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经济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经济建设

城市经济建设范文1

城市经济,简言之,就是以城市为发展空间,承载着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发展要素的地区经济。纵观世界城市经济的发展现状,发达国家的城市经济主要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以现代工业为辅的经济群落。而在我国,由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水平较低,其占GDP的比例还很小,因此我国的城市经济目前还处于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各地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都不一样,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东南沿海和长三角地区、京津冀的城市,因为地缘的优势,往往在发展上捷足先登。不仅经济发展的总量大,而且经济运行的质量也高。相比之下,西部地区城市,囿于地理位置和发展基础的薄弱,在发展上先天不足,经济发展呈现着总量小、产业层次低、辐射作用小的特点,远远落后于东部城市。

从东西部城市之间在发展上存在的差距上看,主要体现在总量、资金、技术、规模四个方面。随着十的闭幕,东部城市群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在积蓄力量,为打造中国的经济的升级版而跃跃欲试。这对于相对落后的西部城市也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因为中国经济已经不是各自为正的经济体系,它的互相融合性和辐射性的特点,为西部城市吸收东部城市的资金和技术提供了可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大力发展原有城市经济建设的同时,又新建了一批工商业城市。到1985年,全国设市建制的城市达到324个,其城市总人口(不包括市辖县)达到21228万。城市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城市以先进的技术装备武装农村,推动广大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农村则以自己的农副产品供应城市,支持城市的社会主义建设。城乡之间建立了平等互利的经济联系,走上了共同繁荣的道路。

二、利用CES对城市经济进行建模

CES经济分析模式的引入是经济学微观化的一个重要尝试。它的现实意义是,把缤纷杂芜的经济乱象通过几个集合的数字的模拟分析,抽丝剥茧般的剖析了一个城市经济体的概况。这种剖析,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除此而外CES还对城市经济具有建模意义。

通过其数字的具体分析,可以对一个城市的增长模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对于不断修正城市经济发展的策略具有指导意义。应该看到,城市建设具有外部性,除了直接拉动经济增长,还存在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而综合测定城市建设投资拉动城市经济增长,需要把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与由投资引起的消费增长进而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结合起来。如果把城市看成一个综合性的生产单位,它是通过生产要素的投人,最终创造出产值。人们通常用C-D生产函数分析投人产出效益。但是目前没有城市建设投资所创造的全部产出价值量的统计资料,C-D函数也无法从总产出中分离出建设投资的份额。为此,考虑采用二级生产函数的形式来克服上述困难。1928年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与数学家柯布合作,提出了著名的C-D生产函数。年中又和四位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常数替代弹性,C-D生产函数模型,简称CES。在其中,不同研究对象,或同一对象不同的样本区间,其要素替代弹性不同,所以,比C-D生产函数更接近实际。在生产函数中,如果替代参数的估计值等于,则要素替代弹性的估计值为,此时生产函数退化为C-D生产函数。根据CES生产函数,在1967年提出了二级生产函数理论。二级生产函数理论,是对CES一级生产函数理论的补充和深化。

这种分析模式将使对经济分析的结果变得更加明晰和透彻。按照这一分析模式,我们就会把城市看作一定空间地域上的生产单位,通过资源投人,最终得到产出GDP。假设城市的产出GDP是由投人的资本和劳动力生产要素所形成,为研究需要和计算简便,将城市土地也看作一种资本。建立城市建设投资的二级CES生产函数。模型所包含变量和参数的含义如下K:城市的年末固定资产净值价城市非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年末形成的资产净值凡城市的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年末形成的资产净值。L:城市的年末社会劳动者人数城市的年末非建设社会劳动者人数,城市的年末建设社会劳动者人数。由以上的具体举例,使我们看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单元中,东部城市群主要是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寻求经济快速增长,从它的增长特点上来看,我们可以判定这个经济单元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过了外延式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现在已经走上了技术密集型依靠内涵挖潜的发展轨道。而中部城市在依靠科技增长的因素也在加大,但与东部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与东、中部相比,西部城市科技对经济贡献的比例是最小的。西部城市受资金、技术、环境的影响,在发展上还沿袭着传统做法,就是依靠资本注入和廉价的劳动力来发展经济,所以,他们的发展形态还处于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阶段。

三、结论

城市经济建设范文2

现在城市经济理论的发展又进入到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我们在探讨城市经济现代化或者是城市现代化过程时,理论上进展很快,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脱离中国的国情,有一些冒进,或者有一些不合理的提法,某些城市发展不快等等,这些理论上也出现一些问题。所以现在确实是处在一个很关键的时刻,要对过去的理论进行总结,肯定我们在理论上的发展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不足。在总结的基础上,来探讨我们城市经济的发展。总书记所作的十七大报告,是一个非常具有伟大意义的报告,其中直接讲到城市发展方针政策和战略的问题,特别重要的是提到科学发展观。我一直在思考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具体到城市经济的发展,该如何体现?体现到什么地方?理论上怎么加以阐明?作为我们研究机构,作为我们党员都是应该不折不扣地加以贯彻,但是如果把科学发展观停留在口号上面,我想是不够的。具体究竟怎么体现城市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理论上,特别是在城市经济理论,在城市经济学会的工作上怎么体现?研究什么问题,由什么指导思想来指导我们的研究?

