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职教育特色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职教育特色的内涵范文1
0前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趋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的普及化进程也日渐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各个行业都提供了许多的人力支持,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高职院校的盲目扩大招生,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高职教育的教育水平在不断下降,渐渐使高职教育面临了一种生源不断萎缩,并且资金短缺的现象,综上所诉,高职院校不断进行内涵建设主体功能建设是势在必行的,只有充分做到对内涵建设的不断重视,才能够有效的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充分适应现今社会的要求,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
1高职教育现状
1.1高就业率下的低满意率
就目前这几年我国高职就业率而言是非常巨大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0%左右,但是,高就业率下的低满意率也是不能够被忽视的,在2012年至2013年麦可思研究院作出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2011届和2012届高职院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仅达56%,换言之,毕业大学生在推荐需要入学的新生时并不会建议其去自己的母校就读。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基本为学习实践环节较弱、所授知识较为落后、课堂教学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等。
1.2社会认可度低下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许多家长和学生而言,接受高职教育都是无奈之举,很多家长和学生错误的将高职和职高混为一谈,认为高职就是一种编制外的教育。其次就是讲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进行不全面、错误的对比,认为高职教育培育的人才都是低层技术人才。其次就是许多家长认为子女的能力不足,总是以成绩论英雄,就算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也会让子女选择“专升本”的院校就读。以上所述的种种原因导致高职教育存在这一系列的发展挑战。
1.3重视物质忽视精神
许多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短,经验少,资历浅,在对学校进行建设时主要考虑的都是学校的硬件基础设施,对本校的精神文化及人文化教育重视程度低,这也就导致高职教育院校中建筑富丽堂皇,但是学校学风弱,教风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对高职教育也是不利的,基本不符合大学所需要的培养目标。
2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2.1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框架
要做到完全完善的对高职内涵建设首先要明确内涵建设的基本框架。高职改革的基本路线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做到这一改革需要充分立足于校企合作,并且要将工学相结合,要将专业建设作为高职培育模式的平台。
2.2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主体
质量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主体,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只有将高职院校中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下功夫抓人才培育的质量,才能够办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高质量高职教育。要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就需要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能够分把握住需求与优势互动的原则,需要高职院校在充分了解自己院校的特长的情况下设置完善的教学专业。要保证所设置的专业是有市场、有前景、有能力的。
2.3课程建设
课程教学是高职院校的服务产品,也是决定人才教育规格和培养素质的重要因素,课程建设需要在设置课程的基础上有序进行。课程建设也是教学是否能正常运行的最重要因素。课程建设需要充分的考虑职业的本位思想,将培养专工人才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更要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建设。构建出一种基础宽、技能精、正对性强、适应面广的课程教育体系。
2.4师资力量建设
提高师资力量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目前,由于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师资力量构成结果不合理,导致整体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低下,难以适应高职教育是对技能教育的要求,师资力量的薄弱是高职教育遇到发展瓶颈的最重要因素。
2.5实习实训
高职教育的特征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要保证将就业作为教育培养的路线,要强调培育的针对性,要将技术教育和应用能力想结合,在教育中需要让学生定期经常的进行企业实训,将校内校外实训的基础教育都放在重要地位,要在提高实训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3.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要求
现金社会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经进入了告诉发展的黄金时期,为了使高职教育的发展更加有力,必须要高等教育事业转型发展形势,开阔教学视野,不断的解放思想,将强校园内涵建设,全方位全方面的提高办学质量,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转变发展方向,将传统教育转变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新型教育模式。高职教育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根据社会及学校的发展趋势改变自身的发展策略。将实训与教育相结合,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质量人才,不断提高高毕业率、高就业率条件下的高满足率。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所处的环境不同,办学质量不同,办学历史也不同,所依托的行业和企业背景也是不相同的,所以各个高等教育院校都需要根据自己的特色不断的调整教学方向,凝练出自身的教学特色,将优势发挥出来,不断的满足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不同需求。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的发展有命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办学教育特色,让高职教育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状况下,充分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不断的让高职教育更加被认可,发展的更加优秀。
4结语
近20年来,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已经完成了规模化发展,这非常有效的提高我国大学的入学率。但是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仍旧面临这非常大的挑战,在面对机遇的同时若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就会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起到很强的阻碍。要有效的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内涵建设能够充分的解决高职院校定位不准、错位管理等很多实际问题,这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也是关系到高职教育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最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刘浩.姜亮.丰富高职教育内涵.走创新发展之路[J].中国成人教育2013(09):11-13
高职教育特色的内涵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办学特色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步入“大众化”阶段,作为肩负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重任的高职院校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尽快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在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中求得生存并不断发展,实践表明,创建自己的办学特色是一个重要举措。但是,办学实践中许多高职院校对办学特色却缺乏真正的理解与认同。笔者试对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相关问题做一简要阐述,以期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一、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内涵及特征
(一)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基本内涵
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是指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优于其他院校的稳定的特性、办学风格和发展模式,是学校对自己长期办学经验进行总结,并在以后的办学实践中传承、积累,进而形成的优良传统的结晶,既可以表现为学校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独特风格,也可以扩展为学校的整体风貌。换言之,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既可以视为某种富有个性的强项或优势,也可以理解为学校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稳定的个性风貌,甚至可以是学校整体个性的体现。
(二)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基本特征
