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范文1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对策
近年来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的推动下,江西中等职业教育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到2014年,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有300多所,在校学生数增至40多万人。但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比如随着教育规模和招生数量的扩大,生源素质却相对下降,教学质量提升很难。当前,如何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也已成为中职教育改革发展乃至生存的关键问题。
一、影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
1.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教学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课程内容陈旧、教材建设滞后、理实脱节、专业特色不明显等等,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影响了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输送中等技术人才目标的实现。
2.学校办学质量良莠不齐,招生成为第一要务
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近几年发展迅猛,出现了各种层次的职业教育。这些学校为了生存,制定的各项政策都是以招生工作为中心,忽视教学工作,这些做法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3.学校专业建设未能体现中职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特色
中职教育一切问题的核心是专业建设。无论是中职教育定位还是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只有在课程和专业建设中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而现实却是,中等职业教育并没有体现技能应用型的特色。
4.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双师型”教师所占的比例不高
教师不但是学校的根基,更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学校办学是否有特色,取决于教师积极性的高低和师资水平优劣,可以说,师资状况决定了学校兴衰。但是目前江西省许多中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普遍存在两个突出问题: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双师型”教师所占的比例不高。
5.学校教学基础设施欠缺
实训基地、实验室以及必要的校外实训场所,特别是实习基地建设和教学设备的投入与更新,是中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但是中职教育在上述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实验、实训设备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缺口。
二、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
1.明确职业教育教学的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同时针对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还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帮助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备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继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四有”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良好的风气是教师工作、学习、生活和发展的条件。因此,学校应该营造留人、留心、爱岗氛围,为教师全身心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创造条件。
3.积极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和市场的现状。作为教育的实施主体,学校要考虑学生的人文教育,考虑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考虑他们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把他们培养成社会生产的工具。笔者认为,专业课的教学应牢牢遵循一条准则:提高学生技能和动手能力。
4.加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促进教学改革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根据培养中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要求,围绕课程体系建设,促进教学改革,重点要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应用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下工夫。
5.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范文2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其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给学生基本知识,而且还在于学习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为此学校的管理者应对教师课堂教学加强管理。让每一位教师做到“六个”为主,“四个”主动。“六个为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本为主干、训练为主线、培养能力为主要目的、以有效提问为流。就是把理解表达的机会留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四个主动’,。即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主动思考,老师的指点下让学生主动观察、经过思考观察后让学生主动表述其所思所想,能够让学生得出的结论,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得出结论。让学生通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得出答案,让学生自己讨论答案是否正确,然后教师最后作出最后的判定。例如:在课堂上及时提出相关的学习内容的问题,列在黑板上,由浅入深的提出,老师只是引导学生沿着怎样的思路去思考。
2、加强育人管理
对于教师来说,教书固然重要,但在教书的同时不可忽略育人的细节,老师在教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时刻不忘对孩子品德行为的教导,不论是哪一科的任课老师,不要只顾自己讲课,传授知识,我认为,作为老师,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细心的观察每个孩子的言行,教师对孩子品德行为的及时指正,是孩子们终身受益的,要比学习知识更重要因为孩子在学校是一天的时间,当然许多现象的出现在上学前就己经存在了,但是,作为人民教师是有责任帮助孩子改正的。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推诊责任呢:大学老师责备高中老师没把学生教好,高中老师责备初中老师,没把学生带好,初中老师埋怨小学老师没有给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小学老师说在幼儿园就己经养成坏毛病了,幼儿园老师说,你的家庭就没有给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话说回来,如果每个家庭都能教育好孩子,那还要我们学校和教师做什么?诚然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身上的有些毛病的确是家长熏染的,但当孩子走进学校,来到课堂,当他的“学校妈妈”一一与他朝夕相处的老师发现了那些不足之处时,给他及时的指正,对于孩子来说将是多么的受益。
3、加强常规管理,完善制度,狠抓落实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范文3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困难; 原因;对策
