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的动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发展的动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发展的动力

科学发展的动力范文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发展动力;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F1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2-0004-0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着持续、平稳、高速的增长势头,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中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基本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过渡,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但是,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发展主要还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资源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的现象日益严重。因此,中国能否处理好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及其特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在世界经济史上创造了又一个“奇迹”。据统计,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 645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1.8%,居世界第10,提高到2009年的33.535万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的份额超过6%,居世界第3位。1979―200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实际增长为9.8%,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着实是极为罕见的。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也由1978年的190美元,提高到2008年的3 266美元,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25 616亿美元,居世界第3位。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由1978年的0,增长到2008年的924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国家的外汇储备,也由1978年的1.67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23 992亿美元,居世界第1位。

但是,在经济取得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也产生了经济失衡这一事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特征。

第一,需求结构失衡。中国经济的增长严重依赖于出口需求来维系,而内需却严重不足,导致外需和内需失衡。

第二,投资与消费的结构失衡。国内的扩大需求,主要是通过扩大投资的需求,而居民消费所占的比重却不断下降。

第三,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失衡。中国经济增长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二、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源

(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以来都是以粗放型为主,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这种依靠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显然是难以持续的。据统计,1999―2003年间,投资拉动GDP从1.8%上升到6.4%;2004―2007年,也维持在4.9个百分点。2009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2.3%,拉动GDP增长8个百分点。而从1999―2006年,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74.7%快速降为38.7%。中国现在每百万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6倍。而我国一吨煤所产生的效益仅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据统计,由于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的成本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5%。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低回收”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直接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收入分配结构失衡

当前在收入分配结构中,国民收入分配重点向垄断性资源、资本收益和政府倾斜,而劳动者报酬收入却不断降低。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垄断性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的2倍到3倍,如果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差距可能更大。在居民劳动者报酬上,在1983年达到56.5%的峰值后就持续下降,2005年已经下降到36.7%;而在1990―2005年,企业的营业余额所占GDP的比重从21.9%上升到29.6%。造成这种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原因主要是:(1)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所以城市居民的收入要高于农村居民的收入;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更为迅速,居民拥有更多的贸易机会,所以沿海地区居民的收入要高于内地居民的收入。(2)产业结构与劳动供给结构之间失衡。一般来说,知识性、高技术等人员的报酬要高于一般简单劳动所获得的报酬。(3)资源、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稀缺,造成垄断性资源、资本要素报酬偏高。

(三)全球经济失衡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一是美国利用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向世界征收铸币税,不断向全球注入流动性保持逆差,导致美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性项目逆差不断加大。二是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的贸易盈余,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支撑了美国的逆差。这种全球经济失衡加剧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导致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同时对中国这种严重依赖投资、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加大了国民经济的风险。由于内需不足和对出口的过分依赖,致使经济发展依赖国际市场,而一旦国际市场出现震荡,必将造成国内经济的萧条,甚至出现经济发展停滞,严重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三、中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的凸现时期。这要求我们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使中国经济真正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常规发展轨道。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长期以来,这种主要依赖于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给中国资源、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必将制约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煤炭的消耗为例,2000年,中国的燃煤消费量占世界燃煤消费总量的27%,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费国;2007年,中国消耗了21亿吨煤炭,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未来10年中国的煤炭消费量将在此基础上翻番,在40年内用光所有的煤炭储量。同时,大量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给环境也带来了严重破坏。据统计,在全世界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就占了16个;中国70%的河流和湖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近一半的人口缺乏干净的饮用水。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切实转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理顺经济利益关系

“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享发展的成果,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因此,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理顺各种经济利益关系是维持经济发展动力的核心所在。当前,中国的中低收入者所占比重过大,分配结构呈“金字塔”型,制约了中国国内的有效需求,使消费疲软。因此,一方面,需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政府要为社会各成员提供均等的机会和公平的结果,使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及调整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行为等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变

在总需求结构中,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稳定、最长效、最为可持续的手段。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例,其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的增长贡献率普遍在70%以上。而长期以来,出口和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所占的比重远远超过60%,而消费对增长的贡献不足40%,形成了典型的投资与出口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因此,要实现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协调拉动型经济增长,需要政府采取积极引导,推动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外需驱动型增长向内需驱动型增长的转变,实现投资驱动型增长向消费驱动型增长的转变,这是拉动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源和决定性力量。特别是在全球经济衰弱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出口风险加剧,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成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

(四)坚持全面协调发展,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长期以来,中国走的是“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发展道路,显然,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难以为继。这表明,在经济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经济发展上,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社会发展方面,缩小城乡间、地区间贫富差距,健全和完善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重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保持社会的政治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环境方面,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倡导环境文化、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周明生.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年会综述[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8).

[2] 顾巧明,胡海鸥.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失衡新特征研究:逻辑与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6).

科学发展的动力范文2

关键词:地理条件 市场规模 技术进步 科学发展 经济兴起

李约瑟博士(Joseph Needham,1900—1995年)是英国人,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宏篇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撰写者。1943年,李约瑟任英国文化委员会驻华代表和英国驻华大使馆科学参赞,在华工作的三年多期间,萌发了撰写《中国科技史》的想法,提出了为什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到近代却落后了的问题。这一问题后来被称为“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把问题的答案归结为两点:一是中国官僚封建制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阻碍,二是中国地理环境造成了这种情况。下面我们先介绍李约瑟的研究,并尝试对“李约瑟难题”给予解答。

一、“李约瑟难题”和李约瑟本人的解答

李约瑟说:“西方人似乎通常认为中国是一个纯粹的农业与艺术文明,其实不然。中国人对世界科学技术也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在全世界首先发明了磁性指南针、炸药、造纸术和印刷术,以及接种牛痘。他们是世界上最先认识到营养缺乏症的国家,最先发明冶炼铸铁的国家。在他们的传统药物中,在今天仍有几种具有巨大的价值和用处。”

李约瑟认为:中国人是有能力发展出世界一流的科学技术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世界领先的,但是近代却落后了。他认为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根本原因有两点:

第一,在中国,大统一以后的封建制度是一种“官僚封建制度”,束缚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西方,从腓尼基人和希腊人早期的城邦(statecity)到现代城市,如安特卫普和里昂,西方的历史根本离不开城市国家。而在中国和印度,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与之对应。与西方的城市国家即“城邦”或自由城市相比,中国古代的城市,主要是农业地区的中心,这些城市没有与矿山或航行活动相联系;没有选举的市长和高级市政官、市议员,其官员都由中央政府任命,也只对朝廷负责。这是中国文明与欧洲文明的根本不同。 古代中国在实现首次统一(可能指的是秦的统一)后,不是实行商业资本主义,而是实行“官僚封建制度”,官僚思想深刻地渗透到整个中国人的复杂思想中,甚至在民间传说中,也充满了这种思想。在西方,科学技术的兴起与商业阶级的兴起相联系。但在中国,商业阶级从未获得欧洲商人所获得的那种权利。中国有许多短语,如“重农轻商”等,表明了在那些年代的官僚政府的指导性政策。在中国,反对科技发展的阻力太大。而在欧洲,科技的发展却能冲破这些阻力,取得现在的成就。

第二,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上述情况的发生。 李约瑟问:“为什么在中国真正的封建主义并不存在?”他认为,答案可能与极其重要的水利网有关。欧洲没有季风气候,也没有中国那些特别的河流与山脉,因此欧洲人不需要建造巨大的水利网。而中国人从很早的时候起就得去修建水利网,而且必须从整体治理,才能解决水患问题。水利网超出了任何一个封建领主的领地,所以就必须建立大一统的官僚封建国家。李约瑟从气候、雨量、地理、经济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分析了中国文明不同于欧洲文明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如果中国人有欧美的具体环境,而不是处于一个广大的、北面被沙漠切断,西面是寒冷的雪山,南面是丛林,东面是宽广的海洋的这样一个地区,那情况将会完全不同。我将大胆断言,情况将完全改变。那将是中国人,而不是欧洲人发明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历史上伟大人物的名字将是中国人的名字,而不是伽利略、牛顿和哈维等人的名字。”李约瑟甚至说,如果那样,将是欧洲人学习中国的象形文字,以便学习科学技术,而不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按字母顺序排列的语言。

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高度评价,使李约瑟赢得了大部分中国人的敬重。许多中国人认为,李约瑟把中国古代辉煌的文明重新发掘了出来。他提出的“李约瑟问难题”,也吸引了中国学者的广泛注意。但是绝大多数学者对李约瑟的解答并不满意(如果满意,也就没有所谓“李约瑟难题”了),仍然有许多人致力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不过直至现在,中国学者的解答并不比李约瑟本人的答案有多大进展。在笔者看来,在解答问题之前,首先要弄清需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只有正确地提出了问题,才能准确地解答问题。

二、李约瑟问题的准确表述

李约瑟并没有把所谓的“李约瑟难题”表述清楚。

有人把这一问题表述为,“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

另有人把这一问题表述为,“为什么近代科学产生于西欧而不是中国、印度等文明古国?”

还有人把这一问题表述为,“为什么古代中国应用技术发达,但却没有创立出理论科学?”

这几种表述看起来似乎差别不大,但它们的侧重点显著不同,这就导致不同的探测方向。第一种表述首先确认“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只是对中国没有象西欧一样“发展出近代科学”感到奇怪。按照这一表述,既然中国科学技术前期发达而近代落后,那么我们就应当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情况中寻找落后的原因。第二种表述的前提大不相同,它认识到,不只是中国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甚至比中国更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印度、埃及、巴比伦等文明古国(所在的地域),也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既然文明古国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那就说明文明古国陷于落后状态具有普遍性,西欧后来居上产生了近代科学,说明西欧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特殊性。如果要寻找近代科学产生的原因,那就必须研究西欧的特殊情况。第三种表述看到,古代中国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在“应用技术”方面,而在理论科学的归纳和创新上却几乎没有什么成就,例如逻辑上的三段论推理和探求因果关系四法等简单的理论成果都没有归纳出来。这一看法区分了“应用技术”和“理论科学”,引导人们探讨中国何以缺乏理论归纳成果的问题。

历史事实是,中国和其它文明古国都出现了许多简单的应用技术(但无法比较谁处于领先地位),近代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例如蒸汽机)出现在西欧,近论科学也在西欧建立和发展起来,是西欧的经济成就和社会发展都远远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对于这些现象,人们头脑中的问题可以归结为:

1、文明古国为什么只出现一些简单的应用技术?

2、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何以出现在西欧?

3、理论科学何以都被欧洲人总结归纳出来?

阐明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也就解答了所谓的“李约瑟难题”。

三、文明古国为什么只出现了简单的应用技术?

根据“经济人行为原理”,利益追求是人类行为的永恒动机,发明创造活动也是如此,只有那些预期收益显然高于预期成本的发明项目,才会有人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研制。人类发明计时钟的过程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原理。

15世纪时,为确定远洋航行中轮船在海洋中的位置需要测算经度,而测算经度需要精确的计时钟。为发明计时钟,西班牙、荷兰、英国都宣布给予巨额悬赏。但直到18世纪,英国的哈里森几乎耗费了半生精力才完成计时钟的研制,获得了这笔赏金。现在看来,即使哈里森未研制成功而突然患病死亡,计时钟也会被其他人发明出来,因为高额赏金是刺激人们进行研制的基本动力。如果没有赏金,发明人因成果被人仿制,所获收益就会大大低于他所付出的代价,所以就不会去进行这种研制。仿制别人的发明成果具有一种“白搭车”的利益。受“白搭车”利益的刺激,人们都想等待别人发明出来之后直接进行仿制,所以社会只可能出现一些像鲁班发明锯子那样的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的简单的或偶然性的发明创造。

高额赏金是刺激发明创造的好办法。但政府悬赏的只能是重大而又紧迫的项目,事事都靠政府悬赏是不现实的,于是对发明创造活动给予经常性刺激的专利制度被人类发明出来了。假如没有赏金和专利制度的保护,许多发明创造项目的预期收益是远远低于预期成本的,因而根本不会有人去进行研制。由于古代中国没有形成保护发明者利益的制度,所以出现的发明创造大都具有简单和偶然的性质。