从当前来讲,在今后来看,总结30年城市经济研究的历史来看,以下这些问题,是不是更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个问题,还是城市化的问题。我们研究城市化,而且研究的进展也很快。但是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中国城市化的道路问题,所以要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推进城市经济的繁荣,我想,城市化的问题,还是值得我们来进行深刻的研究。现在很多同志都提到了我们要走新型城市化的道路,我想这个提法是很科学的,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我们由工业化提出新型工业化,因为城市化是工业化推动的,既然是新型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动力,同样要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推动的也是一个新型城市化。新型城市化已经提出来了,有一些机构也都在做研究,但是我想仅仅是一个研究的起点。新型城市化和我们传统城市化究竟有什么区别?新在哪里?我想是值得很好思考的。这里面有几个问题,几个关系需要加以考虑:

第一,就是我们的城市化是政府主导型的城市化,还是市场主导型的?

第二,我们的城市化是产业促进的还是规划带动的?按照城市的发展规律来讲,经济发展了,产业发展了,城市就发展了。但是我们很多城市可能都是自上而下,先抓规划,规划多少就是多少,有的土地规划出来了,但是没有切实地来进行建设,使土地有了很大的浪费。

第三,我们是一元化的城市化,还是多元化的城市化。现在有的人提出来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就是农民进城,特别是大城市,除了这个好像就没有城市化的道路可走了?我们的城市化是一元化的城市化还是多元化的城市化?我想是多元化的城市化,既可以是大城镇也可以是小城镇,这样的例子很多,江苏的华西村、广东的一些农村,现在成为地地道道的城市,只是体制上还有一些区别。

第四,是产业带动型的还是社会协调型?从形态上城市是一个孤岛,还是城市与区域共进的?

第五,是集中型的城市化还是分散型的城市化?我想我们既要搞集中型的城市化,也要搞分散型的城市化,太大了该分散就分散。在城市化当中,要考虑城市化的时代特点,要考虑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要考虑城市化的国情和具体的情况,所以城市化这个问题还需要继续研究,要走出一个新型城市化的道路,这个道路走起来也是很艰难的,这和我们原来的城市化是有一些差别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小小的拐点。

第二个问题,从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理论体系上来讲,要解决城市发展的理论问题。城市发展会成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城市究竟怎么发展?依靠什么来发展?它的模式是什么?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根据30年的经验,我们现有的城市发展,从理论上来讲,有几个方面:

第一,跃进式的发展,由于形势所迫,或者由于上级的命令,进行跳跃式的发展。

第二,外力促进理论,靠大城市的推进,或者靠外资的引进,或者靠省区经济的发展,硬被推进的,也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

第三,内生自然增长理论,城市自己靠自己的发展,自然增长,解决发展了,产业增加了,城市就慢慢发展起来了,稳扎稳打。

第四,科技创新理论,通过科技的创新或者科技的发展,来促进城市的发展。

第五,区域带动发展理论,依靠区域经济的发展来带动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和区域的发展,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合二为一的一种理论。

第六,项目带动发展理论,必须是非常大的项目或是园区开发,或是几十个亿把一个地区一个镇或者一个村带动起来。

第七,产业集群聚集理论,南方有很多城市就是靠产业集群聚集形成发展理论,比如浙江的大塘镇就是靠袜子,在全国的销量70%,大量的出口,袜子制造产业集群聚集在那儿,形成了一个新型的城镇。还有浙江嵊县的领带,靠领带的产业集群来发展城市。

第八,地方新农村建设推动理论,靠新农村建设,慢慢发展,增长成为一个城市。

第九,在发展理论当中,有一个模仿效法型理论,人家搞什么,我也搞什么,这是最笨的办法,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确实也有实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应该根据中国的特色,自主创新发展,这种发展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国内国际的环境,也要根据地区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发展。所以城市经济理论本身就是一门学科,根据过去30年的发展经验,进一步推进今后的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在发展当中创造、促进城市经济学科的建设。这是第二方面的理论。

第三方面的理论,在十七大报告当中也讲到了整个国家要优化产业结构,对城市来讲,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也是一个城市经济理论,也可以叫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理论。这个理论实际上内容也是很丰富的,比如说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物质产品与文化产品的结构问题,生态经济与货物经济的结构问题,第二、三产业结构的问题等等,这里面有很多的理论问题。优化产业结构,城市的产业结构什么样才叫优化?比如说北京是不是优化了?天津是不是优化了?廊坊是不是优化了?有没有标准?这个标准怎么复制?如何来实现这个产业的优化?产