1.独特性:从哲学意义上讲,特色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离不开高职教育的本质特性,即高等性和职业性,这是高职院校的共性。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就是在这种共性的基础上,突出学校的“强项”或优势,或选择重点,采取措施,予以突破,逐步形成某一方面的个性风格。
2.稳定性:办学特色是学校在长期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形成的,能经受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并被社会广泛认可。但这种稳定性并非绝对不变,它也需要经过不断积累和完善,体现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和主观追求上的完美统一,是相对稳定的态势。
3.发展性:办学特色不仅是对过去历史经验的总结,是经过众多学校管理者反复提炼、上升为理性的结晶,是一个历史的概念,而且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需要着眼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和战略规划。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外部环境的改变,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也会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与时俱进。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是一个与内外环境相适应、与特定时空相联系的动态概念,是一个动静结合的统一体。
4.系统性:办学特色的内涵能辐射和渗透到高职院校的各个方面,既包括办学理念,又包括办学实践;既包括教学、科研、生产和实训活动,又包括学校的管理活动;既包括可感知的显性的物化载体,又包括抽象的隐性的精神风貌。这反映了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的综合性标志。特别是当高职院校将办学特色视为一种发展战略时,在学校的各个管理层面、各个业务领域乃至各个工作方面都应高度体现这种特色战略的本体内涵和基本特性;在学校发展的各个阶段,也都应表现出内涵和属性的一体化,继承并发展现有特色的优良传统。
二、对高职院校办学特色认识存在的误区
尽管近几年高职院校在特色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中,还存在不少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简单地视同为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或者将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直接移植到高职院校的办学实践当中。高职院校和高职教育尽管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但不是同一个范畴的概念,前者是办学实体(办学机构),后者是教育类型。高职院校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实体(办学机构),只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和功能的一种教育机构;教育机构的运行有其内在规律性。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职业教育的一个层次,可以通过多个不同的办学实体(办学机构)来实现;每种类型的教育的成长与发展也有其内在规律性。因此,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既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类型与层次特色,又体现出有别于其他高职教育机构的个性特色。就高职院校整体而言,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是共性,每一所高职院校办出的特色才是个性。如果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简单地等同于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容易促使办学者用同样的高职教育理念来规范和指导高职院校的办学实践,从而偏重对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研究,而忽视对高职院校这种机构办学规律的研究,也容易忽视对自身学校具体校情的考察,对自身学校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最终可能导致高职院校办出了所谓的“高职教育的特色”,却没有办出学校的个性特色,难以保证每一所高职院校的竞争优势得以建立,更难以保证高职院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过度强化高职教育办学特色与普通高等教育办学特色的差异性,人为抹煞了普通高校办学特色的经验对高职院校的借鉴与启示意义。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和培养学术型与工程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确实应有不同的办学特色,但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学环节。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应在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普通高等教育则要求学生具备大量而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专业和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都主要围绕学科进行。前者对于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苛求其自身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以其应用性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岗位实用为准;后者强调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要系统、完整并注重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但是,不同的教育类型都要遵循一般教育规律,为此,要注重其共性的研究,重视借鉴启示作用。
3.高职院校在对待办学特色问题上有走向迷失的倾向,特别是过分迷信国外高职教育,往往将它们的办学特色直接拿来“为我所用”。这主要表现在:学习与借鉴国内其他学校办学经验时,往往没有结合地方实际和学校实际而简单效仿他人的发展模式,从而淡化了自身特色;另一方面,在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高职教育学习时,忽视了结合中国国情和学校自身的实际,也没有注重民族的文化传统,直接将它们的发展经验拿来使用,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发展模式。
4.部分高职院校办学“为了特色而特色”,没有抓住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本质,背离了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建设的应有之义。一是将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外延加以泛化,主观上认为办学特色体现在高职院校的方方面面,包括所谓的硬件设施特色、办学机制特色和育人特色等,因此在办学过程中无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没有抓住办学特色的内在本质。二是搞短期的特色发展项目,企图以几个特色项目来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还有些高职院校一味为了学校升格,不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不注重学校制度的长期建设与完善。三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建设缺乏长远的整体战略规划,许多政策和措施经常人为地随意变更。四是为了迎合教育教学评估,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或者受到学校主管部门的好评,高职院校疲于应付,临时编造一些特色项目,或短时间里设计几个特色项目加以突击建设。
三、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重构及其形成机制
(一)从系统的角度来构建并完善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体系
1.从教育系统来看,高职院校要办出类型特色。高职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高职院校是高职教育子系统的主要载体。一方面,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类型,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类型主要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主要目标是针对岗位群来培养第一线的生产技术员、高级服务人员和基层的经营管理人员。因此,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应该主要体现为高等性和职业性的统一与融合,既要注重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有效沟通,又要重视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及时衔接。
2.从国别系统来看,高职院校要办出中国特色。中国属于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将我国的所有高职院校看作一个整体,作为一个大系统来对待,那么我国的高职院校系统就应该具有不同于发达国家高职院校的中国特色。我国的高职院校要办出中国特色,就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满足城乡居民对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为他们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实行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
3. 从区域系统来看,高职院校要办出地区特色。我国各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有所差异,特别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差异更大。高职院校所处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政府对高职院校的政策和支持力度不同,都会影响到学校的办学,并使高职院校形成不同的地区特色。地区特色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领域联系的密切程度,以及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人力与智力支持的力度上。
4.从职教系统来看,高职院校要办出个性特色。每所高职院校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办学资源、办学经验和办学历史办出区别于其他高职院校的个性特色。一般而言,每所高职院校的个性特色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特色、师资特色、产学研训特色、专业特色、课程与教材特色、院校管理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等方面。