四、技术突破受制于市场

不过,西欧一系列技术突破出现时,专利制度还没有形成,所以技术突破并不是专利制度刺激的结果。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阐明,西欧生产技术的突破来自生产中精细的分工,分工来自生产规模扩大,而生产规模扩大则是人们利用市场兴起所造成的盈利机会的结果。

中世纪前期的西欧,大部分地区还是人口稀少的广袤的荒野。中心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导致边远地区的开垦。西欧小范围内气候差异大,新区之间以及新老地区之间生产了不同的产品,引起对交换的需求,于是在地区内和地区间首先形成了小范围的商品交换市场;广泛的水陆运输运费低廉,粮食、木材、羊毛、咸鱼、酒类等基本产品(低值笨重货物)也能够承受远距离的运输费用,逐渐形成了辐射范围广阔的大市场。市场扩大刺激了制造业的发展。靠近市场地区信息灵通,人们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逐步形成了专业化的生产中心。制造业的专业化刺激了生产中的分工。羊毛织品是当时西欧主要的制造品,其制造过程可以分解为许多细小的工序,精细的分工使人们只需要重复简单的操作,简单的操作“将人们天生的发明欲集中在 有限的一些难题上”,促使人们考虑用机械代替手工,用自然力(水力和风力)代替人力和畜力。发明那些从事简单操作的机械,研制成本大大降低,而创新收益则因产品具有广阔的销路而十分可观,吸引不少人进行研制,于是西欧出现了一系列技术突破。这样,辐射范围广阔的市场既通过生产中精细的分工间接降低了技术创新的成本,又因大量销售产品而直接提高了创新收益。没有市场发展带来的技术创新收益的提高,是不可能出现生产技术突破的。

五、中国商品市场对生产技术的制约

长期以来,中国市场一直没有发展到带动生产规模扩大的程度,因而并没有引起精细的分工,制造业还必须进行复杂的手工操作。直接研制和发明那些进行复杂操作的机械装置难度很大,发明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加上没有利用市场获利的前景,预期收益显然大大低于预期成本,所以根本不会有人去从事研制,于是生产技术就陷于停滞状态。可见,中国生产技术长期未出现突破,根本原因就在于市场长期不发展。

喜欢追根究底的读者会问,中国市场为何长期不发展呢?

不少人把中国商品经济长期不发展归咎于小农传统观念的影响、儒家保守思想的禁锢以及历代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其实,小农观念、儒家思想和抑商政策都产生于社会经济生活,用它们来解释市场发展的状况正好颠倒了其中的因果关系。根据“经济人行为原理”,中国商品市场长期不发展,也应当是人们在特定资源环境下“合理选择”的结果。

中国文明本部黄河流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等温线、等降水量线都是东西方向。从现今陕甘交界向东一直走到山东半岛大致1500公里范围内,所经各地的气温和降水都相同,所以基本产品相同,没有交换必要;虽说南北方向气候差异较大,引起基本产品差异较大,但南北方向没有天然河道可供通航,陆路运费又太高,南北之间不同的产品无法实现交换。由陆路运输形成的农产品市场,辐射范围不超过10公里。农民把产品运到有差异的地区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产品,比自己直接生产它们花费的代价更高,农民的“合理选择”只能是调整产品结构来满足需求,于是社会就长期维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在古代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交通条件下,任何两地农、林、牧、渔等基本产品(低值笨重货物)生产成本的差额,都抵偿不了两地之间的运输费用,所以中国不可能自发形成大规模的基本物品的交易市场。

从经济上看,能够承受远距离运输费用的商品是有限的。黄金、珠宝等贵重物品当然能够承受远距离的运费。除黄金、珠宝等贵重物品外,中国古代市场上交易的物品还有瓷器、丝绸、香料、茶叶等本身价值不高但产地有限的特殊物品,但由于运输费用很高,它们到达最终消费地时都成了普通百姓消费不起的“奢侈品”,所以对市场发展的刺激作用并不大。在中国,也许只有经销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盐、铁这两种商品才有利可图,但从春秋战国时代起国家就逐渐垄断了盐铁的经营,对私自经销盐铁者要进行严厉制裁。由于经销基本产品难以致富,所以商人只能依靠行奸弄巧或者贩卖违禁物品发财,结果“奸商”和“私贩”几乎成了中国商人的代名词。在统治者看来,商人对社会的积极作用还抵偿不了他们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商业税收不能补偿管理费用),所以直到时代,国家仍然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抑商政策当然会对市场发展更为不利。但由于上面已分析的原因,即使没有抑商政策,中国市场也不可能自发发展起来。

六、技术发明与理论科学

在英语中,“科学”和“技术”完全是两个概念,技术是指实用技术、应用技术,它能够直接应用于生产,创造出新的产品或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简单地说就是能够直接获得利益,科学则不同,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产物,所以往往称为“科学发现”,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理论的东西。科学和技术的关系颇为复杂。有的科学发现(理论)容易转化成应用技术,使人获得具体利益,例如科法拉第发现并归纳出电磁感应定律,这属于科学(发现)。当人们利用这一定律制造出发电机和电动机时,科学就转化为技术,直接应用于生产造福于人类了。有的科学虽然不能直接转化为技术,但对基本生产活动可以作出指导性贡献,例如牛顿的力学定律;还有的科学则不容易转化为应用技术或者根本不能服务生产,例如四色原理的证明、费尔马定理的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论证等,它们与应用技术相差很远,很难把它们应用到生产中创造财富。

欧洲科学兴起的历史表明,理论科学是由技术发展推动的。如果技术发展没有提出需要给予理论解答的问题,也就根本不会有理论科学的出现。关键问题在于,既然理论科学并不直接服务于生产,不能使理论发现和创新者获得利益,何以会有人去从事理论研究呢?

