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

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文化冲突;全球化;现代性;中国境遇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02-0109-04

文化是特定群体基于共同的习俗、传统而形成的日常生活方式的表达。不同的民族、国家和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文化形态。不同的文化接触和交往必然导致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的形式和动力。在现代社会,随着全球化文化交往的日益密切,文化冲突成为全球化文化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冲突不仅仅是现代社会文化交流的结果,而且有其自身的根源和依据。现代性作为现代社会日常生活方式的表达,代表着一定的文化诉求,是审视现代社会文化问题的一个切入点。因此,现代性成为理解全球化时代文化冲突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

一、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冲突的演变

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进程,全球化是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确立和扩张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全球化不仅表现为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各种国际性组织和全球性协议的形成等经济层面的全球化,也表现为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现代文化表达方式的形成与扩张以及各种文化实体的交流与碰撞等文化层面的全球化。现代社会,随着全球化文化交往的深入,文化问题日益凸显,文化冲突以更加醒目的方式呈现出来。正如亨廷顿所言:“在冷战后的世界里,最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以其他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1]6“文化的差异加剧了人们之间的分裂和冲突”,[1]108文化矛盾与冲突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而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文化矛盾与冲突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

全球化发展的初期,文化冲突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首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各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既包括西方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实现现代化,也包括非西方国家学习西方,力图通过各种途径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同时,各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这种转型不仅包括经济和政治层面的转变,也包括文化上的变革。西方国家在工业化的基础上打破了传统的文化体系,形成了现代文化体系。非西方国家在学习和接纳西方的现代文化体系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原有的文化体系。然而,现代文化体系与传统文化体系是截然不同的。西方现代文化体系以理性主义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规章制度来维系社会的发展;而传统文化则尊重神权,并且依靠宗教戒律来约束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同时,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经历较长的时间甚至几千年的时间逐渐产生和形成的,已经深深地内化于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中,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因此,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共同影响着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其次,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前工业革命时代,由于技术的限制,各文化之间的交流甚少。工业革命以来,欧洲国家利用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通过各种商业活动以及各种殖民行为,把西方文化扩展到欧洲以外的世界。随着西方文化的全球性传播,西方文化成为一种强势文化,在全球文化系统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对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地方性本土文化而言,西方文化就是外来文化。文化是特定群体基于共同的习俗、传统而形成的日常生活方式表达,是内化于一个民族的血脉中的。不同的民族、国家和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不同,文化的实质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本土文化与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外来文化之间的冲突尤为激烈。

冷战结束以后,各个国家加快了现代化的步伐,物质和文化层面的全球往都得到了深入发展,这一时期的文化冲突凸显为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的冲突。首先,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的矛盾与冲突。一元文化主义者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将出现单一的文化模式。如汤姆林森认为:“全球化喻示着某种单城性的感觉,世界在历史上首次正在变成一个具有单一的社会与文化背景的世界。全球化使世界成为了一个‘单一的地方’。”[2]当今社会,人类在生存和生活方式上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趋同,如理性、自由、公平等价值观念成为指导绝大多数人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的价值追求;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全球提倡一种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单一的文化模式正在形成。然而,也有学者认为全球单一的文化难以形成,世界文化仍然呈现为多元化的趋势。杜维明曾经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人类文明发展的多元倾向有着相当长的历史,多元文化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大脉络。[3]因为文化是特定群体的共同生活方式的表达,是不同的民族、国家和地区基于共同历史传统和生活体验而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族群性,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单一性的文化模式不能取代各具特色的多样性的文化模式。因此,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场景呈现为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冲突。其次,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的矛盾与冲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或者信息社会。利奥塔把后工业社会的文化称为后现代的年代。后现代一词最早运用于文学、音乐、绘画等文学艺术理论领域,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流行于西方世界并在全世界产生影响的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注重话语分析的局部叙事,追求意义阐释的多元性、思维风格的差异性以及表达形式的多样性。”[4]这种文化思潮与崇尚理性主义、普遍主义和中心主义的现代文化截然不同。而伴随着工业主义发展起来的大众文化、流行文化、消费文化的盛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追求个人自由、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表达,追求广泛的参与度,追求感官刺激和时尚,注重休闲与娱乐。崇尚理性的现代文化与强调多样性的后现代文化思潮共同存在于当今的文化发展形态之中。

全球化早期,文化冲突主要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在当代社会,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则凸显为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的冲突。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冲突的这种转变,与现代性的全球扩张以及现代性自身矛盾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现代性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是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现代性借助于全球化的浪潮不断扩张,并使自身的矛盾以文化冲突的形式呈现出来。正如学者指出:“全球化文化语境既为现代性的张扬提供机遇,同时也激化了现代性的焦虑。”[5]

二、全球化时代文化冲突的现代性机制

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西方社会实现了现代性,步入了一种理性的生活模式。同时,西方社会所展示的文明成果使全球卷入现代性的历史进程。吉登斯把这一历史进程即全球化称为现代性的根本性后果之一。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正在内在地经历着全球化的过程”,[6]56“全球化是一个高度现代性的时期”。[6]143吉登斯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为,全球化是现代性不断自我复制和扩张的结果。也正是现代性向全球复制和扩张的过程中,引发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从而产生了文化冲突。因此,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实质上是现代性的文化矛盾与冲突的外在体现。

现代性是在与欧洲传统社会神学统治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正如吉登斯所言:“现代性是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6]1“现代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我们抛离了所有类型的社会秩序的轨道,从而形成了其生活态度。”[6]4作为一种生存和生活方式的表达,现代性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现代性依靠时间和空间的分离、脱域机制的发展以及知识的反思性运用,[6]46通过时空重构,实现了全球性的扩张。