(二)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机制
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是在继承办学传统、发挥办学优势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地发掘、培植、保持和强化而形成的。
1.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发掘与培植阶段。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发掘和培植主要针对三种情形而言:一是学校成立时间较早,已经形成一定的办学特点和风格,拥有某些方面的办学优势,但尚未形成明显的办学特色,需要经过深入发掘和进一步建设;二是学校成立时间较短,没有长期办学经验的积累,缺失一定的办学传统,需要培植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竞争力;三是在高职教育改革的潮流中,新组建或者改制的学校,由于是几所不同学校之间的重组与融合,各自在基础设施、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等方面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原先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有机整合,从而进一步培植新的办学特色。尽管这三种情况迥异,但其办学特色的发掘与培植过程有共同的规律可循。
首先,需要经过科学的调查研究。认真调查分析三种情况:一是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高级技能人才需求的态势;二是同类高职院校的发展趋势;三是学校自身的现状分析。
其次,在综合分析上述三种情况的基础上,准确认知学校应发掘和培植的办学特色的主要内容。
第三,确保发掘尤其是培植新的办学特色应具备的保障系统。主要表现为人、财、物等必要资源及其相关制度。包括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经费运筹机制。
2.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保持与强化阶段。高职院校办学
特色的保持与强化主要是针对两种情形而言:一是高职院校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主体多元化,保持业已形成的特色,避免办学特色因为外部环境变化而被削弱;二是高职院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坚持并强化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防止被“西化”。在这个形成阶段应注意两点。首先,应识别什么是办学特色,这是保持和强化的前提。如前文所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必须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和发展性,是在办学传统、办学优势等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为社会所公认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风格、特点与发展方式。只有符合这种属性的才是办学特色,才应该不断地保持和巩固。其次,保持和强化办学特色,应具备相应的基本条件。一是高职院校应具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并在《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使用好权力,用以保持学校的办学特色;二是高职院校应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并将学校的办学特色建设制度化,防止朝令夕改;三是保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支持,防止保持和强化办学特色成为空洞口号。
参考文献
高职教育特色的内涵范文3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就业 导向 探讨
高等职业教育只有与社会职业相结合,以就业为导向才能办出特色,才能达到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然而目前的很多高职院校则摒弃了自己的职业导向特色,而是一力追求与本科综合教育一争上下,结果导致了本职专业的荒废,这些也只是邯郸学步而已。现在我们要重新认识高职教育的办学目的,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涵义,以及如何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体系。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在某种涵义上相当于一种入职前的岗位培训,它的所有教学课程都是以某个职业为导向的,所有的专业能力培养都是围绕着这种职业进行的。它的主要目标就是做到学生毕业之时就是进入就业岗位之时。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都是围绕着职业需求而制定的,每个专业的设定就是一种职业的岗前培训,它们完全根据职业所需的能力素质去打造高职教育课程的内容结构,形式以及其它就业所需的各种能力。学校的教育就是为了培养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这体现了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特色。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首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弥补了我国高等院校重知识、轻实践的欠缺,为我国素质型人才的全面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其次,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也加速了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因为以就业为导向可谓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此培养理念不仅为地位尴尬的高职教育注入了亮点,更为广大的有志青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重要场所。最重要的,最客观的讲,高职教育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输入了大量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如何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体系
(一)办学面向社会市场,提升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贴切程度
高职教育既然要以就业为导向,就要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并不是盲目的跟风,譬如前几年金融会计、经济、法律等专业比较盛行,一些高职院校也纷纷效仿设置相关专业,现在大家都知道此类专业迅速饱和,高职院校也为此付出了代价。正确的做法,不仅要注重社会,更要关注市场,对未来的稳定性专业做出科学预测,避免被社会主义市场所淹没。另外,高职教育专业的设置要紧密跟随我国以及世界上人才需求的步伐,2004年2月,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三次产学研经验交流会上指出:现在全国是统一的大市场,劳动力将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甚至是跨国流动、走向世界。
(二)革新培养方式,提高高职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对培养方式进行革新的最终目的也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教育归根到底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专业知识技能、经营管理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因此高职教育在办学工程中不仅要面向社会,更要以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主。首先,应该设置合理的考核机制,不能唯分数是瞻,学生除了基础的英语、语文、计算机等语言的学习之外,要注重与别的学生的差异,不能为了求同步发展而忽略了自身的独特性,教学也应激发出每个学生自身的个性,把实践能力也纳入考核的重要范围,使每个人都可以有发展自身潜力的机会。其次,对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可以采取研究生常用的“项目带动式”,以某个项目为主导,为学生们分配任务,以项目的流程为主线来组织教学,让学生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做自己应该做好的事情,也算是岗前实践的一种。如此等等对培养方式进行创新,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三)加强职业指导与职业规划,让学生及早确定职业目标
大家都知道,人的一生可以做无数件事情,但是你想要真正的做好一件事情,或许一生都不够。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重点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忽略了专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很多大学毕业生都是频繁跳槽换工作,蹉跎了很多岁月。为了彰显高职教育的特色,以就业为导向尤其重要。因此,高职教育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对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辅导、职业技能测评,让学生们尽早的了解自己,发现自身的潜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提前针对此工作岗位进行系统的学习了解,及早培养这一职业所需的各种技能与素质。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执着精神,让同学们正确认识职业的跨度与变迁,教会学生们在同一职业中与时俱进的意识,然后此生专著于某一目标,意志坚定的钻研下去。
(四)注重师资的建设,增加“双师型”教师比重
高职教育若要以就业为导向,就需要有一批融入到社会职业中的职业型教师。首先教师应明确高职教学的动向,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心理素质同时培养。然后最关键的一点,要进一步打造高职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高职师资的特色是“双师”,即教师不仅仅是教师,同时又是工程师、建筑师、会计师等。
三、结语
总之,在以能力为主要考核用人标准的新世纪,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必定会发挥自身的特色,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这也是高职教育的本色,更是我国高等教育组成的合理性的体现。不可否认的,高职教育会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重要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程明旭.论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J].学校管理,2007,5.
