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历史学科的展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历史学科的展望范文1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历史科作为一门综合学科,里面记载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民族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容,后人侧身历史当中,能深深地体验、观察到那种种“人生百态”:有为国家民族舍身捐躯的;有卖国求荣的;有杀生成仁的;有求生害义的;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的……在这里,一切忠的奸的,好的坏的,美的丑的,善的恶的……都彰显世上,无所遁形。受赞颂的,流芳百世;受唾弃的,遗臭万年等等。历史以其自身的广博性、深远性、鲜活性及趣味性极大地满足了学习者的需求,开掘主题的价值。然而,历史的当代命运却是非常尴尬的。如布洛赫所说:“在当今纷纷扬扬的牢骚声中,你肯定能听到人们对历史的抱怨。”人们的历史意识淡化,怀疑研究过去对现在有什么用途;历史学“产品”、“消费”疲软,史学著作出版日益困难;从事史学专业的人员“流失”严重;大学历史专业招生困难、毕业生就业难,中学生及家长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史学工作者也开始怀疑自身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在如今喧嚣、浮华、排场以及复杂的社会关系等现实生活中,仍然能保持一种澄澈朗照的精神状态,“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现代词作家乔羽)境界的人少之又少。现代人的文化需求不同于以往。同济大学教授张闳认为,现代人需要的,实际上既不是学术,也不是知识,甚至不是娱乐。他们只是出于对强大“偶像”的习惯性的“精神依赖”,只想把自己交付出去。他们既懒得自己觅食,甚至连动嘴咀嚼一下都懒得去做,只想躺在知识的摇篮里张着嘴等待喂养。
因《品三国》而红极了的易中天所扮演的,正是一个“精神保姆”的角色。他将那些艰涩坚硬的学术“馒头”咀嚼了一遍,拌上了他的玑珠般的唾沫,变成了松软滑腻的面团,易于吞咽和吸收,然后反刍出来,喂养那些被哺养惯了的年轻一代读书人。这种靠被偶像咀嚼过的精神食粮维持其精神价值的“粉丝”们,喜欢品尝的正是这种口味,喜好“嗟来之食”。殊不知,跨越时空,抛弃了当时的社会、文化、体制、宗教、习俗等等去评价某人某事,有利于得出标新立异、惊世骇俗的观点,却背离历史甚远,不利于得出客观、公正、正确的结论。历史之所以是历史,是经过漫长的时间检验,多年积淀而成,必然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相对稳定性,不允许随意的增减、替换,保持历史的原汁原味,不是能够仅仅依据某种文化现象(偶像传播)就可以造就或否定的。
近来,《百家讲坛》中的历史讲座很受人们的青睐,似乎历史学习沦为必须借助现代传媒的地步。许多历史作品、素材都是通过电视或电影得以极大的传播,发行量剧增。而真正的史书、历史教科书,却沦落为“门可罗雀,车马稀”的少人问津局面。在此背景下,历史学家能够选择的策略是或者俯首称臣,沦为电视、电影脚本的史学师,或者以电影的叙事逻辑为模仿对象,企图接受电影的“招安”、“归顺”,或者以种种言论、著书立说企图突出重围,却不幸跌入无人喝彩的寂寞沙场。
对历史学科的展望范文2
关键词:历史学;考古学;相辅相成
中图分类号:G6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4-0175-01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故国。因此,史学是中国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的卓立于世界学术之林的一门学问。展望新时期的新史学,是取得了很大成就的。随着当代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思维模式的更新,这些都将为历史研究的推进提供空前便捷的手段和空前广阔的学术空间。
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关系问题在学术界历来是大家争论的焦点,争论的核心主要集中在“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地位谁重谁轻;二者应不应该保持各自独立性,互不统属”等诸多问题上。这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历史研究的进程,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问题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长期以来,人们有这么一个惯性,即在谈论某两者关系问题的时候总喜欢在经过一番煞有其是的论证后,最后一定要得出两者之间必定有一方是主要因素,是统领者;而另一方则是次要因素,是从属者的结论。好像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弄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才有利于事物进一步的发展。其实不然,笔者认为,这样往往会导致认识的“一元化”,反而使人们看不到事物真实的本质所在。更多的事实表明:事物的发展往往不是由某一个“必然”所决定的,相反则多是由众多的“偶然”综合在一起构成所谓的“必然”结果的。事物的发展变化更多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单一的。近一个世纪前,德国量子物理学家普朗克曾讲过这样一段值得深思的话:知识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人们由于自己的无知,由于自己认识能力的局限,所以将知识这一完整的链条人为地割裂了。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物理学、化学、数学、文学、史学、哲学等等。他预言,随着科学的进步,随着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被人为割裂的知识的链条一定会重新连接在一起。这在历史研究方面更是如此。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更是多方面的,要想弄清楚一个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并非易事,更不能简单的用某一个“必然”来解释。因此,要想还历史一个客观的真实面目,是不能单单依靠某一个学科就可了事的。显然,历史研究所需的各个学科,同是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同是历史的产物,它要存在下去,要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就一定要适应社会历史的发展。
著名历史学家张光直先生认为:“考古学与历史学不能打成两截。那种考古归考古,历史归历史,搞考古的不懂历史,搞历史的不懂考古的现象,是一种不应有的奇怪现象,说明了认识观的落后”。他将这个问题提到“认识观”的高度是很深刻的。考古学所研究的是历史的物化表现,而历史学研究的是对历史的文字记录,应该说二者的根本区别不在于研究对象的本体,而只是研究对象的不同表现形态。两个学科间因为研究对象表现形态的差异造成的方法与技术层面的差别,只能决定学科各自教学方式与训练方式的区别,不应该成为学科间相互结合的障碍。如果仅仅因为这种差异,形成学科间的封闭,就恰如张光直先生所言,是非常落后的认识观。在提倡多学科交叉进行学术研究的今天,历史科学的这两个分支学科间的不正常状态实在有必要加速改善。
