我们县的小班化教育推动力度还不够强,并给我们提出希望,希望我们处在当下的比较浮躁的状态下,教师要认真地干好每件事,把小班化教育的思想理念和行为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下午来自龙游梧村小学的王校长给我们做了专题讲座,他在讲座中指出小班化教育应该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快乐每一个,他还强调在小班化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让小组合作学习在班级管理和学校德育工作发挥积极的作用。除此我们还聆听了来自浪川、左口、鸠坑小学的三位骨干教师的介绍,他们虽不是专家级别的,但从他们的介绍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学校已经实实在在地在践行着小班化理念,把小班化理念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成了我们县的先行者和引领者,令人羡慕,更令人佩服。

培训的第二天、第三天我们一行人开始了丽水市景宁县之行。短短的两天,我们在景宁县参观了三所学校,感受了四所学校的小班化特色。这些学校都是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的小学校。教学楼简陋,场地面积小,学生人数少,师资力量薄弱,但他们的小班化教育却都搞得有声有色。

我们来的第一站是澄照乡中心小学。一走进校门,我们就被文化浓郁的校园环境深深地吸引了。教学楼门口展板上的树叶贴画栩栩如生,活泼可爱;教学楼墙壁上的绘画作品色彩艳丽,童趣盎然;楼道上的剪纸和瓜子、豆子贴画作品精巧别致,别具一格。这一幅幅出自那些乡村孩子之手的作品虽然没有那些城市小孩之手的作品那样完美,有的还很稚嫩,但着实也让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老师们刮目相看,驻足停留。这所学校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着我们又坐车来到了东坑镇小。东杭镇小“让每一朵鲜花都精彩绽放”的办学理念让人眼前一亮。此学校从布置花意教室,打造花香校园,美化环境入手,围绕养花、爱花、知花、争花四个环节,通过班班有班花、人人爱班花、个个争班花的教育活动把每个孩子打造成一个仪表花一样端庄,言行花一样优雅,心灵花一样美丽的花样少年。东坑镇小还特意为我们准备了几堂小班化的课堂教学。我们根据自己学科可以随机进入课堂进行观摩。他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我去年在安吉递铺小学听过的生本课堂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不管是语文数学、还是科学音乐,他们都以导学案为载体,都非常重视小组合作小学,都采用“小组捆绑评价”这一模式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评价。他们的课堂虽然没有兴趣盎然的教学导入,没有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没有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没有丰富的教学评价,但在课堂中,孩子们能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有序地进行交流讨论,能在全班孩子们和听课老师面前大胆地展示交流成果,能自信地对其他小组的发言提出补充意见,也能中肯地作出评价。教师只是站立一旁,掌握着课堂的节奏,把握着课堂的走向,然后在需要时势时地进行引导、点拨、鼓励、评价和纠正。整节课,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孩子们真正成了课堂的主角。而教师只是课堂中的一个配角而已。因此这样的课堂向我们展示的不是教师充满智慧的教学语言,精湛娴熟的教学技术,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而是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在这样的课堂中,孩子们才是学习的主人。孩子们富有个性的发言让人惊叹不已。小组长的领导组织能力,组员们的小组合作精神更让人折服。

最后一站是大均乡小学。在这里我们不仅欣赏了大均乡古朴清新的自然景观,还感受到了畲族的民族风情。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孩子们为我们表演的节目。大均乡小学的“葫芦丝”演奏,虽然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孩子们吹奏出的那素淡幽雅,优美动听的旋律,也足以让我们这些门外汉如痴如醉。来自标溪乡小学的孩子们为我们表演了“抖空竹”。这样的节目以前只在电视里看过。亲临现场,亲眼所见还是头一次。他们虽小小年纪,却动作娴熟,空竹一会儿在绳子上下移动,一会儿腾空而起,又稳稳接住,一会儿又从这根绳子上飞到那根绳子上,看得我们眼花缭乱,让我们惊叹不已。“葫芦丝”吹奏和“抖空竹”表演分别是大均乡小学和标溪乡小学的特色节目。这样的特色节目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这是他们长期推行小班化教育的结晶。

一路观景赏花听曲,一路所见所思所想,心中不免疑惑,为什么这四所小学都是地处偏远的农村小学却能把小班化教育如此搞得有声有色呢?景宁县教育研训中心副主任陈延福给我们作了关于《从小班走向微班 从农村推向县城——景宁县农村小班化教育“三步走的探索与实践》的专题讨论,在他的讲座中我们找到了答案。他在讲座中回顾了景宁县小班教育研究“课堂入手,试点研究;教学推行,全面铺开;教育提升,特色兼备”的“三步走”基本思路,介绍了以 “课堂为点,常规为线,特色为面”的设计理念,以及在推进中不断追求农村小班化教育精致化、个性化和优质化的探索历程,展望了第二轮以“微班教学”为抓手,继续深化农村小班教学,努力推进农村小班教育现代化的研究愿景。我想:正是因为他们能够这样有规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走一条路,所以才能办出特色,收获成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