大多数情况下,基本原理的归纳者都是实践者,他们需要在实践中应用理论,这就使他们直接获得了收益。但复杂、高深的理论却不能由实践者发现和提出,往往来自于大学任教的学者或国家的研究机构,因为这些高深、复杂的理论无法直接获得利益,所以也只能够由国家资助。

古代中国没有创造出理论科学,道理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从容易转化为生产技术的理论科学上说,中国市场发展(更正确些说是不发展)的状况制约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操作中的分工,导致生产技术陷于停滞,根本提不出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从这一方面说,中国人没有创立理论科学,实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从无法转化为生产技术的复杂、高深的理论创新来说,它们都建立在对基本原理进行科学归纳的基础上。中国在理论创新上没有多大贡献,是因为没有人去进行基本原理的归纳;之所以没有人去进行归纳,是由于长期停滞于自给自足状态的经济生活没有产生出对科学原理进行理论归纳的“需求”。逻辑上的三段论和探求因果关系四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剩余法)都是如此。中国人也早已使用这些方法进行推理,探求事物的因果关系。之所以没有人对其进行归纳,是因为这种归纳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没有作用——不但终生活动在几公里范围内的农民不需要它们,而且统治国家的军政官僚和文人学者也都不需要它们,所以归纳出来写成书也没有人看,写书人将得不到任何补偿,所以没有人进行归纳就是没有人去做对人对己都无用的工作。这一归纳工作之所以由英国哲学家穆勒完成,是由于英国经济生活的发展已经产生出对这些方法进行总结归纳的“需求”,为满足社会需求而进行的这一归纳工作也能够使个人获得实际利益。

可以认为,中国历史上理论创新成果很少,是因为中国的经济生活没有为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创造出获利的空间。

七、李约瑟评价

许多中国人以为李约瑟在“科学技术史”学界占有很高地位,其实不然,即使在他的母校英国剑桥大学,他也不具有多高的学术地位。可以认为,中国人推崇李约瑟博士,不是由于他在学术上的造诣,而是由于他对中国人的感情。

作为把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介绍给全世界的“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理所当然地赢得了中国人的爱戴和尊敬。但是他关于“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论断,他把“科学”和“技术”混为一谈的做法,他关于近代科学技术落后原因的探讨,都表明他根本不懂得科学技术发展的原理。

首先,关于中国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界的说法,完全是李约瑟博士的主观臆断。如前所述,一般应用技术的发现和发明具有偶然性,所以根本无法比较谁先进谁落后。从理论科学说,古希腊的欧几里德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创立了平面几何的公理体系,用逻辑方法推导出几何学大厦。初学几何的人往往瞧不起“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样的道理,因为这样的道理不仅童叟皆知,而且连狗都知道(跑近路),所以关键问题并不在于知道不知道一些道理,而在于能不能把它用理论科学的形式归纳出来。直至19世纪人们才认识到到,任何科学都必须建立在公理体系的基础上,人们因而更感到欧几里德的伟大。古代中国根本不存在理论科学,怎么能够硬说“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界”呢?

李约瑟之所以认为“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界”,也许正与他不能把“科学”和“技术”严格区分有关。由于古代中国并不存在真正的“科学”(这一说法往往使过分推崇中华文明的人难以接受),所以近代以来的翻译家就把科学和技术连带统称为“科学技术”,导致许多中国人把“科学”和“技术”混同理解,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李约瑟博士是英国人,把英语中差别很大的两个概念混同理解,则是难以原谅的。

其次,李约瑟解答“难题”的方向,与问题本身的提法也自相矛盾,违背了最起码的逻辑。他提出问题前提是,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只是在近代(15世纪以后)才落后了。既然古代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那就不能到形成古代社会的情况中探讨原因。但是李约瑟(的回答)却正好立足于遥远的古代,他把原因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官僚政治,这一制度至迟在公元前221年就已经形成了。他在探讨形成官僚政治的原因时,又谈到了中国地理环境导致的治理水患的必要,这一探讨实际上又追溯到大禹治水时代。就地理环境来说,它从中华民族诞生时起就一直在起作用。既然它们能够促使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那就根本不可能用它们解释近中国代科学技术的落后。

李约瑟关于中国建立水利网的材料及其分析,最早见于19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向英国政府的报告,这一材料和分析与历史事实相差很远。中国文明本部的黄河流域,农业基本上靠天然降雨,从来就没有修建抗旱水利网。按照材料中治理水患的说法,都是指在洪涝灾害发生时组织人力疏通洪水使之流入大海(大禹治水),但黄河泥沙含量大,下游经常淤积改道,直至现在也没有形成水利网,治理水患与中国统一政权的建立根本没有关系,用它解释中国统一政权的建立甚至没有道理。

最后,李约瑟所谈到的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两个原因,在逻辑上根本不能并列。按照他的看法,官僚制度的阻碍应是直接原因,而地理条件则是形成官僚制度的原因,所以可以看作是科学技术落后的根本原因。李约瑟把它们并列为两个原因,逻辑上陷于的混乱。

科学发展的动力范文3

每一种教育模式都基于一种教育价值的选择。教育价值是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教育价值选择是教育者教育哲学观的体现。因此,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行为都是这所学校校长和教师教育哲学观和教育价值选择的直接体现。而一所有影响力的品牌学校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一定是科学的,符合儿童发展规律和教育管理规律的。中关村一小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行为体现了对科学的教育价值观的不懈追求。

科学的教育价值选择体现在学校的办学宗旨和育人目标中

办学宗旨和育人目标是一所学校的办学原点,是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思考一切问题的逻辑起点。简单地说就是办学者思考“为什么办学”和“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因为每个国家都有教育的方针和目标,办学者依据这一目标要求去办学就可以了。但实践中这个问题并不这么简单,由于每所学校所处的地域和社区不同,师资和文化不同,生源和家长需求不同等,尤其是办学者的教育价值观不同,几乎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办学宗旨和育人目标的表述。即使有的学校在办学宗旨和育人目标上有着相似的表述,由于办学者内在的教育价值选择不同,也会体现在育人目标实践表现的差异上。如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一些学校能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注重学生人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科学的育人目标;也有一些学校为了暂时的教育利益,不惜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片面追求分数,形成了以应试为目的的育人目标。实践证明,教育者的教育价值选择决定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育人目标。