业结构对其他很多的经济结构或者社会结构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像无锡城市经济发展很快,也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名列前茅的城市,经济实力也很强。但是无锡的第二产业还占60%以上,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传统的那些工业,纺织、机械等等。这样的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那是必然的,对土地的占用也是不可避免的。产业结构不仅仅是产业结构的问题,而且是一直到与之相联合的物资结构、教育结构等等,所以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也应该作为我们今后城市经济理论不断推进的一个方面。

其他的,还有一些理论,比如说城市就业理论,城市财政分配理论,城市现代化建设理论、城市信息化数字化、城市市场体系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我们从学会建设和体系建设方面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目前研究的还很不够,今后的研究任务还是非常重的。特别是搞学术建设的老师,今后给学生们讲城市经济建设,旧的版本可以参考,但是要有新的版本,要适合我们的时代特色以及适合我们中国国情的中国城市经济学,所以我们的老师在这方面应该更下工夫来探讨这些问题。

城市经济建设范文3

关键词:园林建设;生态经济;发展策略

近年来,我国城市园林建设事业快速发展,在城市生态建设中作用逐渐增强。城市园林建设已从封闭式建设逐步延伸到城市建设的方面发展,在现代城市理念和建造技术的支撑下,进入了新的阶段,促进了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随着我国与国际接轨,为了适应国际园林事业发展的趋势,我国对城市园林建设进行重要调整,使城市园林在我国城市生态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一、园林建设在城市生态经济中的地位

1.生态经济。生态经济主要指的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当中通过人类的经济活动展开的生态活动,通过对人类活动进行协调,促进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具体指的是,人类为保护自然环境而进行的经济活动,都可以被归结为生态经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破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并且对生态友爱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园林建设的生态经济功能。首先,园林建设的生态功能。在现代城市建设当中,城市污染问题引起了各方面关注,成为评价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准。在城市发展的过程当中加强城市园林建设,能够有效减少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大气环境。在城市建设的过程当中,建立园林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足够的氧气,从而能够对城市的气温、适度进行有效调整,建设一个宜居的城市环境。其次,在现代城市发展当中,园林建设除了能够净化环境之外,还能够起到美化城市的效果。通过园林建设的合理设计,在不同的季节能够体现城市园林的不同风景和特点,能够使园林更加有特色。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通过采用现代设计技术和设计元素,合理地进行园林风景搭配,这样在人们进入园林之时,就有一种真正回归到自然的放松心情,使城市建设与自然景观能够有效地融为一体,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建设园林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居民的素质。因此,加强园林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最后,促进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旅游产业以其生态、环保受到很多经济学家的推崇,而被看作是无烟工业和朝阳工业加以支持。在进行城市建设当中,政府采取措施扶持园林建设,能够发挥园林在推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发展中,国家以“挖沟理论”为基础扩大内需。这使我国园林建设从城建部门当中独立出来,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行业。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数据,现实在“五一”和“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旅游人数持续增长,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园林在“假日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二、生态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对现代园林建设的认识不充分。随着现代园林建设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发展,在进行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并不是传统的简单进行草木种植等绿化工作,而是在园林建设当中,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进行园林生态建设。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与城市的发展特点和人文环境进行园林建设综合考量,同时,园林建设还需要与城市的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进行有机融合。在城市园林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改善在城市化建设当中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城市园林建设要积极融入到城市生态经济建设当中,为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积极贡献力量。但是,当前在城市园林建设当中,建设思想比较落后,城市园林建设不仅没有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挂钩,在城市园林建设中主要是进行绿化工作和造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环境,但是城市园林在城市生态竞技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2.城市园林建设难以带动生态经济发展。在城市园林建设当中,一方面,需要对当前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治理,对导致城市污染问题出现的污染源进行科学控制,防止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在城市建设当中,还需要对城市空气问题进行进一步净化工作,这样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城市绿化工作,通过提高城市内部的植被覆盖率,有效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和绿化效率。当前,在我国进行城市化建设当中,由于城市规模扩张太快,城市绿化工作和园林建设严重滞后,导致了在城市建设当中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导致了城市建设中水体污染、固体污染和大气污染严重。由于在进行城市化建设当中,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城市发展对环境保护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在城市建设当中园林建设和生态发展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挑战。城市在环境恢复工作中,园林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十分重要的措施。但是,从整体上看,园林建设的功能也被局限在环境保护方面,政府部门并没有积极挖掘园林建设在带动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3.管理员工素质有限,经济作用难以发挥。在城市园林建设当中,园林行业的从事工作人员一般都会被压缩到一个很低的数量。甚至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在国内高校并没有开设园林专业,这样导致了我国高素质园林管理工作者严重匮乏。此外,在国内园林建设当中,很多城市面临着长期工作在一线具有丰富的园林工作经验的老工人退休,但是新的工人还没有完全掌握操作技术和园林建设方法,这样在园林建设当中出现了技术断层,市园林建设无法和城市生态经济建设进行有效融合。当前,在国内进行园林建设当中往往是一个空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带着一群民工建设具有高艺术要求的园林建设和维护工作,其实际效果不佳。由于我国高校开设园林建设的时间比较晚,为了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我国园林课程设置都是以我国传统的园林建设理念为基础的,并且借鉴国外原理建设的经验。在我国城市园林建设当中,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地理文化特点,因此园林建设必须与当地文化和环境相互契合。但是,由于采取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在园林建设之初就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园林建设的经济效益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三、加强城市园林建设,促进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策略分析