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历史学也好考古学也罢,二者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不可分割的。历史的真实正是通过它们二者的相互印证而得到证实的。早在二十年代,王国维先生就已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在自己的《古史新证》中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研究中国古史,为最纠纷之问题。上古之事,转说与史实混而不分。史实之中,固不免有所缘饰,与传说无异;而传说之中,亦往往有史实为之素地。两者不易区别,此世界各地所同也。……至于近世,乃知孔安国本《尚书》之伪,《纪年》之不可信;而疑古之过,乃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未充分之处理也。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未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
我们中华民族不仅有数千年的文明史,而且有着延绵不断记载历史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我们对于中国古代的了解,正是通过那些传世的文献典籍而获得的。可是,中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的有关历史文献,由于年代久远,或是语之不祥或是神怪传说混杂太多,甚至有些根本就没有任何文字记载。面对此种困境,如果没有考古学的补充,历史学家们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孔子就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夏礼,吾能言之,杞之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当然,有详实的文献资料,也并非就意味着万事大吉。历史注重的是求实。因此,有了详实的文献进一步就是要“去伪证实”。这一过程除了用多本权威史料对照印证是否记载一致外,利用地下挖掘出的实物来证明更是具有说服力。不少古文献和古代典籍中记载的史实,经地下发现的新材料的印证,或被确证其原貌,或被拂除其尘封,或被解读其真谛。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大量已有成果,足以证明地下发现之材料确可印证地上传世之文献,如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其中就有不少能印证古文献的材料。例如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殷本纪》记载了商朝诸王的世系和名号。王国维老先生通过研究甲骨文证实了商朝先公先王的世系正如《史记》中《殷本纪》的记载从而得出了“《史记》所据之《世本》全是实录”的结论。再例如近年来,战国秦汉时期简帛的大量出土,也为学术史研究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进一步推动着历史学的研究与发展。但是如果因此便着重考古而看轻历史学,也是愚不可取的。因为考古挖掘出的东西虽说是客观的存在但那些(下转177页)(上接175页)毕竟只是一些无意识的无生命的遗物或遗迹,如果只是从物质上来看,就把其中所蕴藏的文化价值大部分丧失了。格林?丹尼尔曾经讲过:“考古学首先是一种工艺技术,那么从事调查、发掘、保护、收藏的实践者都是有技艺的工艺师。其次,考古学又是一门科学研究,在这门科学中已运用了各种科学分支中的手段方法。但是,工艺技巧和科学技术如果没有历史阐释和写作艺术的专业也无法完成考古学的研究。” 显然,考古发掘的成果必须经过相关历史文献的印证,也只有经过这样科学的研究,才能赋予死的东西以鲜活的生命,让这些长眠于地下的沉闷的物体开口说话,才能显示出其真正的历史价值。不然,青铜器再是经过考古研究也只能说明它是某个历史时期的青铜器皿,除此之外,再无什么可考的了。
总之,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考虑,考古学与历史学必须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二者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一方归属于另一方的关系。历史学主要是通过文献资料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而考古学从本质上说是通过研究历史上人类所创造的文化遗存来揭示当时人类的社会行为,研究古代社会的。这样,无论是从研究对象上还是从最终的研究目的上来看,历史学与考古学都是一致的,二者并无矛盾冲突。如果一定要找出二者的不同之处的话,也只是在研究历史的凭借手段方面有所差异。但是,如果要想从理论上界定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关系,其二者研究的手段和方式是不足为凭的。研究手段和方式的高低是不能作为评价二者地位高低的决定因素的。历史学需要通过考古学得到印证与检验,而历史考古学则要以历史文献记载为确定课题与研究途径的重要参考,在上升到研究层面时也需要历史学的诠释。中国历史研究的发展和创新需要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共同努力,我们更应该客观的看待二者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应该为了追求所谓的独立地位而刻意的把这一问题绝对化。
参考文献
[1]朱孝远.历史的意蕴[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页。
[2]张光直.未定稿[M].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1988年第4期。
[3]杨伯峻.论语译注[M]. 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6页。
[4]格林・丹尼尔 ,黄其煦译.考古学一百五十年[M].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对历史学科的展望范文3
历史学科在对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今天和展望未来。那么初中历史教师怎么才能正确实施历史教学呢?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明白以下五点:一要认真识记历史知识,这是形成历史学科能力的基础和载体。二要初步掌握和运用学科理论体系,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或观点,做到把历史事件、人物放在特定历史时期进行分析和评价,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即“论从史出”。三要有再现历史的能力,能对历史知识归纳、比较和概括。四要能独立处理历史信息,运用历史理论彻底解决问题。五要具有历史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既反对空发议论,把历史课教成政治课的做法,又要反对不负责任地让学生记几个人名、地名、事件名,摒弃“史论结合”的做法。初中和高中对历史学科“史论结合”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理论部分可以放大,但不能讲成理论课。而在初中教学中应以史实教学为主,引导学生注意总结历史经验、记住历史教训,努力培养其正确的历史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根据历史自身发展的轨迹,抓住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发现其内在的发展规律。