中关村一小“做最好的我”的育人目标体现了学校校长和教师科学的教育价值选择。他们认识到,“人”的发展是建立在自身的不断认识、学习和不断修正的基础上的,需要不断积累和体悟,最终实现自我的超越,因此学校提出“自主发展,主动适应,自我超越”的办学理念,强调要科学规划每一个个体和群体的发展需求,使学校成为帮助每一个个体与群体实现自身价值的场所。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他们提炼出“做最好的我”的核心价值观,用最简明的语言把以上认知以显性的形式表达出来,更好地激发每一个人发展的力量,强调充分挖掘每一个人的自主成长潜能,追求生命个体的多元价值。实践中,他们延伸出“做最好的我”的行动理念,即人人都有想法——乐于形成自己的独特想法,勇于追求;人人都能创造——勇于实践自己的独特想法,积极创新;人人都会成功——勇于成就自己的点滴进步,体验成功。中关村一小“做最好的我”的价值选择和育人目标之所以科学,是基于他们对人的发展规律的尊重,基于对人的学习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深刻的实践认识和理论研究。正因如此,中关村一小的办学品牌才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

科学的教育价值选择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模式中

如果说育人目标是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那么,办学理念和育人模式就是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育价值选择依然是决定办学理念和育人模式的最重要的因素。学校中育人模式最主要的体现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课程是学校为育人目标服务的主要产品,课程的设置体现了办学者对育人目标的期待。课堂教学是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模式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课程和课堂教学是学校中最直接的育人环节,是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教育价值选择的最直接体现。只要我们看看学校,观摩一下学校的课堂教学就能感受到这所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教育价值选择。

中关村一小提出的“做最好的我”既是教育价值观和办学目标的表述,也是对教育质量的追求。这样的目标最终是要靠学校高质量的育人模式实现的。中关村一小高质量的育人模式是通过“温暖、朴素、灵动”为核心的自主课堂和“丰富、体验、研究”为核心的自主课程实现的。中关村一小的课程设置打破了课堂、校园、学科等界限,形成了基于学生发现、基于校内外资源的课程体系。他们把这种课程体系定义为“自主课程”。在校本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构建了校本课程的“特区”模式,形成了“三个结合”、“四大门类”、“五个板块”、“六个完善”特色校本课程建设体系。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动态、开放与多元,既关注学生的需求,也关注社会的需求,既充分利用教师的优势,又充分挖掘社区的资源;在课程形式上,强调个性化的组合,既有必修课程,又有选修课程,既有学生的自主选择,又有教师的恰当引导;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整体性与过程性的统一。基于此,学校逐步形成了特色校本课程与菜单式自主选择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目前,学校开设的菜单式自主选择课程总量已经达到63门,课程内容涉及科技、艺术、体育、心理等多个领域。“选择”给学生提供了公共生活空间。

好的课程设置需要好的课堂教学实现。在中关村一小的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毫无顾虑地和老师交流、和伙伴研讨,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老师是提供帮助的,伙伴是分享智慧的。他们说,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实践的课堂一定是朴素的,朴素的课堂首先是基于学生起点的,孩子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思考点,并且就地取材,去发现问题的本质,探寻问题的解决。能够激发学生心有灵犀、豁然开朗的课堂还应当是灵动的,没有众多条条框框的约束,可以随着孩子激越的思维而跳动,甚至飞跃,因为创新性的思维正是这样产生的。“温暖、朴素、灵动”共同构成了中关村一小自主课堂的突出特点。

不论是自主课堂的教学体系,还是自主课程的课程体系,带给学生的都是一种真实的、学术的、积极的、主动的学习体验,都是一种基于个体发展需求的学习过程的设计与实践。这种实践背后就是中关村一小人科学的教育价值选择。

科学的教育价值选择体现在学校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中

学校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也是基于管理者对教育价值的选择与判断。选择了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就会选择尊重与激励,形成民主管理的管理行为。中关村一小的管理者正是在这种认识中,选择了“大道至简”的理念,不断追求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这种“大道至简”的管理理念源于“尊重生命的个体感受,为渴望进步的生命提供支撑与庇护”,源于“为生命的成长与成熟提供激励与保障,为生命激情的挥洒提供平台与服务”。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浸润与深化“做最好的我”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激发个体与群体的自主发展动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逐渐形成尊重、沟通和激励的管理文化。

科学发展的动力范文4

    复习是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构、整合,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再提高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在实际教学中,多数老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方式对知识体系进行回顾,之后让他们盲目地陷入机械式的题海战.这种被动的复习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思维的积极性难以唤醒,如此很难让学生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加深巩固、理解,更谈不上学习成绩和能力的提高.近几年在建构主义新课改理念的召唤下,笔者认为问题驱动式教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复习策略.它可以摈弃传统复习的“题海战”,还能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建构科学的知识体系,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问题驱动式教学

    问题驱动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的探索、解决以及知识的应用为主的教学,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 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其它教法相比,其实质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问题,以问题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的过程,引导学生开展合作解决问题,并在巩固迁移、拓展延伸中再生问题,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能力.由此可见,问题驱动式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了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作为问题驱动式的复习课教学,主要将概念、规律渗透到问题中,以问题解决的方式开展教学.这样的复习教学不是简单知识点的重复,而是对知识点重新组织和运用,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辨析疑难知识点,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而发展智力、培养技能,提高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结合教学实践,笔者以牛顿第二定律复习课教学为例,谈谈问题教学在复习课中的运用.

    3问题驱动式教学的课例

    牛顿运动定律是整个力学知识的重点内容之一,内容较多.而解决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是本章的核心知识,也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有效复习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问题如图1,先将学生置于一般化的问题情景中,引导他们自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注重引导他们从解决变式问题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从生活场景中提炼出物理问题,让学生学会建构物理模型,并运用基本方法、技能加以解决,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

    例1质量为m的物体在外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加速运动如图2所示.

    问题1若水平面光滑,求物体在以上三种情况,其加速度分别为多大?

    问题2若水平面粗糙,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大?

    问题3在以上三种情况中,若其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F大小相等,则哪种情况下的加速度大呢?

    问题4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哪些情景跟上面的实例相似?能否结合上面的结论,谈谈生活中拉购物车与推购物车有何体会?

    变式如图3,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拖杆质量可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若拖把头在地板上以加速度a向前移动,则推拖把力的大小?