1.将市场经济原则应用到城市园林建设当中。在我国城市进行园林建设当中,在园林建设内部会建设小部分的工人欣赏的娱乐设施。现代园林在建设当中是以整个城市作为背景的大园林,并且园林建设由传统的封闭状态走向开放,园林服务对象由传统的向少数人提供服务转变为向社会大众开放,并且园林在设计时也实现了审美标准的大众化,园林建设从传统的单独注重欣赏娱乐向着注重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综合效益进行转变。园林建设工作也从传统注重局部的独立空间逐步转变为整体城市风格相协调的大空间。为了适应园林建设的这种转变,在进行城市园林建设当中要认真计算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在园林建设当中将市场经济原则引入,通过城市园林的市场化经营,将城市园林行业转变为一个能够推动城市生态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在城市园林假设当中,要使园林行业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园林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在业务上进行再造,使之能够符合市场经济环境,推动和实现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2.培养高素质园林管理工作人员。目前,在我国园林行业发展中,主要的技术人员来自于国内高校培训。但是,从整体上看,国内高校进行园林培训时,主要集中于园林技术方面,对园林管理、建筑、信息以及经济等方面缺乏系统的教育工作。此外,在进行园林建设时势必面临着一定的风险,涉及到园林建设的战略规划和风险评估、园林信息的搜集与处理,以及园林建设当中相关数学模式的建立等一系列问题,这样单纯地通过高校教育很难使学生具备以上综合素质。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园林建设在推动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对我国园林行业的人才培养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改革,适应我国园林事业发展需求。在我国园林行业的长期发展中,由于与市场严重脱轨,导致了园林行业管理工作人员难以摆脱专业思维惯性的影响。为了适应现代园林业发展的要求,推动园林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强对园林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招聘园林管理的专业人才。3.实现园林建设和生态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在我国城市园林建设当中,为了有效保证城市的园林建设,加大力度发展城市生态经济,必须认真做好相关的规划设计工作,并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城市园林建设的当中,要努力实现城市和乡镇建设的一体化,并将区域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进行有效融合。在进行园林建设时,也需要将园林建设的生态效益更好地发挥出来,同时,在城市建设中也能够将园林的生态效益更好地发挥出来,提高城市绿地的定额指标,在最大的程度上对城市的生态系统进行改善,不断提高城市的适居度,实现城市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城市园林建设当中,相关单位要确保城市园林建设资金能够落实,并要建立起健全的城市园林建设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园林建设资金能够落到实处。在现阶段,城市进行园林建设时,要实现与生态经济的发展相契合,做到和谐统一、双向发展。

四、结语

加强城市园林建设工作,一方面能够给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带来更多的有力的价值,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在园林建设当中需要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进行结合,发挥园林建设在推进城市生态经济发展当中的积极作用。在城市园林建设当中,首先要发挥园林建设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作用,其次发挥园林建设对城市生态经济的推动作用,最后要通过城市园林建设塑造城市形象,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城市活力,促进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滕明君,周志翔,岳辉,杨玉萍.低碳园林的生态学途径[J].中国园林,2012,(4).

[2]王恩,章银柯,马捷婷,包志毅.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低碳高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J].山东林业科技,2010,(3).