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力地改善了我国劳动力队伍的素质结构,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各行各业的发展。在看到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和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还很不平衡,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城市和农村学校之间等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作为中等发达地区的农村职业学校,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困难,也面临很大的挑战。
一、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面临的困难
(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制约着教学改革的进行
近年来,农村职业学校发展经费相当困难,造成经费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拔款不足。多年来教育费附加部分的30%,基本没有用于职业教育,职工培训费、生均学生拔款、办校公费、基建费等用于职业教育的拨款基本没有落实,有的地方政府对职业学校教师工资进行差额拔款,更加俱了学校的负担。二是学校收费无隙增加。从1993年省财政厅规定的中职学校收费标准职业中专800元每人每学期,普通中专2300—2500元每人每学年,如今物价已经上涨了十多倍,可学校赖以生存的学生学费至今还维持在二十年前的水平。三是职业教育进行教学改革的费用巨大。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投入是普通高中的三倍以上,而职业学校没有任何理由可以独自额外收费。
(二)教师专业技术水平低,阻碍了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近年来,普高热的问题使当地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普通高中的发展,而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师资方面也很少向职业教育投入:一是近年来进入职业学校的年轻专业教师少。二是农村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大部分都是由普高老师转入。农村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少,不能抽出足够时间进行培训,同时学校也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专业教师的培养以及聘请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三是学校没有足够的用人权,相关政府部门手抓着人事权不放,职业教育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进不来。
(三)生源数量难以保证,学生学习能力差,教学改革难度大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生存在教育的最底层,没有普通教育的热门和稳定,又很难享受到国家最优惠的政策,教育教学改革面临来自学生方面的困难。(1)生源数量很难保证,生源竞争激烈。一是普通高中充分利用学生及家长对普通高中的渴望,借机扩大招生,以民办名义提高收费,获取暴利。二是民办学校用钱拉生源买学生,扰乱招生秩序。三是高职院校扩大五年一贯制的招生规模,挤占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存空间。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致使农村职业学校在招生大战中没钱没政策,生源数量很难保证。(2)学生质量难以保证。经过层层筛选,进入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差,叛逆性强,管理难度加大,教学改革难度更大。
(四)办学条件差,设施设备不足
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但农村职业学校在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等方面还很落后。一是办学条件差。近年来好多县级市为改善办学条件,建设新的职业教育中心,但总是资金不足,很难达到重点高中和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的标准。二是设施设备不足。近年来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使农村职业教育在教学设施、设备水平大幅提高,但建立与各专业相适应的实训设施相配套还相差很远,尤其是在国家资金的运用和一些优惠政策上,总是先给大城市的职业学校,到了农村职业学校先机早己被占去,所剩无几了。三是条件所限,优秀师资的匮乏。由于农村职业学校条件所限,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很难到农村职业学校落户,人才的不足是最大的缺陷。没有高端的人才就很难有高层次的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总之,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面临很大的困难,可以说是危机重重,不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育人质量,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就会难以发展,甚至走向衰落。
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困难产生的原因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各种困难,综合分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国家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缺乏总体的规划管理和政策保障
一是《国家职业教育法》和各项政策法规的执行监督不利,使得相关的法规政策没法落实到底。二是国家、省、市政府在职业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上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不够,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很不平衡。三是国家在统筹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高中教育之间缺乏高层系统设计和推进措施。
(二)地方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
首先,地方政府受普高热的影响,关注的是普通高中培养了多少北大、清华的学生,没有认识到职业教育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所产生的巨大力量,没有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其次,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没有足够的财力用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投入。
(三)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见
一是学生家长对学生的人生发展缺乏正确的估价和认识,总认为上普通高中考大学才是正路。二是由于种种原因制约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使社会普遍看不起职业教育。三是国家没有很好的执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没有得到很好的职业待遇。四是职业教育招生秩序混乱,严重损坏了职业教育的形象。
(四)职业教育的特色不很鲜明,育人效果不突出
一是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和教学模式没有很好的适应学生发展,育人效果不突出。二是学校育人没有与社会产业和用人需求紧密结合,育人成绩不显著。三是职业学校改革创新的力度不够,育人措施不得力。
三、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必有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优秀的专业教师队伍
教学改革离不开教师,一是加强与上级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的沟通,争取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二是引进年轻专业教师的同时挖掘本校教师的潜力,制定激励政策,加快专业教师队伍的成长。三是聘请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拟补专业技能教师的不足。四是组建教学改革创新队伍,推进课程改革与创新。