2 引导学生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
建立历史知识结构体系是培养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手段及过程,其前提是学生深刻了解和把握历史知识,以体现出驾驭知识的能力。因此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一让学生从知晓史实开始做到“知其然”;二是理解,即“知其所以然”;三是总结概括,形成观点。这样教师就做到了把握史实、“史论结合”、“以史为鉴”,进而可以实施“高起点、大容量、深挖掘、精表达、重练习、讲运用”的整体教学,以实现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应对考试,还能使他们一生受用无穷。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也正是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
3 按照年代顺序讲述历史。使学生在掌握史料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分析。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年代顺序讲述历史,引导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条件,在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内容之间,中外历史之间,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搭好知识的桥梁,努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其在掌握史料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分析。这样能使学生产生神奇感和兴趣,必然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和探索,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4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和参观访问;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讨论;要开展课外活动,如“学历史、看现在、知未来”活动,以启发学生树立超前意识,培养其超前素质,开辟素质教育的新境界;要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方法,以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对历史学科的展望范文4
素质教育目的表明,历史课堂以传授和记忆知识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已完全不适合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必须把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转变到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主要任务;把以教师或教材作为教学的中心转变到学生在教学关系上占主体地位;把注重学习的结果转变到注重学习的过程;把侧重学习的内容转变到侧重学习的方法;把强调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转变到强调教与学方法的结合,尤其强调学生学习的方法;把注重学生识记知识的活动转变到注重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活动。这是教学观念的大转变。从实践上说,则要抓好三个“注重”。
首先,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告诉我们,要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要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性思维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即要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把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实施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方法。
其次,注重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
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即整体性原则,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素质教育对象的全体,二是要把素质教育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三是进行多种内容的素质教育必须取向一致,使其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以下分别说明。
第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要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全面的应有的发展,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后进学生,受教育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具备学好历史科基础的潜力。改革后的教材图文并茂,直观性强,这些都有利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从理论上说,没有学不好历史的学生,虽然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存在的。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必须区别对待,因势利导,用爱心、责任感开发后进生的学习潜能,激活学习的动机。区别对待不仅体现在量的方面,如知识掌握多或少关系上,而且体现在知识钻研的深与浅的思维能力的高与低上。如小字部分,方框中的原始资料,都可以有弹性地增减;以某个历史事件为例,如果说后进生只需掌握时、地、人、事、议,而对较高水平的学生则可要求在背景、影响或作用等问题的分析上多下些功夫。区别对待不是降低对后进生的要求,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他们引入正轨后,促其赶上其他学生,使全体学生的水平都得到提高。因此,研究“学”是促使后进生转化的关键。