城市经济建设范文4

关键词:生态问题;城市环境;建筑规划

城市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区域性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工业革命后的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甚至影响了城市的正常功能,直至今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都对城市建设的规划者提出了难题,使其不得不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因素。脆弱的生态、糟糕的环境势必遏制一个地区发挥它的优势,而在权衡这些因素后,势必又会对城市的建筑规划设计产生一些影响。本文将着重讨论这两点。

1城市生态破坏的具体状况

经济效益与工业的迅速发展与城市化的推进是相互促进的,而自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出现以来,几乎没有不被环境问题所困扰的,我国作为工业后进国家,近些年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非常突出,而具体的环境问题,分为以下几点:(1)固体废物污染。人类的生产生活必定会产生大量废物,而城市的人口如此集中,就更显示出惊人的废物排放量。就我国现阶段的情况为例,每年大概会产生近8亿吨的工业固体废物,其中有害废物有5000-6000万吨,累积量已然超越75亿吨。生活垃圾量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而且因为露天堆积等不当的处理方法,全国有超过一半的城市周边都遍布垃圾。固体废物在各处堆积影响市容、滋生疾病、覆盖有效土地,同时对后文将提到的水体、大气污染有变本加厉的消极作用;(2)大气污染。煤炭和石油作为最大的燃料源和消耗油品,排入大气层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臭氧等有害气体物质,直接导致了大气质量的严重恶化,交通运输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更加促进了这些因素恶劣影响的拓展,这些年来萦绕各大城市的“雾霾”,以及一些工业城市的光化学污染等情况,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硫化物在空气中的超标造成的酸雨的广布,长沙这些城市出现酸雨的概率接近100%,酸雨会腐蚀建筑物、桥梁,对工农业造成巨大破坏,而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的负面作用波及到全人类;(3)水体污染。由于城市排水与污水净化系统常常设计不合理或者跟不上城市的飞速发展,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污水源得不到处理,直接排入水体,给水环境带来巨大损害。以我国为例,据监测,全国1300条河流里没受到污染的只有一成不到,绝大多数河流的任一河段都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水源,地下水也有半数遭受污染,而且水体污染由于污染源过多过杂,不易治理,在一直呈上升趋势;(4)噪音污染。现代城市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供人们娱乐,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制造了诸多不和谐的问题,最突出的便是噪音,公共交通和建筑行业也是噪声其中的来源之一,据可靠数据分析,全国一半多的城市出于噪声超标的环境下。

2以建筑规划设计来实现环境保护的意义

鉴于以上种种弊端,城市环境保护的规划就显得意义非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直接或间接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与一些短视的建设者想的不同,在当前时代背景的要求下,关于生态环境的考虑非但不是城市建设中的累赘,而是一个契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本身并不相悖,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对其发展和潜力发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的改善显然能促进这一点,并且,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直接有利于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2)极大的促进了环境效益的最大化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共识,在如今是必须予以考虑的因素,可持续发展不止是一项口号,更是有深刻的经济意义存在的,而预先的规划设计如果合理,能很大程度减少后续对生态维护的资金,可以说是“未雨绸缪”的方式,换得了最大化的环境效益。(3)有效的减少排污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合理的排污系统规划,可以真正意义上减少排污。有效削弱噪声的建筑规划,可以让城市更加“安静”,给居民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3环境保护对规划建筑设计的影响

在顾及了环境保护这个重要因素后,城市在规划建筑的设计上也会产生相应的巨大改变,而针对环境污染的不同维度,要使城市建筑规划真正发挥关键的作用,就要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环境对规划建筑设计的影响,也可以从这些措施中见出:(1)固体废物污染处理方面。为了有效处理这些固体废物,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居民小区应多建一些垃圾暂存场,设计做好了垃圾分类的垃圾桶,并采用综合利用措施来利用固体废物,保证资源的再生利用率。在企业间建立固体废物的总和利用和循环使用。在城市建立充足的安全填埋场,统筹规划建设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和医疗废物的处理,在建设前集中管理城市中的大量污泥,将其合理使用,化废为宝,譬如应用到草坪和树木的种植等工作中;(2)大气污染处理方面。作为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大气污染的治理势在必行,城市建筑规划者应提早制定大气污染的综合整治规划,对其产生的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首先,公共交通方面,主要表现为尾气排放,建立较为宽广严密的城市交通系统,加强城市及周边道路建设,防止汽车拥堵和在城市中大量逗留,在建筑的设计中直接采用太阳能和天然气为消耗的完备能源系统,或者为这些清洁能源腾开使用空间;对大型的工业企业进行布局调整,比如使其远离人口集中的主城区,布局专门的工业园区,使其处于城市的下风口。在城市中多为电动车和自行车等代步工具提供好的道路条件。生态方面最大的规划是城市植被的拓展,在居民区和商业区都安置一些绿化带,可以有效的洁净空气;(3)水体污染处理方面。作为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关键任务之一,规划建筑的设计中,首先要保证建立一个完善的排水和污水治理系统。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要对该城市的污水进行抽样调查,较为系统的掌握当地水资源的污染状况,由此制定出精确合理的综合治理对策。再者,对城市发展中规模扩大和人口增长要有科学的预估,这样在进一步的规划建设中才能保证原先治水能力的有效持续。另外,对工业废水,要有严格的污水处理系统和规整的指标监控。(4)噪声污染处理方面。城市的功能区如此密集,而且经济文化高效交流作为出发点之一,重叠紧邻的特征几乎不可能改变,这就对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减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讲,可以做到这些点:a明确区分城市各个区域的环境功能,最大程度上减少噪声污染的范围。起码要保证城市中那些较大的用地区域是互不干扰的。B噪音隔离带和生态长廊是较为优质的建设单元,在交通繁忙路段两侧种植树林,在娱乐场所和居民区之间建立公园,是一举多得的方式。c主要交通路段的针对性控制方式,在规划城市的交通干线是,应预留一定的防噪声距离,对于那些分割居民区的路段,必须设置降噪路面和绿化带。