[2]武正林.坚持就业导向,增强高职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度[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
[3]杨洪,冉启阳.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成人教育,2010,4.
[4]陈元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高职教育特色的内涵范文4
[关键词]通识教育 高职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罗映霞(1974- ),女,山西运城人,北京联合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齐再前(1964- ),女,北京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管理;陈玉花(1964- ),女,河南周口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和数学教学。(北京 10010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北京市高职‘专升本’学生学业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DA13097,课题负责人:罗映霞)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170-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高职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对在人才培养中该不该纳入通识教育仍存有不少争议。不少人认为,高职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就业能力”,没有必要加强通识教育。尽管仍有高职院校重视通识教育,也多因实施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适切或教学条件不到位等问题遭遇尴尬。本文旨在从通识教育的内涵出发,进一步厘清通识教育对高职教育的必要性,并对于高职院校落实通识教育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与回顾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后经美国高等教育创新,主要强调人的均衡、全面、和谐发展,旨在防止后现代社会中单纯强调专业知识技能而呈现出的实用主义、工具主义、功利主义。美国哈佛大学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认为通识教育是“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可以赋予人们在生活中必备的各种知识、能力、思考、信念、修养等”。通识教育的内涵和界定自20世纪末以来成为很多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共同认可并遵循的基本思想。其实,通识教育的内涵与我国实施的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异曲同工。由于我国素质教育在21世纪显露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关于教育思想大讨论,及对西方经典大学理念的重新学习,在中国大陆重新激起了共鸣,开始对素质教育的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为便于国际比较,通识教育成为普遍的提法。
二、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1.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职业教育思想家先生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从教育的角度看,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在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非拘泥于一技之长的培养;以专业教育为主线,重在融合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于一体,而非局限于职业能力的构建。加强通识教育是目前高职院校面临的紧迫任务,要超越“技术至上”的实用主义思想,真正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现代职业人。
2.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经济进入信息时代,学科交叉,行业交融,技术人文相互交织,社会发展对职业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再也没有单一技能“一劳永逸”的职业了。加强通识教育已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劳工组织制定的新一代劳动力能力要求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正如麻省理工学院校长保罗・格雷博士在《工程师教育探索性改革计划》中所指出:“一位专业工程师再也不能仅仅驻足于工程技术一隅了。他生活并活动在一个社会系统中,需要理解文化和人类的价值。”
3.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当前高职生源的普遍特征表现为学习兴趣一般,学习思维僵化,学习能力较弱,学习习惯欠佳,潜在兴趣较多,自信有待加强;聪明点子不少,知识有待储备;动手能力较强,团队精神缺乏。这种现象究其根源与基础教育阶段通识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如果说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能使人在当下得以安身立命,那么必要的人文素养和宽泛的职业发展素质将有助于人生马车驰骋万里。因此,高职教育既要着眼于眼前的就业,又要站在学生自身发展的高度,助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三、高职院校提高通识教育成效的策略
1.树立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通识教育观念。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化发展时代的到来,通识教育应改变专科阶段通识教育“够用为度”的传统观念,重新认识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树立新型的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通识教育观念。既要继承本科通识教育注重人的发展和文化传承的丰富内涵,又要关注高职教育的特色,兼顾人自身发展与职业发展、职业生涯发展。实际上,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观、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境界,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因此,高职院校不能完全照搬普通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而要考虑高职教育的实际,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素质、习惯养成、教学过程的产学研密切程度、师资的专业性和丰富性、校园氛围人文气息、教学学制、就业面向等。高职教育特色鲜明,高职院校应构建适合自身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协同作用,将通识教育融入并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2.以“社会自我”和“职业自我”为主线,构建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针对高职院校生源的实际情况,对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使高职学生尽快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发展自我,高职院校应弥补通识教育的不足,以“社会自我”和“职业自我”为主线,构建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如下表所示。支撑“社会自我”和“职业自我”的两部分课程群应相辅相成,共同推动高职学生全面发展。
“社会自我”是高职学生对自己所担任的各种社会角色的知觉,以促进认识社会、自然和自我起关键作用的能力和素养的课程群为支撑,主要包括思政与哲学思维修养类、文化与艺术素养类、沟通合作与信息应用类、心理素质与体能发展类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基本的理性思维方法,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规律,养精神和艺术素养,掌握必要的交流合作和信息处理能力,构筑健全的心理和体魄。这一课程群主要对应院校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职业自我”以支撑适应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和素养的课程群为支撑,主要包括行业岗位公共基础知识类、基本技能类、基本素养类课程,帮助学生开拓跨专业兴趣和技能,加强创新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提高职业素养,拓展职业生涯,该课程主要对应院校开设的专业大类、跨专业素质教育平台课。
3.开发和完善以专业实践为主体的教育活动。注重实践能力是高职教育的鲜明特色,除课堂教学外,人才培养活动中多半学时用来设置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在承担专业技术培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承载了通识教育的内容,应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精心进行体系化设计。通过体系化的实践教学活动,丰富通识教育的内涵,主要表现为:一是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突破课堂的封闭和单一的局限性,促进对企业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性,扩展人文、文化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完善认知结构,增强对社会现象的正确理解;二是有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包括职业意识、职业规范、职业标准、职业道德,以准职业人的眼光看待社会问题;三是高职学生正处于逐步独立及进入职场的过渡期,正确认知能力正在形成,通过这类实践活动,有助于帮助他们做好心理调整和管理调控,促进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完善。