    设置以上问题让学生思考,先回答前两问题,在回答中引导他们从求解过程中提炼出求解加速度的基本步骤:第一步,先确定研究对象;第二步,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物体受力图;第三步,建立坐标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并求解;上述的一题多问是拓宽思路的先导,使设问逐渐加深,引导思维逐渐深化,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再通过问题3、4的引导,让学生学习知识并达到了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目的,对牛顿第二定律运用的掌握变得更加容易.最后通过设置“拖把拖地”物理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生活情境的探究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把生活情境转化为物理模型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例2如图4所示,在一辆无限长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物块(m1>m2)随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设两滑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它阻力不计,当车突然停止, 问:两滑块一定会相碰吗?

    问题1若μ=0,两滑块一定会相碰吗?为什么?

    问题2若μ≠0,则两滑块在接触面上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少?

    问题3结合问2,思考质量不同的物体沿同一粗糙水平面自由滑行,则其加速度有何特点呢?

    问题4若μ≠0,那么题中的两滑块一定会相碰吗?为什么?

    问题5结合本题,你能否说说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牛顿第一定律是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呢?

    当接触面光滑时,则物体不受力,是用牛顿第一定律来解释;若有摩擦情况下,需用第二定律来求解,因此这两种情况的分析角度完全不同.本题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即牛顿第一定律指出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才需要力即定性定义了力的概念,而第二定律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是如何改变的.另外,牛顿第二定律是关于个别物体因果性的规律,而牛顿第一定律却与个别物体的因果性无关,它是存在之状态的表述,与特定的时间无关、无瞬时性的.所以第一定律不是第二定律的特例,它和第二定律从互相独立又互相补充,从不同的角度共同揭示着物体运动的规律.通过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加深对物理规律和过程的理解,提高应变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问题6若质量不同的物体沿同一粗糙斜面自由滑行,则其加速度又有何特点呢?

    变式小孩从滑梯上滑下的运动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质量为M的小孩单独从滑梯上滑下,加速度为a1;该小孩抱着一只质量为m的小狗再从滑梯上滑下,加速度为a2,则加速度为a1和a2的关系如何?

    通过追问进行变式训练,避免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机械套用公式的弊端,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以实际生活为背景材料设计一系列能体现物理规律的实践活动,能使学生从亲身感知中体会物理规律的具体内容,有利于学生深化理解物理规律的本质,掌握物理思维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例3如图5,把一个质量是2 kg的物块放在水平面上,用12 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物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为0.5,物块运动5 s末撤去拉力,g取10 m/s2.求: (1)拉力撤去之前和撤去拉力后物体加速度分别为多少? (2) 5秒末的速度为多少? (3)物体运动的总位移为多大?

    问题1物体在整个过程中做什么运动呢?

    问题2可将物体的运动过程分几个过程分析?

    在问题1、2的启发下,学生基本能用公式法顺利解答出本题 (解答过程略),但在解题过程中书写公式凌乱,缺乏连贯性.

    问题3学生2解题的结果是正确的,但在解题书写过程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呢?

    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得出本题规范解题的书写格式并将之板书在黑板上.从解题过程中提炼出一般规范解题的内容为画出必要的示意图,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重要的方程式及演算步骤,并对解题结果要作适当的说明和讨论.同时强调今后解题必须要规范,规范解题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思维能力.

    问题4结合上述解题过程,能否说出解答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在上述解题过程中总结归纳出解决动力学的解题步骤:第一步,先确定研究对象;第二步,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物体受力图或运动情况分析画出运动过程图;第三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第四步,利用运动学公式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并讨论.

    问题5本题除用公式法外,还有其他求解方法吗?比如能否利用v-t图象来求解呢?

    问题6对于这两种解题方法,你们有何启发呢?

    解法二图象法解题相对直观简单;解法一公式法比较复杂,所涉及的公式比较多.比较这两种解法,图象法能避免复杂的运算过程,直观描述物理过程,鲜明的揭示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准确而快捷地得出正确结论.解题中灵活运用图象法能使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功效,不仅为快捷解题提供便利,更为培养思维品质开辟了途径.另外,处理多过程问题时,求解加速度改变时的瞬时速度为前后过程的联系量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通过例3的一题多解,让学生体会从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活跃解题思路,开阔视野,锻炼思维的敏捷性,提高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灵活性的好方法,使学生熟练而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发展的动力范文5

首先,建立与其学科特点相适应的学术评价制度,要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体现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差异。我国理工农医类高校现行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制度基本上是对自然科学学术评价制度的简单模仿,忽视了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门类之间的学科差异,存在着以自然科学的标准来裁量、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的现象。其后果是造成哲学社会科学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上都从属于自然科学,丧失自己的学科特色。与自然科学相比,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民族性、阶级性、本土性以及真理检验的直观性,价值实现的潜在性和间接性,成果多样性及引文的长周期性等特点。这些特点都要求我们在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时予以尊重。

其次,建立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特点相适应的学术评价制度,有必要在一定范围内恢复同行评价制度。当代学术研究中,与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并存的趋势使学科分化越来越细,隔行如隔山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似乎每个人都可以插上嘴说两句,但事实上,只有同行才能作出真正科学、客观的评价。在进行研究项目的评审时,也只有同行才能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如方法的可行性,研究意义的大小等等。尽管同行评价可能受到个人学识水平、主观倾向或学术成见的影响,也可能因为利益关系而失去公正性和客观性,并非无懈可击,但相对于行政评价和量化评价,其优势也是明显的。近年来学术界所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的批评几乎都指向量化法,因为量化法重量而不重质,将学术研究等同于工厂里的流水线,是根本违背学术发展规律的。Www.133229.COM行政评价体现的是行政思维而不是学术思维,行政思维凭借行政力量会极大地妨碍学术自由和学术创新,而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来说,学术自由几乎就等于学术生命。同行评价虽然并非无懈可击,但其弊端的出现是非本质性的,可以通过单盲法、双盲法、公开式、交互式、集体法等多种方法来尽量保证评审的客观性。只不过同行评价程序的复杂性需要增加评价的成本投入,延长评价的时间,这需要得到高校领导和管理层的理解和支持。