4结语

环境保护作为当今世界的重大议题,在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力必定是巨大且广布方方面面的,而生态问题的不同维度对城市规划有相异却共通的波及,大气、水体、固体、噪声污染对规划建筑设计的影响都是相当具体的,本文在论及措施方面还尚未涉及一些更精妙的细节,但大体上还是提供了一个有参考性的思路。

作者:吕健炘 赵思亮 单位:佛山市岭南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林青.探讨城市环境工程建设难点及应对措施[J].环境,2012.

城市经济建设范文5

关键词:职业教育;城市建设;经济功能;发展

黄石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13SSK02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是让世界瞩目的。同时,中国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速度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中国工业化的浪潮造就了中国一座又一座的新兴城市。正如马克思曾说过的那样,究其根本,维系经济和工业高度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必然是市民的素质和企业员工的素质。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曾说,“知识即美德”。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如何,素质高低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知识水平。而知识是怎么来的呢?显然不可能是来自于天生的,而只能是靠后天的教育。所以可见教育对个人的发展来说是何等的重要,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来说是何等的重要,教育对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黄石市,一个拥有着一百多万人口的老牌工业城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毗邻武汉,隶属于以武汉为中心的“8+1”城市圈。当前,借着中国工业现代化建设的东风和中部崛起的机遇,黄石市提出了建设鄂东特大城市的发展目标。那么,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该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奋力发展呢?作为一个者,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我们恪守的行动准则,当然,这也是历史经验教训总结的结果。所以我认为,面对当前的机遇与挑战,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我们应该时刻把握好“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只有这样,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才能少走弯路,不走弯路。

鄂东特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支持,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有大职教发展的战略构想,就要不断提升对职业教育价值的认识,就要让政府、企业、市民认识到进行职业教育是一定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自觉。为此,要调整我市职教布局,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职教体系,重点解决建设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培养土生土长的高素质员工;要进行大职教的系统化建设,使职业教育职前职后系统化,高中低级培养系统化,终身职教系统化,形成黄石市独有的网络化、系统化的大职教体系,从而促进鄂东特大城市的发展。

1 建设鄂东特大城市 需要提高对职业教育的价值认识

鄂东特大城市的建设愿景:经济持续发展;文化繁荣昌盛;信息畅通快捷;社会文明友爱;环境协调宜人;教育公平科学;风俗典雅多趣;市民乐观向上;生活幸福安康。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政府、企业、市民正确的认识到职业教育的价值。

1.1 政府应正确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1)政府应认识到职业教育和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一样,都是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为了现代化社会的繁荣和可持续性发展,职业教育就不能被忽视。在未来社会里,高技能人才作为基础人力资源的作用和意义是巨大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尽办法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2)政府应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功能与建设鄂东特大城市之间的关系。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就越来越离不开职业教育,马克思讲“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就是这个道理。职业教育的功能通常有利于提高城市待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变,也有利于促进湖北省的城镇化建设,职业教育使人们具备必要的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以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黄石市努力发展,逐渐实现了老牌工业城市的现代化转型,城市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企业蓬勃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但与此同时,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黄石市出现了,企业下岗职工、城市待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待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等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好,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关系到建设鄂东特大城市的发展进程。为此,要努力提高城市包括农村的整体教育水平,同时加大力度发展我市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对市民进行文化科技知识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人口的综合素质,努力将我市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

1.2 职业教育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说到底其实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用人要有预测、有计划,依托职业教育,重视订单培养的价值,降低培训成本,争取最大的用工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职业教育是市民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保障

伴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的自我实现也越来越成为市民的需要。所以这就需要人们正确认识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成为完善自我、发扬个性、丰富生活的手段。

2 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

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职业教育对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再生产劳动力。

职业教育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职业教育除了有培养人才的功能以外,还具有选拔、分配人才的功能。促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将不同能力、不同职业倾向的人导向合适的职业岗位,使其个人能力、个性特征、个人主观努力程度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激发人的潜能,从而达到促使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从而提高劳动力的配置效益。