现代性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表达,与传统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吉登斯则把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之间的区别称为断裂,“我所说的断裂,是指现代的社会制度在某些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其在形式上异于所有类型的传统秩序。”[6]3吉登斯认为现代性的断裂主要体现在现代性条件下变迁速度之快以及变迁范围之广超越了任何前现代社会。另外,吉登斯认为现代性的反思与传统社会的反思是不同的。传统社会的反思是用来解释和阐明传统,是指向过去的。现代性条件下,人们通过对知识的反思性运用,使得理论知识不断地对社会实践进行修正,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改变着原有的知识结构。也就是说,现代性是指向未来的。由此可见,现代性与传统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的直接表现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因此,不仅仅是西方国家也包括非西方国家,在完成现代性的过程中,都存在着现代性的断裂,都面临着一个传统文化如何应对现代性的问题。

现代性最初是一种地方性的文化表达,但是,这种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文化表达方式天然地具有向外扩张的优势。在传统社会,空间和地点是一致的,社会生活受到地域性活动的支配。在现代性条件下,时间和空间是分离的,从而使得现代性能够冲破地方的限制,实现更大范围的变迁,也就是说,人类的社会活动从狭隘的地方空间转向更广阔的全球领域,现代性的文化诉求实现了全球性的扩张与延伸。在这一复制和扩张的过程中,现代性必然会遭遇和冲击其它地方性本土文化。面对现代性这种外来文化的冲击,本土文化会做出对抗、选择或者认可等不同的反应,从而产生了现代性文化诉求与其它地方性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如果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矛盾和冲突是现代性向全球扩张过程中外在矛盾的表现,那么,时至今日,当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甚至后工业社会的全球化时代,文化矛盾与冲突则转化为现代性的内在矛盾,即现代性的一元化诉求与多元化发展之间的矛盾。

首先,现代性的内在矛盾表现为现代性的文化诉求与各民族和国家地方性文化的矛盾。现代性是起自于西方社会的文化表达,理性主义是其基本的文化诉求,并且深深地打上了西方社会的烙印。现代性向全球推进和扩张的过程,实质上是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西方价值观念在全球的扩张。随着19世纪末欧洲国家遍及世界的扩张以及20世纪末美国在全球主导地位的确立,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现代性文化诉求传播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并且成为进入现代化轨迹的国家和地区的一致性文化诉求。同时,从更深层意义上看,文化全球化意味着全球共同生活方式的表达,这种共同生活方式的表达在当代突出地表现为现代性的文化诉求。因此,全球化的文化发展表现为以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性一元趋势。然而,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多样性。文化作为特定群体的日常生活方式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族群性和差异性。从整个人类发展来看,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是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由此,现代性在向全球扩张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具有一致性趋势的现代性文化诉求极力地向全球扩张;另一方面是具有差异性的民族文化既认识到现代性是全球化时代必不可少的,又不会主动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现代性一元化的文化诉求和地方性多元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

其次,现代性的内在矛盾表现为现代性的一元追求与自由的矛盾。现代性是在反对中世纪的欧洲神学统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理性和自由是现代性的核心价值。毫无疑问,现代性释放了人的天性,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进步。但是,在当代社会,随着现代性的全球扩张、工业主义的发展,现代性所推崇的理性无限膨胀,理性极端地表现为工具理性。工具理性成为主宰现代人生活和生存的重要法则,而现代性所尊重的自由受到限制,从而使人类再次陷入新的奴役。法兰克福学派也认为现代工业社会中理性已变为奴役的力量而不是为自由服务。[7]自由主义强调,人生而自由,自由是人的权利,个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应该拥有较多的自由权利。自由主义在文化上突出地体现为文化表达的多样性。工具理性延续的是传统的宏大叙事方式,本质上依旧是一元化的价值追求,这与现代性所弘扬的自由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精神实质背道而驰。后现代主义思潮正是在对现代性进行反思和超越的基础上产生的。对现代性批判和解构是后现代的主要特征。现代社会中的大众文化、流行文化所展现出来的非权威性、个性化、多元化等元素正是后现代思潮所主张的价值追求,也是现代性原本所提倡的。

三、全球化时代文化冲突的中国境遇

现代性的全球性扩张,使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进入到追求现代性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从近代以来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开启了中国的启蒙历程,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西方的启蒙精神、现代性的文化诉求以各种方式融入到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民众的社会生活中。在我国现代化和现代性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中,各种外来的、西方的、传统的、现代的、后现代的文化共存共生、相互交流与碰撞,同时,文化矛盾与冲突也经历了一个现代性外在矛盾向内在矛盾的转变过程。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国家。历史上,我国曾经创造出辉煌的物质文化成果,并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这种传统文化不仅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并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西方文明所向往的。但是,当逐渐没落的封建传统文化遇到更为先进和优越的现代性文化时,近代中国的统治者仍然怀着对本民族文化盲目自大的文化心态,拒绝和抵制西方的先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当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后,那种文化保守和文化优越的心态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各种方式学习西方的现代化和现代性文化诉求。国人最初搬用西方的火炮、铁甲等物质成果,但没有摆脱战败的命运;进而采用西方的立宪制度和代议制度,但是政治改革的结果表明西方的政治制度并不能在中国实现,随之认识到政治改革只是枝叶,还有更根本的问题需要解决。正如梁漱溟所言:“将西洋的东西搬到中国来,这时候全然没有留意西洋这些东西并非凭空来的,却有它们的来源。它们的来源,就是西方的根本文化。”[8]这些根本文化正是现代性的文化诉求。真正开启了现代性的文化诉求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现代性的文化诉求在我国的推进过程中,现代性的断裂在我国得以充分体现。我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现代性文化诉求有着本质的区别。现代性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之上、以理性为核心的一系列价值追求,而我国的传统文化则是以小农经济、农业文明为基础,以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为核心,也就是说我国传统文化中非理性成分相对较多。因此,两种不同性质和特征的文化模式相接触,必然引发矛盾和冲突。虽然弘扬和推进了现代性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但同时也激烈地抨击了我国的封建礼教和传统伦理道德,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遭到轻视甚至一度中断。然而,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深层的文化模式已经融入到民族的血液中,形式上的中断并不能影响它本能地发挥作用,传统文化和现代性文化共同影响着我国民众的日常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得以确立,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民众对待现代性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抗拒和抵制变为逐步接受。直至现在,现代性的文化诉求在我国已基本生成,理性、科学、平等、自由、人权、契约等现代性的价值追求已经开始被我国民众所认可,并且逐渐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现代性在我国的生成虽然较晚,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当现代性文化矛盾主要体现为现代性的内在矛盾时,这种变化在我国也充分凸显出来。一方面是现代性的文化诉求在我国得到一定的认可和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文化诉求,即结合中国实际,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以及现代社会理念而形成的当代中国文化。这种文化与西方现代性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张力。同时,追求多样化的生存体验、注重个性表达和需求的后现代文化心态伴随着现代性的发展也超前地出现在我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总之,我们身处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的共时态之中。[9]