4.营造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校园环境也是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开展有效的通识教育,除课堂和专门实践场所外,还应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建设。“要重视大学文化氛围的营造,与企业文化、行政文化一起融合” ,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指出,这“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熏陶和引领非常重要”。在“手脑并用、宽广学养、关怀情操”的理念指导下,我国台湾地区校园建设处处彰显人文精神,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包括“劳作教育”“社团活动”“企业文化”“技术发明”“名人讲学”“志愿服务”和“校园规划”等,这些活动绝不是漫不经心、可有可无的单纯休闲和娱乐,而是统筹学校特点、培养目标、职业要求等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的教育活动,是通识教育第二课堂的必要延展和生动补充。学生置身其中,长期耳濡目染,不断参与、感悟、领会,进而逐渐内化、升华到形而上的、内在的东西,如精神、态度、心灵、价值观等。
5.加强制度引领的保障机制建设。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整体来看,通识教育普遍相对薄弱,制度建设成为需探讨的重要课题。高职教育的开放化、体系化的发展,必然对通识教育的组织管理和评价理念提出新要求。我国台湾地区高校普遍设置独立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统筹全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规划、监督、评估,并根据需要不断发展通识教育的目标、内容、体系、方式、方法等思路和做法值得借鉴。因此,理念先行,顶层设计,多种举措保证师资水平,整合管理,形成制度,完善机制,实为当下保证教育品质所必须统筹规划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职院校应勇敢担负起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以人为本,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无论如何都必须克服技术至上的职业印记,避免教育活动被技术奴役,让培养的人才更有思想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恩维,高宇.美国通识教育理念与课程设置的变革及其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2).
[2]王义遵.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3).
高职教育特色的内涵范文5
1.1内涵
高职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服务于生产、建设和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这表明了高职院校的社会使命.百所国家示范高职和骨干院校建设项目标志着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已进入转型提升内涵的关键时期,在政府主导举办的高等教育框架内要充分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等要素.文化建设既是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高职院校特色与品牌的表征.因此,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应当是包含多元主体要素、多样文化生态的一种特定的社会亚文化生态.是在特定的校园环境里,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这一文化核心目标,由学校师生员工长期以来自主共同创造的、体现学校特色的,并为全体师生共同认可、接受、信守和发展的价值观念、校园形态和行为方式.体现了高职院校文化与行业、企业、区域和社会等文化环境互相适应和发展.从构成主体要素来讲,高职文化生态系统以校园为特定时空条件,简单分为内部生态秩序(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等要素)和外部生态秩序(政府、社会、行业、企业等要素).而和谐的高职院校文化生态各要素应当与相关文化生态之间的相互关联制约而形成动态平衡结构状态.多元文化和谐共生、协调发展,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基本诉求,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文化体现.在和谐的文化生态中,高职教育的育人根本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人才能获得充分全面的发展;在和谐的文化生态中,高职教育的职业文化属性才能得到彻底的张扬,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联通现代职教体系;在和谐的文化生态中,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才能充分的发挥,提升教育服务产业的能力;在和谐的文化生态中,高职教育才会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有更大的自觉和担当,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1.2结构
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与职业性也决定了高职文化生态结构特征,既不是一般意义的高校文化,又不能是企业文化,它应当是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等文化群落相互交融形成的具有高等职业教育属性的文化生态系统.它的动力结构可简单归纳为“双主双核,螺旋发展”.“双主”指高职院校文化生态建设的承载主体,学校师生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学校师生之间的文化传承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双核”指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核心驱动力,高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互驱动融合,共同塑造了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文化;“螺旋发展”指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与周边其他文化群落的交融中互为环境,在能量、信息和物质交流过程中,通过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等方式建构着文化生态的螺旋上升式的发展平衡.其横向结构(空间结构)主要指高职院校文化生态内部不同类型文化圈层(如从主体来分有教师、行政、服务和学生4个文化圈层,从层次来分有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4个文化圈层等)以及外部不同文化群落之间(如区域、社会、行业、企业以及政府等)的相互关联,纵向结构(时间结构)主要指高职院校文化生态系统的历时性,即时代特征,体现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高职院校文化生态失衡
我国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形式,经过近30年尤其是近10年的涅槃发展,作为新的高等教育文化形态已经得到了实质性的确立.无论是院校所的数量还是在校生的规模,高职教育已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决定性地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应用性高技能人才,促进了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也为我国人力资源强国的实现进行了基础的铺垫.据麦可思调查数据推算,2009—2011年,高职教育为全国近850万家庭实现了高等教育学历“零”的突破,让更多青年“在家门口上大学”,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与薪资连续上升,2013年更是“逆袭”最难就业季,就业率仅次于985院校.这些利好的消息从侧面印证了市场对高职教育的刚性文化需要.尤其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深度转型,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时期,对高技能人才的旺盛需求也为新时期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与品牌发展提供了百花齐放、百舸急流的机遇与挑战.高职教育的深圳模式、宁波模式、苏南模式也代表了目前高职教育一些特殊的文化生态的发展.因而,政府、社会、区域以及行业企业等对于高职教育寄托了更多的希望.高职院校文化大观园的春天将会是群芳竞妍,但这个冬天将会更冷,对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个体的高职院校的文化生态建设将会有更多的课题等待大家去研究,有些可能是关乎到个体生态的生存.在实际的文化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依然有着很长的路要走.人类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各种文化聚集在一起,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群落、文化圈,甚至类似生物链的文化链.正如自然生态通过遗传与变异的途径来维持平衡一样,文化生态亦通过文化的创制与保持来尽力保持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性动态平衡.正如前文所述,高职院校作为近30年尤其是近10余年来形成积聚的一种文化生态群落,其自身价值体现与作用发挥已得到了充分的现实性印证.在表现出强劲的文化张扬力与发展正能量的同时,高职院校文化生态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其与外部其他文化生态群落之间也间或出现了失衡的现象.