有利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优化。所有的教育都具有再生产劳动力的功能,但职业教育相比其他各种教育方式而言,更直接,更有效,目的性更强。当今的职业教育可以说已经成为社会生产活动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职业教育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向受教育者有目的的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术能力,并且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受教育者成为一定社会经济建设所必需的各类专门人才。经过职业教育的劳动者,在能力、意识以及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等方面都有着较为明显的提升。事实证明,经过职业教育的劳动者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能力较强,而且在生产劳动中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安全意识。

3 借力职业教育 助力鄂东特大城市飞速发展

黄石市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令人惊喜的,它为本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它与黄石市的经济地位和发展相比仍不相称.因此,还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战略举措。

3.1 合理布局, 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1)努力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黄石市有必要优化中职的区域布局,分片办好地方职业中学,努力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2)扩大高职规模。黄石市正在走一条新工业化转型的道路,拥有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短缺将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瓶颈,目前黄石市高等职业学院较少,且学科有限,这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逐步完善我市整个职业教育体系。(3)整合高等教育资源,培养高层次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专科层次的高技能人才,而且还需要本科以上的技术型人才。鄂东特大城市的建设过程在这一点上将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要建设成现代化的特大城市,必须要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是离不开高层次技术型人才的,所以黄石市应该整合全市的高教资源,培养更高层次的技术型人才。

3.2 加大职教投入,促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

目前黄石市的经济实力与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是不相称的。近年来黄石市的GDP呈现上升趋势,财政收入明显增长。但就我市的职业教育而言,政府对其的投入还十分有限。首先,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向重视普通高中一样,同等的来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其二,制订相关的保障措施,努力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落在实处。其三,进一步加强城乡职业教育联合办学的力度,促进城乡职教一体化,努力提高本地人口的职业素质。

3.3 多元化发展,全面构建职业教育终身体系

(1)职校与企业的订单式培养工程。加强企业和职校的沟通与联系,了解企业的用人需要,有针对性的教学与培训,实行订单式培养,使在校学生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2)职校与企业合作的半工半读模式。这种模式是以企业为导向,以岗位为导向。强调的是企业与职校的互动。预先营造企业的氛围,利用企业精神与文化来影响在校学生,预先熏陶和培养了企业需要的人。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提高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在校学生提前了解和适应企业的需要 。(3)企业内训需求与职校培训相结合。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设配、技术以及管理要求都会发生新的变化。这就需要企业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从而使其具备新的能力和素质以适应新的环境及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完全可以利用职业学校的特点和优势,委托职业学校有针对性的对企业员工进行各类培训,使得企业员工的素质得以提升以适应新的环境和要求,并且最终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

3.4 优化管理模式,减少行政干预,合理利用教育资源

通常不同类别的职业学校是由不同的政府部门在管理,但因为各分管部门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不同,所以指导思想和经费渠道也不同。这就难免会导致各个职业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从而导致现有教育资源的分散和浪费。 总之,黄石市的现代城市建设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支点作用,提高职工和市民的职业素质,为黄石市的腾飞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2] 罗海丰,陈泽龙. 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的三维视角[J].教育与职业,2008(5)

[3] 马树超. WTO与高职高专的终身教育功能. 新职教[J].2001,(12)

城市经济建设范文6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湿地;景观设计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城市中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快。城市中的路面建设亦随之发展扩大,路面的建设材料大多是沥青、混凝土等防水材料,导致城市中的雨水不能通过地面渗透到地下,又因为城市中的建设管理跟不上发展需要,防洪泄水系统不健全,导致雨季时,城市面临暴雨不能及时的通过管道排出,从而发生城市内涝。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提出了海绵理论,为城市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未解决城市生态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决策,因此,运用海绵理论对城市湿地进行景观设计,是现阶段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

1“海绵城市”的理论概述

海绵城市的表面意思是指希望城市能如同海绵一样,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和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具有良好的吸收和恢复能力。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对下雨时的水进行吸收、储存,然后雨后加以利用释放,达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海绵城市的建设应该遵循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则,将自然存在的和人工建设相结合,在保障城市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城市最大限度的储水,再将雨水进行释放,从而维护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避免了城市在暴雨时出现洪涝灾害。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城市对雨水资源的利用,而且可以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2基于“海绵城市”理论对城市湿地进行景观设计