现代性在我国传播和发展历程中,我国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性的文化诉求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异常激烈,文化冲突与矛盾的演变过程也是现代性与其它文化之间外在矛盾转变为现代性文化诉求内在矛盾的过程。在全球化的今天,现代性的文化诉求成为一致性的趋势,客观上弱化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但是,现代性文化自身的矛盾与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对于我国的文化发展而言,重要的是应该如何应对当前西方文化的主导地位以及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冲突。我们应该认识到现代性所主张的理性、公平、自由、法治等理念是进入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全球化也给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虽然全球化的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西方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不可能是西方文化独霸天下,必然是多种文化并存,每一种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都为全球化作出贡献。同时,现代性本身是开放性的。现代性在全球性扩张的过程中,必然会积极吸纳其他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不断地超越最初的文化诉求。地方性文化也会主动地把本民族文化中符合现代性文化诉求的成分融入到文化全球化的话语体系中。如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法家法治天下、佛家崇尚众生平等的思想跟西方的现代性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时,我国所弘扬的集体主义精神也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价值追求。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全球化这一发展机遇,把我国的优秀文化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从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 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2][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M]. 郭英剑,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3.

[3]李萍, 童建军.论文化的三个维度[J].道德与文明,2011,(5).

[4]王艳华.后现代社会理论对现代社会理论的批判及其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5]刘怀光,刘若飞.文化全球化的根据:共同生活的现代性诉求[J].中州学刊,2014,(10).

[6][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7]张健.现代性的含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理解与建构[J].社会科学研究,2006,(1).

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范文2

    从文化类型看,草原文化为地域文化之一种,而游牧文化则为经济文化之一型。

    从地域分布看,草原文化基本同草原地带的分布相一致,而游牧文化则不尽然。

    从文化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程看,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并非一直处于同步发展状态。

    从建构特征看,草原文化是一种复合型文化,而游牧文化是一种单一文化。

    近两年来,随着草原文化研究的逐步深入,梳理和辨析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已成为该领域学术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学理问题。虽然学界至今尚未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展开专题讨论,但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识或分歧已有所表现,其中较为普遍的倾向是,把草原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游牧文化,从而对开展草原文化研究提出质疑。本文试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内涵、分布、起源和建构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专题讨论并重点说明二者之间的非等同性,以求教于有关专家学者。

    一、研究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

    关系问题,首先应当明确界定什么是草原文化和什么是游牧文化。虽然作出这一界定并使之能够得到学界较大范围的认同并不容易,但这是我们必须要作出的尝试。我们认为,所谓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草原这一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不同族群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它是草原生态环境和生活在这一环境下的人们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的结果,既具有显着的草原生态禀赋,又蕴涵着草原人的智慧结晶,包括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基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宗教信仰、道德情操等。可以说,草原文化是一种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形态,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文化形态之一。

    所谓游牧文化,就是从事游牧生产、逐水草而居的人们,包括游牧部落、游牧民族和游牧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它的显着特征就在于游牧生产和游牧生活方式——游牧人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价值体系等等,无不是游牧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历史反映和写照。游牧文化是在游牧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游牧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等具体要素。

    从上述简略的界定中不难看出,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确实具有一些重要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在一定范围和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实际上,不少学者把草原文化直接指称为游牧文化,或者把草原文化视为草原游牧文化的略称,都是从这个特定范围、特定时期出发作出的界定。然而,超出这种特定的范围和时期,再把草原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游牧文化,进而质疑草原文化概念的提出,显然是缺失必要的逻辑基础和科学依据的。因为一旦超出特定的范围,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就完全从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领域。前者从属于区域文化类型,可列入海洋文化、大河文化、森林文化序列;后者从属于经济文化类型,可列入狩猎文化、采集文化、农耕文化序列。明确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不同类型,不只是界定概念的需要,更是从内在属性上把握其同一性和差异性的需要。

    二、从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区域分布看,二者之间也有

    很多不尽相同的地方。由于草原文化是依草原生态环境生成的,因此草原文化实际就是依草地资源的分布而蔓延于世界各地的。现在我们确切知道的是,草地资源分布于世界各大洲,草原面积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5以上。其中最大的一片是欧亚大草原,从我国大兴安岭东侧到欧洲多瑙河下游,东西跨110个经度,绵延万余里。这些草原由于气候和植被条件不同,又分为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及山地草甸类、沼泽类等不同类型。而生活在这些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草原上的人们所创造的草原文化虽然存在地域的区别,但都是以草原这一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的,具有内在的联系与统一性,因而在更高层级上都属于草原文化。