2.1外部文化生态环境
外部文化生态环境主要包括政府、社会、区域、行业企业等,高职的良性发展依赖于政府的指导、社会的认同、区域的支持与行业企业的参与.高职教育举办主体是各级地方政府,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省市地方政府,近年来对职业教育在顶层体系与制度设计、资金信息投入、质量评估等诸多方面给予了更多的宏观的政策性指导,激起了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内在活力.从政策支持角度来说,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是职业学校,主要由教育部门统筹管理,发展过程中有着强烈的政策性诉求.但其中最为重要和迫切的问题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跨界的教育,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有效地解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跨部门、跨领域的现实问题,因此,需要从国家层面统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进行顶层设计,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国家主导模式.虽说高职的迅猛发展为社会文化的进步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是整个社会对高职教育的价值与文化的认同错位.这主要根源于社会对高职教育价值的传统认知偏差、现行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层次性以及高职教育自我探索发展的曲折.而这种文化认同的失衡在遭遇到适学人口拐点时,便以生源危机的形式在全国渐次地典型性表达出来.立足于区域行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现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基本共识,这也是高职文化生态建设所必须的基本路径.换句话讲,在高职这个文化生产场域内,要使其产品的生产规格与价值要和产品的市场和使用价值无缝对接,这才是高职教育的真正生命力的体现,也是高职教育服务的导向、高职学生就业的宗旨.也只有这样,才能建设成有人气、接地气、合行业气、融企业气的高职院校文化.但在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学校文化的公益性与企业文化的利益性却形成了矛盾.两者虽然合作的政策目标是育人,但是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职业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而企业的政策目标虽然也是育人,但其最重要的则是追求利润.两种文化的融通尚处于简单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融合,对于制度文化或文化理念的学习交融还未深入.
2.2内部文化生态环境
从内部构成诸要素来分析,也存在一些失衡的现象.就建设主体来讲,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但在当前形势下,这种失衡现象既包含于建设主体内部,同时亦显现于主体之间.如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与工程服务能力的协调问题,即“双证”能力问题;学生类型多样化与学生个性化发展问题;教师队伍的职业化发展与学生职业成长的问题等.就建设内容来说,主要包括物质、行为、制度与精神环境等方面.因为高职院校多数都是新建院校,因而在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积累比较薄弱,但是这又是优势,可以结合自身发展特色充分体现后发优势,精心策划与实施提炼,并经过师生员工的长期行为积淀,形成特色的文化内涵.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往往存在“四化”现象,即内涵简单化,狭隘于校园文化建设;价值功利化,重职业技术轻人文素养;倾向泛职业化,强化职业属性,弱化教育属性;实践零碎化,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实施.
3高职院校文化生态建设路径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生态工程,它既反映了与周边文化生态的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同时也体现了自身历时性的文化历程与积累.因而,高职院校文化应当是动态性与发展性相统一、包容性与独特性相结合的生态,是文化自觉与责任担当的有机统一.高职院校在自身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激活内部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利用外部有效性资源,在保持自身发展优势的同时要创制新的文化生长点,打造新的文化发展点,积极构筑内外和谐、动态平衡的文化生态.
3.1激活内部主体的创造性
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有自觉性,要充分激发学校师生员工的文化自觉意识,适应经济转型与区域发展的需求,促成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构建和谐的内部文化生态秩序,形成文化自信,引领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师职业发展上,教师应当具备相当的职业岗位工程经验与较高的专业教学水平的“双师”素质,基于“工学结合”的理念实施课程教育,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研发和社会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与技能.在学生职业成长上,学生要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能力,能够得到个性化的成长辅导,习得良好的职业发展技能与迁移能力,最终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梦想.在文化环境设计上,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建设,都应突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充分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凝炼学校的精神,以办学理念、目标定位等形成师生共同的发展目标与精神激励,这是核心、灵魂;要规范学校的制度,以运行有效的管理机制来激活学校内生力,如结合教师成长的关键点设计辅发展政策,针对生源多样化的特点实施分类管理分层教学等;要引导师生的行为,尊重人格,营造良好的氛围与良好的活动设计,满足于学生的多样化成长需要;要形成良好的物质环境,无论是校园自然环境的摆设,还是教学实训环境的设计,要充分体现情操的培养与职业的熏陶.
3.2利用外部资源的有效性
高职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与资源价值.
1)学校的办学目标要切合于社会经济与区域发展的要求.学校的发展方向应与区域经济、行业发展规划相切合,专业的开发与建设应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和行业发展相适应,人才培养的规格应切合市场与岗位的要求.
2)要开门办学,寻求校企合作的瓶颈突破与互利共赢,最终使学生受益,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要更多地寻求政策性支持,充分抓住发展机遇,促进学校的层次发展.
4)国家层面要形成多部门联合支持高职教育发展的局面,而不是由教育部门唱的独角戏;区域政府也应把高职教育纳入到正常视野而做好与地方产业对接,从政策落实等诸多方面支持产业的发展.
5)通过法制与税收政策的完善与制订,引导行业企业深度融入到学校发展中来.