第二,要把素质教育内容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和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强调不仅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且要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自由和谐的发展。学校德育是多方面的,但历史学科在德育方面的意义极其重要。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主要手段;历史教学有助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历史学对人生的启示,在于激扬人的真、善、美,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理想观、历史观,使人成为品德高尚、乐观进取的人。古代的苏武、张衡、诸葛亮、包拯、文天祥,近现代史上的林则徐、谭嗣同、鲁迅、、刘胡兰等,他们的人格力量至今仍激励着我们。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只有好好学习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今天,展望未来,面向世界,着眼未来。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更应义无反顾,以思想教育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渗透德育思想。
第三,取向一致,以形成教育合力,使其协调发展,互相促进。这就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的重视支持。学生的教育主战场在学校,因此学校必须摆正各种学科的位置,对历史学科也是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综合。教师可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访、倡议书等形式,晓之以理,阐明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历史的社会功能以及历史学科在人格塑造上的意义,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促进学生主体内部的积极性,实现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
再次,注重素质教育过程中的能力培养
对历史学科的展望范文5
关键词:高中 历史教育 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106
历史是对过去的记录,却面向于未来的发展。历史记录总结了过去的生活实践活动,为人们未来的生活和发展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和参考。开展历史教育,有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智力,历史教育可以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历史的本质就在于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在高中阶段开展历史教育,其第一要务就是教书育人。
1 应试教育下的历史学科发展状况
在应试教育的发展中,一切教学都是为考试服务的,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育,不得不随着高考的指挥棒统一行动,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制约,历史学科等人文学科自然就成了学生心目中的“小”学科,上至学校领导,下至学生本人,都没有在思想上引起对历史学科的重视。这就制约了历史教育功能的发挥。
1.1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
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考试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只有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才会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欣赏。这就导致了老师在历史的教学中,老师主要对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归纳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等。而对情感教育、历史的价值教育等内容进行弱化或者忽视,本来应该是非常活跃的历史课堂却因为堆积如山的史料分析而死气沉沉。这样的历史教学使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发挥,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1.2 应试教育下的历史教学过分注重成绩,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导致高分低能现象严重
理论上讲,高中阶段的历史课应该培养学生对史料的分析和应用能力,教育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深化自己的历史学习能力。但是,实际教学中却不是这样的,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制约,高中阶段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考试为中心的,对于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历史老师都不会进行细致地分析,这样就会降低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只是学会了普通的解题思路。
1.3 在历史的学习中,单纯识记知识点,忽略了历史的真正内涵
历史就是一面会说话的镜子,给我们讲述过去,为我们指引未来。在应试教育的牵引下,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只是单纯的把历史知识点记住了,而抛却了历史的真谛。其实这道理很简单,在历史学科的考试中,考点是有限的,老师只要根据考试大纲,在容易做考点的内容上详细讲述,学生反复练习,就可以应对考试。只是这样以来,失去了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历史教育的效用得不到发挥。
2 历史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书育人是学校的主要功能,这一功能在每一个学科里均有所体现,历史学科更是如此。强化我国的公民教育,培养出合格的公民,这是学校与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他们的最终追求。