    如果说草原文化是紧随草地资源分布的话,那么游牧文化的分布就不尽其然。据ThomasJ·Barfield的《游牧选择》一书介绍,现今世界上存在着五个主要游牧地带:1、横贯非洲大陆的撒哈拉沙漠以南至非洲大裂谷一线的东非热带草原。2、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3、地中海沿岸经安纳托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到中亚山区一线。4、从黑海延伸至蒙古的欧亚大陆草原。5、西藏高原及其邻近山区高原。还有一些学者对游牧文化的分布作出另外的归类和划分,这里我们不再详细引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者对游牧文化分布的划分不管有多么不同,但有一点却非常一致,即他们都没有把游牧文化的区域分布同草原地带的分布完全等同起来,有的甚至认为只有欧亚大陆草原地带才是游牧文化的真正分布区域。

    从上述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不尽相同的分布情况来看,作为地域文化的草原文化和作为经济文化的游牧文化,具有很多质的差异性。作为地域文化的草原文化,主要是以自然地理条件为依据的,作为经济文化的游牧文化则主要是以生产方式为依据的。三、从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起源和形成期看,二者之间也具有明显的非同步性。

    关于草原文化的起源问题,包括草原文化兴起的区域、起源的时间、最早的主要生产门类和经济文化形态等等,似乎至今还未得到专门的研究,更谈不到有确切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作为预设(也只能作为预设)提出的基本看法是,草原文化同其他古老的地域文化如两河流域文化、古埃及文化、黄河文化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以中国北方地区为例,从距今大约70万年前开始这里就有远古人类繁衍生息。到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期阶段,这里相继出现以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等为代表的早期草原文化繁荣景象,被学者确认为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

    关于游牧文化起源问题则早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已有相当集中的讨论,我们可以将之概括为四种有代表性的意见,即:“狩猎说”、“农耕(畜牧)说”、“气候说”、“人口说”。后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尽管视角更加新颖,但主要的进展也只表现于提出“混合经济说”和不同来源说,由于对游牧文化起源缘由的不同认识,导致学界对其起源时间的认识出现重大差异。对于这一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游牧文化起源可追溯到较早时期,例如狩猎或早期畜牧阶段。虽然我们不能把早期畜牧业视作游牧,但起源阶段的游牧又很难同畜牧作泾渭分明的划分。这一时期大致在公元前9000年至7000年间,而其形成期应在青铜器时代中晚期,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之间。

    四、根据上述游牧文化

    起源问题的讨论情况,我们试采用一种“相互印证”的方法,具体讨论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在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联系与区别。为此,我们将草原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分为如下三个历史阶段,并加以简要说明与阐释。

    一是前游牧文化时期。这是草原文化的起源和形成期,时间大致在从远古到游牧文化形成期。这一时期草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多种文化,即采集、渔猎、畜牧、农耕等相继出现并处于交互作用状态。由于草原各地类型、气候及族群不同,这些经济文化类型在各地出现、持续及处于主导地位的状况也千差万别。但总的看,在这一时期的草原文化中,采集、狩猎文化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二是游牧文化时期。这是草原文化的兴盛期,时间大致从游牧文化形成期到其衰退期。这一时期草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游牧文化处于主导地位,在很多草原文化分布区域,特别是在欧亚草原地区,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完全交融在一起。因此研究这一时期的草原文化完全可以与研究游牧文化等同起来。

    三是后游牧文化时期。这是草原文化的转型期,时间是大致从游牧文化衰退期开始的。这一时期草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游牧文化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开始被打破,农业、工业作为新兴文化的因子,其影响不断扩大,地位不断提升,草原文化再度迎来了多种经济文化并存的格局。

    通过上述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历史分期的对比分析,我们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不同历史时期,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的关联状态并不完全一致,即:在前游牧文化时期,草原文化主要是以狩猎、畜牧、农耕文化形态存在的,如果说这一时期的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有什么关系的话,只不过是为游牧文化的孕育、产生创造条件而已;后游牧文化时期,草原文化更多的是同新的文明形态结合在一起,游牧文化在草原文化中已处于“隐而不彰”状态;只是在游牧文化时期,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才大致处于重合状态。因此,我们不能不分时期、不顾历史条件简单地将草原文化指称为游牧文化。

    五、从上述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在内涵、分布、起源、发展历程中的比较分析,我们还看到这二者之间在建构特征上也有明显不同。

    首先,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作为地域文化,草原文化首先是指孕育、成长于某一草原地域的文化,包括原生文化、次生文化和共生文化在内。这里,草原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历史地理概念,又是重要的文化地理概念,蕴涵着特有的普遍意义。草原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相对于两河流域文化、黄河流域文化这些大的地域文化而言,重要区别之一在于它是一种多民族文化,是由部落联盟、民族族群共同创造开发的文化,而不是单一的或单一民族主导的民族文化,因而使草原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民族形态和族群文化样式。而游牧文化,作为一种经济类文化主要是产业经济与民族的统一,虽然游牧生产也离不开草原区域,但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作为经济文化的游牧文化同作为地域文化的草原文化还是有重大区别的。

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范文3

课题类别:国家青年基金

学科分类:职业技术教育

课题负责人:匡 瑛

工作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200062

在德育研究领域,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对中职德育的研究尚少。关于中职德育和普通高中德育的区别在哪里?其重点是什么?如何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道德课程是不是中职德育的主渠道?如何形成具有职教特色的德育理论和模式?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目前中职学校的德育“边化”“累赘化”倾向日益严重,德育效果低下,甚至直接影响到中等职业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因此,如何走出雷同高中德育的模式,探索适合中职生需求,切实提升其道德素养的创新模式,是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同时,如何构建一种创新模式让职业道德教育成为整个中职教育教学的底色,也是值得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的。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