4结语
高职教育特色的内涵范文6
关键词 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江苏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6-0049-05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我国各地高职院校普遍大力加强内涵建设,推进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并取得初步成效。然而,各地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也不同程度地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认清这些问题及其解决的制约性因素,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对策,是很有必要的。在此,以江苏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实践为例进行探讨。
一、江苏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做法
近年来,随着部分高职院校招生数量的逐渐减少,高职教育总体规模开始呈现缩小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江苏一些高职院校凭借地理区位优势和相对较好的办学综合条件,基本保持了招生规模。但是,由于生源总量日趋减少,本科高校对生源吸引力更强,而且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生源流向国外,因此江苏高职教育也面临着规模难以为继的压力。“十二五”规划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内涵建设,推进内涵式发展成为现阶段江苏各高职院校力争实现自身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托和着力点。基本做法如下:
一是在办学力量组织上由高职院校“孤军奋战”变为“集团作战”。如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率先组建江苏商贸职教集团,经过不断努力使其成员发展到212家,其中核心成员82家,以此为平台,进行信息交流、资源整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等,从而成功建立起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的长效机制[1]。
二是在办学方式上努力使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如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使校企合作办学取得更好效果,以学校“1”为发展主线,与多个企业进行合作,以此为依托,形成“1+N”的“前校后园”新格局,进而致力于“创新在院校,创业在科技园区,实业发展在产业园区”,由此加快了将本校建成全国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的进程[2]。
三是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一步贯彻落实“双证融通、产学合作”原则。如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质的协调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注重学生爱岗敬业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注重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的融通,实现学历证书与多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融通,并通过采用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学交替、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办法实现产学合作途径与形式的多样化,从而更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3]。
四是在教学内容上加大实训课程比重。如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相关产业对高职人才技能提出的高要求,适当精简理论课教学内容,注重强化实训教学环节,将实践与理论教学比例由以往的前者小于后者调整为1:1,促使毕业生拥有职业资格证书人均达到2.8本,从而提高了就业质量,使学校招生覆盖面逐步扩大到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4]。
五是根据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如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立足电子信息产业,面向现代制造业,大力发展优势专业,适时调整传统专业,着力扶持新兴专业,形成了“契合产业、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在课程建设方面,跟踪行业新技术、新工艺,合作开发专业课程,模拟工作情境开发课程内容,依据工作内容建设课程标准,遵循学做合一原则实施课程教学,近年来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共计101门,其中有十多门为省级以上精品课程[5]。
六是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如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紧跟苏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借助建设省级示范院校的契机,确立了“立足苏州本土,培养专门人才,紧跟转型升级,提升技术能级,定位先进制造,突出创新特色,扩大研发平台,助推中小企业”的发展思路,据此投资2000万元,用于人才引进和师资培养,大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以求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6]。
二、江苏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经验
第一,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等各有关方面组成的集团式或其他形式的联合体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多元化主体,其相互之间的联合越广泛、越紧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优势就越明显,从而成效越大。只有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相互联合的这种多元化主体的作用,才能使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
第二,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建设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依托。校企合作的深度既取决于企业的积极性,又取决于以政府为主导的高职教育体系尤其是管理体制的完善程度,还取决于高职院校为企业服务功能发挥的程度。只有这三方面不断得到推进和强化,才能更有效地深化校企合作,增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动力。
第三,根据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础,也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只有既注重专业结构的行业性、合理性,又强调课程知识体系的科学性、精炼性,并突出每门课程的技能性、应用性,才能更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第四,依据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高标准,建设综合素质更高、业务能力更强、结构更合理的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保证。切实提高教师队伍内涵建设水平,真正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充分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第五,在办学过程中认真处理好突出行业特色与充分适合实际需要的关系是高职院校加强自身内涵建设、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证。江苏现有的高职院校各有其办学的行业特色,如工业、海事、化工、信息、交通、铁道、机电、经贸、健康、旅游、轻工、建筑、食品、农林等高职学校。在突出行业特色的同时,学校还普遍利用各自所拥有的师资力量及其他教育资源,并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拓展办学领域,同时举办在职成人教育。这样做既有利于高职院校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有助于学校不断提升自身办学水平,从而确保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江苏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现有产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出现新变化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各项工程的实施,江苏现有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出现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新变化:一是传统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总量相对减少,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总量明显增多;二是传统产业中的“夕阳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显减少,新兴产业与正在形成的“朝阳产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多;三是在传统产业中,技术改造项目开发迟缓的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有所减少,技术改造项目开发进展较快的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多;四是各产业普遍对较低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有所减少,对较高层次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多;五是现有产业大多对以前属于热门专业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有所减少,对以前属于冷门的某些专业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有所增多。