再次,建立与哲学社会科学各学校特点相适应的学术评价制度,还要求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内部差异。哲学社会科学或通常所称的文科各学科之间的差异并不比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差异小。以哲学和社会科学为例,以前我国学术界、教育界普遍不承认二者之间的差异,而统称之为社会科学。近年来,尽管哲学不属于科学,自然也不属于社会科学的观念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但在学术评价制度上没有相应的体现。我们现在将所有的学术研究统称为“科学研究”或“科研”,而哲学并不属于科学,对它的研究应不应该属于“科研”呢?如果不是,我们每年申报那么多的科研项目,填写科研成果,是否名不副实?不仅哲学,其他传统人文学科如文学、史学、历史学等能否称之为科学也一直存在争议,这个争议不仅仅是名义之争,更本质的是学科研究方法之争。社会科学从一开始就以自然科学为榜样,并向其借鉴研究方法,强调研究成果的可量化和可重复性,而这些特征不可能在哲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成果中体现出来。理工农医类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师资力量薄弱,往往难以独立组建院、系、所等二级单位,某些理工类高校的人文学院或社会科学学院因此成为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都差异很大的学科的杂烩。这一特点反映到学术评价制度上就是忽视哲学社会科学内部各学科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往往只根据某个强势学科的特点来制定学术评价标准,并对其他学科进行评价。而这些强势学科往往是实用性的社会科学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它们的学科研究方法已经完全自然科学化,讲求实证、定量分析、模型分析等,与传统的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相比,差异巨大。用这些学科的学术评价标准来评价文、史、哲等人文学科,会造科的研究成果因为无法“科学化”、“实用化”而遭到忽视甚至歧视的状况。

三、尊重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校教师的贡献,为他们潜心学术提供必要的保障

基本的物质利益是保障学术研究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如果研究者整天要为稻粱而发愁,是不可能沉下心来做学术研究的。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普遍偏低,尽管其总体收入水平居于社会各行业中等偏上的位置,但与其他行业的同等学历人员相比,高校

转贴于

教师薪酬明显偏低,而且增长速度缓慢。王勇明等人对我国40所高校教师所作的一份薪酬满意度调查显示,在所有被调查的教师中对于薪酬“较满意”和“很满意”的仅仅只有14.84%,而表示“较不满意”和 “很不满意”的却占到被调查教师总数的41.01%,另有44.15%认为“一般”[8]。2010年10月,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直言不讳地指出,仅仅靠国家规定的工资收入,高校教师的待遇就太差了[9]。目前高校教师的收入之所以还算体面,主要是建立在“创收”和“项目提成”的基础之上。但并不是每个学科都能够有足够的“创收”机会,因为不同的学科和研究方向决定了与市场需求联系的紧密程度。一些应用学科因为天然地紧跟市场需求,更易产生经济效益;某些传统的基础学科如文史哲等则很难通过市场获得“创收”。但这些教师同样面临住房、婚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经济压力,如果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他们可能就会“潜心创收”而非“潜心学术”,或者急功近利,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学术资源和研究经费,从而引发学术道德失范等问题。

科学发展的动力范文6

关键词:移动学习; 企业网站开发与管理;系统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3-0087-04

一、引言

移动学习起源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个名为“Mobile Education”的项目。从 2001 年起,包括德国、英国等数十个国家都在着手实施移动学习的项目。进入21世纪,我国也陆续对移动学习开始研究。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移动 学习已经呈现出强大的发展势头。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的重要工具,相应的手机App也不计其数,如百度地图、有道词典等,方便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大学校园中构建良好的移动学习氛围,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提供条件势在必行。在满足师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交流的同时,移动学习还充分地利用了碎片化的时间,并可以达到提高零碎知识吸收率的效果。

移动学习系统(Mobile Learning System)是指由于人们地理空间流动性和弹性学习需求的增加而建构的一种由支持网络、资源平台、移动学习设备组成的新型学习系统。另外,根据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中98%以上拥有至少一台智能手机,因此,本文设计并开发基于Android的移动学习支持系统来辅助教学设计的实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文考虑到《企业网站开发与管理》这门课程涵盖知识内容较多,且各知识模块间相对独立,对系统性学习的要求不高,内容浅显,学生自学配合教师辅导效果会更好。借助移动学习平台,教师针对不同的内容设计并上传相应的学习资料和试题,供学生在课下的时间上网自学,传统教学枯燥、教条的方式也能得到改观,关键是有利于学生自身学习习惯的培养,能够更好地利用零散的时间学习。

二、学习资源的设计

学习资源设计的合理性是决定系统是否能够很好地服务学生的首要因素。教师应当研读教学大纲,整体把握教材,科学制订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认知能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最重要的是要与系统适配,尽量选择短小的视频、音频或片段式的学习资料。

《企业网站开发与管理》课程主要内容可大致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实践部分包括网站设计的各类技术手段,如网页设计、数据库技术等;理论部分涉及网站管理的原则、网站安全等内容。系统对资源的呈现大概分为以下几部分:(见图1)

(1)系统支持视频、音频、文档等资源的上传。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在后台进行上传,尤其是实践性内容。

(2)理论部分多为记忆性内容。本文采用过关性测试的方式,通过手机做一些选择题,巩固知识内容。

(3)另外,还提供学习学案、知识地图的框架,方便复习和记忆。

三、移动学习系统设计

1.系统需求分析与功能结构

(1)需求分析。从教师方面来说,信息类课程多数采用传统的“课堂讲解+上机练习”的模式,备课、授课工作量大,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从学生角度来看,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抽象庞杂的代码设计会让人产生倦怠情绪;从课程内容来看,各部分内容独立性较强,适合采用片段式教学。本文设计的系统可满足上述要求,实现课堂的生活化,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

(2)设计原则。本文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在移动学习不断普及的今天,进一步实现学习时间零散化、学习内容片段化和学习工具微型化。系统开发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适应性。要适应更广大的学生群体,而不是少数人,技术上要能够兼容不同的手机系统,界面操作上要能够适应大众的认知水平,功能上要适应课程与师生需求。二是简约性。系统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操作方式越简单、越人性化越好。三是完整性。要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完善,力求达到完整的“学习―自测―反馈”,能够真正应用到完整的教学活动中。