1.剖析中职德育低效和缺乏特色的根本原因

2.针对新时代中职生特点,构建整合式――自主性创新德育模式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中职生的特点和需求分析

2.当前中职德育困境及其成因分析(深层原因:教育学、伦理学、人性假设)

3.时代新特征对中职德育的影响

4.中职德育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

5.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特色研究

6.职业院校整合式――自主性德育模式研究

多元文化与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课题类别:国家青年基金

学科分类:德育

课题负责人:张香兰

工作单位:鲁东大学心理与教育学院  264025

本课题旨在对德育课程的文化品性、多元文化与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关系进行充分阐释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深入揭示当前我国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所面临的文化问题、文化困惑及其给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所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多元文化背景下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原则和路径,以及面对中国新的文化转型,开发德育课程资源所必须做出的理性抉择,并通过对中外文化的比较、古今文化的对比,发掘各类文化的德育资源意义,以期对开发我国的德育课程资源,深化我国的德育课程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德育课程的文化品性

2.当代中国的多元文化格局: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正在经遇的事实

3.中国多元文化传统的嬗变与传统德育课程的演进

4.当代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文化抉择

5.中国传统文化:德育课程的内源性资源

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族元素;现代设计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科技成果的诞生使现代产品的功能达到了近乎完美的水平。现代人在选择产品时已不仅仅满足于功能的先进和使用的便捷,人们更为重视的是产品的情感元素和所具备的文化内涵。设计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何创造出优秀的设计作品,是现代设计师共同的课题。经过了时代的沉淀和众多设计风格的变更,现代设计正朝着一个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各种各样的设计潮流此起彼伏,种类繁多的设计风格百花争艳。但纵观所有富有生命力的成功设计,无不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浓缩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总结了多年来积累的传统文化,综合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元素。文化在现代设计中所体现的比重越来越大,大多数文化受益于传统,是在传统和民族的基础上升华而成,所以重视传统、挖掘民族元素是当今成就优秀设计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可见,传统文化和民族元素在现代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在逐渐成为新时期时尚设计的焦点。

一 传统文化和民族元素深刻影响着现代设计和时尚风格

现代设计是一个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发展相结合的综合产物。时展到今天,科学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师更加关注如何将文化理念与情感因素融合到时尚设计中来,如何求得产品功能与人们主观感受完美的统一。而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也就是说,文化从传统中来,在实践中发展,在民族化中得以提炼和升华。所以要想完全摆脱传统文化和民族元素的影响,创造出完全属于自己的设计经典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纵观设计史上任何一次设计思潮,任何一种设计风格,乃至任何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无一不是具备了充分的传统文化基础,在传统基础上加以升华和革新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以及科技发展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并通过艺术与设计,对时尚风格起到了引导作用。

现代设计不能摆脱传统约束而独立存在

所谓传统文化,就是人类自在以往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的一切文明成果和价值取向。而我们今天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对明天而言,也是传统文化。也就是说人类文明是这样递进着前行的,我们今天的成就总是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创造的,想要摆脱传统的束缚而标新立异出新的文化是不可能的。现代设计也是如此,如何将传统文明提炼融合到当今的设计中,使其具有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底蕴,是现代设计师所要探索和追求的。

现代人中有人认为传统的、民族的,就是落后的、过时的,是与现代设计毫无联系的,是被时尚设计所摒弃的,这种想法是十分偏激十分片面的,是融合了强烈的主观感受的。事实上,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向前递进的过程,是从总体上保留精华去除糟粕的过程,虽然还会有一些负面的内容存在,但那些能够经历了千百年岁月而被保留下来的,也就是能够对今天和明天产生巨大影响的,是文化的凝结和精华。如果我们粗暴地将这些传统文化的产物视为落后和过时,将是何等的无知和迂腐。

综观文化与设计的历史,从敦煌的壁画到距今7000~5000年的仰韶文化,各种逼真的形态、丰富的色彩和对自然界人与事物准确的把握,有很多是现代人所望尘莫及的,你能说它们是落后的吗?从古埃及法老的金字塔,到哥特式、罗马式气势恢弘的建筑,一些至今对我们来说仍然是未解的迷,你能说它们是过时的吗?

传统艺术与设计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典内容,而我们现代设计师要做的,就是如何领会和提炼这些传统元素,将其融会贯通,领会其设计的深层内涵,将好的风格与原理应用到现代设计中,为现代设计服务。

设计中的文化含量引发产品的情感因素

现代产品一般给人传递两种信息:一种是知识的,即理性的信息,例如通常提到的产品的功能、材料、工艺等,是产品存在的基础;另一种是感性信息,如产品的造型、色彩、使用方式等,这与产品设计中的文化体现有关。

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又是传统人文在时展中的积淀。事实上,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作灵感,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本身的文化与艺术的修养。这种修养,又直接来源于对自然、社会和历史知识的吸收,来源于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领悟。只有当设计师的文化修养与使用者保持在同一立场,才会引起共鸣,其设计作品才有可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情感的回应。

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上,相同文化背景、相同民族的人总会对本民族风格的设计表现出特别的情感与偏爱,而对于其他民族的设计风格又会表现出好奇,设计师如果能够较好地将民族文化融合到时尚设计中,就能够在情感上打动使用者,使产品在功用的基础上,上升成为情感的寄托,使其文化内涵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经典的才是领导时尚的

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流行元素与时尚风格。而缔造这种种时尚的源头,正是传统文化的基础。正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新生文化,使设计师产生了新鲜的灵感,产生了时尚、前卫的设计。