(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企业必然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具体来讲,一是具有更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能认清努力方向,服从统一指挥,顾全整体利益,注意善待他人,自觉地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职责;二是具有更强的刻苦专研精神,既能很快适应现有专业技能工作的需要,又善于学习和运用新知识、新技能,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能积极进取,有较大作为;三是具有更强的自律意识,能注意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时时处处做到让领导放心,让所在群体满意;四是具有更强的团结协作精神,能注意搞好与各有关方面人员的配合,同心协力完成工作任务;五是具有更高的人文素质,能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企业全面提高发展质量,等等。但就高职毕业生的现状来看,与上述要求相比显然还存在不小差距。
(三)部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具体做法还有不足
近年来,江苏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基本做法无疑值得称道,但其中部分学校在内涵建设的具体做法上还存在某些不足。一是有些学校领导对内涵建设的指导能力还不够强,往往把加强内涵建设当成一种口号,落实的思路不够清晰,办法较为简单,缺少创新;二是有些学校的教师培训派出人数少,锻炼时间短,以听讲、观摩和尝试性实践体验为主,教师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相对较低的状况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三是有些学校不适当地采用学生评教手段,并使之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教学质量评比和工作待遇挂钩,以致多数教师想尽办法取悦学生,而对其存在的缺点、不足视而不见,不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四是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热情和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有些学校在技术服务、科研攻关等深层次校企合作方面还没有大的突破。
(四)高职教育体系中各有关方面的合力还不强
一是政府及其所属有关部门在增加高职院校投入,加强高职教师住房、健康等保障,协调行业、企业为高职院校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建设提供便利条件等具体事情上,其应有的主导者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致使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些问题成为长期存在的难题;二是教育主管部门在促使政府从政策法规角度和体制上解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现存一些关键性问题方面所起的作用还有一定局限性;三是一些行业组织和企业虽然承认自身的发展离不开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但限于眼前直接利益的考虑,又往往把支持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当成一种额外负担,不愿为其投入精力;四是一些高职院校在争取得到其他各有关方面支持的过程中耗费精力不少,但因相互之间地位和利益关系不对等,即多属于求人办事,便浅尝辄止,因此效果具有一定局限性。
四、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对策
(一)创新高职教育管理体制
应设立由政府主要领导(如常务副省长)牵头,包括发展规划、财政、人力资源管理、产业管理与教育等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专家参与的职业教育指导协调机构,从政府层面负责处理有关政策法规制定、各项工作指导、各方组织协调、发展规划研究等职业教育管理方面的日常工作。由此,从体制上强化政府对高职教育的主导作用,确保高职教育体系中各有关方面产生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所需的强大合力。
(二)创新人才需求调研工作机制
要在政府负责职业教育工作机构的指导协调下,促使行业协会和企业凭借其掌握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情况,分别与相关高职院校一同就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需要新增哪些专业、专业需要开设哪些课程、课程主要应包括哪些内容等问题定期进行调研,据此就近期高职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及课程内容、标准提出参考性意见或建议,并就其下一步变化的趋势进行分析预测,使之成为相关高职院校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与课程设计及课程内容、标准的重要依据。
(三)创新高职教师队伍内涵建设相关工作机制
应从思想、政治上更加关心教师的成长进步,在认识和处理有关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问题上注意征求教师的意见,使其作为高职教育主体的中坚力量。应建立和完善高职教师轮训制度,使其按规定分期分批到国内外一流水平的应用型大学、高职院校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深造,或到相关的技术与管理先进的企业挂职锻炼,并通过增加投入,使更多的高职教师每隔5~10年左右就能有这样一次机会。应注重解决高职教师工作压力大、相对报酬下降、买不起商品房、缺乏幸福感等问题,支持高职院校集资在校园周边选址建保障性住房,使住所与学校相距较远、交通不便的众多教师将上下班路上花费的大量时间省出来,用在更有益于自身发展和教学水平提高的事情上。
(四)创新高职教学管理机制
一是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使之由侧重形式上的检查和量化考核向侧重保障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师教学活动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转变;二是基于教师普遍能够自觉、积极地从事本职工作这个事实,对其教学工作的监督检查应注意宽严适度,允许教师在符合教学规范性要求的前提下自主、灵活设计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三是从改进和完善学生评教工作机制的实际需要出发,摒弃现在较流行的由学生主要依据个人情感给教师打分,而相关管理部门据此给教师以不同待遇的简单化做法,同时鼓励学生对教师授课的优缺点认真进行评价,并对其教学内容、方法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以避免许多对学生学习从严要求的教师因所受待遇不公而产生不满。
(五)创新校企合作体制及相关工作机制
应由政府在组织各有关方面充分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鼓励性政策及具体措施,如可规定校企合作项目在纳税、缴费、用人、用地、用资金等方面享有一定的优惠待遇,使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付出得到相应的补偿。应由政府专门指导协调职业教育工作的机构负责,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业人才定期交流制度,保证校企双方通过经常性的人员互派,让高职教师在企业高技能岗位上得到锻炼,同时让企业高技能人才在高职院校教学岗位传授专业技能,由此使高职院校整体上的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得到提高。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培养和引进教学科研人才,以提高教学科研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和引进技术与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以提高举办“校中厂”和为企业服务的能力,从而更有效地与企业长期保持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
(六)构建本科与专科相结合的双层办学新模式
在产业转型升级对本科学历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求日益增加,高职生中有相当一部分选择“专升本”、“专转本”、“专接本”的现实情况下,应通过科学评估,让符合本科办学条件的高职院校根据相关产业中某些专业技能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选择本校具有明显优势的专业单独举办或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合办高职本科教育,使以前基本只限于专科层次的高职办学模式进化为本科与专科相结合的双层办学模式,由此促使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以增强高职教育对生源的吸引力及其发展的可持续性,更有效地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高职教育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钱惠英,朱璋龙.校企深度合作 共育职业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1-10-20.
[2]杨青,裴中岐.高举产学研结合旗帜 走校企一体化办学之路[N].中国教育报,2011-11-23.
[3]李颖.强化“三位一体”办学特色 推动学院科学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1-11-17.
[4]钱勤元,金南东.搭建高素质高技能型海事人才高地[N].中国教育报,2011-11-18.
[5]黄君录,盛定高,于正权.提升质量谋发展之道 聚焦走特色创新之路[N].中国教育报,2011-12-21.
[6]马长世.职业教育要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N].光明日报,2011-10-11.
Research on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aking the Practice of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Jiangsu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QIAN Ji-kui, JIN Bang, WANG Xiao-mei
(Nanjing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anjing Jiangsu 21003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