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历史教育的主要责任也是为了公民的教育,大力发展公民教育,培养出合格的公民,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环节。因为历史教育具有特殊的内涵,所以历史教育在公民教育中承担着独特的责任。
2.1 在历史教育中,对待历史问题要实事求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
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要以历史教材为依托,深入挖掘历史教材,提取历史教材的人文内涵,在每节历史课上,都要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养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公民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例如,在学习到文天祥的相关内容时,就要引进文天祥在被押途中写成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从这首诗里面,我们看到了民族的气节,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正义感。
2.2 多与学生交流历史名人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中,要时刻本着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用历史促进人的发展。除了课堂上讲解历史知识以外,历史老师还要多与学生交流,让他们了解历史名人的故事,以他们为榜样和开模,促进自身的发展。
根据中国人的心理,谁都想拥有一个稳定的金饭碗,考取公务员,走上仕途,是大多中国人的想法,在教育学生从政为官时,可以引用林则徐的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培养学生面对工作的积极态度。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明白中国辉煌的过去,培养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展望祖国的未来,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3 高中历史教育在育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从客观的角度分析,高中阶段的历史教育,除了传授历史知识以外,还加入了历史能力的培养。因此,这也就促使在高考命题时,过分地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造成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要进行无休止的能力训练。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对教育的评价制度比较落后,历史教育处在一种两难的境地之中。首先,我国还处在应试教育中,历史教育必须要应对考试。其次,我国实行新课程改革,倡导素质教育,历史教育还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对立矛盾是始终存在的,在历史教育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历史的情感教育,拓展学生素质,对于度的把握是非常困难的。另外,对育人的目标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历史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常常把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忽略掉。高中阶段的历史老师大多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他们的教学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要想使他们在短期内改变这种观念,是比较困难的。
历史教育的本义就是育人,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教育的理想目标。但是这种说法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在贯彻落实的时候也比较困难。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4 高中历史教育如何实现育人功能
明确高中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历史课程改革的重大进步,但是要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4.1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确定人生发展方向
在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中,中学时期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学生的世界观已经初步定型。高中阶段的历史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它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面对21世纪激烈的人才竞争,如果高中阶段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发挥,学生很容易产生的观念,在未来的发展中陷入迷惘状态,不能用理性的思维对待现实社会,更不能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2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提高学生的理性洞察力
在历史教育的学习过程中,充分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总结并利用历史积累的丰富经验,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用理性的眼光看待未来的世界。学习历史,积累丰富的历史知识,形成自己敏锐的历史意识,进而可以洞察人类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公民。
5 结语
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为了给祖国未来的发展培养出合格的公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提高高中阶段的历史教育,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读史、学史的良好习惯,以史为鉴,把博大精深的历史智慧化为己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未来的发展中散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参考文献:
[1]吴晓霞.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J].小作家选刊,2011,(9).
[2]陶莉.高中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2011,(3).