(3)总体框架。根据移动学习系统的特点,可以将其自底向上分为四个层次――资源层、服务层、用户层、支撑层,如图2所示。资源层是整个学习系统的最基础部分,为整个平台提供学习资源、共享数据及其他信息记录。服务层包括学习者管理、线上交互、资源共享和信息推送,直接为用户提供学习服务。再上一级是用户层,管理员、学习者、指导者构成了系统的用户群,管理员负责信息的推送,普通用户可以进行线上交互,学习者在线分享资源,指导者对学习者进行管理。顶层是支撑层,设计以Android的手机App作为接口,为用户提供学习体验。

2.系统采用的技术

系统开发中运用到的主要技术有:

(1)面向对象分析设计。该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来分析和设计,开发前要仔细地划分系统的各个部分,明确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然后将各个部分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分析,Java语言是完全面向对象的语言,所以在系统设计中采用Java编写代码,对系统的完成有很大的帮助。

(2)jQuery Mobile。创建移动 web 应用程序的框架。jQuery Mobile 适用于所有流行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jQuery Mobile 使用 HTML5 和 CSS3 通过尽可能少的脚本对页面进行布局,jQuery Mobile 是一个为触控优化的框架,用于创建移动 web 应用程序。jQuery 适用于所有流行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它使用 HTML5、CSS3、JavaScript 和 AJAX 通过尽可能少的代码来完成对页面的布局。

(3)数据库。在主要的应用中,数据库相关的环节应用很多,它是动态系统的核心,只有强大的数据支持才能运行和管理系统。在数据库中建立的数据表包括用户信息表、课程内容表、情况统计表、试题表等,表中设置了字段名、属性以及操作。在建立过程中,采用SQLServer2005等工具,并结合ADO技术实现对数据的操作。

3.系统流程与功能描述

系统从教师和学生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设计思路简单易行,主要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内容。前台为学习者提供便利条件,后台为教师提供管理。学习者可按照如图3所示的流程方便快捷地进行学习。

(1)登录、注册。每个用户都需要先登录才能获得学习内容,首次登录需要先注册。在本系统中,用户信息只为教师或管理员统计学习者学习情况提供参考,不作为任何其它用途,因此用户经过简单的信息填写即可注册并登录系统进行学习。

(2)章节选择。成功登录之后,可以进行章节选择,这是教师或系统管理员事先按照教学要求设定好的内容,学习者根据学习进度或兴趣选择学习的章节。

(3)内容选择。不同章节的学习要求不同,可以按照系统提供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如观看视频、记笔记等,部分章节内容学习完成之后还可以进行自我检测、问题反馈等。

(4)在线学习情况监控。无论教师还是学生登录都能看到当前上线的人数,这从一定程度上是对学习者的一种激励,也是对教师教学设计的一种反馈,有助于不断改进教学和增强师生约束。

4.系统UI设计

系统的UI设计遵循简洁、人性化的原则,方便学生使用。主要操作界面如图4所示,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色调以黑白为主,背景与文字对比明显,容易让主要内容抓住人的眼球;二是页面结构紧凑、部局简单,不易使用户产生疲劳情绪;此外,手指点击按钮处放置大图标,方便识别,也不易导致误点。

四、教学活动与结果

1.学习内容设计

截选课本第8章的内容作为系统测试的案例,图5所示是本章内容的知识结构。该部分内容是理论知识为主,理解记忆性内容较多。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系统测试,随时了解学生动态,并让学生达到自知,学会挖掘知识的重点,强化记忆。

2.学习过程监控统计

本系统还可以对学生上线人数进行监控,如图4所示,在用户进入课程选择界面的右下角均能显示当前在线人数,我们关注每天不同时段上线学习者人数,选取每天的8:00-12:00、12:00-18:00、18:00-22:00三个时段,取平均值记录下来,以每周三为例,统计了10周,并提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三个阶段均呈现上升趋势,可见,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自学的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在后期,18:00-22:00这段时间学习人数明显较多,说明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率也得到了提高。

3.学习效果评价

学习者对象是开设该课程的大二某班全体学生。采用分层抽样的办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具体来说就是,将全班44人按学期考核成绩由高到低每4人一组等分成11个小组,每个小组随机抽取一名学生作为监控的对象,每周进行一次访谈,了解大家的学习动态,采纳对系统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意见。大家提出的一些典型的建议总结起来有三点:一是大家出于对系统的兴趣和好奇会不由自主地进去学习;二是将课程内容分类规划,重点明确,学习目的也明确了,便会减少学习的畏难情绪,增强学习动力;三是教师对学习情况可以随时监控,很大程度上督促了学生学习。总之就是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知识的吸收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善了教学效果。

五、总结

本文通过对学习资源的重新设计,借助移动学习支持系统,对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做了改进,做到了以下三点:一是“走下课堂、走进生活”。将原来所有的知识均在课堂内获取转变为随时随地获取,可能在食堂等饭过程中,也可能是睡前。二是“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将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内容分解成零散的知识点,避免了长时间学习带来的厌学情绪,也使学习变得更容易。三是“学习片段化、答疑及时化”,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时间的管理能力有所提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并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这只是作为一名教师在移动学习的道路上做的一点小小的改进,而真正的教学改革过程是漫长而且循序渐进的,我们要做的努力还有很多,下一步还要再不断完善系统的功能,向更人性化的方向设计和改进,还应在学习资源的设计上下工夫,只有合理、科学、有趣的内容才能吸引大家。另外,试行过程中,部分学生并不配合教师完成自己的学习,导致最终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这也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提出了要求。

参考文献:

[1]郭绍青,黄建军,袁庆飞.国外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1(5):105-109.

[2]魏善沛.企业网站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11.

[3]王建华,李晶,张珑.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姚昱F.基于Android的移动学习终端平台的开发与研究[D].中南大学,2008.

[5]朱学伟,朱昱,徐小丽.微信支持下的移动学习平台研究与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4(4):77-83.

[6]王伟,钟绍春.利用多类终端实现移动学习的支撑系统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7).

[7]黄伟增.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3.

[8]卢江.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调查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

[9]张驰,陈刚,王敏娟,王慧敏.移动学习中片段式学习资源的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9(3):67-72.

[10]周婷婷.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D].湖南师范大学,2014.5.