2.1设计原则

2.1.1生态平衡的原则。城市湿地景观设计时应以生态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城市中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快。城市中的路面建设亦随之发展扩大,路面的建设材料大多是沥青、混凝土等防水材料,导致城市中的雨水不能通过地面渗透到地下,又因为城市中的建设管理跟不上发展需要,防洪泄水系统不健全,导致雨季时,城市面临暴雨不能及时的通过管道排出,从而发生城市内涝。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提出了海绵理论,为城市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未解决城市生态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决策,因此,运用海绵理论对城市湿地进行景观设计,是现阶段城市生态平衡为基础,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则,合理地对城市的湿地进行开发和景观设计,将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2.1.2具备防洪功能的原则。城市湿地建设除了为人们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等功能,还应该具备一定的防洪储水的能力,是城市水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结构。雨季来临时,城市湿地能够具有吸水储水的功能,作为城市的储水基地,为整个城市在雨季建立一道安全防线。2.1.3与城市相结合的原则。城市湿地景观设计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城市湿地景观设计时,要和整个城市的景观设计融合,利用点、线、面的设计方法,将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与城市相结合、统一,使整个城市的水体系统、景观设计更加完善。

2.2设计方法

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汇集储存雨水的景观主要包括湖水、地面、绿地以及建筑,湖水可以直接吸收储存雨水,地面、绿地和建筑主要是通过汇集雨水,然后将雨水排放。可以优化集水景观,充分发挥其对雨水收集和净化的功能,减少雨水的径流,降低污染物的汇聚,从而保障雨水最终的汇集质量。其主要设计方法如下:2.2.1改善地面的铺设材质,提升地面的渗水能力。大多数地面采用沥青和混凝土等防水材料,这样的地面阻止了雨水的渗透,阻碍了水循环。因此,在进行地面铺设时,可根据不同景观的需要及功能对地面进行铺设。如部分地方可铺设透水混凝土或者砌体材料,也可铺设鹅卵石、碎石等材料,这样可以提高地面的渗透能力。在对地面进行铺设时,也可设计不同材料或者色彩的组合,不仅为景观带来美化的效果,也可以使地面能够集水渗水,促进水的循环。2.2.2改变绿地的建设方式,提高绿地的储水能力。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时,都会建设相应的绿地,在绿地中种植乔木、灌木和草类等植物,这些植物不仅可以储存净化水分,还可以保护环境,减少水土的流失。在进行湿地绿地建设时,应该最大限度地保护天然绿地,使绿地具有自然之美。而人工绿地的建设部分,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进行设计,依据绿地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点,设计一些具有凹式形状的绿地,这样不仅可以使绿地在下雨时汇集雨水,也可以过滤雨水中所带的树叶等杂物,使之慢慢地渗透到地表,补充地下水。在下凹式绿地建设时可以建设“雨水花园”,即在下雨时形成雨水花园,在绿地中种植不同的植物,这样在雨季可以形成独具一格的湿地景观。在为下凹式绿地选择种植植物时,一定要结合湿地景观设计,选择具有吸附净化能力的,能在短时间内具有一定的耐涝、耐旱能力的本土植物。在城市湿地景观建设中的建筑屋顶主要功能是承接雨水。因此,针对建筑物屋顶的集水功能,可在其屋顶种植绿植进行覆盖,这不仅为湿地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景观,还可以达到净化雨水的功能,促进雨水参与大气水循环。在屋顶上种植如爬山虎等依附生长的绿色植物,覆盖在屋顶,当雨水降临时,落在屋顶的雨水一部分被该植物吸收储存,一部分在阳关的照射下通过蒸腾作用挥发进入到大气中参与水循环。根据建设物的形态设计绿植,使之与湿地环境更好地融入在一起。

3城市湿地景观建设对海绵城市建设的作用

城市湿地景观建设是组成城市整体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湿地的建设不仅保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还使得整个湿地景观的生态系统接近于自然景观,从而维持大自然动植物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城市湿地主要分为2种:一种是自然湿地,一种是人工湿地。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城市湿地景观建设不仅能够在雨季暴雨天气和河流涨水的时期具有储水的作用,还能够通过土壤、微生物以及植物净化雨水,通过植物分解雨水中的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雨水的作用。城市湿地是天然的蓄水池,能够储存大量的水。因此,可以利用城市湿地存储水资源,将储存的水资源用来灌溉、养殖、绿化,从而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维护了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进步。通过城市湿地进行蓄水,还能够提高湿地周围环境的空气湿度、补充地下水资源。因此不论是自然湿地还是人工湿地,都能够促进生态平衡进而海绵城市建设的进程,使城市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结语

随着“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促进了海绵城市的建设,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湿地是城市中雨水的汇集和储存之地,不仅能够美化城市,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绿色的休闲环境,还能够保护环境,储水防洪,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循环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在其建设规划中把湿地景观建设融入到“海绵城市”建设中来,使整个城市在自然中进行人工建设,将人工和自然相结合,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对城市湿地进行景观设计,有效地管理和规划自然资源,促进“海绵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李思逸,史梓潇.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湿地景观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5):25-28.

[2]卢树彬.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湿地景观设计[J].城市建筑,2016,32(20):208-208.

[3]任璐,冯飞.试述“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湿地景观设计[J].智能城市,2016(1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