台湾设计杂志曾经载文说:展望21世纪的设计趋势,复古主义、新自然主义、传统材料的复苏、色彩情感化等将是发展的重点。这也证明了设计中不管应用了多少流行的语言和时髦的元素,归根结底都来源于传统文化的积淀。时尚的设计风格,也有可能回到历史的品位之中去。

二、东方传统文化和民族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

这里所谓的东方主要指中国。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传统文化渊源流长。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又有其特有的文化基础。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一个不间断地将文化一脉相承流传下来的国家,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的原因。在现代设计中,融合了中国文化的设计是十分常见的也是 非常成功的。

在设计上,从古至今,中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设计文化,这种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也传承了华夏民族特有的艺术精神。中国传统设计重在体现和谐、庄重和丰富的想象,具体说来大概有以下四个特点:

(1)中国风格的设计注重精细的艺术表现和工艺技巧,使用大量的图案和饰件表达丰富的想象,设计中体现出一种浪漫主义的情调,具有浓厚的艺术色彩。

(2)中国风格的设计注重气派稳健的氛围效果,给人以和谐和秩序的美感。整体风格严肃庄重,质朴高雅,体现出具备浓厚文明底蕴下的浑然天成。

(3)中国风格的设计注重营造和平统一的设计氛围。在以孔孟之道为文化内核的思想指导下,人们对于设计的追求也力求稳重、平静。设计中力求突出一种平均、共荣的整体效果。

(4)中国风格的设计具备鲜明的民族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的民族个性。“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存在着许多有着很大区别的民族文化分支:岭南文化,上海文化、京派文化、备民族的风格等等,都在影响着与其相关的现代设计。”

由于中华文化的渊源流长,在现代设计中,中国元素是十分常见的中国传统颜色的应用也是十分普遍的。有些外国人认为中国的民族色就是大红大绿,其实这充其量只能算是中国的民间色,不能代表中国色。认真参观过故宫和欣赏过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的人都不难发现,中国色有特有的色彩体系,虽然也是红、绿、蓝,但和西方的红、绿、蓝有着明显的区别。

中国的红是珊瑚红,绿是绿松石的绿,蓝是青金石的蓝,这三种颜色是国画颜料中的根本色,也是中国文化中的珍贵色。比如蓝色,西方人喜欢的是宝石蓝,基督教堂的穹顶都是使用的这种颜色,而中国文化中的青金石蓝,则要更加浑厚庄重,仔细观察,在我国的佛教寺庙中就经常可以见到这种颜色。

现代设计中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就是因为很好的应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元素而获得成功的。例如著名的可口可乐公司,在首次登陆中国的时候就掀起了一场“红色旋风”的品牌宣传热潮,公司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连年有余(鱼)”和可口可乐的商标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使中西方文化十分自然的融会贯通,既体现了东方的文化,又宣传了自身的品牌,收到了良好的市场效应,这就是将传统文化和民族因素应用到现代设计中的成功典范。

我们从中国的服饰设计文化中就能够看得出传统文化与民族元素对于中国现代设计的重大影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中国的服饰设计,一直徜徉在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之间,在服饰设计中,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有着更密切的交融,以至于人们很难辨别它们中间的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

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直到近现代,都以极其鲜明的特色为世界瞩目。每一个时期的中国服饰都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时代特征和民族特点,这些元素至今仍然被现代服装设计师应用着,并且造就了最为流行的现代时尚服饰作品。例如前一时期流行的唐装热,就是流行设计时尚追寻古代文化的一个很好的体现。另外还有一些民族服饰元素,也成为了时下流行服装设计应用的热点,在各种设计大赛中,以全新的形式应用到时尚设计中来。

三 西方传统文化和民族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

这里的西方指的是欧洲和美国。西方的设计充满了躁动、不安和遐想。从文艺复兴开始,欧美的设计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设计运动和设计流派。从拉斯金、莫里斯的工艺美术运动到新艺术运动、美国设计革命;从风格派、构成派到现代主义、机器美学;从艺术装饰风格、流线型风格到新现代主义高技派,再到波普风格、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每一次设计风格的变更和设计流派的诞生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都是在传统基础上的改良和进步,也都是受着民族与文化制约的。

西方设计的风格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西方设计崇尚人与自然的美。设计中突显自由、方便、轻松和活力。简约的风格是时下西方流行的设计风格,体现出西方文化中追求高尚、简洁的特点。

(2)西方设计注重表现个性。西方文化中很注重自身价值的体现,其设计也经常使用夸张的色彩和造型来打破视觉和心理的平衡,来表现自我,创造自我。树立别具一格的设计特点。

(3)西方设计追求感官刺激,喜欢运用新颖、个性化的元素来表现另类、性感等,形成不寻常的感官刺激。

经历了较为热烈的设计发展变革,西方的现代设计发展得较为成熟,西方人很善于将其传统的元素应用到现代设计中来。例如将古代哥特式和罗马式的建筑风格加以提炼,并将其元素应用到时尚产品的设计中,创造出优秀的设计作品。再比如一向追求时尚的欧洲设计文化,在现代商品设计上,也常常受到拜占庭风格、巴洛克艺术风格、洛可可艺术风格等传统设计风格的影响,虽然这些都是20世纪以前所积淀的文化,但时至今日,仍然被现代时尚设计师交替使用着,并且常常被人们视为最摩登、最时尚的流行设计。