对历史学科的展望范文6
关键词: 高中历史 课程教学 学科素养 教学方法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应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身心特点为主。学科课程的本质性成分是学科素养,学科素养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学习历史课程。历史学科素养借助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使学生获得意识、知识和能力等;其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个性化心理品质,对历史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历史素养的基本要素有知识、能力、意识和价值观。“课标”明确规定:“普通高中的历史课程学习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逐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高中历史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
20世纪末以来,人文素养的缺失和人类社会的精神危机不断引发人们的担忧,希望人文精神复归的呼声日益高涨[1]。教学功能全面发挥,为提升人们的人文素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考纲”明确规定:“历史课程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考察学生的学科潜力和学科素养,坚持历史观,通过学科分析和思维手段,解决出现的问题。”命题的设置要新颖,不应拘泥具体的表述模式,要使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将古今中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掌控历史发展动态。
学生要具有对历史问题思维的习惯。教师要传授学生正确思考问题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这种方法,更好地思考历史问题。“背景分析法”和“过程分析法”是历史思考的基本方法,此外,“历史结果分析法”和分析历史的“三分法”也是历史思考的方法。“背景分析法”:此种方法是一种基本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对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历史背景的基本要素有文化、思想和政治等,在历史背景的前提下,让学生做出总结。当教学出现历史背景时,教师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到讲台上分析历史背景。“过程分析法”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过程,是一种基本的方法,学生总结自己掌握的历史情况,分析和总结历史阶段。“影响分析法”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历史结果,有助于教师对学生提出思考问题:历史事件的性质如何;历史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历史事件的结果是什么;胜利原因和失败原因。分析历史的“三分法”: 历史事物的“背景”、“过程”、“结果”是该分类方法的构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学生学会和掌握“三分法”,这种分析方法将有助于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是分析的基本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利用历史方法对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有效思考,并在坚持历史唯物史观的前提下,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理念。
二、学科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借助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
历史意识超越时空限制,也是对历史方式的思维,基于丰富的历史知识,能够分析和综合复杂的历史材料,是事物在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借助历史规律和历史启示更好地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和展望未来,形成有关文化、自身、民族和国家等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历史素养下要求的历史意识有思考问题的角度和习惯、学习历史的价值有明确的意识等。“课标”明确规定:“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阐述了人类历史进程,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有助于学生较好地发展,让学生清楚学习历史不是片面为了升学,是有着重大的意义。”[2]历史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提升学生能力。学科素养是学科课程的立足之本,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在高考历史试卷中频频出现。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文学修养,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后,学生才能够好地把握国家的政策动向,也就是说阅读历史能够让人变得更加明智,此外,历史的资政功能得以体现。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历史的真正原因不在于其了解历史事件,也不是对历史教材内容的直观阐述,而是让学生参与到历史教学的活动中,感受不同的历史情况,营造厚重的历史氛围,感受历史人物的想法和心态,在缓慢学习中形成对历史的认识,让学生阐述历史事件,了解和掌握社会方法,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在后续的学习中形成对社会历史的观察、分析和思考等的经验,指引学生思考历史问题,思考和研究党建重大的历史现象和事件,比如区域研究、全球经济化等。
(二)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历史学科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决定学习素养。“课标”明确规定:“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前提下,要通过阅读或者多种渠道,掌握历史信息;分析、综合和比较相关历史信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考纲”将其定义为四种功能,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对试题提供的问题要能进行完整、准确的解读;调动和运用知识,要能够有效地辨别历史事件,能给出自己的历史解释,通过分析,得出历史结论,针对历史现象,要能够提出自己的历史观点;然后是描述和阐述事物,对历史事件的特诊进行描述和阐释,挖掘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规律,给出正确阐述;最后一点是论证和讨论问题,通过归纳、比较和判断的方式,针对历史问题,提出不同观点,采用引用、借鉴和批评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能够对历史问题和观点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这四项能力当中,第一项是实质性前提条件,能够认识、分析历史现象和问题;第二项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借助历史概念和历史实践等特征和主要分布等解决存在的问题;第三项能够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主要通过描述或者是解释历史事件实现;第四点是对历史的观点和看法,借助归纳、比较和判断等方式,把握历史规律和现象。高中历史课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促进智力发展。
三、结语
历史素养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后天努力的结果。课堂教学和探究的实践应用为学科素养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应以日常生活为前提条件,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丰富历史常识层面,以此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通过改变落后的历史教学方式,借助材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不断促进学生形成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形成较高的历史素养。当前高中学生学科素养的探索还处在尝试阶段,有待完善,研究学科素养在高中阶段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培养为实际教学提供理论借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济锋.高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3(2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