(二)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培养人才
一是加强与当地优势支柱产业的紧密合作,建立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办学体制和育人模式,解决教师的培养与发展问题以及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就业问题,为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争取上级政府拔款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多方自筹资金完善教学设施设备、联合社会力量共同建设专业等措施,实现教学改革与创新。
(三)做好优势精品专业建设,塑造品牌形象
紧密结合当地优势支柱产业,把握人才需求市场的要求,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专业,创建精品育人体制和课堂教学模式,培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学校办学声誉和办学效益。
(四)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发展专业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范文4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改革与创新
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当今我国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国南方各企业用工告急,尤其是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更是稀缺。技术工人大量的缺乏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大力发展中高级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的重点工作,但我国现代意义的职业教育办学历史较短,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诸多弊端:
一、传统职业教育的粗放型教学组织模式,制约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向前发展
我国职业教育长期受普通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在教师心目中存在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在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这正好违背了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中讲到的师生平等关系,违背了师生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互动关系。同时,各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对自己所授课程,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准确的把握。因为当前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一线、服务生产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在教学中课程的设置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教学方法存在“重教法,轻学法”、“重讲授,轻操作”、“重描述、轻直观”、“重理论、轻实践”、“重单一技能、轻综合能力”的倾向,过度依赖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实际生产和市场的需求,从而导致了:
1.课堂教学缺乏活力,应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在我国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讲得十分投入,又是比划,又是实物模拟,而听讲者却寥若晨星,通常教师提个问题,应声者没有几人,还有的根本就无人响应,弄得教师十分尴尬。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本不适应职业学校的学生,因为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差异很大,基础好的学生可能“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就在听天书,一脸迷茫。可是,我们的教学模式还是原有的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和教学内容,这种统一的教学模式根本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二是硬性的管理制度,使学生不得不坐在课堂,压抑着自己的个性,去遵守课堂纪律,使学生愉快的课堂变成许多同学受罪的场所。课堂上,除睡觉、看电子书、玩手机聊QQ、小声说话之外,还有许多目光呆滞者,听课的学生寥寥无几。无论是教师讲课,还是组织其他活动,学生都毫无参与的欲望,没有丝毫的热情,认为一切事情都与他们无关,更不要谈生气和灵气了。
2.学生缺乏自由发展的空间,应创造学生自由发挥主动学习的条件
我国现在的中等职业教育各专业在学制方面基本上都是安排2~3年,其中最后一年通常安排顶岗实习。这样一来,真正学习的时间就只有1~2年。学生一入校门,在被划分到某个班级的瞬间,他的专业、作息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授课老师、实习教师都已经固定,学生根本无权选择。从来没有人考虑学生的感受,学生必须按部就班,老老实实坐在规定的教室、规定的位置,听老师讲课,哪怕这门课根本听不懂。如此多的管制,导致了学生根本没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在如此稳如泰山、撼之不动的管理方法和教学模式下,老师和学生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导致老师上课累,学生学习也很痛苦。为了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我们的中等职业学校老师必须行动起来,用我们的智慧创造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学习。
3.课堂教学完全脱离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是随着工业发展的进程而兴起,并且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期均是由普通教育转变而来,所以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普遍采用普通教育教学的模式,采用班级制授课,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教师讲解为主体,完全脱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所以,学生专业实践技能训练相对缺乏。我们知道现在全国各地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在文化知识方面是弱项,而相反在实践动手操作方面是强项。但是在我国现在实际的职业教学中却偏重于理论教学,因此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发挥。要改变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在相关专业实习实训场地建设和设备的投入上下大力气,并能完全满足于教学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满足职业教育“理实一体”教学的新模式需要。
二、现有中等职业教育中教师专业能力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职业教育是随着工业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老师一部分由普通学校的老师转型过来的。因此无论是从专业知识结构还是专业特点上都有一定的不足。而今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的不断提升,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对员工的需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同时也促使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掌握专业市场发展的新动向和新技术。而各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在专业能力上却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的职业学校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部分专业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培训