这些应用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如果能够将传统风格和民族文化很好的应用到时尚设计中来,就很容易引起使用者在情感上的共鸣,提升产品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从欧洲最著名的雕塑、绘画和设计作品中,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堪称世界精品的,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艺术设计作品。在欧洲的艺术宝库中,那些世界大师的绝笔,大都取材于古希腊神话等历史文化中,那些经典的设计作品,也有很多来源于传统风格的延续。可以说是古希腊一罗马文化造就了欧洲现代文明。牛顿曾经说过,我们比前人看得远,是因为我们总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现代欧洲人,就是站在古希腊一罗马文化的巅峰上,创造了今天引以自豪的现代设计文明。

四 如何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和民族元素与现代设计的结合与发展

现代设计经历了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这同时也是一个滚动发展的过程。在现代设计中,我们既应该重视与时俱进,又要同时注重与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在反映设计文化的同时,推动设计文化的创新。

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范文5

广东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根据《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到2020年,形成特色鲜明的岭南文化和现代开放型文化体系,文化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更加彰显,文化凝聚力、竞争力、创新力、辐射力显著增强,各项主要文化指标居全国前列,努力树立广东文化事业发达、文化产业强大、文化生活丰富、思想品德高尚、文化氛围浓郁、精神家园和谐的文化形象。要求实施基础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逐步完善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施公共文化进村入户工程,大力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多渠道向基层配送文化资源,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等特定区域和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努力实现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广东文化建设的积极成就:仅以广东近几年积极推行“图书馆”及相关建设为例,2003年,为解决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群众读书难问题,广东首创“广东流动图书馆”。目前,广东省已分别在江门、惠州、肇庆、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湛江、茂名、阳江、汕头、汕尾、潮州、揭阳等市的大部分县区建立了流动图书馆。今后将继续加大建设力度,力争2011年前,使“广东流动图书馆”分馆覆盖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各县级公共图书馆。为此,省财政每年安排专款用于“广东流动图书馆”建设。2004年,省财政投入“广东流动图书馆”建设经费500万元,2005年至2008年,每年按10%递增,至2008年底,省财政共投入流动图书馆建设经费2987万元。至2008年,广东省公共图书馆总藏量已达3995万册。

广东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尽管广东各级党政部门及文化部门对文化建设工作高度重视,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彻底实现广东文化面貌和文化状况的根本性改变亦非一日之功。也正是这些主客观原因的作用,社会上,乃至于学界与部分学者认为广东经济发展了,但文化落后了;经济理性成熟了,文化理性衰落了;城市现代文化发展了,农村文化边缘化;广东“文化贫困”了,成为“文化沙漠”了。而本文则认为,广东的文化建设倒也并非全如学界以及学者们所持见解,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心工作需要重新把握和协调,重点工作需要再次加强和突出,尤其是需要把农村文化建设提到与现代化、城市化建设的同等重要的高度,辅之以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以此作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着力点之一加以推进。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是要把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统一起来

之所以强调把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统一起来,其原因在于中国,乃至于广东的文化建设,自近现代以来还没有超出这一话语背景,我们依旧在积极谋划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但是,在当下的文化建设之中却存在一种非此即彼的认识,以至于一说到现代的,就都是高达的摩天大楼、宽阔的柏油马路、精致的洋楼别墅……,各种大拆大建之风盛行,所到之处,带有厚重历史感、本土特色、反映百姓生活的文化资源饱受创伤。广东的现代化程度高,但同时也是传统文化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尤其在东西两翼的农村,客家文化、海洋文化、渔猎文化、岭南文化依旧鲜活。

因此,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必需突破这种思维局限,就应当突出本土文化,强化文化认同,激发文化意识,要尊重、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尊重、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不等于固步自封,而是合理地利用文化资源,开拓本土文化生存空间,从而扩大本土文化影响力、强化本土文化认同力。广东作为改革的前哨,同时也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些文化资源可以,也应该成为当前广东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极大优势,尤其要通过实物的、生活的、理论的、图像的等等传播手段和方式传播广东文化、培养人们对广东文化的认知、激发人们的广东文化意识,把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协调起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二是要把经济扶贫与文化扶贫结合起来

广东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就有目共睹,其经济总量以逼近韩国,初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水平。但是,若从整体与局部的发展关系来看,这一水平就值得商榷。我们清晰地看到,广东以往的发展大多呈现马太效应,三角洲发达地区不断地从内地,以及省内的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吸取资源、消耗资源、向外输出产品,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其他区域的贫困化,这种贫困不仅是经济的,也是文化的。因此今天的发展就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不仅仅是文化问题,而是两种问题的叠加。

可见,进行文化强省建设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其中的一个艰巨任务就是进行文化扶贫;但是文化扶贫又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百姓长期的物质生活的匮乏,因而又必需与经济扶贫相配套衔接,双管齐下而又紧密结合,两条腿走路而又先后有序。同时还须认识到,这种扶贫有别于传统意义与方式,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不是一味地依赖外援,而是依托已有资源、凭借外力,充分挖掘经济潜力和文化潜力,要支持、鼓励、引导百姓生活的创造力与积极性。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三是要把大经济与大文化高度融合起来

广东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也是经济强省,但是近几年随着一些后发省份纷纷崛起,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两省一市”以其强劲的后发优势令世界刮目相看。当前,广东面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任务,依照传统发展方式,即牺牲资源、廉价劳动力方式已经丧失优势,亟需寻找新的发展动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加强文化强省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应该说,此举足以说明广东的发展方式和理念已经跳出传统思维局限,即仅仅把重心限制在珠三角地区、仅仅以片面的追求经济高增长为目的,而是发展大经济,把思路转向“双转移”上来,带动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的发展;强调文化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可以并驾齐驱,但应有所区别,即区别对待。经济是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应当常抓不懈;文化则从社会生活各方面发挥作用和影响。

但是,在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以及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同时,还需要在一下几个方面厘清认识:

首先,经济问题始终是一切工作的重点,但文化问题在今天却又是中心工作,就要求既要讲重点,也要抓中心。

其次,一方面,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一致的,说经济问题,在深层次上是一个文化问题,而说文化问题,在发展论上是一个经济问题,因此这是一个“二而一”的问题,是可以统筹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从其主要宗旨而言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日愈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正是立意于此,才会催生和推进经济文化与文化经济。

再次,经济发展迅速的地方,文化工作可以积极推进,甚至于与经济齐头并进;而文化建设突出的地方,经济工作也可以做得更好,这是矛盾的协调,也叫“两手抓”。

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旅游纪念品 设计开发

一、旅游纪念品的种类与特征

旅游纪念品不仅是游客在游玩中购买的精巧便携、富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工艺性礼品,而且是让人印象深刻的纪念品,更是一个城市或该区域的文化名片,代表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别征性和地域风格。

知名传统旅游纪念品已经深入人心,这类商品和旅游地区的名片没有过大的区别,例如北京烤鸭、北京烤鸭,已经成为地道的北京美食代表品牌,其名气不亚于美国的汉堡包。为了让热爱美食的人们旅程结束后回到家中依旧可以与家人朋友分享此等美味,商家们推出了“可以带走的北京烤鸭”,各地的美食也纷纷效仿,生产出此类便携装作为吸引游客的美食纪念品。

创新型旅游纪念品,一种较为小众化的旅游纪念品,这类商品种类较多、样式繁杂,大多是由独立的小作坊制作而成的,缺乏完整的生产系统,例如摄影相片旅游纪念品、旅游攻略地图等。

二、旅游纪念品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作用

旅游纪念品作为一个地域的文化名片,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仅带有纪念价值,大多的旅游纪念品同时还有收藏价值。当不同地域的人们涉及经济和政治、历史和人文等许多方面的文化活动交流时,旅游纪念品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国内旅游纪念品现状不容乐观,徘徊中有所发展。一个很直观的现象可以概括旅游纪念品的市场现状:在北京潘家园售卖的旅游纪念品与云南丽江古城的纪念品大同小异。我们或多或少地都曾在不同的城市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每个景区里卖的纪念品基本雷同,甚至在家门口的小超市里都能买到。这个普遍的问题代表了我国纪念品市场存在的严重同质化问题。这些都表现设计开发最具代表性特征的旅游纪念品已经成为设计从业者的职责与任务。

中国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国民经济提升的催化剂”等,它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1]地域文化作为旅游纪念品设计与开发的启蒙与灵感,占据旅游业发展经济的主要方向,对旅游经济的带动有不小贡献,但是在地域文化的历史性和传统性的限制下,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的时代创新脚步迈得愈发艰难。

在良好的发展前景下,将时代创新与地域文化有效结合,并应用于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中,不仅是对旅游业经济发展转型的一次良好契机,而且是对地域文化与传统民俗的进一步发扬与传承。

三、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攻略

旅游纪念品作为承载了特定功能和意义的商品,其设计首先应考虑纪念,要以人为本,从消费者的需要出发,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同时,要与地域文化内涵紧密联系在一起,切实把握好人、设计、文化三者之间紧密相关的联系。[2]

如近期某公司设计研发的公仔玩偶主题产品――秦亲宝贝,摆脱了秦兵马俑一贯的严肃形象。传统的兵马俑大多是仿真的造型(图1),也就是缩小的真实版兵马俑,在形象上没有过大的改变,尽管还原出最真实的兵马俑形象,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一丝古板,对于现如今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年轻人来说,是没有办法吸引他们的目光的。

图1

诸如卡通兵马俑的形象(图2),简化提取了兵马俑的特征,搭配现下的流行布料及色彩,一经推出,就给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套秦亲宝贝整体形象亲实,造型大方美观,憨厚可爱,极具创新性,在实用方面开发生产了印有卡通兵马俑形象的卡包、书签、手机壳、冰箱贴等生活化的精致纪念品,使得本身单一局限的兵马俑公仔出现在各种生活用品中,使之不再只是具有收藏与纪念作用的摆设品,进而拓宽新型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前进道路。

图2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这些新型纪念品不仅受到女性顾客的青睐,男性顾客也会挑选适合的一两样。某报记者采访到一位游客,她的体会是:“平常经常使用的乘车卡、身份证等,都是统一图案,这种将家乡文化与时代结合的创新卡通形象特别能够得到我周围年轻朋友的喜爱,大家基本都有一款好看实用的卡贴。”

四、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的现实意义

在陕西,独特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给予其旅游业发展的土壤,并相应地带动经济民生的发展。众多国内外旅游消费者的大量涌入给陕西旅游纪念品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这表明了地域文化对旅游纪念品行业的根源与促进作用。

在回坊、大雁塔等一些著名景点的纪念品小铺,那些仅此一家的创新型纪念品店原创的纪念品,例如卡通版美食地图攻略、美食扑克牌的销量惊人得高,引得周围的商铺争相复制销售,这给那些原创设计师造成很大的困扰,自己几个月绞尽脑汁努力出的结果,仅被别人的扫描复制就轻易获得,还在自己周围售卖,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发发牢骚。

我们对于旅游纪念品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生产制度,使得市场模式不规范,限制和阻碍了新兴力量的上升空间和速度。年轻一辈对于传统文化还抱有很大的好奇心,他们想努力通过自己的方式,与时代共同传承历史文化,我们应不遗余力地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创作环境,使旅游消费者们带着他们创作的充满独特地域特色的纪念品重新返回工作生活中,这是对这一地域文化的一次宣传与发扬,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欣赏到既充满时代性又代表地域传统文化与民俗的旅游纪念品。

参考文献:

[1]高锐.浅谈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05).

[2]徐真.浅谈我国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J].现代装饰(理论),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