在专业的发展方面缺乏整体的把握,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不能完全驾驭整个教学过程和明确培养目标。这也不利于职业学校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和学校专业的建设。
2.职业学校“双师型”的专业老师缺乏比较严重
“双师型”教师即能够进行理论教学也能进行实践教学,所以在这样双重能力的要求下部分学校的专业老师就不能胜任。结果也造成一大部分职业学校专业老师的短缺。这也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3.专业教师在实践方面得不到有效的培训
沿海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比较突出,而西北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却很落后,所以职业教育在发展上得不到平衡,因此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当中,随着工业化扩大日渐凸显出专业技术人员的紧缺。这从深层次的角度讲也是东西部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所致。所以为了满足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在重点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大对西部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以此来培养出符合市场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传统的办学管理模式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纵观我国南北方各职业学校的发展可以看出一个好职业学校的管理是开放的、先进的。而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职业学校,绝大多数的管理模式是套用普通学校的管理模式,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理论教师均要坐班,并且要依靠专业教材进行备课。无论是备课、教案、板书还是作业,全部是套用普通中学的管理模式。这样就将专业老师紧紧束缚在学校甚至是办公室,使老师没有发展的空间,没有见识外面世界的时间。我们知道职业学校的老师,由于专业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必须要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开阔自己的专业眼光。这一点在国外尤其是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制当中体现得尤为突出。目前我国在沿海地区的一些职业学校完全采用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讲由于我国的实际经济体制和国情与德国有所不同,所以不能完全套用,但至少在教育教学的管理模式上应该借鉴,这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有一定好处。
对于任何一个职业学校在教育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与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择、教学模式的构建、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教学资源的投入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制约。教学方法的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不仅需要教学各个环节的合理配合,并且也需要学校和社会齐心协力的支持,这样才能使整个职业教育事业得到有效地发展,同时也一定会为我国的工业发展培养出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方.现代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韩永昌.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邢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探索.职教论坛,2001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范文5
(一)德育教学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严重当前中等职业教学过程中,对于德育教学的重视不足,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于德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致使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德育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策略,并且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不准,不能很好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许多德育课教师对于德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缺乏了解,不能很好的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教学的改革创新,致使德育课程教学模式仍然徘徊在课堂教学。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价值观混乱,一方面由于受到现代社会信息多元化,社会环境复杂,另一方面也与当前中职学校对于学生的道德教学内容空泛,过于空洞的理论说教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二)德育教学模式有待创新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德育教育的改革是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道德教育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目前德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不够完善,对于德育课堂教学的改革面临许多阻碍。对于学生的德育教学现状缺乏有效、科学的评价分析,坚持传统的评估方法,依据将考试作为德育课堂教学的指挥棒,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中道德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导致整体德育教学模式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德育教学评价机制依然缺乏,没有形成固定的质量评价统一标准,又会反过来影响到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德育教学需要体现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而才能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这也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由于中等职业教育有着一定的特点,技能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的重点,需要建立比较完善的体系,加强学校和社会评价机制的完善。
(三)中职生学生数量规模过大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当前中职学生数量规模过大,大量的学生进入中等职业教学过程中,而学生的整体素质就会出现整体不一的情况,对于那些思想水平不高,对于学习缺乏热情的学生,在进行德育教学过程中就会有一定的难度,甚至对于一些学生而言,道德教育几乎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同时当前中等职业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年龄普遍较低,思想不够成熟,缺乏理性,并且感情脆弱,容易冲动,同时一些孩子是独生子女,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足,甚至一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淡薄,学习效率不高,这些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了中职学生的德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教学改革的创新对策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等职业教学过程中德育课改革创新发展,建议采取以下几点措施建议:
(一)准确定位职业教学中德育课的发展由于人们的想法和观点决定了人们对于社会现实的认识,自然学生的观念意识也主要是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所以中等职业教学过程中德育教学如果偏离了社会角度就会导致德育教学失去道德教育的价值。社会变迁对道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及信息时代所带来的观念冲击,网络发展对于社会人际关系的变化和技术支持的虚拟社会导致过度张扬的个性等,所以面对这些问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及时关注德育教学活动研究,科学准确定位职业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以提高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便于学生对多元价值取向形成科学的辨别能力,使他们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因此,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教学的学科定位问题需要结合中职教育现状进行系统考虑。
(二)科学设计德育课教学模式对于中等职业教学过程中的德育课教学模式,需要结合德育课程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设置,加强课程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提高德育课教学质量,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的主题等级,应该在德育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研究并不断提高德育课程教学评价方法的针对性,同时也应该从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方法中进行借鉴,不断开拓德育教学新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方法,比如可以促进学生道德成长档案的建立,加强对学生德育行为的评价,除了记录学生的学术成绩之外,加强对学生德育成绩的记录,对学生德育行为制定相应的评价规范,进而发挥德育教学可以陶冶人性,铸造人格的作用,促进中职学生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信仰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完善教学内容,提高德育课质量加强中等职业教学中德育教学,需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德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加强道德教育课程教材的研究与开发,使道德教育课程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同时不断确保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接受,让学生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道德教育,学生只有乐于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另外在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德育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教学,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德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结语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范文6
1.课程体系不能很好满足职业岗位需求。课程目标定位不准,课程设计片面夸大了艺术、体育等个性化课程,针对幼儿园实际需求的核心课程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及五大领域活动指导课程开设不全,忽视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应用能力错位,与学前教育职业岗位需求不能有效对接。2.专业教学标准缺失。专业教学标准是保证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技术指南,是指导和管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目前,河南省制定并实施了现代农艺技术等32个专业教学标准,但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尚未开发,导致该专业教学管理混乱,各自为政。3.师资队伍难以支撑专业发展。一是专业师资数量匮乏。面对幼儿师资的突发需求,中职教育的学前专业师资亦显得捉襟见肘。二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文化基础课教师超量,专业技能课教师不足;普通师范毕业的师资多,具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师资少。三是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强。专业技能薄弱,难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4.实习实训条件薄弱。不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训条件还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新型条件严重不足,内部设施不完善,缺乏幼儿园模拟教室、区角教室等。从校园融合情况看,多数学校还处于表层和短期合作,实习实训的成效不明显。5.“双证书”较难对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除按学校规定修完相应课程的同时,还须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后方可获得。这意味着中职学校除按照学历教育的要求开设相应课程外,还需依据资格证书的要求增设一定的课程。既加大了中职学校课程设置的难度,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证书”的无缝对接。
二、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需求分析
1.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学前一年毛入学率达到95%,学前两年毛入学率达到80%,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70%。国家还制定了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了幼儿园准入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并对0至3岁婴幼儿教育给予高度关注。各地通过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实施,改建了一大批农村薄弱幼儿园,新建了一批示范性幼儿园,支持了一批民办幼儿园。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制约幼儿园发展的瓶颈仍然是师资短缺和质量不高的问题。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未来一段时期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将会有非常旺盛的需求。2.学前教育岗位能力分析。学前教育职业岗位群除要求学生要热爱幼儿、具备良好的师德、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心外,还有很多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认知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二是组织能力,主要包括生活指导能力、理解和把握幼儿心理的能力、幼儿教育环境创设能力、教育教学的应变能力和创新与合作能力;三是职业技能,主要包括弹奏乐器、唱歌、跳舞、绘画等方面的操作能力;四是学结能力,包括独立学习,自我反思,明确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3.幼教机构的人才实践需求。调查表明,幼教机构对人才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二是具有较强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三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四是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五是要掌握一门特长。
三、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